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古典乐派作品风格赏析

2017-09-19 15页 doc 624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2972

暂无简介

举报
古典乐派作品风格赏析古典乐派作品风格赏析 在所有古典音乐的范畴中,境界最高、音乐也最深奥的要属古典时期的作品。这一时期音乐声响的组织非常严谨,是种纯粹用声音来描写音乐的作品、能够一亲芳泽、更能懂得细细品味她的,是少数族群的专利。她能升华我们的性灵,提升美感经验,更能触及心灵深处,与时下的流行歌曲、民谣、戏曲、电影配乐、甚至是当红的百老汇歌舞剧只是碰触耳朵,刺激耳膜的音乐截然不同。 台湾名作家张继高先生在他的〝乐府春秋〞中点出了古典音乐的精神:『「古典音乐」(应该说是serious music)是一种极度精致,而且十分昂贵的东西。有任何时代,任何国...
古典乐派作品风格赏析
古典乐派作品风格赏析 在所有古典音乐的范畴中,境界最高、音乐也最深奥的要属古典时期的作品。这一时期音乐声响的组织非常严谨,是种纯粹用声音来描写音乐的作品、能够一亲芳泽、更能懂得细细品味她的,是少数族群的专利。她能升华我们的性灵,提升美感经验,更能触及心灵深处,与时下的流行歌曲、民谣、戏曲、电影配乐、甚至是当红的百老汇歌舞剧只是碰触耳朵,刺激耳膜的音乐截然不同。 台湾名作家张继高先生在他的〝乐府春秋〞中点出了古典音乐的精神:『「古典音乐」(应该说是serious music)是一种极度精致,而且十分昂贵的东西。有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它的享用者都是少数。既不可能变成多数,也没有必要变成多数。因为这一小撮人往往就能代表一个社会中的思想菁英,和成就力量。』这是广义的对古典音乐的看法。而在古典音乐中的狭义的古典风格。特别指的是1750-1830所产生的古典乐派,可说是音乐史最珍贵的部份。德国的哲学家Winckelman,他是如此美妙的诠释古典:「古典是高贵的执朴,是宁静的巨大」。古典讲求的是形式与内容的均衡,在平衡、端庄、宽大的基础上往上堆,是一种高贵,境界高的音乐形式。 古典时期所占的年代只有短短的100年(1750-1830),却产生了三位音乐巨匠~海顿、莫札特、贝多芬,这三个名字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就像绘画中的三位一体,是那么的自然且不可分割,他们代表古典乐派,虽然他们的风格不同,但他们透过一种特定结构—奏鸣曲(Sonata)表现出古典的内涵,这种不同性质的涵盖,形成了一个所谓的古典时期。     三人之中,海顿最年长,莫札特最早逝,贝多芬最年青叛逆。     海顿(1732-1809):一辈子都在宫廷中担任乐长,非常小心翼翼的服侍他的贵族主人。全身从头到脚都具备了封建色彩。音乐是在对主人察言观色中产生。即使在1790年之后,他离开宫廷,但是骨子里对主子誓死效忠的封建思想已根生地固。 海顿的一生都在为贵族工作,是那种对主子小心翼翼的服侍,知进退的那个时代,他的音乐听起来很乖巧,是有智慧的那种乖,乐句很工整,很有条理,音乐是在对主人察言观色中产生。举个例子来说,海顿的小夜曲的数量相较同时代的莫札特、贝多芬就多的多;这种乐器编制少,轻轻的不会干扰贵族衬着月光在后花园喝酒、聊天谈情说爱的音乐,因工作需要而应运而生,且深受主人欢迎。贵族夜夜狂欢,海顿的工作产量相对就提高,于是海顿的小编制曲子,诸如夜曲、室内乐数量很可观,当然也作的最好。海顿不只室内乐作得好(共84首),他的交响曲也以量取人,他总共作了104首有编号的交响曲,人称交响曲之父。虽然海顿的交响曲以量取人,但说实在的,现在还经常被演出的只有十多首,倒是室内乐被演出的机会较多,其他如钢琴奏鸣曲,三大册52首,至今也只演出个5、6首左右。而其他如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其他乐器协奏曲就机乎很少被演奏。生前最大巨作〝创世纪〞、〝四季〞在岁末年终会出现在音乐厅应应景、亮亮相,19齣歌剧、14首弥撒偶而出现在演奏上零星点缀,至于歌曲好像就乏人问津。事实上大部份海顿的作品还是不错,只不过以产量与演出率的比例看来,海顿的作品算是较冷门的。或许被忽略的原因是他的音乐太过简单,有些音乐家甚至认为海顿的作品太小孩子气了。其实海顿的作品看似简单,可是其中却暗藏玄机,他能利用简单工整的乐句创作出充满智慧的作品。大家不是常说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吗?这正是海顿的极简风格。 海顿在音乐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在于交响曲与弦乐四重奏的创作,他奠定了这两种音乐的音乐形式。海顿的音乐风格很平易近人,很健康朴实、很直接,带点土气,两只脚直挺挺地踩在地面上向上看,不经矫饰。不像莫札特天才般的音乐象是在上方往下府视一样,一般大众总是用崇拜的心情看天才创造天籁。但是听海顿就没有矮半截的感觉反倒象是有同一鼻子出气般的豪气,很乡土。 说到天才,在浩瀚的古典音乐领域中,我们要寻找符合天才资格的人俯拾即是。象是贝多芬、莫札特、孟德尔颂…都是从小即展露头角,以天才儿童自居,他们能创造出如此曼妙的音符,没有一点儿天份是作不来的。况且他们的作品能千垂百鍊,仍受到大家的喜爱,确实是有两把刷子 。但是如果我们再追根究底,让再浓缩,只能选出一位天才,那么在这天才的国度里,我们寻寻觅觅,这位得到上天恩宠的人,不作二人之想的必是阿玛迪斯·莫札特。 一般大众对莫札特的天才认知多半留在他三岁会弹琴,五岁能作曲,十岁完成第一出歌剧,十二岁担任乐队长的表象中,跟一般人比,这种对音乐早熟的成就确实是高人一等,想想自己三、五岁在作什么?可能还含着奶嘴,一句话都说不完全,更别谈写首曲子。 但是说实在的,你再多读些音乐家的人物生平,你会发现,这种人真的还蛮多的,越接触,越显自己平凡。但是在我的认知中,莫札特的天份能打败群雄的最佳理由是,他像是音乐界的十项全能。他写作任何种类、任何形式的音乐,而且在每一领域的成就总是排名第一的。这种全方位的音乐家,真的难得。大部份音乐家都有其擅长之处,甚至一曲成名的也大有人在。 反向思考一下,人称歌曲之王的舒伯特,最拿手的就是声乐的作品;即使有乐圣之称的贝多芬,作品种类也很繁多,但是我们多半想到贝多芬就想到他的9大交响曲,更专业的想到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他的歌剧好像就较乏人问津。再下去的柴可夫斯基,大概就只有那三大芭蕾舞剧,能在你脑海荡漾。 作家是有极限的,能在某一领域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已是非常难能可贵,而天才的莫札特,他就是那种例外,他的才能无可限量,任何领域的作品都难不倒他。他象是来自天堂的音乐使者,特别得到上天的恩宠,振笔一挥,闪耀着天才的光芒,凡人无法比拟。 当然坊间对他的天才行径也喜欢津津乐道;据说,莫札特在意大利罗马,听过一次阿赖格亚演唱〝求主垂怜〞就能将其背诵下来,后并誊写成乐谱。这首〝求主垂怜〞曲在当时是只有教会的人才可演唱,谱是不可外流,而莫札特能凭记忆将它谱成乐谱,轰动了罗马,还荣获教皇的授章,天才之誉,不径而走。 如果说:〝英年早逝〞也是天才的必须具备的美丽条件之一,那又有谁的天才形象比莫札特更凸显。莫札特的童年,可说是在马车上渡过的,今天到慕尼黑,下个月到米兰、之后又趋车前往巴黎、法兰克福、布鲁塞尔、维也纳…,这种紧凑的舟车劳顿,虽然使莫札特声名远播,但也赔上了健康。莫札特之所以在35岁就离开人间,过度的工作压力必是最大的原因。 除了生理方面的沈重负担外,心理上自小背负着众人的期望,想必在他幼小的心灵深深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幼年的回忆,只是一场接一场的演奏会,一次接一次的拜会,以及长途跋涉的马车奔驰声的。早熟的他,一直善于掩藏自己,就像我们在莫札特传记电影「阿玛迪斯」中看到的莫札特,都是揶揄的、自嘲的,甚至以骄傲来伪装的那一面;如同我们一般所听到的莫札特的音乐,往往会被他的典雅、高贵、纯洁、温馨等外表所吸引而忽略了在这些细致华美的背后,藏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时而恐惧,时而惊慌。这也难怪,莫札特常有神来之笔,他的音乐优美得却带点儿哀伤,有种高处不胜寒的味道,这种神来之笔乍听之下,美不胜收,那剎那间的美感令人迷醉,像来自天堂的讯息,透过莫札特的手展现出来美伦美焕。但是再听仔细那种美,美得不真实,扑朔迷离,且带有神秘的细致,瞬间又蕴藏哀伤,甚至是害怕恐惧的阴影,而这种神来之笔是大家最不容易模仿的。 莫札特(1756-1791):上半辈子也是依附贵族生活,但1781年他与他的主人翻脸,挂冠而去,前往维也纳,往后10年是他的音乐最自由最蓬勃发展的时刻。他在维也纳开始写作德语歌剧,这在当时是一大挑战;因为那时是意大利歌剧的天下,大家都唱意大利文,而莫札特尝试用德奥人都希望能有的属于自己的语言,创作了“后宫诱逃”。在当时真是一大创举,充份表现莫札特想要摆托过去,积极表现自我的特色(另外,在1791年,莫札特最后一部歌剧— 魔笛也是出德语歌剧)。在他的作品中可很清楚的比较出,1781年前后作品的差异。这是莫札特人生的重要转泪点,一半封建一半自由的莫札特。 至于贝多芬(1770-1827)完全摆脱对贵族的依赖,全身自由因子飘荡。贝多芬象是音乐史上的拿破仑,他历经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1780年的法国革命,在这种历史背景成长,贝多芬的自由因子被催化到最高点,他反叛贵族,热烈追求自由、平等、博爱,他的音乐充满冒险精神。     贝多芬音乐的风格自主性很高,个人色彩浓厚,这在海顿与莫札特身上是看不到的。所谓人在屋檐下嘛!海顿、莫札特他们必须顺从主意,写一些主人喜欢的音乐,或是美丽的旋律讨好听众,但贝多芬不会,这在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可看得非常清楚。他虽然只作32首钢琴奏鸣曲,但就有32种风貌,每一个都有独特的想法,从不重复,个性极强,不像海顿,在钢琴奏鸣曲的份量上远远超越贝多芬,共有六十首,但归纳起来只有2、3种样子,这就是为什么在钢琴的领域中,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如此重要的原因,尊称音乐史上的新约圣经当之无愧。 贝多芬的角色很不寻常,他在古典音乐上的定位很多元,既是古典乐派的最后传人,又是浪漫乐派的开路先锋。这样一个跨越古典时期开创浪漫时期的奇人,他的作品在规律的语法中,藏有难以驯服的浪漫表现,让人充满了期待。尤其是1800年,这个关键的年代,贝多芬变得完全自我,海顿、莫札特的影响没有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那耳疾的摧残;1798-1800之间、贝多芬耳朵变得很不好,且每况愈下,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我们看到上天对贝多芬作出最残酷的历练,贝多芬的音乐从此变深刻了。他感悟到任凭命运的百般折磨,人的意志力还是可以直挺挺的承受着一斧一凿之间的剧创,人类的道德意念,无私的伦理情操正逐渐的萌芽,茁壮。我不禁要问,没有贝多芬,命运的意义何在?他的音乐一直给人穿越黑暗、迎向光明的最正面思考。贝多芬的音乐严格说起来不动听,但很动心,需要很严肃去面对。贝多芬以一颗颗千锤百鍊的音符,叩问着生命的真义,他的创作过程是痛苦的,艰辛的,他将创作精神神化地淬砺为音乐、琢磨又琢磨,浓缩再浓缩、闪烁着真善美的日月光辉。 相较海顿、莫札特,都属同一时期的贝多芬却显得如此不同。一来是他的个性不屈不挠,在贫困与苦难中力争上游;二来是时代背景使然,当时正值法国革命,风起云涌之际,自由民主口号甚嚣云上,他期望打破贵族保护音乐家的习惯,成为一位独立自主的音乐家。他虽然接受过贵族的援助,却不曾隶属于他们,他要当自己的主人。他的作品风格非常具有个人色彩,是对命运的反抗,是胜利的凯歌,在音乐史上他具有空前绝后的影响力,套句现代的话,他可说是音乐史上的个体户------第一位职业音乐家,贯彻自己的意念创作发自内心的声音。 有很多爱乐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很努力的读很多音乐家生平轶事,乐曲介绍,但还是听不懂!!其实作曲家的音乐创作过程背景,或是创作灵感资料或许可供参考,但真正对听音乐有效的方法,就是抽丝剥茧,一窥堂奥,看看作曲家作此曲的结构,有意无意跟着结构走,不但能专注,更能体会作曲家意思,并身在其中。这所谓的结构,说专业一点,就是〝曲式〞。 当作曲家有了许多音乐概念,他便面临了一个问题:怎样将这些概念组织成一首曲子。为了组织音乐材料来表达他在艺术上的完整性,作曲家创造了曲式。但是,曲式是自由富弹性的,作曲家可以任意决定他所采取的音乐材料的数量与性质。然而,欣赏者了解曲式,可以对作曲家的技巧、音乐概念,及作曲家欲达到预期音乐目标的程度作为一些判断的经纬。 基本曲式包含:1.一段式、2.二段式、3.三段式、4. 奏鸣曲式、5. 轮旋曲式、6.变奏曲式、7.卡农与赋格、8.自由曲式 一段式、二段式就字面意前来看,应该很容易了解,一段式就是只有一段旋律的曲子 。二段式则由AB两段不同旋律组合而成。而三段式,我们喜欢用ABA三段来表示;代表以A的主题为主进行,然后稍为偏离一下下来到所谓不一样的B段后,又再回到A段。这种形式的曲子很多。 奏鸣曲式:是更丰富的三段式,它有特殊的段落进行,分别由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组成,而每一部份都有其主要构成语法与调姓(如下表)。 奏鸣曲式: (一)呈示部 (二)发展部 (三)再现部 1. 第一主题群 2. 第二主题群 3. 结束句 利用第一主的群或第二主题的动机加以发挥、扩充 1. 第一主题群 2. 第二主题群 3. 尾奏 轮旋曲式(ABACA的形式):以主要的A段与B、C或D段作循环,用A来对比出其它的段落。而A段的句子一般总是较工整,也就较方便记忆,曲子再怎么绕,很容易就听出A段又来了。 变奏曲:以一个主题为首,利用不同方法变形、变化,至于发展出多少个变奏并无一定限制,全看作曲家高兴。每个变奏有每个变奏的特色,但都与主题有关系,毕竟变奏是由主题变化而来的。主题与变奏的关系好比妈妈与儿女的关系,儿女多寡不重要,纵然一个孩子一个样,但与母亲都有某些类似相像的地方。 卡农与赋格:是复音风格的对位形式。指两种以上的旋律先后交织在一起,是音乐织度比较高的音乐形态。卡农是最简单的对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譬如,先由一个人唱儿歌「两只老虎」的第一小节,随后另一个人在第二小节接上,以此类推,第三个人在第三小节开始再唱同一旋律。这种亦步亦趋的形态,就是所谓的卡农(详图解)。 图解: ╴╴  ﹏﹏  ……  **           ╴╴  ﹏﹏  ……  **                 ╴╴  ﹏﹏  …… 就之前所提及,古典时期的作品,百分之70以上都是以有3-4乐章的奏鸣曲形式的曲子为主。若以管弦乐团演奏奏鸣曲就是我们熟知的交响曲,也就是说大部份交响曲都是以奏鸣曲形式完成的。大部份的独奏乐器与重奏乐器亦是如此,譬如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五重奏等…都是,所以听古典时期各式各样的作品,都是在听奏鸣曲。至于什么是奏鸣曲呢?原则上奏鸣曲包含3-4个乐章,每个乐章有约定成俗的速度与形式。就速度而言,第一乐章是快板、第二乐章是慢板,第三乐章是中庸的速度,第四乐章则又回到快板。而在形式部份第一乐章是分为三大部份〝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的奏鸣曲式,第二乐章不是三段体就是变奏曲,第三乐章则以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的形式展现,而最后一个乐章则以快速的轮旋曲形式作终结。 奏鸣曲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速度 快板 慢 中庸 快 曲式 奏鸣曲式 变奏曲、三段体 小步舞曲、诙谐曲 轮旋曲式 一般人对管弦乐与交响曲总是搞不清楚,其实管弦乐指的音乐的编制,交响曲指的是音乐的曲式。就声音而言,管弦乐就是等于交响乐。 管 弦 乐 与 交 响 曲 一.名称的意涵 管弦乐(=交响乐) 交响曲 管弦乐:指的是编制,管弦乐团演奏管弦乐。 交响曲:用管弦乐来演奏的奏鸣曲 1、奏鸣曲(sonata):指的是3--4乐章形成的完整曲目。 2、古典音乐90%都是演奏奏鸣曲     例:钢琴奏鸣曲,小提琴曲,钢琴三重奏。 3、如果奏鸣曲由大的管弦乐团来演奏=交响曲。 假如:用管弦乐演奏非3-4章形式的曲子称=交响乐(管弦乐) 例:序曲,交响诗,胡桃钳,天鹅湖 假如:用管弦乐演奏奏鸣曲(3-4乐章)形式的曲子称=交响曲 二.欣赏交响曲 1、 在管弦乐的范畴中,交响曲份量最大(3-4乐章)必须从第一乐章听到第四乐章才完整。 2、 但欣赏时并不需全部听完,其实每一个乐章都是单纯完整的个体,少有例外。 3、 至于不需全听的理由: 1. 时间不够 2. 并非每个作曲家都把每个乐章都写得很好。 4、 真正会听音乐的人,是会默默的跟着音乐专注地走下去,不是会猜很多曲子开头20秒。 有意无意听结构更容易专注,但听完之后,目的即已达成,结构就不重要,便可忘却。 去聆听音乐的本身,听每一次都是新的。 5、交响曲:用管弦乐演奏奏鸣曲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速度 快板 慢 中庸 快 曲式 奏鸣曲式 变奏曲、三段体 小步舞曲、诙谐曲 轮旋曲式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首贝多芬单一乐章的管弦乐曲:艾德蒙序曲Op.84。以前古典时期的作曲家,要写单独乐章的曲子,就用序曲代替表示,以现在的观点,可视为交响诗。也就是说交响诗是单一乐章,由管弦乐团演出的有标题的音乐。 乐曲欣赏:(单一乐章) 贝多芬:艾德蒙序曲  Egmont Overture 。奏鸣曲式。 舞台剧的序曲。贝多芬读了哥德的悲剧"艾德蒙",感触良多,在1809~1810年间完成这首序曲。 艾德蒙(1522-68)是史上的真实人物,一名荷兰的将军,为争取人民获得更多自由,带领群众脱离西班牙暴政,最后被捕牺牲。这种为人民福祉牺牲自己,是贝多芬最向往的英雄风格。因为当时贝多芬对拿破仑一世运用群众热情而自封为王的举动相当感冒。此时它找到他所喜欢的英雄人物"艾德蒙",将史实稍加润色,加入点爱情故事点缀,完成这部著名的序曲 这首序曲有五部份,以分为三部分(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的奏鸣曲式为主体,并在前后各加一个导奏和尾奏而成的。曲子一开始以弦乐拉出沈重的、咆哮般的,暗示悲创的导奏开始,中间经由热血膨派的旋律与极近压缩的节奏,像赴战场的英雄,带出英雄式般的赞美诗,最后在尾奏铜管齐声高奏胜利之歌,歌颂上断头台的英雄〝艾德蒙〞而结束,展现贝多芬作品穿越黑暗、迎向光明的最佳特色与精神所在。 谱例: 乐曲欣赏: 海顿:第92号〝牛津〞交响曲第一乐章。奏鸣曲式。 标题〝牛津〞并不是要我们去听英国牛津的生活种种,而是1791年海顿首度访英,牛津大学特颁荣誉博士给他,于是海顿便将1788年所写的曲子作为答谢牛津大学赠与博士学位的曲子,因此才冠以“牛津”的标题。 此首乐曲的第一乐章,是传统的快板,奏鸣曲式。比较特别的是,海顿总共作了104首交响曲,当中最后12首(包括92号牛津) ,大部份是由慢板导入,称之为导奏(只有极少数是例外)。 那么为什么会有〝导奏〞,甚至为什么导奏会出现在快板第一乐章一开始呢?这一切都是为了要制造对比,引出快板。这也是为什么导奏大部份是慢的,轻柔的,丝状的,由一个交响乐团少部份乐器(例如:弦乐器)演奏,而且不能太有个性否则会妨害第一主题的出现。 曲子一开始由呈示部带领出第一主题群,第二主题群以及结束句。此首的第一主题群由核心主题,暗示性反覆,过渡三部份组成;核心主题的乐句,利用力度的变化,呈现跃动的第一主题,而第二主题的出现则以规律的、对称的句法来表现对比,呈现典型的海顿清淅可爱的特质。 谱例: 乐曲欣赏: 海顿:第88号交响曲第三乐章。小步舞曲。 古典时期的交响曲第三乐章,不是小步舞曲,即是诙谐曲,若音乐较规律、缓和、级进(不是大跳的),就是小步舞曲;如果有写突兀的音程,作跳跃式的进行,即是诙谐曲。不过,不管是小步舞曲或诙谐曲,它的曲式一般是: 小步舞曲                  Trio ∥:a :∥:b  a :∥    ∥:c:∥:d  c  :∥ Da Capo(从头反覆)谱例 协奏曲 协奏曲:指的是一件乐器(Solo)跟乐团(Tutti)之间互动关系的展现,它们可以是相辅相成,也可以是相互对抗、竞赛(注:巴洛克时期的协奏曲不在此次讨论,它指的是〝独奏群〞与整个乐团之间的互动情形)。 一般而言,协奏曲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多采用奏鸣曲式(尤其是古典乐派的作品当中占七成以上)。给人的感觉多半是较戏剧性的,较激动的,速度也较快。第二乐章是慢板的乐段,是作曲家唯一表现舒缓美感的地方。喜用 ABA三段体。 第三乐章大部份是带有俏皮诙谐舞曲风格的轮旋曲式。 协奏曲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速度 快 慢 快 曲式 奏鸣曲式 三段体ABA 轮旋曲 要认识协奏曲,可先从第三乐章入门。第三乐章大都是轮旋曲式(Rondo)(ABACA的形式)以主要的A段与B、C或D段作循环,用A来对比出其它的段落。而A段的句子一般总是较工整,也就较方便记忆,曲子再怎么绕,很容易就听出A段又来了。对曲子的熟悉度也相对增高。再者第三乐章常是主奏乐器一句,乐团一句先后出现,互相呼应,最能表现出独奏者与整个乐团的关系。另外,第三乐章的风格多半如游戏般的或像舞曲舞动般的,所以,第三乐章对初入门的人是相当讨善。 乐曲欣赏(第三乐章) 莫札特:第5号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轮旋曲式 莫札特的第五号小提琴协奏曲因为最后一个乐章引用了土耳其音乐(当时泛指东方音乐)的元素,而有一个〝土耳其风〞的标题。 此曲以较庞大的轮旋曲式ABACADABA来呈现,出现5种不同的素材。 A段:A段的主题具有宫廷舞曲的形式。Solo先呈现一次,紧接着Tutti出来,先后呼应。 B段:B段的句子相形之下就较自由,快速音型(Virtuoso)的乐段,主要是炫耀小提琴的技巧。 A段:又回到A段转以小调表现温馨的声音。 C段:又抽离到另一新的素材,以大小调调性的翻转制造另一趣味 A段:导正回到原来主题 D段:堂堂进入最令人期待的乐段,是此曲的菁华,具有土耳其风的地方。Tutti在此处像大军压境,呼啸而过,气势非凡,而Solo小提琴在Tutti强烈攻势下,仍坚强顶着,甚至拿弓的背面敲打击弦制造敲击乐振奋的效果(Col  Legno) A段:压力解除,A段又回来了。 B段:Virtuoso A段:主题余音缭绕,消失在空中。 莫札特共写作了5首小提琴协奏曲(K.207,K.211,K.216,K218,K219),全都在1775年同一年完成,之后就不曾写过小提琴协奏曲,当时只有19岁,成为他告别〝神童时代〞的最后作品。这五首作品风格明朗活泼,可以说是当时宫廷音乐品味的反应,其实,这在那个音乐家仍依附贵族的时代,是不可避免的。 值得一提的是,莫札特一生虽然只有35个年头,但完成的作品超过600件,无论质与量都可与同时代的海顿,贝多芬互别苗头,不相上下。所以为作品编号是有必要的。 话说在1851年有一位德国人名叫Ludwig Köchel在读过莫札特这位英年早逝的音乐奇才的书之后,决定要编辑一份莫札特作品完整的、并且按照年代顺序排列的目录。于是花费12年的时间,搜集资料整理编排,而完成了〝莫札特全作品索引〞(英文/Thematic Directory of the Complete Compositions of Mozart,德文/Thematisches Verzeichnis Samtlicher Tonwerke Wolfgang Amades Mozart)编辑莫札特的作品可谓工程浩大!如今莫札特的作品都冠上〝K+数字〞或〝KV+数字〞就是为了纪念Köchel这号人物。 谱例: 关于协奏曲第一乐章 小时候有一次去听音乐会,看到舞台上整个乐团已开始演奏,但是指挥旁的演奏者却呆坐在舞台中央,当时着实为他捏了一把冷汗,心想,惨了,在众目睽睽下,难不成〝他〞忘谱了,直到会后,心中还猛嘀咕,这次了大了,只是心中很纳闷,第一次看到忘谱还如此气定神闲。直到长大才知道,那叫古典时期的〝协奏曲〞。正确地说,古典时期的协奏曲第一乐章都是乐团(Tutti)先演奏,独奏者(Solo)或坐或站在舞台上等待,等指挥将乐团带过一个简单的呈示部,独奏者才洋洋洒洒出来。 到了1800年之后,也就是19世纪开始,协奏曲的结构开始改变。第一乐章奏鸣曲式中呈示部tutti与solo不再先后出现,而是交互出现,〝共同〞完成。 乐曲欣赏 贝多芬:第5号钢琴协奏曲〝皇帝〞第一乐章。奏鸣曲式 贝多芬:第5号钢琴协奏曲〝皇帝〞是他的5首钢琴协奏曲中最辉煌最庄严的作品,有如高高在上的帝王般,展现君临天下的雄伟气魄,因而被冠以〝皇帝〞的标题。事实上,这种危言耸听的标题全是出版商的杰作,是引人注目的宣传策略,贝多芬并不知情。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贝多芬使用了新的手法,把钢琴的序奏置于开头,也就是做为第一主题的准备、暖身,速度是比较随性,待速度恢复正常,就是呈示部的开始。先由Tutti演奏第一主题群炫技的virtuoso,接着solo出来演奏自己呈示部。接下来第二主题的Tutti最能表现出贝多芬的特质,他利用前句断奏音型加上小调声响的不安氛帏营造徬徨、犹豫的情绪,而后句接的是用圆滑奏句型以大调光明勇敢的声响跨越出去,要迎向光明。贝多芬的音乐即使出现黑暗都只是过程,不是目的。他坚信只要朝向光亮,阴影就在你的背后。往往在音乐跨出去后,鼓声,号角声便在远远呼着你,吹奏着胜利的凯歌。 谱例: 乐曲欣赏(第二乐章) 萧邦: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三段式。 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是作曲家唯一表现慢的美感的地方。说到表现钢琴声音的箇中翘楚,萧邦是第一人选。萧邦共作了两首钢琴协奏曲,都是在21岁完成的,此后就不再写了。当中尤以第二号协奏曲最富浪漫气息,而第二乐章更有〝爱人的画像〞梦幻的标题。此乐章用的是ABA三段式。 A段是萧邦惯用的长线条来表达唯美的情感,B段则与A段不同,B段是一大段的宣叙调(Rezitative),钢琴完全以说话的音调来表现情绪的渲泄,直到末句,音色变亮,带回唯美的A段。 谱例: 室内乐 室内乐指的是小型的、2-8人重奏的音乐形式,并非字义上头的在室内演奏的音乐。就编制而言,它是一种较精致,每一声部由一人担任,由2-8人演奏有深度的曲子,并非以庞大的声响来吸引人的。 室内乐用比较少的声音来诠释音乐,表现丰富的情感,像在对你一个人在说话似的。演奏者与欣赏者之间的距离较近,比较亲暱,这种零距离的互动,更要求欣赏者程度。室内乐的境界较高,但获得的感动,非瞬间的满足,相对的会更持久。 欣赏一件乐器的演奏,也就是所谓的独奏,最丰富的表演方式,我想一定非钢琴独奏莫属,钢琴这个乐器之王,绝非等闲之辈,它可同时弹出许多音,许多和弦,这是其他乐器不易听到甚至做不到的地方(管风琴,大键琴虽然也可以作到,但效果并不够好。)钢琴独奏者可以一手弹主要旋律,另一手给自己伴奏,象是一人乐团,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乐曲欣赏:(独奏) 贝多芬:第14号钢琴奏鸣曲’’月光’’ 贝多芬在音乐上追求自由,在爱情世界里,也是自由恋爱的实践者,他有数不清的韵事,是个超级多情种,从20-50岁的岁月当中,没有一天停止爱过。只是,暴躁的脾气,生病了的耳朵,加上社会仍存在的阶级化,都使得我们的贝多芬到处碰壁。著名的〝月光奏鸣曲〞款款深情的旋律正是贝多芬对伯爵千金茱丽叶塔的深情告白。虽然这些女人都让贝多芬失望了,贝多芬承受一次又一次失恋的打击,但,我们还真得感谢这些女人给于贝多芬无限的灵感,谱出无数旷世巨作。在贝多芬身上,我们看到一位成功的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伟大的女性们的箴言。 "月光〞这个标题并不是贝多芬写的,是后来一位德国诗人听到此曲的第一乐章联想起瑞士琉森湖上水波荡漾的月光,才取了这个别名。这首曲子第一乐章是慢板;这在海顿,莫札特身上是不可能出现,因为在那个时代第一乐章都是快板。左手低音长鸣一个接一个,像远方的钟声,也像贝多芬沈重的脚步声。右手的节奏,象是对茱丽叶塔的呼唤,再延化为一个旋律(在任何一个钢琴乐谱版本中都有献给茱丽叶塔的标题)。第二主题,利用半音上行,充满期粉,渴望的音型是贝多芬对茱丽叶塔痛苦折磨的表达。双手的配合在声音的表达带有独特的性格,搭配之巧妙,无人能模仿。 这首曲子第一乐章是慢板,第二乐章是小步舞曲,第三乐章是快板的奏鸣曲式。象是少了传统第一乐章快板的古典风格,这种缺陷,无乎在表现〝浪漫〞的美感。贝多芬浪漫的因子被催化,他尝试突破传统,这又是一明证。 谱例: 关于二重奏(二件乐器合奏)的曲子,最最普遍的组合就是小提琴与钢琴的奏鸣曲,也就是一般所指的小提琴奏鸣曲。 乐曲欣赏:(二重奏) 贝多芬:第9号小提琴奏鸣曲〝克罗采〞第一乐章 如果你喜欢看电影,更是史帝芬.史匹柏的死忠,你可能会觉得这首曲子似曾相识。几年以前这齣得到多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用电影控诉纳粹对犹太人进行无情屠杀的史实。电影的配乐借用了贝多芬的克罗采,为整个故事加了最佳注解,在看电影,听音乐的同时,观众的眼泪随着剧情跟着琴音感同身受的漱然流下。 这个作品听起来很有戏剧张力,为了蕴酿呈示部第一主题,让小提琴拉双弦缓慢进来,制造和声层次的感觉,随后钢琴进来与小提琴进行对话。第一主题一开始两者便进入协奏的意味,双方你来我往,互别苗头,很有协奏的效果。 贝多芬的〝克罗采〞是在1803年完成的,它重新定义了所谓二重奏的奏鸣曲应有型式。在这部作品当中没有一样乐器是叫做伴奏或处在附属的地位,小提琴与钢琴地位势均力敌,同等重要。至于〝克罗采〞的标题是贝多芬把这首小提琴与钢琴的奏鸣曲献给当时他所崇拜的法国小提琴家普道夫,克罗采才因此得名。 谱例: 在三种乐器的组合方面,最理想的是钢琴与小提琴,大提琴的重奏,也就是一般我们称的钢琴三重奏。 乐曲欣赏:(三重奏) 柴可夫斯基:伟大艺术家的回忆 OP.50 这首作品编号50的钢琴三重奏,有个很美丽的标题:伟大艺术家的回忆〝,原是感念他的恩师—尼可莱所作的,但当中表现出来的丰沛情感,实在听不出来是写给老师的曲子,倒象是情人的对话,无比的缠绵。尤其是柴可夫斯基在安排乐器出场有独道的一面,先由大提琴领军,制造厚实、深切的琴音,当听者被感动的同时,再推出小提琴同样是弦乐器拉出深情款款的长音推波助澜,接着才让钢琴在最后压轴,与听者共同编织出想象的空间。 谱例: 而重奏组合当中,最常见的还是弦乐四重奏。它包括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这是古典时期最重要且最具代表的形式。 有关四重奏每个乐器的个性,海顿的一位朋友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比喻:第一小提琴象是位健谈的中年人,主导着每一次的话题,而第二小提琴则是第一小提琴的好友,尽力强调第一小提琴话中的机智,很少提出自己的意见。而大提琴是位稳重的人,有学问而好讲道理,用简单而中肯的论断与第一小提琴对谈。至于中提琴则是位善良但却又饶舌的妇人,她丝毫讲不出重要意见,但却又经常插嘴的可爱份子。 乐曲欣赏:(四重奏) 海顿:弦乐四重奏〝皇帝〞第二乐章 本乐章被称为〝皇帝〞的原因,即是因为第二乐章的主题来自海顿在1797年的作品,一首有名的赞美歌,赞美皇帝的歌曲〝皇帝赞歌〞。在创作的同年,海顿借用此旋律作变奏曲,当作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因此得名。后来这首适合全民欢唱的曲子,变成奥地利的国歌。 当然这种适合全民欢唱的歌曲,一般来说都不会太难,也因为本身旋律简单,结构清晰的特性,最适合写成变奏曲,因此海顿才会一再的运用这个主题作曲。此首由主题及四个变奏组成 主题分ABC三段 A  ∥:                    :∥ B                          C  ∥:                    :∥ 其变奏的方式,是以主题原封不动出现,轮流四种弦乐器演奏。以一件乐器一音不改的演奏,其他乐器配合着,这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的定旋律变奏。 第一变奏:主题由第二小提琴表现,第一小提琴从头到尾以十六分音符来陪衬它。 第二变奏:主旋律转由大提琴来诉说,单纯而内歛的情感。 第三变奏:主旋律由中提琴担任,采对位方式。 第四变奏:主旋律交还第一小提琴。 这首曲子充份表现出海顿音乐的规律,乖巧以及庸容大度。 谱例:
/
本文档为【古典乐派作品风格赏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