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植物氮素测定指标以及方法

植物氮素测定指标以及方法

2020-06-04 6页 doc 116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ysdg83

从事建筑公司质量、技术

举报
植物氮素测定指标以及方法.一、测定与计算指标1、测定单株分蘖数、单株有效穗数、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小穗粒数、千粒重、单穗穗粒重;再按茎叶、籽粒等器官分开,分别测定茎叶与籽粒的干物重与含N量;2、通过测定的指标计算: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1000)、植株吸氮量(不同部位干物重与其含氮量(%)之积的总和)、植株含氮量(%)(植株吸氮量占整株干物质量的百分比)、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单位氮素生产的干物质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成熟期植株单位氮素生产的籽粒产量)、氮素收获指数(籽粒氮积累总量/植株氮素积累总量​)、植株N利用效率(籽粒产量...
植物氮素测定指标以及方法
.一、测定与计算指标1、测定单株分蘖数、单株有效穗数、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小穗粒数、千粒重、单穗穗粒重;再按茎叶、籽粒等器官分开,分别测定茎叶与籽粒的干物重与含N量;2、通过测定的指标计算: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1000)、植株吸氮量(不同部位干物重与其含氮量(%)之积的总和)、植株含氮量(%)(植株吸氮量占整株干物质量的百分比)、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单位氮素生产的干物质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成熟期植株单位氮素生产的籽粒产量)、氮素收获指数(籽粒氮积累总量/植株氮素积累总量​)、植株N利用效率(籽粒产量/地上部N素积累量);二、总的指标分类汇总(一株小麦实际上指的是由一粒种子长出的一丛)(一)与产量相关的形状指标(田间进行)1、单株分蘖数:单株总茎数;地面以下或接近地面处所发生的分枝(田间进行,每行选择3个处理也就是3丛,分别测出再求平均)。2、单株有效穗数:单株有效成穗的个数;其中有效穗示每穗实粒数多于5粒者为有效穗(白穗算有效穗)。(田间进行,每行选择3个处理也就是3丛,同上)。3、株高:(小麦根部至顶部之间的距离,不包括芒长,其中芒长是指穗上面尖尖的芒刺),用卷尺测量。(田间进行,测选定的4株外加1株求平均)。(在收回来之后,先选择我们所需的4株另外再加1株,共5株,将穗长与小穗数测定了,再用自来水将材料(主要是茎叶部分)冲洗三遍,再用去离子水冲洗三遍;然后用吸水纸吸取残留水分,然后将材料然后放2天,等材料稍微干燥后,将之前的5株进行人工脱粒,测定每穗的穗粒数,根据它和小穗数计算出小穗粒数,在此步骤之后便可将我们所需的4株植株分为茎叶与籽粒部分,进行杀青烘干测定干物重与含N量了。其余的材料再放置几天,脱粒之后测定千粒重)4、穗长:每行取5穗进行穗长的测定,平均值为该株系的穗长。5、小穗数:每穗上面长得对称的就是小穗数;6、穗粒数:平均每穗粒数,一般的小麦在30粒左右。7、小穗粒数:每个小穗数里面所含有的籽粒的数量,一般在1-5之间;(实际上可以=穗粒数/小穗数)8、千粒重:收获材料晾晒干燥后(含水量约为13%以下),随机数取1000粒称重的平均值计算千粒重;(一般在23-58g)。9、单穗穗粒重:平均每穗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1000)。(二)与氮素利用率相关的指标6、干物重:收获前从每行中选取4棵植株,贴地面部分将根部剪去,整株放入大纱网袋。先用自来水将材料(主要是茎叶部分)冲洗三遍,再用去离子水冲洗三遍;然后用吸水纸吸取残留水分,晾晒干燥。并将植株分为茎叶与籽粒部分,为确保脱粒过程样品损失的减少,人工脱粒,回收颖壳、芒、茎叶和籽粒,在105℃下杀青30min后,至于75℃烘箱烘至恒重,并测定茎叶、籽粒干重;7、含N量:样品粉碎后过60目筛测定总N含量,采用半微量是凯氏定氮法,也就是H2SO4-H2O2消煮-半微量凯氏定氮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植株全氮的测定1主容与适用围本规定了植株全氮测定的硫酸-过氧化氢消煮、碱化后蒸馏定氮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禾本科植株全氮含量的测定。2引用标准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6682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Y/T297-1995有机肥料全氮的测定3方法原理植株样品用浓硫酸加双氧水消煮,使有机氮转化为铵盐。铵盐经碱化后形成氨,经蒸馏将氨吸收到硼酸溶液中。以甲基红—溴甲酚绿为指示剂,用标准酸滴定,测定植株中的全氮含量(不包括全部硝态氮)。4试剂所有试剂除注明者外,均为分析纯。分析用水应符合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三级水的规格。4.1硫酸(GB/T625,也就是浓度为98%的浓硫酸)。4.230%过氧化氢(GB6684)。4.3氢氧化钠:40%,(m/V)溶液称取40g氢氧化钠(GB629分析纯)溶于100mL水中,溶解之后至于带橡胶塞或软木塞的试剂瓶中。4.4硼酸:2%(v/m)溶液称取20g硼酸(GB628)溶于1L约60℃去离子水中,冷却后再用稀碱(0.1mol/L)调节溶液pH至4.5,颜色大概为红紫色。使用前每升硼酸溶液中加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20mL,并用稀酸或稀碱调节至微红色,此时该溶液的PH值为4.5。4.5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称取0.5g溴甲酚绿(HG3-1220)和0.1g甲基红(HG3-958)于研钵中,加少量95%乙醇研磨至指示剂全溶为止,最后加95%的乙醇至100mL。4.6硫酸标准液[c(1/2H2SO4)=0.02mol/L](GB601)。配制:准确量取分析纯硫酸0.6ml,缓缓注入1000ml蒸馏水中,摇匀,冷却。标定:首先将硼砂配置成硼砂标准溶液。取一个洁净且干燥的表面皿,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0.4000g纯净硼砂(准至0.0001g),放入洁净且带玻璃棒的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表面皿,洗液一并转入烧杯中,再加入蒸馏水至约40ml,加热溶解,冷却至室温。将溶液定量转移到洁净的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3次(每次约10ml水),洗液全部转入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摇匀。所得溶液即为硼砂标准溶液。取洁净的20ml移液管,用少量的硼砂溶液润洗3次,准确移取硼砂标准溶液20.00ml于锥形瓶中,加甲基红指示剂2d,用滴管盛放未确定浓度的H2SO4来滴定。滴至硼砂溶液呈微红色时即为终点,记下所用H2SO4溶液的体积,平行滴定3次。计算出H2SO4溶液的准确浓度(保留四位有效数字)。H2SO4计算:标准溶液浓度按下式计算.C(硼砂)=[m(硼砂)*1000]/[M(硼砂)*100]C(H2SO4)=[C(硼砂)*20]/V(H2SO4)5仪器通常实验室仪器5.1消煮管:50mL或100mL。5.2消煮炉或可调电炉:1000W。5.3弯颈小漏斗:¢2cm。5.4凯氏定氮仪:全自动或半自动。5.5分析天平:感量为0.0001g。5.6移液管:5,10,20mL。5.7表面皿、烧杯5.8100ml容量瓶5.920ml锥形瓶6检试样的制备取风干的实验室待测样品充分混匀后,按四分法缩减至100g,粉碎,籽粒全部通过0.25mm(秸秆通过0.5mm)孔径筛,装入样品瓶备用。7分析步骤7.1试样溶液制备称取试样0.3,精确至0.0001g,置于250ml三角瓶(5.1)中(勿将样品粘附在瓶颈上)。先滴入少些水(2ml)湿润样品,10min后加5mLH2SO4(4.1),轻轻摇匀并最好放置过夜。在管口放一弯颈小漏斗(5.3),在消煮炉上先250℃消煮(温度稳定后计时,时间约30min),待H2SO4分解冒出大量白烟后再升高温度至400℃,当溶液呈均匀的棕黑色时取下。(时间约3h),稍冷后加10滴H2O2(注1),摇匀,并不断摇动凯氏瓶,以利于反应充分进行。再加热至微沸(注2),消煮约10-20min,取下稍冷后,重复加H2O25-10滴,再消煮。如此重复2-3次,每次添加的H2O2的量应逐次减少,消煮到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后(应该为水的颜色),再加热约5-10min,以除尽剩余的H2O2。将消煮管取下,冷却。并用少量水冲洗弯颈漏斗,洗液流入消煮管。将消煮液无损的洗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摇匀。过滤或放置澄清后供氮的测定,同时做空白试验以校正实际误差。7.2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试剂用量和操作与测定试样时相同。7.3测定7.31蒸馏前将配制好的氢氧化钠(4.3),硫酸标准液(4.6),混合指示剂(4.5),对定氮仪进行充分预热,进行空蒸馏清洗管道,直至读数稳定。7.32吸取上述待测液10.00mL(含NH4—N约1mg),注入凯氏定氮仪蒸馏管中,参数设置后,对待测液进行测定,其中加碱时间应设为3S。8分析结果的表述全氮(N)含量以g/kg表示,按下式计算:全氮(N)=c(V-V0)×0.014×D×1000/m;c——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滴定试样所用的酸标准液体积,ml;V0——滴定空白所用的酸标准液体积,ml;0.014——N的摩尔质量,kg/mol;m——称样量,g;D——分取倍数,定容体积/分取体积,100/10;所得结果应保留小数点后三位9注意事项9.1加H2O2时,要直接滴入瓶底溶液中,如果滴在瓶颈壁上,H2O2很快分解,失去氧化能力;也不要滴在小漏斗上,以免遗留的H2O2影响氮的比色测定。9.2H2O2不宜加入过早,每次用量不可过多,加入后的消煮温度不要过高,只要保持消煮液微沸即可。9.3定氮仪参数设置中,加碱量设置为3S;定氮仪开机预热后,要多空蒸几次,等读数稳定后再进行样品测定。.
/
本文档为【植物氮素测定指标以及方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