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是什么

2017-09-19 50页 doc 321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3097

暂无简介

举报
"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是什么"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是什么 序 言 “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是什么,”这个问题写在德国艾科尔特野生动物园的一座小木屋的墙上。碰到这样的问题,你怎么回答呢,有些朋友很可能想到猛兽,如狮子、老虎等。这个野生动物园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告诉参观者,这个问题的答案你打开木屋的门就可以看到。当然这并不妨碍参观者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只是这个答案常常是人们所想像不到的。这个“答案之门”一打开,参观者看到的是一面大镜子,参观者的尊容尽在里面。它实际上是在告诉参观者:最危险的动物是人类~ 我国有些从事环境教育的老师在看了这个小木屋后用“震撼人心,令...
"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是什么
"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是什么 序 言 “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是什么,”这个问题写在德国艾科尔特野生动物园的一座小木屋的墙上。碰到这样的问题,你怎么回答呢,有些朋友很可能想到猛兽,如狮子、老虎等。这个野生动物园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告诉参观者,这个问题的答案你打开木屋的门就可以看到。当然这并不妨碍参观者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只是这个答案常常是人们所想像不到的。这个“答案之门”一打开,参观者看到的是一面大镜子,参观者的尊容尽在里面。它实际上是在告诉参观者:最危险的动物是人类~ 我国有些从事环境教育的老师在看了这个小木屋后用“震撼人心,令人永生难忘”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是人类~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惟一的地球家园己是遍体鳞伤:土地荒漠化不断扩展、污水横流,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大气污染使我们看不到蓝天,呼吸不到新鲜、洁净的空气,地球物种灭绝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总之,生态环境恶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长期以来,人类以地球的主人,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忽视了其他物种和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内在价值。在现代,物种大规模灭绝等生态灾难,主要是由地球上的一个物种——人类的活动造成的。现代人类拥有消灭其他物种的一切手段。但我们必须承认,人类和它们是休戚相关的,它们和人类共同拥有地球家园。人类只有善待生物、善待地球才能拯救自己。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据有关专家估算,我国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损失每年达2800亿元,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脆弱的生态系统呼唤公众生态意识的觉醒。 目前,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有喜有忧。喜的是社会公众越来越关心、重视环境问题,环保问题成为城市居民关注的焦点。忧的是公众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因而影响了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许多人不知道我国人均耕地、淡水、森林、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的情况以及相关知识,不知道“世界环境日”、“地球日”、“国土日”、“世界人口日”、“爱鸟周”等环保纪念日期,认为保护环境主要是政府的事,自己没有多少责任。因此,加强环境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的环境教育,普及生态科学知识,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我很高兴地看到,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环境与发展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绿色未来丛书”,我很赞成编写这套丛书的宗旨和目的:“公众缺乏环境意识,这是造成我国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环保工作所面临的一大困难。痛定思痛,这个问题也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在青少年中进行环境教育、普及绿色意识,是拥有绿色未来的关键,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这套丛书通过许多生动、有趣的事例、故事,系统阐述了生态环境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向读者提供了不少新的信息,并从生态伦理的高度阐述了保护环境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 环境安全,将成为21世纪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将是21世纪的主人、今天的青少年关注的主要问题。增强绿色意识,营造绿色未来,不仅是我们每代人的职责,而且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 曲格平 引 言 垃圾,这是我们经常见到和接触到的东西,可以说是无人 不知的东西;垃圾,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它是历史最悠久的 东西,它与人类生活同在。垃圾的泛滥并成为污染环境的一种 公害,是近代工业社会、特别是城市化的结果。垃圾作为人类 文明进步的一种副产品,人类同样能用文明的方法来对付它。 了解垃圾,了解对付垃圾的方法,是生活在21世纪的人的基本 素养之一。 惊人的垃圾产量 粮食、蔬菜、水果、钢铁、煤,等等,这些东西有产量,而且反映了我们的经济发展状况,这我们都知道,但提到垃圾产量,就很少有人听说过。实际上,垃圾问题已成为现代环境管理特别是城市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这种管理需要用数字表现出来,其中包括垃圾产量。我国的垃圾产量是很惊人的。 1999年,我国仅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就达1.43亿吨,比 每年钢的产量还高。我们可以计算一下: 1.43亿吨(城市生活垃圾)?4吨(一辆卡车的载重量) ,3575万辆车 3575万辆×5米,17(88万公里 上述的式子可以这样来理解,即将全国1年的城市垃圾用载重4吨的卡车来装,可以装3575万辆车,如果每辆车长5米,把这些车排起来,则总长为17(88万千米,难道这不比真正的万里长城还长许多吗,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的垃圾总堆放量已达到70多亿吨,全国400多座大中城市中,有三分之二被城区外的垃圾包围着。以北京市为例,1998年年产垃圾495万吨,日产135万吨还多,人均每天扔出垃圾0(9,1(1千克,相当于每年堆起两座半景山。通过遥感拍摄可以看到,北京市四周占地3公顷以上的垃圾场有5000多座,北京城被垃圾山包围着。垃圾围城已成为严重的环境灾害之一。 近些年,我国的垃圾每年以8,,10,的速度递增。国外有专家 用“垃圾河”来形容垃圾的川流不息,这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因为, 工作和上学有停止的时候,但生活不会停止,甚至在周末和假日比 平日更多。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条垃圾河是条充斥着乱七八糟的废 物,发散着难闻的气味,不断地把可利用的资源变成废物的河流。 也许有人会说,我住的小区非常整洁,看不到垃圾。其实不然, 我们“眼不见”的垃圾对环境的危害也是非常可怕的。 垃圾的为害之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经验,当你经过垃圾堆时,你会马上捂鼻子,因为垃圾堆里散发出的难闻的气味让你不堪忍受,垃圾堆上苍蝇、蚊子和老鼠横行霸道,垃圾堆周围污水漫流。你肯定会尽快远离垃圾堆。垃圾真的那么可怕吗,它会污染环境吗,它是怎样污染环境的,垃圾如果得不到妥 善的管理和处置确实非常讨厌和可怕。在随意丢弃、堆放的垃圾中,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细菌,就会进入土壤、水和空气,污染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江河湖泊、大海,还有蓝天,威胁着我们人类本身。也就是说,垃圾为害的路有三条,通过天、地、水(大气、土壤和水体)来污染环境。 垃圾随意堆放,垃圾中的污染物质就会通过蒸发进入大气、通过吸附进入土壤、通过渗滤或地表径流进入水体。进入大气和水体的污染物,通过人的呼吸、饮水进入人体,对人造成危害;土壤里的污染物通过人们接触土壤和食用被污染的衣产品危害人的健康。另外,进入大气、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也可通过蒸发、沉降、扬尘、沉积、渗滤等方式相互传递、交叉污染。 垃圾对我们的报复 随着大量垃圾的产生,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会污染土壤、大气与水体,不但浪费了资源,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如果人类不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垃圾,最终人类会遭到报复,找不到一块生存的净土。下面我们讲的“拉芙运河案”就是垃圾给人们的报复。 垃圾对人类的危害,最著名的案例恐怕要数“拉芙运河案”了。 在美国,离尼亚加拉瀑布不远,有一条意为“爱之河”的拉芙运河(Love Canal)。在一段时间里,这条河带给人们的不是“爱”,而是病痛和死亡。1947年到1952年之间,当地一家名为“福卡”的化学工业公司把含二恶英和苯等82种致癌物质、共21800多吨重的工业垃圾倾倒在该运河中。运河被填埋后,这一带便成了一片广阔的土地,此地又被公司廉价转卖给了市教育委员会。市教委在此建起了小学和住宅。每逢降雨,这里便污水横溢,恶臭扑鼻。后来,周围地区不断出现孕妇流产和死胎事件。1980年,卡特总统宣布该地区处于紧急状态,800个家庭被迫疏散。 垃圾处于失去管理的状态下,就像一个魔鬼到处危害环境和人类。它的魔爪伸向了我们。 第一个魔爪是占用土地、污染土壤。我们每天都会从家中、学校里和其他地方扔出很多垃圾,扔出的这些垃圾会到什么地方去呢,它们有的被任意堆放,有的被运到了垃圾填埋场,总之是被堆放了起来。垃圾越来越多,占用的土地就会越来越多。目前,全国垃圾堆存侵占土地面积高达5亿多平方米,约折合5万多公顷耕地,而我国的耕地面积仅有1.3亿公顷,这就相当于全国每670公顷耕地就有0.25公顷用来堆放垃圾。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在上海,50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就有近2000个。北京更甚,50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近5000个。 垃圾堆放不仅仅占用大量土地,更严重的是垃圾还会污染土壤,因为随着化学产品的广泛使用,垃圾中生物不可降解物和有毒有害物质越来越多。例如:塑料,各类瓶罐,建筑装修后废弃的油漆、颜料、粘合剂,废电池和家用清洁或杀虫类化学药品等。这些东西堆放在地上或填埋起来,它们会完好地躺在那里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不被降解。它们中的有毒成分和重金属进入土壤后,土地就失去了利用价值。 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塑料,在自然界中降解时间需要100,200年。它长期不腐烂,影响了土壤的通透性,破坏了土质,导致植物生长减慢,甚至无法生长。上海有一个已经使用过的、占地五六千平方米的垃圾填埋场,原10年之后将其变为果园。可是10年后,挖开填埋场一看,里面仍是大量的塑料,完全不能在上面种植任何植物。我国人均土地特别是人均耕地十分短缺,只有0.1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数的一半,将宝贵的土地变为垃圾场,实在是一种如同慢性自杀的行为。 第二个魔爪是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露天堆放的垃圾极易污染周围地区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北京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对某垃圾堆放场周围地区的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现场监测。其结果如下: 垃圾堆放场地下水己被污染、不能饮用。主要污染物为全氮、化学需氧量和铅。 地面下20米以内的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该地20米以下有稳定隔水层,因而保护了20米以下的地下水免受污染;如果地质条件差,污染还会继续向下发展。 在垃圾场周围100米直径范围内,浅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直到200米以外,才未检出污染物。 场区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是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等。 2000年3月27日起,安徽巢湖市发生了由于垃圾污染而引起的公众“拒绝垃圾”事件。1987年底,巢湖市在离市区几公里的地方建了一个垃圾处理场??万山垃圾场。这是巢湖惟一的垃圾处理场。当时巢湖市人口不到10万,日产垃圾只有30吨左右,它对环境的危害一时还不明显,加上当时大家都还没有垃圾处理意识,因此不把这个垃圾场当回事,附近村民还有不少人表示欢迎垃圾,因为城市垃圾可以当肥料。经过十几年,情况不同了,巢湖市人口翻了一番,日产垃圾量高达300至400吨,而垃圾只是简单堆放在那里,不作无害化处理。于是,垃圾山下十几个村庄的井水,河流都被污染了,污水又排入巢湖,污染了湖水。村民饮用带有大量病菌的污水,许多人患上了乙肝、胆肾结石以及一种叫做“5号病”的怪病。用受污染的河水灌溉农田,种出来的粮食受污染,河里、鱼塘里的鱼虾死绝。在弄清“祸根”就是这个垃圾场以后,村民对这个垃圾场深恶痛绝,忍无可忍。于是,200多位村民堵住了万山垃圾场的路口,拒绝垃圾车入场倾倒垃圾。4月19日,《文汇报》详细报导了这件事。此时,垃圾危机已进入第23天。村民“拒绝垃圾”的行动,使巢湖市穷于招架,在相继开辟的几处垃圾堆放点也爆满后,环卫部门竟然将垃圾倾倒在巢湖风景胜地紫微洞门口。 在国外,这种垃圾污染事件也常常发生。美国由于废物填埋场渗漏而污染地下水的事件有几百起,从污染的地下水中鉴定出的175种化学污染的物质中有32种有机物和5种重金属是致癌物。世界上的几大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中,日本的富山事件(骨痛病)和水俣病事件等都是因为水体被污染后引起的。 第三个魔爪是污染大气。我们经过垃圾堆时,总会闻到很臭的 气味,这就是垃圾对大气的污染。难闻的气味是由垃圾腐化后排放 的氨、硫化氢等气体物质造成的。垃圾堆放场或垃圾运输车等都会 散发这种恶臭。研究人员曾对垃圾堆放场四周的大气进行了监测。 在夏季时,垃圾堆放场200米到300米范围内,氨和硫化氢的 浓度,均高于国家一次最高允许浓度。所以垃圾堆放场臭气冲 天也就不奇怪了。有一次我们组织小朋友去参观垃圾填埋场,一下 车,小朋友全捂起了鼻子。但他们也受到了震动,原来我们家里的 垃圾会变成这样。回去后,他们告诉了爸爸妈妈所见到的情景,现在他们的家里都开始了垃圾分类。 第四个魔爪是造成意外伤害事故。垃圾大量堆放后,垃圾堆中会产生生物分解,在分解过程中生成甲烷气,甲烷气聚集到一定程度就很容易发生爆炸。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有一个叫做帕雅塔斯的垃圾场,占地20公顷,堆放的垃圾约有11层楼高。马尼拉每天产生的4000多吨垃圾中,有四分之一堆放在这里。平常这座垃圾山冒出一氧化碳和甲烷等有毒气体,而且经常自燃。2000年7月10日早晨,垃圾山突然崩塌,顿时尘土飞扬,垃圾场周围的100多间贫民住的木制棚屋被垃圾淹没。这次“冒烟的山”滑坡造成100多人死亡,数千人受伤,是世界罕见的惨剧。 近年来,我国因垃圾造成的意外事故频频发生。下表反映了近几年我国发生的垃圾爆炸和起火事件。 我国近几年的垃圾事故表 时间 地点 事件 原因 危害 有害气体地下填埋垃圾产生有1992年 广州郊区 2名中学生死亡 中毒 害气体 上海杨浦甲烷气体1994年7月 120吨垃圾船爆炸 3人受伤 区 爆炸 1994年8月1垃圾堆爆一座约2万立方米的摧毁20米至40米外的泵房及湖南岳阳 日 炸 垃圾堆爆炸 两座污水大堤 1994年12月重庆江北垃圾场爆垃圾场爆炸 7人死亡 4日 观山 炸 1995年5月垃圾山爆嘉义湖内 垃圾山爆炸 燃烧一天,污染空气 初 炸 昌平阳坊沼气泄露遇明火发生1995年 沼气爆炸 1人重伤,3人轻伤 镇 爆炸 可以看出,垃圾堆放造成的事故是十分严重的。 第五个魔爪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将使用过的塑料制品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物质污染。北京市每年消费一次性塑料餐具约5亿个,塑料袋约23亿个。经采取由生产厂家限量回收措施后,目前一次性塑料餐具回收率约为50%,塑料袋的回收率则极低,几乎全部进入城市生活活垃圾。由于管理不善,收集、运输和处理水平低,以及人们随意丢弃的陋习,形成了白色污染。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很大的,其主要危害是:随风飘扬,到处挂落,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 残留食物的塑料袋易诱导动物吞食,致使动物生病,甚至死亡。1996年,北京动物园内一长颈鹿不思饮食,经各种检查均不能诊断病因,只好施行手术,在长颈鹿的胃里发现许多残留各种食品的塑料袋。 影响农作物生长。研究表明,土壤耕作层中残留塑料为58(5千克,公顷时,玉米减产11%,13%,土豆减产5(5%,9(0%,蔬菜减产14.6,,59(2,。 防洪隐患。1999年6月28日,安徽省贵池市白沙湖洪水暴涨时,排洪水泵故障频繁。主要原因是,平时市民向湖水中丢弃的塑料袋和快餐盒等白色垃圾堵塞了水泵莲蓬头。人们随意丢弃的白色垃圾反过来开始对人类实施报复,它们或堵塞生活区下水道,或堵塞排洪水沟,或堵塞防洪水泵,使污水四溢、洪水难排。 第六个魔爪是有碍环境卫生。垃圾大量堆放成为蚊、蝇、啮齿类动物繁殖的温床,危害动植物及人类健康。北京市卫生防疫站曾在某垃圾堆放场进行蝇、蛆和蛹的定量检测。定量检测结果是:平均每个检测者在2小时内测到苍蝇212只。在0(11平方米的垃圾面上,挖取1千克垃圾样品,分类计数为螺蛆120条,蝇蛹979个。 第七个魔爪是危险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居民生活中的危险废物主要有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油漆等。目前,我国由于没有专门立法和采取回收措施,一般危险废物都混入生活垃圾中。据调查,仅北京市1997年就废弃各种电池2(37亿支。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单,含锌、汞、镉废电池及废铅酸电池、废日光灯管等均为危险废物,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必将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如电池中的汞会损害人的肾脏,镉也会使人的肝和肾受损,还会引起骨质松软,重者造成骨骼变形,引发痛痛病;含有有机溶剂的油漆和粘合剂具有危险的毒性,可以引起人头痛,过敏甚至昏迷,或致癌:一些重金属会使人的神经、消化、血液循环和泌尿系统受到伤害。 这些有毒有害的废物,特别是一些有放射性的废物还会伤人甚至致人死命。大家不妨听听一个放射性废物害死人的真实故事。 大约在18年前,当时前苏联的一个城市里,有一对工人夫妇高高兴兴地搬进了一所三居室楼房住宅。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刚住了一年多,他们的大女儿便得白血病死去了;没过多久,他们可爱的小儿子也因同样的病夭折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的妈妈也去世了。这位工人十分悲痛,他以为这里的风水不好,于是搬往别处。后来,这所房子又搬进来一户人家。没过多久,新主人的大儿子也得白血病死了。 这套房子究竟怎么了?里边到底有什么“害人精”,接连害死四条人命?新主人百思不得其解,他立即报告了市卫生防疫站。经过测试发现;原来孩子的房间里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仔细一看,又发现壁毯上有一个小窟窿。揭去壁毯一检查,啊,“害人精”就在这面墙里:里面有一块放射物! 那么,是什么人把放射物放在墙壁里的呢?经过立案侦查,终于弄明白了:起初是有人极端不负责任地把工业用的放射性材料扔在了采石场上,后来生产建筑材料的工厂又把这块害人的放射性材料,糊里糊涂地和其他石子一起制成了水泥预制板,砌在了这套房子的墙壁上。原因查清了,有关部门立即组织人力拆掉了这堵墙壁,将那块放射物作了妥善处理,并且改造了这套房子。可是,被它害死的四条人命再也不可能复活了!随后,与这件事情有关的单位和责任人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难道我们不应该像大力士一样,拿着利剑去斩断垃圾的魔爪吗? 垃圾的家族 垃圾的正式名称 说到什么是垃圾,谁都知道,瓜果皮核,菜叶,剩菜剩饭,弃土,废弃的纸张、纸盒、塑料、玻璃、一次性餐盒、易拉罐、罐头盒和牙膏皮等,都是垃圾。实际上,垃圾的涵义远远大于一般人的想象。那么,什么是垃圾呢,垃圾的正式名称是“固体废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附则》,明确规定:“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例如,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在含水量为90,,99,时,其形态为半固体、甚至呈液态,废有机溶剂、油墨、油漆、废矿物油等均被称为固体废物。 垃圾的家庭成员 垃圾的家庭成员很多很多。在上述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固体废物分为三大类,也就是说,垃圾家庭里有三兄弟:大哥工业固体废物,二哥城市生活垃圾,小弟危险废物。但是,你可不能轻视小弟,它的危害非常大。 垃圾三兄弟 名定义 细分 数量 称 工 业矿业固体废物 1999年,全国工业 固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冶金工业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产生量 体废物 能源固体废物 为7.8亿吨,排放 废其他固体废物 量为3881万吨 物 城 市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居民生活 1999年,全国垃圾生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商业、机关、学校、办粪便清运量为活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公室等 14285万吨 垃的固体废物 市政维护、管理部门 圾 我国公布的《国家危险 废物名录》共列出危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危废物47种。日常生活中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1999年危险废物险的危险废物有各种废药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所谓危险特性产生量为1015.5废品,正负胶片,废日光是指具有化学反应性、毒性、腐蚀性、吨 物 灯,废水银温度计,含爆炸性、易燃性或引起危害的特性。 汞、镉、镍铅的废电池 等 随着我国固体废物的逐年增长,我国政府也加大了治理的力度,削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是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1999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45(6%,就是说,工业固体废物的近一半得到了回收利用。 垃圾三兄弟还有一个表弟我们也不能忘掉,这就是农村垃圾。农村垃圾中有一部分是家庭生活垃圾。这部分垃圾的成分和城市生活垃圾基本一样,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逐步现代化,这部分垃圾也在日益增加。但由于受地理条件、居民生活习惯、生活水平和燃料结构的不同,构成也有些变化。还有一部分是生产过程中的垃圾,这部分主要包括稻草、秸秆、蔬菜、水果、果树枝条、糠皮、落叶、废塑料、粪便、农药、腥臭死禽兽、腐烂鱼虾、贝壳、水产加工污水、污泥等。 现在还是回到我们的老话题,来看看垃圾二哥——城市生活垃圾。它是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也许我们不是每天买东西回家,但肯定我们每天都要从家里往外扔垃圾。不知你注意到没有,我们家里的垃圾正在悄悄地发生一些变化,垃圾的成分已经和20年前,甚至10年前有了不同。过去家里的垃圾主要是炉灰渣土、厨房里的菜叶、剩饭、骨头等;现在各种塑料包装,各类饮料瓶罐,纸张,建筑装修后废弃的油漆、颜料、粘合剂,废电池,家用清洁、美容或杀虫类化学品的包装物等等,越来越成为家里的主要垃圾。还有一类废物也开始进入城市垃圾的行列,它们就是废旧计算机、复印机、移动电话、电视机和其他电子设备。这些废物中含有很多有毒物质,把它们放在垃圾场中,有毒有害物质最终会渗透到地下水中,如果加以焚烧,还会释放出二恶英、水银和镉等。 垃圾古已有之 就像一个故事的开头,“很久很久以前„„”垃圾就存在了。北京有个地方,叫周口店,这是发现北京猿人的地方。在北京猿人的山洞里,有猿人烧火后留下的灰烬,还有他们猎食动物后留下的骨头,这些都是垃圾。可以这样说,垃圾是与人类同生共长的。 祖先在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了多少垃圾,我们不清楚,但我们知道垃圾曾给许多古代城市带来了灾难。当时一些城市的景况是垃圾遍布、污水横流,城市卫生状况恶劣。由此引起的瘟疫迅速地传播,导致了一些城市的衰落。 人类通常采用的非常便捷的垃圾处理方式——顺手一丢,使得有的城市成了地平面不断上升的城市。《垃圾之歌》一书中写道,20世纪50年代,从事青铜时代特洛伊城挖掘工作的考古学家布雷根(C(W(Blegr n,在挖掘过程中发现同一建筑物每一层面的地板上都丢满动物骨头和零星废物;可见,古人处置垃圾的办法并不是把惹人厌恶的堆积物清扫掉,而是用泥土加以掩埋,并重新铺上一层厚厚的地板——眼不见为净。从层次分明的地板看来,许多家庭不断重复着这样的过程,地板往往增高到不得不把屋顶加高或重新开一个门的程度。当然,最后建筑物必须整个拆除,原来的墙体打掉,充当新房子的地基。于是,中东的古代城市往往建立在比周围平原高出甚多的大型土墩上。1973年,美国商业部环境研究室的土木工程师查尔斯?古那森(Charles Gunnerson)计算出特洛伊城由于垃圾堆积,海拔高度每世纪升高1(43米。 当人类成为定居者后,就开始面临垃圾问题。因为古人为了追踪猎物或寻找可供利用的农作物必须经常迁徒,人们不会在一个地方久居,垃圾也就不会太多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当人们定居以后,正如美国人类学家詹姆士?奥康诺(James F.O. Connell)所说的“居室固定后,要搬的就是垃圾,而非人类。这意味着人类的行为模式必须重新调整”。人类开始和垃圾作战,寻找处理垃圾的方法。 几千年来,尽管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日益发展,但人类处理垃圾的方式在本质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垃圾处理的基本方式主要是:倾倒、焚烧、堆肥、回收利用、减少垃圾源。 把垃圾和粪便堆成肥料,再撒回土壤之中是我国农民保持土壤肥力的传统做法。无从考证是谁发明了这种处理废物的聪明办法,但是很久以前这种方法就在中国社会被广泛采纳了。那时,人们认为生活垃圾一点也不可怕,往墙角屋后的树坑、菜园子或厕所里一倒,沤一沤,其中的菜叶、果皮和土渣就化成了肥料。千百年来,这种处理垃圾的方法在我们的土地上没有引起污染,因此它是成功的。它非常巧妙地顺应了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从垃圾到肥料到食物,循环往复。这是一个十分珍贵、充满智慧的传统生活经验。当今发达的欧美国家对垃圾处理进行了反复的深入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堆肥是处理垃圾的最好的办法,让有机质回到土壤中去也是对土地最好的保护方法。 千百年来,垃圾一直伴随着人类,尽管引起许多问题,但总体来说,在工业革命前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数量增长缓慢,人们的消费水平也相应较低,特别是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勤俭节约、重复使用的传统,对于减少垃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垃圾还没有对人类和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还处在自然可以消纳的范围。可是,从19世纪末开始,垃圾越来越成为各国严重的环境问题。 垃圾像癌症迅速扩散 19世纪的工业革命带来了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经济和社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的严重破坏。我们处处可见的垃圾也变成了令人头痛的问题:垃圾围城,垃圾污染,垃圾爆炸,垃圾占地,等等。 为什么现在会产生那么多垃圾呢,就像癌细胞在扩散,不断危害着我们生存的环境和我们自身。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革,手工操作变为工业化生产,产品大量地生产出来,为人们的消费提供了更多种类和更多数量的产品,而这些产品最终变成了垃圾。 其次,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和医疗技术的提高,人口的死亡率下降,人的寿命延长,人口增长率居高不下,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更快。据统计,世界人口每增加1O亿需要的时间如下: 第一个10亿为近300万年 第二个10亿约为130年(1800,1930年) 第三个10亿为30年(1930,1960年) 第四个10 亿为14 年(1960,1974年) 第五个10亿为13年(1974,1987年) 第六个10亿为12年(1987,1999年) 人口的大量增加,人类繁衍速度的提高,婴儿死亡率的下降,人的寿命的普遍延长,加重了对地球资源的消耗,大幅度增加了消费品的绝对数量。食物、日用品、建筑材料等需要量都远远超过上个世纪。 再次,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城市越来越多,更多的人涌入城市,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增加了城市的消费量,同时增加了城市的垃圾量。 第四,垃圾成分变得复杂起来。过去我们的垃圾里主要是一些煤渣、菜叶、瓜果皮核、鱼刺骨头等,偶有一些废纸、废玻璃、废牙膏皮、旧衣服等,都会攒起来卖废品的。而现在垃圾里的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纸张、废橡胶、废电池之类可以造成化学污染的物品逐渐多了起来。1998年,北京市垃圾中可回收类的垃圾比例已占到38(9,。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旧电器如旧计算机等都会成为垃圾的一分子。这些废物都不能被生物分解,而长期留存在自然界。 我们的生活中一些废弃物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如下: 烟头:1,5年 尼龙织物:30,40年 易拉罐:80,100年 羊毛织物:1,5年 橘子皮:2年 皮革:50年 塑料:100,200年 玻璃:1000年 第五,一次性用品的增加,使资源更快地变为垃圾。现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杯子、一次性笔、一次性尿布等一次性的用品满目皆是。这些用过就扔的东西,使得垃圾量的增加“如虎添翼”。更可怕的是让资源变为商品,商品变为垃圾的运动加快了。比如说饭盒,如果我们用不锈钢饭盒,可能一个饭盒我们会用5年或更长的年限,才会把它扔掉。如果我们用一次性饭盒,饭后饭盒马上就会被扔掉,而变成了垃圾。试想,5年中需要多少资源来制造一次性饭盒,5年中扔掉的饭盒又会有多少,假设,每人每天用一个一次性饭盒,5年所用的饭盒就是 1X365X5,1825个。而且,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其他一些一次性用品,还有许多人在用这些一次性用品。累积起来数量是非常惊人的。加之许多一次性用品是由塑料加工制造的,废弃后如果不加以回收利用,它们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 第六,垃圾处理费用高。每天我们把垃圾倒入垃圾道里,或投到垃圾桶里,垃圾就从我们的眼前不见了,但垃圾并没有就此结束它的旅程,它还要经过收集、运输、处理。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花费。我们这里有北京市宣武区一天处理垃圾费用的数据:宣武区每天的垃圾,从保洁员收集运载到处理所需费用近12万元;每年垃圾处理费用5180万元。1998年,北京市用于垃圾处理的各项费用为7(5亿元,1999年为8亿多元。还有一个数据,仅全国每年用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投资就突破百亿元,这还不是全程的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费用。垃圾填埋的费用也很高,每吨垃圾约为200至300元。即使这样,仍不能完全满足我国处理垃圾的需要。1998年,北京市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45(8,,也不能完全达到无害化处理。我国只有少数城市建成达到或基本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的处理场和处置场,大部分的城市仍以简单填坑、填弃洼地、地面堆积、挖坑掩埋、投入江河湖海、露天焚烧等处理方式为主。 如上所述,现代生活给我们带来了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和生活的便利,但同时产生了远比古代多得多的垃圾。大量的圾已超过了地球自身的消纳量,加之处理垃圾的过程复杂和花费巨大,使得垃圾问题更加严重。 垃圾的源头 前面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术语——“垃圾河”,既然是河,它就有源头。 我们先通过最常见的物品来寻找这个源头。 我们每天都要用到书和本,书和本是用纸印制的,纸是由造纸厂生产的,纸的原料是纸浆,纸浆是从哪里来的呢,纸浆主要是用木材等生产的,而木材来自森林。原来书和本的源头是森林,是通过采伐森林,再经过多道工序加工制造出来的。 其他物品也一样。塑料是从石油中提炼制成的,易拉罐是用矿石提炼制成的。它们都经历了资源开采,然后加工成为商品。商品再经过人类的消费变成垃圾,只是有的商品变成垃圾的时间快些,有的慢些,但最终都要成为废弃的垃圾。原来不管是什么样的垃圾,它们都是通过人们加工各种资源转变成的。 上面的图反映了从资源到垃圾的大致过程,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扔掉的垃圾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但是,如果我们把箭头转向反方向,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许多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如石油、各种矿石;有些是可再生的,如树木。即便可再生的资源,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再生。如速生丰产的杨树,也需要10年到30年的时间才能成材。如果我们无节制地消费,无节制地制造垃圾,我们就将面临一个资源耗尽的地球,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就无法生存。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大量垃圾的产生给薄弱的资源基础雪上加霜。据内贸部统计,全国每年因垃圾造成的资源次失价值达250,300亿元;因废弃圆珠笔芯一年浪费的铜就有几十吨;因废电池损失的锌一年有数十万吨;牙膏皮一年也损失掉几万吨铝。我们每产生一样垃圾,就意味着浪费了若干宝贵的资源。 垃圾中的宝贝——资源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资源是有限的。怎样用有限的地球资源实现人类无限的发展,那就必须让地球资源能够持续地循环再生。资源能够变成垃圾,那么我们能不能把垃圾变成资源呢,回答是肯定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也可以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通过垃圾的分类回收,人们完全可以把垃圾重新变成资源。 被永久消灭的资源的生态价值是无法估算的。好的纸张是木材做成的,我国目前每年流失废纸600万吨,相当于浪费森林资源约6,33万公顷。而回收利用1吨废纸可再造出800千克好纸,可以挽救17棵大树;少用纯碱240千克,降低造纸的污染排放75,,节省造纸能源消耗40,,50,。我国已有将废塑料还原炼轻燃油的技术,轻燃油可以用做能源,这既让废塑料得到了重复使用,也减少了白色污染;但因为不 能回收到足够的废塑料,这一项技术尚未得到普遍推广;炉灰等经过改造可以做成建筑材料。菜叶、果皮等生物垃圾也可以再生利用加工成绿色肥料,许多垃圾都可以回收,再生利用。 有专家计算出北京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如下:废纸约1500吨,若回收再造可产生1200吨好纸,节约木材6000立方米,少用纯碱360吨,降低造纸的污染排放75,,节电77万度;废塑料,约1500,2000吨,若回收炼油,理论上可节约50万升无铅汽油、50万升柴油,仅汽油就可供三万多辆小轿车驾驶100千米;废泡沫可制成建筑装修用优质强力胶;废玻璃约1500吨,若回收制造玻璃,可节约石英沙100万吨,少用纯碱375吨,节约长石粉90吨,煤炭15万吨,节电60万度;废织物600吨,可用于造纸等;废金属180吨;废电池约30万只,其中所含的汞、镉是污染性极强的有毒重金属,但回收后可从中提取锌、铜和二氧化碳。 如果我们的子孙都像我们一样,生活在地球上,而不是像天外怪兽一样去掠夺其他星球,那地球资源的轨迹就必须是一个圆圈,可以循环再生。垃圾分类回收是地球资源循环再生链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垃圾不分类回收就是污染环境、耗竭资源的魔鬼;分类回收就是造福于人和自然的宝贝。现在我们找到了答案。 让垃圾成为魔鬼还是变成宝贝,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我们每个家庭的选择。 对付垃圾的武器 垃圾这个张牙舞爪的魔鬼,造成了令人头痛的环境公害。难道我们对此就毫无办法了吗,我们已经知道,垃圾不是天生的,它是由资源转变成的,它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要打败垃圾魔鬼,关键在于找到一把锋利的剑,这把剑就是:垃圾的减量化,垃圾的资源化,垃圾的无害化。 在了解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之前,我们首先来一趟垃圾之旅,看看垃圾出了我们的家门后,都去了哪些地方,通常人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来处理垃圾的, 垃圾之旅 为了了解垃圾的去向,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的志愿者史立红曾跟着垃圾走了一圈,我们不妨跟着她一起走一走。 第一站:楼区垃圾装箱。在北京察慈小区,我们看到保洁员每天早上4:30到8:00,把小区里5个楼的垃圾运到集装箱里,再把集装箱装上垃圾车运走。垃圾的运输费每天是100元,而每户每月交的2(5元卫生费只够给小区雇的民工发工资。 第二站:垃圾转运站。北京东、西城区的部分居民生活垃圾被运到亚运村北边的大屯转运站,我们在这里看到,一箱箱垃圾被倒入料槽,进行挤压紧缩,被压缩后的垃圾被送进巨大的斯太尔装运车内。 第三站:垃圾填埋场。我们跟着垃圾车来到北京阿苏卫卫生填埋场。这个填埋场占地 60公顷,分南北两区,南区下挖10米深,挖出的土堆在北区,每填一层垃圾,就铺一层黄土,避免垃圾暴露。 原来,垃圾是跑到填埋场去了。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最主要方式是填埋,约占全部处理量的70,以上;其次是高温堆肥,约占20,以上;焚烧量甚微。 为了消纳上亿吨的垃圾,我国建设了一些垃圾填埋场。大中型的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主要有: 日处理量2000吨的北京阿苏卫卫生填埋场, 日处理量1200吨的广州大田山、杭州天子岭卫生填埋场, 日处理量1000吨的苏州七子山、广州里坑、福州红庙卫生填埋场, 日处理量350吨的广东中山市卫生填埋场, 日处理量210吨的包头青山卫生填埋场。 垃圾处理方式 说到垃圾填埋场,人们会问,除了填埋外,还有其他处理垃圾的方法吗,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在露天堆放、卫生填埋、焚烧、堆肥与分类回收、综合处理、重复使用。 露天堆放 就是把垃圾堆放在某一地点,不采取任何措施。此法最不卫生,堆放场就是病虫、病茵的 繁殖地。而且,污染也最严重,垃圾堆中的病菌和脏物会在刮风时卷入空中,污染空气,也会在下雨时随水乱流,污染水源。因此,此法已在许多国家被禁止。可是,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绝大部分仍是露天堆放。 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在传统的堆放、填坑基础上,出于保护环境的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项工程技术。卫生填埋必须进行科学选址、场地防护处理、周密的填埋计划、渗出液收集和处理、填埋气收集和处理、严格的监测网络、最终封场与土地恢复利用等多项工序才能建成。 填埋场建好启用后,清洁工人每天将垃圾收集、压紧、装车后,送往垃圾填埋场。当晚,填埋场将白天运来的垃圾用土覆盖,再压紧,以免鼠、虫、鸟来吃垃圾,传播病菌。此法可以避免一些垃圾露天堆放引起的病菌传播,其缺点是修建填埋场占用土地面积大,而且填埋场地的使用时间有限(北京的为10年左右)。北京有一个阿苏卫垃圾填埋场,投资1亿元,工期近两年,占地 60公顷。就是这么大一个垃圾填埋场,也只能处理北京市五分之一的垃圾,而且,花了这么多投资的填埋场,将在11年左右的时间内被填满。北京已经竣工投产的垃圾填埋场还有北神树、安定、六里屯等三处,其中六里屯填埋场占地47公顷,日处理垃圾1500吨。连同阿苏卫填埋场,北京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也只有50,。另外,垃圾中大量可回收利用的资源被埋掉了,在设计、施工和管理不好的情况下,地下水和土壤仍然易受到来自垃圾的毒素的污染。 上面两种方式就像把垃圾灌进了“监狱”,可是垃圾并没有老实,它们在里面仍然作恶。并且修这样的“监狱”需要占用大片的土地。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来说,占用大量的土地来堆放、填埋垃圾,是对宝贵的士地资源的极大浪费,更不要说对土地和水体的污染。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这两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焚烧 垃圾在“监狱”里继续作恶,那么把它烧掉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焚烧是将垃圾放在特殊设计的封闭炉内,在1000摄氏度左右烧成灰,然后送去填埋。此法可将垃圾的体积缩小 50,,95,。垃圾焚烧可以用于发电。现在,我国垃圾中可燃的有机物不断增加,垃圾的热值越来越高,北京市的垃圾热值由过去的800大卡,千克上升到1400大卡,千克。垃圾焚烧投资大,运行费用昂贵,操作管理要求高。建设一个日处理垃圾1000吨的焚烧炉及附属热能回收设备,大约需要7,8亿元。 更重要的是垃圾焚烧存在一些不利于环保的因素。一是烧掉了大量的纸张、塑料等可回收的资源;二是产生“二次污染”,焚烧中释放出污染气体(如二恶英、电池中的汞蒸气等),产生有毒有害的灰烬。最近,英国的《金融时报》报道:“在日本,公众对垃圾焚烧炉释放出的有毒气体发出强烈抗议。两年前,大皈郊外一个垃圾焚烧炉附近的土地,发现含有世界上最高浓度的二氧芑,这种燃烧所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会导致胎儿畸形,诱发皮肤病和癌症。在法国,因为发现奶牛的奶中含有二氧芑而关闭了附近的3个垃圾焚烧炉。” 堆肥 目前我国已建成的堆肥场,主要采用机械化堆肥和简易高温堆肥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产品肥效低。 比较好的堆肥技术,是把有机垃圾送入机械消化机中,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变成高效有机肥。另外,如果有毒有害的废物混在里面,那生产出来的肥料岂不是成了有毒肥料吗,所以一定要把有毒有害的废物,如废电池、废塑料等分检出来,剩下有机物才能去堆肥。 这么多办法都不能制服垃圾魔鬼,我们该怎么办,别着急,我们已经找到了宝剑。它就是:源头减量,分类回收,综合处理,重复使用。当前处理垃圾的国际潮流是“综合性废物管理”,其特征是动员全体民众参与三个R行动。三个R的行动口号是:减少浪费(Reduce)、物尽其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 堆放、填埋、焚烧虽然解决了一些垃圾问题,但对环境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要消除垃圾和垃圾对环境及人的危害,就必须在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对垃圾中可回收的废物分类回收,剩下的垃圾进行综合处理:可堆肥的用于堆肥;把有毒有害的废物检出后,可焚烧的焚烧;剩下的渣土填埋。这时,填埋的垃圾量已经大大地减少了。 垃圾分类的好处 上面我们讲了垃圾处理方式,从中我们看到源头减量, 分类回收,综合处理是最好的垃圾处理方式。其中垃圾分类 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从源头对垃圾实施分类,才能实 现垃圾的回收利用,保证资源的循环再生。那么垃圾分类有 什么好处呢, 节省土地。实行垃圾分类后,可以回收为再生资源的那 部分垃圾就不再进人填埋场了,填埋场也就可以使用更长的 时间。目前,北京市生活垃圾的40,是废纸、废塑料、玻璃、 非金属和织物等,这些都是可以回收的,回收了这部分垃圾, 就可以减少40,的填埋量,随着垃圾中可回收成分的比重越 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土地就会从垃圾的威胁下解放出来。 减少污染。垃圾分类可以避免填埋和焚烧引起的环境污染。 资源循环再生。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垃圾分类有利于把这些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回收回来,进行循环再生加工。 有益卫生。垃圾分类后垃圾量减少,剩下的生物垃圾堆肥避免了垃圾遍地、苍蝇蚊虫孳生。 产生新的产业,创造新的财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北京市,如今外地人进京拣垃圾谋生的有8万多人。有专家算过一笔账:,如果北京市认真组织发展垃圾产业,直接经济效益至少在 11(2亿元,并可解决 10万人的就业问题。 环保意识和公民参与。垃圾分类还有超越垃圾处理本身的意义,这就是环保意识和公民参与。通过垃圾分类,公民容易理解自己与环保的关系,每个人都是垃圾公害的制造者,也同时是垃圾公害的受害者,更是垃圾公害的治理者。可以改变这样的偏见:我只是环境公害的受害者,别人或企业是环境公害的制造者,政府是环境公害的治理者。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行为,也是一种公民个人的行为。 最主要的是垃圾分类回收,实现了地球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说,垃圾分类的本质是通过地球资源的循环再生,以实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正因为垃圾分类有上述的好处,它已被普遍认为是对付垃圾公害的最好办法和最终出路。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垃圾分类在世界许多国家已成为潮流。 国际的时尚 随着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剧减,人类社会不得不由过去的“牧童经济”转向“宇宙飞船经济”。所谓“牧童经济”是把自然当成随意放牧、随意扔弃废物的场所;而“宇宙飞船经济”则是珍惜空间与资源、使废物经循环再生后再次利用。 当许多发达国家饱尝了垃圾的苦头后,纷纷开始对垃圾实行分类回收。他们制定有关废弃物处理的法规,研究、开发废物回收技术,成立相关的回收企业,社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制定法规 垃圾分类回收,既是一种行为和习惯,又表现为一种经济体系,它的建立是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分不开的。 欧盟各国自90年代以来,为推行“零污染”的经济计划,制定了一整套法律约束。德国从1996年10月24日开始实施了《避免废物产生循环经济法》,并推出了《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管理法》等一系列法规条例,旨在使德国从一个“丢弃社会”变成一个“无垃圾社会”。奥地利制定了法规,规定2000年废物回收率达到80,。法国要求回收75,的包装物,规定只有那些不能再处理的废物才允许填埋。瑞典的新法规要求生产者对其产品和包装物形成的废物负有回收的责任。 美国制定了《资源保护与回收利用法》,一些州政府从1987年开始制定关于回收的地方法规。 日本制定了《包装容器再生利用法》、《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和《废弃物处理修改法》。 这些国家固体废物立法的目的通常有两个:一是治理固体废物污染,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二是控制和防止产生固体废物污染,促进对固体废物的再利用。 他们这些法规的主要特点,归纳起来有:(1)产品在设计阶段就应该考虑它的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循环利用和对环境无害;(2)产品的生产商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负责,生产者应承担使用后的处置费用;(3)严格按产品包装的体积、重量和使用的材料收取不同的包装税,以鼓励选择环境可消纳的材料。如塑料包装材料的税收是纸包装的4倍;(4)规定了包装回收的要求。如德国规定,产品在销售中应回收的包装其 回收率应在80,以上;(5)在各国废物管理途中,都规定了能循环利用的包装必须回收,并指定由政府和企业共同负责,建立企业化的回收利用的管理机制。 另外,危险废物具有特殊的严重危害性,为此许多国家都将其作为废物管理和立法的重点,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 鉴别和名录制度 为了便于对危险废物的确认和管理,许多国家在法律中均规定实行危险废物鉴别和名 录制度,公布危险废物名目表。如美国《资源保护和回收法》将危险废物分为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急性毒性、毒性、EP毒性等6类。规定了污染控制标准和鉴别方法。联邦环境保护局制定了《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别条例》,具体规定了危险特性鉴别标准和鉴别实验方法,列出了上千种危险废物。法国在1975年就公布了危险废物名录,列出了28种危险废物,德国列出38种。 申报登记制度 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凡涉及危险废物者,必须向政府环保部门或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情况。如美国《危险废物鉴别条例》规定,危险废物的经营者,包括产生者、运输者、处理、贮存、处置设施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都要向联邦环境保护局或其他区办事处每两年一次书面报告其经营危险废物的情况并加以保存。凡不进行申报的均属违法行为,应受法律制裁。德国法律把申报登记称为污染源登记,规定产生固体废物的企业,必须向环保部门报告并登记其企业名称、地址、产生装置和条件。 许可证制度 各国法律都规定对危险废物的处理、贮存、处置实行许可证制度。处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的经营者必须向政府环保部门或其他机构提交有详细说明、附有相关资料和图纸的书面申请,经审查符合有关规定,获得许可证后方可作业。若未经许可擅自处置视为违法,将受到处罚。 运输货单制度 出于保证危险废物安全运输的目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不仅规定危险废物的运输要得到有关机构的许可,并且制定了一套严密的危险废物运输制度,比较完备、典型的是美国、德国等国家实行的运输货单制度。 研究、开发技术 在我们的心目中,垃圾治理包括分类和利用,没有什么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问题。这样的想控现在已经落后了,如果以这种想法来做工作。那对垃圾的科学分类和利用是很不利的。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垃圾作为一个产业在分类和利用中,除了运用已有的传统技术外,还需要运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所队技术研究与开发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各国纷纷致力于回收技术的研究、开发,使回收的废物迅速转变为能源和资源。 日本通过油化化学再生法,将废塑料包装热裂解或催化裂解为油与燃气。 日本第二大制钢商NKK公司,于1996年10月初成立了世界第一个综合塑料循环处理工厂,15亿日元的废塑料处理装置可以让10,,15,的能量被再生复用。 瑞典把废纸包装制成浆,用厌氧微生物和醇等碳水化合物与纤维素反应获得甲烷。 美国用废包装纸制成酒精以供工业使用。 采取经济措施 为了对付垃圾污染除了制定和实施有关的法律、法规,还需要采取相应经济措施以避免有法不依、甚至知法犯骁的情况出现。下面是一些行之有效的经济措拖。 垃圾收费 在法国,生产厂家必须为自己产品的外包装付费。美国新罕不什尔州的多佛和得克萨斯州的 克罗基特,自从推行“扔垃圾付费”计划以来,在5年内家用垃圾的数量减少了25,。 税收优惠 不少国家的政府规定,对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实行减免税收,提供信贷等优惠政策。 惩罚措施 在美国纽约,有专门的环保警察检查垃圾分类情况,如果谁家不在指定的地方分类放置垃圾,第一次罚款25美元,第二次50美元,第三次便是100美元。 建立有关环保企业 治理垃圾,保护环境,既是政府行为,也是企业行为、市场行为,特别是分类回收和开发利用,只有政府支持企业参加进来,按市场规则来经营,并能够赚到钱,才能搞好。在国外,已有不少人看好垃圾这个行业。以垃圾分类回收和利用为经营项目的企业应运而生,并且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 1992年,法国成立了生态外包装公司,负责商品外包装的回收和加工利用。这家公司是股份制公司,有240家股东,成员有1万家,运作资金来自成员的会费。法律规定厂家必须支付外包装处理费用。这家公司是政府批准的,董事会中有政府的代表,行使监督职能。现在法国50,的居民参与垃圾分类,50,的市镇有外包装垃圾分类设施,50,外包装得到利用,2002年将有75,的外包装得到利用。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和关西电力公司都积极地制定了“预回收”计划,目的在于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它们还对从淤泥、煤烟和灰尘到金属、玻璃、油污和塑料等各种废物进行再处理。 实施垃圾分类 瑞典人倒垃圾时,将玻璃瓶扔进草绿色的大铁罐里;废旧电池扔进马路旁电池形状的火红色大铁筒里;废铁器扔进专用集装箱;废纸捆起来定期交运。, 美国将垃圾分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分堆集中在路边等待收走;超级市场设有金属罐回收机,顾客将空罐投入后,可获得一张收据,在指定商店兑换现金,如一次投入10个空罐,还可获得一张能廉价购买食品的优待券。 在加拿大,公园及游客常到之处都放着几种浅蓝色的子弹形大胶桶,分别回收废报纸、罐头盒、玻璃瓶等。 英国伦敦有26个“再循环中心”,在一些地区专设回收废报纸、破旧衣服、玻璃瓶、铁皮罐等的垃圾桶。 德国专设回收塑料的垃圾桶,法国专设回收玻璃瓶的垃圾桶。 澳大利亚穆斯曼公园从1992年10月起,为居民设置“电子垃圾桶”。它的旁边装有电子线路系统。当清洁人员把其中的废物倒进垃圾车时,垃圾车就会发出无线信号,该系统就会一“回话”,垃圾车上的电脑便能辨别“百宝箱”是谁家之物,并打出取款单送到住户手中。 日本的垃圾分类十分细,地方环境部门还印制了一份“生活垃圾分类、弃置方法表”,发给每户家庭,贴在厨房明显的位置,以指导家庭的垃圾分类。 国外的经验 现在,我们选摘一些报纸上刊登的有关国外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信息,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别人是怎样做的,我们可以借鉴什么。 垃圾再生 创造财富 法国《欧洲日报》报道,美国波特兰Deja鞋厂每年生产10万双鞋的原料,便是废弃的轮胎、纸袋、脱落的纺织纤维、用来做充填料的泡沫橡胶等。卖出的鞋子旧了,该“退休”的时候,可以送回鞋厂进行再生处理。 Deja公司创办人路易丝,1970年首次参与地球日的活动之后,便下定决心致力环保及垃圾再生的工作;如此一来不仅能减少污染源,也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公司草创期,路易丝跑遍美国各角落寻求可供再生使用的废料。当时,不少鞋厂听到她的计划,都认为不可行。路易丝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积极去做,成功随之而来——现在公司每年平均可供再投资的盈余金额,已达1000万美元。 路易丝的成功,使不少人效法,就连政府的有关部门,也开始制订制止垃圾浪费的政策。 根据联合国环保署统计资料,美国每年制造出的垃圾约两亿吨,如果堆上垃圾车,车队可以绕地球8圈之多。目前经过重新处理的废弃物,只占18,,这个数字应该可以再增加。因此,美国政府在各个领域积极推动垃圾的再生。据了解,目前全美已经有12个州强制报业负责人以再生纸印报,另外有15个州的业者自愿效法。 一般来说,塑胶瓶对环境污染的危害非常大,有鉴于此,研究人员发明了新物质PET,可以将用过的塑胶瓶,转变为一种棉絮般的纤维。这种纤维质的用途很广——可以加在冬衣内,作隔绝寒气之用,放在靠垫里当填充物,也可利用它来制造新的塑胶容器。 Image CarpetS公司是运用再生物质制造球拍成功的例子:自1976年起,公司厂方除了以尼龙、聚脂作为球拍的原料外,也兼用使用PET。“起初我们担心顾客无法接受再生物质做成的商品。没想到它们竟然大受欢迎,这甚至已成为我们产品的特色及卖点。” 日本大力开发垃圾再生制品 《韩国日报》报道,日本接连研制出把环境破坏减少到最低点的新产品和再生产品。如果说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是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的产物,那么研究开发新的绿色产品的趋势可以说是对过去的反省和对未来的投资。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研制出一种可以代替现有金属罐的纸罐,现在已经投入市场。这种纸罐在芬兰和德国共同开发的同类产品的基础上,提高了内装物的保温性并使其能够适合在自动售货机上使用,而且与现有的铁罐相比,比较容易进行焚烧等处理,在进行再生处理方面不用再投入特别的费用。除了碳酸饮料, 其他诸如果汁、油制品、咖啡、酒类都可以用这种纸罐盛装,并且同现有铁罐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可以直接放入微波炉中加热饮用,价格也同现有的金属罐相同。东洋纺织公司和帝人公司等纺织公司,现正在加紧以废塑料瓶为原料生产再生纤维服装,这种废塑料瓶使用后随处乱扔给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制衣企业山喜公司最近同帝人和日清公司合作,制造出含25,的用废塑料瓶再生的聚酯塑料的衬衫,东洋纺织公司也同三菱商社合作开始制造并销售用这种原料制成的T恤衫、运动衫和工作服等。 塑料再生利用技术无疑对保护环境作出很大的贡献。帝人公司今年生产的再生纤维总量为120吨,相当于240万个塑料瓶。在日本,每年塑料瓶产量为18万吨,因此原料可以说是取之不尽。日本钢管公司还开发出一种新技术,把塑料瓶等废塑料加工成粉末状态,吹入高炉中,充当铁矿石的还原剂和热材料。 你相信这是用垃圾制造的房子吗 香港《大公报》报道,这间外表看来与其他房屋无异的“循环再造梦想屋”,原来是用人们丢弃的垃圾建造的。 此屋由建筑师基特?华纳设计和建造,坐落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小镇,是真正利用垃圾站的垃圾和废料建成的,它是垃圾循环再造的一件杰作。这是所一厅三房两浴室的房屋,浴室铺的砖地用压碎的旧车挡风玻璃窗加混凝土做成;睡房地毯用循环再造汽水胶樽制造;建筑材料大部分用烧煤发电厂的废料加工制成;屋内墙壁利用人们抛弃的颜料粉饰;门窗则用香水制造厂废弃的雪松木制成。基特希望循环再造屋能唤醒人们珍惜资源,善用循环再造产品,加强环保意识。 日本公司把目光投向垃圾 香港《远东经济评论》周刊报道,人们一提到“高技术”这个词,通常会联想到因特网或最新式的家庭娱乐设备。但是,已在上述领域赚了大钱的日本主要电子产品制造商正在利用垃圾赚钱。确切地说,他们是在利用高技术废物处理器赚钱。对许多日本消费者来说,他们最新的“松下电器”或“日立电器”已不再是立体声系统;而是一种能把香蕉皮、鱼内脏和咖啡渣变成肥料的装置。 回收有机生活废物的垃圾处理器在日本非常畅销。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以及对塑料燃烧时产生的二恶英的有害作用越来越关注,这种处理器的销量上升了。市场上现在有数十种垃圾处理器,三洋电机公司生产的“垃圾能手”处理器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种体积与电视机相当的有机废物高温搅拌式处理器,其内部装有用微生物处理过的、可以加速垃圾分解的碎木片、进入处理器的垃圾,几天以后就被转化成一种可以用作肥料的土状颗粒物质。 松下电器产业公司生产的“厨房垃圾处理器”利用热空气风干并压缩有机废物。这种处理器能在两个半小时内把废物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七分之一。 在人口密集的日本,如何处理不断增多的垃圾是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难题。由于现有的废物填埋场已达到最大处理能力,日本各地方政府已很难找到新的填埋场所。不断增强的环保意识和日益紧迫的废物填埋问题,促使垃圾处理器进入家庭。 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发言人门田说,100多家日本公司已开始在废物处理上展开竞争,他们都在销售垃圾处理器。主管该行业的官员们估计,日本1997年垃圾处理器的销量达到了大约10万台。 各地方政府也为垃圾处理器的销售推出了鼓励措施,现有500多个市政当局为垃圾处理器提供补贴。 山贺是一名垂钓爱好者,他购买了一台垃圾处理器,用以快速处理又腥又臭的鱼内脏。他说:“我妻子恳求我别钓鱼了,因为鱼的内脏很臭。当邻居们也开始抱怨时,我就买了这台处理器。”现在,山贺非但没有因自己的业余爱好弄得臭气熏天,反而能为餐桌上增添一些美餐,并为妻子在阳台上种的花草提供肥料。 但是垃圾处理器并不是仅仅在家里使用。在重视提高自己形象和注重加强环保工作的学校和饭店,工业规模的垃圾处理器已越来越受欢迎。横滨市在1996年12月投资633万日元为一幢私人公寓大楼修建了一座回收废弃食品的设施。市政府为这个项目提供了资助并购买了设施,希望以此来鼓励其他公寓大楼仿效这种做法,东京的成田国际机场也准备开始对有机废物实施回收利用。 日本各级政府渴望尽一切可能减少垃圾。东京市政府1997年用于垃圾收集和处理的费用为3088亿日元,占其总预算的将近5,。在1994财政年度,日本国政府共耗资 2.16万亿日元,收集和填埋了5054万吨垃圾。 东京市政府发言人田中说,由于经济萧条,市区生产的垃圾有所减少,但是回收利用仍然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田中说:“东京湾拟议中的废物填埋场再过30年就会被填满。对于下一个废物填埋场,我们尚无任何计划。”政府就废物填埋场提出了许多选址,但是这些选址无一例外地遭到了附近居民的坚决反对。 堪培拉的废物回收周转使用公司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市政府1997年宣布了一个远景规划,计划到2010年实现所有垃圾的再循环利用。这个计划的第一步是实现垃圾的分类码放、集中管理。但是垃圾桶容量有限,垃圾体积较大、数量较多时,居民们又如何处置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堪培拉市政服务管理局,得知堪培拉还有一个与垃圾收集系统相配套的机构——废物回收周转使用公司,负责有一定利用价值的废物的回收和周转使用。 距堪培拉市约20千米的一个名叫马加的山谷中,是市深埋垃圾场。路旁有一片显而易见的是用回收材料建起来的房屋,这就是废物回收周转使用公司。公司经理里吉斯介绍说,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垃圾”的概念已经起了变化,被另一名称“废物”取而代之。堪培拉市过去用焚烧或深埋的办法来处理垃圾,但垃圾量与日俱增,污染问题无法解决。出路只有一个,即“四个R”:减少(Reduce)、再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和再生能源(Recovery of Energy)。废物回收周转公司的职责就是将垃圾中的废物回收利用,从而达到减少垃圾,保护环境的目的。 堪培拉市政府明令禁止任何个人和团体到垃圾深埋场“拾荒”,废物回收周转公司经市政府特批,持有特别许可证,独家经营这一行当。公司组织工人到深埋场“拾荒”,把有利用价值的废旧物料收集起来再分门别类,码放整齐,供人选购。如果居民家中废物较多,可以电话,公司派车上门回收。里吉斯经理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家庭用品更新换代的频率也越来越快。在某些人那里无用的东西周转到另一些人那里变成了有用之物,因此公司的货源不断,业务繁忙。据统计,回收的物品占垃圾总量的16.6,,其中有家具、电器、建筑材料、小五金、汽车零件、玩具和家庭装饰用品等等。 废物回收公司后门“拾荒”,前门办店,把“废物”变成商品。公司在入口处推出“修理、修补、整修、替换”广告以招揽顾客,生意颇为兴隆。一位汽车修理工只花5澳元买了一台马达,说天气热了,自己动手做一台电扇;一位农场主用35澳元买了一大堆旧木料盖鸡舍,以扩大养鸡规模,价格仅为新料的十分之一;家住100多千米外库马市的一对夫妇只要到堪培拉,必到这里来逛逛,选购他们需要的东西。公司自1988年创办以来,共回收物品 5000多吨,价值130多万澳元。虽售价低廉,但因是无本生意,除去 开销和工人工资,还有一定的赢余。公司是一家非个人赢利的社区办企业,所有赢余全部用来扩大再生产,为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刚开办时公司仅3人,目前已有员工30人。 垃圾处理井然有序 新华社赫尔辛基1999年3月14日电,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政府日前宣布,首都正在以生物垃圾分类和处理达标的成果迎接春天的到来。 生物垃圾分类是指把生活垃圾中的植物垃圾、剩饭菜、食品等可以发酵的垃圾单独设立垃圾箱堆放,以便统一运输、倾倒、发酵利用。根据垃圾政策大纲规定,到2000年生物垃圾的利用率要达到60,以上。在首都市区不少独门独户私宅的树阴下,近年来增添了一种造型美观的绿色发酵容器。在公寓住宅居民区,从去年11月增加了生物垃圾箱,凡每周产生50千克以上生物垃圾的楼体、商店和饭馆,必须将生物垃圾与其他垃圾分离,并单独存放入垃圾箱。赫尔辛基市政府的垃圾事务指导员茜尔耶女士说,现在连垃圾处理难度最大的闹市区居民也都学会了生物垃圾分类,首都生物垃圾发酵利用率过半,按期达到大纲标准。 21世纪的生态工业 20世纪末,许多工业企业在对付环境问题的方式上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他们正逐步放弃传统的对工业废弃物进行处理的做法,转而致力于减少各种废料的产生。这一战略的目的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使人类社会避免被不断膨胀的垃圾堆“吞没”的危险。到21世纪,这一趋势很可能会加速发展。 传统的做法往往是厂商将工业垃圾倾倒在他们的“后院”,这些日益膨胀的垃圾堆不但反映了原材料的极大浪费,而且造成环境污染,使许多公司不得不耗资去购买环保设备或填埋废弃物。然而,进人21世纪后,工业界将可能有完全不同的举措,它既可降低环保成本又可达到环保效果,而且还能根除现行的废物填埋法所产生的种种长期存在的弊端。这种举措的主要特点,就是不等到废弃物和污染产生以后再去处理,而是在设计和生产产品时就充分考虑如何控制废料产生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为了实施这种举措,生产者将不再仅仅关心生产过程中物质的使用和产出,而是要对产品的整个使用周期加以关注,尤其是要考虑产品使用期结束后会产生的后果。比如,让生产中的废弃物污染环境,还是使它成为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原料或能源, 目前,工业界正在这一方面寻求各种新的解决方法,并将最终导致一场革命。 在寻求新方法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应当向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学习。有关专家认为,如果将工业视做一个由生产体系和消费体系交织而成的整体,并将它与自然生态系统相类比的话,他们是可以从中获得很大的启示的。由此,一门名叫“工业生态学”的学科产生了,这门学科正逐步被应用于消除工业污染。 原来,自然生态系统作为统一的整体具有将废物污染削减到最低限度的能力。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种有机体及其所产生的废物几乎都能被另一种有机体所利用。如细菌消化或重新组合废物,这些细菌本身又会被食物链上的其他生物所吞噬。在这个奇妙的自然体系中,物质和能量通过一系列相互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目的并不在于要求每一个工厂或工业部门都产生最少的废物,而是从总体上要求使工业废弃物的产生降低到最少程度。 事实上,这种想法并不新颖,许多公司早已在尝试着这样做了。在这方面,化学和石化工业可能走在了其他行业之前,因为他们已尽可能地在设法将加工的原料全部转化为有用的产品。 对未来的工业生态而言,环保法律体系的完善和环保技术的进步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最重要的是一些基本工业组织结构的重组。在新的结构下,使用过的材料应能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工业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只有这样,21世纪工业生态环境的美好前景才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参观垃圾展览馆 你看到这个题目,一定很奇怪,你可能参观过自然展览馆、美术展览馆、动物园等各种各样的展览馆,但似乎还没有听说过垃圾展览馆。可确确实实有一些垃圾展览馆。 为了对公众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责任感,有的国家建了垃圾展览馆。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廖晓义曾参观过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垃圾博物馆。她说:“我随着博物馆的馆长安?盖莉走进了垃圾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一堵堵由生活中各种废弃物筑起的垃圾墙:废报纸,旧轮胎,旧玩具,废自行车,废塑料,废玻璃瓶,等等。在这些垃圾墙上,分别写着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全美国仅一天就要扔掉报纸和其他读物2300吨,纸箱纸盒15000吨,废玻璃3800吨。美国每天有32000吨废塑料进入填埋场,每天丢弃的易拉罐等垃圾可制造30架喷气式飞机。置身于四面都是垃圾的地方,使人切身感受到垃圾的重围。这样一天天把有限的资源变成垃圾,再过100年地球将是什么样呢,这正是博物馆向参观者提出的一个问题。为解答这个问题,馆长让我揭开旁边一个美丽的盖子,里面是一片阴森森令人恐惧的垃圾废墟模型。想想我们的孩子,我们孩子的孩子,将生活在这样的废墟上,不禁感到毛骨惊然。 “我们每个人既是垃圾灾难的制造者,也是垃圾灾难的治理者。垃圾博物馆用多种模型告诉人们:在填埋、焚烧等多种垃圾处理方式中,分类回收是最好的,也是最终的出路。因为分类回收不但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减少空气污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地球资源得到最充分最有效的利用。在一个回收物品的陈列窗前,我按了一下标有‘废纸’的按钮,机器的另一端便展示各种再生纸制品,包括许多精美的卡片等;再按‘废塑料’的钮,便展示出那些废塑料再生品,其中有废塑料制成的文具盒 还有其他‘废玻璃’、‘废轮胎’等按钮。通过这些再生品的实物展示,人们能够进一步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漫不经心抛弃的物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安?盖莉女士告诉我,几年以前,当他们向有关企业征集用于展览的再生品时十分困难。因为许多企业担心,大众知道哪些产品是用废弃物做的之后会影响该产品的销售。但现在不同了,公众环境意识提高后人们以使用再生品为荣,因而企业乐于展示他们的再生品。 “这个RecyCle(回收)陈列窗旁边还有一个Reuse(再使用)橱窗,左右两排不同的商品下边放着两个不同的垃圾箱。其用意在于提醒人们,在购物时注意选购左边一类可再使用的商品,这样垃圾箱的垃圾量便可明显减少;反之,如果大量使用右边的一次性商品,则箱内的垃圾就急剧增加。因此,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尽可能地重复使用耐用物品,就可以实现垃圾的减量化。 “垃圾博物馆还陈列了一些公民自己制作的再生品,其中有一个用塑料、废布制作的漂亮挂毯十分引人注目,这是一所小学的学生做的。墙上还有许多图片展示了许多志愿者、学生、家庭主妇、公司职员在街头、学校、家中、办公室进行分类回收的照片,旁边附有各种各样的口号、标语,大意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把垃圾分类回收变成自己的行动,来战胜垃圾公害。 “安?盖莉女士介绍,这个博物馆自开办以来很受大众欢迎,每年的参观人次约40万,它给许多家庭和社区的垃圾回收工作提供了前期教育的机会。周围一些学校索性来这儿上环保课。该博物馆被媒体报道 后,其他州的一些家庭和团体也利用假期来到这里。我想,即使是对环保一无所知的人,到这里走一圈也会留下很深的印象,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对垃圾公害都有责任,可以通过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少使用一次性制品等日常的行为来参与环保。安?盖莉女士说,这正是他们开设垃圾博物馆的目的。” 美国洛杉机也举办了一个废料展览会。展厅中有一个3(4米高的垃圾箱,可容纳垃圾1923千克,正好是每个洛杉矶居民一年所扔垃圾的平均重量。按一下某个按钮,即会冒出一个小垃圾箱,容纳垃圾336千克,这表明仅仅 17(4,的垃圾不能被回收利用。在一个模拟的杂货商店里,电子出纳机不仅价格,还兼评顾客的才智。当某个顾客买了装在塑料瓶子里的东西时,计算机就会说“选择欠佳”,还会责怪冷冻蔬菜,说“冷冻食品要耗费大量能源”。孩子们则在用废报纸和别的“垃圾”制作假日装饰品。 拣回老传统 “收废品的来了~”许多年前,当小孩子听到这样的喊声就会纷纷把家里的废报纸、废玻璃瓶、牙膏皮等统统拿出来,卖给收废品的,其实这就是垃圾分类回收。《北京日报》1957年12月12日报道:“本市城区就要实行全面的垃圾分类收集的办法。 目前,西四区和西单区己经全面实行了这一办法,崇文区和宣武区已经进行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就要在全区推广。在实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办法后,群众创造了许多管理垃圾站的办法。西四区许多居民委员会采用‘按站定户,专人负责’,或按门牌轮流保管公用垃圾筐的办法。西单区有许多居委会实行了按时摇铃或吹哨子拿出垃圾箱的办法。西单区北闹市口有一个居民叫朱玉山,已经70多岁了,他对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很热心。从5月间开始这项工作以来,他每天晚上都在群众抬出垃圾箱的时候,逐箱查看,发现谁家没有分清,就去向人家讲解。” 1979年,一位名叫露易丝?费西尔?茹格的美国妇女出版了一本《彬彬有礼逛北京》的书,介绍了她在北京生活三年半的见闻,特别是中国的废物回收和综合利用系统。她写道:“我常常看见,在街角处停着收购废品的三轮车,旁边站着一位头戴白帽、身着蓝色工作长衣和围裙的妇女。人们拿来各种废品卖给她,如:玻璃片、瓶塞儿、铁皮罐头盒、破衣破布、柑橘皮、羽毛、头发、骨头、纸张„„我只懂破布是做报纸、纸张和墩布的原料,发辫可做成出口的假发,却不知道柑橘皮可以制药,骨头可以制成牙刷、扣子和烟嘴。在中国人的眼里,没有一件东西是不能再利用的,这体现在每个家庭、每个人身上。在我家工作的中国服务人员将旧衬衣、旧内衣做成抹布、擦鞋布和洗碗布;厨师于师傅用旧报纸的背面来写他的采购单和菜单„„于是我也变得小心起来,用过的东西,在没有问清我的中国朋友是否还可做他用之前,我绝不敢再随便扔了。”这本书对许多当时想了解中国的西方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当西方国家大量的生活垃圾除了填埋、焚烧找不到更好的出路时,他们惊异地发现中国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完整的回收系统。生活垃圾不仅为工业提供原料,而且为农业提供饲料和肥料,连西瓜皮也可以用来喂猪,粪便也有专门的人收集后成为有机肥料的渠道。那时的中国,垃圾不仅没有成为环境污染源,而且为工业提供了原料,为农业提供了肥料。中国环保专家在一些国际会议上有关垃圾回收和综合利用的经验介绍,令各国同行赞叹不已,纷纷效仿。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曲格平是中国环保界的元老,80年代前,每当他参加国际环保会议的时候,各国代表一致称道中国的综合利用系统。曲格平先生近年访问丹麦时,参观了一座现代化垃圾分类回收工厂,当他问起陪同的丹麦人这些先进的处理垃圾的方法是从哪里学来的时,丹麦人答道:“是向中国人学的~” 当年、被垃圾公害弄得焦头烂额的西方国家,从中国五六十年代的废品回收的老传统中找到了战胜垃圾公害的最终出路,遗憾的是我们却把老传统丢掉了。人家跟我们学会了捡,我们跟人家学会了扔。如今,是我们拣回老传统,重建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时候了。 为什么我们不进行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回收是我国的老传统,为什么这个老传统在我国消失了呢, 第一,垃圾分类回收收集、清运体系不健全。我国过去的垃圾分类传统,是有一个强有力的回收系统支撑着的,而这个回收系统,是靠单一的政府行政行为依托的,如前面提到的,当时北京城区实行的垃圾分类、收集,就是从最基层的居民委员会抓起,然后是政府行政系统层层负责。近些年来,由于经济上、观念上的原因,原有的回收系统不灵了,以市场为依托的规范回收系统尚未建立。政府环卫部门只负责垃圾的清运、处理,缺乏垃圾分类回收的队伍、设施等。 第二,在个人行为上,垃圾分类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观念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视勤俭节约为小气,用过就扔成为时髦。二是难以从垃圾分类得到直接的经济利益。三是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为了图方便就把垃圾混装在一起。 第三,再利用是垃圾分类能否实施的关键。目前,企业回收利用垃圾,生产再生产品,生产出来的一般是工业原料。由于收集运输费用居高不下,现有的回收利用技术落后,出品率低,造成成本越来越高;然而塑料、橡胶等工业发展很快,新生原材料一直在降价,再生原材料与新生原材料之间的差价越来越小,再生原材料对深加工企业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加之回收再生本来就是微利行业,企业为效益计,只得放弃一些不赚钱的回收生产,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收集相对容易的工业垃圾上,城市生活垃圾基本被放弃。 让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工业革命以来的近300年,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其结果带来了物质产品的多样化和大量化,以及人类物质财富的迅速增加,人类取得了征服自然的胜利。人类曾以为地球上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曾以为高消耗、高消费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模式是人类社会现代化的模式,是人类发展的前景。然而,当人类陶醉于征服的喜悦时,大自然开始了对人类的报复。大气污染严重,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受到破坏,酸雨危害频繁,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严重,荒漠日趋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淡水资源危机,江河湖海污染日趋严重,有毒化学品污染有增无减,垃圾围城,等等。这时,人类才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反思人类的发展模式,发现高消耗、高消费并不能带给人类美好的生活,反倒是前景黑暗,将人类的前途引入了死胡同。所以,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将之确认为全人类未来发展的道路和模式。 按照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当代人的发展不以牺牲后代人发展能力为代价的发展”。也就是说,当代人在寻求自身发展的时候,要留给后代人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这里的“机会”和“空间”主要指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也就是指人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赖于两种途径:一是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二是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现在,如果再不进行转变、调整,仍然延续过去的高消耗、高消费的发展模式,人类带给自己的将是灾难性的灭亡。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应当发展富裕和繁荣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的中心思想是,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达到较高水准的生活,生活方式的改变指的是更少地依赖地球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地球的承载能力达到协调。”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要寻求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而追求高消费,无限制地消耗自然资源,必然打破人与自然的平衡,突破地球的承载力。追求奢侈的享乐主义是人类自私的一种表现。在人与自然平衡状态下的适度消费,才是21世纪的时尚,才是文明素养的表现。 适度消费并不是要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而是在保持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生活。适度消费是和我国文化中崇尚勤俭节约的文化传统相吻合的。人们在生活中选择适度消费,必然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用品的消费,从而减少了垃圾的产生量。 适度消费也会影响到生产过程。清洁节约型的生产模式将取代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在生产过程中,改进技术,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在设计、生产中考虑材料的循环再生。这可以概括为:限制源头垃圾的产生,促进前端垃圾的回收利用,使末端垃圾量真正降下来。最初就考虑减少垃圾的产生量,而不是等到垃圾产生了,再来处理它。具体的方法有: 1(使用清洁能源。例如以气、电、热力等清洁能源代替直接烧煤,减少居民生活用煤量,就可以减少20,,40,的灰土量。同时,垃圾的热值、营养成分和可利用成分也随之提高,有利于垃圾的综合利用。 2(实施净菜进城。所谓净菜进城就是在产地对新鲜蔬菜进行初步加工,去掉不能食用部分或泥土等杂物。例如,北京市每年秋天进城的大白菜,就产生近亿千克的白菜帮。如果实施净菜进城,就可减少白菜帮垃圾,同时还有利于就地喂养牲口和有机肥还田。在减少垃圾产生量的同时,还可缓解拥挤的交通状况,节省大量的运输费用和汽油,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3(限制一次性包装材料的使用,抵制豪华包装。现在,有些商品的包装越来越豪华,包装材料的重量甚至是商品本身的几倍到几十倍。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形成大量不该产生的垃圾,是与持续发展相违背的。 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清运系统 建立起垃圾分类回收清运系统是垃圾资源化过程的关键环节。建立这一系统也可以两条腿走路。 一是由政府部门来做,这就需要改进目前的清运系统。 首先,建立分类收集制度,比如生物垃圾可以用专车每日收集,其他垃圾可分日定时定点收集,如周一专门收废纸,周三收废塑料,周五收废玻璃。 第二,建立回收中心,环卫部门与回收部门接轨,环卫部门分类收集后不是拉到填埋场,而是到回收站分类打包,这是一种可带来利润的市政投入,生物垃圾可利用目前已有的生物垃圾处理新技术,在24小时内还原为优质肥料,半年就可以收回购买设备的成本,既不用另找堆放地,也有一笔可观的收入。 第三,设立固定或流动的收购站,并提供收购清运车的进城证等便利条件,把建立垃圾回收的渠道作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部分。 二是委托企业来直接进行清运回收。 例如,在美国华盛顿附近的一个小城市有两个中心。一个是政府的清运与回收一体的回收中心,另一个是私营的回收公司。该公司的清运车每天到指定社区去收集分类垃圾,直接拉回厂区进行再分类清理,打包后送到专门的再造工厂。由于管理有方,加之政府在征地和税收方面有优惠,这个公司创造了可观的利润。 在我国,许多原来由政府环卫部门包揽的清运回收都可以委托回收公司或物业管理公司进行,把解决垃圾问题由单一的政府行为变为政府有力支持的企业行为、市场行为。这样,既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又鼓励了我国的垃圾回收产业。 垃圾分类清运回收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发展这个产业中,增加了城市的绿色就业机会,使大量人员成为“绿领工人”。当前,我国的垃圾清运处理,除政府环卫部门外,还有一支拾垃圾大军——拾荒者。我们不要看不起他们,更不要歧视他们,他们就是国外所说的“绿领工人”。他们在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并解决了一部分富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以北京市为例,现有拾荒者大军8.2万人。从专业分工看,有3.1万人蹬三轮车沿街收购废品,这部分人人均年收人1.5万元;2万人在饭店收取泔水或在商场收废品,人均年收人1.2万元; 蹲守垃圾楼或扒居民楼垃圾道的有2.1万人,人均年收入约1万元;在城乡结合部从事废品交易的约有1万人。此外,约有1500人在垃圾堆放场和转运站捡拾垃圾,人均年收入约8000元。1998年这些人从废品中抬走的“垃圾”价值为9(3亿元,帮助实现了垃圾减量,否 则,北京市政府的垃圾处理费 1年就要达到18个亿。 这些拾荒者对于减轻政 府负担,减少垃圾危害,减缓 资源短缺,缩小贫富差距等功 不可没。另一方面,抬荒者的 管理处于无序状态,他们多半 没有进北京的“三证”,属无 照经营。他们散居在城乡结合 部,昼伏夜出,衣衫不整,影 响市容;法治观念淡薄,时有 偷、抢;违反计划生育政策, 超生现象严重。由于缺乏管 理,这些垃圾在捡拾、收集、 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二次污 染,如敞篷运输、道路洒落等。 他们吃、住在垃圾场中,终日 与四害、病菌为伍,既没有卫 生条件也没有卫生习惯,易患 传染病,给城市疾病流行带来 隐患。因此要将他们纳入政府 管理的范围,尽快结束这种无 序状态。 比较好的模式是,居民家源头垃圾分类,由专门的回收公司定时定点去社区回收,然后再送往各个再生处理企业。具体的运作方式见社区垃圾分类及有偿回收流程图。 具体方式是在居民家中设置不同的垃圾袋,平时就可把不同的垃圾投放到不同的垃圾袋中。回收企业在社区中设置垃圾回收站,定时定点到社区回收垃圾,居民按不同回收废物的价格,将自己的垃圾卖给回收公司,公司统一回收后。将不同的垃圾分送各处进行处理,如塑料可以送给塑料炼油厂,废纸送给再生纸厂。这样,各类垃圾可各得其所。 要促进垃圾产业的发展,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扶植和优惠,培育一批垃圾回收企业。垃圾只有被企业再利用,才能真正成为资源,实现垃圾分类回收的最终目标。与其他产业不同,回收产业具有货源采集成本高而利润微的特点,回收产业的生长,即使是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税收、贷款等多方面的优惠。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整个市场发育的条件都是政府给予的,作为回收产业,更需政府在下述几个方面给予扶植。 委托收费 如授权物业管理公司向社区居民征收垃圾费,以用于清运回收。政府的职能则在于制定规则 和监督管理,一方面规定收费标准并确认市民的付费责任,一方面检查和约束回收企业的经营是否符合有关法规。 政策倾斜 在税收、贷款等多方面给予优惠。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对环卫部门和垃圾产业进行鼓励和扶持,并利用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培育市场,倡导使用再生品 很多时候,庞大的政府消费本身就是再生品市场。如克林顿政府规定,政府用纸的60,必须是再生纸,很快就扶植起了美国的再生纸行业。 垃圾变废为宝,我们可以做什么, 前面我们讲了很多垃圾的危害,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那么我们可以做什么呢,下面就谈谈在日常生活中为节约资源、减少垃圾,实施垃圾分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一些事情。这些虽然是举手之劳,但可以给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个美丽洁净的地球。 不乱扔垃圾 表面看,不乱扔垃圾是最容易做到的,但在日常生活中,乱扔垃圾行为总是“习以为常”。到底什么人爱乱扔垃圾呢,对这个问题,澳大利亚饮料工业环境委员会不久前发表了一个很有意义、又很有趣味的《丢弃行为研究报告》,用大量调查材料回答了这个问题。报告指出,在乱扔垃圾的人中,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这种行为是不光彩的,只有少数人知道这种行为有失体面,因此把垃圾扔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报告还告诉我们,乱扔垃圾最多的是15岁以下的孩子,中小学生乱扔垃圾的次数比平均水平要高,失业人士乱扔垃圾的次数也比平均水平高,这可能与心情有关。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乱扔垃圾的次数则比平均水平要低,这说明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与文化素养不高有关。“每个人平时不乱扔垃圾”,这是北方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全体学生为保护环境向全国青少年朋友发出的八条倡议之一,愿我们都响应他们的倡议。 少用一次性制品 请你多用可重复使用的耐用品。比如说,用可重复使用的容器装冰箱里的食物,而尽量不用一次性的塑料保鲜膜;使用可换芯的圆珠笔,不用一次性的圆珠笔;出外游玩时自带水壶,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旅游或出差时,自带牙刷等卫生用具,不使用旅馆每日更换的牙具等。现在,德国的旅馆已经不提供一次性的牙刷、牙膏、梳子、拖鞋等用品。这一点我们不如人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了就扔”的东西不少,最多的大概就是塑料袋了,这是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使垃圾量大增。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为100万吨,北京市如果按平均每人每天用一个塑料袋计算,每个袋重4克,每天就要扔掉4.4万千克聚乙烯膜,仅原料就扔掉近4万元。 另外,不用普通木杆铅笔,使用自动铅笔。你知道吗,全世界的铅笔年产量是100亿支,其中75亿支铅笔是我国制造的,制造这75亿支铅笔至少需要10万立方米的木材~ 自备购物袋,少用塑料袋 以前我们提着购物袋、菜篮子上街购物,后来这一习惯 被滥用塑料袋取代了。今天,提着菜篮子、布袋子购物成了 环保认识的标记,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从而减 少了“白色污染”。在德国,不少超市里的塑料袋不是免费 提供的,这是为了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很多德国人买东西时, 习惯提着布兜子,或直接将货物装到车上,不用塑料袋。一 些家庭主妇为了少用塑料袋而挎着硕大的藤篮上街购物。如 果你想为减少“白色污染”做点事,请自带购物袋上街购物, 少领取商店给的塑料袋;重复使用已有的塑料袋;买菜时带 上菜篮、藤筐或用过的塑料袋等。 自备餐盒 一次性白色餐盒是“白色污染”的主要祸根之一。据统计,全国铁路列车餐车上一年消耗8亿多只快餐盒,其中近50,被丢弃在铁路沿线。摒弃白色快餐盒势在必行~ 请自带饭盒在单位或学校用餐,减少白色快餐盒的使用。这样,既节约了宝贵的石油资源,又能减少垃圾的产生。 少用一次性筷子 很多人喜欢用一次性筷子,认为它既方便又卫生,使用后也不清洗,一扔了之。然而,正是这种吃一餐就扔掉的东西加速着森林的毁坏。森林是二氧化碳的转换器,是降雨的发生器,是洪涝的控制器,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区。这些功能决不是生产一次性筷子所得的利润能替代的。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是森林大国,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从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制造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企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亿双木筷,为此消耗木材13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我们应该警醒了~ 让我们少用一次性筷子,出外就餐时尽量自 备筷子,或者重复使用自己用过的一次性筷子。 旧物巧利用 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再使用的,你不妨尝试把 一些原来无用的东西改成一些有用的家居小摆设 和用品。例如,用白色发泡塑料制成相框,用布 头或过时的衣服拼贴出床罩或壁挂,用塑料果汁 瓶做成各种装饰品,用废纸做明信片、贺年卡等。 你只要稍动动脑筋就可以将很多无用之物变成自己的创作品,既能消遣,又利于环保,一举两得。 交换捐赠多余物品 你家里也许有一些留着无用、扔了可惜的东西,你可曾想过通过交换或捐赠的办法,使它们在别人那里得到再利用,如果将这些东西送到贫困地区或受灾地区,那就更是物尽其用了。在我国,一些大学的学生定期举办交换捐赠会,将自己不用的物品集中起来,互相交换,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我们不能超越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却可以通过重复使用来延长它们的寿命。 珍惜纸张 你可能并没有直接砍伐森林,但你是否想到,木材是造纸的主要原料。我国每年造纸消耗木材1000万立方米,进口木浆130多万吨,进口纸张400多万吨,这要砍伐多少树木啊~不仅如此,生产纸浆还会排放污水,使江河湖泊受到严重污染(造纸行业所造成的污染占整个水域污染的30,以上)。因此,浪费纸张就等于加入了砍伐森林和污染江河湖泊的行列。 珍惜纸张就是在珍惜我们的森林资源,请不要随便扔掉白纸, 充分利用纸的空白地方。 使用再生纸 你使用过什么样的再生纸制品,你见过再生纸做的名片或书本 吗,再生纸是用废纸再造的纸张。在很多国家,使用再生纸已成为 时尚,人们以出示印有“再生纸制造”的名片为荣耀。以表明自己 的环境意识和文明教养。有很多公司也规定一律使用再生纸做办公 用品。美国规定,政府机关用纸的60,必须是再生纸。 替代贺年卡 每到岁末,很多人会被大量发送贺年卡所烦扰。这些以宝贵的森林资源为原料的精美贺卡不但给人们带来了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也给地球带来了生态负担。你可否想过改变这种不必要的社交方式,尝试一种新的时尚,不在新年期间大量发贺卡,这样既给邮局减轻工作量,又可节约大量的上好纸张。也许一个电话,一次电子邮件更能表达你的亲情和友情。 礼节繁褥的日本人近年来也在改变大量赠送贺年卡的习惯。一些大 公司登广告声明不再以邮寄贺年卡表示问候。我国的大学生组织了“减 卡救树”的活动,提倡把买贺卡的钱省下来种树,保护大自然。 选绿色包装,减少垃圾灾难 也许你喜欢购买包装精美的商品,但你是否想到,那些过度包装的 商品是资源和金钱的双重浪费。过度包装指的是包装材料的高档化和繁 褥化。其实,很多国家已开始时兴减量无害的绿色包装,国际贸易也在 倡导“让贸易披上绿装”。生产和销售过度包装的商品已是一种落伍行 为,选择这种商品更是一种不理智的消费行为。请走出过度包装的误区, 选购减量包装的商品。如果你购买了有过度包装的商品,不妨把包装物 退回给商店,以此给企业的销售者发出正确 的信号。 回收废塑料 塑料制品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却产生了令人头痛的后果。 塑料制品重量轻,休积大,若填埋需占用大量的土地,并且难以降解,焚 烧又会释放有害气体,合适的办法是回收再利用。 不少废塑料可以还原为再生塑料,而所有的废塑料——废餐盒、食品袋、编织袋,软包装盒可以回炼为燃油。1吨废塑料至少能回炼600千克汽油和柴油,难怪有人称回收废旧塑料为开发“第二油田”。因此,我们不要随便丢弃用过的塑料袋等塑料制品,可把它们集中起来,通过有关的清运渠道送到塑料炼油厂等单位回收处置。这样既清除了“白色污染”,又再生了燃料资源,可谓一石二鸟~ 回收废电池 家用电器的普及和种类的增加,使得电池的使用量随之剧增。废电池混在垃圾中,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浪费。全国电池年消耗量为30亿只,因疏于回收而丢失铜740吨、锌1.6万吨、锰粉9.7万吨。另外,普通干电池里含有镉和汞两种有毒元素。含有这两种元素的工业废水若污染了土壤和水源,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就会发生“水俣病”(汞中毒)和“痛痛病”(镉中毒),这两种使人谈虎色变的工业公害病,都在日本发生过,造成很多人死亡。 为了防止悲剧重演,我们应该把废旧电池与其他垃圾分开,集中起来送去回收。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废电池的回收。德国的很多商店要求顾客在购买电池时,同时要把废旧电池交回给商店;日本的分类垃圾箱里有一种专门放废旧电池的黄色垃圾箱,垃圾箱的投入口有三个,分别装有普通电池、纽扣电池和其他电池。 回收废纸 中国由于没有足够的林木资源来造纸,需要大量的废纸来作造纸原料。1吨废纸能生产好纸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每张纸至少可以回收两次。回收废纸等于再造林木资源。可是中国的废纸回收率还不到20,,因而每年都要进口废纸,仅1996年一年就进口了废纸137万吨,一些有害的洋垃圾就是趁废纸进口之机混了进来,我们可以把家里或办公室的废纸与其他垃圾分开,积攒多了送去回收。 回收生物垃圾 我们每天从家里扔出来的垃圾中有40,以上是果皮、蛋壳、菜叶、剩饭等厨房垃圾,这些垃圾是可以用堆肥发酵的方法处理为有机肥料或饲料的,只要把这些生物垃圾集中起来与其他垃圾分别投放,不仅可以减少环卫部门在清运过程中的能源与人力消耗,还能节省大量的填埋占地,避免蚊蝇等害虫的孳生,并能够变废为宝。 回收各种废弃物 所有的垃圾都能变成资源,生活垃圾中的废金属、废玻 璃、废织物、渣土等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北京的生活垃圾 中,每天约有180吨废金属可回收。铝制易拉罐再制铝,比 用铝土提取铝少消耗71,的能量,减少95,的空气污染。废 玻璃再制玻璃,不仅可节约石英砂、纯碱、长石粉、煤炭, 还可以节电,减少大约32,的能量消耗,减少20,的空气污 染和50,的水污染。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可使一个 灯泡照明4小时。不过,有毒废弃物要特别注意分类处理。 实验室、医院的废弃物不应与其他垃圾混同弃置,装涂改液、 指甲油、发胶、杀虫剂等的瓶罐,废旧日光灯管、油漆桶等 混在垃圾里填埋都会造成污染,最好集中起来,交给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举手之劳战胜垃圾公害 垃圾分类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新闻界、民间环保组织和每个公民对此同样也负有重要的责任。我们可以向邻里、同学或亲友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有条件的话,配合街道搞宣传板和分类垃圾箱;可以帮助环卫部门及物业管理部门建立分类垃圾清运回收渠道;还可以向各级政府部门呼吁或建议实施垃圾分类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尽快建立分类垃圾的回收体系。 无论在什么地方卡什么时候都不要乱扔垃圾,应该把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的垃圾以及有害垃圾分开。 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和有害物。可回收物里的剩菜剩饭、菜叶菜帮、瓜果皮核可用于堆肥;牙膏皮、铅皮、铜铁、罐头盒、易拉罐、一次性餐盒、塑料包装、塑料袋、纸盒、广告纸、包装纸、报纸等都可再加工;而有害物如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油漆、废药品等不能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应该收集起来专门处理。 当然,除了垃圾分类外,还应该向亲友、同事宣传环保知识。 如果家中养花,可以把厨房里的菜叶、果皮等制成肥料。利用厨房垃圾制作堆肥,其实不太难,也不一定会臭气冲天,可以用一般的塑料桶,把底部打一个洞,做成简易的有机堆肥桶,在桶底铺上六七厘米厚的土(不能用黏土),再把果皮、菜叶、骨头、剩饭等物的水分沥干后,平铺在桶里,上面再铺土压实,避免臭味逸出,就这样层层叠放,最后再铺一层七八厘米厚的土。 要注意的是,堆肥桶一定要加盖,并用重物把盖子压紧,不让空气进入,才能把肥料“闷熟”。此外,堆肥桶底部流出来的液体是最佳肥料,可以用于养花、种菜。在堆肥桶底部安装口径适当的水管,接上瓶子就可以轻松承接渗出物,也可以避免臭味散出。 要让有机堆肥更加“营养均衡”,可以把一些鱼鳞、虾壳、鱼肚等煮熟后,沥干水分加在其中,或加入做豆浆剩的豆渣,以增加堆肥中的蛋白质。 在节约资源、减少垃圾方面,办公室里也有许多事情可以做。 凡是纸袋、信封,可视情况重复使用。例如,用过的纸袋可 以作为公文存档用,就不会浪费新的纸袋了。 尽量少用一次性制品。例如,自己带饭盒、筷子、勺,不用 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筷子等。 凡是办公室所使用的纸张文具,尽量选购再生纸制品,如, 笔记本、信纸、打印纸、复印纸等,至于笔则尽量使用可换笔芯 的自动铅笔、圆珠笔或钢笔,以免制造更多的垃圾量。 在办公室也可以进行垃圾分类。在办公室里准备几个垃圾 桶,将纸张、塑料和其他垃圾分开。 无污染旅游 当你去郊外游玩或者旅游景点旅游时,要少用一次性用品,减少垃圾量。用过的食品、饮料包装、果皮以及吃剩的饭莱等,不要乱扔,以免污染、破坏自然环境。总之,在你游玩过的地方,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这是现代人的文明旅游。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在茫茫太空里,有一颗爱的行星,她养育着所有的生命,她就是地球母亲,如今她已伤痕累累,银河中传来她痛苦的呻吟。现在,我们的地球母亲已不堪重负,我们作为她的儿女,应该为她做些什么呢, 在北京市西北郊中国农业大学校园里,有这样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它之所以取名为地球村,就是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可供繁衍生息的村庄,每个地球村民都必须善待地球,这是每个地球村民的责任。不然,人类就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村庄。正因为这样,地球村的叔叔阿姨们在做着许多的对环境有利的事情。他们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也称为“5R”生活方式: 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Re-evaluate——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Recycl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Rescu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为了宣传绿色生活方式,让绿色生活方式的理念成为广大公民的日常行为,他们制作电视片,每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播出的《环保时刻》就是他们制作的。他们还编写书籍,出版了《公民环保行为规范》、《儿童环保行为规范》,告诉人们善待地球,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很多事情。 当然,他们一直和垃圾分类有着不解之缘。从地球村成立伊始,他们就开始了一场持久的垃圾战役。从1996年春起,他们一直把传播Recycle(回收利用)观念,推动垃圾分类系统的建立,作为主要工作之一。 这些年来,他们在垃圾分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他们进行了垃圾分类的调查研究与宣传教育。1996年 4月间,他们组织志愿者对北京的垃圾处理情况,进行了20多天的跟踪调查,对现有的垃圾处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了解;并走访和咨询了有关的专家20余人,写出了调查报告。1996年6月6日,《北京青年报》发表了由地球村撰写的整版环保专号“跟着垃圾走一圈儿”。随后在诸多报刊由地球村主办的专栏里发表了一系列垃圾分类的文章,1996年在《中国青年》第11期环保专号上发表《中国青年绿色行动宣言》和《中国青年绿色行动守则》,倡导垃圾分类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为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独立制作的专栏《环保时刻》和《绿色文明与中国》中宣传垃圾分类,并引起其他媒体对垃圾分类的广泛关注,如配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万家灯火》栏目、北京电视台《每日观察》等栏目以及《光明日报》等20余家报刊的采访,传播垃圾分类的观念。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讲演以及在“消费者日”和“科技周”的街头咨询等活动,普及垃圾分类回收基本知识。在1997年6月5日还与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女记者与环保论坛”,并向全国新闻界发出了《向垃圾公害宣战》的倡议书。 他们还开展垃圾分类活动。他们通过具体的宣传、组织和协调工作,在北京市西城区大乘巷居委会建立起垃圾分类试点,帮助居委会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好处,动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投放,后来又协助北京市宣武区环卫局在宣武区建功南里实施垃圾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绿色社区的试点。此外,他们还积极参与废电池的回收。 他们帮助一些中小学和大学在校园设置分类垃圾箱,进行垃圾分类。1997年 4月22日,他们与北京7所大学组织了以绿色回收为主题的活动,设置了一些垃圾分类箱和宣传板,请路人把自己的垃圾带出来分类自己投放。 他们还曾用生物垃圾制成的肥料种植蔬菜。 为了让垃圾能够变废为宝,他们想尽办法,疏通回收再生渠道。他们曾联系光彩技术公司到试点学校、居民区定期拉走废塑料;联系企业处理废电池等。他们还联系光彩技术公司为6所高校、3所中学和2所小学捐赠了80多个三色分类垃圾桶,使三色垃圾桶进入了中国的校园里。 他们不仅仅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而且积极向政府建议,促进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1997年春,他们向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曲格平送交了关于垃圾分类的提案,人大、政协两会都给予了积极反馈,并将提案转发至有关部委。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专门召见了地球村的负责人了解垃圾分类的情况。1999年1月,他们又向政协提交了《关于回收处理废电池的提案》。 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地球村在垃圾分类方面的种种努力,并不是都取得了成功,但他们没有气馁,他们仍在孜孜以求地寻求适合的途径来建立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一条有效的途径,是建立绿色社区。绿色社区是绿色生活方式的承载体,它超出了垃圾分类的范围,在更全面的意义上建立了公民参与环保的机制。公民只有提高环保意识,更全面地参与环保,才能自觉地把垃圾分类变成日常的行为。 地球村所做的工作得到了很多很多人的支持。许多人都在力所能及地默默无闻地为环保添砖加瓦。这里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一些平凡的人。但他们的作为是那样感人。 这里有一个外号叫“100年不烂”的老奶奶的故事。这位老奶奶名字叫张志新,她是全国总工会的离休于部,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一辈子热心于公益事业。她看到北京市街道上到处飘着一些塑料袋,有碍首都形象,便开始捡拾塑料袋,并把它们放到垃圾箱里。后来她听一位环保专家说,这些塑料袋是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界很难分解。就是埋到地里,100年也烂不掉;如果埋在农田里,对农作物危害也很大,牲畜误吃了残存的塑料薄膜,也会得病,甚至死亡。她问环保专家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专家告诉她:一种方法就是尽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另一种办法就是把废旧塑料收集起来,送到炼油厂去炼油。 张奶奶听了这位专家的一番话,心里非常高兴。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用或尽可能少用塑料制品。她每次到农贸市场去买菜,都是自己带着篮子和提包。卖菜的人给她用塑料袋装菜,她马上制止对方说它:“别,别~我可不要你的塑料袋。你知道吗,这东西埋到地里100年都不会烂~”因为她每次都对卖菜的人这样说,所以人们慢慢就都认识她了,也都知道她从不要塑料袋包装,只要她一开口,卖菜的人就抢先说:“这塑料袋‘100年不烂’~”以后,卖菜的人一看到她就说“‘100年不烂’的老太太又来了”。从此,她便有了这个并不太雅致的外号。 这位老奶奶的第二个实际行动就是,天天收集废塑料袋子。她每天把这些废塑料袋搜集起来,捆在一起,找地方存放。有人不理解地说:“这位老太太离休以后有吃有喝,钱也够花的,可她不在家里享清福,偏要跑出来拣破烂。”开始,家里的人也想不通,都常劝她说:“政府都没人管这些事,你一个老太太操这份心于什么。”老奶奶说:“这叫保护环境,保护北京的市容~每个人都应该这样做。我只是先从自己做起罢了。”在她的影响下,家里人慢慢也都支持她的这项工作了。她女儿每周都把在自己住处收集起来的一大包废塑料带给妈妈;她的侄子住在清河,也经常把附近的废塑料制品收集起来送给姑姑。 她收集的废塑料制品越来越多,原来的地方已经放不下了。于是,她东奔西走,四处联系,终于找到了顺义县的一家炼油厂,并且找到了一家民营运送废塑料制品的公司,定期将她收集起来的废塑料运往炼油厂。她还特地跑到炼油厂了解利用废塑料炼油的全过程,并带回来一大瓶炼好的油,拿到学校进行(宣传。但她最初怎么也不曾想到,那家运送废塑料的民营公司后来资金发生了困难。她便和女儿一起,慷慨地从自家并不多的积蓄中拿出了200O元钱,帮助这家民营公司。她说:“大家伙回收废塑料的积极性可高啦~不管有多大困难,我们也要继续干下去~”现在,又一家企业——北京舒乐鹏远移动垃圾箱有限公司在帮助张奶奶运送废塑料。 上面讲了地球村和张奶奶的故事,他们都正在为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尽一份力。但是,垃圾分类以及整个环境保护都需要每个人的参与。环境保护不只是政府和企业应该做的事,不只是某个组织、某个个人应该做的事,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一份义务和责任。像张奶奶那样,我们都做垃圾分类、回收以及环境保护的志愿者。 我们每个人都是环境灾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更是环境灾难的治理者。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选择绿色生活来参与环保,善待地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垃圾分类,循环回收;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只要你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是善待地球,善待自己。 农村垃圾 垃圾围城,讲的是城市的垃圾问题。是不是农村就不存在垃圾问题了呢, 过去,农村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垃圾总量不多,垃圾中可循环或可分解的东西居多,如菜皮可喂鸡,泔水可喂猪,其他的可以用来堆肥。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垃圾基本上是一种自生自灭或放任自流的状况。 现在农村也正逐渐面临着和城市同样的垃圾问题,特别是在沿海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农村垃圾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垃圾中不可降解物大量增多,塑料袋和塑料薄膜的使用和丢弃越来越普遍,如不解决这些垃圾的出路,农村迟早会淹没在“白色污染”之中;二是垃圾数量猛增,不仅仅是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也迅速增加,江苏省无锡市郊的一个村庄,5天内竟倒出建筑垃圾400多吨;三是垃圾来源多极化,城里的垃圾往农村堆,村里自己还产生垃圾,作为垃圾的“终端”,“村级垃圾”猛增。这种情况如任其发展,“垃圾围村”不用太久就会出现,那将是非常可怕的。 最近,有记者对长江三角洲的一些农村的垃圾问题进行了采访,所见所闻令人担忧。 在苏南某市的倪浜村,中午时分,记者亲眼看到一位沈姓老人悄悄走到村后,把两包垃圾扔进了河里。烈日当头,发黑的河水里飘满了白茫茫的垃圾袋,蚊蝇嗡嗡。村头一角,堆满了村民们扔出的废物:饭盒、方便面盒、饮料瓶、酒瓶、易拉罐等,记者仔细一数,光丢弃的塑料烟盒就有75只。垃圾堆在烈日的暴晒下散发着臭气。倪浜村是富裕村,一年的产值近亿元。走进村庄,光溜溜的水泥路直通一座座豪华的住宅,但这样的村子传出如此“民谣”:“屋内穿绣花鞋,出门套大雨靴。”说的就是垃圾遍地,环境太差。 在浙江省某县的西镰村,1999年橘子丰收,除上市出卖,不少人家吃到今年5月还堆积如山。本来,过剩的橘子可以下田作基肥,可眼下的橘子都“穿”起塑料“衣衫”,已经发霉变烂,不易从塑料套袋里取出来,于是大多弃之户外,臭橘子水沿着村头的小沟淌进小溪、小河。 “村级垃圾”的泛滥,制约了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使农村的生产和生活失去环境安全这个基本条件,实现现代化也变成一句空话。 正因为这样,一些农村已开始了对垃圾的治理。山东省烟台市南部山区的邹家村,这是一个只有800人的村子,过去人们几乎都没有听过“垃圾”这个词儿。不管什么废物,都能派上用场:家里偶尔改善一下生活,剩的骨头、鱼刺、贝壳什么的,都捣成粉末喂了鸡,烂菜叶子也都喂了猪,打扫院子堆起来的尘土柴草也都沤了肥料。现在各家的垃圾可不同了:什么盛方便面的塑料袋子、一次性塑料餐盒、废旧的塑料玩具、破化肥袋子、烂塑料薄膜、破玻璃瓶子、烂西瓜皮、烂鞋烂袜子等等,就这样随便往村边的空地上一倒。天长日久了,到处是一堆一堆的,臭气熏天。后来,村委会特地聘任了两个环卫工人,负责打扫街道,清理垃圾,并进行分类处理。现在小山村可干净多了。 农村垃圾的治理和城市生活垃圾的治理一样,也要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道路,而不能只做简单的垃圾转移。 农村垃圾的治理还可以结合农村的特点,将垃圾处理与可再生能源结合起来。因为农村垃圾除了生活垃圾外,还有大量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如畜禽的粪便。有些养殖业专业村,由于禽畜粪便没有科学处理和利用,严重污染了环境。村里人虽然也觉得脏,空气污浊难闻,但习惯了,村外人则受不了,不敢进村。这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如果不妥善处理,既是污染环境的污染源,又是对资源的浪费。 现在许多农村已开始建设的“三位一体”或“四位一体”沼气大棚,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三位一体”模式是在日光温室(或大棚)内种植、养殖、粪便和生物垃圾处理与利用集成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和废物再生利用模式。“三位一体”结构由薄膜覆盖的温室、太阳能暖圈和沼气池等三部分组成。有的农户在温室旁又建有生活区,即包括温室、暖圈、沼气池和生活区四部分,故又称为“四位一体”。 “三位一体”的具体方式有很多,这里我们仅举一例: 沼气池是“三位一体”的核心部分,是废物转化和能量转化的关键生物反应器,它以生物废物(粪便、废水等)为原料,在温室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为生活(照明、炊事等)提供能源;同时沼气发酵残余物可以作为温室种植农业作物的优质有机肥。沼气池具有处理生物废物、消除污染、提供能源和肥料等诸多作用。一般农户在暖圈里养猪,在温室内种植蔬菜、花卉或小型果树等。 这种生产模式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废物,杜绝了环境污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牲畜粪便以及菜帮、菜叶等都在沼气池中得到无害化处理。 这种生产模式是资源节约型和资源保护型的生产模式。它利用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代替煤炭、柴草做燃料,保护了植被,节约了资源。利用沼肥作肥料,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农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增加,又可减少农药的用量,降低了农产品中农药和化肥的残留量,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适会于开发“绿色产品”。 总之,农村的垃圾和城市的垃圾一样,也要实施垃圾分类,综合处理。
/
本文档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是什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