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公务员申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

公务员申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

2018-09-08 50页 doc 340KB 75阅读

用户头像

is_487634

暂无简介

举报
公务员申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 1、哲学 (1)哲学的定义 哲学(philosophy)一词源自于希腊语的“philosophia”,由“追求”(philem)和“智慧”(sophia)组成。《尔雅》解释“哲”字:“哲,智也。”19世纪日本学者西周用汉语“哲学”两个字来表述西方哲学学说;1896年前后,中国学者黄遵宪将这一表述引入中国。 哲学家评价哲学 哲学就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驾驭和处理自己同外在世界关系的学问。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
公务员申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
、哲学及其基本问   (一)什么是哲学 1、哲学 (1)哲学的定义 哲学(philosophy)一词源自于希腊语的“philosophia”,由“追求”(philem)和“智慧”(sophia)组成。《尔雅》解释“哲”字:“哲,智也。”19世纪日本学者西周用汉语“哲学”两个字来表述西方哲学学说;1896年前后,中国学者黄遵宪将这一表述引入中国。 哲学家评价哲学 哲学就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驾驭和处理自己同外在世界关系的学问。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的本质 哲学研究的主题是不同的,原因是哲学派别上的区别,哲学研究领域的区别。 不同哲学有着共同的哲学本质,即哲学都是对对象本质的抽象思考;哲学都是对对象的宏观把握。 哲学是对整个世界的宏观把握,因此表现为一种智慧,是对具体知识中存在的普遍规律和意义的揭示。 哲学思维是一种高度抽象化和理论化的思维,具有思辨性的特点。 (3)哲学的功能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提供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图景; 哲学是方法论,是处理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准则; 哲学是人生观,对人与世界及环境的现实关系提供价值评价。 (4)哲学与科学 在社会发展早期,哲学与具体科学形成知识总汇。在近代,具体科学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既不能用哲学取代具体科学,也不能否定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 第一,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第二,具体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 2、哲学的特点 (1)哲学的时代性 第一,各种哲学理论都是以哲学的方式解答时代的课题; 第二,离开时代背景,就无法理解各种哲学体系; 第三,哲学必须面对时代,不断发展哲学理论。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家的成长并不像雨后的春笋,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马克思 (2)哲学的民族性 第一,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哲学理论研究着眼点; 第二,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 第三,哲学的民族性还表现在,不同民族的哲学具有相容性。 (3)哲学的阶级性 第一,在阶级社会中,哲学带有阶级性; 第二,判断某个哲学体系的阶级性,要看其引出的结论如何; 第三,哲学的阶级性不排除哲学理论中包含真理因素及对文化的积极贡献。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提出哲学基本问题,他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提出的原因是: 一要总结自古代和近代以来哲学发展的历程; 二要明确界定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倾向。 哲学基本问题的主要内容 第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即世界的本原问题。 第二方面: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存在是否可以被思维所认识的问题。 2、哲学的基本倾向 哲学理论形态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倾向的对立。 恩格斯说:“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 …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的唯一,除此之外,没有其它标准。 唯心主义哲学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三个历史形态。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 唯物主义: 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特别是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把原子的某些物理属性(如质量不变性、广延性、不可入性和不可分性)当成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 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心灵,意识或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世界上的事物只存在于个人的心灵中,或是个人心灵的产物,因此是第二性的。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举例: 心外无物。---- 中国明代王守仁 存在就是被感知。 ---- 英国贝克莱 “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人为自然界立法”。 “万物皆备于我”。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意识看作是人的头脑固有的,是主观自生的。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举例: 理在事先 ----中国宋代 朱熹 理念 ----古希腊 柏拉图 绝对观念 ----近代德国 黑格尔 “天命主宰人间世界”。 “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把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 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不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三)中外哲学史简介: 世界哲学的起源 古代中国哲学、古代印度哲学和古代希腊哲学,是世界哲学的三个起源。哲学理论形态演变经历了古代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三个阶段 1、古希腊哲学: (1)米利都学派的朴素唯物论 哲学始于泰勒斯,泰勒斯说:“万物是由水做成的。” 阿那克西曼德说:“万物的元质是无限。” 阿那克西美尼说:“构成万物基质的是气。” 米利都学派是典型的朴素唯物主义 · u    坚持了物质第一性;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 u    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 · u    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2)毕达哥拉斯数的唯心论 毕达哥拉斯认为: 数的比例关系构成了宇宙的普遍秩序。 · u  毕达哥拉斯,或者是他的弟子的最伟大的发现,就是关于直角三角形的命题,即直角两夹边的平方的和等于另一边的平方,即弦的平方。 · u  数学与神学的结合开始于毕达哥拉斯,而且数学在他的思想中乃是与一种“特殊形式”的神秘主义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毕达哥拉斯说“万物都是数”。 (3)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 赫拉克利特说:“火”是万物的本原。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不断地流过你的身旁。” (4)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5)论辩家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出身于雅典,是一个著名的智者,他向青年们教授哲学,述而不作,在辩论之中度过了一生。因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而受审判,并于公元前399年被判死刑,时年约七十岁。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 · u  心灵的转向,将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 · u  灵魂不灭说 · u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 u  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 (6)柏拉图的理念论 · u  理念论  · u  认识论 · u  政治思想  · u  伦理思想 · Ø    理念是世界的本原,现实的事物是理念的摹本。 · Ø    知识就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 Ø    理念有等级,因此造就了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 (7)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他将科学定义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 《马恩选集》V3-P59 亚里士多德把广义的哲学,即一般性的知识,分为三大类:即实践的,创作的,理论的科学。 理论的科学又进一步被分成三类:即物理学、数学和第一哲学或神学。 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奠基人,但在哲学问题上,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他批评柏拉图的理念论,指出了一般不能离个别而存在。他提出了四因说,认为构成个别具体事物是由于四种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但是形式因高于一切,是第一推动力,从而倒向唯心主义。 (8)伊壁鸠鲁派的唯物论 · u      伊壁鸠鲁派发展了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 · u      主张原子有质量的差异,有偏离直线的运动,从而克服了德谟克里特否认偶然性的错误。 2、经院哲学: 欧洲中世纪哲学(主要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的经院哲学)是欧洲哲学史的第二个发展时期,经院哲学作为神学婢女而存在。有两个特征:一是它以“经院”(即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二是它以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的论辩推理)为操作原则。 (1)德尔图良的教父学 · u  德尔图良是基督教最早的教父,第一个神学家,西方哲学史上反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 · u  德尔图良把哲学看成是异端邪说的根源。他推崇绝对信仰,贬低理性思想。 · u  他的言论概括为:正因为荒谬,所以才相信。 · u  他首先提出了“三位一体”的信条。 (2)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体系 · u  理性与信仰、哲学与神学的关系  · u  神及其存在  · u  共相与个别 关于共相是否真实存在的争论,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中分为唯名论与实在论两个对立的派别。就思想渊源来说,共相问题的争论早在古希腊哲学中就已经开始,在中世纪哲学中,因它不仅涉及事物的本质和概念的性质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基督教圣餐“实体转化”和“三位一体”等信条,所以才显得尤为突出和尖锐。这是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斗争在中世纪哲学中的特殊表现。 古代哲学的特点: 第一,古代哲学的思维方式是直观的,因为当时缺乏科学的依据; 第二,哲学的主题要解决世界是什么,形成直观的哲学范式; 第三,哲学体系的主要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对立是哲学的起点,这个起点构成哲学的全部意义。 --黑格尔 3、英国经验论 (1)弗兰西斯·培根 · n    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 · n    他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 · n    唯物主义经验论  · n    唯物主义自然观  · n    逻辑思想 培根认为哲学的全部基础是经验的,就是借助科学发现与发明使人类能驾驭自然力量。他主张哲学应当和神学分离,反对经院哲学与神学紧密糅杂在一起。 培根说:科学必须依据的观察资料,我们既不应该像蜘蛛,从自己肚里抽丝结网,也不可像蚂蚁,单是采集,而必须像蜜蜂一样,又采集又整理。 培根哲学最出名的部分,就是他列举出所谓的“四种幻象”。他用“幻象”来指让人陷于谬误的种种心理习惯。 (2)霍布斯的机械论 · u  论物体 · u  论人   · u  论国家 · u  伦理思想 霍布斯力图运用他的机械唯物主义来解释人。人和自然并无本质的区别。人似钟表,心脏即发条,神经乃游丝,关节似齿轮,生命是肢体各部分的和谐运动。 (3)洛克的哲学 恩格斯说:“洛克哲学是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光荣革命妥协的产物。” 洛克的哲学动摇于唯物论和唯心论之间,对后继者影响很大。他继承并发展了经验论,反对天赋观念,主张“白板说”。但又提出两种性质,两种经验,表现出向唯心论妥协。在政治上反对君权神授,提出分权的思想。 · u  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 · u  经验的内容和实质 · u  对观念的分析 · u  对知识的分析 · u  宗教观 · u  政治学说 (4)贝克莱的主观唯心论 贝克莱主观唯心论的典型命题:“存在就是被感知。” (5)休谟的不可知论 休谟把洛克和贝克莱的经验主义哲学发展到了它的逻辑终点。他指出:“由于这种哲学必须完全地依赖于经验,以致在知觉而外我从不能观察到任何东西。” · u  认识论学说 · u  知识论和因果论 · u  批驳上帝存在的证明 · u  贝克莱发展了洛克哲学唯心论倾向,使经验论导向主观唯心论。 · u  休谟从洛克哲学第二性质的主观性出发,推出不可知论。 4、大陆唯理论 · n    在英国盛行经验论哲学的同时,欧洲大陆的哲学则由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兹倡导了唯理论的哲学传统。 · n    首先是推理方法不同,英国哲学注重归纳,而大陆哲学则注重演绎。 · n    其次,英国哲学强调感性的经验,而大陆哲学则强调理性的逻辑。 (1)笛卡尔的二元论哲学 · n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 n    他认定具有思维的精神实体和具有广延的物质实体并立,是典型的二元论。 (2)斯宾诺莎的唯物论 斯宾诺莎是大陆唯理论哲学家中 唯一的唯物论者。 · u  他主张自然的实体是一切事 物统 一的基础。而且,实体是自因的。 · u  但在认识论中提出直觉的观念,表现出不彻底性。 (3)莱布尼兹的客观唯心主义 · u  莱布尼兹建立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单子论体系,但具有辩证法的因素 · u  莱布尼兹的单子论里有两类空间:一类是各个单子的知觉中的主观空间。另一类是由种种单子的立足点集合而成的客观空间。 5、近代法国唯物论 “资产阶级已经强大得足以建立他们自己的,同他们的阶级地位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了。” 《马恩选集》V4-P231 · •  拉美特利、狄德罗和霍尔巴赫是近代法国唯物论的代表人物。 · •  都主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 · •  机械论和形而上学是近代法国唯物论的本质特征。 (1)拉美特利 “人是机器。” (2)狄德罗 “宇宙间只有一个物质实体。” (3)霍尔巴赫 “宗教是万恶之源。”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较之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更为彻底 6、德国古典哲学 (1)康德哲学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者。 康德主张:外部世界——物自体只是感觉的素材,是不可认识的。物自体不在空间或时间中,它不是实体,空间和时间是主观的,是我们知觉的一部分。但是正因为如此,可以确信,我们没有经验到的物自体。 (2)康德的后继者费希特 费希特认为哲学体系只有两种,或者从知识主体出发,或者从知识客体出发,没有第三条路,单凭感性确认客体的存在,只是无根据的信仰,一切直接从客体出发的哲学只能是独断论,唯一真正的哲学是以主体意识为基点来解释世界的唯心主义。 他抛弃了康德的“物自体”,认为“自我”是唯一的终极实在,自我所以存在, 是因为:自我不仅设定了自己的存在,同时,自我还设定了“非我”。费希特的哲学思想,对当时德国社会的发展起过巨大的积极作用。在谢林和黑格尔的哲学里得到直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对他阐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予以一定的历史评价。 (3)费希特的后继者谢林 谢林也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在哲学上主张主客体的绝对同一,他和费希特一样否定了康德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因素,发展为神秘的唯心主义。 (4)黑格尔哲学 · n    唯心主义辩证法的集大成者。 · n    在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过程中表述了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思想。 · n    以唯心主义的方式,揭示了发展和内在联系的思想、主观能动性的思想、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思想。 · u  《精神现象学》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个体发展及人类社会发展两个方面的历史辩证法。 · u  《逻辑学》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 黑格尔哲学的逻辑体系 “存在论”中,黑格尔通过质、量、度的推演和分析,把质量互变作为一条普遍的规律提出来了。“本质论”中,黑格尔的贡献主要是通过本质自身的推演,即分析同一、对立、矛盾诸层次的概念,揭示了对立统一这个宇宙的根本规律。 “概念论”包括主观性、客观性、理念三个阶段的概念推演。黑格尔从逻辑形式所固有的内容及其关联上,提出了关于概念、判断、推理的辩证观。 黑格尔哲学的评述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表明,他力图从自然、社会历史到思维的广大领域,用辩证法找出其有机的发展线索,揭示出这些领域的本质和规律。但另一方面,黑格尔辩证法的宏伟体系又以客观唯心主义为基础,束缚在神秘思辨的坚硬外壳之中。这是对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真实发展过程的颠倒。黑格尔的哲学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倒立的辩证法。 (5)费尔巴哈哲学 · u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哲学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 u重新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 u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宣告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费尔巴哈恢复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感觉论。他的哲学是建立在感觉上的“感性哲学”。同割裂客体和主体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相对立,费尔巴哈力图证明客体和主体的统一性以及感性世界的可知性。他认为,自然、现实是唯一的认识客体,它在作为主体的认识对象时,同主体是不可分割的。人是认识主体,但作为现实的人,它又是主体(自我)和客体(肉体)的统一,与人以外的客体世界同属于自然。 · u从人是自然的产物的观点出发,费尔巴哈强调人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自然转化的有意识有理性的实体。 · u他的观点脱离了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物质关系,基本上局限在人的自然本性上。他理解的人实际上是抽象的自然的人,而不是具体的社会的人。 近代哲学 第一,近代科学使哲学的思维中加入人的因素,科学是哲学认识中介; 第二,哲学的主题要解决世界是否能够被认识,形成反思的哲学范式; 第三,哲学体系的主要问题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现代哲学 第一,现代哲学使人的现实活动成为哲学认识世界的中介; 第二,哲学的主题要解决世界对人的意义,形成活动的哲学范式或意义的哲学范式; 第三,哲学体系的主要问题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现代哲学强调客观世界对人的意义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要解决人在实践中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主体是核心。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生平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青年时代 (1)故乡 1818年,马克思诞生在德国莱茵省的特里尔城。 (2)中学毕业 1835年9月24日,马克思毕业于莱茵省特里尔中学。中学毕业的马克思在毕业论文中写下了自己的理想,这就是收录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中的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 u      能够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是人的优越与不幸;优越即表明人比动物高明的地方;不幸即人要认真考虑各种选择,考虑选择之后的责任。 · u      职业选择体现了社会对人的制约和人可能对社会的作用; · u      选择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么,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地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 (3)进入大学学习 1835年—1841年,马克思先后在波恩大学、柏林大学学习。1841年在柏林大学毕业,后获哲学博士证书。大学学习期间,受到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影响,并参加了青年黑格尔学派的学术活动。 申论复习与考试过程中,阅读量都非常的大,如果不会提高效率,一切白搭。首先要学会快速阅读,一般人每分钟才看200字左右,我们要学会一眼尽量多看几个字,甚至是以行来计算,把我们的速读提高,然后再提高阅读量,这是申论的基础。学会快速阅读,不仅在复习过程中效率倍增,在考试过程中更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学会快速阅读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而且,在我们一眼多看几个字的时候,还能够高度的集中我们的思维,大大的利于归纳总结,学会后,更有利于《行测》的复习、考试。本人当年有幸学习了快速阅读,至今阅读速度已经超过5000字/分钟,学习效率自然不用说了。我读大学的成绩是很差,考公务员的时候我妈说我只是碰运气,结果最后成绩出来了居然考了岗位第二,对自己的成绩非常满意,速读是我成功最大的功劳。找了半天,终于给大家找到了下载的地址,怕有的童鞋麻烦,这里直接给做了个超链接,先按住键盘最左下角的“ctrl”按键不要放开,然后鼠标点击此行文字就可以下载了。认真练习,马上就能够看到效果了!此段是纯粹个人经验分享,可能在多个地方看见,大家读过的就不用再读了,只是希望能和更多的童鞋分享。 2、理论研究 (1)投入社会批判 1842年,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 批判当时反动政府。1843年《莱茵报》被查封。在马克思的一生中,经常参与、领导当时的国际工人运动,因此,被当时欧洲各国政府视为“最危险的革命家”。 (2)写作《共产党宣言》 受当时工人组织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着手写作一部工人组织宣言,这篇重要文献于1847年2月在伦敦出版。这就是《共产党宣言》。这是马克思主义新的世界观诞生的标志。 (3)哲学思想的发展与理论研究 马克思在不断地从事理论研究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了自己世界观的转变。从最初受青年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影响,转变为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并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世界观。 1845年,马克思写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845年—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 1847年出版《哲学的贫困》一书;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出版。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845—1846年,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 由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当时未公开出版,马恩称《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是他们新世界观诞生的标志。 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自然科学前提 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三大重要成果: · v   细胞学说 · v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 v   生物进化论 “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它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 社会科学前提 19世纪社会科学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 v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 v   法国的阶级斗争理论 · v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即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 •     发展和内在联系的思想 · •     对立统一的思想 · •     主观能动性的思想 · •     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思想 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     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 •     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主观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勤奋学习和伟大实践 (5)发现剩余价值学说 1850年开始,马克思继续进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1865年底,《资本论》 三卷手稿完成,1867年9月, 《资本论 》第一卷在汉堡出版。 20世纪20年代, 前苏联编译出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90年代后,由 “ 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 ” 继续出版,全集总计为114卷。 3、“世界公民” 在马克思的理论研究中,有许多是与恩格斯共同完成的。从1842年初次会见,到1883年马克思逝世,两人保持了30多年的合作与友谊。 为从事国际共产主义的事业,马克思多次受到当时欧洲各国政府的驱逐,从特里尔先后到了波恩、柏林、科隆、巴黎、布鲁塞尔、伦敦等地,因此马克思称自己是“ 世界公民”。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逝世。 对马克思的评价 恩格斯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卡尔·马克思的葬仪》) 列宁说:“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使它成为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实践的观点 社会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在自然观理论中,认为自然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人化自然,自然界是不能独立于人的实践活动的,并且自然界要随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发生变化; 在历史观理论中,认为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社会不是人的意识的产物,也不是意识活动的结果,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在认识论理论中,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通过社会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实践是人辩证地把握认识客体性质的基础。   2、建立了严整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第一,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第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第一次伟大发现; 第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在哲学发展史上,古代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缺乏科学的概括和论证,这种结合是自发的;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立场,而在社会历史观上则是唯心主义的,因此,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因此,唯物主义与辩证法二者形成一个完整、彻底的哲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践的观点,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历史,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马克思通过对宗教、国家和法的批判,逐步深入到探讨社会历史的物质根源,最终发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3、革命性与批判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革命的、与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和批判性的特征。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申明自己为无产阶级的人类解放事业服务;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批判性的规定内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之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决定了其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中产生、经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发展的理论。 4、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时代主题的把握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1、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但不是人类哲学思想的终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必然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显示出理论的生命力。 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不断发展自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特征,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现时代精神的精华。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精神、原则,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使之更加丰富,得到进一步发展。 2、现代西方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是对19世纪下半叶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反映。现代西方哲学包含着许多不同的哲学派别,当前,主要存在的两种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 科学主义的哲学以孔德等人的实证主义和卡尔纳普等人的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推崇科学,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人文科学只属于价值世界。 人本主义的哲学以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等人和存在主义等派别为代表,反对科学和理性,认为科学技术使得当代人“非人化”了,提倡非理性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强调重视世界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又充分考虑到人的主体地位,重视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反对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潮的同时,也注意吸取其中合理的成分,力求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达到完美的统一。 3、现代科技革命 科学对哲学最本质的关系,是促进作用。20世纪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提出了许多理论问题,认真研究和概括科技革命的成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20世纪中期以后,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产生,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融为一体。这是现代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现代科技革命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光导纤维、海洋工程、宇航技术等尖端技术群的发展和应用为标志。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哲学相结合,并对传统哲学的改造。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邓小平理论中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即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2章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教学目的:确立唯物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理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科学理解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和社会调查相结合 三、教学时间支配:讲课7,讨论 1学时 四、重要问题和思考题: 1. 1.          物质的根本属性或根本特征 2. 2.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3. 3.          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4. 4.          人类社会的产生及其物质性 5. 5.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6. 6.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教学内容: 一、物质 案例分析:19世纪末物理学的革命 英国的汤姆生 (1897)证明电子的存在; 德国的伦琴(1895) 发现一种未知射线,称为X射线; 法国的贝克勒尔(1896)发现了铀元素的放射性。 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现象,这三大发现是19世纪末物理学的重要成就,使古典物理学许多基本定律面临严峻考验。 近代自然科学对物质的研究 哲学史的背景资料 在西方,“物质”一词从希腊文“母亲”演化而来,含有“创造者”的意思。 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认为,物质是 “ 一切活动的主体”,“它在我们之外”,并且“不依赖我们思想”而“自己存在”。 爱尔维修指出,“人们应该把物质这个词理解为一切物体所共有的属性的总和”。 19世纪前自然科学证明,物质是由元素构成,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因此,认为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 近代唯物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 (1)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 (2)原子的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不变的属性,原子既不可分割,又不能相互转化。 近代唯物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是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依据,用物质世界本身具有的某种状态和属性来解释自然。 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1)把在质上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归结为原子在量上的不同; (2)把人对原子这一层次的认识当作对物质最终层次的认识; (3)把特殊的物质形态混同于物质一般; (4)把统一的物质世界割裂开来,不能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 1、恩格斯的物质范畴 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了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成就,认为,物质是各种具体实物的共性,物质范畴是从具体实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普遍的哲学范畴。 在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过程中,更注重发现人类历史活动中的规律性,并且认为这种规律并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的。因此,社会的运动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客观过程,同自然界一样,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2、列宁的物质范畴 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 1908年下半年,列宁出版了《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在这本书中列宁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 列宁针对所谓“原子非物质化了,物质消失了”,“电代替了物质”等观点和马赫主义的错误观点,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的讨论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区别 第一,研究的内容不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世界本原问题,具体科学研究物质的具体结构和形态; 第二,研究的角度不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物质与意识关系方面去理解物质,具体科学从客体角度研究物质,只把物质看作是人研究的对象; 第三,科学抽象的程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是在科学研究成果上,进一步高度抽象而得出的,哲学范畴与科学概念二者是绝对与相对、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与旧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 第一,旧唯物主义将哲学范畴与具体科学概念混同起来,从而使得哲学物质范畴不具备其高度的抽象概括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则科学解决了哲学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物质概念的关系; 第二,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受动的方面直观地理解世界,从而无法摆脱历史唯心主义的局限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从主客体统一的角度理解世界,把人的实践活动本身理解为一种客观的活动,客观的存在。 如何理解“客观实在性” 第一,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与意识相比只有一个特性,即客观实在性; 第二,客观实在性是指物质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一是物质独立于意识;(自然界)二是物质既离不开意识,又制约着意识。(人类社会) 第三,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最根本的特性,其他特性,如层次结构性,波粒二象性等均处于从属的地位。   (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理论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科学地将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导入唯物主义体系中; 第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以能动的实践观点批驳了不可知论,形成能动的反映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一)运动 1、含义: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标志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解释“根本属性”:讲物质存在的状况。 解释“存在方式”:讲运动是物质的普遍状态。 承认运动而不承认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是唯物主义;承认客观实在性,不承认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就不是辨证唯物主义。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一切运动变化的实在基础。 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物质都是在运动之中的,物质只存在运动形式上的差异问题,不存在运动的有无问题。) 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一切运动的主体只能是物质,不存在独立的精神运动。) 实践意义: 第一,承认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第二,认识精神运动对物质运动的依赖性。 3、运动的基本形式 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 各运动形式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二)静止 1、静止 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从事物自身的存在与发展看,静止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仍然保持着自身的性质。 2、静止的两种表现形式: 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移动 没有发生质变 3、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A.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了解静止,就无法了解运动。 B.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 C.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事物。 (三)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首先,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相对的。 其次,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 两种错误倾向 形而上学不变论   讨论:稳定与发展 一、稳定是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表明社会发展状况的合理性存在; 二、发展是稳定持续存在的保证; 三、发展要不断打破旧的稳定,创造新的稳定。  (三)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时间的含义和特点 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表现为:运动过程依次出现的顺序;运动过程进行的久暂;运动过程之间间隔的长短。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不可逆性。 2、 空间的含义和特点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表现为物体间的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物体体积、形态、位置和排列次序。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通常将时空联结起来,称为四维时空。 3、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第一,时空离不开物质运动;时空的具体特性由物质运动所决定。 第二,物质运动离不开时空。没有空间和时间特性就没有可感知的物质运动。 时空同物质运动不可分,表明了时空的客观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将时空与物质运动割裂开来,认为时空可以脱离物质运动而独立存在。 4、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第一,时空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其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此是绝对的; 第二,时空的具体形态、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因此是相对的。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 “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 现代科学对时空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一个哲学结论: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  (四)规律 1、规律的含义 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3、规律的层次性 客观规律因其起作用的范围和层次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层次。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一)人类社会形成的自然前提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得以产生的物质前提。 古猿在体质形态和群体结构上的变化,是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 劳动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现实基础。 (二)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首先,劳动促使猿的前肢成为人手; 其次,劳动使古猿的心理进化为意识; 再次,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 最后,劳动不仅产生了劳动产品,还产生了人的社会关系。 (三)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尤其是生产方式,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性。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是指与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自然条件的总和。 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有重要影响; 自然环境的开发与保护程度,影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生活质量。 2、人口 人口因素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以及发展变化等因素的总和。 首先,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其次,人口变化程度、速度对社会发展有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最后,人口的构成或质量对社会发展也有影响。 3、生产方式 一定历史时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首先,生产方式是社会赖以生存的现实基础; 其次,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最后,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四、意识 (一) 意识的起源 1、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物质普遍具有的反映特性长期演化的结果。 在意识起源中有三个决定性的环节: 由一切自然物质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由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由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产生。 两种反映特性的比较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通过与外物相互作用所发生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表现出来;特点是改变自身的存在状态或转化为他物。 生物体反映形式特点是生物体在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中,通过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不断新陈代谢,实现自我更新。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动物心理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是劳动的产物。 劳动为意识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语言是在社会劳动中产生的; 猿脑进化为人脑,为意识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 动物只对第一信号系统做出反映,人类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进行意识活动。   两种信号系统的比较   反映内容 反映形式 反映主体 第一信号系统 具体刺激 感性反映 动物、人类 第二信号系统 语言、符号 理性反映 人类                 第一信号系统的科学实验 第一信号系统的科学实验   INCLUDEPICTURE "http://xibu.tjfsu.edu.cn/jpkc/2004/malie/index.files/jiaoan/num2.files/image004.jpg" \* MERGEFORMATINET                          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的 美国科学家斯金纳的操    _                   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示意图 作条件反射实验示意图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过是反映在人脑中,被转化成为思想形式的物质世界。” 列宁说:“感觉是客观世界、即世界自身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本质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第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意识内容所反映的是事物的现象和本质,都是客观存在。意识的形式(感性认识、理性认识)都属于人的主观世界。人们所形成的意识的内容,只能来自被意识的对象本身;人们对自我的认识成果也是主体对自己客观存在的意识;思维方式不是先验地存在和发生于人脑本身,而是人类生存发展活动、实践方式内化为人的精神活动方式的产物。 第二,意识存在着主观差别,但有其客观根源; 对同一对象人们会产生不同的意识成果;产生差别的原因就在于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实践的差异,特别是人所生活的客观环境是意识活动的现实基础。 第三,意识存在着主观特征,但有其客观基础。 意识具有抽象性和想象性,因此意识成果具有相似性。意识的主观性并不是独立的,它是以客观性为前提和基础的。   (三)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1、意识的结构 从意识的具体内容看,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 从意识的自觉性程度看,意识分为潜意识和显意识; 从意识的发展角度看,意识分为传统意识、现实意识、未来意识; 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性看,意识分为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2、意识的能动作用 动物的行为是本能的,是适应环境; 人从利用工具到制造工具,因此也就从适应环境发展到改造环境。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第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第三,意识能动性还突出表现在对人类实践的指导作用。 意识能动作用是在物质对意识决定作用前提下,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要受客观和主观条件的制约。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 意识能动作用的正确发挥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意识能动作用要通过人的实践才能实现。   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   (一)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是物质世界本身演化和发展的结果,它们都同源于物质世界本身。 现代科学的新发现证明,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是物质世界本身演化和发展的结果,它们都同源于物质世界本身。 过去,科学发现自然界具有固态、液态、气态,现在发现还有超导态、离子态、超固态等。 我们生存于其中的物质世界是一个越来越多样化的世界,而这一多样性是物质世界本身的多样性,它们有着共同的起源和共同的物质基础。 物质形态多样性体现了多与一的关系。   (二)物质形态的层次性 宇观世界、宏观世界、微观世界 非生物界:有夸克、基本粒子、原子核、原子、分子、地球物质、行星、恒星、星系、总星系; 生物界:有分子、胶体粒子、细胞、器官、个体、群体、生物群落; 人类社会:有生产资料、生产力、生产方式、社会有机体以及民族国家、文化区域等。 物质形态的层次性体现了物质结构之间高级与低级及其内在物质一致性。 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是物质世界同源性基础上的多样性; 物质形态的层次性是物质世界同构性基础上的层次性。 世界的同源性和同构性证明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既同唯心主义以及二元论相对立,也同旧唯物主义有原则区别。 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哲学理论,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 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世界的两个各自独立的本原。二元论哲学最终往往倒向神学。 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结构层次,并在此基础上描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这就必然把世界的统一看作是机械的同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包括一切具体物质形态但又不归结为其中的某一种形态或某一层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在客观实在的基础上的统一。 首先,世界是统一的; 其次,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最后,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 (四)实事求是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基础 第一,实事求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反映论; 第二,实事求是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有机结合在一起。 第三章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教学目的:唯物辩证地理解和把握世界与人、世界的物质性与人类活动的能动性的关系,才能深刻地理解世界的物质性,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相结合 三、教学时间支配:讲课2.5学时,讨论 0.5学时 四、重要问题和思考题: 1. 实践的本质和特征 2.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3.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 4. 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地主要环节 5. 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及其基础 教学内容: 一、实践是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 (一)实践: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对于辩证唯物主义来说,从承认世界的物质性的起点出发,唯物辨证地理解和把握世界与人、世界的物质性与人类活动的能动性的关系,才能建立起科学的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史上的实践范畴 实践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就引起了哲学家的注意。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只要一息尚存,我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是包括了完成目的在内的活动”。 费尔巴哈把“实践”和“生活”联系起来,提出“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把生活、实践看成是理论的根源,反映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论本质。 旧哲学没有正确解决实践的本质问题的客观原因 不能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实践的这种内在矛盾,是造成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各执一端、争执不下的认识论根源。一方面,实践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它含有人的主观因素,受人的理性、意志的支配,体现了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另一方面,实践又是作为物质实体的人通过工具等物质手段同物质世界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客观过程。 1、 实践范畴的出发点 实践是同自然过程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自觉的社会过程。 物质生产是实践的首要形式。 生产实践是: 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 人和人之间互换其活动的过程; 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 从这一点出发,将能动性、自主性与物质性、客观性统一起来。 2、 实践范畴的含义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对实践本质的这一理解和规定,包含了两层相互联系的含义。 第一,实践是对象性活动; (1)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 (2)实践把人的目的、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 第二,实践具有客观的、感性的形式和性质。 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 (二)实践:人的存在方式 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实践构成人的存在方式 从人类生存的前提看,实践是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 从人与动物的区别看,人因为实践而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从人的本质看,人在实践中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 (三)实践的基本特征 从总体上看,实践具有三种基本特征: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 、实践的客观实在性 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和前提,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 实践后果即通常所说的“事实”,也是外在于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实践的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2 、实践的自觉能动性 实践是人自觉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观念的东西转化为物质的东西,从而使“物”变成从属于人的需要的存在,在人与物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更高的统一关系。 3、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实践一开始就是社会的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人总是凭借社会总体力量同自然发生关系、从事实践活动的。 实践的对象、范围、规模和方式都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 (四)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 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形式,处理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即处理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 3、科学实验 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一)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结构 1、实践的主体 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实践主体的能力结构: “人本身的自然力”;智力因素;精神动力因素。 实践主体的社会结构: 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 2、实践的客体 客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一方面,客体自身具有客观性;另一方面,客观事物能否成为客体,要看其是否纳入到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来。 客体的类型: 自然形式、社会形式和精神形式。 3、实践的中介 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二)实践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 从特点和实质看,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 从内容和结果看,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实现的。 三、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一)实践决策 实践决策要体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二)实践目标的制定 实践目标是实践主体对实践结果的预设 (三)实践的组织和管理 实践的组织是为了最有效的达到一定的实践目标,对实践主体和其他资源举行合理配置。 实践的管理是为使实践主体更有效地实现实践目标而进行的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 (四)实践结果的检验 实践结果的检验分事实检验和价值检验。 实践结果的检验是一个过程,实践结果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接受检验。 四、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一)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 1、自在世界 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既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2、人类世界 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 3、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首先,二者是统一的。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其中,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的自然基础; 其次,二者是有区别的。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的自然界,其运动是自发的;人类世界则依赖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自觉的。 (二)人类世界的辩证关系 1、人类世界中的自然 人类社会中的自然,是被人们“加工”了的自然,因此,自然是被社会所制约的。自然不仅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是社会的自然。 2、人类世界中的社会 人类社会的运动也要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基础,社会的目的要借助自然过程的中介才能实现。因此,社会也要受自然所制约,是自然的社会。 3、实践在人类世界中的导向作用 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都是实践活动的产物。因此,实践在人类世界的运动中具有导向作用。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一)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 1.自在世界 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既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 2.人类世界 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 3、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首先,二者是统一的。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其中,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的自然基础; 其次,二者是有区别的。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的自然界,其运动是自发的;人类世界则依赖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自觉的。 (二)人类世界的辩证关系 1、人类世界中的自然是社会的自然 人类社会中的自然,是被人们“加工”了的自然,因此,自然是被社会所制约的。自然不仅具有客观实在性,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是社会的自然。 2、人类世界中的社会是自然的社会 人类社会的运动也要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基础,社会的目的要借助自然过程的中介才能实现。因此,社会也要受自然所制约,是自然的社会。 3、实践在人类世界中的导向作用 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都是实践活动的产物。因此,实践在人类世界的运动中具有导向作用。 一 、 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一) 唯物辩证法的体系 1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 、唯物辩证法的体系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包括质量互变规律 ( 揭示事物的两种属性和发展过程的两种形式 ) 、对立统一规律 ( 揭示事物发展过程的内容和内在动力 ) 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 揭示事物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全过程 ) 。 在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核心。 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 原因与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 (二)联系 1 、联系 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2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 3 、联系的普遍性 第一,事物的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 第二,整个世界就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第三,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一个环节。 案例分析 蝴蝶效应 科学家洛伦兹从 “ 混浊学 ” 角度论证联系的普遍性。 “ 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引起龙卷风。 ” 各种小范围的天气误差和不确定性积累起来,尘旋风和小风暴将会发展成跨越整个大陆的旋涡。 ---洛伦兹1979年在华盛顿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演讲 4 、联系的多样性 事物及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样的,主要包括: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5 、联系的条件性 条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相关联的、对其存在和发展产生影响的诸要素总和。 第一,要认识不同事物联系的各自条件,一切以条件为转移; 第二,承认和重条件,依据条件办事; 第三,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改变条件、创造有利条件。 (三)发展 1 、发展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新事物是合乎历史前进方向、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2 、新事物不可战胜 第一,新事物有新的功能,符合发展的规律; 第二,新事物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第三,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为人民所拥护。 同时,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过程。 3、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过程 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思想包含三重含义: 第一,指世界上每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一个特定的具体运动过程,没有抽象的事物; 第二,指每一事物都有它的生成和灭亡,凡是产生的都是会灭亡的; 第三,指每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从属于一个更大的过程,是更大的过程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或一个部分。 二、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1、辩证矛盾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对立面的统一。作为哲学范畴有其特定涵义。 第一,哲学矛盾范畴有别于语言矛盾。 在自然语言中“矛盾”一词含有“隔阂、分歧和冲突”的意义。 第二,哲学矛盾范畴有别于逻辑矛盾。 在思维过程中违反了逻辑规律而造成思维混乱。形式逻辑中对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违反,在现代逻辑中悖论的出现。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同一性 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联系。 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相互依赖; 矛盾的一方的存在、发展,要以对方的存在和某种发展为前提,失去了对方,也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依据。 第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的趋势。 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转化的趋势,是指事物向和自己有内在联系的对立面的转化,即向对方所处的地位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 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形式的不同,只是斗争性的差别性问题,不是斗争性的有无问题。斗争性形式的多样性,就是事物存在状态的多样性。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使对立面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第二,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在量变过程中,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 第二,在质变过程中,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 4、内因与外因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发展的外部条件。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规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对事物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发展能否实现起决定作用; 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二是指每一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普遍性也是客观的。 (2)矛盾的特殊性 指矛盾的个性,即矛盾着的事物性质、地位等方面以及矛盾解决形式上的各自特点。 第一,在矛盾体系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 第二,在矛盾双方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 第三,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人们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就是在抓住重点的前提下,注重全面性,要反对“一点论”;“重点论”就是要分清矛盾各方面的主次,抓住重点,要反对“均衡论”。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共性统摄着个性;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的意义 第一,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第二,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思想的哲学基础; 第三,提出了正确认识矛盾的根本方法。 (二)质量互变规律 1 、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规定性。 第一,质与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 第二,属性是一事物与他事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 量是事物固有的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第一,量在一定幅度内的变化不影响事物的存在。 第二,对事物量的认识,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幅度),体现着质与量的对立统一。 2 、适度原则 第一,对新事物要维护其存在,这就是促进发展;对旧事物要促使其灭亡,这也是促进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要避免 “ 过 ” 与 “ 不及 ” 两种情况。 第二,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有数量指标,又要有质量指标,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 3 、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事物量的变化,在一定范围以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发展的渐进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体现了发展的渐进性的中断。 4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向质变的转化。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必须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质变要由量变规定其性质和方向。);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无限地持续下去,事物的连续性中孕育着非连续性); 第二,质变向量变的转化。 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质变打破了限制量变的框架,就巩固了量变的成果);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质变使量变在新质基础上开始了新的量变)。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和否定的含义 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趋势。 否定:是指事物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为他事物的趋势。 2、辩证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 自我 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一定要灭亡。物质 ……虽然在某个时候一定以铁的必然性毁灭自己在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而在另外的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一定又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 恩格斯 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爱因斯坦相对论对牛顿力学的否定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主要错误有: 不承认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不承认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把肯定与否定绝对对立起来。 3、否定之否定 ( 1)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就是: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 2)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否定之否定一方面是事物自身发展的中断和另一新发展过程的开始。另一方面它又是事物自身发展的继续,是完善自身所必然经历的一个环节。因此,不能把事物的发展理解为一系列否定的机械相加。例如,甲变乙、乙变丙、丙变丁 ……。即 “恶性的、没有结果的否定。” ( 3)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B、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和迂回的。 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 第二,由于某些偶然的原因,事物的发展会出现暂时的倒退,这也是曲折性的一种表现。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 (一)原因和结果 1. 定义: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 原因在先,结果在后,这是因果联系的一个显著特点。 2.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 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 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 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 3.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必然性)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性(必然性)的哲学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与唯物主义决定论对立的还有神学目的论,它虽然承认因果联系,却把万事万物的原因归之于神的目的。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和神学目的论都是错误的。 4.因果联系的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等情况。 5.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更好指导今后的行动。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1.定义: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必然性与本质和规律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 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 第一,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的统一,把二者割裂开来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机械决定论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看成必然的,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则把一切现象看成是纯粹偶然的,否认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3.意义: 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有重要意义。首先,我们必须努力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其次,我们应当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的必然性。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1.定义: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时,要经历由可能到现实的转化过程。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 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把握可能性这个范畴,要注意区分以下几种复杂情况。 第一,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切忌去干那些不可能的、劳而无功的事情。 第二,要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是在现实中有充分的根据和必要条件,因而在现阶段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是在现实中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尚未展开,必要条件尚不具备,因而在目前无法实现的可能性。 第三,要区分两种相反的现实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第四,区分可能性的大小。或然率(或叫“概率”)是对可能性大小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2.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 其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其次,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坏处着想,向好处努力。 (四)内容和形式 1.定义: 任何现实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的过程、发展的趋势等等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2.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首先, 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内容和形式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这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对立的。同时,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另外,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和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 其次, 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第二,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运动,就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发展过程。 在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二者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首先,内容决定形式是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而不是僵死的决定。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内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其次,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以新形式的面貌出现。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认识事物的内容和形式。 3.掌握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首先重视内容,反对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反对抹煞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 (五)本质和现象 1.定义: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质和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但比较起来,本质的含义要更宽泛一些,它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 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根据表现本质的方式不同,可以把现象分为真象和假象。真象是指那些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指那些以否定方式或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同真象一样,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种客观的实际条件造成的。因而不能把它同主观上的错觉混为一谈。 2.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其次,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 3. 掌握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质和现象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本质和现象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透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第五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一、教学目的:了解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掌握认识发展的辩证规律;真理以及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牢固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根本标准的观点;学会辩证思维方法。 二、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相结合 三、教学时间支配:讲课 7 学时,讨论 1 学时, 四、重要问题和思考题: •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 •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理解 •  认识的辩证运动和认识过程的实现机制 •  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关系;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  真理及其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检验标准问题上的唯物论与辩证法 •  价值的本质: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教学内容     对认识过程的现代理论探索 ( 阅读 ) 1、认识的非理性倾向 2、认识的内在机制 3、认识的特征 1、认识的非理性倾向 (1)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隐藏内心深处受本能支配的潜意识; 超我是道德对内心的影响,是文化在内心的积淀; 自我是理智的意识部分,调节本我与超我。   (2)詹姆士的“意识流”概念 意识的活动不是按照逻辑规律进行的,意识活动是无形的,象流水一样任意。 2、认识的内在机制   (1)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认识是一个建构的过程,认识的机制在于人的认知格局,经过同化和重建两个过程,认识不断完善。 认识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习性学 洛伦兹的习性学认为,生物的行为是在关键期内由“先天获得装置”带来的印刻,认识是一种近乎本能的行为。 3、认识的特征 认识是一个“完形”过程,即主观地进行加工的过程; 认识是一个不确定的近似的过程; 认识主体的感觉器官自身具有局限性。 一、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讲授要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3、认识的本质是对客观的反映 4、能动的反映论 (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人在实践活动中提出以观念方式把握世界的客观需要;同时实践活动又使得认识的发生成为可能; 第二,在实践中,分化出主体和客体。 第三,实践在人脑的内化,形成人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认识能力。 (二)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一,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第二,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第三,从人类知识的根源来看,人们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 (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一,实践的发展不断给认识提供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在探索和解决新课题中向前发展; 第二,实践不断给人提供大量的有关的经验材料; 第三,实践的发展为认识提供了日益完备的物质条件; 第四,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着认识主体的进化和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在于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2、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正确认识可以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表现在: 第一,认识可以使人掌握客观规律以指导人的活动; 第二,认识可以使人的实践具有计划性; 第三,认识可以调节人的生活行为; 第四,认识可以使经验上升为理论;可以使人实现对自己的认识。 错误地认识和理论会引导实践采取错误的方法,从而导致失败。 (三)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的结构 认识结构有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及其中介三个要素构成。 ( 1)认识的主体: 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认识主体有三个基本特征: 自然物质性 自觉能动性 社会性和实践性 ( 2)认识的客体: 是指进入主体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存在,即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认识客体有三个基本特征: 客观性 对象性 社会历史性 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三重关系体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性,客体对主体有制约性 ( 3)认识中介 认识中介就是认识工具。指主体借以认识客体的手段、方式和方法的总和。 工具分为物质的认识工具和观念的认识工具两大类。 2、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 主张物质引起感觉和思想,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即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主张感觉、思想派生物质,“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即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所有的唯物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上都是反映论。 第一,承认客观世界是认识内容的唯一来源; 第二,承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第三,肯定认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世界。 3、坚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  不可知论的两种表现: 一是以休谟为代表,主张人只能知道的是自己的感觉,在感觉之外的不可知; 休谟认为,人的知识以感官给予的材料为基础,可人们怎么能知道,这些感觉材料是人的感官对所感知的事物的正确反映,而不是人的感官的印象呢? 一是以康德为代表,主张人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无法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即 “自在之物”是人认识不了的。 康德认为,在意识之外客观地存在着一个 “ 自在之物 ” ,它引起人的感觉。但 “ 自在之物 ” 只提供认识的材料,而认识的结果是由主体所具有的先验认识形式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而成的。因此,人的认识只是 “ 自在之物 ” 作用于感官所形成的表象, “ 自在之物 ” 本身的状况人是永远也认识不了的。 第二,不可知论的特点: 怀疑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在认识和客观世界间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四)能动的反映论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实践引入认识论,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贯穿于反映论,指出了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 认识具有摹写性,是指人的认识作为对某一事物的反映,必然是以这一事物为原型的。摹写性决定了人世的客观性。 认识具有创造性,是指人的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简单、直接的摹写,而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 摹写与创造是辩证统一的,摹写是创造性的摹写,创造是以摹写为基础的创造。 二、认识的辨证过程 (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特征 1、感性认识及其特征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对事物的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感性认识包含三种形式,即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性认识的特征:直接性和形象性。 2、理性认识及其特征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全体、本质和内部本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包括三种形式,即概念、判断、推理。 理性认识特征:间接性和抽象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二) 认识的两次飞跃 1、 从实践到认识,也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 要正确实现这一次飞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 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 1)要正确实现这一次飞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把关于事物的认识和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第二,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 2)第二次飞跃的意义: 第一,是理性认识本身的要求; 第二,是实践本身的要求 第三,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 3)第二次飞跃的重要性: 第一,认识的目的是改造世界,要在实践中实现思想; 第二,理论在实践中才能经过检验,在实践中检验思想。 (三) 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过程 认识的发展,要求实践、认识、再实践和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全过程。 但这种反复性和无限性,不是一种单纯的循环,而是一种波浪式的发展。 1、认识具有反复性 第一,从认识对象看,客观事物是极其复杂的,必须经过多次反复才能认识它; 第二,从认识的主体看,认识还收到主体自身条件的限制; 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还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物质手段、认识工具及其科技技术条件的限制。 2、认识具有无限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无限的,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社会实践的发展也是无限的,因此,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永远不会终结,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的过程。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阅读) 1、非理性因素 (1)狭义的非理性因素 在知、情、意三类意识要素中,情感和意志 ( 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习惯和本能)属于非理智、非认知方面,称为 “ 非理性因素 ” 。 (2)广义的非理性因素 除狭义的非理性因素外,还包括认识中不能被逻辑思维所包含的心理形式,包括幻想、想象、直觉和灵感等。 (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和抑制起着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在认识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看到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也承认其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既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到理性因素的制约,也重视发挥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三、真理与价值 ( 一 ) 真理 1、真理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是理性认识成果。 真理与事实的区别。 真理与价值真理的区别。 2 、真理的客观性 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 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第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客观的。 3、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真理和谬误两者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 就真理的发展过程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看,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 第一,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第二,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2、真理的相对性 第一,从整个客观世界看,真理性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展; 第二,从特定事物看,真理性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3、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第二,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一个过程,永远处在由相对到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关系原理的意义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其基本原理具有绝对性;马克思主义同时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具有相对性。 既不能用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也不能用 “ 过时论 ” 对待马克思主义。 4、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都割裂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相对性; 相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绝对性。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第一,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只能是将主观与客观联结起来的实践; 第二,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一它是客观的物质活动,二实践能将理论变成现实。 2、实践标准的辩证性质 第一,承认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即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第二,承认实践检验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即承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  (五)真理与价值 1、价值 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价值的两个方面,一是主体的需要和要求;一是客体的某种性质、性能。 2、价值的客观性 价值与人的需要相关,但是,一方面价值要以物质的或精神的现象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基础;另一方面,人的需要的产生和满足不是随心所欲的,要受到社会的、实践的制约。 3、价值的主体性 价值的主体性的表现: 第一,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价值是否能够从可能变成现实,并不取决于事物本身,而是取决于人; 第二,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同客体的创造性的关系。 4、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在人的活动中表现为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第一,真理原则要求人在认识真理时不能考虑主体需要和利益,价值原则要求人的思想和行为要保证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满足; 第二,真理原则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 第三,真理原则是一元的,是社会生活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多元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多样化原则。 四、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 (一)归纳和演绎 (二)分析和综合 (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四)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 第六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一、教学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观点,并以此为基础唯物辩证地理解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认清社会的本质与结构,树立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二、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相结合 三、教学时间支配:讲课 6 学时,讨论 1 学时 四、重要问题和思考题: •  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区别 •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  生产力的构成及其基本特征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生产关系在社会结构中的基础地位 •  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  社会的观念结构以及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教学内容 一 、 两种历史观的对立和社会生活的本质   (一)两种历史观的对立   如何处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是区分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 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共同本质,是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唯物主义历史观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唯心主义历史观 ( 1)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局限性 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只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动机的物质原因; 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没有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 ( 2)唯心主义历史观的表现 第一,以 “ 神意 ” 或上帝为主宰的神学历史观; 第二,主张精神或观念是历史本质的历史观; 第三,抽象人本主义历史观; 第四,自然主义历史观。 2、唯物主义历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实践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探讨,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社会实践的 (二)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实践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探讨,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实践内在地包含三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 第二,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构成了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形成于实践活动之中。实践活动对社会的作用,说明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三)社会有机体 1 、社会有机体 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哲学范畴。社会有机体概念表明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因素、社会关系相互制约、有机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2 、社会有机体的形成 第一,社会有机体形成于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工具是个人之间联系的中介,使用工具的活动使人联合成有机整体。 第二,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们的交往活动中。 社会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交往的规范化、化形成交往的秩序和结构,形成社会制度体系。 3 、社会有机体的发展 社会有机体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人自身生产以及社会有机体的基础;精神生产成为物质生活过程的升华物;人自身的生产既取决于物质生产的性质和水平,又受制于精神生产。 二 、 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生产力 1 、生产力 生产力是在社会生产中形成的人类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标志生产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解决人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客观物质基础。 2 、生产力范畴的讨论 生产力范畴内涵的演变 由于人们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地位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从而使生产力范畴本身在内涵上也发生变化。 主次论: 生产力的三个实体性要素 劳动者: 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生产实践者。劳动能力:体力和脑力劳动的能力。 劳动者是生产劳动中的主导要素 “ 活的劳动 ” 即 劳动者在生产力诸因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生产资料同劳动者相结合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 劳动对象: 人们通过劳动加工以满足需要的物质资料。 劳动对象既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又是征服自然的程度的一种标志。 劳动资料:劳动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手段。 劳动资料是有许多相互联系的体系构成的复杂系统。 生产资料系统(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测量器,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尺度,又是划分经济时期的物质标志。 平行论: 生产力要素的三个组成部分 实体性要素 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 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 后备性要素各级各类教育 超越论: 在传统意义上,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 = ( LP+ST ) + ( LS+ ST ) + ( LO+ ST ) 在现代意义上 ,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 : 生产力 = ( LP×ST ) + ( LS × ST ) + ( LO × ST ) ( 3 )生产力的特征 第一 , 生产力具有客观性。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得的物质力量;同时,生产力是现实的物质力量。 第二,生产力具有社会性。 是形成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之中的实践能力的结果。 第三,生产力具有历史性。 生产力 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可能永远不变。 3、科学技术与知识经济(阅读) ( 1 )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包含科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法,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 历史回顾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年代的科学技术成果状况 科学成果与年代 技术成果 英国 道尔顿:原子分子学说( 1803 ) 美国 富尔顿:轮船( 1807 ) 法国 拉马克:进化论( 1809 ) 德国 肯尼希:回轮印刷( 1812 ) 德国 韦勒:尿素的合成( 1828 ) 英国 史蒂文森:蒸汽机车( 1814 ) 俄国 罗巴切夫斯基:非欧几何( 1829 ) 英国 阿斯佩丁:水泥( 1824 ) 英国 赖尔:地质学( 1830 ) 英美法德 旅客列车( 1830-35 ) 英国 法拉第:电磁感应( 1831 ) 美国 莫尔斯:电报( 1835 ) 德国 迈尔:能量守恒( 1842 ) 法国 照相术 ( 1838 ) 英国 达尔文:进化论( 1859 ) 英国 奈史密斯:气锤( 1839 ) 英国 麦克斯韦尔:电磁波( 1864 ) 英国 贝塞麦:炼钢法( 1855 ) 俄国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 1869 ) 法国 马丁:平炉炼钢( 1865 ) 瑞典 诺贝尔:安全炸药( 1867 ) 法国 莫尼埃:混凝土( 1867 ) 美国 贝尔:电话( 1876 ) 马克思逝世( 1883 ) 德国 伦琴: X 射线( 1895 ) 德国 狄塞尔:内燃机( 1893 ) 恩格斯逝世( 1895 )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科学技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是高居于传统社会生产力之上的新的生产力; 第二,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源动力; 第三,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掌握科学技术的智能型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第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新的“能源”产业。 ( 2 )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作用 十八世纪末,使人类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出了比过去一切朝代都大得多的财富;十九世纪后期电的发明和电力的实际应用,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光明,而且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电气时代。 当代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这场新的科技革命及由它引起和创造的新工具、新设备,已经把人类引向对地球及其周转环境进行陆海空的立体开发。 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据统计,至80年代,科技发达的国家在促成国民生产总值提高的诸因素中,科学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高达60%-80%,因此,当代国际上的竟争就是科学技术的竟争,综合国力的竟争。我国的现代化首先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 3 )科学技术与知识经济 1982 年美国社会预测学家约翰 . 奈斯比特发表了《大趋势》一书,要求人们准备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 我国学者吴季松对知识经济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第一,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 第二,资产投入的无形化; 第三,世界经济一体化; 第四,经济决策知识化。 我国学者总结了社会发展的不同动力模式 原始社会以生存方式为动力;农业社会以生活方式为动力;工业社会以生产方式为动力;知识经济社会以创造方式为动力。 (二)生产关系 1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总过程中与一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而建立起来的必然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2 、生产关系的构成 生产关系是一个有内在结构的系统。 从静态看,有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构成; 从动态看,生产关系贯穿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中决定的方面,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3 、生产关系的特征 第一,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生产关系是人们之间的物质联系。 第二,生产关系具有历史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生产关系经历了五种历史形态。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中的两个方面,它们构成生产方式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在社会物质经济结构中,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是社会的经济基础。 (三)经济结构 1、经济结构的含义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 2、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 第一,生产力中的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如果不通过生产关系结合起来,就只是可能的生产力。 第二,经济结构直接决定社会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并构成政治和观念结构的现实基础。 (四)阶级 1.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 2.阶级的本质 阶级就是基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而形成的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其中,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3.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是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产物。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过程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案例分析(阅读) 富人阶层引起的话题 (引自1995年5月9日《中华工商时报》) 1、中国的 “ 富人层 ” 的富裕程度 中国可能有100万人或200万人属于富人层。年收入数万至几十万元的大约有500多万人。 1993年抽样调查显示,私营企业主与私营企业平均拥有财产52.7万元,其中企业资产平均32.3万元,家庭财产平均20.4万元,私营企业主平均年收入5万元。 这种财产与收入水平与国际比较,只是中等收入水平,而与富国比较,就仅相当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2 、中国的 “ 富人层 ” 的社会作用 问卷调查 “ 你认为对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群体是谁? ” 公众可在10种社会群体中选择,结果被排在前两名的是工人和知识分子。而作为富人代表的私营业主则被排在第八位也就是倒数第三位。 24.6%的人认为现有富人层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 29.9%的人认为现有富人层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其余的人持中间态度。 由此看来,目前我国公众的富人层的作用与贡献,总的评价是偏低的。换句话说,就是很多人认为目前的贫富分层机制还不够合理。 3 、贫富分化现象出现 农村有8000万人温饱问题未解决, 1994年上半年人均月收入在103元以下的城市居民有2000万人。 城市居民高低收入差距从78年的1.8倍扩大到94年的3倍;农民高低收入差距从1978年的2.9倍扩大到1994年6.6倍;城乡加权平均贫富差距约为5.6倍; 城市中高收入户与农村低收入户相比,差距达13倍。 4 、建立合理的社会分层机制 一切文明社会中,在财产、权力和社会地位(声望)存在差异和分层是普遍的,问题不在于消除差异,而是在于如何形成合理的分层机制,即要 “ 什么人应该先富起来 ” 。 农村中富裕程度与文化教育水平成正比; 城市情况则正相反,直到1992年后才有所改变。 说明合理的择优机制没有完善。 问题分析 是否应当认同已经富裕起来的富人阶层,如何认识这一社会现象? 如何理解“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后达到共同富裕”? 三 、 社会的政治结构 1 社会的政治结构 社会的政治结构 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的方式,它包括一系列的政治法律制度及组织设施,其中国家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 社会政治结构的 要素 政治法律设施:军队、警察、政府部门等国家机器; 政治法律制度:以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为指导的国家制度、司法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 政治组织:与政治法律制度相联系的政党组织、社团组织。 2 国家的实质 国家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所独占的暴力机关和权力机构。 国家具有强烈面鲜明的阶级性。国家在实质上是政治概念、阶级概念,而非地域概念。 国家和阶级一样,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 3 国体和政体 国体 国体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指的是国家的阶级性质,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对极少数人实行专政。 政体 政体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指的是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以实现自己的统治。 从总体上政体分为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两大类;无产阶级国家一般采用共和政体,主要有巴黎公社政权、苏维埃政权和人民代表大会政权。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国体和政体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国体是内容,政体是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并为国体服务。 4 国家的基本职能 国家有对内、对外职能。 对内职能有三个方面: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从性质可以分成统治职能和管理职能。 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继续和延伸。 四、社会的观念结构 1 社会的观念结构 社会观念结构是社会意识中的意识形态所组成的有机系统。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们对于自己周围环境即对于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环境(人与人的关系)及其过程在观念中的反映。社会意识是全部社会精神生活及过程的总概括。 2 社会意识形式的构成 社会意识形式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自觉的,系统的、理论化和规范化的反映形式,是一种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有确定的反映形式: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科学、哲学等形式。 从社会意识的主体角度分为: 个人意识,群体意识; 从社会意识的水平层次分为: 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 从社会意识与经济基础关系角度分为: 社会意识形态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3 社会观念结构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第一,社会观念的内容根源于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观念。 第二,社会观念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第三,在阶级社会中,各种社会观念都有阶级性。 4 社会观念结构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一,社会观念结构的变化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 第二,社会观念结构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三,社会观念结构对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七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一、教学目的:掌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发现社会历史深处的“动力的动力”。 二、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相结合 三、教学时间支配:讲课 3 学时,讨论 1 学时 四、重要问题和思考题: •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内容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它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社会基本矛盾的动力推动着社会发展,决定着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一般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基本前程和物质基础,每一种生产关系都是根据一定生产力状况建立起来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不断发展的。而生产关系一旦形成,则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 其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 第一方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要求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方面,当生产关系已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就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二)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一个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发展过程。 (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生产活动是其它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 第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从而推动社会形状的更替 ( 四) 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标准 由于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在整个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 为什么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与否的最高标准? 第一,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有多种目标,多种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都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表现。 对生产力标准的全面理解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而不是唯一标准,不能忽视生产关系的重要性; 第二,生产力标准是“物”的不断丰富与人的不断发展的统一; 第三,生产力标准是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发展速度的统一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一)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第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第二,经济基础的变革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二)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及其特点 1、 反作用的表现 第一,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第二,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 第三,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 2、反作用 特点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具有同一性,彼此间不可能绝对一致,会不断出现某种程度或局部性的矛盾。 第一,上层建筑始终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具有 “ 保护自己 ” 和 “ 排除异己 ” 的双重功能。 它一方面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又排除不利于自己经济基础的各种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影响和作用。 第二,上层建筑反作用性质取决于它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三)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着它们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三、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的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更替中 。 四、 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如何认识科学技术的作用 如何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 人的活动与历史规律的关系 1、社会发展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出来; 2、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任何个人、阶级以至整个人类的意志为转移,并支配人们的活动,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3、 社会发展规律的形成并实现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二) 人民群众 1、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使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的范畴 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它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在任何历史时期,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人民(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3、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 4、人民群众作用的社会制约性 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要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这种制约条件主要包括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条件。 (三) 个人 1、个人的定义 个人是指人类社会中单个的人,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关系中具有特殊个性的个体。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作用,但按其对历史影响作用的大小,又可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2、普通个人的作用 第一,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等于肯定了每个人的作用。 第二,个人作用发挥的大小是社会发展程度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3、杰出人物的作用 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是起着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宣传者、组织者、领导者的作用,他们的作用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一致的。杰出人物对历史只能起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不能起决定作用。 第八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一、教学目的:理解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形态的更替是有主体选择性发挥作用的自然历史过程,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从而认识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有历史的必然,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所作的又一次自觉选择和伟大创造 ,其目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相结合 三、教学时间支配:讲课 3 学时,讨论 1 学时 四、重要问题和思考题: •  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性和主体行为的选择性 •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教学内容 一、人的本质 个人与社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察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从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的人出发,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置于社会历史过程中。 首先,社会历史是人创造的; 其次,个人的创造性的发挥,要受到社会环境制约。 (一)人的本质 1845年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作了科学的阐述,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思想,后来又在《形态》中作了详细论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 、 人的本质包括两个方面:在人与动物的区别层次上来看,人的本质表现为劳动;在人与人相互区别的层次上来看,人的本质在于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在劳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在人与动物的区别层次上来看,人的本质表现为劳动。 人区别于其他动物,人之为人的根本特征就是人的劳动。一旦人们开始生产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时候,人就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了。“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关系分为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两大类,它是人们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而人的本质并不是一种或几种社会关系,它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代,生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关系范围内,所以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也都受着所处的历史时代制约和影响而打上时代的烙印。 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人的本质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什么抽象的,一般的。 (二)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其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它是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方面;就是人的自然属性也社会化了,也不完全等同于动物的自然属性,也受社会属性的制约。 人的自然属性是人在生物学上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点,是人与动物界联系的连续性的表现。包括生理结构、生理机能和生理需要等。自然属性是人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 人的社会属性是人们对社会结合的依赖性,是人与人相互制约的社会特性。 人的社会性表现在四个方面: 1、人类共生关系中的依存性; 2、人际关系中的社会交往; 3、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性; 4、生产活动中的合作性。 二、人的价值 (一)人的价值的两重性 价值表示客体对于主体的关系和意义。人的各种需要,使得能够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事物成为价值客体,人成为价值主体;另一方面,在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互动,使得人同时成为满足他人需要或社会需要的价值客体。 (二)实践是人的价值的基础 实践活动的创造性,创造了人对世界的价值关系。 1、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实践是社会生活和人的本质的基础; 3、成功的实践活动,是遵循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统一的创造性活动。 (三)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人的自我价值是指人通过创造性活动满足自己的需要。 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外在体现。 (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坚持个人的价值目标与社会的需要相统一; 2、坚持人生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3、坚持人是目的与手段相统一。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及其实现 (一)人的自由及其与必然的关系 1、人的自由 人的自由是指人的活动的自觉和自主的状态或境界。人的自由就在于能够认识和把握必然性,并利用其改造世界。 2、自由有两种类型: (1)就人的活动而言,自由表现为人的一种自主力、判断力和选择力,这种自由是相对于制约人类行为的必然性而言,在这个意义上,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实践; (2)就人的行为是否为法律所允许而言,在这个意义上,自由表示的是人的法律权利,即自由是做法律允许的事情。 3、人的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自由以必然为根据,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人只有在必然性提供的可能性范围内进行选择才有自由。 自由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形态。 人类在实践中把握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争取自由,其最高境界就是人类解放。 (二)人的发展过程的历史形态 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或三种历史形态: 1、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与社会发展中的自然经济形态相适应; 2、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是与社会发展中的商品经济形态相适应的; 3、是 “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 的阶段,与社会发展中的时间经济相适应。 (三)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实现 相对于社会发展而言,人的发展是指 “ 每个人 ” ,即 “ 社会的每一个成员 ” 的发展,包括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 人的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即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来衡量。 人的全面发展是从广泛性上谈人的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人的自由发展是从自主性上谈人的发展,是指人自觉自愿的发展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 人的充分发展是从程度上谈人的发展,人的才能和能力的发展有个程度问题,人总是向着更高的程度发展自己的才能。 在人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突出强调的是 “ 全面发展 ” 。全面发展是把人的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都包含在其中的。 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 首先,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 其次,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 总之,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条件越丰富,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
本文档为【公务员申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