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土地整理项目区认识报告(以福州琅岐为例)

2019-02-21 13页 doc 39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4168

暂无简介

举报
土地整理项目区认识报告(以福州琅岐为例)福州市琅岐岛雁行洲土地整理项目区认识报告 1 项目区域概况 1.1 自然地理属性 本次土地整理的项目区是位于福州市琅岐岛的雁行洲(如图1)。琅岐岛属福建省福州市的琅岐经济开发区,它位于东海之滨,闽江入海口,位于东经119°35′,北纬26°33′。其属于冲积小平原海岛,三面环江,一面靠海,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岛上的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其约占陆地面积的2/3以上,地势平坦,港汉从多,东部有部分风沙堆积,丘陵海拔多在100一280米之间,海拔不高,切割不强,坡度和缓,目前可供开发的土地达8万亩,可供围垦造地综合开发的滩涂面积为1...
土地整理项目区认识报告(以福州琅岐为例)
福州市琅岐岛雁行洲土地整理项目区认识 1 项目区域概况 1.1 自然地理属性 本次土地整理的项目区是位于福州市琅岐岛的雁行洲(如图1)。琅岐岛属福建省福州市的琅岐经济开发区,它位于东海之滨,闽江入海口,位于东经119°35′,北纬26°33′。其属于冲积小平原海岛,三面环江,一面靠海,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岛上的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其约占陆地面积的2/3以上,地势平坦,港汉从多,东部有部分风沙堆积,丘陵海拔多在100一280米之间,海拔不高,切割不强,坡度和缓,目前可供开发的土地达8万亩,可供围垦造地综合开发的滩涂面积为1万亩,土地资源潜力巨大。 图1  项目区区位卫星图 琅岐岛为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和,年降水量为1600毫米。全岛总面积9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5平方公里,包括平原36.5平方公里,山地18.5平方公里。滩涂面积3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0公里。岛东西长15.3公里,南北宽8.1公里,相当于香港本岛面积,为福建省第四大岛,中国第二十一大岛。 琅岐岛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绿化覆盖率为15.7%,森林覆盖率达20%。周边和岛内较少大气、水源污染,这里的空气、土壤、水源经农业部监测认定达到生产绿A食品的要求,因而是福建省绿A蔬菜副食品的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琅岐岛发挥其生态优势,大力开发旅游休闲度假项目,卓有成效。 雁行洲是位于闽江口的江心洲,分布在琅岐岛的南部,其南部还有三分洲、蝙蝠洲和浮岐洲3个沙洲,退潮时几已连成一起。雁行洲是由于涨潮流的顶托作用,闽江径流流速减慢,泥沙堆积而成的呈橄榄状的洲。它由西北向东南延伸,长5.5公里、宽1.5公里,面积约8.3平方公里。洲上土壤主要由细砂、粉砂和淤泥组成,地平坦,海拔1~2米。由于闽江入海泥沙不断增加,沙洲也在日益扩展。洲上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所以这里的土地多已开发利用成以种植水稻和柑桔为主田地与果园。 1.2 社会经济特性 琅岐岛北界连江,南连长乐,西依马尾,东濒台湾海峡,地域优势突出,是“闽江口经济圈”的一个重要增长点。琅岐岛属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四周水质含盐度低,水鱼饵料充足,天然鱼类苗种繁多,海洋生物丰富,是发展水产和水禽养殖的理想之地。同时岛上土层肥沃,气候适宜,淡水丰富,阳光充足,极适合高附加值经济作物栽培。它与周边陆地天然隔离均在1公里以上,无工业“三废”,具备发展无公害农业基地和旅游休闲度假区之难得的自然生态环境。 全岛现有总人口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万人,占总人口97.4%,农村劳动力为3.1万人。琅岐岛有华侨6000多人,分布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琅岐岛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1988年琅岐镇就跨入了福建省“亿元乡镇”行列,1990年获“福建省科技示范乡”的称号。1996年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达5.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3.4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638元,全镇经济稳定向前发展。近年来,岛上的基础设施也有了很大变化,以往受交通、电力制约因素正在逐渐消弱:跨江大桥和n万伏变电站工程将于1997年竣工运行,同时岛上的交通干道、3000吨客货通用码头以及日蓄淡水150万方的地面水库等都在建设中,人们已清楚认识到了“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就是经济发展开发过程”,这无疑将使琅岐岛以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成为闽江口区域新一轮的投资兴业热点。 同时,琅岐岛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朴树景观、白云山观海观日、垦区海堤观潮以及“双龟把口”、“王虎守门”、“白猴镇江”、“金鸡报晓”等闽江口自然风景,大大丰富了岛上的自然旅游资源,同时岛上的天竺寺、白云寺、南山寺等古刹风光,以及不少文人墨客留下的名篇佳句,都成为当今的人文旅游资源,具备发展成为旅游休闲度假区的条件。 此外,随着海峡两岸寻根问祖、探亲访友、商业贸易的扩大,特别是海峡直航的启动,琅岐岛更是成为海峡直航的重要门户,琅岐岛距台湾基隆港仅126涅,因此,琅岐岛也将成为吸收台湾资金的重心和对台通商的前沿。 2 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各项工程的认识 土地整理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确定目标和用途,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作,土地开发整理的内容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我国现阶段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内容为:调整土地(用地)结构; 平整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道路、沟渠、林网等综合建设;归并农村居民点;恢复利用废弃土地;划定地界,确定权属。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宜农土地后备资源。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主要包含土地平整工程、田间灌排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其他工程(包括农田防护工程、电力工程)。 2.1 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是指通过拆迁、土方工程对土地表层状况进行改造,拆除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存在较明显的土地不同位置的高差,以达到后续施工的要求。 土地平整工程规划以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远近结合、效益最佳、权属完整为原则原则。 土地平整的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点:(1)平面法:将设计地段平整成一近似水平面,一般多用于水稻田的平整,土方量大;(2)斜面法:将设计地段平整成具有一定纵坡的斜面,坡度方向与灌水方向,并达到灌水技术要求;(3)修改局部地形面法:对设计地段进行局部的适当修改,而不是全部改变其原有地形地貌。同时按土地平整的精度又可分为大平、粗平和细平三种方法。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土地平整规划。在平原地区的水稻格田规划,其内部高差为3厘米以内;田埂高20-30厘米,宽为30-40厘米;且格田长度为100米,宽度20米左右。在丘陵山区主要以梯田规划为主,坡度6°-25°就可开垦为梯田,梯田包括坡式梯田和水平梯田两种。此外,在低洼旱涝和盐碱化严重的地区,大多是进行沟洫畦田和台田规划,具体是通过开挖沟洫,将挖出的泥土修筑田埂,垫高田面,形成设计田块。    这次琅岐岛雁行洲土地整理项目区由于属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开垦较为规矩的田块。田块落差最好为±5厘米,坡度为3°-5°为宜。 2.2 农田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指分布在田间,用提、引、蓄、抽等方式给农田提供灌溉的工程。它由取水枢纽、输水配水系统、田间调节系统与排水泄水系统组成。规划原则为纵观全局,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讲求效益、充分利用现有排灌设施和节约用水。 取水枢纽又称为渠首。它的任务是从水源及时取得满足作物灌溉用水需要的水量。但是作为灌溉水源的河流、湖泊等其水位和流量有其自己特定的变化规律,往往不能满足渠首引水要求,这就需要采取工程措施调节水源的水位、流量和水量,使之适应灌溉用水要求,这些工程措施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取水枢纽,按工程措施的不同,取水枢纽可分为无坝取水、有坝取水、抽水取水和水库取水四种形式。而此项目区主要是以无坝取水和抽水取水为主。 输水配水系统包括渠道和渠系建筑物,其任务是把渠首引入的水量安全地输送、合理地分配到灌区的各个部分。按其职能和规模,一般把固定渠道分为干、支、斗、农四级(如图2、3),视灌区大小和地形情况可适当增减渠道的级数。渠系建筑物包括控制建筑物(如进水闸、分水闸和节制闸等)、输水建筑物、衔接建筑物(如跌水、陡坡等)、泄水建筑物(如泄水闸、溢流堰、退水闸、溢洪道等)、交叉建筑物(如倒虹吸、涵洞、渡槽等)。 图2 输水配水系统                          图3 灌排两用渠                          田间调节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将来自末级灌溉渠(管)道的灌溉用水输送至田间,以满足作物需要的水分供应,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一般依据农业生产和机械作业的需要随时填挖。 排水泄水系统是由将田间积水排至容泄区的排水沟道以及相应排水工程建筑物所组成的系统,其主要功能有排除田间多余渍水与降低地下水等。在坡度为1°- 3°的田块应排涝设施,1°以下设置排涝系统。 在此次土地整理项目区内,我们观察到这里的田块周围都分布有农渠农沟,在农渠的两侧布有分水口(如图4),其作用是引水到两侧的农田。同时其末级固定渠道(农渠、农沟)布置大多是以灌排合渠的形式布置。此外,我们还观察到这里的灌水渡槽形式是U型槽(如图5),采用此种形式的渡槽主要是由于其灌水效率高且灌水量大,加上硬化的质地可以防止水流对土地的冲刷和防止水的下渗,减少水运输途中的流失量。在农渠的顶端分布有消力池(如图6),消力池是通过水跃,将泄水建筑物泄出的急流转变为缓流,以消除动能的消能方式,布置这样的设施可以防止水流对地表的冲刷,启到保护地表的作用。 图4 分水口                            图5 U型槽 图6 消力池 2.3 道路系统工程 道路系统工程规划主要分为道路部分的规划和农桥部分的规划。 2.3.1 道路 田间道路主要分为4大类:(1)干道(如图7):是乡镇与乡镇联系的道路,以通行汽车为主,是整个项目区道路网的骨干,联系着农村居民点和各乡镇,承担着项目区的主要客货运输。(2)支道:一般是村庄与村庄之间联系的道路,是村庄对外联系的通道,承担着运进农业生产资料、运出农产品的重任。(3)田间道:联系村庄与田块,为货物运输、作业机械向田间转移及为机器加水、加油等生产服务的道路。(4)生产路(如图8):联系田块、通往田间的道路,主要起田间货物运输的作用,为人工田间作业和收获农产品服务,其一般设置在田块的长边。 道路路线的选择既要考虑工程量大小,投资多少,又要考虑施工、养护管理、经济效益、交通运营等方面的利弊得失,还必须考虑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所以,在设置时应尽量少占农田,不要破坏已有的各项建设工程;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如在平原地区,道路尽量短顺平直。而在易受洪水浸没的地段,应尽量把路线置于高处,对常年积水洼地,应绕行或抬高路基。 图7 干道                                图8 生产路 2.3.2 农桥 农桥主要分为人行桥和机耕桥。人行桥又名生产桥,在连接支、斗沟渠两侧的生产路时,修建人行桥(如图9)。机耕桥有过机动车要求,所以在连接支、斗沟渠两侧的田间道应修建机耕桥(如图10)。 图9 人行桥                                图10 机耕桥 2.4 防护林设置 农田防护林是农田防护工程中的一个部分。它是为了改善农田小气候和保证农作物丰产、稳产而营造的防护林。由于呈带状,又称农田防护林带;林带相互衔接组成网状,也称农田林网。在林带影响下,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形成特殊的小气候环境,能降低风速,调节温度,增加大气湿度和土壤湿度,拦截地表径流,调节地下水位。 防护林的树种选择一般为本地树种,此次调查的项目区就是以桉树为主组成的防护林。由于琅岐岛雁行洲土地整理项目区是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所以这里的防护林主要是以防风为主(如图11)。 图11 农田防护林 2.5 电力配置 由于排水灌水耗能较高,此项目区的田块每隔一段距离配有泵站,泵站需要供电,所以在这里设置有多处电力辅助设施,最常见的就是配电站(如图12)。 图12 配电站 3 认识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对福州市琅岐岛雁行洲土地整理项目区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这里的由于许多农用地大都被开发成种植果树的采摘园,很多早期修建的农用设施都没占用或者破坏,有些沟渠甚至被水葫芦给覆盖了(如图13),有的地方不仅整体上给人脏乱差的印象,而且浪费了土地资源。这更让我感受到了我国土地整理的紧迫性和可利用土地的少量性。 图13 沟渠上的水葫芦 在实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老师的讲解,我加深了对土地整理工程规划设计的一般理论、原理和方法的认识,理解了土地整理与设计的相关知识,了解了土地特性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原则,并更为深刻的明白了土地的整理设计有包含土地的平整、农田水利的安置、道路的布局、防护设施的设置以及电力设施的配合等等,并深刻认识到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并不是要一板一眼的去遵守它,在设计某一块项目区的土地时,我们除了既定的理论知识,还要考虑到规章制度、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权衡利弊的来规划整理土地。我想这会对我们今后能够独立或者协作从事该类规划设计工作有所帮助。
/
本文档为【土地整理项目区认识报告(以福州琅岐为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