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的人口问题

2019-02-11 6页 doc 20KB 788阅读

用户头像

is_954223

暂无简介

举报
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的人口问题运用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的人口问题 (1)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必要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第二,人口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 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2)我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问题。 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
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的人口问题
运用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的人口问题 (1)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必要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第二,人口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 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2)我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问题。 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每年增加的大量劳动力适龄人口与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机会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相当多的人就业困难。 ②人口增加与消费品的增长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人口过多地对农业、工业、交通、住房及其他消费品的生产构成了巨大压力。 ③人口增长与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之间矛盾十分尖锐。我国科技文化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大,青壮年文盲较多,适龄学生升学率较低,生产过程事业存在的诸多困难,无一不与人口过多有直接或间接联系。 ④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增加了国家、集体、家庭的负担,既拖了经济建设的后腿, 又极大地限制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对我国面临的严重的人口问题,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必须自觉地、有计划地对人口生育实行调节和控制,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二是要提高人口质量,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优化人口结构。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正是从这一国情出发,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将解决发展问题与解决人口问题紧密结合,坚持改革开放与计划生育两大基本国策,实行综合决策、统筹推进。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全面发展的两大奇迹。实践证明,从中国国情出发,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谱写了辉煌篇章。今天,站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共同回顾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坚定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道路的信心。 经过30年的风雨历程和艰辛努力,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妇女总和生育率从实行计划生育前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使我国13亿人口日推迟4年到来,有效缓解了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飞跃。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状况将长期存在。目前我国人均耕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1/4,人均矿产资源是1/2,人均资源量综合排名列世界第120位。按现在的需求水平,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到2020年为6.03亿吨,2033年为6.63亿吨,大体比现有5亿吨粮食生产能力高出20%到30%,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可持续指数在146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倒数第14位。 以基本国情为依据谋划未来发展,要求我们既要适度调控人口增长,又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一方面,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生育率应该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及其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预计2020年人口总量达14.5亿人,2033年左右达到峰值15亿人。稳定低生育水平仍然是现阶段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必须保持人口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紧紧抓住三个关键点:重点在农村,难点在流动人口,关注点在人口“大”省、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较“晚”省份和流动人口较“多”省份,加强分类指导,抓重点促全局。 另一方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生产方式上,实行双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节约利用物质资源,形成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并重的产业结构。在消费方式上,倡导适度储蓄、适度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在分配方式上,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不断完善分配,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构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 (一)加快建立和完善人口发展宏观调控体系。 一是不断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宏观决策机制。坚持将人口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深入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人口宏观调控政策。统筹协调人口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快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完善人口发展动态监测、综合分析和预报预警制度。 二是加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区域协作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健全部门协同机制和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对出生、婚姻、死亡、流动、户籍、就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人口的统一协调。 三是建立健全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相适应的政绩评价体系。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改变单纯以人口数量指标为主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探索建立涵盖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探索开展对人口综合承载力的变动情况和人口协调程度等的评估。 (二)进一步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一是全面实施和完善“三项制度”。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提高奖励扶助,从2009年起标准提高20%,达到年人均不低于720元;扩大“少生快富”工程实施范围;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 二是构建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框架。围绕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生殖健康、家庭致富和养老保障等六个方面的问题,不断建立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导向政策措施。 三是统筹协调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做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征地补偿等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衔接,制定和完善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的优先优惠政策。当前,应高度关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等工作,在相关改革措施中切实维护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 (三)建立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 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人口发展领域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中西部和贫困地区教育、扶贫、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卫生等人口发展领域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 二是利用经济杠杆,引导企业、家庭、个人等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形成良性循环的社会投入机制。 (四)建立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 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基层政府的职责和权限,赋权于群众和社会自治组织。加强对群众自治组织的帮助和指导,增强群众参与和群众自治的能力。坚持依法办事,切实尊重和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是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以及设立固定的政务、村务公开栏等,广泛公开各项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办事规程等。 三是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的生力军作用,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加强群众和建议的收集、分析和互动,接受社会监督。 综上所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保障。
/
本文档为【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的人口问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