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坎地沙坦联合联合胺碘酮治疗.doc 李润生

坎地沙坦联合联合胺碘酮治疗.doc 李润生

2018-03-03 5页 doc 16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4283

暂无简介

举报
坎地沙坦联合联合胺碘酮治疗.doc 李润生坎地沙坦联合联合胺碘酮治疗.doc 李润生 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 阵发性心房纤颤86例临床观察 李润生 {摘要} 目的 讨论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6例阵发性心房纤颤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加用坎地沙坦,疗程均为一年。比较两组治疗后第3)6)12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和治疗后第6)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 治疗后第3)6个月治疗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分别为87%和80%,高于对照组的84%和7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2个月后,治...
坎地沙坦联合联合胺碘酮治疗.doc 李润生
坎地沙坦联合联合胺碘酮治疗.doc 李润生 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 阵发性心房纤颤86例临床观察 李润生 {摘要} 目的 讨论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6例阵发性心房纤颤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加用坎地沙坦,疗程均为一年。比较两组治疗后第3)6)12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和治疗后第6)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 治疗后第3)6个月治疗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分别为87%和80%,高于对照组的84%和7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77%,对照组为5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第6个月和第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分别为(39.8?1.4)mm)(38.3?1.9)mm)(37.5?1.6)mm;对照组为(38.7?1.7)mm)(38.7?1.7)mm)(39.8?1.5)mm,两组治疗12个月后左心房内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预防心房颤动复发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胺碘酮,并有延缓左心房扩大的作用。 {关键词} 坎地沙坦;胺碘酮;阵发性心房颤动;窦性心律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心律失常之一,在首次诊断的房颤中,阵发性房颤约占30%-40%,阵发性房颤由于其发生及终止均较突然,患者多有较明显的心悸等症状,而且房颤一旦发生,心房的电重构和解剖重构即启动,从而导致“房颤诱发房颤”的恶性循环。因此, 积极控制阵发性房颤的发展,是临床处理阵发性房颤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对8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者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阻断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进行阵发性房颤的预防治疗。现将结果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1)一般:2008年4月—2010年3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中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监测诊断为阵发性心房纤颤86例,均为心房纤颤反复发作,每次持续时间少于7天,可自行终止,每年发展超过3次。排除病程不足3个月和年龄大于70岁的患者;在安静休息时患者心率小于66次/分钟、血压低于100/60mmHg、左心房内径大于50mm、心功能?级和电解质紊乱的患者也排除;并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急性心包积液和甲状腺机能亢进所致的心房颤动患者。 (2)分组:将8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男22例,女21例,平均年龄(56?7)岁,平均体重指数(24?2)kg/?;有高血压病16例(1级7例,2级7例,3级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1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8例,特发性心房颤动7例,原发性心肌病2列;病程1—5年;按NYHA诊断心功能?级15例,?级20例,?级8例。?对照组:43例,男20例,女23例,平均年龄(57?9)岁,平均体重指数(24?2)kg/?;有高血压病17例(1级10例, 2级6例,3级1例),冠心病9例,风心病7例,特发性心房颤动9例,原发性心肌病1列;病程1—4年;心功能?级13例,?级21例,?级9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体重指数、心功能分级和高血压病分级等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治疗组3例,对照组4例因不良反应等原因未能坚持到研究终点,故可统计例数治疗组40例,对照组39例。 2.方法 (1)用药方法;86例患者中,高血压病者均正规降压治疗,使患者到达目标血压,冠心病者予正规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均接受的胺碘酮治疗,即第1周0.2g,3次/天,第2周0.2g,2次/天,第1周0.2g,1次/天,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150mg,1次/天。两组均持续用药至12个月。 (2)安全检测及观察:要求患者避免饮酒,每个月门诊随访1次,服用期间如心悸、胸闷、头晕则立即于医生联系,并就近做心电图和血压检查,研究期间若出现呕吐、腹泻等应查血钾水平。每6个月检查肝功能,行胸部X线透视1次。所有患者均与服药后6~12月复查心脏彩超,由专人测量左心房内径。并统计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时窦性心律维持情况。观察期12个月。 (3)有下列标准之一者终止观察:?用药至12个月,有一次以上的动态心电图检查证实为心房颤动发作;?低血压;?ALT升高大于正常的2倍;?甲状腺功能不正常;?Q-T间期大于0.5秒或出现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果 1.治疗后两组窦性维持率的比较:治疗后第3、6个月治疗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87%(35/40)、80%(32/40),对照组分别为84%(33/39)、71%(28/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77%(31/40)、58%(23/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两组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比较:治疗组治疗12月后左心房内径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间治疗后左心房内径的比较(mm,x?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6个月 12个月 对照组 39 38.70?1.70 38.90?2.10 39.80?1.50 治疗组 40 39.80?1.40 38.30?1.90 37.50?1.6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不良反应:?低血压治疗组出现1例,对照组无;?窦性心动过缓治疗组3例,对照组4例;?Q-T间期延长治疗组2例对照组3例;?ALT升高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治疗组因ALT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而退出2例,对照组1例;?对照组2 例治疗7个月因AMI死亡;?两组均未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肺纤维化和甲状腺功能异常。 讨论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临床上采用?类和?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病灶和抑制电重构备受重视,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来抑制组织学重构往往被忽视。近年来在使用此类药物对心血管病特别是冠心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系统心房重塑和纤维化在房颤发病中的作用得到普遍认同{a}。血管紧张素?(Ang?)介导心房颤动的形态学底物心房间质纤维化的形成,抑制Ang?可以逆转心房颤动时心房重构的发生。Ang?受体阻断剂通过对RAAS的干预,阻断Ang?介导心房重构的进程,可预防或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 本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胺碘酮治疗,并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彩超平均左房直径比较,发现治疗组着治疗后心脏彩超平均左房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证实坎地沙坦对治疗阵发性房颤卓有疗效,其机制有可能是通过阻断RAAS系统,减少心房重塑、抑制纤维化,改善激动传导的延迟,从而预防或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本结果还提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药物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预防房颤发生的药物,通过减少房颤的发生而减少房颤引起的栓塞、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从而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A} 刘彤,李广平,左房扩大与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进展,临 床心电学杂志。 2005.14:212-214
/
本文档为【坎地沙坦联合联合胺碘酮治疗.doc 李润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