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019-2020学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5文化生活抢分策略教学案含解析1224260

2019-06-01 2页 doc 156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沙漠骆驼

一线教师,从教多年,教学经验丰富。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5文化生活抢分策略教学案含解析12242602019-2020学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5文化生活抢分策略教学案含解析1224260 主题1------特点、特征 知识解读(必背答题术语) 1.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社会生活的体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传统文化的特点 (1)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其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2)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
2019-2020学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5文化生活抢分策略教学案含解析1224260
2019-2020学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5文化生活抢分策略教学案含解析1224260 主题1------特点、特征 知识解读(必背答题术语) 1.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社会生活的体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传统文化的特点 (1)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其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2)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纽带。 (3)继承性。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继承性。 3.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源远流长。指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没有中断。其中,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2)博大精深。表现在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3)包容性。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4.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 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具有深远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 (1)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引领方向,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与时俱进的品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精神、开放精神和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主题2-------重要关系 知识解读(必背答题术语) 高三政治复习中,筛选并把握重要的辩证关系是检验考生复习成果和能力提升的重要一环,对于提高解题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生活》的重要关系大致如下: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2)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体现在科学技术的作用、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及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上;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体现在国内民主、法制建设与国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两个方面。 2.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二者是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具体体现在: (1)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2)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决定了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文化继承与发展、创新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创新的必要前提,发展、创新是继承的必然,继承和创新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4.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类似于哲学中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另一方面,文化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5.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之魂。 6.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1)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有助于人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人们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水平。 主题3------作用意义 知识解读(必背答题术语) 有关作用、意义方面的考题在高考《文化生活》中的考查较多,在复习中要予以高度重视并能自主。 1.文化的作用 要从文化对社会、文化对个人的影响两个方面把握。这是近几年高考的高频考点。 (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可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特别是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等角度掌握。 (2)文化对个人的影响。涉及这一知识点的题目要注意从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优秀文化对人生的塑造(三个方面)及对提高公民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性等方面分析。 2.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1)从“走出去”角度讲,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世界各国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提升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 (2)从“引进来”角度讲,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3)从经济、政治角度讲,有利于促进中外经济、政治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3)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4.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3)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5.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6.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1)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2)进行思想道德建设,能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也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主题4------措施 知识解读(必背答题术语) 《文化生活》中“关于如何做……”的知识点较多且考查率较高,是高考考查的高频点,要予以高度重视。 1.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措施 ①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②利用商贸活动、人口迁徙、教育等途径,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推动文化传播与交流。 ③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在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中,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⑤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封闭主义等 2.如何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既包含精华,又有其糟粕,对待传统文化,要辩证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的精神。 (3)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4)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积极吸收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 (5)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推动我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高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6)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创新的关系,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3.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借鉴、融合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进行文化创新要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4)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 (5)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4.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最主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 (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5)青年学生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5.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2)要以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根本任务。 (3)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4)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投身实践,参加亿万人民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6、怎样发展大众文化? ①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②提供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③提供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7、如何解决文化低俗化现象? ⑴国家:①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正确引导文化市场的发展。 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弘扬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特体系。 ③始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⑵企业:①作为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利益,更要兼顾社会效益,生产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高品位文化产品。②媒体要增强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切实履行传承文化的义务。 ⑶个人:①作为青少年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眼力。②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8、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需要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反对“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 (4)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需要坚持党的领导。 (5)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需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6)走中国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9、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2)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建设精神文明必须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事业,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3)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4)人民群众要积极投身入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活动中创造丰富多彩的形式。 (5)当代中国青年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10、如何加强道德建设 国家(1)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2)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个方面,使其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追求,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3)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4)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 个人(5)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6)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7)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8)以道德模范为榜样,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9)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1、如何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倡导富强、民族、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个方面,使其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追求,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④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
本文档为【2019-2020学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5文化生活抢分策略教学案含解析1224260】,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