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汇编]吕晓一西方音乐通论复习重点

2018-02-18 7页 doc 20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871676

暂无简介

举报
[汇编]吕晓一西方音乐通论复习重点[汇编]吕晓一西方音乐通论复习重点 1、欧洲古代音乐:西洋音乐调式 1.自然大调(没有任何升降) 1 2 3 4 5 6 7 1 2.和声大调(降低音阶第VI级) 1 2 3 4 5 b6 7 1(上向下行都是如此) 3.旋律大调(仅在下行时降低音阶的第VI、第VII级,上行时仍是自然大调) 1 2 3 4 5 6 7 1 b7 b6 5 4 3 2 1 4.自然小调(没有任何升降) 6 7 1 2 3 4 5 6 5.和声小调(升高音阶第VII级) 6 7 1 2 3 4 #5 6 6.旋律小调(上行时升高音阶...
[汇编]吕晓一西方音乐通论复习重点
[汇编]吕晓一西方音乐通论复习重点 1、欧洲古代音乐:西洋音乐调式 1.自然大调(没有任何升降) 1 2 3 4 5 6 7 1 2.和声大调(降低音阶第VI级) 1 2 3 4 5 b6 7 1(上向下行都是如此) 3.旋律大调(仅在下行时降低音阶的第VI、第VII级,上行时仍是自然大调) 1 2 3 4 5 6 7 1 b7 b6 5 4 3 2 1 4.自然小调(没有任何升降) 6 7 1 2 3 4 5 6 5.和声小调(升高音阶第VII级) 6 7 1 2 3 4 #5 6 6.旋律小调(上行时升高音阶的第VI、第VII级,下行时还原VI、VII级) 6 7 1 2 3 #4 #5 6 (还原)5 (还原)4 3 2 1 7 6 2、欧洲中世纪产生基督教—现形式:日课,弥撒,唱颂称为圣咏。 格力高利圣咏:无伴奏,纯人声,拉丁文,即兴式,自然音阶(曲调平缓直声),表情严肃,服装朴素 3、五线谱—十一世纪意大利规多(GuiDu)(四线谱) 4、中世纪文艺复兴之初:复调音乐兴起,早期叫奥尔加农(2/3声部) 文艺复兴时期:宗教经文歌曲歌唱德国 改革派:马丁路德; 保守派:帕莱斯特里那,拉帝斯 5、巴洛克时期(17C中期—18C)装饰性华丽 宗教题材 第一部歌剧诞生《达芙妮》由Jacopo Peri 作曲,于1598年在佛罗伦萨上演 歌剧诞生于佛罗伦萨,成长于威尼斯,成熟于那不勒斯。 巴洛克 早期 最伟大的 蒙特威尔第 《奥尔菲斯》《阿里安娜》他的歌剧被认为是历史上的第一批歌剧,是意大利牧歌的奠基人,牧歌领域的集大成者 意大利造琴三杰 阿玛蒂(师父),斯特拉底瓦里(徒弟),瓜尔内里(徒弟) 意大利三杰:无伴奏合唱,歌剧,造琴 巴洛克时期音乐特征:通奏低音 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音乐家 “红发神父”安东尼奥?维瓦尔第(意大利)(器乐大协奏曲《四季》、协奏曲《鲁特琴与长笛》《荣耀经》)(协奏曲体裁定型化,古典小提琴协奏曲开始) 巴洛克时期法国 让吕力 第一位法国歌剧家,《阿尔西斯特》、《爱神与酒神的节日》《逼婚》《乡村绅士》《伊西斯》 拉莫 《和声学》《和声学的基本原理》奠定欧洲近代音乐和声基础,法国巴洛克时期早期最伟大 巴洛克晚期巨人,巴洛克时期两伟大 亨德尔 (先德后英) 伟大作曲家 清唱 《弥赛亚》《阿尔米拉》《米罗》 巴赫 巴洛克时期集所有音乐之大成 音乐之父 西方“现代音乐”之父 最伟大 “复调音乐大师” 《12平均律》钢琴 《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等,去世着音乐艺术巴洛克时代结束) 6、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18C初) 维也纳三杰=古典三杰 海顿(奥地利,交响乐之父)共108部, 《伦敦交响曲/乐》《“太阳”四重奏》《惊愕》《告别》《创世纪》《四季》 莫扎特(奥地利,音乐之神),11岁—歌剧《装疯卖傻》,三正歌剧《女人心》《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交响乐39、40、41 贝多芬(德国,音乐皇帝) 9部交响乐—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欢乐 有合唱; 钢琴曲《献给爱丽丝》《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最代表气质) 浪漫主义先驱(第六田园交响曲) 7、 浪漫主义时期: 舒伯特(奥地利,1797-1828)早起浪漫主义,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位巨匠,(艺术)歌曲之王, 《小夜曲》 《冬之旅》 《美丽的磨坊女》,声乐套曲2首,,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 韦勃 (德国,1885-1926)最擅长演奏单簧管,多种乐器。 歌剧《自由射手(《猎人合唱》)--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 歌剧《优兰特》《奥柏龙》 钢琴曲《邀舞》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和单簧管协奏曲 门德尔松(最幸福的音乐家,德国,“当代最优秀养的艺术家”, 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三《苏格兰交响乐》,第四《意大利交响乐》,《仲夏夜之梦》 舒曼(德国,诗人音乐家)欧洲浪漫主义时期最早进行音乐评论,创立了音乐评论, 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家特征:评论 《A小调钢琴协奏曲》,五大钢琴协奏曲之一, 《蝴蝶》《狂欢节》 钢琴组曲《梦幻曲》 情绪转化快 形成奏鸣曲形式:显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肖邦(波兰华沙,钢琴诗人,爱国音乐家),只写钢琴,首创器乐叙事曲 钢琴协奏曲《夜曲曲集》两首,A大调波兰舞曲《军队》,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C小调练习曲《革命》,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降E大调/升F大调/降B小调/降A大调夜曲 19世纪法国、意大利音乐 法:比才,《卡门》(欧洲音乐史歌剧上演率最高) 《阿莱城的姑娘》—狡猾 拉威尔(配器大师)《包莱罗》,配器《图画展览会》 *德彪西《大海》《月光》 意大利歌剧三杰: A( 罗西尼,意大利喜歌剧精神的化身,19世纪上半夜欧洲歌剧最高水准,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喜歌剧之冠,19世纪意大利戏剧代表作) 《威廉?退尔》 B( 维尔第(歌剧之王,歌剧宏大),26部歌剧 第一部《罗彻斯特》 《那布柯》 《弄臣》 《游吟诗人》、《茶花女》 C( 普切尼, 第一部歌剧《群妖围舞》 《图兰朵》 《艺术家的生涯》 《蝴蝶夫人》、 法:柏辽兹 幽默、坏、浪漫 《幻想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戏剧交响乐《罗密欧与朱丽叶》 歌剧《特洛伊人》 序曲《罗马狂欢节》 匈牙利:李斯特 钢琴奇才、英俊外表、大手、超凡记忆力、想象力、健壮) 钢琴之王/钢琴魔王,创立交响诗 《匈牙利狂想曲》《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 《12首高级技巧练习曲》、《6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 德:勃拉姆斯,浪漫主义作曲家,,勃拉姆斯1/2/3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贝多芬/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 小提琴协奏曲,《大学节日序曲》 奥地利: 老约翰?斯特劳斯(圆舞曲之父)《拉德斯基进行曲》 小约翰?斯特劳斯(圆舞曲之王),《美丽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艺术家的生活》 约瑟夫?施特劳斯 《蜻蜓波尔卡》 爱德华?施特劳斯 《永不停歇快速波尔卡》 民族乐派: 捷克:德沃夏克(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歌剧《水仙女》、 《新大陆》第九交响乐 捷克:斯美塔那(新捷克音乐之父),交响组曲《我的祖国》 芬兰:西贝柳斯(芬兰民族之魂),《芬兰颂》 俄罗斯:五人强力集团 巴拉基列夫为首,“艺术和现实的美学关系” 巴列基列夫,交响诗《塔玛拉》,钢琴幻想曲《伊斯拉美》 居伊,歌剧《高加索的囚犯》《威廉?雷克利夫》《上尉的女儿》 里姆斯基?柯萨柯夫 《天方夜谭》《野蜂飞舞》 鲍罗丁,《伊格尔王》,交响诗《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 肖邦钢琴创作感受: 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基调,人民民族因素生动的体现,深刻的抒情性,独特的、诗意的钢琴手法。(这个靠自己编了) 古典音乐(泛指西洋音乐) 区别于 古典乐(在浪漫之前),贝多芬是唯一一个是古典乐又是浪漫乐 巴洛克:亨德尔和巴赫 当时乐器不多,大风琴为主,常出现和弦 古典乐派: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宫廷贵族 浪漫主义: 乐器种类增多 民族乐派:柴可夫斯基《1812》 炮,结合多地小调, 《南斯拉夫进行曲》,三部芭蕾舞剧 《田园》 平静 暴风雨 《命运》 失聪后, 勃拉姆斯 第三交响曲第三乐章 听后感: 维瓦尔第的《四季》(红发神父)是写给小提琴的协奏曲,旋律优美,曲意清新,具有更强烈的形象感,浓郁的风格与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特质:华丽、复杂、藻饰、扭曲,着重于超现实和雄伟宏奇大有关系。 柴可夫斯基也作过一套《四季》钢琴套曲,从一月写到十二月,颜色一直不停变换,深深浅浅,绚丽而温暖,特别是六月的《船歌》,悠长的旋律像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使人联想到幽静而美丽的夏夜和着白桦摇曳的声响,在皎洁的月色下荡着轻舟的美丽画面。 《田园交响曲》分为五个乐章,分别为初到乡村的愉快感受、溪畔小景、乡民欢乐的聚会、暴风雨、暴风雨过后的愉快情绪。 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一开始以第一小提琴演奏、竖笛、双簧管、乐团逐渐加强音量到达一个高峰,接着是长笛,这样子的乐曲风格,会想成田园风光是很自然的事。提琴奏出优雅、愉悦的旋律;木管吹 起一缕轻风,一阵阵优美的旋律迎面袭来,眼前的一切渐渐开阔起来。 我最欣赏《田园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感觉自己常常能直接走进这音乐造成的境界之中, 那旋律有一种美丽的忧伤情绪,仿佛就是我自己伫立和漫步在田园中久久沉思的心境。 贝多芬在这里用长笛、双簧管和单簧管来模仿描绘鸟儿的歌唱,其轻盈的声音会使人立即联想 到可爱的小鸟和美丽的大自然风光。 第四乐章狂风暴雨,是田园交响曲“很不田园”的部份,也说明了田园交响曲并不是一首白描田园风光的标题音乐。贝多芬固然以优美的第二乐章与轻快的第三乐章充分表达田园式的心境,但第四乐章呈现的是“人”与“自然”因为风暴而产生的对立,充分显示隐藏在贝多芬田园风格下的心灵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对话, 而非人与自然的融合。 第五乐章重新回到温和的曲风,在这里,贝多芬一开始呈现出极为单纯的愉悦乐念。于是,透过整首田园交响曲从第一乐章到第五乐章之整体结构,我们主观性的认为这是潜藏在温和的曲风下,一种“人”与“自然”的对立,一种“与自然融合”或“与自然对话”的张力。
/
本文档为【[汇编]吕晓一西方音乐通论复习重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