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脚趾病历模板

2017-11-17 15页 doc 32KB 4401阅读

用户头像

is_963767

暂无简介

举报
脚趾病历模板脚趾病历模板 篇一:甲沟炎病例 2003年8月~2005年8月,我院治疗甲沟炎患者198例,针对发病原因及特点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98例,男130例,女68例, 2~40岁。单纯甲沟周围红肿,多发性水疱8例;甲沟化脓102例,其中2例有糖尿病史;甲下脓肿使甲和甲床分离者58例,肉芽组织增生30例。一旦就诊,根据患指(趾)病变的程度,给予早期处理、切开引流、或拔甲,同时切除肉芽组织,术后及时换药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必要时配合应用抗生素。198例患者经5~14d治疗全...
脚趾病历模板
脚趾病历 篇一:甲沟炎病例 2003年8月~2005年8月,我院治疗甲沟炎患者198例,针对发病原因及特点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98例,男130例,女68例, 2~40岁。单纯甲沟周围红肿,多发性水疱8例;甲沟化脓102例,其中2例有糖尿病史;甲下脓肿使甲和甲床分离者58例,肉芽组织增生30例。一旦就诊,根据患指(趾)病变的程度,给予早期处理、切开引流、或拔甲,同时切除肉芽组织,术后及时换药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必要时配合应用抗生素。198例患者经5~14d治疗全部愈合,随访1年零6个月, 2例患者复发,行2次拔甲。 2 原因分析 2. 1 按发病及病程长短分析 2. 1. 1 急性甲沟炎 通常与细菌感染有关,主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正常情况下存在于人体的皮肤上,不引起致病,当甲周围皮肤破损,机体防御功能下降时,即导致局部 1 感染,经治疗1~3周即可痊愈。也有一部分患者由急性甲沟炎快速漫延整个手指,形成脓性指头炎,剧烈跳痛,并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感染加重时疼痛减轻,皮肤颜色由红变为苍白,局部组织趋于坏死,严重者发生末节指骨骨髓炎,使病变复杂,病程延长,指骨一旦坏死须做截指处理。 2. 1. 2 慢性甲沟炎 与真菌感染、潮湿、先天因素(主要是脚趾发育异常)、剪甲过深等有关,同时也与穿鞋不当(鞋子过窄)造成脚趾挤压等因素有关,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一般伴有严重肉芽增生,红肿、疼痛明显,无明显脓腔,治疗时要同时切除肉芽组织。 2. 2 按发病年龄分析 2. 2. 1 2~4岁患儿16例,发病率为8%,秋冬季节多发,由于此季节天气寒冷、干燥,大部分患儿偏食,进食蔬菜水果量少,饮水量不足,患儿的抵抗力差,易患感冒、口腔溃疡等疾病,口腔内大量病毒等微生物生长繁殖,由于家长疏忽养成患儿长期反复吸吮手指的不良习惯,使局部皮肤受损,抵抗力下降,口腔内微生物乘机侵入并生长繁殖而致病,局部有红肿、水疱、奇痒等类似湿疹的表现,属单纯病毒感染,如处理不及时合并细菌感染时,局部化脓,严重者可破坏指甲和甲床,加重患儿痛苦。 2. 2. 2 5~18岁患者100例,约占发病率的50%,夏季多见,此年龄段甲沟炎主要发生于拇趾,其发生原因主要是夏季足 2 部暴露多,外伤机会多,如踢球、跑跳时不慎受伤等,外伤使局部趾甲和甲床分离,甲下淤血,血液是细菌生长繁殖最好的培养基,不及时处理就会发生感染,导致甲下化脓。另外12岁以上的患者大部分存在不良的剪甲习惯,闲时喜欢自己修剪指(趾)甲,修剪时不彻底,留有尖角,因长期刺激、摩擦局部,发生炎症,鞋子太小、太紧、前足受挤压所致,更有患者缺乏卫生常识,到不洁场所修脚,造成交叉感染。有1例15岁患 者,母亲带领其到修脚场所治疗甲沟炎,越治越严重,并形成了嵌甲,患者及家长都失去了治疗信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对患者仔细检查和询问病史,最终确定了最佳治疗方法,即拔甲术和甲沟成形术,两周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2. 2. 3 19~40岁患者82例,约占42%,主要为成年人,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外伤,工作和劳动中保护措施不当或不慎受伤,主要是砸伤或挤伤,无明显的季节性,极少数患者也存在不良剪甲及不洁场所修脚的习惯,以手拇指和足拇趾多见。 3 护理 3. 1 术前护理 3. 1. 1 早期护理 甲沟炎早期嘱患者用热盐水浸泡5 ~10min,水温 3 50~70?, 2~3次/d,以消肿止痛,急性期可口服抗生素,局部应用2%碘酊浸泡, 4~6次/d,肿胀及疼痛均可在1~2d内消失。但碘酊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性,易引起烧伤,皮肤过敏者及小儿慎用,也可中药外用,如中药浸泡或鱼石脂软膏外敷,达到消肿止痛、排毒的目的。对于慢性甲沟炎,尤其是真菌感染者,要同时治疗灰指甲,保持脚的干燥,穿宽松透气的鞋子。经上述处理效果不佳,一旦形成脓液,须切开引流,累及甲根和甲床时,应部分或全部拔甲。 3. 1. 2 心理护理 接诊患者时,护士应沉着冷静,稳定其情绪,消除环境对患者心理的不利影响,尤其小儿对医护人员和环境的陌生,常常引起恐惧、哭闹、躁动,不配合治疗,对患儿尽量安抚,吸引患儿的注意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切开引流和拔甲为创伤性手术,患者担心术中疼痛及术后伤口愈合情况,从而使其产生一些顾虑,在进行心理护理时,我们根据不同的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情况及手术的必要性,让其了解治疗方法,手术效果或请已做过手术的患者现身说法,介绍亲自感受,使患者从心理上对手术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 3. 1. 3 准备工作 甲沟炎处理不及时导致脓液形成就必须做切开引流或拔甲术,术前须做血常规、出凝血检查,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术前须控制血压、改善心脏功能,以防术中发生意外。血糖过高不利于术后伤口愈合,因此,糖尿病 4 患者须控制血糖至正常,本组患者中的2例糖尿病患者在术前都给予饮食指导,口服降糖药物,使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术后伤口顺利愈合。 3. 2 术中护理 术中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对躁动哭闹患儿必要时采取强迫体位,较小幼儿不必使用麻醉剂,主要是因为患儿年龄小不配合,手术很快完成而且不会很痛苦,但必须和家长讲明道理,以取得家长的理解,较大儿童及成人可局部应用2%利多卡因麻醉。配合医师备好手术器械及急救药品,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保持好正常的甲床和甲根部,确保再次生长指(趾)甲的完好性,避免术中器械的碰撞声给患者造成紧张心理。手术卧位一般采取坐位或平卧位,避免在空腹的状态下施行手术,以免发生意外。 3. 3 术后护理 ?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的表现,嘱患者尽量精神放松,分散注意力,可倾听音乐,阅读报刊、杂志等,夜间疼痛难忍影响睡眠时可口服止痛药和镇静催眠药,小儿尽量不用。?观察伤口渗血情况,术后48h少量渗血属正常现象,如渗血量多或出血不止应及时到医院更换敷料,做止血处理。嘱患者抬高患肢,以利于血液回流,减轻局部肿胀、疼痛、减少出血。?根据伤口分泌物的多少及炎症情况,决定换药间隔时间,开始每日或隔日换药,以后间隔时间稍长至痊愈。换药时用碘伏消毒皮肤,生理盐水清洗创面脓液及分泌物,然后用浸湿的呋喃西林棉纱湿敷,凡士林油纱覆盖, 5 最后无菌纱布包扎,呋喃西林为广谱杀菌剂,且细菌在湿润环境中不易存活,达到杀菌消炎的目的,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无菌。 3. 4 健康指导 健康指导因人而异,语言应通俗易懂,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意拔除倒刺,平时注意手指的养护,手指有微小损伤时,及时用2%碘酊消毒处理,预防感染。运用正确的剪甲方法,修剪指(趾)甲时不可太深,适当留出甲缘是预防甲沟炎的重要方法,对于难以解除不良剪甲习惯的患者,应详细说明反复拔甲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修剪指(趾)甲时不可过短,防止甲床受伤而引发感染。对患者讲解日常卫生保健常识,以防交叉感染,发现甲沟炎及时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处理,不可私自乱涂药物。另外,对于挤伤、砸伤等一些外伤患者,一定要就医,在严格消毒下将淤血放出。家长一定使患儿改掉咬吸手指的不良习惯。通过健康指导,提高了家长对该病的正确认识和防护意识,在1年零6个月的跟踪随访中,本组中只有2例不听劝告,仍然用不正确的方法剪甲,导致甲沟炎复发,行2次拔甲。 篇二:查房病历 护理查房病历 患者:方秀琴,女,52岁,于2013.3.18入院。 患者因入院前1天,不慎从车上摔伤,当时右髋部疼痛, 6 活动受限,伴下肢麻木、无力,X线片示:右股骨颈骨折,以股骨颈骨折收住我科。 治疗:根据病情于2013.3.19在全麻下行右侧全髋置换术,术前各项检查齐全,无手术并发症,术后给予抗炎、抗栓、补液对症支持治疗。给予NS+罗氏芬2克静滴,NS+泮托拉唑40mg静滴,低分子肝素钙2500单位皮下注射。 给予一级护理,心电监护,测生命体征Q1H,持续吸氧2L/分钟。 ? 护理:—、术前护理 ? 1、心理护理 根据病人的是实际情况,耐心细致的做好 解释工作,及时向病人介绍本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说明手术的必要性,耐心解答病人对手术及术后各方面的疑问,关心病人,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介绍成功的病例,让病人及家属对本病有一定认识,消除恐惧担忧,主动配合治疗。 ? 2、术前准备 教会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深呼吸及有效 咳嗽的方法。 ? 3、训练床上大小便 病人术后容易出现尿潴留、便秘, 增加病人痛苦,术前三天指导病人在床上大小便。 ? 4、戒烟 告知病人戒烟。术前戒烟因为烟中 尼古丁可损伤 7 血管内皮细狍,又是血小板吸附剂,易照成血管的栓塞和痉挛。 ? 二、术后护理 ? 1、选择正确体位 :取仰卧位,两腿间置一梯形枕,患肢成 外展中立位(外展15?~20?),在患肢腘窝垫一软枕,使髋膝关节屈曲10?~15?注意保护腓骨小头区,防止压迫腓总神经,并穿丁字鞋-避免患肢外旋。在执行各项护理及各种治疗搬动患肢时要特别小心,将患肢及髋关节托起,并保持轻度外展位。 ?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切口的变化:术后6小时密切观察生 命体征的变化,每小时测体温、血压、呼吸、脉搏各一次,注意神志、面色、尿量、引流量的变化,并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同时密切注意切口敷料有无渗血,切 口周围有无血肿,对 渗血较多者及时通知医生更换敷料,以防切口感染。 严密观察肢体感觉、运动、温度、颜色、肿胀程度、静脉充盈情况,若肢体远端有凹陷性水肿、皮肤发紧伴浅静脉充盈及活动受限,常提示有深静脉血栓,应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处理。 ? 3、引流管的护理:注意观察引流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 8 引流 液24小时内超过200毫升应及时报告医师采取相应措施。当负压引流瓶内血液超过一半时及时倾倒,使之持续保持负压状态。 ? 4、饮食护理 早期饮食易清淡,富于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 流质食物,如牛奶、米汤、手工面条、菜汤等,忌食辛辣、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中后期脾胃功能恢复,可给于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类食物,如鸡蛋、瘦肉、动物肝脏、红枣等,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食物,增加肠蠕动,防止便秘发生。 术前护理问题 P1:焦虑恐惧 与麻醉、不理解手术程序,担心术后效果以及环境的改变有关。 护理措施 1、给病人介绍病室环境、负责医师、护士长、护士,使病人尽快熟悉环境。 2、在病室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和积极的卫生宣教,以消除病人被交叉感染的疑虑。 3、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病人焦虑的原因。 4、耐心向病人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术前处置的程序及意义,对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明确积极的回答 9 5、介绍病人结识同类手术的康复患者,通过现身说法,减轻病人的焦虑。 6、向病人婉言说明焦虑对身心健康产生的影响 7、 向病人家属说明支持的重要性使其解除因疾病后对经济状态、生活能力、社会地位等发生影响的后顾之忧。 8、 指导病人及家属运用合适的放松机制减轻焦虑,如读报纸,听音乐,看电视、按摩等。 P2:知识缺乏 与从未经历过类似手术有关 护理措施: 1、向病人解释术前准备的重要性 2、训练床上大小便。 3、说明术前备皮、饮食、试敏、配血的目的 4、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呼吸:膈肌呼吸,缩拢嘴呼吸 术后护理问题 P3:疼痛 与术中牵拉、术后切口及被迫体位有关。 护理措施 : 1 、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时间、频率、伴随症状及采用过的减轻疼痛的措施。 2 、评估非语言性的疼痛表现,如不安、紧张、身体扭曲、面部表情异常、出汗、强迫性体位、呼吸窘迫、心动过速等。 3、在疼痛的过程中,解释工作尽可能简单, 鼓励病人表达疼痛感受。 10 4、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5、 遵医嘱使用止痛剂,如强痛定,曲马多等,并密切观察其副反应。 6、 进行适当的背部按摩以分散注意力。 P4:体温升高 与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反应 外科吸收热有关 。 1、倾听病人主诉,评估病人的症状、体征并告诉病人体温升高的早期表现,如呼吸增快,脉搏加速、虚弱等。 2、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趋势,必要时可随时测量。 3、给予能减少体热产生,增加体热散失的措施。 1)、调节室内温、湿度、定时通风,使病人舒适。 2)、体温超过39?时,给予物理降温,如醇浴、冰敷等,并观察反应,半小时后复测体温。 遵医嘱合理使用药物降温,并注意病人出汗情况,出汗后予以妥善处理以防虚脱、受凉。 4、减少发热给身体造成的影响 2)、鼓励病人多饮水。遵医嘱行静脉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3)、保持口腔清洁,以防口腔炎。 4)、加强营养,给予清淡、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的饮食,以补充能量的大量消耗。 P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受 11 潮、摩擦有关。 护理措施: 1、预防褥疮 1)保持床单平整、干燥、无皱褶,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尤其是易出汗部位随时擦拭。 篇三:常见病例分析 常见病例及分析 彭竞100214511 糖尿病 简介:糖尿病 “高血糖”,与高血压、高血脂一同称为“三高”, 沉默的杀手(Silent Killer),特别是成人型糖尿病。四十岁 10%,即十人当中就有一位糖尿病 糖尿病,将减少寿命十年之多,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遍及全身。越来越多的内外权威临床研究表明:日本进口的特殊免疫“八*佰*壹” 泌,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1)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腺具有双重功能,即分泌消化液和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激素,主要调节人体的糖代谢。甲壳质通过协调脏器功能促进内分泌,实现对胰腺功能的调节。首先是刺激迷走神经,兴奋大脑皮层的饥饿中枢和血管运动 活化胰岛细胞,促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12 强化胰岛素的活性:实验胰岛素的活性与体液的PH值(酸碱度)密切相关。胰岛素在酸性环境中是没有功能的,只有体液PH值7.4时发挥作用最好。PH值每降低0.1,胰岛素活性下降30%,糖代谢障碍,代谢不全,中间产物增加,体内有多量的二氧化碳堆积,体液环境偏酸性。甲壳质能够提升PH值0.5个单位,从而使胰岛素的活性可明显改善。另外多元醇代谢的亢进引起PKC活化,糖化终末产物增加,蛋白质机能改变,细胞内运输障碍,引发细胞凋亡等,引起糖尿病神经功能障碍。 多年来,医学界一直致力于对糖尿病的研究。这是因为一旦患上“糖尿病”,人体的麻烦 而且不易治愈。并且选择性地破坏细胞,吞噬细胞。抗癌细胞的防御机能会大大减弱,至使癌细胞活跃、聚集。 难怪有这样的说法,一旦得了“糖尿病”,寿命减去十多年。因此许多人对糖尿病谈之而色变,千方百计的治疗。 临床表现:糖尿病基本症状为三多一少: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 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 13 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 ;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高危人群:1、空腹血糖异常(空腹血糖在100—125 mg/dL 者(糖耐量餐后2小时血糖在140—200 mg/dL之间);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也就是 父母一方、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有糖尿病病史的,这些人患糖尿病的几率比一般没有家族史的人要高出2倍以上;3、体型肥胖者,尤其那些“大肚子细腿”的人,不仅易患糖尿病,而且常常同时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4 者;5、以往怀孕时曾有过血糖升高或生育巨大儿(体重4公斤以上)的女性;6、出生时体重低或婴儿期体重比一般小孩轻的人;7、年龄?45岁者,糖尿病发病率随着年龄而增 14 长,自45岁后明显上升,至60岁达高峰。8、吸烟、体力活动少、生活压力大和精神持续紧张者;9 等。糖尿病高危人群至少每年2 高血压 简介: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另外,血液中缺乏负离子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血液中的正常红细胞、胶体质点等带负电荷,它们之间相互排斥,保持一定的距离,而病变老化的红细胞由于电子被争夺,带正电荷,由于正负相吸、则将红细胞凝聚成团。负离子能有效修复老化的细胞膜电位,促使其变成正常带负电的细胞,负负相斥从而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沉减慢。同时负离子能加强血液中胶体质点本身负极性趋势,使血浆蛋白的胶体稳定性增加,保持血液的正常健康状态。因此,若血液中的负离子含量不足,就会导致病变老化的红细胞的细胞膜电位不能被修复,从而导致高血 15 压的发生。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2]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 发病原因: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3 、 其他:(1((3)(4) 年龄:发病率着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 病率高。(5)饮食 [5]: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 日,高血压发病率3%, 4-15g/日,发病率33.15%,20g/日发病率30%。 以及通过体液方式作用于机体各系统,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当负离子进入血液后, 释放出 过促进机体组织的氧化还原过程,特别是通过加强肝、脑、肾等重要组织的氧化过程,激活多种酶系统, 对机体的脂肪、因此,空气中缺乏负离子也是导致高血压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临床表现:1 2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 16 3 较长。4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56、肢体麻木:常 颈椎病 简介: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 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发病原因: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据统计,其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在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中,慢性劳损是首要罪魁祸首,长期的局部肌肉、韧带、 关节囊的损伤,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水肿,发生炎症改变,在病变的部位逐渐出现炎症机化,并形成骨质增生,影响局部的神经及血管。 外伤是颈椎病发生的直接因素。往往,在外伤前人们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病变,使颈椎处于高度危险状态,外伤直接诱发症状发生。不良的姿势是颈椎损伤的另外一大原因。长时间低头工作,躺在床上看电视、看,喜欢高枕,长时间操作电脑,剧烈的旋转颈部或头部,在行驶的车上睡觉,这些不良的姿势均会使颈部肌肉处于长期的疲劳状态,容易发生损伤。颈椎的发育不良或缺陷也是颈椎病发生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亚洲 17 人种相对于欧美人来说椎管容积更小,更容易发生脊髓受压,产生症状。在单侧椎动脉缺如的患者,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生率几乎是100%,差别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另外,颅底凹陷、先天性融椎、根管狭窄、小椎管等等均是先天发育异常,也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临床表现:1.长时间低头看书、坐办公室人员:长期保持头颈部处于单一姿势位置,导 长时间低头看书、坐办公室人员易患颈椎病 致局部过度活动,损伤局部椎间盘、韧带等,易发生颈椎病。2.头颈部外伤人员:头颈部外伤并不直接引起颈椎病,但却往往是颈椎病产生症状的加重因素,一些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造成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外加颈部外伤常诱发症状的产生,甚至瘫痪发生。在不适当的颈部按摩也常有瘫痪发生的报道。3.不良姿势:如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坐位睡觉等;卧车上睡觉,睡着时肌肉保护作用差,刹车时易出现颈部损伤。4.颈椎结构的发育不良:先天性小椎管也是发病基础。颈椎中央椎管、神经根管狭小者颈椎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1倍。 18
/
本文档为【脚趾病历模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