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表格式)

2019-05-16 12页 doc 3MB 82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豆浆

暂无简介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表格式)H:\fanwen caiji two\计算机专业独特英文个人简历范文.doc 九年级物理教案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课题 11.1 宇宙和微观世界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3、初步了解纳米学科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过程 方法 在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探究物质微观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物理模型方法 情感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表格式)
H:\fanwen caiji two\计算机专业独特英文个人简历范文.doc 九年级物理教案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课题 11.1 宇宙和微观世界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3、初步了解纳米学科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过程 方法 在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探究物质微观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物理模型方法 情感 态度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及宇宙的历程、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认识客观世界的组成,认识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和原子结构 教学难点 建立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宇宙浩瀚无边,我们可以借助天文望远镜去探索其无边的秘密;微观世界很小,我们可以借助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去研究它。 看视屏思考宇宙究竟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你心中的宇宙。(见教师教学用书视屏资源1“神奇的物质世界”) 合作探究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引导学生说出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和地球之间的关系,地球表面有哪些物质。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 总结:人类观察到的宇宙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之一,银河系非常巨大,一束光需要十万年才能穿越,太阳不过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个,太阳周围有八大行星,地球在它的第三轨道上绕太阳转动。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中。 人类对宇宙的了解只局限于能够观察到的区域,我国“神舟”号飞船的六次成功飞行。多名宇航员顺利进入太空绕地球航行并完成多项太空实验。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太空宇宙的探索越来越深入,宇宙的奥秘将逐渐被揭示。 回忆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观看视屏,观察图11.1-1 、 11.1-2 思考并回答问题。 谈谈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 (1)中国古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 (2)哥白尼与日心说; (3)从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 (4)美国的“阿波罗”登月; (5)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多次成功飞行。多名宇航员顺利进入太空绕地球航行。 激发学生探究、认识世界的欲望,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观察分析图的能力 认识人类探索世界的历程,树立科学的物质世界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引言:宇宙是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提出问题: (1)组成物质的微粒究竟小到什么程度? (2)这个微粒能否继续再分? 举例:将一支粉笔一直1/2的分下去,颗粒越来越小,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糖块放入一杯水中,一会儿不见了,为什么?水变了吗? 总结: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组成的,它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这个微粒叫分子。分子很小,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用肉眼不能看到。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还有更精细化的结构-----夸克。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的相似。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结构模型 引言:既然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为什么又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呢?你能对它们做出解释吗?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物理性质相同吗?(放映教师教学用书视屏资源2“物质的微观世界”) 总结:(1)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分子虽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就像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身子可以来回晃动一样。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就像学生在自己的教室中交换座位,但又没离开教室一样。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3)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好比学生在操场上玩,他处于完全自由的状态,四处奔跑,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根据上面学习的知识谈谈水在不同状态下的特殊处。 4、纳米技术: 课堂小结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宇宙和微观世界 观察:11.1-3思考、分析 思考、讨论 学生了解 并阅读图:11.1-7、11.1-8 阅读课本第6页1、2、3、4 自然段,设计表格归纳三态的特点。 根据视屏资料及课本和图11.1-6理解、记忆不同状态下分子的运动情况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的特殊之处 阅读课本P7科学世界 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中的现象去思考、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树立科学的物质世界观 感受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了解它们宏观上的区别是由于微观结构的不同造成的。 了解水的三种状态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课 堂 练 习 1、动手动脑学物理 银河系很大,因此用光年的长度单位表示最方便.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光速c=3×108m/s. 1光年=3×108 m/s×365×24×3600 s=9.64×1015m. 2、练习巩固: (1)宇宙是由 组成的,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 组成的,并处于不停地 中。 (2)物质由 组成, 又由原子组成。 (3)原子结构与 十分相似,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 和 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 和 组成的;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叫 。 (4)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 ,是因为分子的距离 ,分子间的作用力 。 (5)“采用纳米技术制成的纳米机器人小得像跳蚤一样”“离太阳最近的恒星距我们约4.3光年”,这里的“纳米”和“光年”都是 单位。 (6)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粒子 B、分子一定由多个原子组成 C、组成物质的分子数非常多 D、人们当前认识到分子是最小的粒子 (7)下列物体的尺度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 A、夸克、原子核、质子、原子 B、质子、原子核、原子、夸克 C、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 D、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8)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的是( ) A、阳光下,看到室内灰尘飞扬 B、舞台“白雾”流动 C、河水流动 D、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不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红了 3、课后作业另附: 板 书 设 计 1、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2、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有性质的最小粒子 3、 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宏观状态 微观状态 分子的间距 分子间的作用力 固体 液体 气体 4、 原子结构 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五、纳米及纳米技术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1.2 质 量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并会进行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性质,而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通过实际操作,会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 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天平的使用操作的兴趣,在使用操作天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质量的含义,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用具 托盘天平(200g的20个)、托盘天平(500g一个)、酒精灯、烧杯、 多媒体等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引言: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宇宙和微观世界,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身边的物体 教师出示一块冰、一颗铁钉、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一块木板、一把铁锤、一桶水等物体,出示顺序随机,让学生观察。 提出问题:能否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你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教师:铁钉和铁锤、木板和米尺、冰块和桶里的水,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体。构成这些物体的铁、木材、水,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质。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 结论:一切物体都是物质组成的。 问题(1)一把铁锤和一只铁钉都是由铁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两者有什么不同? (2)一张课桌和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都是由木材这种物质构成的,两者有什么不同? 教师: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 一、质量的概念 1、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演示:(1)把冰块放在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使其熔化成水; (2)用铁锤把铁钉敲弯。 学生观察、交流、讨论,分类 上述物体可以分为三类: (1)铁钉和铁锤为一类,它们都是铁制成的; (2)木板和米尺为一类,它们都是木材加工成的; (3)冰块和水为一类,它们都是水,只是状态不同而已。 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观察实验 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联系 创设学习情境,导出质量的初步概念,使学生正确区分物体与物质,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了解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问题:(1)烧杯中冰熔化成水,所含的水的质量有没有变? (2)铁钉敲弯了,铁钉的质量有没有变? (3)如果将这一只铁钉由教室里带到月亮上,或带到更远的太空,它的质量会不会发生变化? 结论: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会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3、质量的单位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 的质量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吨(t)。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kg=103g 1mg=10-3g=10-6kg 1t=103kg 二、质量的测量 你想知道杨利伟所穿的太空服的质量吗?你有办法测出来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什么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呢?(介绍各种测量质量的工具) 1、天平的测量原理:见课本第9页第四自然段。(教师出示托盘天平) 2、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①平衡螺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②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可以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左右摆动幅度是否相等来判断,而不必等到指针完全停止摆动,只要摆动幅度相同即可;③标尺、游码、砝码:指示所称物体质量。 每架天平都 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称量值就等于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砝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就是天平的精确程度。用天平测量一物体的质量。 [投影]天平的调节和使用(36字) 底座水平、游码拨零、横梁调平、左物右码、加码从大、切勿手拿、大否小定、游码补平、求和为秤. 思考:如果物体和砝码放反了,还能称出物体的质量吗?不法商贩是如何行骗的?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3、记住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质量的定义、单位、特点,知道了天平的使用方法、构造、以及特殊的测量质量的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冰熔化成水,只是冰的状态变化了;铁钉敲弯了,只是铁钉的形状改变了;铁钉由教室里带到月亮上,或带到更远的太空,只是铁钉的位置变化了,在这几种的变化现象中,物质没有从物体中转移出,也没有发生由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现象,因此,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 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观察桌上托盘天平的构造,思考各部分的作用 归纳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生学习天平使用方法后,测量身边物体,了解身边物体的质量 思考讨论问题 理解、记忆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通过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分析归纳结论,使学生从中得出物理规律,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归纳出科学规律的能力 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强化质量的单位 观察天平的构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习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知道使用各种仪器都应该熟悉其注意事项 课 堂 练 习: 1、 动手动脑学物理:总结台秤和天平的区别和联系 2、 练习巩固: (1)给下列物体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5 一只鸡的质量约为2000 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2.5X106 一枚硬币的质量约为10 (2)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质量比在地球上时小 B、一块冰化成水后质量变小了 C、一块铁块烧红后质量 变大了 D、一个铁球制成铁饼后质量不变 (3)你能熟练地使用天平吗?请把下列过程补充完整, ①把天平放在 ,游码拨到标尺 端的 处; ②调节横梁右端的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则 平衡; ③(称量时,被测物体放到 盘,用 取砝码,砝码放在 盘,应按 选择适当砝码; ④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等于 ; ⑤注意事项: 和 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中;不能超过天平的 ;不能用手接触 。 (4)关于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已调好的天平移到另一处使用,不需要重新调节 B、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C、从砝码盒中提取砝码时,必须使用镊子夹取 D、天平横梁平衡后,托盘可以互换 3、 课后练习:另附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1.3 密 度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 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2、 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3、 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并用来鉴别物质,会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过程 方法 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入密度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情感 态度 在生活中有应用密度知识的意识,通过了解密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的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教学用具 天平、金属块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一、出示:两个不透明、相同的瓶子内分别装满了水和浓盐水,且瓶子是密封的,你有什么办法分辨出那瓶是水,那瓶是浓盐水吗? 合作探究 二、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从上例可知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是不同的,那么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带着疑问猜想,进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主要是天平的使用方法。 质量/g 体积/cm3 铝块1 铁块 铜块 铝块2 铝块3 分组讨论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2)不同种物质的体积相同质量不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三、引入密度的概念 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学生思考、交流、谈谈自己的方法 (用测量的方法加以说明,得出正确的结论) 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说出根据,其他同学分析猜想的合理性。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分别测出同体积不同物质的(铝、铁、铜块)的质量, 再测量同物质不同体积的铝1、铝2、铝3的质量,设计表格并记录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与教师共同引入密度的概念。 体会密度与电阻这两个 从身边的事例出发,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指导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能力 提高学生与所学知识的整合能力 理解密度概念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公式:ρ=m/V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单位: 3、 单位: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g/c 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 它们之间的关系: 1g/c m3=1000kg/m3 问题:铁钉与铁锤,一杯水与一滴水的密度有什么关系? 强调: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忽略状态及温度的影响)有关,无论该物质的质量大小体积多少,它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 4、 引导学生阅读第15页密度表,归纳出规律性的知识。 (1)密度是表示物质特性的物理量之一,每一种物质都有一定大小的密度,不同的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其中铝和大理石、冰和蜡、煤油和酒精的密度值相等。对于这些物质,如果只知道密度的值,不能立即判断是哪种物质。 (2)氢的密度最小,仅是水的密度的十万分之九,是空气密度的百分之一。节日的彩色气球都充以氢气,使其能在空气的浮力作用下升空。 (3)如果物质的密度用g/c m3做单位,要比用kg/m3,做单位小1000倍。所以在实际换算对如果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值用g/c m3做单位,就要去掉103,只保留前面的数字;气体的密度用用g/c m3 做单位时,就要在前面乘上10-3。例如空气的密度为1.29 kg/m3,用g/c m3 做单位时就应写成1.29×10-3g/c m3 。 深入思考 四、密度知识的应用。 结合课本第16页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 1、 如何求出碑心石的质量? 2、 给一卷细铜线,怎样做能方便地知道它的长度? 3、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质量为 kg,其体积约为 m3。 归纳小结 我们知道了密度的定义、物理意义、单位及换算,知道了密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根据密度公式求解密度问题,会根据密度表归纳密度特点。 物理量的相同点 体会1g/c m3与1kg/m3 的大小关系。 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阅读密度表并归纳规律性的知识。得出以下结论: 1、通常情况下,固体的密度最大,液体其次(水银除外),气体最小。 2、液体中水银的密度最大,它比常见的金属铜和铁的密度还大。 3、海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纯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通常可认为普通水的密度也是这么大。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同种物质的状态不同其密度不同) 思考、提出问题,其他同学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谈自己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让学生知道由大单位复合而成的单位不一定比由小单位复合而成的单位大 从以上的归纳可知,密度表中能反映出相关的知识点。通过这样归纳可以大大地加深对密度的概念和物质密度的理解,提高应用和计算能力。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课 堂 练 习 1、动手动脑学物理 2、完成下列练习: (1)、一杯水,喝掉一半,剩下的一半杯水的密度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 (2)、一实心金属球的质量为5.4kg,体积为2dm3,则金属球的密度为 kg/ m3。 (3)、质量相等、体积相同的铜球、铁球、铝球各一个(ρ铜›ρ铁›ρ铝),则一定为空心的球是 ,不能肯定是实心还是空心的球是 ,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 。 (4)、将注射器的出气口封住,使注射器内的气体不能跑出,现将活塞向里压,则这时被封气体的质量 ,体积 ,气体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5)、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一块体积为80c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 g,水的体积是 cm3。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物体,其体积一定大。B、体积大的物体,其材料的密度一定小。C、不同种材料制成的体积不同的物体,质量大的密度也一定大。D、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实心物体,体积越大,质量一定越大。 (7)、如图所示为盐水,水和汽油三种物质的m 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 A、A为盐水,B为水,C为汽油 B、A为汽油,B为水,C为盐水 C、A为水,B为盐水,C为汽油 D、A为盐水,B为汽油,C为水 3、课后练习另附: 板 书 设 计 物理意义: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 概念: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密度 公式:ρ=m/V 单位:1g/c m3=1000kg/m3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1.4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 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过程 方法 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情感 态度 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2、通过了解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服务社会。 教学重点 学习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从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步骤安排、记录数据到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对学生进行全面实验能力的训练。 教学用具 天平200g 20个、量筒100ml 20个、水、盐水、石块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1、教师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要测量这个铁块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量? 2、出示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杯中的盐水,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呢? 合作探究: 一、量筒的使用: (一)观察量筒回答课本第18页想想做做中的问题; 结合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归纳量筒测量液体密度的使用方法。 (二)使用方法: (1)、如何测固体(石块)体积的方法(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一块总结使用量筒测固体的方法) 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密度概念ρ=m/V得出若测ρ就先测m和V再算出。 (1)方法如下:用天平测质量,用刻度尺测长度,进而算出体积,密度可得。 (2)不能,体积的测量不可以,如何测量体积呢?引入量筒。 学生观察本组量筒回答问题:(1)ml(2)最大量程100ml,最小分度值为1 ml(3)正确读数: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相平,与刻度线垂直。 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回顾密度的概念,围绕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体现物理从生活中来。使学生知道本节知识的原理 进一步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总结能力,从实际操作中总结量筒的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尝试测量一个塑料块的体积。 (3)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的体积。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所谓“溢杯法”即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但现有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4)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①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烹块的体积。 ②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分组实验: 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塑料块和盐水的密度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重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 ,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4、总结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实验中注意的事项。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密度的测量,知道了 1、 测量密度的原理 2、 量筒的使用方法 3、 测量固体的密度的方法 4、 测量液体的密度的方法 归纳总结使用量筒测量不同物体体积的方法,。 学生理解使用量筒测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画图法表示自己的方法 分组讨论塑料块、盐水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方法,选择实验器材,将本组设计的测量方法的原理图按操作步骤的顺序,重点是盐水质量的测量方法,写(画)在练习本上。最后结论进行讨论。 同桌交流,互相补充,总结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加深印象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 图形可以使学生有一直观的感觉,便于学生理解。 学生自主设计测量小石块、盐水密度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评估交流,提出新问题,教师注重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这种完全自由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开阔。 使学生把知识纳入知识系统 课 堂 练 习 1、 动手动脑学物理 (2)1、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了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 (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了它们的总质量m1 (3)用矿泉水一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 (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 (5)计算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 A、(1) B、(2)或(4) C、(3) D、都不能省去 2、实验室中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要一次较准确地量出100g密度为0.8×103kg/ m3的酒精,则应选的量筒是( ) A、500ml,10 ml B、250 ml,5 ml C、100 ml,2 ml D、50 ml,2 ml 3、学习质量和密度的后,小轲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验课题:(1)测量牛奶的密度(2)鉴别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3)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4)鉴别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5)用天平称出一堆大头针数目,你认为能够完成的实验是( ) A、(1)(2) B、(1)(2)(4) C、(1)(2)(4)(5) D、(1)(2)(3)(4)(5) 4、下面是小明在测铁块密度时的主要步骤,请你写下正确的操作步骤序号( ) A、 将m、V代入公式中,算出铁块密度 B、 铁块用细线拴好轻轻放入水中,测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C、 在量筒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的体积V1 D、 用天平称出铁块的质量m E、 根据数据V1 、V2算出铁块的体积V 课后练习另附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1.5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 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2、 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过程 方法 1、通过学习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知识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 2、学会与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 态度 通过介绍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熏陶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教学重点 了解物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掌握用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能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 物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特别是水的反常膨胀 教学用具 多媒体、酒精灯、小风车、热水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什么知识可以解决下例问题: (1)、为了安全且能够装载更多的人员和货物,飞机必须既结实又轻巧,飞机必须用什么材料来制造呢? (2)农民播种时必须选用结实饱满的良种,用什么方法可以既快又准确地选出良种呢? (3)自然界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勘探队员如何确定矿藏的种类呢? 合作探究 引言:密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密度除了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与什么有关呢?完成下列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1、 密度与温度 引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 (1)在室温下,将两个气球分别套在相同的两个杯子上,将两个杯子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两气球的变化。(学生课前准备杯子、气球) (2)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转动起来,为什么?(学生课前准备风车)(注意:风车必须转动自如、纸风车与酒精灯的距离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3)每组一根温度计(100OC),当放到热水中后,观察内部液体的变化,说明原因。 (4)双金属片实验。(教师演示)(可以从旧启辉器 学生思考问题,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动手实验并观察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实验过程中温度对质量、体积、密度的改变、解释发生的现象。讨论实验失败的原因。 通过实验总结出: 物体热胀冷缩性质,并得出密度随温度的变化。一般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密度变小。 并归纳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状态的物体中“热胀冷缩”的显著程度。 以问题探究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并初步谈谈想法。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效果主动思考,积极回答,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操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给学生分析归纳的方法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中找到) 总结:一般情况下,物体的温度升高体积变大其密度减小;物体的温度降低体积变小其密度增大。在常见的物质中,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显著。 水的特殊性:水的反常膨胀 阅读课本22~23页后三自然段。 水在4OC时的密度最大。 计算:1kg的水和1kg的冰的体积。并解释下列问题:(1)、放在冰箱中冷冻结冰后的饮料与刚放入时相比,体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冬天室外的水管为什么容易冻裂? 2、密度与物质鉴别 引言:通常我们体育课上用到的铅球是否是用铅制成的,现有一铅球你能正确作出判断吗?谈谈你的做法 (1)阅读教材例题,掌握通过计算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 (2)要求学生像例题那样用的格式做计算,如必须先写公式,再代入数据,数据后写上单位等,并且强调计算题中必须有必要的文字叙述,做到“有算有叙” (3)总结通过计算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先用公式计算出待鉴别物体的密度,再查密度表对比分析。 思考:用密度来准确地鉴别物质可靠吗?为什么? 课堂例题 1、一空瓶质量为200g,装满水时总质量为700g.若用来装另一种液体,装满后总质量为600g,则该液体可能是什么液体? 课堂小结 密度知识的应用: 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学生阅读后举例,水的温度降低体积变大。 提出解题思路。 注意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规范格式。 交流生活经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思考判断方法,用规范的语言谈谈自己的做法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决问题 阅读课本第24页最后一自然段回答思考题 学生思考并解决该题,交流解题所得,归纳解题思路 谈谈自己学到了什么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结合密度公式用数学的思想解决问题,可以体现数学工具的作用,体现学科间的综合。 养成规范解答计算题的良好习惯,培养严密的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巩固密度知识,加深理解 纳入原有知识系统 课 堂 练 习 (1)、动手动脑学物理。 (2)、补充练习: 1、当一铝条升温后,下列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是( ) A、质量 B、密度 C、体积 、D、上述三个量 2、事实表明:4OC时水的密度 ,温度高于4OC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变 ;温度降低于4OC 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变 ;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 ,密度变 ,人们把水的这个性质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3、一只能够容纳1kg水的瓶子,一定能够容纳得下1kg的( ) A、白酒 B、汽油 C、盐水 D、炼油 4、野战部队行军时携带的压缩饼干与平常的饼干相比,主要优点是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压缩饼干的( ) A、密度大,体积大 B、密度小,体积小 C、密度大,体积小 D、密度一样,体积小 5、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例如:在农业上: (举一个应用例子) 在商业、工业中: (举一个应用例子) 在航天工业中采用 材料;在产品包装中采用 材料作填充物,防震,价廉。 课后练习另附 板 书 设 计 1、 密度与温度 热胀冷缩 水的反常膨胀 2、 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 学 反 思 第十二章 力和运动 课 题 12.1 运动的描述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过程 方法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情感 态度 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教学难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飞行员驾驶飞机在2000m高空飞行,忽然他看到身边有一样东西和飞机在一起飞翔,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随手抓过来一看,原来不是昆虫,而是德军发射的一颗子弹!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他能抓住飞行的子弹呢? 引入课题:第一节 运动的描述 合作探究 一、机械运动的概念 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运动的现象? (1)观看录像资料(教师用书光盘中运动的描述内容) 总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分析实例: 足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教室里,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思考: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总结: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强调:“物体位置的变化”并区分“化学变化”“思想变化”“生理变化”等,并举例。如:五四运动,小树长高等。 二、参照物 (1)播放一部分选择不同参照物所产生不同感觉的教学VCD,使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然后提问:“为什么乘客会产生这样的错觉?”组织学生讨论, 听故事,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件发生。自己模拟当时的场景。初步认识运动的相对性。 学生举例,各抒已见。 从中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并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分析、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得出:运动的物体位置改变了,静止的物体位置没有改变。 学生理解并记忆。 学生进行分析,并作答。 让学生在惊奇中讨论事件发生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体会生活中的运动现象 通过看录像了解运动现象,并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积极思考,保持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理解物理学中对机械运动的定义。 进一步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初步明确乘客判断运动和静止所选的不同以后,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2)引导学生完成实验,并分析。 实验: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让学生讨论回答: 选取课桌作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选择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 选择尺子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得出参照物的概念: 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 思考:什么物体可以作为参照物呢?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一起描述图12.1—3卡车的运动情况:选取地面做参照物,卡车是运动的;选取收割机做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从而得出: 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描述图12.1—4的各种情形物体的运动状况。解释开始讲述的故事和成语故事1、<<刻舟求剑>>: 有一次,一个楚国人坐船 过江,船 到江心时一不小心,他失手把心爱的宝剑掉到了水里。好心的船夫愿意帮他捞剑,可是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把掉剑的位置刻在船身上,说:“不用了,等船靠岸后再说吧!”船靠岸以后,他才请船夫从他刻了号的船边下水,替他打捞宝剑。 问船夫可能找到剑吗?从物理的角度解释为什么? 2、行车,顺风时有时会感觉到无风;有时虽然没有风,但骑在摩托车上却感觉到风很大。 提问:要想很容易的抓住某物体,手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应满足什么条件?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1.什么是机械运动? 2.什么是参照物?为什么要选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学生分析讨论。乘客产生错觉的原因 学生自己实验 思考、回答问题,明确课桌、课本、尺子三者的关系。 根据前面提到的例子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参照物的选取方法: 1不以研究对象自身为参照物 2一般选地面或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为参照物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 观察图片,思考回答 为什么说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是相对静止的? 解释故事中的现象和实例 1、(船夫不可能找到剑。这个楚国人选定的船作参照物,行驶的船相对于剑是运动的。) 2、(风是空气的流动形成的。骑自行车时,顺风时若车速与风速相同,则骑车人与流动的空气保持相对静止,会感觉到无风;摩托车行驶时骑在车上的人与空气相对运动,而且摩托车行驶很快,所以觉得风很大。) 思考讨论得出:手与物体处于相对静止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明确对运动物体的描述,标准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关注学生实验,使学生认识相对不同的标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不同,因而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一个标准。 深入理解参照物的定义 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图片进一步明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首尾照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 堂 练 习 (1)、动手动脑学物理。(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也叫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它绕地球转动一周的时间与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相同,且它的运动方向和地球自转的运动方向也相同,所以相对于地面上的任一点的位置都不改变,因此,地面上的人从任一观察点去看卫星都是静止不动的. 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一周大约需要21小时,确切地说是23小时56分.) (2)、补充练习 1、小明同学乘火车去旅游.“火车开动”前后他一直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 地看着火车外的景物,他发现路旁的“树正在飞快地后退”.这段话中加引号的三种运动情况,各以什么为参照物? 2、在现代交通中,高速列车已成为现实.为了不影响高速列车的运行,有人设想,若能使高速列车在进出站时既不停车、又能上下乘客,岂不更好.你能进行这样的设计吗?若能设计,说明理由. 3、两只轮船沿河岸顺流而下,甲船在前,乙船在后,甲船的速度大于乙船的速度,甲船上的人感到乙船在后退,甲船上的人所选择的参照物为( ) A、甲船 B、乙船 C、一定运动 D、 都有可能 4、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 ) A、运动的物不能做参照物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 C、任何物体都可以作参照物 D、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 课后作业另附 板 书 设 计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mechanical motion)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时,物体的运动或静止的情况不同.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2.2 运动的快慢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过程 方法 通过速度的探究体会速度的大小 体会速度在实际中的应用 情感 态度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速度的计算 教学难点 速度单位的计算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导入 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如: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军事上总是希望导弹、作战飞机能够飞得快些…… 。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如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合作探究 提出问题:物体运动有快有慢,哪些方法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放录像:龟兔赛跑,让学生思考、交流。 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 速度的定义: 提出问题: (1)运动会的百米赛跑时,在比赛过程中判断哪位运动员跑的快些,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在终点时我们又用的是什么方法? (2)小华步行,而爸爸骑自行车,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怎么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 总结: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计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时间短运动快,时间长运动慢;也可以计算出相同时间运动的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路程短的运动慢。 物体的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类比电功率的定义引入速度的定义 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学生思考体会 观察多媒体录像(教师用书中的光盘:龟兔赛跑)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得出: 1、比较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 2、比较相同时间所经过的路程。 学生分析后回答。 在比赛过程中我们看谁跑在前;在终点我们看谁用的时间短。 小华和爸爸我们看谁用的时间短。 学生理解速度的定义。 回忆自己熟悉的情景,进入学习情境 通过录像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 总结判断速度大小的两种基本方法。 进一步熟悉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引入速度的定义,并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速度的计算公式:v=s/t 单位:米/秒 m/s 千米/每小时 km/h 例题: (1)1m/s= km/h (2)5m/s= km/h (3)72km/h= m/s (4)一位百米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s,而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h,请比较哪个快? (5)课本第32页例题 (6)观察多媒体录像体会速度的意义。 引导学生观察速度表、(课本第32页例题12.2-1) 路标的物理意义。 例如、如图所示是济南高速公路上的一个交通指示牌。试说明指示牌的含义,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指示牌到青岛最快要几小时? 2、“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如何准确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呢? 3、匀速直线运动 (1)、你认为匀速直线运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2)、什么是平均速度? 阅读科学世界第33页体会时间放大镜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1、 速度的定义 2、 频闪摄影的特点 3、 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学生练习 认识速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速度表上各个数值的物理意义和路标上各值的物理意义 学生阅读第32页想想议议思考如何利用频闪摄影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图甲和图乙中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区别。 思考、讨论 得出特点: 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快慢不变。 学生阅读,交流时间放大镜的作用 你学到了什么 熟悉单位换算及速度计算 将知识用于生活。了解一些交通标志的意义 利用科学的方法可以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说明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某些物体的运动可以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让学生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美感 回首调节,纳入知识系统 课 堂 作 业 一、动手动脑学物理 二、补充练习: 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 120m,则它的速度为 m/s,其物理意义为 。 3、一个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 A、80m/s B、10 m/s C、5 m/s D、无法判断 4、善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 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5、下列速度,按大小排列的顺序是( ) (1)运行中的火车的速度是72km/h (2)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轿车的速度是1.8km/min (3)草原上狂奔的猎豹的速度是28m/s A、(1) (2) (3) B、(3 ) (2) (1) C、 (2) (3) (1) D、(1) (3) (2) 6、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第1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2h内通过的路程是80km,在第3h内通过的路程还是80km,小华说该汽车在这3h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则认为汽车在这3h内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谁说得对?谈谈你的看法。 课后练习另附 板 书 设 计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 速度 单位:米/秒(m/s,m·s-1)千米/时(km/h) s=vt 计算:v= t=s/v 概念 平均速度 计算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2.3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过程 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情感 态度 认识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教学难点 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用具 刻度尺20个(100cm)、秒表20个、铜丝。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复习:(1)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直接测量速度的工具?(2)由v=s/t,要测量物体的速度,必须要测出什么? 过渡:如何测长度和时间呢? 合作探究 一、测量的必要性 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提出问题:你能告诉我他的体温、身高、质量吗?估计一下谈谈你的结论,要想得到准确地数值应该怎么做?引入长度的测量 二、长度的测量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1) 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 (2) 让学生找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 ①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柞”。 ②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人步行时,平均一步的长度;某一个手指的宽度等。 2、为什么引入国际单位制? 3、长度的单位 (1) 复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等。 (2) 阅读课文第36页“小资料”: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及了解“米”的准确定义。 (3) 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 学生大胆举例,大胆回答: 测出长度和时间。 学生各自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根据,回答问题 学生观察测量工具 学生阅读课本第35~37页 让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做一做,试一试。 回忆:为什么要制定国际单位?回答。 记忆长度单位及其进率。 让学生多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同时激发学生求知欲 体会测量的必要性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会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体会单位的国际化的意义 记忆长度单位及其进率,使学生达到灵活掌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mm)、微米(μm)、纳米(nm)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4、进行估测身边物体的长度,教师出题。 5、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测量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零刻线、最小分度值;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学生分组实验。测量物理课本宽度、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测细铜丝的直径。 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上进行测量,圆心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二、时间的测量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例举测量时间的工具。 1、单位:秒 (s) 小时 (h) 分 (min) 2、测量工具:停表(秒表)、机械表、电子表、石英钟 古代:日晷、沙漏 3、介绍停表的使用方法;关键是停表的分度值。 4、体会生活现象所用的时间: (1)人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是0.8s (2)人眨一次眼经历的时间大约是0.4s (3)人打一次哈欠经历的时间约是6s 三、误差 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2、由于测量工具不可能制作得绝对准确,测量环境和测量者的不同等因素对结果都有影响,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工具、方法、以及误差 学生回答 学生熟悉刻度尺的使用,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分组进行实验方案的交流和讨论,并进行实验。 归纳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化曲为直法、等量替代法、累积法、滚轮法等 思考,举例。 体会生活实例 看书第38页最后一个自然段,归纳误差的相关知识 学生理解记忆 个别小结,其他补充 使学生对身边的物体的长度有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知道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可以用间接地方法测量 培养学生多注意观察生活现象 增长见闻,丰富知识 将知识用于生活 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自学能力 反馈本节课的收获,巩固知识 课 堂 练 习 1、 动手动脑学物理 2、 补充作业 (1)、下列有关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量 B、被测物体的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的量程 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相平 D、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选用恰当的单位分别填入横线上:(1)某人身高18.2 (2)物理课本宽18.23 (3)写字台高63.6 (4)玻璃的厚度约为5×10-3 (5)某原子的直径约为3×10-10 (3)、关于测量误差和测量中出现的错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错误和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C、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D、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4)、体育课上测量学生跳远成绩时,体育王老师选择下列哪种尺子比较合适( ) A、分度值为1mm的米尺 B、分度值为1cm,量程为1.5m的软尺 C、分度值为1cm,量程为10m的卷尺 D、分度值为1dm,量程为20m的卷尺 (5)、四位同学分别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 )A、25.82cm B、25.82 dm C、25.81m D、25.816cm(6)、单位换算:(1)0.28km= m= cm (2)83μm= nm= m (3)720s= min= h (4)36min= h= s (7)、下列物品的长度,最接近15cm的是( )A、橡皮的宽度 B、课桌的高度 C、文具盒的厚度 D、圆珠笔的长度 (8)、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是对鞋长的另一种记法,王强穿42号的鞋恰 好合适,则王强的脚长可能是( )A、26cm B、42cm C、22cm D、21cm 课后作业另附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2.4 力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过程 方法 1、 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 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情感 态度 1、 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 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 力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学用具 弹簧、气球、细线、磁铁、铁钉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引言:日常生活中经常说到力这个字,在物理学中力的含义又是什么? 合作探究 一、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让学生描述在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 板书部分例子: 运动员举起杠铃;人推动小车;起重机吊起重物;汽车拉动拖车;压路机压紧路面;磁铁吸引铁屑。 在上述例子中那些物体对那些物体起了怎样的作用? 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即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介绍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二、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1)磁铁靠近钢球,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2)、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让学生分别举出生活中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的例子。 归纳出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的快慢和运动的方向,而运动状态改变指物体运动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同时改变) 查字典理解力这个字的含义 学生举例。 分析各实例后回答问题。 (运动员、人、起重机、汽车、压路机、磁铁)对(杠铃、小车、重物、拖车、路面、铁屑)施加(举、推、吊、拉、压、吸)的作用 找出上例中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学生观察实验,思考问题,讨论分析使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 分析上面例子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会学习,知道物理中的力与字典中的含义不同 体会物理从生活中来。明确力的定义,准确判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通过实验得出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 明确运动状态的含义;体会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力的单位: 演示: 用大小不同的力向里挤压一个皮球,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归纳出:力的单位:牛顿 简称牛 符号:N 感受1N力的大小(拿起两个鸡蛋、托起一袋方便面) 四、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以开门为例,说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是看不见的,如何把力准确地表示出来呢? 类比光线引入力的示意图 练习:作出下面各力的示意图: ①沿水平方向向右拉物体A的拉力. ②沿竖直方向向下压物体B的压力. ③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受到水平向左20 N的拉力和水平向右25 N的拉力. 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引言:如果你用手拍桌子,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根据这一现象你想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设计课堂上能做的实验。 实验后归纳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利用上面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向后划水,船为什么向前前进? (2)、用脚踢足球,脚为什么感到疼? 引导学生分析既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为什么马拉车,车向前走;鸡蛋碰石头,鸡蛋却破了。 引入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力,主要包括(力的定义、单位、作用效果、三要素、示意图、力的相互性)知道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画力的示意图,能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观察实验,并感受力的大小。 学生实验:请男女各一名同学上台演示拉拉力器的过程,使学生再一次感受力的大小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实际操作开门,思考、讨论、分析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学生看书第42页最后一个自然段,分析力的示意图的做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练习,三名同学分别板演三题.练习结束后教师点评. 学生拍桌子,谈谈自己的感受(疼) 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学生解释现象 思考讨论问题得出:相同大小的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不同。 归纳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通过力的大小引入力的单位 感受1N力的大小 从生活实例中归纳物理知识, 通过类比法来引入新知识便于学生理解 练习画力的示意图 体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体会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纳入知识系统 课 堂 练 习 动手动脑学物理 补充练习1、人踢足球时,是 和 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若以人为研究对象,则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若以足球为研究对象,则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这恰能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2、小南同学学习了力既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开关的知识后,想探究一下力能否改变物体的形状的小实验。于是她找了一个厚玻璃,用手捏瓶子,她并未发现玻璃瓶发生形变,经过思考后她又 ,这充分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物理学中通常用力的示意力来表示力,即用一根 的线段来表示力,在受力的物体上沿着 画一条 的线段,其中 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 ,在示意图旁边用 和 标出力的大小,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 。 4、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有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课后练习另附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2.5 牛顿第一定律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物体的惯性 过程 方法 1、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 通过活动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情感 态度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通过惯性现象,向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1、 用实验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2、 理解惯性是物体能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属性 教学难点 1、 探究“受力物体怎样运动”的推理过程 2、 解释日常生活中与惯性有关的物理现象。 教学用具 斜面小车、棉布、毛巾、惯性演示器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教师举例(播放课件)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草地上滚动的球会停下来等,引导学生对以上现象中力和运动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合作探究 1、 牛顿第一定律 1、 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和意大利学者伽利略两人的结论。 教师演示下面实验 师生分析:实验中的相同条件是什么? 实验中的不同条件是什么? 我们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什么? 若受到的阻力消失了小车将怎么运动? 2、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学生观察 学生思考、回答表达自己的看法 学生阅读课本第44页古希腊.....两学者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论断,并进行分析。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注意每次实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分别是什么,学生自己设计表格,将实验结果填入表格。 分析实验数据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 学生阅读课本第45页“牛顿第一定律”一段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使学生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有个初步认识。 体会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虽教师在做实验,但能让学生参与的就交给学生。 分析实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知道此定律是推理得到的又能经受住实践检验的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 惯性 引言: 从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知道,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原来静止的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物理学中用惯性来描述这一特性 1、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实验:惯性实验演示器。 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器{水杯、水、硬木片、矿泉水瓶、一角硬币(或其他比瓶口小的物体)、硬纸张、直尺和其他学习、生活用品}设计实验例举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3、提出问题:在上述例子的基础上对于惯性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可以补充 例如惯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什么样的物体有惯性?惯性的大小是否与速度有关?如何描述物体的惯性? 4、惯性的利弊 (1)人们可以利用惯性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的方便,如将东西扔出去,将衣服上的灰尘拍打掉等,引导学生举例。 (2)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惯性给我们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许多不便。如:快速行驶的汽车不能立即停下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交通部门都采用了哪些措施?发布了哪些禁令? 为了安全,在汽车上安装了哪些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的装置。阅读课本第47页“科学世界”。 点拔: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而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由于惯性表现出的运动规律,其实质是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物体具有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课堂小结 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得出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惯性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学生记忆惯性概念,回忆生活中的惯性。 学生观察实验,设计自己的实验,思考举例 学生思考、讨论提出问题 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归纳后得: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应说物体有惯性或由于惯性,但不能说惯性的作用 学生举例。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学生阅读、了解 学生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现象。 承上启下,加深知识理解 通过自己操作进一步理解惯性现象。 使学生对惯性有进一步的认识,全面了解惯性 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唯物辩证观。 知识与实践相联系。 知识再升华。 课 堂 练 习 1.如图所示,关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1)实验中选择“斜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滑下的目的_______________; (3)小车在不同物体的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5)进一步进行推理,如果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将______ 2.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变化 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会运动. 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4.人站在匀速行驶的船上,竖直向上扔个小球,则小球(不计空气阻力),下落后( )    A.落回到人手中 B.落到人前方 C.落到人的后方 D.无法确定 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被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运动时惯性大 B.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物体就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紧急刹车时,乘客前倾,是因为人失去了惯性B.跳远前助跑,是为了增加人的惯性。 C.紧急刹车时,乘客前倾,因为受到惯性作用。D.跳远前助跑,是为了利用惯性。 课后作业另附 板 书 设 计 1、 牛顿第一定律 1、 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意义:力学基础定律之一。 2、 惯性 1、 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 2、 惯性现象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2.6 二力平衡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2、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及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过程 方法 1、 通过观察分析,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及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情感 态度 1、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由浅入深的科学方法 3、 在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条件及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教学难点 知道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教学用具 硬纸板、滑轮、细线、钩码、铁架台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引言: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在现实中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为什么还会有许多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 合作探究 举出生活中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 引导学生分析其中二例中物体的受力情况,主要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分析。 在实例中书包手到的各个力的作用效果互相抵消,书包处于静止;汽车受到的各个力的作用效果互相抵消,汽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结论:1、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几个力称做平衡力 分析刚才学生举的实例,讨论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最少需要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力的个数是否一定为偶数。 2、 二力平衡的条件 引言: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最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有什么特点呢?说出你的猜想 学生设计实验讨论实验过程 学生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点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决定力作用效果的三要素,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从这三要素来考虑。 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思考、讨论、举例 例如学生提着书包不动,书包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在平直的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汽车受到四个力的作用,拉力、阻力、重力、支持力而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学生解释例子,讨论问题得出:最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受力个数不一定为偶数 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猜想 学生分组实验 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引起冲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生活出发研究问题,降低问题的难度,回忆旧知识。 加深对平衡力的理解 体会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要求: (1)使作用在硬卡片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当两个力大小不等时,卡片如何? (2)使作用在硬片上的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卡片如何? (3)使作用在硬卡片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没有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如何? 放视频(教师用书视屏资源二力平衡)回顾实验过程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只有满足条件的两个力才是平衡力。 3、 二力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阅读课本第48页的后两段,并观察2、3、4图。 4、 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平衡力必须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必须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相互作用力 平衡力 相同点 大小 相等 相等 方向 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区别 作用对象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作用时间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没有时间关系 力的作用效果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一般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 两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使物体保持平衡 课堂小结 1、二力平衡 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二力平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学生讨论、制定实验方案,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最后由学生报告实验结果。 学生看视屏,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学生阅读、讨论。 学生回忆知识并区别,说出自己的看法,填表。 学生与教师一块回忆、总结、作答。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进一步体会在此实验过程的基础上如何得到结论的。 知识应用于生活。 学会相似知识对比记忆、学习 课 堂 练 习 一、动手动脑学物理 二、补充作业 1、汽车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F,受到的阻力为F. (1)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2)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3)当F<f时,汽车做什么样的运动? 2、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受拉力和阻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 D、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锦囊直线运动状态 3、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将其中一个力去掉,则( ) A、物体一定静止 B、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 C、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 D、物体一定做变速运动 4、一个跳伞运动员重500N,下落速度逐渐增大,则此时空气阻力一定--------- 500N;若跳伞运动员以5m/s的速度匀速下落时,空气对它的阻力 500N;若他减速下落,此时空气对它的阻力一定--------- 500N。(不计伞重)(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课后作业另附 板 书 设 计 1、二力平衡 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二力平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教 学 反 思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课 题 13.1 弹力、弹簧测力计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 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 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过程 方法 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的工具的基本方法。 情感 态度 1、对周围生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服务器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3、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学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教学难点 弹力的产生原因。 教学用具 各种测力计、钩码、弹簧、橡皮筋、泥、刻度尺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引言: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利用直尺、橡皮筋、弹簧、泥、纸以及同学们能找到的物体,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要求设计尽量多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请一个小组把他们设计的实验展示给大家。 其他同学补充新的实验,汇成下表 物体受力后的形状 撤去力后的形状 用力压一把直尺使它变弯 直尺恢复原状 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 弹簧恢复原状 铝导线用力折弯 铝线不能恢复原状 橡皮泥用力捏,扁了 橡皮泥不能恢复原状 用力折一张纸,纸被折弯 纸不能恢复原状 用力把橡皮筋拉长 橡皮筋能恢复原状 观察表格中的信息,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看书52页第1、2、3自然段,结合刚才实验所得归纳弹性与塑性、弹性形变和弹力 板书:1、我们把像弹簧这类物体一样所具有的这种特殊性质,叫弹性。 2、像橡皮泥,在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在物理上,我们把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学生回忆力的作用效果,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讨论、设计并操作实验。并描述自己的实验过程 1、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失去拉力,弹簧恢复原来长度。) 2、铝导线用力折弯,变弯了。(失去力不恢复原状。) 3、直尺,用力压变弯了。(失去力后恢复原状。) 4、橡皮泥用力捏,扁了。(失去力不恢复原状。) 学生们讨论得出结论:物体受力会发生形变,撤去力后有的物体能恢复形变,有的物体不能恢复形变 看书归纳知识判断弹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得到: 这样过渡自然,便于理解 学生自主设计体会实验的过程,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展示自己的杰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会分析归纳的方法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弹性形变:物体在弹性范围内发生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4、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我们把这种力就叫做弹力(elastic forcc)。 继续探究 请一名女生和一名男生上台拉动拉力器,提醒全体同学注意观察,有什么发现? 给你一根弹簧,其它器材任选,来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教师巡回指导) 找一组同学说出自己的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记录 弹簧 原长(cm) 拉力 (N) 弹簧 长度(cm) 弹簧 伸长长度(cm) 3 50 4 1 100 5 2 150 6 3 进一步提出问题(弹簧伸长与拉力的具体关系)收集证据与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成正比。)根据这一原理制成了弹簧测力计 1、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由弹簧、挂钩、拉环、刻度、指针等几部分组成 2、使用测力计应注意下面几点:(对比以前学过的仪器) (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将弹簧秤的指针调到零点. (3)使用时力的方向必须和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使弹簧秤能自由伸缩而不受阻碍、若指针与外壳有摩擦,应及时消除. (4)观察弹簧秤的量程与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 (5)弹簧秤稳定时才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与刻度板面垂直. 用测力计体会1N、2N、5N各力的大小 3、其它测力计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弹性和塑性,知道了什么是弹力,了解了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是使它发生形变的其它物体.判断产生弹力可依据两点: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和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或拉伸。 学生观察实验 弹簧受到的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学生开始分组实验,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观察弹簧测力计,归纳熟悉其构造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学生体会各力 全面认识弹力及相关知识 提出问题(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关系)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巩固实验探究的过程 回忆各种器材的使用方法 进一步体会各个力的大小 课 堂 练 习 1、 动手动脑学物理,教师演示第一题 2、 补充练习: (1)、橡皮泥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 ,当弹力作用在物体上时,会使物体发生 形变。 (2).在一定范围内拉弹簧,弹簧所受的 越大,它被拉得 ,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的这种性质制成的。 (3).如图12-1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分度值为 ,此时的测力计的示数为 N。 (4).在实验室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力计的范围 (5).小明在实验室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重时不小心将物体挂在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0N,则该物体重是 ( ) A.一定为10.0N B.一定小于10.0N C.一定大于10.0N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课后练习另附 板 书 设 计 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特性. 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应 用 原理:弹性限度内,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越长 制作(构造):弹簧、指针、刻度板、拉钩、吊环、外壳 (1)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加在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其量程 (2)使用前将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 (3)使用时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一致 (4)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板面垂直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3.2、重力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了解重力的定义、方向、大小及作用点 2、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过程 方法 1、在搜寻大量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设计实验、讨论等方式了解重力 2、经历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过程。培养研究探索的能力 情感 态度 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兴趣,养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 重力的方向 教学用具 天平、测力计、钩码、不倒翁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思考回答:哪些因素可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并举例说明 板书“方向、作用点、大小。” 哪位同学愿意把“苹果落地”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合作探究 1、 万有引力: 用细线拴住橡皮,甩起来: (1)先绕手做圆周运动,后放手,橡皮会飞出去。分析:还能做圆周运动吗?为什么? (2)再做实验,绕手做圆周运动,不放手。分析:此时为什么橡皮不会跑掉? 教师引导学生引入万有引力。 在此基础上引入重力的定义 2、重力: 板书:(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知道了什么是重力,你能否像牛顿一样提出“对于重力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重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同学们提出猜想? 重力的大小可能与 ①物体的体积;②物体的质量;③物体的形状;④它相对地面的位置;⑤物体的密度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2)板书: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成正比。 用公式表示为:G = mg G—重力—单位(N) 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引发了出奇的深思“树上落下的苹果为什不向别的地方飞去,而是一定向下落?”是否与星星在天上运动有某种联系呢? 学生思考、回答。 体会万有引力。 思考后回答①重力的方向向哪?②重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③重力的作用点在哪里?④重力有何应用?⑤重力有哪些危害?如何避免?⑥天上的飞机、海上的轮船都受重力的作用吗?⑦谁对物体施加了重力?…… 分析逐一排除,重力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找学生配合教师共同演示(天平测质量弹簧秤称重力)列表取数据3组,分析数据得出结 利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做好上新课的准备 使学生初步了解万有引力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要进行归类,并告诉学生:有的在本节课研究,有的在课后研究,有的在将来研究。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m—质量—单位(kg) g=9.8N/kg g的物理意义:质量为一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N。 举例:A、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物体最终都会落回地面。 B、教室里吊电灯的线总是竖直向下。 C、盖房时,必须盖成竖直向下的,才牢固。 学生看书后归纳出: (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形状、材料是否均匀等有关。对于材料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就是这一物体的几何中心。如:正方体的重心在它的中心,均匀球体的重心在它的球心,粗细均匀的木棒的重心在棒的中点等。 对于“不倒翁”现象: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它的重心较低,并且重力的作用使它回到原来的位置。 对于走钢丝演员表演出现不平衡时摆动标杆的动作,是因为走钢丝演员的重心必须落在钢丝上才不会倾倒,手中握有一根长杆是为了调整重心的方便。 找不规则物体重心的方法: 悬线法、支撑法找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教师实验演示。 阅读科学世界 课堂小结: 1、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沾到 尘埃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2、重力的概念:我们把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9.8N/kg,粗略计算时可取10N/kg。如果用g表示这个比值,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G/m=g或G=mg。 4、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5、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质地均匀规则形物体或质地不均匀不规则形物体重心位置。 论:1、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也越大。2、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10 N/Kg。3、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成正比。 你从例子中得出重力的方向是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它在日常生活 中有哪些应用?1、 2、检验桌面是否水平的仪器(水平器) 学生举例,并体会规则形物体的重心位置。 学生观察实验并举例,体会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并记忆。 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中实例,再上升到理论。再回到生活。 通过科学想象,来感悟知识 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体会物体重心的位置。 了解找不规则物体重心的方法。 了解万有引力与航天的关系 使学生对知识有一系统了解 课 堂 练 习 一、动手动脑学物理 (3题提示) 二、补充练习 1、 举出日常生活中利用重力的实例。 2、 自制一个水平器,用它检验桌面是否水平。(写出所用器材,检验的方法及原理。) 3、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人登上月球后那些方面和在地球上不一样?并说出原因。 4、完成下表. 物理量 区别和联系 质量 重力 区 别 概念 符号 单位 量性 大小与地理位置关系 计算公式 测量工具 联系 课后作业另附 板 书 设 计 第十三章 一、重力 1、 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2、 重力的三要素 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 = mg 。 3、思维程序: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3.3 摩擦力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摩擦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知道摩擦的利与弊 过程 方法 1、 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2、 知道摩擦的利与弊 情感 态度 通过对摩擦力的利与弊的分析,养成一分为二看问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解释生活中的摩擦现象。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主的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 小车,弹簧测力计,大砝码,毛巾,棉布,长木板。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在生活中有下列问题你能想办法解决吗? 问题1:小明让妈妈他买了一瓶水果罐头,可小明怎么也打不开盖子,你能帮助他吗? 问题2:小华星期天要去参加学校的攀岩比赛,你认为小华怎样做才不易滑下来而尽快到达终点? 问题3:小红的妈妈去市场买回了几条泥鳅,可小红怎么也抓不住,怎么办呢? 这么多的主意,大致归纳一下,垫上毛巾、棉布或在手上沾沙子、抹防滑粉等是增大摩擦力。今天我们学习摩擦力 合作探究 一、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现在同学做一游戏:(1)用手按在桌面上滑动,手有什么感觉?(2)用脚在地面上蹭一蹭,脚有什么感觉? 教师点拨:(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 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 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补充: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也会在接触面上产生摩擦力 为什么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三要素有什么特点?教师补充产生的原因总结方向和作用点 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 1:[生]拧盖子时垫上一块毛巾或棉布.[生]找一个力气大的人去拧.[生]用螺丝刀撬一下盖子再拧.[生]用一个工具夹住盖子使劲拧. 2:[生]让小华穿上一双有花纹的鞋.[生]向上攀的时候用力抓紧绳子.[生]戴上有花纹的粗布手套或在手上抹上防滑粉。[生]在绳子上打上一个一个的结. 3:[生]抓泥鳅时戴上防滑手套.[生]抓以前在手上沾上沙子,然后用力抓.[生]把泥鳅打死后再抓.[生]给泥鳅前裹上一层布,再用力抓. 学生开始实验,互相交流感觉,桌面(地面)对手(脚)有阻碍作用 理解记忆摩擦力的定义 学生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接触面粗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大小很难测量。 创设一个开放的环境,激发学生思维。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 充分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更多的同学参与实验 加深对摩擦力的全面理解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归纳学生的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所受压力、接触面的大小…… 设计实验:根据学生的猜想,让学生选择桌面上的器材,设计实验去验证猜想的正误。 进行实验:让学生用设计的实验去进行验证猜想,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怎样测量摩擦力? 拉动木块时,木块必须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弹簧秤的指针不动,这时拉力等于摩擦力)。 实验情况 实验条件 测力计示数F/N 压力情况 接触情况 甲 一个木块 光滑木板 乙 一个木块 粗糙木板 丙 一个木块 桌面 丁 一个木块 一个重物 桌面 分析与论证:让学生将实验数据整理、分析、归纳出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同一接触面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评估与交流:实验设计中有没有失误之处?怎样弥补不足?拉木块运动是否匀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稳定?怎样进一步改进,减小误差? 三、摩擦的利与弊 让学生开阔视野,阅读“科学世界”栏目“摩擦与我们”,找出并讨论摩擦的作用和危害,如何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如何利用摩擦?回顾开始的问题 课堂小结: 1、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二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3、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或使接触面变得更粗糙等。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减小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将接触面做得尽量光滑;使接触面互相分离;用滚动代替滑动等。 学生思考、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 学生设计实验。 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对数据进行整理、讨论、分析、归纳、总结。 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评估,交流如何减小弹簧测力计计数的误差。 学生阅读后思考、总结增大摩擦及减小摩擦的方法。 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的例子。解决开始的问题中用到了什么方法 学生测评、小结,谈谈在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体会物理学中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教师与部分实验小组的探究工作,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分析问题、归纳结论的能力和勇于发表见解的意识。 引导学生积极评估,养成科学探究和交流合作的好习惯。 让学生谈对本节课的收获,并进行测评反馈,巩固学过的知识。 课 堂 练 习 1、动手动脑学物理 2、补充作业:(1).当用铅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的摩擦是 摩擦,用转笔刀削铅笔是,笔刀与铅笔之间的擦擦是 摩擦。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的摩擦是 摩擦。(2).缝衣针的表面磨得的光滑发亮是为了 ,急刹车时,紧握车闸把是通过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有滚珠轴承,它可以变 摩擦为 摩擦来减小摩擦力。(说明各种摩擦力的区别) (3).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 A.自行车车闸皮与轮圈之间的摩擦 B.火箭升空中火箭与空气的摩擦 C.圆珠笔的笔珠与纸面之间的摩擦 D.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 (4).在家里的卫生间里,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卫生间地面应铺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 C.脚底下放一条毛巾 B.人沐浴时穿的拖鞋底要带有凹凸花纹 D.穿鞋底光滑的塑料拖鞋 (5).如果世界上不存在一切摩擦, 那么下列哪一现象不会发生 ( ) A.吃饭时,饭将从我们的嘴里滑掉 B.人将寸步难行 C.不能用螺钉螺母固定工件 D.物体将远离地球而去 (6).下列关于摩擦力认识正确是 ( ) A.摩擦力总是在物体运动时产生的 B.摩擦力在生产和生活中总是有害的 C.增大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大滑动摩擦力 D.常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 课后作业另附 板 书 设 计 三、摩擦力 1、定义: 摩 2、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擦 压力的大小 力 3、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小压减力 4、增大摩擦 增大压力 减小摩擦 使接触面光滑 力的方法 使接触面粗糙 力的方法 变滚动为滑动 变滑动为滚动 使接触面分离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3.4 杠杆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认识杠杆和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2、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3、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一些应用 过程 方法 1、 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 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 3、 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情感 态度 1、 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 2、 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 3、 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什么是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杠杆的应用 教学难点 杠杆力臂的概念 教学用具 常见的杠杆、弹簧测力计、钩码、演示用杠杆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一句豪言壮语:“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把地球撬起来”。他的话有道理吗?这一节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合作探究 1、杠杆 仔细观察如下所示的几幅图,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在图中撬棒、跷跷板、抽水机的手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板书) 进一步思考:对于杠杆的形状等有什么要求吗?你还能举出其他用到杠杆的实物吗?。 为了更好的了解杠杆,我们先要熟悉几个名词: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学生阅读课本第64页,了解五个名词的概念。 总结:动力和阻力都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作用效果相反。支点可以在杠杆的中间也可以在两边。 学生体会、理解这句话并作出初步判断,是正确还是错误。 学生观察图形,分析其共同特征,准确找到研究对象 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得: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但必须是硬的。 举例。 看书64页初步了解这几个名词。 学生阅读并总结。 激发学生兴趣 学会从常见的事物中寻找共同特征的方法 深入了解杠杆,能从生活中找到用杠杆的例子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示范画力臂向学生强调注意事项:力的作用线是沿着力的方向的一条直线,⑴ 画力臂时,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要在支点和垂足两端画上箭头。⑵ 若力臂在杠杆本身上,此时力臂用大括号标出,但括号要将端点落在支点和力的的作用点上。⑶ 要用字母l1和l2标明动力臂和阻力臂。 练习:画出下列各图的力臂。 2、杠杆的平衡条件 (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创设情境:用手将一根长刻度尺支住中心支起达到水平平衡;若手不在中心位置,要想使尺子再次平衡你将如何办?你认为杠杆要达到平衡需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引导学生按课本提示,独立完成探究过程。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找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进一步分析不平衡的原因。 教师给出平衡条件: F1×l1=F2×l2 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评估。 (2)杠杆的应用 学生阅读课本第66页“杠杆的应用”。找出杠杆分类的标准 引导学生对杠杆进行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并举例。 课堂小结: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一根硬棒。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力臂的画法。 4、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5、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学生根据阅读理解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学生练习,测评。 师生一块演示小实验,并思考杠杆平衡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杠杆再次平衡的方法,并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可能跟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有关。 学生进行实验验证。 学生讨论各自的实验结论,找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生充分讨论与交流。 对自己的实验进行反思,评估。 学生阅读并举例。找到杠杆的分类标准(1)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关系(2)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 学生回顾本节内容,谈收获。 教给学生作图要规范 加深对动力臂及阻力臂的理解。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了解杠杆的应用。知道各类杠杆的特点 课 堂 练 习 一、课堂训练 1、 过点O作沿力F1、F2方向的直线的垂线 2、下列关于杠杆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只能是直的; B.杠杆一定有支点; C.杠杆的支点可以不在杠杆上;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1题图) 3、现在来看看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杠杆分别属于那种杠杆。 剪刀、 瓶起子、 筷子、 镊子、钳子、 钢笔写字、 钓鱼杆、铡刀、指甲、 起钉锤、天平 4、下面为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把相应数据填入下表,以供分析支点右方钩码重作动力,(g=10N/kg) ①、调节杠杆 ②、在杠杆左端10厘米处挂2个钩码,右端挂一个钩码,使杠杆平衡,应挂在离支点 厘米处 ③、左端钩码个数不变,移到30厘米处,右端钩码位置不动,使杠杆平衡应 (填“加”或“减”) 个钩码,右端共几个钩码 ④、两边在个各加一个钩码,使杠杆平衡,可使阻力臂为 厘米,动力臂为 厘米(尽量取整数) 二、动手动脑学物理 课后练习另附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3.5 其他简单机械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3、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 过程 方法 1、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 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情感 态度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初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教学难点 对滑轮、斜面和轮轴特点的探究。 教学用具 滑轮组一套、滑轮、钩码、测力计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观察69页图13.5—1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述漫画中的情景。问题:小轮子在图中起了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下面同学们来做个实验:想办法利用一个滑轮把钩码提起来。器材:一个滑轮、细线、一个钩码、铁架台用图形画出你所采取的方法(找两名学生画到黑板上)。 你能找出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 1、定滑轮:在滑轮工作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叫做定滑轮。 2、动滑轮:在滑轮工作时,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移动。再给同学一个测力计,能找出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工作时有什么特点?总结出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定滑轮的特性: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等臂杠杆。 动滑轮的特性: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举出生活中用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例子。 观察图思考图中发生的事情。 学生分组实验探讨提起钩码的方法并用图形表示。 学生观察图形找不同,在提起钩码时,(1)滑轮的运动状态不同.(2)同学用力的方向不同。 学生继续实验,观察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时测力计的示数与所提钩码的重力有什么关系。 举出生产、生活中见到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地方。 通过故事讽刺不懂科学而闹出的笑话,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带着强烈的兴趣开始学习滑轮。 让学生从事实及平常观察到的定滑轮、动滑轮,认识定滑轮、动滑轮。学会描述、总结事物特征。能分辨出定滑轮与动滑轮。 通过进一步实验,得到其各自用力的特点。 从生活中认识滑轮。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进一步提问: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那么如果想省力又想改变用力方向,该怎么办? 在此基础上引入滑轮组。 3、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 特性: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省力情况: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和重物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评估,对可能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总结:在刚才的实验中存在一些误差究其原因可能有:使用滑轮时轴处的摩擦、绳与轮的摩擦、测力计的重、动滑轮重、绳重等。 4、轮轴和斜面 通过观看轮轴图片与实物,阅读“科学世界”,学习轮轴和斜面,阅读完后举出生活中应用轮轴和斜面的实例。 总结:轮轴是由轮和轴组成,并且都是绕固定的轴线转动的机械。轮的半径大于轴的半径,所以轮轴是省力杠杆。轮和轴连接在一起,工作时轮和轴都绕一个共同的轴线转动,轮的转动能带动轴的转动,同样,轴的转动也能带动轮的转动,并且转速相同。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斜面也可以省力,斜面越平缓越省力,但同时也就越费距离。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简单机械 是否省力 是否省距离 实质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轮轴 斜面 两组同学和在一起,继续用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用图形表示出来。 学生总结出滑轮组的特性。 学生思考分析,作出判断。 说出减小误差的方法。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举出生活中应用实例。 学生理解、升华。 本节课学到什么。 学会用所学知识探究新问题的方法。 对所学知识进行升华,对出现的误差进行思考,为以后要学的机械效率打下基础。 把知识用于实践。 知识升华。 课 堂 练 习 1.滑轮在使用时,如果它的轴______,这种滑轮叫定滑轮,使用定滑轮能够______,但是不能 ______,它实质上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的杠杆. 2.有一种滑轮,它的轴可以随物体______,这种滑轮叫动滑轮,使用动滑轮能够_____,但要_______.它的实质是 ______. 3.重200 N的物体,使用定滑轮将它提起时,不计摩擦和滑轮重,所用拉力是_____N,如果使用动滑轮将它提起,所用拉力是_____ N. 4.如图2,用一个动滑轮把重500 N的物体匀速提起2m时,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人对绳子的拉力为_____N,绳子自由端移动 ______m,动滑轮的挂钩受到的拉力为 _________________N. 5.如图5所示,弹簧秤下挂着一个重为1 N的滑轮,滑轮上用细线挂着一个1 N的小球和一个10 N重的物体,小球悬在空中,物体落在桌面上,整个装置都是静止的,这时弹簧秤的读数是( ) A.2 N B.3 N C.11 N D.12 N 6.如图6所示,使用定滑轮提升重物,当分别在A方向、B方向和C方向拉重物时( ) A. A方向拉力最小 B. B方向拉力最小. C. 方向拉力最小 D. 三个方向拉力都一样 7、.如图7所示,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其中力最小的是( ) A、F1 B、F2 C、F3 D、一样大 课后作业另附 板 书 设 计 1、 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 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要费一倍的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1/n)G. 4、 其他简单机械:轮轴和斜面。 教 学 反 思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课 题 14.1 压强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理解压强的概念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过程 方法 1、 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3、 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情感 态度 1、 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 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4、 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探究压力的效果跟什么有关;压强的计算公式;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压强的概念;应用压强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图钉、压力压强演示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出示一枚图钉,提出问题:同学们对图钉的那个方面存在疑问?从学生的答案中提取出为什么图钉做的较大,而它的头却磨得很尖?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合作探究 1、压力 我们前面学习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当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有压的作用时我们把它们之间的力叫做压力。你能举出有关压力的实例吗? 分析各例得出:(板书) (1)、压力的概念:物理学中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2)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并指向被压物体表面。 (3)压力产生的条件: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且发生相互挤压 (4)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受力面上,一般在接触面的中心 (5)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压力不是重力,方向也不一定与重力相同;压力和重力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力 学生思考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思考举例。例如: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对桌面的力;(2)手指按墙,手指对墙的力;(3)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力等。 和老师一起分析实例,总结知识点。 创设情境,发散学生思维。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畅所欲言。 学习从实例中总结知识的方法。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师生一起做小实验:用手指抵住笔的两端,向中间用力观察笔陷入手指的情况,思考原因。 分析实验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 压力的作用效果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强调采取控制变量法,注意 在实验中都需要控制哪一个量不变和用什么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教师演示书中的实验。 同学们有不同于书中的实验方案吗? 教师加以补充。 3、压强 在实验中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为了准确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引入压强来表示。板书 (1)压强是反映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程度的物理量 (2)压强的概念:物体单位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3)压强的公式:p=F/S,单位:N/m2 (4)压强的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1pa=1 N/m2 列题:把体积为1dm3的正方体铁块平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求桌面受到的压强。 (学生完成后提醒学生注意受力面积的确定) 4、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 学生阅读课本第78页“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及“想想议议”,分小组讨论: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并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比较哪个组举得多。 归纳: (1)减小压强:F不变,增大S、S不变,减小F 、F减小,增大S 。 (2)增大压强:F不变,减小S、S不变,增大F、 F增大,减小S 。 课堂小结: 观看教师用书光盘关于压强的内容,回忆本节课内容。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压力、压强的有关知识,会利用压强公式计算压强,知道减小和增大压强的方法。 学生做实验,谈谈自己看到的现象,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 学生思考后提出自己的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学生描述自己的方案,其他同学分析其可行性。 学生记忆。 学生计算后交流。 学生阅读后小组讨论,积极思考,争相回答。 学生总结本节的收获。 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随处可以实验得理念。 在实验得基础上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学生将知识用于实践是。 课 堂 练 习 一、填空题 1.你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如果想使你对地面的压强增大一倍可以_____,这是因为______. 2.用刀切菜时,刀钝了切不动,这时可以使劲切,这是利用_____的方法来_____;或者在磨刀石上把刀磨一磨就容易切了,这是利用_____的方法来_____. 3.已知图钉帽的面积是1 cm2,图钉尖的面积是5×10-4 cm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 N,那么图钉尖对墙的压强p2是_____Pa,手对图钉帽的压强p1是_____Pa,p2是p1的_____倍. 4.要在0.5 cm2的面积上产生4×106 Pa的压强所需压力为_____ N. 5.用5 N的压力作用在1 cm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_____Pa;若保持压力不变,要产生2×104 Pa的压强,受力面积应变为_____ m2. 6.一长方体木块平放和侧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其受力面积之比为3∶1,则平放和侧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_____,压力之比是 _____. 二、选择题 7.以下措施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 A.铁路的铁轨要铺在枕木上 B.汽车的轮胎表面有凹凸花纹 C.刀刃要磨得很薄 D.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 8.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椅子上舒服,这是因为( ) A.沙发有弹性把人拖住了 B.沙发对人的压力比椅子对人的压力小一些 C.沙发对人的压强比椅子对人的压强小一些 D.以上解释都不对 9.下列对实例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雪上飞机的轮子上装有雪橇主要是为了增加飞机在雪地上滑行的速度 B.图钉的钉帽的作用是为了减小钉帽对手的压强 C.铁轨铺放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列车对地面的压力 D.溜冰时如果发现冰面有断裂的迹象应立即快速翘脚跑开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大 B.在物体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 C.压强一定时,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大压力就越小 D.要减小压强可以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物体的受力面积 课后作业另附 板 书 设 计 1、压力的概念:物理学中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并指向被压物体表面。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压力不是重力,方向也不一定与重力相同;压力和重力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力。 2、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压强公式:p=F/S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1pa=1 N/m2 3、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二、液体的压强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的方向。 2、了解液体的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的连通器。 过程 方法 1、 通过探究,了解液体压强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2、能利用液体的压强特点来解释简单现象。 情感 态度 1、通过大量的生活感知和生活经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实验探究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2、通过对三峡船闸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教学难点 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实际的现象。 教学用具 玻璃圆筒、侧壁开口的玻璃圆筒、橡皮膜、压强计、刻度尺、连通器、水、盐水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引言:带鱼生活在深海中。你见过活的带鱼吗? 潜水艇都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为什么? 合作探究 1、液体压强的特点 提出问题:固体由于有重力所以对支持它的物体有压强;液体也受到重力所以对容器底有压强吗?它对容器壁有压强吗?教师演示实验 进一步提出它的内部有压强吗?液体内部压强大小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压强如何来研究其内部的压强? 介绍压强计:教师出示压强计边介绍边演示,压强计的构造及原理。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端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越大。 实验探究: 1 将压强计金属盒放入水中,并改变橡皮膜所对的方向。 ②金属盒中心保持在水面下3cm处,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 ③把金属盒移至水下6cm和9cm,观察U形管内 学生互相讨论,利用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和压力。 学生思考问题,得到自己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学生观察。 学生观察实验得出结论: (1)结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结论: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压强相同。 (3)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用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向两端开口、底部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筒内灌入水,逐渐增加水的高度,引导学生观察橡皮膜的形变情况。 介绍压强计的构造制作原理。 把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液体中的某一深度处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得出结论。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液柱的变化。 ④改用盐水重复②,③。 2、液体压强的大小 师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我们知道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为什么与液体的质量、体积无关呢?引导学生说明。 既然液体压强与密度和深度有关,如何来计算呢? 按照82页的方式引导学生推导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 ,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h”是物体所处液体中的深度。 注意:深度是指被研究点到液面的垂直距离,从液面往下看;而高度是指从视觉平面往上看。 例题:船底有一个10cm2的破洞,当用手堵住破洞时,水对手的压力为24.5N,则这里水的压强为多少?破洞距水面多少米? 解释开始的两个问题带鱼和潜水艇 公式p=F/S与p=ρgh的区别:p=F/S是压强的定义式,适用于固体、液体、气体压强的计算;p=ρgh只适用于计算液体的压强 3、连通器: 学校的锅炉是铁做的,工人师傅是如何来判断水是否灌满。教师出示连通器。 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连通器的应用。 学生阅读课本第84页想想议议。 观看教师用书的视频资源“连通器”了解我国船闸的发展、工作情况。 课堂小结 从以下三个方面回顾本节内容 1、 液体压强的特点 2、 液体压强公式 3、 连通器 (4)结论:液体内部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学生归纳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学生由固体压强公式推导液体压强公式 学生计算。注意解题格式 学生解释问题,因为水的压强与深度有关 学生区别两个公式 学生观察、思考 、讨论连通器的特点。注入水后学生分析连通器的特点。 学生看书思考船闸的工作原理 看视频观察轮船是如何通过船闸的 帮助学生组织语言,力争使学生的表述更准确。 给学生强调深度与高度的区别。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熟练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了解公式的适用范围 学生观察、总结连通器的特点。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 课 堂 练 习 一、动手动脑学物理 二、补充练习 1.如图13-8是某同学探究液体压强特点时所做的实验.请回答:     ⑴图甲的现象说明:液体对容器________________有压强; ⑵图甲的现象说明:液体对容器________________有压强; ⑶图乙中三幅图的现象说明:液体内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有压强,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 ⑷丙图的现象说明:液体的压强跟________________有关,在深度相同时,__________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如图甲、乙两容器中装有高度相等的同种液体,两容器底面积相等,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压强,则 (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2>F3 B、F1F2=F3 D、F1P乙 B、P甲W2 P1>P2 B、W1>W2 P1设计方案
进行实验。 学生进行课本第116页“探究”。 通过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物体的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2)弹性势能 演示实验:被压缩的弹簧把物体弹出去。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弹性势能的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 举例:被拉长的弓能把箭射出去;被拉长的弹弓等。 总结: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势能。 能的单位与功的单位一样,也是焦耳,简称焦,符号J。重量为1N的物体(质量约为0.1Kg),被提升1m所获得的能量,就是1J。 阅读课本第116页“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动能。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动能、什么是重力势能、什么是弹性势能,以及他们各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了能的单位与功的单位一致,会判断物体动能、势能的变化。 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其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学生看书讨论问题。 学生思考、分析,找出重力势能的本质特征。 学生举例。 学生猜想并讨论如何验证自己的想法。 (可以从物体下落时的破坏力来比较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 学生们进行总结交流。 学生回答:弹簧能把物体举起来说明弹簧具有能量。 学生理解并举例。 学生记忆能的单位。 学生阅读。 学生在练习本上总结课堂收获。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结论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心态,敢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通过学生举例找出重力势能与动能的本质区别。 学生用身边的物体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联系生活举例。 把知识用于实践。 培养学生反思的学习态度。 课 堂 练 习 一、课内练习 (1)高山上有一块大石头,稳稳地待在那里,它有没有能量?有什么能量? (2)列举几个物体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事例。 (3)在同一高度铅球和棒球具有的重力势能不相等,若使它们的重力势能相等,可采取哪些方法? 二、课外练习 (1)从斜槽上端滚下的小球,它有没有重力势能?在它下滚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大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在滚下的过程中有没有动能?它的动能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2)请同学们利用下列器材(自制纸盒、弹簧、橡皮筋、斜面、不同质量的铁球、玻璃球等)探究有几种方法也能使纸盒移动一段距离,这段距离也可以是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或其他方向。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5.5、机械能及其转化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知道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能用实例说明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能解释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2、初步理解机械能守恒的含义。 过程 方法 观察动能和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实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 态度 关心机械能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有将机械能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教学难点 机械能守恒的理解。 教学用具 滚摆、单摆、动能与势能互化演示器、斜面、弹簧片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引言:人造卫星我们已经听说过,你想对它有进一步的了解吗?看书119页科学世界。 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我们就能解决那些问题了。 合作探究: 根据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动能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2)、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3)、弹性势能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4)、如何判断一个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的变化? 分析下面这个例子:汽车由静止起动逐渐加速的过程中,动能如何变化?汽车行驶中司机关闭油门或踩刹车时,汽车逐渐减速停止的过程中,汽车的动能又如何变化?汽车由坡底爬到坡顶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如何变化? 一、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实验1:滚摆实验,注意观察滚摆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如何变化的?  引导学生复述并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最高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大。摆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动能最大;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小。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重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学生看书了解卫星的一些知识 学生回答问题: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有关;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量的大小有关;判断动能的变化根据质量和速度的变化;判断重力势能的变化根据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的变化;弹性势能的变化根据形变量的大小的变化。学生解决问题。 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摆轮能量的变化。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知识,便于学生理解。 使学生初步形成能量转化的意识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仿照摆轮下降过程的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摆轮的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 实验2:单摆实验。分析摆锤能量的转化。 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你能举几个类似的例子吗? 2、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讨论:既然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吗? 实验3:在水平槽里竖立一个弹簧片,它的下端固定,让木球从斜槽滚入水平槽,撞击弹簧片,观察木球与弹簧片的碰撞过程,并思考其中能的转化。 教师归纳: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解释在拉弓射箭的过程中弓和箭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你能举出些其它例子吗? 演示皮球从手中下落再弹跳起来,请学生分析其中的能量转化。 3、机械能 学生阅读118页内容,认识机械能及其单位。 教师归纳: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机械能。 机械能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用符号J表示。 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势能是存储着的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 4、机械能守恒的规律 做想想做做的实验。思考后面的问题。 教师归纳: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即机械能守恒。实际生活中,在机械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往往要克服摩擦力,使机械能总和减小。 课堂小结 能通过实验探究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知道机械能的定义及单位,明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学生观察实验分析能量变化 学生举例并解释。 学生观察实验,分析木球和弹簧片的能量转化:在甲图和乙图中,木球接触弹簧片,速度越来越慢,最后静止,动能为零,弹簧片的弹性形变越来越大,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在乙图与丙图中,木球开始静止,后来受弹簧片的作用,速度越来越大,动能变大,弹簧片弹性形变越来越小,弹性势能变小,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学生解释现象,举例 学生阅读118页内容,认识机械能及其单位。 学生分组做实验。思考后面的问题。 学生解决科学世界中的问题 体现生活处处有物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从实验中理解动能与弹性势能的转化 加深理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课 堂 练 习 一、课内练习 (1)说明下列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  ①雪橇从山坡上滑下;  ②炮弹从炮口斜向上射出,又落到远处地上;  ③玩具弹簧枪将“子弹”射出去;  ④小孩坐在秋千上,在妈妈推了一次以后,自己荡着。 二、课外练习 1、 动手动脑学物理 2、你骑自行车时,在上坡前往往要加紧蹬几下;汽车司机在开车上坡前,也往往要加大油门,加大速度。从能的转化来说明这样做的好处。 3、弹簧门在推开以后能自己关闭。说明这件事怎样利用了能的转化。 4、谈谈你对人造地球卫星的了解。 板 书 设 计 五 机械能及其转化 一、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三、动能和势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四、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五、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即机械能守恒。 教 学 反 思 第十六章 热和能 课 题 16.1 分子热运动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和分子热运动。 2、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3、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过程 方法 1、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 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 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情感 态度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重点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教学难点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教学用具 分子内聚力演示器、烧杯、水、墨水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现象,例如墙里开花墙外香;炒菜时香气四处飘逸;到医院时闻到一股药味等,同学们还能举出其它的一些例子吗?这些现象为什么? 合作探究 前面我们学过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物理学中所说的分子包括多原子分子和单原子分子,分子很小,是肉眼根本看不到的,在一个物体中,分子的数目是巨大的,这么多的分子在物体中处于什么状态呢?提出你自己的猜想并说明自己的根据。(例如这些分子是运动的或者这些分子是静止的。) 一、扩散现象 让学生观看教师用书的视屏资源(2)观察空气和二氧化氮的扩散现象;水和硫酸铜溶液的扩散;金和铅的扩散。 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各种扩散现象,向学生说明(1)气体的扩散现象: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要注意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空瓶子下面,由于二氧化氮气体密度大,这样可以排除重力的干扰。(2)液体的扩散:观察两种液体之间的部分。(3)固体的扩散。 学生体会各个例子,举例并力图解释这些现象。 思考、讨论、猜想、回答, 学生观看视频,感受各种扩散现象的过程,总结扩散的定义,分析推理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情况。 从学生熟悉的例子入手,学习新知。 学会猜想必须是有根据的。联系实际现象。 让学生感受各种情况的扩散现象,更形象具体。固体、液体、气体扩散快慢的比较。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结论:1、气体扩散最快,其次是液体,固体最慢。 2、两种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3、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二、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扩散现象,那么对同样的一个扩散实验,能否改变一个因素,从而改变扩散进行的快慢呢?同学们自己能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吗? 演示:墨水在温度不同的水中扩散快慢。 由实验引入热运动的概念。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提出问题:既然分子在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既然物体里的分子能够运动,则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为什么物体既不容易压缩又不容易拉伸固体和液体呢? 演示实验:1、分子之间有引力,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2、观看教师用书视频资源2,由弹簧连接的小球间的作用力说明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结论: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时,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平时我们很少看到两个物体能粘到一起,就是因为分子间的引力作用距离很小,在分子间离得很近时才能明显地显示出来。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解释开头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阐述自己的结论 对可能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进行猜想,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猜想的理由,对自己的猜想提出验证的方法。 观察实验现象,猜想产生这种实验现象背后隐藏着那些物理规律以及与分子运动有关的因素 学生猜想并叙述猜想的理由,设计验证猜想的方法。 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分子之间有引力 观看视频资源理解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学生谈谈自己学到了什么 让学生学会自己总结 说明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 通过实验学会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 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的方法 回顾新知纳入知识系统 课 堂 练 习 一、课内练习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 A 把煤堆放在墙角,过一段时间墙角也发黑了。 B 把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静止的装满水的小杯里,过一会儿全杯水都变甜了 C 煮饭时看见米粒在水中翻滚 D 炒菜时,香气四处飘逸。 2、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观点加以解释的是( ) A 春天,柳絮飞舞 B 夏天,玉兰飘香 C 秋天,落叶纷飞 D 冬天,瑞雪飘飘 3、两滴水银相互接近时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银滴,这一事实说明( ) A 分子间存在斥力 B 分子间有空隙 C 物质间有扩散现象 D 分子存在引力 4、有以下现象:(1)把酒精和水相混合,混合液的体积要缩小;(2)当盛油的厚壁钢瓶内的压强加到1.0×104—2.0×104个标准大气压时,瓶内的油能从钢瓶壁上渗出,以上事实共同反映了分子的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 。 二、课外练习 1、动手动脑学物理 2、常言道“破镜不能重圆”,这是由于镜子被打碎后,再全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之间距离变 ,分子之间几乎没有 作用的缘故。 板 书 设 计 1、 分子热运动 1、 扩散现象 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 热运动 3、 分子间作用力 : 引力和斥力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6.2 内能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过程 方法 1、 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2、 通过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情感 态度 1、 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3、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教学重点 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理解内能的概念 教学用具 烧杯、铁丝、空气压缩引火仪、烧瓶、打气筒、火柴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前面学习了动能和势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高处的物体因受重力而具有重力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因有弹力而具有弹性势能。而物体内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着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那么分子之间的能量有什么特点呢?今天学习物体的内能 合作探究 一、内能 在前面的基础上,给出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内能?哪些物体有内能?为什么?内能的单位是什么? (2)、内能和机械能有什么区别? (3)、物体的内能和它的温度有关吗?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机械能和内能的区别: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学生们联想运动的分子是否具有动能,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是否具有势能。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讨论问题。得出: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因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因为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初步学习用类比的办法将不可见的事物用可见的方式表达出来。 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表达能力。 采用对比的学习方法,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是物理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要改变物体的内能,有哪些方法?出示一根铁丝(例如一根粗铁丝,想办法使它的温度升高从而内能增加。你有什么办法?) 师生共同把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1、热传递: 结合小学学过的知识看书128页思考你对热传递有了哪些了解? (1)、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2)、热传递过程的实质就是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3)、热传递的条件: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温度差。 (4)、热传递的方向:从高温物体(或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物体(或低温部分)。 (5)、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物体可以吸收或放出热量,但不能说物体有热量,热量是过程量,非状态量。 2、做功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实验演示) 克服摩擦对物体做功 压缩气体对物体做功 等形式 撞击物体对物体做功 弯折扭转对物体做功 这些情况下,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物体对外做功,自身的内能会减少(实验演示)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要辨别物体内能的改变通过的是哪种方法,关键要认识两种方法的本质。热传递改变内能实际上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做功改变内能是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阅读STS地球的温室效应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了 1、内能的定义,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学生们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叙述自己的方法并实际操作。 学生看书,总结所学到的知识 深入理解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理解热量的概念 体会过程量与状态量的区别 总结做功改变物体的相关知识: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探讨产生现象的原因 学生阅读STS 学生回忆自己学到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利用生活中的方法解决物理中的问题。 使学生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使学生正确区分过程量和状态量 培养学生分析实例提取新知的能力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课 堂 练 习 一、课内练习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 和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 ,内能越 。 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因而也没有内能B、火红的铁块和冰冷的冰块均有内能C、运动的物体没有动能,也不具有内能 D、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就越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的热量多 B、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内能大 C、热量从热量多的物体向热量少的物体传递 D、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5、搓手时手心发热,是通过 方式改变内能的;炉火将水烧开,是通过 方式改变内能的,从分子动理论来讲,“墙内开花墙外香”,属于 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 。 二、课外练习 1、动手动脑学物理。 2、、质量相同的0oC的水和0oC的冰比较,它们的内能哪个大?内能大的原因是什么?多出的这部分能量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3、在寒冷的冬天为使自己的身体暖和一些,请你用不同的物理知识(概念、原理),写出两种能够使身体暖和的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板 书 设 计 一、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因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内能不同于机械能: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 热量:传递内能的多少。 2、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6.3 比热容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过程 方法 1、 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 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 情感 态度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比热容的概念 教学难点 比热容的概念 教学用具 铁架台、试管、水、食用油、温度计、酒精灯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问题1、在烧水时,你发现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什么有关系?谈谈自己的猜想并用日常生活经验来加以说明。教师综合学生们的说法归纳总结得: 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有关 结论: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问题2、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请同学们猜想并说明理由。 合作探究: 用什么方法来研究问题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在学生设计的基础上给出老师的方案。 实验目的:研究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否也相等。 实验步骤和观察内容:①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下加热前水和食用油的温度。 ②点燃酒精灯,将灯的火焰对准两试管的中间位置,对试管中的水和食用油加热3、4分钟左右。 ③停止加热,同时读出两支温度计的示数,记下加热后水和食用油的温度。 ④算出加热过程中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各升高多少摄氏度。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猜想 学生归纳结论 学生思考问题,讨论。整理自己的猜想和理由 学生们互相讨论,交流,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 确定自己的实验方案,并说出不同的方案 学生们熟悉方案,参与实验操作 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进行教学,使学生坚信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学生求知欲。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是物理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先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然后经过同学间的交流评估,互助提高,最终找到最佳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分析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若要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必须继续给水加热一段时间,说明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同——为了比较物质的这方面特性(容纳热的本领不相同)引入比热容。 ㈠比热容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类比密度单位引入比热容单位。 单位:J/(Kg.OC) 观察比热容的表格,第132页,同学们有什么发现?重点强调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㈡热量的计算 阅读教材“想想议议”引导学生通过比热容的物理含义,用算术法计算铝块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进而提炼出热量的计算公式。 Q吸=cm(t-to) Q放=cm(to-t) 例题:给质量为3Kg,温度为35 OC的铝块加热,当铝块的温度升高80 OC时,铝块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升高、升高了、升高到有什么区别? (三)阅读第133页 气候与热污染 归纳主要内容。 解释问题 (1)为什么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而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 (2)为什么我国吐鲁番盆地会出现“早穿皮袄午穿纱,夜围火炉吃西瓜”的现象? (3)探讨“热岛效应”和“ 温室效应”的成因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教师可以上网查询更多的相关内容) (4)、我国北方楼房中都装有“暖气”,用水作输送介质有什么好处?生活中各种产业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或散热的情况?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课堂小结 1、 比热容的概念 2、 水的比热容最大:4.2X103J/(Kg. OC) 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3、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4、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的变形式要能灵活运用 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推理和归纳 试着给出比热容的定义。 理解比热容的单位的物理意义 归纳比热容表中的物理规律 以铝块为例,根据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推倒热量的计算公式 自己完成计算题,并归纳解题的注意事项 区分三个词的意义 学生解释问题,注意语言要准确到位。强调控制变量法。 让学生分析数据,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表格、图片、实物等方面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从物理走向社会”,只有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才能使其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要让学生以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为载体,施展自己的才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人类服务的意识。 课 堂 练 习 一、课内练习 1、水的比热容是 ,读作 ,把一杯水倒掉一半,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 ,它的含义是 ,比热容是物质的 之一,2Kg水和1Kg水比较,它们的比热容 大,一大桶酒精和一滴水相比较 的比热容大。 2、下列过程中,物质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把煤块碾碎成煤屑 B 把铁屑熔化后烧铸成铁块 C 把铜块投入热水中再取出 D 冰熔化成水 3、电热器以清洁卫生、无污染等优点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如果电热水器水箱内装有40 Kg的水,温度从25 OC升高到75OC,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c水=4.2X103J/(Kg. OC)) 二、课外作业 1、134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2、有一高温物体被投入质量为10Kg,温度为20OC的水中,如果传给水的热量是2.73X106J,则水的温度会升高到多少度? 3、将质量为100g的铜块从沸腾的水中取出(标准大气压下),迅速放入质量为100g、温度为10OC的某液体中,混合后的共同温度是25 OC。若不计热量损失,求这种液体的比热容为多少?(铜的比热容为0.4 X103J/(Kg. OC)) 4、叙述实验探究比热容的过程。 板 书 设 计 三 比热容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6.4 热机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3、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4、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 过程 方法 1、 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2、 利用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 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了解燃料的热值和热机的效率。 情感 态度 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科学世界现代汽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重点 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能量的转化过程,燃料的热值 教学难点 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能量的转化过程 教学用具 汽油机模型及挂图 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质量、物体本身和升高的温度有关,人们取暖、做饭都需要热量,这些热量是怎么得到的?你家里需要的热量是怎么得到的? 把学生的答案归纳分析得出:大部分的热量的获得都是燃烧燃料。由此引入热值。 合作探究 一、燃料的热值 在化学课上已讲了燃烧,请同学们为大家描述一下有关燃烧的知识并对同学们所知道的燃料进行分类。 归纳强调: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燃料的种类:固体燃料(木柴、煤等)、液体燃料(汽油、柴油等)和气体燃料(煤气、天然气等) 问题:如果一个家庭使用不同燃料烧水做饭,消耗量相同吗?为什么?如何比较不同燃料放热的多少呢?(控制变量法) 引入热值的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J/Kg 看书139页,了解一些燃料的热值并强调其物理意义。 二、内燃机 用燃料燃烧来烧水,常常看到壶盖被顶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问题,做出简要回答:通过燃烧燃料、电等获得热量。 学生思考、分类,在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燃烧的知识。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回答问题。提出比较的方法。 学生思考问题并归纳出热值的定义 学生回忆壶盖跳动的现象,思考原因 由生活中的常识引入新课,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培养学生搜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阅读表格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演示:在试管中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会看到什么现象?讨论这一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安全性和改进的方向。(注意:软木塞不要塞得过紧,免得试管炸裂伤人) 在热机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过程就是这样的。 学生阅读教材136页回答问题。 向学生介绍几个名词: 内燃机:是因为它的燃料是直接在发动机内部的汽缸里燃烧的。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冲程: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 问题:1、吸气冲程中为什么能将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吸入汽缸? 2、压缩冲程中压缩的是什么?压缩到最后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它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3、做功冲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4、排气冲程中为什么能将废气排出? 5、结合生活实际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 6、你对柴油机知道多少? 告诉学生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动两周,飞轮转两周,向外输出一次功。 阅读科学世界 现代汽车 三、热机的效率 生活处处皆效率,由机械效率、内燃机能量的去向引入热机的效率。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1、 为什么提出热机的效率问题? 2、 什么叫做热机的效率? 3、 各种热机的效率是多少? 4、 怎样提高热机的效率? 阅读STS 从火车到火箭 课堂小结 1、热值: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J/Kg 2、汽油机的四冲程: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 3、热机的效率: 学生观察实验,思考分析其中的能量变化,讨论能量的损失、实验的安全性要求及改进的方向 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模型或挂图:了解汽油机的构造;认识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总结汽油机的工作原理;了解汽油机的实际应用。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用表格归纳热机的四个冲程。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思考问题。讨论节能和有效利用燃料的途径和方法,探讨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总结热机的发展史,认识热机的历史意义。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归纳能力。 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汽油机和柴油机,并了解它们的实际应用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从多角度认识热机 巩固知识 课 堂 练 习 一 课内练习 1、热机是把 能转化为 能的机器, 是最常见的热机。 2、四冲程汽油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 ,这四个阶段中, 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 3、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机顶部有喷油嘴,柴油机顶部有火花塞B、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将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气吸入气缸C、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 D、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评出2006----2007年度奇思妙想十大发明,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六冲程引擎”,这种引擎在完成四冲程工作后,会把水注入汽缸,使水瞬间变成水蒸气,从而带动活塞运动,产生第五冲程,为汽车提供动力。第六冲程是让水蒸气进入冷凝器,变成可再次注入汽缸的水。其中第五冲程相当于四冲程内燃机的 冲程,在第六冲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请你指出该“六冲程引擎”的一个优点: 二、课外练习 1、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6.5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 知道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 知道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3、 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4、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过程 方法 1、 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2、 通过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情感 态度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物理规律有一个感性认识。 2、通过学生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 教学用具 乒乓球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几个小实验,注意观察现象: 师生互动1:讨论四个小实验中发生了哪些能量转化。 1 来回迅速摩擦双手,手会感觉到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② 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可观察到温度升高。光能转化为内能。 ③ 小电扇转动起来,光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④ 钢笔杆能够吸引小纸片,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教师总结:经过长期的探索,发现各种现象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用能量的概念及能量转化的观点,可以反映这种联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师生互动2:填教科书中图15.5-1.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后填写,不要强调答案的统一,只要合理就行。 方法点拨:在判断能量是如何转化时,可先找出是哪一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了,哪一种形式的能量增加了,增加的那一种形式的能量就是由减少的那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的。 学生准备开始实验,以同桌为小组进行,观察手、温度计、小电扇和钢笔杆的变化: (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 (2)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3)将连在小电扇上的太阳电池对着阳光。 (4)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 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 学生讨论填写。尽可能多的举例 学生归纳判断能量转化的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物理规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通过学生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发挥其主管能动性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生互动3:上述现象中能量的形式发生了改变,有无能量形式不改变的现象呢?你能利用书桌上的物 品设计两个小实验吗? 讨论学生所做小实验得出结论:能量不仅可以转化而且可以转移,在能量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 师生互动4:。老师实验:乒乓球自由落在地上弹起来,最终会静止。 通过讨论乒乓球的运动过程,提示学生机械能减少了,是不是能量丢失了?实际上是通过摩擦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从而引出能量守恒定律。 师生互动5:归纳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分析守恒定律的内容,突出定律的物理意义,即突出“转化”和“守恒”,强调各个词语的意义。 说明:1、尽管有的时候,物体某种形式的能量,可能转移到几个物体或转化成几种形式的能量,但能量的总量不变。就是说某物体损失的能量等于几个物体得到的能量的总和。 2、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普遍适用。在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中,只要有能量的转化,就一定服从能量守恒的规律。从物理的、化学的现象到地质的、生物的现象,大到宇宙天体的演变,小到原子核内部粒子的运动,都服从能量守恒的规律。 3、能量守恒定律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依据。人类认识自然,就要根据种种自然现象,总结规律,能量守恒定律就是人类总结出的规律之一,而且人类认识的其他规律也必定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4、能量守恒定律是人类利用自然的重要武器。纵观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也是一部认识能量、利用能量、实现能量转化的历史。从原始人钻木取火,到水能利用;从蒸汽机发明,到电能的利用;从太阳能,到核能的利用。人类总是在认识、利用能源,逐步实现能量的转化。 阅读科学世界 “向地球要热”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能量守恒定律,熟记定律内容,并会用定律分析实际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实例 学生设计并作实验,从中悟出: 1.能量可以转化,转化时能的形式改变 2.能量可以转移,转移时能的形式没有变 学生思考乒乓球弹起后为什么最终静止。思考课本143页的“想想议议”。 学生归纳能量守恒定律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拓展:自然界中有各种形式的能量,其中有些形式的能量可以储存,如化学能、势能等,而有些能量不能储存,如光能、动能等。在有效利用能量时,经常会把不能储存的能量转化为能够储存的能量储存起来,再等到需要时使用。 归纳方法: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分析自然现象时如果发现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能找到另一种形式能量增加;反之,当某种形式的能量增大时,也一定可以找到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减少。 (1)能量守恒定律内容: (2)方法:本节课采用了以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我们要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科学。 将我们不易观察到的物理原理,通过容易感知的物理实验或现象体现出来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能量的形式发生转化。但不管哪种变化,能量的总量总是保持不变。 进一步向学生强调能量守恒定律的意义,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 课 堂 练 习 一课内练习 1、下列现象中,只有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 ( ) A.子弹从枪膛射出 B.用火焰烧开水时,水温升高 C.电灯发光 D.冬天用手摸户外的东西感到冷 2、写出下列现象中能量的转化或能量的转移关系。 ①木炭燃烧发出光和热。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②冬天双手互相摩擦感觉暖和。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用钢锉锉工件,工件发热。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④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工作。 水能转化为电能 ⑤点燃爆竹后,爆竹腾空而起。 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⑥给蓄电池充电。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⑦热水瓶中的水蒸气把瓶塞冲起。 内能转化为动能 ⑧风吹动帆船前进。 风能转化为动能 ⑨人跑动时,身体发热出汗。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⑩一杯热水慢慢变凉。 热传递 3、不同的物理现象往往遵循同一物理规律,例如:跳伞运动员从空中徐徐下降;刹车后,水平路面上行驶的公交车逐渐减速停靠在车站。这些现象中能量转化的共性是( ) A 物体的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 B 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C 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物体的机械能 D 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二、课外练习 思考:“永动机”能实现吗?为什么?写一篇小论文 板 书 设 计 一、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能量还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二、 能量守恒定律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三、 本节课用到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 守恒推理法 教 学 反 思 第十七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课 题 17.1、能源家族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有哪些不同形式的能量。 2、常识性了解什么是能源,什么是一次能源,什么是二次能源;什么是不可再生能源,什么是可再生能源。 过程 方法 通过收集信息、阅读资料、相互交流,判断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说法是否正确。 情感 态度 从能源问题到能源科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教学重点 常识性了解什么是能源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教学用具 多媒体、挂图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结合我们学过的知识和生活实际,你知道了哪些形式的能,它们各与什么现象相联系?我们生活中利用的这些能量,它们的来源在哪里? 归纳学生的答案: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都需要燃料,煤、煤气、柴禾、天然气等等在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要开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汽油或者柴油,汽油、柴油燃烧时也能提供能量;山上采伐的木料放到江、河里能顺流而下,水流可以运送木料做功,水流还可推动水轮机做功,使磨转动,水轮机还能带动发电机转动发出电来,江河里的水流能提供能量;同样,流动的空气——风也有能量,风能推动风车做功。 合作探究 一、什么是能源? 像煤、天然气、汽油、水流、风、电、太阳光等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我们把它们都叫做能源. 引入课题:一、能源家族 能源有许多种,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应该如何分类呢?(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能源进行分类) 二、能源的分类: (1)按能源的来源分: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自然界直接提供的能源. 常见的一次能源: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地热能、核能等 学生思考问题,相互讨论,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 学生思考各种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能量。 学生思考、归纳能源的定义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能源进行分类。说明自己的分类标准。 从旧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引入新知,便于学生理解和体会生活处处离不开能量。 理解能源的概念 会从不同角度认识能源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转化而来的能源是二次能源.常见的二次能源:电能等。 同学们知道电能是消耗了哪些一次能源得到的呢?谈谈自己的见解。 (2)按是否可以再生来分: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如:化石能源、核能。 可再生能源: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 (3)按提供能源的物质来分:生物质能、化石能源、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等 (4)如何来区分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呢? 区别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关键是看其是否经过加工转换。区别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是是否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 三、我国的能源现状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1、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未来我国能源发展道路的重要选择。各种可再生的能源有哪些优点呢? 风能 : 先利用风能发电,再利用产生的电能电解水制氢,而氢是一种重量轻、热值高、无污染的能源。在我国的海南,发展风力发电得天独厚。 太阳能:太阳能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且也只停留在直接利用热能或小规模的发电上,应该利用太阳能为人类作更多的贡献,比如大规模发电,为电力作出贡献。 核能 :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人类将从石油文明走向核文明”,姑且不说这句话是不是正确,可是我们可以看到,核能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新能源。这里的核能是指的核聚变能,不是指核裂变能,因为后者放射性污染严重,而前者是清洁的,且能量更高。核聚变最核心的技术是点火技术,如果研究成功可控的核聚变,那么就能利用海水以及太空中无穷无尽的聚变燃料来取得清洁而高效的能源。 生物质能 :农村里面会有很多家禽家畜,以及农田里面收割之后的秸秆等,这些都是可用来制造沼气的良好原料,沼气的成分主要是甲烷,以及二氧化碳等,标准的沼气中甲烷含量为60%,是一种很高效而无污染的能源。沼渣和饲料混合给牲畜食用,能增加营养且防病健体,利用沼气能在农村大大节约能源,且处理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如人畜粪便稻草秸秆等。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判断什么是能源以及能源的不同分类,知道几种典型的能量,了解我国的能源现状 体会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的区别 体会并判断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归纳解题的方法,找到解题的关键 判断各种新能源的优点: 风能:风能清洁,方便,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谓理想的能源。 树立节约能源和环保的意识。 谈谈我国的能源现状并归纳如下: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不但明确了其战略定位,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而且建立了系统的政策和体制框架,使可再生能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水电已经实现规模开发,风电正在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太阳能、生物质能初步具备了产业化基础,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的技术研发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充分认识各种能源 学会对能源进行分类。 让学生认识我国能源现状并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增加学生对各种能源形式的认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课 堂 练 习 一、课内练习 1、能源就是能提供 的物质资源(或物体)叫做能源.使用能源的过程就是利用 的过程.,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石油 B.水能 C.天然气 D.煤 2煤、石油、天燃气、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可燃冰中,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 ____、_______ _______、其余的是______________能源。 3、下列几个例子中不属于能源的是( ) A.汽油 B.柴油机 C.流动的水 D.干木柴 4、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A.煤 B.汽油 C.太阳能 D.石油 5、下列能源中,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电能 B.煤和石油 C.潮汐能 D.地热能 二、课外练习 1、在下列能源中,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A.核能、生物质能、水能 B.电能、汽油、柴油 C.太阳能、地热能、风能 . D 煤、石油、天然气 2、 新能源的开发来源于物理学的进步。风力发电站工作时,将   能转化为电能,该能源属于   (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3、自然界中有些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因此我们要节约能源.在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 B.水能 C.太阳能 D.石油 板 书 设 计 1、 能源: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 2、 能源分类 1、从能源的获取方式分类: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自然界直接提供的能源. 常见的一次能源: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地热能、核能等 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转化而来的能源是二次能源.常见的二次能源:电能等。 2、是否可再利用分类: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如:化石能源、核能。 可再生能源: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7.2 核能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了解核能的由来,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2、了解原子、原子核的结构。 3、了解核裂变和了解核聚变。 过程 方法 通过收集信息、阅读资料、相互交流,判断核能与我们的生活的有关说法是否正确。 情感 态度 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面性。 教学重点 核能的由来及其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教学难点 裂变、聚变的概念 教学用具 多媒体 火柴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使两岛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最后迫使日本投降。 思考:原子弹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威力? 合作探究 利用“我国主要能源产区分布图”( http://flash.k12zy.com/html/2005/124556.html),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能源主要产区。 引导:煤、石油、天然气的产量是极为有限的,同学们知道有哪些新能源吗? 引入新课:二、核能 一、原子、原子核 在物理、化学课上我们学习了原子、原子核,同学们对原子、原子核了解了哪些知识? 归纳得出:一切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有些物质的分子就是一个原子。原子十分小,它的直径不到1nm。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它们集中在原子的中心,形成一个小小的原子核,就像几颗豆粒挤在大广场中央一小块弹丸之地内。 二、核能 设疑:核武器的威力有多大?它释放的巨大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核电站是怎样利用核燃料发电的?(由能量守恒定律分析) 学生思考、了解此故事的情节,体会原子弹的威力。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探索科学的美好情操 学生回答:风能、水能、潮汐能、核能等 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知识,说说自己了解的内容 从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原子弹威力的了解 引起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回忆旧知,探索新知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讲述:原子核中的质子与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结合在一起,质子与中子在分裂和聚合时会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三、裂变 1千克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超过2000吨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如果人类完全掌握了核能的使用技术,就可以说掌握了通向无穷能源宝库的金钥匙。 老师用火柴模拟链式反应 讲述:用中子轰击比较大的原子核,使它发生裂变,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这就是裂变。如果用一个中子轰击质量较大的原子核能使原子核发生裂变,且裂变的同时还能释放出中子,这些中子又可以继续使其他的原子核裂变,这样就可以使核裂变继续下去了。这样只要有一个原子核发生了裂变,就可以引起一连串的裂变,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就是链式反应 快速的裂变反应可以引起猛烈的爆炸,原子弹就是利用快速裂变制成的。还可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把核能用于和平建设事业,“核反应堆”就是控制裂变反应的装置,已成功地应用到核潜艇、核电站等。 看书153页介绍核电站与核反应堆及核废料的处理。 .四、聚变: 请同学们看我国引爆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录像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I4OTI4NTY=.html) 教师讲述:将质量很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放出更大的核能。这就是聚变。氘核、氚核在超高温下聚合成氦核,释放出核能。 拓展:聚变的原料很丰富,海水中蕴藏着大量的可以实现聚变的氘核。氢弹就是利用轻核聚变制成的,它是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核武器。由于核聚变需要很高的温度,所以氢弹要通过原子弹的爆炸产生的高温来引爆。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裂变、什么是聚变、什么是链式反应、核能是怎么得到的、核电站是如何发电的等 学生思考理解、核能的定义。 阅读课本151页到152页了解聚变和裂变。 讲述课下准备的材料(可以上网查询)回答为什么原子弹的威力如此的大?原子弹致命的因素:1.热量:因为链式反应使原子释放出能量,就是热量,其温度极高~能将大部分物质升华(直接从固体变为气体)2.冲击波:因为高热,空气迅速膨胀带着巨大的动能迅速向外移动,当它冲击到人时就像一辆车撞向这个人3.裂变产物:链式反应产生了中子流,和γ射线射线可以贯穿并破坏人体和建筑物4,光:主要是核爆产生的可见光和红外线,能烧伤人的眼睛和皮肤,并使物体燃烧5.放射性污染(辐射):裂变产物、未烧掉的核燃料和被中子活化的元素,都会由气化状态冷凝为尘粒,沉降到地面,造成地面和空气的放射性沾染,所发出的γ和β射线称为核爆炸的剩余辐射,也能对人体造成伤害,使细胞癌变。 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内容 体会微观世界的奥 妙,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物质构成的认识。 初步了解核聚变和核裂变 阅读并交流:知道核能的和平利用能够促进人类进步,用于战争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课 堂 练 习 1、 一 课内练习 1、关于原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 原子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C 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D原子核内的中子的个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 2、关于核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B 核能的优点是安全、清洁、无废料 C 人类还没有完全掌握人工控制核聚变技术 D 原子弹具有巨大的爆炸破坏性,无其他危害 3、在风景秀美的太姥山下,宁德核电站正在筹建中。关于核电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电站所使用的核燃料是煤和石油 B 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可以控制的核裂变 C 核电站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中:核能 内能 电能 机械能 D 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可以当做生活垃圾来处理 4、以下属于链式反应的是( ) A 氢弹爆炸 B 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 C 原子弹爆炸 D 连续发生的强烈化学反应 二 课外练习 1、 动手动脑学物理。可以从以下网站中寻找相关资料 2、 (http://baike.baidu.com/view/39474.htm?fr=ala0_1_1) 板 书 设 计 1、 原子、原子结构 2、 核能:原子核中的质子与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结合在一起,质子与中子在分裂和聚合时会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3、 裂变 用中子轰击比较大的原子核,使它发生裂变,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这就是裂变。 4、 聚变 将质量很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放出更大的核能。这就是聚变。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7.3 太阳能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知道太阳能的由来及特点 2、大致了解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过程 方法 通过收集信息、阅读资料、相互交流,判断太阳能与我们的生活的有关说法是否正确 情感 态度 由太阳能的优点和利用的有限性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太阳的结构,知道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教学难点 了解太阳能的利用方式。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我们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能,只占太阳表面发出的全部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左右,这些能量相当于全球所需总能量的3---4万倍,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巨大的太阳能是怎么产生的呢?人类是怎样利用太阳能的呢? 合作探究 1.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 (1)太阳的结构:包括太阳大气、太阳核心、辐射层和对流层。直径为地球的110倍;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 (2)太阳能的优点: ①太阳能十分巨大。太阳内部发生聚变,释放巨大的能量,以光和热向四周辐射。 ②太阳能供应时间长久。天文学家研究表明,太阳目前正处于精力旺盛的主序星阶段,它含有大量氢原子发生的聚变,至少还可以使太阳稳定地燃烧50亿年之久。对人类来说,太阳能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久性能源。 ③太阳能获取方便。太阳能分布广泛,处处可以利用,既无需挖掘开采,也无需运输。 ④太阳能安全、环保。太阳能利用起来安全、清洁,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太阳能的缺点:太分散;不稳定;转换效率低 (3)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太阳能储存的方式:地球上的风能、水能、化石能源和生物质能等都来源于太阳。 2、太阳能的利用 引言:由于太阳能有如此多的优点,所以在世博会上太阳能独领风骚:随着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以绿色、低碳理念为核心的园区建筑吸引了世人眼球。世博会主题馆、中国馆、 学生思考关于太阳能的问题 了解太阳的结构,思考为什么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 思考太阳能的优点 学生记忆理解太阳能在地球上的储存方式,讨论156页的想想议议 直接引入,引起学生思考 回忆关于核能的知识了解太阳能的知识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世博中心、演艺中心等主要场馆设施以及部分国家的自建馆都应用了太阳能技术,总装机容量超过4.68兆瓦,是中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展示区,太阳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博会建筑新能源应用的宠儿。当伦敦“零碳馆”、马德里“竹屋”、汉堡“被动房”、法国罗阿大区生态屋、沪上·生态家等这样一些房子挤在一个“城市最佳实践区”时,“充分利用太阳能”成为这些建筑的交融点。例如伦敦的“零碳馆”,多元化地利用了太阳能,在整个有机循环的能源系统中,60%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成为整个场馆的核心动力。除此之外,此次世博会以“中国创造”为旗帜的太阳能应用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将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相同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包起来,如图4所示,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经过5min后,观察两个温度计的变化。 分析:由于黑色物体更容易吸收太阳光的能量,所以用黑纸包着的瓶中水温度高。 太阳能利用包括直接加热物体、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以及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房、太阳能空调等利用方式。光热转换:光热转换即靠各种集热器把太阳能收集起来为人类服务。光电转换:即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目前,太阳能用于发电的途径有二:一是热发电,就是先用聚热器把太阳能变成热能,再通过汽轮机将热能转变为电能;二是光发电,就是利用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太阳能电池的优点:① 使用寿命长;② 保养费用低;③ 不需燃料;太阳能电池的缺点:效率低和制造费用大。 光化转换也是利用太阳能的一种方式。光化转换即先将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再转换为电能等其他能量,目前,太阳能光化转换只在积极探索研究中。 中国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利用前景广阔。目前,我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和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我国比较成熟的太阳能产品有两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热水系统。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能的特点和太阳能的利用,化石能源的利用及其带来的危害 学生了解世博会上关于太阳能的应用。阅读教材,归纳太阳能的应用 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明确太阳能集热器的工作原理 学生理解现在我国对太阳能应用的新技术 通过世博会上太阳能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了解太阳能的应用知识。 充分认识太阳能的利用过程,太阳能的大规模应用已成为可能 课 堂 练 习 课外练习 1、如图所示为太阳能热水器,说明工作原理 (答案:吸热板吸收太阳光时,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吸热板处的水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密度减小而上升,补给水箱内的密度大的冷水流下来填补,同时被加热后的水向下流进水储水箍内 。) 2、太阳能的转化:太阳把地面的空气晒热,太阳能转化为 ;晒热的空气上升,空气流动形成风,又转化为 ;太阳把地面晒热,并使一部分水蒸发,蒸发的水汽升到空中形成云,以雨雪的形式落下来,流入江河,太阳能转化为 ;植物吸收太阳能,发生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植物的 ;植物作为食物被动物吃掉,又转化为动物的 ;古代的动植物在地质变迁中变为化石燃料,转化为这些燃料的 。 3、如图所示展示了太阳能辐射到地球后的转化或转移全景,人类利用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太阳能。由以上信息,你受到什么启示?请写出两条。 板 书 设 计 §16.3 太阳能 一、太阳能特点:清洁 丰富 经济 二、太阳能的利用 1.直接加热物体 2.间接利用 1、通过光热转换,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2、通过光电转换,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通过光化转换,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三、化石能源及其危害 煤 石油 天然气 教 学 反 思 附本节可用插图: 课 题 17.4 能源革命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常识性了解能量转化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变化,大致知道三次能源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初步了解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过程 方法 通过收集信息、阅读资料、相互交流,判断能量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性,不可逆性的有关说法是否正确。 情感 态度 通过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教学难点 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通常要做转化才能被我们所用,人类历史上不断进行着能量转化技术的进步,这就是能源革命。能源革命导致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你想了解能源革命的过程吗?阅读教材158页到161页上。 合作探究 1. 能源-----人类进步的阶梯 思考:三次能源革命的标志是什么?有什么社会意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开始:太阳能是远古人类唯一利用的能源。 后来:人类今天的文明与发展经历了三次能源革命。 ① 第一次:人工取火,使人类由“茹毛饮血”到“刀耕火种”。 由于钻木取火的出现,人类实现了从利用自然火到人工火的转变,导致了以柴薪为主要能源的时代的到来,柴薪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带动了畜牧渔业的发展,而且直接导致了陶器的产生,加快了金属冶炼和制造业的发展。 ② 第二次: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使得人类以机械动力大规模代替了人类和畜力,人类的主要能源由柴薪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转化。化石能源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推动了化石燃料工业的兴起,使人类进入工业化的社会,使人类又进入电气时代。电能是由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来的二次能源,它最终还要转化为光能、内能、动能等其他形式的能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能源革命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能源革命的各个阶段以及相关内容。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知识 体会远古时期人类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 体会人工取火的过程(用火柴点燃过程来体会) 回忆热机的相关知识,体会蒸汽机对人类的作用,电能的广泛应用 直接引入新课,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新知的境界。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在实验的基础上更容易理解人工取火 体会蒸汽机的发明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电能的应用使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才能为人类所用。电能的利用是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 ③ 第三次:可控核能的应用。20世纪40年代,物理学家发明了可以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核反应堆,以核燃料为主要能源,为人类提供了更安全,更经济,效率更高的能源。 2. 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问题1、豆子的生长是否可逆?电影技术能否做到? 问题2、你能否再举一例? 问题3、火炉把自己的内能传递给房间里的空气,供人取暖;到了春天,能否把这些内能重新收集起来,来年再用? 问题4、汽车制动,由于摩擦,动能转化为地面和空气的内能,这些能量能够自动开汽车吗 问题5、既然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能量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为什么还存在能源危机问题?你能举例说明吗? 豆子的生长如果按相反顺序是不会发生的,自然界的过程也是有方向性的。 能量的转移和转化也都是有方向性的。我们是在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利用能量的,因此,不是什么能量都可以利用,能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有的东西可以成为能源,有的却不能。 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方法:让燃料充分燃烧;采用隔热措施,减少热散失;充分利用余热;减少能量转化的中间环节。 3、灾害----失控的能量释放 用多媒体播放下列自然灾害的图片或材料 A 火灾 B 火山爆发 C 地震 D 雪崩 E 海啸 F 雷电 这些都是自然界在短时间内释放出惊人的能量,人类无法控制。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三次能源革命及其标志,能量的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性,了解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 回忆核能的相关知识,理解核能对未来的作用。 学生思考问题,做出正确回答。 体会能量的转移是不可逆的 体会能量的转化是不可逆的 学生思考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方法,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 学生观看视频资源 谈谈学生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 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知识? 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核能的认识 通过自然现象认识能量转化和转移是不可逆的 通过这些知识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能量守恒但却出现了能源危机 体会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伤害严重的原因 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纳入知识系统 课 堂 练 习 1、 课内练习 讨论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问题 2、 课外练习 1、人类第一次能源革命的标志是( ) A 钻木取火 B 蒸汽机的发明 C 可控核能 D 地热能的利用 2、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洗衣机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 B 汽车匀速下坡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 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能量的转化是有方向性的 B 能量的转移是有方向性的 C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可以任意改进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能的使用导致人类的第二次能源革命 B 钻木取火是人类在能量转化方面最早的一次技术革命 C 核能在经济发达国家属于新能源 D 化石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5、汽车在水泥地面上紧急刹车时,会在路面上留下轮胎与地面摩擦的黑色擦痕,并伴有“青烟”产生,在这一过程中,汽车的 能转化为车轮与地面的 能。这些能量 (填“能”或“不能”)用来再次开动汽车,这表明 。 板 书 设 计 1、 三次能源革命 1、 钻木取火-------人类最早的“技术革命” 2、 蒸汽机的发明-------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 3、 可控核能--------能源技术的飞跃 2、 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三、灾害----失控的能量释放 教 学 反 思 课 题 17.5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课 型 新 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认识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2、知道未来的理想能源。 3、知道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过程 方法 1、 通过调查,了解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 通过创设学生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情感 态度 1、通过了解大量消耗能源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初步认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具有节能意识、环保意识。 2、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在个人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3、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能量的转化效率后,学生能加强对能源的认识 教学难点 理解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如何解决当今有关能源的问题 教学用具 多媒体资料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森林王国在狮子国王的领导下过着平静的生活。一天,狐狸向狮子描述了一个宏伟的国家蓝图。于是狐狸被任命为宰相,负责王国的现代化建设,很快大片的森林变成了厂房,动物们的生活条件大大的改善。可是过了几年,剩下的树木大片死亡,动物们没有了吃的。纷纷离开了故土,狮子坐在豪华的宫殿内,大喊给我吃的,却没有动物回答。狮子在饥饿中死亡。 总结学生看法,引导到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上节课我们已经讲了能源革命这节的内容,现在同学们来回忆一下,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在能量转化方面的进步历程是怎么样的呢? 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还不错。进入21世纪,我们对能量转化技术的掌握是日趋成熟完善,对能源的利用也日趋合理,到底21世纪我们的能源发展是怎么样的呢?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合作探究 1、21世纪的能源趋势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特别是近三四十年来,能耗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同学们看下图16.5-1,了解一下一   学生提问:为什么工业化成功狮子却死了? 学生们分组讨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远古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只能利用无私的太阳所赐予的天然能源--太阳能:钻木取火是人类在能量转化方面最早的一次技术革命;蒸汽机的发明直接导致了第二次能源革命;反应堆拉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序幕。 读图P164 17。——1 讨论:1。能源消耗的趋势是什么? 故事引入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出新课。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看法的多样性 在回忆旧知的基础上引入新知加深知识间的联系。 使学生学会分析图像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多世纪来,人类能源消耗的情况。 根据上一节课学过的能量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性,我们知道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并不是取之求尽、用之求竭。化石能源、核能等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我们现在开采得越多,留给子孙后代的就越少。人类自1973年以来,共向地球索取了5 000亿桶(约合800亿吨)石油,剩下的石油按现有生产水平计算,还可保证开采44年。天然气也只能持续开采56年,一些国家的煤炭资源已采掘殆尽。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必须要节约能源。因此同学们以后不仅自己节约能源,看到浪费能源的行为也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制止。     2、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在耗用各种能源时,特别是目前石油、煤炭占了能源的绝大部分,而且年消耗量在不断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可能对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有一些初步的认识。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本图17.5-2表中的空格填上,使学生认识到过量使用能源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归纳得: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粉尘、有毒气体对大气的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有害辐射;沙土流失和沙漠化。     3、未来的理想能源 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不仅留给子孙后代的越来越少,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根据学过的有关能源的知识,以及课本上提出的条件,说一说哪些是未来的理想能源,并说明其道理,同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   归纳未来的理想能源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 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第二 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 第三 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 第四 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 最后强调:实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三、节约能源。 (学生谈谈节能问题)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21世纪能源趋势,知道了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知道未来的理想能源必须满足的条件 2.人类目前的主要能源能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针对以上情况,人类应怎么办? 学生讨论、举出能源消耗还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完成课本图17.5-2表中的空格,谈谈自己的见解 学生阅读课本165页并思考问题未来的理想能源是什么?满足哪些条件?分组讨论后找代表表达出来。 谈谈节能问题:节能是未来能源应用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 我国出台了“节能优先,供应安全,结构优化,环境友好”的节能策略,这也是我国面对中国能源形热而采取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策略将“第五能源”的应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节能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新课题。谁在节能的应用方面占得先机,谁就会在未来掌握财富的主动。 使学生认识到21世纪能源问题的严重性,了解现在能源的使用情况。 加强对能源消耗对环境影响的认识。 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使学生对新能源有所认识。学会确定理想能源 课 堂 练 习 课外作业 1、集有关资料和数据,就燃烧化石燃料和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的关系,写一篇600字以内的小论文. 2、你周围使用能源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几种可行的改进措施。 3、 你认为风能、太阳能、核能……以及你所想到的可能的能源,哪些有可能成为今后的理想能源? 为什么? 4、 在你生活的地区是否适宜开发可再生能源?为什么? 板 书 设 计 1、21世纪的能源趋势 2、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产生粉尘、有毒气体对大气的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有害辐射;沙土流失和沙漠化。 3、未来的理想能源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 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第二 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 第三 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 第四 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 4、实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2)、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3)、节约能源。 教 学 反 思 质量(mass) 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量(m) 单位及单位换算:kg、g、mg、t 1kg=103g 1mg=10-3g=10-6kg 1t=103kg 测量(天平) 构造 调节 (略) 使用 A B C O 10 20 30 10 20 30 m/g V/cm333 固体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 测液体体积 测固体体积 密度的测量 量筒 参照物 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所选的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1)不要将研究物体的本身选作参照物 (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3)一般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作参照物 青岛 240 80 单位 误差 产生原因 定义 与错误的区别 测量工具:刻度尺 测量工具 单位:1h=60min=3600s 时间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长度 使物体运动动动 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表示法:力的示意图 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单位:牛(N) 力 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体速度大小、方向改变 物体由运动到静止 物体由静止到运动 毛巾表面 棉布表面 木板表面 硬纸板 使用 弹簧测力计 O O O A B F 杠杆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绕某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五要素:杠杆 阻力(F2) 支点(O) 动力(F1) 动力臂(l1) 阻力臂(l2) 平衡条件: F1×l1=F2×l2 分类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 EMBED PBrush ��� � EMBED PBrush ��� � EMBED PBrush ��� � EMBED PBrush ��� � EMBED PBrush ��� � EMBED PBrush ��� � EMBED PBrush ��� 图1 图2 甲 乙 应用:锅炉水位计、船闸等 特点 定义 连通器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测量仪器------压强计 液体的压强 � EMBED PBrush ��� � EMBED PBrush ��� O F浮/N ρ液/m-3 O F浮/N V液/m3 ρ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 实验测量F浮=G-G|F浮=G-G| 方向:竖直向上 浮力 大小 0.1m 密度计 刻度由大到小 数值为水密度倍数 浮沉条件 应用 浮力的利用 轮船空心原理 潜水艇:改变自身重力 热气球、气艇 总功 有用功 额外功 机械效率 概念 公式 功率 含义 概念 公式:P=W/t 单位:瓦特(符号:W)千瓦(符号:KW) 势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概念: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影响因素: 被举高的高度 质量 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影响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 动能 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影响因素 质量 速度 丙 甲 乙 乙 甲 常见对物体做功的例子 常见对物体做功的例子 � EMBED PBrush ��� Q放=cm(to-t) 比热容 定义 单位:J/(Kg.OC) 热量 计算公式:Q=cmΔt 单位:J Q吸=cm(t-to) 比热容 定义 单位:J/(Kg.OC) 热量 计算公式:Q=cmΔt 单位:J Q吸=cm(t-to) 比热容 定义 单位:J/(Kg.OC) 热量 计算公式:Q=cmΔt 单位:J Q放=cm(to-t) Q吸=cm(t-to) 比热容 做功 燃料的化学能 气体的内能 转化 燃烧 转化 塞子的机械能 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吸气冲程 热机 内燃机:汽油机工作原理 燃料的热值: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热机的效率 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排气冲程 _1162989496.unknown _1162990379.unknown
/
本文档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表格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