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重庆山地城市历史形成与环境影响研究

2018-09-09 32页 doc 147KB 57阅读

用户头像

is_419767

暂无简介

举报
重庆山地城市历史形成与环境影响研究 重庆山地城市历史形成与环境影响研究 开题报告 一、选题缘由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过去、现在和未来处在同一时间之链上,不了解一个城市的过去,就无法认识它的现在,也就不可能预测它的未来。 重庆作为一座西南内陆城市,自巴人“立市于龟亭北岸 ”开始出现物资集散地以来,城市发展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重庆以其独特的区位和自然地理优势从历代兵家军事战略要地发展成为今天西部大开发重点城市,长江上游经济重心,西南地区水陆交通枢纽和贸易港以及轻重工业并举的老工业基地,在历史上起到过非常重要的经济...
重庆山地城市历史形成与环境影响研究
重庆山地城市历史形成与环境影响研究 开题报告 一、选题缘由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过去、现在和未来处在同一时间之链上,不了解一个城市的过去,就无法认识它的现在,也就不可能预测它的未来。 重庆作为一座西南内陆城市,自巴人“立市于龟亭北岸 ”开始出现物资集散地以来,城市发展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重庆以其独特的区位和自然地理优势从历代兵家军事战略要地发展成为今天西部大开发重点城市,长江上游经济重心,西南地区水陆交通枢纽和贸易港以及轻重工业并举的老工业基地,在历史上起到过非常重要的经济和军事作用,这与其历史沿革、城市发展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 纵观古代典籍、今人论著,古今学人在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建筑学等专业领域都对重庆的城市史进行了颇多研究,成果斐然。这些成果从重庆历史城镇沿革、山地城市建筑的类型和特征等方面为重庆山地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我们也看到,现有的研究成果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对重庆城市发展比较全面的整体性认识,在影响城市起源、发展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上,开展科学、系统的深入研究的成果也比较少,在揭示重庆城市化进程中自然地理与社会环境共同作用及其科学发展的特点规律研究中显得比较薄弱,从而在提出城市发展的科学预见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我们的城市发展空前繁荣,但城市建设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巨大的建设浪费正在惊人的挥霍有限的土地资源,物质与非物质的资源同时也在不断被消耗,其直接表现出来的抉择不当、规划不当、拆迁不当、设计不当、工程施工不当、运行管理不当等六大因素直接造成的各种损失是巨大的 ,需要我们严格的遵循客观规律去修正这些将在很长时间对城市造成极大影响的不利因素,为抉择、规划、设计等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使城市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实现真正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和谐社会。 回顾重庆几千年的建城史,分析重庆城市建设与自然、地理、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关系,有利于为当前城市的布局、新城区规划、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本课题拟就此存在的薄弱和欠缺环节开展研究,从重庆山地城市格局的起源、城址的演变、城市职能发展到现今城市面貌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社会环境的人地互动关系开展研究,以期对城市建设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一些科学可靠的依据与预见。课题研究时间范围主要集中于清代末至直辖后时期,空间范围则选择主城区渝中半岛及长江、嘉陵江沿岸地段,希望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其他城市发展史对比,对山地城市建设独特性进行分析,再总结归纳出对当前重庆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参考价值的城市历史地理科学理论,服务于时代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的需要。 二、学术研究回顾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先后产生了无数座城市。研究城市的历史地理特征,对于了解我国古代城镇体系的发展演变、制定现代城市的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曾成为某个时期中央政权或地方政权的首都一类的城市,它们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曾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很大作用,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较多,关于它们的记载史料也相对较丰富,往往也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在三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重庆从最初的巴人国都开始,历经四次筑城,六次移民之后才形成今日之城市格局。明清之前重庆地处西南内陆山地,没有形成大的城市规模,其功能重点体现在军事防守上,社会经济作用并没有展现充分,在全国的政治地位也较低。直到1891年开埠之后,重庆作为内陆通商口岸的重要作用才逐渐凸显出来,随着1937年抗战爆发,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城市的各项功能在特殊背景下急速发展,空前繁荣,重庆才开始真正具备了一座现代城市的规模,建国后城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造就了今天我们的现代大都会城市。 由于偏居西南,在古代历史上政治、经济历史地位低下,长久以来,重庆都没有获得学术界的重点关注。直到近二十多年来,随着重庆社会经济地位的逐渐提升,重庆的历史文化才逐渐为官方和学术领域重视,但就城市历史地理方面的研究而言依然比较薄弱。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领头城市,充分关注重庆城市的历史沿革、城市建设对重庆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在城市与自然、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寻找发展规律,推动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在梳理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历史学、人类学、建筑学、考古学等领域的学者们都先后开展了对重庆城市历史文化的研究,尤其在重庆城镇和历史建筑发展问题上成果丰硕,重庆作为城市个体,最先得到关注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文化。在史学界,西南地区的学者们一直将重庆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人文区域开展研究,其核心就是“巴”文化。随着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的一些重要发现,巴文化逐步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也成为从此与“蜀”文化区分开来的重要标志。80年代末,巴文化研究己经形成了较系统的成果,代表性的有童恩正的《南方文明》 、《古代的巴蜀)) ,徐中舒《论巴蜀文化》 以及王川平主编的《巴渝文化》 系列丛。这些论著重在追溯远古时代巴渝文化的起源和特点,将早期巴文明同蜀文明对比,从中树立巴文明的独立成长地位。我们可以从这些著述中寻找到早期巴人活动的痕迹,了解到上古时期巴地自然环境信息,从早期人类生活的空间中获得城邑起源之初,其产生和存在的理由。 80年代,随着我国区域地方史研究的蓬勃兴起,史学界对重庆历史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徐朝鉴主编的《重庆抗战论丛》全面研究了抗战时期重庆的重要历史地位,周勇的《重庆·一个内陆城市的崛起》 和《重庆通史》 最为系统和深入,总结了重庆由川东地区封建军政中心转变为四川、西南、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历史发展过程,而隗瀛涛的《重庆近代城市研究》 更全面系统的对重庆在近代历史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加以了详细介绍和分析,为重庆成为直辖市提供了最为权威的第一手资料。这方面的论著对于近现代重庆城市的兴盛繁荣论述全面而透彻,不仅是对一百多年来重庆城市发展历程的记述,更是对以往重庆城市表象后面自然环境、经济因素、社会力量等诸多合力共同作用使得今日重庆之所以成为重庆的解答,同时为重庆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和线索。 90年代以来,历史地理学、文化学领域广泛开展了重庆人文历史研究,在重庆地域文化形成、发展及其特点研究方面硕果累累,先后有蓝勇的《西南历史文化地理》 和《长江三峡历史地理》 、郑敬东的《中国三峡文化概论》 、薛新立的《重庆文化史》 等。这些成果同以往研究相比较而言,最大的特点在于对巴渝区域文化的核心元素进行了纵深考察,在分析归纳中注重史实考证,改变以往就国家行政区划研究区域文化地理的方式,关注受自然地理和社会因素划分文化区域的力量,在“事实上体现国家、环境和社会的关系” 。同时也为追溯重庆山地城市的历史形成同环境之间的人地互动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建筑学领域的研究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对重庆山地民居建筑的研究最早始于抗战时期以梁思成为主导的中国营造学社对西南建筑的调查,在刘敦祯的《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 、刘致平的《中国居住建筑简史一一附四川居住建筑》 中都包含有重庆历史建筑的研究内容,从中可以窥探到重庆山地城市的历史风貌。解放后,对四川历史城镇和建筑的调查研究工作深入开展,《四川古建筑》 (四川省建委)、《巴蜀城镇与民居》 (季富政)等专著相继出版,重庆作为四川的一部分,其历史城镇和城市建筑也列入其中。80年代开始,重庆作为一个特殊的地理区域彰显的要求已经日益强烈,政府、高校和文博系统都投入了相应的人力物力对重庆的历史文化古镇和建筑开展研究,先后有重庆市城乡建委对开埠以来重庆城市建筑各方面的归纳整理,建筑大学唐璞、黄光宇对山地建筑、城镇的研究,张兴国对重庆古建筑的研究、杨篙林对重庆近代建筑的研究以及建筑文化学者何智亚对重庆古镇的研究、重庆文物局组织的对文物建筑的调查、彭伯通的古城研究等,相继推出了《重庆市建筑志》 (重庆市城乡建设管理局,重庆市建筑管理局编,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年)、《山地住宅建筑》 (唐璞,《山地住宅建筑》,科学出版社,1994年)、《重庆近代城市建筑》 (欧阳桦,《重庆近代城市建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重庆古镇》 (何智亚,《重庆古镇》,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重庆老城 》(何智亚,《重庆老城》,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山地城市学》 (黄光宇,《山地城市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重庆文物论丛》 (王川平主编,《重庆文物论丛》,重庆出版社,2000年)、《古城重庆》 (彭伯通著:(《古城重庆》,重庆出版社,1981年)等学术成果。这些建筑界的研究成果属于应用型,是在综合各学科理论的基础上投入实践,同时又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总结而成的。通过几十年来重庆城市建设工作和对巴渝建筑风格、山地城市建筑与古镇保护的考察、归纳、总结,重庆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遵循本地自然环境,按既有城市状况的现实条件,在具备了山地城市需要的相应技术水平前提之下,开展实施新的城市建设,满足社会的需要。但和前几个学科的研究成果相比较,建筑学专业的视角偏于微观,详细的提供了城市建设方式方法的原因,但很大程度上需要遵循历史与地理、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宏观指导。 除此之外,近现代方志、地图、画册资料中也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变化的大量信息,方志兼有历史和地理元素的详细记载方式,以鲜明的区域性、连续性和资料性,加上官方的权威性增强了内容的准确和可靠程度,成为我们研究城市最值得依赖的第一手资料。地理图册和照片用直观的图像、数据系统反映重庆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使得不同时间的比较研究更为简单。在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时段——清代以来的重庆城市,较有价值的地图资料有光绪十二年张云轩绘制的《重庆府治全图》、光绪末期刘子如绘制的《增广重庆地舆全图》、民国元年的《重庆城全图》和《重庆府城厢巡警区域图》,1891年重庆海关还绘制的《重庆城区略图》。 此外,近些年来众多关于重庆的老照片也不断涌现,《抗战之都—重庆》、《重庆大轰炸图集》、《重庆旧影》、何智亚摄影《重庆老巷子》、《重庆老城》等图册都是目前研究城市发展变化的鲜活资料。 在综合以往学者们潜心研究的学术成果基础上,本课题希望在对城市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总结归纳和比较之中,挖掘出更多富有价值的东西,以求对现有城市建设有所补益,同时也算是对正在走向进一步繁荣的城市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一种丰富。 (一)城市的概念与城市的起源学说 1、城市的概念: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也是地球表层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方,关于什么是城市,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等不同专业领域对城市的定义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 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 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其特点有:1、人口相对较多,密集居住,并有异质性;2、至少有一些人从事非农业生产,并有一些是专业人员;3、城市具有市场功能,并且至少有部分制定规章的权力;4、城市显示了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其中,个人并非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为人所知,这就意味着至少一些相互作用是在并不真正相识的人中间发生的;5城市要求有一种基于超越家庭或家族之上的“社会联系”,更多的是基于合理的法律。 经济学对城市的定义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是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城市规划学则认为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解释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这种居民点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也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历史地理学者周一星等提出“城市是历史上形成的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的高度集聚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物质系统”,我认为这种比较接近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解释,也是对前几个学科定义的高度浓缩,对人口的特质和城市的功能、作用做了准确的限定,并且强调了城市是在“历史上形成的”,表明了城市的物质系统具有综合性,更具有历史性,城市除了自然、生态、经济和文化过程,构成了的综合的地理环境,还有在城市拥有的山丘、河流、阶地、海滨等自然景观之外的城市的建筑、园林、服饰、饮食、习俗、语言等传统历史人文景观。 城市在时间中存在,故而有其历史,同时也在空间中存在,因此有其地理。 要全面综合去把握一座城市,就必须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它的存在地理环境,在分析它在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的前提下,将现代城市地理状态和历史时期相比较,从人地系统的演变中寻找规律。 2、城市的起源 学术界关于城市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防御说,即建城郭的目的是为了不受外敌侵犯,正如《吴越春秋》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二是集市说,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发展,人们手里有了多余的农产品、畜产品,需要有个集市进行交换。进行交换的地方逐渐固定了,聚集的人多了,就有了市,后来就建起了城;三是社会分工说,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一个民族内部出现了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手工业、商业,一部分专门从事农业。从事手工业、商业的人需要有个地方集中起来,进行生产、交换。所以,才有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其实,“城市”的提法本身就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城”为行政地域的概念,即人口的集聚地;“市”为商业的概念,即商品交换的场所。从根本上来说,城市的起源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因城而市”,就是城市的形成是先有城后有市,市是在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类型的城市多见于战略要地和边疆城市;第二种则是“因市而城”,是由于市的发展而形成的城市,即先有市场后有城市的形成,这类城市比较多见,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质上是人类的交易中心和聚集中心。城市的形成,无论过程多么复杂,但都不外乎这两种形式。 (二)山地与山地城市分类 山地是地貌类型的一种,是具有一定海拔高度和坡度的地貌类型。中国山地面积分布甚广,其中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福建、广西等省区山地城市面积都超过了80%以上,重庆更是有“三分丘陵七分山,真正平地三厘三”。 如何界定山地城市至今还没有严格的定义。城市建在坡地和平地上对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以及建设使用的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都会产生不同变化与影响,要引起特别的重视。有不少城市始建在平坦的用地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不断向周边的丘陵山坡地扩展,不论在用地的大小或发展形态上,都形成了与平地城市完全不同的空间结构。所以在当下的城市建设规划中不能孤立的就城市论城市,必须将城市与周围所处的环境密切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 山地城市选址在区域、气候、位置、交通、地址、建材与劳动力市场、文化、卫生条件等都有要求,其不同地貌类型可以分为丘陵山地城市、河谷山地城市和沟壑山地城市;按不同职能类型可以分为资源开发性山地城市、区域交通枢纽型山地城市、口岸山地城市、纪念性山地城市、风景旅游或宗教崇拜山地城市和综合性山地城市。 重庆城市按地貌类型分类属于丘陵型山地城市,按职能类型分类属于综合性山地城市。城市建设的开展需要从自身特点出发,遵循自然保护、系统开发的原则,经济的使用,尊重对文化的继承,推动城市的发展。为此,认真研究城市的历史形成是今天城市建设必须要做的功课。 (三)重庆山地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回顾 1、古代城市择地理论 中国自古以来在城市规划和人居环境的营建上都十分重视城市的择地和选址,讲究城市的布局结构、发展形态对自然山川的利用和保护。早期中国封建社会由于诸侯兼并,战争不断,城市防御功能突出,一般都会倾向于选择地势险要,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且水陆交通便利的地方建立城邑,所谓“筑城以卫君,筑郭以守民”。春秋时期齐相管仲在其著述《管子》中对营国制度和城镇选址及城市建制等都有系统论述。 古代城市选址都会与山水发生密不可分的联系,将城市与山、睡紧密联系在一起,按古代风水学原理来决定大市、中市、小市之别“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房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又有“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写,因大川而注焉。乃以其天材、地之所生,利养其人,以育六畜” 这是山地城市选址和规划布局的重要指导思想。西汉时期晁错指出城邑建设要“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泉水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草木之饶,然后立城” 古罗马人也提出 “首先是要选择最有益于健康的土地,即那里应当是高地”,并以风向、温度、其后来确定城市的形式和方位。 显然重庆在古代成为军事要冲,主要就是被这些因素所决定。 2、重庆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城市形成的关系 从远古重庆城邑的修筑到现代工业城市布局,重庆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区位条件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天生重庆”,是自然环境决定城市形成的最佳诠释。 重庆地处西南,位于我国内陆地区四川盆地东部。四川盆地以华蓥山和龙泉山为界,分为华蓥山以东的平行岭谷、龙泉山以西的川西坝子和二者之间的丘陵地段,川东岭谷由华蓥山、中山与东山等十余条狭窄的条状山地由东北向西南延伸,山地与其间的丘陵谷地相互交替,地形复杂多样。 重庆地区处于川中丘陵谷地交接地带,地形从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山地多分布在南部和东北部,丘陵多分布在西部、西北部和中部,长江、嘉陵江纵贯全境,平坝多位于两江两岸和其支流交汇处。这种地貌使得重庆地区的区域开发呈阶段性,沿河流溯源而上,先中部,再西部和北端,最后是南部山区 。这种自然地理环境在城市发展过程对于古代城市人类的居住条件、房屋构造,街区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现今依靠先进技术可以改变地形地貌的条件下,依然不能忽略大环境的影响而做随意的变更改造,应该顺应和遵循自然,而不是与自然背道而驰。同时,城市的山地条件制约着城市交通,表现在古代就是办公、生活、文化等区域的形成、划分和城门、城墙的设置。微观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有很大影响,宏观上则决定着城市大的发展方向、区域范围拓展。 川东岭谷山地环境的特殊条件成为重庆自巴国国都到宋代前作为军事中心的必要条件,也决定了古代城邑的修建需从攻守两便的条件出发,立足险峻,控制要津。这从张仪筑江州和李严筑大城的选址位置中可以得到清晰的展现, 重庆地控长江上游,城区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一方面通过长江大动脉联系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及沿海地区,另一方面通过嘉陵江及其数十条支流联系盆地内部交通,形成为西部重要的联系枢纽。这是影响宋代以后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明清时期水陆交通网络逐步成熟,经济文化繁荣,重庆城得以更为深入的发展,城市功能也更为齐备,承担不同功能街区因此而产生、繁荣,经过长期发展沿袭多年,流传至今的老街道名称及城门歌谣对这种情况做了生动的刻画。 区域功能的完善对经济文化的发展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开埠之后列强选取便利的沿江地段瓜分势力范围,建立军营、洋行、领事馆,并以之为据点,深入城市腹地;抗战迁都之后,战争的恶劣形势和急剧膨胀的人口对城市的改造提出了新要求,陪都时期的城市建设充分利用了山地地形特点以减少战争对城市的破坏,同时继续发展工农业生产、经济贸易,八年半时间中,重庆的城市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现代城市初具雏形。建国后重庆作为西南军政中心和三线建设重点城市,多山的地形和良好的水陆交通条件为打造重工业基地、吸纳大批钢铁、铝加工、化工、核电等军工企业内迁发挥了很大作用,在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人为的开发对城市的空间布局产生了很大影响,新的商业、交通业态导致了城市环境的改变。 2、古代军事中心城邑的形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重庆城市的起源也是顺乎自然发展而成,最初源于“因市而城”,“粮多而城固”,始于“又立市禹龟亭北岸,今新市里是也。”(《华阳国志·巴志》),似乎很早就已经成为早期人类聚居地并出现了集市,但以“人口高度聚集”、“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标准来衡量,并没有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即便在巴国迁入川东,建都江州之后,沿江地区得到开发,建立了一些作为行政中心和军事据点的城邑,“居民多依山傍水而居,在沿江之处形成大小不等的居民点 ”,这时候的“居民”也都是农业居民,属于远古聚落的原始阶段,城与市相分离,江州城仅作为政治中心和军事堡垒而存在。 重庆最早的土著居民在距今4000~3000余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华阳国志》记载:当时的巴“有濮、賨、共、奴、獽、夷、蜑诸蛮。”散布在合川、涪陵、渠县、云阳、梁平等地创造了先巴文化。春秋晚期,巴族开始进入重庆和川东地区,建立了繁荣的奴隶制国家巴国,定都江州,这是巴人建国都时间最长的地区,虽为国邑,但至今都没有发现作为巴国政治、军事中心的江州有早期筑城的记载。 巴人在沿江地区进行开发,但“地势窄仄、地形起伏不平”,土地与水利条件并不利于发展农业,先后五易其都,南下川东、鄂西南,北迁垫江(今合川)、平都(丰都)、阆中,后来不敌强楚与蜀国的攻伐、蚕食,势力渐微,求救于秦却最终为秦国所灭。 秦取其凭险据守的功能地位,依然将江州作为治所,建立了最初的以行政中心和军事据点为功用的古城邑,开启了重庆城市的第一页。 秦灭巴国之后,统帅张仪筑城江州作为镇守据点和攻楚国的大本营,二年后设巴郡,以江州城为首府,这是文献记载江州筑城之始。对此《华阳国志﹒巴志》仅有四字记载:“仪城江州。”详情亦不得而知。但此时的江州并非属于州一级的行政单位,而是“洲”之意,古江州在嘉陵江流入长江的地方,两江汇合而形成半岛,故名。 对于城址也有三种说法,其一是建于今重庆半岛上,但是位于岛前端还是中部,依然无定论,其二是说位于今嘉陵江北岸江北嘴一带,与半岛相对,其三是巴县西或西北部 。 具体位置如何,还有待于考古发掘的进一步证实。城垣范围大小估计,据隗瀛涛先生推断,不会超过1平方公里。尽管如此,据文典记载,当时的江州依然是座较为繁荣的城市,“地势侧险,皆重屋累居,……结舫水居者五百余家 ”,可见城邑具有相当的规模,而且多居于沿江之地,建筑多以木架支撑,以最古老的台地式建筑为主,形成了最早的山地城市景观。但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又造成“数有火害,又不相容,……承两江之会,夏水涨盛,坏散颠溺,死者无数。 ”为其后城址变化与居住环境的调整埋下了伏笔。 秦汉时期,巴郡诸县行政区依“山川形便”原则,按长江及其主要支流山川形势划分,行政中心邻江而设,这与历史时期经济开发最先由沿江台地开始、水陆交通条件便利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秦以分封君长、移民通婚、轻刑轻赋等政策制度的实施维护了在巴地的统治 ,也使巴渝地区社会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经济得到了较为深入的开发。故自秦至汉统治四百余年,巴渝地区出现了城市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发展期,由此催生了一批长江、嘉陵江干道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江州、枳、临江、平都、朐忍、鱼复、巫等。但到东汉末年,政治动荡,社会不安定,民生凋敝,巴郡先后分置巴东、巴西、涪陵三郡,辖境大为缩小,范围大致接近今天的重庆市。进入三国时期,重庆城迎来了史上第二次筑城。公元226年春,时任蜀汉都护的李严自永安还江州(今江北区江北老城),筑大城,并打算凿穿现在市中区鹅项岭,自长江通水入嘉陵江,使两江相通,城在孤岛上,成为江心洲,“周回十六里”,约为今7公里,其范围南线大致相当于今朝天门以南起西南沿江至南纪门,北线约在今新华路人民公园、较场口一线,城墙在山脊上,据传有“青龙”、“白虎”两道东西城门,面积约2平方公里多。 这与我们现今市区中心地带的下半城位置基本吻合,从地形上分析,建成之后即可俯视山脊以下的缓坡地带,而城内地势平坦,适合生产生活,便于有利的控制沿江地段,攻守皆可,不管从经济还是军事上都是一个很好的选址,所以这种具有严重占据有利地势、有割据控制倾向的筑城活动刚开始即被具有远见的军事家诸葛亮制止。 在继之而来的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依旧动荡不安,巴渝地区经济停滞不前,战乱导致城邑虚空,“户不满千……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直到隋唐时期,巴渝地区才算安定了较长时间,区域发展近日来一个新阶段,大批新县设置在长江、嘉陵江及其支流附近地带,带动了经济的兴盛,引来了大批移民迁入,带动了城市的发展。 宋代之后,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重庆的城市发展也同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是重庆城市成长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期。为抗击蒙古军队入侵,第三次筑城又开始载入史册。这一次筑城将重庆城的军事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充分展示了冷兵器时代城池防守的稳固之根本所在,同时也开启了重庆城市功能的转折。嘉熙三年,彭大雅知重庆府,曾出使北方的经历使其认识到传统的泥筑城墙难以抵御即将来袭的蒙古大军,遂开始了重庆城市史上的第三次筑城,这次筑城的特点一是范围的扩大,二是城墙材料上采用了砖石砌墙,比以往的泥筑更为坚固。 这是军事史上一次成功的筑城,南宋军民据此与顽强的与蒙古大军抗衡,固城长达40年之久,成为历史奇迹。 彭大雅筑城,城市规模在李严大城的基础上扩大了近二倍,西线从今大梁子、较场口一线延至临江门、通远门一带,开通了千厮、洪崖、熏风、镇西四道城门,彭城范围从李城的下半城延伸至现今上半城,城市分布在山脊之上,占据最佳的位置以达到军事防御的需要。通远门一带占据的是城市最高点,此处为华蓥山脉余脉,山脉由西向东降低,正是这道山脊将城市大略分为两半,从现今地图上分析,可以看到,全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平坦,濒临两江的下半城交通便利,是商业往来的集聚地,城市安全保障和新城区的作用发挥使城市的范围扩大成为必要。 这样的城市建筑设计,既可以固险,又照顾到了已经开始兴盛的货运经济,为以后的重庆城市社会繁荣奠定了基础,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改变这种布局。 3、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秦汉时代作为川东军政中心的巴郡江州到隋唐五代时期起政治、军事地位已经逐渐下降,沦为普通州郡,随着宋代渝州(重庆府)的区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城市自南宋末年之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开始兴盛,重庆由一座往昔只具备单一军事、政治功能的有城垣的城邑在漫长的历史时代波浪式曲折向前,朝兼有交通、行政、军事、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的城市方向发展。 宋元时期战乱对经济的破坏直到明朝中晚期才得到较好的恢复。明王朝控制重庆之后在重庆设立重庆府和重庆卫,在府各州县建立里、甲,在城内建立坊、厢等机构。重庆卫指挥戴鼎以彭大雅所筑宋城为基础上开展的建设,进行第四次筑城,这是重庆史上最大规模的筑城,奠定了现在主城区的格局,城壁顺山势而筑,居高临深,孤立江中,险厄天成,有“天生重庆,铁打泸州” 之谓。戴鼎选取“九开八闭”的城门构造与平原地区城市规划设计全然不同,在没有明确的东南西北指向的山地城市,遵循道家“九宫八卦”的风水调和规律之下,从山地城市的地形特征出发,从朝天门开始,按顺时针排开“九开十八闭”十七道城门将城区环抱其中。这样的城门格局一直维持了五百多年,直到重庆1927年修建马路,需要宏阔码头,撤废朝天、太平、南纪、通远等城门,“九开十八闭”的城门布局才逐渐消失 。这种筑城方式有点在于一是便于生活取水,二是取交通之便。城市建在一个半岛尖端上,东端与南端紧临长江,北部城墙紧临嘉陵江,两江交叉,形成的水面甚宽大,重庆人们的生活用水也是非常方便的。此外,作为山城,陆路交通不便,但水上交通却是重庆得天独厚的一个优势,三面环水,居高临下,出行方便,对于行政管理和人口、物资集中、交通枢纽作用的发挥都是非常有利的。 经历了明末清初的战乱,清王朝对四川、重庆实施了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其中鼓励移民便是一项重要措施。在清代前,巴渝地区已经经历过了四次较大规模的移民:其一,战国时期,“移秦民万家实之”,秦灭六国后继续移民;其二,东汉末年到西晋时移民避战乱、饥馑入川;其三,北宋时避金兵北方居民南下;其四,元末农民起义导致近20年战乱之后,明王朝组织第一次“湖广填四川”。清初开始的第二次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历时60多年,人口暴增,系列鼓励政策的实施,使得重庆地区的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繁盛、兴起,为城市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尤其是随着川江航运的兴盛,重庆“三江总汇,水陆通衢,商贾云屯,万物萃聚…或贩自剑南、川西、藏卫之地,或运自滇、黔、秦、楚、吴、越、闽、赣、两粤间,水牵云转,万里贸迁。” 重庆逐渐成为各种商品的集散地,许多产于邻近地区的商品集中于此,然后经商人转销各地,省外的部分商品也转运到此,然后在这里零售或转销四川各地” 在这样的商业贸易条件下,重庆逐渐成为了以转运贸易为主的商业都会,众多外地商人集聚于此,以商人为主体的核心移民组织——会馆普遍建立,这些商人活动成为新兴的城市阶层,在重庆的民俗、民生方面带来了极大影响,城市规模已经突破了城墙的限制,城外由两厢发展为十五厢,乾隆十九年,江北厅已发展为纵横三里有余,街巷数十,具有相当的规模了。这个时候的重庆城已经是地跨嘉陵两岸,街巷200多条,“酒楼茶舍与市闼铺房,鳞次绣错,攘攘者肩摩踵接 ”于是,商品交换中心和转运枢纽功能的出现,为重庆提供了发展的物质基础,成为川东地区的商业都会,从这个时候开始,重庆真正开始了自己城市化的进程。 清代的重庆城市已经可以从地图绘制上得到直观反映,我们从张云轩的《重庆府志全图》中可以观察到重庆城当时的状态:城市建于今渝中半岛,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中部亦高。长江绕其东、南,嘉陵江绕其北,西部接陆。城南的南纪门隔长江对南岸南城坪。 城南的储奇门隔长江对南岸海棠溪。城东的东水门隔长江对南岸龙门浩。城东北的朝天门隔长江对南岸。城北靠东的千斯门隔嘉陵江对江北县城。城北靠西的临江门隔嘉陵江对江北的刘家台。从城西通远门出两路口上佛图关。 渝中半岛下半城、北府城(江北城)、南坪城(今南岸南坪)三块集聚的城区组成了三角形城市格局,成犄角之势,“镇锁渝江,拱卫主城,屏障四方。” 商品经济在封建传统自然经济的母体中孕育而生,影响着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城市面貌的不断改进。已经成为区域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中心的重庆城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各种功能分区得到了完善,从张云轩的《重庆府志全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各种建筑、街道的分布和现今城市街区的对应关系。这种城市布局的形成是长期历史沿革的产物,更是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如果说古代的军事中心建设是人为的主动选择环境造就的优势,那么这一时期城市的发展更多的源自不自觉的、“看不见的手”的指挥,顺势而为的在交通便利的地方繁衍。 这种格局经历了漫长的几百年时间,大体上遵循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而进行了相应的局部调整,在开埠之后,出现了部分区域的偏重发展,带来城区不均衡的发展,但也没有相当大的变更,真正彻底的变化还是产生于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第六次大移民之后,短短八年半时间,带给重庆的城市影响却是空前的,这是近现代史上重庆最大的发展时期,城市的建设才算是真正进入主动把控的阶段,抗战时期和抗战后一系列城市改造的计划相继出炉,潘文华主编《九年来之重庆市政》(中华民国二十五年编印)、张笃伦主编,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编纂的《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四月编印),尽管这些计划都没有完全得到实施,但却为重庆的现代化发展描绘出了蓝图,成为建国乃至直辖后城市发展的重要参考。 (四)城市未来发展的思考 建国后重庆作为西南军政中心,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再度经历了城市再造,其后的三线建设将重庆作为重工业城市的定位进一步确定下来。这些政治经济大局都影响了城市的布局、空间的改造,在适应社会需要的时候也对社会经济产生作用,成为城市下一步发展的依托。 在城市未来规划中,过去的历史成因值得尊重,以往的、教训都需要汲取,更重要的是从既成的社会情况和既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出发,充分考虑人地因素,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调整和推进城市发展步骤,做到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真正实现城市宜居。 三、选题意义: 通过研究重庆最初城市的起源、发展和变化,分析产生原因、城市职能的形成及演变、城市兴盛的人地背景等内容,寻找出重庆城市地理特征的变迁和社会人文环境对城市形成的影响,在重新构造古城重庆重要历史时期的地理面貌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其自有的发展规律,对目前重庆城市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为未来重庆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提供现实依据,直接指导当下的城市规划建设工作。 四、研究的难点与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难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资料收集与鉴别。 第二,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分析。 第三,城市形成过程与环境影响的规律总结。 第四,结论的预见性与科学性。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1、历史文献分析:尽可能的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获取重庆城市发展的有关文字史料记载,这是最重要的依据,再对收集的各类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梳理出清晰的重庆发展、变迁过程。 2、 综合分析:综合利用文献、地图、照片,同时运用历史学、地理学、规划学、建筑学等学科知识,对掌握的城市信息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城市发展走势。 3、田野考察:对资料信息不全、图片资料不足的部分进行田野考察,以补足文献、图册的不足,同时对有关信息进行验证。 4、比较研究:将重庆城市发展、变迁和其他历史城市建成、变化过程相比较,寻找可借鉴、利用的信息。 5、地图的绘制与利用:充分利用地图资料承载的内容进行解读与分析,挖掘历史文献所没能反应的内容,使课题研究过程能开展得更为深入,获得更有价值的东西。 五、本文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重庆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目前研究的现状决定了本课题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创新性。首先,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有助于“环境影响因素”对这一课题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城市是处在历史与地理共同空间上的概念,如何在过去的发展经验教训中发掘对当下有指导意义的东西是本课题最关注的关键所在。 其次,丰富对重庆城市历史地理的相关认识。尽管以前的学者们在城市历史地理方面做出了很多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重庆作为一个单独的城市个体,随着自身经济的发展繁荣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在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补充,在其发展变化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加强。 第三,选题的现实意义。课题的研究对于探求重庆城市地理特征的变迁和社会人文环境对城市形成的影响,在重新构造古城重庆重要历史时期的地理面貌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其自有的发展规律以此来对未来重庆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提供现实依据,就此而言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第四,在手段和方法上。课题研究中不仅对有关历史文献加以解读,而且充分利用地图绘制、画册,辅以田野考察,比较研究的方式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获得对重庆城市发展历程更为全面、深入、系统的了解。 六、论文框架: 重庆山地城市历史形成与环境影响研究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基本问题的界定 第一节 城市与山地城市的概念 (一) 城市的定义 (二) 山地城市概念及其类型 第二节 城市的形成 (一) 古代城市选址理论及其科学性分析 (二) 重庆城市形成的自然条件分析 三、学术史回顾 四、本文的难点与研究方法 五、本文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第一章 重庆城市形成的的自然条件及清代以前的重庆城市 第一节 重庆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 第二节 清代以前重庆城市的历史形成与环境影响 (一) 远古时期重庆城邑的起源 (二) 四次筑城的发展过程及变化缘由 (三) 四次移民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清代——民国前重庆城市发展 第一节 清代城市的空间布局 一、城池的布局 (一)重庆府城 (二)江北城 (三)南坪城 二、城墙与城门的布局 三、城内主要建筑物的布局 (一)行政机构的分布 (二)居民居住点的分布 (三)商业场所的分布 第二节 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布局 一、城市主要街巷及其分布 二、重庆对外交通路线 (一)水道交通线 (二)陆路交通线 第三节 开埠后重庆城市的变化 第三章 抗战时期重庆城市的发展变化 第一节 抗战时期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2节 重庆城市的建设情况 第3节 抗战后重庆城市的发展规划 第四章 建国后重庆的城市发展 第一节 三线建设时期重庆城市建设 (1) 重庆主城发展情况 (2) 重庆沿江城镇变迁 第二节 三线建设时期重庆交通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一)陆路交通线 (二)水路交通线 第五章 直辖后重庆城市的发展变化 第一节 直辖后城市建设概况 第二节 重庆城市建设规划分析 第六章 重庆城市发展的综合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一) 自然地理环境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二) 城市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军事因素 第三节 政治因素 (一) 重庆政治地位的变化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二) 重庆城市建设对政治作用的推动 第四节 经济因素 (一) 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下的重庆城市建设比较 (二) 重庆城市建设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第五节 文化因素 (一)重庆山地城市的文化特征 (二)重庆城市文化形成背景 (三)重庆城市文化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第七章 结语 附图 七、参考文献目录 一、历史文献 [1] 《史记》,(汉)司马迁著,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华阳国志校注》,(晋)常璩撰,刘琳校注,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年版; [3] 民国《巴县志》,向楚等纂,民国28年刊本; [4] 乾隆《巴县志》,(清)王尔鉴纂修,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刻本; [5] 《宋史》,(元)脱脱著,中华书局1959年版 [6] 《元史》,(明)宋濂著,中华书局出版社1976年版; [7] 嘉庆《四川通志》,巴蜀书社1984年本 [8] 道光《重庆府志》,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9] 同治《巴县志》,同治六年刻本 [10] (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 [11] (宋)陆游:《入蜀记》,《中国西南文献丛书·西南史地文献》第三十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清)顾炎武:于杰点校:《历代宅京记》,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年版 [13] 《元丰九域志》,王存修,中华书局1984年版; [14] 光绪《巴县乡土志》,金蓉镜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刻本; [15](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年版 [16]《元和郡县图志》,李吉甫修,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年版; [17]《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18](宋)祝穆:《方舆胜览》,中华书局2003年版; [19](元)《宋史》,四库全书本; [20](元)《元一统志》,中华书局1966年版; [21](明)正德《四川通志》; [22](清) 王士祯:《蜀道驿程记》,四库全书本; [23](清)《清实录·圣祖实录》,四库全书本; [24](清)雍正《四川通志》; [25](清)杨怪曾:《使滇纪程》,《小方壶輿地丛钞》,杭州古籍西冷印社1985年版; [26](清)乾隆《四川通志》,四库全书本; [27](清)刘岳昭:《奏陈解散贼势安定人心以全大局折》,《滇黔奏议》卷2,光绪十四年刻本; [28](民国)张培爵修,周宗麟等纂:《大理县志稿》;1917年铅印本; [29] 江世荣编:《捻军史料丛刊》第三集《曾国藩书牍》,商务印书馆1958年出版; [30](清)江浚源:《介亭文集》,清同治十三年刻本 [31]《汉书》,(东汉)班固著,中华书局1962年版 [32] 《华阳国志校注》,(东晋)常璩撰,刘琳校注,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年版 [33] 《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著,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 [34] 正德《四川志》,西南师大历史系藏正德十五年刊本复印本 [35] 嘉庆《华阳县志城池》,载《中国地方志集成》,巴蜀书社1992年版 [36] 道光《江北厅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5,巴蜀书社1992年版 [37] 万历《重庆府志》,(明)张文耀修,明万历三十四年刻本 [38] 道光《重庆府志》,(清)王梦庚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刻本 [39] 万历《四川总志》,四库存目录 [40] 康熙《四川总志》,(清)蔡毓荣等修,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 [41] 雍正《四川通志》,(清)黄廷桂修、张吾生纂,乾隆元年增刻本 [42] 嘉庆《四川通志》,(清)常明、杨光灿等纂修,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刻本 [43]《清史稿》,(清)赵尔巽等撰,中华书局点校本 [44]《清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版 [45]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本 [46] 道光《夔州府志》,(清)恩成等修,清道光7年(1827 )刻本 [47]《寰宇通志》,(明)陈循等撰,(《玄览堂丛书续集》本) [48]《大明一统志》,(明)李贤等撰,(四库全书本) [49]《大清一统志》,(清)穆彰阿、潘锡恩等纂修,(四库全书本) [50] 乾隆《巴县志》,(清)王尔鉴纂修,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刻本 [51] 道光《城口厅志》,(清)刘绍文修,清道光24年(1844)刻本 [52] 同治《巴县志》,同治六年刻本 [53] 民国《巴县志》,向楚等纂,民国28年刊本 [54]《四川通志》,(清)常明、杨光灿等纂修,巴蜀书社1984年版 [55]《巴县志》,王金修,台湾学生书局印行 1967年版 [56]《夔州府志》,(清)吴美秀修,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 [57]《资治通鉴 梁纪》,司马光著,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 [58]《重庆海关报告》,好博逊(H.E.Hobson)著,1892年9月26日 [59]《江北厅乡土志》,《乡土志抄稿本选编(12)》 线装书局2002年版 二、现代文献 (一)论著、方志 [1] 童恩正著:《古代的巴蜀》,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 彭伯通著:《古城重庆》,重庆出版社1981年版; [3] 重庆地方问世资料组,《巴蜀史稿》,1986年 [4] 徐中舒:《论巴蜀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5] 蒙和平:《三峡之谜——三峡考古记实》,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半 [6] 邓少琴等编著:《重庆简史和沿革》,重庆出版社1982年版; [7] 蓝勇著:《西南历史文化地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 黎小龙等:《交通贸易与西南开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 隗瀛涛,周勇著:《重庆开埠史》,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 [10]董其祥著:《巴史新考》,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 [11] 周勇,刘景修译编《近代重庆经济与社会发展1876—1949》,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2] 隗瀛涛著:《近代重庆城市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3] 卢华语著:《重庆古代经济研究》,重庆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14] 蓝勇著:《长江三峡历史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 周勇著:《重庆通史》,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 [16] 何智亚著:《重庆老城》,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 [17] 李林昉,雷昌德著:《老重庆影像志》,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18] 蓝勇著:《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生态变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9]马正林编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0]李东芝:《近代重庆城市经济近代化研究(1876—1949)》,西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21]陈黎:《清代成都重庆城市发展比较研究》,四川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22]重庆市政协学习及文史委员会编《重庆文史资料》集,重庆出版社,西南大学出版社 [23]重庆市渝中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巴渝文史荟萃》第一卷,1999年 [24]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重庆市市中区区志》,重庆出版社,1997年 [25]重庆市渝中区地名领导小组编《四川省重庆市市中区地名录》,1985 [26]重庆市市中区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编《重庆市市中区城市建设志》1994年 [27]重庆市江北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江北区文史资料》 [28]重庆市江北区府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人文历史三千年》,方志出版社,2009年 [29]重庆市江北区《江北城街道志》编纂委员会《江北城街道志》(1986-2005),重庆版社,2009年 [30]重庆市江北区房管分局地产志编辑室编:《重庆市江北区房地产志》,1993年 [31]重庆市江北区房屋管理局地方志编辑室编印:《重庆市江北区房地产志》(1086-2005),重庆出版社,2009年 [32]重庆市江北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江北县文史资料》各集 [33]重庆市江北县政府建设科编辑:《江北县建设特镌》,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九月印行 [34]重庆市江北县文化局编:《江北县文化志》,1994年 [35]重庆市江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江北县政府志》,1990年36、重庆市渝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江北县志》,重庆出版社,1996年 [36]重庆市南岸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重庆市南岸区区志》,重庆出版社,1993年 [37]重庆市南岸区地名领导小组编印:《四川省重庆市南岸区地名录》,1982年5月 [38]重庆市南岸区交通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重庆市南岸区交通志》,1993年3月 [39]重庆市南岸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南岸区文史资料》各集 [40]重庆市南岸区龙门浩街道编志租:《龙门浩街道志资料汇编》,1991年12月 [41]重庆市南岸区卫生志编纂委员会:《重庆市南岸区卫生志》,1993年3月 [42]重庆市巴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巴县文史资料》第九辑,1993年2月 [43]重庆市外事志编纂委员会:《重庆市外事志》,2005年5月 [44]潘文华主编:《九年来之重庆市政》,中华民国二十五年编印 [45]张笃伦主编: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编纂:《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四月编印 [46]黄济人著文:《老重庆》,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第1版 [47]重庆抗战丛书编纂委员会编:《陪都遗址寻踪》,重庆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 [48]重庆抗战丛书编纂委员会编:《抗战时期重庆的军事》,重庆出版社,1995年 [49]重庆抗战丛书编纂委员会编:《抗战时期重庆的文化》,重庆出版社,1995年 [50]重庆抗战丛书编纂委员会编:《重庆抗战大事记》,重庆出版社,1995年 [51]重庆抗战丛书编纂委员会编:《抗战时期重庆的新闻界》,重庆出版社,1995年 [52]重庆抗战丛书编纂委员会编:《陪都遗址寻踪》,重庆出版社,1995年 [53]隗瀛涛、周勇著:《重庆开埠史》,重庆出版社,1997年 [54]周勇主编:《重庆通史》,重庆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55]杨钟岫、文世昌编著:《风雨传媒》,重庆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56]王明湘著:《中共南方局研究文集》,重庆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57]彭百通著:《重庆地名趣谈》,重庆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58]唐治泽、冯庆豪著《老城门》,2007年,重庆出版社 [59]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重庆市志》第二卷、第四卷(下),第七卷、第八卷、第九卷,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6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四川省志编辑委员会编:《四川省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1962年8月,第十三辑,1964年5月;第十七辑,1965年12月 [61]余楚修、管唯亮:《重庆建置沿革》,重庆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62]唐璞:《山地住宅建筑》,科学出版社,1994年 [63]欧阳桦:《重庆近代城市建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 [64]何智亚:《重庆古镇》,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 [65]黄光宇:《山地城市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66]王川平主编:《重庆文物论丛》,重庆出版社,2000年63、 [67]重庆金融编写组:《重庆金融》上卷,重庆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68]重庆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辑室:《重庆市志》第五卷,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 [69]重庆市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重庆市建筑管理局编:《重庆建筑志》,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70]重庆市文化局编:《重庆市文化艺术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71]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编:《重庆市教育志》,重庆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72]重庆市卫生志编委会办公室:《重庆市卫生志》,1994年10月 [73]重庆市戏曲志编辑委员会:《重庆戏曲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12月出版 [74]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辑室编纂:《重庆大事记》,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9年7月第1版 [75]重庆地方史资料组:《近代川江航运简史》,1982年7月 [76]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重庆五家著名银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77]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聚兴诚银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 [78]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重庆工商史料》第一辑,重庆出版社,1982年11月第1版 [79]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经营管理之道》,重庆出版社,1986年5月第1版 [80]中国民主建国会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重庆工商史料》第二辑,重庆出版社,1983年9月第1版 [81]周开庆编著:《民国川事纪要,台北县四川文献研究社发行,中华民国六十三年十二月初版 [8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重庆市馆编,主编刘建业、陆大钺:《迁都重庆的国民政府》,北京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 [83]隗瀛涛主编:《重庆城市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 [8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编:《抗战时期西南的文化事业》,成都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8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编:《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工商企业》,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第1版 [86]四川省志编纂委员会、四川省志人物编辑组编:《四川近现代人物传》第二辑、第五辑、第六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 [81]吴晓波:《跌荡一百年》,中信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88]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编:《董其祥历史与考古文献》,重庆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89]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工商史料委员会编:《重庆工商史料——人物专辑》,重庆出版社,1992年第1版 (二)论文 [1] 侯仁之:《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城》,《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年3期 [2] 蓝勇:《唐宋时期西南地区城镇分布演变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4期; [3] 蓝勇:《明清时期西南地区城镇分布的地理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1期; [4] 郑维宽:《论清代重庆在川东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3期; [5] 陈尔寿:《重庆都市地理》,《地理学报》1942年1期; [6] 邹积林:《重庆城市地理问题探讨》,《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3期; [7] 蓝勇:《古代重庆城市地图与重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研究》,《2000年国际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2001; [8] 侯仁之:《论北京建城之始》 [9] 侯仁之:《试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三个里程碑》,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9月第一期 [10] 侯仁之:《海淀镇与北京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理关系与文化渊源》,《北京规划建设》,2000年1期 [11] 侯仁之:《试论元大都城的规划设计》,《城市规划》,1997年3期 [12]李恒:《论水的场所性意义》[J].《建筑学报》,1996.6(6):22—24 (三)专项规划编制资料 [1] 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重庆市优秀近现代建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雅凯思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制:《重庆抗战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 [3]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重庆弹子石老街保护规划》,2005年 [4]重庆日清景观设计有限公司编制:《重庆南岸区米市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2007年 [5]重庆川美实业有限公司编制《重庆市慈云寺历史街区保护规划》,2007年 [6]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编制《重庆主城区为旧房改造工程文物保护规划》,2008年 [7]重庆规划研究中心编制《解放东路、打铜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2009年 [8]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编制《重庆市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研究》,2008年 (四)地图及照片资料 1、地图资料 [1]张云轩绘制:《重庆府治全图》光绪十二年(1886) [2]綦邑,刘子如绘制:《增广重庆地舆全图》,光绪十七年(1901) [3]民国元年,《重庆城全图》 [4]张濂绘:四川警公所出版《重庆府城厢巡警区域图》,宣统三年 [5]1891重庆海关绘制的《重庆城区略图》 [6]重庆合记肇明石印公司印行《新测重庆城全图》中华民国元年初版九年三版,比例尺1:5000 [7]1935年重庆市工务局马路系统制图《重庆市图》 [8]1940年西南出版社印制《修正最新重庆市街道图》 [9]1946年中国史地图表编纂社金擎宇、陆先铠、陆承荫编制,亚光舆地学社出版,大中国图书局发行《重庆市街道详图》 [10]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编制:《重庆市主城区影像地图》,西安地图出版社2010年版 [11]重庆市政府工务处制图,工务局长傅彇审定《重庆旧城新区已成未成公路略图》,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十月,比例尺1:10000 [12]重庆市市长潘文华、工务局长傅彇审查,樊启明、蓝家煃绘制,测绘员刘武汉:《重庆市区地形图》,中华民国十八年,比例尺1:2500 [13]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七月付印:《江北城市街图》,比例尺1:4000 2、照片资料 [1]重庆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编:《抗战之都—重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刘豫川等编辑:《重庆旧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3]重庆市文化局等编:《重庆大轰炸图集》,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4]何智亚:《重庆老城》,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 [5]戴渝华编著:《老重庆影像志·老码头》,重庆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6]曾繁模、李玲编著:《老重庆影像志·老钱票》重庆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7]重庆晚报编辑:《巴渝老相本》,四川美术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8]重庆市博物馆策划,刘豫川、杨铭、林文碧编辑:《重庆旧影》,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五)学位论文 [1] 李和平:《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研究》[D],重庆建筑大学博士论文.2004 [2] 金东坡:《重庆近代建筑文化研究》[D],重庆建筑大学硕士论文.1999 [3] 赵焰林:《重庆近代建筑的剖析》重庆建筑大学硕士论文.1996 [4] 胡光耀:《旧城更新方法研究——以重庆旧城改造为例》重庆建筑大学硕士论文.2000 [5] 邬峻:《山水建筑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空间模式》重庆建筑大学硕士论文.1996 [6] 蔡云楠:《寻找失落的都市“山水”——兼论重庆城市总体景观设计》[D],重庆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5 [7] 齐亚萍.《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杭州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2 [8] 林翔:《城市化进程中居住性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D],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9] 欧祥:《重庆“下半城”城市复兴的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0 ] 赵秀萍:《对天津市租界区风貌建筑与特色街区保护的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1] 陈功:《获取旧城改造中综合效益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2]赵强:《重庆市民习俗文化与街巷体闲空间》重庆:重庆大学,2003:36—37 [13]朱昌廉:《重庆地区建筑创作的地域性研究》.重庆:重庆大学,2004:31—32 [14]姜莉:《坡地建筑形态构成与空间风貌研究》.重庆:重庆大学,2001:29—32 [15]胡钫:《山地住区形态多元化设计初探》.重庆:重庆大学,2004:21—36 [16]宋盈:《城市化进程中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方法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六)法规、政府文件 [1] 重庆市国土房管理局.《重庆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2002 [2] 重庆市国土房管理局.《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危旧房改造工程危房确认有关问题的》.(渝国土房管发[2002]896 号) [3] 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建委关于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渝府发[2001]41 号) [4] 重庆市渝中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建设山水园林城区的决议.2002 [5]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建委、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传统街区)保护管理暂行规定》.(渝文物 [2002]81 号) [6]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规划局.《重庆市划定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暂行规定》.(渝文物[1994]21 号)、(重规总[1994]29 号) [7] 重庆市文化局.《重庆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草稿).1999 (七)外文资料及翻译文献 [1](英)哈·麦德金.林尔蔚、陈江译.历史的地理枢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美)诺夫乔伊著、张传有等译.存在巨链-对一个观念的历史的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3] 塔玛拉·魏司编著:《巴蜀老照片》,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4](日)前田哲男著,李泓、黄莺译,冯作渊校:《重庆大轰炸》,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 [5]Alexande,LianeLcfaivre.WhyCriticalRegionalismToday.TheorizingaNew Agenda forArchitecture.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96:484-492. [6]Gemeth Frampton.Towards a Critical Regionalism:Six Points for an Architectote of Resistance.Theories and Manifestoes.Academy Editions,1997:97-100. [7]Kermeth Frampton.Modem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History.London:Thames and Hudson,1992:320. [8]LianeLefaivre andAlexanderTzonis.CriticalRegionalism.Architecture andIdentifyina Globalized World.New York:Prestel,2003. [9]Lewis Mumford.TheSkyline[Bay Region Style].Architecture Culture 1943—1968.A DocumentaryAnthology.NewYork:Rizzoli,1993 [10]PaulRicoeur.UniversalizationandNationalCultures.KennethFrampton,ModemArchitectur a Critical History.London:Thanles and Hudson,1992:314. [11]Paul Rispaed,Barragan.the Complete Works.NewYork:PrincetonArchitectural Press,2003 [12]Aley“mder Tzonis,Liane Lefaivre.Why Critical Regionalism Today.Theorizing a New Agenda forArchitecture.NewYork:PrincetonArchitectural Press,1996:488. [13] Diane Ghirardo.Architocture aRer Modernism.London:Thalrms and Hudson,1998:140.146. [13]JohnA.Loomis.House on the Hill.San Francisco Chronicle.July 17,2004. [14]ProgressiveArchitecture,1991.8. [15]Mark Mack.10 California Houses.San Francisco:PamphletArchitecture,1978 [16]SanFrancisco Museum of Modem Art Architectura land Design Joumal.V01.III.October,1993 [17]Brad Collins.Antoine Predock Houses.New York::Pdzzoli,200{) [18]Jos Lluis Serf,Sofro Cheviak offeds.Lake/Flato.G|ouceste:Rockloort Publisher,1998 [19]维特鲁威著,高覆泰译,《建筑十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 论文写作计划: 论文工作的具体进度与安排(含调研、完成时间等) 起止时间 主要工作 备注 2011.8-2011.12 搜集论文所需资料,了解课题研究动态;构思写作提纲,填写开题报告 论文选题及框架的制定 2011.12-2012.1 根据开题报告会上老师们的建议,修改、补充资料 补充资料 2012.1-2012.4 论文初稿的撰写,及听取导师意见修改 论文撰写 2012.4-2012.5 进一步修改论文,完善内容 修改论文 2012.5-2012.6 提交论文 提交论文 2012.6 为毕业论文答辩做准备工作。 答辩 �侯仁之,《试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三个里程碑》,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9月1期 �《华阳国志﹒巴志》,第58页,刘琳校注本,巴蜀书社1984年版,下引同。 �王军,《采访本上的城市》,2008年,三联书店 � 童恩正,,《南方文明》,重庆出版社,1998年 � 童恩正,《古代的巴蜀》,重庆出版社,1998年 � 徐中书,《论巴蜀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 王川平,《巴渝文化》,重庆出版社,1984年 � 周勇,《重庆·一个内陆城市的崛起》,重庆出版社,1989年 � 周勇,《重庆通史》,重庆出版社,2002年 �隗瀛涛著:《近代重庆城市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 蓝勇,《长江三峡历史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郑敬东的《中国三峡文化概论》中国三峡出版社,1996年 �薛新立的《重庆文化史》,:《重庆文化史料》编辑部出版,1990年 � 李智君 ,《文化地理研究的范式转换与中国历史文化地理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第7期 �刘敦祯《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 � 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一一附四川居住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 � 四川省建设委员会等编,《四川古建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季富政,《巴蜀城镇与民居》,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 �重庆市城乡建设管理局,重庆市建筑管理局编,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年 �唐璞,《山地住宅建筑》,科学出版社,1994年 �欧阳桦,《重庆近代城市建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 �何智亚,《重庆古镇》,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 �何智亚,《重庆老城》,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 �黄光宇,《山地城市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王川平主编,《重庆文物论丛》,重庆出版社,2000年 �彭伯通著:(《古城重庆》,重庆出版社,1981年 � 蓝勇,《长江三峡历史地理》2003年版第430页至434页。 � 金广君,《当代城市设计探索》,2010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正林编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1998年,山东教育出版社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 黄光宇,《山地城市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 黄光宇,《山地城市学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颜昌峣著,《管子·乘马第五》,1996年,岳麓书社 � 颜昌峣著,《管子校释·管子度地第五十七》,1996年,岳麓书社 � 《汉书·晁错传》 � 维特鲁威著,高覆泰译,《建筑十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 �童恩正著:《古代的巴蜀》,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隗瀛涛,《近代重庆城市史》,1991年,四川大学出版社 � 老子,《道德经》第七章 �隗瀛涛,《近代重庆城市史》,1991年,四川大学出版社 �蒙和平,《三峡之谜——三峡考古记实》,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 � 彭伯通,《重庆地名趣谈》,2001年,重庆出版社 �唐治泽、冯庆豪著,《老城门》,2007年,重庆出版社 �《华阳国志·巴志》第49页 �《华阳国志·巴志》第49页 �蓝勇,曾小勇等著,《巴渝历史沿革》李书敏,蓝锡麟主编,《巴渝文化丛书》,2004年,重庆出版社 �蒙和平,《三峡之谜——三峡考古记实》,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 �徐中舒,《论巴蜀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 《隋书》卷46《杨尚希传》 �重庆地方文史资料组,《巴蜀史稿》,1986年 �隗瀛涛,《近代重庆城市史》,84页,1991年,四川大学出版社 � 《蜀鞧日记》卷3 � 彭伯通,《重庆地名趣谈》,重庆出版社,2001 �乾隆《巴县志》卷3。 �隗瀛涛,《近代重庆城市史》,90页,1991年,四川大学出版社 � 乾隆《巴县志》,卷2 � 彭伯通:《古城重庆》,重庆出版社1981年版,第9页。 � 张云轩:《重庆府治全图》,1886年绘。 PAGE 19
/
本文档为【重庆山地城市历史形成与环境影响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