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论中国居民膳食结构与国民的体质

2017-10-13 4页 doc 16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8501

暂无简介

举报
论中国居民膳食结构与国民的体质论中国居民膳食结构与国民的体质 摘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5000多年的历史;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其中饮食文化历史悠久,从始前猿人的茹毛饮血,到现今所倡导的“绿色、健康、均衡”,悠悠岁月,形成了中华文明独特的膳食文化,并影响了东亚及东南亚的许多地区。膳食为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提供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膳食结构的好坏也与居民的体质有着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 中国农业 膳食结构 社会发展 国民体质 合理膳食 一、中国的地理特点及主要农作物分布特点。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领土南北跨纬度广,...
论中国居民膳食结构与国民的体质
论中国居民膳食结构与国民的体质 摘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5000多年的历史;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其中饮食文化历史悠久,从始前猿人的茹毛饮血,到现今所倡导的“绿色、健康、均衡”,悠悠岁月,形成了中华文明独特的膳食文化,并影响了东亚及东南亚的许多地区。膳食为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提供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膳食结构的好坏也与居民的体质有着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 中国农业 膳食结构 社会发展 国民体质 合理膳食 一、中国的地理特点及主要农作物分布特点。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领土南北跨纬度广,其中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中国地表高低起伏,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中国大部分地区季风更替明显,冬季气流主要来自高纬大陆,盛行偏北风,夏季气流来自低纬海洋,多吹偏南风。中国农业种植历史悠久,农作物中小麦和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 冬小麦在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种植广泛,集中产区则以秦岭—淮河以北,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和山西5省为主,其次是长江中下游的安徽、四川和江苏等省份。春小麦分布以长城以北及青藏高原以北地区为主。水稻, 集中产区主要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平源、丘陵地区。玉米,是中国最主要的杂粮,在粮食作物中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其分布范围很广,其中以吉林、山东、河北、辽宁、四川产量最多。高粱,以东北平原最为集中,其次为黄河中下游和淮北平原一带。谷子,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直至黑龙江的地区。 二、社会的发展对中国传统膳食结构的影响。 国民膳食结构是指居民消费的食物种类及数量的相对构成。在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兴衰往往决定王朝的变迁。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居民以谷物为主膳食结构。但近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由谷物为主到肉、蛋、禽动物性食物食用率大幅度提高,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食物链由过去的粗粮为主,少量肉食进入到精细粮、肉类食物参半的时期。以上海市为例,1950年到1960年,居民的粮食消费量呈上升趋势,到1965年后呈快速下降趋势,并经过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到1980年后又是一次大幅度下降,直到1998年。而水产、肉类、蛋类、乳品、油脂、蔗糖等的消费都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1950年,居民能量70%左右来源于碳水化合物,20%左右来源于脂肪,大约有10%来源于蛋白质。到1980年蛋白质的摄入相对比例平稳,而脂肪的摄入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从50年代的20%,到60年代10%左右,而80年代达30%左右。 三、膳食结构对国民体质的影响。 国民体质是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国民体质指数反映了一个国家国民总体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20世纪的医学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人类因此战胜了许多疾病,如在二十世纪初,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主要是传染性疾病,如流感、白喉、肺结核、肺炎等,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抗生素等药物的产生,这些疾病得到控制,人类寿命得到提高,但影响人类的疾病也悄然发生改变。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冠心病、脂肪肝、痛风、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肥胖症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些都对国民体质造成重大影响。在中国西安召开的全国心理健康指导与教育科普工作研讨会上介绍,中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 群只占总人口数的15,,与此同时,有15,的人处在疾病状态中,剩下70,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其中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不合理是其重要因素之一。还是以上海市为例,1950年,居民能量70%左右来源于碳水化合物,20%左右来源于脂肪,大约有10%来源于蛋白质。到1980年蛋白质的摄入相对比例平稳,而脂肪的摄入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从50年代的20%,到60年代10%左右,而80年代达30%左右,因此导致肥胖和超重比例的日益上升。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从1950年到1985年是一路下降,到1985年时已经接近零,而心脏病、脑血管病、癌症的死亡率在增加,特别是上世纪的80年代增长迅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粮食消费、碳水化合物摄入、传染性疾病都在不断下降,而动物性食物消费增长,禽肉类及油脂类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使居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不断上升。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达到营养均衡。 1、继承传统,博采众长。 中医在养生保健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经验,独特的理论。《黄帝内经》里强调天人相应,针对一年四季人们如何调理、补护人的五脏六腑,如何顺应自然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作了科学的讲述,提出了营养平衡,顺应自然生态,达到人与自然合谐的饮食观。《素问-脏气法时论》讲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五常政大论》也指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全面概述了饮食的主要组成内容。其中,以谷类为主食,肉类为副食,用蔬菜来充实,以水果为辅助。人们必须根据需要来取之,这样调配饮食,合乎人体健康。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以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疏,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说明饮食调配得当,五味和谐,则有利于机体消化吸收,滋养脏腑、筋骨、气血,因而有利于健康长寿。 2、加大广大群众对营养学、养生学宣传力度。 中国地域差异大,民族众多,风俗习惯迥异,地区间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在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情况下,相当多的人对合理膳食认识不够,导致高能食物摄入过多,如油炸类,肉类等,谷物、水果、蔬菜,植物性蛋白摄入量性对偏少,钙铁锌锡维生素等摄入量明显不足。城乡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营养不足多发生于偏远贫困山区,如在山大沟深、多旱少雨的宁夏南部山区,这里农村青少年饮食单一、营养不良问题较为普遍。2010年,当地靠天吃饭的农民年人均收入刚刚超过3000元,用于孩子营养投资的钱捉襟见肘。每天在山路上来回奔波的孩子们,吃的早饭、午饭只是几块馍馍,寄宿的学生则日复一日重复着面条、面片搭配土豆丝、土豆块的生活。而营养过剩多发生于垃圾食品泛滥的大中城市,中国城市儿童、青少年已经全面进入肥胖流行期,如北京等大城市则更是儿童肥胖的“重灾区”。近5年来,中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仍在继续增长,而且增长得很快,5年增幅达到12,到15,,过多吃肯德基,麦当劳,导致许多孩子体重偏重,甚至肥胖。危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所以必须动员全国媒体、专家和社会力量,向大众传播保持合理膳食的知识,来培养大众的健康生活方式,减少慢性疾病产生。 3、加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创造健康的饮食环境。 近些年来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出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三聚氰胺奶粉、毒大米、苏丹红红心鸭蛋、地沟油、双汇瘦肉精事件以及近期台湾地区塑化剂风波等无不使人们忧心忡忡,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各部门要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落实部门责任,加强执法力度,完善食品安全法。为人们创建好的食品环境。真正做到 “吃的放心”、“吃的健康”。 总之,调整膳食结构、做到科学、营养均衡,提高国民体质,不仅是国家政府的事,也 是每一位国民自己的事。所以,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公民都应该学习营养学常识,合理科学调配膳食结构,吃出健康,强身健体,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黄帝内经》 《素问》 《苏州医学院学报》
/
本文档为【论中国居民膳食结构与国民的体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