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创办武昌文华公书林的作用及意义

2017-12-05 6页 doc 20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创办武昌文华公书林的作用及意义创办武昌文华公书林的作用及意义 ? 张云芳 图书情报论坛2011年第3,4期(总第91,92期) 创办武昌文华公书林的作用及意义 摘要就武昌文华公书林的创办,阐述创办的时代背景,起源,过程,以及公书林的基 本特征,对现代公共图书馆建设的作用和影响,认为它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图书 馆的开始.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文华书院文华公书林韦棣华 19世纪6O年代后,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 传教士足迹从中国沿海逐渐向内地延伸,有"九 省通衢"之称的武汉是当时华中地区政治,经济 和文化中心,这就引起了传教士的极大兴趣,纷 纷接踵而至...
创办武昌文华公书林的作用及意义
创办武昌文华公林的作用及意义 ? 张云芳 图书情报论坛2011年第3,4期(总第91,92期) 创办武昌文华公书林的作用及意义 摘要就武昌文华公书林的创办,阐述创办的时代背景,起源,过程,以及公书林的基 本特征,对现代公共图书馆建设的作用和影响,认为它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图书 馆的开始.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文华书院文华公书林韦棣华 19世纪6O年代后,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 传教士足迹从中国沿海逐渐向内地延伸,有"九 省通衢"之称的武汉是当时华中地区政治,经济 和文化中心,这就引起了传教士的极大兴趣,纷 纷接踵而至.他们在武汉的传教与同伴在中国其 他地区的境遇一样,也是走街串巷,收效甚微. 迫切希望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传教方式. 不久,传教士在摸索中发现,创办教会学校, 培养传教人才,以教育之舟载宗教之道,是一种 有效传教方式.1871年1O月2日,美国圣公会 (DomesticandForeignMissionarySocietyoftheE— piscopalChurchintheU.S.A)威廉斯主教(Wil— liams,中文名韦廉臣)为纪念其兄长,美国圣公 会首位来华主教文惠廉(Boone,Wi1liamsjones), 在牧师颜永京(YenYunKiung)的协助下,在武 昌横街头创立"TheBooneMemorialSchool",中 文名为"文华书院".文华者,即文教士在华传教 的简称,暗含"文章华国",可谓中西合璧,恰到 好处. 文华书院最初是一所由美国圣公会提供经费 的寄宿学校,完全免费,还提供少量津贴(每人 每天6个铜钱).首批招收生5名,其中3名为正 式生.1887年10月17日,S?G?帕特里奇(中 文名贝鼎三)继任校长,之后,始终保持招生3O 名左右,教学内容为儒家经典和基督教教义, 1891年起学校增设英语课程,从此确定以英文教 育为主的方针.由于文华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英 文应用能力,适应了当时急剧发展的武汉工商业 和外贸事务的需要,受到了社会的欢迎.再之后, 文华书院招生由3O名左右增加到100多名.为了 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19世纪90年代学校迁到 74 武昌昙华林. 1889年,张之洞受命担任湖广总督,在武汉 大兴洋务事业.他以两湖地区特别是武汉作为洋 务事业的中心试验区,办实业,练新军,兴学校, 派游学,力图以"西学"补"中体"之不足,以 巩固清王朝统治.在他的推动和时代潮流影响下, 武汉办理洋务,崇尚西学,追求新知,蔚然成风. 在此背景下,美国韦棣华(MaryElizabeth Wood)女士来华创办文华公书林.1899年她到武 昌探望在此传教的胞弟时,受聘文华书院教授英 语,很快成为教会任命的专职教师.不久,她发 现文华校园内图书资料贫乏,教师缺乏教学参考 资料,学生亦缺少可参阅之书籍,而且在华中地 区的文化中心武汉,没有一座可供公众阅览的图 书馆.于是,她在文华书院主事者的大力支持下, 在学校设立了图书阅览室,陈列她四处搜集而来 的各种书刊,供人们阅读.随着社会的发展,韦 棣华敏感地意识到文华和武汉都需要一座真正意 义上的新式公共图书馆.为此,她专程返美就读 于纽约普莱特学院(PrattInstitute)和波士顿西 蒙斯学院(SimmonsCollege),专攻图书馆学,立 志将西方新式公共图书馆引入中国,以开通民智, 改造中国.为筹集兴建图书馆资金,韦棣华四处 奔走,据记载,获得约辞行美金2万余元.1903 年,韦棣华学成重返中国.在美国"妇女辅助会" (TheWomen'SAuxiliaries)和"教会期刊俱乐 部"(TheChurchPeriodicalClub)的帮助下,和 在文华书院主事者的支持下,利用这笔资金,在 文华书院内创建"文华公书林"(BooneLibrary). 取名公书林,深寓"公之于众",即非为文华独有 之意.1910年造价美金15000元的公书林主体建 张云芳:创办武昌文华公书林的作用及意义 筑建成,并于1921年扩建.之建筑成为当时文华 校园最漂亮的建筑,引来众多民众观看. 在韦棣华的力主下,文华公书林完全按照西 方新式公共图书馆模式办理,内设编目室,参考 室,阅览室,报纸杂志室,书库,孙公纪念室 (专藏商学书籍),罗瑟纪念室(专藏中国的西文 书籍),博物古物陈列室,实习室,图书馆学研究 室和斯托克斯大厅;拥有中文图书14834册,西 文图书22077册;所有图书以麦尔维尔?杜威 (MelvilDewey)十进分类法分类和排列;开架借 阅,免费向公众开放.文华公书林的创办,引起 了武汉地区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轰动一时 的重要事件. 创办文华公书林,标志着近代中国新式图书 馆的开始,在近代中国图书馆发展史上具有特别 重要的意义. 从性质上看,文华公书林是真正意义上的新 式公共图书馆.知名图书馆学家刘国钧认为,新 式公共图书馆与旧式藏书楼相比,具有三大特征. 其一,"自动",即动态流通性,"使其馆中之书皆 为人所阅读,而尤贵乎使人人皆能读其所当读之 读物."以此,"引起社会上人人读书之兴趣";其 二,"社会化",即以"所股份之人"为中心,不 光关注现在的读者,还关注发展潜在的读者,使 图书馆成为社会的文化中心;其三,"平民化", 即服务大众,"使凡有阅读之能力者,不问其年龄 阶级与性别之如何,皆得有其适当之读物."上述 三点,文华公书林完全具有,比如它所有的中西 文图书,期刊均公开陈列,开架阅览,凡武汉地 区各机构,学校及一般民众皆可自由阅览. 韦棣华和她的助手们不是枯坐待人来索取书 籍,而是结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将书 籍和期刊分批,分类展示,并编写索引,方便师 生借阅,引导教师和学生用书.为了扩大服务范 围,韦棣华请名家每月至少在公书林举行两次演 讲,邀请武汉地区各校师生前往,让他们了解公 书林,利用公书林.为了达到"人人皆能读其所 当读之书"的目的,韦棣华还在武汉的大学,中 学设立流动图书站,在文华校内和武昌大街上设 立公众阅览室,以便人们就近阅读.这种服务后 演变为"巡回文库",即将各类书籍"每五十册至 一 百册,装箱分送各个学校,机关陈列",定期轮 换,以便吸收更多的读者利用公书林.至1926 年,已有这样的巡回文库23处,颇受当地民众欢 迎. 客观地说,国内这一时期,还没有一间像文 华公书林这样的公共图书馆出现.19世纪中期, 传教士在上海设立的格致书院藏书楼,徐家汇天 主堂藏书楼等教会图书馆,主要以教徒和外国侨 民为服务对象,不向社会普通民众开放,尚不完 全具备新式公共图书馆的性质.至于维新变法时 期某些维新派创立的学会书楼,书藏(如强学会 书藏),虽与旧式藏书楼有所不同,但所藏之书以 宣传维新为主,读者也只限于会员和部分民众, 只能算作近代新式图书馆的雏型,而且随着维新 变法的失败,相继被关闭. 从时间上看,其他新式公共图书馆基本上是 在1903年文华公书林创建后陆续建立的.1904年 长沙知识界筹办湖南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于 1905年正式成立,次年,湖南巡抚庞鸿书认为该 馆"支藏群籍,输进文明,于劝学育才,大有稗 益",遂大力支持,并将之改为"湖南图书馆",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省立新式公共图书馆.1912 年8月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正式对外开放,1929年 9月与1926年建立的北海图书馆合并,称国立北 平图书馆,这是最早的国立大学新式公共图书馆 和最早的国立新式公共图书馆.1904年向公众开 放的浙江徐树兰的"古越藏书楼"(绍兴"鲁迅图 书馆"前身)和同年建成的商务编译所所长张元 济的涵芬楼(1924年改为东方图书馆,1932年被 炸毁),是最早的私立新式公共图书馆.教会所属 的新式公共图书馆,除文华公书林外,较早的是 191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的罗氏图书馆. 作为近代中国第一座新式公共图书馆,文华 公书林为我国新式公共图书馆的办理提供了基本 模式,对近代中国新式公共图书馆的建立起到了 示范,导引和促进作用.文华公书林及类似的新 式公共图书馆出现之后,于1910年,学部颁布 《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称图书馆 为学术之渊薮,可保存国粹,造就通才.各省据 此纷纷筹建省立图书馆,连偏僻如贵州地区也不 例外.1915年教育部公布《通俗图书馆》11 条和《图书馆规程》11条,对图书馆应开放供公 众阅览的职能已确认,还确立了私立图书馆的地 位.1930年的《图书馆规程》14条,1939年的 《修正图书馆规程》33条和1947年的《图书馆规 75 图书情报论坛2011年第3,4期(总第91,92期) 则》34条,明确了新式公共图书馆是开启民智的 社会教育文化机构,至此,新式公共图书馆的设 立和办理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法律依据.据1931 年中华图书馆协会统计,全国图书馆已有1,527 所,其中国立1所,省立49所,县立私立921 所,学校附设413所,机关附设89所,专门54 所.到抗战前的1936年增为5196所,达到民国 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顶峰.追根溯源,这一切 与文华公书林有着密切的关系.饮水思源,今人 不能不怀念100多年前韦棣华女士和她的助手所 作的积极努力和重大贡献,不能不怀念文华书院 主事者当年的开明态度及远见卓识. 参考文献 l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湖北省志?教育.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2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校史.武汉:华中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3 3[美]柯约翰(Coe.JohnL),黄政辉译.华中大 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校友总会,1992 4毛坤.悼韦棣华女士.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 3卷,1931(3) 5刘国钧.近代图书馆之性质及功用.金陵光12卷, l921(2) 6沈祖荣.在公书林过去十九年之经验.文华图书馆 学专科学校季刊1卷,1929(2) 7谢灼华.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武汉:武汉大学出 版社,1987 8严文郁.中国图书馆发展史——自清末至抗战胜利. 北京:中国图书馆学会,1983 张云芳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资料中心主任. 通讯地址:武汉市珞喻路152号.邮编430070. (来稿时间:2011-05-26) …一0?(>?'!,)?(>?'>…(>?()?o?(>?<>?<>? (>?<>?<)?<)?<>.().<)?C)<>?C>?<>? <>?<><>?<>?<>??<>?<>(>? <>?<>… (上接第7O页) 参考文献 1贺巷超.汉代佣书业产生的历史条件.辽宁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2凌云.两汉时期的佣书活动.出版发行研究, (1) 3陈德弟.魏晋南北朝兴旺的佣书业及其作用. 教学,2004(11) 2004刘孝文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通讯 地址:河北承德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邮编 历史067000. 和艳会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馆员.通讯地址同 4郑仕德.中国图书发行史.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上. 版社,2009 5张高评.宋代雕版印刷之政教指向.成大中文, 76 (来稿时间:2011-04—14)
/
本文档为【创办武昌文华公书林的作用及意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