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019-2020年高考地理 考点35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演练

2019-06-08 2页 doc 943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沙漠骆驼

一线教师,从教多年,教学经验丰富。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地理 考点35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演练 2019-2020年高考地理 考点35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演练 课节考点35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两年高考真题演练 1.(2015·广东文综,9)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  ) 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 3.(2015·新课标Ⅱ,43)【自然灾害与防治】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 读上图,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 4.(2015·山东文综,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
2019-2020年高考地理 考点35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演练
2019-2020年高考地理 考点35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演练 课节考点35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两年高考真题演练 1.(2015·广东文综,9)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  ) 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 3.(2015·新课标Ⅱ,43)【自然灾害与防治】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 读上图,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 4.(2015·山东文综,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据《明史·五行志》记载:“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廓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 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5.(2014·课标全国卷Ⅰ,43)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6.(2014·课标全国Ⅱ,43)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课节考点35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一年模拟试题精练 1.(2015·广西四地5月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堰塞湖是指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形成的湖泊。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27.1°N,103.3°E)发生6.5级地震后,下图为牛栏江堰塞湖形成过程示意图。 说出鲁甸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并分析牛栏江堰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 2.(2014·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生物入侵是指外来侵入物种的流入。当它们定居于自然栖息地、成为变化的主体并威胁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后,外来物种就被认为是具侵略性的。外来入侵物种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昆虫、软体动物、植物、鱼、哺乳动物和鸟类。 材料二 海南省正遭受着一场“恐怖袭击”——一种外来入侵昆虫“椰心叶甲”横扫了全省几乎所有市县,造成椰子树大片大片枯黄。右图是体长仅1.5厘米的椰心叶甲图片。 (1)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有哪些? (2)若你是某市环保局的局长,你将怎样做? 3.(2015·福建厦门市3月质检)下图示意某次台风期间海南岛降水量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台风在甲乙两地诱发的不同自然灾害,并说明乙地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 (2)说出甲地防御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 4.(2015·湖北襄阳一次调研)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右图为发生在我国某海区的某次风暴潮的海面水位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请说明此刻渤海地区的风向及受灾严重的地区。 (2)请说出减轻风暴潮灾害的措施。 5.(2015·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常年受高空西风急流(盛行于西风带对流层上层或平流层中的一股强气流)的影响,也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区域。如图为西藏沙尘暴年均日数等值线分布图。 指出西藏沙尘暴年均日数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6.(2015·河南省天一期末大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的增加,干旱导致的旱灾更加频繁,灾害也从以影响农业为主扩展到影响林牧业、工商业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由此引起的整个社会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因此,研究干旱的时空变化及风险评估,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和缺水地区,对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制定积极有效的防旱抗旱措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右图为陕西省年干旱发生频率分布图。 分析陕西省干旱发生频率的分布特点,并列举预防干旱的有效措施。 课节考点35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两年高考真题演练】 1.C [本题考核城市内涝的解决措施,选项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能加速城市雨水排泄速度,选项B扩大城市湖泊面积可以增加蓄水量,选项C加高城区防洪大堤主要作用在于防止河水上涨造成的洪灾,对城市内涝基本无效。] 2.解析  M地位于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地水患灾害(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从气候、地形地势、河流特征、风暴潮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根据气候资料可知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由图可知河流上游流域面积广,集水范围大,夏季河流来水量大。M地地形平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水下泄速度慢。受海湾地形影响风暴潮多发,导致洪涝灾害严重。 答案  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M城附近入海。降水量大且集中。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 3.解析 洪涝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天气系统、地形等方面分析。 答案 地处平原,地势低平,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的共同影响:排洪通道少,易受到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托,排水不畅:处于台风过境或登陆区,台风常带来强降雨。 4.解析 根据材料判断,该地震震级高,烈度大,破坏性强,而且地震发生在午夜,人员来不及躲避灾害,加剧了地震的危害程度。地震波及的范围广、人口多,房屋倒塌严重。引发的次生灾害也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原因。 答案 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地震发生在午夜,人员来不及反应;地震波及的范围广、人口多,房屋倒塌严重;次生灾害(水灾)严重。 5.解析 地处断裂地带,岩石破碎,这里山高谷深,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域,此次地震造成岩体松动,降雨又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答案 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导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6.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每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且6月份最多。暴雨是诱发泥石流的重要原因,福建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所以6月份最多,7月份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天气,降水少,地质灾害较少,而8月份东南沿海开始出现台风,所以8月较7月多。 答案 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 【一年模拟试题精练】 1.解析 地质灾害类型一般包括地震、崩塌、滑波或泥石流,而本题是要求叙述其相关的灾害,所以答崩塌、滑波或泥石流。堰塞湖形成与地质构造,岩性、地形、地物质滑落、降水等有关。 答案 类型:崩塌、滑波或泥石流。自然原因:地质构造不稳定,岩性疏松;地形高差大、河谷陡峻(山高谷深);地震引发地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 2.解析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外来生物在其原产地有许多防止其种群恶性膨胀的限制因子,其中捕食和寄生性天敌的作用十分关键,它们能将其种群密度控制在一定数量之下。因此,那些外来种在其原产地通常并没造成危害。但是一旦它们侵入新的地区,失去了原有天敌的控制,其种群密度则会迅速增长并蔓延成灾。自然界里生态环境中存在着食物链,天敌之间相互制约,一旦某种生物人为灭绝和人为引入,都会产生一系列难以想象的后果。生物入侵分有意和无意两种。随着物种的引进,这些外来移民一方面可能造福人类,一方面也可能给当地生态环境乃至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答案 (1)降低物种多样性的丰富程度;破坏物种多样性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 (2)在引入外来物种前应进行可行性论证,研究要引进物种生存的环境;制定法规严格控制外来物种的引进;研究外来物种入侵的机理;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综合治理;加强宣传,引起全社会关注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等。 3.解析 第(1)题,甲地海拔较低,地势平坦,为平原地形,且位于沿海地带,台风带来的大风掀起海上的巨浪而形成风暴潮,台风所带来的降雨可能引发该地洪涝灾害。乙地为山地,地势起伏大,降水强度大,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第(2)题,台风的防御可从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建立应急机制,加强宣传教育等非措施,以及及时转移和安置可能受到危害的民众,加强交通和通讯以及供电等设施的维护,渔船靠港、船只停开、加固建筑物和堤坝、建设海防林工程、完善城市排水系统等工程性措施两大方面回答。 答案 (1)甲地:风暴潮、洪涝;乙地:滑坡、泥石流。原因:乙地地处山地,地势起伏大;降水强度大。 (2)①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②建立应急机制,实行防灾保险;③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民众防减灾意识;④及时转移、安置可能受到危害的民众;⑤加强交通、通讯和供电等设施的维护;⑥渔船靠港,船只停开。⑦加固建筑物和堤坝;⑧建设海防林工程;⑨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4.解析 第(1)题,西南部风浪最大,所以吹东北风,所以导致渤海的西南沿海受灾严重。第(2)题,减轻风暴潮灾害的措施,可以从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等方面叙述。 答案 (1)东北风。渤海的西南沿海(莱州湾沿岸)。 (2)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任答三点即可)。 5.解析 根据图中等值线分布可知,西藏沙尘暴年均日数的空间分布规律为大致自东南向西北增加。其原因主要从风力大小、沙源状况、降水量(降水量影响地面干燥程度)、植被覆盖率、地形状况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 分布规律:沙尘暴年均日数大致自东南向西北增加。原因:常年受西风急流影响,大风日数频繁;自东南向西北离沙尘源地越来越近;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越来越少,气候越来越干旱;自东南向西北植被越来越稀疏;较之于东南部,西北部地势较为平坦,大风过境,更易起风沙。(任答四点即可) 6.解析 陕西北部气候干旱,秦岭以南地区气候湿润。图中干旱发生频率北高南低,地区差异明显,陕西北部和关中地区中东部干旱发生频率较高,陕南山地地区干旱发生频率最低。预防干旱应从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多方面入手。生物措施如绿化坡地荒山,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涵养水源能力;调整农林牧结构,改善旱区农业生态环境。工程措施如兴修水利,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工程建设,农业技术措施如采用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降低土壤无效蒸发,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引种抗旱品种,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加强干旱研究,利用科技防灾减灾等。 答案 特点:干旱发生频率总体上北高南低;陕西北部和关中地区中东部干旱发生频率较高,陕南山地地区干旱发生频率最低。措施:调整农林牧结构,改善旱区农业生态环境;兴修水利,搞好农田基本建设;采用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降低土壤无效蒸发,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引种抗旱品种,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绿化坡地荒山,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涵养水源能力;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工程建设;加强干旱研究,利用科技防灾减灾等(任答其中3点即可)。
/
本文档为【2019-2020年高考地理 考点35 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演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