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宏观经济学教案宏观教案

宏观经济学教案宏观教案

2018-09-05 50页 doc 572KB 95阅读

用户头像

is_288613

暂无简介

举报
宏观经济学教案宏观教案 兰州商学院经贸学院 宏观经济学讲义 分院(系、部): 经贸学院 教 研 室: 经济学系理论经济学教研室 课 程 名 称: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授 课 班 级: 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 主 讲 教 师: 董兴志 职 称: 助教 使 用 教 材: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兰州商学院经贸学院制 一、课程性质 《宏观经济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必修课程之一,它不仅被列为高等学校经济类8门核心课程之中,而且是工商管理类...
宏观经济学教案宏观教案
兰州商学院经贸学院 宏观经济学讲义 分院(系、部): 经贸学院 教 研 室: 经济学系理论经济学教研室 课 程 名 称: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授 课 班 级: 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 主 讲 教 师: 董兴志 职 称: 助教 使 用 教 材: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兰州商学院经贸学院制 一、课程性质 《宏观经济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必修课程之一,它不仅被列为高等学校经济类8门核心课程之中,而且是工商管理类各专业9门核心课程之一,由此可见其地位在经济类院校中的重要性;《宏观经济学》作为财经类学校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直接影响学生对其他经济学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要求学生先修课程为政治经济学和微积分。 二、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主要的研究方法,弄清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不同模型,并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正确理解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即以国民收入决定为核心的总量分析。所以,宏观经济学的出发点是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核心内容是国民收入决定,包括四个主要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和IS-LM-BP模型。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最重要的四个宏观经济政策,即失业和通货膨胀、财政理论和政策、货币理论和政策和对外经济理论和政策,即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影响国民收入总量。而动态的国民收入变化主要涉及到经济增长理论。其中带*号的部分是选讲内容,这些内容不涉及也不会影响整体内容的完整性。 四、教学时数 54学时 五、教学方法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宏观经济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讲清主要图形所表示的基本原理,适当介绍最新知识。 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讲授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指导、启发学习者自学。 5、适当布置作业和案例思考题,深化学习者对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 六、面向专业 经济类、管理类专业 七、宏观经济学参考书目 1.厉以宁.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湖南出版社,1997.6 2.蔡继明.宏观经济学.人民出版社,2002.11 3.王秋石.宏观经济学原理(第三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6 4.冯 涛.宏观经济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9 5.杨玉生.现代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 6.徐康宁.宏观经济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9 7.汪祥春.宏观经济学(第四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3 8.梁东黎.宏观经济学(第三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3 9.韩秀云.宏观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7 10.霍尔(美)著,张帆等译.宏观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6 11.布拉德利·希勒(美)著,豆建民等译,当代宏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7 12.塔克(美)著,秦熠群等译,现代宏观经济学(第二版).中信出版社,2004.1 13.格里高利·曼昆(美)著.宏观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历程;掌握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理解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重点: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教学难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组织讨论 教学内容: 1.宏观经济学的定义 2.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3.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4.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导论 一、宏观经济学的定义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分析对象,研究国民产出决定与变动,以及国民产出与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和周期、经济政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学科。 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这个术语,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于1933年在《动态经济学中的传播问题与推动问题》中提出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被认为是宏观经济问题的最早研究者,从时间顺序上看,宏观经济学经历了从威廉·配第到魁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再到凯恩斯、佛里德曼、卢卡斯、萨缪尔森等理论学说的演变过程。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看,宏观经济学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时期: (一)宏观经济学的萌芽时期(17世纪中叶~19世纪70年代)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被认为是宏观经济问题的最早研究者,他在1662年出版的《赋税论》一书被看作是西方经济学中第一部以宏观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著作。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咸廉·配第在《赋税论》(1662年)、《政治算术》(1676年)、《货币略论》 (1682年)中,曾研究过国家经济政策、捐税的征收和滥造货币的经济后果。配第的这些研究,早期的经济学说已经关注宏观经济问题。法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弗朗索瓦·魁奈在《经济表》(1758年)、《经济表分析》(1766年)中,研究了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之间的农业总产品的流通,富有创见地考察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第一次触及了宏观经济的运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中,分析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研究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并主张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大卫·李京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中,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产品在地主、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分配规律,论及了资本积累和再生产。 在第一阶段即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古典学派和重农学派虽然已经把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了,并且已经运用了总量概念,但是与19世纪晚期以后的各种宏观经济学相比,在理论上和方法上仍有一些重要区别。 (二)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准备时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 从19世纪晚期开始,随着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宏观经济学主要集中于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上,形成了许多种宏观经济学说,如瑞典经济学家的动态均衡理论,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英美经济学家的货币数量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密契尔等人对国民收入和经济周期的研究等,使宏观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三)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时期(20世纪30年代~70年代) 随着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出现,以1936年凯恩斯《通论》的出版为标志,现代宏观经济学才真正产生了,宏观经济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宏观经济学与以前的宏观经济学相比,其显著的区别在于:它研究的是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等的关系,因此被称作收入分析。它通过收入分析得出的论断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可能自动调节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并且在通常情况下出现的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四)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深化及其演变时期(20世纪30年代~70年代) 美国佛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学派;美国卢卡斯为首的理性预期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学派(曼昆等人)等理论不断发展。 三、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三)经济增长理论 (四)经济周期理论 (五)宏观经济政策 四、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2.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 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可以而且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3.解决的基本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则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4.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5.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 2.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3.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 4.两者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体系 一、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简称GDP) (一)国内收入的定义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地区)在一定的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含义: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物品和劳务用货币加以衡量) 2.GDP核算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3.GDP核算的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不含过去生产现在销售掉的产品) 上年库存和今年库存的差额称为库存变动额。库存增加说明今年生产大于售卖的,库存减少说明今年售卖大于生产的。 4.GDP是一个流量指标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存量是指一定时间点上存在的变量 5.GDP是一个地域概念(GNP这是一个国民概念) 国民收入核算时遵循国土原则则为GDP,遵循国土原则则为GNP 国民生产总值(GNP)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的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 (二)名义GDP和实际GDP 1.名义GDP和实际GDP 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GDP折算指数 GDP缩减指数或折算指数= (三)潜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缺口 潜在国内生产总值又被称为充分就业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国民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情况时的总产量,是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水平。 现实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实实在在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之和。 GDP缺口=潜在的国内生产总值-现实的国内生产总值 (四)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经济成果的缺陷 1.GDP不有衡量出某些经济成果。 2.实际GDP不有反映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或减少。 3.GDP不能反映地下经济活动。 4.国内生产总值表明社会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量,但不能说明街道的是什么商品和劳务。 5.有一些经济活动在提供产品和劳务满足人们的需要时却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这些GDP都没有反映出来,如环境污染问题。 二、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写为GNP) (一)国民生产总值的定义 国民生产总值(GNP)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的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二)GNP与GDP的联系 GNP=GDP+本国国民在国外的生产要素收入-外国国民在本国的生产要素收入 国外要素收入挣额=本国国民在国外取得的要素收入-外国国民在本国取得的要素收入 三、国内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简写为NDP ) (一)国内生产净值的定义 国内生产净值(NDP)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国内产总值中扣除了折旧之后的产值。 (二)NDP与GDP的联系 NNP=GDP-折旧 四、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简写为NI) 国民收入(NI)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 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NI=工资+利息+租金+企业利润 NI = NDP -间接税 五、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简写为PI ) 个人收入(PI)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PI=NI-企业所得税-企业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转移支付 六、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简写为DPI)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收入。 DPI = PI -个人所得税=消费+储蓄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一、支出法核算GDP (一)支出法的定义 支出法又称最终商品或产品流量法。这种方法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商品的支出加总。 (二)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 按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包括以下几项支出:个人消费支出(C)、国内私人总投资(I)、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支出(G)和净出口(X-M)。 个人消费支出包括所有家庭对国内和国外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消费。它又可细分为耐用品、非耐用品和劳务三种支出。劳务中包括房租的租金。 私人国内总投资是用于购买新生产的资本货物(固定投资)和用于变动存货的总支出。家庭用于购买新的房屋被视为投资,包括在私人国内总投资之中,而它所提供的居住服务则估算其租金计入个人消费支出之中。 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支出,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对政府雇员薪金的支出也包括在这个项目之中。 净出口是出口减进口的净值。 如果在GDP中扣除生产中消耗资本的价值(即折旧)则为国内生产净值。 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可以写成: GDP=C+I+G+(X-M) 二、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一)收入法的定义 收入法又称生产要素所得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即把劳动所得工资、土地所得租金、资本所得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所得利润相加而成。在收入法中主要包括这样几项:工资和其他补助项目、租金收入、净利息收入和公司利润,还有一项业主收入。 (二)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 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三、生产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一)生产法的定义 (二)生产法核算国内生产总的公式 GDP=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在两部门条件下,GDP核算的两种方式,支出法——从最终产品的归属方面来看,有:GDP=C+I 收入法——从销售最终产品的资金用途方面来看,有: 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消费+储蓄=C+S 于是,得到:I=S 。 这就是两部门的储蓄和投资恒等式。 需要注意的是,(1)这里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是一种会计意义的恒等式。即都是指事后的经济行为;(2)储蓄-投资恒等式是对整个社会而言,对单个个体经济行为则未必有这种恒等关系。 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对于三部门,即把政府部门引进来以后,同样道理,我们知道,按照最终产品的归属,有: · GDP=C+I+G · 按照销售最终产品的资金用途,有: · 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 · =消费+储蓄+税收=C+S+T · 于是,我们得到: · C+I+G=C+S+T,即:I+G=S+T,或者:I=S+(T–G) · 进一步地,我们把上式写成: · I=Sp+ Sg · 这里,Sp是个人部门的储蓄;Sg是政府部门的储蓄,即预算盈余。 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对于四部门,即把国外部门引进来以后,同样道理,我们知道, 按照最终产品的归属,有:GDP=C+I+G+(X–M) 按照销售最终产品的资金用途,有: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消费+储蓄+税收+对国外部门的转移支付=C+S+T+Kr · 于是,我们得到: · C+I+G+(X–M)=C+S+T+ Kr,即: · I+G+(X–M)=S+T+ Kr,或者:I=S+(T–G)+(Kr+M–X) 进一步地,我们把上式写成: · I=Sp+ Sg+Sr。 · 这里,Sp是个人部门的储蓄; · Sg是政府部门的储蓄,即预算盈余。 · Sr是国外部门的储蓄,即本国的贸易赤字。 · 需要注意的是本国对国外部门的转移支付跟本国进口一样,形成本国的赤字压力。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教学目的] 本章要使同学们对了解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凯恩斯总需求分析的理论框架。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在总供给为既定时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掌握乘数的含义、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要点] (1)总需求分析的前提假定。 (2)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 (3)国民收入的决定 (4)乘数理论 [教学时数] 9学时 [教学内容] 上一章主要讨论了国民收入如何核算,本章我们将讨论国民收入如何决定,即经济社会的生产或收入水平是怎样决定的。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学说的中心内容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根据凯恩斯理论,国民收入的决定主要取决于总需求。因此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将重点放在对总需求的分析上,通过对总需求的构成及其变动因素的分析,寻找出决定国民收入增长的动因。 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仅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假设) (一)两部门经济体系 经济社会中只有家庭和厂商两个经济部门,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都发生在家户部门,生产和投资行为都发生在企业部门。 (二)企业投资是自主投资,投资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 (三)经济社会存在闲置生产力,经济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四)价格水平不变,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五)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GDP、NDP、NI和PI就都相等。 二、均衡产出 (一)均衡产出的含义 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均衡是指一种不再变动的情况,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生产就会稳定下来。 (二)均衡产出的公式 假设是二部门经济,总需求就只有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构成。于是,均衡产出可用公式表示为:y=c+i,公式中的c和i代表的是居民和企业实际想要有的消费和投资,即意愿消费和投资的数量,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就等于计划支出(或称计划需求)加非计划存货投资。但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是指和计划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三)经济均衡的条件 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假定企业生产100亿美元产品,居民和企业要购买产品的支出也是100亿美元,则此100亿美元的生产就是均衡产出即均衡收入。若用E代表支出,y代表收入,则经济均衡的条件是E=y,这个关系可用图(α)表示。在图中,纵轴表示支出,横轴表示收入,从原点出发的450线上的各点都表示支出和收入相等。例如,Α点表示支出和收入各为100亿美元。 E E E=y 支出=100 Β IU>0 100 Α 100 IU<0 收入=100 450 450 0 100 y 0 100 y 图(α)支出等于收入的45线 (β)支出决定收入 均衡产出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这一点,可在图(β)上得到表现。在图中,假定总支出(即总需求量)为100亿美元,则总产出(总收入)为100亿美元时就是均衡产出,Β为均衡点。同Β点相对应的支出和收入都为100亿美元,说明生产数额正好等于需要支出(消费加投资)的数额。若产出大于100亿美元,非意愿存货投资IU就大于零,企业要削减生产。反之,企业会扩大生产。因此,经济总要趋于100亿美元产出水平。再假定总需求为90亿美元,则均衡产出必为90亿美元。若总需求为110亿美元,则均衡产出为110亿美元。 三、投资等于储蓄 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E=y,也可用i=S表示,因为这里的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投资,即E=c+ i。而生产创造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即y=c+s,因此,E= y,就是c+ i = c+s,即i =s 投资等于储蓄,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S,则是指实际发生的投资(包括计划和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内)始终等于储蓄。前者为均衡的条件:即计划投资不一定等于计划储蓄,只有二者相等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而后者所指的实际投资和实际储蓄是根据定义而得到的实际数字,从而必然相等。 第二节 消费理论和消费函数 均衡产出既然是指与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那么要分析均衡产出如何决定,就要分析总需求各个组成部分如何决定的。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分析消费如何决定,这不仅是因为消费是总需求中最主要的部分,还因为经济均衡的条件是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要找出储蓄量的大小,必须先找出消费量的大小,一旦知道了消费的数额,便可从国民收入中减掉这一数额求得储蓄量。 一、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绝对收入理论) 在现实生活中,影响各个家户消费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构成以及制度、风俗习惯等等。凯恩斯认为,这些因素中有决定意义的是家户收入。为此,可从诸多因素中抽出这一因素单独分析。 (一)消费函数的含义 消费函数是指消费随收入变动的关系。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是:c=c(y) 假定某家庭的消费和收入之间具有表13-1所示关系(见课本443页,表13-1),则此表说明了家庭消费随收入增加不断增加的情况。 表13-1 某家庭消费表 单位:美元 收入(y) 消费(c) 边际消费倾向(MPC) 平均消费倾向(ΑPC) Α Β C D E F G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9110 10000 10850 11600 12240 12830 13360 0.89 0.85 0.75 0.64 0.59 0.53 1.01 1.00 0.99 0.97 0.94 0.92 0.89 (二)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 由表13-1可发现,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增加得越来越少,也就是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比率不断减小。我们把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值称之为消费倾向,消费倾向主要有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 1.边际消费倾向(MPC)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即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MPC=Δc/Δy 或MPC=dc/dy 2.平均消费倾向(ΑPC) 平均消费倾向(ΑPC)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ΑPC=c/y (三)消费曲线 我们将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示在坐标系中,就可得到消费曲线。在图上,横轴表示收入y,纵轴表示消费c,45°线上任一点到纵横轴的垂直距离都相等,表示收入全部用于消费。c=c(y)曲线是消费曲线,表示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Β点是消费曲线和45°线交点,表示这时候消费支出和收入相等。Β点左方,表示消费大于收入,Β点右方,表示消费小于收入。消费曲线主要有以下特点: 1.消费曲线与纵轴相交在原点以上(即消费总是大于零)。 2.消费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即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3.随着消费曲线向右延伸,这条曲线和45°线的距离越来越大,表示消费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 4.消费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都是与这一点相对应的边际消费倾向,而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联而成的射线的斜率,则是与这一点相对应的平均消费倾向。 5.随着这条曲线向右延伸,曲线上各点的斜率越来越小,说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同时曲线上各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也越来越小,说明平均消费倾向也递减,但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际消费倾向,即ΑPC>MPC由于消费增量只是收入增量的一部分,因此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但平均消费倾向则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因为消费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收入。 (四)线性消费曲线 表13-1所表示的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情况。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用下列方程表示:c=+βy式中,其中α和β都是大于零的常数,α为自发消费部分,即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β和y的乘积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因此,c=α+βy的经济含义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 当消费函数为线性时,消费曲线可表示为图13-3(见课本447页图13-3),APC>MPC这 SHAPE \* MERGEFORMAT 一点更易看清,因为消费函数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所成射线的斜率都大于消费曲线(这里是直线)的斜率,而且从公式看,APC=c/y=(α+βy)/y=α/y+β,在这里,β是 MPC,由于α和 y都是正数,因此,α/y>0,所以,APC>MPC,随着收入增加,α/y之值越来越小,说明APC逐渐趋近于MPC。 线性消费函数曲线的特征: 1.线性储蓄函数曲线与纵轴交于原点上(即消费总是大于零)。 2.线性储蓄函数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即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3.线性储蓄函数曲线的倾角小于45°(即MPC<ΑPC)。 二、储蓄函数 (一)储蓄的含义 储蓄是指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 (二)凯恩斯的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是指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关系。公式为: s=s(y) 假定某家庭的储蓄和收入之间具有表13-1所示关系(见课本446页,表13-2),则此表说明了家庭储蓄随收入增加而不断增加的情况。 表13-2 某家庭储蓄表 收入(y) 消费(c) 储蓄(s) 边际储蓄倾向(MPS) 平均消费倾向(ΑPS) Α Β C D E F G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9110 10000 10850 11600 12240 12830 13360 -110 0 150 400 760 1170 1640 0.11 0.15 0.25 0.36 0.41 0.47 -0.01 0 0.01 0.03 0.06 0.08 0.11 (二)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 由表13-2可发现,储蓄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收入的增加储蓄增加得越来越多,也就是增加的储蓄与增加的收入比率不断增大。我们把增加的储蓄与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值称之为储蓄倾向,储蓄倾向主要有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 1.边际储蓄倾向(MPS) 边际储蓄倾向(MPS)是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表示储蓄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MPS=Δs/Δy 或MPS=ds/dy 2.平均储蓄倾向(ΑPS) 平均储蓄倾向(ΑPS)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表示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联而成射线的斜率。ΑPS=s/y (三)储蓄曲线 我们将储蓄和收入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示在坐标系中,就可得到储蓄曲线。在图上,横轴表示收入y,纵轴表示消费s, s=s(y)曲线是储蓄曲线,表示储蓄和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Β点是储蓄曲线和横轴收入的交点,表示这时候储蓄和收入相等,Β点下方表示储蓄小于收入,Β点上方表示储蓄大于收入。储蓄曲线主要有以下特点: 1.储蓄曲线与纵轴相交在原点以下(即储蓄可以小于于零)。 2.储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即储蓄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3.随着储蓄曲线向右延伸,它和横轴的距离越来越大(表示储蓄随收入而增加,且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大)。 (三)线性储蓄曲线 表13-2所表示的是边际储蓄倾向递增的情况。如果储蓄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常数,这时储蓄函数可以表示为以下形式:s=y-c=y-(α+βy)=-α+(1-β)y,其中β≤1。线性储蓄函数的图形如图13-5所示(见课本447页图13-5)。 线性储蓄曲线的特征: 1.储蓄曲线与纵轴相交在原点以下(即储蓄可以小于零)。 2.储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即储蓄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3.随着储蓄曲线向右延伸,它和横轴的距离越来越大(表示储蓄随收入而增加,且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大)。 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可以从图13-6上表示出来。在图中,当收入为y0时,消费支出等于收入,储蓄为零。当消费曲线c(y)位于45°线之上,表明消费大于收入,储蓄为负储,储蓄曲线s(y)位于横轴下方;当消费曲线位于45°线之下,表明消费小于收入,储蓄为正,储蓄曲线s(y)位于横轴上方。 (一)消费函数和收入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收入,从公式上看, c+s=α+βy-α+y-βy=y。 (二)若ΑPC和MPC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ΑPC>MPC;则ΑPS和MPS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ΑPS设计
划净投资是一个给定量,不随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根据这一假定,我们只要把收入恒等式和消费函数结合起来就可求得均衡收入。 1.定义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的方法就是把国民收入恒等式和消费函数结合起来来求得均衡国民收入的方法。 c=α+βy(消费函数) 3.用表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使用图标也可说明均衡收入的决定,表13-3显示了消费函数为c=1000+0.8y及自发投资 i=600亿美元时的均衡收入的决定情况。 表13-3 均衡收入的决定 (1)收入 (2)消费 (3)储蓄 (4)投资 备注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3400 4200 5000 5800 6600 7400 8200 9000 -400 -2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i>s 均衡i=s ikt,kg>ktr。因此,改变政府购买支出水平是财政政策中最有效的手段。 2.上述四种乘数,都要假设一个变量的变动不引起另一些变量的变动。 第五节 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 (一)四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 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都是不同程度的开放经济,即与外国有贸易往来或其他经济往来的经济。在开放经济中,一国均衡的国民收入不仅取决于国内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还取决于净出口,即: y=c+i+g + nx。 nx为净出口,为出口和进口之差额:nx=x-m,它现在成了总需求的一部分,其中出口表示本国商品在外国的销售,代表看国外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在总需求中为什么要引入进口这一因素呢?这是因为c+i+g虽然代表着家庭、企业和政府的全部支出,但并不意味着这些支出一定会全部花费在本国生产的商品上。企业可能会购买外国设备,政府可能购买外国武器,家庭可能购买外国的消费品。因此,应当从国内总支出(c+i+g)中扣除进口部分的支出,才是真正代表对本国产品的总支出或总需求,于是,c+i+g+x-m才成为对本国产品的真正需求,显然,进出口变动也会同其他变量(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税收、储蓄等)一样,影响国民收入。 (二)进出口函数 在净出口nx中,当国民收入水平提高时,一般可假定nx会减少,而国民收入水平下降时,nx会增加。这是因为,在nx=x-m中,出口m是由外国的购买力和购买要求决定的,本国难以左右,因而一般假定是一个外生变量,即x=x0。反之,进口却会随本国收入提高而增加,因为本国收入提高后,人们对进口消费品和投资品(如机器设备、仪器等)的需求会增加。这样,可以把进口写成收入的一个函数: m=m0+δy 上式中m0为自发性进口,即和收入没有关系或者说不取决于收入的进口部分,例如本国不能生产,但又为国计民生所必需的产品,不管收入水平如何,是必须进口的。δ表示边际进口倾向,即收入增加1单位时进口会增加多少。 (三)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模型 有了净出口以后,国民收入决定的模型可以表示如下: y=c+i+g+x-m c=α+βyd yd=y-t+tr t=t0 i=i0 g=g0 tr=tr0 x=x0 m=m0+δy 二、对外贸易乘数 (一)定义 对外贸易乘数是指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出口变化之间的比率。 (二)计算公式 EMBED Equation.3 在封闭经济中,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是 而在开放经济中却成了 ,乘数变小了,这主要是由于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现在要用到进口商品上去了。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论述产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均衡以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两个市场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决定。明确在凯恩斯经济学中两个市场的共同均衡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通常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因此需要政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节。 [基本要求] 本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两个市场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决定。明确在凯恩斯经济学中两个市场的共同均衡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通常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因此需要政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节。 [教学要点] (1)投资函数 (2)IS曲线的推导、斜率和变动 (3)均衡利率的决定 (4)LM曲线的推导、斜率和变动 (5)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实现过程(难点) [教学时数] 12学时 [教学内容] 上一专题介绍了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这四方面的总支出水平如何决定经济社会的总产出即均衡的总收入水平。这种分析还只是讲了产品市场的均衡,可是,市场经济不但是产品经济,还是货币经济,不但有产品市场,还有货币市场,而且这两个市场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产品市场上总产出或总收入增加了,需要使用货币的交易量增加了,在利率不变时,货币需求会增加,如果货币供给量不变,利率会上升,而利率上升,会影响投资支出,从而对整个产品市场发生影响。产品市场上的国民收入和货币市场上的利率水平正是在这两个市场的相互影响过程中被共同决定的。凯恩斯经济学一个重要特点是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并非相互独立,货币对经济并非中性。本章就来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的IS-LM模型,进一步勾画凯恩斯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并为分析经济政策效果提供一个工具。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式里,投资和消费及政府支出都已作为总需求的组成部分,但那时净投资只是作为一个既定的由模型之外的力量所决定的所谓外生变量参与总需求决定的。但现实生活中,投资并不是一个外生变量,而是一个应当放到模型中来分析的内生变量,因此,要研究国民收入如何决定,就必须研究投资本身如何决定。 一、投资 (一)投资的含义 在西方国家,人们购买证券、土地和其他财产,都被说成投资。但在经济学中,这些都不能算是投资,而只是资产权的转移。经济学中所讲的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和存货的增加,新住宅的建筑等,其中主要是厂房、设备的增加。 投资从不同角度考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按投资和资本存量关系,投资可分为重置投资、净投资与总投资;按引起投资原因不同,投资可分为自发投资与引致投资;按投资者是否参与经营,投资可分为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按投资内容,投资可分为非住宅固定投资、住宅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 (二)投资的分类 1.重置投资、净投资与总投资 重置投资是指用来补偿已耗费的资本设备的投资,即折旧,决定于原来资本量、使用期限及其构成。净投资是指为增加资本存量而进行的投资,就是净资本形成或实际资本的净增加,即厂房、设备与存货的净增加。净投资的大小决定于国民收入水平与变化情况。总投资等于重置投资与净投资之和。即:总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从总投资角度看,投资就是对原有资本存量的追加或扩大,取得资本资产。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重置投资与净投资在具体形态上总是结合在一起,但在性质上是不同的,这种区分在理论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 2.自发投资与引致投资。 自发投资是由独立的非经济因素(或外生变量)所引起的投资,例如:新发明、新技术、人口、资源、心理、战争、政府政策等因素决定的投资,这种投资与国民收入或消费无关,投资会保持一定水平。引致投资是指由于国民收入或消费变化而引起的投资。引致投资与国民收入或消费水平存在依赖关系,国民收入或消费水平较高必将导致较多的投资。在理论上虽然区分为自发投资与引致投资,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很难严格区分开来。一般认为,政府投资多属自发投资,而私人投资多为引致投资。 3.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 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自己直接建立某种企业所进行的投资活动。例如:建筑厊房、购置设夏等建立丈个斸工厂、开办一个新商店等等。间接投资是一种资本输出的形式。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投资者用资本购买其他国家的政府或企业发行的各种债券,从中获取利息。其资金由其他国家的政府或企业运用支配,投资者并不过问。第二种:投资者把资本借贷给其他国家的政府或企业,仅按协议获得借贷利息,余者不问。在间接投资这两种方法中,投资者都对被投资者负有债权关系。 4.非住宅固定投资、住宅投资和存货投资。 三者之和为总投资。非住宅固定投资是指厂商建造厂房、购置设备的投资,占总投资比重大,相对稳定,随经济周期变化而波动。住宅投资是指建筑住宅和公寓的投资,受利率变动影响大,因经济衰退开始时利率上升,住宅投资萎缩要早于整体经济。存货投资是指已生产出而没销售的产品库存的增加,它在总投资中所占份额虽然最小,却具有特殊的易变特性,波动剧烈,影响社会经济稳定。 二、投资函数—实际利率与投资 决定投资的因素有很多,主要的因素有实际利率水平、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等。 (一)凯恩斯认为,是否要对新的实物资本如机器、设备、厂房、仓库等进行投资,取决于这些新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与为购买这些资产而必须借进的款项(借款筹资的方式可有多种多样)所要求的利率的比较。 (二)决定投资的诸因素中,利率是首要因素。这里的利率,是指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大致上等于名义利率减通货膨胀率。 (三)投资函数 在投资的预期利润率既定时,企业是否进行投资,首先就决定于实际利率的高低,利率上升时,投资需求量就会减少,利率下降时,投资需求量就会增加。总之,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这是因为,企业用于投资的资金多半是借来的,利息是投资的成本。即使投资的资金是自有的,投资者也会把利息看成是投资的机会成本,从而把利息当做投资的成本。因此,利率上升时,投资者自然就会减少对投资物品(如机器设备等)的购买。投资与利率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投资函数,可写作: i=i(r) 线性投资函数为i=i(r)=e-dr,则式中e即表示利率r即使为零时能有的投资量,称自主投资,自主投资,d是系数,表示利率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投资会减少或增加的数量,可称为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dr即投资需求中与利率有关的部分,投资与利率之间的这种函数关系可用图表示。图中的投资需求曲线,又称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投资的边际效率是从资本的边际效率曲线引申而来的。 三、资本边际效率的意义 (一)定义 资本边际效率是凯恩斯提出的一个概念,按照他的定义,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二)贴现率和现值 下面举一例加以说明。 假定本金为R0=100美元,年利率为r=5%,则: 第1年本年和为:R1=100(1+5%)=105(美元) 第2年为:R2=105(1+5%)=100(1+5%)2=110.25(美元) 第3年本利和为:110.25(l+5%)=100(1+5%)3 =115.70(美元) 则各年本利和为: R1=RO(l+r) R2=R1(1+r )=RO(l+r )2 Rn=RO(1+r)n 设利率和本利和为已知,利用公式求本金,假定利率为5%,1年后本利和为 105美元,利用公式Rn=RO(1+r)n可求得本金: RO= R1/(l+r)=105/(1+5%) 这就是说,在利率为5%时,1年后105美元的现值是100美元,在同样利率下,2年后110.25美元以及3年后115.76美元的现值也是100美元。一般说来,几年后的Rn现值是:RO= Rn/(l+r)n 贴现即将未来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方法。 (三)资本边际效率(MEC) 假定某企业投资30000美元购买1台机器,这台机器的使用期限是3年,3年后全部耗损,再假定把人工、原材料以及其他所有成本(如能源、灯光等,但利息和机器成本除外)扣除以后,各年的预期收益是11000美元、12100美元和13310美元,这也是这笔投资在各年的预期毛收益,三年合计为36410美元。 如果贴现率是10%,那么3年内全部预期收益36410美元的现值正好是30000美元,即:R。=11000/(1+10%)+12100/(1+10%)2+13310/(1+10%)3=10000+10000+10000=30000 (美元) 由于这一贴现率(10%)使3年的全部预期收益(36410美元)的现值(30000美元)正好等于这项资本品(1台机器)的供给价格(30 000美元),因此,这一贴现率就是资本边际效率,它表明一个投资项目的收益应按何种比例增长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因此,它也代表该投资项目的预期利润率。 假定资本物品(如机器)不是在3年中而是在几年中报废,并且在使用终了时还有残值,则资本边际效率的公式就是: R=R1/(1+r)+R2/(1+r)2+R3/(1+ r)3+…Rn​/(1+r)n+J/(1+r)N 式中,R为资本物品的供给价格;价格R1 ,R2 ,R3 ,…Rn为不同年份(或时期)的预期收益;J代表该资本品在n年年末时的报废价值;r代表资本边际效率。 四、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一)如果资本边际效率(r)大于市场利率(i),则此投资就值得,否则,就不值得。 r的数值取决于资本物品供给价格和预期收益,预期收益既定时,供给价格越大,r越小;而供给价格既定时,预期收益越大,r越大。 (二)在实际生活中,每一个投资项目的资本边际效率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企业都会面临一些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假定这些项目的资本边际效率为: 项目 投资 MEC A 100 10% B 50 8% C 150 6% D 100 4% MEC(%) A 400 300 B 200 C 100 D i(亿美元) 图14-2 某企业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 上图表示某企业有可供选择的4个投资项目,显然,如果市场利率为10%,只有 A项目值得投资,如果市场利率为8%或稍低些,则A和B都值得投资,投资总额可达150万美元,如果市场利率降到 4%或4%以下,则D也值得投资,投资总额可达400万美元。可见,对这个企业来说,利率愈低,投资需求量会越大。图中各个长方形顶端所形成的折线就是该企业的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三)一个企业的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是阶梯形的,但经济社会中所有企业的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如果加总在一起,分阶梯的折线就会逐 渐变成一条连续的曲线,因为总合过程中所有起伏不平会彼此抵消而转为平滑,这条曲线就是凯恩斯所讲的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如图中的 MEC曲线。 MEC曲线表明,投资量和利息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 五、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一)投资边际效率(MEI) 西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MEC曲线还不能准确代表企业的投资需求曲线,因为各个企业的MEC曲线加总没有考虑到每个企业增加投资时对MEC即r的影响。当利率下降时,如果每个企业都增加投资,资本品的价格会上涨,就是说R(资本品供给价格)要增加,在相同的预期收益情况下,r必然缩小,否则,公式两边无法相等,即这一贴现率(资本边际效率)无法使未来收益折合成等于资本供给价格的现值。这样,由于R上升而被缩小了的厂的数值被称为投资的边际效率(MEI)。因此,在相同的预期收益下,投资的边际效率小于资本的边际效率。MEI是指增加一单位投资品所需要的预期收益与购置该单位投资品的成本之比,它真正表示投资品所带来的好处。 (二)投资边际效率曲线(MEI曲线) 由于投资的边际效率小于资本的边际效率。因此,投资边际效率曲线较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更为陡峭。尽管如此,MEI曲线和MEC曲线一样也能表示利率和投资量之间存在的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只是在使用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情况下,利率变动对投资量变动的影响较小一些而已。酉方学者认为,更精确地表示投资和利率间关系的曲线,是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因此,西方经济学著作一般都用MEI曲线来表示利率与投资量的关系,投资需求曲线指的是MEI曲线,这条曲线即投资需求函数。 六、预期收益与投资 实际利率水平会影响投资需求,其实是从投资使用的资金成本角度分析投资需求。影响投资需求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预期收益,即一个投资项目在未来各个时期估计可得到的收益,影响这种预期收益的因素主要有三点: (一)对投资项目的产出的需求预期 企业决定对某项目是否投资及投资多少时,首先会考虑市场对该项目的产品在未来的需求情况,因为这种需求状况,不但会决定产品能否销掉,还会影响产品价格的走势,如果企业认为投资项目的产品的市场需求在未来会增加,就会增加投资,假设一定的产出量会要求有一定的资本设备量来提供,则预期市场需求增加多少,就会相应要求增加投资多少,产出增量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可称加速数。说明产出变动和投资之间关系的理论称为加速原理,表明对产出的需求预期会影响投资的预期收益进而影响投资意愿。 (二)产品成本 投资的预期收益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投资项目的产品的生产成本,尤其是劳动者的工资成本,因为工资成本是产品成本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工资成本上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会降低企业利润,减少投资预期收益,尤其是对那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投资项目而言,工资成本上升显然会降低投资需求。然而,对于那些可以用机器设备代替劳动力的投资项目,工资上升又意味着多用设备比多用劳动力更有利可图,因而实际工资的上升又等于是投资的预期收益增加从而会增加投资需求。可见,工资成本的变动对投资需求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但就多数情况来说,随着劳动成本的上升,企业会越来越多地考虑采用新的机器设备,从而使投资需求增加,新古典经济学之所以认为投资需求会随工资的上升而上升,理由就在这里。 (三)投资税抵免 在一些国家,政府为鼓励企业投资,会采用一种投资税抵免的政策,即政府规定,投资的厂商可从它们的所得税单中扣除其投资总值的一定百分比。例如,假定某企业在某一年投资1亿元,若规定投资抵免率是10%,则该企业就可少缴所得税1000万元,这1000万元等于是政府为企业支付的投资项目的成本。如果该企业在这一年的所得税不足1000万元,只有600万元,则所余400万元还可到来年甚至第3年再抵扣,这种投资抵免政策对投资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政策是临时的,还是长期的。如果是临时性采取的,则此政策的效果也是临时的,过了政策期限,投资需求可能反而下降,比方说,政府为刺激经济如果宣布在某一年实行投资抵免,则该年的投资可能大幅度增加,甚至本来准备来年投资的项目也可能提前到该年进行投资,但来年投资需求会明显下降,或政策实行的前一年,企业会把一些项目推迟到有政策鼓励时进行投资。 七、风险与投资 投资需求还与企业对投资的风险考虑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投资是现在的事,收益是未来的事,未来的结果究竟如何,总有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的结局会有一个预测,企业正是根据这种预测进行投资决策的。然而,即使是最精明的企业家,也不可能完全准确无误地预测到将来的结果,因此,投资总有风险,并且高的投资收益往往伴随着高的投资风险,如果收益不足以补偿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企业就不愿意投资,这里的所谓风险,包括未来的市场走势,产品价格变化,生产成本的变动,实际利率的变化,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等等,都具有不确定性。一般说来,整个经济趋于繁荣时,企业对未来会看好,从而会认为投资风险较小,而经济呈下降趋势时,企业对未来看法会悲观,从而会感觉投资风险较大。因而凯恩斯认为,投资需求与投资者的乐观和悲观情绪大有关系,实际上,这说明投资需求会随人们承担风险的意愿和能力变化而变动。 八、托宾的“q”说 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还提出了股票价格会影响企业投资的理论。按他的说法,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之比,可作为衡量要不要进行新投资的标准,他把此比率称为“q”。企业的市场价值就是这个企业的股票的市场价格总额,它等于每股的价格乘总股数之积。企业的重置成本指建造这个企业所需要的成本。因此,q=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新建造企业的成本。如果企业的市场价值小于新建造成本时,q<1,说明买旧的企业比新建设便宜,于是就不会有投资,相反,q>1时,说明新建造企业比买旧企业要便宜,因此会有新投资。就是说,当q较高时,投资需求会较大。托宾这种“q”说,实际上是说,股票价格上升时,投资会增加。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股票价格与投资之间并不存在这种因果关系,相反,倒是由于厂商有较好的投资前景才引起该股票价格的上升。 下面根据凯恩斯的投资需求理论来说明国民收入决定的IS—LM模型。 第二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一、IS曲线及其推导 (一)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 1、产品市场均衡 所谓产品市场的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 2、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 (1)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条件:C+S=C+i 即S=i (2)三部门经济中均衡的条件:C+S+T=C+I+G 即S+T=I+G 3、根据消费—投资法(C—i法)说明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消费函数:C=C(y)=a+by 投资函数:i=i(r)=e-dr 均衡条件:y=c(y)+i(r) 即 y=(a+e)/(1-b)-dr/(1-b) 4、根据储蓄—投资法(S—I法)说明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储蓄函数:S=S(y)=-a+(1-b)y 投资函数:i=i(r)=e-dr 均衡条件:S(y)=i(r) 即 y=(a+e)/(1-b)-dr/(1-b) 5、根据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可以得到利率和均衡国民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方程: y=(a+e)/(1-b)-dr/(1-b) 或 r=(a+e)-(1-b)y/d 该式表明,要使产品市场保持均衡,即储蓄等于投资,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二)IS曲线的产生 根据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得到的一条反映利率和均衡国民收入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因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均衡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组合下,投资等于储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 (三)IS曲线的推导 IS曲线是从投资与利率的关系(投资函数)、储蓄与收入的关系(储蓄函数)以及储蓄与投资的关系(储蓄等于投资)中,利用四个象限推导出来的(见课本483页图14-5)。 图中象限(1)的曲线表示,投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纵轴表示利率r,横轴表示投资量 i。 图中象限(2)表示投资和储蓄的均衡状态,纵轴表示储蓄S,横轴仍表示投资 i,那条起自原点的45“倾斜的直线,表示投资始终等于储蓄的组合点的集合,利率下降时,投资增加,储蓄也相应增加,才达到均衡。 图中象限(3)的曲线表示储蓄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 最后,图中象限(4),便得到了产品市场的均衡点。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利率和收入的各个组合点联结起来,就得到了IS曲线。 可见,IS曲线是产品市场均衡状态的一幅简单图像,它表示的 是:与任一给定的利率相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在这样的水平上,投资恰好等于储蓄,因此这条曲线称IS曲线。由于利率下降意味着一个较高的投资水平,从而一个较高的储蓄和收入水平,因此,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二、IS曲线的斜率(特点) (一)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二)IS曲线的斜率。表示利率变动引起的均衡收入的变动的程度。IS曲线的方程为:y=(a+e-dr)/1-b 或 r=(a+e)/ d -(1-b)y/d 可见,IS曲线的斜率为[-(1-b)/ d]。IS曲线的斜率取决于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的斜率。具体说: 1.d值的大小。d越大,IS曲线斜率越小,IS曲线越平缓。 Δr d大 Δi 多 Δy多 即斜率Δr/Δy小。 2、b值的大小。b越大,IS曲线斜率越小,IS曲线越平缓。 Δr Δi b大 即[1/(1- b)]大 Δy 多 即斜率Δr/Δy小。 3、t值的大小。(三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方程为: r=(a+e)/d-[1-b(1-t)]/d 斜率为-[1-b(1-t)]/d) t值越小,IS曲线斜率越小,IS曲线越平缓。 Δr Δi t小 即1/[1-(1- b)]大 Δy多 即斜率Δr/Δy小。 三、IS曲线的移动 如果投资函数或储蓄函数变动,IS曲线就会变动。 (一)投资需求变动 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例如,投资边际效率提高,或出现了技术革新,或企业家对经济前景预期乐观等),在同样利率水平上投资需求(自主投资)增加了,即投资需求曲线向右上移动,于是,IS曲线就会向右上移动,其移动量等于投资需求曲线移动量乘以乘数。反之,若投资需求下降,则IS曲线向左移动(见图课本486页图14-6)。 r i i(r)曲线右移 y ( r, y ) IS右移 移动量等于投资需求曲线移动量乘以乘数。 (二)储蓄函数变动 假定人们的储蓄意愿增加了,即人们更节俭了;这样,储蓄曲线就要向左移动,如果投资需求不变,则同样的投资水平现在要求有的均衡收入水平就要下降,因为同样的这一储蓄,现在只要有较低的收入就可以提供出来了,因此IS曲线就会向左移动。其移动量等于储蓄增量乘以乘数(见课本486页图14-7)。 (三)政府购买支出变动 在三部门经济中,IS曲线则是根据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从i+g=S+T的等式推导出来的,因此,不仅i曲线和S曲线移动会使IS曲线移动,而且i、g、S、T中任何一条曲线的移动或几条曲线同时移动,都会引起IS曲线移动,如果考虑到开放经济情况,则引起IS曲线移动因素还要包括进出口的变动。总之,一切自发支出量变动、都会使IS曲线移动。 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在自发支出量变动的作用中等于增加投资支出,因此,会使IS曲线向右平行移动,IS曲线移动的幅度取决于两个因素:政府支出增量和支出乘数的大小;即均衡收入增加量Δy= kg.Δg。 (四)政府税收变动。 政府增加一笔税收,则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这是因为,一笔税收的增加,如果是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则会使投资相应减少,于是这笔增税无疑是减少投资需求,从而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同样,一笔税收的增加,如果是增加了居民个人的负担,则会使他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使他们消费支出相应减少,从而也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相反,如果政府减税,则会使IS曲线右移,移动幅度为Δy=-kt.ΔT。 (证明):关于增加或减少税收及政府支出如何使IS曲线移动,也可以从下面公式中得到说明,假定T和g分别代表税收和政府支出额,则国民收入等于: y=c+i+g=a+b(y-T)+e-dr+g =a+e+g-bT+by-dr y=( a+e+g-bT)/(1-b)-dr/(1-b) 可见,当政府支出(g)增加或减少Δg时,国民收入增加或减少量为Δy=Δg/(1-b),即IS曲线右移或左移Δg/(1-b);而当税收(T)增加或减少ΔT时,国民收入减少或增加量为Δy=b.ΔT/(1-b),即IS曲线左移或右移b.ΔT/(1-b)。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都属于增加总需求的膨胀性财政政策,而减少政府支出和增税,都属于降低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因此,政府实行膨胀性财政政策,就表现为IS向右上方移动,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就表现为IS向左下方移动。实际上西方经济学家提出IS曲线的重要目的之一,就在于分析财政政策如何影响国民收入变动。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一、 货币的需求和货币的供给共同决定利率 利率决定投资,并进而影响国民收入,然而,利率本身又是怎样决定的呢? (一)古典学派的观点 投资与储蓄都只与利率相关,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即利率越高,人们越愿意储蓄,从而储蓄越多,当投资与储蓄相等时,利率就得以决定)。 (二)凯恩斯的观点 他认为,储蓄不仅决定于利率,更重要的是受收入水平的影响;收入是消费和储蓄的源泉,只有收入增加了,消费和储蓄才会增加;收入不增加,即使利率提高,储蓄也无从增加。如若不知道收入水平高低,就无法建立储蓄与利率的函数关系,而如果不能确定储蓄函数,也就不能确定利率,从而也不能确定投资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凯恩斯提出,如果利率不是由投资和储蓄的对比关系决定,而是由别的因素决定,则投资和收入的决定问题就有可能得以解决。他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供给量和对货币的需求量所决定的。货币的实际供给量(用m表示)一般由国家加以控制,是一个外生变量,因此,决定利率的主要是货币的需求。 二、货币需求动机 (一)货币的需求 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西方学者认为,人们在一定时期所拥有的财富的数量总是有限的,他们都必须决定自己以何种形式来拥有财富。人们如果以货币形式拥有财富的比例越大,则他们以其他资产形式拥有财富的量就越少,拥有其他资产形式(如证券、实物资本等)预计能带来较高的收益,会使他们减少对货币的需要。因此,不管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多么强烈,都得仔细权衡以货币形式保存财富所花的成本。 (二)对于一个想借款的人来说,利息就是他为获得一定量货币所必须支付的价格,而对一个货币持有者来说,利息则表示他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即持有货币就得不到的利息收入。 (三)货币需求的动机 既然持有货币就会失去利息收入,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把不能生息的货币持在手中呢?凯恩斯认为,人们需要货币是出于以下三类不同的动机。 1.交易动机 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而对货币的需要。由于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不是同步的,因而个人和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货币资金来支付日常需要的开支。个人或企业出于这种交易动机所需要的货币量,决定于收入水平以及惯例和商业制度,而惯例和商业制度在短期内一般可假定为固定不变,于是,按凯恩斯的说法,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交易数量越大,所交换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越高,从而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的货币量就越大。 2、谨慎动机或称预防性动机 预防性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因此,如果说货币的交易需求产生于收入和支出间缺乏同步性,则货币的预防性需要产生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个人对货币的预防需求量主要决定于他对意外事件的看法,但从全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上也和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数。 因此,如果用L1表示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所产生的全部实际货币需求量,用y表示实际收入,则这种货币需求量和收入的关系可表示为: L1= L1(y) 或者 L1= ky 式中k为出于上述二动机所需货币量同实际收入的比例关系;y为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收入。 3.投机动机 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假定人们一时不用的财富只能用货币形式或债券形式来保存,债券能带来收益,而闲置货币则没有收益,那么人们为什么不全部购买债券而要在二者间作选择呢?原来是因为人们想利用利率水平或有价证券价格水平的变化进行投机。在实际生活中,债券价格高低以反比例关系表现利率的高低。可见,债券价格一般随利率变化而变化。由于债券市场价格是经常波动的,凡预计债券价格将上涨(即预期利率将下降)的人,就会用货币买进债券以备日后以更高价格卖出;反之,、凡预计债券价格将下跌的人,就会卖出债券保存货币以备日后债券价格下跌时再买进。这种预计债券价格将下跌(即利率上升)而需要把货币保留在手中的情况,就是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可见,有价证券价格的未来不确定性是对货币投机需求的必要前提,这一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化。利率越高,即有价证券价格越低,人们若认为这一价格已降低到正常水平以下,预计很快会回升,就会抓住机会及时买进有价证券,于是,人们手中出于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就会减少。相反,利率越低,即有价证券价格越高,人们若认为这一价格已涨到正常水平以上,预计就要回跌,于是,仞们尹会抛住旾机卖出有价证券。这样,人们手中出于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就会增加。 总之,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取决于利率。如果用L2表示货币的投机需求,用r表示利率,则这一货币需求量和利率的关系可表示为: L2=L2(r)或 L2=- h r h—货币需求关于利率的反应系数 (四)流动偏好陷阱 1.对利率的预期是人们调节货币和债券配置比例的重要依据,利率越高,货币需求量越小。当利率极高时,这一需求量等于零,因为人们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上升,或者说有价证券价格不大可能再下降,因而将所持有的货币全部换成有价证券。 2.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有了货币也决不肯再去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3、流动偏好。 流动偏好是凯恩斯提出的概念,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人们之所以产生对货币的偏好,是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或者说灵活性最大的资产,货币随时可作交易之用,随时可应付不测之需,随时可作投机用,因而人们对货币的偏好就称做流动偏好。货币需求关于利率的系数也称做流动性偏好的利率系数。当利率极低时,人们手中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不会再去购买有价证券,都要留在手中,因而流动性偏好趋向于无限大;这时候即使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也不会再使利率下降。 三、货币需求函数 (一)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的总需求是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的总和,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决定于收入,而货币的投机需求决定于利率,因此,对货币的总需求函数可描述为: L = L1+ L2 = L1(y)+L2(r)=ky-hr [注意:有必要向读者说明:上式是一个不精确的表达方式,因为,根据该式L2应该等于-hr ;这意味着,当r为正值时,L2均为负值,此种结果显然不符合现实。因此,即使在假设L2与r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情况下, L2=A-hr,其中的 A是一个数值为正的常数。这样,L= L1+L2= ky+A-hr。然而,许多流行的西方教材仍然使用 L= ky-hr 。其原因很可能是由于ky一般被认为是数值为正的量,从而可以避免上述L2均为负值结果,所以作为教学用的简化公式,L= ky-hr被它们所采用。在此仍援用西方教材的办法。] 在式中的L、L1和L2都是代表对货币的实际需求,即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货币需求量。名义货币量和实际货币量是有区别的。名义货币量是不问货币购买力如何而仅计算其票面值的货币量。把名义货币量折算成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货币量,必须用价格指数加以调整。如用M、m和P依次代表名义货币量、实际货币量和价格指数,则:m=M/P或 M=mP。 由于L =ky-hr仅代表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或者说需要的实际货币量,因此,名义货币需求函数还应是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乘以价格指数,即: L =(ky-hr)P 上式代表名义货币需求函数,式中k和h是常数,k衡量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增加多少,这是货币需求关于收入变动的系数,h衡量利率提高时货币需求增加多少,这是货币需求关于利率变动的系数,如果知道了k、h、y、r和P之值,就不难求得货币需求量。 (二)货币需求曲线 图中垂线L1表示为满足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曲线,它和利率无关,因而垂直于横轴。L2线表示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曲线,它起初向右下方倾斜,表示货币的投机需求量随利率下降而增加,最后为水平 状,表示“流动偏好陷阱”。图中的L线则是包括L1和L2在内的全部货币需求曲线,其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货 L2币需求量,由于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 货币一般用m表示,因此横轴也可用m表示(见课本491页图14-8)。 1.L曲线表示在一定收入水平上货币需求量和利率的关系,利率上升时,货币需求量减少,利率下降时,货币需求量增加。 2.图中三条货币需求曲线分别代表收入水平为y1、y2和y3时的三条货币需求曲线,可见,货币需求量与L1=ky1-hr(见课本492页图14-9) 收入的正向变动关系是通过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上和左下移动来表示的,而货币需求量与利率的反向变动关系则是通过每一条需求曲线都是向右下方倾斜来表示的。 四ж、其他货币需求理论 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出现以后,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又提出了一些货币需求理论,丰富、完善和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理论,这些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有: (一)货币需求的存货理论 这一理论由鲍莫、托宾提出,该理论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犹如持有存货,一方面随收入增加,需要有更多的货币从事交易,但另一方面,随着利率的提高,持有货币的成本(放弃的利息收入)就上升,因此,货币的交易需求量会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随利率上升而减少,这就补充和发展了凯恩斯的交易需求理论(因为凯恩斯认为货币的交易需求只和收入有关)。货币需求的存货理论把人们最优的货币持有量用一个称之为货币需求的平方根公式表示: Mж=(tcy/2r)1/2 式中,tc为现金和债券之间的交易(转换)成本;y为人们月初取得的收入(例如薪金);r为利率,此式表示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随利率上升而减少。 (二)货币需求的投机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托宾提出,认为人们会根据收益和风险的选择来安排其资产的组合,货币在不存在通胀情况下是最安全的资产,但没有利息收入。若购买债券或股票等有价证券,会有收益(利息、红利、股息及证券价格上升而得到的资产升值的收益),但又要承担亏损的风险,人们会根据对收益与风险的预期,作出购买证券(还有不动产)及持有货币之比率的决策,而持有货币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当利率上升时,为获取更多利息,持有货币的数量通常会减少,虽然各人因为对风险的态度不同从而对货币的需求变化会有所区别,但一般说货币需求会随利率下降而增加,不仅货币需求会受当前利率变动的影响,也会受预期资本盈亏的影响,如认为未来资产收益会增加,人们会增加债券购买,减少货币持有。 五、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一)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货币供给有狭义的货币供给和广义的货币供给之分。 1.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一般用M1表示)。活期存款可随时提取,并可当做货币在市面上流通,因而是狭义货币的一个组成部分。 2.广义的货币供给。狭义的货币供给上加上定期存款,便是广义的货币供给(一般用M2表示)。 3.更广义的货币供给。在M2的基础上再加上个人和企业所持有的政府债券等流动资产或“货币近似物”,便是意义更广泛的货币供给(一般用M3表示)。 4.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它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供给量是由国家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的,因而是一个外生变量,其大小与利率高低无关,因此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如图中的m直线。 (二)均衡利率的决定 垂直的货币供给曲线和货币需求曲线相交的点决定了利率的均衡水平,它表示,只有当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货币市场才达到均衡状态。如果市场利率低于均衡利率(r0),r m=M/P 则说明货币需求超过供给,这时人们感到手中持有的货币太少,就会卖出有价证券,证券价格就要下降,亦即利率要上升。对货币需求的减少,一直要持续到货币供求相等时为止。相反,当利率高于均衡利率(r0)时,说明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这时人们感到手中持有的货币太多,就会把多余的货币买进有价证券。于是,证券价格要上升,亦即利率要下降。这种情况也一直要持续到货币供求相等时为止。只有当货币供求相等时,利率才不再变动。(见课本494页图14-10) (三)货币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会变动(均衡利率的变动) 1、当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或投机需求增加旾,贯币霈求曲线尹会吙右上方移动;当政府增加货币供给量时,货币供给曲线则会向右移动。在图中,若货币供给不变,货币 需求曲线从L移到L1时,均衡利率就会从r0上升到r1,相反,若货币需求E不变,货币供给曲线从m右移到m1时,均衡利率则会从r0下降到r2。(见课本494页图14-11) 2、如果货币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时,利率就会受到二者的共同的影响,在移动后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上达到均衡。 从图中可以看到,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例如 2%)时,货币需求曲线呈接近于水平状态,这就是凯恩斯所说的“流动偏好陷阱”。这时,不管货币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多少即不管政府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不可能再使利率下降。 第四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一、货币市场的均衡 前已说过,利率是由货币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决定的,而货币的供给量是由货币当局所控制,即由代表政府的中央银行所控制,因而假定它是一个外生变量。在货币供给量既定情况下,货币市场的均衡只能通过调节对货币的需求来实现。 假定m代表实际货币供给量,则货币市场的均衡就是 m=L=L1(y)+L2(r)=ky-hr。可见,当m为一定量时,L1增加时,L2必须减少,否则不能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因此,国民收入增加使货币交易需求增加时,利率必须相应提高,从而使货币投机需求减少,才能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反之,收入减少时,利率必须相应下降,否则,货币市场就不能保持均衡。 二、LM曲线的产生 当m给定时,m=ky-hr的公式可表示为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图形就被称为LM曲线。由于货币市场均衡时 m=ky-hr,因此: y=(hr/k)+m/k 或 r=(ky/h)-m/h 这两个公式都可以表示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由于该曲线图形的纵坐标表示的是利率,横坐标表示的是收入,因此一般用公式r=(ky/h)-m/h代表LM曲线。 图中(见课本495页图14-12)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在这里,此曲线代表的是一线性方程,故是直线)之所以称为LM曲线,是因为此线上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L= m,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三、LM曲线的推导 (一)LM曲线是从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关系,货币的交易需求与收入的关系以及货币需求与供给相等的关系中,利用四个象限的图推导出来的。这个推导过程如下: 图中(见课本496页图14-13)的象限(1)中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是货币的投机需求函数m2=L2(r) 象限(2)则表示当货币供给为一定量时,应如何来划分用于交易需求的货币和投机需求的货币。由于m=m1+m2,450线表示这种关系。 象限(3)表示的曲线是货币的交易需求函数m1=L1(y)。 象限(4)表示与货币市场均衡相一致的均衡利率与收入的一系列组合。 (二)将一系列使货币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组合点连结起来,就描绘出一条称之为“LM” 的曲线。它之所以叫LM曲线,是由于这条曲线上的任一点所指示的利率与所相应的国民收入都会使货币供给(M)等于货币需求(L)。 四、LM曲线的斜率 (一)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 y L​1 m=L L2 r (y , r ) (二)LM曲线的斜率为k/h 即LM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和交易需求曲线的斜率,实际上也就是取决于中的k和h之值。具体说: 1、h值的大小。当k为定值时,h越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越高,则k/h就越小,于是LM曲线越平缓。 y L1 L2 h大 r 少 y  k大 L1 多 L2 多 r 多 西方学者认为,货币的交易需求函数一般比较稳定,因此,LM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函数。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三)“凯恩斯区域”和“古典区域”。 1. “凯恩斯区域” (1)当利率降得很低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成为无限的,这就是“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由于在这一极低的利率水平上(比方说2%)货币投机需求量已成为无限的,因此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成为一条水平线,这会使LM也成为水平的。 (2)在图中(见课本494页图14-14),当利率降到r1时,象限(1)中货币投机需求曲线成为一条水平线,因而LM曲线上也相应有一段水平状态的区域,这一区域称为“凯恩斯区域”,也称“萧条区域”。理由是,如果利率一旦降到很低的水平,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货币政策在这时无效。相反,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移动,收入水平会在利率不发生变化情况下提高,因而财政政策有很大效果。凯恩斯认为30年代大萧条时期西方国家的经济就是这种情况,因而LM曲线呈水平状这个区域称为“凯恩斯区域”或“萧条区域”。 2.古典区域 (1)如果利率上升到很高水平时,货币的投机需求量将等于零,这时候人们除了为完成交易还必须持有一部分货币(即交易需求),再不会为投机而持有货币。由于货币的投机需求等于零,因此,图中的货币投机需求曲线表现为从利率为r3以上是一条与纵轴相重合的垂直线,不管利率再上升到r3以上多高,货币投机需求量都是零,人们手持货币量都是交易需求量。这样, LM曲线从利率为r3开始,就成为一段垂直线。 (2)这时如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上移动,只会提高利率而不会使收入增加,但如果实行使LM曲线右移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不但会降低利率,还会提高收入水平。因此这时候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这符合“古典学派”以及基本上以“古典学派”理论为基础的货币主义者的观点。因而LM曲线呈垂直状态的这一区域被称为“古典区域”。 3.中间区域 古典区域和凯恩斯区域之间的LM曲线是中间区域,LM曲线的斜率在古典区域为无穷大,在凯恩斯区域为零,在中间区域则为正值。LM曲线的斜率是k/h,h是货币需求关于利率变动的系数,当h=0时,k/h为无穷大。因此,LM曲线在古典区域是一条垂直线,当h为无穷大时,k/h为零。因此,LM曲线在凯恩斯区域是一条水平线,而当h介于零和无穷大之间的任何值时,由于在一般总是正值,因此h为正。 五、LM曲线的移动 货币投机需求、交易需求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化,都会使LM曲线发生相应的变动。 (一)货币投机需求曲线移动,会使LM曲线发生方向相反的移动,即如果投机需求曲线右移(即投机需求增加),而其他情况不变,则会使LM曲线左移,原因是同样利率水平上现在投机需求量增加了,交易需求量必减少,从而要求有的国民收入水平下降了。 y L1 L2 r (y , r ) LM左移 (二)货币交易需求曲线移动,会使LM曲线发生方向相同的移动,即如果交易需求曲线右移(即交易需求减少)而其他情况不变,则会使LM曲线也右移。原因是完成同样的交易量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了,也就是,原来一笔货币现在能完成更多国民收入的交易了。 注意:上述LM曲线的移动是在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和交易需求曲线斜率不变时发生的,即h和k之值都不变时发生的。如果h和k变化,则会使LM曲线发生转动而不是移动,如h之值由小变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逐渐增强,则会使LM曲线逐渐变得平缓,即发生顺时针方向转动;反之,则发生逆时针方向转动。如果k之值由小变大,即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度逐渐增强,则会使LM曲线逐渐变陡,发生逆时针方向转动;反之,则会发生顺时针方向转动。 (三)货币供给量变动将使LM曲线发生同方向变动,即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右移,原因是在货币需求不变时(包括投机需求和交易需求),货币供给增加必使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又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这种情况可用图来表示。在图中(见课本494页图14-15),当货币供给量从m增加到mж时,LM曲线从LM右移到LMж。 L1 L2 m r I y (r ,y ) 使LM曲线移动的三个因素中,特别要重视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因素。因为货币供给量是国家货币当局可以根据需要而调整的,通过这种调整来调节利率和国民收入,正是货币政策的内容。 注意:当价格水平P=1时,或者说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就可以代表实际货币供给,因为m=M/P=M,可是,如果价格水平不等于1,或者说变动时,名义货币供给就不能代表实际货币供给。P>1时,货币的实际供给小于名义供给,P<1时,货币的实际供给大于名义供给。因此,当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时,价格水平如果下降,意味着实际货币供给增加,这会使LM曲线向右移动。相反,如果价格水平上升,LM曲线向左移动。认识这一点,对于认识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很有意义。 第五节 IS—LM模型 一、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一)IS—LM模型建立的历史背景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说明了(1)总收入决定于与总供给相等的总有效需求;(2)有效需求决定于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由于消费倾向在短期是稳定的,因而有效需求主要决定于投资引诱;(3)投资量又决定于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的比较,若资本边际效率为一定,则投资决定于利率;(4)利率决定于货币数量和流动性偏好即货币需求;(5)货币需求由货币的交易需求(包括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构成。交易货币需求决定于收入水平,而投机需求决定于利率水平。可见,在商品市场上,要决定收入,必须先决定利率,否则投资水平无法确定;而利率是在货币市场上决定的,在货币市场上,如果不先确定一个特定的收入水平,利率又无法确定,而收入水平又是在商品市场上决定的,因此利率的决定又依赖于商品市场。这样,凯恩斯的理论就陷入了循环推论:利率通过投资影响收入,而收入通过货币需求又影响利率;或者反过来说,收入依赖于利率,而利率又依赖于收入。凯恩斯的后继者发现了这一循环推论的错误,并把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模型,即IS-LM模型,以解决循环推论的问题。 (二)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 在IS曲线上,有一系列利率与相应收入的组合可使产品市场均衡;在LM曲线上,又有一系列利率和相应收入的组合可使货币市场均衡。但能够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利率和收入却只有一个。这一均衡的利率和收入可以在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上求得,其数值可通过求解IS和LM的联立方程得到。 1.产品市场均衡: 储蓄函数:S= S(y) 投资函数:i=i(r) IS曲线:S(y) =i(r) 2.货币市场均衡: 货币供给:m=m0 货币需求函数:L=L1(y)+L2(r) LM曲线:L=m即L1(y)+L2(r)= m 3.两个市场同时均衡: S(y) =i(r) L1(y)+L2(r)= m (y,r) 由于货币供给量M被假定为既定,因此,在这个二元方程组中,变量只有利率(r)和收入(y),解出这个方程组,就可得到r和y的一般解。 上述一般解可在图中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E上获得。 (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调整即均衡的实现过程 在E点,由于同时实现了两个市场的均衡,因为,只要投资、储蓄、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关系不变,任何失衡情况的出现也都是不稳定的,最终会趋向均衡。 考察两个失衡状况。在E1点,货币市场均衡而产品市场不均衡,这时投资大于储蓄,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生产和收入会增加。收入增加时,货币交易需求增加,在货币供给量不变时,货币投机需求量必减少,而投机需求量只有在利率上升时才会减少。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是:人们为获得更多从事交易的货币,只能出售有价证券,从而引起证券价格下降,即利率上升。收入上升和利率上升二者结合起来,使E1点向E点趋近,这一趋近过程一直要到利率和收入均衡时才会停止。(见课本501页图14-16) 若产品市场均衡即投资和储蓄是相等的,但货币市场不均衡。如果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量,这样,利率会上升,利率上升抑制了投资,进而使收入下降。利率上升和收入下降相结合,使非均衡点向E逐渐靠拢,这一过程同样一直要到E点才会停止。 如果处于IS线左下方,投资大于储蓄。进而可知,IS曲线右上方区域中利率和收入的任何结合点上,投资一定小于储蓄。如果处在LM线右下方,货币需求大于供给,进而可知,LM线左上方的利率和收入的任何结合点上,货币需求一定小于货币供给。因此,从图中可看到,IS曲线和LM曲线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区域:Ⅰ、Ⅱ、Ⅲ、Ⅳ,在这四个区域中都存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状态。这四个区域中的非均衡关系可列表如下: 表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 区域 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Ⅰ iM有超额货币需求 Ⅲ i>s有超额产品需求 L>M有超额货币需求 Ⅳ i>s有超额产品需求 L经验
的工人。 (4)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 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往往属于非自愿失业。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也可看作是摩擦性失业的较极端的形式。 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人口规模和构成的变化,消费者偏好的变化等都会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而引起对劳动力需求结构发生变化。而劳动力供给结构的调整常常滞后于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产生结构性失业。 不适当的政府政策也会引起或加剧结构性失业。有些抑制经济结构调整、抑制以机械替代劳动力的政策可能在短期内有助于减少失业,但从长期看,这种政策回降低受保护工业的竞争力,从而无力与国外竞争者相抗衡,最终加重结构性失业;对相对工资的调整起阻碍作用的政策也会加重结构性失业。像最低工资法等。 (5)周期性失业(Cyclical Unemployment)。 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也叫需求不足性失业(Deficient-Demand Unemployment)。个别地区或产业劳动力需求不足属于结构性失业。 在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当国民经济总需求或总产出下降时,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也会减少,这种最终需求的变化又会引起劳动力这种中间需求的变化(减少)。其他条件不变,尤其是工资刚性的情况下,国民经济有效需求不足会导致周期性或需求不足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区别在于:后两者即使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也会存在;存在周期性失业时的劳动力市场必然处于非均衡状态,基本上属于非自愿失业。 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的共同点是每有一个失业者,就有一个职位空缺;不同的是摩擦性失业劳动力供求结构相吻合,只是寻找者尚未找到这个空缺,而结构性失业,劳动力供求结构不相吻合。 3.自然失业率(Natural rRate of Unemployment)。 充分就业并不是要做到丝毫不存在失业,因为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对任何经济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Full-Employment Unemployment Rate)就是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二者之和。或者说,周期性失业率为零时的失业率就是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另一名称是自然失业率。一般说,实际失业率往往大于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是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也是能够长期持续存在的最低失业率。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价格和工资的增长是稳定的,通货膨胀既不加速也不减速。如果实际工资率低于自然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就会不断上升,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率迟早会迫使政府采取措施加以抑制,而要抑制通货膨胀,首先要使失业率回升到自然失业率上来。 据此可以对自然失业率做以下说明: (1)自然失业率实际上就是排除了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失业率。 (2)自然失业率在任何时期都大于零。 (3)自然失业率是经济中的均衡失业率。 (4)由于自然失业率实际上就是一国经济的最低失业玏,则它代表月高皌可以被综持的就业水平和一国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 (5)自然失业率有提高的趋势。 ①人口统计的变化。即劳动人口中结构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少数民族和妇女的劳动人口在上升。这种劳动力构成的变化提高了总的自然失业率。 ②政府政策的影响。失业保险、福利、食品种类和其它转移支付计划以及最低工资(高福利政策)对自然失业率有反刺激的消极作用。 ③结构性失业在提高。 降低自然失业率的措施: ①改善劳动市场服务。以降低摩擦性失业。 ②支持政府的就业安排,提供再就业培训,以降低结构性失业。 ③打破政府障碍,改进福利制度(减少福利计划的反刺激),以提高劳动力的工作积极性。 ④创立公共职业,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就业机会。 ⑤创立高压力的经济,即保持高GDP并尽可能压低失业率。 4.失业的代价。 (1) 对经济的冲击。 失业的经济损失是严重的。奥肯(Okun,1961年任肯尼迪总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的工作人员,1968年任约翰逊总统的首席顾问)定律告诉我们(Okun, Law):当GNP相对于潜在GNP每下降2%时,则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提高1%。奥肯定律的价值在于,揭示了失业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即两者之间存在交替关系。 (2)对社会的冲击。 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经济学家哈维•希伯纳经研究认为,再严重的经济衰逈中,由于失业率迏高扈导臼的心脏病、酒精中毒、婴儿死亡、精神错乱、虐待儿童以及自杀率,比正常时期要高15%以上。 (二)价格稳定 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即一般价格水平)的稳定,它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西方学者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表达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价格指数是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数,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百分数时间数列来表示不同时期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和变化程度。价格指数有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PPI)和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DP deflator)三种。价格稳定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由于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不良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实践表明,西方国家的通货膨胀已经无法完全消除,因此大部分西方国家已把一般的轻微的通货膨胀的存在,看做是基本正常的经济现象。 价格指数=∑QtPt/∑QtP0*100% 通俗地说,价格指数就是用报告期的价格购买基期的商品量,看看物价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物价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可以理解为保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即维持一个能为社会所接受的、而且不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的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 (三)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理论表明,鉴于人口(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个国家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就不可能保持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充分失业两项目标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就是实现与本国具体情况相适应的经济增长率。 (四)国际收支平衡 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密切,如何平衡国际收支也成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国际收支平衡是指既无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国际收支盈余。国际收支对现代开放型经济国家是至关重要的,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的稳定性。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时,就必然会对国内经济形成冲击,从而影响该国国内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及经济增长。长期的国际收支盈余是以减少国内消费与投资为代价的不利于一国的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长期的国际收支赤字终究要由外汇储备或借款来偿还,将会导致国内的通货膨胀。因此国际收支平衡是保障其它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的基本要求。 西方学者认为,要实现既定的经济政策目标,政府运用的各种政策手段,必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如果财政当局与货币当局的政策手段和目标发生冲突,就达不到理想的经济效果,甚至可能偏离政策目标更远。其次,政府在制定目标时,不能追求单一目标,而应该综合考虑,否则会带来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副作用。因为经济政策目标相互之间不但会存在互补性,也存在一定的冲击,如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间就存在两难选择。此外,还要考虑到政策本身的协调和对时机的把握程度。上述这些都影响政策有效性,即关系到政府经济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和实现的程度。因此,政府在制定经济目标和经济政策时应该作整体性的宏观战略考虑和安排。 第二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 一、财政政策的定义 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上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要了解财政政策的内容,先必须了解现代西方财政的基本构成。 二、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 西方国家经济是市场经济,但政府也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并在经济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与西方国家的财政直接有关。 (一)政府的经济作用 1、政府直接投资,从事生产,不仅扩大了国内市场,而且为社会生产提供了公共性的条件。 2、政府支出的数量空前增长,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影响着总需求的水平。 3、政府通过累进税转移支付等方式进行收入的再分配,以缩小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刺激有效需求。 4、政府针对经济活动制定有关的法律、规章和行政命令,直接运用各种手段进行需求管理,调节经济生活,以求总供求的平衡。 (二)财政的构成和财政政策工具 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构成。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而政府收入则包含税收和公债两个部分。 1.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主要可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购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都属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支出,有着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因而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是国民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政府购买支出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规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购买支出对整个社会总支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总支出水平过低时,政府可以提高购买支出水平,如举办公共工程,增加社会整体需求水平,以此同衰退进行斗争。反之,当总支出水平过高时,政府可以采取减少购买支出的政策,降低社会总体需求,以此来抑制通货膨胀。因此,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水平是财政政策的有力手段。 政府支出中另一部分是转移支付。与政府购买不同,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这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政府在付出这些货币时并无相应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发生,因而是一种不以取得本年生产出来的商品和劳务作为报偿的支出。因此,转移支付不能算作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它所作的仅仅是通过政府将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全社会的总收入并没有变动。据此,政府对农业的补贴也被看做是政府转移支付。既然转移支付是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政府转移支付也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它能够通过转移支付乘数作用于国民收入,但乘数效应要小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效应。一般来讲,在总支出不足时,失业会增加,这时政府应增加社会福利费用,提高转移支付水平,从而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水平,社会有效需求因而增加;在总支出水平过高时,通货膨胀率上升,政府应减少社会福利支出,降低转移支付水平,从而降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总需求水平。除了失业救济、养老金等福利费用外,其他转移支付项目如农产品价格补贴也应随经济风向而改变。 2.政府的收入。税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部分,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因此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正因为如此,税收可作为实行财政政策的有力手段之一。西方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税收收入的增长。税收依据不同标准可以作不同的分类。(1)根据课税对象,税收可分为三类:财产税、所得税和流转税。财产税是对不动产或房地产即土地和土地上建筑物等所征收的税。遗产税一般包含在财产税中。所得税是对个人和公司的所得征税。在西方政府税收中,所得税占有很大比重。因此所得税税率的变动对经济活动会产生重大影响。流转税则是对流通中商品和劳务买卖的总额征税。增值税是流转税的主要税种之一。(2)根据收入中被扣除的比例,税收可以分为累退税、累进税和比例税。累退税是税率随征税客体总量增加而递减的一种税。比例税是税率不随征税客体总量变动而变动的一种税,即按固定比率从收入中征税,多适用于流转税和财产税。累进税是税率随征税客体总量增加而增加的一种税。西方国家的所得税多属于累进税。这三种税通过税率的高低及其变动来反映赋税负担轻重和税收总量的关系。因此税率的大小及其变动方向对经济活动如个人收入和消费直接会产生很大影响。税收作为政府收入手段,既是西方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实施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与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一样,税收同样具有乘数效应,即税收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变动具有倍增作用。由于税收乘数有两种:一种是税率的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另一种是税收绝对量的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因此税收作为政策工具,它既可以通过改变税率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变动税收总量来实现,如一次性减税来达到刺激社会总需求增加的目的。对税率而言,由于所得税是税收的主要来源,因此,改变税率主要是变动所得税的税率,一般来说,降低税率,减少税收都会引致社会总需求增加和国民产出的增长。反之则反是。因此在需求不足时 可采取减税措施来抑制经济衰退;在需求过旺时可采取增税措施抑制通货膨胀。 当政府税收不足以弥补政府支出时,就会发行公债,使公债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又一组成部分。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它不同于税收,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的债务。中央政府的债务称国债。政府借债一般有短期债、中期债和长期债三种形式。短期债一般通过出售国库券取得,主要进入短期资金市场(货币市场),利息率较低,期限一般为3个月、6个月和1年三种。中长期债一般通过发行中长期债券取得,期限1年以上5年以下的为中期债券,5年以上的为长期债券。中长期债券利息率也因时间长风险大而较高。中长期债券是西方国家资本市场(长期资金市场)上最主要交易品种之一。因此,政府公债的发行,一方面能增加财政收入,影响财政收支,属于财政政策,另一方面又能对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的扩张和紧缩起重要作用,影响货币的供求,从而调节社会的总需求水平。因此,公债也是实施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工具。 三、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 政府的财政收支及其变动会直接、间接地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虽然仍有周期性波动,但同30年代大危机相比,波动幅度大为减小,衰退持续时间也大为缩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西方财政制度与财政政策对经济的自动调节与主动调节也不无关系,自动调节指西方财政制度本身有着自动地抑制经济波动的作用,即自动稳定器;主动调节指政府有意识地进行所谓反周期的相机抉择的积极的财政政策。 (一)自动稳定器 1.含义。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2.发挥自动稳定器功能的制度(因素)。 首先是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所得税自动变化)。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会自动地少减少一些,从而使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地少下降一些。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经济衰退使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从而可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反之,当经济繁荣时,失业率下降,人们收入自动增加,税收会随个人收入增加而自动增加,可支配收入也就会自动地少增加一些,从而使消费和总需求自动地少增加一些。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繁荣使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高的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上升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上升的幅度,从而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税收这种因经济变动而自动发生变化的内在机动性和伸缩性是一种有助于减轻经济波动的自动稳定因素。 其次是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政府转移支付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当经济出现衰退与萧条时,失业增动,笮合教济杩件的人数增多,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就会相应增加,这样就可以抑制人们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当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费支出也会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 最后是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这时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也就抑制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也就减少了总需求的增加量。 总之,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对宏观经济活动都能起到稳定作用。它们都是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和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 (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1.含义。 是指为了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政府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由于政府支出中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所产生的效果都比一般自发性支出(如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所能产生的效果要小,因此虽然各种自动稳定器一直在起作用,但作用毕竟有限,特别是对于剧烈的经济波动,自动稳定器更难以扭转。因此,为确保经济稳定,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这就是斟酌使用的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当认为总需求非常低,即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反之,当认为总需求非常高,即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前者称为扩张性(膨胀性)财政政策,后者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 2.补偿性财政政策。即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究竟什么时候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什么时候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应由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形势加以分析权衡,斟酌使用。这样一套经济政策就是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的“需求管理”。由于凯恩斯分析的是需求不足型的萧条经济,因此他认为调节经济的重点要放在总需求的管理方面。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当总需求水平过低,产生衰退和失业时,政府应采取刺激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措施,当总需求水平过高,产生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抑制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措施。简言之,要“逆经济风向行事”。 3.财政政策作用的局限性。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限制因素影响这种财政政策作用的发挥。 首先是时滞。认识总需求的变化(认别的时滞),变动财政政策(行动的时滞)以及乘数作用的发挥(乘数的时滞),都需要时间。 其次是不确定性。实行财政政策时,政府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不确定:第一,乘数大小难以准确地确定;第二,政策必须预测总需求水平通过财政政策作用达到预定目标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而在这一时间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可能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这就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再次,外在的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也可能导致财政政策达不到预期结果。 最后,财政政策仍存在“挤出效应” 。政府增加支出,会使利息率提高,私人投资支出减少,即发生挤出效应。所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时必须全面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尽量使其效果接近预期目标。 四、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 (一)功能财政。 是指(根据权衡性财政政策)政府在财政方面的权衡性积极政策实现了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的产出和收入时的财政。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这样的预算赤字是政府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即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就会造成预算赤字。预算盈余是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余额。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增税和减少政府支出,会产生预算盈余。 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他们认为不能机械地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即存在通货紧缩缺口)时,政府有义务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实现充分就业。如果起初存在财政盈余,政府有责任减少盈余甚至不惜出现更大赤字,坚定地实行扩张政策。反之,当存在通货膨胀缺口时,政府有责任减少支出,增加税收。如果起初存在预算盈余,不应担心出现更大盈余,而宁肯盈余增大也要实行紧缩性政策:如果起初存在预算赤字,就应通过紧缩减少赤字,甚至出现盈余。 总之,功能财政思想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可见功能财政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现和贯彻。 (二)原有财政预算平衡思想。主要是年度平衡预算和周期平衡预算两种。 1.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这是在30年代大危机以前普遍采取的政策原则。后来这个原则遭到凯恩斯主义者的攻击。他们认为,衰退时,税收必然会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如果坚持年度平衡预算的观点,那么为了减少赤字,只有减少政府支出或提高税率,其结果会加深衰退;当经济过热,出现通货膨胀时,税收必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为了减少盈余,只有增加政府支出或降低税率,其结果反而会加剧通货膨胀。这样,坚持年度平衡预算只会使经济波动更加严重。 2.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而实现预算平衡。这种思想在理论上似乎非常完整,但实行起来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在一个预算周期内,很难准确估计繁荣与衰退的时间与程度,两者更不会完全相等,因此连预算也难以事先确定,从而周期预算平衡也无法实现。 虽然功能财政思想否定了原有的预算观点,主张预算目标不应是追求政府收支平衡,而应是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这一思想与机械地追求政府收支平衡目标相比,是一大进步,然而这种政策的实施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不仅是由于经济波动难以预测,经济形势难以估计,而且决策也需要时间,效果也滞后,因此这种预算也难以充分奏效。例如,为消除通货膨胀而采取紧缩政策,即增加税收或减少政府支出,但由于政策滞后,也许经济已转入衰退,但仍在实行紧缩,结果会使衰退更加严重。 五、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 (一)引起预算盈余或赤字变动的原因。 事实上,预算盈余或赤字的变动,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经济情况本身的变动,即经济趋向繁荣会使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经济趋向衰退会使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二是财政政策的变动,即扩张政策趋向增加赤字,减少盈余,紧缩政策趋向增加盈余,减少赤字。因而,单凭盈余或赤字的变动还难以看出财政政策的扩张或紧缩性质。要使预算盈余或赤字成为衡量财政政策扩张还是紧缩的标准就必须消除经济周期波动本身的影响,于是美国经济学家C.布朗(Brown)在1956年提出了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概念。 (二)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1.含义。 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如果这种盈余为负值,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它不同于实际的预算盈余,实际的预算盈余是以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的,因此二者的差别就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与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一般来讲,当实际国民收入水平高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时,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小于实际预算盈余;若实际国民收入水平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大于实际预算盈余。当然,也会出现实际国民收入和潜在的国民收入相等,因而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实际预算盈余相等的情况。 2.计算。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概念提出具有两个十分重要的作用。 (1)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消除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就能更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并为判断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还是紧缩性的,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依据。若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了或赤字减少了,财政政策就是紧缩的,反之,则政策是扩张的。 (2)使政策制定者充分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因此,这一概念得到较为广泛地运用。但必须注意的是,这一概念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或潜在国民收入本身就是难以准确估算的。 六、赤字与公债 财政赤字是预算开支超过收入的结果。 (一)弥补赤字的途径: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政府借债又可分两类,一类是向中央银行借债,这实际上就是叫中央银行增发货币或者说增加高能货币,这可称为货币筹资,其结果是通货膨胀,因而它本质上是用征收通货膨胀税的方式来解决赤字问题。另一类借债是向国内公众(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和外国举债,这可称为债务筹资。一般说来,向国内公众举债,不过是购买力向政府部门转移,并不立即直接引起通货膨胀,因为基础货币并没有增加,然而,当政府发行公债时往往会引起利率上升,中央银行如果想稳定利率,则必然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债券,从而增加货币供给。这样,预算赤字增加也会引起通胀。 公债作为政府取得收入的一种形式可以为预算赤字融资,使赤字得到弥补,然而,政府发行了公债要还本付息,一年年未清偿的债务会逐渐累积成巨大的债务净存量,这些债务净存量所要支付的利息又构成政府预算支出中一个十分可观的部分。一国政府预算的总赤字等于非利息赤字(由不包括利息支付的全部政府开支减全部政府收入构成)和利息支出的总和,因此,即使非利息赤字为零或不变,只要利息支出增长,总赤字也会增加。赤字的增长如果仍是通过债务融资予以解决,则利息支出又会增加,使赤字进一步增加。可见,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赤字增长引起债务增长,债务增长引起利息负担增长,使赤字进一步增长,如此循环往复,使公债利息支出本身成为赤字和公债逐步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国债务与GDP之比率称债务—收入比率,这一比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公债的实际利息率、实际GDP的增长率和非利息预算盈余的状况。在非利息预算盈余不变时,如果公债利率越高,产出增长率越低,债务—收入比率就越有可能上升。如果非利息预算能不断有盈余,实际利率有所下降,实际GDP不断有所增长,则债务收入比就会逐步下降。 面对庞大的并且增长着的政府债务,西方经济学家对公债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1.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公债无论是内债还是外债,与税收一样,都是政府加在公民身上的一种负担。这是因为公债和私债一样要还本付息,这样就必须用征税和多发行货币办法来解决,其结果必然是公众负担增加。他们还进一步认为,公债不仅是加在当代人身上的负担,而且还会造成下代人的负担,因为老债往往是用发行新债来偿还的,因此,公债的债务负担会一代一代传下去。 2.一些经济学家认为,(1)外债对一国公民来说是一种负担。因为这必须用本国的产品来偿还外债的利息;(2)但内债则不同,因为内债是政府欠本国人的债,也就是“自己欠自己的债”,因而不构成负担。况且,政府是长期存在的,会用发新债的办法还旧债;即使用征税办法来偿还公债,也只是财富再分配而已,对整个国家而言,并未有财富损失。至于公债对子孙后代的影响,他们认为也不构成负担。理由是发行公债可以促使资本更多地形成,加快经济增长的速度,从而给子孙后代带来更多的财富和消费。当然,在充分就业时期增加的公债且又没有相应的资本形成,或者,公债的增加引起私人投资下降,就会成为公民的一种负担。 七、西方财政的分级管理模式 任何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在一定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下进行的。一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所进行的一切干预活动,都必须以其本国的财政管理体制为基础。因此,财政管理体制对政府调控宏观经济具有十分强烈的制约作用。 根据财权和事权相一致的原则,西方国家普遍采取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在财政分级管理体制下,税收被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三种,分别规定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支出也同样被划分为中央政府支出和地方政府支出,并各自规定了相应的支出范围。至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调节,则主要依靠税收返还制度和中央政府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助形式进行,中央政府财政预算与地方财政预算各自分开,自求平衡。 八、财政政策效果分析(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一)财政政策的影响。 财政政策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财政政策的影响 政 策 对利率 的影响 对消费 的影响 对投资 的影响 对GDP 的影响 减少所得税 上升 增加 减少 增加 增加政府支出 上升 增加 减少 增加 投资津贴 上升 增加 增加 增加 (二)财政政策效果的含义 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等)对总需求(使IS曲线变化)从而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程度。 (三)影响财政政策效果大小的因素。 1.IS曲线的斜率。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如图(见课本514页图15-1)所示。 图中,假定LM曲线即货币市场均衡情况完全相同,并且起初的均衡收入y0和利率r​0也完全相同,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它可以是增加政府支出,也可以是减少税收,现在假定是增加同样一笔支出为g,则会使IS右移到IS1,右移的距离都是EE2,EE2为政府支出乘数和政府支出增加额的乘积,即EE2=kg.Δg,这就是说,一笔政府支出能带来若干倍国民收入的增加。在图形上,就是指收入应从y0增加到y3,y0 y3=Δy= kg.Δg。但实际上收入不可能增加到y3,因为如果收入要增加到y3,则必须假定利率r​0不上升。可是,利率不可能不上升,因为IS向右上移动时,国民收入增加了,因而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了,但货币供给未变动(LM未变),因而人们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必须减少,这就要求利率上升。因此,在上图中,均衡利率都上升了,利率的上升抑制了私人投资,这就是所谓“挤出效应”。由于存在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问题,因此,新的均衡点只能处于E1,收入而分别只能增加到y1和y2。 从图形可见,y0y1<y0y2,政策效果大小因IS曲线的斜率而异,IS曲线比较平坦,政策效果小;IS曲线较陡峭,政策效果大。IS斜率大小主要由投资的利率系数所决定,IS越平坦,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即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的投资变动的幅度越大。若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较敏感,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时,就会使私人投资下降很多,就是“挤出效应”较大,因此,IS越平坦,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被挤出的私人投资就越多,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得就越少,即政策效果越小。图中y1y3即由于利率上升而被挤出的私人投资所减少的国民收入,y0y1是这项财政政策带来的收入。IS曲线较陡,说明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较小,因而政策效果较大。 2.LM曲线的斜率。 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随LM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LM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如图(见课本616页图14-2)所示。 在图中,有一条斜率逐渐变陡的LM曲线,一般说来,在经济萧条,收入和利率较低时,LM曲线较平缓,财政政策效果就较大,而在收入水平较高,接近充分就业水平时,LM较陡峭,财政政策效果就较小,表现在图中,政府支出同样增加Δg,使IS曲线右移同样距离,即IS曲线间的水平距离是相同的,但国民收入增加的情况y1y2明显大于y4y5。 为什么政府增加同样大一笔支出,在LM曲线斜率较大即曲线较陡时,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量较小,即政策效果较小;相反,在LM曲线较平坦时,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量较大,即政策效果较大?这是因为,LM曲线斜率较大即LM曲线较陡,表示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较小,或者说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较不灵敏;这意味着一定的货币需求增加将使利率上升较多,从而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结果使财政政策效果较小。相反,当货币需求利率系数较大(从而LM曲线较平坦)时,政府由于增加支出,即使向私人部门借了很多钱(通过出售公债券),也不会使利率上升很多,从而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很大影响,这样,政府增加支出就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较多,即财政政策效果较大。 (四)财政政策乘数 1.含义。财政政策效果也可用财政政策乘数来表示和计量,所谓财政政策乘数是指,在实际货币供给量不变时,政府收支的变化能使国民收入变动多少。用公式表示是: dy/dg=1/[1-b(1-t)+dk/h] 式中,b为边际消费倾向;t为税收函数中的边际税率;d为投资需求函数i=e-dr中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k和h分别为货币需求函数中货币需求对收入和利率的敏感程度。 证明:IS曲线:y=(a+g+e-dr)/[1-b(1-t)] (1) LM曲线:r=-m/h+ky/h (2) 将(2)带入(1): y=[(a+e+g)-d(ky/h-m/h)]/[1-b(1-t)] 移项整理得: y=[h(a+e)+hg+dm]/{h[1-b(1-t)]+dk} ∴ dy/dg=1/{[1-b(1-t)]+dk/h} 2.影响财政政策乘数大小的因素。 (1)h的大小。当b、t、d、k既定时,h越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LM曲线越平缓,财政政策乘数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如果h ∞,LM曲线成为一水平线,财政政策效果就极大。相反,若h越小,财政政策乘数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2)d的大小。若其他参数既定,d越大,即投资对利率变动越敏感,IS曲线越平缓,财政政策乘数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边际消费倾向b,边际税率t以及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程度k这些参数的大小,也会影响上述乘数,即影响财政政策效果。 3.说明:(1)财政政策乘数和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及税收乘数是不同的概念。拿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来说,是一种简单的支出乘数,是指没有考虑政府支出对利率的影响的前提下分析政府购买如何影响国民收入变动。而财政政策乘数则是考虑加进货币市场均衡以后政府支出对利率会有影响的情况下分析支出影响国民收入变动的程度。一般说来,由于存在挤出效应,财政政策乘数小于简单的政府支出乘数。(2)只有在流动性陷阱的特殊情况下,即LM曲线呈水平状的情况下,财政政策乘数才等于政府支出乘数。 此外,支出乘数也会影响政策效果。这是因为,较大的支出乘数意味着一笔政府支出会带来较多收入增加,从而有较大的政策效果。然而,如果经济处于投资对利率高度敏感而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的状态,则即使支出乘数很大也无法使财政政策产生强有力的效果。只有当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会使利率上升很多,或利率上升对投资影响较小时,它才会对总需求有较强大的效果。 (五)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1.含义 如果LM越平坦,或IS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是指经济社会出现了一种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如图(见课本516页图15-;)扈示《 2.原因 为仈么在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下,财政政策就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呢?原因是: (1)LM为水平线,说明当利率降到像低水平时,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已成为无限大。这时候,人们持有货币而不买债券的利息损失是极小,可是,如果去买债券,则资本损失的风险极大(由于利率极低时债券价格极高,人们会认为这样高的债券价格只会下跌不会再涨,从而买债券的资本损失风险极大)。因此,这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只想保持在手中,这样,如果国家货币当局想用增加货币供给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是不可能有效果的。水平的LM即“凯恩斯陷阱”,这时政府用增加支出或减税的财政政策来增加总需求,则效果十分大,因为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向私人部门借钱(出售公债券),并不会使利率上升,从而对私人投资不产生“挤出效应”。这就是说,在凯恩斯陷阱中,即使IS不垂直而向右下方倾斜,政府实行财政政策也会十分有效。如图(见课本517页图15-5)所示。 (2)IS为垂直线,说明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为零,即不管利率如何变动,投资都不会变动,在投资需求呆滞时期,利率即使发生了变化,也不能对投资发生明显的影响。经济比较萧条的30年代早期英国商业行情的研究也说明,信贷成本对投资决策没有什么作用。垂直的投资需求曲线产生垂直的IS曲线,这时,即令货币政策能改变利率,但对收入仍没有作用。如图(见课本517页图15-6)所示。 (3)如果LM是水平的,IS是垂直的,则必然是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这种情况之所以称凯恩斯极端,是因为凯恩斯认为,当利率较低,而投资对利率反应又不很灵敏时,只有财政政策才能对克服萧条、增加就业和收入产生效果,货币政策效果很小。水平的LM和垂直的IS模型只是把凯恩斯这一看法推到了极端而已。 (六)挤出效应 1.含义。 所谓“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 2.原因。 (1)在一个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支出增动会仭下刟方式使秉人投资出现抵消性的减少(即挤出效应是完全的,为1): ①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货币量(即L2)减少。结果,债券价格就下跌,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减少。投资减少了,人们的消费随之减少。这就是说,政府支出增加“挤占” 了私人投资和消费。 ②在政府支出增加而引起价格上涨时,如果工人由于存在货币幻觉即人们不是对实际价值做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价值作出反应,例如,物价上涨了,名义工资虽未变,但实际工资下降了,工人如仍像物价未变时一样提供劳动,就是只对用货币表示的价值作出反应,因而可被称为患上了货币幻觉的毛病,或受工资合同约束等原因未能与价格上涨同步调整工资,那么,在短期内,由于企业对劳动需求增加,因此,就业和产量将会增加。然而在长期内,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则增加政府支出就会完全地挤占私人的投资和消费支出。 (2)在非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推行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同样对私人投资有“挤出效应”,但一般说来,不可能对私人投资支出产生完全的“挤出”,因而这种政策多少能使生产和就业增加一些。在非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支出增加会对私人投资有“挤出效应”,是因为政府支出增加使总需求水平提高,产出水平相应提高,从而使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货币交易需求增加了,但货币名义供给量未变),因而利率会上升,并导致投资水平下降。 3.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 (1)支出乘數的大小《乘數越夯,政府支出所引起的产出增加固然越多,但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减少也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 (2)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函数(L=ky-hr)中的k的大小,k越大,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一定量产出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的需求(交易需求)的增加也越大,因而使利率上升也越多,从而“挤出效应” 也就越大。 (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函数中h的大小,也就是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的大小,如果这一系数越小,说明货币需求稍有变动,就会引起利率大幅度变动。因此,当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货币需求增加所导致的利率上升就越多,因而对投资的“挤占” 也就越多。相反,如果h越大,则“挤出效应” 就越小。 (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的大小,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则一定量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投资水平的影响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反之,则“挤出效应”就越小。 这四个因素中,支出乘数主要决定于边际消费倾向。而边际消费倾向一般被认为是比较稳定的。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k主要取决于支付习惯和制度,一般也被认为比较稳定。因此“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是货币需求及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及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數的大小《 在凯恩斯主义枉端惍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无限大,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等于零。因此,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 为零,财政政策效果极大。反之,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零,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极大。因此,“挤出效应”是完全的,即政府支出增加多少,私人投资支出就被挤了多少,因而财政政策毫无效果。可见,在 IS—LM模型中,政府支出增加时,LM曲线越陡,IS曲线越平,则“挤出效应”就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这是因为,第一,LM越陡,货币需求利率系数越小。因此,同样一笔政府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实际货币需求的增加所导致的利率上升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第二,IS越平缓,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从而利率上升所导致的投资减少就越多,从而使“挤出效应”更大些。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和金融媒介机构两类。 (一)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1)负债业务。主要是吸收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2)资产业务。主要包括放款和投资两类业务。放款业务是为企业提供短期贷款,包括票据贴现、抵押贷款等;投资业务就是购买有价证券以取得利息收入。(3)中间业务。是指代为顾客办理支付事项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二)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具有三大职能: 1.作为发行的银行,发行国家的货币; 2.作为银行的银行。既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用票据再贴现、抵押贷款等办法);又为商业银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还为商业银行集中办理全国的结算业务。 3.作为国家的银行。第一,代理国库。一方面根据国库委托代收各种税款和公债价款等收入作为国库的活期存款;另一方面代理国库拨付各项经费,代办各种付款与转帐。第二,提供政府所需资金。既用贴现短期国库券等方式为政府提供短期资金,也用帮助政府发行公债或直接购买公债方式为政府提供长期资金。第三,代表政府(国家)与外国发生金融关系。第四,执行货币政策。第五,监督管理全国金融市场活动。 (三)货币 是指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及债务清偿中作为交换媒介或者支付工具而被法定为普遍接受的物品。狭义的货币供给M=(硬币+纸币+活期存款)最符合以上定义。 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一)活期存款 是指不用事先通知就可随时提取的银行存款。 (二)存款准备金和法定准备率 1.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为了防止商业银行受到挤兑的威胁而采取的一种安全性措施。为了安全起见,各商业银行对于以吸收的存款,通常留存一定比例的准备金以应付提现,称为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虽然活期可随时提取,但很少会出现所有储户在同一时间里取走全部存款的现象。因此,银行可以把绝大部分存款用来从事贷款或购买短期债券等营利活动,只需要留下一部分存款作为应付提款需要的准备金就可以了。 2.存款准备金和法定准备率 各国中央银行为了防止银行因挤兑风潮而倒闭,也为了控制银行贷款的速度和数量,从而控制货币供给,都对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所吸收的存款规定备有的准备金,称为法定准备金。即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称为存款准备金。在现代银行制度中,准备金在存款中起码应当占的比率是由政府(具体由中央银行代表)规定的。这一比率称为法定准备率。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是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金一部分是银行库存现金,另一部分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上。 3、超额准备金 银行出于安全考虑,或根据资金运用情况(手边资金暂时没有适当的贷款对象或投资机会),对于所吸收的存款,除了法定必须的准备金以外,有时还自愿持有一定量超额准备金,其占吸收存款的比率称为超额准备金率。由于商业银行都想赚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它们会把法定准备金以上的那部分存款当做超额准备金贷放出去或用于短期债券投资。正是这种比较小的比率的准备金来支持活期存款的能力,使得银行体系得以创造货币。 (三)存款创造 假定法定准备率rd= 20%,再假定银行客户会将其一切货币收入以活期存款形式存入银行。 甲客户将1000万美元(向央行出售债券所得)存入自己有账户的A银行,银行系统就因此增加了1000万美元的准备金。A银行按法定准备率保留200万美元作为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其余800万美元全部贷出,假定是借给一家公司用来买机器,机器制造厂乙得到这笔从A银行开来的支票又全部存入与自己有往来的B银行,B银行得到这800万美元支票存款后留下160万美元作为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然后再贷放出640万美元,得到这笔贷款的两厂商又会把它存入与自己有业务往来的C银行,C银行留其中128万美元作准备金存入自己在中央银行的账户上,然后再贷出512万美元。由此,不断存贷下去,各银行的存款总和是: 1000+800+640+512+… =1000(1+ 0.8+0.82+0.83+…+0. 8n-1)=1000[1/(1-0.8)]=5000(万美元) 贷款总和是: 800+640+512+… =1000(0.8+0.82+0.83+…+0.8n)= 4000(万美元) 可见,存款总和D同这笔原始存款R及法定准备率rd之间的关系为:D=R/rd 假定这笔原始存款来自中央银行增加的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则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和(亦即货币供给量)将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1/rd倍,1/rd称为货币创造乘数k,则k=1/rd,它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 派生存款及贷款情况如表所示。 上述分析可见,货币的供给不能只看到中央银行起初投放了多少货币,而必须更为重视派生存款或者说派生货币,即由于货币创造乘数作用而增加的货币供给量,而货币创造乘数的大小和法定准备率有关,法定存款准备率越大,乘数就越小。这是因为,准备率越大,说明商业银行吸收的每一轮存款中可用于贷款的份额越小,由于贷款转化为存款,因而,下一轮存款就越少。 表 银行存款的多倍派生存款 银行 支票存款增加额 贷款增加额 准备金增加额 A B C D … 1000 800 640 512 … 800 640 512 409.6 … 200 160 128 102.4 … (四)存款创造过程中的漏出因素(货币创造乘数为法定准备率的倒数具备的条件)。 1.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金。即货币创造乘数为法定准备率的倒数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商业银行得到的存款扣除法定准备金后会全部贷放出去。但是,如果银行找不到可靠的贷款对象,或厂商由于预期利润率太低不愿借款,或银行认为给客户贷款的市场利率太低,而不愿贷款,诸如此类原因都会使银行的实际贷款低于其本身的贷款能力。这部分没有贷放出去的款额就形成了超额准备金,即超过法定准备金要求的准备金(可用ER表示)。超额准备金对存款的比率可称超额准备率(可用re来表示),法定准备加超额准备是银行的实际准备金。法定准备率加超额准备率是实际准备率。考虑到有超额准备金时,货币创造乘数就应当是k=1/(rd+re),即是实际准备率的倒数。派生存款总额 D=R/(rd+re)。有了漏出,货币创造乘数就变为k=1/(rd+re)。可见,货币创造乘数不但和法定准备有关,和超额准备也有关。一般说来,市场贷款利率r越高,银行越不愿多留超额准备金,因为准备金不能生利。因此,市场利率上升,超额准备率从而实际准备率会下降,货币乘数就会增大。货币乘数除了和法定准备率和市场利率有关,还和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或者说再贴现率有关。再贴现率或贴现率上升,表示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上升,这会促使商业银行自己多留准备金,从而会提高实际准备率。可见,当贴现率上升时,货币创造乘数就会变小。 2.现金—存款比率。即银行客户将一切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支付完全以支票形式进行。假若客户将得到的贷款不全部存入银行,而抽出一定比例的现金,又会形成一种漏出。现金和准备金一样不能形成派生存款。因此,若用rc表示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则有超额准备和现金漏出时,货币创造乘数就为: k=1/(rd+re+rc)(注意:这里仅把活期存款当做货币供给)。 从中可以看到,货币创造乘数除了和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有关,还和现金—存款比率有关。rc上升时,货币创造乘数会变小。 3.非支票存款占支票存款的比率。非支票存款是指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由于支票存款要求兑现的可能性较大,所以要求缴纳的法定准备金往往比非支票存款要高。若非支票存款增加,缴纳的法定准备金减少,银行能用于贷款的超额准备金增加,则信用创造能力增强,所以非支票存款占支票存款的比率的变化也影响k。非支票存款不和现金一样退出存款创造过程,因为它仍保留在银行手中,仅仅是性质发生了变化而已,银行除了要为它保留少量的法定准备金外,其余的仍可用于贷款。 (五)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 1.基础货币。若非银行部门(个人或企业)缩减其持有的货币,并将它存入银行,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就会增加。这就为存款扩张或者说货币创造提供了基础。存款扩张的基础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可称为基础货币或货币基础。由于它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活动力强大的货币,故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如果用Cu表示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用Rd凡表示法定准备金,用Re表示超额准备金,用H表示基础货币,则有H=Cu+Rd+Re。这是商业银行借以扩张货币供给的基础。 2.货币供给。考虑到货币供给(严格意义的货币供给M1)M=Cu+D,即为通货和活期存款的总和,则: M/ H=(Cu+D)/(Cu+ Rd+Re)= (Cu/D+1)/(Cu/D+ Rd/D+Re/D) =(rc+1)/(rc+rd+re) M/ H=(rc+1) /(rc+rd+re)就是货币创造乘数。它之所以和前面讲的货币创造乘数k=1/(rc+rd+re)不同,是因为前面仅把活期存款总和当成货币供给量,在此已把活期存款和通货合在一起当成货币供给量。在这里,由于M/ H=(rc+1) /(rc+rd+re)即M =[(rc+1) /(rc+rd+re)] H,而货币创造乘数k=(rc +1)/( rc +rd+re)和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贴现率、市场借款利率及现金对存款的比率有关,因此整个说来,货币供给可看做是基础货币供给、法定准备率、贴现率、市场利率和现金—存款比率的函数。所有这些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都可以归结到准备金变动对货币供给变动的作用上来,因为准备金是银行创造货币的基础。中央银行正是通过控制准备金的供给来调节整个货币供给的。 这里必须强调指出:上述银行存款的多倍扩大的连锁反应也会发生相反的作用。换言之,相反的连锁反应会使整个银行体系按乘数来缩小存款总额。此外还必须强调指出,这种多倍扩大或缩小,只有通过一国的整个的银行体系才能做到。银行存款是所有存款人在各自存入的不同银行的存款总和。这些不同银行意味着一国的整个银行体系。 三、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一)货币政策。 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当然,这主要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观点,大致也是在其后的货币主义者的观点。他们认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样,也是调节国民收入以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的目标,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二者不同之处在于,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的规模,这种直接作用是没有任何中间变量的,而货币政策则还要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因而是间接地发挥作用。 货币政策一般也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带动总需求的增长。货币供给增加时,利息率会降低,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因此经济萧条时多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反之,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给的增长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取得信贷比较困难,利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严重时,多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 (二)货币政策工具 西方主要国家运用工具的具体方式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在基本原则上,却是大体一致的。 1.再贴现率政策。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本来,这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把商业票据出售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按贴现率扣除一定利息后再把所贷款项加到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上作为增加的准备金。但当前各国采用的主要办法已经是银行用自己持有的政府债券作担保向中央银行借款。所以现在都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借款称“贴现”。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者,主要是为了协助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对存款备有足够的准备金。如果一家存款机构(主要指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临时感到不足,比方说某一银行客户出乎意料地要把一大笔存款转到其他银行时,就会出现临时的准备金不够的困难,这时该银行就可用它持有的政府债券或合格的客户票据向中央银行的贴现窗口(办理这类贴现业务的地点)办理再贴现或申请借款。当这种贴现或借款增加时,它意味着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进而引起货币供给量多倍增加。当这种贴现减少时,会引起货币供给量多倍减少。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贴现率降低,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增加,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但实际上,各国中央银行并不经常使用贴现率来控制货币供给,因为贴现窗口的主要作用是允许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其短期的现金压力作出反应,对临时发生的准备金不足作适当调整。根据中央银行的规定,银行不能依赖贴现窗口进行超过一个较短时期的借款,在贴现窗口的借款多数期限很短,但它们确实需要时可续借。对于超过一个较短的时期的借款,银行可以向有超额储备的其他银行去拆借。正因为贴现窗口主要用于满足银行临时准备金不足,因此,目前变动贴现率在货币政策中的重要性和早先相比已大大减弱。事实上,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也尽量避免去贴现窗口借款,只将它作为紧急求援手段,平时少加利用,以免被人误认为自己财务状况有问题。每个中央银行的贴现窗口也执行中央银行关于银行和存款机构可以借款的数量和次数的规定。还需指出,通过变动贴现率控制货币供给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当银行十分缺乏准备金时,即使贴现率很高,银行依然会从中央银行贴现窗口借款。可见,通过贴现率变动来控制银行准备金效果是相当有限的。事实上,再贴现率政策往往作为补充手段而和公开市场业务政策结合在一起执行。当公开市场业务成功地把利息率提高或降低到某一水平时,中央银行也必须把贴现率提高或降低到与该水平相协调的数值。 此外再贴现率政策不是一个具有主动性的政策。因为,中央银行只能等待商业银行向它借款,而不能要求商业银行这样做。如果商业银行不向中央银行借款,那么,贴现率政策便无法执行了。 2.公开市场业务 这是目前中央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在美国,货币政策从而也包括公开市场业务是由联邦储备系统中的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决定,由公开市场办公室具体实施的。政府证券是政府为筹措弥补财政赤字资金而发行支付利息的国库券或债券。这些被初次卖出的证券在普通居民、厂商、银行、养老基金等单位中反复不断被买卖。中央银行可参加这种交易,在这种交易中扩大和收缩货币供给。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证券时,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准备金将会以两种方式增加:(1)如果中央银行向个人或公司等非银行机构买进证券,则会开出支票,证券出售者将该支票存入自己的银行账户,该银行则将支票交中央银行作为自己在中央银行账户上增加的准备金存款;(2)如果中央银行直接从各银行买进证券,则可直接按证券金额增加各银行在中央银行中的准备金存款。当中央银行售出政府证券时,情况则相反,准备金的变动就会引起货币供给按乘数发生变动。准备金变动了,银行客户取得信贷变得容易或困难了,这本身就会影响经济,同时,中央银行买卖政府债券的行为,也会引起证券市场上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因而影响到债券价格以及市场利率。有价证券的市场是一个竞争性的市场,其证券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当中央银行要购买证券时,对有价证券的市场需求就增动,诉券仿格会上协,从而利率下降;反之亦然。显然,中央银行买进证券就是去创造货币,因为当它把比方说10万美元的证券从某银行买进时,它只要通知那家已经卖出证券的银行,说明准备金存款账户上已增加 10万美元就行了。因此,中央银行有可能根据自己意愿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 公开市场业务之所以能成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最主要的手段,是因为运用这种政策手段有着比用其他手段更多的优点。(1)在公开市场业务中,中央银行可及时地按照一定规模买卖政府证券,从而比较易于准确地控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如果中央银行希望大量地变动货币供给,就只要少量地买进或卖出政府证券;如果中央银行只希望少量地变动货币供给,就只要买进或卖出大量政府证券即可。(2)由于公开市场操作很灵活,因而便于为中央银行及时用来改变货币供给变动的方向,变买进为卖出证券,立即就有可能使增加货币供给为减少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可以连续地、灵活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自由决定有价证券的数量、时间和方向。(3)而且中央银行即使有时会出现某些政策失误,也可以及时得到纠正。(4)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还表现在这一业务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出来。例如一旦买进一定数量金额的证券,就可以大体上按货币乘数估计出货币供给增加了多少。 3.变动法定准备率 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率,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需要增加货币供给,就可以降低法定准备率,使所有的存款机构对每一笔客户的存款只要留出更少的准备金,或反过来说,让每一美元的准备金可支撑更多的存款。可见,降低法定准备率,实际上等于增加了银行准备金,而提高法定准备率,就等于减少了银行准备金。从理论上说,变动法定准备率是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给最简单的办法,然而,中央银行一般不愿轻易使用变动法定准备率这一手段。这是因为,银行去向中央银行报告它们的准备金和存款状况时有一个时滞,因此今天变动的准备率一般要过一段日子以后才起作用。再说,变动法定准备率的作用十分猛烈,一旦准备率变动,所有银行的信用都必须扩张或收缩。因此,这一政策手段很少使用,一般几年才改变一次准备率。如果准备率变动频繁,会使商业银行和所有金融机构的正常信贷业务受到干扰而感到无所适从。 上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常常需要配合使用。例如,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出售政府债券使市场利率上升(即债券价格下降)后,再贴现率必须相应提高,以防止商业银行增加贴现。于是,商业银行向它的顾客的贷款利率也将提高,以免产生亏损。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扩大信用时,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买进债券的同时,也可同时降低再贴现率。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虽然都能使商业银行准备金变动,但变动方式和作用还是有区别的。当中央银行在市场出售证券时一般地讲,能减少银行准备金,但究竟哪个银行会减少以及减少多少却无法事先知道,因而究竟会给哪些银行造成严重影响也无法事先知道。原来超额准备金多的银行可能没有什么影响,即使其客户提取不少存款去买证券时,也只会使超额准备金减少一些而已。然而,那些本来就没有什么超额准备金的银行马上会感到准备金不足,因此,其客户提取存款后,准备金就会降到法定准备率以下。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之所以还大胆地进行公开市场业务,就是因为有再贴现政策作补充。当中央银行售卖证券使一些银行缺乏准备金时,这些银行就可向中央银行办理贴现以克服困难。 货币政策除了以上三种主要工具,还有一些其他工具,道义劝告就是其中之一。所谓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如在衰退时期,鼓励银行扩大贷款;在通货膨胀时期,劝阻银行不要任意扩大信用,也往往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由于道义劝告没有可靠的法律地位,因而并不是强有力的控制措施。 四、货币政策起作用的其他途径 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是通过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产出的途径实现的。但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供给对产出的影响是存在的,但这种影响并不一定是通过利率这座桥梁来实现的。经济学家提出了货币政策起作用的其他一些途径的理论。 第一种理论:货币政策影响产出,并不是因为改变了利率就改变了投资的成本从而改变了投资的需求,而是因为利率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资产组合,较低的利率会使人们把他们的财产转移到股票上,因为他们感到投资于股票会比从银行储蓄获得更多的收益。于是股票价格会上升,根据托宾的“q理论”,当股票价格更高时,企业就会进行更多的投资。 第二种理论:是第一种理论的扩展,认为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的较低利率所带来的股票价格和长期债券价格上升,会使人们感觉更富有了,于是他们会消费得更多,从而使总需求增加了。 第三种理论:政府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时,比方说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买了一笔债券,债券出售者将从链行徟到的支票存六银行,链行的准备金增加了,超额准备金会被用来贷款给企业或购买债券(国库券)。银行要吸引企业借款,就会降低贷款利率,要购买国库券又会使国库券价格上升即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又会使股票价格和债券价格上升,这些都会使企业投资增加。 第四种理论: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还可通过汇率变动影响进出口从而对总需求发生作用,尤其在实行浮动汇率情况下,当银行收紧银根时,利率上升,国外资金会流入,于是,本币会升值,净出口会下降,从而使本国总需求水平下降,但在固定汇率情况下,央行为维持本币不升值,势必抛出本币,按固定汇价收购外币,于是,本国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加,使原本想达到的货币政策目标受到影响。 第五种理论:该理论注重可利用的信用规模,认为中央银行的行动可促使银行发放更多或更少的贷款,或者以更宽松或更严格的条件发放贷款。例如,当央行想促使银行更多地贷款或更宽松的条件贷款时,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国库券,或降低法定准备率,使银行有超额准备金,给企业更多地贷款。 西方宏观经济政策除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收入政策,还有其他一些政策。例如,为降低失业率,政府除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外,还常常实行一种所谓的人力政策,包括重新培训工人,提高工人技术等级和能力,帮助工人改变居住地点,加强劳动力的流动性,向寻找工作的工人和寻找工人的雇主提供信息等,使工人和工作机会之间得到更好的“配合”,据说这些政策措施有助于减少失业尤其是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为了减少和消除失业造成的社会不安定,西方国家还大力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措施,给失业人员和贫困人员发放救济金。 五、资本证券市场 (一)股票和债券的基本概念 股票和债券都是证券。广义的证券包括商品证券(如提货单、购物券等)。货币证券(如支票、商业票据等)以及资本证券(如股票、债券等)。狭义的证券仅指资本证券,它是代表对一定资本所有权和收益权的投资凭证。尽管股票和债券都属资本证券,对购买者来说,都是投资工具,但二者还有重大差别。 1.性质不同。债券是一种发行者(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与投资者之间债权债务关系凭证,投资人有权在到期日按事先的约定收回本金和利息,但无权参与发行单位的经营管理。但是,股票是一种投资者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凭证。投资者买了股票,就是公司股东,有权参与发行公司的经营管理,也要承担有限责任,不能退股,也没有到期日,但可将股票转让。 2.财务处理不同。公司或政府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是公司或政府的负债,公司支付的债息作为成本支出,而公司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是公司的资产,股息红利都属利润分配。 3.收益风险不同。债券收益率事先确定,较稳定,而股票收益由企业经营状况和其他一些因素决定,风险高于债券。 股票和债券都可以按不同标准加以各式各样分类。股票有普通股票、优先股票等不同种类;债券有长期债券、短期债券等种类的差别。大多数的股票与债券都可在市场上流通。 (二)证券的发行与流通 股票和债券的市场按其职能可分为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和流通市场(二级市场)。在发行市场上,发行股票的只能是股份有限公司,而发行债券的可能是企业(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也是企业)和政府。证券的认购者可以是个人投资者,也可能是机构投资者。在发行者与投资者之间充当中介的是证券承销商。 为什么要发行证券?政府发行公债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企业或金融机构发行债券和股票的目的较复杂。金融机构发行债券是为了增加信贷资金,企业发行债券和股票多半是为筹资,扩大生产。 证券发行方式可以是公募(如我国新股票上网发行),也可以是私募,即向特定的投资者发行。无论是哪种方式发行,都要具备一定条件,经一定主管机构审查批准,按一定程序办理。其发行价格,可以有平价(按票面金额)发行,溢价(发行价高于票面价)发行、折价(发行价低于票面价)发行等多种。其中,股票发行价与债券发行价的定价方式还有些差别。 证券一级市场是二级市场的前提,而证券二级市场又是一级市场发展的条件和继续。没有发达的、有效率的流通市场,发行市场也难以生存和发展。证券如不能流通,吸引力就差。二级市场使证券变成现钞成为可能,也降低了投资风险。通过证券流通,还可以使资金流向效率高的地方,提高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证券流通市场上,投资参与者为数众多。交易可以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也可以在场外交易。某公司的股票一旦获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或挂牌买卖,就成为上市公司。证券上市对上市公司来说,可提高知名度,有利于资本向社会扩展,也有利于融通资金,但不利于保守公司商业秘密,有时也可能损害公司形象。证券上市是有条件的,不但公司要有一定资本额和合理的资本结构(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的构成和比例),还要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证券上市,同样要经过申请、审核和批准。如果违反了有关规定,上市资格可能会暂停或被终止。 (三)证券的交易与价格 证券流通要通过交易实现。证券交易不同于一般商品交易,要经过一整套交易程序和方式,在严密的组织下实施。为保证交易能公开、公平、公正和有序进行,需要有完整的法规监管。 证券交易的程序一般要经过开户、委托、竞价、成交、清算交割、过户等环节。 1.开户。一指为投资者开设证券交易专用账户(证券账户),二指为投资者开设资金账户。投资人在账户中存入一定资金,就可作证券买卖。证券账户是进行证券登记,方便无纸化交易的必要条件。投资者在证券经纪商处开设资金账户,就确立了双方的委托代理的法律关系。因此,两个账户缺一不可。 2.委托。是投资者将证券交易的要求告知券商,券商受理后代为进场申报,参加竞价成交的过程。委托可通过递单委托,自助委托(投资者亲自操作输送委托指令)和电话委托等方式进行。 3.成交。指买卖双方的价位与数量合适,达成交易的过程。整个成交过程按价格优先与时间优先的基本原则,通过公开的价格竞争即竞价而实现。 4.清算与交割。是买卖双方结清价款的过程。 5.、过户。是投资者到证券发行机构或指定代理机构变更证券所有者的手续。这是证券交易的最后一道环节。 证券交易的方式从交易地点、合约内容、交易形式、交割方式、交易费用、交割期限、交易目的、参与者身份等方面加以区分,大致可分为现货交易(证券交易中的“现货”,实际上是以记账形式进行的“交割”,以明确产权转移)、信用交易(又称保证金交易或垫头交易,指投资者交付一定保证金,从证券经纪人那儿取得信用,借入资金或证券入市操作,并在规定时间内返还所借资金或证券、交付利息的一种交易形式)、期货交易(交易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个时间按成交时约定的条件进行交割的交易)、期权交易(指对一定期限内买卖金融资产选择权的交易。期权,就是期货合约的选择权。持有期权者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具有按交易双方协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规格的金融资产的权利)。 证券交易的价格,就股票的价格来说,理论上取决于股票的内在价值,而股票的内在价值又决定于股票未来各期的收益。但实际上,股票的市场价格最难捉摸。一般说杭,役响肩价的因素有:公司经萭业绩、市盈率(股票市价/每股税后利润)、企业发展潜力、炒作题材、政策变化、政治经济形势等。 就债券价格来说,最主要取决于债券内在价值。一般说来,债券在到期兑付前每年可获得一定的利息支付,把每年的这种固定收益现金流折成现值,可反映为债券的当前价值。 股票价格还仅是一个数值。要反映整个股票市场的股价变动趋势及幅度,就需要计算股价指数。股价指数是一种衡量股票市场价格总水平及其变动的相对指标,它往往也是反映一国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的“晴雨表”。股价指数可用股价算术平均数法、加权平均法、修正平均法计算。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股价指数有:道·琼斯股价平均数(由美国道·琼斯公司编制,反映美国所有大型及超大型工业、运输、公用事业公司股票价格变动指数)、标准普尔股价指数(由美国标准普尔公司编制的反映美国股市行情变动的股价指数)、纽约证券交易所股价综合指数(由纽约证券交易所编制的反映纽约证券交易所股份行情变动的指数)、金融时报股价指数(由英国《金融时报》编制的反映英国股价行情变动的股价指数)、日经道·琼斯股价平均数(《日本经济新闻社》编制的反映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价行情变动的股价平均数)、恒生指数(香港恒生银行编制的反映香港股市行情变动的股价指数)。我国的股价指数有上证指数(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反映上海股市行情变动的股价指数)、深圳指数(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的反映深圳股市行情变动的股价指数)。 (四)证券投资收益及风险 1.证券投资收益。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债券利息、股息、红利,一是资本利得即证券低买高卖的差价。这些收益都是未来的,在一般情况下难以事先确定。这种不确定性就是风险。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且高收益往往伴随高风险。投资者决策时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风险相同的证券中选择收益较高的投资,收益相同的证券中选择风险较小的投资。 2.风险。证券投资是一种风险投资。风险是指投资者达不到预期收益或遭受各种损失的可能性。这种风险可分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是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变动而影响所有证券收益的风险。 (1)市场风险。证券价格指数从低点持续稳定上升的趋势称多头市场即牛市,指数从高点持续下跌的趋势称空头市场即熊市。指数既不持续上升也不持续下跌,而是在某一水平上作幅度不大的上下来回变动称盘整。牛熊交替的决定因素很多。投资者要根据自己对多种因素的考虑,选择好投资与退出的恰当时机,于空头市场来临前卖出,于多头市场来临前买进。 (2)利率风险。证券的价值是证券预期权益的现值,根据货币时间价值原理,现值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即市场利率提高,证券价格下降,反之亦然。证券价格变动会影响证券投资收益,此即利率风险。投资者应根据形势变化对利率变动作出正确预测以规避风险。 (3)通胀风险。温和的通胀会刺激生产,股市可能上升,但通胀也加大生产成本,当企业无法消化成本上升时,企业效益会下降,影响投资者信心,股价就会下跌。恶性通货膨胀会引起证券市场混乱。通胀还会使证券投资的本金与收益贬值,影响投资实际收益。 证券投资的非系统性风险指由于帊场〉行业及伉业本身皌特殊因素给个别企业证券带来的风险。 (1)行业风险。企业所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风险。有些行业有明显生命周期:拓展、成长、成熟、衰落,在不同阶段,有不同风险。有些行业本身有较多不确定性,如高新技术行业。因此,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虽预期收益大,风险也大。 (2)企业经营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效益下降,甚至竞争失败,投资者就可能亏损。 (3)违约风险。企业如不能按契约支付债息、股息、红利甚至偿还本金,投资者就会受损失。 为降低风险,提高投资收益,投资者应该注意:第一,合理选择投资对象。对各种证券作投资价值的科学分析,通过对不同证券的收益性、风险性及流动性作综合分析,排队筛选,择良弃萎;第二,及时对政治、经济形势和政策走势作出科学分析与估计,捕捉投资机会;第三,迅速掌握证券市场信息。包括一切直接或间接影响证券价格变动的信息,不管是宏观经济信息(经济周期变动、金融、财税、产业、国际经贸、经济改革等各种信息)、微观经济信息(有关公司经营管理、效益及发展变化的信息)、交易信息(交易所、券商、政府、咨询机构等各方面发布的信息);第四,掌握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方法。包括如何看走势图等。 六、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模型分析) (一)货币政策的影响。 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在经济萧条时,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刺激私人投资,进而刺激消费,使生产和就业增加;反之,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减少货币供给量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生产和就业减少或增长慢一些。 货币政策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二)什么是货币政策效果? 是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从而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程度。 (三)影响货币政策效果大小的因素。 货币政策效果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 1.IS曲线的斜率(-(1-b)/d)。 在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斜率越小,LM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如图(见课本520页图15-6)所示。 图中有两条IS曲线,IS0较陡峭,IS1较平坦,当货币供给增加使LM从LM0右移到LM1时,IS较陡时,国民收入增加较少,即货币政策效果较小,而IS较平缓时,国民收入增加较多,即货币政策效果较大,这是因为,IS较陡,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较小(当然,支出乘数较小时也会使IS较陡,但IS斜率主要决定于投资的利率系数),即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较差,因此,LM曲线由于货币供给增加而向右移动使利率下降时,投资不会增加很多,从而国民收入也不会有较大增加;反之,IS较平坦时,表示投资利率系数较大,因此,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时,投资和收入会增加较多。 M LM右移 r d 大 i 1/(1-b) y 2.LM曲线的斜率(k/h) 当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则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如图(见课本520页图15-7)所示。 在图中,IS0和IS1的斜率相同,货币供给增加使LM从LM0右移到LM1时,LM曲线较平坦时,收入增加甚少,而LM较陡峭时,收入增加较多。这是因为,LM较平坦,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大,即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货币需求变动很多,因而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利率变动的作用较小,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就不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大影响。反之,若LM曲线较陡峭,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小,即货币供给量稍有增加就会使利率下降较多,因而对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多增加,即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强。 结论:一项扩张的货币政策如果能使利率下降较多(LM较陡时就会这样),并且利率的下降能对投资有较大刺激作用(IS较平坦时就会这样),则这项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较强。反之,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较弱。 (四)货币政策乘数。 1.含义。 货币政策效果也可用货币政策乘数来表示和计量,所谓货币政策乘数是指,当IS曲线不变或者说产品市场均衡情况不变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化对均衡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程度。用公式表示是: dy/dm=1/{[1-b(1-t)]h/d+k} 2.影响货币政策乘数的因素。 (1)h值。h越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亦即LM越平缓,则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2)d值。d越大,即投资需求对利率越敏感,亦即IS曲线越平缓,则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同样,b、t、k的大小也会影响声的大小,即货币政策效果。 注意:货币政策乘数和货币创造乘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是指通过派生存款机制,一笔准备金(高能货币)的变动能带来若干倍存款的最终变动量的关系。 (五)古典主义的极端惰况。 1.含义。 是指经济社会出现水平的IS和垂直的LM相交的极端情况。当出现这种古典主义极端情况时,财政政策就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十分有效。如图(见课本521页图15-8)所示 2、原因。 (1)LM垂直。说明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等于零,就是说,利率已高到如此地步,一方面使人们持有货币的成本或者说损失极大;另一方面又使人们看到债券价格低到了只会上涨而不会再跌的程度。因此,人们再不愿为投机而持有货币。这时候,政府如推行一项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而要向私人部门借钱的话,由于私人部门没有闲置货币,所以只有在私人部门认为把投资支出减少一个等于政府借款数目是合算的时候,政府才能借到这笔款项。为此利率(政府借款利率)一定要上涨到足以使政府公债产生的收益大于私人投资的预期收益。在这样情况下,政府支出的任何增加都将伴随有私人投资的等量减少。显然,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就是完全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并没有使收入水平有任何改变。 (2)IS呈水平状。说明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d达无限大,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投资大幅度变动。因此,政府因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而需要向私人部门借钱时,利率只要稍有上升,就会使私人投资大大减少,使“挤出效应”达到完全的地步。 总之,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财政政策完全无效,可是,如果实行增加货币供给的政策,则效果会很大。这是因为;当政府货币当局准备用购买公债办法增加货币供给量时,公债价格必须上升到足够的高度,人们才肯卖出公债以换回货币。由于人们对货币没有投机需求,他们将用这些出卖公债而所得的货币购买其他生息资产,这些其他生息资产可以是新的资本投资(新证券),也可以是购买现有的生息证券。新的资本投资将提高生产或者说收入水平,从而提高货币的交易需要量,人们手中只要还有超过交易所需的闲置货币,总会竟相争购生息资产,于是,公债价格将继续上升,即利率继续下跌,直到新投资(购买生息资产)把收入水平提高到正好把所增加的货币额全部吸收到交易需求中。假定政府货币当局增加的货币供给量是Δm, k是交易所需货币占收入的比例,即k=m/y,则均衡收入水平必定要增加到西Δy=Δm/k,上述货币供给量增加所带来的实际经济生活的变化其实只是说明,由于LM垂直,人们对货币没有投机需求,因此,增加的货币供给将全部用来增加交易需求,为此,它要求国民收入增加Δm的1/ k倍。 (3)IS呈水平状,也可用来说明货币政策效果极大。因为IS的斜率为零,说明投资对利率极为敏感,因此,当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稍有下降,就会使投资极大地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有很大增加。 上图所示情况之所以称为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是因为古典学派认为,货币需求只同产出水平有关,同利率没有多大关系。货币需求对利率极不敏感,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几乎近于零。因此,LM是一垂直线,因此,货币供应量的任何变动都对产出有极大影响,因此货币政策是惟一有效的政策。 西方学者认为,无论是凯恩斯主义极端,还是古典主义极端,在现实生活中都极少见,真正常见的是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而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水平的和垂直的LM和IS充其量只是这些曲线斜率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极端的阶段或者说区域。而介乎这两种极端情况之间的是中间区域。在大多数情况下,IS和LM的交点是在中间区域。现在许多西方经济学家都同意,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可以对经济起一定的稳定作用。在衰退时期,要多用些财政政策,而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期,应多用些货币政策。 西方经济学家还认为,尽管凯恩斯主义极端和古典主义极端并不常见,但这两个模型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它为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提供了工具。有些经济学家着重财政政策,另一些经济学家着重货币政策,就是由于他们对LM和IS可能有的形状有着不同的看法。 七、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西方国家实行货币政策,常常是为了稳定经济,减少经济波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一)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那时候,厂商对经济前景普遍悲观,即使中央银行松动银根,降低利率,投资者也不肯增加贷款从事投资活动,银行为安全起见,也不肯轻易贷款。特别是由于存在着流动性陷阱,不论银根如何松动,利息率都不会降低。这样,货币政策作为反衰退的政策,其效果就相当微弱。在西方有些学者把货币政策制止通货膨胀的效果比喻为马用绊绳拉车前进,意思是说,效果很好;然而,他们却把货币政策促进繁荣的效果比喻为马用绊绳使车后退,即政策很难发生作用。 即使从反通货膨胀看,货币政策的作用也主要表现于反对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而对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效果就很小。因为物价的上升若是由工资上涨超过劳动生产率上升幅度引起或由垄断厂商为获取高额利润引起,则中央银行想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来抑制通货膨胀就比较困难了。 (二)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如果这一前提并不存在,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就要打折扣。在经济繁荣时期,中央银行为抑制通货膨胀需要紧缩货币供给,或者说放慢货币供给的增长率,然而,那时公众一般说来支出会增加,而且物价上升快时,公众不愿把货币持在手上,而希望尽快花费出去,从而货币流通速度会加快,这时,即使中央银行把货币供给减少,也无法使通货膨胀率降下来。反过来说,当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这时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对经济的影响也就可能被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所抵消。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意味着货币需求增加,流通速度放慢,意味着货币需求减少,如果货币供给增加量和货币需求增加量相等,LM曲线就不会移动,因而利率和收入也不会变动。 (三)货币政策作用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要通过影响利率,再影响投资,然后再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因而,货币政策作用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会充分得到发挥。尤其是,市场利率变动以后,投资规模并不会很快发生相应变动。利率下降以后,厂商扩大生产规模,需要一个过程,利率上升以后,厂商缩小生产规模,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已经上马在建的工程难以下马,已经雇用的职工要解雇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总之,货币政策即使在开始采用时不要花很长时间,但执行后到产生效果却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济情况有可能发生和人们原先预料的相反变化。 (第四)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例如,一国实行紧的货币政策时,利率上升,国外资金会流入,若汇率浮动,本币会升值,出口会受抑制,进口会受刺激,从而使本国总需求比在封闭经济情况下有更大的下降。若实行固定汇率,中央银行为使本币不升值,势必抛出本币,按固定汇率收购外币,于是货币市场上本国货币供给增加,使原先实行的紧的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可使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减小,政策效果增强(必要性)。(见课本524页图15-9) (一)为克服萧条,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国民收入增加,会使利率上升,产生挤出效应。为克服萧条,也可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右移,国民收入会增加,但利率会大幅度下降。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图中E0点,收入为y0,利率为r0,而充分就业的收入为yf。为克服萧条,达到充分就业,政府可实行膨胀性财政政策将IS右移,也可实行膨胀性货币政策将LM右移。采用这两种政策虽都可以使收入达到yf,但会使利率大幅度上升或下降。 (二)如果既想使收入增加到yf,又不使利率变动,则可采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混合使用的办法。如图中所示,为了将收入从y0提高到yf,可实行膨胀性财政政策,使产出水平上升,但为了使利率不由于产出上升而上升,可相应地实行膨胀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使利率保持原有水平。从图中可见,如果仅实行膨胀性财政政策,将IS移到IS1,则均衡点为E1,利率上升到急于求成r0之上,发生“挤出效应”,产量不可能达到yf,如果采用“适应性的”货币政策,即按利率不上升的要求,增加货币供给,将LM移到LM1,则利率可保持不变,投资不被挤出,产量就可达到yf。 二、两种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有多种混合,这种混合的政策效应,有的是事先可预计的,有的则必须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何者更强有力而定,因而是不确定的。例如,图中IS和LM移动幅度相同,因而产出增加时利率也不变,若财政政策影响大于货币政策,IS右移距离超过LM右移距离,则利率就会上升。可见,这两种政策结合使用时对利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组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 利率 GDP 1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不确定 增加 2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上升 不确定 3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下降 不确定 4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不确定 减少 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目标,选择不同的政策组合。例如,当经济萧条但又不太严重时,可采用第一种组合,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又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当经济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可采用第二种组合,用紧缩货币来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又紧缩财政,以防止利率过分提高;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又不太严重时,可用第三种组合,用紧缩财政压缩总需求,又用膨胀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免财政过度紧缩而引起衰退;当经济严重萧条时,可用第四种组合,用膨胀财政增加总需求,用扩张货币降低利率以克服“挤出效应”。 在考虑如何混合使用两种政策时,不仅要看当时经济形势,还要考虑政治上的需要。这是因为,虽然膨胀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可增加总需求,但不同政策的后果可以对不同的人群产生不同的影响,也使GDP的组成比例发生变化。例如,实行膨胀性货币政策会使利率下降,投资增加,因而对投资部门尤其是住宅建设部门十分有利。可是,实行减税的膨胀性财政政策,则有利于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从而可增加消费支出。而同样是采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如果是增加政府支出,例如兴办教育、防止污染,培训职工等,则人们受益的情况又不相同。正因为不同政策措施会对GDP的组成比例(投资、消费和政府购买在GDP中的构成比例)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影响不同人群的利益,因此,政府在作出混合使用各种政策的决策时,必须考虑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群的利益如何协调的问题。 第五节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总是和其理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从30年代“凯恩斯革命”开始,到今天博弈理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运用,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在近70年来经历了一系列演变。从这一演变中可以看到,西方经济理论和政策不是精确不变的科学原则,而是西方学者结合当时的经济问题提出的解释和对策。随着时间的进展,新的问题不断出现,西方经济理论和政策就会改变它们说法和内容。由此可见,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经常处于变动之中。 西方国家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当时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对此的束手无策,与战争中政府对经济的计划与指导所形成的经济稳定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这使得许多经济学家开始相信政府对经济的计划与指导是一种稳定经济的力量,而始于1929年的几乎使资本主义覆灭的大萧条则被认为是政府纵容自由放任的结果,这些都为凯恩斯需求管理思想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历史机遇。为了拯救和改善资本主义,此时的经济计划者和政府也需要从理论上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提供依据。这样,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理论就得到了认可。 按凯恩斯的理论,在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条件下,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或者说资本主义的常态是有效需求不足,即是处在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有效需求不足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的作用所造成,所以市场机制不能使总需求与总供给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达到均衡,于是必然要出现萧条和失业;当需求过度时,也会出现通货膨胀。因此,政府调节经济就是要维持经济的稳定,其政策手段就是调节需求,即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总需求管理。在进行需求管理时,财政政策被认为是最有力、最直接的调节手段。 由于凯恩斯主义迎合了当时的西方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因此,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在西方得到迅速传播。美国的凯恩斯主义者还将凯恩斯的学说和传统的古典经济学(即现在的微观经济学的前身)结合起来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并在战后的20余年间占据了西方经济学界的支配地位。该学派试图弥补和纠正凯恩斯经济学的不足,在许多方面使凯恩斯经济学得到了补充和发展,其中主要有:希克斯、汉森提出的IS—LM模型,消费函数理论方面有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和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投资理论方面有汉森和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模型,货币需求理论方面有鲍莫尔、托宾的货币交易需求的平方根法则,托宾的货币投机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方面有哈罗德—多马模型,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在失业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的理论方面有菲利普斯曲线。此外,克莱茵等人还把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数量化,形成一整套计量经济模型。所有这些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西方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几十年的经济政策思想都有很大影响,尤其是IS-LM模型成为研究财政政策效果的重要分析工具,菲利普斯曲线则提供了对失业和通胀作选择的总需求管理的菜单,强调根据经济风向运用斟酌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加以调节,减少经济的波动。 50年代以来,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和主张为西方政府日益重视,该学派的一些经济学家还成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顾问或智囊。他们占有主流经济学的地位,自认为他们的理论和政策能够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稳定增长。应当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20余年中,尤其在50年代与60年代上半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经济发展虽有一定波动,但总的说来经济增长较快,通胀率和失业率也不算高,这是新古典综合派得以占据上风的主要原因。然而从70年代起,通货膨胀率节节上升。西方国家想用“斟酌使用的”或“微调”的办法来抑制通胀而同时又不想使经济陷入衰退,其结果是衰退虽然得以减缓,但物价却继续猛涨。到了70年代中期,大多数西方国家出现了“滞胀”的局面,即失业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局面。对于这种局面,新古典综合派在理论上无法加以解释,因为,按照凯恩斯理论,当失业(经济萧条)存在时,产量或国民收入的增加不会带来物价上涨,即使上涨,那也是轻微的,从而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只有实现充分就业以后,即失业被消灭以后,通货膨胀才会出现。换言之,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不可能同时并存的。然而,二者同时并存的“滞胀”的现实使得凯恩斯的说法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既然新古典综合派无法对滞胀加以理论上的解释,所以在政策上也就提不出消除滞胀的举措。 理论上的困难和政策上的无能使新古典综合派受到了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学派的猛烈攻击。货币主义主要在两个方面和凯恩斯主义展开论战:一是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凯恩斯主义者强调财政政策作用,认为由于IS曲线较陡,货币政策效果并不理想,从而只有财政政策才能对总需求和产出有直接的、较快的和可靠的作用。然而,货币主义者通过对美国1867—1960年近一个世纪来货币和产出的关系的历史考察,认为只有货币政策才对产出的波动起着最大的作用。例如,30年代的大萧条是实行错误的货币政策的结果,美联储如果能增加基础货币供给,本来可使危机免除,可是却未如此做才使经济陷入大萧条的困境;二是关于稳定性的经济政策的作用。弗里德曼否定凯恩斯主义的“斟酌使用”或根据经济情况而进行“微调”的经济政策,认为凯恩斯主义为克服萧条而制定的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但无助于降低失业率,反而会引起通货膨胀,从而加剧经济波动,阻碍经济增长。按照货币主义者的说法,资本主义市场并不是凯恩斯所描写的那样不稳定。因此,如果听其自然,让经济真正自由地活动,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就可避免剧烈波动。既然如此,那么,政府在自由竞争社会中的职能是制定竞争规则并按规则裁决交易双方的行为,同时给经济提供一个稳定性的“单一规则” 的货币政策和“自由汇率制度”。“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是指排除利息率、信贷流量、自由准备金等因素,仅以一定的货币存量作为控制经济惟一因素的货币政策。按照这一规则,货币供应量每年应按照固定的比例增加,比例的数值大致等于经济和人口的实际增长率之和。这样,市场上商品和劳务产量的增减就能与货币供应量增减相适应,使物价稳定下来。而实行“自由汇率”(即浮动汇率)又可以防止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使经济稳定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总之,货币主义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通过“微调”来进行需求管理的政策,把反通货膨胀目标放在优先地位,认为货币在短期中是影响产量、就业和物价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因而政府应当并且能够实行的惟一政策就是控制货币供给。显然,货币主义在本质上属于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潮。 70年代在西方国家出现“滞胀”局面时,除了现代货币主义成为时髦的风尚外,美国还一度出现另一股经济自由主义思潮,这就是当时美国总统里根皈依的“供给经济学”。供给学派在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的理论和政策的同时,把经济分析的着眼点放到刺激生产即供给方面。认为不是需求决定供给,而是供给会创造需求,而刺激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税率,因为累进税制的高税率政策严重挫伤企业主的经营积极性,使储蓄率和投资率下降,劳动者工作热情低落,从而使生产和就业停滞,并由此导致“滞胀”,只有大幅度减税以增加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进而促进储蓄和投资,刺激工作和经营积极性,才能使生产率提高,并使政府课税基础扩大,税收总额随之增加,财政赤字得到控制,通货膨胀也会消失。 这一“减税”被执行以后,美国的滞胀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因此,在短暂的执行以后,该方案很快即被放弃。随着政策的失败,供给学派的思想和影响也就烟消云散了。 反对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和思想的经济学流派,除了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之外,还有一个在货币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而又比货币主义更具经济自由主义色彩的理性预期学派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强调“理性预期”对经济行为与经济政策的影响与作用,其代表人物有R.卢卡斯和T.萨金特等。理性预期是针对适应性预期而言的。后者指人们不掌握充分的信息,主要根据过去的经验来预测未来,并准备随时调整预期;而前者指人们会根据过去、现在和将来一切可能获得的信息作出的预期。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经济人系根据理性预期而作出经济决策,而市场运作的结果是使市场得以出清的供求平衡。这样,在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这两个前提条件下,该学派得出了政策无效性结论。按照该学派的说法,这里的原因在于预期是理性的。具有理性预期的人会预料到政府的政策所造成的后果,从而会采取相应的对策,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对策”会抵消政策的作用,因之而使政策失效。 随着理性预期理论的兴起,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普遍重视预期在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并由此导致重视博弈理论在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上的运用。根据博弈论,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考虑到私人部门的反应,或者说由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效果会大打折扣,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到这一点。总之,私人部门会努力发现政策制定者的偏好,而政策制定者也在努力使私人部门相信其偏好,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最好是不要为追求自己认为的最优目标而不断去戏弄公众,用不断变换政策的把戏去和公众“斗智”,而应当尽量减少对私人经济活动的干预,即放弃短期的政策规则变动,实施长期不变的政策规则,创造一个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自发调节作用的稳定环境,真心取信于民,解除心理戒备,使经济稳定发展。 在70年代滞胀局面中兴盛起来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使传统的凯恩斯主义从正统经济学的地位上掉了下来,然而,凯恩斯的追随者认为,不要国家干预经济是行不通的,因此,他们企图使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在更新颖的理论基础上以新面目出现,既能回答论敌的责难,也符合实践对政策的要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一个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新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逐渐形成,它的出现使凯恩斯主义从困境中走了出来,重新获得了生机。但新凯恩斯主义不是对原凯恩斯主义的简单因袭,而是认真对待各反对学派对原凯恩斯主义的批评,对原凯恩斯主义理论进行深刻反省,同时吸纳并融合各学派的精华和有用观点,特别是引进了原凯恩斯主义所忽视的厂商利润最大化和家户效用最大化的假设,部分地吸纳了理性预期学派所强调的理性预期假设,使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有了一个微观基础。但是,新凯恩斯主义坚持了原凯恩斯主义的非市场出清假设,即在出现需求冲击或供给冲击后,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的状态;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持续的非均衡状态,即使有理性预期的存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仍然会有积极作用。从西方国家目前执行的政策来看,凯恩斯主义尽管曾一度衰落,但并没有完全为经济自由主义所取代。 经济理论总是为经济政策实践服务的。历史告诉我们,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在过去已有过许多说法,但变来变去总不外是国家干预和经济自由两大思潮的交替和反复的演进。可以预料,随着时间的进展,西方世界在将来还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经济问题,从而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也会改变自己的说法,以适应解释这些不同问题的需要。 第六节 述评 西方学者提出了一些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的论点,其中比较普遍认可的有三个。 第一,货币政策制止严重萧条时的无能为力。当严重的萧条状态出现时,人们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异常低下。这时,即使采用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即以低微的利息率提供大量的贷款,资本家仍然可以不愿投资,而消费者仍然不愿增加消费;正如西方谚语所说:“你可以把马牵到溪流中,但却不能强迫它喝水”。有的西方学者把这种货币政策无能为力的情况比方为“牛马用缰绳来推车”,意思是说: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制止通货膨胀相当于牛马通过缰绳来拉车,这种办法当然有效,但是,如果反过来,用缰绳来推车前进,即相当于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走出萧条状态,这显然是难以办到的。 第二,尽管政策正确而适时,但官员们却有可能由于利己的政治考虑而不予执行。这种情况有时被称为“政治经济周期”。例如,一本流行的教材写道:“政治经济周期研究经济政策的决定和政治考虑之间的关系。”在西方,政治官员最大的关心之处被认为是能在竞选中取胜,因此,他们对经济政策的执行往往以能否有利于竞选取胜,而不以能否对人民真正有利为前提。这样,在他当选以后的一段时期,由于照顾党派或与己有关的利益,他可以容忍对经济表现不利的政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迟缓,因为,他可以把责任推给上一届的当权者。然而,当他快要面临再度竞选连任时,则必须迅速执行有利于经济的政策,使它呈现出蓬勃发展的面貌。如此循环交替,形成下降和上升的周期。对这种说法,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并不存在有力的事实根据。虽然如此,政治考虑也被认为应该是影响经济决策的一个因素。 第三,经济政策在时间上滞后的性质。原因在于:从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到针对问题而执行的政策全部产生效果之间存在一系列的步骤,而其中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时间才能完成。这些步骤可以列举如下: 一是认识问题。了解经济运行中是否存在问题或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需要时间来进行观察和研究。 二是政策的制定与决定。一旦问题被识别以后,还需要时间来制定相应的政策。如果存在着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还得在方案之间进行选择并且在决策人之间取得大体一致的意见。 三是政策效果的实现。政策的效果不是马上全部实现的,而需要在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发挥它的全部作用。 除了这些步骤以外,还可能存在其他步骤。它们均被称为时间的滞后。因此,正确的经济政策虽然有可能起着熨平经济波动的作用,然而,由于政策的时间滞后,也会产生推波助澜的后果,使得宏观经济的运行更不稳定。这便是弗里德曼等人不赞成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微调”,即反对执行斟酌使用的经济政策的主要论据之一。 尽管西方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是,不可否认,它也确实反映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对国家在宏观经济上加以协调和管理的要求和举措,而这种协调和管理很难依靠政府完全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用下达指令性计划指标的方式来实现,因为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是在商品经济的形式中不断发展的,而商品经济要求一定程度的市场的作用。因此,西方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往往通过税收、预算支出、利率等经济杠杆来影响市场(包括商品市场、资金市场等),进而影响整个的生产和就业。因此,在这种意义上,研究西方经济政策和理论对我们很有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在历史上,这种体制对恢复和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曾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管理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在一定的限度内要求相应地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在这方面,西方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经验是值得借鉴的。以往我国宏观经济中缺少内在的、灵活机动的调节机制,企业生产经营由政府直接安排,对市场反应不够灵敏。我国的经济统计、数据分析、综合处理手段也比较落后,政府难以准确地及时掌握实际经济动态,往往要等到问题成堆、形势严峻时才采取果断措施,而且主要用行政命令方式,各行各业来一个“一刀切”。结果常常使经济大起大落,带来损失。以后,很有必要分析研究西方国家宏观调控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逐步探求和建立起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利于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地健康发展。 西方经济学家如何根据IS-LM模型来分析需求管理经济政策效果的基本理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为了变动总需求。按照凯恩斯定律的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大致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意思是说,总需求的变动只影响产量水平而不影响价格水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需求的变动不仅影响产量水平,而且影响价格水平和工资水平。即使在经济萧条的时期,也有可能产生至少是轻微的影响。价格水平是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由市场力量所决定。工资水平也是在要素市场上由市场力量决定的。但是,市场力量决定的价格水平和工资水平的变动又可能影响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例如,膨胀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有助于解决失业问题,但是,当实行的结果导致物价上涨时,这些政策就受到价格水平变动的限制,有时甚至不能用作解决失业问题的手段。为此,西方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除了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有政府为制止一般价格水平上升而采取的强制或非强制的限制货币工资和价格的所谓收入政策。在此分析的仅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这些政策对利率,GDP及其组成比例的影响。 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论述总需求和总供给是如何决定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时国民收入和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明确政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对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 [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涵义、曲线的推导、曲线的变动。 [教学要点] (1)总需求曲线的经济涵义、代数推导和几何推导 (2)总供给曲线的经济涵义、代数推导和几何推导 (3)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4)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5)总供求模型 [教学时数] 9学时 [教学内容] 前面关于简单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等宏观经济问题的讨论,都是假定一般价格水平固定不变,因此没有说明产量(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本章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的论述则取消了价格水平固定不变的假定,着重说明产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价格和产量水平的决定。 第一节 价格调整和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函数 (一)总需求 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在不考虑国外需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是指价格、收入和其他经济变量在既定条件下,家户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将要支出的数量。因此总需求衡量的是经济社会中各种行为主体的总支出。推动总需求的力量除了价格水平、人们的收入、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外,还包括税收、政府购买或货币供给量政策变量。 (二)总需求函数 总需求函数是产量(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收入。 (三)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是指在各种价格水平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水平的轨迹。因此可以从简单的收入—支出模型中推导出来,也可以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中得到。 二、价格调整与总需求 (一)消费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 1.消费函数 在推导IS—LM模型时,假定消费仅仅是收入水平的函数,事实上,消费还要受到实际货币余额的影响。 实际货币余额是指名义货币存量同价格水平的比值,即M/P,于是消费函数可以写为: C=f(y,M/P) 2.消费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皮古效应) 在均衡的条件下,人们会根据当时的收入水平,制定一个相应的交易规模计划,并持有一个相应的实际货币余额,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化时,实际货币余额就会发生变化,人们的消费就要受到影响。 若价格水平下降,人们持有的实际货币余额及其他以货币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就增加,人们会变得相对富裕,于是人们的消费支出将增加。同时价格水平下降,会使人们的名义收入减少,从而使人们进入更低的纳税档次,税负减轻,可支配收入增加,进而使人们的消费支出增加。这种效应称为消费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皮古效应)。这种消费的增加不是由于收入增加引起的,因此类似于自发消费的增加,于是IS曲线将会向右上方移动,反之亦然。 这种思想是英国经济学家G.Haberler和A.C.Pigal在20世纪40年代初提出的,因此可以把消费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称作哈伯勒—皮古效应,简称皮古效应。 (二)投资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利率效应或凯恩斯效应) 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M/P=L1(y)+L2(r)。当价格水平下降时,人们的实际货币余额增加,用于交易和预防的货币减少。假定货币市场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货币市场将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为了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就只有降低利率以增加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市场利率的下降会引起投资支出的增加,进而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增加。在宏观经济学中,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这是凯恩斯的主张,因此也称作凯恩斯效应。 3、 总需求函数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一)根据IS—LM模型推导总需求函数 1、IS曲线: s(y)=i(r) 2、LM曲线: M/P=L1(y)+L2(r) y=f(P) 该解式y=f(P)表示了不同价格水平(P)与不同的需求总量(y)的函数关系,即总需求函数。 若 S=-1000+0.5y i=2500-240r 1000/P=0.5y-260r 求解得:y=(3640P+960)/P=3640+960/P(总需求函数) (二)根据IS—LM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见课本581页图17-1) 1、如图所示,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时,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 2、当价格水平为P1时,此时LM(P1)曲线与IS曲线相交于E1(y1,r1),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y1,r1)。 3、若价格水平降为P2,LM曲线移动到LM(P2),与IS曲线相交于E2(y2,r2),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2(y2,p2)。 4、把D1、D2等一系列点连接起来便得到总需求曲线AD。 注意:价格水平的变化,对IS曲线的位置没有影响,因为决定IS曲线的变量被假定为实际量,而不是随货币数量变动的名义量。 5、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价格水平的提高使货币需求增动,甹于贯币量保按不变,结果使利率提高,投资支出减少,从而导致产量或收入减少。)(见课本582页图17-2) (三)从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推导总需求曲线 1、当价格水平为P0时,均衡的总支出或收入为y0,于是就得到与价格水平P0相对应的y0,即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A。 2、当价格水平从P0上升到P1时,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价格上升将导致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下降,从而使总支出水平下降,总支出曲线从AE0知,当P=下移到AE1,从而使均衡的收入从y0下降为y1 ,于是得到了总需求曲线的一点B。 3、将A、B这类点用曲线连接起来,便得到总需求曲线AD。 (四)总需求曲线和单个商品的需求曲线的区别 1、单个商品需求曲线的纵轴是单个商品的价格;总需求曲线的纵轴是价格总水平。 2、单个商品需求曲线的横轴是实物量;总需求曲线的横轴是实际总支出。 3、二者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不同的。单个商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消费和投资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总需求函数为AD=AD(A,M/P)或AD=AD(A,M,P),该式表示总需求是自发性支出A、名义货币供给量M以及价格水平P的函数。当A,M既定时,总需求表现为价格水平的函数,即AD=AD(P)。该需求函数在P-Y平面上即可表现为位置确定的总需求曲线。同时也就表明:当A或M改变时,总需求曲线的位置会随之改变。 (一)自发性支出变动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假设自发性支出中的政府购买支出G增加。 1、市场均衡曲线在P=P1时为 LM1,P=P2时为LM2。价格水平变动不影响产品市场均衡曲线IS0的位置。由上述交点可P2时,AD=y1;当P=P1时,AD=y3。于是得到总需求曲线AD1。 2、政府购买支出增加使IS0曲线右移至IS1,IS1曲线与LM1线的交点指示在P=P1情况下政府购买支出增加使AD由y3增加至y4;IS1曲线与LM2的交点指示在P=P2情况下政府购买支出增加使AD由y1增加至y2。由此可知,在各个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均使总需求增加,即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AD1—AD2。 (二)名义货币供给量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 假设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 1、P=P2时的LM1曲线与IS曲线的交点指示了当P=P2时,总需求为y1;P=P1时的LM3曲线与IS曲线的交点指示了当P=P1时,总需求为y3。于是得到总需求曲线AD1。 2、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P=P2时使LM1曲线右移至LM2,LM2与IS的交点说明货币扩张在P=P2情况下使总需求由y1增至y2。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P=P1时使LM3曲线右移至LM4,LM4与IS的交点说明货币扩张在P=P1情况下使总需求由y3增至y4。由此可知,货币扩张在各个可能的价格水平下均使总需求增加,从而总需求曲线右移,即AD1—AD2。 结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第二节 劳动市场均衡和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一)总供给函数 1.总供给 总供给是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总产出,它描述了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一般而言,总供给主要是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的。 2.总供给函数 是表示总产量和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其几何图形表示为总供给曲线。 3、价格水平影响总产量的基本过程 (1)价格水平的变化影响实际工资。若名义工资不变,则实际工资与价格水平成反比。 (2)实际工资的变化又影响劳动市场的供求。劳动供给与实际工资同方向变动,劳动需求与实际工资反方向变动;劳动供求决定实际就业量。因此若其它条件不变,实际工资就通过劳动市场影响就业量。 (3)就业量的变化影响总产量。若其它条件不变,,总供给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反之亦然。 4.总供给分析的中心内容 是分析宏观生产函数,因为生产函数是描述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的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而宏观生产函数的变量在很大程度上与劳动市场理论有关。 (二)宏观生产函数与潜在产量 1.宏观生产函数 西方经济学中,生产函数是指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生产函数有微观和宏观之分,宏观生产函数又称总量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表示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假定一个经济社会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使用总量意义下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进行生产,则宏观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y=f(N,Kˉ) 式中,y为总产出;N为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或就业量;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该式表明,经济社会的产出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就业量和资本存量。 在宏观生产函数的两个自变量中,资本存量K的规模和数量被认为是由经济社会以前各年的投资决定的。同时资本存量通常是较大的,新投资流量在短期内对资本存量的影响非常有限。因此,在宏观经济波动分析中,一般把资本存量作为外生变量处理。若短期内经济社会现有的资本存量不变,则生产函数为: y=f(N,K) 宏观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条件下,经济社会生产的产出y取决于就业量N,即总产量是经济中就业量的函数,随总就业量的变化而变化。 2.宏观生产函数的性质 一是总产出随总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二是由于“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这样,宏观生产函数可以用图表示。 3.潜在就业量与潜在产量 (1)潜在就业量:即充分就业量,是在现有激励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参加生产时所达到的就业量。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避免的原因,容易理解,当就业量等于潜在就业量时,失业率并不为零,这时的失业率被称为自然失业率。一般地,当就业量低于潜在就业量时,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反之,当就业量高于潜在就业量时,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在宏观经济学中,潜在就业量通常被看做是一个外生变量,即它不取决于产量、消费、投资和价格水平等宏观经济变量。但另一方面,一个社会的潜在就业量又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人口的增长而稳定增长。 (2)潜在产量:所谓潜在产量又称充分就业的产量。是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它可以用生产函数表示为: yж=f(Nж,K) 潜在就业量不受价格水平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所以潜在产量也不受价格水平等经济变量的影响,也被视为一个外生变量。当一个经济社会的生产达到了其潜在产量时,意味着该经济社会较充分地利用了现有的经济资源。 宏观生产函数建立了在一定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条件下,总产量和总就业量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总供给将主要由经济的总就业水平决定。现在问,经济中的总就业水平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为此,有必要引入另一个市场,即劳动市场。 (三)劳动市场的均衡理论 在西方宏观经济学中,关于总供给的理论是最有争议的领域之一。而这种争议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在劳动市场理论方面。由于这里只是想说明经济中的就业水平是如何决定的,故下面只对最简单的劳动市场—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加以说明。 劳动市场理论包括劳动需求、劳动供给和劳动市场供求均衡三方面内容。 1.劳动需求。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则: Nd=Nd(W/P) 2.劳动供给: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则: NS=NS(W/P) 3.劳动市场均衡: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价格和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劳动的供求相互作用决定实际工资和劳动的就业水平,即劳动供给曲线和劳动需求曲线的交点,才能确定均衡的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劳动市场均衡的条件是: 2、 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是在经济制度、资源数量和技术水平既定的情况下,各种价格水平和经济中产生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之间的组合关系。即产出是投入的函数。 (二)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 1.假设条件 (1)市场上的信息是充分的,信息的传递是迅速而及时的,各种资源的流动也不会花费时间和成本。 (2)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劳动供求是由实际工资决定,决定实际工资的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都是非常灵活的,不论向上还是向下调整都是如此。当劳动市场出现对劳动的超额需求时,货币工资从而实际工资水平就会上升;当劳动市场出现对劳动的过度供给时,货币工资从而实际工资水平就会下降。而且这种调整过程是瞬间完成的。 2.长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1)图a是用实际工资表示的劳动市场,图b是生产函数曲线,图c是450线,图d是价格—产出空间,用来反应总供给曲线。 (2)初始均衡状态:价格水平为P0,实际工资水平为wo,均衡就业量为N0,总供给为y0。 (3)假定价格水平下降到P1,在货币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工资水平就会上升。于是,在劳动市场上就会出现失业,但是这只是暂时的现象。根据假设,货币工资就会相应下降,(因为工人为了得到工资而互相竞争)直至失业消失。在这一过程中,货币工资水平要下降到使实际工资水平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即货币工资要与价格水平等比例下降。结果,劳动市场的均衡就业量保持不变,总供给也就保持不变。因此,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4)古典宏观经济理论总供给理论关于劳动市场信息传递和劳动要素流动的充分性,关于货币工资水平和价格水平调整的一致性,只有在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才符合经济实际,因此现在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总供给曲线经常被认为是长期总供给曲线。另外,当生产函数中假定保持不变的因素发生变化,或劳动供求函数发生变化时,由经济供给方面决定的均衡总供给水平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时长期总供给曲线就会发生左右平移。 (5)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表明,在长期中,实际产出主要由充分就业的劳动力数量所决定,因而产出独立于价格水平,即当价格水平变化时,在经济中的价格水平和货币工资调整发生之后,长期的产量水平并不发生变化,而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上。 3.长期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旨在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会使价格水平变动,并不能对产量发生影响。 (三)短期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模型 1.前提条件 (1)货币工资刚性。是指由于劳动市场上工会等因素的作用,使得货币工资只能升不能降,从而呈现出一种向下的刚性的现象。 (2)工人具有“货币幻觉”。即人们只看到货币的票面值而不注意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实际工资的下降,然而工人会对相同的结果,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即工人会抵抗在货币工资不变的情况下的货币工资的下降,却不会抵抗货币工资不变下的价格水平的提高。 2.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1)假设货币工资不变,仍然为原有的W的数值,然而,价格水平却提高到P1。因此,实际工资下降到W/P1。此时,对劳动的需求量大于劳动的供给量,所以厂商会提高工资来争购更多的劳动,从而,货币工资上升。根据假设条件,劳动者决不会阻挠货币工资上升,因此,货币工资会迅速上升到使实际工资在上涨的价格(P1)的情况下等于原有的均衡实际工资(W/P0)时为止。此时,由于劳动的供求相等,所以货币工资不再上升,就业量为N。。这丈过程不低适用于X1,也逊用于任何大于P1的P。这就是说:在货币工资(W)变动的情况下,价格水平(P)的任何大于P0的变动都不会影响就业量,就业量总是为N0。把N0的数值代入生产函数中,会得到相应的国民收入(y)的数值y0。这也就是说,在货币工资(W)变动的情况下,价格水平(P)的任何大于P0的变动都不会影响国民收入(y)的数值,y的数值总是等于y0。 上述P与y之间的关系即为图中的垂直线段,该线段表示:在货币工资(W)可上升的情况下,相对于任何大于 PO的价格水平(如P1),国民收入的数值均为y0。 (2)假设货币工资的数值仍然为原有的W ,而价格水平却下降到P0以下,譬如说下降到P2。由于W不变和P的下降,所以实际工资上升到W/P2。此时,要想维持原有的充分就业的实际工资(W/P0),货币工资(W)势必要降低。但是,根据假设条件,由于工人们的抵抗,货币工资(W)的下降具有“刚性”,即不能下降,所以实际工资不得不上升到(W/P2)。 当实际工资为(W/P2)时,劳动的供给大于对劳动的需求,此时,虽然存在着大量的劳动供给,但由于实际工资太高,企业只能雇用N2数量的劳动, N2代表就业量。把N2代入生产函数中,可以得到相应的y2的数值。由于N2小于N。,所以y2也小于y0。 当P逐渐上升时,在货币工资不变的条件下,实际工资不断下降。 这时,就业量也会和上述P2的情况一样沿着劳动的需求曲线(Nd)而增加,一直增加到N。时为止,此时的价格等于P0。如果价格水平还要上升,那么,实际工资会下降到均衡水平(W/P0)以下,劳动市场会进入总供给曲线为垂直线段的情况。 总之,当P逐渐上升时,就业量会随之而增加到N0的数值。把这些不同数值的N分别代入生产函数,可以得到相应的许多y的数值。由于N逐渐增加到N0,所以y也逐渐增加到y0。P和y之间的这种关系可以用图中E点以下向左下方倾斜的线段表示出来。 (3)把图中的垂直线段和倾斜线段连接在一起就是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3.特殊形式 在得到上述的总供给曲线之后,西方学者往往还对该曲线加以进一步简化,把该曲线的向左下方倾斜的部分当做为一条水平线,即把水平线当做为向左下方倾斜部分的近似值,如图所示。西方学者把图中的由垂直和水平线段组成的曲线称为反L形的总供给曲线。它的意义是:在到达充分就业国民收入以前,经济社会大致能以不变的价格水平提供任何数量的国民收入,而在到达y。之后,不论价格水平被提高到何种程度,该社会的国民收入不会增长,而有可能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 该曲线也被称为凯恩斯萧条模型的总供给曲线,因为,在严重的萧条状态时,由于存在着大量闲置不用的劳动力和资本设备,所以当整个社会的生产量或国民收入增长时,价格水平和货币工资会大致保持不变。因此,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一直到充分就业时为止。 第三节 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以上分别论述了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作为凯恩斯主义重要代表的主流学派经济学家试图用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来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在这里,同时使用长期和短期总供给曲线。也就是说,他们把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把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如图1所示。 一、萧条和高涨状态 从图中可以看到,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AD是总需求曲线,ASS是短期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二者都处于很低的水平,第一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 第二种情况是,当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从AD右移到AD1时, 短期总供给曲线ASs和新的总需求曲线AD1的交点E1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1,价格水平为P1,二者都处于很高的水平,第二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 二、滞涨状态 假定短期总供给曲线由于供给冲击(如石油价格和工资等提高)而向左移动,但总需求曲线不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短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可以用图2表示。 在图中,AD是总需求曲线,ASs是短期总供给曲线,两者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现在由于出现供给冲击,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到AS1s,总需求曲线和新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E1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1,价格水平为P1,这个产量低于原来的产量,而价格水平却高于原来的价格水平,这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滞胀状态,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结合在一起的状态。 上述的萧条状态、高涨状态和滞胀状态都被认为是短期内存在的状态。在短期内,例如在几个月或在一两年内,企业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相对不变,因而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延伸,在长期内。一切价格都能自由地涨落,经济具有达到充分就业的趋势,因而总供给曲线成为垂线。 三、长期状态 图中的ASL是长期总供给曲线,它和潜在产量线完全重合,当总需求曲线为AD时,总需求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为y,价格水平为P,当总需求增加使总需求曲线从AD向上移动到AD1时,总需求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ASL的交点E1决定的产量为y1,价格水平为P1,由于y = y1= yf,所以在长期中总需求的增加只是提高了价格水平,而不会改变产量或收入。 由上述可见,主流学派认为总供给—总需求分析可以用来解释萧条状态、高涨状态和滞胀状态的短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也可以用来解释充分就业状态的长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相应地,在政策主张上,主流学派经济学家认为,虽然经济在长期内可以处在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但短期内的萧条和过度繁荣是不可避免的,仍然可以给社会带来损失。因此,有必要执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以熨平萧条和过度繁荣所带来的经济泪动,使经济按续夌于稻定的充分就业的状态。 第四节 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 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不仅可以从供求这两个方面来说明收入的决定,而且可以更充分地说明宏观经济政策的有关间题。本节说明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先介绍在不同的供给假定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一、凯恩斯情形 在图中,将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结合起来。 设经济初始均衡位于E点,在此点AS和AD相交。假定政府进行一次财政扩张,使AD曲线向右移动,从AD移动至AD1。这时经济的新均衡在E1点,这时产量增加。由于厂商在价格水平P0下愿意供给任意数量的产品,因而不存在对价格的影响。根据上图,政府财政扩张效果只是提高产量和就业。同样可以说明,在凯恩斯情形下,名义货币量的增加会导致经济中均衡产量的增加,且也不存在对价格的影响。 二、古典情形 在古典情形下,总供给曲线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上是垂直的。不论价格水平如何,经济中的全体厂商的供给量为yf。在这样的供给假定之下,可以得出与上述凯恩斯模型完全不同的结果。 左图考察了在古典供给假定下一次财政扩张的效果,图中,总供给曲线为AS,经济初始均衡为E点。政府的财政扩张使总需求曲线从AD移动到AD1。在初始价格水平P0,经济的支出升至E1点。在价格水平P0,产品需求上升了。但厂商不可能获得劳动力来生产更多的产量,产品供给对新增的需求无法作出反应。由于厂商试图雇用更多的工人,他们抬高了工资和生产成本,因而必须为他们的产品索取更高的价格。于是,产品需求的增加只会导致更高的价格,而不能提高产量。 价格的上涨降低了实际货币存量并导致了利率的上涨和支出的减少。经济沿AD1曲线不断向上移动,直至价格的上升和货币实际余额的下降是以将利率提高和支出降低到与充分就业相一致的水平。这就是在价格P1的情形。在E2点,总需求在更高的价格水平上再次与总供给相等。 再来看古典条件下货币扩张的效果,右图描述了在古典供给条件下名义货币扩张的情况。 图中的E点为初始的充分就业均衡点,AD与AS在此点相交。现在假定名义货币存量增加了.相应地,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到AD1。假如价格固定,经济会移动至E1,即凯恩斯均衡点,但是,现在产量是固定供给的,总需求的增加导致了对产品的超额需求。试图通过雇用更多劳动力来实施扩张的厂商推动了工资和成本的上涨。相应地,价格也随之上涨,这意味着实际货币存量将不断向其初始水平回落。事实上,价格会持续上涨,直到产品的超额需求消失时为止。这样,价格必须上涨到经济达到E2点的程度.这时AS与新的总需求曲线AD1相交。只有当总需求再次与充分就业的供给量相等的时候,产品市场才会出清,价格上升的压力才会消失。 再来考虑经济从E点移动到E2点的调整过程。这里没有产量的变化而只有价格水平的变化,注意价格上升与名义货币量的增加恰好同一比例。从图中可以看到,作为对名义货币增加的反应,AD曲线会向上移动一段与货币增加比例相同的距离。因此,在E2点,实际货币存量M/P恢复到其初始水平。在E2点,名义货币和价格均变动了同一比例,使得经济的均衡产量维持不变。这样,可以得出古典模型的一个重要结论:在古典供给条件下,名义货币的增加将促使价格水平上升同一比例而利率和实际产出维持不变。在宏观经济学中,将货币存量的变动只导致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实际变量(产量、就业)无一发生变化的这种情况,称为货币是中性的。 三、常规总供给曲线情形下总需求曲线移动的不同效应 在政策效果部分讨论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在此用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说明政府旨在刺激总需求的措施所产生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两条曲线相交于何处。下图进一步说明了这一问题。 前面说过,在总供给曲线的平坦(有弹性的)部分,经济存在着过剩的生产能力。这时,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比如左图中从AD移动到AD2,这时产量较大的增加只伴随着价格以较小的幅度上升。另一方面,在总供给曲线的陡峭(弹性较小)的部分,经济接近于其生产能力。这时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比如在右图中从AD3移动到AD4,产量增加很少,而价格却显著上升。 四、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 AD—AS模型不仅能清楚地说明总需求曲线移动的效应,而且还能说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这是IS—LM模型所不及的。 下图说明了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在此考虑的是由于经济中企业的设备投资增加而造成生产能力增大的情形。这时.总供给曲线将向右移动,从AS0移动到AS1。如果经济最初运行在总供给曲线的陡峭部分而且总需求曲线是相当无弹性的.比如说,如图中所示的AD1,那么总供给的增加意味着新的均衡价格水平将明显低于初始价格水平。另一方面,如果经济最初运行在总供给曲线的平坦部分,比如说 图中的AD0,则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果不大。这是因为总供给曲线的平坦部分表明了经济中存在着过剩的生产能力。新追加的生产能力对于生产的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水平的影响都很小。 下图描述了从国夞购乸的抝入品(毜如石油)价格上涨的效应。这时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从微观角度看,为了使厂商愿意生产与以前相同的产量,它们必须能得到更高的产品价格。从图中可以看出.即使这时经济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价格水平也会上升。 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受到的石油供给冲击被认为是一个现实一个现实的事例。据说冲击主要由中东国家组成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在1973年决定运用它们的市场力量对输出到包括美国在内的某些西方国家的石油数量加以限制所造成。最初的限制部分地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因为许多欧佩克成员看到,美国在以色列与控制欧佩克的阿拉伯国家双方之间持续不断的争端中始终支持以色列。然而,不久它们就认识到自己具有(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真正的经济力量,石油价格进而迅速上升。 就整个美国经济而言,石油价格的提高使许多高度依赖于石油的行业的生产成本提高。这个结果可以用供给曲线的移动来说明,如上图所示。面对更高的石油价格,厂商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生产的产量降低了。总供给曲线的移动使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在初始价格水平P0处,总供给曲线的移动意味着存在对商品的超额需求。在图中,欧佩克提高了石油价格。这使得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从而导致一个更高的均衡价格水平P1与更低的产量水平。 第五节 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数学小结 对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研究可以说是对到目前为止的全部宏观经济理论体系作出的总结。这一研究涉及了三个市场和一个总量函数,即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总量生产函数。它们中的每一个都能用数学公式表示出来。因此,在结束对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研究之际,在此以数学方程的形式对过去的全部宏观理论进行总结。 一、短期总供给模型:存在着四个方程,即: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i(r)+g=s(y-t))+t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M/P=L1(y)+L2(r) y=f(P) 劳动市场均衡条件: Nd=Nd(W/P) W=Wˉ 总量生产函数: y=f(N,Kˉ) y=f(P) y、P、r、N 在上述第一和第二个方程中消去r,可得到y与P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即为总需求曲线。利用第三个方程和第四个方程消去w,可得到另一个y与P之间的关系,即为总供给曲线。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函数结合在一起决定y与P的数值,然后把这两个数值代入其他公式可以求得r与N的数值。总之,从上面四个方程可以确定y、N、r和P。 二、长期总供给模型:存在着四个方程: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i(r)+g=s(y-t)+t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P=L1(y)+L2 (r) y=f(P) 劳动市场均衡条件:Nd=Nd(W/P) NS=NS(W/P) 总量生产函数: y=f(N,Kˉ) y=yf y、N、r、P 可以看到,长期和短期模型的差别仅在于劳动的供给函数。在长期模型中,通过劳动市场的均衡条件,可以求得充分就业的N,把N代入生产函数,可以求得充分就业的y,根据充分就业的y所作的垂直线即为长期总供给曲线。根据第一和第二式可以求得P和y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代表总需求曲线,总之,通过四个联立方程,可以求得y、N、r和P的数值。 第六节 述评 关于AD—AS模型的内容,有四个特点需要注意: 第一、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是静态和封闭的宏观经济模型。这里的“静态” 系指没有时间先后或差距的意思;它的含义和微观部分相同。由于是静态模型,所以它只限于解释均衡状态,或者,解释由于外生变量的一次性变动而引起的内生变量(如价格水平)的变化。换言之,严格说来,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虽然涉及到价格的高低,但却不能解释通货膨胀率的大小及其变动的问题,因为这一问题涉及到通货膨胀率,从而涉及到时间的变化。由于这一原因,要想论述通胀问题,必须把该模型加以动态化。这一工作将在通货膨胀理论中进行。这里“封闭”的含义和它的经济学的一般含义相同,是指不对外开放的封闭经济。关于对外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将在四部门经济模型中加以论述。 第二、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除了它本身的意义以外,还是对宏观部分迄今所包括的内容的总结。这一点可以从短期和长期总供求数学模型的四个方程中看出来。在四个方程中,代表IS和LM曲线的头两个方程的综合构成了总需求曲线;代表劳动市场均衡和总量生产函数的后两个方程的综合则构成总供给曲线。 第三、既然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是宏观部分迄今所包括的内容的总结,在过去对宏观经济学所作出的全部评析当然也适用于这个模型。 第四、在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中,生产函数是总供给曲线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在生产函数中,却存在着一个重大缺点,即:它假设整个国家只生产一种产品(y或国民收入)。然而,这个单一的产品却被使用于两种不同的用途,消费和投资。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假设:不论国民收入的数值为多少,它所含有的消费品和投资品的比例都能适合消费和投资两个部门的要求,而事实表明,这种假设是没有根据的。 虽然生产函数的这一重大缺点并不足以推翻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然而,它可以再一次提醒我们,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很不精确的学科,从而,即使以它的有用部分而论,它也只能在很粗略的意义上给我们提供参考性的意见。 生产函数的单一产品的缺点也同样适用于微观部分的边际生产率论。由于这一缺点不像资本衡量问题那样,能威胁该论的成立与否,所以在当时没有提及。但是,它仍然是涉及该论能否存在的次要原因。 早在百余年以前,马克思已经考虑到生产资料(投资品)和消费(消费品)两大部门的比例问题。他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公式以及对公式的说明可以充分证实这一点。在今天,它们仍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十八章 经济增长理论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论述在动态条件下,国民收入有何变化,即经济增长的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经济增长的两个模型。了解经济增长的相关因素。 [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增长的模型和有关经济增长的计算。 [教学要点] (1)经济增长的内涵 (2)有关经济增长的假定 (3)哈罗多—多马模型 (4)新古典增长模型 (5)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教学时数] 9学时 [教学内容] 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是研究经济长期发展趋势的问题,而经济周期理论则是着重研究经济的短期波动。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密切相关,互为条件。经济周期理论主要是从总需求变动的角度来考察经济短期波动的原因,经济增长理论则主要是从总供给变动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增长的源泉,以及如何增加总供给,使经济处于长期稳定发展状态(即哪些因素决定了GDP的增长?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是合乎理性的?怎样才能实现这种合乎理性的增长?)。从一个经济周期来看,其过程中的经济扩张阶段可视为短期的经济增长。 第一节 经济增长概述 经济的不断向上增长的趋势,使得不断膨胀的人口有一个不断提高的生活标准。因此,人们开始研究是什么因素导致了经济的长期增长。 一、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的含义及特征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是指一国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即一国GDP的增加或人均GDP的增加)。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1、指一国国民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的潜在生产能力的扩大及实际增加量; 2、指决定一国生产能力的各种资源、资本积累的数量和质量及技术水平等诸因素的扩大和改进。美国经济学家 S·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给经济增长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经济增长的中心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制度与意识形态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 (二)经济增长的特征(库兹涅茨)。 1、量的特征: (1)经济增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产量增长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人口增长率、人均产量增长率(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都相当高。 (2)无论是劳动生产率还是包括其他生产要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其增长速度都很高。 2、社会特征: (1)经济结构渐进地变革,这种变革包括:以农业为主变为以非农业为主和服务业的扩大,生产单位规模的变化,劳动力就业状况的变化,消费结构的变化,国外供给与国内供给的相对比例的变化等。 (2)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迅速改变,向城市化过渡。所谓城市化,按库兹涅茨定义是“相当大量的人口密集居住的人口集中”。城市化是农业衰落,工业繁荣的结果。 3、国际间的扩散特征: (1)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发达国家借助于不断进步的技术,依靠通讯和运输业的发展,通过各种手段向世界其他国家延伸,使增长成为世界性的趋势。 (2)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距离相当大。 二、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 (1) 经济增长的要素。 虽然各国发展经济的途径不尽相同,但经济增长的基本机制都是相同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不外乎4大要素的贡献: (1)人力资源,包括劳动力的供给、教育、纪律和激励。人力资源要素包括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队伍的技术水平。一个国家可以购买最先进的设备和装置,但这些设备和装置需要那些有技术的受过训练的劳动力来使用,才能使其发挥真正的效用。提高劳动力的阅读能力、健康程度、纪律意识以及适应新技术发展的操作能力,都将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劳动力的质量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2)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矿产、燃料和环境质量。自然资源要素是指耕地、石油天然气、森林、水力和矿产资源等,发达国家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在农、林、渔业等方面获得了发展的后劲。但当今自然资源的拥有量并不是经济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 (3)资本品要素,包括机器、工厂和道路。积累资本是需要牺牲许多当前消费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一般都在新资本品上大量投资。资本的形成还包括那些由政府承担的为新兴的私人投资部门提供基础设施的社会基础投资,如引水工程、公众医疗保健事业等。应该说明的是:这些投资先于贸易和商业,为生产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但这些投资私人公司是无法进行的,只有依靠政府才能使这些投资有效进行。 (4)科学技术,包括科学、工程、管理和企业家才能。科学技术对于提高生产率是十分重要的。经济增长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制过程,像欧洲、北美和日本那样生产潜力获得提高的原因所在就是持续不断的发明和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更主要的是以一种不为人察觉的方式,微小地、不断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出的数量。当然也有划时代的技术变革。技术进步并不只停留在找到更好的产品和工艺流程,更重要的是要培育一种企业家精神,这种制度的创新也将推动经济不断攀向新的高度。这4大要素,像4个轮子推动经济向前发展。 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正确认识和估计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于理解和认识现实的经济增长和制定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就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研究部分。在此,主要介绍两位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和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二)丹尼森关于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E.F. Denison)受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委托,根据美国历史统计资料,对美国1909—1929年和1929—1969年的经济增长的因素作了对比分析和估算。 1、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关于生产要素投入量,丹尼森把经济增长看成是劳动、资本和土地投入的结果,其中土地可以看成是不变的,其他两个则是可变的。关于要素生产率,丹尼森把它看成是产量与投入量之比,即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要素生产率主要取决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和知识进展。具体而言,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六个。即:(1)劳动;(2)资本存量的规模;(3)资源配置状况;(4)规模经济;(5)知识进展;(6)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 2、丹尼森进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量的测定,把产量增长率按照各个增长因素所作的贡献,分配到各个增长因素上去,分配的结果用来比较长期经济增长中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在1985年出版的《1929—1982年美国经济增长趋势》一书中,丹尼森根据美国国民收入的历史统计数字,对上述各个增长因素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其结果被总结在下表中。 表 总国民收入增长的源泉(1929—1982) 增长因素 增长率(%) 总要素投入 劳动:1.34 资本:0.56 单位投入的产量 知 识:0.66 资源配置:0.23 规模经济:0.26 其 他:-0.03 1.90 1.02 国民收入 2.92 运用1929—1982年间的数据,丹尼森计算出2.92%的年实际产量增长率中的1.9%应归功于要素投入的增加。 劳动力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当大。其原因可以部分地从经济增长的分解式中得到解释,即劳动的产出弹性相对较大,所以劳动的增长率就有相对大的权重。 从要素生产率增加或每单位要素投入产量的源泉来看。令人震惊的事实是,知识的进展解释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约2/3的贡献。此外,资源配置这一因素对要素生产率增加的贡献也不可忽视。例如人们从薪水少的工作“跳槽”到更好的工作,从而导致产量的增加或收入的增长。另一个重要情形是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的就业而引起的生产要素的再配置。另一个因素是规模经济。从表可以看到收入年平均增长中超过10%的部分要归功于经济中运作规模的扩大。当经济运作的规模扩大时,每单位产量要求的投入更少,这主要是因为在小规模水平上使用技术经济的效率可能不高,但在更大的生产规模上则产生节约,带来规模经济效应。 据此,丹尼森的结论是,知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丹尼森所说的知识进展包括的范围很广。它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的进步和由于采用新的知识而产生的结构和设备的更有效的设计在内,还包括从国内的和国外的有组织的研究、个别研究人员和发明家,或者简单的观察和经验中得来的知识。丹尼森所谓的技术知识是,关于物品的具体性质和如何具体地制造、组合以及使用它们的知识。他认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明显的,但是只把生产率的增长看成大部分是采用新的技术知识的结果则是错误的。他强调管理知识的重要性。管理知识就是,广义的管理技术和企业组织方面的知识。在丹尼森看来,管理和组织知识方面的进步更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国民收入,因此它对国民收入的贡献比对改善产品物理特性的影响更大。总之,丹尼森认为,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进步的重要性是相同的,不能只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 丹尼森采用定量的方法,把国民收入总增长率按照每一种投入因素所作出的贡献逐一分解,以考察每一种投入因素在经济总增长中所起的相对作用。具体分析方法如下:首先按生产三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划分投入要素,并认为由于土地面积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有土地开采和矿藏开采也是资本投入量增加的结果,因而不会有土地投入量的增加,在投入要素中不考虑土地的作用,所以可只考虑劳动和资本两类投入要素。然后选择某一年作为基年,考察该年中每一单位投入要素对产量所作出的相对贡献以及各投入要素的数量,并得出基年的总产量。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总产出量也将不断增加。假如在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的同时,生产效率也有所提高的话,则总产量的增长率一定大于投入要素的增长率。丹尼森将总产量增长率归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投入要素的增长率,另一部分是单位投入要素的产出增加率。例如某年国民收入增长了4%,如果该年的投入要素实际增长了1.5%,则可以确定每单位投入要素的产量必定增加了2.5%。 丹尼森利用索洛框架(所谓索洛框架是指诺贝尔奖得主索洛(Robert M.Solow)建立的一个测定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解释框架)对美国经济增长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它以生产函数为切入口。一般生产函数的数学表达式为: Q=F(K,L,T) 式中Q—产出;K—投入的资本;L—投入的劳动力;T—经济中的技术水平;F—生产函数。 假定T的变化引起K和L边际产品的同等增加,因而生产函数可以改写为: Q=TF(K,L) 上式经过一系列变量代换可得: ΔT/T=Δ(Q/L)/(Q/L)-SK(ΔK/K-ΔL/L) 式中;SK—资本在收入中的份额。 丹尼森通过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之后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要使经济增长,就必须更勤奋地工作、节制消费、增加投资、改善流通环节、发展教育、开发智力、推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研究并尽快推广其成果,使之成为生产力,最有效地配置生产资源。 丹尼森将提高经济增长率的措施分为2大类:一类是可使增长率在短时期内见效的措施,例如促使资源更合理、更畅通地流动,提高国民收入中储蓄和投资的比重等;另一类则是可以促使增长率保持长时期上升的措施,如提高教育质量、使劳动力素质尽快提高等。 除了对上述因素的考察以外,丹尼森还考察了政府各项政策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其结论是:与其他因素相比,政府政策的作用相对很小。他曾列举 31个政策项目,其中对经济影响的最大值也只不过每年0.1个百分点。因此他认为,很难通过政府政策的作用去影响经济增长率,宏观经济政策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方面所能做出的最重要贡献,仅在于保证国民经济不再发生每次衰退时总要出现的增长停滞现象。 (3) 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是运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国民产值及其组成部分的长期估量、分析与研究进行各国经济增长的比较,从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中探索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1、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化。 第一、知识存量的增长。库兹涅茨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迅速增加了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存量,当这种存量被利用的时候,它就成为现代经济高比率的总量增长和迅速的结构变化的源泉。但知识本身不是直接生产力,由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经过科学发现、发明、革新、改良等一系列中间环节。在知识的转化过程中需要有一系列中介因素,这些中介因素是,对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训练进行大量的投资;企业家要有能力克服一系列从未遇到的障碍;知识的使用者要对技术是否适宜运用作出准确的判断等。在这些中介因素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知识的转化过程,知识最终会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第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库兹涅茨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是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为了弄清什么是导致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的主要因素,库兹涅茨对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长期分析。他得出的结论是,以人均产值高增长率为特征的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三、结构变化。库兹涅茨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它们增长的历史过程中,经济结构转变迅速。从部门来看,先是从农业活动转向于非农业活动,后又从工业活动转移到服务性行业。从生产单位的平均规模来看,是从家庭企业或独资企业发展到全国性,甚至跨国性的大公司。库兹涅茨强调,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时期的总体增长率和生产结构的转变速度都比它们在现代化以前高得多。库兹涅茨把知识力量因素和生产因素与结构因素相联系起来,以强调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难看出,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与丹尼森分析的一个不同之处是他重视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库兹涅茨认为,不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变动缓慢,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较小,主要表现在,不发达国家传统结构束缚着被聚集在传统的农业部门中的60%以上的劳动力,而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阻碍着经济增长;同时,制造业结构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增长对它提出的要求,需求结构变化缓慢,消费水平低,不能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强有力刺激。 2、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库兹涅茨所谓的倒U字假说) 在1954年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所作的演说中,库兹涅茨首次论述了如下一种观点,即: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创造”与“破坏”改变着社会、经济结构,并影响着收入分配。库兹涅茨利用各国的资料进行比较研究,他得出的下述结论流传较广:“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其后,经历收入分配暂时无多大变化的时期,到达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趋于平等。” 如果用横轴表示经济发展的某些指标(通常为人均产值),纵轴表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则这一假说揭示的关系呈倒U字形,因而被命名为库兹涅茨的倒U字假说,又称库兹涅茨曲线。 库兹涅茨在说明这一倒U字形时,设想了一个将收入分配部门划分为农业、非农业两个部门的模型。在此情况下,各部门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变化可以如下三个因素的变化来说明。这三个因素是:按部门划分的个体数的比率;部门之间收入的差别;部门内部各方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库兹涅茨推断这三个要素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起下述作用:(1)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由于不平等程度较高的非农业部门的比率加大,整个分配趋于不平等。(2)一旦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由于非农业部门的比率居于支配地位,比率变化所起的作用将缩小。(3)部门之间的收入差别将缩小。(4)使不平等程度提高的重要因素财产收入所占的比率将降低,以及以收入再分配为主旨的各项政策将被采用等等,各部门内部的分配将趋于平等,总的来说分配将趋于平等。 库兹涅茨假说提出后,一些西方学者曾就有关倒U字形形成的过程、导致倒U字形的原因以及平等化过程进行过较多的讨论。经济发展的资料表明:库兹涅茨曲线不符合第三世界国家的实际情况。换言之,随着经济发展的进程,第三世界国家的收入不平等程度越来越大,并没有向平等方向转变。 三、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经济增长率可用来衡量经济增长。所谓经济增长率是指排除价格波动影响后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实际上也就是产量的增长率.其公式如下: 经济增长率G=(当年GNP-上年GNP)/上年GNP 该公式只能计算2年间的增长率,如果要计算某一时期内的年平均增长率则可以这一时期的第一年和最后一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依据,采用复利方法加以计算,公式如下: 假定国民生产总值年幻均增长玏为z,旾间跨度为t,Y0为基期(t期第一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Yt为t期最后一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则 Yt= Y0(1+r)t 其中 r=(Yt/Y0 )1/t-1 或用对数方法求得 lg Yt=lg Y0+t. lg(1+r) 或 lg(1+r)=(lgYt-lgY0)/t 从以上公式中可以看出:t期的增长率与该期的第一年和最后一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有关,但与其他年份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无关,因此如何选择年份非常重要。如果第一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较低(经济正好处于衰退时期),而第t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又很高(经济正好处于繁荣时期),那么计算出来的增长率就偏高。反之,第一年较高而第t年又较低,则计算出的增长率就会偏低。所以,在选择上,就要注意使第一年与第t年所处的经济周期在相同的阶段上,这样就可消除经济周期波动对增长率的影响,得出比较正确的增长率。 为避免复利计算可能出现的误差,获得更精确的增长率数值,还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法加以计算。这种方法考虑了所选时期内每一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可排除第一年和第t年实际GDP对增长率的影响,使误差最小化。方法如下: 假如是用人均实际GDP增长率来衡量经济的增长,那么,就可以在增长率中减去人口增长率,如果以rp代表人均实际GDP增长率,p代表人口增长率,则: rp=r-p 或 rp=(Yt/Y0)1/t-(Pt /P0)1/t 式中:P0—基年的人口数;Pt—第年的人口数。 四、经济增长的源泉和趋势。 (一)经济增长的源泉。 经济增长是总产量的增长,即总供给的增长。因此可以从生产函数来分析经济增长率的源泉即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设经济社会的总生产函数为: Yt=Atf(Lt,Kt) 对该生产函数关于时间变量t求全导数,得: dyt/dt=f(Lt,Kt)dAt/dt+Atθf/θLtdLt/dt+Atθf/θKtdKt/dt 上式两端除以Yt,并定义参数 λL=θYt/θLtLt/Yt为劳动产出弹性参数; λK=θYt/θKtKt/Yt为资本产出参数。 则有 (dYt/dt)/Yy=(dAt/dt)/At+λL(dLt/dt)/Lt+λK(dKt/dt)/Kt 即:产出增长率=(劳动力份额·劳动增长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技术进步增长率。 也可用下式表达: ΔY/Y=(1-θ).ΔL/L+θ.ΔK/K+ΔA/A 由此可看出,经济增长得源泉在于劳动力和资本得增长以及技术进步三个方面。现代经济为了强调教育和培训对经济增长得潜在贡献,还将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得投入写进生产函数。所谓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个人身上的获取收入的潜在的能力价值,它包括天生的能力和才华以及通过后天教育、培训获得的技能。 (二)经济增长的趋势(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 总结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可以概括出经济增长的7大趋势: (1)资本存量增加的速度远比人日和就业量的增长速度快,并导致资本深化。 (2)20世纪绝大部分时间里实际工资水平呈现强劲的上升趋势。 (3)从长期看,工资与薪金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略微有些上升,但近20年来几乎保持不变。 (4)实际利率和利润率有较大的波动,特别是在经济周期中,但在20世纪它们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5)按照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产出比率应稳步上升,但自1900年以来,这个比率实际上是下降的。 (6)20世纪绝大部分时间里,国民储蓄占 GNP比率和投资占 GNP的比率一直是稳定的。但是,1980年以后,美国的国民储蓄率急剧下降。 (7)不考虑经济周期的影响,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产出增长大大高于加权平均后资本、劳动和资源投入的增长,表示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关键作用。 五、经济增长的环境分析 一国经济要保持高速、稳定、持续、协调地增长,不仅与资本、劳动力、技术的投人有关,而且与宏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有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国际环境3个方面。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经济增长才能成为现实。反之,投入则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甚至完全不能发挥作用。 (1)社会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增长是一种社会过程,它与社会的其他过程紧密相关,特别是与政治、社会的稳定直接有关。社会环境的优化,将对经济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投资活动会持续增长。这是由于投资是一项长期的经济行为,投资的收益要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后才能体现。如果社会环境不稳定,投资的预期收益为负,毫无疑问,投资者一定会停止投资。第二,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劳动者富有劳动力供给的积极性。假如社会不稳,劳动者的就业、生活乃至生存均将遭到威胁,导致劳动者劳动供给的积极性减弱。第三,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生产者具有生产的积极性。由于社会稳定,生产者将会有预期的利润,因而,愿意进行生产活动。第四,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具备了进行生产活动的客观条件。交通顺畅,信息传播快,水、电、能源、劳动力供应正常,为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条件。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社会环境的稳定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亚洲的“四小龙”均是在社会环境稳定的条件下求得经济增长的。 (2)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一种控制自然、改造自然并向自然索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过程,因而生态环境也有一个自身的再生产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会严重阻碍经济的增长,主要体现在:其一,增大经济增长的成本,遏制经济增长的速度。随着经济的增长,资源的投入也会增加,有可能出现资源赤字,迫使人们使用更低品味的资源,从而引起生产成本的急剧增长。其二,经济增长越快,工业越发达,对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就越大,环境污染将造成经济增长的负效应或增加经济增长的成本,当经济增长负效应超过正效应时,经济增长也就失去其现实意义了。因此,为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保证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必须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 (3)国际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国际环境是一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它对经济增长也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在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下,一国经济可以较快地增长,特别是有利的国际环境可以为本国的产品提供国际市场,填补资金缺口,引进技术,为本国的经济增长开辟新的空间。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就是充分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间内对他们有利的国际环境,走贸易立国之路,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协作,全方位开辟国际市场,从而实现了经济腾飞;反之,如果国际环境恶化,将会导致经济增长的减缓甚至停滞。 第二节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在现代经济增长模型中,最早流行的是20世纪4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H.E.Harrod)(1939年发表的《论动态理论》)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Evsey D.Domar)同时独立提出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西方经济学界一般将两个模型相提并论,称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这个模型旨在说明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和经济波动的原因。 一、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 (一)模型的假设。 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是建立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均衡理论基础之上的,但在分析方法上,比凯恩斯的短期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更进一步,它采用了长期动态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增长。为了分析社会经济实现稳定的均衡增长所需具的条件,哈罗德在建立其经济增长模型时作了如下的假设: (1)社会经济只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既可以是消费品,也可以是投资品,因此,该模型也被称为“一部门经济”的增长模型。 (2)社会生产过程只使用劳动力和资本两种要素,且两种要素不能相互替代。 (3)储蓄倾向不变,即边际储蓄倾向等于平均储蓄倾向,因而国民收入水平决定储蓄水平。 (4)资本—劳动比率固定不变,因而资本—产出比率也不变,即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所耗劳动和资本不变,规模收益不变。 (5)技术状态既定,不存在技术进步。 (二)三个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哈罗德在上述假定的基础上将经济增长抽象为三个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1、经济增长率G=ΔY/Y。即经济增长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哈罗德又进一步将经济增长率细分成3种含义的增长率: (1)实际增长率Gt:指一定时期实际国民收入增量与原有国民收入之比。 (2)均衡增长率Gw(有保证的增长率或合意增长率):在进行动态理论分析时,必须考虑企业家的预期和是否合乎企业家的意愿等心理因素,此时若把资本—产出比理解为企业家意愿中所需要有的资本—产出比,用vr表示,那么收入增长率是与企业家所需要的资本—产出比适合的收入增长率,是企业家感到满意的收入增长率,因此称作有保证的增长率。是假定技术不变条件下的增长率,也是企业感到满意并愿意维持下去的增长率。 (3)自然增长率Gn:指在人口增长、技术进步条件下能够实现的经济增长率。是潜在的或最大可能的增长率,是从整个社会来看适应于劳动力的增长和技术进步,又能实现充分就业的增长率。则自然增长率Gn=劳动力年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年增长率。 2、储蓄率s=S/y。即储蓄额S与国民收入y的比值,并且全部储蓄均转化为投资,其余国民收入都用于消费。 3、资本—产出比率v=K/y。即每增加一单位国民收入所需要的资本量,它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 (三)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 一国的经济增长数学表达式为: Gt=s/v 式中 G—经济增长率; S—储蓄率; v—资本—产出比率。 [证明:哈罗德认为,一个社会的资本(存量)和该社会的总产量或实际国民收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这一比例被称为资本—产量比,以v来表示。若K和y依次代表资本和产量(国民收入),则有; K=vy 随着一社会资本的增长,该社会的产量也会增长,假设二者的增长量依次为ΔK和Δy。二者之比被称为边际资本—产量比。如果原有的资本—产量比等于边际的资本—产量比,那么有; ΔK=vΔy (1) 由于〔假设〕不存在折旧,资本增量ΔK因而全部来源于新的投资,也就是说,ΔK=I,因此(1)式可以写成: I=vΔy (2) 由于 S=sy (3)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只有当I=S时,也就是只有当投资等于储蓄或者说储蓄全部用于投资时,经济活动才能达到均衡状态。哈罗德以凯恩斯提出的这个均衡条件为基础,进一步提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同样只有实现了I=S这一条件,经济才能实现均衡增长。根据(2)式和(3)式,可以得到: vΔy=sy 或者 Δy/y=s/v (4) 方程(4)式即为哈罗德模型的基本方程。它表明,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率就必须等于社会储蓄倾向与资本产量比二者之比。如果上述基本方程中v是资本德实际变化量与国民收入德实际变化量德比率,那么在一定储蓄比例之下,由此导致出德国民收入增长率被称为实际增长率,于是可得Gt=s/v。]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一国经济的增长率与该国的储蓄率成正比,与该国的资本—产出比率成反比。假如某国的储蓄率为30%,资本—产出比率为3,则该国的经济增长率Gt=s/v=30%/3=10%。如果资本—产出比率不变,该国若要将增长率提高到12%,则储蓄率必须达到36%,若储蓄率只能维持在30%而无法增长,则资本—产出比率必须降到2.5。 按哈罗德经济增长含义划分的3种增长率的基本公式为: 实际增长率Gt=st/vt 式中:Gt—实际增长率; st—实际储蓄率; vt—实际资本产出比率。 均衡增长率Gw=sd/vr 式中:Gw—均衡增长率,也称有保证的增长率; sd—均衡储蓄率; vr—均衡资本—产出比率。 例:假如消费倾向C/y=0.8,资本—产出比率v=4(拟定生产技术条件不变),第一年产量为100,可以列出表。 年份 GW y C I=S Δy ΔC ΔI=ΔS 1 2 3 4 _ 5% 5% 5% 100 105 110.25 115.76 80 84 88.20 92.61 20 21 22.05 23.15 0 5 5.25 5.51 0 4 4.20 4.41 0 1 1.05 1.10 表中,第一年的储蓄率s=20/100=20%。由于已假定v=4,所以Gw=20%/4=5%。如果第二年的实际增长率刚好等于Gw达到5%,则国民收入应增加到105;又假定储蓄倾向不变,则第二年的消费和储蓄各增加5%,分别为84和21。其中储蓄的绝对量虽然增加,但相对比例仍为20%,即s=21/105=20%,储蓄又全部转化为投资,因而决定了第三年的均衡增长率仍为5%,即Gw=20%/4=5%。当第三年的实际增长率正好等于均衡增长率5%时,国民收入又增加了。这表明在s=20%,v=4的不变条件下,经济增长一直保持5%的水平,从而实现稳定增长。 自然增长率Gn=s0/vr 式中:Gn—自然增长率,又称最适宜的增长率; s0—最适宜的储蓄率; vr—合意的资本—产出率。 如果现实经济活动出现的实际增长率Gt等于企业家感到满意的增长率,即有保证的增长率Gw,那么实际资本—产量比v就必然等于企业家所需要的(或希望保持的)资本—产量比率vr。或者说,如果国民收入按照Gw比率增长,那么与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的增长相联系的实际资本增量就会等于企业家感到满意的资本增量。由于积累或资本增量取决于企业家的意愿,所以只要国民收入按照Gw这个增长率增长,就会使企业家保持“愿意进一步实现类似增长” 的心理状态,从而国民收入就会年复一年地按照Gw增长下去。正是为此,哈罗德才把Gw称为“有保证的增长率”。这里的“有保证”是指“由于资本家满意而得到保证”而言。 (四)哈罗德模型遇到的两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 1、“存在问题”。经济沿着均衡途径增长的可能性是否存在,或者说,就具体的经济活动来说,是否存在一条均衡增长途径。这个问题又被称为“存在问题”。 由于实际增长率是许多各不相同的决策者的预期、决策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人们没有理由期望经济活动实际上一定会长期持久地按照“有保证的增长率”增长下去。同时,还应该考虑就业水平这一因素,说明实际增长率与劳动力增长率二者之间的关系。要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必须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简言之,按照哈罗德的说法,首先,国民收入要实现均衡增长就必须等于Gw。其次,要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就必须满足: Gt=Gw=s/v=s/vr=n=Gn (8) n为一国的人口增长率。这一等式表明了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必要条件。哈罗德又把符合上述条件的增长率称为“自然增长率”,用Gn来表示。显然,Gn=n。据说,这是社会所能达到的最大的、“最适宜的”增长率。如果(8)式所表明的条件得到满足,那么经济活动就会按照s/v=s/vr=n这一比率增长。在现实经济活动中,s/v=s/vr=n这一种情况毕竟是有可能出现的,因此哈罗德认为,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另一方面,由于储蓄比例,实际资本—产量比和劳动力增长率分别是由各不相同的若干因素独立地决定的,因此,除非偶然的巧合,这种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是不会出现的。于是,哈罗德认为,虽然Gt=Gw=Gn,这种理想的充分就业均衡增长途径是存在的,但是,一般说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可能性是极小的,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经济很难按照均衡增长途径增长。 2、“稳定性问题”。经济活动一旦偏离了均衡增长途径,其本身是否能够自动地趋向于均衡增长途径,这个问题又被称为“稳定性问题”。现在进一步考察一下Gtv=Gwvr=S,可见,只有当实际的资本—产量比v等于合意的资本—产量比vr时,实际增长率Gt才会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Gw。如果Gt大于(或小于)Gw,那么v就会小于(或大于)vr。也就是说,一旦实际增长率大于(或小于)有保证的增长率,企业的固定资产和存货就会少于(或多于)企业家所需要的数量。这种惍况促使伉业宾增动(戞减少)订货,增加(或减少)投资,从而使实际产量水平进一步提高(或降低),使实际增长率Gt与有保证的增长率Gw之间出现更大的缺口。现有的实际经济增长就会在市场上的企业中产生相应的反应,使得Gt进一步大于(或小于)Gw。因此,哈罗德得出结论,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一旦发生了偏差,经济活动不仅不能自我纠正,而且还会产生更大的偏离。这个结论被称为哈罗德的“不稳定原理”。这意味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难稳定在一个不变的发展速度上,不是连续上升,便是连续下降,呈现出剧烈波动德状态。 (五)Gt、Gw、Gn三者的关系及经济稳定性的差异。 1、当Gt与Gw不一致时,将导致经济短期波动。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①当 Gt>Gw时,即实际增长率大于均衡增长率。在这种情况下,或者是st>sd即实际储蓄率大于均衡储蓄率,此时,个人或厂商都要减少储蓄,以使储蓄率达到均衡的水平,储蓄的减少就意味着消费或投资的增加,从而刺激经济走向繁荣;或者是vt<vr即实际资本—产出比率小于均衡资本—产出比率,说明现有资本不足,为使v达到均衡的水平,厂商必定会增加投资,在乘数的作用下,促使实际增长率更高,从而资本显得更不足,投资会再扩大,经济处于累积性扩张状态。 ②当 Gt<Gw时,即实际增长率小于均衡增长率。同样,在此情况下,要么st<sd或者vt>vr。当st<sr时,即实际储蓄率低于均衡储蓄率,个人和厂商均会增加储蓄,以达到均衡的水平。储蓄的增加,就意味着消费的减少,从而引起经济衰退。当vt>vr时,即实际资本—产出比率高于均衡资本—产出比率。说明现有资本过剩,扩大了的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厂商必将减少投资,由于乘数的作用实际增长率将更低,这就更显得资本过剩,从而导致收入的下降和失业,引起总需求的降低,经济的进一步收缩,反过来又抑制投资的增加,经济处于累积性收缩状态。由于Gt和Gw的不一致,使经济在短期内不能保持稳定增长从而产生波动。 2、当Gw与Gn不一致时,将导致经济的长期波动。也可以分两种情况: ①当Gw>Gn,即均衡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说明厂商的预期投资超过了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能允许的程度,因而增加的资本得不到足够的劳动力来消化,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利用,结果导致生产效率下降,引起投资减少,经济将长期停滞。 ②当Gw<Gn,即均衡增长率小于自然增长率,说明厂商预期的投资尚未达到社会潜在的生产能力要求,劳动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工资低,利润高,刺激投资和生产的进一步扩大,经济出现长期扩张趋势。 Gw和Gn的不一致,导致了经济不能在长期内保持稳定增长从而发生波动。 3、当实际增长率、均衡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相一致时,经济才能稳定增长。哈罗德认为当Gt=Gw=Gn时,经济便实现了稳定增长的条件,这种情况称为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此时,表明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劳动力等全部自然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社会会在自然资源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下实现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这是一种最理想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增长。 但由于经济中决定Gt、Gw、和Gn的因素各不相同,三种增长率一致的情况发生的概率很低,因为没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促使他们能够保持一致。所以,经济增长就是不稳定的,实现“黄金时代”的途径像刀刃一样狭窄。因而哈罗德所提出的长期稳定的增长,常被形象地称为“刃锋式”的经济增长,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 二、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模型强调的是上期收入对本期投资的影响,而多马模型则强调投资的“双重性”,即投资不仅影响总需求,而且影响总供给。当本期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时,这项投资会提高下期的生产能力,从而增加总供给。净投资所增加的生产能力只有在下一时期中得到充分利用时,厂商才愿意投资。因此,下期的总需求只有在等于包括新生产能力在内的总供给时,经济才能均衡持续增长。多马也将经济增长抽象为三个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1、经济增长率G=ΔI/I。 式中:ΔI—投资的增量;I—投资量。 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生产能力增长多少,国民收入就能增加多少。 2、投资率I=ΔI/Y。投资率为投资额与国民收入之比,体现了投资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在投资等于储蓄的条件下,投资率与储蓄率相等。 3、资本效率k=ΔY/ΔI。即每一单位投资所能带来的国民收入的增量,它与技术水平有关,实际上是资本—产出比率的例数,所以多马模型可表示为: G=s.k 式中:G—经济增长率; S—储蓄率; k—资本效率(资本生产率)。 由于k=1/v,所以将哈罗德和多马模型结合起来,得: G=s/v=I.k 这就是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假如投资增加,那么对总供给增加的影响可用下式表示: ΔYQ=I.k 上式中ΔYQ为社会增加的生产潜力(即潜在产量的增加),I代表净投资,假如投资增加,那么对总需求增加的影响可用下式表示: ΔYD =ΔI.1/s ΔYD—总需求的增加; s—储蓄率; 1/s—投资乘数。 假如要实现充分就业的稳定增长,则: ΔYQ=ΔYD 即I.k=ΔI.1/s 并有ΔI/I=k.s 式中:ΔI/I—净投资增长率。 上式说明,如果净投资增长率等于资本效率与储蓄率的乘积,则经济可以实现稳定增长。 哈罗德—多马模型表明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少数几个经济变量的数量关系,它运用经济分析中动态均衡分析方法来考察实现稳定状态下均衡增长的条件,以及均衡值的大小,强调需求一方在供求双方相互作用趋向均衡中对供给的作用。并且说明要想保持充分就业,投资水平必须不断增长,假如投资水平保持不变,则实际国民收入水平和充分就业水平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其中哈罗德模型还包含着经济周期的积累性扩张和累积性收缩。 三、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含义。 1、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从凯恩斯的S=I这一公式出发,认为要使经济均衡增长下去,那么,一国每一时刻的储蓄应当全部转化为投资。 2、由于储蓄比例与资本生产率共同决定经济增长率,因而既可以在资本生产率为既定的条件下,用改变储蓄比例或投资比例的办法来改变经济增长率,也可以在储蓄比例不变的前提下,用改变资本生产率的办法来使经济增长率发生变动。 3、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凯恩斯采取短期分析方法,从有效需求不足出发,只注意投资在增加总需求方面的作用,而没有注意到投资在总供给方面的作用。由于投资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所以投资具有两重性,即一方面可以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具有生产能力效应,可以增加总供给。 第三节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一部分西方学者认为哈罗德的结论过于悲观,而且也不符合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各国的国民收入虽然经常处于波动之中,然而却还没有出现过哈罗德模型所指出的那种大起大落的状态。为了改变这一情况,一些西方学者在50年代提出了不同的增长模型。其中以美国的索洛提出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最为有名。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假定。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假定包括: (1)社会储蓄函数为S=sY,式中,s是作为参数的储蓄率; (2)假定有资本和劳动两个生产要素,且两个要素能相互替代,资本和劳动能够以可变的比例组合。在此假定下,资本产出比率即资本生产率是可变的。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 (3)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4)假定在任何时候,资本和劳动这两个生产要素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既然资本和劳动的比例是可变的,而一切经济活动又都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进行的,那么一切被投入的生产要素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于是对哈罗德模型来说有意义的实际增长率与均衡增长率之间的背离状态,对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就失去了意义(实际增长率与均衡增长率相等)。 在上述假定之下,并暂时不考虑技术进步,可将经济中的生产函数表示为人均形式: y=f(k) (1) 式中,y为人均产量;k为人均资本。下图表示了生产函数(1)的图形。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每个工人拥有的资本量的上升,即k值的增加,每个工人的产量也增加,但由于报酬递减规律,人均产量增加的速度是递减的。根据增长率分解式,在假定(2)和不考虑技术进步条件下,产出增长率就惟一地由资本增长率来解释。下面来考察资本与产量的关系。 一般地,资本增长由储蓄(或投资)决定,而储蓄又依赖于收入,收入或产量又要视资本而定。于是,资本、产量和储蓄(投资)之间建立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相互依赖的体系。 在上述体系中,资本对产出的影响可由人均生产函数(1)或上图来描述。资本存量变化对资本存量的影响是明显和直观的,产出对储蓄的影响可以用储蓄函数来描述。因此,在上述体系中,需着重说明的是储蓄对资本存量变化的影响。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经济的均衡为: I=S 即投资或资本存量的总增加等于储蓄。资本存量的变化等于投资减去折旧。当资本存量为K时,假定折旧是资本存量K的一个固定比率δK(0<δ<1),则资本存量的变化ΔK为: ΔK=I-δK 根据I=S=sY,上式可写为: ΔK=sY-δK 上式两边同时除以劳动数量N,有: ΔK/N=sy-δk (2) 另一方面,注意到k=K/N,于是k的增长率可写为: Δk/k=ΔK/K-ΔN/N=ΔK/K-n 最后一个等式用到了ΔN/N=n。于是有:ΔK=(Δk/k)K+nK 上式两端同除以N,则有: ΔK/N=Δk+nk (3) 将(2)和(3)合并,消去ΔK/N,则有: Δk=sy-(n+δ)k (4) (4)式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这一关系式表明,人均资本的增加等于人均储蓄sy减去(n+δ)k项。(n+δ)k项可以这样来理解:劳动力的增长率为n,一定量的人均储蓄必须用于装备新工人,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为k,这一用途的储蓄为δk。另一方面,一定量的储蓄必须用于替换折旧资本,这一用途的储蓄为δk。总计为(n+δ)k的人均储蓄被称为资本的广化。人均储蓄超过(n+δ)k的部分则导致了人均资本 k的上升,即Δk>0 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因此,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4)可以表述为: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三、稳态分析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所谓稳态是指一种长期均衡状态。在稳态时,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值并维持在均衡水平不变,在忽略了技术变化的条件下,人均产量也达到稳定状态。因此,在稳态之下,k和y达到一个持久性的水平。根据上述定义,要实现稳态,即Δk=0,则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换句话说,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稳态的条件是: sy=(n+δ)k (5) 需要注意,稳态虽然意味着y和k的值固定,但总产量和资本存量都在增长。实际上,在稳态中,总产量和总的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均与劳动力的增长率相等,即均为n。理解这一点,只须注意到劳动人口以速度n增长,因此,由于k=K/N固定,所以总资本存量K必须与劳动力按同比率n增长。又由于y=Y/N,且在稳态时y亦固定,因此总产量Y也必须按比率n增长。总之,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框架内,稳态意味着: ΔY/Y=ΔN/N=ΔK/K=n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稳态可以用图形来分析。图中sf(k)线为人均储蓄曲线。由于储蓄率s介于0和1之间,故人均储蓄曲线与人均生产函数曲线具有同样形状,但位于生产函数的下方。在这一坐标系下,通过原点,且斜率为(n+δ)的直线表示资本的广化,即(n+δ)k项。 根据以上的分析,在稳态时,有sy=(n+δ)k.因此,在图中,(n+δ)k线和sf(k)曲线必定相交。交点A所对应的人均资本为kA,人均产量为yA,这时人均储蓄恰好等于资本广化的需要,即syA=(n+δ)k A,或者说,人均储蓄恰好够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资本(设备)和替换折旧资本而不会引起人均资本的变化。 在A点以左,sf(k)曲线比(n+δ)k线高,这表明储蓄高于资本广化的需要。结果,当经济运行在A点左侧时,就存在着资本深化。资本深化意味着每个巭人卨有的资本存量上协,卻Δk>0。因此,在 A点以左,经济中的人均资本k有上升的趋势,如横轴上的箭头所示。随着时间推移,k向kA逼近,最终用于资本广化的所需的资本数量增加到这样一点,即kA点,在这一点上,所有的储蓄都仅用于保持人均资本k不变,经济达到稳定状态。在A点以右,情况正好相反,人均储蓄不能满足资本广化的需要,这时有Δk<0。所以,在A点以右,人均资本k有下降的趋势,如图中横轴上的箭头所示。 下面分析经济在向稳态过渡的时期里,经济增长的情况。当经济处于资本深化的阶段时,y和k会逐步上升。即Y/N和K/N向其稳态值接近。如果Y/N上升,则Y就会增长得比N快。因而,ΔY/Y>ΔN/N=n。这表明,在资本深化阶段,产量增长率高于其稳态值。这意味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资本贫乏的国家的增长快于资本富裕的国家。随着资本存量的深化,即k接近于kA,增长率会慢下来。同样道理,如果资本富裕国家的人均资本下降时(即k大于kA且向kA逼近时),那么产量的增长率就会降低到n以下。 上述分析表明,当经济偏离稳定状态时,无论人均资本过多还是过少,都存在着某种力量使其恢复到长期的均衡。这表明,新古典增长理论展示了一个稳定的动态增长过程。 四、储蓄率的增加。 下图(见课本699页图21-7)显示了储蓄率的增加是如何影响产量增长的。 图中,经济最初位于C点的稳态均衡。现在假定人们想增加储蓄。这使储蓄曲线上移至S1f(k)的位置。这时新的稳态为C1,比较C点和C1点,可知储蓄率的增加提高了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 对于从 C点到 C1点的转变,在此需要指出两点。第一,从短期看,应该说,更高的储蓄率也导致了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增长率的增加,这可以从人均资本从初始稳态的k0上升到新的稳态中的k1中看出。因为增加人均资本的惟一途径是资本存量比劳动力更快地增长,进而又引起产量的更快增长。第二,由于C点和C1点都是稳态,按照关于稳态的分析,稳态中的产量增长率是独立于储蓄率的,从长期看,随着资本积累,增长率逐渐降低,最终又回落到人口增长的水平。下图(见课本700页图21-8)概括了上述分析。 其中(a)图显示了人均收入的时间路径。储蓄率的上升导致人均资本上升,从而增加人均产量,直到达到新的稳态为止。(b)图显示了产量增长率的时间路径。储蓄率的增加导致资本积累,从而带动了产量的一个暂时性的较高增长。但随着资本积累,产量的增长最终会回落到人口增长率的水平上。总之,新古典增长理论得到的结论是,储蓄率的增加不能影响到稳态增长率,但确实能提高收入的稳态水平。 五、人口增长。 新古典增长理论虽然假定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但当把n作为参数时,就可以说明人口增长对产量增长的影响。如图所示。 图中(见课本701页图21-9),经济最初位于A点的稳态均衡。现在假定人口增长率从n增加到n1,图中的(n+δ)k线便移动到(n1+δ)k线,这时,新的稳态均衡为A1点。比较A1点与A点,可知,人口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从原来的k减少到k1),进而降低了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这是从新古典增长理论得出的又一重要结论。西方学者进一步指出,作为人口增长率上升产生的人均产量下降正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两个有着相同储蓄率的国家仅仅由于其中一个国家比另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高,就可以有非常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 对人口增长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的另一个重要结论是,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增加了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理解这一结论的要点在于懂得稳态的真正含义,并且注意到A1点和A点都是稳态均衡点。 六、资本的黄金律水平。 以上分析可知,储蓄率可以影响稳态的人均资本水平,而人均资本水平继而又决定人均产量。从全社会的角度看,产出可用于消费和积累两个方面。产出一定时,消费多了,积累就少了,反之亦然。因此,在此存在着一个如何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问题。显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人们对经济发展目标的认识。 很多西方学者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因此,提高一国的人均消费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这一认识下,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于1961年找到了与人均消费最大化相联系的人均资本应满足的关系式,这一关系式被称为黄金分割律。 在图中(见课本702页图21-9),横坐标表示稳态时的人均资本,纵坐标表示与稳态相对应的人均产量、人均储蓄和人均消费。由图可知,在稳态时,人均消费在图形上可表示为曲线f(k)与直线nk(假定不存在折旧,即δ=0)之间的距离。从图中可以看到,如果一个经济中选定一个较低的稳态人均资本水平,例如k,则这时人均消费等于较小的距离TT1。另一方面,如果一个经济中选择较高的稳态人均资本水平,例如k+,则这时人均消费仍然等于较小的距离X1X,这时,虽然人均产出较高,但人均储蓄(或投资)的需要量也很大,因而人均消费仍然不高。最后,要是该经济选择很高的稳态人均资本水平,如 k2,则图表明,这时,根本就没有任何产出用之于消费了。 上面的分析暗含着这样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即,若一个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使稳态人均消费最大化,那么在技术和劳动增长率固定不变时.如何选择人均资本量? 对此费尔普斯给出了明确的回答。费尔普斯的结论被称为黄金分割率,其基本内容是:若使稳态人均消费达到最大,稳 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用方程来表示,就是: fˊ(kж)=n 黄金分割律可以用图形的方式加以论证。借助于图,问题可化为在图中如何选择k使曲线f(k)和直线之间的正向距离最大。从图中可知,应选择kж,这时稳态的人均消费等于线段MM1的长度。从图中可以看出,在kж处,曲线f(k)的切线的斜率与直线nk的斜率应相等,由于直线nk的斜率为n,而曲线f(k)在 kж处的斜率为fˊ(kж),故有上式成立。 从黄金分割律可知,在稳态时如果一个经济中人均资本量多于黄金分割律的水平,则可通过消费掉一部分资本使平均每个人的资本下降到黄金分割律的水平,就能够提高人均消费水平。另一方面,如果一个经济拥有的人均资本少于黄金分割的数量,则该经济能够提高人均消费的途径是在目前缩减消费,增加储蓄,直到人均资本达到黄金分割律的水平。 应该指出的是,在此关于黄金分割律的阐述包含着某种意义上的最优性的思想,从而暗示了最优化思想和方法被应用于经济增长问题的可能性。 第四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 一、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缺陷 新古典增长理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一直在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这一期间,许多研究都是用数据分析来验证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结论和推论。例如,定量分析技术进步、劳动力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以便为政府制定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提供数值依据,等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古典增长理论也暴露出一些不足或缺陷。从理论方面来说,新古典增长理论假定经济中的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即投入增加一倍,产出也相应增加一倍,这一假定往往与事实不符。对于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来说,由于这些国家的生产资源配置比较合理,整个经济部门间相互协调能力较强,再加上信息传递准确有效,所以生产资源的总体利用率高,其结果就是少量的生产投入有可能带来大量的产出,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不具备工业化国家的生产条件,再加上政府政策的失误有可能导致规模报酬递减。此外,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稳态增长率是外生的,该模型本身无法对劳动力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做出解释。因而该理论也就对控制人口增长率,提高技术进步速度提不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而事实上,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成败事例都说明这两个参数的大小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而且政策制定者可以对它们施加影响。现在许多西方学者认为,增长率的外生化是新古典增长理论在理论上最主要的缺陷。 除了在理论方面的缺陷外,新古典增长理论在解释现实方面也碰到了很大的麻烦。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趋同性,即,有着相同技术和人口增长率的国家最终会接近于相同的稳态增长率(尽管收入的稳态水平可能会各异)。然而,根据世界银行在1992年公布的世界发展报告所提供的数据,在 1965—1990年这 25年中,美国人均收入年增长率为1.7%,日本为4.1%,韩国为7.1%,巴西为3.3%,墨西哥为2.8%,印度为1.9%。这些数据显示,在25年当中,各国之间存在着增长率上的较大差异。这显然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趋同论点相悖。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经济学家罗默(P.Romer)和卢卡斯(R.Lucas)等人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相继发表了研究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成果,逐步形成了目前流行于西方的“新经济增长理论”。 所谓新经济增长理论,是指用规模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而展开的研究成果的总称。新增长理论最重要的特征是试图使增长率内生化,从这点出发,新增长理论又称为内生增长理论。 二、新增长理论简述 各种新增长模型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加以分类。根据新增长模型所依赖的基本假设条件的差异,可以将新增长理论分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出现较早,这类模型基本上代表了新增长理论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出现于本世纪90年代,这类模型取消了前一类增长模型中过于苛刻的完全竞争假定,在垄断竞争的假设下说明技术进步的产生和均衡增长率的决定。这类增长模型的出现标志着新增长理论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在此概述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新增长模型。这类新增长模型又可以根据各模型关于总量生产函数的不同规定,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外部性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另一种是凸性增长模型。 1、外部性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 外部性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采用马歇尔提出的外部经济分析法研究经济增长问题。这类模型假定,总量生产函数呈现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造成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是技术产生的溢出效应。对单个厂商而言,技术进歭表玸为丈种夞部经济,因此厂商是价格接受者,可以在完全竞争假设下说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外部性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主要包括:罗默的知识溢出模型(1986)、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1988)、巴罗的公共产品模型和拥挤模型。克鲁格曼—卢卡斯—扬的边干边学模型、斯托齐的边干边学模型(1988)等。其中罗默模型(1986)和卢卡斯模型(1988)最具代表性。 最早用技术外部性解释经济增长的模型是K.阿罗于1962年提出的边干边学模型。阿罗模型试图将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外生技术进步内生化。为此,阿罗假设技术进步是投资的副产品,是厂商在生产中积累经验的结果。一个厂商的投资不仅会提高自身的生产率,而且将提高全社会所有其他厂商的生产率,因此技术进步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在阿罗模型中,由于存在技术溢出,不存在政府干预时的经济均衡状态是一种社会次优,均衡增长率将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阿罗模型的缺陷在于:在这一模型中,由于技术溢出不够强,内生的技术进步不足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为了保证经济增长能够实现,必须要求人口以一外生比率增长。由于必须用外生的人口增长说明经济增长,阿罗模型尚不是一个内生增长模型。 罗默(1986)将阿罗模型向前推进了一步。在罗默的知识溢出模型(1986)中,知识或技术是私人厂商进行意愿投资的产物,像物质资本投资一样,私人厂商进行知识投资也将导致知识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为了说明即使在人口增长率为零时知识积累也足以保证经济实现长期增长,罗默假设知识具有足够强的溢出效应,知识溢出足以抵消固定生产要素存在引起的知识资本边际产品递减的趋势,从而使知识投资的社会收益率保持不变或呈递增趋势。因此,知识积累过程不会中断,经济能够实现长期增长。 卢卡斯(198)建立了另一个重要的内生增长模型。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实际上是将阿罗模型与宇泽弘文(1965)提出的另一个增长模型结合起来,用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解释技术进步,说明经济增长是人力资本不断积累的结果。宇泽模型是从与阿罗不同的角度将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外生技术进一步内生化。宇泽的做法是假定经济中存在从事人力资本积累的部门—教育部门。教育部门以线性技术生产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保证经济能够实现持续增长。人力资本在宇泽模型中的作用与外生技术进步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作用一样,二者都导致有效劳动量的增加,从而使物质资本积累不再呈收益递减趋势,经济将以不变比率持续增长。 罗默认为技术进步表现为私人厂商投资于研究活动而生产出新知识,卢卡斯认为技术进步是教育部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与他们不同,巴罗(1990)认为,技术进步表现为政府提供服务所带来的私人厂商生产率和社会生产率的提高。 2、凸性增长模型 完全竞争条件下内生增长模型的第二条研究思路是在总量生产函数规模收益不变即凸性生产技术的假设下说明经济实现内生增长的可能性。采用这条研究思路的增长模型有AK模型、琼斯—真野惠里模型、雷贝洛模型、金—雷贝洛模型、拉德尤等人的模型。在这类增长模型中,比较重要的是琼斯—真野惠里模型和雷贝洛模型。下面简要说明AK模型。 AK模型假定总量生产函数具有最简单的线性形式: Y=AK 式中,A为反映技术水平的正的常数;K为资本存量。 假定储蓄率是参数s。又假定没有人口增长和资本折旧,则所有的储蓄都化为资本存量的增加,于是有: ΔK=sY=sAK或 ΔK/K=sA 这样,储蓄率就影响到了资本增长率。进一步地,既然产量与资本成比例,产量增长率也等于: Δy/Y=sA 在这种情况下,储蓄率s越高,产量的增长率也将越高。 由于假定资本具有不变的边际产品,资本积累过程不会中止。即使经济中不存在任何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也足以保证经济沿着一条平衡增长路径增长。 3、新增长模型的政策含义。 大多数新增长模型都强调了模型的政策含义。罗默、卢卡斯等人认为,如果政府不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加以倡导,那么分散经营的经济的增长率就会过低。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对研究和开发提供补贴而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琼斯、雷贝洛等人认为,各国政府实施不同的税收政策和贸易政策是导致各国经济增长率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政府应采用降低资本税、关税等政策措施鼓励资本积累和国际贸易,以促进经济增长。新增长理论家的上述研究无疑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三、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alt W.Rostow)提出的。罗斯托认为,社会的各种经济活动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等多种因素。经济的成长会出现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主导经济部门,而每一主导经济部门的出现,与该队伍的主要阶层的欲望与满足欲望的方式有关。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引起的“创新”和技术普及引起的“减速”彼此形成冲突。当技术创新被有效地运用于经济时,便会形成“创新浪潮”,促使经济进入持续增长阶段。但一旦这种技术普及到大多数经济部门时,经济成长会出现减速趋势。此时,由这种创新技术引起的经济成长阶段便告结束。为了有效地克服社会经济的减速,又会出现新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到那时,经济社会就会过渡到下一个经济成长阶段。罗斯托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划分成以下6个经济成长阶段。 第一阶段是传统社会。其特征是手工劳动,农业占首位,消费水平低。罗斯托认为,传统社会历时很长,甚至可包括近代科学知识出现以前的整个时期。 第二阶段是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这一时期,近代科学知识已开始在工农业中应用,世界市场已在扩大。罗斯托认为西欧于17世纪后期开始进人这个阶段。 第三阶段是“起飞”阶段。这一阶段使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技术在工农业中已得到推广,成为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分水岭。罗斯托认为,英国进入“起飞”阶段最早,大约在18世纪最后20年,接着是法国和美国。德国在19世纪中叶、日本在19世纪末期才进入这一时期。 第四阶段是向成熟迈进的阶段。这一阶段产业部门的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经济持续增长,国际贸易有了巨大的发展。这一阶段大体历时60年。 第五阶段是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这一阶段的主导是耐用消费品生产部门。罗斯托认为美国 20世纪 20年代至 50年代已处于这一阶段,而日本、西欧 50年代已进入了这一阶段。 第六阶段是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这一阶段的主导部门已转向服务业和环境改造事业。罗斯托认为,美国已处于这一阶段。 45° c+i E1 E0 △i c+i+△i c+i 图13-9 乘数效应 △y 0 y0 y1 y s i E s,i 600 0 -1000 5000 8000 y 图13-8 储蓄投资曲线相交决定收入 y=(α+i)/(1-β) 解联立方程 45° c+i 1600 1000 0 E c+i c 5000 8000 y 图13-7 消费投资曲线和45°线相交决定收入 y=(α+i)/(1-β) 解联立方程 y 图13-6线性储蓄函数 s 0 45° A c=c(y) y0 s=s (y) 图13-5线性储蓄函数 s=-a+(1-β)y y s 0 图13-3 储蓄曲线 0 y s s=s(y) B 45° c=a+βy 图13-3 线性消费函数 y c 图 13-2 消费曲线 45° y1 c1 y B c=c(y) c i+g=s+t y=(α+i0+g0-bt0)/(1-b) y=(α+i0+g0)/[(1-b(1-t)] � EMBED Equation.3 ��� 图14-1 投资函数 A i0 i r r0 0 i=e-dr i0 i r r0 r1 0 MEI MEC 图14-3资本边际效率曲线与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PAGE 1 _1202716230.unknown _1204064251.unknown _1204064363.unknown _1204063724.unknown _1204063758.unknown _1077554616.unknown
/
本文档为【宏观经济学教案宏观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