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12周扭秧歌对中老年女性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变化的影响论文论文

2017-09-01 50页 doc 91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7177

暂无简介

举报
12周扭秧歌对中老年女性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变化的影响论文论文12周扭秧歌对中老年女性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变化的影响论文论文 The Effects of Yang-ge Dance on the Figure, Functioning and Physical Qualities of the Middle and Old Aged Female Abstract: As the age gradually grows, physical functioning of the middle and old aged is weaker and weaker, and va...
12周扭秧歌对中老年女性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变化的影响论文论文
12周扭秧歌对中老年女性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变化的影响论文论文 The Effects of Yang-ge Dance on the Figure, Functioning and Physical Qualities of the Middle and Old Aged Female Abstract: As the age gradually grows, physical functioning of the middle and old aged is weaker and weaker, and various diseases are threatening their health.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time and technology develop, and material lives of human beings are being gradually advanced, aging societies appear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With this background, the issue of promoting and preserving the health of the middle and old and alleviating their aging processes becomes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A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physical exercises in Chinese civil life, yang-ge dance has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way of preserving health for the middle and old aged because of its special moving form and intensity which are perfect for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status of them. This paper generally analyzed the changes of figure, functioning, and physical qualities of the middle and old aged female during the process of yang-ge dance. In addition, compared with the indexes of the person who has never danced yang-ge befor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yang-ge dance on promoting the physical status of the middle and old aged female, and also provided them with reliable theories for their exercise choices and health improvements. Research results about indexes of figure, functioning and physical qualities are as follows: (1)The wringing and stretching of waist, coax, shoulder, knee and ankle can prominently make lower limbs thinner, but the effect on upper limbs is not so prominent. Yang-ge dance also can greatly lower the weight, fat weight, fat percentage, fat degree and BMI of the middle and old aged female. In addition to the restraining effect on fat accumulation, yang-ge dance can also put off the aging process of the figure. (2)Yang-ge dance has positive effect on lung functioning, but not so great promotion for heart 4 functioning. (3)Yang-ge dance can promote the softness, balance ability, smartness of human bodies. At the same time, yang-ge dance can alleviate the limbs degeneration of middle and old aged female, and keep the organ that controls moving balance and the tissue of articulation muscle in good state. In a word, yang-ge dance is a perfect kind of exercise for the middle and old aged female. Key Words:Yang-ge dance, the middle and old aged female, figure, functioning, physical qualities 5 1(前言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各种功能在逐渐下降,各种新疾病威胁着健康。而且随着 时代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许多国家,出现了明显 的老龄化趋势。 据专家研究,中国当前85岁以上老人将近200万,到2050年,世界上60岁以 上人口数将上升至10亿,,,。 研究中老年人的健康,重视加强中老年人保健措施,和老年人口内部的老龄化问已经 成为了重要研究课题。 中老年人体育是全民健身的中坚力量 。本章主要介绍了健身运动对中老年身心健康的影 响。 秧歌是中国民间流行较广泛的传统体育项目, 扭秧歌是通过人体扭动来进行锻炼身体 的一种中老年人健身运动。秧歌活动的运动方式、强度等适合于中老年人的身心特点,所以 被许多中老年人当作健身、强体的首选方式。 长期进行扭秧歌活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改善、 提高大脑的血液供应,保证大脑中有足够的养料,而脑的供氧充足可以防止脑细胞老化或延 缓脑细胞老化进程。 可以提高肌肉工作能力,保持关节灵活性,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预防 和延缓中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而产生的肌力衰退和骨骼关节发生的退行性变化。中老年人长 时间参加扭秧歌活动更能消耗较多的能量,延缓肌肉衰退,提高机体代谢水平,减少脂肪堆 积,预防和减轻肥胖。 本研究对扭秧歌健身运动对中老年女性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变化进行了综合性研究。 并通过与未锻炼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探讨扭秧歌健身运动对中老年女性提高体质水平的 影响,为指导中老年人选择和参加健身运动,提高健康水平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6 2. 文献综述 2.1 中老年人体质的特点 中老年人在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方面均发生了变化。人到了40岁以后,机体形态 和功能便逐渐衰老。通常认为,35-60岁为中年期,60岁以后为老年期。 2.1.1 身体形态及身体素质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形态也在变化。身高一般从40岁左右开始下降,60岁时身高可降 低6厘米。60-80岁身高下降速度加快,每十年降低2厘米。身高随年龄而降低是因为脊柱后凸、 椎见间盘压缩及椎骨退化造成的,,,。 身体成分发生显著的变化。人的体重一般在20-50岁之间处于上升阶段,其后开始逐渐下 降。体重增加伴有体脂增加和去脂体重下降。男女老年人的体脂平均值一般分别约为26%(男 青年为15%)和38%(女青年女子为25%),,,。老年人体脂的分布区别于中年人,随年龄的增大 体脂倾向与堆积在身体内部,而不是在皮下。老年人的瘦体重较年轻人少,老年男性的瘦体 重为47-53公斤(青年男子为56-59公斤),女性为31-41公斤(青年女子为38-42公斤)。随着 年龄增长中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下降,基础代谢率也逐渐下降,体内能量消耗减慢,因而使 瘦体重减少和体脂增加,这种体成分的改变会使中老年人的发病率增加及生理机能减退。 此外,不经常参加锻炼的人,下肢肌肉群力量逐渐减弱,胸围、腰围、臀围越来越宽大, 而下肢由于上体变大而越显纤细。容易跌倒造成骨折及产生某些运动障碍性疾病,从而加快 身体形态老化的速度。中老年人的各项身体素质会有所不同程度的下降,他们的力量素质、 柔韧性下降,,,。 2.1.2 身体机能的变化 7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骨骼也将出现老化现象,尤以骨质疏松最为常见,,,。人在2 0岁左右就开始出现衰老。其表现是指骨质脱钙所致的骨丧失。骨丧失进程最快的时期是在50 -70岁,,,。因骨组织脱钙,致使骨质的密度降低。骨皮质变薄,骨质减少,加上一些无机盐在 骨内的沉积使骨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如青年人骨中含无机盐为50%,中年人为60%,到老年 则为80%)。因此,老年人骨骼的弹性和韧性进一步降低,骨骼变脆,易发生骨折,且愈合缓 慢。 随年龄的增长,关节滑液变性,出现软骨基质减少,弹性降低,黄色样变等。故人到中 年以后,关节的活动范围减少了,特别是肩关节的外展、外旋,肘关节的伸展,前臂的内外 旋转,腕关节的回旋,膝关节的伸展等出现了明显的障碍。又由于关节软骨附近常出现不同 程度的骨质增生或肌肉附着部分出现骨化以及关节囊僵硬、韧带弹性减弱原因,造成老年性 骨关节退行性变化或出现畸形,如驼背、脊柱侧弯等,因而限制了活动或由于刺激神经末梢 而引起疼痛,关节活动幅度相对变小,,,。 肌肉的机能,也有增龄性改变。横纹肌至50岁时其肌纤维数量和肌蛋白开始减少,肌肉 硬度有所增加,弹性下降。据研究,肌力在25-30岁最强。人在35岁以后,肌力每10年递减10 %-20%,,,。一般30岁左右男子的肌肉重量约占体重的40%,而到老年人时则占体重的25%。随着 老化进程的推进,由于肌肉的工作能力降低,严重影响人的总工作能力,活动能力,以及对 环境的适应能力,?~,,,。 中年以后,由于心脏上有褐色脂质沉着,心脏外观呈褐色,并呈褐色萎缩和线粒体变性, 以及心脏纤维性变和淀粉样变等,导致心功能减弱。表现为使心搏逐渐减弱,心输出量减少,, ,~,,, 。一般老年人的最大心输出量为17-20升/分,比青年约减少30-40%,,,,。血管也会随年龄的 增长而发生一系列变化。50岁以后血管壁的生理性硬化逐渐明显,血管壁弹性减退,而且许 多中老年人伴有血管壁脂质沉积,从而使血管壁弹性更弱、脆性增加。结果使中老年人的血 管对血压的调节作用下降,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动脉血压升高,使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以 外的机会明显增加,如脑溢血、脑血栓等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年人,,,,。 8 衰老伴随着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发生不良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为肺泡变薄、肺泡增 大、肺毛细血管数目减少、肺组织的弹性下降及呼吸无力等,至 40-50 岁时已基本呈钙化状 态,气管变硬,因而严重影响肺功能,,,,。表现为中年后,肺活量逐渐减少,从而导致肺泡扩 散的有效面积减少、肺残余量增加和肺活量的下降。因此,在剧烈运动时,只能通过增加呼 吸频率来提高肺通气量,而不是依靠呼吸深度的增加。静态和动态的肺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 而衰退。肺活量、最大通气量和时间肺活量等机能指标呈现进行性下降。有资料表明,老年 男女的1秒钟用力呼气量分别以每年大约32毫升和25毫升的速度下降。老年男性第1秒时间肺 活量从正常的82%下降到75%左右,女子则从86%下降至略低于80%。虽然随衰老的产生使呼吸 系统机能下降,但65岁的健康老人仍具有相当程度的肺通气贮备,,,。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生理机能也发生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感受器 退化,中枢处理信息的能力降低,平衡能力和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表现为视力、听力 下降,记忆力减退,对刺激反应迟钝,容易疲劳,恢复速度减慢等。神经细胞数量逐渐减少, 脑重量减轻。脑细胞数自30岁以后呈减少趋势,60岁以后尤其显著,到75岁以后可降至年轻 时的60%左右。中枢处理信息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神经细胞萎缩和死亡。老年人脊髓运 动神经元数目减少37%,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减慢10%,因而使神经肌肉活动能力受影响,表 现为单纯反应时和恢复反应时变慢,运动时延长。65岁老年人反应时比20岁青年人延长了50%。 老年人由于脑干和小脑中细胞数量减少,中枢肾上腺素能系统发生退行性变化,神经系统内 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逐渐降低,小脑皮质β-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降低,加上外周本体感受器 机能下降,限制了精确地控制身体运动的能力,平衡能力和运动协调性减退,容易跌倒。有 报道表明:1/3至1/2的老人每年至少有一次摔倒的经历,,,~,,,。许多老年人的摔倒引起发病与死 亡,,,,。 中年以后人体的内分泌腺的各腺体开始萎缩,重量减轻,功能减退。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性变化,是与机体的衰老过程同时存在的。各内分泌器官的形态、组织结构的变化、功能的 减退和平衡状态的丧失,使内分泌系统发生错综复杂的功能紊乱,其中尤以甲状腺和胰腺的 9 变化最为明显。甲状腺功能老化表现为:皮肤干燥、毛发脱落、贫血、便秘、体温下降、水 肿等;同时也可导致血液胆固醇增加,透发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胰腺的功能之一是促进组 织器官对糖的作用,维持和调节血液中葡萄糖的平衡状态。当胰腺发生衰老变化时,可使血 糖相对增高,人体内糖类不能被充分利用,从而成为肥胖症和糖尿病的诱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功能显著降低表现在免疫细胞数量的减少和活性的下降、T细胞增 殖反应、白细胞介素-2水平、受体表信号传达及细胞毒性作用等下降。尤其是T细胞功能受到 的影响更明显,功能性T细胞数量下降及T细胞亚群比值发生了改变。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外周 血液中T林巴细胞的数量可降到青年时期的70%左右。这是由于胸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退化 所引起的。白细胞对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作用及抑制细胞的增殖、分化有重要作用。衰老 过程使白细胞受体的数量、亲和力和表达等下降。白细胞的减少对机体免疫反应有副作用。 使T细胞信号传达减少,钙调节障碍。由于免疫系统功能衰退,直接影响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中年以后,胃肠粘膜变薄,胃肠道的腺体和绒毛逐渐萎缩,肌纤维萎缩而弹性下降,肝脏胰 腺重量减轻,功能减退。因此,易患胃扩张、下垂、消化不良、胃肠炎、脂肪肝、胆囊炎等 消化系统疾。 2.1.3 中国中老年人的体质特点 2.1.3.1 身体形态及身体素质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递增,男女身高逐渐降低。这种身高降低的现象,和骨细胞的耗损率有直接 的联系,也和关节面软骨、椎间软骨的胶原纤维的丧失有密切关系,最终导致骨疏松,椎间 盘萎缩,脊椎骨扁平,下肢弯曲,从而使身高下降。 随年龄增长,BMI正常和偏轻者比例减少,超重和肥胖者比例增大,但这种变化呈现阶段 性,男性50-54岁、女性60-64岁年龄段这种变化达到峰值。成年男女的围度指标以臀围最大, 胸围次之,腰围最小;随年龄的增长,成年男女腰臀比、腰胸比增大,体现出成年男女腰围 10 逐渐增大和胸围逐渐缩小,同时也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萎缩,脂肪增多的趋势。成年 男女三处皮褶厚度均表现:腹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上臂部皮褶厚度,成年人和老年 人的体脂分布趋向于要腹部聚集的特点,,?~,,~,,,。中国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超重和肥胖现象不可忽 视,总体达到超重以上水平的人男性分别为39.9%(中国)、28.8%(WHO标准);女性分别 为35.5%、25.7%。用中国标准衡量男性25-29岁、女性35-39岁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在超重以上,, ,。 , 各不同年龄阶段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下肢、上肢力量和力量耐力发展都有自身特点。下肢 力量(20-39岁)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呈持续下降,下降幅度男性稍大于女性。上肢力量表 现为35岁前成年人的握力呈现增长趋势,此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女性的上肢力量持续 发展时间长于男性,且增长率大于男性,,,~,,,。 成年人和老年人速度、灵敏、柔韧素质的发展特点是随年龄的增长,男女均呈下降趋势, 下降趋势男性表现为先慢后快,女性则相反。 2.1.3.2 身体机能特点 各机能指标随年龄增长都有明显改变,其中在35-54岁和60-69岁两个阶段 出现了较大变 化波动。20-34岁各年龄段,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肺活量和台阶试验指数的变化较平稳。 35-39岁开始,收缩压和舒张压增加明显,脉压45岁后升高加快,而肺活量下降加快。这些提 示,一些生理机能开始出现衰退迹象。60-69岁年龄段,安静脉搏升高,血压各指标继续升高, ,,,, 而肺活量下降迅速,机能进一步衰退 。 2.1.4 中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在社会生活中,中年人经验丰富,精力充沛,工作能力强,虽然在某些方面体力有所下 降,但智力可以弥补其不足,所以中年人成为工作中的骨干、社会的中坚。中年人一般都成 家立业,上要赡养父母,下要教养子女,是家庭中的顶梁柱,在整个社会和家庭生活中承担 11 着主要责任。由于负担较重,许多心理矛盾集中,加之更年期的到来,中年时期易发生各种 疾病。 到了老年期后,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年人对退休后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变化、 家庭生活中的地位的变化不适应。这种变化容易使老年人产生孤独感、寂寞感。另外,由于 老年身体机动能力大幅度下降,又经常面对疾病的缠绕,所以老年人易生产焦躁不安和抑郁 的情绪。 2.2 中老年人体质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各国对中老年人体质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许多研究把重点放在影响中老年人健康 的因素上,尤其是运动对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随着年龄增加中老年人的生理机能的减退, 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抵抗能力逐渐下降,各种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长,,,,。有研究表 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中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与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年人的生理特征非常相似,, ,。另有研究表明,中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其反应时较不锻炼的中老年人短。连续二十年体 , 育运动的老年男子的动作反应时与20岁无运动的青年男子相似或更快,,,。体育科学研究和实践 证明,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对于延缓衰老变化过程,延长寿命,预防疾病,还发现不经常 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冠心病发病率几乎高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的三倍,,,,。Ayagi Y,Katsuta 在文章中指出50岁前开始训练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体质,特别是力量和耐力素质,,,,。有研究发 现,老年人保持规律的力量训练,则能延缓肌肉和力量退化,,,~,,,。美国的运动医学学院,通过 对美国老年人的身体行动及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发现,老年人通过有规律的耐力训练,能有 效地保持和改善心血管的功能,以及延长寿命。而规律性的锻炼还能改善中老年人的骨健康, 防止骨质增生,增加身体的稳定性,降低骨折的危害,能够减缓人体机能的老化,尤其是肌 肉的退化,,,,。 李卫东等研究表明,通过体育锻炼,能改变和推迟中老年女性身体形态老化现 象,改善平衡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中老年人体内过多的脂肪堆积,是导致中老年人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主要因素。有 12 研究表明,经常参加锻炼的中老年人的体脂堆积比不经常锻炼的中老年人更少,而且有更少 的向心的脂肪沉淀。锻炼还与心血管疾病以及代谢的疾病有重要关系,,,~,,,。 2.3 中老年人健身运动与体质 2.3.1 中老年人健身运动原则 由于中老年人身体机能已经出现了退行变化,各器官系统功能也有所下降。因此,老年 人在参加体育锻炼时要科学谨慎,遵守一定的生理原则。 2.3.1.1 循序渐进原则 开始锻炼时的负荷量和强度要小,以后随身体适应能力的提高而逐渐加大,美国运动医 学学会建议运动处方的运动强度应相当于最大心率的60%-90%或50%-80%的最大吸氧量或者储 备心率,运动强度应相当于最大吸氧量的40%-50%,,, 。中老年人如果采用慢走,开始时的走速 要慢,每分钟60-90步或每小时2.5-4公里。以后逐渐增加步数和速度,最高可达到每分钟120 -140步,或每小时5.6-6.4公里。在此基础上转入慢跑或走跑交替。开始跑速要慢,距离要短, 适应1-2周后,在逐渐增加运动量和锻炼时间。 2.3.1.2 经常性原则 由于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适应能力较差,突然剧烈的运动容易引起心血管意外。只有经 常坚持运动,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一旦间断,心肺功能、体力和工作能力既将随之下降。 日本学者曾观察到,让受试者每周3次进行步行锻炼,15周后最大摄氧量增大12%,然后中止 运动6个月,最大吸氧量减少7%。因此,坚持经常锻炼是非常重要,,,。每周锻炼不少于2-3次, 每次锻炼不低于30分钟,,,。同时,要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养成按时锻炼的良好习惯。 2.3.1.3 个别对待原则 13 要根据年龄、性别和体力特点、健康状况及运动史等来决定最适宜的运动项目,并制定 合理的锻炼计划。中老年人选择锻炼方法应以能使全身得到活动而运动又较缓慢柔和的练习 为宜,如步行、跑步、有氧健身操、太极拳、游泳、门球、爬山、骑自行车等,不宜进行快 速冲刺跑及负重和肌肉过分紧张用力的练习,,~,,,。练习内容要力求简单易学,身体位置变化不 宜太复杂,不宜有过分弯腰低头的动作。锻炼时运动量的选择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而决定。 2.3.1.4 自我监督原则 中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要加强义务监督。要学会观察并纪录自己的脉搏、血压及健康状 况,以便进行自我监督,防止过度疲劳,避免发生运动损伤,提高锻炼效果和健康水平。运 动时要注意适当安排短暂休息,运动前后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在锻炼中如果感 到心胸舒畅、精神饱满、有轻度疲劳但无气喘 心 悸现象 ; 锻炼后食欲增加、睡眠改善、晨脉 稳定、血压正常、体重正常 , 这表示运动负荷适宜。如果锻炼后有头痛、恶心、食欲下降、 睡眠不好、晨脉加快、疲劳不能消除、体重下降等 , 表示运动负荷过大 , 需要调整或暂停活 动,,,,。 2.3.2 中老年人健身运动对体质的影响 人体形态的发育、机能和运动能力的提高,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能力的增强等,是有很 大潜力的。通过运动,这种潜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和有效的利用。 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功能,关系到人体器官系统的功能,对于人的体质强弱起着决 定性作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预防大脑衰老。表现为大脑皮层神 经的兴奋性、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反应的潜伏期缩短,各种器的机能改善,使中老年 人精力充沛,心情舒畅,保持生理活动的正常水平。体育锻炼还可以推迟全身衰老,防止老 年性疾病,,,~,,,。尤其能防止脑动脉硬化,维持大脑良好的血液供应。 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健康状况和体质水平。体育锻炼能提高心脏 14 的功能。表现为心肌兴奋性增高,心肌收缩力增强,冠状动脉扩张,血流改善,心肌利用氧的 能力提高,因而心脏的活动能力加强。据报道,运动可以限制舒张末期的回心血量,改善中 老年人心脏的前后负荷,,,,。耐力体育锻炼能降低血脂和血压,,,~,,~,?,。减少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 的发病率,,,~,,~,,,,使血压随年龄增长的趋势变慢,这是由于运动降低了心脏收缩的负荷。 呼吸系统功能的潜力很大。剧烈运动时每分钟肺通气量是安静时每分钟肺通气量的30倍 ,,?, 。可见体育运动能大大提高人体的呼吸功能。有氧训练可使中老年人的肺功能能力提高, 使最大通气量增加,其增长速度与心输出量的增长相适应。坚持体育锻炼能提高肺功能。 人体的运动系统是否强壮、坚实、完善,对人的体质强弱有重大影响。例如,骨骼和肌 肉对人体起着支撑和保护作用。它不仅为心肺、肝、肾等内脏器官以及脑、脊髓等健全和生 长发育提供了可能,而且能保护这些器官使之不易受到外界的损伤。骨、软骨、关节、骨骼 肌是人体运动器官。骨的质量、关节的牢固性、灵敏性,肌肉收缩力量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 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体的运动能力,,,~,,,。 运动应激刺激可引起多种神经内分泌因子反应。这对改变运动中免疫应答反应起着重要 作用。实验证明,运动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素增加引起血中儿茶酚胺增加,导致T细胞、B细胞 增殖受到抑制,,,,。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能使腺体得到充分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因而保障了机体 的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转,改善衰老对激素的影响,延缓衰老进程。衰老也与合成释放激素减 少以及交感神经活动肾上腺皮质的激素产生能力有关,交感神经对脾脏的支配作用因衰老而 减弱,脾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降低,这直接与T细胞免疫功能随年龄减弱有关。持久而适宜的 体育锻炼可以显著的改变中老年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及脾的重量,从而改善免疫功能,, ,~,,, ,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衰老机理的“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在人机体衰老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常认为,LPO (过氧化脂质)含量表示自由基损伤的程度,而SOD(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反映身体内自由基 清除系统的功能状况。人体组织中的LPO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而细胞内的SOD随年龄增长而逐 渐下降。研究证明,,,,长期健身运动均能不同程度地提老年人抗氧化系统的功能。可阻止 15 血清LPO的升高及减慢中老年人体内SOD的下降速率,使机体自由基清除系统中的酶活性维持 在较高的功能状态,减少正常细胞组织的攻击作用。 一年四季坚持运动,结合日光、空气和水中的锻炼能提高体温调节机能,提高对各种疾 病的抵抗能力。经常参加锻炼的人对高原环境的应激反应也较一般人低。由于高原的空气比 较稀薄、缺氧,初上高原的人往往会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但经常锻炼的人,机体对高原反 应就不会很明显。不仅如此,中老年人进行有规律的锻炼,还能获得许多心理上益处,缓解 沮丧的症状和行为,增强体质与自信,提高自我意识,,,,。体育锻炼能有效防止中老年人体质 的下降,对中老年人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2.4 扭秧歌 秧歌是中国民间流行较广泛的传统体育项目,扭秧歌是一项良好的中老年女性健身运动 ,,?, 。秧歌活动的运动方式、强度等适合于中老年人的身心特点,所以被许多中老年当作 健身、强体的首选方式,,?,。据对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51个城市的调查,老年人参加的 较多的体育活动项目是散步、跑步、武术、气功和扭秧歌,,,,。 2.4.1 秧歌的特点与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扭秧歌是通过人体扭动来进行锻炼身体的一种健身运动。扭秧歌不同于一般的周期性运 动,扭秧歌的动作变化较多,音乐的旋律也有变化,它要求扭秧歌的人按照不同的旋律、不 同的节奏完成不同的动作。扭秧歌时并不是固定一种的组合内容,它要求人们在掌握一种动 作的基础上发展、创造,这些对支配人体运动的神经系统不断进行新异刺激,神经系统对这 些刺激做出各种相应的反应。正是这些刺激,使精神系统的功能得以改善、加强。 扭秧歌是一种适宜于中老年人的运动,长期进行扭秧歌活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改善、 提高大脑的血液供应,保证大脑中有足够的养料,而脑的供氧充足可以防止脑细胞老化或延 缓脑细胞老化进程。 16 扭秧歌是以走为基本运动形式的,但比起一般的走幅度大,它不只是局限于下肢活动, 而是一种全身活动,如扭动过程中腰、髋、肩、膝、踝的扭、拧、伸拉,手中道具的舞动。 扭秧歌过程中动作变化多样,此外扭秧歌比一般的走变化多,有趣味,运动时间长。据研究 表明,人在走路时下肢80% 的肌肉参加运动。长时间散步或慢走可以增加能量消耗,每天散 步1小时,可以消耗能量二百卡左右。扭秧歌时的用力程度大于一般走路的用力程度,是一般 走路时的2倍,,?,。中老年人长时间参加扭秧歌活动更能消耗较多的能量,延缓肌肉衰退,提高 机体代谢水平,减少脂肪堆积,预防和减轻肥胖。 扭秧歌时,躯干的扭动,臂的摆动,肘、腕、脂关节的转动,膝、踝关节的屈伸,都可 以使人体的关节、韧带得到良好的锻炼。长期进行扭秧歌,可以提高肌肉工作能力,保持关 节灵活性,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预防和延缓中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而产生的肌力衰退和骨 骼关节发生的退行性变化。 以健身为目的的秧歌活动,主要是以众多人数的大场秧歌为主。在扭秧歌过程中,人们相互 配合,协调一致,在舞动中增加了人们之间的友谊,激发了人们的热情。扭秧歌使老人们的 社会交往加强了,增加了新知识,获得了新思想,生活更充实了。 2.4.2 扭秧歌的研究现状 通过文献检索,网上查询及本人调查得知,目前对扭秧歌对中老年人健康影响的研究很 少。 宋修妮曾对《健身秧歌舞对中老年妇女心功能及体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健身秧歌舞锻炼对中老年妇女体质有良好改善和提高,对提高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有 显著作用,是一项适合中老年妇女的有效锻炼方式。 路风萍对《中老年健身秧歌规定套路创编与实践效果研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经常参加健身扭秧歌锻炼,能达到强身健体、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效,能增强颈、肩的灵活 性,增强腰、腿部的力量,是中老年喜爱的一项有效地健身方式。健身扭秧歌对中老年人心 17 理和社会有积极的影响,于是健身扭秧歌活动成为中老年社会交往的主要活动方式。 宋修妮等对《秧歌舞锻炼对老年人体质影响程度的研究》进行了研究,,,,。表明,秧歌锻 炼对阻碍大臂脂肪堆积有积极作用,对中老年心血管功能有良好影响及能提高中老年人的柔 韧性和平衡能力。 兰燕对《传统秧歌对中老年人心脏形态、功能及甲襞微循环形态指标影响的研究》进行 了研究,,,,。实验结果,秧歌运动后心率增加,是中老年人身体锻炼的有效方式。扭秧歌锻炼, 有助于老年人维持呼吸肌功能,保持肺活量。长期锻炼扭秧歌的中老年人血压较低。低强度 的秧歌锻炼可能有助于降低中老年人的血压,能改善骨的血液循环及骨的代谢。 从以上的研究可知,扭秧歌锻炼可以提高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健康水平。主要集中在 心血管功能和素质方面,但是,它也有其局限性 。没有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全 面性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18 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3.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查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阅读论文、学报、杂志和书籍等,为研究工作 做好准备。 3.2 专家访问法 通过向有关专家和教授请教,确定测试指标和研究方法。 3.3 实验法 3.3.1 实验对象基本情况 受试者为北京市回龙观社区的中老年女性24名,在社区扭秧歌队中选没有参加其他锻炼 形式的中老年人14名作为运动组,没有参与任何形式健身锻炼的中老年人作为对照组10名。 每周锻炼5-7次,每次时间60-90分钟,健身活动在每晚7点开始。扭秧歌按照音乐节奏进行, 运动中心率在100-124次/分钟,以锻炼者微微出汗、无呼吸困难、主观感觉较轻松或稍累为 度。 在健身活动实施前有1-2周的适应性练习,健身活动共实施12周。对研究对象的基本要求 是:(1)实验对象身体基本健康;(2)心肺功能基本正常,血压正常或有轻度高血压;(3)运 动器官功能良好,能够坚持12周的健身运动;(4)自愿参加本实验。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见表3.1 。 19 ((cm)cm)(cm) 受试者基本情况 表 3.1 年龄(岁) 身高(cm) 体重(kg) 对照组(n,10) 56?10 157.3?6.6 63.6?9.4 运动组(n,14) 58?6 155.6?5.8 60.8?6.5 台阶高度(cm) 蹬台阶频率(次/分 ) 运动持续时间(分) 3.3.2 实验测试指标及方法 第一次 20 22 3 第二次 20 30 3 分别在健身锻炼12周前后各进行下列指标的测试,两次测试的时间、地点、测试人员基 指标 运动组(n,14) 对照组(n,10) 本相同。 运动前 运动后 实验前 实验后 3.3.2.1 身体形态指标: 上臂放松围 28.93?1.73 28.36?1.68 29.61?3.33 29.37?3.25 前臂 24.80?2.56 24.63?2.39 25.07?1.66 23.99?2.24** 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放松围,前臂围,大腿围,皮褶厚度,体成分等 大腿 50.63?33.80 50.65?3.93 49.20?2.25 48.7?22.47** 身高:测试要求: 躯干挺立,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站在身高计的 小腿 37.17?3.91 37.06?3.91 36.07?3.52 34.83?3.57* 底板上。 胸围(cm) 89.06?5.66 89.14 ?5.47 89.46?4.26 89.42?4.28 皮褶厚度:测量部位有:(1)上臂后侧肱三头肌部;(2)肩胛骨下角的约1-2cm处;(3)腹 腰围(cm) 80.69?3.15 80.34?3.61 82.85?3.24 82.89?3.08 部脐旁1-2cm处。 臀围(cm) 99.58?5.07 99.28?5.16 102.49?5.13 102.39?5.26 体成分:用电阻抗法测量身体成分: 仪器:INBODY 3.0;主要测量指标有:体重,肌肉重 0.90?0.06 0.92?0.04 腰围/臀围 0.89?0.04 0.90?0.04 量,脂肪重量,骨盐重量等。 运动组(n,14) 对照组(n,10) 测试要求:穿着单薄,不带金属首饰,测试前后没有做激烈运动,饭后2小时后测量, ? 运动前 运动后 实验前 实验后 ñ 正确输入身高年龄。 前臂 小腿 指标 3.3.2.2 身体机能指标 安静心率,血压,肺功能及心血管运动试验等 肺活量:测试方法:受测者自然站立。一只手握通气管,头部略后仰尽力深吸气,直到 20 ((cm)cm)(cm) 不能呼气后,口对准吹嘴做一次性尽力深呼气,直到不能再呼气为止。测试要求:(1)受试 者在尽最大力呼气时,允许略有弯腰动作,但不得全力下蹲,过分挤压腹部。(2)测试人员 应该注意观察。防止出现呼吸不充分、漏气或再吸气,以及仪器未完全复位等现象,从而影 响测试结果。鼻孔漏气,可用手或鼻夹捏紧鼻子。 台阶试验:实验分两阶段完成,每阶段3分钟,两阶段之间站立休息3分钟。在每阶段第3 分钟末即刻测试脉搏。在实验中,尽管受试者愿意坚持完成实验,但是出现心肺功能异常的 表现如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耳鸣、恶心、极度疲劳等,应让受试者停止实验。 表 3(2 二次台阶试验基本情况 年龄(岁) 身高(cm) 体重(kg) 对照组(n,10) 56?10 157.3?6.6 63.6?9.4 运动组(n,14) 58?6 155.6?5.8 60.8?6.5 台阶高度(cm) 蹬台阶频率(次/分 ) 运动持续时间(分) 3.3.2.3 身体素质指标 第一次 20 22 3 第二次 20 30 3 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腿站立,反应时 指标 运动组(n,14) 对照组(n,10) 握力: 站位,手握握力计,不借其他外力,用最大握力握,测两次取最高的1次记录。 运动前 运动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坐位体前屈:坐在地板上,双膝关节伸直,双足底部抵住测量盆,躯干尽量前屈,双上 上臂放松围 28.93?1.73 28.36?1.68 29.61?3.33 29.37?3.25 肢完全向前伸展,双手指向前伸直。测量手指尖所触到的距离。测两次,记录最好成绩。测 前臂 24.80?2.56 24.63?2.39 25.07?1.66 23.99?2.24** 试计0点以前为负值,0点以后为正值。 大腿 50.63?33.80 50.65?3.93 49.20?2.25 48.7?22.47** 闭眼单足站立:受测者双手叉腰、闭眼,用习惯脚单脚站立,另外腿屈膝,脚离开地面, 小腿 37.17?3.91 37.06?3.91 36.07?3.52 34.83?3.57* 使小腿贴靠在站立腿的膝部。从离地脚离开地面开始计时,到离地脚落地或站立脚移动时停 胸围(cm) 89.06?5.66 89.14 ?5.47 89.46?4.26 89.42?4.28 表,计算闭眼单脚站立的时间。 腰围(cm) 80.69?3.15 80.34?3.61 82.85?3.24 82.89?3.08 反应时:测试开始时,受试者的中指按住“启动键”,当1-5号键发出信号时,中指以最 臀围(cm) 99.58?5.07 99.28?5.16 102.49?5.13 102.39?5.26 腰围/臀围 0.89?0.04 0.90?0.04 0.90?0.06 0.92?0.04 21 运动组(n,14) 对照组(n,10) ? 运动前 运动后 实验前 实验后 ñ 前臂 小腿 快速度按向发出信号的键。当中指按下该键,灯光信号随即消失。每次测试需要按下五个信 号键。将查询键按下,显示的数字是信号发出到受试者的中指离开“启动键”的时间,称之 简单反应时。 3.4 数理统计法 所有的数据以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完成。对实验前后所得数据进行比 较用T检验,显著性水平取P<0.05,非常显著性水平取P<0.01。 22 ((cm)cm)(cm) 4.实验结果 4.1 扭秧歌对身体形态指标的影响 表4.1 身体围度指标变化比较(平均值?标准差) 年龄(岁) 身高(cm) 体重(kg) 对照组(n,10) 56?10 157.3?6.6 63.6?9.4 运动组(n,14) 58?6 155.6?5.8 60.8?6.5 台阶高度(cm) 蹬台阶频率(次/分 ) 运动持续时间(分) 第一次 20 22 3 第二次 20 30 3 指标 运动组(n,14) 对照组(n,10) 运动前 运动后 实验前 实验后 上臂放松围 28.93?1.73 28.36?1.68 29.61?3.33 29.37?3.25 前臂 24.80?2.56 24.63?2.39 25.07?1.66 23.99?2.24** 大腿 50.63?33.80 50.65?3.93 注:*代表P<0.05,**代表P<0.01 49.20?2.25 48.7?22.47** 小腿 37.17?3.91 37.06?3.91 36.07?3.52 34.83?3.57* 胸围(cm) 89.06?5.66 89.14 ?5.47 89.46?4.26 89.42?4.28 腰围(cm) 80.69?3.15 80.34?3.61 82.85?3.24 82.89?3.08 臀围(cm) 99.58?5.07 99.28?5.16 102.49?5.13 102.39?5.26 腰围/臀围 0.89?0.04 0.90?0.04 0.90?0.06 0.92?0.04 运动组(n,14) 对照组(n,10) ? 运动前 运动后 实验前 实验后 ñ 前臂 小腿 指标 23 60 50 40 实验前 30 实验后 20 (cm) 10 0 1 2 3 4 ß Þ? î Þ? á ?? Ú Ó ?Þ Ú ? ñ 图4.1 运动组形态(围度)变化 60 50 40 实验前 实验后 30 (cm) 20 10 0 1 2 3 4 图4.2 对照组形态(围度)变化 上臂 大腿 前臂 小腿 如表4.1、图4.1、图4.2所示,运动组的前臂、小腿、大腿围度有显著性的下降(前臂 P <0.01、小腿<0.05、大腿 P<0.01),而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变化。 140 120 100 80 实验前 60 实验后 (cm) 40 20 0 1 2 3 胸围 腰围 臀围 图4.3 运动组形态(围度)变化 24 ((cm)cm)(cm) (cm) (mm) 150 100 实验前 (cm) 实验后 50 (mm) 0 1 2 3 胸围 腰围 臀围 对照组形态(围度)变化 图4.4 如表4.1、图4.3、图4.4所示运动组和对照组的胸围、腰围、臀围都没有显著性的变化。 表4.2 身体形态变化比较(平均值?标准差) 运动组(n,14) 对照组(n,10) ? 运动前 运动后 实验前 实验后 ñ 前臂 小腿 肱二头肌皮褶厚(mm) 18.27?3.85 18.11?3.88 18.32?25.03 18.26?5.02 指标 肩胛下角皮褶厚(mm) 20.58?4.76 20.57?4.80 20.81?4.60 20.90?4.70 腹部皮褶厚(mm) 25.27?3.04 24.64?2.76 26.47?10.49 27.15?10.42 运动组(n,14) 对照组(n,10) 注:*代表P<0.05,**代表P<0.01 指标 运动前 运动后 实验前 实验后 35 30 25 实验前 20 实验后 15 10 5 0 1 2 3 肱三头肌 肩胛下角 脐旁 图4.5 运动组形态(皮褶厚度)变化 25 (cm) (mm)(kg) (mm) 35 30 25 实验前 20 15 实验后 (mm) 10 5 0 2 1 3 肱三头肌 肩胛下角 脐旁 对照组形态(皮褶厚度)变化 图4.6 如表4.2、图4.5和图4.6所示,运动组的三部分皮褶厚度稍微下降了,但没有显著性的变 化。对照组也没有显著性变化。 表4.3 体成分变化比较(平均值?标准差) 运动组(n,14) 对照组(n,10) 指标 运动前 运动后 实验前 实验后 体重(kg) 60.76?6.47 58.94?6.28** 63.62?9.40 62.76?9.34 肌肉重量(kg) 38.25?3.59 38.03?3.27 39.66?3.85 40.24?3.88 脂肪重量(kg) 20.16?3.76 18.61?374** 21.54?6.70 20.12?6.69 注:*代表P<0.05,**代表P<0.01 运动组(n,14) 对照组(n,10) 指标 运动前 运动后 实验前 实验后 65 63 61 实验前 59 (kg) 实验后 57 55 1 2 运动组 对照组 图4.7 体成分(体重)变化 从表4.3、图4.7可以得出,运动组的体重有显著性的降低(P<0.01),对照组有稍微下降, 但没有显著性的变化。 26 (mm)(kg) ??kg?? (kg) (%) (kg/m2) 50 40 30 实验前 20 实验后 (kg) ??kg?? 10 0 1 2 运动组 对照组 图4.8 体成分(肌肉重量)变化 从表4.3、图4.8可以得出,运动组和对照组肌肉重量没有显著性变化。 35 30 25 实验前 20 15 实验后 10 5 0 1 2 运动组 对照组 图4.9 体成分(体脂重量)变化 从表4.3、图4.9 可以得出, 运动组的体脂重量有显著性的降低(P<0.01)。对照组没有 显著性的变化。 表4.4 体成分变化比较(平均值?标准差) 运动组(n,14) 对照组(n,10) 指标 运动前 运动后 实验前 实验后 体脂百分比(%) 32.91?4.00 31.27?4.16** 33.25?6.19 31.40?6.35 BMI(kg/m,) 24.79?2.23 24.05?2.23** 25.84?24.55 25.47?4.35 运动组(n,14) 对照组(n,10) 注:*代表P<0.05,**代表P<0.01 运动前 运动后 实验前 实验后 指标 27 40 35 30 25 实验前 20 (%) 实验后 15 (kg/m2) 10 5 0 1 2 运动组 对照组 图4.10 体成分(体脂%)变化 从表4.4、图4.10可以得出,体脂百分比运动组有显著的降低(P<0.01)。 27.0 26.0 25.0 实验前 实验后 24.0 23.0 22.0 1 2 运动组 对照组 图4.11 体成分(BMI)变化 从表4.4和图4.11可以得出,运动组的BMI有显著性的降低(P<0.01)。对照组没有显著性 的变化。 28 ??kg?? (mL) (kg) (%) (kg/m2) 4.2 扭秧歌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表4.5 身体机能变化比较(平均值?标准差) 运动组(n,14) 对照组(n,10) 运动前 运动后 实验前 实验后 指标 安静心率(次/分) 71.85?3.80 69.43?4.83 72.67?8.85 73.00?8.67 收缩压(mmHg) 131.14?13.10 127.93?16.67 132.20?10.56 131.10?11.36 舒展压(mmHg) 78.21?8.90 75.36?10.09 79.10?5.00 78.5?4.84 肺活量(mL) 2116.43?270.44 2265.36?313.14* 2101.50?408.56 2092.50?414.19 运动组(n,14) 对照组(n,10) 注:*代表P<0.05,**代表P<0.01 指标 运动前 运动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如表4.5所示,运动组的安静心率、收缩压、舒张压都下降了,但没有显著性的变化。对 照组没有显著性变化。 从表4.5和图4.13可以得出,运动组的肺活量有显著的增加(P<0.05)。对照组的肺活量 下降,但也没有显著性的变化。 2400 2300 实验前 2200 实验后 (mL) 2100 2000 1 2 运动组 对照组 图4.13 身体机能(肺活量)变化 29 (mL) (MET) 表4.6 身体机能变化比较(平均值?标准差) 运动组(n,14) 对照组(n,10) 指标 运动前 运动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台阶实验平均心率1 119.64?15.66 114.62?13.98 122.25?12.41 120.38?8.55 台阶实验平均心率2 145.31?16.22 140.77?15.25 148.50?10.07 150.88?10.75 F.C. 8.29?1.11 8.89?1.52 8.41?1.04 8.43?1.20 运动组(n,14) 对照组(n,10) 注:*代表P<0.05,**代表P<0.01 指标 运动前 运动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如表4.6所示,运动组第一次、第二次台阶平均心率降低了,但没有显著性变化。对照 组也没有显著性变化。 10.00 9.50 9.00 实验前 8.50 实验后 (MET) 8.00 7.50 7.00 1 2 运动组 对照组 图4.14 身体机能(F.C.)变化 如表4.6、图4.14所示,运动组和对照组的F.C.没有显著性变化,但运动组的F.C.增加了。 30 (MET) 4.3 扭秧歌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表4.7 身体素质变化比较(平均值?标准差) 运动组(n,14) 对照组(n,10) 指标 运动前 运动后 实验前 实验后 握力(kg) 22.49? 2.17 22.94?2.12 25.56?5.10 22.78?3.82 坐位体前屈(cm) 9.78?4.67 12.51? 4.76** 6.77? 9.48 6.79?9.81 闭眼单足站立(s) 7.34?5.00 8.59?5.27* 9.44?5.53 9.33?5.70 简单反映时(s) 0.36?0.09 0.42?0.11* 0.42?0.11 0.44?0.11 注:*代表P<0.05,**代表P<0.01 35.0 30.0 25.0 实验前 20.0 实验后 15.0 (kg) 10.0 5.0 0.0 1 2 运动组 实验组 图4.15 身体素质(握力)变化 从表4.7和图4.15可以得出,运动组的握力提高了,但没有显著性的变化(P>0.05)。对 照组握力下降了,但也没有显著性的变化。 31 20.0 15.0 实验前 10.0 (S) 实验后 (cm) 5.0 0.0 1 2 运动组 对照组 图4.16 身体素质(坐位体前屈)变化 从表4.7和图4.16可以得出,运动组的坐位体前屈有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的坐位 体前屈没有显著性的变化。 14.0 12.0 10.0 8.0 实验前 6.0 实验后 4.0 2.0 0.0 1 2 运动组 对照组 图4.17 身体素质(闭眼单足站立)变化 如表4.7和图4.17所示,闭眼单足站立的指标,运动组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的 闭眼单足站立略下降,但也没有显著性变化。 如表4.7、图4.18所示,运动组的简单反应时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没有显著性 变化。 32 5. 分析与讨论 5.1 扭秧歌对中老年人女性身体形态指标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女性由于基础代谢逐渐下降,体内能量消耗减慢,身体形态也在 发生变化。下肢肌肉群力量逐渐减弱,体型特征是胸围、腰围、臀围愈来愈宽大。人体由骨 骼、肌肉、脂肪等组织及内脏器官构成,体重是这些组织器官重量的总和。根据生理功能不 同,常把体重分为体脂(BFW)和去脂体重(FFM)。研究体成分是为了了解人体的体质、健康 及衰老程度的状况,以利于将体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两部分体重的比例适宜。对中老 年人来说,保持身体成分的合理比例就更为重要。由于女人受生理和心理多因素的影响,其身 体机能开始衰老,中老年女性从30-70岁瘦体重将下降30%,体脂在45岁以后明显增加。合理 的身体成分不仅使人体形健美,而且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这是因为脂肪过多、体重过大会 给人的生活、工作带来许多不便,而且会严重地影响健康。 脂肪可引起人体的生理、病理、 ,,,, 神经体液调节的一系列变化 ,有研究表明,肥胖能引发至少26种疾病 。其中包括危害性 很大的心脏病、高血压、胃病、关节炎和糖尿病,,,,。脂肪引发心脏病的机率是60%-80%。80% 的?型糖尿病因脂肪引起,,,,。 体重指数(BMI)是人体成分和营养状况的指标。BMI=体重(kg)/身高(m),,此种 方法确定的人的标准体重为20>BMI<24,BMI?24为超重的临界点,,,,。腰臀比(WHR),腰围, 臀围。中国标准的界值男0.9、女0.8;美国运动医学学会推荐的界值男0.95、女0.86,,,,。如 果腰臀比降低,则意味着腰腹部的脂肪在减少,这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作用。因为腹 部一旦隆起, 腹腔内的脂肪细胞, 比身体其他部位的脂肪细胞格外活跃, 且由于有利位置和 血流方向, 这些活跃的脂肪细胞会把甘油脂和胆固醇带入血液, 流经肝脏, 当肝脏遇到高浓 度的游离脂肪酸时, 使会加速产生极低密度脂蛋白, 随血流涌入全身动脉和脏器, 很容易在 血管壁上沉积成“脂质斑块”。本研究表明,运动组的中老年女性锻炼后,身体形态指标有良 好的结果。围度和体成分有显著性的变化。前臂、小腿、大腿围度有显著性的变化(前臂 P< 33 0.01、小腿P<0.05、大腿 P<0.01)。体重(P<0.01)、脂肪重量(P<0.01)、脂肪百分比(P<0. 01)、BMI(P<0.01)都有显著性的变化。提示中老年人参加扭秧歌活动更能消耗较多的能量 延缓肌肉衰退,提高机体代谢水平,减少脂肪堆积,预防和减轻肥胖。但BMI和腰臀比还超出 了正常值。这说明中老年女性体脂含量较高,需要加强锻炼。 5.2 扭秧歌对中老年人女性机能指标的影响 现代医学证明人参加运动,可使机能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符合人体生理规律的适宜运动, 能使心肺能力得到增强,增进健康。 安静心率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中老年期由于血管外周阻力的增加,导致为 增强心脏供血、交感神经的兴奋而引起的心率代偿增加。人体的安静心率低是心脏功能良好 的表现。许多动物实验证明,安静心率慢与人的寿命长休戚相关,安静心率减慢,能减少心 脏负荷,起到保持旺盛的体力、延年益寿的作用。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 血压(BP)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决定因素,有效地降低 血压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率和死亡率,,?,。血压是大动脉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它 主要受心脏功能、全血量和血管阻力等因素的影响。心脏收缩时,血液对主动脉产生压力的 最高值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血液对主动脉壁产生压力的最低值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 压之差为脉压。这三项指标都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中老年人阶段生理特点是血压 因血管弹性下降而随年龄增加,每增长10岁约增高1.3Kpa。血管弹性纤维的丧失,出现动脉 硬化的现象,还有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的增多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出现外周阻力增加、循环血量减少的现象。这些因素均影响心脏功能,使得心脏收缩压能力 代偿性增强,因而收缩压、舒张压升高。此外年龄递增引起的体丰度增加,也是引起血压升 高的重要因素。有研究发现,身体素质较低的人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较高,体力活动水平与 血压呈负相关,,,,。 扭秧歌项目特点是以时间长,强度低,难度小,有氧代谢为主的锻炼,练习时可使人体吸入 34 比平常多十几倍的氧,多吸入的氧可使体内血红蛋白量增多,肌体营养物质充足,促进了血脂 代谢,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血管收缩压和舒张压功能,使血管壁细胞的氧供应充足,促进血液脂 质代谢,由于身体中大量的脂肪消耗,降低了血脂的含量,使血管壁的厚度减少,弹性增加,因 为血流阻力减少,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脉压加大,延缓血管硬化,使机体安静时的血压下降。 本研究结果表示,运动组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有下降的趋势,但没有显著性的变化。长 时间锻炼扭秧歌可能会有显著性的变化。 肺活量反映胸廓的发育水平、呼吸肌的力量、用力呼吸的能力和体育锻炼的水平。同时, 肺活量的下降一定程度上表明呼吸机能衰退,并提示有呼吸系统疾病出现的可能。2000年中 国国民体质研究报告中,女性肺活量年龄特征是与20岁年龄段的肺活量相比,35岁年龄段肺 活量是其95.7%,55岁年龄段是其80.8%,65岁年龄段是其69.3%,以上肺活量的变化趋势提示, 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出现较明显的呼吸功能衰退现象。从表4.5和图4.13可知,运动组的 肺活量有显著的变化(P<0.05),这说明参加扭秧歌的中老年人对肺功能的确有明显的促进作 用。 F.C.是指机体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MET值,即在有氧的范围内,机体所能完成的最 大强度活动所对应的MET值。功能能力(F.C.)是反映有氧工作能力和心脏功能能力的重要综 合指标。对于一般健康人来说,F.C.相当于机体的最大摄氧量所对应的MET值,所以机体F.C. 变化实质反映的是最大摄氧量的变化。成年后,年龄每增加10岁,最大摄氧量下降10%或3.5l mL/kg/min。中老年人经过长期的有规律体育锻炼,可以明显对抗随年龄增长产生的最大摄氧 量下降现象,维持或提高F.C.。本研究结果,扭秧歌锻炼对心脏功能的改善不明显(P>0.05), 但是运动组的实验后功能能力(8.99?1.52),要比实验前功能能力(8.29?1.11)提高约6.7%, 比对照组(8.43?1.20)大约高出4.1%,说明扭秧歌对功能能力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扭秧歌作为健身运动提高F.C.的值的机理因素是:促进肌肉发生适应性变化,改善运动肌 对氧的利用和代谢能力,减轻心脏功能的负荷。有规律的定量运动时,由于肌肉组织中毛细血 管的密度和数量增加,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和口径增加,血液与细胞的气体交换面积和效率增 35 加,肌细胞线粒体数量和质量增加,以及线粒体氧化酶活性的增加等因素使得肌肉组织摄取O2 的能力增强,动静脉氧分压差升高。另外,通过有规律的定量运动,可对神经内分泌系统产生 影响,包括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血液儿茶酚胺含量减少,使得安静心率下降和运动后心率 恢复加快等神经适应性效应,同时心脏舒张期延长,心肌血液供应状况改善,使心肌耗氧量 下降,心脏功能增强。另外,扭秧歌不同于一般的周期性运动,是一种全身活动,如扭动过 程中腰、髋、肩、膝、踝的扭、拧、伸拉的舞动。这样能起到肠通心经、心包经的作用,进 而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除此之外,运动时大脑的运动区、前庭控制区和心血管及 呼吸功能中枢的血液供应的改善,肌肉收缩动作合理性增加、肌纤维收缩效率提高等生物学 效应,健身锻炼产生的血压改善及身体素质提高等因素都助于F.C.的增加。 5.3 扭秧歌对中老年女性身体素质的影响 握力是手臂力量的反映,代表身体的局部力量。本研究结果显示扭秧哥组的握力略提高 了,但没有明显的变化。 坐位前屈是反映人躯干、腰、髋等部位关节、肌肉和韧带的伸展性和柔韧性等。随年龄 增长坐位体前屈下降非常明显。从本研究结果,运动组的坐位体前屈有显著性的变化。这表 明扭秧歌中躯干的扭动,臂的摆动,肘、腕、脂关节的转动,膝、踝关节的屈伸等动作对参 加者的柔韧性有显著性的提高效果(P<0.01)。 随着年龄的增长,平衡能力下降很明显。机体的平衡能力下降,易跌到摔伤,轻者引起 软组织损伤,重者会发生骨折和脑血管意外,因此平衡能力的提高对中老年人有重要的意义。 维持和改善中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对预防跌到和摔倒等意外是十分重要的。范敏等报道,,,,,中 老年健身体操多样化的舞步拌随音乐节奏,不仅对大脑细胞有良好的应激作用,协调大脑皮 层的兴奋与抑制功能,改善各系统的调节作用,也起着良好的作用。同时还能有效地增大肌 肉力量,增加关节的弹性和灵活性,加大韧带和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中老年人的平衡能力。 扭秧歌的动作,是由前进与后退、侧步与侧斜、旋转与选型、身体的上升或下降等简单 36 而多变的动作和步划组合而成。脚步时而前进、时而后退、时而侧步、时而旋转,运动轨迹 富于变化。伴随音乐,运动量强弱交替、运动节奏快慢交融,不经能使中老年人全身大小的 肌肉群、关节和内脏器官参与活动,使人的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增大,促进人体的均衡发 展,而且对人体的协调和平衡起着重要作用。闭眼单足站立指标反映人体平衡能力及腰腹肌 力量。运动组的反映有显著性的变化(P<0.05),说明扭秧歌能增强人体的腰腹肌力量,提高 平衡能力,避免中老年人容易发生的意外跌到摔伤有积极意义。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最短时间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反映时是反映 神经系统动态反映速度的重要指标。反映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兴奋通过反射弧所需要的时 间(既反应时)的长短、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和运动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随着年龄的 增加,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和机体代谢能力下降,这使得神经肌肉间的协调也下降,表现 出完成某些动作不协调、迟缓现象。神经系统机能好,反映速度快,这样在突发事件中可以 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伤害。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发展肌肉力量及关节的柔韧性等是提高 速度素质的良好训练方法。从本研究结果看,运动组的简单反应时有显著性的变化(P<0.05)。 扭秧歌特点是动作变化较多,音乐的旋律也有变化,它要求扭秧歌的人按照不同的旋律、 不同的节奏完成不同的动作,提高神经活动的强度和灵活性,使大脑的指挥功能更加灵活和 敏捷。 37 6(结论 6.1 12周扭秧歌锻炼能改变围度,对下肢的围度有显著性作用,但上肢围度变化不明显。 对体重、脂肪重量、体脂百分比和BMI有显著性作用。 6.2 12周扭秧歌对中老年人肺活量有良好影响,而对心脏功能改善不明显。 6.3 12周扭秧歌对提高中老年人柔韧性、平衡能力、灵活性有显著作用。扭秧歌能减缓 中老年女性肢体运动退化、行动迟缓,可有效保持其运动平衡器官和关节肌肉组织的良好状 态,是适合中老年女性的有效锻炼方式。 38 7. 致谢 本文是在王正珍教授的悉心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的。在此,谨向我的恩师王正珍教授 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3年学习过程中一直给予我许多帮助的运动医学教研室全体老师。感谢研究生院的老 师和同学们,尤其感谢国际交流中心的各位老师对我的无私的帮助,使我的学业得以顺利完 成。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还先后得到了孙全义同学给予的无私奉献和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谢意。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丈夫和家人对我的学业的支持,在生活中和学习上给我的关 爱和鼓励。感谢我的2岁女儿的陪伴,并时时愧疚因学业而疏于对她的关照。 39 8. 参考文献 [1] 王安利, 王正珍. 中老年健身.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2] 王瑞元. 运动生理学.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 邓树勋,洪泰田,曹志发(运动生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李卫东,张竟(大众艺术体操对中老年女性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湖北体育科技, 2002, 21(4):481-482 [5] 韩国:李正淑等(译). 女性体育(daehanmidia出版社,1994 [6] 卓文(中老年人常见病饮食疗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嫌出版社,2004 [7] 赵芳等. 中老年人步态指标与衰老关系的研究,北京:第五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 编,1997,115 [8] 姚鸿恩,郑隆榆(体育保健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9] 体育保健学编写组(体育保健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10] 宋兰良(体育保健学(北京:高等出版社,1989 [11] Ogawa(T.,et al(Effects of aging,sex,and physical training on cardiovasc ular responses to exercise(Circulation(1992,86:494 -503 [12] Stratton,J(R.,et al(Effects of aging and exercise training in healthy men(Circulation(89:1648-1655 [13] 徐楚材(中老年保健手册(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 [14] 唐宏贵等(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15] Hagberg,J(M,et al(Pulmonary function in young and older athletes and untrained men(J Appl Physiol(1988,65:101-105 40 [16] Tinetti M E,et al. Falls risk index for elderly patients based on number o n number of chronic disabilities,Am J(Med(1986,80:429-434 [17] Campbell A J,et al(Falls in old age :a study of frequency and related clinical factors,Age Aging(1981,10:246-270 [18] Sack D,et al. Predictors of falls among elderly people, Arch. Int(Med(198 9,149:1628-1633 [19] 鲍恩荣(大众体育指南(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 [20] 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00年国民体质研究报告(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1] 洪家云(我国老年人体质调查于分析(山东体育科技, 2003, 25(2):64-66 [22] 徐碧君(体育舞蹈对中老年人的健身作用(体育学, 2000(1) [23]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of Young and Older Active and Sedentary Men( S temhaus L A,Dustman R E,Emmerson R Y(Br J Sports Med.1988, 22(4):163-166 [24] 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运动医学》编写组(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8 [25]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rting Age of Training and Physical Fitness in O ld Age(Aoyagi(Y,Katsuta s(Ca J Sport Sci(1990,15(1):65-71 [26] Aniansson,A., et al(Muscle morphology,enzyme activity and muscle strength in elderly men and women(Clin Physiol. 1981,1:73-86 [27] Hoffman,P.,et. al Activation of different opioid systems by muscle activit y and exercise(News physiol Sci(1996,11:223-228 [28]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Position Stand(Exercise and Physical Ac tivity for Older Adults(1998 [29] 邹荣琪等(健身运动与中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体育科研, 2003(3):76-78 41 [30] 谭晓缨,陈及志(中老年人体质研究进展(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0,24(2):56-59 [31] 吴秀琴等(台阶试验与心血管健康(福建体育科技, 2000,19(6):11-14 [32] 朱錧,马巧云(健身健美锻炼(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 [33] 魏太星(老年保健直到丛书(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34] 胡秋男,刘家兴(肥胖-衰老与体脂率(体育科学研究(1999,3(1):50-54 [35] 武宁生,童靖信(中老年保健(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 [36] 姚鸿恩(体育保健学高级教程(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7] 杨秀珍,耿秀芳等(健美操锻炼对中年女性血脂及体重的影响(中国运学医院杂志, 1998(17(1):94 [38] 误红瑛(运动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研究进展(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9,14(2):95-9 6 [39] 王锐玲等(运动对心血关疾病的预防作用(山东体育科技(1998(2):18-19 [40] 王维群,黄美. 锻炼对中老年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6, 15(2): 154-155 [41] 可振芳(我院中老年人肥胖与某些疾病关系的调查与分析(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6, 12(30) [42] 刘兆敏等(女性体力活动对心血管病危机因素的影响(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2,21(1): 70-73 [43] 刘同想等(运动锻炼对健康老年人衰老体质自由基代谢的影响(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7, 16(2):144-145 [44] 范敏等(老年人健身锻炼问题的探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1, 24(4):493 [45] Pedersen,B(K(et al(Physical activity and immune function in elderly 42
/
本文档为【12周扭秧歌对中老年女性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变化的影响论文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