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视神经管区解剖的研究

2017-11-26 7页 doc 21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9973

暂无简介

举报
视神经管区解剖的研究视神经管区解剖的研究 视神经管区解剖的研究 2012年1月第9卷第1期MedicalInnovationofChina,January.2012,Vo1.9No.1 视神经管区解剖的研究 姜鹏飞孙英吕永斌代秀玉李元彬谭丽霞 【关键词】视神经管;综述;解剖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O1.101 视神经管(opticcanal,OC)因其包容着整个视觉通路中 最重要的器官——视神经,而成为眼眶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 中之重.是眶与颅内沟通的重要渠道,是视神经通向颅内的 最狭窄部位,...
视神经管区解剖的研究
视神经管区解剖的研究 视神经管区解剖的研究 2012年1月第9卷第1期MedicalInnovationofChina,January.2012,Vo1.9No.1 视神经管区解剖的研究 姜鹏飞孙英吕永斌代秀玉李元彬谭丽霞 【关键词】视神经管;综述;解剖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O1.101 视神经管(opticcanal,OC)因其包容着整个视觉通路中 最重要的器官——视神经,而成为眼眶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 中之重.是眶与颅内沟通的重要渠道,是视神经通向颅内的 最狭窄部位,视神经因炎症或外伤等引起的水肿最容易在视 神经管内因范围受限而导致损伤,很多颅内的疾病亦可通过 视神经管以及眶上裂,眶下裂,影响到眶内,故其临床意义重 大.在眼眶病的三大分类中,无论是眼眶肿瘤,还是眼眶骨 折,甲状腺相关眼病,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都离不开对于眶 尖视神经管的认识.现将其解剖情况综述如下. 1视神经管研究经历的阶段 1.1尸体解剖剥离视神经管,进行精确测量,得到尸体视 神经管的相关数据.李健,廖建春,陆书昌对50个成人尸 头和30个干性颅骨标本的视神经管区进行显微解剖学研 究,测量视神经管的长度,口径及管壁的厚度;石献忠,韩卉, 孟庆玲曾对3O例(60侧)成人干性颅骨标本和l8例(36 侧)成人颅底湿标本的眶尖区进行显微解剖学观测,得出视 神经管的一些解剖学数据;胡福广,张庆俊对20例无颅疾 病,经福尔马林规定固定的国人尸头,在显微镜下测量视神 经管颅口,眶口的宽度,高度及管顶,底,内侧壁,外侧壁长 度;赵恒河,李光宗,鞠学红等利用解剖学方法对100个颅 骨和67个尸头视神经管口及四壁的结构和毗邻进行观察和 测量;杨有雄,廖建春,陆勤康等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15 例共30侧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视神经管标本并进行测 量;陶存山,卢亦成,楼美清等对15例成人干颅骨和15例 无颅眶疾病,经甲醛固定的国人尸头,在放大5,25倍的手 术显微镜下观察测量;王洪波,彭波,苏刚等利用显微解剖 方法对成人尸头头颅,带硬脑膜的成人颅底标本各l0具,成 人颅骨标本10具进行观察和测量. 1.2尸体解剖和影像扫描结合对比的方式利用CT或 MRI对尸头进行扫描,将结果与解剖数值相对比.如刘津 基金项目:山东省烟台市科技发展(编号:2009155— 25 作者单位:264000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 (姜鹏飞,孙英,代秀玉,李元彬,谭丽霞);青岛大学医学院附 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吕永斌) 通讯作者:姜鹏飞 综述 平,靳颖,李云生等将5O例成人头颅湿标本制成0.5mm 的火棉胶连续切片,用计算机图像系统对36侧冠状位 结构进行测量;刘丰春,姜成瑛,孟庆兰等曾对33例干燥 成人颅骨行轴位横断CT扫描,结合10例颅脑断层标本进行 解剖学观察;马荣昌,鞠建宝,李大军叫对30例成人尸头进 行眶尖部解剖测量视神经管各壁长度,内侧壁厚度及截面 积;杨军,张庆林,于春江等利用lO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 国人成人尸头共20侧,和15例头颅干标本共3O侧,对眶尖 区前侧方手术入路相关解剖进行了详细地显微解剖,观 察,拍摄,测量和统计;DanielsDL,PechP,KayMC等对尸 头进行局部解剖与CT扫描结果进行对照研究,证明两者极 其接近. 1.3直接进行活体扫描国内国外均有不少类似的研究. 但即往研究限于仪器设备的显示能力,仅能得到如何扫描能 够达到最好的显示效果的结论,不能进行准确测量.如王振 常,鲜军舫,吴恩惠等?曾对40例正常成人眶尖分别进行 cT和MRI的扫描;韩卉,庞刚,胡玉婷等曾利用多层螺旋 CT及三维显示技术观察l0例20侧正常志愿者眶尖区;刘英 娥,姜淑霞对8例疑有视神经管损伤的患者进行视神经管 的轴位和冠状位扫描;DanielsDL,YuS,PechP等曾使用 CT和MRI对眶尖进行扫描研究;KapurE,DilberoviF研 究认为,在cT冠状位和轴位片上,一些骨性标志如蝶骨大 翼,翼额窝等对于眶尖结构的识别意义重大. 2CT对视神经管的检查 从以上文献回顾中不难看出,既往对视神经管的研究, 尤其是解剖测量,全部都是依赖于尸头的解剖测量(包括干 性颅骨标本).众所周知,尸头或干性颅骨因其经过一些防 腐处理,其结果与活体必定有一些差距,尽管这些防腐处理 对于骨质的影响不大,但毕竟仍不同于活体测量.自CT发 明以来,利用影像学手段进行视神经管的检查和测量的尝试 始终在进行,但限于仪器设备的现实能力,所得出的结果难 以让人满意.对于视神经管的活体扫描,得出的结论多仍局 限于如何扫描能够更好的显示眶尖结构,而对测量仍无能为 力.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活体测量也逐渐 进入人们的视野.特别是随着最新的多排螺旋CT的临床应 用,使视神经管进行活体扫描重建后测量其各项数值成为可 能.近年来,类似的研究逐渐增多.杨钦泰,李源,邹艳等 一 153— 综述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1月第9卷第1期 MedicalInnovationofChina,January.2012.Vo1.9No.1 就利用多层螺旋CT对l4例(14侧)外伤性视神经病患者的 视神经管进行扫描后三维重建和相关数据测量;程钢炜,赵 家良,牟文斌等利用16层螺旋cT,对lO个尸头颅骨和21 例正常中国健康志愿者的双侧视神经管进行扫描,重建后测 量上,下,内,外各壁长度和视神经管路径每1/5处的最大 径,最小径及截面积;刘旭林,周承涛,张光辉等对200例 健康成人行视神经管区轴位和冠状位薄层cT扫描后重建, 测量视神经管的相关径线;刘丽庭,仇沂洲,刘丹等利用 16层螺旋CT对40例健康成人进行扫描重建后测量视神经 管的各项解剖数据. 2003年,第一台64层螺旋CT在北美放射年会首度发 布.这在CT史上,是一个接近质的改变的突破.相对于以 往的多层螺旋CT而言,它不仅是探测器数目的增多,更是首 次真正意义上达到各向同性.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各向同 性.螺旋CT是容积扫描,这就决定了,CT像素的大小,不仅 取决于矩阵,也就是说不仅取决于它的横断面积,还取决于 像素的高度.螺旋cT的像素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的概念, 它有XYZ三个方向.而当这三个方向的边长相等时,这种扫 描就被称为各向同性扫描.其意义在于所有方向的图像在 空间分辨力上相等.无论任何角度重建,重建出来的图像质 量将与直接横轴位扫描的图像质量完全相同.其次,了解一 下多排和多层的概念.多少排CT的这个排,是指纵轴的探 测器排列为多少个,而多层,则是指每旋转一周可以获得多 少层连续的图像.旋转一周可以获得多少幅图像,取决于探 测器组合中纵轴包括多少数据采集系统(DAS),而不是仅仅 取决于纵轴有多少排探测器.64层螺旋CT的每一个探测器 都有一个相应的DAS,所以可以在扫描时覆盖探测器组合的 全长,得出的图像达到真正的各向同性,重建的图像与直接 扫描的图像质量完全等同.有了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各 向同性的64层螺旋CT,就可以在普通的横轴位扫描的图像 基础上,对视神经管进行任意角度和方位的重建,包括垂直 于视神经管方位的斜矢状位重建,并轻而易举的测量视神经 管的各项解剖数值,包括四个壁的长度,视神经管各段(可精 确到0.4mm)的左右径,上下径等.可以为临床提供解剖正 常值,更重要的是经过活体扫描,可以得到每个个体的视神 经管的解剖数值,为I临床手术服务,提供极有价值的手术指 导和参考. 总之,视神经管作为眼眶病研究中的重中之重,因对其 进行研究有很多的难点甚至是盲点,一直以来是研究的热 点.也正因此,对它的研究也充满乐趣和挑战.相信随着影 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活体视神经管的了解也将日新 月异,最终达到跟解剖研究同等精确的程度和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健,廖建春,陆书昌.视神经管区的临床应用解剖研究[J].解 一 l54一 剖学杂志,1994,17(2):98—101. [2]石献忠,韩卉,孟庆玲.眶尖区显微解剖及断层解剖学研究[J]. 安徽医科大学,2005:40(5):431—434. [3]胡福广,张庆俊.中国人视神经管显微解剖学研究[J].中国神经 精神疾病杂志,2001,27(2):119—121. [4]赵恒河,李光宗,鞠学红,等.视神经管显微解剖学研究[J].解剖 科学进展,2002,8(3):205—208. [5]杨有雄,廖建春,陆勤康,等.视神经管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J].解剖与l临床,2007,12(1):7—1O. [6]陶存山'卢亦成,楼美清,等.视神经管及其相关结构的显微外科 解剖[J].江苏医药,2005,31(10):757—759. [7]王洪杰,彭波,苏刚,等.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的应用解剖[J].解 剖与临床,2007,12(2):82—86. [8]刘津平,靳颖,李云生.眶尖区的断层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J].解剖学研究,2003,25(1):52—54. [9]刘丰春,姜成瑛,孟庆兰.眶尖部cT解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 临床解剖学杂志,1999(4):293—294. [10]马荣昌,鞠建宝,李大军.眶尖部测量断层解剖切片与cT扫描 的比较[J].中华耳鼻喉咽喉杂志,2003,38(6):481—482. [11]杨军,张庆林,于春江.眶尖区经颅前侧方手术入路相关的显微 解剖和影像学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21(1): 14—17. [12]DanielsDL,PechP,KayMC.Orbitalapex:correlativeanatomicand CTstudy[J].MRAmJRoentgenol,1985,145(6):1141—1146. [13]王振常,鲜军舫,吴恩惠.正常成人眶尖的cT和MRI研究[J]. 中国CT和MRI杂志,2004,2(1):3—8. [14]韩卉,庞剐,胡玉婷,等.眶尖区多层螺旋cT解剖学[J].解剖学 杂志,2005,28(2):198—200. [15]刘英娥,姜淑霞.视神经管的CT扫描技术[J].实用医学影像杂 志,2007,8(2):74—76. [16]DanielsDL,YuS,PechP,eta1.Computedtomographyandmagnetic l~$onaneeimagingoftheorbitalapex[J].RadiolClinNoahAm, 1987,25(4):803—817. [17]KapurE,DilberoviF.Compu~dtomographyreviewoftheOSSEOUS structuresof,theorbitalapex[J].BosnJBasicMedSci,2003,3 (3):50—53. [18]杨钦泰,李源,邹艳,等.计算机辅助视神经管三维立体定位的 cT影像学研究[J].JClinOtorhinolaryngolHeadNeckSury(Chi. ha),2008,22(7):306—311. [19]程钢炜,赵家良,牟文斌,等.国人视神经管新一代三维重建的 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8):787—791. [2O]刘旭林,周承涛,张光辉,等.健康人视神经管的cT测量及临床 意义[J].中华耳鼻咽喉杂志,2000,35(4):275—277. [21]刘丽庭,仇沂洲,刘丹,等.蝶窦和视神经管多层螺旋cT的测量 [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14(3):138—140. [22]柳澄.充分发挥64层螺旋cT的优势[J].中国医学影像学技 术,2005,21(8):1145—1147. (收稿日期:2011—11—07) (本文编辑:李静)
/
本文档为【视神经管区解剖的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