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word】 精子肉芽肿误诊原因

2017-12-20 8页 doc 24KB 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963767

暂无简介

举报
【word】 精子肉芽肿误诊原因【word】 精子肉芽肿误诊原因 精子肉芽肿误诊原因 ? 654?临床误诊误治2010年7月第23卷第7期ClinicalMisdia~’nosis&Mistheraov,Vo1.23,No.7.July2010 2年期间就遇到5例,查阅近2年国内文献报告病例60余 例,因此Kimura病临床并非很少见.j. 2.2临床特点头颈部皮下组织肿块占76%,局部淋巴 结受累31%,100%,腮腺,颌下腺受累43%,肾脏受累 12%,16%…,也有发生在腹股沟,肘部,扁桃体,耳后乳 突部,上眼睑等部位的报告,...
【word】 精子肉芽肿误诊原因
【word】 精子肉芽肿误诊原因 精子肉芽肿误诊原因 ? 654?临床误诊误治2010年7月第23卷第7期ClinicalMisdia~’nosis&Mistheraov,Vo1.23,No.7.July2010 2年期间就遇到5例,查阅近2年国内文献病例60余 例,因此Kimura病临床并非很少见.j. 2.2临床特点头颈部皮下组织肿块占76%,局部淋巴 结受累31%,100%,腮腺,颌下腺受累43%,肾脏受累 12%,16%…,也有发生在腹股沟,肘部,扁桃体,耳后乳 突部,上眼睑等部位的报告,伴局部瘙痒,色素沉着改变, 也有Kimura病致脑动脉狭窄伴脑梗死的病例..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是本病最具 有诊断意义的指标,常超出正常几倍至十几倍.本组 除1例嗜酸粒细胞轻度增高,余4例嗜酸粒细胞均达0.20 以上,其中1例高达0.46,为首次治疗后13年复发病例,1 例颏下病变嗜酸性粒细胞在治疗中增至0.50,同时双侧 颈部淋巴结显着增大,提示疾病仍在进展中.血清IgE亦 可增高,本组1例IgE1200U/ml.病理组织学是本病主 要确诊手段,其特点为腮腺,淋巴结,皮下组织中可见大量 嗜酸粒细胞增生和浸润,有显着的淋巴滤泡样结构形成, 滤泡生发中心活跃. 2.3鉴别诊断Kimura病在病理上要与血管淋巴组织 增生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症鉴别’,后者主要以血管增生 为主,没有淋巴滤泡形成,病变组织很少纤维化.在诊断 名称上Kimura病容易与骨嗜酸性肉芽肿混淆,后者是 Langerhang组织细胞增生症,儿童多发,病变局限于骨骼, 有溶骨性改变.还应与淋巴瘤,腮腺肿瘤,淋巴结结核 及转移性恶性肿瘤相鉴别,尤其是涎腺肿瘤. 2.4误诊原因Kimura病病史平均5.5年,有的长达数 l0年,肿块直径5,10cnl,最大可达20cm,早期确诊较为 困难,术前误诊率高达90%以上.本组5例术前均有 误诊,术前血常规检查均提示嗜酸粒细胞增高,应对临床 诊断有所提示,但嗜酸粒细胞的变化往往不能引起医生充 分重视,尤其对Kimura病认识不足.1例13年前左侧腮 腺病变手术切除术后报告嗜酸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l3 年后右侧发现腮腺区无痛性肿块,界限不清,外周血中嗜 酸性粒细胞达0.46,术前也未曾考虑为此病,以腮腺混合 瘤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确诊.本病有一定临床特点,结 精子肉芽肿误诊原因 王兔林,葛玲,汤元杰,张荣华,沙斌,黄俊富 合病史,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及病变主要发生在头颈部,累 及大涎腺和周围淋巴结,因此在头颈部包块,涎腺病变的 诊断时应考虑此病的可能,亦应引起头颈颌面外科医生的 重视,提高对Kimura病的认识. 2.5治疗方法本病的治疗方法有局部手术切除病变, 术后行放疗,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化疗药物等治疗.肿物无 明确包膜,边界不清,术后容易复发.术后放疗推荐的最 佳剂量为3O,40GY,<30GY易出现复发;化疗用于病变 广泛,多部位发病多用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 春新碱,泼尼松)和单用环磷酰胺的方案.本组4例术后 行放疗,其中1例放疗仍不能控制病情发展,血嗜酸粒细 胞仍持续增高,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后嗜酸粒细胞降至正 常范围.也有应用细胞毒药物环孢素,乙酮可可碱等治疗 的报道.本病为良性病变过程,一般预后良好,但较易 复发,治疗后的疾病复发率在15%,40%. [参考文献] [1]曹高健,潘升华,孙庆丰,等.右颈部Kimura病1例并复 习文献[J].医学研究杂志,2006,35(11):108-110. [2]付胜奇,邢红霞,张在强,等.Kimura病致脑动脉狭窄伴 梗死并文献复习[J].临床误诊误治,2008,21(4):90? 91,封3. [3]叶星,曹燕平.木村病1例[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8,15(10):591. [4]曹经一,韦萍,于鹏,等.Kimura病临床表现与病理[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9,23(1):22—25. [5]刘喜玲,袁健,于飞,等.颌面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 床病理特点与诊断[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8,24 (8):486-488. [6]谢慧君,蔡德巍,钱金锋,等.木村病4例临床诊断体会 [J].实用l临床医药杂志,2008,12(2):108—109. [7]WangYS,TayYK,TanE,eta1.TreatmentofKimura diseasewithcyclosporine[J].JDermatologTreat,2005,16 (4):242-244. (收稿时间:2010-04-09) [摘要]目的总结精子肉芽肿的诊疗经验,以减少或避免误诊.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2009年收治的 11例精子肉芽肿的临床资料,力求通过病史,l临床常规检查明确诊断,减少误诊.结果11例中,6例在泌尿外科误诊为 结核并行抗结核治疗,4例在普外科诊断为结核,l例在肿瘤科误诊为淋巴瘤.本组均经手术切除肿块,病理证实为精子 肉芽肿.6例t次治愈,5例局部复发行二次手术治愈.结论精子肉芽肿常被误诊为结核,B超,CT,MR/检查对本病 仅可作为参考,多点穿刺活检有助于诊断. [关键词]精子肉芽肿;误诊;结核;淋巴瘤 [中国图资料分类号]R69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2?3429(2010)07-0654—02 作者单位:225003江苏扬州,武警江苏总队医院泌尿外科 精子肉芽肿,临床少见,位于附睾头尾部易误诊为结 核,位于输精管旁,腹股沟区易误诊为结核,肿瘤等,B超 误诊误治2010年7月第23卷第7期ClinicalMisdia~’nosis&Mistheratw.Vo1.23,No.7,July2010?655? 及CT,MRI检查缺乏特异性,常需手术切除肿块病理 确诊.我院2003—2009年收治精子肉芽肿78例,误诊11 例,占14.1%.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平均年龄33.67岁.左侧7 例,右侧4例,均为单侧.病史3周,7年.4例有外伤或 手术史. 1.2临床表现本组位于附睾头尾部无痛性阴囊内肿块 6例,输精管旁和腹股沟区肿块5例,肿块大小1.5, 24(3m.合并有腹股沟区胀痛,4例有午后低热,B超,CT 及MRI检查示:结核9例,淋巴瘤1例,间皮瘤1例. 1.3误诊疾病所有病例术前均误诊.6例阴囊内肿 块,在泌尿外科误诊为结核性肿物,经门诊抗结核治疗不 佳,人院行手术治疗;5例输精管旁和腹股沟区肿块,其中 4例在普外科误诊为结核性肿物;1例肿瘤科误诊为淋巴 瘤.11例均行手术切除肿块,经病理确诊. 1.4治疗结果位于附睾头尾部6例行附睾切除均1次 手术治愈;输精管旁和腹股沟区5例为普外科收治,术后 局部复发,转泌尿外科,经局部封闭和短期使用糖皮质激 素后肿块固定,3个月后行二次手术治愈. 1.5典型病例男,57岁.7年前患左腹股沟斜疝,疝 内容物为乙状结肠,行疝后壁修补术,术后3个月腹股 沟疼痛,有约直径1.0cm肿块,当时门诊医生误认为瘢 痕组织,未做进一步处理,随后6,7年肿块进一步长 大,尤其是入院前半年内肿块生长较快,肿块长至 24.0cm,位于左腹股沟区耻骨联合上方及左睾丸上方. 患者消瘦,盗汗,在多家医院就诊均诊断为结核,B超, CT及MRI检查均提示肿块为囊实性,中心区液性暗区; CT增强扫描不强化.抗结核治疗近半年无效,肿块生 长有增快趋势,穿刺抽出脓性稠厚液体.入我院后手术 切除肿块,中心为干酪样坏死组织,病理报告为精子肉 芽肿.3个月后复发,予糖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肿块固 定,返院再次手术治愈. 2讨论 2.1发病原因精子肉芽肿位于附睾头尾部的较常 见,大多与性激素分泌旺盛,精子活动强,慢性炎症刺 激,输精管狭窄,梗阻等有关’,常误诊为结核,行附睾 切除常可一次治愈,本组6例均为此类.手术或外伤致 输精管损伤,精子外溢,精子或其所含的抗酸性脂质成 分引起的异物反应是形成肉芽肿的病理基础. 2.2鉴别诊断附睾部精子肉芽肿应与附睾结核,慢 性附睾炎,精液囊肿等鉴别.附睾结核常继发于肾,前 列腺等泌尿系结核,肿块呈球形或不形,好发于附 睾尾部,输精管常僵硬增粗,病史长者可有输精管串珠 样改变,部分病例有破溃,全身症状有午后低热,红细胞 沉降率增快,结核抗体阳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等,但肿 块较小,病史短者有误诊倾向.附睾炎常急性发病,结 节常位于附睾头体部或整个附睾,患者可发热,局部疼 痛及触痛明显,B超检查可见血流丰富强回声,予抗生 素治疗效果明显.精液囊肿常为圆形,无疼痛及发热,B 超检查可见肿块呈液性暗区.精子肉芽肿常位于附睾 头尾部,有午后低热症状,局部无疼痛,大小0.5, 3.0cm,球形,质硬,B超检查为低,高回声不等,中心血 流不丰富,常误诊为附睾结核.若有局部外伤,输精 管结扎术,腹股沟疝手术史等应怀疑本病,穿刺活检有 助于术前明确诊断. 2.3误诊原因 2.3.1部分病例短期抗结核治疗肿块缩小,造成医患 双方认为抗结核治疗有效的错觉,但不能根治需手术切 除而造成误诊’. 2.3.2精子肉芽肿目前尚无统一的诊疗规范,其症状, 体征无明显特征,B超,CT及MRI检查缺乏特异性,主 要因为本病在不同病理时期,团块回声不尽相同’. 病变早期以血管扩张,充血,炎性渗出为主,B超呈低回 声,病情进一步发展,输精管周围纤维组织较前增生明 显,管壁纤维化,声学界面多,表现为中等回声.若病变 进一步发展输精管周围纤维组织较前增生明显,构成较 多的声学界面,超声图则呈高回声. 2.3.3手术或外伤致输精管损伤,所形成和肉芽肿发 病较隐匿,大多位于腹股沟区,且境界不清楚,常沿输精 管旁组织间隙生长.本组1例肿块长至耻骨联合上方 过中线有24cm,中心区呈液化,坏死干酪样,以致误诊 为结核;另有1例肉芽肿生长至髂外血管旁并伴有淋巴 结肿大,遂误诊为淋巴瘤. 2.4防范误诊措施有手术或外伤史,位于腹股沟或 输精管旁,肿块较大,沿输精管生长,抗感染和抗结核等 药物治疗无效时,应怀疑精子肉芽肿.B超,CT及 MRI检查对本病仅可作为参考,多点穿刺活检有助于诊 断.此外,对于怀疑本病者,明确诊断后,短期使用糖皮 质激素有利于肿块缩小,固定,然后行手术切除,避免 复发. [参考文献] [1]夏同礼.现代泌尿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2:401. [2]李辉,李荫田,孙卫兵,等.附睾精子肉芽肿15例报告 [J].大连医科大学,1998,2(2):44_45. [3]李国丰,张玉泉,石长江,等.附睾非特异性炎性结节 误诊为附睾结核13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1,1(2):209. [4]符海,陆萍,黄胜清,等.附睾精子肉芽肿超声误诊原 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0,13(4):310. [5]秦豪杰,李凡,翟仙敦,等.外伤性附睾精子肉芽肿法 医学鉴定6例分析[J].法医学杂志,2005,21(3):203— 204. (收稿时间:2010—04—14)
/
本文档为【【word】 精子肉芽肿误诊原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