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2018-05-18 10页 doc 56KB 3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2127

暂无简介

举报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这个阶段也是处于人类整个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过程中所要经历的三次环境转换的第二次转换期,幼小衔接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意义重大。 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两者的这种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这种适应的调整就是幼小衔接的主要任务,幼小衔接不当会造成孩子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种种问题,身体上...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这个阶段也是处于人类整个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过程中所要经历的三次环境转换的第二次转换期,幼小衔接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意义重大。 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两者的这种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这种适应的调整就是幼小衔接的主要任务,幼小衔接不当会造成孩子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种种问题,身体上的不良反应是,孩子会容易疲惫,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心理上压力大,自卑,厌学,社会适应性方面表现出孤僻,不敢跟人说话,不爱与同学沟通。这些问题都对孩子以后的人生有很大影响,所以,做好幼小衔接很重要。 其实在十年前、二十年前,幼小衔接可能没有那么重要。而在这几年,幼小衔接重要得不能再重要了。是因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的家庭教育以后,我们发现家长最重视孩子的学习。   我们也分析了很多,见到了很多的孩子和家庭,分析了很多案例。我们发现孩子厌学是从一二年级开始的,当他不爱学习的时候,他肯定就不会学习太好了。这到底是因为什么?我们认为是这个社会太急了,整个社会急,我们追求物质的速度超过了追求精神的速度,所以这种急影响了我们的教育,影响了我们的家长,我们的家长也很急。而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是叶圣陶先生说的。工业可以缩短过程、可以急一些。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结果。而教育孩子是农业,你把种子种在地下,只能等着,他有一个规律,你只要破坏了这个规律,最后他一定不会成才。   我上海有一个朋友,他的孩子五岁,他就让孩子写字,这个孩子写字写不好,他就骂了孩子、打了孩子,他的孩子就跟他说了一段话。他发短信给我发过来,他儿子五岁说了一段这样的话:这世界有三种笨鸟:第一种笨鸟是先飞,第二种是后飞,第三种是不飞的,下了蛋希望蛋飞的。孩子一下就道出了教育的真谛。你都不飞你让我飞。   这道出了中国家长教育的最核心问题,高、严要求。我在中央电视台做节目的时候,张越老师,我跟她这样说过,我说现在家长对孩子的问题是高标准严要求。张越老师问,难道这样不对吗?从古至今,高标准严要求这个词我觉得都不应该用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家长应该想办法让孩子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但是当家长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的时候,孩子对自己就会没标准、没要求。所以家长应该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现在幼小衔接的核心问题,在我们小学有一个学前班,我们小学的学前班是本校考,是学校的老师,是没有功利色彩的,是这些孩子在学校里面边玩边学。现在大量的学前机构是培训机构搞的,孩子在上小学之前都学了很多这样的知识,他上了小学以后,学的我都会了。等到三年纪真正写作文的时候,他的不足就暴露出来了。 幼儿园和小学有几个不同:   第一,作息时间完全不同。他在幼儿园三年养成了一套生物钟。忽然到小学,要形成一个新的生物钟。如果没有实现衔接的话,小孩子上小学会出现体弱、多病,其实是孩子不适应的结果。在孩子上哪个小学,你应该提前一到两个月按小学的上学时间来调整生物钟。   第二个是评价体系,幼儿园孩子不横着比,他是纵着比,你今天不比昨天差,老师就不说你了。评价一个孩子只要不差就可以了,好比我们上幼儿园迟到,就迟到了,上课说话就说话了。没有老师会抓住一点说你违反规矩。上小学突然一下就有一个小学生守则,从各个方面对孩子建立了一个底线。孩子可能适应不了。有的学校60分,有的学校不到90分就不算及格,他的评价体系变成了一个孩子和另外一个孩子之间比。很多孩子突然一下就不适应了。因为这个评价体系的不同,孩子不适应小学,会造成他很多的情绪和行为的不同。   第三个是传授知识的不同。幼儿园是玩中学,可以玩教具,玩着学,小学可不是玩的。叫坐中学,看着老师,老师传授知识,他必须要接受。现在突然一下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会造成很多孩子不习惯。六岁的孩子每半年都是一个样。你的孩子这个点上没有听懂这个知识,但是可能十天、二十天以后他就完全懂了。孩子上学,我认为越晚越好。我们家长现在想尽办法让孩子提前上学。你让他提前了,他的思维能力、各种能力都比别的孩子差很多。这个阶段差一点,各个阶段就差很多。你让孩子晚一点上学,他自信心很强。现在学校压力非常大,在这么大的压力下,这个孩子每天就像尾巴一样跟在别人后面,他的自信心何在?他的上进心何在?如果他跟不上老师家长给的压力很大。造成的结果是损伤了孩子的自信心、上进心。当孩子自信心、上进心一旦失去,他学习、做事情都没有动力。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这个重大的转折过渡期对于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那么作为家长要怎么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顺利渡过从幼儿园到小学生活的过渡期,为孩子的入学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呢? 1、鼓励孩子上小学,激发他们的向往之情 其实一般来说6岁左右的孩子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具备了上小学的条件,他们内心对于小学是非常向往的,他们会羡慕带着红领巾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哥哥和小姐姐,渴望新的书包,新的铅笔盒,新的衣服,时时刻刻都流露出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家长在这个时候要特别留意孩子的心理状态,积极鼓励孩子上小学,时常以鼓励的口语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例如家长可以这样说:“宝宝真棒,宝宝长大了要上小学了!”,让孩子对于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充满期待,也感到光荣和自豪。 家长也可以在有空的时候带孩子到小学的校园里面逛一逛,走一走,让孩子提前感受和熟悉小学的校园和氛围,见到校园里的小学生,也可以趁机教育孩子,激励他们:“以后你也会像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在小学的校园里面认字,数数,学很多知识,你也会跟他们一样聪明一样棒!” 2、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自理能力 我们都知道,在幼儿园里面孩子过的是一种被照顾着的集体生活,幼儿园的老师整天都跟着,吃饭、穿衣服、系鞋带、上厕所,老师都会看护周到,及时给予帮助。但是进入小学后,则是相对独立的生活,孩子必须有生活自理的能力,自己学会照顾自己,自己系鞋带、穿衣服、上厕所。这时候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小学也有很多学生守则,学校,孩子需要自己学会集中注意力,学会自控能力。 作为家长,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不要溺宠孩子,什么事情都替他们打理好,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穿衣、系鞋带、如厕,自己的玩具学习用品自己收拾好。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家长们也不要急着帮孩子解决,先引导他们,然后让他们想办法去解决,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性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对于他们以后进入小学甚至是以后的人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家长不能随时随地看护陪伴着孩子,进入小学后,他们需要自己去处理他们遇到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上的问题 此外,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可以制定一些家庭的小规则和奖罚制度,,例如,孩子不好好吃饭罚倒垃圾等等,这对于他们培养自控能力和良好的习惯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培养孩子与人沟通的能力 相对于幼儿园,小学生活更加独立,自主和多变,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性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他顺利、成功地展开新的校园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能力,家长们可以带孩子多出去走走,多和陌生人见面,消除孩子对陌生人的畏怯心理,多让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让孩子既可以跟大哥哥大姐姐沟通,也可以做比自己小的孩子的领导者,增强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在平时生活中,家长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的一些见闻,诱导孩子也学会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心声,分享自己的食物分享自己的玩具。家长还可以让孩子邀请他们的小伙伴到家里做客,让孩子以小主人的身份招待小伙伴。 这首先要打破中国家长靠潜意识的一套训练系统。中国家长为什么这么关注学习?好好学习就能考好大学,考上好大学就会有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就会有好收入,有了好收入就会有好生活,有了好生活就会幸福。这是绝大部分中国家长内心的潜意识。这套潜意识里面可能都是错的。难道好好学习就一定会考上好大学?你会发现好好学习的往往都是成绩在中间。有了好工作就一定会有好收入吗?公务员不熬个十几、二十年是没有什么好收入的。有了好收入就一定会有好生活吗?现在收入高、职业高的人家庭不幸非常多。整个逻辑是不符合逻辑的。但是确实中国家长追求的。 主持人:中国家长觉得如果我这么做了可能就会成功。   郑委:这是及其错的。什么样的孩子能学习好?是思维能力强、有责任心、有德行、上进的孩子。什么样的工作是好工作呢?一个人到单位里面,做人好、做事好,才能在工作上成功。一个人怎么能好生活呢?也一定是他会爱孩子、爱爱人,会跟朋友相处,他才可能有好的生活。所以实际上,学习、收入、大学、就业,这都是一个末。本是你的孩子优秀吗?所以家长不应该关注末的东西,成绩、才华。你应该关注他是一个优秀的人吗?所以上小学,幼小衔接,家长应该先关注的是这一点。   家长应该关注三个方面,第一,孩子做事层面上,最基础的不要让孩子失去自信心和上进心。只要孩子不失去自信心和上进心,不管他学习还是做事情,都能保持一个好的状态。第二,做人方面一定要有德行和责任。德行是上小学时候的规则。责任是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要让他去做。这能保证一个孩子在做人上面比较好。第三,就像一个成才的大树一样,他必须要有阳光,没有阳光树长不好,成不了才。首先他的环境要好,在沙漠里面种出来的都是仙人掌,没有爱的地方就是沙漠。其次家长的价值观要正确,就像太阳。环境是什么?   家长是否爱孩子、夫妻关系是否和睦。孩子的环境和家长引导的方向,这就像太阳河环境一样,这是成才的天。德行和责任是成才的地。天地人,人就是自信心和上进心,有了天、有了地,人就一定会成才。我告诉所有中国的家长,你应该关注孩子成人,而不要关注孩子成才。因为他成人了,就一定会成才。他成才了,不一定会成人。所以关注的就是六点:自信心、上进心、德行、责任和家长的价值观和家长是否真正的会爱孩子。   孩子是否有真爱,前提是家长会爱与否。中国绝大部分家长是不会爱的。问家长们,你爱孩子吗?怎么爱?说不清楚的就是不爱,说错的就是瞎爱。一种是冷冷的爱,高要求、高期望,总让孩子往上跳,他跳不起来,他就不跳了,觉得爸爸妈妈不爱他。第二种是总包办、总满足的爱,我们叫烫烫的爱,孩子不考虑别人,只考虑自己,这种孩子怎么能成才。还有一种冷热不均的爱,一会儿觉得孩子好,一会儿觉得孩子不好。冷热不均就感冒。还有一种爱叫胡乱的爱,根据情绪爱,我高兴了就这样,我不高兴就那样。爱是一种能力,如果你不会的话,就别去爱他,他可能自由发展。就像我小时候一样,爸妈不知道怎么爱,但是他给了我们自由。就一句话,别做坏事、别欺负人就行了,别的自由发展。最后一个是,孩子是否能幸福,前提是家长价值观要正确。现在中国大量的家长价值观是错误的。他们把利益、收入、有出息、成绩凌驾于亲子关系之上,凌驾于爱之上。我爱你是为了你有出息,我爱你是为了你以后怎么样。不代表这六个前提做到了就是好。但是如果没有这六个前提,这个孩子能力就培养不出来。   主持人:怎样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郑委:孩子是否有自信,前提是家长信任与否。你要弥天看着他的缺点,他就不会有自信。孩子是否有上进心,前提是家长帮助与否。孩子遇到了困难,你一帮他,他得到了一个结果,我行,我还想好。孩子是否有责任,前提是家长放手。能让他做的都让他做,孩子是不怕累的,孩子是怕被不理解的。只要被理解,你会发现孩子什么都去干,什么都去干,他的价值感就提高了,责任和价值感是匹配的。   主持人:很多时候,放学了,家长替孩子拿书包。   郑委:这就是包办的一种,很多家长说书包很沉。我说书包很沉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孩子不会按要求去整理书包,所以越来越沉。第二,如果真的很沉,你送他的时候你可以拿一个袋子,你帮助他提一些书,到了校门口,你让他自己背,我是帮你,我帮你,孩子就会感恩。我们现在家长教育孩子总包办。举个例子,我给我女儿买东西,我每次出差在机场给她买礼物。我买了十次,有一次不给她买,她就说,你怎么不给我买。后来我再也不给她买了。十次里面买了一次,她就特别高兴,爸爸我爱你。你一定要少满足。买东西,吃穿住行基本都给你。剩下的我给不了,我要给你,你就得谢我。要有原则,很多家长把爱变成了无条件的,变成了无原因的。这个要卡住,只要卡不住,孩子就没有了德行和责任。   主持人:如果家长真正要做的话,转变观念是挺难的?   郑委:说白了很难。说简单又及其简单。教育孩子,我认为没有这个选择。我的偶像苏普名斯基。他说过一句话,教育孩子就是教自己做人的过程。只要家长会做人,家长很自信、很上进、很有德、很有责,正确的价值观加上有爱的能力,家长只要做到了,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好。因为我们教育孩子就希望他成人,你作为家长你都不知道什么是成人,怎样成人,你怎么教育他做人?孩子9岁以前大量的学习就是模仿,爸妈是什么样,他就模仿成什么样。你自己不努力飞,你让孩子飞,他不就会说出,你下个蛋,希望蛋飞。   我们把家长分成三类:第一类,不懂教育、不太负责任的家长。我觉得我爸妈就这样。不太懂,他每天忙他的,告诉我们一句话,别害人就行了。我们自由发展,我们家三个孩子都不错。第二类家长就像我们这样,很懂教育,特负责。而中国当代大量家长,在幼儿园他没有压力,在小学面临无限压力的时候,他会把自己的情绪宣泄到小孩子身上。这种家长是不懂教育特负责任。这相当于你到医院,医生说我从来没有开过刀,我也不懂开刀,但是我一定会帮助你开好的。这个结果是非死即伤。卢梭说,受过错误的教育的孩子,智慧还不如没有受过教育的孩子。其实说家长改变观念,一点都不难。一句话,少给孩子报一些培训班,多给自己报点培训班。你能不能拿点时间和精力去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而不是你的修养和素质不够的情况下你去教育孩子。 主持人:提醒我们的家长在幼小衔接的时候,在将上小学的时候不要太关注孩子的成绩。   郑委:孩子考的差一点,别在意,老师怎么说,你都很简单。我们叫三别,千万不要拿孩子和别的孩子比。我要是你老公的话,我拿你和别的女人比,你高兴吗?   主持人:当然不高兴。   主持人:家长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的话,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好。正常人都不会跟着别人学的。你拿孩子跟别的孩子比的时候,人家考100分,你才考95。孩子会说,你生的别的孩子去。一般你拿孩子和好的孩子比的时候,孩子一般会拿比他差的孩子比。一般你应该这样跟他说:宝贝,咱不跟别人比,咱自己跟自己比,这次跟上次比,今天跟昨天比,只要不退步,那就是进步。家长如果敢这样说话的话,你要真的发自内心的说出这样的话,孩子会越来越好。考60分,下次考65,我让你考60分就行了,你怎么还多加了5分?在不好的时候要看到他的努力和进步。下次又进步了,考了75分,怎么又进了10分?你潜力太大了。咱就跟自己比,这个孩子就不会失去自信了。不管老师和同学怎么骂他。只要爸爸妈妈有爱在,孩子就不会受到任何伤害。你只要给他撑起一片天。60分到70分,一次进步10分,你进步五次怎么办?五次都120分,不可能宝贝,成绩不重要,努力最重要,这句话一定要说给孩子听。努力考零分我都高兴,你努力了,考多少分都行,努力不重要,分数重要。   主持人:其实是在告诉孩子形成一种品质。   郑委:学习态度比学习结果重要得多。自信、上进、努力没有?初一、初二,他的收获就比别的孩子多。   主持人:可能我们在孩子进步的过程中,比起其他的孩子来说,还是不够优秀。如果老师告状,你的孩子太闹了,成绩不好,我们家长该怎么办?   郑委:幼小衔接的孩子,家长们一定要记住。一不关注成绩,二,非常重要的一点,要顶住老师的压力。这是所有幼小衔接的家长朋友们必须要有的。因为我们中国的教师表达对你孩子关注的方式是,我找出你的孩子一些问题,告诉你。我告诉很多家长,一个班的所有家长,隔三差五去问老师,我的孩子出现什么问题。你会发现老师回答要不然就是挺好的,除此之外,给你找一点小事,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在小学一上学,家长急功近利,老师一告状,家长就心慌,一心慌就着急,一着急就会把情绪宣泄到孩子身上。孩子一生气就心想你的臭老师,就给怪老师。在一二年纪家长跟老师的交流中是非常重要的。老师把你叫到办公室,你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我经常跟家长说,老狗和小狗哪个狗坐得住?狗本来就坐不住,这是天性。   跟老师沟通第一步要顺着老师,让所有的老师认为你是配合的,这一点非常重要。你要跟老师不配合,你跟他顶嘴,他会更讨厌你。老师的压力非常大。老师说任何你孩子不好,你一定要顺着。臭小子,怎么能做小动作呢?怎么能注意力不集中呢?回去我打死他。老师说,别打死他,你能打死他吗?配合了,老师就会高兴。你再说一点理解老师的话,老师你真累啊,我带一个都带不好,你带几十个。这个时候老师会觉得你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家长。   第二,老师说了什么话,一定要写下来,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老师说我的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第三步再下来。老师说你各方面都好,如果注意力集中会更好。这是孩子最爱听的话。   第四步,孩子回来,跟孩子说,老师今天叫我去了。孩子就会很紧张,老师说我什么了?老师说你各方面都好,如果注意力集中会更好。你觉得该怎么办啊?你会发现孩子会说很多,他说不出来也无所谓,因为只要有人欣赏他,他的负向行为就会越来越少。我要这样这样这样,好,去干吧。孩子说我不知道怎么办。那我给你出点主意吧。妈妈给你买一个小贴画,放在铅笔盒上。你一看到它,你就盯着老师看。通过这样的帮助让孩子有正向的行为。如果老师还告状,接着从第一步开始,循环就好了。 主持人:家长对孩子的信心,也来源于家长对一些事物的理解,比如说这个家长是不是总能看到生活好的方面?   郑委:教育孩子就是教自己做人。这个家长在生活中是不是积极、阳光、凡事都往好的方向想。这就带动了孩子。如果爸爸妈妈每天都是焦虑、害怕、担心,你会发现孩子优秀不了。 主持人:提醒家长重点不要放在关注术的方面。重点要放在让孩子信任你。您说了这么多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到,我们现在中国家长的教育现状是什么样的?   郑委:不懂教育特负责。你要问他真的教育的知识,他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他每天特负责任的教育孩子。有专家会说,不持证上岗,扫马路的职业都要持证上岗,而我们家长如何持证上岗?教师和老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职业,教师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线,家长是以缠手爱为主线。家长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做人,成为一个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不伤害社会的社会公民,这是你家长永远不能放弃的一个方向。何为教育?去问在座的所有的家长,没有人能回答。什么是爱?没有人能回答得出来。什么是你知道,可能你根本不知道,教育教育,施教者,老师和家长给孩子做榜样,孩子就会模仿出你所有的优点。第二,教育根本原则就是教孩子学会做人,与人为善。只要这两个点偏离了方向,这个孩子成人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差。现在啃老的多,厌学的多,早恋的多,为什么会这么多?难道真的怪我们孩子吗?其实我们首先应该反思我们作为家长到底做的对不对。什么是爱?第一,爱的前提是信任,只要没有信任的爱,可能都不是真的爱。二,宽严有度是真爱。做事要宽,做人要严。我们做事对孩子要求严,孩子失去了自信。做人上却对孩子很松,总包办、满足,让孩子失去了德行和责任。第三,爱系付出不求回报的没有条件的。但是我们现在绝大部分家长的爱都是有条件的。我爱你为了你有出息,我爱你为了你考大学,我爱你为了你能找到好工作。而我们家长又不懂,爱是没有条件的,他会理解成,爱是没有原则的。爱是付出不求回报没有条件的,但一定是要有原则和底线的。这三点做好了,你的孩子才能在真正爱的环境下去成长,有爱、环境好,这个树成才的可能性就大得多得多。但是只要爱不对,这个孩子像这个大树一样,就可能长歪了、斜了,长不成了。 幼小衔接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夫妻关系好不好。这个孩子爸妈夫妻关系不好,第一,情感不好,有外遇了,互相觉得不合适了,情感不好。第二,沟通不好,无法沟通。第三,教育孩子意见不一致。这个对孩子伤害更大,一个单位里面厂长和书记天天斗争,你敢干活吗?你只要干活就会得罪。你只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你就不好好干活。所以在小学阶段,夫妻感情的恩爱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当夫妻不恩爱,总吵架、互相看不起,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孩子这个家的爱可能就没了,环境就出问题了。沙漠里面长出来的是仙人掌,会扎人。   主持人:结婚以后,孩子说我的感情全放在孩子身上,没有时间维护夫妻关系。   郑委:我们家也这样,一定要把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这个观念植于心中。我们古时候都是夫妻之纲在夫子之纲前面。一旦夫妻出了问题,孩子肯定能够出问题,没有形成价值观之前,孩子就是靠父母的爱。父母的爱两个方面:亲子之爱、夫妻之爱。亲子之爱又在夫妻之爱之前。很多家庭出现问题的根本是在孩子出生那一刻开始,我们女人们开始过于关注孩子,而冷落了爱人。让孩子没了空间,因为他关注孩子就会围着孩子转,总包办、满足孩子,孩子没有自由。这个时候冷落了爱人,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夫妻关系一旦出问题,孩子也就好不到哪去。你把你的心思放在爱人身上,家庭环境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孩子只要有爱的环境,他一定是积极向上的。你不需要做多少东西,他也是积极向上的。因为孩子所有的努力就在于爸爸妈妈爱自己。 提问:您提到要去帮助孩子,但是帮助孩子跟包办的界限在哪里?   郑委:你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一个帮,一个替。你做了以后,他认为你该干的,这叫包办。他做了以后他认为你是在帮他的,这就叫帮助。要看他的感受,他觉得是应该的,就叫替。他觉得不应该,他感谢你,这就叫帮。帮还有一个特点,需要的时候才帮,不需要的时候别帮。人家拉着一个车上坡的时候你推一把,他会爱死你。人家拉着车下坡的时候,你推一把,他会恨死你的。帮也要找一个度,他需要的时候才帮,他不需要的时候你千万别帮。这是包办和帮的区别。   提问:当爷爷奶奶和父母意见不一致的地方怎么办?   郑委: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想让老人听你的话,你就要对他们好,逗他们开心。公公,就要给足了面子,婆婆就要逗他开心,我们这些做小辈的,你让他高兴了,什么都会听你的。第二,老人们帮你带孩子已经不错了,你首先应该感恩于他们,你才能跟他们讲情。第三,家里是一物降一物的,孩子能降于老人。你能不能跟孩子关系好,让他对付老人。我们常常教孩子,谁喂饭谁是害你,因为他剥夺你的责任心。一喂饭,你不爱我,你这是害我。要看谁对谁。孩子天生喜欢也原则的人,老人为什么对孩子好,孩子不听老人的话?因为老人太没有原则了。所以你只要能做到有原则,宽严有度,孩子就会信任你,他信任你的时候,别人就不会影响他。所以你不要在内心中把很多问题推给老人,所有的问题都在自身身上。 幼小衔接的十大误区   1、误区一:幼小衔接就是大班的事儿   正确的认识:幼小衔接,不是一个能够临时突击的短暂过程,而是需要从幼儿园阶段开始,一直持续到小学全学年的长期过程。父母对于幼小衔接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将决定孩子入学后在很多方面的表现。   明智的做法:虽然幼小衔接主要集中在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但是很多准备工作却始终贯穿于整个幼儿阶段,如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形成、能力的提升等。因此,真正做好幼小衔接,绝不能等到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我们需要从幼儿入园甚至更早的时候开始。   2、误区二:幼小衔接就是择校   正确的认识:如果家长有条件为孩子选择一所非常好的学校,并且不存在很多的麻烦问题,当然是非常理想的一件事。但是,一所好的学校,并非所有老师都尽职尽责;一所一般的学校,也有很多好老师会对孩子尽心尽力。所以,家长不必为了孩子的择校问题搞得心力交瘁。   明智的做法: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都扎堆选择所谓的名校,其实没太大必要。更为关键的是,家长为孩子选择的学校一定要跟孩子的自身发展情况相匹配。其实,择校就跟人生的很多选择一样,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3、误区三:幼小衔接就是多学知识   正确的认识:幼小衔接,是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的一个过程。我们不能单纯地把这个过程看成择校、上培训班,而是需要从多个方面去入手准备。   明智的做法:除了相应的入学知识准备以外,家长更应该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1、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最为关键的就是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2、跟学习和生活相关的能力,最为关键的就是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3、孩子的性格和品行,最为关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4、误区四:幼小衔接就得多上培训班   正确的认识:“幼小衔接班,上还是不上?”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很多幼儿园孩子的家长。究竟要不要上“幼小衔接班”,还真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家长平时的用心以及孩子本身的特点等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绝不能把幼小衔接狭义地理解成就得多上几个“幼小衔接班”。   明智的做法:适当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孩子的顺利衔接。不过我们需要把握好度,避免走入两个极端:一是过度学习,提前让孩子学习太多小学阶段的知识;二是认为孩子什么都不该学,否则会“毒害”了自己的孩子。其实,家长的关注点不要放在是否应该学的问题上,而是应该放在何时学、怎么学等更为关键的问题上。幼儿阶段的孩子,应多以游戏互动的方式,通过玩来掌握应学到的知识,比如认字、数数等,而不应该让孩子机械地、被动地学习。   5、误区五:幼小衔接就是孩子的事儿   正确的认识: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关键阶段,家长都需要不断转换自己的角色,不断学习和自我成长,从心理上和情感上给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帮助,让孩子在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都走得更加从容。在幼小衔接这个关键阶段,同样也不例外。   因此,需要经历幼小衔接这个适应过程的,除了孩子,还有家长。为了在这个时期能给予孩子有力的情感支持,成为他们勇敢向前的坚实后盾,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完成自我角色的转变,让孩子更加从容地进入小学。   明智的做法:首先,需要清楚认识自己的角色。我们可以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了,从而让我们的言行举止发生一些变化。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过来人那里获得相关的信息和经验教训等,比如:主动向家有小学生的亲朋好友咨询和请教,了解他们作为小学生家长的角色定位和心理感受,获得各类教育问题的处理经验等。   其次,尽量调整好自己的生活节奏和作息时间,为孩子入学做充分准备。当孩子入学后,每天的作息要有序、有规律,如:用餐、学习、休息都应安排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制定一份新的家庭作息时间表。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以身作则,带头按新的作息时间安排自己的生活,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6、误区六:重视物质准备,忽视心理准备   正确的认识:对于即将上小学的孩子,由于他们的角色和任务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处的环境、所接触到的老师和同学也会有很多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帮助孩子提前做好适应这些变化的相关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入学准备就是让孩子在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入学后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和环境的改变,让孩子的心理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软着陆”。   明智的做法: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孩子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1、实地参观,增加孩子对小学的感性认识;2、家园配合,引导孩子对小学产生向往之情;3、演练角色,增强孩子的角色意识;4、提前试读,让孩子体验一次“实战演习”。   7、误区七:进入小学就是学校的事儿   正确的认识:小学既是孩子学习历程的真正起点,也是孩子一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学校是继家庭之外引领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场所,既为孩子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也对父母和孩子有所要求。要让孩子的幼小衔接更加顺利,家校互动才是最为关键的解决之道。教育孩子,绝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任务,需要家庭和学校的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分工协作。   明智的做法: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到位,老师在学校也会更加省心,这比给老师送礼更管用。作为老师,内心都希望所有家长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配合,比如平时督促和检查孩子的作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或亲子活动、孩子有事无法到校上课事先请假、对学校和老师的要求给予积极回应等等。   8、误区八:孩子不适应就随便责骂   正确的认识:对于所有孩子来说,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也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每一个刚进入小学的孩子都需要一段适应期。当然,不同的孩子所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样,有些孩子进入小学一个月就能完全适应,而有些孩子可能就需要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   一般来说,孩子进入小学后出现不适应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生活方面,比如:对用餐、用厕、饮水等自我管理的不适应和对作息时间的不适应;2、学习方面,比如:对学习内容与教学方式的不适应和对每天要带好学习用品、按时完成作业等规则的不适应;3、人际关系方面,比如:陌生的教师、同伴,与幼儿园不同的要求以及部分家长不恰当的话语暗示等,都会使孩子对小学老师、新的同伴产生一种距离感。   明智的做法:如果家长没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导致孩子进入小学后不适应,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多给孩子鼓励和肯定,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不要随便责骂孩子;2、跟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每一个问题都当作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的机会;3、保持家校联系、搞好家校互动,积极争取老师的支持和配合,助力孩子的成长。   9、误区九:家庭作业必须陪着孩子做   正确的认识:当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时,对小学的学习既新鲜又陌生,而对完成家庭作业不一定能很快适应。因此,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完成,如:做做小游戏,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读得好、记得快。这样,既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作业,又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明智的做法:在孩子入学初期,我们可以适当陪同他做作业。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家长就必须逐步放手,慢慢让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通过家庭作业,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应该是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时首先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辅导的时候,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做作业始终是孩子的事,家长的主要任务是督促和检查,绝不是代劳。   10、误区十:孩子的成绩就是唯一   正确的认识:其实,在小学三年级之前,考试和分数都不应该成为衡量孩子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很多孩子考不好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学不好,而是因为粗心大意、上课不认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欠缺等造成的。   明智的做法:因此,在小学前半段,我们更需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三件事,而不是仅仅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每一次考试和分数上面。 PAGE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
本文档为【幼小衔接的重要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