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心里咨询心理品质与学习

2017-11-29 50页 doc 168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7320

暂无简介

举报
心里咨询心理品质与学习心里咨询心理品质与学习 心理品质与学习 目 录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注意的品质与培养 三、记忆的品质与培养 四、思维、想象的品质与培养 五、情感的品质与培养 五、意志的品质与培养 六、个性、兴趣的品质与培养 七、个性的心理特征 八、道德的品质与培养 九、知识与技能学习 十、学校的教育社会心理 十一、少年期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 编者:胡琴 主要参考资料:心理学及其他 2006年2月13日 1 前 言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从古至今,一代代的人都尝试着揭开“心理”神秘的面纱。人类...
心里咨询心理品质与学习
心里咨询心理品质与学习 心理品质与学习 目 录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注意的品质与培养 三、记忆的品质与培养 四、思维、想象的品质与培养 五、情感的品质与培养 五、意志的品质与培养 六、个性、兴趣的品质与培养 七、个性的心理特征 八、道德的品质与培养 九、知识与技能学习 十、学校的教育社会心理 十一、少年期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 编者:胡琴 主要参考资料:心理学及其他 2006年2月13日 1 前 言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从古至今,一代代的人都尝试着揭开“心理”神秘的面纱。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同时,“心理”现象就存在了。在古代,“心理”是哲学家们经常探讨的问之一。所以心理学一直是哲学“母亲”孕育的一个胎儿。脱离哲学母体后,它象一个流浪儿,有时敲敲哲学的门,有时敲敲生理学的门,直到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它才算找到了自己的安身之处,有了自己作为一门独立实验科学的名字—心理学。从而,以此为界线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哲学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两个发展阶段。 中国古代没有心理学专著,但有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在历史发展的转折期总会出现引导历史潮流的伟人,心理学之父冯特(1832—1920)学过哲学和医学,研究过生理学,先后获取了医学和哲学两个博士学位。之后,长期在大学里任教。莱比锡大学的心理实验室的建立,吸引了欧洲、美洲和亚洲等世界各个角落的青年学生。他们来到德国的莱比锡大学跟冯特一起学习和工作,莱比锡大学也就成了当时培养第一代职业心理学的最高学府。这一心理学的摇篮为世界培养出了许多心理学家,其中成为著名人物的有34位。比如美国的卡特尔。他们回国后,在各自的学校迅速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开展了实验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创办了心理学杂志,成立了各国的心理学会,为心理学在各国开拓了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培养了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 回首走过的路,我们看到心理学的足迹遍布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贸易、人才管理、文教管理、医疗保健、政治军事、运动竞技等,处处都有它的身影。心理学象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研究范围广泛、分支更多。心理学一般可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即普通心理学,着重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基本规律的探讨;应用心理学则将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于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服务于保障人们的心理健康。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它帮助我们揭示心理现象的秘密。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 心理特性:能力、性格、气质。 心理过程 我们闻到气味,听到声音,看到颜色;用手触摸各种物体时,是冷的,热的, 硬的软的,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这就产生了感觉。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是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声音、气味等)。在感觉的基础上,人能辨别出整个物体,如国旗和汽车、花草和树木,那就是知觉。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比感觉要复杂一些。 人们不仅能够感觉和知觉周围的事物,同时还能记住它。当这些事物再次出现时,我们能够认出它来,或事物虽然没出现,而我们能够回忆起它来,这就是记忆。这 些比感觉、知觉更为复杂的一种心理过程。 在各种实验活动中,我们要制定一个,理解一道数学题,分析一些材料时,都需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利用感知的材料和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这种思考活动就是思维。思维是一种更为复杂的高级的心理现象。 我们不仅能直接感觉、知觉各种事物,记住和回忆过去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同时还可以在感知、记忆、思维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加工形成一种新的形象,这就是想象。想象和思维 2 一样,也是一种高级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人的创造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它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在感知某一事物,回忆一件往事,思考一个问题,想象一个形象时,心里活动必须有所指向和集中,才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看清它,听清它,记住它,思索它,这就是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都属于认识过程。注意是伴随在心理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特性。它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获取新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的心理条件。 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不会无动于衷,总会表现出一定的态度和倾向,如愉快、满意、喜悦、难过、气愤、痛苦等,这是情感、情绪的表现。对于客观事物,人们不仅要感受它,认识它,同时还要处理、改造它。为了处理、改造客观事物,我们既要提出目标、制订计划、选择完成计划的方式、方法,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种种困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这类活动就叫意志行动。在意志活动中,与达到预期目的并和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活动就是意志。 二、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人在认识客观事物和改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不仅有各种心理活动,而且还形成个人的、不同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从而构成人们心理上的差异。如有的才华横溢,善于写作;有的人能歌善舞,富有表演才能,这些都是人们能力上的差异。有的人活泼好动,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暴躁,有的人温柔;有的人自负,有的人自卑;有的人热情,有的人冷漠,这些都是性格和气质上的差异。能力、性格和气质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人的个性倾向则有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决定着心理活动的方向和行为的社会意义。 人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倾向统称为心理现象。 三、为什么研究心理学 1、理论意义 研究心理学的目的在于探明心理现象的规律。 学习心理学对于人们掌握哲学的基本原理、自觉地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哲学基本问题息息相关。心理学通过深入揭示心理、意识与脑及外部世界的关系,不仅为辨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性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抵制和克服各种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科学的心理学是在精神领域中纠正偏见、破除迷信、反对愚昧和神秘主义的有力理论武器。列宁明确指出:“心理学提供的一些原理已使人们不得不拒绝主观主义而接受唯物主义” 学习心理学有助于学好自然辨证法、现代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和美学等等科学。 2、实践意义 人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人的心理活动调节之下完成的。因此,必须遵循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才能提高人的实践活动的效果。心理学也正是以提供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知识来为人类各个实践领域服务。 心理学作为师范院校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对提高师范生未来从事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心理学研究学生认识活动、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研究儿童的年龄特点及其在教育、教学工作、着眼于素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未来的教师只有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预见学生发展的前景,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与教学措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心理学提供感觉、知觉、注意、思维、情感、动机、性格、气质和形成技能等方面的规律性知识,对于改进劳动工具、提高生产技术、改进操作方法,完善劳动技能、健全劳动组织、防止事故发生,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十分必要的。 心理因素与人的身体健康关系密切,有些心理因素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原因;有些心理因素也是治病、防病的根据,具有心理卫生和心理治疗的知识,有助于促进人的心理的健康发 3 展和疾病的治愈。 在我国,心理学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实践领域日益宽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日益昌盛,心理学必将为我国建设事业作出更多贡献。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人脑在结构上是极为复杂和精密的,在机能上是极为灵敏的。 1、脑的结构与机能。人的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 2、脑细胞分为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在人刚出生时,基本上已有1400亿个脑细胞,其中140亿个神经细胞主要管刺激和信息的传递,其余的是神经胶质细胞。胶质细胞是神经细胞的保护者,并但负着为神经细胞提供营养的任务。而神经细胞则是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脑子里还有约二三两重的脑脊液,它在蛛网膜和软膜之间,就像电脑中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一样,分别在4个脑室内不停地流动着。它又像水垫一样,使人体在运动时,保护脑子不会受震动而相互挤坏,脑脊液还营养着脑组织,把脑不需要的有害的废物带到血液里去。 刚出生的婴儿其脑细胞数量和成人是相同的。脑细胞以外的人体细胞,是婴儿时期开始伴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并且经常进行新陈代谢,但是,只有人的脑细胞始终保持着刚出生时的数量,即使大脑受伤或脑出血等,也不能再生补充。那么,婴儿和成年人有什么差异呢,主要是脑细胞之间的神经纤维组织的发育程度不同。 根据日本东京大学脑生理学教授,时实利氏的研究,这种神经网络的发育过程可分三个阶段:0—3岁为第一阶段。4—7岁为第二阶段,10岁以后为第三阶段,20岁左右的发育很缓慢。第一阶段的发育特别迅速,而且是被动的。神经突触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构成传输线路,使人脑成为奇妙绝伦的网络,调控着外界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后人体的适应功能,这种复杂而精密的联系,大大提高了大脑的工作效能,保证了大脑机能活动的高度准确性的可靠性。神经网络受环境影响,并给以后的成长发育以决定性的影响。 在第一阶段,孩子是被体贴入微、亲自抚养还是被人残酷无情或刻板机械地对待,对其影响至关重大。由于婴幼儿的生活体验不同。这种神经网络的发育呈现差异、所谓情感及行动障碍,实际上也是由于这种神经网络发育迟缓所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为了使婴儿健康成长,在第一阶段必须由母亲亲自抚养。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的母亲给了他一生无限的爱,他说“一个母亲所特别钟爱的孩子,一生都有身为征服者的感觉,由于这种成功的自信,往往可以导致真正的成功”。 在幼儿的教育中,为幼儿提供何种反复不断的体验机会,是极为重要的。幼儿周围的人们是熟悉的、亲近的还是疏远的,敌视的,取决于周围的人对待幼儿的态度如何,是由幼儿与周围的人际关系及其生活中的体验来决定的。从开始学走路起,孩子们就为表达自己的目的而努力。但能否达到目的,则取决于他们所处的环境,能否帮助他们实现。 3、神经元。神经元是人的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神经细胞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细胞体、它的中心部位有一个细胞核。轴突,也叫神经纤维,其功能是把神经兴奋传递给相邻的另一个神经元或直接传递给效应器官;树突,其形状如同树枝,短而密,有许多分支,它将神经兴奋传向细胞体。 一个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的联结和传递信息的部位叫做突触,每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有许多突触小体,突触小体里有许多传递介质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一组传递神经冲动的化学物质,大脑所有神经信息都有它传递,它的分泌情况对人的影响非常广泛,喜怒哀乐、睡眠、记忆、免疫力、幸福与快乐,爱情的产生和维持的时间等均受它的影响。失眠、焦虑和抑郁都是神经递质的浓度失衡所致。如果能有效地调节神经递质,人们的情绪问题、失眠问题将不会成为问题。神经突触上的神经递质囊泡,它能够双向调节神经递质分泌的浓度,使其浓度达到动态平衡。保证大脑系统正常工作。 脑神经化学也非常复杂。神经元的电信号在突触处转化为化学信号,然后又转化为电信号。在这些转化中、神经递质起着关键作用。一个神经细胞究竟是兴奋性的还是抑制性的,重要是取决于突触前末梢所制造的化学递质是什么及其自身的化学特性。它深深地影响到人 4 们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征。目前已知脑内有神经递质40多种,重要的有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以及脑啡肽等。如果外界刺激条件良好,递质就会使人感受到生活中充满了“好感事物”,人就会兴趣十足,信心百倍地去努力提高动力,寻求刺激、追逐欲望,争取成功。反之,如果外界条件过分残酷与险恶,递质作为一种不良刺激的惩罚或反应,人就会变得心灰意懒,逃避刺激与兴趣,要求安慰与满足,无论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与不能唤起好感了。 21世纪第一个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揭晓,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该奖项并没有授予风头正盛的,让人们普遍关注的人体基因研究者,而是授予了在研究神经递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三位医学科学家,他们是:瑞士的卡尔松、美国的格林格德和坎戴尔。因此,21世纪是“脑” 的世纪,世界卫生组织也在积极倡导和推进全球性的“脑10年”研究计划。 二、注意的品质与培养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意识的选择性活动。意识的选择性活动具体的表现为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 1、注意与意识的警觉性。人的意识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警觉水平,即警觉性。巴莆洛夫学说认为,人的意识的警觉性与大脑皮质中的警戒点有关,而警戒点不论在人清醒或睡眠状态下都存在着。因此,一旦周围环境发生某种变化,人就会立刻意识到予以注意。熟睡的母亲之所以容易被身边孩子的动静惊醒,就是由于大脑皮质中的警戒点在起作用,所以,警觉性是注意产生的前提。 2、注意与意识的选择性。人的感觉器官每时每刻都要接受各种信息的刺激。注意什么,不注意什么,要由人的意识的选择性来决定。当刺激信息超载时,心理活动只能由意识选择出其中一定量的信息作出反映。这样才能使当前的事物获得清晰的映象。可见意识的选择性是注意正常活动的特征。 3、注意的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征。注意的指向性有两种情况:一是某一心理活动指向一定的对象,去感知他,回忆他或思考他等;二是集中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一定的对象,如学生上课时,要同时注意看、注意听、注意动脑等。注意的集中性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某一种心理活动持续的深入于一定的对象,如注意高度集中时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另一种是几种有关的心理活动同时深入一定的对象。如深刻领会某一事物时的“心领神会”、洞察某种事物时的“心明眼亮”等。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1、产生适应性运动。把感官朝向所注意的对象,如侧耳倾听、举目凝视、俯首沉思、有时则会心微笑、紧缩双眉或目瞪口呆等。 2、无关动作被抑制。人在注意集中时心理活动表现为相对安静的状态。这时只有有助与完成任务的相关动作才会表现出来,一切无关的动作都会被抑制。如上课市学生东张西望就是“不注意”的表现。 3、呼吸动作的变化。人在集中注意时呼吸会变得特别轻微和缓慢。在注意高度紧张时,甚至会出现“屏息”的现象。 三、注意的功能 注意其者组织心理活动的作用,使心理活动获得必要的驱动,并发挥三种重要功能。 1、选择功能。注意使心理活动有选择的指向有意义的、符合自己需要的,有利于当前活动顺利完成的事物,同时避开抑制或排除无关的事物及其影响,从而保证让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保持功能性。一是当大量的信息进入大脑后,他可以把选定的信息单元转化成一种更持久的形式,便于更好的保持;二是当某种事物成为注意的对象时,他可以使对象的映象在意识中保留到完成行为目标为止。 3、调节和监督功能。一是注意始终伴随着心理活动,使之维持有效的机能状态;二是来 5 自内外部信息的数量、强度、属性等进行筛选、过滤与调控,避免信息超载或不足而影响心理活动对信息加工的质量。三是使期待的信息进入人的意识,必要时让他成为注意的对象。 四、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任何意志努力就、能实现的注意就是无意注意,,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一种初级的注意形态。 2、有意注意。自觉而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是还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就是有意注意。他有两个明显的表现。一是具有明显的目的性。二是具有强劲的意志性。有意注意所具有的抗干扰的强大力量是人的意志力的表现,也叫意志注意,有意注意是人类特有的高级注意形态。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是:(1)要有明确的活动目的;(2)要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3)要培养间接兴趣。 3、有意后注意。从有意注意转化而来,即具有目的性,有不许要做太大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五、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范围。在同一时间、注意所能清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就是注意的范围。 (二)、注意的分配。 1、人在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时,能把注意同时指向不同的有关对象上就是注意分配。如右手弹主旋左手伴奏,有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才能胜任。要使注意顺利分配,并达到满意水平,有赖于人对活动的熟练程度。 2、活动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有密切的联系。 3、分配注意的技巧,“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三)、注意的紧张性 人的心理活动离开其他的事物,而高度专注于当时所指向的事物,并达到聚精会神的程度就是注意的紧张性。注意的紧张性是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的必要保证。注意的紧张性与注意的范围和注意的分配有相互制约的关系。注意的紧张性强度约大 ,则注意的范围越小,注意分配的数量也就越少。 在实际生活中,善于保持注意的紧张性具有重要意义。 1、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良好的注意紧张性是从胸怀强烈的求知欲开始的。因此,具有如饥似渴想探求未知态度的人就很容易把对他有关的事物置于注意的中心,并从高度专注中产生满足感。 2、要有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个性的粗枝大叶、浮躁轻率是危害注意紧张的最直接的因素。因此,培养做事沉着精细,踏实严谨的习惯和作风是保持注意紧张性的有效途径。 3、加强意志锻炼。凡是具有顽强、坚毅意志特征的人,都能使自己的意志服从于当前活动的目的的任务,并能在攀登知识与科学高峰的征途哂纳感克服困难,经久不懈地维持活动所需要的注意紧张性。 四、注意的稳定性 人的活动一同样的强度持久的保持在一定事物或活动上,就是注意的稳定性。 保持注意稳定性的因素:1、是对象的特点。注意的对象如果内容丰富、特征复杂或者有变化,注意就容易稳定持久。2、是人对活动的态度。对活动的目的、任务明确并保佑圆满完成任务的责任心的人。3、是注意的方式方法。使活动的操作多样化,避免长时间单调的重复某一动作,可以有效的保持稳定的注意。 注意稳定时间的长短与年龄有关,5-7岁每次稳定时间约15分钟,7-10岁每次稳定20分钟,10-12岁每次稳定的时间约为25分钟,12岁以后每次稳定的时间约为30分钟。 五、注意的转移 根据需要,主动而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者在同一活动中由一种操作过度到另一种就是注意的转移。 制约注意转移的快慢与难易有以下几个条件:1、原来的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吸引力大 6 酒会延缓注意转移的时间和质量。2、是新的活动和和任务的特点。新的活动和任务越符合人的需要与兴趣,则注意的转移就约容易、约迅速。3、是事先是否有转移注意的信号。事先发出转移注意的信号,使人有心理准备,则注意的转移就会主动而及时。4、是人的神经类型和生活习惯。灵活型的要比非灵活型的人转移注意的速度快。 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无意注意在教学中的运用。 无意注意在教学中有消极的积极的两种作用。消极的会导致学生离开当前注意的对象而转向有直接兴趣的事物,从而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积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对新异事物的直接定向,同时也是学生获得一些计划外知识经验的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发挥无意注意积极作用的组织者,应采取以下措施:1、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2、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教材要有科学性、实践性、教材的深度、广度要适当,难度要合理搭配。3、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想象记忆、感知及动脑动手,发挥学生的智慧。 二、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加强对学生的组织性与纪律性教育,这是维持有意注意的心理基础。2、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学习目的明确对维持有意注意具有长效性的作用。3、是培养学生抗干扰的习惯。4、是把学生看成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并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相信学生自己能教育自己,发展他们的潜在智能。 有意后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要使有意后注意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无意注意如果不及时地转化为有意注意,会影响教学质量。2、教师引导学生把学习活动体验为履行社会职责的责任感,从而形成自觉进取的学习动机,并依靠这种动机调整自己的注意,使自己经常处于最佳的有意后注意状态。3、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注意品质的培养 注意品质是智力的构成成分之一,也是学校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应重视学生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1、扩大学生注意的范围。2、发展学生分配的能力。3、培养学生注意紧张性的品质,注意的紧张性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4、学生注意稳定性的训练。只要教师组织得好,学生可以在一节课内以稳定的注意完成与上课有关的活动而不会感到疲倦。注意的稳定性是获得系统知识的心理保证。训练学生养成“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完”的习惯,培养学生坚韧、沉着的个性特征,是形成注意稳定性的有效手段。5、培养学生注意转移的品质。初中学生由于逐渐地对学习目的有深刻的理解,注意转移开始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智力活动因素。不少初中学生能够配合学习的需要从大量的课外读物中得到丰富的知识,以补充课内学习内容,体现了注意转移的积极作用。 一、注意缺陷与学习困难 1、注意缺陷是儿童多动症的原因之一。 注意缺陷对儿童学业的影响是直接的,教师和家长对多动症的认识多注重于多动和冲动方面的表现,对注意缺陷方面很少关注。其实,多动症患儿症状往往更多的表现在注意缺陷方面。多动症患儿智力正常,但由于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主动性差,学习成绩往往不好,表现为,不能按时完成当天的作业,在学习中碰到困难时,或者垂头丧气,或者一蹶不振,不能为之刻苦努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目光游移不定,注意力维持时间很短,不到5分钟就走神,容易受外界的刺激影响而分心,十分钟可完成的作业,有时需要两个小时还做不完,边做边玩,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二、矫治注意缺陷 脑科学的研究发现,注意缺陷是脑内的时钟系统出了问题,走得太快,别的儿童可以花二十分钟完成的一份作业,对多动儿童内部时钟已经快一个小时了,无法坚持他们只能坚持相对于其他儿童来说的10分钟,这是造成多动症的重要的神经心理机制,所以,要解决多动症的问题,矫正的方法是调节有注意缺陷的儿童的内部时钟,使其行走的速度和正常儿童一样。 如一个有多动症的儿童完不成二十分钟的作业,家长把二十分钟的作业分做两个或三个时段来完成,让他们先完成十分钟的作业,如果十分钟还不行,就再短点,七、八分钟可以完成就鼓励他坚持下去,下一次则逐渐增长时间。如果9分钟、10分钟可以 7 完成,就增长到11分钟、12分钟。这样一步一步地延长他的作业时间,把要完成的作业随着他能够坚持的时间长短,而做相应的安排,逐渐让他养成能够像其他同龄同学一样地在较长时间内完成作业的习惯。这样他的内部时钟就被调节到具有和其他同学一样的行走速度了。 矫正注意缺陷是一个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理想结果的系统工程,这需要家长和教师同样有耐心才行。 三、记忆的品质与培养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人对事物的知识与保持所形成的知识经验,以再认或重视(回忆)的方式在脑中的反映。记忆是心理过程在时间上的持续。我们过去经历的事如果不能在脑中反映出来,就是记忆的丧失(遗忘)。记忆是由识忆、保持、再认与重现组成的彼此紧密联系而统一的心理过程。 (二)记忆的分类 1、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但是人脑对视觉、听觉和运动觉形象的记忆发展的最好,储存在脑中的这几种记忆映象的数量最多。形象记忆是我们从事艺术活动时进行构思,创作与表演的基础。 2、逻辑记忆。以语词所概括出来的逻辑思维成果为内容的记忆是逻辑记忆。如概念、公式、定理、思想、规律等都是关于事物的意义、关系、性质方面的内容,是通过思维活动形成的,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它们只有借助于语词,通过理解才能更好地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逻辑记忆是在其他记忆类型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人类所独有的。 3、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人在各种活动中所产生过的情绪、情感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态度体验。如愉快、悲哀、痛苦、恐慌等都会在脑中留下映象,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再现或回忆出来。情绪记忆比其他类型的记忆保持的时间要长久得多。情绪记忆是人的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发展的基础,它也可以作为联想有关事物的起点。 4、运动记忆。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运动记忆是掌握语言、劳动、体育、音乐、舞蹈等技巧的基础。运动记忆通常识记时较难,但一经保持遗忘。 (三)记忆的形式 1、记忆表象。曾经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心理形式就是记忆表象。 客观现实是记忆表象形成的源泉,也是检验记忆表象是否符合实际的标准。感知是记忆表象形成的基础,因此,知觉形象越丰富,在脑中储存的记忆表象就越多样、越复杂。 记忆过程分析 记忆是由识忆、保持、再认与重现组成的,彼此紧密联系而统一的心理过程。 一、识记。通过反复感知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就是识记。识记是整个记忆过程的开端,更是保持的必要条件,外界刺激的信息,在这一环节中进行编码。 1、无意识记。没有预定的目的,不必经过任何努力,也没有运用任何专门的方法所进行的识记,叫无意识记。无意识记的心理基础是无意注意。儿童的一些不教而能的行为和表现,就是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这要的无意识记途径获得的。只有那些对人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的、符合人的活动需要的与人的兴趣密切相关的,能够引起人的强烈情感反映的事物,才容易在人的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有意识记。有预定的目的,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步骤,并在必要时经过一定的努力所进行的识记。有意识记是积累系统的知识经验,形成成套的技能、技巧的主要途径。有意识记的心理基础是有意注意,它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和意志活动。特别是在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保持。识记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脑中保留与巩固的过程。 (一)信息的三种储存系统 1、瞬时储存系统。(1)保持的时间很短,一般只有1秒种左右;(2)以感觉的形式被保 8 持;以事物的物理特性进行编码,后象就属于这种形式;(3)容量大,据实验推算,暧昧储存信息的容量可达到刺激信息量的76%左右;(4)如果受到特别注意。信息就能转入短时储存系统,否则,就很快消失。 2、短时储存系统。短时储存系统的信息可以获得更高水平的加工。特点是保持的时间约1分钟。储存的内容可以被意识到,经过有意、复述可以转入长时储存系统。 3、长时储存系统。长时储存系统的信息特点是(1)保持时间长。从1分钟到几年甚至终生;(2)容量大。以义码为主进行编码,以组快状态储存信息;(3)系统中的信息,可以是几分钟以前的事物,也可以是很久以前的事物,但如果不去有意回忆就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4)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对短时储存系统内容的复述和再编码。 (二)保持材料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在人脑中的材料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会发生变化。数量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保持的内容减少,比如内容中的某些部分或细节消失了,或内容被简略、压缩了,有的是被概括化了等。质量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人增添或歪曲了原材料没有的内容或细节;2、颠倒了材料主要线索的顺序或内容结构;3、遗漏了材料的主要内容;4、夸大了材料的情节。 在保持过程中,材料所发生的变化,有的具有积极的意义,如对材料的概括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消极的作用会影响人对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运用。在保持过程中与个人的知识经验、需要、兴趣、职业特点以及记忆品质等因素有关。善于运用记忆术的人,可以减少保持过程中材料的消极变化。从保持过程材料发生变化的事实来看,记忆是应用各种可供利用的信息进行重新构造的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三、再认。过去经历的事物再次出现时,仍然可以被识别出来就是再认。再认是“忆”的初级表现。再认的速度和正确性取决于三个主要条件:1是识记的准确性与保持的巩固性;二是再认的事物与识记时留下的映象的一致性,当呈现在眼前的事物与原来的事物映象一致时,再认就不会有太大困难;三是环境线索的类似性。再认时,提供了与识记时类似的环境或有关联的情境,再认时就容易些。 四、重现。根据需要把经历过的事物独立地在脑中呈现出来的过程就是重现。重现的速度和正确性与三个因素有关:1、重现材料的数量,量越大,需要的时间就越长,重现速度就慢。2、识记时材料的组织。心理实现表明,识记有层次组织的词、重现正确率为65%,而识记随机排列的词、重现正确率只有10%。3、情绪的作用。愉快的情绪有利于重现,不愉快的情绪干扰重现。 不论是再认或重现,如果在搜寻与提取信息时发生错误,就会出现漏遗,篡改或歪曲原材料的形式表出来。在一般情况下,能重现的一定能再认,而能再认不一定能重现,因此,再认不能作为检查记忆牢固程度的可靠指标。 遗忘 一、什么是遗忘 当识记正确时,由于保持不牢固或产生干扰而不能再认和重现,或发生错误的再认或重现的现象,就是遗忘。遗忘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对正确的知识经验、技能、技巧、行为习惯的遗忘有消极的作用,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还是把它忘掉为好,以免占据人脑的记忆空间。 由于保持的丧失而造成遗忘,一般是永久的,表现形式有部分遗忘或全部遗忘。如果保持牢固,但不能再认或重现,或者发生错误的再认与重现,这一般是干扰引起的,一旦干扰排除、记忆可以恢复,是暂时性的遗忘,表现也有部分和全部遗忘两种。 二、遗忘的原因。遗忘有生理方面的原因,如脑的器质性损伤会导致“识记困难”或“重现障碍”等。遗忘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1、消退说认为,遗忘是因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至于最后消失。2、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使记忆痕迹产生抑制产生的,而不是痕迹的消退。 三、遗忘的规律 9 第一个研究遗忘规律的人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结果发现遗忘的发展先快后慢,到了一定的时间,几乎不会再遗忘。根据这一遗忘规律,他绘制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少年期学生记忆的特点 一、记忆发展的特点 1、从无意识记到有意识记的发展。 儿童出生后第4个月,开始有了对熟悉的人和事物的识记能力。3岁以前无意识占优势,3岁以后,由于积极参加游戏及其他活动,有意识记开始发展。从小学中年级开始,有意识记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2、从机械识记到意义识记的发展 促使初中学生意义识记逐渐占有优势的原因,一是教师经常要求学生把教材内容按意义分成各个段落,还要确定各个段落之间的意义联系;二是学生在学习中必须通过理解来识别和记住一些定理、法则、公式等。所以,这个阶段是学生从机械识记向意义识记过渡的关键期。 3、从形象识忆到抽象识记的发展 初中生对具体形象材料与抽象材料识记能力的提高,是因为他们不仅要从直观、具体的材料中学习知识,而且要大量地掌握各门学科的概念,规则、原理并进行判断、推理和证明。 二、记忆范围不断扩大 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对文字材料的重忆增加量最为明显。可见,这个阶段的学生的记忆范围在迅速扩大。由于初中学生还缺乏重忆经验,也不善于把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因此,记忆的方法往往不够合理。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记忆方法,以促进他们记忆范围的扩大。 三、记忆带有情绪体验材料的兴趣增强 初中学生的智力活动更明显地伴着情绪色彩。他们在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中,也就同时记忆着当时所体验到的情绪与情感,甚至于日后将记忆内容忘掉了,但却留下它的情绪与情感的体验。在用痛苦、喜悦、悲伤、满意、蔑视、愉快、恼怒、高兴、挫折、沉思、坚强、失望、懦弱、灰心、厌烦等词为材料进行的实验发现,从小学高年级起、学生对带有情绪色彩的材料的记忆量增加得很快,平均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1倍多;初中生比小学高年级学生平均增加30%以上。 人们体验过并保持在记忆中的情绪与情感映象,可以成为坚持某种行为的心理动力,也可以成为放弃某种行为的心理诱因。因此,通过教学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经验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真理、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热爱带动等情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记忆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中识忆和保持的组织 1、要有明确的识记目的 识记对活动的目的、任务有明显的依存性。识记的目的、任务不明确、会影响识记内容的清晰性和保持过程的巩固性。 2、合理安排识记材料的数量 每次识记的材料过多,学生识记起来费时费力、保持的效果也不好。但是,每次识忆的材料过少,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记忆潜能。因此,每次识记量要适宜。 3、根据材料性质,精心组织识记 材料的性质(包括材料的形象性、意义性、组织性和难度)对识记和保持的影响是明显的。实验表明,那些难度适中、学生经过一定努力可以获得最新知识成果的材料、保持效果最好。 4、让识记材料成为直接操作的对象 让识记材料成为学生直接操作的对象,可以使学生的注意集中,并发挥思维的独立性,因此,保持的效果可以大大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让学生自己动手直接操作识记的 10 材料,如绘制地图、制作图表,安装仪器,丈量计算,模拟实验等,这样,识记的材料就容易保持牢固。 5、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理解是智力活动的一种表现。通过理解而识记的材料,不仅易于保持,而且在运用时也易于提取。理解有两个标志:一是找出材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二是找出新材料与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把识记的材料进行归类或系统化整理是理解的重要手段。信息编码与储存的效果关键在于信息的组织与归类。 6、合理选择识记方法 常用的识记方法有分记法、全记法和综合法三种。不同的识记方法,保持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分记法效果最差,因为这种方法把材料分成若干部分,然后逐一进行识记,把材料的意义联系割断了,不能使之形成统一的意义整体,妨碍了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同时,由于多次重复某一部分的材料,降低了注意的稳定性。全记法的效果比分记好,因为每次都识记整个材料,往复进行直到熟记为止,它保持了材料的统一性,有助于学生,对材料获得全面意义的理解。但是由于材料各部分的意义和难度不一样,会造成薄弱环节。综合法兼有分记法和全记法的长处,又避免了两者的短处,把分记法与全记法结合起来,先采用整体识记、后采用部分识记、两种方法交替进行,符合识记的心理要求。它既可以增进对材料的理解,又可以加强识记的信心和提高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它是理想的识记方法。 7、运用尝试重现 在还没有完全牢记识记的材料之前就进行尝试性回忆,就是尝试重现。尝试重现可以大大提高保持的效果。首先,这种方法能使学生看到自己识记成绩的进步,从而提高识记的自觉性。其次,这种方法易于发现难的识记的部分,从而集中注意,攻克难点。第三,尝试重现的过程也是检查保持牢固性和可靠性的过程,便于补救保持的薄弱环节。 二、怎样提高回忆的效果 1、利用联想。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现象就是联想。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人脑反映并储存着这种联想。因此,只要善于利用联想,就可以增进回忆的效果。联想有4种:一是接近联想,即利用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的线索进行回忆。二是相似联想,即利用事物的性质、特点、形态、作用等方面的相似性线索进行回忆。三是对比联想,即利用事物具有的相反特征或相互排斥的表现所提供的线索进行回忆。四是关系联想,利用事物的因果关系、种属关系,部分与整体关系,上位与下位关系等线索进行回忆。 形成联想与利用联想,是提高记忆能力的有效措施 2、运用推理。利用联想进行回忆的基础主要是依据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而运用推理进行回忆的基础主要是依据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性。如距离、时间、速度三者存在着明显的内部规律,当时间固定时,有快速走的路长,反之,则走的路短。当速度固定时,花的时间多,走得路长,反之,则走的路短。运用推理来回忆计算公式:距离=速度×时间 回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学生学会运用推理来把握已知事物与所要回忆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促进他们智力水平提高的有效措施。 3、正确组织复习 复习是记忆之本。识记之后缺乏复习,将会导致全面、永久的遗忘。(1)复习要及时。遗忘的“先快后慢”进程提示我们,复习要赶在遗忘全面展开之前进行。(2)复习要多样化。做法是一要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复习活动,把看、听、读、思结合起来,二是正确运用集中复习与分布复习的方法。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连续地进行复习叫集中复习。把复习工作有计划地分成若干次,有间隔进行复习叫分布复习。分布复习的效果比集中复习的效果好。 4、适当超额学习 在完全识记了材料并足以正确回忆之后,又继续增加学习或练习的次数,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刚能背诵的程度,就是超额学习,超额学习也是防止遗忘的一种措施。 5、减少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干扰 11 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后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叫做前摄抑制。倒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重现先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人在睡眠中,遗忘进程的速度变慢,所以要让学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同时睡眠之前学习或复习难度大的材料,有助于知识的保持,因为没有倒摄抑制的干扰。 6、运用记忆的技术和方法 记忆的技术和方法也叫记忆术。常用的记忆术有四大类。第一类,以获得鲜明、具体的事物形象为目的的记忆术,如直观形象记忆法,图解记忆法,发掘特征记忆法,形状记忆法等。第二类,以获得对抽象、概念、理论、定理等的理解为目的的记忆术。第三,以获得强烈的情绪体验为目的的记忆术,如夸张、争论、情境联想、趣味、对比记忆法等。第四类,以巩固行为动作为目的记忆术,如交谈、实践、读写等记忆法。 记忆品质的培养 一、记忆品质的类型 良好的记忆品质包括记忆的敏捷性(单位时间里比别人记忆的数量多)、记忆的持久性(对记忆的材料能长久地保持)、记忆的正确性(回忆的准确无误)记忆的备用性(善于从储存系统中迅速提取所需要的材料)。 学生的记忆品质大致有以下几种主要的类型 1、记忆的数量多,保持牢固,善于准确回忆的类型。这是最理想的记忆类型。这类学生一般学习比较专心,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材料。 2、记忆数量多、保持不牢固类型。这类学生满足于追求记忆的速度,缺乏对材料的分析与比较,记忆过后又不及时复习,因而很快就把材料遗忘了。 3、记忆数量少,保持牢固,善于准确回忆类型。这类学生常常要花较多的时间才能记住材料。然而,依靠毅力和耐心,他们能够持之以恒地进行熟记,一旦记住就经久不忘。也能准确地回忆所需要的材料。 4、记忆数量少、保持不牢固类型。这类学虽然比别人多几倍的时间去识记材料,但收效甚微。原因是学习目的不明确,识记材料时心不在焉,缺乏正确科学的记忆方法,知识基础太差,丧失学习信心以及心理或生理上有某种疾病等。 学生记忆品质类型的差异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培养人人都可以具备理想的记忆品质类型的特点。 二、良好记忆品质的培养 积累知识经验,巩固和运用知识经验,都与良好的记忆品质关系密切。记忆品质是智力的重要组成成分,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重记上的缺点,了解记忆品质的状况,发挥记忆上的优势,克服记忆上存在的劣势。 其次,要指导学生严格按照记忆规律学习知识。记忆的规律反映着大脑在信息,输入、编码、储存、加工、检索、评码等过程中的一般活动特点,按照这些规律去学习,就事半功倍,否则,事倍功半。 第三,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只有通过应用,知识才能巩固与更新。学生已经形成的良好记忆品质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四、思维的品质与培养 思维的概述 一、 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部规律性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人类所持有的认识世界的高级形式。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重要特征。 1、思维的间接性。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他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这是思维的间接性特征。由于思维具有间接性,使我们能够以间接的形式去推知过去,认识现在和预测未来。 2、思维的概括性。通过思维活动,把同一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本质的属性抽取出来加以 12 概括;同时,把概括出来的认识推广到同类事物或现象中去,这就是思维概括性特征。 思维之所以能够进行间接与概括的活动,是因为它有感知提供的材料,并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过程。所以感性认识是思维活动的基础。 二、思维与语言的联系和区别 1、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特征是借助于语言而实现的。 (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语言也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征。语言符号不是事物本身,但它代表着一定的事物,反映着事物最稳定、最本质的属性。 (2)语言是记载和巩固思维结果的工具 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和成果只有凭借语言才能被记载下来,保存于脑中或书籍中并巩固起来。这样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个体经验的积累和人类知识的储存才成为可能。 2、思维与语言的区别 思维和语言不是同一的东西。首先,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而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次,思维与客观事物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两者有必然的内在联系,而语言与客观事物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两者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第三,思维的内容是由概念组成的,而构成语言的材料是词。第四,不同民族的思维规律是相同的,而不同民族的语言及其语法结构不会完全相同。 思维过程和思维形式 一、 思维过程 思维活动包括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过程。 1、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在脑中把事物或现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或个别属性的思维过程。综合是在脑中把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组成部分或各种属性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思维过程。如把某个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性格、气质、能力、兴趣、信念、世界观、人生观等特点综合起来,构成这个学生较完整的心理素质内容或人格特征的总和。 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辨证统一的过程。分析的越细致、越精确,综合也就会越完善。同样,综合也越贴切,越完备,就合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认识得越准确。 2、比较与分类 比较是在脑中确定事物或现象之间存在异同的思维过程。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同一性和差异性,这就为比较提供了前提。分类是在脑中依据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把它们归入适当的类别中去的思维过程。通过分类,可以揭示事物或现象的从属关系和等级系统以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3、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脑中把同类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而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抽象的作用就是使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与内部规律。概括主要在抽象、综合的基础上进行。 概括的作用是让我们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特殊过渡到一般。 概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概括事物或现象的外部特征,另一种是根据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通过科学的比较与抽象,然后加以概括,这是真正思维水平的概括,是概括的高级形式。 4、具体化与系统化 具体化是在脑中把抽象概括出来的概念、原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的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范例来说明各种抽象化和概括了的理论知识,使之不成为形式的、空洞的、与生活割裂的教条,这就是具体化的具体体现。 系统化是在脑中把具有相同本质特征的事物,按一定顺序归入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思维 13 过程。系统化的作用,是使知识经验形成有规律的网络和认知结构体系,使之不仅便于储存与记忆,而且便于提取和运用。 教师指导学生对学习的材料进行归类、编写提纲、绘制知识树图或知识分类表,就是系统化的实际操作。 二、 思维形式 思维形式有概念、判断、推理。 1、概念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对具有这些属性的事物的概括反映的思维形式。概念是思维的成果。一切思维最终都以概念及其联系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人可以利用概念去推演事物的那些不可见的特征。 2、判断 是用概念去肯定或否定某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形式。判断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加上“是不是、有、无”等词组组成的句子表示。如“师范学校是培养教师的场所”,这是肯定形式的判断;“他不是学生”,这是否定形式的判断。 3、推理 是从已知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推理是我们间接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途径。推理由前提和结论两个部分组成。在推理过程中,所运用的已知判断叫前提,根据前提引出的判断叫结论。要获得正确的推理,有两个要求:一是推理材料要真实可靠,二是推理过程要合乎逻辑。 想象 一、什么是想象。想象是人脑在思维的参与下,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 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人脑对表象的加工、改造有五种基本形式。 1、拼合。是把两种或几种事物的特征、性质合并,从而产生新的事物或新产品。 2、联合。是把几种事物的已知功能进行独特的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具有特殊结构与用途的完整的新事物。 3、夸张。是把事物的某一特点或某一部分突出出来,从而建构出一种新的特殊事物。 4、典型化。是把某一事物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提炼出来,然后集中到某一事物上,重新塑造出事物的新的形象。文学艺术的创作普遍采用这种形式。如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 5、猜想。先提出假设,而后再去证明它的存在方式就是猜想. 想象过程所产生的新事物的形象叫做想象表象.有想象才有创造。任何文学艺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都需要想象。 二、想象的种类 1、无意想象。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由一定 的刺激引起的、不由自主进行的想叫无意想象。语言诱导是引起无意想象的主要因素。无意想象也可以由疾病或药物引起。人在意识减弱的昏昏欲睡状态下容易产生无意想象。看到天上的白云,根据它的变换不由自主地想象为一群绵羊或积雪的奇异山峰,学生根据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而不由自主地展开想象,都是无意想象。 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梦在睡眠中发生。人有两种睡眠,一种叫慢波睡眠(普通睡眠),另一种叫快波睡眠(异相睡眠)。慢波睡眠有四个阶段,即似睡非睡阶段、浅睡眠阶段、较深睡眠阶段和深睡眠阶段。度过慢波睡眠之后,人就进入了快波睡眠。梦是脑的正常活动,它不仅无损于人的健康,而且对恼的正常功能的维持是必要的。研究过梦的心理学家认为,在创造性活动中,梦境可以给人灵感。在正常的情况下,人每晚在睡眠时约做五个梦。由于梦不受意识支配,因此它有离奇性。但梦境是由自己经历过的事物构成的,所以它又具有逼真性。对梦的研究发现,梦中的环境、人物、情节等都与个人生活经验相关。 2、有意想象。根据某种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叫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象、符号的示意在脑中形成相应事物形象的过程。 14 再造想象的特点是再生性。凭借再造想象,我们可以摆脱狭小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去获得自己不曾感知或无法感知的有关事物的形象及其知识。 ?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独立地在脑中形成新事物形象的过程。通过创造想象产生的新事物形象应当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和奇特性,还要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才会得到人们的人口与肯定。发展创造想象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社会需要与个人的创造欲望。社会需要是激发创造想象的源泉和动力,也是产生创造想象欲望的基础。二是高水平的表象建造能力。一般的表象建造能力只能产生平淡无奇的想象产品。平时对有关事物认真观察,积累丰富的材料,并有意地在头脑中就储备的表象进行想象建造演练,有助于人的表象建造能力的提高,从而发展创造想象水平。三是原型启发。进行创造想象时对解决问题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就是原型。原因是A、原型与所要创造的新事物形象有共同的特点。B、是便于依靠各种联想。C是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想象要由思维调节,才能更有效地展开。 ?幻想。幻想是与个人的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一种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特点一是体现个人的需要和愿望,幻想所产生的形象一般都是个人向往的事物;二是幻想的事物一般不付诸直接的创造行动,而是对未来活动的设想。 创造性思维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指应用独特的、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产生于复杂的问题情境之中,是在用习惯的思维方法不能解决问题时展开的。因此,它是思维的最高表现形式。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成果往往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可以为社会提供有创见的新产品、新思想或新发明。 根据心理学的分析,创造性思维在解决问题时,既有与一般思维相类似的程序,也有其自身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思维特点。一般解决问题的思维包括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程序。 (一)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有一个著名的观点: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是否善于提出问题是思维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提出问题常用的方法有五种: 1、怀疑法—现成的结论、他人的研究成果中寻找疑点与不足之处,是提出问题的起点。 2、比较法—通过比较也容易发现与提出新的问题。 3、边缘法—两种事物或现象之间必定会在时间上、空间上或运动形式上存在着交叉,这是提出问题的切入点。如小学向中学过渡。 4、迁移法—借用其他学科或领域解决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开研究本学科或本领域的事例,也有助于发现与提出问题。 5、剖析法—从事物或现象的非本质属性入手,解剖、分析蕴含于其中的本质性或规律性。 (二)明确问题。对问题进行研究、使问题的实质明确。把问题的范围缩小,认识问题的本质、分清问题的主次、弄清问题的内在联系与关系。 (三)提出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提出假设,这是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体现创造性的一个关键步骤。提出假设的标志是找到了问题与答案之间的联系或关系,并应用了解决问题的原理和理论依据。 (四)检验假设。目的是确定所提出的假设是否符合实际。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一)非逻辑性。强调遵循逻辑规则,在解决问题之前,必须对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然后通过一步一步的判断与推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是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出需要这些规则。但是,人们发现,善于进行逻辑思维的人,不一定善于创造。在创造性活动的关键阶段,具有非逻辑性特点的思维起着主要作用。思维的非逻辑性主要包括直觉和灵感。 1、直觉。对问题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与理解,从而产生能够直接阐明问题的思想,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就是直觉,或叫直觉思维。直觉可以在人们自觉地思考问题时突然产生, 15 也可以在不自觉地想着某一个问题时,戏剧性地突然跃现。 并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有直觉产生。产生直觉的时机往往在:(1)对问题进行过长时间的琢磨,在思想达到充分饱和时;(2)不受任何分心因素干扰,注意集中在所思考的问题时;(3)在紧张地工作一段时间后,暂时放下工作或暂时闲适的间隙;(4)在阅读与自己欲解决的问题无关材料,受到某种技巧或原理的启发时。当然高水平的直觉能力总是来源于个体的学识、经验、勇气和信心。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 2、灵感。在创造性活动达到高潮的阶段,出现的一种最有利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心理状态,就是灵感。 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飞跃的心理现象,它同样是人脑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神秘。灵感只有在注意高度集中、大脑处于优势兴奋的状态下才会来临。首先,灵感通常是在对新发明、新产品、新理论、新思想进行长时间酝酿且接近成熟的阶段产生,而直觉可以在解决问题的任何阶段产生。其次,灵感的产生总是伴随着积极的情感。因此,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常出现消极情绪或思想僵化的人,就很难触发灵感。 (二)发散性。发散性表现为当依据原有的事实、原理已经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预期目的时,能够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从而有效地去解决问题。它是创造性思维最具特点的一个特点。具有四种因素: 1、是流畅性,即当按照常规去解决问题或认识世界遇到阻碍时,心智灵活顺畅,能迅速改变主意,表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观念和方法。 2、是变通性,即思考解决问题和认识世界的思路宽阔,方法多变,并能触类旁通、随机应变、绝不墨守成规。 3、是独特性,即在解决问题与认识世界时,不拘泥于一般的原理、原则和方法,敢于标新立异地提出独立见解。 3、是精密性,即为了解决问题或认识世界,对事实和材料力求精确分析,周密思考。 二、促进创造性思维顺利展开的条件 (一)明确而强烈的创造意识。 创造意识越明确、越强烈,就越能激发产生新的假设和构想。 (二)符合规律的推理能力。 创造性思维的活动经常要把各种事物,有时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与研究。 (三)合理的信息转换策略。 解决任何问题都需要策略。策略的运用主要表现为信息的转换工作。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信息转换工作是非常复杂的,经常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因此,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悟出信息转换的合理策略。 思维、想象与教学 一、排除教学中影响学生思维与想象的因素。 1、动机的影响。并不是任何动机状态都对学习有利。动机过弱信息量不足易产生畏难的情绪。动机过强,信息过剩,易导致反应混乱。最有利于学生进行思维与想象的理想动机状态,是既积极振奋又镇静从容的适中强度。 2、定势的影响。由先前一定的心理活动所造成的思维准备状态就是定势。它有影响后继心理活动的倾向。定势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是很复杂的。在学习情境相同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反应速度,在变化了的情境中,会阻塞学生的学习思路,所以要排除定势的消极影响。 3、功能固着的影响。认定某一知识只有一种固定的功能,而无视它的其他作用,这种心态就是功能固着。学生在学习中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运用知识,其心理障碍之一就是受知识功能固着的影响。 4、个性的影响。谨慎、进取、创新、顽强、坚韧、自信、自制等个性特点,是现在学习 16 与将来工作的基础,而粗暴、畏缩、拘谨、动摇、怯懦、自负、自卑等个性特点,是学习与工作的绊脚石。 教给学生掌握创造的基本方法 一、仿生法。通过模仿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原理等,创造出具有类似于生物系统特征的产品,就是仿生法。如模仿狗的嗅觉功能制成的“电子警犬”。 二、适应需要。为了满足社会或个人的某种要求与期望而进行创造的方法。需要是思维和想象积极活动的源泉,也是创造的动力。 三、缺点反思法。发现事物的缺点不回避它,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反思,从对事物缺点的认识中产生改正缺点的动力。 四、特性迁移法。把其他事物的某些特征移植到自己要解决问题的事物上。有人仔细研究了面包由于放了发酵剂而具有多孔、松软的特征后,试着在橡胶中加入发泡剂,如愿以偿地制成了海绵。 五、逆向求索法。利用求异思维,从与习惯性思维相反或相左的方向去思考问题。 六、扩展用途法。把某一事物单一的用途扩展出去,让它具有多种用途,就是扩展用途。拉链是由于感到系鞋带太麻烦而发明的。后来,有人发现了拉链的新用途,于是拉链的产量也随之大幅度增加。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想象品质 决定人的思维和想象品质的因素是大脑的机能敏捷性和思维、想象受到系统锻炼的程度。前者是先天的条件,除少数超常与弱智者外,绝大多数人并无明显的差异。后者是后天的条件,由于每个人的经历、所处的环境、个人的努力程度以及接受教育的情况不尽相同,因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思维和想象品质的区别。 一、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1、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学校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全面地看问题,了解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与关系,遇事能从各个不同角度去分析。研究再得出结论的习惯。具有这一良好习惯的学生就具备了思维广阔的良好品质。与思维的广阔性相反的是思维的狭隘性。思维狭隘的人往往看问题片面、主观,只凭有限的知识经验思考问题并急于对问题下结论。与思维的深刻性相反的是思维的肤浅性。这种人常常被一些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满足于一知半解,在未触及事物的实质之前就想解决问题。 2、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培养学生善于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良好的思维独立性品质,具有这一品质的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新方法去解释与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样的学生能正确地自己的一切言论和行动,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敢于既坚持正确的东西,又放弃错误的东西。 与思维的独立性相反的是思维信赖性。与思维的批判性相反的是思维的任意性。这种人总是自以为是或者随波逐流,毫无主见。这两种不良的思维品质在办事不讲原则的人身上最容易表现出来。 3、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灵活地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地去处理和解决问题的人就具有良好的思维灵活性品质。这种人在面对任何问题时,都不抱偏见,能够因时、因地、因人调整解决问题的,使之获得最佳的效果。善于当机立断采取必要的措施去处理问题,是思维敏捷性品质,这种人在解决问题时能准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 与思维的灵活性相反的是思维的固执性。这种人墨守成规,固执己见,不顾条件的变化仍按老一套办事。与思维的敏捷性相反的是思维的迟钝性。这样的人遇事优柔寡断,临阵惶惑,束手无策。 思维品质是构成人的智力的核心因素。 二、良好想象品质的培养 17 1、想象的丰富性。 具有想象丰富性品质的人在面临问题时,能够唤起数量多质量高的表象,使想象的内容充实,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多种选择。缺乏想象丰富性的人往往囿于有限的表象内容,即使创造出了新事物,其形象也是单调与贫乏。 2、想象的主动性。 具有想象主动性品质的学生在任何问题面前都能驾驭自己的想象,使之有目的地沿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前进。在发现有的方案不能解决问题时,又能主动而及时改变想象方向去探求更有效的途径。 3、想象的新颖性。 具有想象新颖性品质的学生不论在想象的内容上还是想象的形式上都敢于标新立异而又立足于现实。缺乏想象新颖性的人往往只会依样画葫芦,在任何问题或活动中表现平淡无奇。 4、想象的现实性。 想象归根结底要以客观现实为基础,虽然想象经常跑在现实前面,但它并没有与现实脱离关系。具有想象现实品质的学生所想象的事物可以在现实中得到体现。而缺乏想象现实性的人往往想入非非,他们的想象与现实脱节,无法在现实中得到落实,最终只是一种梦想。 想象品质是构成人的心理素质的基本成分之一。 五、情感的品质与培养 一、什么是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情感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客观事物是情感的源泉,人的需要是产生情感的中介。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的事物,就会引起愉快、喜爱等积极情感;凡是不满足人的需要或违背人的愿望的事物,就会引起难过、愤怒等消极情感。至于那些与人的需要无关的事物,一般不能引起人的情感。 情感是人对事物态度的主观体验。当人们对客观事物采取肯定的态度时,就会体验到满足、喜悦、幸福等;采取否定态度时,就会体验到悲哀、恐惧、愤怒等。 二、情感的两极性 情感的两极性在质上首先表现为肯定或否定的两种对应的体验。如果外界的事物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符合我们的愿望与观点,就会使我们产生肯定的情感,反之,就会使我们产生否定的情感。还表现为积极的增力作用和消极的减力作用。 1、情感的两极性在量上表现为强烈和微弱、紧张和轻松、激动和平静等。 情感的强烈和微弱是情感强度的两极。 2、情感的紧张和轻松是情感、紧张的两极。 3、情感的激动和平静是情感兴奋度的两极。 情感的两极性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满意就无所谓不满意;没有爱,就无所谓恨;没有紧张,就无所谓轻松。情感的两极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三、情感、情绪、情操的联系与区别 情绪和情感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区别表现在三方面。1、情绪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它往往由当时的情境所引起,并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甚至在短时间内消失;而情感则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2、情绪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大喜时喜笑颜开,手舞足蹈,愤怒时咬牙切齿,暴跳如雷;而情感始终处于意识支配的范围内,常以内隐体现的形式存在,其外部表现不明显。3、原始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但人的情绪受社会性所制约;而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并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类所特有的。 情绪与情感是密切相联系的。一方面,情绪是情感的活动过程。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通过情绪的形式表现出来,离开情绪的情感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情 18 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情绪离不开情感。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表现的强度,情感的性质决定情绪表现的形式。情绪和情感是不可分割的心理过程,有些心理学家对情感和情绪不加区分地统称为感情。 情操是比较复杂的、理智的、高尚的情感。它是一种以满足社会性的需要为中心的,但有组织的情感倾向,是持续发生的若干情感的统一。情操是构成人的品德的重要因素,并因人个修养程度的不同而产生显著的差异。 四、情感与认识过程 情感和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着的。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前提和基础。如学生对祖国光辉的历史及革命传统了解得越多,热爱祖国的情感就越深厚。“知之深,爱之切”。积极的、良好的情感能激励感知的积极性,提高认识的效果,保持识记的牢固性,加强想象与思维的生动性和创造性。反之降低记忆和思维水平,产生消极的影响。 五、情感的外部表现和生理变化 情感的外部表现是通过人的面部、体态、言语等表现出来的,亦称为表情。面部表情如咬牙切齿、笑容满面等。面部表情能最精细地表现不同性质的情感,因此,它是鉴别情感的主要标志。 体态表情是指由身体的姿态和动作的变化所表示的情感状态,如:手舞足蹈、全身发抖等。 言语表情是指由言语的音调、音色、节奏、速度等变化所表示的情感状态。如:悦耳动听、声音刺耳等。 生理变化:呼吸系统的变化,如平静时每分钟呼吸20次,高兴时17次,悲伤时9次,愤怒时40次,恐惧时60次等。 循环系统的变化:愉快时心跳正常;惊恐时心跳加速等。 消化系统的变化:愉快时,肠的蠕动和消化腺分泌会加强,机体的消化机能会提高;悲伤时,功能下降,造成食欲减退;愤怒时,胃黏膜充血发红、胃酸分泌增多,胃的运动增加,易引起胃痉挛。 腺体活动的变化:人在悲伤、愤怒、喜悦时都会流泪;愤怒、焦虑或恐惧时都可能冒汗等。 六、情感的功能 情感不是认识过程的消极产物,而是影响人的身心活动的强大的精神力量。1、信号功能。情感在信息交流中具有信号意义。教师将自己的愿望、要求、态度及观点,以情感信号传递给学生并影响他们,如教师点头微笑,用手势示意控制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等,这些情感信号常对学生起激励或阻抑的作用。2、调节功能。情感在教学和教育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或活动具有支配、指引和维持方向的作用。当人们面临某种有重要意义的任务或关键时刻所引起的情绪紧张和过份激动,会使人们根据外界情境与机体内部的变化来调节行为。适度的紧张对活动有促进作用,过度紧张往往会对活动产生阻碍作用。3、感染功能。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言行去影响学生,而且还要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情感感染功能能使教师的要求较容易转化为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感到亲切与善意而乐于接受教育。教师的情感感染功能还在于教师以自己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乐观精神去感染学生,使他们增强处理冲突与挫折的勇气和摆脱由挫折造成的消极情感。 情感的分类 人的情感极其多样。我国古代就有喜、怒、哀、乐、爱、恶、惧七情的说法。心理学家则把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列为情感的最基本的形式。 一、按情感状态分类 1、心境。心境是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状态,也就是平常说的心境,如心情舒畅、郁郁不乐、恬静、烦闷等。心境的特点是从其发生的强度来看,是微弱而较平静的;从其延续的时间来看,持续时间较长,可以少则几天、多则数年;从其影响范围来看,它具有非定向的弥散性, 19 不只是指向某一特定的对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感色彩。如当人在心情愉快时,干什么事心里都乐滋滋的。 形成心境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人们所处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工作的顺利和挫折、事业的成败激情的余波、身心状态,以及自然环境中的景色、气温、噪音等的变化都会引起心境的变化。但一个人的心境不是由环境及生理条件机械地决定的,而是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个性特征密切相关的。凡是具有高度修养的人,不论在任何艰苦的情况下,都能保持乐观主义的积极心境;凡是懦弱的人,在失败、困难、挫折面前,就会悲观失望或畏缩不前。 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很大的影响。积极的心境有助于创造性的发挥,并保持克服困难的乐观态度,从而提高工作或学习的效率。消极的心境则会妨碍工作和学习,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应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心境,正确分析、评价和控制自己的心境,使之经常保持心情舒畅的状态。 2、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恐惧、悲哀等。激情的两个特点:一是激动性,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使人的身体内部突然发生剧烈的变化,人的表情明显外露。二是冲动性,不仅表现出强烈的情绪体验,还具有盲目性质。 3、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如亲友生死离别、意外事故、严重疾病、考试与失业等都能引起应激。应激的发生比激情更突然、更剧烈。能快速改变有机体的应激水平,使心率、血压、内分泌、肌肉紧张度发生显著的变化,引起情绪的高度应激。应激的积极状态使人精力旺盛,活动激化、思想特别清晰,动作机敏、准确,从而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及时摆脱困境。消极的状态使人手足无措、慌乱不已,意识自觉性降低,思维混乱、分析、判断能力减弱,感知和记忆出现错误,注意的分配与转移困难等。 4、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感状态。热情涉及整个人的身心活动,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行为的基本方向,具有巨大的推动力。没有革命热情,要坚持艰巨的工作和学习是不可能的。热情的社会价值是由它所指向的对象和目标的社会意义决定的。为社会主义而学习和劳动的热情可以造福于社会和人民,为大众所赞扬。 三、 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类 1、道德感。是由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每个人都是以社会道德准则去感知、分析、评价自己及别人的道德行为的。当道德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产生满意、愉快等积极的情感,否则就会产生不满意或内疚等消极的情感。 2美感。是由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在艺术上表现的美或丑的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肯定或否定、愉快或不愉快、喜爱或厌恶的态度体现。人们对美的感受、理解和追求在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使人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高尚,使人有美好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使人朝气蓬勃,积极从事劳动、工作和学习。 3、理智感。是由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它是与人的好奇心、求知欲、热爱真理等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理智感随着人的认识和实践的逐步深入而得到发展。人的认识活动越深刻,求知欲越强,追求真理的兴趣越浓,则理智感也越深厚。 少年期学生情感的特点与教育 一、少年期学生情感的特点 少年期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是身心发展的半幼稚、半成熟的过渡时期。情感的社会性逐步起主导作用。逐步形成了较显著的情感的社会倾向性。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个人的自尊心及荣誉感、热情、友谊感有较快的发展。少年期学生喜欢生活在集体之中,害怕失去集体对自己的信任。他们选择兴趣、爱好、性格、信念相同的人做朋友,友谊感逐步深刻、稳固,把互相真诚、坦白、亲密当做友谊的宗旨。随着情感社会倾向 20 性的增强,他们提高了以社会道德为标准的评价能力,不仅会评价别人,而且会评价自己,带着情绪性的评价逐步减少。但是他们有时还会受情感冲动的影响,使评价带有片面性、表面性和绝对化。 二、情感与品德教育 情感在品德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功能。它不仅是使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的必要条件,而且是促使道德行为和意志发展的内部动力。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共鸣,就是情感体验上的一致和相通。“移情”是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中介。移情是人们通过辨别别人的表情,从而产生共鸣,并借以调节自己行为的体验。为了充分发挥移情的作用,教师必须“动之以情”,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对教师产生信赖感。 三、情感与教学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 情感对教学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不同性质的情感对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来说,满意、欢乐、喜悦、爱慕等积极的情感能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使学生头脑清醒,感知范围广阔,记忆敏捷牢固,思维深刻灵活,学习效率高;不满意、烦躁、痛苦、忧伤、愤怒等消极情感,能削弱学生的活动能力,使学生头昏脑胀、记忆混乱、注意力分散、思绪迟钝、刻板,学习效率低。 情绪的激动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紧密联系。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随着操作难易和情绪高低的变化而变化。操作困难的代数题最佳状态处于较低的激动水平,操作初等的高峰处于中等的激动水平,操作简单的高峰处于较高的激动水平。由此说明,学习内容越困难,越容易受较高激动水平的干扰,如果学习内容容易,激动水平高,学习效率则佳。 在智力活动中,情感有动力功能。教学中教师的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就会使学生对智力活动产生浓厚兴趣,体验到智力活动过程中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智力活动中,情感有增强信号功能。上课时,教师通过表情把教材讲得有声有色,既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感知、理解和掌握教材。 在智力活动中,情感有感染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学生满腔热情、关心爱护,并以积极乐观的激情去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去教育、感化学生,做到以情动人。学生在智力活动中受到教师的激励、感染,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与教师发生情感上的共鸣,就会把教师讲述的道理与提出的要求转化为自己学习的需要,成为鼓励自己积极向上的力量。 四、情感的品质与培养 1、情感的品质:?情感的倾向性。是指一个人的情感经常由什么引起和趋向于什么。它是情感品质的核心,也是评价情感价值的主要方面。情感倾向性与意识倾向性密切相关,与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紧密相连,又受人的需要、兴趣、性格等因素所制约。 少年期学生的情感倾向性一方面表现为感情充沛、朝气蓬勃、生动活泼、情感外露,另一方面表现出原则性,情感逐步受意识的制约。?情感的深刻性。对象的本质认识越全面、深入,他的情感就会越深刻;反之,就越肤浅。?情感的稳定性。指一个人的情感在时间上的持续程度。情感的稳定性要寓于倾向性之中,才可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否则,稳定性便没有什么价值。同样,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离开了稳定性便会变化无常,难以产生持久的意志力量。?情感的度广阔性。指一个人情感体现的范围。情感的广阔性与一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紧密联系。兴趣和爱好很广泛对生活、学习、工作充满热情的人,情感异常丰富多彩,而兴趣和爱好贫乏的人,对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漠不关心,情感往往也很独狭隘、单调和脆弱。少年时期学生对什么都是多情的。?情感的效能。是指情感的动力作用。无论是愉快、满意的情感,还是悲痛、伤心的情感,情感效能高的人都能将它化为动力,激励自己去工作和学习。效能低的人停留在情感的体验上,陶醉于欣赏自己的情感,而没有具体的行动。以正确的倾向性为指导,才能发挥情感的积极效能。少年期学生的情感效能已有明显的表现。在充 21 沛的情感支持下,他们对学习、活动都表现也兴致勃勃、热情洋溢的劲头,随着学习、活动进程的推移及困难的出现,情感的效能也易于减弱。(效能受社会制约) 2、情感的培养 ?提高对情感的认识。人的认识是培养情感的基础。人的情感的形成离不开认识,情感的发展水平总是受认识水平的制约。因此,培养学生的情感,首先要提高他们对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公私、荣辱的基本认识。社会道德情感的培养更是与学生正确的意识倾向的积极需要的建立密切相关,其中科学的世界观和信念又是意识倾向的核心部分。?创立培养情感的情境。良好的情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它是培养情感的重要条件。要有效地陶冶学生的情感,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不仅要建成美观清洁的校园、朴实庄重的校舍、明亮的教室,更重要的是要有秩序、有节奏地安排教学与生活、创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尊师、爱生的良好校风。?组织培养情感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培养和发展情感的重要途径。学生的情感必须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通过活动的操作过程,必将深化情感,有助于培养学生情感的稳定性、深刻性,有助于调适自身的不良情感,使情感发挥更大的效能。?提高情感的自我控制能力。学生情感的培养还包括教学生学会评价和调节自己的情感。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情感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的自觉性,并在评价、调节中取得效果。其次,要让学生掌握对情感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的标准。学生的辨别水平越高,对情感自我评价和调节的能力就越强。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对情感进行较好的控制,抑制消极情绪,使情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保持良好的情感状态。对学生的学习、工作、身体健康都有促进作用。 六、意志的品质与培养 一、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意识的能动性、积极性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独有的心理现象。意志和行动是密不可分的,在意志支配下的行动叫意志行动。人的意志行动具有三种特征。 1、意志行动是具有自觉目的性的行动。人的意志行动是以自觉目的性为特征的活动。 自觉目的性首先表现在行动前能预见其行动的结果。因此那些无意识的、盲目的冲动的行动都不能称为意志行动。目的越高尚、目的的社会意义越大,意志的水平也就越高。 意志行动的自觉目的性的特征不仅表现在能够自觉地意识到行动的目的,而且还表现在能够自觉地按照这个目的,以坚强的毅力去支配和调节行动。这个支配和调节作用既表现在发动符合目的的某些行动,又表现在制止不符合目的的另一些行动。这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 意志行动具有自觉目的性,但在目的的确立与实现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种种困难。因此,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而那些没有困难的行动是非意志的行动。困难有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内部困难是指干扰目的的确定与实现的内部条件。它包括心理和生理两种,心理上的困难如信念的动摇、情绪的冲动、能力的缺乏等,生理上的困难如健康状况不佳等。外部困难是阻碍目的的确定与实现的外在条件,如缺乏必要的工作条件以及来自他人的讽刺打击等。人在活动中为了较快、较易地克服困难,达到目的,就必须动员自己所具有的知识、能力、情绪和体力,使之处于良好的行动状态。 3、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 人的行动是由简单的动作所组成的。动作可分为不随意动作和随意动作。不随意动作是指那些不由自主的动作。随意动作是指由意识指引的动作。人在意志行动中,掌握了随意动作就能为克服困难提供条件,为实现行动目的打下基础。人的一切愿望、一切行动都必须符合客观规律。意志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但又绝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和超越客观条件的限度。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善于认识并运用客观规律,对客观事物的改造也就越主动、越自由。 二、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 22 意志和认识、情感是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是意识的不同表现形式。 1、意志与认识的关系。 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的。首先,意志行动的目的本身就是人的认识活动的结果。人们只有认识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才能提出确定的切合实际的目的。其次,在实现意志行动时,为了确定目的和选择行动方法与策略,就必须运用以往的知识经验,探索事物的规律,分析主客观条件,拟订行动方案、设想未来的后果。再次,只有把意志行动建立在深思熟虑的认识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支服各种困难,实现预定的目的。 2、意志与情感的关系。情感可以构成意志行动的动力。积极的情感对意志行动能起推动和支持的作用,而消极的情感对意志行动起阻碍和削弱的作用。意志对情感起着控制的作用。积极的情感由于意志的支持,才能持久地巩固和发展,而消极的情感则要依靠意志来克服和控制。意志坚强的人可以克服和消除各种消极情感的干扰,使情感服从于理智。 意志行动的心理分析 意志通过意志行动表现出来。因此,必须对意志行动进行心理分析。意志行动过程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 一、采取决定阶段。 采取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它是意志行动的前导,决定着意志行动的方向。 1、动机斗争。动机具有三种功能:?动力功能即动机对人的活动有强烈的原发性动力作用,能驱使人们产生某种行动。?调节功能。即动机有助于人们进行行动的选择、控制和定向,使人的行动按正确的方向与策略向预期目标前进。?强化功能。即动机会因满意的结果而被强化,使该行为重复出现并逐渐被巩固。为了使动机过渡到意志行动,往往存在着动机斗争。 ?按趋避方向,可把动机斗争分为三类。 双趋式斗争。指个体在活动中,同时有并存的两个目的引起的具有同样吸强强度的动机,但又无法兼得时而产生的难以取舍的斗争。如学生同样喜爱的两项课外活动在同一时间开展,只允许选择一项。 双避式斗争。指个体在活动中,同时有并存的两个目的引起具有同样威胁性程度的动机,但又不能同时避开而产生的难以抉择的斗争。如不良少年,坚持错误受到社会指责,改正错误又怕受坏人的威胁。 趋避式斗争。指个体在活动中,对同一个目的同时具有趋近与躲避两种动机,形成欲趋之又避之的矛盾斗争。如想看电视又怕完不成作业。 ?按内容不同,可把动机斗争分为两类。 非原则性动机斗争,指与社会道德标准关系不大的动机斗争。如有的为了集体荣誉,有的为了个人争当三好学生。但它们之间的矛盾是非原则性的,不是根本对立的关系。 原则性动机斗争。指与社会道德准则相关的动机斗争。在这种动机斗争中,涉及到个人和集体、公与私之间的矛盾。能否使正确的、高尚的动机战胜错误的、卑微的动机,是一个人意志坚强与否的表现。 动机斗争的情况很复杂,有时非常激烈,往往表现出心情紧张,彷徨不安或踌躇不定的心理状态。只有通过斗争最后做出决定,其引起的心理状态才会减弱或消除。 2、确定目的 目的是指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目的越明确,人的行动越自觉;目标越远大,它对行动的动力作用越大。但是过于遥远的目的容易使人懈怠,使人觉得望尘莫及,所以最好在远大的目的之下,再提一些近期的、具体的目的,把两者结合起来。 3、选择方法与策略、制订行动计划 确定目的之后,必须考虑如何实现这个目的。这就要选择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切实可行的方法、策略使行动结果事半功倍。不好的方法、策略则事倍功半,甚至导致行动的失败。方法、策略的选择和计划的制定不仅受动机和目的的制约,而且与个 23 人的知识、经验水平,与是否能掌握客观事物发展的活动规律有密切关系。 二、执行决定阶段。 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是头脑里的目的、计划和措施付之实施,支配和调节行动,达到预定的目的的过程。 三、意志的品质与培养 1、意志的品质 意志的品质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征。 ?自觉性。是指人在意志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认识到行动的积极意义,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的意志品质。自觉性表现为能根据行动目的的要求,自觉形成积极的态度,独立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满腔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坚决执行决定,达到目的。在行动中,既能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和态度,不因外界的影响而轻易改变自己的决定,又能广泛地接受合理的和建议。 与自觉性相反的是盲从性和独断性。盲从性是指对自己的行动目的缺乏清楚的认识,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行动的正确性,因而轻信别人,不管外来意见正确与否就盲目改变自己原来的决定。独断性与自觉性有着本质的不同,独断性表现为盲目自信、不考虑自己采取的决定是否正确,拒绝他人的合理意见和劝告。 ?果断性。果断性是指善于明辨是非、适时而坚决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适时指在需要立即行动时当机立断,在不需要立即行动或情况发生变化时,又能立即停止执行或改变已作出的决定。果断性表现为以正确的认识为前提,在深思熟虑和勇敢的基础上,毫不动摇地执行决定。 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性。优柔寡断的人往往采取决定时会出现无休止的动机斗争,行动迟缓不决,在执行决定时踌躇不前。草率性与果断性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不考虑事物的规律性,不加深思熟虑,轻举妄动,凭一时冲动而鲁莽从事,最终不能达到目的。这些都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坚持性。坚持性是以充沛的精力和坚忍的毅力,不断地克服困难以完成意志行动的意志品质。坚持性表现为不但能紧张热烈地工作,而且能锲而不舍地坚持奋斗,工作越艰巨,精力越充沛,困难越大,毅力越坚忍。 与坚持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动摇性和顽固性。动摇性就是遇到小挫折便望而却步、见异思迁、半途而废。顽固性与坚持性具有本质的不同。它使人既不能理智地评价自己的行为,也不能客观地考察外界的情况。尽管事实证明自己的行动不符合客观规律,但仍然自以为是、一成不变。顽固性、动摇性实质上都是对待困难的消极意志品质。 ?自制性。是指自觉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动作和言语的意志品质。自制性表现为既能对自身情绪和冲动性行为的良好克制能力,又能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有效调控自身的状态,使之不受外界干扰的影响。 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冲动性。冲动性的人遇到事情往往不会认真考虑它的前因后果,特别是紧急时刻,难以冷静而客观地处理问题。 2、意志的培养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在生活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有意识培养的结果。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要使学生确立明确的目的,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事实证明,只有让学生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他们才能把远大理想与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结合起来,在学习和工作中有坚定的决心,不被任何困难吓倒,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毅力及动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发展健康的情感。 意志行动是为实现个人确定的目的而严格约束自己、抑制不随意冲动,和能够克服种种困难的行为。 24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除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外,还要发展学生的健康情感。只有使学生具有健康的情感,才能使他们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正确地选择动机,并使其成为推动行动的一种心理驱力,他们才能在完成意志行动阶段,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顽强地坚持下去。 ?发挥集体和榜样的作用。 少年期学生有强烈的集体观念。在良好的班集体里,同学们团结互助,关心集体,热爱集体,完成集体委派的任务,努力为集体争光。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自制、刚强、勇敢等意志品质。严守纪律又是较好的意志锻炼过程。 榜样的教育作用是无声的力量。榜样人物身上无不透射出象征当前时代精神的意志品质,随着少年学生对榜样人物的学习、模仿,其意志品质便会被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良好品质。 ?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学生的意志品质不仅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形成,而且在自我修养和自我锻炼过程中发展。应教育他们采取决定时要充分估计主客观条件,做到合理可行,执行决定要态度坚决、有始有终、持之以恒。还应要求他们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暗示和自我鼓励的习惯,对自己意志品质的优缺点作自我评价,以利于巩固优点、克服缺点。 ?针对意志的个别差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针对意志品质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方式和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必要措施。如对行动盲目和易受暗示的学生,应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性、自觉性和责任心;对优柔寡断、冒险轻率的学生,应培养其大胆、果断、沉着耐心的品质;对缺乏自信心、萎靡不振和自卑感强的学生,应采取正面诱导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控制、调节能力;对于软弱和胆怯的学生,应着重胆量、勇气和献身精神的培养;对缺乏毅力和恒心的学生,应着重激发他们奋发有为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七、个性兴趣的品质与培养 一、什么是个性 现代心理学把个性理解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它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 人是一个自然实体,所以要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人也是社会实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个体由生物实体逐渐成长为有意识的社会实体。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1、个性的稳定性 一个人一贯和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2、个性的独特性 个性最突出的一个方面便是它的独立性,即个别性。独特性是人的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点和心理过程的独特的结合,其中包含人的认识过程、情感和意志的特点,兴趣、需要、动机、信念、世界观的特点和能力、性格与气质等特点的结合。个性中还包含有个人与他人相区别的心理特点,所以,个性的独特性指每个人独具一格的心理特性。 三、个性的心理结构 个性的心理结构是多水平、多层次、多侧面,十分复杂的有统一的体系。它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自我意识等几个组成方面。 个性倾向性 一、什么是个性倾向性 个性具有倾向性,人在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现实事物总有一定的态度和取向。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 二、需要与动机 25 (一)需要 1、什么是需要。人即是一个生物机体,又是一个社会成员。人对食物睡眠、婚配、育幼、防御等基本需要,是维持个性的存在和繁衍所必需的。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需要。作为社会成员,人不能离开群体与社会而孤立地生活,人必须考虑他所在的群体生活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劳动、学习、交往、创造、道德、文化、秩序等需要,即社会性需要。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需要总是人对一定事物的需求与追求。当人通过活动使原有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人和周围现实的相互关系发生了变化,于是又产生新的需要。需要推动着人去从事某种活动,在活动中人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又不断产生新的需要,从而使人的活动不断发展。但需要应是合理的需要,还应以合理的方式去实现,这样才能产生合乎社会要求的行为,促进社会的发展。教师与家长应善于了解学生的需要,并让他们懂得应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需要才更为合理,他们的需要以及整个身心才会得到更健康的发展。 2、需要的分类 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反映了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及需要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这五种需要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好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好像一个梯子,一般说,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种需要就会实现。最高一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充分发挥人的全部潜能,实现个人的信念与理想的需要。 (二)动机 1、什么是动机—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各种不同的需要。动机是与满足某些需要有关的活动动力。人的动机大多是需要的具体表现。需要可以表现为兴趣、意向、意图、信念等形式。 2、动机的分类—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区分为自然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自然性动机与人的自然性需要相联系,社会性动机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的时间,可以把动机区分为长远的、概括的和短暂的、具体的动机。 三、兴趣 (一)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人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人的兴趣表现在力求认识世界,所以又叫认识兴趣。有认识兴趣的人具有积极的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他们在认识活动中常常废寝忘食,感到其乐无穷。所以说 兴趣是活动的一种动力,它是鼓舞人从事活动的重要力量。 兴趣的发生是以一定需要为基础的。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就会对有关事物优先给予注意,而且对它有向往的心情, 产生了兴趣。正当的、浓厚的、稳定的兴趣能促使学生获得广泛的知识;能促使学生情趣高涨,对学习和工作充满信心,勇于克服困难,并有助于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活动,能使学生视野开阔,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 兴趣和认识、情绪、意志有着密切的联系。兴趣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倾向,它表现在对感兴趣的事物的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上,并表现出对有关事物的优先注意和集中注意。兴趣的情绪色彩表现在对某种事物的兴趣越浓厚,人对它的情感也越深。稳定的兴趣对于克服工作中的困难,顺利完成任务很有助益。兴趣与能力、理想、信念、世界观也密切联系着。能力往往是人对一定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能力也促进兴趣的发展。已经确立的正确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对新的兴趣的形成起着指引方向和确定内容的作用。 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同某种事物或活动本身引起的兴趣,能直接满足人的需要。间接兴趣是由活动的目的、任务或活动的结果引起的兴趣。 (二)兴趣的品质 1、兴趣的倾向性。指人的兴趣是指向一定的事物。有的人对自然科学感兴趣,有的人对社会科学感兴趣。凡是符合社会要求,与社会进步相联系,有利于工作、学习、满足人们精 26 神文化需要的是高尚的兴趣。把意识倾向指向于低级的、腐化堕落的事物,有碍社会进步和个人健康成长的,是低级的兴趣。 2、兴趣的广阔性。是兴趣的广泛程度。有的人兴趣广泛,不仅使他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也为他的知识渊博奠定基础。马克思最喜欢的格言是“凡是和人有关的,都是我所关心的。”他兴趣广阔,热爱生活,精通数理化、经济、历史、哲学、文学和音乐。有的人兴趣狭窄,这容易使他知识贫乏、生活单调、目光短浅。 如果一个人的兴趣广泛而无中心,则可能使他一无所长。一个在任何一个方面、一个领域有所成就的人,必然是在兴趣广泛的基础上有一个中心兴趣。如祖冲之对数学、天文、历法、哲学、文学、音乐都有兴趣,但他的中心兴趣是数学。李时珍对文学、史学、生物都有兴趣,而医学是他的中心兴趣。只有具有广博的一般知识,又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在事业上才能取得成功。 3、兴趣的稳定性。指人对各种事物的兴趣在时间上的持久程度。有的人对感兴趣的事物长期保持稳定,数十年如一日,经过刻苦努力取得成就。居里夫人晚年多病,但科学研究已成为她终生的兴趣。与此相反,有的人缺乏稳定的兴趣,见异思迁,很难在工作和学习上做出成绩。 4、兴趣的效能性。指兴趣对活动产生的效果。有的人兴趣是消极被动的,只停留在消极期待或欣赏阶段,这样的兴趣不能成为他活动的动力,是没有效能的兴趣。具有积极效能的兴趣能促使人积极认识事物,激励人坚定不移地从事活动,并能产生效能。 (三)少年期学生兴趣特点及其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掌握科学知识,为未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的必要条件,所以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少年期学生兴趣的特点 少年期学生的理想带有直观的、形象的特点,容易受情境左右,同时随着知识增长,眼界开阔,兴趣范围也迅速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多半对活动本身感兴趣,而不是对活动的结果感兴趣。少年期学生开始对思考问题和智力活动发生兴趣,对理论的探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表现出兴趣。 2、少年期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启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加强学习目的教育。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自己的学习与远大的理想、社会的需要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经验的教师经常注意缺乏动力的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利用这些积极因素,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如一个学习后进的学生平时不喜欢学习,但极喜欢画画,班主任利用他爱画画的积极因素,吸收他参加班报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该生产生了学习的需要,对学习有了兴趣,结果学习成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及教学方法多样、新颖、富于启发性都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学习把学习看做内心的满足,而不是一种负担。如有经验的教师让缺乏阅读兴趣的学生选购图书,朗读有趣的图书等,借以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启发学生自觉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应重视启发学生自学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只有当外界环境和教育条件变成个人兴趣时,对兴趣的培养才有意义。 四、信念与世界观 (一)什么是信念。 信念是人们所遵循的与理想相联系的生活准则。没有信念的人,他们或者没有理想、得过且过;或者虽有理想、却不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付诸实现,在现实生活中投机取巧。而有信念的人,他们有着明确的生活目标和生活准则,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屈服于任何压 27 力和困难,也不惜作出任何自我牺牲,并终生为之奋斗。这样的人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二)什么是世界观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态度,并指导着人的行动。确定一个人的世界观不仅要看他的认识和态度,更重要的还要看他的行动。世界观是个性倾向性的集中表现,它影响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涉及到一个人的知、情、意等心理活动。 八、个性心理特征 一、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任何一种心理特征都不可能完成比较复杂的活动,要成功地完成某种复杂的活动必须有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才能是各种能力的完备的、独特的、质的方面的结合。 二、能力的分类 一般能力是指在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它保证人们较容易和有效地认识世界,所以也叫做认识能力,如记忆能力等。特殊能力是指顺利地从事专业活动必须具备的能力。如绘画能力、音乐能力等。 三、知识和技能 知识是人对事物的认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技能是由于不断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能力、知识、技能都是保证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教师不能单纯以掌握知识的多少,尤其不能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能力。如果教师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思考,这会窒息学生的智慧。 四、创造能力 (一)什么是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创造出独特的、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产品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创造能力有三个特点:1、灵活性。具有创造能力的人不受定势的约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构思新颖。2、独特性。表现出见解独特、不同平常。3、流畅性。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地反应出较多的概念与想法。 (二)创造能力与个性特征 创造能力较高的人具有以下个性特征。1、兴趣较为广泛,喜欢对复杂、新颖的事物进行思索。2、语言文字均较流畅、有较好的表达能力。3、有幽默感和较高的审美能力。4、反应敏捷、思维精密、记忆力强、工作效率高。5、喜独立判断,不喜“人云亦云”。6、有较强的自信心,但有时武断和喜欢支配别人。7、喜欢思考人生价值和哲理等抽象问题。8、生活范围较广,社会能力较强。9、对自己的前途有较高的抱负。10、态度坦白而直率、情感开朗。 五、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一)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心理学把人的机体的某些解剖生理学上的特点,特别是大脑的结构与机能的特点称为素质。素质是与生俱来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是人类世代遗传的产物。 素质为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人的遗传素质在出生后也有一个生长成熟的过程,如大脑的结构和机能,从新生儿到学龄期就经历着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 2、教育对能力发展起主导作用 社会生活条件对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决定作用,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自觉的活动。它是由一定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来对环境影响加以选择、组织成一定的教育内容,并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来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系统的影响。 28 目前,有少数青少年的不良倾向是由于环境的长期的不良影响所致,因此,教师一定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措施。 3、社会实践是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 实践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之间的桥梁。人通过实践活动,使客观反映于主观,达到认识世界的目的;人又通过实践活动,使主观见之于客观,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人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及各种特殊才能都是在人的反复多次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能力的发展是多因素错综复杂影响的结果,其中,身体素质是前提,是可能性,社会环境是决定因素,教育起主导作用,实践是重要途径。随着社会实际的需要,搞清能力发展的规律对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六、能力的培养 1、教育与教学。在教育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形成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 2、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不断地向人们提出要求,人们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反映这些要求,并在这种要求的推动下,不断解决矛盾,这种矛盾的产生和解决都有赖于人们去参加实践活动。人的能力正是在不断地解决这些矛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提高的。人们参加实践活动的范围越广泛,解决的矛盾越多,能力的发展也就越迅速、越完善。所以参加实践活动是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 3、勤奋 能力的提高必须要有勤奋的品质和个人的主观努力。勤奋就是有意识地长期坚持工作和劳动。能力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必然受到其他心理特征如勤奋、坚强的意志品质的影响。 性格 一、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人的个性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它在人的个性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集中表现。它表现出一个人的社会性及精神面貌的主要方面。常见到的,有的人诚实、勇敢、谦虚、乐于助人,有的人则狡猾、懦弱、傲慢、自私自利。每个人都有一些性格特征,其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些特征结合为一个整体,便形成为一个人的性格。 二、性格的基本特征 (一)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1、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态度的性格特征。积极的性格特征有热爱祖国,助人为乐,富有同情心、正直、诚实、热情等。消极的性格特征有自私自利、懒散、虚伪、粗暴、冷漠等。2、对学习和劳动态度的性格特征。积极的性格特征有勤劳、认真、细致、敢于创新、俭朴等;消极的性格特征有懒惰、马虎、粗心、保守、浪费等。3、对自己态度的性格特征。积极的性格特征有谦虚、自信、严于律已等;消极的性格特征有骄傲、自卑、放任、自暴自弃等。 (二)性格的意志特征 意志品质在性格特征中占有重要地位。性格的意志特征表现在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以达到目的。性格的意志品质跟良好的道德品质联系起来才有价值。积极的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力、英勇、镇定、纪律性等。消极的性格的意志特征是盲目性、受暗示性、依赖性、优柔寡断、动摇性、任性、懦弱、散漫等。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 一个人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心境等方面的特点构成了他的性格的情绪特征。在情绪强度方面,表现为情绪的感染力、支配性和受意志控制的程度。如有的人容易激 29 动,有的人比较稳定,有的人情绪“一触即发”,有的人情绪引发较慢。不同的心境反映不同的性格特征。如有的人经常愉快而乐观,有的人则经常沉默寡言。 (四)性格的理智特征 是指人在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过程中,态度和活动方式上的个别差异。在感知方面,有主动观察型与被动观察型、分析型与概括型、快速型与精确型。在记忆方面,有主动记忆型与被动记忆型、有信心型与无信心型。在思维方面,有独立型与信赖型、创造型与保守型、深刻型与粗糙型。在想象方面,有主动想象型与被动想象型、广阔想象型与狭窄想象型。 三、性格与气质和能力的关系 (一)性格与气质 性格与气质关系密切,气质往往能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如同样是乐于助人的人,多血质的人常常热情洋溢,非常主动,而黏液质的人则往往不动声色地帮助别人;同样是勤劳的人,胆汁质的人在劳动中情绪饱满、精力充沛,黏液质的人则埋头苦干、工作细心。 (二)性格与能力 性格与能力同样也是密切联系的。性格特点能补偿某方面能力的弱点。“勤能补拙”就说明性格对能力发展的补偿作用。如具有勤奋性格特征的人,能补偿由于生理缺陷造成的能力发展发展障碍。 四、性格的形成与培养 (一)家庭影响 家庭中父母及其他成员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信仰、性格等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是对他们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反映。社会关系就是通过家庭及其成员对儿童施加影响的。这种影响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性格的形成特别重要。人的一切社会习惯、行为规范都要依靠出生后取得的经验,因此,父母是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有极大影响。如溺爱型的教育方式使儿童常有任性、骄傲和情绪不稳定的性格,很难使儿童具有坚强的意志、勤奋的习惯、负责的精神和谦逊的态度。严厉型的教育方式常采取训斥和打骂,致使儿童的性格特征消极、冷漠、顺从、怯懦、不诚实、缺乏自尊与自信、固执和刚愎自用。在保护型的教育方式下,由于父母的过分保护,儿童的性格常常是胆怯、懦弱、被动、缺乏社会适应性、不爱活动等。在冷漠型教育方式下,由于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心与喜爱,他们可能形成妒忌、情绪不安、创造力差等特点。在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下,父母严格要求儿童,使父母在儿童心目中既有权威、又可亲可爱和可信赖的知心朋友,儿童易形成独立、直率、团结协作、亲切友好、情绪稳定、自尊自信、勇敢坚忍的良好性格。 (二)学校教育 1、教师的作用 教师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首先在于以自身的品德和言行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儿童年龄越小、受其影响越大。其次,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以适合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方法贯彻社会的教育要求,与此同时塑造儿童的性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亲切深厚的感情和诚挚的态度,对学生正确的评价,鼓励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都是培养儿童良好性格的有效方法。 2、集体的作用 优秀集体的良好风气是一种强大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它为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三)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主要是指社会风气或风尚,是社会上普遍流行的爱好、风气和习惯。其中最有影响的渠道是电影、电视和各种读物,它们宣传和提供的内容如是健康的、积极的、引人向上的,则会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否则,可能使学生形成消极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甚 30 至会诱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当特别加强指导学生读书,抵制有害读物,这是一件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重要工作。 (四)个别教育 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教育条件、个人生活经历和从事的实践活动等原因使性格在每个人身上产生个别性或独特性。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性格差异进行个别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摸清学生性格中的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教师应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分析和总结性格的表现,以扬长避短。教师亲切的态度和公正的评价,对学生良好性格发展的激励、对学生的信任等,对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往往在学生性格形成的关键时刻可以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气质 一、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心理过程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灵活性和稳定性。如有的人稍有不如意就暴跳如雷,说明情绪发生速度快、强度大。 二、气质的类型及其特征 1、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敏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注意和兴趣易转移,思维敏捷,善交际,亲切,有生气,但往往轻率,具有外倾性。 2、胆汁质:坦白,直率,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强,易怒和暴躁,具有外倾性。 3、黏液质:沉着,安静,情绪发生慢而弱,反应缓慢,注意稳定且不易转移,往往表现为固执和冷漠,具有内倾性。 4、抑郁质:情绪发生慢,体验深沉,反应慢,行为孤僻,善于观察别人不易察觉的细小事物,具有内倾性。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的、单一的气质类型的人是不多的,绝大多数的人具有中间型的气质特征。?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因此不能认为气质有好坏之分,如多血质的人灵活敏捷、适应能力强,往往注意不稳定,兴趣容易转移,而黏液质的人比较稳重沉着,但有反应缓慢与固执的特点。?在每种气质的基础上都有可能发展某些优良品质或不良品质,因为高级神经活动神经类型有可塑性,因而人的气质虽然比较稳定,但也不是完全不变的。?气质本身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不同气质的人都可以有所成就。同样,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才,是完全可以从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中培养出来。 三、气质与教育 1、教师应学习有关气质的基本知识并了解学生气质的基本特征。2、教师不应对学生的气质抱有偏见,如喜欢或讨厌学生的某一种气质。 (一)依据气质内型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利用其积极的方面,塑造优良的个性品质,同时要防止个性品质向消极方面发展。对多血质类型的学生,要着重培养他们的满腔热忱、朝气蓬勃等个性,防止粗心大意、虎头蛇尾等不良品质的产生。要培养他们的中心兴趣,要求他们在工作中保持稳定性。对胆汁质类型的学生,既要着重培养他们的豪放、爽朗、勇于进取的个性品质也要防止粗暴、任性等不良品质的发生。对他们进行教育时宜用说服力强的严肃批评的方法,既要触动他们的思想,又不轻易激怒他们。教师要他们学会坚忍、自制并习惯于平稳而镇定地工作。对黏液质类型的学生,要着重培养他们的工作踏实待人诚恳、坚忍顽强等优良品质,也要防止因循守旧、谨小慎微、执拗等不良品质的产生。 (二)根据气质类型的特征,进行知识、技能教育 各种气质类型的学生都可以在学习知识、技能方面取得好成绩,其中主要的是让他们在 31 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气质的积极特征、抑制消极特征的产生。如胆汁质的学生要发扬思维灵敏、学习热情、刚强不屈的特点,避免粗心与简单化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多血质的学生要以机智、灵活、兴趣广泛、适应性强的特点,控制不踏实、不细致的学习方式和方法,黏液质的学生要以踏实、认真、刻苦、细致、深刻的学习作风,弥补迟缓、不灵活的特点。 (三)教育学生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气质 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可能发展成为良好的个性或不良的个性。教师要在了解学生气质类型的基础上,帮助每一个学生善于认识和分析自己气质特征中的优点和不足。教会学生经常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气质的消极品质,发扬积极品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如学生不能控制和掌握自己的气质特征,那么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发展成为不良个性的可能。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为气质提供了科学的解释,揭示了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在强度、平衡性、灵活性三个方面具有不同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结合,构成了四种基本的神经类型。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气质类型 高 活 不平衡(不可遏制型或兴奋型) 胆汁质 级 动 , 强型 平衡 灵活的(活泼型) 多血质 神 类 不灵活的(安静型) 黏液质 经 型 弱型 (抑郁型) 抑郁质 九、道德的品质与培养 一、 什么是品德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表现的特性或倾向,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青少年的品德体现在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勤奋学习、助人为乐、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物等方面。品德是比较稳定的、惯常的态度和行为倾向,它有别于那些偶尔的、暂时性的态度和行为表现。 品德不是天生的。儿童最初的品德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影响下,在与人们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自发性的观察和模仿产生的,再经由周围成人给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固定下来的。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由学校和家庭根据社会道德,要施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并通过学生接受社会性的教育,使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以此支配行为而实现的。 道德是社会现象,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品德则是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内容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道德的发生和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不以个体的存在与否为转移。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与其他的心理现象一样,是多层次、多水平的有机统一整体,是多种内在的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深入剖析品德的心理结构,有助于了解品德的行成过程和发展规律。 品德心理结构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道德意识形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动机、道德意志。第二组成部分是道德活动形态,包括道德行为和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道德信念 道德品质 道德意识形态 道德动机、道德意志 道德活动形态——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认识也叫道德观念,指人们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形成善恶、是非、爱憎、荣辱等道德概念和观点,以及运用有关的概念和观点对自己和周围人们的行为作出是或非的首先评价。当人们的道德认识不断深入,并在道德实践的基础上,成为指导和支配行动的指南时,就形成道德信念。道德信念一经形成,就成为推动人们采取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人们在形成道德认识的同时,能够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现实中发生的事件产生喜爱或厌恶,敬仰或憎恨、愉快或悲伤等不同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就是道德感。一 32 个人对周围的人与事物有没有感情、有什么样的感情,都影响对事物的态度,以及对行为方式的选择。道德动机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力量,是道德需要的具体表现。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外部活动标志,也是评价品德的客观依据。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之间的沟通有赖于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实现道德目标的过程中,自觉的克服内心冲突、排除各种障碍与干扰因素的积极力量。道德行为通过多次反复和实践,才能形成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一经形成,行为表现出自觉性,在采取行动的过程中可以不受任何意志的约束,不需要开展激烈的动机斗争,成为一种惯常的、持续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活动方式。这种行为活动方式固定下来,成为一定的特性或倾向,就标志着品德的形成。 一、学生品德的类型及其转化 1、品德优良型 这类学生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对周围的人或事有效正确的见解和评价,表现出关心集体、遵守纪律、爱护公物、诚实勇敢、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文明礼貌等优良的品德行为,行为总体中积极方面是他们品德中的主流。由于他们的积极性行为比较明显,使消极性行为得到掩盖,即使成人也不易察觉到。学生行为总体中的消极因素存在着向不良方转化的可能性,在一定的条件或诱因下就会显露出来。如:班干部落选,评不上三好学生,或受到批评时就会灰心丧气、态度粗暴、打击上进同学,对集体和老师有不满和抵触情绪。教育者如不及时发现转化的预兆,任其消极因素不断发展,优秀生可能转化为差生。 2、品德过错型 这类学生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品德处于中下等水平。过错行为在学生中较为普遍,根据我国品德协作组的调查,过错行为在品德问题行为中的比例:童年期占87.1%,少年期占62%,青年期占51.6%。 过错行为一般表现起哄、恶作剧、打架、骂人、欺侮弱小同学说谎、考试作弊、破坏公物等,较为表现为迟到、旷课、不按时交作业、上课作小动作等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以及对老师不礼貌、与同学不团结、抽烟、小偷小摸等违反规范方面的行为。 这类学生的品德行为总体具有不同水平的良好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习惯,而过错行为是其中的消极方面。行为总体中的积极方面是矫正和改善过错行为的内部条件,在一般情况下,只要经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学生行为中的过失和错误是比较容易矫正的。尤其是那些不遵守纪律、扰乱集体以及是非不辨的行为,会随着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和控制能力的增强而逐渐减少。由于过错行为对集体有扰乱性,这类学生经常会受到成人的批评和指责,遭到同学的歧视和排斥。这种孤立和冷漠会使他们难以忍受,因而自行没法寻找同情、欢乐和归属。一旦他们与品德不良的学生交上朋友,会使过错由小变大、由少变多、过错的性质也会越来越严重,当消极因素在行为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时,就会转向品德不良型。 3、品德不良型 学生中出现的说谎、偷窃、逃学、流氓习性、打架斗殴、惹事生非等,都是属于品德不良行为。品德不良行为和品德过错行为之间虽然没有明确的界限,但前者明显地具有下列特点: ?、行为受不良道德认识和错误思想所支配,行为是有意的,目的是明确的,对不良的行为后果无自责和悔恨。 ?、不良行为出现的频率高、次数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行为后果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并有较严重的扰乱性和破坏性。这类学生与品德过错型相比,行为后果更为严重,且有错误的道德认识和不良行为习惯。后进生大都属于这种类型。实践证明,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和那些能引起他们忧伤、焦虑或愉快、激动的人物事件和情境,从中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将是教育和转化后进生工作的关键。在正确的教育和热情的关怀下,这类学生能狠下决心痛改前非,向良性方向转化。反之,忽视对这类学生的教育,对他们持冷落、置之不理或仇视的态度、或采取责备、惩罚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只能导致他们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等消极状态, 33 致使出现过错的数量更多、性质更严重、距离社会道德的要求更远,在一定的诱因影响下,走上人生的邪道,滑入犯罪的泥坑。 二、品德教育的方法 1、教育说服法。 是通过晓之以理的途径,启发学生纠正错误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道德行为准则,并指导道德行为。对于教师讲述的道理、提出的要求,学生只有心悦诚服时才乐于接受,才能将它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道德需要,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反之,压制和强制的方法不仅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还会产生负面效应。 2、情感陶冶法。 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良好品德的重要心理成分。建设富有情感色彩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这是品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如:建立良好的校风班风,使学校形成了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气氛,发挥情境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引起情感上的共鸣。通过欣赏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观看具有艺术价值的影视片、参观艺术展览会、举办诗歌朗诵会和音乐会等,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是情感陶冶法的另一种方式。 三、实践锻炼法。 学生的品德教育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深化和完善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一定的道德实践经验,并受到肯定、赞扬或集体舆论接受,才能体会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使外部的教育影响内化为道德需要,产生按照道德要求行动的愿望。 4、榜样教育法。 引导学生以革命英雄、劳动模范以及其他先进人物为榜样是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榜样是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具体化、形象化和人格化,教师要引导他们以榜样的形象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继之转化为自身的道德品。榜样的作用如下。 ?、启动作用。通过榜样形象的激励、推动学生从事符合道德规范的活动。 ?、调节作用。以英雄的行为为榜样,在活动过程不断地克服困难,排除外界干扰,调节自己的行动,坚持完成任务。 ?、控制作用。以榜样形象为标准,自觉地制止那些不符合道德要求的意向和行动。 ?、矫正作用,以榜样的形象为镜子,经常对照自己,不断地克服缺失和改正错误。 5、自我教育法。 在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自己能自觉地转化思想并控制行为的方法称为自我教育法。 学生品德不良的成因与矫正 品德不良的学生具有不正确的道德认识和不良的行为习惯,过错的性质和行为后果严重,但是可以转变的。不良的品德行为是可以矫正和改善的,这是因为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和个性尚未定型,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重要的是教育条件的优或劣,它可以使行为变好或变得更坏。良好教育的关键应着重分析出品德不良行为的原因。并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品德形成的规律,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 一、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分析 ?、学生的不良的客观原因 1、家庭的不良教育和影响 ?、家庭缺乏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健全的生活方式。如家庭成员之间不和睦、单亲家庭,父母分居两地等,家长对孩子缺乏关心照顾和教育。 ?、父母教育不当,缺少管教子女的方法。如有的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经常无理训斥和打骂子女,有的溺爱要求不严,一味迁就、放任和纵容。有的父母双方对子女要求不一致,对子女出现的品德问题行为,采取放任、默许、庇护的态度。 ?、家风不正。家庭成员行为不检点,有不良的恶习,使学生通过耳濡目染而误入歧途。 2、社会上的不良风气 34 学生都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从思想认识到行为习惯无一不是社会环境的反映。有关的调查发现,学生的居住地区和学校的周围环境与品德不良行为有关。居住在拥挤的、人口密度大的街道和紧靠集贸市的学校,学生的品德不良行为的数量相对比较多。观看暴力影视节目的数量越多,产生的攻击行为越多。 3、学校生活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良因素和缺点。 学生的品德不良行为通常起源于学习成绩不良、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冷落,在集体遭到排斥等原因。对品德不良学生要满腔热情地关心爱护,尊重他们的自尊心。 ?、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 品德的心理结构中的某个因素受到障碍或得不到发展,都可能成为学生品德不良的内部原因。 1、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行动盲目。 大多数品德不良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是非观念模糊,道德评价能力差,不善于分析行为的真假、善恶,行为盲目或行为被低级的欲望和需要所支配,高尚的道德动机不占优势。 2、缺乏道德情感、情绪消极多变。 品德不良学生往往爱憎颠倒、荣辱不分,缺乏集体主义情感、学习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他们有自尊心,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但由于自己的落后表现,致使自尊感长期受到压抑,从而产生自卑感。自尊的需要和自卑的体验交织在一起,使得这类学生的情感出现反常性。他们情绪不稳、喜怒无常,消极多变,表现在:与教师和同学在情绪上对立;常以粗暴蛮横的行动发泄受压抑的烦燥和不满;经常挑逗同学、毁坏公物,情绪容易冲动,这一点小事可以打人骂人,不顾及行为后果等。 3、道德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 这类学生由于道德意志薄弱,在行为抉择时动机斗争的自觉性低,不能以正确的道德动机战胜错误的道德动机,而屈从于个人的欲望和情绪冲动,产生不道德的行为。当他们经过教育,对错误有所认识,并有悔改之意时,由于缺乏意志和毅力,不能控制内心冲突和行为,因而时改时犯、反复不断。 4、不良的行为习惯。 品德不良行为在开始时只是偶然发生,或只是一些过错行为,由于未及时引导和教育,使他们以不良行为来满足人人欲望而获得了成功,由多次重复,形成不良好行为习惯。不良的行为习惯一经形成,教育和矫正都比较困难。 二、教育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依据 ?、改善人际关系,消除对立情绪。 由于品德不良行为的学生长期处在成人责备、同龄人排斥,集体中孤立的情境,因此对周围的人怀有戒心和敌意,与人相片时或冷漠回避,或对抗无礼。教师应做到,对他们真诚地关心,耐心地疏导,真心地信任,当他们体验到教师的真心实意和真挚感情时,就能消除对立情绪并接受教育;要求班集体的成员正确对待后进同学,热情地帮助他们,团结他们共同前进。 ?、保护自尊心、激发集体荣誉感。 自尊心是一种要求得到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尊重的情感。由于品德不良学生在集体和他人心目中处于不受欢迎的地位,因而他们有自卑感,缺乏奋发向上的动力。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激励他们保护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声誉,促使他们接受教育、克服缺点、积极向上。 ?、剖析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是有规律可循。 1、萌发阶段。学生萌发上进的愿望,开始向前迈进,教育的影响是引起萌发的主要事件。如实事求是的表扬、推心置腹的谈话、英雄事迹的感染、接受深刻的教训等都能激起上进的 35 意向,教育者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关于发现萌芽,抓住时机、热情扶植,使学生保持稳定上进的步伐。 2、转化阶段 ?学生的心理状态复杂。如对行为过错感到羞愧,想要将功补过,希望得到人们的尊重和信任等,这些要求都是推动他们实现转化的动因。?出现反复。品德的转化经历着新与旧的道德认识、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冲突和斗争,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现象。认识上的动摇、情感上的留念、老朋友的引诱、周围人们的偏见等都能成为反复的原因。教育的关键在于把反复当做教育的良好时机,分析原因,循循善诱,视不同的情况予以具体帮助。 3、稳定发展阶段 经过教育之后,学生的行为过错和不良行为习惯已基本改正,积极因素在品德行为总体中逐渐占主导地位、集体荣誉感、责任感、自信心逐渐替代了自卑、羞愧等消极情感。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仍要不断地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水平,防止产生骄傲的情绪或停步不前,及时地提出高一层次的行为标准,鼓励他们再接再励、不断前进。 十、知识与技能学习 一、什么是学习 ?、学习的含义。学习是由经验所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和思维变化。学习具有下列特征。 1、学习是以行为和思维变化为牲的 有机体经过学习,能学会做一些以前不会做的事情,动物经过条件反射训练,可以按各种信号改变原有的行为。如狗能学会守门,马能识途、杂技团的动物可以表演的各种动作。儿童从依赖成人喂饭、穿衣,到能够走路、自理、学语;学生能够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和道德品质;人们在实践中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创造和革新等都是学习。由学习所引起的变化的行为也引起了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视为思维的变化。 2、由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持久的、比较稳定的。 并不是所有的行为变化都可以称为学习,那些暂时的、偶然的行为不属于学习之列。如儿童到一定年龄阶段才能学会走路和说话,这是生理上成熟引起的内部组织的变化。生理的成熟、疲劳、药物等因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遗传性或暂时性的都不属于学习的范围。 3、由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以获得经验为依据的。 行为可分两类,即生来就会和后天学得的。本能行为是生来就会的,如新生儿一出生就会吸吮、防御、对光朝向等反应,这类遗传性的行为没有个体的行为经验。因此,只能适应固定不变的外界环境,而不能与复杂多变的环境保持平衡。只有当个体能够辨认出哪些的体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时,以及哪些物体会伤害自己时,才能确定自己的行为是趋向它,还是逃避它。如儿童触到发烫的火炉时,立即把手缩回,这是本能行为,儿童获得了不能触摸火炉的经验,以后靠近火炉时,不再去摸它,这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由个体获得经验引起的行为变化,是学习的特征。 因此,学习可以简单地表示为:经验——学习——行为和思维的变化。 ?人类学习的特点 动物的学习只是消极地适应环境以求得生存,并且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获得经验。人类的学习是掌握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这类经验是许多世纪以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并以知识的形式储存于书本、生产过程和产品之中,储存于前辈人的头脑之中,使知识经验一代一代地传递下来。由于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是人类长期社会活动的产物,又经过人们不断地在实践中检验、充实发展而来的。因此,人类的学习是以个体经验的形式,间接地掌握前人的经验,与动物直接地获得个体经验相比,则要丰富得多。 人之所以能够掌握人类长期形成的历史经验,这是因为人具有语言。语言是各种事物之间关系的抽象和概括的信号,也是人们进行交际、交流思想和传递历史经验的工具。因此个体只有掌握了语言,才能获得概括的间接经验。 36 ?学生的学习特点 1、学生的学习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 学生学习的内容决定了学生采取间接的学习形式,不需要也不可能事事都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因而与劳动者或创造者直接探究事实和规律的认识不同。 2、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社会历史发展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有交流、有计划成本、有组织地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快速而”而地进行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文化科学遗产,达到当代社会需要的知识水平。 二、学习的分类 学习现象极为复杂,它涉及到学习的内容、形式、方法等各个方面。布卢姆以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为出发点,将教育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6类: 1、知识——对知识的简单回忆。 2、理解——能解释所学的知识。 3、应用——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概念和规则。 4、分析——区分和了解事物的内部联系。 5、综合——把内容重新综合为一种新的、完整的思想,产生新的结构。 6、评价——依据内部的证据或外部的标准作出判断。 布卢姆的这六类学习由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并且每一项内容都是以先前获得的技能和能力为基础的。这对有效的教和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学习动机 学生要使学习获得成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固然是成败的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非智力因素,如学习态度、教育条件、家庭文化背景等,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什么是学习 学习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力量称为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可以增强动机作用。如优秀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机水平和强度,有追求的目标和学习的愿望,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坚实的学习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这些动力作用促使他们努力学习,并取得优良的成绩。后进的学生则不相同,在学习中由于缺乏动力。学习成绩不好、失败的学习的结果使原有的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甚至减弱或消退,致使学习的效果更坏,动机作用和学习效果之间这种恶性循环,使这类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出现厌学、弃学、逃学等现象。 二、学习动机的基本因素 1、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因缺乏某种生理或心理的因素,导致与周围环境的适应产生不平衡,从而力求获取满足的一种内在状态。 2、内驱力。指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刺激,能推动机体表现出满足需要的行为反应。内驱力与需要基本上是同义词,经常被替换使用。 3、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条件或刺激物,即具体的物体、情境或活动。诱因能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 ?、 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 有些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因此,教师在讲授一门新课和一节新课之前,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目的、任务、要求,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学习目标越具体、明确,越能引起学习的积极性。 ?、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积极思维。 引起学生好奇心和启发思维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有效的教学应形成一 37 种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不太理解或不完全理解,由此产生的疑惑、矛盾、惊讶等心理状态都能引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激起主动学习的愿望。 ?、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很多实验研究表明,知道学习结果与不知道学习结果相比,前者在学习上的效果有显著作用。因为良好的学习成绩能产生愉快情绪,能增强“自我激励”作用,并为下次考得更好而作出更大的努力。同样,知道自己成绩不理想,为避免今后的失败而付出更大的代价。也能激起奋发学习的上进心。但长期的失败和挫折所引起的不安和焦虑情绪,会减弱学习动机的作用。 四、教师的评价、表扬与批评的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鼓励学生再接再励,不断前进的力量。老师在评价时有必要客观、公正、恰到好处,既要赏罚分明,又要以理服人,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知识的学习 一、什么是知识 知识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并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人类认识审美观事物的成果和手段。 知识就其结构来说,是由一系列概念和原理组成的结构系统。概念是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的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关系的结合称之为原理。概念和原理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之间关系和联系的反映。 二、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 知识学习或称知识掌握,它意味着占有前人的认识、成果,即把前人的认识和经验变为自己的精神财富,用以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过程。德国教育学赫尔巴特把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明了性——注意;联想化——期待;系统化——探索;方法——行动。近代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把学生知识学习过程分成:动机、领会、习惯、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反馈共八个阶段。 我国教育工作者把知识学习分为三个基本环节。 ,、知识理解。理解的过程就是学生开动脑筋、学懂知识的过程。如明确一个概念或原理、了解词的含义或课文中心思想等都以利于理解。 ,、知识巩固。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必须遵循记忆的规律,采取及时复习、练习、知识系统化等方法,使知识保持下来。 ,、知识应用。指学生在理解力知识的基础上,能用所学得的知识解决练习性课题和实践性课题的过程。 概念学习 一、概念的属性。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思维形式,它是由符号或名称华表的具有共同的本质属性的一类事物。“人”是一个概念,它指的不是具体的某个人,也不是指某个人的高短、胖瘦等外部特征,它已舍掉了男人、女人、老人、小孩、中国人、外国人等在性别、年龄、种族等方面的共同特征,只剩下了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属性,即人能特等工具和劳动。 事物有许多属性,且有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分。本质属性是指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如特等工具和劳动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属性。非本质属性对事物的性质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并不反映“人”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概念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一类事物经过抽象和概括,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事物的共同属性概念所反映的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 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它不仅借助于语词而形成,也以语词或符号为代表,并给以一定的名称。概念只有用语词和符号为代表,才能把人类认识活动的成果记载下来,才能一代 38 一代地进行知识传递。 二、概念的获得 概念形成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经验而获得的。个体获得概念有两种方式。,、概念的形成。这种获得概念的方式在学前獐身上最为典型。三到五六岁儿童已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接触了许多事物和现象,他们包发的对大量直接感知到的事物进行归纳,得出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并且通过周围成人给以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来证实。,、概念同化。是获得概念的另一种方式,是在教学条件下的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学习者通过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与新概念同化,产生对新概念的理解而获得概念概念同化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使个体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人类积累的知识面经难事 成为可能。 概念获得的教学条件 一、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感性材料和学生的感性经验是形成概念和获取概念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有关概念的感性材料越丰富、越全面获得的概念也就越准确。 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教学经验和实验研究都证明,概念的本质特征越突出,概念的掌握越容易;非本质特征越明显,概念的掌握越困难。 三、运用变式和比较方法 变式是指不断地变换材料的呈现形式,从不同角度和方面使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而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四、提供适当的实例 概念教学时实例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在学习一些比较难的概念时,更需要运用实例。提供实例时应该注意两点:,、所举的实例应包含事物共有的本质属性。使学习者能从多个实例中抽出这些属性,进南昌归纳成概念。,、所举的实例不仅具有肯定的实例,也有否定的实例。如“家禽”这个概念中,马、牛、羊是肯定的实例,鸡鸭鹅是否定的实例。肯定和否定的实例能使概念的本质特征更突出、使概念的范围更确定。 五、用准确的语词提示事物的本质特征,适时给概念下定义 概念是以符号和语词为代表,用语词精确地表述概念意义的过程,就是下定义。定义能揭露概念的本质属性,并肥概念放在更一般的概念(属概念)之中。如“浮力是物体在液体里受到向上托它的力”是浮力,这是区别于其他力的本质属性。此外,下定义时要适时,过早给概念下定义,会使学生对尚未完全理解的概念死记硬背,对定义掌握流于形式;过迟下定义,不能对感性材料及时组织、整理,对概念的学习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六、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学生理解概念之后,应在实践中多方面运用。通过练习、写作、解决问题等活动,以获取经验和实例,提高学习概念的积极性。 技能的学习 一、技能的概述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使某项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的活动方式。如人们骑自行车、打字、写字等,都是运用习得的活动方式。技能分为运动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类。 运动技能也称为操作技能,如行走、骑车、游泳、弹琴等。它由骨骼、肌肉和相应的运动分析器的活动而实现的一系列外部动作,当动作较协调地以正确,熟练的方式顺利进行,并达到自动化,就是运动技能。 智力技能也称认知技能、阅读、写作、解题、运算等都属于这类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是重要的成分,思维操作是主要方式。当心理活动以合理的、完善的方式认识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并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时,就形式相应的智力技能。 学习的迁移 39 一、什么是学习的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影响,称之为学习的迁移。如骑自行车的人,学骑摩托车就比较容易。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学习迁移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的课题。 十一、学校的教育社会心理 学校中的群体心理概述 二、 什么是群体 群体是指在同一目标和同一规范指导下,协同活动而组合的人群,也叫团体。群体有三个特点:1、群体的成员具有共同的社会需要与目标;2、群体具有某种结构形式,使成员处于一定的关系之中,从而经常互相接触、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以完成共同的任务。3、群体有自己的规范和心理倾向,并对自己的成员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 二、学校中群体的类型 ?正式群体。是一种有组织的群体。它是按照社会的规定或行政命令组成的,如学校、班级、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正式群体的共同目标十分明确,全体成员为此而共同努力。 ?非正式群体。指自发形成的,成员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即个人的喜爱、好感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同龄群体也叫同辈群体。这是青少年学生主要参照群体,它对青少年行为和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儿童时期,人就有了与同龄人交往的需要,这种同龄伙伴的关系是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所不能代替的。它可以是健康的,也可以是不健康的。 同龄伙伴的交往是青少年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同龄伙伴的协同活动、游戏等,使他们学会了组织活动、遵守纪律、懂得了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以及维护群体中权威的意义。在同龄伙伴中,人们之间是平等的。通过这种交往,他们可以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必需的交往能力,这有助于他们脱离成人而自立。 同龄群体也是一种特殊的情绪接触形式,当每个人意识到自己属于某一群体,就不仅会互相帮助、真诚团结、而且还会产生一种情绪安定感。青少年非常重视自己在同龄群体中的形象,他们把同龄伙伴的承认和赞许往往看的比父母、师长的评价更为重要。 三、什么是集体 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集体是为实现有意义的共同社会目标,共同的活动而组织起来的有纪律、有共同心理倾向的群体。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 四、学校中群体的心理效应 1、归属感。同一个群体的成员在交往时互相关心、团结互助、心理气氛良好,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个群体的成员都意识到自己属于这个群体,这就是归属感。 2、认同感。群体中的成员对各种问题和发生的事件都保持共同的认识和评价,这就是群体的认同感。 3、群体的支持作用。 当一个人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群体所期待的行为时、群体及时给予赞许或鼓励,以支持他的所作所为,从而使他的工作在质量上或数量上都有提高,这就是群体支持力量或促进力量。1965年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在大学生中做实验,他在实验中采用智力激励法,让大学生在群体中先交流想法,互相启发,达到“预热”目的,然后让每个人独自思考有创新的意见。结果,每个人对本来不大关注的问题或工作都发生了兴趣,并把群体的创造行为当做规范迫使自己去思考,从而推动创造性思维活动。 在学校里,群体对学生的支持力量有很大的影响。在一个班级里,有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一旦他学习上有了好的表现,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许和鼓励,也获得了群体对他的支持力量,从而提高了他的学习积极性。 40 五、班集体的规范和舆论 群体形成后,为了保障其目标的实现和群体活动的一致性,就需要有一定的行为准则以统一成员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这种带有约束性的准则就叫群体准则。 1、群体的团结作用。表现在群体成员的认知、行为、情感的一致。 2、认知一致性的作用。群体规范会使其成员在认知上产生一致的意见,这就是认知的一致性。 3、行为定向作用。群体规范不仅约束着成员的认识和评价,还约束着成员的行为。舆论是公众对普遍关心的事情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它是指背离群体规范的事件发生后公众对这一事件的评论,舆论是影响人的心理的重要手段,它给人提出应遵从的规范并能加强对人的制约力量。 六、心理气氛 是在群体中占优势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的综合表现。心理气氛可能是和谐、愉快、团结、合作的气氛,也可能是相互猜忌、互不信任、懈怠、吵闹的气氛。 形成良好的心理气氛必须具备的以下几条: 1、目标整合。群体的目标与成员的目标统一起来、保持一致,这就是目标整合。 2、个性倾向的一致。指在理想、动机、信念、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基本一致,上述的心理品质是个性心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活跃的因素。个性倾向的一致性可以保证成员有相似的态度、步调一致,相互协作。 3、心理相容。是指群体中成员与成员之和谐相处、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中,同学之间友好合作、同学们都关心班集体,尊敬、信任自己的教师,教师关心学生,这便使全班充满和谐、友好、愉快、互相尊重的心理气氛。 心理相容可以为课堂活动提供积极乐观的心理气氛,使成员保持良好的心境,有利于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心理相容的气氛下,人际关系融洽、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人人心情舒畅而全力投入学习和工作。 七、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就是群体对成员、成员对成员的吸引力、吸引力来自群体的共同目标。 1、相似性。指学生在民族、阶段、教育、态度、价值、兴趣、爱好、年龄、性格、任务等方面的相似。 2、师生关系。教师关心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满足学生的正当要求,同时领导有方,处理问题公平合理,并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使全班的目标得以实现。如果教师专横武断,不关心学生,领导不当,其结果会使群体凝聚力降低。 3、合作。群体成员为完成共同的目标而彼此支持,并为对方提供学习和工作的有利条件,这就是合作。 4、竞赛。是个人或群体的各方力求胜过对方的对抗性行为。 在竞赛条件下,学生的心态有两个特点:?学生的自尊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会引起强烈的动机,使学生对竞赛活动发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克服困难的意志更为坚定,争取优胜的信念也更加坚强。?在竞赛中学生求胜的愿望十分强烈,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由于大脑皮质的神经过程处于最优势的兴奋状态。从而使心理活动保持高度的集中和一定程度的紧张。这时学生的观察力敏锐,思维活跃,记忆力水平大大提高,因此提高了活动的独立性与创造性。 课堂中的教师 一、作为领导者的教师 在课堂上,教师是一个班集体的教育与教学工作的领导者。尤其是班主任,要担负更重要的领导责任。教师应该在全班学生中和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心理气氛和人际交往;应热爱集体并锐意把集体建立成为一个有效的学习集体,让学生心情愉快、充满信心地学习和工作。 教师有两个方面的职能。1、促进职能,指满足学生个人的和集体的需要,以使学生的学 41 习和教师的教学都能顺利完成任务。2、维护的职能。指保持学生的良好情绪,使班集体处在愉快与和谐的气氛之中。避免冲突,或在冲突发生时教师能妥善处理,使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得以保持,指导学生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和焦虑处于适当水平。帮助学生调节心理活动,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控制物质环境,使学生感到舒适,满意和安静。 二、教师的影响力 1、强制性影响。 教师强制性地运用奖励和惩罚来改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 2、专长性影响力。 指教师以自己的业务能力来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 3、亲密性影响力。 指教师道德品质高尚,有较好的自我修养和较高的政治水平,与学生交往比较亲密。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把这种现象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代塞浦路斯的一位善于雕刻的国王,由于他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后来意使这座雕像活了起来。这个神话故事告诉教师,把全部心血灌注在学生身上会收到极好的效果。 三、教师的威信 学生往往尊重和热爱有威信的教师,并把他们看做是自己心目中的典范和榜样,对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毫不怀疑地接受和效仿,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有威信的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赞许更能引起学生的自豪、自尊和愉快,并使他们产生要取得更大进步的愿望。 教师的威信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人师表。2、关心学生思想政治上的进步和认识的不断提高,并有良好效果。3、有较好的业务能力,懂得学生的心理和教育规律,讲究教育和教学方法,有较好的组织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4、不断在思想政治上要求进步,而且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如对工作充满乐观而饱满的愉快情绪等。 四、什么是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与人际心理关系是同义词。人际关系是以人们直接的感情的相互作用为基础而产生和形成的。它的主要内容是人们之间相互喜欢或相互厌恶的感情关系。 人际关系是群体气氛的决定因素。在一个群体里,成员之间相互友好,关系融洽、团结互助,群体就会出现愉快和睦的气氛,反之,则导致群体气氛压抑、紧张。人际关系如何是评价群体气氛的主要依据。 人际关系对于活动效率有很大影响,一个学生在班级里与同学相处很好,他就能对学习、活动充满信心,自然容易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导致活动的高效率、高质量。 人际关系也影响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成员之间正确地感知和理解,有助于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个体与个体周围人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五、什么是人际交往 人们为了互相交流思想、意见、感情等,运用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而实现的沟通称为人际交往。 如果沟通阻塞,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发生隔阂、误会、矛盾和纠纷,便形成不好的心理气氛,就难以实现集体的共同目标。因此,正常而健康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协调关系,增进了解、 调节情绪、增进团结。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社会化概述 一、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人对客观现实反映活动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质变到量变的连续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了新的水平和新的阶段,所以心理 42 发展表现出阶段性。这些阶段性与人的年龄相联系。个体心理发展的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心理的年龄特征。心理的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主要年龄阶段有:1、乳儿期(0-1岁)2、婴儿期(1-3岁)3、幼儿期(3-7岁)4、童年期或学龄初期(7-12岁)5、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2-15岁)6、青年初期或学龄晚期(15-18岁)7、成年期(18-65岁)。 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人在活动中不断出现新的需要与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就是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人在实践活动中和教育的作用下不断产生新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从事相应的活动,而完成这种活动就要求比原来有更高的认识能力、活动能力和个性心理品质,当原有的心理水平不能满足新的需要时,就产生了新的矛盾。为了解决这种新的矛盾,就必须使心理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学生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人的心理就是在不断解决新的需要和原有的心理水平的内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 二、青少年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人对社会的认识的不断发展过程。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学会该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并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这个学习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 人在整个一生经历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化过程。青少年时期则是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个人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社会的影响。个人的社会需要是个人从事活动的内因,客观环境与教育是个人从事活动的外因。内、外因的积极活动相结合,对个人社会化起决定性作用。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新一代施加影响,以便对学生实现社会化。 青少年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1、知识和生活技能。2、社会规范。每个社会都有一套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这就是社会规范。3、生活目标,实际上是人生观问题。把个人的生活目标与祖国前途、人类的未来联系起来。 少年期学生身心发展概述 少年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较为重要的转变时期,是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转变期的特点是:1、处在转变期的少年学生无论是生理的和心理的变化都比较急剧。2、处在转变期的少年学生对外界的感受变得异常敏感。3、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在半幼稚、半成熟时期,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精力旺盛与能力水平、求知欲与识别能力、闭锁性与交往需要等矛盾交互影响的时期。 心理的发展 一、智力的发展特点 少年期学生不再满足于教师过于详细的讲解,而情愿自己有一定的思考余地,同时还能对教材和教师的讲解提出异议。 1、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2、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少年期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显著的发展,这是少年期学生思维的一个特点。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不断扩大和加深,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常常提出不同意见。喜爱争论、甚至怀疑别人的解释和现成的结论。少年期学生这种不盲从、不轻信、好争论、好探讨、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等心理特点,是他们的求知欲、求创新、求进取的表现。教师和家长应了解这种心理特点,积极引导这一心理特点向健康方向发展。3、求知欲强烈。少年期学生对周围世界感到好奇,他们总要试着探索世界,了解各种问题,动手去做各种事情,以获取更多的知识。教师和家长要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还应及时地进行良好的教育和引导。引导学生阅读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启发智力、生动有趣的书籍。 二、情感和意志发展的特点 少年期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责任感、义务感、友谊感、理智感、美感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少年期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从属的需要也有了发展,他们乐 43 意成为某一集体的成员,喜欢集体活动,也乐意为集体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在集体活动中,他们进一步扩大了交往的范围,根据自己的标准、兴趣、性格、学业习惯、友好等条件选择朋友。注意男女同学的交往,在异性同学面前总要表现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甚至讲究打扮,以取得异性的好感。他们欣赏和追求美的东西,随着认识能力的发展和知识经验的丰富,他们对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美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他们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很强,而又不善于调节,因此他们容易接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而产生激情。他们对不称心的事时常发怒、非常暴躁,对自己的成功表现出大喜和激动不已。 少年期学生的情绪具有两极性。表现在对自己成绩估计过高,而因产生自满,甚至目空一切,在遇到挫折或失败时,容易灰心丧气、甚至自卑。少年期情绪还具有情境性。有同情心,有时看别人胡闹也会跟着“起哄”。少年期学生的这种情绪的易动性、两极性和情境性都是情绪的易感性的表现。 少年期学生的意志也存在两极性的特点。他们喜欢模仿、喜欢从众、极易模仿具有影响力的人的行为和新异的事物。分辨能力不强的学生常常表现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容易接受好的或不良的影响,有的会出现过错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少年期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应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这几方面发展越好,意志的自觉性也就提高得越快。 三、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己的态度。少年期学生开始从不自觉和被动状态转向较为自觉和主动关心自己的发展和支配自己的行为。 1、成人感。少年学生的身体生长和发育迅速,精力充沛,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独立工作与生活的能力。他们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并要求得到成人的尊重,这是他们努力在许多场合表现自己、显示自己的能力,以获得威信和尊敬。实际上,少年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还很幼稚,成人仍把他们看做孩子,因而他们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产生了矛盾。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应尊重而不是轻视他们的愿望,鼓励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克服困难,锻炼他们独立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及自我教育的能力。 2、评价与自我评价。由于少年期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立性的增强,他们能根据别人的行为表现和社会意义来评价别人。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是在评价别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在评价别人的言行时逐步认识自己。他们对别人的评价存在片面性的缺点,而对自己的评价也不够全面。根据这一特点,教育他们善于评价自己的言行和个性特点,并正确地认识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 四、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首先,青少年学生有成人感,可以不必依赖家长和教师的帮助而独立工作。对家长过分的照顾和关怀常不满。教师和家长应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尊心,给他们创造独立工作和生活的机会,并给予具体的指导。 其次,在社会化过程中,一方面有更多社会交往的需要,并希望别人理解自己。另一方面却又不轻易透露自己内心世界的秘密,故而产生心理的闭锁性和孤独感。针对这一矛盾,教师和父母应充分关心他们的心理变化。对他们的“心事”应及时关心和疏导,而不要采取强制的办法或施加压力对他们加以斥责。 再次,青少年学生情绪容易激动,情绪的两极性十分突出。在他们情绪激动时,要耐心地进行“冷处理”,及时分析情绪冲动会带来的害处。 最后,青少年学生的求知欲强烈,他们对自然和社会充满好奇,但他们的识别力低,因而积极的和消极的东西都会接受,这时出现求知欲强烈但识别能力低的矛盾。针对这一矛盾,应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提高他们对事物的分析能力。 十二、少年期学生的心理卫生教育 一、什么是心理卫生 44 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与增强人的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预防人的心理疾病发生的技术。 二、心理卫生教育与初步心理诊断 少年期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他们的身心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表现出极大的波动性。因此,更需要关注对他们的心理卫生教育,对他们的异常心理要及时予以诊断。 1、心理卫生教育 ?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如生理发育知识教育,性心理的萌生与发展的知识教育、生育与人口质量的知识教育、禁止早恋的知识教育、认识少年期心理矛盾特殊表现的知识教育。 ?适应学习环境的教育。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主要是熟悉教师的教学方法与要求,熟悉新的学习与生活常规,建立新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关系。据有关的调查发现,第一次犯罪的年龄为13岁的高达1/3,他们当中一些人的犯罪起因就是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心理诊断 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进行检查,就是心理诊断。 初步的心理诊断的方法是归因心理分析。一是把学生现在和过去的行为作比较。二是把学生过去所处的环境与现在的环境作比较,分析他们的心理表现是否与环境变化相一致。三是把学生现在的心理表现与家长、教师的教育方法的变化相比较,分析他们的心理表现是否随着教育方法改变而变化。四是学生现在与过去的人际关系进行比较。五是把学生现在出现的某些异常表现的性质、程度、出现频率以及持续时间与过去的表现作比较。 如果发现有以下不政正常情况,就必须引起注意:记忆力明显衰退,注意力明显不集中,过多内疚与自责,做事缺乏信心,情绪突然低落,经常失眠,有逃避行为,过度忧虑,长时间的心情烦闷,惧怕心理严重。 三、什么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来询者就心理、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咨询专业人员进行诉说、商讨和询问,以求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咨询人员的启发和帮助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中,使来询者的潜能得到发掘,从而找到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辩明心理问题的性质,寻求摆脱心理困扰的条件和对策,达到恢复心理平衡、增强心理素质,提高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四、咨询内容 对于少年期学生来说,主要包括心理障碍、心理疾病、逆反心理等。 ?心理障碍 1、学习障碍。不能通过听、说、读、写、算以及各种实践活动去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的现象,就是学习障碍。?注意障碍,如注意范围狭小说项难于唤起。?感知障碍。如感知过敏、减退或缺失,感觉倒错,内感性不适,幻视、幻听、幻嗅、幻味等。?记忆障碍,如记忆反常增强或减退,记忆歪曲,经常性的再认与回忆错误等。?思维障碍。推理缺乏逻辑性导致因果倒错。2、行为障碍。不能适应正常的环境而引起行为异常的现象,就是行为障碍。行为障碍的表现有两极性。行为障碍包括情绪障碍、意志障碍和人格障碍。 情绪障碍表现为:?在正常的交往中,经常产生原因不明的消极情绪,或长时间地不尊重师长、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对外界的任何刺激都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常表现出无目标地凝视某一方向。?情绪的外部表现与内心体验不一致,情绪反应丧失协调性。?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体验。?不由自主地产生紧张或恐怖的情绪,而且难以克制或摆脱。?经常性地哭笑无常、吵闹叫喊、手舞足蹈或狂笑高歌。?易于激动、多语、多动、易努,甚至怒不可遏。?常为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伤感,悲痛欲绝,情绪活动自制力极差。 意志障碍表现为:?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索然乏味,行动缺乏主动性与目的性一,易受暗示。?失去理想和奋斗目标,常连基本的生活、学习活动也要外力的催促与监督。?常为一种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目标而不惜一切代价地努力奋力,有某种病态的顽强性和妄想。 人格障碍表现为:?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归咎于别人。?思想固执,常坚持自己毫 45 无根据的猜疑、嫉妒心强、自我评价过高,不信任任何人,不接受别人的批评,易冲动,好诡辩。?内向、沉默寡言、行为怪癖、对人对事冷漠,胆怯害羞。?过分专注自己,常幻想自己才貌出众而期待别人赞扬并注意自己。?行为受原始欲望支配,脾气暴躁,待人不真诚,对危害社会的行为毫无悔恨。?有过高而强烈的自我控制行为,常以自己的标准去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或行为习惯办事。?过分自卑,遇事退缩,极度依赖别人,缺乏自信,总想求助于别人来应付自己的日常事情或替自己出主意。3、人际交往障碍。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过程中,彼此由于未能沟通或缺乏沟通技能与愿望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心理现象,就是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交往障碍表现为:?胆怯、怕生、或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至于手足无措,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过低地估价自己,在与人交往中想象成功的体验少,而想象失败的体验多。?孤独寂寞,即使处于人群之中也仍然感到孤独。?不能适应角色需要,常常发生角色冲突。?行为常过激或带有攻击性,常使自己处于孤立的境地。?心胸狭窄,过于固守本分,强制使自己与外界绝缘。?过分喜欢打听、干预和传播别人的私事,并以此为快。 ?心理疾病 1、神经官能症。主要病因是心理创伤。如长期的学习负担过重、师长的教育方法粗暴、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等引起的长期精神紧张的学生,就很容易患这种心理疾病。神经官能症的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歇斯底里、强迫症。 2、精神分裂症。其早期症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纯型。发病多在青少年时期,其早期症状是头痛、失眠、精神萎靡,随后出现学习懒散、孤僻、迟钝、对事物丧失兴趣,对人冷淡、仇视等,严重时会出现发呆、傻笑、自言自语、做怪相等。二是青春型。发病多在20岁以下,其早期症状是性格乖戾、多疑、爱空想,情绪不稳,发病期间思维紊乱,语词不连贯,情绪变化无常,时而大哭大闹、时而破涕为笑,意志力极差,行为幼稚。 3、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这是以情感异常为特征的一种心理疾病。患者情绪或高涨或低落或两者交替出现。这类疾病最早在13—14岁发生。其病因与心理创伤、身体疾病或精神过分紧张有关。患者在情绪高涨时,表现出异常兴奋,并伴有莫大的“幸福感”体验,而在情绪低落时,则忧伤失望,丧失信心,并伴有“绝望”的体验。 4、病态人格。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后天又受到不良环境影响的学生容易患这类心理疾病。这种病最早可见于童年或少年期。病态人格的表现为?自我为中心、自私、好与人争吵、虚伪、爱撒谎、造谣、多疑、敏感。?情绪极不稳定,并难以控制。?行为失常,经常放荡无度、惹是生非,爱流浪出逃。?行动目的与动机短浅,只顾眼前欲望,不考虑行动的后果。?个性偏离生活规范、自暴自弃。 ?逆反心理 少年学生有时会不听师长的劝告与教育,或不按照特定的目的与要求去采取相应的行动,反而作出相违背或相反的习惯性抗拒的反应,这时的表现就是逆反心理。逆反心里常在这些情况下发生:?给学生设定的活动目标与要求不适宜。?给学生安排的活动内容与形式不符合他们的需要。?活动的情境与学生的意愿不一致。?学生对指导或安排他们活动的人反感。?学生喜欢的活动或喜欢的事物被别人用简单的方式禁止。?迫使学生参加他们不愿意参加的活动。?对学生不适当地过多重复讲解某一活动的要求或做法。?教育学生时,前后的要求不一致等等。当然,只有程度严重的习惯性的形成心理问题的逆反心理才需要咨询。 少年期学生常见的逆反心理有以下几种: 1、情境相悖逆反心理 当学生正想着做某一件事,而这时别人又要求他们去做另一件事,这时就容易产生情境相悖逆反心里。如已经到了放学回家的时候,老师还要把学生留下来抄课文。 2、信度可疑逆反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人格高尚、言语真诚、能为人师表的人的教导总是持信任的态度,对于自私自利、纪律散慢、品德不良的人,学生则难以接受他们的说教。 46 3、禁果诱惑逆反心理。 越是被禁止的东西,往往越容易使学生产生好奇与探究的心理。因为他们不相信这种禁止有充分的理由,于是容易产生尝试犯禁的意向,并对“禁果”予以特别的注意。 4、态度对立逆反心理。 学生往往对于他们关系紧张的教师或家长产生态度对立逆反心理。如选举班干部时,由于师生关系存在对立,当学生知道这个班干部人选是老师提出来的时候,明知人选来本与学生意见一致,但转而持相反的不赞成的态度。 5、超限刺激逆反心理。 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当对学生的某种刺激过于强烈或作用的时间过长时,学生反而会对这种刺激不按要求地作出反应。如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把某篇课文的10个关键词汇抄写50遍,结果,竞没一个学生完成任务。 6、自主倾向逆反心理。 当外界的某种控制使他们感到自主地位受到伤害时,容易产生自主逆反心理。如一学生已想好了要走的一步棋,但由于老师的提示和他的一样,于是他就故意走不同的棋法。 7、归因失真逆反心理。 当对学生行为的动机产生曲解时,由于归因失真,学生就容易产生抗拒性的逆反 心理。如一个平时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由于加强复习并请人辅导,期中考试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但是班主任把他的成绩归咎于作弊。由于这个班主任的归因失真,这位学生从此再也不理这个班主任了。 8、评定失实逆反心理。 在评定某一事物时,如果别人与他们的标准不一致、评定的结果不真实,那么,他 们就会产生评定失实逆反心理。如在评定三好学生时,学生认为老师有偏袒思想、有失公平,容易产生评定失实逆反心理。 47 48
/
本文档为【心里咨询心理品质与学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