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关于幼儿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的访谈与思考.doc

关于幼儿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的访谈与思考.doc

2017-10-13 4页 doc 15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6065

暂无简介

举报
关于幼儿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的访谈与思考.doc关于幼儿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的访谈与思考.doc 关于幼儿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的访谈与思考 [摘要]幼儿参加兴趣小组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但是这多是家长的意愿,并非幼儿本身的兴趣,这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家长在进行教育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认识年龄特征,遵循教育规律;善于观察、了解孩子,使教育行为从从众走向个性化。 [关键词]幼儿教育;兴趣小组;兴趣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8-0062-02 [作者简介]王萍(1971―),女,福建福...
关于幼儿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的访谈与思考.doc
关于幼儿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的访谈与思考.doc 关于幼儿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的访谈与思考 [摘要]幼儿参加兴趣小组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但是这多是家长的意愿,并非幼儿本身的兴趣,这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家长在进行教育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认识年龄特征,遵循教育规律;善于观察、了解孩子,使教育行为从从众走向个性化。 [关键词]幼儿教育;兴趣小组;兴趣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8-0062-02 [作者简介]王萍(1971―),女,福建福清人,本科,福建省福清市实验园教师,一级教师。 21世纪的孩子拥有比他们的父母辈优越得多的教育条件,孩子上幼儿园后,父母更是重视一切培养他们的机会,送孩子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各种兴趣班也就这样“粉墨登场”了。这种市场需要是形形色色的兴趣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那么,是否应鼓励孩子参加兴趣小组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和访谈。 一、不容乐观的现状 (一)送孩子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活动成为社会普遍现象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95%以上的中、大班幼儿在参加一种及以上的兴趣小组活动。有的在社会教育机构(如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有 的是送到专业教师家里,有的是请家教。那么,是否所有的幼儿都需要上兴趣班呢,一位中学生的家长这样告诉我们:“我的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不爱运动,我们就鼓励他多运动,所以也就没有让他参加艺术兴趣班,一直到孩子上五年级的时候,他自己想学绘画,我们就送他去学了,进步很快。”另一位中学生的家长这样说:“我的女儿5岁就开始学钢琴、舞蹈、绘画、英语,到现在我发现她学跟不学没什么两样,简直是浪费。” (二)送孩子参加兴趣小组更多的是家长的意愿 关于送孩子参加兴趣小组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有以下几个:(1)让孩子多一点学习机会,多受些艺术熏陶;(2)不想周末的时候孩子老待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3)孩子想上;(4)大家都这样,所以也去了。调查统计表明,出于孩子意愿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的比例不到20%,参加兴趣小组活动与否更多是家长的原因。在对家长的访谈中,有位家长说:“我们小时候没有机会学的东西至今仍是个缺陷,我简直是个艺术盲,现在条件好了,让孩子多学点,长大以后也有点艺术上的兴趣爱好,自己快乐。”他的孩子这样说:“我喜欢画画,但是爸爸还要我学钢琴,烦死了。”在对兴趣班指导教师的访谈中,有的教师说:“有的孩子很用心,也感兴趣,有的孩子简直就是在应付家长。”问卷和访谈的结果引起我们这样的思考:家长潜意识里的意愿决定着孩子的活动。 (三)良莠不齐的兴趣小组 目前,兴趣小组主要有各种机构、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等聘请专业教师来指导,还有一部分是送到专业教师家里进行个别或者小组辅导,教师水平良莠不齐,兴趣小组的质量也就良莠不齐。调查发现,兴趣 小组缺乏规范化管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有的学科没有幼儿教材,教师就用小学的教材,甚至采用成人教材或自编教材。(2)师资。大部分指导教师是非幼儿专业的老师,他们对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并不十分了解,在教育上容易出现问题。此外,教师的职业道德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教师对孩子尽职尽责,不计报酬,有的教师缺乏责任感,完全是营利性的。(3)班级环境。大部分兴趣小组是混合班,年龄跨度大的有六岁,教师无法顾及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没有适宜的教育,兴趣培养就是空话了。(4)功利性质严重。成人急功近利的思想异常突出:兴趣小组的成绩几乎都是以作品或考级来衡量的,家长在评价孩子参加兴趣小组的收获时脱口而出的是:“孩子会„„孩子目前是什么什么几级了„„”当问及孩子是否感兴趣的时候,多于半数的家长无法确定。很多家长说:“平时也没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反正到时间他就去了。”调查发现,兴趣小组活动对训练结果的追求要远远高于过程。而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过早的技能技巧训练得不偿失。 二、思考及建议 家长的教育观念、育儿态度在某种角度上决定孩子一生的发展,家长总是有意无意地让孩子顺着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因此,家长建立成熟的教育观念,使教育从盲目走向理性是家庭教育的关键。 (一)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 把孩子当成未来社会的人才进行培养,为孩子将来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打下基础。 (二)认识年龄特征,遵循教育规律 孩子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每一个年龄段都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那么也就有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教育和环境必须遵从孩子特有的发展规律,这样孩子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发展。 (三)善于观察、了解孩子,使教育行为从众走向个性化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论”对人的智能提出了这样的看法: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八种智能组成。因此,家长要善于观察,了解自己孩子的各方面的潜能,给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孩子的潜能常表现在对有关问题的领悟上,个体差异跟天赋有关,在幼儿期表现得比较明显。如有的孩子对节奏很敏感,有的孩子对动作的学习掌握很快,等等。对于孩子某些方面的天赋,家长应适当提供相应的环境刺激,引发其兴趣。教无定法,只有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总之,幼儿阶段是一个人心智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教育必须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以幼儿主体性的生活为中心开展教育。过早、过多地对孩子进行机械的艺术技能训练,只能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尤其是那些以赚钱为目的的兴趣班,不但不利于幼儿正常的学习与成长,也不利于他们对艺术真正的感受与理解。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架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刘丽玲.家长送幼儿上兴趣班的心理[J].学前教育研究,2003(3).
/
本文档为【关于幼儿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的访谈与思考.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