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通识核心课法律与中国社会问题——陈伟华主讲

通识核心课法律与中国社会问题——陈伟华主讲

2019-02-09 9页 doc 54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7556

暂无简介

举报
通识核心课法律与中国社会问题——陈伟华主讲《法律与中国社会问题》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 Legal and Chinese Social Problems 课程编号   学分 2 总学时数 32 开课学院 人文与法学院 开课教研室 法学 面向专业 全校 开课学期 每学年第1-2学期 课程教学网站 学校网络教学平台 所属通识选修课模块(通识选修课必填) [ ]1.人文经典与人文修养 [ ]2.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 [ ]3.科技发展与科学精神 [√]4.社会发展与公民教育 [ ]5.艺术创作...
通识核心课法律与中国社会问题——陈伟华主讲
《法律与中国社会问》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 Legal and Chinese Social Problems 课程编号   学分 2 总学时数 32 开课学院 人文与法学院 开课教研室 法学 面向专业 全校 开课学期 每学年第1-2学期 课程教学网站 学校网络教学平台 所属通识选修课模块(通识选修课必填) [ ]1.人文经典与人文修养 [ ]2.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 [ ]3.科技发展与科学精神 [√]4.社会发展与公民教育 [ ]5.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         一、课程简介 《法律与中国社会问题》是一门通识选修核心课程,重点针对中国现阶段存在的社会问题,以法律案例方式解读,并领会中国法律的原则与精神;坚持小班教学,采取课堂讲授与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经典案例带动学生进入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形成互动,培养学生理性的独立思考问题能力,评价考核方式多样化。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达成途径及主要判据 课程目标1:通过中国法律在社会上的实施情况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把握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正确认识,增强其社会使命感和公民责任感 由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和课堂发言等环节共同支撑,主要依据小组讨论发言、课堂研讨发言、课后作业来评价 课程目标2:通过法律经典案例的研读、,经典文本的阅读,逐步形成客观看待深化问题的素养,构建理性思维能力 由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和课堂发言等环节共同支撑,主要依据小组讨论发言、课堂研讨发言、课后作业来评价 课程目标3:从中国社会问题出发,考量法律的实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并通过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对比,提高问题意识和批评分析能力 由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和课堂发言等环节共同支撑,主要依据小组讨论发言、课堂研讨发言、课后作业来评价 课程目标4:通过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积极性和书面表达观点能力,同时通过小班讨论和课堂发言、课堂辩论,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由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和课堂辩论等环节共同支撑,主要依据小组讨论发言、课堂辩论、课后作业来评价     三、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课程目标 学时数 2 ⑵ 3 ⑷ 1.导论。 (1)主要内容:解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法律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它在维护社会的制度、道德和伦理等价值观念及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结构方面的作用。 (2)重点难点: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是重点,从社会问题中梳理出重点进行分析是难点。 (3)阅读要求:《法辩: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重点阅读:文明、法律与社会控制)、《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重点阅读:第一章)。 (4)讨论题:法律与风俗、习惯、制度、伦理道德等关系 (5)课外学习要求:阅读经典、准备讨论题目内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要求:(1)根据学生选课情况分成学习小组,每组成员10-15人左右,提出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2)布置本堂课后的阅读书目,并给出重点阅读部分;(3)安排收集资料和讨论题目 ●   ●   4 2.中国社会问题与刑事治理政策。 (1)主要内容:梳理我国刑事治理政策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2)重点:刑事治理对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和积极疏通。难点:历史的回顾和整理。 (3)阅读要求:《法辩: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重点阅读:法·法律·法治部分)、《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重点阅读:第二章)、《犯罪与刑罚》。 (4)讨论题:“严打”与罪刑法定,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死刑的存废在中国。 (5)课外学习要求:除阅读经典外, 研读相关案例、观看相关视频。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 教学组织:(1)课堂对本部分内容以讲授方式安排;(2)布置本堂课后的阅读书目和需要分析的案例,并给出重点阅读部分;(3)安排讨论题目;(4)布置问卷调查,并提出要求 ● ●     4 3.社会公平正义与司法。 (1)主要内容:现阶段我国司法公平正义价值定位和取向,具体分析刑事实体公平正义、刑事程序公平正义、刑事量刑公平正义。 (2)重点:司法公平正义是社会公平正义关键。难点:如何现实司法公平正义。 (3)阅读要求:《法辩: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重点阅读:从权力支配法律到法律支配权力部分)、《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重点阅读:第三章)、《苏格拉底的申辩》。 (4)讨论题:整体公正与个体公正的平衡、群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错放与错判的取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兼顾。 (5)课外学习要求:除阅读经典外, 研读相关案例、观看相关视频。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设计讨论、课堂辩论。 教学组织:(1)课堂对本部分内容以讲授方式安排;(2)布置本堂课后的阅读书目和需要分析的案例,并给出重点阅读部分;(3)安排讨论题目;(4)安排辩论,提前一周分组抽签决定辩题及正反方 ●     ● 6 4.公民的道德与法律。法律与道德是社会最主要的存在形式。 (1)主要内容:认识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分析刑事法律介入人们日常生活的程度,明晰现代刑法的价值追求。 (2)重点:道德与法律关系密切;难点:道德与法律的边界 (3)阅读要求:《法辩: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重点阅读:情理·道德·自然法和法律中的价值追求)、《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重点阅读:第四章)。 (4)讨论题:法律文化与道德文化的冲突与平衡,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底线,见危不救是否入刑,拾金却昧如何考量,大义灭亲与亲亲相隐。 (5)课外学习要求:除阅读经典外, 研读相关案例、观看相关视频。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设计讨论、课堂提问。 教学组织:(1)课堂对本部分内容以讲授方式安排;(2)布置本堂课后的阅读书目和需要分析的案例,并给出重点阅读部分;(3)安排讨论题目;(4)布置提问题目;(5)布置作业题目。   ● ● ● 4 5.公民的权利与法律。 (1)主要内容:代表国家公权力的刑事法律应如何作为与不作为的边界以及应当如何作为。 (2)重点:保护公民权利是宪法的规定。难点:应该如何保护 (3)阅读要求:《法辩: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重点阅读:从身份到契约)、《认真对待权利》、《为权利而斗争》。 (4)讨论题:正当防卫权利行使的限度、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言论自由与公共舆论社会责任、隐私权刑法保护必要性。 (5)课外学习要求:除阅读经典外, 研读相关案例、观看相关视频。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设计讨论。 教学组织:(1)课堂对本部分内容以讲授方式安排;(2)布置本堂课后的阅读书目和需要分析的案例,并给出重点阅读部分;(3)安排讨论题目;(4)布置作业题目。   ● ●   4 6.网络社会问题+法律。 (1)主要内容:梳理归纳网络现实问题 (2)重点:梳理和归纳网络社会问题治理过程中遭遇的困境,难点:互联网思维对待网络问题 (3)讨论题:网络安全的关键是技术吗、虚拟财产的基本属性、网络话语暴力与网络文明,互联网技术的是与非。 (4)课外学习要求:研读相关案例、观看相关视频。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设计讨论、课堂提问。 教学组织:(1)课堂对本部分内容以讲授方式安排;(2)布置本堂课后的阅读书目和需要分析的案例,并给出重点阅读部分;(3)安排提问题目;(4)布置课外收集内容。   ● ●   4 7.美国经典案件与借鉴。 (1)主要内容:从历史、制度等角度感受美国的基本法律思维和法律精神 (2)重点:跟踪对后续社会制度和社会问题的影响以及规则的不断修正、发展,难点:案件处理所涉及社会问题及对我国的启示。 (3)阅读要求:《艰难的正义》(重点阅读:第一、十一章)、《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重点阅读:195-212)。 (4)讨论安排:当自由遇到法律、程序公正与放纵犯罪的价值取向、纠正错案制度对中国的借鉴。 (5)课外学习要求:除阅读经典外, 研读相关案例、观看相关视频。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设计讨论、课堂发言。 教学组织:(1)课堂对本部分内容以讲授方式安排;(2)布置本堂课后的阅读书目和需要分析的案例,并给出重点阅读部分;(3)安排提问题目 ● ● ●   4 8、课程总结 讲授 ● ● ● ● 2               四、 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无 五、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关联的课程目标 考核依据与方法 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 平时成绩 课前预习与课外研读 课程目标1 依据课前学习与课外研读情况进行评价 30% 课堂表现 课程目标3、4 课堂汇报质量,由教师评价 课程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小论文) 课程目标2 教师根据学生递交的案例分析报告(小论文)的质量进行评价 30% 期末考试 本课程所涉及的经典读本与案例内容 课程目标1-4 闭卷考试 40% 总分 100   100%           六、教学资源 资源类型 资源 教 材 《法辩: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梁治平著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美)罗斯科·庞德著 参考书籍 《乡土中国》,费孝通著(各版本均可)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著(各版本均可) 《木腿正义》,冯象著(各版本均可) 《论犯罪与刑罚》,(意)切萨雷﹒贝卡里亚著(各版本均可) 《论法的精神》,(法)孟德斯鸠著(各版本均可) 《通往文明的对抗——司法的理念与技艺》,张进德著(各版本均可) 《苏格拉底的申辩》,(古希腊)柏拉图著(各版本均可) 《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著(各版本均可) 《认真对待权利》,(美)罗纳德﹒德沃金著(各版本均可) 《为权利而斗争》,(德)鲁道夫﹒冯﹒耶林著(各版本均可) 《艰难的正义》,孟军著(各版本均可) 《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林达著(各版本均可) 教学网站(校网络教学平台) 今日说法 法治在线 新闻1+1 教学文档 课程简介、教学大纲、等     七、编制与审核 工作内容 责任部门或机构 负责人 完成时间 编制 人文与法学院 陈伟华 2017.10 审核              
/
本文档为【通识核心课法律与中国社会问题——陈伟华主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