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2018-09-16 7页 doc 402KB 68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北溟愚鱼

暂无简介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小学 年度 第一 学期 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可爱的校园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以内的数。 2.体会数的含义。 3.在情境活动中,初步感受一列数的规律,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数的顺序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棒,圆片等。 设计思路 在动物学校这一情境中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并进行数一数的活动,使学...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小学 年度 第一 学期 数学 科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第一单元 时 可爱的校园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以内的数。 2.体会数的含义。 3.在情境活动中,初步感受一列数的规律,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数的顺序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棒,圆片等。 设计思路 在动物学校这一情境中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并进行数一数的活动,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数的过程。并通过与同学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再带领学生到我们的校园进行"看一看,数一数"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到你们每个人的脸上高兴的神情,老师就能猜出你们是多么想快点上学啊!小 动物们和大家一样,早就盼着快点上学了,看校园里多热闹啊!咱们一起去走走看吧!(出示挂 图) 二.新课讲授。 1.自己观察,说说校园里有什么,有多少。 2.和同桌说说校园里有什么,有多少。看谁说得好。 3.全班同学交流。 4.你能用10以内的数数出身边的物体吗? 师:大家真是爱观察的孩子,在动物校园里发现并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真棒!我们生活 中的许多物体都可以用数来表示个数。 三.看一看,数一数。 1.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参观校园。 (要求把自己看到的数一数,并和同学交流。) 2.拿出小棒或小圆片,同桌2人数一数. (要求手口一致)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 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第二课时 快乐的家园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 会用1、2、3、4几个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 2. 能熟练地数4以内物体的个数。 3. 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用4以内的数表示事物,并能熟练地数出来、写下来。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设计思路 这一节课,将图画做成漂亮的动画,变静为动,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表达、争论、交流,从而形象地理解数可以表示单个、集合、很小的、很大的等,还可以表示序号或代号。让学生在不断地交流中自我调控,从而进一步理解一个数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投影仪出示第4页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问:1可以表示什么? 1.1的含义。 (1)观察画面后,说一说1可以表示什么? 师:“1”可以表示生活世界中许多不同的事物。(边说边指给学生看) 讨论:1个萝卜和一筐萝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1)1个萝卜和1筐萝卜,数量的多少不同,但都可以用“1”表示。 (2)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用1表达的事物。(学生自由的说。) 2.2、3、4、表示的含义。 师:生活中很多事物可以用1来表达,还有很多事物用1不能表达清楚,还要用到其他的数,比如:2、3、4。 让学生说一说2可以表示什么?(全班学生交流。) 同桌互相说一说3、4可以表示什么?看谁说得多。(同桌交流。) 4. 数的顺序。 师:同学们喜欢踢足球吗?看这些同学和大家一样也喜欢踢足球呢!(投影出示课本插图。) 师:看这些同学踢得多高兴!你能说说他们运动服上的数表示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 5. 让学生举例说明1、2、3、4、在生活中还可以表示什么? 2、 课堂小结。 师:我们发现数字真奇妙,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要用到它们,离开了它们,我们就很难表达清楚,所以大家要会写、会用,掌握好数字。 在这节课中,学生说得很积极,通过举生活中的各种例子,比如:我家有3口人,我有4支铅笔,我有5本书,我家的门牌号码是501等,学生对于1个箩卜和1筐箩卜的概念还有点模糊,特别是这两个“1”所表示的都是“1”,为什么一边箩卜多,一边箩卜少呢?在课中我是让学生们自己去讨论交流,有的学生说出了一个是表示“1个”只是1个箩卜,一个是表示“1筐”,这是指的1筐箩卜,表示数量的单位不同。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 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第三课时 玩 具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数、认、写出1~5几个数。 2.会灵活数出生活中的物体的个数并能写出来,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 3.初步养成良好的观察和书写习惯。 教学重难点 熟练地书写。 学教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 小朋友们最喜欢玩玩具,从孩子喜欢的话题导入新课,有利于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孩子们在幼儿园以及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1~5的数学知识,让孩子们数出来并不难重要的是数准确,并把数字规范、正确地写出来。体验到在玩中学到了数学知识。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玩具吗?有两个同学是好朋友,今天他们在一起玩得可开心了。 我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好吗?(出示课本插图) 2、 新课讲授。 1. 数一数,说一说。 (1)同桌数一数,说一说。 师:你观察到图上都有些什么?说给自己的同桌听。你观察到的玩具各有多少个?数给自己的同桌听。 (2)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师:你观察到图上都有什么?各有多少?(让2~4名学生上黑板前数。) (1个布娃娃、2个小朋友、3个球、4辆玩具车、5块积木。) (3)全班数。 2.写数。 (1)学生试写。 师:同学们数得很准确,说得也很好,那我们如何用数字表示出来呢?谁来试着写一写?请你的同桌评一评。 (2)范写。 师:比一比谁看得仔细,学得认真。(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让学生看清范写笔顺。) (3)练习书写。 (4)比一比,赛一赛。 师:比一比谁写得好。(学生自己在田字格内各写一个,全班同学评议。) 3、 巩固练习。 1. 数一数书包里有几本课本、几本练习本。 2. 数一数教室里有几根灯管、几个电扇。 3. 从自身找一找,数一数。(1张嘴、2只眼睛、10个手指头等。) 4、 课堂练习。 做课本第7页“练一练”第1、2题。 第1题,独立完成,再说一说各个数表示的意义。 第2题,看清数字,再照例子画,独立完成。 5、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在本节课中学生较好数、认、写1—5几个数,会用正确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但是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还没有养成,特别是书写时的姿势不正确,书写的格式也不是很规范,所以在课中我给学生示范了两次数字的书写,并要求学生先跟着老师书空,然后在课本上练习,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评议,让学生自己评出写得最好的作业,并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同学的作业写得为什么好,好在哪里,让学生在评价他人的作业中去改正自己的不足。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 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第四课时 小猫钓鱼 教学目标 1. 认识数字0,体会0的含义。 2. 学会数字0的书写,会在生活中运用。 3. 在活动中体会到0的含义,培养学生做事专注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难点 熟练地书写0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休课件。尺子、温度计。 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带孩子进入学习情境,边讲述边依次出示课本插图,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体会到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在师生的谈论交流中认识到0也是和1、2、3、4、一样,也是一个数,也有它自己的含义。0的书写采取试写、自评的方式,变枯燥为有趣,使孩子乐于练习写0,便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讲故事:一天,小猫们去河边钓鱼,你看他们真是满载而归。老大钓了 条,可用3表示;老二钓了2条,可用2表示;老三钓1条,可用1表示;老四真贪玩,一条也钓到,要用几表示呢?(边讲边出示课本插图。) 2、 新课讲授。 1. 说一说,写一写。 (1)用“0”表示。(学生纷纷抢着回答。一个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 师:大家想写一写吗? (2)学生试着写“0”,并在小组内评议。 (3)教师示范,学生书写。 师:你们每个人都写数字“0”了,想不想看老师写一个呀?(老师工工整整地示范写“0”。)如果经过练习,大家一定会写得比老师好,不信试试看。 (4)学生练习写“0”。 2.想一想。 师:想一想,0除了表示没有外,还可以表示什么? (1)自己说给同桌听。 (2)举例说明,学生讨论交流。 如学生说不全面的教师可补充。 师:“0”除了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别的,例如气温是0摄氏度,并不是表示没有温度,而是相当于华氏温度32度,也是冰点的温度。还可以表示起点,如发射导弹的口令:9、8、7、6、5、4、3、2、1、0发射;我们画图用的直尺的起点就是0刻度;还可以表示精确度,在近似计算中,5.2和5.20表示的精确度不同;还可以用在电话号码、车牌号码、门牌号码中。 3、 课堂练习。 做课本第9页“练一练”第1、2题。 第1题,独立完成书写练习。要求学生数得准,写得规范。 第2题,独立书写,教师引导学生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 4、 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师:生活中每一件事都离不开数学,就是一个小小0,都包含着这么多的 意义,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动脑去思考,那么你会发现数学王国里有很多的奥妙。 本节课中,学生认识了“0”,特别是对“0”的几种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说出了家里的门牌号码中有“0”、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中有“0”,说明学生们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会思考的大脑,我及时的鼓励了他们真会观察,并且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可以和同学们一起探讨。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 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第五课时 文 具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 学会独立数数、写数。 2. 能正确独立地根据图意数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3. 学生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正确地读数、写数。 教学准备 数字卡1~10,各种实物若干,教学用挂图。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从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找朋友”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把学习内容变成可操作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数一数、贴一贴的相互合作中完成。并及时激发学生尝试书写,教会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整节课是在学生的玩之中完成的,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2、 新课讲授。 1. 找一找。 (1)游戏:找朋友。(利用准备好的材料做游戏。) 老师手拿物,学生找相应的数字。 一名学生手拿物,请另一名学生找相应的数字。 (2)连一连。 投影出示书上第10页的连线图,请学生找朋友。(要求:数得准,找得 连线连得直。) (3)评一评。 学生分小组评出一名做得最好的学生,全班展示,老师给予奖励。 2. 写一写。 (1)学生试写。 (2)教师范写。(6、7、8、9、10) (3)练习书写。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互相评一评哪儿写得好,哪儿写得不好,写数 数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问题。 3. 数一数。 (1)数自己的文具。 (2)同桌互相数一数,检查数对不对。 (3)同桌的文具合起来数一数。 4.说一说。 (1)小组内说一说6、7、8、9、10分别可以表示什么? (2)全班范围内说,把教室里的物体用学过数表示出来。 三、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 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第二单元 比 较 第一课时 动物乐园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 通过数数、比较等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 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会用符号正确地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鹿、小白兔、小熊、小猴子、小鸟头像学具。 设计思路 整堂课的教学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听过骆驼和羊的故事吗?骆驼和羊通过比较,知道了高有高的好 处,矮也有矮的好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也是“比较”,内容也与骆驼和羊的故事一样有趣,不信,你们看。 2、 引导操作,探究新知。 1. 出示动物乐园图。 师: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来帮忙,热闹 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等一下汇报的时候再告诉教师和其他同学。 2. 汇报交流。 师: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各有几只? 3. 动手操作。 (1) 师: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图上的各种动物? (2) 师:请其他同学也在下面摆一摆:你看到了几只什么动物?请用学具表示出来。 (3) 学生摆完,引导学生观察评价:摆出来的和看到的一样吗? 4. 设疑激趣。 师: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让我们把它们比一比,好吗? (1) 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 (2) 汇报: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5. 探究方法。 (1) 认识同样多和“=” 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谁和谁同样多,摆一摆,说一说用的什么方法比的。 揭示同样多,一样多,说明4和4同样多或者说相等,可用=来表示它们的相等关系。 学写“=” 板书:4=4 读作:4等于4 (2) 认识“〈”“〉” 师:接下来你们想把哪两种动物进行比较?这两种动物谁多?怎么比较?比 较的结果是什么?可以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后再全班交流比的结果。 教师归纳,并帮助学生认识“〉”“ ”符号。 学会读写大于号和小于号,练习使用这两种符号。 引导发现: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3、 练习与拓展。 1. 师:在这么多的动物里面,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 2. 师: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请与同桌交流: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也可以用数字说一说它们比较的结果。 3. 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 4、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认识了这几种比较符号,有的学生还不能记住大于号和小于号,分析其原因,我认为是学生对于“左”、“右”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还不能记住开口向左边的就是大于号、开口向右的就是小于号。我想教材如果把“位置”这一单元安排在“比较”这一单元的前面,学生的认识可能会好一点。学生对于是这几种比较符号的用法掌握较好,我编了一句口诀让学生记住“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这样比较形象的让学生记住了这几种符号的用法。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 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第二课时 高 矮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经历比较高矮的过程,感知物体有高有矮。 2.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品德。 教学重难点 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设计思路 本课以故事情境导入,便于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出示插图让学生观察,再说说谁高、谁矮。接着呈现同学间彼此“比一比”身高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并领悟比身高的要领和规则,再进行体验。 教学过程 1、 故事导入。 师:星期天,小明和小红一起到书店去买新华字典,走在路上,两人有说 笑,要过马路了,这时看见一位盲人伯伯正要过马路,他们两个赶紧跑上去,左右搀着盲人伯伯过马路。大家看,他们来了(出示课本插图) 2、 新课讲授。 1. 看一看,说一说。 师:谁能说说图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让学生引起共鸣,向这两个同学学习帮助盲人。) 2. 看一看,比一比。 师:小明和小红同盲人伯伯比,谁高?谁矮?(谈自己的感受) 师:从图上你还有什么发现?(学生说出盲人高,小朋友矮,红色的汽车矮,蓝色的汽车高) 3. 出示课本“比一比”插图,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师:他们比高矮的方法对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师:我们怎样正确比较高矮? 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比较高矮的方法:同一高度比较。小明踮起脚跟 比较是不对的,右边的比较方法是正确的。) 4. 找一找,比一比。 (1) 同桌比高矮。 (2) 师生比高矮。 (3) 举生活中的例子。 5. 练一练。 出示课本第19页上“三只小兔比高矮”的插图。 师:从这幅图中,你发现谁高谁矮?说说自己的理由。(学生意见出现争议。)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到底谁比较的方法正确呢?(学生讨论。) 师:谁能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同学们听?(没有站在同一高度上。) 师:那我们如何进行比较呢?(用数格子的方法。) 3、 课堂练习。 做课本第18页“练一练”的第1、2、3、4、6题。 1. 独立思考,集体交流,重在让学生说明自己的理由。 2. 独立完成。 4、 课堂小结。 谁能说一说怎样正确比较高和矮?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 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第三课时 轻重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观察、活动、获得对轻重的感性体验。 2. 学生通过掂一掂的实践活动,学会比较轻重的方法。 3. 在参与数学活动中,发现生活中处处是有趣的数学,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学会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教学准备 1. 课本、铅笔盒、一个梨、一个苹果、自制的简易天平。 2. 教学挂图。 设计思路 “轻重”是本单元的难点,孩子对轻重的区别往往是建立在大小的基础上的。因此,在设计本课时,可以从学生在幼儿园里所熟悉的玩跷跷板引入,以有趣的活动为主,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在与同学的合作交流中发慌自己的语言和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幼儿园里玩过跷跷板吗?好玩吗?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 和大家一样玩得可开心了,咱们一块去看看吧! 2、 新课讲授。 1. 说一说。(出示课本插图一。) (1) 同桌说。 师:请看看图上有什么?在干什么? (2) 指名说。 师:谁能说说小熊和小猴在玩什么?小熊和小猴谁轻谁重?你是怎样发现的?(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3) 比一比。 师:谁能说出两个物体谁轻谁重?看谁说得好。(学生发言) 2. 掂一掂。 (1) 自己掂一掂。 师:请每位同学掂一掂自己的课本和铅笔盒,哪个轻?哪个重? (学生活动,体验轻重。) (2) 相互说一说。 师:谁来说一说是自己的课本重呢,不是铅笔盒重呢? (3) 交流汇报。 师:你认为哪个轻巧哪个重?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3. 称一称。 (1) 出示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师:请你猜一猜谁轻谁重? (2) 掂一掂。 师:用双手掂一掂苹果和梨,谁轻谁重?(难以分辨) (3) 想办法。 师:用掂一掂的方法不是不能分清谁轻谁重时,该怎么办呢?想想看。 (学生讨论办法。) (4) 汇报交流。(用秤来帮我们分清认轻谁重。) 师: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比较轻重的工具就是“秤”。秤有许多种,如“杆秤、台秤、磅秤、天平等我们经常用到天平,我们请天平来帮忙吧! (5) 解决问题。 教师用天平演示,学生观察。 (6) 操作、验证。 师:请每个小组用自己制作的简易天平称一称梨和苹果,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尝试。) 师:现在你能说说苹果和梨谁轻谁重吗? 3、 课堂小结。 说一说如何比较物体的轻重?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 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第四课时 比较复习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3.养成学生认真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动物图片,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图片,水杯图,大象和长颈鹿图,三根有不同匝数绳子的木棍,三幅比较轻重的图。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复习课,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设计了几个有趣的情境来让学生复习,如拔河比赛等。提供具体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使学生进一步复习比较多少、高矮、长短、大小、轻重等的体验和方法。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几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比较这一单章的内容,这一节课, 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看看谁掌握得最棒。 2、 对比较事物多少和数的大小的复习。 师:今天老师碰到了一群小动物,他们要进行拔河比赛,可不知是什么原因 它们吵起来了,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帮帮它们吧。(出示准备好的动物图片。) 师:(出示公鸡和小鸡的图片。)它们两个来拔河,行不行? 学生回答。(提示:两个数量不一。) 师:为什么呢?它们谁多谁少? 学生回答。 师:我们可以用哪一个符号来表示5和7的关系呢? (出示5〈7。) 让公鸡和小兔来拔河,比较多少;让小兔和小猴来拔河,比较多少。复习数的大小比较。 师:看下面的题你会吗? (出示练习题。)在2、4、6、9、3、5、7中,把大于3的数找出来,试一下。 (提示学生不要漏掉数字,可以按一定的顺序写。) (出示水杯图。) 师:这个题你会吗? (出示三个大小、粗细不一样的水杯,但水的高度相同。) 3、 对比较高矮、长短的复习。 师:我们还学习了怎样来比较高矮,谁来说一下,你是怎样来比较高矮的? 学生回答。 师:对了,大家说得非常好。特别注意我们比较高矮的时候要站在同样的高 度来比较 师:你看长颈鹿和大象来比较高矮了,咱们一块来看一下它们谁高谁矮。 学生说一说。 师:咱们再来看一看在这些木棍上哪根绳子最长。 学生活动。 师:我们一块儿来看一下。 (拿下木棍上的绳子,比较一下。) 4、 对比较轻重的复习。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棒,想一想这一章我们还学习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对了,我们还学习了比较轻重,我们再一块来复习一下吧。看一看,谁 来说一说? (出示图片:一个苹果和两个桃子一样重。)让学生说一说谁轻谁重。 (出示图片:白菜、萝卜、茄子三者比较轻重。)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 谁最轻,谁最重。 (出示图片:两个桃子和三个桔子一样重。)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一个桃子和一个桔子谁轻谁重。 复习时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以指导。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第三单元 加减法(一)课题 有几支铅笔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法的含义。 2、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3、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使学生体验计算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体会加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1、猜哑谜:引入,出示挂图,观察,猜谜。 2、小结:将2支铅笔和3只铅笔合起来是5只铅笔,可以用加法算式来表示。 板书:2+3=5 指导学生认识加号。 讨论: “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 “2+3=5”表示什么? 3、咱们身边还有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2、 摆一摆,算一算。 用学具盒里的圆片摆一摆。 书P22“摆一摆” 看图,用圆片代替桃子,先摆一摆,再算出来。 先引导学生摆,再让同桌两个同学互相摆给对方看,最后算出来。 3、 练一练。 1、书P22“试一试” 同桌两人互相说说图的意思,再列出算式。 全班交流算式,说说算式的意思。 2、书P23 第1题 学生独立算一算,觉得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圆片摆一摆,再算。 3、书P23 第2题 学生先独立列式。 同桌两人交流算式的意思。 4、P23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 根据学生填写的,找找其中的规律。 5、开放性练习: 书P23第4题 观察图,找找图中可以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四、总结。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 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课题 有几辆车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2、体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2、观察教材提供的情境图 你能根据图说说小女孩列的算式是什么意思?小男孩列的算式是什么意思? 讨论: 都是算一共有几辆小汽车,为什么两个人列的算式不一样呢? 总结: 两个小朋友站的位置不同,看汽车的方向不同,列出的算式也不同,由于车子的辆数是一样的,所以算出的得数都是5。 板书:2+3=3+2 2、 摆一摆,算一算。 1、书P24 “摆一摆” 先观察教科书中的图,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比较: 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说说通过比较,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书P24 “试一试” 独立观察图,列出算式。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3、 练一练。 1、看手指列出算式。P25 第1题 根据书上的示范,应该如何看手指列算式呢? 2、看谁填的又对又快。 书P25 第2、3题。 3、开放性练习。 ①书P25 第4题 注意第2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允许有不同想法,并鼓励说出来。 ②书P25 第5题 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理解图意,列式解决。 可能出现不同的想法,只要能做出合理的说明,都应给以肯定。 四、总结。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 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课题 摘果子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减法的含义及其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与同伴交流想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减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摘果子 1、出示摘果子的情景图,故事引入图中的人物。 2、按顺序观察图,想一想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同桌互相交流图的意思, 你能根据图的意思提出问题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 树上有5个果子,小红摘走了2个,还有几个? 注意:提问题时说话简洁,不罗嗦。 3、讨论: 还有几个呢?你怎么知道的? 允许说出不同的想法。 如果有学生知道用减法计算,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导学生认识减法: “树上有5个果子,摘下2个,还有3个”可以用减法计算,算式是 5-2=3,“-”叫做减号。 4、说一说: 减号表示什么意思?“5-2=3”表示什么意思? 2、 试一试 1、书 P26 “做一做” 第1题 通过第1个示范,引导学生明白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 第2、3小题有一定的开放性,会出现不同的解答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2、书 P26 “做一做” 第2题 组织同桌学生先交流图的意思。 再填写算式。 3、游戏。 看手势列减法算式,如: 伸出5个手指,然后弯曲其中的2个。 列出算式,说说想法。 3、 总结。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 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摘果子 第2课时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过程 1、 说故事列算式。 书P27第2、3、4题都是提供了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的意思列算式。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说图的意思,然后再独立列出算式。 学生列的算式可能各有不同,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只要学生的想法合理都应该给予肯定。 2、 找规律。 让学生先看图写数。 写数后引导学生说说在写数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整理发现的规律。 3、 游戏,整理5以内加减法算式。 在游戏中整理口算卡片,巩固5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如果学生能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及变化规律,要及时予以肯定,并提倡学生应用这一规律进行口算,会提高口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 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小猫钓鱼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 鼓励学生开放的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 减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1、 问题情境:小猫钓鱼 1、 出示图1: 小猫最爱吃什么?看看这只小猫的表情怎样?它心里在想什么?它想吃掉几条鱼? 2、 根据学生的想象,分别出示后三幅图,并描述图意,列出不同的算式。 2、 游戏:套圈 先预测自己可能会套上几个,有几个没套中,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渗透加减法间的内在联系。 方法:每组选一人参加比赛,其他同学做记录。 (注意:第一次同时出现加减法,学生弄不太清楚,所以要先分清步骤。 3、 独立尝试 书P28“试一试”第2题 看图,弄清图的意思,列出算式。 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算式,说说想法。 4、 练一练 1、 P29第1题 观察,说出题目的意思。 独立列式解答。 2、 P29第2题 算一算,独立做后,再观察找规律。 注意:先弄清楚题目的要求。 3、 书P29第3题 独立完成。 4、 书P29第4题,开放性训练。 引导学生根据图的意思,展开想象,列出不同的算式,然后小组同学交流。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 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练习一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交流中巩固加减法的含义,比较熟练的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并鼓励学生大胆动脑,灵活思考。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 谈话: 通过与学生谈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引出练习课的要求。 2、 练一练。 1、 书P30第1题 明确题目的要求:根据图的意思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列式。 同桌同学交流自己列的算式的想法,只要能说出算式的道理都算对。 集体交流。(将你认为是正确的算式,能说出道理来的进行汇报。) 2、 书P30第2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完成后请一名学生汇报结果,其他学生自己检查,看谁全做对了。 3、 书P30第3题 先让学生看图,在括号里填数。 填完后想一想随着箭头指的方向有什么变化规律,和小组同学进行商量。 集体讨论 4、 书P30第4题 此题的第3小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完成前两题,使学生知道怎样按规律填数,第3小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填法,使学生知道有的时候答案是不唯一的。 3、 总结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 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第二课时 调整与思考 1、 谈话: 教师简要总结昨天练习的情况,然后提出在游戏中练习计算的要求,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游戏活动。 1、 给小动物找家。 书P31第5题 通过小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渗透互相帮助的思想教育。 学生独立完成。 2、 猜一猜 书P31第7题 出示5个分别写有1、2、3、4、5数字的信箱。 猜一猜,每个信箱里会有哪些数字卡片。 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卡片,每个学生猜一个信箱里的,并写在卡片上。 看谁都写对了:教师拿出箱子里的口算卡片,帮助学生检查。 将箱子里的卡片进行整理,并引导学生说说怎样才能写得多而且不漏掉。 3、 试一试 书P31第6题 学生独立填写。 集体讨论。 注意:□+□=5和□-□=1有多种填法,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填法,但只要填一种答案即可。 4、 总结。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猜数游戏 调整与思考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计算6和7的加减法。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 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以及与人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一、创设情境:猜数游戏 1、 提出进行猜数游戏的要求。 2、 师生共同做游戏。(用6个小珠子玩) 老师出,学生猜,并列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 3、 学生分组做游戏。(用7个圆片玩) 同桌两人作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列出和7有关的加减法算式。 4、 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所有和7有关的算式进行整理。 二、想一想 (书P32) 1、 先让学生观察图,结合图的意思编出小故事。 (注意帮助学生认识图中的汉字) 根据图的意思列出算式。 2、 想一想: 你认为在小老鼠回家的路上还会出现什么情况? 根据学生说出的情况,要求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 三、总结。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6和7的加减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 提出练习的要求。 二、练一练。 1、 书P33第1题。 连一连。 引导学生理解图的意思,弄清楚题目的做法,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2、 书P33第2题。 先由学生独立看图完成。 组织小组的学生交流列式的想法。 注意:学生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即可,本题答案不唯一,只要学生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就应该给予鼓励。 3、 书P33第3题。 独立完成,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三、游戏。 1、 猜猜看。 (书P33第4题) 两个学生一组展开游戏,注意一定要全员参与。 2、 摘果子。 准备好一棵果树的图,上面的苹果上要写一些算式,算对了就可以摘掉苹果。 四、总结。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跳绳 第1课时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有关8和9的加减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8和9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跳绳 1、 你们喜欢上体育课吗?喜欢哪些体育项目呢?现在我们一起去上快乐的体育课吧。 2、 观察图: 体育课上,同学们高兴极了,有的跑步,有的打球,有的踢毽子,还有的跳绳,快乐极了。 一共有几个人? 3、 你怎么知道他们有8个人的?除了数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引导学生说出8的加法算式。 2、 实践活动:画一画,填一填 书P34“画一画,填一填” 把此环节设计为一个小组活动。 出示大象涂方格的情境图,引导学生明确题目要求: 一共有几个方格?和大象一起涂一涂,想涂几个就涂几个,涂完后列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小组同学合作,涂不同的格子,列出不同的算式。 小组同学活动,注意提示学生要先分工,每个同学涂的要不一样。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涂法和算式。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将学生的算式整理后板书在黑板上,使学生知道列出的算式都是和9有关的。 3、 游戏:找朋友 教师准备一些蝴蝶和花的卡片,上面分别写有0到9各个数字。 哪只蝴蝶和花上的数字可以组成9,请你将他们摆在一起。 4、 总结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跳绳 第2课时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增加对8和9的加减法的认识,能正确的计算8和9的加减法。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看图列算式。 出示书P35第1题的情境图。 学生先看图,想一想应该怎样列算式,并独立列在书上。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说出自己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注意: 第1幅图,既可以列4+5=9也可以列5+4=9 第2幅图,既可以列9-2=7也可以列9-7=2 只要学生能对自己所列的算式作出合理的解释都可以。 二、算一算。 1、 书P35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能一次全算对。 2、 书P34“试一试” 学生先独立填写。 然后提出自己有问题的地方,集体讨论。 注意:8+□=□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答案,学习比较超前的学生应允许他们填出超过10的算式。□=1+8应注意帮助一些学生理解1+8=9也可以写成9=1+8 三、游戏:凑成9 每个学生准备一套数字卡片,两人一组,玩凑成9的游戏 4、 总结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可爱的企鹅 第1课时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知道大括号和问号表示的意思,能看懂有大括号和问号的图的意思,并能用加减法解决相应的问题。 2、巩固8、9的加减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3、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4、通过情境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大括号和问号,理解图意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有几只企鹅 1、 出示小企鹅的图 让学生说说:你认识这种小动物吗?你知道它生活在什么地方? 2、 在企鹅图的下方加上大括号,写上“?只” ①告诉学生“ ”叫做“大括号”,猜猜它表示什么意思, ②问:你认识这个符号“?”吗? 那你知道“?只”表示什么意思? ③谁能说说这一道题要解决什么问题? 你能算出“一共有几只企鹅”吗? 注意:列6+3=9和3+6=9都算对。 3、 出示第2幅图 仔细观察图中的大括号和问号,你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集体讨论,确定它们的意思。 谁能说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中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讨论: “冰块后面藏着几只小企鹅”,你能算出来吗?你准备怎么算? 注意:列5+4=9、4+5=9、9-5=4、9-4=5都算对,只要学生能说出道理。 如果列5+4=9,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4只企鹅加几只企鹅一共是9只企鹅,5+4=9,所以冰块后有5只企鹅。” 2、 试一试。 1、 拿出两个笔筒和8只铅笔。 ①把8只铅笔放入两个笔筒里,你有几种分法? 先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几种分法,如果学生没有按规律的分法,教师可以继续问:谁能有好的办法,把所有的分法展示出来,不容易漏掉呢? 引导学生有序的分。 ②出示8的分解图 你能根据刚才分铅笔的方法填一填吗? 学生独立完成。 2、 独立看图填9的组成表。 3、 游戏:对数 用出手势的方法对8和9。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可爱的企鹅 第2课时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看图理解图意并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 2、 提高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 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引入练习。 小红的爸爸买了3瓶饮料,妈妈买了6瓶,他们一共买了几瓶饮料? 小红和弟弟每人喝了一瓶,现在还剩下几瓶?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2、 提出练习要求。 二、练一练。 1、 书P37第2题。 先引导学生观察图,说说图的意思,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如: 树上一共有几只猴子? 走了几只猴子? 树上还有几只猴子? 注意引导学生将问题说得清楚、完整。 独立列式计算。 2、 书P37第3题。 说一说图的意思,然后在□里填数,再列算式。 交流算式的想法。 3、 书P37第1题。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三、游戏:猜一猜。 形式:4人小组活动。 目的:巩固6、7、8、9的加减法。 要求:一人出题,三人猜。 四、总结。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练习二 第1课时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巩固6、7、8、9的加减法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1、 谈话: 宣布练习内容及要求。 2、 练习。 1、 看一看,填一填。P38第3题 观察图,独立填写。 说说你为什么这样想? (注意:学生可以结合图的意思说,也可以根据计算方法来说) 2、 接着画下去。书P38第2题 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这个过程可以不要老师去讲,举一个例子让学生去说,让理解的学生教不理解的学生。) 理解后学生独立完成。 (注意提醒学生画图要与填算式对应进行。) 3、 说一说,填算式。书P38第4题 仔细观察图,想一想图中的大括号表示的是什么意思?问号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说一说图的意思,并试着提出问题。 独立填写算式。 扩展练习: 如果船上的总数是8人呢? 如果捉迷藏的小朋友是10人呢? (只需要学生列算式即可) 4、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书P38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 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觉得自己这一段时间学得怎么样?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第2课时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引导学生进行计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丰富学生的数感,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1、 谈话: 这节课我们来做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2、 游戏:找朋友 准备一些算式的卡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哪些算式的得数是相同的,只能两个两个的找。 学生任意找,找到了就可以到黑板上去拿下来,给全班同学检查,对了的就可以得到一个小苹果。 游戏完后,独立完成书P39第5题。 3、 游戏:出数 书P39出数游戏 先由学生自己看书,理解游戏的玩法,再由两个同学模拟玩一玩。 两人一组玩游戏。 游戏结束后,同桌互相评一评,谁在游戏中算得快。 4、 小动物回家。书P39第6题 教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小动物的房子贴在黑板上,然后将算式卡片放在一个盒子里,游戏时让学生任意取出一张卡片,然后放在相应的小动物的房子前。 最后全班同学一起检查。 5、 总结 你认为你算得怎么样?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分苹果 第1课时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的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收摆学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分苹果 小明和妈妈一起去买苹果,他们一共买了10个苹果,回到家后,妈妈让小明把苹果分成两堆,你猜猜小明会怎样分呢?你能想出几种分法? 1、 学生用小圆片代替苹果,试着分一分。 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看哪组想的分法多,哪组的分法最巧妙? 2、 汇报小组的分法。 3、 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有条理地整理10的组成。 4、 以10的组成为依据,以小组为单位,将得数是10的加法算式和相应的减法算式列举出来,再进行汇报。 2、 练一练。 1、 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书P40第1题) 先请学生在书中连一连。 在学生连的基础上,做找朋友的游戏。 2、 游戏:对数,凑成10。 先两人一小组,做游戏。 然后全班一起进行,选出对得快的同学,进行比赛。 3、 小结与思考。 1、 想一想,这节课的学习跟哪个数的关系最密切?你认为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2、 伸出一双手,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帮助我们计算10的加减法的好方法吗? 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后,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结合学生的回答编儿歌: 一只手,两只手, 一共十个手指头。 弯下一,剩下九。 弯下二,剩下八。 …… 弯下九,剩下一。 玩手指,学数学, 你说奇妙不奇妙。 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时,教师一定要将要求说清楚,使学生有的放矢的进行操作,使操作更快的进行,并达到目标。如:10个苹果分成两堆,你能想出几种分法?怎样分,才能分得又快,想得分法越多? 要注意培养学生操作学具的习惯,既要遵守纪律,服从老师要求,动作快,不要自己一个人玩,而且要动脑筋,认真操作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分苹果 第2课时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 巩固10的加减法计算,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2、 过在故事情境中练习计算,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3、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小狗爬台阶 1、(出示小老鼠爬台阶的图)仔细观察图,说说小狗准备做什么?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编出故事情境。 2、图示:小狗爬上两层台阶,出示算式10- = 先请学生列出算式:可能是10-2=8,也可能是10-8=2 学生列出算式后,说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 以让小狗继续往上爬,根据小狗爬的结果,列出算式。 2、 小比赛。 1、 对数:凑成10 先同桌两个人对,然后全班比赛。 2、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书P41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3、 算一算,说一说。 书P41第4题 先让学生在理解题意后独立在书上填表。 然后让学生自由选一道算式,结合图说说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如:10-8=2表示有10条鱼,小猫钓上8条,河里还剩2条;也可以表示河里还有8条鱼,钓上来2条鱼…… 小结:一道算式,想法不一样表示的意思也可以不同。 4、 总结 想一想,这两天我们学习的内容都和什么有关? 你认为10的加减法你学得怎么样?怎样去努力呢? 1、对小狗爬楼梯的情境,学生非常感兴趣,融入了很多的情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练习计算,学生既不会感到疲倦,而且计算的正确率也高。但是,不能直接利用书中的图,让学生只是去列算式,要将图变成一个动态的过程,让学生在帮助小狗的过程中练习计算。当学生列出最后一道算式,帮助小狗吃到骨头时,有的学生立即联想到小老鼠见到小狗后吓得掉下楼梯等多种有趣的结果。说明学生真的融入到学习情境中了。 2、对于看图说算式的意思,学生表现出的兴趣并不高,也许是因为这一个单元此种类型的内容太多,所以一般的画面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本节课中,小猫钓鱼这个画面,学生感兴趣程度还不如发现算式的一些规律。因此,这种形式要想办法改变。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操场上 第1课时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直观的比较活动,使学生找到解决多多少、少多少的 问题的方法,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即能根据图意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3、培养学生尝试解决问题以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的意识和兴趣。 教学重点:解决求多多少和少多少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景:操场上 (出示主题图)同学们,图上画得是什么地方,小朋友们正在干什么? 1、 仔细观察图,你能根据图的意思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吗? 教师可以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板书: 男生有( )人 女生有( )人 一共有( )人 男生比女生多( )人 女生比男生少( )人…… 2、 引导学生解决提出的问题。 前三个问题只要学生找到答案,简单说说解决方法即可。 后面两个问题要引起学生的讨论: 你是怎样知道男生比女生多5人的?说说你的想法。 (可以用○代表男生,□代表女生,让学生边摆边说。) 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在交流中,要注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 3、 教师注意结合学生的回答及时总结。 男生有7人,从7人中减去和女生同样多的2人,就是男生比女生多的5人,也是女生比男生少的5人,用算式表示就是7-2=5 2、 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 1、 教师在黑板上摆一组图片,让学生看着图说一说: 谁比谁多几个,谁比谁少几个,怎样用算式表示? 2、 学生按教师的要求摆一摆,然后说一说:(书P43第1题) 谁比谁多几个,谁比谁少几个,怎样用算式表示。 3、 游戏:拍手 先听老师拍几下,再按老师的要求拍。如: 老师拍4下,请你拍比老师多1下。 3、 试一试。 每个学生准备10个小圆片,试着按老师的要求摆一摆。 如:第一排摆得和第二排一样多 第二排摆得比第一排多2个 第二排比第一排少1个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操场上 第2课时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灵活选择算法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观察、讨论、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以及调查能力。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比一比 P43第2题 仔细观察: 有几种动物? 小鸡几只?小鸭呢? 1、 你能根据我们看到的,提出数学问题吗? 如:一共有几只动物? 小鸡比小鸭多几只? 小鸭比小鸡少几只? 2、 这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 想一想后,列出算式。 小组内交流。 3、 集体讨论、汇报。 2、 试一试 书P43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汇报。 3、 小调查。 书P43小调查 教师可事先为每个学生设计调查表,然后让学生边调查边填写: 第一组男生 人,女生 人。 第二组男生 人,女生 人。 第三组男生 人,女生 人。 第四组男生 人,女生 人。 第五组男生 人,女生 人。 学生调查后,分组说一说男生多还是女生多。 然后请部分学生汇报。 4、 课后作业。 回家后选择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先数一数,再比较它们的多少,下一节课汇报。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练习三 第1课时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巩固6、7、8、9、10的加减法计算。 2、 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3、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大观园 同学们,6、7、8、9、10的加减法,你算得怎么样了?今天咱们就一起走入游戏大观园,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二、游戏项目 1、 找朋友 准备:每个同学手中拿一张数字卡片。 要求:凑成10 形式:一个学生拿着自己的数字卡片走到前面,说:“我的朋友在哪里?”和他的数字卡片凑成10的同学拿着自己的卡片走向讲台。游戏依次进行,中途可以让学生更换一次卡片。 2、 看谁快 准备:每个同学手中拿10个小圆点 形式:两个同学一组,每个同学每次一起出任意个小圆点,出的同时报`出自己出了几个,然后算一算两人一共出了几个,看谁算得快。 两人比完后,小组比,最后全班比。 3、 摸彩球 准备11个乒乓球,上面分别写上0到10的数字,装入一个盒子里。 游戏时,一个学生从盒子里取出一个球,很快的算出10减这个数的得数,算对了的,全班同学鼓鼓掌,发一个小奖品。 4、 接长龙 形式:以小组为单位 每组接一个长龙最后结果正确为胜利。 题目: 10-6 +3 -2 +4 -5 +6 3+7 -5 +2 -6 +9 -4 2+6 +2 -9 +5 -4 +7…… 最后选出优胜组。 三、游戏活动总结 说一说: 1、 今天的游戏中,你认为你算得怎么样? 2、 你认为通过今天的游戏,你有进步了吗? 3、 你认为你还需要努力吗?怎样努力?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练习三 第2课时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1、 看一看、比一比 书P46第3题 可以出一个关于“围棋”的谜语,先让学生猜。 出示棋盘: (1) 8个黑子,2个白子 (2) 3个黑子,6个白子 (3) 10个白子,7个黑子 先让学生估计哪种棋子多,再具体数一数每一种棋子的数量,并进行比较和计算。 2、 算一算、说一说 书P47第4题 仔细观察图,想一想每一幅图都是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 独立解决问题。 小组内交流列算式的理由和想法。 3、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书P47第5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注意:在2分内正确完成这些题目就达到基本要求) 4、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谁能提出生活中你用到的加减计算的问题?提出来问问大家。 注意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同时鼓励其他学生积极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乘车 第1课时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 在形象观察和直观操作的基础上体会加减混合的含义,会进行加 减混合的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直观形象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加减混合的含义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乘车 (用CAI课件展示画面,) 车上有7个人,到了下一站,后门下了3个人,前门又上了两个人 观察图片后,请学生说说图的意思,然后提出问题: 车上现在有几个人? 讨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允许学生有下面两种方法,但要说明理由: 9-3+2=8 9+2-3=8 在学生说明理由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一下为什么方法不一样,但结果是一样的,但处理时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的说,教师不要包办代替。 2、 试一试 1、 摆一摆、算一算 按要求摆,再列算式。 1 先摆5个,再摆2个,再去掉3个 2 先摆7个,再去掉2个,再去掉3个 2、 看算式,摆一摆,再算。 8-3+4= 8+4-3= 3、 算一算 独立完成书P44的“试一试” 3、 说一说 1、 看看我们今天解决问题的时候,都用到了什么方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 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提出一些这样的问题吗? 3、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1、 注意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但一定要注意安排学生的学习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开放性的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提出一个问题,给学生机会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够解决问题,但这没有关系,没有解决问题的学生他也参与了思考的过程,教师应注意保持这一部分孩子的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除了让思维较好的学生去说,也要注意给那些说不出来的学生一些简单的问题去说,让他们也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 乘车 第2课时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题意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1、 谈话:说说生活中的数学 1、 出示书P45第1题的题目,请学生说说算法。 2、 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的方法来解决,比如:教室里有4个同学,又进来了5个,后来有6个同学去踢球了,现在教室里还有几个同学?请学生解答。 3、 想一想,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举个例子。 先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在再请学生汇报。 4、 书P45第3题 将此题改变为教师演示,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提出问题,并列算式计算。 2、 练一练。 1、 比一比,看谁能算对。 书P45第2题 注意:如有计算困难的学生,可请他摆摆学具再算。 2、 书P45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检查。 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3、 操作活动 利用手中的学具,每个同学出一道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的题目和小组同学互相讨论。 “9-2-2-2-2=”这一题有一个同学想出了先算出4个2相加的和8,再用9-8=1的方法算。但出现这种算法后,许多学生不能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有如下想法: 是否应该出示形象的东西摆给学生看一看,帮助其他学生理解,从而既能肯定学生创造性的想法,又扩展了其他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个别差异太大了,应该如何通过教学去缩短这种差异,帮助所有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整理与复习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 2、通过学生自己归纳10以内数的加减法算式,让学生经历研究与探索的过程,让体验探索与思考的快乐。 教学过程: 1、 谈话: 结合学生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提出整理与复习的目标及要求,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整理加法算式 1、 你能写出得数是10的加法算式吗? 对于能按一定规律全部写出算式的同学要加以表扬,如果学生任意说,教师可以提示:怎样写能够把所有的算式都写出来,不容易漏掉呢? 2、 你还能按这样的方法,列出得数是9、8、7、6、5、4、3、2、1、0的算式吗? 小组合作,比一比看哪一组写得最多最好? 3、 学生写得过程中,可以分别请一些组写到黑板上。 4、 集体观察、探索发现规律。 先让学生欣赏通过自己的努力列出的10以内的加法表。 再引导学生从加法表中去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 讨论:如何利用这些规律帮助我们快速的计算? 3、 整理减法算式 1、 启发提问: 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把10以内的减法算式也整理一下吗? 看书P49的减法表,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说一说应怎样整理减法算式。 先请学生说,再请有问题的学生提问。 学生独立填写。 2、 写的过程中可以请一部分学生到黑板上去写。 3、 小组交流: 仔细观察表,竖着看、横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之间汇报交流。 4、 你能找到计算减法的好办法吗? 4、 总结: 鼓励学生试着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及有什么体会,帮助学生学会有目的的学习。 5、 课外作业: 自己试着设计一张加法表和一张减法表,贴在铅笔盒上。 我自己分析找规律的目的可能有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这是超越知识点的学习目标。 2、从知识的角度来看,找规律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一些简便易行的计算方法,比如:因为4+4=8所以4+5=9等等。 3、体会变化的过程。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大家来锻炼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问题,从中提出有趣的问题,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教学重点:在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 谈话: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回忆这一段时间数学课上都学习了什么? 在生活中你遇到和数数、比较、加减法有关的数学问题吗? (有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加以讨论) 2、 情境问题:大家来锻炼 1、 在我们的校园中,也有许多数学问题,让我们去看看体育锻炼的时候同学们都在作什么。 2、 独立完成。 仔细观察图,看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事,你能解决图中提出的一些数学问题吗?试一试,把能解决的填上去。 3、 汇报自己所解决的问题。 4、 仔细观察图,你还能在图中提出别的数学问题吗? (四人小组,看能提出几个问题,并试着解决它,每个组至少提一个,越多越好。) 3、 小结。 这节课,咱们一起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了发生在校园中的许多问题,你有什么想法?你觉得数学是你的好朋友吗?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第四单元 分类 第一课时 整理房间 调整与思考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52页“分类”。 教学目标: 1. 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2. 培养学生能按一定标准给物体分类的能力。 3. 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学生的学具盒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分类的第一节,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在体会分类过程的基础上,学会给物体分类。在设计本课时,先选择学生身边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去的地方----超市。通过图片展示超市的物品的分类,让学生体会分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举利用学生爱帮助人的特点,帮小明收拾房间小组讨论分类方法然后自己整理自己的文具盒,分一分,进一步体会分类。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平常你们喜不喜欢逛超市,今天老师先带你们去超市去逛逛?你们看 看超市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出示图片中是几组超市物品分类的图。) 2.反馈学生观察的结果。 3.师:在日常生活中,不只是超市里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许多事情都需要我们分类整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类。 二、新课讲授。 1. 出示小明房间挂图。 师:仔细看一下图上画了些什么?看了这一幅图,你有什么感觉?你想干什么时候?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师:假如你是小明你准备怎样整理房间? 请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 师:根据你的想法自己动手用自己的方法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表示方法,或者是圈一圈,或者是涂一涂,或者是标数字。) 教师巡视教室,对于有困难进行帮助。 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方法? 小组讨论、汇报,说出小组的想法。 小结:对物品进行分类,要的按照一定的标准,不能随便乱分。 2. 练一练,进行实际操作。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下面我们整理一下自己的文具盒,把学具分类摆放 整齐,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一下你是怎么分的? 学生讨论,汇报结果:按大小、颜色等方法。 小结:今天我们自己整理了自己的文具盒,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要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东西。 3. 练一练 课本第52页“练一练”第1、2、3题。 第1题,师:找一找哪些是会飞的,然后涂上你自己喜欢的颜色。 让学生按照给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让学生体会统一标准下分类结果的一致性。 第2题,让学生自己做。 第3题,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物品分类。注意学生会把有些物品遗漏,让学生体会按照 一定顺序把物品分类的好处,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做事情。 二、课堂小结。 回顾这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我们不但要学会分类的方法,而且要把我们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并养成有条理地整 理事物的好习惯。 我们回家后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间,回到学校后说一说自己整理的方法,看一看哪一个同学是最棒的。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第二课时 整理书包 调整与思考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54页。 教学目标: 1. 学会按一定标准分类,让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2. 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能力。 3. 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会按一定标准分类,让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书包以及一些物品,各种颜色、大小不一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纸片。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分类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再结合课堂练习让学生对于刚学的知识进行练习,巩固知识。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师: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帮小明整理了房间,学习了分类,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分类 看一看谁更能干。 2、 新课讲授。 1. 建立新知识。 师:这节课咱们一块来整理自己的书包,现在请你们打开自己的书包,把书包里的东西 拿出来整理整理。 学生动手整理自己的书包。整理完后,汇报自己的做法。 师:小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做法。 (学生可能有很多种方法,可能按学科分、按大小分、按颜色分、按名称分等等。) 师:分类的结果不是惟一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和需要去分。 师:与你的同桌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再说一说为什么要把它们分类。 学生活动。 师:分类之后你有什么发现? 2. 用实物操作。 师:下面我们来把你自己手中的图形分一分。 (图形是各种颜色、大小不一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片。) 师:仔细想一想你根据什么来分类?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活动。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学生汇报结果:可以按大小分、按颜色分、按形状分类。 小结: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 3、 巩固练习。 1. 课本第54页“练一练”第1题的第(1)小题。 师:仔细观察图中的每一个人物,分小组讨论一下我们可以怎样来把他们分一分。 (学生可能有很多种方法:按年龄、按性别、按发型等等,学生喜欢怎样分就可以怎样分,让他们选择自己的方法。) 2. 课本第55页“练一练”第1题中第(2)、(3)小题。 师:下面的题目老师相信大家都可以自己完成,你们自己做一做,试一试。 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它们进行分类。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第五单元 位置与顺序 第一课时 前、后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的: 1、在具体的环境中,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的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5、初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确定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体验前后的意义和相对性,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对"空间与观念"提出的新的学习价值:要让孩子在探索现世界中的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中,更好地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本节课根据这一理念,本人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通过拓宽学习内容和丰富学习方式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而实现几何学习的教育价值。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师:这只小动物叫机灵狗,今天它准备去动物园看运动会呢!它来到动物园门口,咦,它看到了小动物们正在排队买票呢! 师:谁排在最前面呢?(小猫)那小猫的后面是谁呢?小马的前面是小猫,小马的后面是青蛙。现在谁能用前面和后面说一句话呢?(说法多样应鼓励学生多说,例:小马的后面是小狗,小鹿在小狗的后面,也在小马的后面。)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前后"。揭示课题。全班同学跟着老师把课题读一下。 现在机灵狗也来排队,它现在排在那儿?(第5,还可以怎么说?)机灵狗的前面都有谁?小马的后面有谁?现在谁能用前后提不同的问题呢?提问的小朋友自己请一个小朋友回答。 二、通过对主体图的说一说,填一填感知前后的位置 1、看跑步图说一说。课本P56 师:好了,运动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跑道上的小动物们已经排好队了,它们是:小狗,小兔,大公鸡,大象和乌龟。现在请小组四人以前后为主题提问题,1号提2号答,2号提3号答……提完的小组马上坐好,等一下老师就请表现好的小组来示范提问题?(鼓励,表扬)哪一组愿意上来示范一下? 在教学赛跑图时,我让学生以"前后"为主题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之间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掌握知识在课堂上一展风采,大家各抒已见,互相借鉴,互为补充,这样不仅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学习中,学生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这也是他们积极探索精神和强烈求知欲望的表现,我都满腔热情加以扶持和鼓励。 2、看赛车图填一填。课本P56 师:小朋友们,听说赛车场上的比赛可激烈了,我们现在就到那儿去看看好吗?赛车场上,小汽车你追我赶,1号车现在排第几名?5号车在几号车的后面,在几号车的前面?同学们说得可真不错,这些问题在我们课本的P56,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停顿)拿起铅笔,试着填一填。教师一句一句地念,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屏幕上的答案,一题一题地对,全部答对的同学请举手。真不错,现在把笔放下,把课本轻轻地合上。 巧设教学过程,创设了儿童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机灵狗买票参加运动会--观看小动物的跑步、赛比赛车--游动物家园等。这些情境的创设,贴近儿童的生活,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个个跃跃欲试,上课时干劲十足。 三、体会位置的相对性,加强对前后的理解 同学们不仅说得好,做得也很不错。小动物们准备约我们一起去动物家园玩,大家愿意吗?好,车开过来了。现在汽车停在谁的家?如果我们去小马的家还有几站?现在汽车从小鹿家出发,下一站是谁的家?那谁知道小鹿家的前一站是谁的家?习惯上我们把开过的那一站叫做前一站,把要达到的那一站叫下一站,或者叫做后一站。如果老师把车头调转一下,现在汽车的下一站变成了?前一站变成了?这说明了方位不同,前和后也就不同。像老师这样坐,我的前是,后是?我换个方向坐,我的前和后也就发生了变化。不信大家自己试一试。现在请各小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转不同的方向,边转边说:我这样坐,我的前和后是?我这样坐,我的前和后又是? 师小结:我们坐的位置不同,座位的前和后也就不同。同样看物体的时候从不同的方位看,样子也就不一样,老师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辆小汽车,我从不同的方位给小汽车拍了三张照片,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想一想哪号照片是从赛车的前面拍的,哪号照片是从赛车的后面拍的?你是怎么判断的? 四、解决问题,增强应用的意识 1、小动物们听大家讲前后讲得太好,他们呀也很喜欢,现在小动物们也想排起队伍看看它的前面和后面,让我们也来参与小动物们的活动吧!(老师发给每个同学头饰,请各组的小组长上台领头饰,然后按顺序发给组员,拿到头饰请马上戴好,坐好来,准备排队。)表扬。请小动物们按老师的要求排队,老师说到哪只动物,就请哪只动物出来排队。哪一组排得好,待会老师要请他们小组上台来表演一个节目。乌龟慢慢地爬出来了,现在请每组的小乌龟站在自己小组的这个位置,脸朝这个方向。很好,小兔蹦蹦跳跳的排到了乌龟的前面,大象排到了乌龟的后面。小公鸡急着参与大家的活动,排到了兔子的后面和乌龟的前面,小狗排到了队伍的最前面,小熊排到了队伍的最后面。现在每只小动物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轻轻地说我的前面是?我的后面是?(表扬)同学们真棒,现在请同学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在让学生体会位置的相对性时,还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顺序排队,给学生提供了一次思维的训练,也让群体的智慧在这里闪光:小组讨论你们有什么最佳的方法?……在合作交流学习活动中,我还引导学生重视在互相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尊重、沟通、成果共享、竞争氛围等。促进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增强合作意识和提高交往能力。) 2、小动物们在大家的帮助下,很快地排好了队,这时,聪明的乌龟给大家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它发现排在它前面的有4只小动物,在它后面有1只小动物,你们知道这支队伍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吗?你是怎么知道啊?说得很好。屏幕出示:乌龟的前面是……,后面是……。 3、师:现在大象的前面有4只动物,如果想让大象的前面只有1只小动物,你们小组讨论想想会有几种方法?小组讨论。现在请刚才排得好得小组上台来按屏幕的顺序从前往后排好来。哪个小组愿意上台说说你们小组的想法,派一个代表来指挥,并把队伍排一排。其它组看看它们排得对不对?哪一小组还有不同的排法? 从社会对未来新人的要求看,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数学课堂教学应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供思维发散的可能性。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一节课,同学们不仅学会前后,还懂得应用,排起队来又快又对。你们真棒!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第二课时 认识上、下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己的语言表达,会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2、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观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 3、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养成会按 一定顺序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由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教学准备 挂图2张(书中58、59页图),动物图片头像;鸟、猴子、小兔、小猫、小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位置与顺序的口令游戏: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我上我下(同桌对掌),1、2、3左手在上,4、5、6右手在上。 2、教师口述:森林中的小动物为争上下而吵起来, 小朋友去当小法官来帮小动物判断一下谁在上,谁在下(边说边出示挂图)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第一原动力,因此开课创设情境是为了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爱学、乐学。) 二、自主交流,认识上下 1、学生看图,交流并汇报: ①说清谁在谁的上(下)面,以理解两种动物的上下位置关系。 ②强调说清(  )在(  )的上(下)面。(小鸟在小兔子的上面或小兔在小鸟的下面) 2、教师再贴上小猴子,启发学生观察描述。 3、学生再以小组交流并汇报三种动物的上下位置关系。 ①说一说(   )在(   )的上(下)面.猴子在小兔的上面。 ·小鸟在猴子的上面。 ·小鸟在猴子和兔的上面。 ②强调:"猴子在上面对吗?" 教师点拔引导学生理解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抓住中间位置,对小猴子的不同位置描述来启发。 4、把小动物的位置交换(学生来换),加深对位置关系相对性的理解。 (学生见的交流合作是缩小学生差异的有效途径。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他们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参与意识,也可以了解别人的想法,调整自己的认识,这有利于学生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三、联系实际,理解上下 1、联系身边实际:你能说说咱们教室里的物品谁在谁的上面或下面吗? 2、动手摆学具,理解上下位置关系 3、练一练,加以理解。出示第58页一1"书架"一图,并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 4、教师小节:原来"上下"和"前后"一样,比较时相对照的物体不一样,位置不一样。 (知识来源于生活,是应运用到生活中去,学生适用生活中的背景来辅助自己的学习,有利于他们主动参与,建立认知结构。) 四、律动游戏 上下对拍游戏(上面上面××(拍手)下面下面××上面×下面× 上面下面xx)(因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保持差,所以安排上下对拍的排戏,让学生在玩中巩固新知,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练一练:书中59页2、3、43题 1、第59页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一生板演。(2)汇报描述。 2、第59页第3题(1)师出示挂图激趣。(2)学生小组内交流。(3)汇报并纠正。 3、第59页第4题(1)独立完成。(2)汇报描述。(3)提问题再描述。 4、第59页第5题(1)自己观察描述。(2)汇报引导理解。(课堂新知需要在有效的练习中进行巩固,加深记忆,同时能给学生提供思考和提问的时间,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和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上下位直关系的理解。) 六、总结并检测 1、学生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延伸到课外,生活中寻找上下位置关系。 3、检测:利用手中书本文具,师发口令,学生动手摆放。(让学生总结会使他们准确地把握一节课所学,总结中检测会使老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利于具体辅导。) 在教学中,我虽设计了一层又一层的环节,但多是看到教师启发提问,苦心孤诣,而学生的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的热情和智慧没有充分的展现,有部分学生只能是"听众",探索活动被我所提的问题限制,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中都得到发展。尤其是我没能给学生提供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具有探索性问题的提出是我,不是学生,因此学生就不会提出问题,再去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教师,还应该进一步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真正做到眼里有学生。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第三课时 认识左、右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3、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学会确定物体左右的方法,并能初步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智慧星等奖品,课文插图,尺子、橡皮、小刀、铅笔和文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左和右。 1、师导入:小朋友,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些客人想和我们一起学习新课,大家欢迎吗?欢迎的请举起你们的小手!小朋友们可真热情好客!    看看你们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左手还是右手?    我们举手通常都举右手,同学们还经常用右手做什么?    大家能分清自己的左右手吗?请1、3、5、7列火车的小朋友举起你们的右手,请第2、4、6、8列火车的小朋友举起你们的左手! 2、游戏:看谁反应快。 老师说“左”,小朋友就举起左手,老师说“右”就举右手。 3、体验自身的左和右。    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能不能看看自己身上还有像左右手这样的一对一对好朋友?谁来说说?(左右眼、耳、肩膀等)大家指一指、摸一摸。 4、揭示课题:刚才有的小朋友弄错了左右,没关系,因为今天我们就是要来学习“左右”(板书)。    应指出:左右两个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加深学生对两个字的认识,为接下去的练习作好铺垫。 (二)展开新课 1、摆学具,学左右。 (1)师:小朋友现在都是一年级的学生了,一段时间来,我们和许多文具成了好朋友,瞧!老师今天也请了五个文具好朋友和我们一起学习。(课件出示)互相认识认识!站在最左边的是    站在最右边的是     文具们给大家带来了几个问题:(投影出示带有彩图的习题)        从左数橡皮是第    个,从右数橡皮是第    个        铅笔的左边是        ,铅笔的右边是      。 (2)小朋友们注意了:调皮的学具跑乱了位置,你们还能分辨他们的左右吗?(课件演示变化过程) 老师对学习小组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完成纸上的习题,二是提一些关于左右的问题。 (3)学习小组讨论完成两个要求。待每小组完成任务后,张贴作业并请学生代表说说是怎么想出来的。 用“提问,回答”形式来检查学生提问题的成果。 (4)师表扬合作得好的小组并小结:文具是我们学习上的伙伴好助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 2、体验相对性。     好朋友见面了都要握一握手,同学们也和你的同桌握握手吧,老师也想和一个最认真上课的小朋友握握手(示范)你们发现了什么不同的吗?(尝试让学生说出不同的原因是:方向不同,左右也不一样)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请小朋友看看教室里的物体,你能用“左右”说一句话吗? 2、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  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小结:有些小朋友听得很仔细,反应很快,说明他已经学会分清左和右了。 3、课外延伸,体验相对。    师出示课文插图(第61页第3题)小朋友们真聪明,咱们的老朋友机灵狗也带来了一道思考题想请教大家,你们愿意帮忙吗?大家可真热心!机灵狗的题目是: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学生讨论交流后,自由说,使之明白: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 4、师小结:我们上下楼梯,走在马路上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走,有秩序地走,才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四)总结:小朋友们,这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你们学到了什么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教室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   2、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和有条理地表达。   3、进一步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   教学方法:活动中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课前我们仔细观察了自己的教室,说说教室里有什么,用上前后、左右、上下等词。有条理地描述。   小组间相互汇报。   指名说。   再看看书上的小朋友他们是坐在什么样的教室里。   看图说一说。   二、应用教学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说说你家的客厅里都放着什么?   引导按顺序说。   说说你的小房间里放着什么?还有厨房间里都放着什么?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自己观察,摸一摸,说一说文具盒。   汇报交流。   2、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到火车站的路线。一边指一边说。   学生交流。   3、游戏活动。   (1)到游乐园里去玩,请你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   (2)教室里同学们玩捉迷藏游戏。   说出位置,自己找。   四、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本领?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第六单元 认识物体 第一课时 物体分类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物体名称并能识别。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新知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及知道其名称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物体分类 1、 师:我们已经会用不同的方法把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分类了,今天同学们搜集了这么多的东西,如果让你把它们分分类,你们准备怎样分呢? 小组同学合作分一分,分好后摆在桌上。 2、 学生汇报自己分类的方法。 当学生说到按形状来分的时候,可以请他说说都分成了哪几类。 教师用课件演示按形状分类的物体,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说出它们的名称。 3、 同学们的这些分法都很好,其中按形状来分的很有意思,现在咱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每一类物体的形状。 2、 认识物体的形状。 1、 玩一玩,猜一猜。 1 学们自己去手去摸一摸、玩一玩每一种形状的物体,看看它们都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组去玩。(注意鼓励学生去摸一摸、滚一滚,以各种形式玩。) 2 教师准备4个布袋,分别装入4种形状的物体。 分别请学生去摸一摸、玩一玩,然后猜一猜是哪种形状的物体,并说一说为什么认为是这种形状。 3 找一找。 有一个小朋友,将这4种形状的物体用自己的画笔画了下来,你能将这4张画片贴在合适的名称下面吗?。 4 发挥你的想象力。 你在生活中还见到过这些形状的物体吗? 发挥你的想象力: 如果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来做足球会怎样? 如果用把冰箱、洗衣机、彩电做成球体的又会怎样? 你还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吗? 3、“幸运猜猜看” 课件显示11个号码,每一个小组可以选一个号码,猜猜号码下面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什么,然后出示物体,猜对了同学们齐鼓掌,不对的其他同学可抢答。 3、 我是小小设计师 1、 小组同学合作用桌子上的各种形状的物体,搭出自己喜欢的物体,看哪一组想象力最丰富,想法最好,老师就用照相机把你们的作品照下来。 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评比并拍照。 2、 教师出示一个搭好的作品(用课件演示),请学生数一数,每一种形状的物体各有几个。 4、 总结和实践活动。 1、 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形状的物体? 对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还有什么问题吗? 试着将教材后面的正方体的展开图剪下来,看能不能折成一个正方体,并把它粘好。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第二课时 你说我摆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的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3、 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游戏情景:你说我摆 课前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好学具盒里的各种形体的盒子。 1、 老师和一个学生一起示范,并讲明活动要求。 两个同学合作,一个同学说,一个同学摆,然后交换进行。 2、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并表扬活动中比较好的行为。 3、 评价: 互相评价,在活动中对方表现如何。 二、摸一摸,说一说 将小组的四个同学的物体合在一起,供活动使用。 1、 说明活动要求: 将一个同学的眼睛蒙起来,其余同学说物体的形状他来摸,每一个人摸4次,比一比看谁摸的最准确。 2、 小组学生活动。 3、 教师组织学生互评。 三、练一练 1、 书P66第1题 由说生活中各种物体的形状引出图来,引导学生找出图中各种物体的形状。 形式: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找到的物体。 2、 书67第2题 明确要求后学生独立完成。 订正后,请学生说说看着填写的表,你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3、 书P67第4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 集体交流后,请小组同学交流一下数的方法。 四、总结。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第七单元 加减法(二) 第一课时 捆小棒 调整与思考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初步了解十进制。 2、认识11~20各数,理解这些数的含义,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建立数位的概念、理解11~20各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景:捆小棒 1、 自己试着数出20根小棒,要求数出声来。 2、 要求一根一根地数,数出10个一根,教师指导认识“10个一”。 要求将10根小棒用一根橡皮筋捆起来,教师知道认识“1个十”。 3、 请你摆出11根小棒,想一想,你准备怎样摆? (1捆小棒和1根小棒) 观察摆出的小棒列出一个加法算式。(1+10=11或10+1=11) 根据算式想一想: ( )个十,( )个一,是11。 介绍计数器的使用方法,使学生知道数位的概念,并试着在计数器上拨出11。 4、 摆小棒、拨计数器认识15和19。 5、 认识20。 20根小棒怎样摆?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20吗? 讨论20的组成。 6、 讨论: 11的个位上的“1”和十位上的“1”表示的一样相同吗? 2、 读数、认数。 1、 教师在计数器上任意拨数,请学生读出来。 2、 读出直尺上的数。 3、 游戏:找朋友 教师用卡片出数,学生找出它的组成。 (为学生准备一些写有“1个十”、“4个一”、“7个一”等的卡片让学生去找。) 3、 认生活中的数。 1、 谁能说说我们今天认识了哪些数? 2、 看看我们的教室,你能找到可以用这些数表示的东西吗? 3、 在生活中你见到过这些数吗?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巩固对2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数位概念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数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1、 生活中的数。 1、 看看我们的教室,你能数出比10大的数吗?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站起来,看看教室的四周,数一数。 请学生汇报,并带着同学们一起数一数。 2、 书P69第1题 “看图写数” 学生独立完成。 注意:应该提醒学生数的时候,要包括石头和小贝壳。 2、 数的顺序 1、 P69第2题 按数的顺序写数。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完成。 集体讨论: 两组数各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你发现了什么? 2、 找规律写数。 10、12、( )、16、18、20 11、13、15、( )、19 先给学生一些时间独立思考应该填什么数,在本子上写下来。 说出你填的数,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 数的组成 1、书P69第3题 “画一画” 先引导学生看书,明白题目的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 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后,反馈意见。 2、P69第4题 学生独立填写再订正。 3、 书P69第5题 独立完成。 4、 书P69第6题 说一说 1、 先要学生看图的意思,教师结合学生的看讲游戏的要求。 2、 引导学生小组分工: 一个同学说“几个十”,一个同学说“几个一”,一个同学说“合起来是几”,最后一个同学判断正误。轮流进行。 3、 分小组游戏。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第二课时 搭积木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会20以内不 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2、通过搭积木这一活动,让学生自己小组合作,搭一搭、说一说、算一算,学会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动手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促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通过情境,联系日常生活的实际,让学生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探索与思考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掌握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每组20块规则积木。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算式卡片若干张。 教师:课件演示。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与个人思考相结合,抓问题,重技能形成。 教学步骤: 一:由境引新,激发兴趣。 教学时先让学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你们玩过积木吗?你们喜欢玩积木吗?你们用积木搭过什么图案呀?能给同学们分享吗?(给时间让学生说自己搭过的积木图案)。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成果,并及时课件出示积木图案,如大小三角形、小木屋、宝塔等等,引导学生猜猜它们用的积木一样多吗?师及时肯定:“积木的个数不一样,搭的图形也不一样。你们还想玩搭积木的游戏吗?”“今天淘气和笑笑正在搭积木,我们和笑笑一起来搭积木好吗?” 板书课题:搭积木。 二、学生合作交流,引导探究。 1、让学生玩积木。教师提出游戏规则:(示范)先在桌面上放13块积木,10块一排,3个另外一排。各自在练习本上写上13块。其余7块放在另一边,同桌用石头剪子布或其它方法的方法,玩3次,每次赢了的同学可以任自己喜欢放几块积木,就把积木放在3块积木上面,每加一次在练习本上写上放了几块积木,并写上现在积木的总块数,两次以上赢了的同学胜出。学生可以一边玩一边说加了几块,现在是几块。 2、师根据学生玩游戏的结果,表扬胜出的学生之后,问学生:“你放了几块?”再问:“你们加了积木之后,现在搭的积木有多少块?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课件(13块积木可以一次增加1块,一次增加2块,或者一次增加3块,……)学生看着课件说出增加之后的答案。并引导学生理解增加之后,积木块数就多了。 3、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真棒,能说出积木的块数,可是老师想把我们搭积木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你们会吗?“ 师板书: 增加 多 + 出示列式:13+2= (用彩色笔板书) 13+1= 13+3= 引导学生根据课件演示,用自己的语言说说13+2=15的算理,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多叫几名学生说算理,1个十,3个一,加2个一=1个十,5个一=15 随机填上 13+2=(15) 师问:“你们都学会了这种计算方法吗?”“那我来考考同学们是否真的掌握了!”课件出示搭积木的过程学生列算式并说结果:13+1= 13+2= 13+3= 13+4= 13+5= 13+6= 4、完成课本75页试一试: 看着搭积木你们就会加法的计算方法了,如果老师不搭积木,直接写算式,你们会算吗?出示: 14+5=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纠正说算理。 5、引导观察,得出结论,刚才的所有计算结果,十位没有变,只是个位相加。 三、再次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获取知识。 1、师肯定学生的成绩之后,抛出问题:“刚才你们玩的搭积木游戏好玩吗?”(生可能答好玩)“那你们还想玩一次吗?”学生回答之后老师说游戏规则:现在桌面上摆16块积木,在练习本上写上16,多余的放一边。还是用石头剪子布或其它方法,玩3次,赢了的同学每次可以拿走自己喜欢的块数,就在本子上写出原来是几块,拿走几块之后还有几块。两次赢了的同学胜出。胜出之后同桌讨论,仿照刚才做加法的方法,课件出示问题: 1、你是怎么用算式表示拿走积木的过程的? 2、算式的结果是多少? 3、你是怎么想的? 因为学生是第二次合作了,比较有经验了。教师放手学生合作探究,巡视,适时指导。(遇到有拿到退位的块数学生,也要表扬,但不做研究内容。) 2、集体讨论,反馈刚才三个问题,先让学生理解拿走积木,积木总数就会减少,求减少的用减法, 板书 :拿走 减少 — 学生展示小组的游戏结果,师随机展示课件,并且板书: 16-2= 16-1= 16-3= 16-4= 16-5= 学生仿照加法的形式说算理,多叫几个同学说。16-2=14 1个十,6个一,减2个一=1个十,4个一=14 。学生理解后,让学生同桌互相说。把游戏中所得的所有算式都说一遍。 3、完成书上74页试一试:17-6=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纠正,并说算理。 4、学生观察刚才的式子,发现它们的计算结果有什么相同点? 你有什么好的计算方法?引出20以内的减法,十位不变,只把个位相减。 4、小结,观察刚才学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说说加数和被减数,加法和减法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观察回答,师小结: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十位的数字不变,只把个位的数字相加减。 四、运用知识,实践创新 1、完成书75页练一练(1)、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图意,并且说算理。10 + 3 = ( ) 12 + 5 =( ) 13-( )=( ) ( )-( )=( ) 2、完成书75页练一练(2) 19-7= 13+5= 16-3= 15+3= 12+6= 5+13= 16-4= 15+4= 独立完成,说算理。 3、小竞赛。 完成书74页说一说 能得到哪些结果?(对对碰) 教师借助学生玩过碰碰车的经验,引出游戏对对碰的练习。课件出示动画:写上号码的碰碰车(左图)。游乐场推出奖励措施,只要在玩碰碰车的小朋友,能最快把相碰的两辆车号码加起来超过10的算式写出来,写三个,就奖励他玩一次。你们能帮这些小朋友拿到奖励吗?看谁做的又对又快?老师就奖励他一份小礼物。 (右图)课件出示动画,这次游乐场,改变措施,能最快把相碰的两辆车车牌号码相减得数大于10的算式写出来,并且要写三个,就奖励他玩一次。看我们班谁最快写出来,老师就给他一份小礼物。 4、登长城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题目,填写。巩固数位关系, 5、课外延伸 。教师课件出示18、1、2、3、4、5、6、 11、12、13、15、16 这些数字,任选两个,你能写出多少道加法算式和多少道减法算式? 每组学生拿出这些数字卡片进行摆算。小组合作,集体反馈,能写多少都要进行表扬鼓励。(如11+1= 11+2= 11+3= 12+1= 18-1= 16-3= 15-3= 等等) 五、谈收获,加深印象,巩固新知。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各自谈谈,请个别同学发言) 2、在课堂活动中你遇到了那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通过学生参与游戏合作搭积木,并记录搭积木的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体会加法的实际意义,同时通过让学生说算理,理解不进位加法的算理,并且提高学生的说理能力。 通过扶放结合,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有几瓶牛奶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的:   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2、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思考,并促进学生的担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自己学数学的兴趣。   3、理解凑+法的含义。   4、在游戏中培养与人合作的观念,并且有互相谦让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凑+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小棒,教师的牛奶瓶及数学游戏中卡片。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是增加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思考和计算。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况,提出问题   教学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   1、小芳家很穷,小华送给小芳一些牛奶,小冬也送小芳一些牛奶,你想知道牛奶有多少瓶?   2、鱼缸有金鱼8条,又买来9条,一共有金鱼几条呢?   你知道牛奶有几瓶,金鱼有几条呢?这些都是数学问题,你想解决吗?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组织小组活动)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问题提出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加以解决。   1、9+5(1)数数法   (2)9+5=14   (分小数凑大数)   (牛奶瓶表示)   (3)9+5=14   (分大数凑小数)   (牛奶瓶表示)   (4)9+5=14   看见9就-1......   2、8+9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说说你的理由。“9+5”的计算,是组织交流后共同解决,“7+9”的教学层面就在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一些尝试后接受了交流的结果,一些机灵小朋友在交流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能有新的想法,在汇报后就进步,进一步尝试,也就是巩固阶段。   3、试一试。   9+37+9   可指名8至10位同学板演,不是机械段,而且学生对方法最终选择的体现和最佳方法的呈现,对凑+法要进一步落实。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在此阶段是学生自主实践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   1、P73完成书本内容。   题2,原有金鱼9条,现又有8条,一共有几条?   看图应用题(仔细观察,说一说图示,然后独立完成)   2、9+1+59+1+39+1+89+1+9   9+1+69+1+49+1+79+1+1   9+1+29+1+0   巩固凑十法   3、数学游戏:   游戏可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课外作业:   继续上课的数学游戏。 ******小学年度 第一 学期数学 科教案 任课教师: 时间: 共享教案:有几棵树 调整与思考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己得出计算8加几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理解和掌握8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8加几。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   3.能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公园吗?星期天,淘气小朋友也高兴地到公园玩了,在游玩时,他学到了很多的数学知识想和大家分享,下面我们就随他一起去看看吧。(情境一:淘气在公园的主路上先后看到工人师傅在为8棵、6棵树涂防护漆的情境。)   师:根据小淘气在路上数大树棵数的情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对本节学习有关系的出示。)   (示一共有几棵树?)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 学生独立探究。   师:想一想,一共有几棵树,怎样解决?(学生可能列式:8+6或6+8)   师:到底有多少棵树呢?请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如果需要,可以利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算一算。(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或借助学具想一想、算一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   2. 组内交流方法。   师:你一定想出了自己的好方法,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吗?下面请小组长组织,先在组内商量计算的方法,再选出代表一会儿在全班交流。   (学生在组内讨论的时候,可以选一名或几名代表,教师深入到小组中,及时鼓励学生,参与学生的讨论。)   3.全班交流成果。   师: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讨论的情况?谁要补充?他的方法怎么样?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学生出现的情况有:   (1)从8接着数8,9,10,11,12,13,14;   (2)把6分成2和4,8加2得10,10加4得14;   (3)把8分成4和4,6加4得10,10加4得14;   (4)9加6得15,8比9少1,15减1得14;   (5)10加6得16,8比10少2,16减2得14;   (在学生汇报时,可以让学生拿着手中的学具边演示边说,也可以直接口述。其他的同学可以补充,不明白的可以相互质疑。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简单地板书其相应的思考过程,随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加以肯定或适当奖励,也可以适当地选择其他同学加以评价。)   4.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那么多的方法来计算,我们利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8加6得14,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请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听。   (学生同桌相互交流。)   师:小淘气就采用了其中“8加2得10,10加4得14”的计算方法,你们找到自己喜欢的方法了吗?做题时,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 (三)  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和小淘气一起逛了公园,你都有什么收获?我们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知识值得我们去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会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努力,在成长的路上有更大的收获。 PAGE 1
/
本文档为【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