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八章 垄断资本主义

2017-09-02 19页 doc 39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983143

暂无简介

举报
第八章 垄断资本主义第八章 垄断资本主义 第八章 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经历了它自身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从16世纪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此后,自由竞争逐渐向垄断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私人垄断的发展,资本主义各种固有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尖锐化,又产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本章主要论述垄断的形成和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从而揭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 ...
第八章 垄断资本主义
第八章 垄断资本主义 第八章 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经历了它自身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从16世纪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此后,自由竞争逐渐向垄断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私人垄断的发展,资本主义各种固有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尖锐化,又产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本章主要论述垄断的形成和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从而揭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基本特征 一、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所谓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产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集中是资本集中的结果和表现,资本集中是生产集中的前提和条件。它们是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 股份公司是资本突破私人资本数量有限性的主要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使资本更加社会化。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现在采取了联合起来的社会资本的形式而与单个的私人的资本相对立。因而,它的产生,表现为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迅速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大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以及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吞并和统治。 二、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必然引起垄断 (一)垄断的含义 所谓垄断,又叫独占,是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操纵和控制某一部门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原材料来源等,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成立的协定、同盟或者联合。垄断是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必然后果。垄断的形成与发展是以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为标志的。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或几个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的联合。垄断组织拥有的资本叫做垄断资本。 (二)垄断组织从萌芽到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当时自由竞争已发展到了顶峰,垄断组织开始出现,但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如在60年代美国工矿业和铁路运输业中出现了叫做普尔的垄断组织,参加的大公司通过订立短期协定规定共同价格,分配营业额和划分销售市场。德国在1857年出现了第一个卡特尔,到1870年已增加到7个。 2、第二个阶段是1873年经济危机以后到19世纪90年代。1873年的危机使生产集中加强,卡特尔又一度蓬勃发展。1890年德国卡特尔已增加到200个。但在当时卡特尔还不稳固。1882年美国出现了第一个托拉斯,即J?D?洛克菲勒的美李石油托拉斯。 3、第三个阶段始于19世纪末的经济高涨,延续到1900—1903年的经济危机。这个时期由于工业高涨和危机的交替,生产集中加速发展,垄断组织的发展势不可遏。它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工业部门,首先占领的是原料加工部门,并在经济生活中日益增大它的影响。以美国为例,这个以托拉斯作为主要垄断组织的国家1904年共有318个工业托拉斯,其中占资本总额5,6的236个托拉斯是1898年后建立的。这318个托拉斯吞并了5300个工业企业,拥有全部制造业资本的40,;这些托拉斯中有26个控制了各自部门生产的80,以上。到1900一1903年的经济危机时期,垄断组织已经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居于统治 1 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统治进一步扩展,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发生了新的变化,资本进一步集中,垄断程度进一步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垄断资本家的利润急剧增长,大垄断组织由于获取了大量的垄断利润而投资量剧增,这就使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为垄断资本家管理巨大规模的企业提供了可能性。同时,由于大企业获得了巨额利润,这就为其兼并其他中小企业、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促使垄断统治进一步扩展。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征 (一)垄断组织的形式 垄断组织有多种形式,最简单的形式是各企业之间达成统一购销价格的短期价格协定,这种形式很不稳定,它最早在1868年产生于美国。随着垄断的发展,出现多种复杂的形式: 1、 卡特尔 这是生产同类商品的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垄断市场、攫取高额垄断利润,通过签订各种协定(如划分销售地区、规定商品产量、确定销售价格等)所组成的垄断联盟。参加卡特尔的企业,要受所订的约束,违反者要被罚款并负法律责任,但各企业在生产上、商业上和法律上仍然保持独立。卡特尔只是一种初级形式的垄断组织,这种形式最早在1865年出现于德国。 2、 辛迪加 它是由生产同类商品的几个大企业,为了高价销售商品和低价购买原材料,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通过签订共同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材料的协定而建立起来的垄断组织。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生产上和法律上仍保持独立性,但丧失了商业上的独立性,原材料采购和商品销售业务均由辛迪加的总办事机构统一办理。这种形式最早出现的时间与卡特尔大致相同,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欧比较流行。 3、 托拉斯 这是由生产同类商品或者与该类商品有密切联系的许多大企业联合组成的,参加托拉斯的各企业在生产、商业、法律上都不再是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由托拉斯组织董事会及其委任的经理来统一经营全部商品的产、供、销及财务活动。托拉斯的领导权掌握在最大的资本家手中,没有担任托拉斯组织职务的其他企业主则成为股东。托拉斯是比较稳定和比较高级的垄断组织形式。这种垄断组织形式于1882年最先在美国产生,20世纪初迅速发展。 4、 康采恩 这是各种垄断组织形式中出现较晚,但更为复杂的一种高级垄断组织形式。它是以一两个实力强大的垄断企业为核心,把跨部门的、不同行业的许多大企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垄断集团。在康采恩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是作为核心的大工业企业或大银行。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康采恩日益成为最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 5、 混合联合公司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垄断统治的加强,垄断组织也出现了新的形式,即“混合联合公司”。“混合联合公司”是一种跨部门的多样化经营的新型垄断组织。“混合联合公司”的发展,是战后垄断资本的积累规模过度膨胀的产物,是在生产高度(垄断和资本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产生的新形式。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 1、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组织并由其掌握。 2、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融合生长形成金融资本并服务于金融寡头 3、由商品输出迈向资本输出。 2 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形成。 5、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已完成对世界领土的分割。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由一般的私人垄断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历的几个时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第一个时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20世纪初,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和战争期间,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走上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都空前地增加财政预算和军事采购,国有化有了很大发展,建立起一系列经济管理机构。这个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各国对国民经济的广泛干预与调节,表明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首次运用。不过,由于它是同战争直接相联系的,因此,人们对它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缺乏应有的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各种经济管制措施相继被撤销。到了20年代,各国大体恢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 2、第二个时期是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时期。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以及相伴而来的各种尖锐矛盾,使各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了极度混乱。主张由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的思潮由此兴起,其实际运用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政府为了摆脱危机,缓和国内矛盾,在工农业生产和销售、财政信贷、货币流通、居民生活、社会保险等方面进行干预和调节,并且收到了比较显著的效果。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时期为解决矛盾与危机被迫对国民经济实行调节,发挥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首次重大实践,因而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3、第三个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二战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再度转上了带有军事性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轨道,只是规模和程度远远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二战后初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又有很大程度的削弱。 4、第四个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广泛、持续和深入发展的时期。国家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已不仅仅限于应付战争和危机,而是运用各种措施,深入到社会再生产的各个领域。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而持续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产物。二战后,由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就同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尖锐化起来,这些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而引起的一系列需要由国家直接或间接干预解决的问题。 1、市场问题日趋严重,要求利用国家的力量来扩大国内市场。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急剧膨胀起来的社会产力,使社会产品大幅度增加,这同国内外市场日益相对狭小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要缓和和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借助国家的力量进行干预和调节,开拓国内市场,刺激需求增长,对过度膨胀的生产加以控制。同时,随着生产向国际化发展,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需要依靠国家的力量来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争夺国际市场。 2、社会化大生产以及一系列新兴工业的建立需要巨额投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如对传统工业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等。这些都需要投入巨额的资本,单靠私人垄断资本是不能承担的。特别是有些新兴工 3 业部门像宇航工业,不仅投资数量大,而且风险也大。还有些投资诸如对传统工业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投资,利润率较低,也阻碍私人垄断资本投资的积极性,都需要由国家资助和进行投资。 3、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客观上要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进行调整和改变,尤其是国民经济中新兴工业部门不断增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日益错综复杂,更需要进行社会规模的调节与协调,这只有借助于国家干预经济才能实现。 4、科学技术开发与研究的社会化,使私人垄断资本无力承担开发与研究项目。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各个科学技术领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一项科学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部门的庞大的科研人员的协同配合,需要投进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此外,一些不能直接获利的基础理论的科学研究,防止和消除现代化生产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一切都是私人垄断资本所不能或者不愿意承担的,只能由国家来承担。 上述种种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是垄断资本利益的需要,但必须借助于国家的力量,于是私人垄断资本便日益发展成为国家垄断资本。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然是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因而根据结合的不同情况,它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或组成部分。 (一)国有垄断资本 国有垄断资本是国家通过财政手段集中起来并用于剩余价值生产的货币。国家手里集中的货币中,只有那些用于经营国有企业或用于调节经济的,即投入价值增殖运动中的那部分才成为资本,而国家用于维持行政开支和军费的那部分自然就不是国有垄断资本。国有垄断资本是高度社会化的资本,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三种基本形式中,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它的形成和发展说明,随着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资产阶级国家愈来愈把更多的生产力据为已有,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 (二)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表现为国家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一个企业范围内的结合。在这种形式中,国家以资本所有者的身份与同样作为资本所有者的垄断组织合作经营企业。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的结合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从所有权、经营管理到利润分配等方面都体现出国家和垄断资本直接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三)国有垄断和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 国有垄断和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是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第三种基本形式,也是主要的形式。在这种形式里,资本运动的主体是私人垄断资本。与国私共有垄断资本不同的是,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的结合发生在企业外部,是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从狭义的所有制观点来看,私人垄断资本在这种结合中,并不改变它的资本占有形式。但是,它的运动形式却改变了,即私人垄断资本已从过去的单独运动变为与国有垄断资本的结合运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包括的三个组成部分,也就是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三种基本形式,共同构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总体。在这三种基本形式中,国有垄断资本是起主导作用的,它参与并调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但是,应当强调的是,和国家密切联系的私人垄断资本仍是在社会资本中占主要地位的资本形式,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因此,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就成为典型的、基本的、大量存在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的产生和发展,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没有危及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它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是为了加强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更好地保证垄断资本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维护垄断资本主义。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它所包含的三种基本形式体现了国家与垄断资本的结合。这种结合使资本社会化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这种资本社会化的高度发展丝毫没有改变资本的本质,即生产资料作为资本的性质。无论资产阶级国家以什么形式与垄断资本相结合,这种结合都是在资本主义所有制范围内的结合。因为,在这种结合中资产阶级国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它的阶级本质,它只是作为国家垄断资本的人格化,以总垄断资本家的身份进行这种结合的。 2、国家与垄断资本的结合运动使资本的运动在国有垄断资本的参与下受到国家的调节。这种结合运动的目的在于国家作为总垄断资本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共同榨取、共同瓜分高额垄断利润。资产阶级国家首先保证私人垄断资本能够得到更高的垄断利润,同时,也通过税收集中部分资金用于对整个社会经济进行的调节。 3、国家作为垄断资产阶级的总代表,不仅作为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发挥作用,在参与社会再生产中保证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且在它作为上层建筑起作用时,也是以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作为依据来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但是,作为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表,它毕竟是与个别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集团不同。国家在它的全部经济与政治活动中,必须考虑资产阶级特别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总体利益,也必须考虑到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顺利运转,乃至资本主义制度的命运。因此,在必要时它会采取某些缓解垄断组织与非垄断成分的中小企业和个体生产的矛盾、劳动与资本的矛盾等社会矛盾的措施。它在必要时也会从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出发,对某些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集团进行一些抑制。但是,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垄断资本的根本利益。综上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国家和垄断资本相结合进行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取得更高的垄断利润;同时,国家从资产阶级特别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出发,采取各种措施调节经济,调节各阶级和阶层的关系,以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转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两重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关系所允许的范围内,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高度发展而在生产关系方面作出的重要变革和调整,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要求,因而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由于个别资本量的有限性而造成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资本主义国家中,老的基础工业部门大规模的更新改造,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庞大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耗资巨大的尖端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实验,大范围的环境治理和改造等方面,都会受到个别私人垄断资本数量不足的限制。国家可以运用从社会取得和集中自己手中的巨额资本,使那些私人垄断资本无力承担或无力全部承担,但是对社会再生产又十分必要的经济活动得以进行,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私人资本局部利益的狭小界限,发展了社会生产所必须的投资多、风险大、利润无保证的各种经济部门的基础设施,促进了落后地区的开发,使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趋于合理,为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创造了必要条件,并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3)国家运用各种方式干预经济,特别是“经济计划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进行综合性的调节,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 5 度上得以协调实现,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又是垄断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机器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企图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取高额利润的一种形式。它的产生并没有超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丝毫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日益庞大的社会化大生产仍然要服从于垄断资产阶级狭隘利益的追求,使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进一步加深,因而具有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主要来自税收。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财政支出的增大,财政赤字日益严重,这就使广大人民的负担越来越沉重,例如美国政府1991年财政赤字高达3000亿美元,最终都只能由广大劳动者来分担,这就进一步削弱了本来已相对缩小的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使日益扩大的社会生产同消费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导致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危机周期缩短。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财政、货币政策,扩大政府开支来刺激经济发展,必然导致财政赤字和滥发货币,造成长期通货膨胀。而支持经济发展的购买力大多数是靠预支未来的购买力,使得进入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停滞膨胀”局面,即经济发展停滞、缓慢,并伴之以通货膨胀。进入80年代,经济停滞趋势更明显。经济的“滞胀”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各种矛盾激化的重要表现。 (3)国家借助于发行公债来增加财政收入,并支持私人信贷膨胀,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其结果形成了公私债台高筑,加剧了财政金融危机,这就大大地削弱了经济发展的力量。 (4)国有垄断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效率低下,造成严重亏损,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包袱。 第三节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原因 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资本主义国家调节经济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要求国家参与和干预社会经济活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不但要求资本规模越来越大,而且对社会再生产中相互协作与协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个人资本越来越无力单独创建和经营社会化的大企业,因此产生了许多个人资本直接联合起来的股份公司,进而产生私人垄断。当私人垄断组织容纳不下继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式代表——国家终究不得不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 (二)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国家不得不参与和干预社会经济活动 资本主义经济的盲目运动,周期性地产生社会范围的经济危机,给社会的经济、政治等方面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危害。面对日益加深的危机,依靠私人资本的力量已无法解决,而不得不要求借助于国家的力量进行干预。尤其是1929一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通过不同方式,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来取各种“反危机”措施,虽然对缓和危机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基本矛盾的发展,要求国家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 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加强意味着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的迅速发展,二战后逐步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更对生产社会化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生产社会化发展到很高的程 6 度,从而推动了基本矛盾的发展,使资本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日益迫切。这就迫使国家不得不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转;同时,也迫使垄断资本的运转不能不依赖于国家。 (四)市场机制的缺陷,需要政府的于预和调节加以纠正 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到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完全是按照亚当?斯密所理想化的“看不见的手”。 即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的。1929一1933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不但粉碎了单纯依靠市场自发力量调节社会经济使之达到均衡的神话,也使市场的缺陷充分暴露出来。市场缺陷的主要表现是:(1)市场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通常伴之以资源的浪费,使配置结果不合理。(2)竞争导致垄断,断使市场效率下降,而市场本身无力消除垄断,这就需要国家出面干预,限制垄断,保护竞争。3)市场调节具有短期性、微观性特征,它不能展示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方向,对于特殊的社会发展目标如充分就业、缩小贫富差距等也显得乏力。这就要依靠国家的宏观计划和政策来解决。(4)市场运行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容易导致无序和混乱,进而引起经济震荡,这就需要国家凭借其特殊地位来制定规则,建立秩序,保证市场正常运行。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节的内容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调节经济的范围也愈来愈广。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已经体现在社会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其中最为主要的有以下方面: (一)调节宏观经济 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普遍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的调节。 宏观经济调节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方面: 1、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变量,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大都通过经济计划和经济杠杆对总供给与总需求进行调节,以期达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增长,所分配的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均衡增长,货币供给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均衡增长,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需均衡,原材料供需均衡和国际收支均衡,进而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 2、调节物价。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经常出现的现象,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都把稳定物价作为政策目标之一。因此,资本主义国家除根据通货膨胀的类型及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物价稳定政策外,还对垄断性商品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实行直接价格管制。 3、调节就业。资本主义国家慑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空前严重的失业问题,战后各国都将充分就业作为政府的基本目标。所谓充分就业,通常是指失业率不超过4,的就业状况。资本主义国家根据宏观失业和微观失业两种范畴,分别实行了宏观就业政策和微观就业政策。宏观就业政策主要是利用各种宏观经济手段,“贸平”经济波动,消除周期性失业;微观就业政策主要是消除造成失业的各种微观因素,如为劳动力地区流动提供种种方便和津贴,对劳动者进行技术、职业等。 此外,反周期性经济危机也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内容。 (二)市场经济活动 在市场竞争导致私人垄断出现的情况下,国家必须通过立法手段和竞争政策来确立竞争秩序和规则,规范市场经济活动。从19世纪末开始,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始颁布实施了“反托拉斯法”、“反卡特尔法”、“反垄断法”、“公平竞争法”等。目前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法规体系已相当完备。各种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调节国民收入分配 7 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由于垄断资本对高额利润的追求和市场竞争的作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悬殊愈来愈大,阶级矛盾更加尖锐。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稳定,缓和日益突出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对国民收入分配的调节。其主要表现是:(1)通过税收制度,如累进所得税、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制度,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2)政府对低收入阶层实行救济或提供优惠政策等。(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雇主和职工投保、国家资助等方法,对生活水平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实行救助,使一时或永远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得以维持基本生活。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补贴和社会救济三部分组成。 (四)国家垄断资本参与资源配置过程 一是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直接向私人垄断组织提供进行生产所需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如国家以低廉的价格向私人垄断组织出售或出租国有企业或国家资产,为私人垄断资本提供生产资料;国家通过给予津贴直接为私人垄断组织提供资助;国家通过提供优惠贷款帮助私人垄断组织解决部分资本来源,等等。二是国家直接投资。如国家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科学研究,为私人垄断组织提高资本技术构成创造有利条件;国家投入巨额资本发展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为私人垄断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国家用大量资金发展教育和社会保险,从而参与私人垄断组织的劳动力再生产等。三是国家积极开辟国内外市场。在国内,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组织大量订货,为它们提供一个有保证的市场;在国际上,国家通过国有垄断资本的输出来为私人垄断组织开辟市场。 (五)提供和保障公共产品和服务 对于关系到全社会公民整体利益的产品,或者是在市场调节下私人部门不愿提供或无力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是由国家承担即运用国家财力来兴办。国家一方面建立国有企业直接提供这类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向私人企业补贴,由私人企业来提供这类产品和服务。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卫生、铁路、邮政通讯、电力、城市基础设施等部门大部分为国家所有,由国家直接管理和经营。 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节的主要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通过国有企业、国私合营企业、国家对私人企业给予各种形式的补贴和补助等方式直接对社会生产进行干预外,还通过以各种经济政策为主的调节方式,对宏观经济进行广泛的调节。当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调节所采取的主要方式有: (一)财政政策 作为国家调节经济手段的财政政策包括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由于财政收支是宏观经济平衡的变量之一,国家收入和支出的变动会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因此财政政策就是政府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或税收以调节经济的政策。 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是依据凯恩斯主义制定的、以“逆经济风向行事”为特点的财政政策。当社会总需求不足、失业增加、经济不景气时,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或称赤字财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但不增加以至减少税收,以刺激需求扩大,带动供给增加,提高就业和生产总水平。反之,当社会需求过度,物价水平持续上涨时,政府则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减少政府支出,不改变乃至增加税收,以抑制总需求,降低就业和总生产水平。通常采用的办法是,调整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采购量、调整政府的转移支付水平以及调整税率。 (二)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根据确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管理调节利率和信贷资金供应以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货币政策作为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像财政政策一样,也是按“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社会总需求不足时,中央银行就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买进政府债券、降低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率)以增加货币供应量和降低利率来促进投资和就业;反之,就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卖出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率)以减少 8 货币供应,提高利率来压缩投资和就业。 (三)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是资本主义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有意识地调节工资、利润和其他收入的政策,是国家对分配领域的政策干预。收入政策的目标之一是企图克服物价与工资的螺旋形上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为了引起总需求的变化。但总需求变动不仅影响就业和产量,而且会影响工资和价格。在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总需求的扩大会带来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工资增加,资本家又会抬高物价。因此物价与工资可能会出现螺旋形上升,国家收入政策的直接目标,就是想借助对工资和物价的管理,制止通货膨胀和实现社会稳定。收入政策的另一目标是调节收入分配。政府对工资的控制直接影响工人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工资水平一定时,物价高低又决定利润大小。所以,政府通过确定最低工资等政策措施可以起到调节工资与利润的相对份额的作用。 (四)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政策 除了上述的几个方面外,国家调节经济的政策手段还有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既然是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表,在对待中小企业上,自然也是反映垄断组织利益的。但它从垄断资产阶级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出发,也不得不对一些垄断组织的过分行动进行某种约束,提出一些安抚与稳定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如颁布反托拉斯法令、规定在国家采购和国家贷款方面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优惠,等等。为了标榜对中小企业的关心,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专门设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局之类的政策机构,负责对中小企业提供财政支持和贷款担保,帮助中小企业培训管理人员,为中小企业提供国内外市场信息,等等。这些做法不仅是出于对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和就业等方面作用的考虑,也是出于对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稳定考虑的。 (五)经济计划化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在生产社会化与资本社会化的条件下,垄断组织的生产和经营是有计划的,恩格斯和列宁当年都提到过托拉斯本身的有计划性。但是,通过经济计划来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1929一1933年大危机爆发后,资产阶级国家为了缓和危机以维持和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开始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因而出现了反危机性质的短期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全面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制定中长期计划,用经济计划化的方法,追求国民经济较长期的稳定发展。法国在经济计划化方面起步较早,自1947年莫内计划开始已经实施了9个国民经济中长期计划,1989年起已开始实施第10个计划;日本自1956年起已制定了多次中长期计划,如“经济自立五年计划”、“70年代后期经济计划”、“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新经济社会七年计划”、“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1988一1992”。美国虽不制定国民经济计划,但总统在竞选时都要提出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措施,就任后每年1月要向国会提交一份经济报告,这些经济报告与法国和日本的计划有相同之处。经济计划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资本主义国家调节经济除上述方式外,还有法律和经济管制等手段。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立法和司法调节经济活动的强制性手段,它对规范市场经济活动,保障市场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经济管制也是调节经济的强制性手段。经济管制包括对外经济管制和对内经济管制,并且无论对外对内都有直接管制和间接管制之分。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除非常时期外,一般实行间接经济管制。 9
/
本文档为【第八章 垄断资本主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