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哲学依据

2017-10-22 11页 doc 29KB 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37433

暂无简介

举报
【doc】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哲学依据【doc】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哲学依据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哲学依据 第3卷第4期 2005年8月 红河学院 JournalofHongheUniversity V01.3NO.4 Aug.2005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哲学依据 蒋敏敏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97) 摘要:发展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六 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遵循了马克...
【doc】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哲学依据
【doc】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哲学依据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哲学依据 第3卷第4期 2005年8月 红河学院 JournalofHongheUniversity V01.3NO.4 Aug.2005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哲学依据 蒋敏敏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97) 摘要:发展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六 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遵循了马克思 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原理,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发展;协调;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C0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28(2005)04—0001—03 一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内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 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可持续发展理 论在新世纪的具体体现,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达到一 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体现出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产生重大影响. 1,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和超越. 传统发展观把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核 心,认为经济先发展,其他社会问题就可以随着经济 增长自然而然得到解决.在这种观点看来,”经济发 展问题实质上就是通过增加人均产出来提高国民收 人水平,使每个人都能消费更多.”2实践,这种 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经济主义”,其结果只是导致 “有增长无发展”,甚至出现了”恶的增长”的悖逆现 象.例如,有些非洲国家就曾有较快的经济增长,但 由于分配严重不公,激起了许多矛盾,社会动荡不安, 经济停滞甚至出现倒退.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 观的扬弃,同可持续发展理论一脉相承.它既看到了 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又强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仅应注重经济 指标,还要考虑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是一 个多维度的综合范畴. 2,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对人自身价值的反思 和认同.以前,我们在价值评价时往往过分强调个人 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而忽视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对 个人正当权益的保障.在”文革”那个动荡的时代,社 会主义民主遭到破坏,人们的合理需求得不到满 足,造成了许多畸形人格.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更给 我们留下深刻的教训,文学,文化的寻根引发了人们 对自身价值的反思.科学发展观正是和反思了 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 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 世纪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么发展的重大问 题.它坚持以人为本,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 论的基本内容,体现了社会对人自身价值的尊重和认 同,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并投人到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宏伟目标而奋斗. 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 科学发展观作为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要求自然,经济,社会和人之间的全 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一种辩证的发展观.科学 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尤其是马克思 有关生态的发展观,社会整体发展观和人的发展理论 等为思想依据和理论来源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马克思是探讨人类走上科学发展观的先驱. (一)人与自然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和妥善处理人与自 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一个显着特点.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自然界对人的制 约和人对自然界的能动改造的辩证统一.自然是人 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人本身是自然界 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 起来的.”懈人和自然的统一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一 定阶段上,这个过程既是自然的人化过程,也是自然 对人的异化过程.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由于受 收稿日期:2O05—04—28 作者简介:蒋敏敏(1982一),男,江苏溧阳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 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学研究. 2红河学院2OO5.4,科学发展观研究 短期利益的支配,时常不顾甚至违背自然规律去破坏 自然,导致现时代自然的人化和异化都达到了空前的 程度,促使人类不得不重新反思和审视人与自然的关 系.其实,恩格斯早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对此作 了深刻的阐述,他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 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报 复我们.”bJ5”在第一步都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 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 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这就是自然的 报复.”„4因此,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注 意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主张在生产力发展基 础上的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是 从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物质生活 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 活的过程”J8,他强调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 位,重视经济因素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作 用,”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 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5J】但马克思从未忽 视其他社会因素的作用,更不是经济决定论者.相 反,他始终把社会看成是一定经济形态的社会有机系 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自身等各方面的共 同发展.在马克思看来,”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 学,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但是,它们又相 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 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经济因素自身的发展并不 能脱离社会的整体发展,并且受到政治,文化等因素 的制约.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既看到了经 济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又认识到社会发展是基于经济 增长的各个领域,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当代科 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认为,社会发展与人的 发展作为两个方面的发展过程是相互作用的.一方 面,社会发展状况制约着人的发展.他指出,作为社 会主体的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体系之中,离 开社会的孤立的和抽象的人是没有的.他在《关于费 尔巴哈的提纲》中特别强调,费尔巴哈所分析的”抽象 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人的本 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L7另一方 面,人的发展状况又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在他看 来,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也 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人是社会结构体系的主体 承担者,作为客体的社会结构体系是在实践中形成 的,人们通过实践创造了自己的社会,同时又不断地 改造着社会.”要不是每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 也不能得到解放”.因此,社会发展的状况客观上规 定了人的发展所应达到的水平,否则新的社会结构体 系就会缺少新的主体承担者而难以维系.所以,马, 恩从他们的发展理论出发,展望未来,提出:”代替那 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 的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 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J3砖 三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树立科学发展观,关键要对发展有一个科学的认 识.从哲学上讲,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 的,静止是相对的.发展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但 它又不是事物一般的运动,而是向前的,向上的,推陈 出新的,发生质的变化的运动,也就是说,发展是特指 事物由小到大,由低级向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 变化过程. 从唯物辩证法意义上来说,发展应当是辩证的发 展,科学发展观就是辩证的发展观.理解辩证的发展 观首先要从辩证法根本规律的角度来认识.矛盾分 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对立统一规律是一切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规律.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 遍法则,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 本原因,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的内在矛 盾,旧矛盾的解决也就意味着新矛盾的产生;矛盾是 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辩证的发展观 实质上是矛盾的发展观,发展就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 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其次,辩证的发展观要从 “过程的集合体”,”系统的集合体”的角度来思考.任 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事物辩证的 发展应当是系统的,全面的,协调的发展,而不能是片 面的,畸形的,不均衡的发展.所以,在实际的发展过 程中,我们必须全面兼顾到系统构成的各个要素,从 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又应该是全面的,协调的 发展观.最后,辩证的发展观还要从连续,和谐,保持 一 定后发力的角度来认识.辩证法讲发展,就是要求 不间断的,连续的发展,任何事物健康的,正常的发展 都应当具有某种可持续性,保持一定内在的后发力. 因此,科学发展观又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又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 本观点和要求.?历史决定论.历史唯物主义强调 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和决定作用,社会 蒋敏敏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哲学依据3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着社会面 貌的变化,社会结构的更新,社会文明的进步.生产 力的发展是一切社会发展进步的内在的根本动力.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对落后的社 会生产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 的主要矛盾,发展生产力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 硬道理.”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 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9所以,党的十 六大又进一步把发展提到”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的高度.?历史辩证法.社会发展是辩证,矛盾的发 展,随着旧的社会矛盾的解决和新矛盾的产生,社会 处于不断地发展,前进的过程.社会发展就是不断解 决矛盾的过程.社会发展也是全面的,系统的发展. 社会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和统筹好 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社会发展还应当具有可持 续性.所以,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还要考虑到 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历史动力论.强调人民 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 观点.社会生产力归根到底需要人民群众去创造. 人类历史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形态 由低级到高级的飞跃就是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来实现, 他们既是社会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变革社 会制度的决定力量.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就必须充 分尊重群众的意愿,正确引导他们的思想;肯定群众 的主人翁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代 表群众的利益,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科学发 展观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符合时代发展的要 求和我们党的宗旨.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与时俱进的重大成果,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牢固树 立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要把它落实到行 动中去,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体现到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 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3. [2]海因茨?阿恩特.经济发展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 馆,1997:5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5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506. [7]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60.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4491. [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自正发] OntheTheoreticalOriginofthe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andPhilosoph yBasis GMin—min (ChineseandLiteratureCollegeofN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jing2100 97,China) Abstract:Developmentisan_importantissuethatthemankindpayscloseatte ntionto,andoneofthethemesofcur. rentera,itisanimportanttaskthatourpath?isinpowerandmakethecountryprosperous.TheThirdPlenarySessionofthe 16thParty. CentralCommitteeoftheparty,proposeshouldbeattherequestof??fivepiecesofpool”,establishandimplement roundway.Thescientificdevelop the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inanall— mentviewwhichourpath?putsforwardhavemet 出 enewdemandofdevelopmentofera,therealistiedirectivesignificancewithsignificance. Keywords:Development;Coordination;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
/
本文档为【【doc】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哲学依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