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哈尼梯田

2017-09-19 15页 doc 60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4976

暂无简介

举报
哈尼梯田哈尼梯田 建筑群落 哈尼族的住房主要分地面建筑物的“封火房”、“蘑菇房”、“土掌房”和干栏建筑两类,而以前者为居多。部分地区却带有交叉文化痕迹的其他建筑形式,各地差异较大。他们建造住房,一般就地取材。每寨少至一二户,多至数百户不等,其中数十户的村寨居多。但不论村寨大小,都体现出比较统一的建筑群落风格。村寨背后多半是郁郁葱葱的古木丛林和灌木山坡,村前梯田层层,山路崎岖。村寨周围喜种棕榈、竹、梨、李、桃、柿等果木。为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和稳定的农耕生活,其房屋建筑一般都比较坚固而保暖,但通风有限、采光不足。建房时间多选择在冬末春初...
哈尼梯田
哈尼梯田 建筑群落 哈尼族的住房主要分地面建筑物的“封火房”、“蘑菇房”、“土掌房”和干栏建筑两类,而以前者为居多。部分地区却带有交叉文化痕迹的其他建筑形式,各地差异较大。他们建造住房,一般就地取材。每寨少至一二户,多至数百户不等,其中数十户的村寨居多。但不论村寨大小,都体现出比较统一的建筑群落风格。村寨背后多半是郁郁葱葱的古木丛林和灌木山坡,村前梯田层层,山路崎岖。村寨周围喜种棕榈、竹、梨、李、桃、柿等果木。为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和稳定的农耕生活,其房屋建筑一般都比较坚固而保暖,但通风有限、采光不足。建房时间多选择在冬末春初季节进行。 居住在云南省墨江一带的哈尼族支系白宏人的住房颇具特色,属于茅草顶兼土掌房类型,较多地保存着父系大家族的特点。其建筑程序和工艺较为繁杂。 建房先打地基。墙基用沙石或石灰石砌起,从地面下半米处开始,出地面半米止,土墙便从基石上起立。较讲究的土墙用砖块立。有的用木夹板定型上下冲压泥土筑墙,这种墙里外平整、光滑、美观。还有一种最简便的方式是用一团团泥巴垛起,结实耐用,只是外观稍为逊色。 哈尼支系白宏人住房房头朝东,正房面北,以示对哈尼族祖先发祥地的崇敬。只有一层的住房,由正房、厦子和耳房组成一个建筑联合体。正房设有二层楼的,楼上覆盖茅草顶。厦子相当于正房前厅,与土房前墙相联;耳房与正房西侧相连接并与厦子沟通。厦子与耳房上面均为坚固的泥土平台,土顶既是屋顶便于防火,又可当阳台晒场或休息纳凉用,在地形坎坷不平的山区是极适宜的。若从西面看去,整个村寨的住房宛若一群庞大的台阶矗立于地面之上。住房主要是土木结构。一层顶上密布着细圆木,圆木上再依次铺以细木条、茅草层、泥土层和沙性土层。正房上方的茅草多为双斜面,少数则为四斜面,先将茅草打制成草排,然后顺序叠压,布满屋顶。二层顶上封泥后再设双斜面茅草顶的阁楼,又称“封火楼”。“封火楼”具有防火和冬暖夏凉的作用,构成哈尼族宅居文化的特殊风格。 云南墨江一带地区的哈尼族,不论住一层房或二层房,其正房的设置与其他地区哈尼族基本相似。即正房中央大间为堂屋。设有供桌和就餐用的饭桌,东面一间是家长的住房,设有祭祖处,逢年节祭献之。西面一间为大儿子一家住。虽然各地哈尼族的住房类型不尽相同,但都普遍体现出男女有别的特征,并具体反映在住房格局上。床位的性别划分也很明显。白宏人连安置在正房堂屋的饭桌也只是家庭男性成员的就餐处,而女性则在耳房就餐。更有甚者,他们住间的床位也分男床和女床,而且女床一般不得高于男床。按传统风俗,男子的床位一律不得压在正房纵间中轴线一侧屋脊垂线),所以男床必在中轴一侧,而女床则可压在中轴线。如丈夫出门死亡,其妻必睡夫床,不使夫床空位;父亲去世,长子要睡父床,表现出哈尼族明确的男性继嗣原则。未分家的二儿子、三儿子家,均安排在一层厦子内的不同位置。 , , 哈尼族人的村庄 云南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而在漫长的岁月中,云南又被中原内地看成“偏僻蛮荒之地”。哈尼族是全国人口在百万以上的15个少数民族之一,起源之早,比人们想象的更为遥远,它和人类早期的迁徒有关。 据专家近年考证,云南先民是沿着“亚洲的扇子骨水系”走向中国西南和长江中下游,走向东南亚、中亚和亚洲其他地区的。据史料记载和哈尼族大量的神话、史诗、民间传说等资料,哈尼族与彝族同源于古代羌人,原先游牧于青藏高原,后逐渐南迁于云南,分两路途经滇池、洱海迁徙至元江西侧的哀牢山和西双版纳、澜沧江流域及老挝、越南、泰国的北部山区居住。 人口流动,对创造“梯田文化”至关紧要,可以说云南是亚洲稻作文化的起源地之一。先民稻作方式和水源关系密切。云南位居长江、珠江、红河、湄公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江河的上游,可以将云南称作“扇子骨”水系的汇集地,“亚洲的水塔”。亚洲古代稻米传播道路的源头都汇集于阿萨姆(印度)和云南,唐宋以来,以梯田稻作耕耘为中轴的哈尼文化,逐渐定型于云南的红河水系,在哀牢山、无量山之间得到完善和发展,并传播到东南亚诸国。 哈尼族先民是最早驯育野生稻的一个族群,梯田的分布区域与哈尼人的生存区域合二为一。红河水系元江、藤条江以及李仙江的“三江流域”,是哈尼梯田最集中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元江、红河、元阳、绿春、金平等地,这些区域自古就具备稻谷生长的最佳生态条件。22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公元前207年前)的《山海经?海内经》就记有:“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百谷自生”。云南出土的古代稻谷以及哈尼族流传至今的有关稻种的神话,80年代科学工作者在绿春发现疣粒野生稻(当地群众称“鬼谷”),都实证着这里是亚洲最早产生稻作文化的创始地之一„„ 哈尼人很少有“改天换地”、“人定胜天”的豪情壮志;倒有“天人合一”的朴素原始观念,把森林视为山神栖息的至地,体察天意,由于善待自然,才一直保持了良好生态环境。 水是梯田的命脉,“三江流域”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孕育了哈尼地区“十里不同天地,一山大千世界”的垂直气候带。从河谷到山顶,分别为北热带气候、南亚热带气候、中亚热带气候、北亚热带气候、暖温带气候和中温带气候。全地区年平均气温约为15-20?,而河坝区与高山区的温差达年均13.4?。全年日照时数约1700至1800小时。这里降雨特别充沛,年降雨量最高达3442毫米,一般在1500毫米至2000毫米之间。地形呈V型发育,不同海拔地段,垂直分布着燥红壤、砖红壤、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紫色壤、水稻土和冲积土等不同类型的土壤;全年干季和雨季分明,雨热同季,有利于水稻的栽插和生长。 充沛的降雨、丰富的水源、保持水土的森林覆盖是梯田稻作赖以扎根的基础。一年多次自然降水和山坡上众多溪河,为稻作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水源。但谈到哈尼人千百年来能够保持青山绿水的秘决,还在于他们将人类仅仅视为天地自然造化中的一分子。哈尼族延续上千年的这种朴素的自然观,无形中跟现代的环保观念倒很契合,他们早就认为人类是属于自然的,而不是自然是属于人类的,哈尼族将自然和人类都看作是天神意志的化外物,并将自然节律当作天神意志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哈尼族深层的心理积淀中,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里,栖息着众多的人格化的山神,这些山神具有无穷的威力,众神栖息的大森林被视为圣地。因此,人们平时很少进入其中,更不能砍伐其中林木或毁林开荒。有时因事不得不从“神山”走进,口中还默诵祈求山神赎罪和庇护的祝词。哈尼人的这种敬畏自然的信仰,客观上保护了森林的生态环境,保护了哈尼梯田的水源。 哈尼梯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典范 在云南元江流域哈尼族聚居区,有连绵成片几十万亩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梯田,这就是红河哈尼梯田。以哈尼族为主的红河州各民族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缔造了这一被称为“世界奇迹”的杰作。 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平台,着力打造红河州标志性的、弘扬民族文化和优美风光的红河哈尼梯田品牌,已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认可。根据保护与发展的规划,哈尼梯田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区两大片区。核心区由元阳县的多依树、麻栗寨、牛角寨、猛品4个部分组成,总面积95.9平方公里;辐射区包括元阳县的哈播村片区和绿春县、红河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左右。 哈尼梯田在世界农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是至今持续使用和发展的以江河?梯田?村寨?森林四度同构的农耕文化奇迹,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典范。 一、哈尼梯田具有多元化价值的整合性和谐 哈尼梯田不仅是哈尼族宝贵的财富,也是全人类共享的文化景观遗产。它体现着多元化价值的整合性特征。 历史价值 哈尼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垦殖梯田的山地民族之一,其开垦梯田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年前,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史书《尚书?禹贡》中这样记载:“„„和夷厎绩。厥土青黎,厥田惟上下,厥赋下中上三 错。”即哈尼族先民“和夷”在春秋战国之际已居住在“华阳黑水”(今四川大渡河流域),且对那里的山河改造和建设“有厎绩”(大贡献),这是中国典籍对哈尼族先民开垦梯田的最早记载。 晚唐学者樊绰在《蛮书?云南管内物产》中记述:“蛮治山田,殊为精好”,说明在云南境内包括哈尼族在内云南各少数民族,耕作梯田的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明代农学家、历史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田制?农叠诀田制篇?梯田》中,对哈尼族梯田耕作技术提高到更高一个层次来论述,将哈尼族梯田列为中国七大田制中的其中一大田制,并写下了“世间梯田多等夷,有田世外谁名,非水非陆何所兮,危岭峻峦无田蹊,层蹬横削高为梯,举手相之足始脐,抠会前向防岭挤,细作有具仍兼携”的诗句。清代《临安府志?土司制》中也描绘了哈尼梯田耕作情景与雄伟的景观态势:“依山平旷处,开凿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极,摄坎而登,名曰梯田,水源高者,通以略杓(渡水槽),数里不绝。”这是哈尼梯田在官方撰写的汉文典籍的完整记述。这些,都充分肯定了哈尼梯田在中国梯田耕作历史中的地位和深远意义。 经济价值 梯田在哈尼族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梯田耕作作为哈尼族繁衍发展与生计的主要手段,始终伴随着其迁徙发扬光大。梯田耕作是哈尼族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为哈尼族生存、繁衍、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和最强劲的发展动力,其经济价值在梯田多元性价值中居首位。 文化价值 哈尼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梯田耕作技术最为精湛的民族之一,哈尼族文化因梯田产生并发展,因梯田发展壮大而昌荣。从语言、服饰、居住到饮食、歌舞、文学等民族习惯和民族文化无不来源于梯田,并融入到梯田的整个活动之中,同时也全方位地通过梯田的运行活动得到完美的展示和充分的体现。梯田文化是哈尼族文化的精华和灵魂,具有独特的展示与传承价值。 社会价值 哈尼梯田是哈尼族世世代代用血汗和生命在大山上垒筑的奇迹,是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完美结合的典范,这一历史事实在整个哈尼族群体中已形成共识。哈尼梯田经过多年的研究、宣传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工作,目前已使哈尼梯田的影响力、知名度、公众认可度等大大提高,使哈尼族文化的经典杰作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其社会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生态价值 哈尼梯田是一个世界范围内具有典范意义的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文化品牌,围绕着哈尼梯田的整个农耕活动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生态内涵。其开垦、耕作程序、礼仪习俗都是在极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梯田的水系维持与发展,如果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梯田也会失去其维持的基础,所以在整个哈尼族中形成了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传统观念。 保护自然生态、有效利用自然资源、顺应自然规律是其生产、生活的根本法则。哈尼族在梯田生产活动中以自然生态为依托,在生活方式上以自然环境为根本,在宗教活动中以自然万物为神明,创造出以江河、梯田、村寨、森林四度同构为代表的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人居生态环境。所以,梯田不仅是哈尼族生存延续的支柱力量,而且还体现着整个民族对自身生存环境审视的观念,反映了极高的生态价值观,也具有生态保护和研究的典型价值。 品牌价值 哈尼梯田文化价值已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近几年来,红河州非常重视哈尼族文化的抢救、保护工作,并组织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入选,使红河州以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的民族文化抢救工作稳步发展,并通过全力打造“红河哈尼梯田”这一关乎红河州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品牌,使哈尼梯田成为了红河州知名的文化品牌。 艺术价值 哈尼族先民们开垦梯田是以民族繁衍、生存为目的,从最早开垦的星罗棋布分布的梯田,发展到迄今让世人注目的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撼人心扉的规模化梯田,给予了人们视觉上、心灵深处极大的冲击力,充分反映出了哈尼族先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了滇南哀牢山独具特色的巨大的梯田景观。 哈尼梯田的景观,因地势状况、气候条件、水源分布、生态环境差异、开垦规模和海拔高差的不同,形成了如元阳县多依树片区的神奇、牛角寨片区和红河县撒玛坝片区的壮观、猛品片区的险峻和麻栗寨片区的秀美等各具特色的梯田景观。同时,梯田与地势地貌、生态环境、民族建筑的完美结合,又创造了独特的融梯田景观、气象景观、民族民居建筑、森林生态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景观,全面展现了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梯田景观艺术的巧夺天工,是自然景观和人文创造力的完美结合,具有无与伦比的景观艺术价值。 科学价值 哈尼族耕作历史可追溯到3000年前,史书记载的哈尼族先民的梯田耕作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到了唐宋时期,哈尼族先民们根据滇南哀牢山的地势地貌而开垦的梯田,其耕作技术已发展到了极高水平。 哈尼族根据地势地貌、自然环境和农耕生产条件,创造并延续使用了一整套科学的梯田耕作生产流程、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开发建设和管理法则、人力资源合理分配等科学生产和管理手段。特别是严格的水源保护林乡规定约、独特的“木刻分水”制灌溉用水管理手段,根据梯田分布的海拔高低、气候炎热或寒凉,适时选择适宜不同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数十余种稻种,并且保障其品种长久而重复播种不产生变异等,都具有独特而现实的科学价值。 衍生价值 哈尼族因梯田而誉满海内外,哈尼梯田又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正逐渐步入世界文化的最高殿堂。哈尼梯田产生的多元化效应,体现了综合性的价值,并正在给红河州带来了如旅游业、多种经济的发展模式等无限商机和发展机遇。 二、农耕运程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 梯田的四季生产与生态优先律 哈尼族是一个非常遵从自然、遵守自然法则和自然规律进行生产生活和文化传承的民族,梯田农耕活动是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典型产物。哈尼族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总结积累了一套完整的与自然相融相谐的生产规律,谓之“四季四产调”,或“十二月风俗歌”,并以此参照来指导生产活动的进程。 哈尼族对一年中的每季、每月都有相应的称呼,反映了他们的梯田农耕活动遵循时令变化的规律。十月是哈尼族的年首新年,一切生产生活活动都以此月为界。冬季三个月到了,万物更替变化,山野草木叶落枯烂,竹笋叶壳剥开,棕片可剥割,山中野樱桃花开放,山里百种草的枯叶落地腐烂,山中动物开始冬眠,预示哈尼人犁田打埂休耕时候到了。四时节令变化决定和影响着哈尼族农耕,等待万物复苏始进入新的一轮耕作活动。 春季三月到时,春风回到世间,春风吹到田野山林处,树草吐芽唤放新生,春意在大地上走动,指引哈尼人生产和节令的燕子、宾谷和布谷鸟在村里村外唱鸣,春雨、春雷唤醒大地和万物,显示万物在召唤,哈尼族又进入一个忙碌的农耕季节,犁耙田、育秧、栽插秧苗等,种下一年的希望,撒下全族人的寄托,期待来年的丰收。夏季是雨热天气,山野草木长势旺盛之际大地已披满绿装,田地的庄稼和山野的草木齐头并长,催促人们下地入田除草的时节到了,好让庄稼长旺有收成。不怕炎热的太阳灼烤,不怕倾盆的大雨淋打,成群的鸟兽开始入田地啄食庄稼,辛勤的人们不仅要根除蚕食庄稼的杂草,而且日夜坚守田地赶走那些飞禽走兽。秋季三个月到,山花开谢了,野果成熟了,巨禽走兽成群出窝,催促秋收的知了、达约声声叫唤,大田的稻谷低头变黄成熟,人们开始忙碌秋收,把一年辛勤劳作的汗水结晶果实收回家。先要把谷魂请回来,然后把沉甸甸的谷子背回入仓,家人一年的生活有着落了。人们在自然的丰润和辛勤的劳作下获得了丰收,这是自然环境与人们辛勤劳作完美结合的结晶。 同时,哈尼族还十分善待自然环境、遵循生态规律。禁忌在村寨周围、水源林地砍伐耕作,以维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适应生态循环的轮息制耕作模式 梯田农耕活动是哈尼族农耕活动的主要方式,旱地耕作是一个辅助手段,并伴随着梯田耕作这个主业世代延续。哈尼族的旱地耕作模式也十分遵循生态规律,一般选择在离村寨较远的平缓之地,以生长灌木林为主的地方开垦,三五年作为一个轮息周期,之后让其自然恢复生态,保持水土,自然复原土地肥力,如此反复循环。哈尼族旱地耕作的种植作物以山谷、玉米、花生及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为主。这些作物和植被的生长周期同步,草林发芽时栽种,野草生旺时锄地,山林果子成熟就收获。 严格管理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的生态水观 哈尼族人畜饮水和梯田用水都来自高山森林,对于森林的保护是以长期以来形成的、约定俗成千年不变的俗规来实现的。 哈尼族每个村寨都修有蓄水井,村边流淌着常年不断的清泉,人们非常重视对水井、清泉的管护,村中男女老幼自觉遵循护水规约,且组织村中妇女对水井和清泉进行管理,一旦有人违规即予以经济制裁。 哈尼族对水井和清泉的管理与管护高山森林的人员是互为补充的,传统的护林模式保障了水资源的存储,对水井和清泉良好的管护,反过来有效地保护了“绿色水库”。保护良好的生态系统、丰富的森林资源,就能保证水源源源不断地供给人畜饮用和梯田灌溉,这种护林管水的有效机制保证了良好的自然——森林资源——水——人畜饮用和梯田用水的循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文系统和自然系统互为依靠的管理模式,体现了水、自然环境与人类之间密不可分的天然的互为依存的关系。 三、人文系统与自然系统的高度和谐 从对哈尼族的历史发展至现今的居住环境的研究证明,哈尼族十分注重其居住环境的选择。哈尼族一般选择在海拔800至1500米之间建村立寨,村寨上方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在高山森林之处是村寨人畜饮水、梯田农业用水的水资源储存库。在海拔2000米及其以上的高山森林处终年云雾缭绕,雾水经森林吸纳,在沟谷、平地之处形成溪泉或池塘,顺着山箐向下流淌,形成无数的小溪。来自高山森林区的山泉, 在流经半山腰地段时,人们将其拦腰截断,挖沟引渠,引入村寨,除满足人畜饮用外,又通过条条沟渠将水引到梯田之中,保障梯田的常年用水。用余之水又流入江河之中,炎热的河谷气候又将河水蒸发到高空,再次汇集到高山森林之中,重新形成雾水,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 村寨建设在半山之中平坦处,村寨两旁有常年流淌不止的山泉,供人畜饮用,村寨下方或两侧要有平坦的空旷之地,供人们开垦梯田。依山势而建的村寨,具有哈尼族自身建筑特点的蘑菇房错落别致、梯次分明。村寨是哈尼族展示文化的平台中心,村寨上下两侧是哈尼族演绎与延续文化的重要场所。村寨上方是哈尼族村寨灵魂“昂玛”寨神和土地保护神“咪松”的居所,是村寨民众祈福平安健康兴旺之圣地;村寨两侧是供人畜饮用的泉井,在那里人们还用各种牲畜祭祀泉井神,保佑水流常年不断,供人们使用。 哈尼族这种遵循自然法则、保护与重视生态环境所建构的森林、村寨、梯田、江河的良性循环系统,形成了哈尼族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资源的完整的科学系统;以村寨为舞台,又形成文化演绎延续的人文系统,这些系统又围绕梯田的各种节庆典礼——村寨性的节日、祭祀活动,家庭或个人的礼仪、婚丧嫁娶、歌舞艺术等,在村寨内依日月更替、梯田耕作进程周而复始地演绎,从而达到了自然系统与人文系统完美而高度的和谐,体现了哈尼族高度重视两重系统的价值。 随着哈尼梯田的影响力从广度到深度的日益提升,哈尼梯田被世人认知度的提高,以及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的顺利开展,难以计数的国内外政府要员、专家学者、游客纷纷前往元阳、绿春、红河、金平等县的梯田集中地参观考察,哈尼梯田作为红河州发展旅游业的世界级旅游资源正在逐渐发挥作用,靓丽多彩的哈尼族服饰、精美别致的手工艺品、厚重嘹亮的哈尼民歌,独具口感、风味各异的饮食,也受到了众多到访者的青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哈尼梯田的多元化价值、综合价值更加能够充分地体现,不仅能够为梯田片区的哈尼族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能够为整个红河州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以哈尼族为主的红河州各民族创造、经营的梯田,因国家近几年来实行退耕还林政策、林权的改革,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梯田及其文化延续的命脉从法律上得到更有效的保护。2008年9月,笔者前往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元阳县调研时,了解到了令人惊喜的成绩,根据该县林业部门 提供的数据和我们入村入户实地调查了解的数据显示,自2003年起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在晋思线、元阳至红河线、元阳县大坪乡线(均为梯田核心区)、元江流域和藤条江流域,共涉及14个乡镇、100个村委会、1630户退耕户,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达22.2万亩,占全县有林地124万亩的5.6%,全福庄、坝达、多依树和老虎嘴景区的梯田上方已形成了四季葱郁的保水蓄水林——水冬瓜树,保障了梯田用水常年不断。 同时,围绕梯田核心区,元阳县水利部门大力实施水利工程,已建成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6座、小塘小坝1座,库存742万立方米,沟深4653条,有效灌溉梯田近17万亩,占梯田核心区总面积96万亩的六分之一;该县农业部门也积极配合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在加强全县耕地保护的同时,加大对梯田核心区的保护力度。根据该部门提供的数据和笔者实地查看结果显示,核心区的梯田无一放荒现象或放水耕植其他经济作物的现象。核心区多依树地区的多依树村委会的普高老寨是该片区的直接水源地,在保护原有森林面积的前提下,自2002年起退耕还林500多亩,2008年止已形成规模化的森林覆盖面积;攀枝花乡猛品村委会又是南观音山的一大核心区,自2002年以来,退耕还林面积达1200多亩,梯田拥有量达1425亩,379户人家户均有梯田3亩多,基本上没有旱地,到目前为止,梯田用水完全可以保障;箐口村有集体公有林380亩,退耕还林80多亩;全福庄村委会有梯田1056亩,有集体公有林2120亩,退耕还林600亩,菜园260多亩;阿党寨是核心区的高山区村寨,有梯田300亩,森林面积1400多亩,退耕还林100多亩,该村委会的土地面积大多被森林覆盖。以上村委会都是梯田核心区,森林面积达7000余亩,旱地面积不足300亩(包括茶园),极大地保护了梯田的水源林,使哈尼梯田的持续发展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目前,在哈尼梯田得到有效保护、持续发展得到有效保障的同时,哈尼梯田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也正在不断推进,合理开发利用也正在有序进行。哈尼梯田,这个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典范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不断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哈尼梯田和聚落,是千百年来哈尼人民创造的独具魅力的地理人文景观。在这一层层的梯田上,土地的完整意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土地的美,土地是栖居的家园,土地是活的系统和生命,土地是充满意味的 符号,土地是值得信赖和人类以之为归属的"神"。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是平民的景观和大地的景观的精华。这是<<中国国家地理>>最美丽乡村评选中,俞孔坚教授为哈尼梯田写下的评语。 的初夏,笔者从北京到云南,来到了俞孔坚教授所说的哈尼梯田所在地——地处哀牢山腹地 2006年 的红河县大羊街乡。这里是横断山纵谷区到滇东的分水岭,印度洋东移地暖湿气流在高峻的哀劳山区受阻,停带在山峦之间,带来了丰沛的降雨和壮观的云海,也滋润着哀劳山中气势磅礴的梯田。 从红河县到大羊街乡要走60公里的山路,平均在海拔3000米以上。山路是2003年修通的,路面是由碎石铺成的,据说一辆中巴车在这里的山路上跑一个月就要换一次轮胎,所以,尽管笔者的JEEP车擅长越野,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在山路上爬行。车子在山路上盘旋,一会儿穿云破雾,一会儿又是磅礴大雨,终于走到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平地,山路也走到了尽头。当地人说,这就是大羊街乡了。 接下来的3天细雨濛濛,车是没有办法上路了,人也只好呆在家里,趁着有时间,多了解一些哈尼族的情况,雨小的时候在附近的山上走走。这一带的哈尼族人叫奕车人,属哈尼族的一个支系。与哀劳山中其他的哈尼族、彝族村寨一样,他们的寨子都坐落在半上腰中。放眼望去,比寨子更高的山上是森林,森林下面就是哈尼梯田,从海拔2000米的山上一直延伸到深深的峡谷。那梯田依着山势蜿蜒屈伸,把几座山体连接在一起。此时,雨丝和雾霭凝聚着水汽,轻轻地在你面前拂过,让你分不清是雨还是雾。 走进奕车村落,让人舍不得眨眼的是,村落在玉带与金梯的季节变化中,静谧地享受着云海与清晨太阳的抚摩,或许是云雾和太阳觉得与奕车村落相伴自己更美。此时,奕车人升起的袅袅炊烟却在告诉你,这不是天上胜景而是人间生活。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是古往今来人们的理想,当然,对凡尘依存度很高的人们,自己也清楚,这样的理想可望而不可及。同样生存于凡尘的奕车村落,却可以享受这“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惬意。 哈尼梯田早在千年之前就开始建造了。简单地说它是大自然的造化,抑或人类的杰作都不准确,确切在说,它是人类与大自然共同的创造和财富。“万千明镜映炊烟”留给旅游者的是美不胜收的景致,留给奕车人的,则是生存印记——梯田及其文化,成了跨越千年至今继续的历史和文化。 面对哈尼梯田,每个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惊叹它的“鬼斧神工”,除了惊叹,对于深藏于云雾深处的梯田,笔者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庄严和敬畏。置身其中,除了那气势磅礴的群山,梯田和云海,浓阴下的深潭以及妇女孩子们与众不同的服饰,还会为哈尼人与自然,与神灵的和谐相处而感动 云南南部亚热带山区的哈尼梯田湿地分布于海拔144~2000m、坡度在15~75?的山坡上,具有独特的垂直特征,高程变化是其垂直特征的主要驱动力。从景观、类型、植被、水文和土壤几个方面论述了哈尼梯田的垂直特性。哈尼梯田湿地景观呈现“森林-村庄-梯田-河流”垂直特性。由低海拔到高海拔将哈尼梯田湿地划分为5个类型,不同类型上湿地植物———水稻的品种、栽培、耕作方式等均呈现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征。哈尼梯田涵养水源的能力为5050m3/hm2,水质随海拔降低呈现“好-差-好”的垂直特征,这个变化过程反映了梯田湿地对污染物的强有效的降解作用,进入梯田的污染物的浓度随海拔降低呈指数级下降。通过多元统计法,得出土壤综合质量指数排序为:神林或林地梯地梯田水源地,除水源地外,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含量以及综合质量基本呈现与海拔成正相关关系;全福庄土壤综合质量好于勐品土壤总和质量;哈尼梯田湿地的垂直特性是其区别于其它类型湿地的显著特征,分析和比较哈尼梯田湿地与平原稻田湿地和天然 湿地在结构、功能和价值上的异同性,进一步突出了哈尼梯田的垂直特性。 麻栗寨行政村位于元阳县城南沙南部43公里处,共有17个自然村,1910户,10244人(均为哈尼族),8737亩梯田。其中麻栗寨梯田、坝达梯田、倮马点梯田、上马点梯田、全福庄梯田及聚落景观是观赏哈尼族梯田、云海、哈尼族建筑等景观的核心地区,也是了解、研究、体验哈尼族文化的中心地带。梯田分布从海拔1100米(麻栗寨河谷)延伸至2000米,坡度在15-75度之间,海拔2000米以上为高山森林带。自然村落分布在海拔1400~1700米之 间坡度较平缓的中山缓坡地带(图1)。
/
本文档为【哈尼梯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