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机房设备安装规范

2019-02-03 28页 doc 96KB 107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2336

暂无简介

举报
机房设备安装规范第一章 总则 1.1为了加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公司)核心网机房通信工程建设规范,为核心网(含端局、关口局、BSC/TC/PCU、汇接设备、HLR等网元)及相关配套设备提供安全、稳定、标准、优质的机房环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信息产业部政策文件,结合浙江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浙江公司核心网设备安装机房,作为核心网元设备建设和管理相关依据。 1.3本规范未涉及到的内容应当在保证核心网元安全、稳定、标准、优质的原则下协商实施,并将此类问题及解决方案及时上报,以备今后修订规范时参考补充。...
机房设备安装规范
第一章 总则 1.1为了加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公司)核心网机房通信工程建设,为核心网(含端局、关口局、BSC/TC/PCU、汇接设备、HLR等网元)及相关配套设备提供安全、稳定、、优质的机房环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信息产业部政策文件,结合浙江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浙江公司核心网设备安装机房,作为核心网元设备建设和管理相关依据。 1.3本规范未涉及到的内容应当在保证核心网元安全、稳定、标准、优质的原则下协商实施,并将此类问及解决及时上报,以备今后修订规范时参考补充。 1.4若本规范在实施过程中与国家、信息产业部和集团公司新颁布规范、规定相冲突时,以新颁布的规范、规定为准。 1.5 本规范的解释权所属浙江公司。 1.6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章 机房环境 2.1平面 2.1.1通信主机房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不作分隔。近期只安装部分通信设备时,可将未装机部分进行临时性分隔,但分隔必须符合消防要求,并应采取措施,保证这些临时性分隔在后期改建拆除时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 2.1.2通信机房在进行功能分配时,应考虑各功能机房的相互关系,有关联的机房宜就近设置。电力电池室和传输机房应尽量考虑设置在各自的负荷中心;配电室宜设置在主楼。 2.2高度 生产机房的层高,应由工艺生产要求的净高、结构层、建筑层和风管等高度构成。工艺生产要求的净高,应由电信设备的高度、电缆槽道(活动地板)和波导管的高度、施工维护所需的高度等因素确定。 通信生产机房的室内净高值见下表。 通信生产机房的净高值 机房类别 净高(m) 备 注 核心网机房 不低于3.3 考虑架高≤2.2m,如确定架高2.6m,净高要求3.5m以上       2.3承重 2.3.1通信建筑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应根据工艺提供的设备重量、底面 尺寸、安装排列方式以及建筑结构梁板布置等条件,按内力等值的原则计算确定。 2.3.2工程建设时,结合通信设备集成度提高和分散供电等发展趋势,考虑到将来可 能发生的变化,应对核心网机房楼面均布活荷载值进行协调统一,以提高机房的利用率和灵活性。 2.3.4通信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可按下表采用: 通信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值 序 号 机房类别 标准值(kN/m2) 准永久值系数 板 次梁 主梁 1 电力室(有不间断电源的开间),阀控式蓄 电池室(蓄电池组四层双列摆放) 16.0 13.0 10.0 0.8 2 电力室(无不间断电源的开间), 阀控式蓄电池室(蓄电池组四层单列摆放), 蓄电池室(一般蓄电池单层双列摆放) 13.0 11.0 7.0 3 交换设备机房 10.0 8.0 6.0 4 楼梯 3.5 0.4             注1、表列荷载适用于按单向板配筋的现浇板及板跨方向与机架排列方向(荷载作用面的长边)相垂直的预制板等楼面结构,按双向板配筋的现浇板亦可参照使用; 2、表列荷载不包括隔墙、吊顶荷载; 3、由于不间断电源设备较重,设计时也可按照该设备的重量、底面尺寸、排列方式等对设备作用处的楼面进行结构处理; 4、序号3中机房的荷载,考虑了分散供电时蓄电池进入机房增加的荷重。 5、设备放置在楼板上,承重将依次传导到次梁和主梁,因此对楼板的承重要求最高,次梁次之,主梁要求最低。 6、具体承重要求请结构专业工程师核算,以结构专业工程师要求为准。 2.4温度和湿度 机房温湿度条件应满足所安装设备的要求,在设备未选定时,按下表的要求。 机房温湿度条件要求 机房名称 温度(℃) 相对湿度(%)   长期工作条件 注① 长期工作条件 注① 交换系统及外围设备 18~28 30~75       注:①环境正常工作条件(即长期工作条件)的温湿度应是在地板上1.5米和在设备前方0.4米处测量的数值;短期工作定为连续不超过48小时和每年积累不超过15天。 2.5气压 机房气压要求:70~106Kpa 2.6 电磁干扰要求 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范围为0.15~500MHz 时,应不大于126dB(μV/m),磁场干扰场强应不大于800A/m(10 奥斯特);雷达干扰场强峰值应不大于160dB(μV/m)。 交换机房应有防静电措施,其空间的静电感应电压不得超过2500V;机房内地板、通信设备、工作台、操作人员等静电电压(对地)绝对值应小于200V,静电保护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 交换机房应远离如11 万伏以上的超高压变电站、电气化铁道等强电干扰源。 机房周围有工业、科学和医用射频设备干扰时,应执行国家标准GB4821.1的规定。 通信机房应防止有害气体(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氨等)侵入,做到严密防尘,灰尘粒子不得是导电的、铁磁性的和腐蚀性的。 2.7防尘要求 2.7.1机房门窗应做密封处理。 2.7.2穿线洞孔应做密封处理。 2.7.3机房防尘要求: 交换设备对尘埃较敏感,因此核心网机房要求严格防尘,并严防有害气体进入机房,核心网机房防尘要求如下: 核心网机房防尘要求 尘埃颗粒直径(μm ) 0.5 1 3 5 尘埃颗粒最大浓度 (粒子数m2) 1.4x107 7x105 2.4x105 1.3x105           机房应少设窗,甚至可以不设窗,有窗时要采用双层密封窗,门缝要严密,进入机房人员衣着要注意整洁,机房门口应设鞋柜,机房值班人员和参观人员进出机房都需换鞋。机房的墙面、屋顶等应采用不掉尘,不起灰的浅色涂料。 2.7.4机房环境干净整洁,地面无杂物。 2.7.5机房无漏雨、无渗水。 2.7.6机房所有的门和窗必须完好,门窗闭锁应安全可靠。 2.7.7机房已安装防盗系统(门),并且工作状态正常。 2.7.8机房墙壁及地面已充分干燥。 2.8 机房照明要求 2.8.1通信机房的照明种类分为正常照明、保证照明和应急照明三个系统。正常照明由市电供给;保证照明平时由市电供给,市电中断时则由自备油机发电机供给;应急照明在市电中断而油机发电机尚未供电之前由蓄电池供电。 2.8.2生产房间均应纳入保证照明系统;生产房间均应设置应急照明,油机室、变配电室的应急照明电源宜采用有源应急灯。 2.8.3通信楼照明方式宜采用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包括列架照明)和混合照明。核心网机房宜考虑列架照明,列架照明由工艺方面进行设计,在建筑电气设计时,应按工艺设计要求设置列架照明配电箱。 2.8.4照明设计计算点的参考平面高度应为水平面距地面0.8m,直立面距地面1.4m。 2.8.5核心网机房照度应按下表要求。表中所列照度为不设局部照明的一般照明方式的照度标准,有局部照明的房间,其一般照明的照度可按30~50 勒克斯设计。 通信机房均应设置事故照明,其照度在距地面0.8 米处不得低于5 勒克斯。 通信机房照度推荐表 机房名称 被照面 照度(勒克斯) 备 注 核心网机房 水平面 300 1、表中所列为一般照明的照度 2、事故照明的照度在距地面0.8m处不得低于5勒克斯。 直立面 100         注:照度计算点的高度:水平面照度指距地面0.8米处,垂直面照度指距地面1.4米处。 2.9根据原邮电部技术规范要求,交换机采用额定电压为-48V的直流电源,允许电压变动范围为-57.6V~-43.2V,交换机应在该电压变动范围之内正常工作。 交换机的供电应有两路电源保护,且直流配电屏应有油机保护。 2.9 机房装修要求 2.9.1 墙面 机房墙面应选用光洁、耐久、不燃烧的,颜色采用白色或浅灰色。 饰面材料可选用涂料、调和漆,不得使用塑料壁纸、装饰木墙裙。 气体保护区周边隔墙应采用内火时间大于0.6小时,抗压强度大于1200帕的材料,如多孔砖、蒸压粉煤灰砖、轻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及板材,不得使用石膏板隔断。 2.9.2 地面 机房地面应选用光洁、耐磨、耐久、不起尘、防滑、不燃烧、防静电的材料,颜色采用淡雅、明亮的色调。 地面饰材可选用防静电水磨石、防静电涂料、防静电橡胶地板、防静电PVC地板等,不宜采用防静电陶瓷地砖。 2.9.3 顶棚 机房顶棚不设吊顶,应选用光洁、耐久、不燃烧的材料,颜色采用白色或浅灰色。 饰面材料可选用涂料、调和漆,不得使用木装饰。 2.9.4门窗 机房门窗在满足消防规范的前提下,开窗面积宜小。 气体保护区(每个)周边门窗须采用防火门窗。 机房外门窗应有较好的防尘、防水、隔热、抗风的性能,底层外门窗应采用防盗措施。 核心网机房外门宜向走道开启,房门洞宽度不宜小于1500mm,高度不宜小于2200mm。 2.10 机房消防要求 2.10.1 耐火等级和防火分区 2.10.1.1 高层电信建筑分类:建筑高度超过50m或任一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 m2的高层电信建筑属于一类高层建筑,其余的高层电信建筑属于二类高层建筑。 2.10.1.2 一类高层电信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高层电信建筑以及单层、多层电信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不应低于二级。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电信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2.10.1.3 电信建筑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超过表3.1.3的规定。 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表3.1.3 建 筑 类 型 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m2) 一、二类高层电信建筑 1500 单层、多层电信建筑 2500 一、二类高层电信建筑地下室 750 多层电信建筑地下室     注: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增加1.00倍;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0倍计算。 2.10.1.4 一类高层电信建筑与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电信建筑均应设防烟楼梯间,其余二类高层电信建筑及单层、多层电信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 2.10.2 建筑构造和平面布置 2.10.2.1 建筑内的管道井、电缆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楼板或墙上的预留孔洞应用不燃烧材料临时封堵;通信电缆与动力电缆不应在同一井道内布放。 2.10.2.2 通信建筑的内部装修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2.10.2.3 通信建筑内的核心网机房不应设吊顶。 2.10.2.4 核心网机房应设有气体灭火系统,其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6h(相当于丙级防火门窗),围护结构及门、窗的允许压强不宜小于1.2kPa。 2.10.2.5 当本层为敞开式通信机房时,应在通信机房内留出连接两端疏散楼梯、电梯等的疏散走道,且应在地面设置相应的疏散指示标志。 2.10.2.6 敞开式通信机房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大于40米。 2.10.2.7 通信建筑宜将性质与分类相近的通信机房尽量集中布置在同层或邻近层。 2.10.2.8  其他消防要求具体参见《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志》YD 5002-94。 第三章 设备安装 3.1设备安装前要求 3.1.1搬运设备机箱应做到安全可靠,搬运过程中必须注意人身、设备和建筑物的安全。 3.1.2开箱时严禁采取硬敲、硬撬、硬砸的行为,避免箱内及现场其它设备的损坏,开箱后应按照装箱单与实物进行逐一核对检查,开箱后的包装材料应及时清离施工现场。 3.1.3 机房内所有机架安装时需与地面做绝缘处理。 3.2 通信设备安装抗震 3.2.1  6~9度抗震设计时,核心网设备底部应与地面加固。 3.2.2  设备高度超过2200mm以上如DDF,ODF架等,必须进行上固定。 3.3 设备机架安装 3.3.1 机架安装位置、机面朝向、机架相互距离应符合施工图设计和工程设计要求,各种标志完整齐全。 3.3.2机架的安装应端正牢固,机架底部和顶部应有安装加固螺孔,高度在2.2m以上的机架必须进行上加固。机架安装必须按设计所要求的抗震加固措施进行加固,并符合有关的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 3.3.3 采用吊垂测量时,设备机架安装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3mm。 3.3.4 列内机面平齐,无参差现象,机架正面对齐误差不大于3mm。 3.3.5 除有特定的绝缘隔离、散热、电磁干扰等要求外,机架应相互靠拢,机架间隙不大于3mm。 3.3.6 列间距离与设计的误差应不大于5mm,主走道侧必须对齐成直线。 3.3.7设备摆放要平稳,压板、支架要牢固,同型号、同深度、同高度的设备机架宜相邻排列。 3.3.8设备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补漆。 3.3.9设备机架需与柱子平齐,不应将柱子置于设备机架间的走道上。 3.3.10主走道 宜大于1500mm,副走道宜大于800mm,第一排机柜前面距墙宜大于 1200mm,两排机柜之间的间距宜大于1000mm。 3.3.11 所有紧固件必须拧紧,同一类螺丝露出螺帽的长度应一致。 3.4外围终端设备 3.4.1 终端设备应配备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正确。 3.5 设备机架接地 3.5.1  大楼应设置不少于5根截面不小于120mm2的铜材作为垂直接地分汇集线,5根接地分汇集线的功能分别为:直流工作地、直流保护地、交流保护地、UPS零线地、传输防雷地。垂直接地分汇集线宜安装在墙面或走线架上,与建筑钢筋保持绝缘; 3.5.2  接地汇集线应从地网中心多点引出。接地汇集线引接点与雷电流引下线在地网的引接点相互距离应不小于5m,在条件允许时,宜满足10~15m; 3.5.3  各层机房宜设置多块水平接地分汇集线; 3.5.4  机房走线架、槽道、上线柜、金属支撑物、安装机架导轨、机座及直接固定在地面的设备等,在安装时应与建筑物内,包括立柱、梁、地板内的钢筋作绝缘处理。对竖井内安装垂直走线架等难以确保与建筑钢筋绝缘时,可在外部采取隔离措施,确保与建筑钢筋绝缘; 3.5.5  大楼外侧的金属门窗宜与柱内钢筋相连;对于有封闭走廊的机房内侧金属门窗宜与机房的走线架、槽道、上线柜、金属支撑物等保护接地系统连接; 3.57.6  机房设备接地采用等电位连接方式,即在机房主走线架上安装机房总接地铜排,铜排规格为60×6mm,与走线架绝缘安装,铜排贯穿机房,保证机房首列及末列的走线架分接地铜排的连接; 3.5.7  机房总接地铜排要求采用2根185 mm2黄绿电缆与接地引入铜排(保护地)可靠连接; 3.5.8  机房设备接地分接地铜排安装于各列走线架,铜排规格为40×4mm,与走线架绝缘安装,铜排贯穿整列走线架,保证该列头柜至末柜机架的连接; 3.5.9  机房机架(设备机架及头柜机架)保护线要求不小于35mm2黄绿电缆,直接连接至列走线架上的分接地铜排; 3.5.10 机架内各设备保护接地电缆要求不小于4mm2黄绿电缆,接至机架内总接地铜排。 3.5.11 直流电源工作地应从接地汇集线上引入。 3.5.12 所有交直流配电设备的机壳应从接地汇集线上引入保护接地线。交流配电屏中的中性线汇集排应与机架绝缘。严禁采用中性线作交流保护地线。 3.5.13 机房内通信设备及其供电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进局电缆的保安装置接地端以及电缆的金属护套均应作保护接地。 3.5.14 数字通信设备的机架保护接地,应从接地总汇集线或机房内的分接地汇集线上引入,并防止通过布线引入机架的随机接地。 3.5.15 电力室的直流电源接地线必须从接地总汇集线上引入,核心网机房的直流电源接地线可从分汇集线上引入。 3.5.16 核心网机房内所有交直流用电设备均应采用接地保护。交流保护接地线应从接地汇集线上专引,严禁采用中性线作为交流保护地线。 3.5.17 严禁在接地线中、交流中性线中加装开关或熔断器。 3.5.18 严禁利用其他设备作为接地线电气连通的组成部分。 3.5.19 机房接地线的布放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3.5.20电源地线和保护地线与交流中性线应分开敷设,不能相碰,更不能合用。 3.5.21 室内地线排的接线端子应作防氧化处理。 3.5.22 设备接地线连接越短越好 3.5.23 接地线不应与电缆线并排。 第四章 机房线缆布放要求 4.1机房走线全部采用上走线。 4.2 信号线布放要求 4.2.1布放线缆的规格、路由、截面和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线缆排列必须整齐,外皮无损伤。 4.2.2电缆转弯应均匀圆滑,弯弧外部应保持垂直或水平成直线,电缆转弯的最小曲率半径应大于50mm。 4.2.3布放在走线架上的线缆必须绑扎。绑扎后的线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线扣间距均匀,松紧适度。绑带余下部分应剪断,余量长度不能超过1cm。 4.2.4布放在槽道内的线缆可不绑扎,但槽内线缆应顺直,不宜交叉。在线缆进出槽道部位和线缆转弯处应绑扎或用绑扎带捆扎固定。 4.2.5线缆在机柜内布放时不能绷紧,应留有适当余量,绑扎力度适宜,布放顺直、整齐,不应交叉缠绕。 4.2.6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信号线和电源线应分井引入,若分井敷设确有困难的,电源线应与信号线缆必须作适当隔离,间距在5cm以上。 4.2.7上走线的机房,走线架上线缆较少时可将交、直流电源线和信号线在同架上隔离布放;线缆较多的,要求将交、直流电源线和信号线分架走线。 4.3尾纤布放要求 4.3.1布放光纤跳线(尾纤)的规格、路由、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 4.3.2尾纤在走线架上布放时应用专用尾纤槽或套管保护; 4.3.3尾纤布放时,应尽量减少转弯,需转弯时应弯成弧形。 4.3.4光纤跳线(尾纤)应布放在专门的光纤槽道内。槽内光跳线(尾纤)应顺直,尽量不交叉,不得溢出槽道。在进出槽道部位和转弯处应绑扎或用绑扎带捆扎固定。在机房内光纤跳线数量较少时,也可在通信电缆走线架中布放,此时必须使用PVC套管进行保护后布放。 4.3.5光纤跳线布放时应注意光纤的脆弱性,曲率半径应≥40mm。施工时注意安全,避免灼伤眼睛。 4.3.6布放的光纤跳线引入的衰耗和色散应符合工程合同和工程设计的要求。 4.3.7光纤跳线在机架内应作盘留,盘留长度≥0.4m,盘留曲率半径应≥40mm。 4.3.8软光缆两端剥皮长度宜2m。 4.4电源线布放要求 4.4.1  电源线的敷设路由及截面应符合设计规定。直流电源线、交流电源线、信号、控制线宜分开敷设,避免绑在同一线束内; 4.4.2  电源线必须采用整段线料,中间无接头; 4.4.3  电源线走线采用地槽或架上走线时,应避免交叉,布线要整齐; 4.4.4  电源线和信号线应分井引入,若分井敷设确有困难的,电源线与信号线必须作适当隔离;交流电源线和直流电源线应分井引入,若有困难,应将交流线和直流线在同一井内分两边引入; 4.4.5  直流馈电线的每对馈电线应保持平行,正负线两端同一机房应用统一标志; 4.4.6  采用上走线方式时,交、直流电源线应尽量分架布放;在机房空间紧张且电源线较少时,交、直流电源线可在同一个走线架上分两边隔离走线;如果设备机柜没有上线孔,则需要顺其集装架安装爬梯或爬线槽。如必须采用地板下槽道走线时,槽道须架空,交、直流电源线之间应隔离; 4.4.7  所有进入机房的电缆均应采用优质阻燃电缆;电力室至PDF头柜应采用双层绝缘优质阻燃电缆。PDF头柜至设备宜采用双层绝缘优质阻燃电缆; 4.4.8  活动地板下禁止设电源接线板和用电终端设备; 4.4.9  沿地槽敷设的胶皮电缆和铅包电缆不宜直接和水泥地面接触,宜用支架架空敷设; 4.4.10  敷设电源线应平直拼拢、整齐、不得有急剧弯曲和凹凸不平现象;在电缆走道或走线架上敷设电源线的绑扎间隔应符合设计规定,绑扎线扣整齐、松紧合适;绑扎电源线时不得损伤电缆外皮; 4.4.11  电源线转弯时,弯曲半径应符合规定,绝缘电缆转弯半径不小于外径的6倍,铠装绝缘电缆转弯半径不小于外径的12倍; 4.4.12  电源线穿钢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4.4.12.1  钢管管口应光滑,管内清洁、干燥,接头紧密,不得使用螺丝接头; 4.4.12.2  钢管管径及钢管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4.4.12.3  穿入管内的电源线不得有接头,穿线管在穿线后应按设计规定将管口密封; 4.4.12.4  室外穿线钢管应分别在电缆进出户处将钢管两端可靠接地; 4.4.12.5  非同一级电压的电力电缆不得穿在同一管孔内; 4.4.13  室外直埋电缆应按隐蔽工程处理。遇有障碍物或穿过马路时应敷设穿线管,在中间接头处或终端处应留有2—3米的余长; 4.4.14  交流电缆一般应采用三相四线制电缆,连接时黄线对应A相,绿线对应B相,红线对应C相,黑线对应零线;保护地线电缆单独布放,颜色为黄绿花线; 4.4.15  直流电缆使用线色区分时,同一机房内电源正极和负极对应的颜色需要统一; 4.4.16  铠装电源线进入设备的一段应将铅皮剥掉并焊接铜辫线与保护地连接,剥线口缠扎塑料带,塑料带重迭部分为其宽度的一半,端部粘合牢固; 4.4.17  所有电源线剖头部分均缠塑料带缠扎厚度与绝缘外皮一致,各电源线缠扎长度应一致; 4.4.18  电源线与设备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4.4.18.1  截面在10平方毫米及以下的单芯电源线打接头圈连接时,线头弯曲方向应与紧固螺丝方向一致,并在导线与螺母间加装垫圈,每处接线端最多允许两根芯线,且在两芯线间加装垫圈,所有接线螺丝均应拧紧; 4.4.18.2  截面在10平方毫米以上的多股电源线应加装铜、铝线鼻子,其尺寸应与导线线径相配合; 4.4.18.3  所有电源线剖头部分均缠绝缘胶带缠扎厚度与绝缘外皮一致,各电源线缠扎长度应一致; 4.4.18.4  线鼻子与设备的接触部分应平整洁净,接触处涂一薄层中性凡士林,安装平直端正,螺丝紧固; 4.4.18.5  电源线与设备接线端子连接时,不应使端子受到机械应力。 4.5 电缆走线架/走线槽道 4.5.1电缆走道及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 4.5.2 安装平直走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平走道应与列架保持平行或直角相交,水平度每米偏差不超过2mm。 垂直走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mm。 走道吊架的安装应整齐牢固,保持垂直,无歪斜现象。吊架的安装牢固程度应满足走道内布满线缆时的强度要求。 走线架承重能力应满足走道内布满线缆时的强度要求。 4.5.3电缆走道穿过楼板孔或墙洞的地方,应加装框架保护措施,电缆放绑完毕后,应作防火封堵,封堵后漆色宜与地板或墙壁的颜色一致。 4.5.4 安装槽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槽道安装应符合施工图设计。 端正牢固,并与大列保持垂直。 上下层走线架净空间宜大于250mm,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mm 两外槽道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超过2mm。 走道和槽道应根据机房内设备机架的排列规划预留线缆下线位置。 走道和槽道均应可靠接地。 交流线槽和直流线槽应分开敷设,强电线槽和弱电线槽应分开敷设。 4.5.5通信机房上线洞的设置宜采用分散上线原则; 洞孔宜贴墙靠梁,洞边应至少设置一面实心墙以便爬梯固定;结构设计宜考虑洞孔的可扩容性。 4.5.6通信机房的过墙洞,宜待机房投入使用时,根据需要定位开凿(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4.5.7通信生产楼内各管孔、井道应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非燃烧体作防火分隔,通过楼板的孔洞、电缆与楼板间的孔隙应用非燃烧材料密封,通向其他房间的地槽、墙上的孔洞,已装电缆者,其与墙体的孔隙亦宜采用非燃烧材料封隔;凡近期不使用者均应用非燃烧材料封闭。楼板洞应设置挡水槛。 第五章 标签规范 5.1标签要求使用经过UL-969标准认证的标签。 标签是现场安装及之后维护时使用的一种识别标识。标签按照信号线、电源线(特指PDF架到列内各设备机架部分)和设备机架分为三种,信号线包括网线、中继电缆、尾纤等,电源线包括直流电源线和交流电源线,设备集装架包括机架标识和应急标签。做好标签主要是为了保证安装时的条理化、正确性及以后维护检查时的方便性。 对于线缆标签和设备机架标签,使用部门统一的标签打印机打印标签或覆盖保护膜标签。当使用覆盖保护膜标签缠绕在电缆时, 透明的“尾巴” 覆盖在白色的打印区上, 透明的尾端应有足够的长度, 至少能够缠绕电缆一圈或一圈半各数据机房使用的标签材质、样式、帮扎方式等必须统一。可以参照以下各类标签的格式,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使用相应标签的格式,要求标签的标示必须清晰、简洁、准确。 5.2    信号线标签格式设置标准 5.2.1 设备线缆(含网线、中继电缆)标签格式如下:   楼层 楼层英文缩写 间隔符 机柜列号 机柜号 间隔符 设备名称 间隔符 设备端口 间隔符 备注(可选) 符号 数字 字符 字符 字符 数字 字符 字符 字符 字符/数字 字符 字符/数字 字符数 ≤2 大写字母:F 1 1(大写字母) 2 1 ≤8(大写字母或数字) 1 ≤15(大写字母或数字) 1 ≤8                         1.“楼层”、“楼层英文缩写”:表示配线架所处楼层位置,如4楼表示为4F。 2.“机柜列号”:表示配线架所在机柜所属列,用大写字母A-Z顺序编码表示。 3.“机柜号”:表示配线架所在机柜。用2位数字表示,每列的列头柜为“00”,第二个机柜为“01”,依次类推。 4.“间隔符”使用“-”。 5.“设备名称”:表示线缆所连接的设备,设备名称按照维护习惯进行标识。 6.“设备端口”:表示线缆连接的设备端口。设备端口书写规则建议参照《中国移动数据网资源命名规范(V1.1.0)》中的设备端口命名规范。例如E-1/2、FE-7/12、E1-4/0/1。由于光纤要分收发,所以光纤端口描述中“S”表示收,“F”表示发,比如:GE-4/1-S,POS-1/0/2-F。 7.网络设备线缆标签举例(如下图所示): (1) 上排表示4楼B01机柜3808-1(这个机柜中有两台3808,标签上分别标识为3808-1和3808-2)交换机FE2/12端口; (2) TO 表示去向; (3) 4F-B01-38081-FE-2/12 TO 4F-A01-09-22 下排表示四楼A列01柜第9个模块端口22”。 8.线缆另端标签的上下排代码刚好与本端相反。即本端的上排代码为另端的下排代码。 5.2.2 网络配线架跳线标签格式如下:   楼层 楼层英文缩写 间隔符 机柜列号 机柜号 间隔符 配线架端口号 符号 数字 字符 字符 字符 数字 字符 数字/字符 字符数 ≤2 大写字母:F 1 1(大写字母) 2 1 ≤6                 1. “楼层”、“楼层英文缩写”:表示配线架所处楼层位置,如4楼表示为4F。 2. “机柜列号”:表示配线架所在机柜所属列,用大写字母A-Z顺序编码表示。 3. “机柜号”:表示配线架所在机柜。用2位数字表示,每列的列头柜为“00”,第二个机柜为“01”,依次类推。 4. “间隔符”使用“-”。 5. “配线架端口号”:用不多于6位数字标识网线所连接的配线模块端口。 6.网络配线架跳线标签举例(如下图所示): (1) 上排代码表示跳线起始端“四楼A列00柜第8个模块端口1”; (2) TO 表示去向; (3) 下排代码表示跳线中止端“四楼A列00柜第9个模块端口1”; 7. 网络线另端标签的上下排代码刚好与本端相反。即本端的上排代码为另端的下排。 5.3 ODF尾纤标签格式设置标准   楼层 楼层英文缩写 间隔符 机柜列号 机柜号 间隔符 ODF子框号 间隔符 纤芯号 间隔符 备注(可选) 符号 数字 字符 字符 字符 数字 字符 数字 字符 字符/数字 字符 字符/数字 字符数 ≤2 大写字母:F 1 1(大写字母) 2 1 1 1 ≤4 1 ≤8                         1.“楼层”、“楼层英文缩写”:表示配线架所处楼层位置,如4楼表示为4F。此类标签中,这两个字段为可选项。 2.“机柜列号”:表示配线架所在机柜所属列,用大写字母A-Z顺序编码表示。 3.“机柜号”:表示配线架所在机柜。用2位数字表示,每列的列头柜为“00”,第二个机柜为“01”,依次类推。 4.“间隔符”使用“-”。 5.“ODF子框号”:表示同一ODF架中的不同的ODF子框。当同一个机柜中有多个ODF子框时,从上到下,依次标识为“1”、“2”、“3”……或根据实际的ODF子架安装情况从下到上依次标识为“1”、“2”、“3”…… 6.纤芯号”:可以表示为“A00”芯、“A01”芯、“B02”芯…… 7.机房ODF尾纤标签举例(如下图所示): (1) 上排表示4楼B01机柜3808交换机GE-1/1端口的收光尾纤; (2) TO 表示去向; (3) 下排表示四楼A列03柜(03柜是ODF柜)第4个ODF子框的A汇接盘的03芯”。 8. 尾纤另端标签的上下排代码刚好与本端相反。即本端的上排代码为另端的下排代码。 5.4电源线标签格式设置标准 5.4.1 电源线标签在使用时需将标签粘贴在线扣的标识牌上,再用线扣绑扎在电源线缆上。线扣默认绑扎位置在距离插头2cm处,特殊情况可特殊处理。标签内容有两种填写方式:一是打印机打印,二是使用油性笔手工书写。考虑效率和美观性,要求采用打印机打印的方式。 5.4.2电缆两端均需要绑扎线扣,线扣在电缆上绑扎后标识牌一律朝向右侧或上侧:即当电缆垂直布放时标识牌朝向右;当电缆水平布放时标识牌朝向上,并保证粘贴标签的一面朝向外侧。 5.4.3电源线的标签格式如下:   机柜列号 机柜号 间隔符 熔丝或空开标识(设备侧使用) 备注1(标明是主用还是备用) 符号 字符 数字 字符 字符/数字 字符/数字 字符数 1(大写字母) 2 1 《4 ≤8             1.“机柜列号”:表示供电设备所在机柜所属列,用大写字母A-Z顺序编码表示。 2.“机柜号”:表示供电设备架所在机柜。用2位数字表示,每列的列头柜为“00”,第二个机柜为“01”,依次类推。 3.“间隔符”使用“-”。 4.“熔丝或空开标识”:表示供电采用直流还是交流供电,具体标识根据PDF厂家的不同有所区别,交流标识采用KA1、KA2、KB1、KB2、KC1、KC2。。。。。。 5. 现有设备机架全部采用两路供电方式,并根据PDF架已经注明的空开或熔丝标识。并在设备机架上标注主备用电源。 6.机房电源标签举例(如下图所示): (1)直流电源(PDF侧):表示B列O5机柜的主用侧电源。      【 B05(主)】 (2)直流电源(设备侧):表示电源引自B列O1机柜的F01熔丝。 【 B01-F01】                    (3)交流电源(PDF侧):表示B列O5机柜的主用侧电源。      【 B05(主)】 (4)交流电源(设备侧):表示电源引自B列O1机柜的KA1熔丝。 【 B01-KA1】 5.5 线缆标签张贴方法 5.5.1 将标签字体部分绕线缆一周裹在线上,如图A 5.5.2 将标签对折,使标签字体部分竖立在线缆一侧, 如图B 5.6  核心网设备标签 5.6.1为了便于日后维护管理和监督工程实施情况,严格按此标签规则规定的内容制作设备标签。 5.6.2 固定资产标签应能够全面涵盖所描述设备的各项具体信息,但又要尽量做到简洁、清晰、规范。适用于各机房并张贴于设备表面醒目位置,要求机架标识贴在机架的左上角,应急标签贴在机架的右上角(特殊情况除外)。具体形式为: 固定资产标签 以下对固定资产标签各项内容进行说明: 1.设备名称:必选项,所描述设备的名称,应该与相关合同描述一致。如:HZGS7。 2.设备编号:必选项,所描述设备的编号。 3.设备型号:必选项,所描述设备的详细型号。 4.启用日期:必选项,填写设备启用的日期。 5.设备所属公司:必选项,填写设备所属的公司。
/
本文档为【机房设备安装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