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苏格拉底之死”伦理研究

2017-09-03 50页 doc 107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905

暂无简介

举报
“苏格拉底之死”伦理研究“苏格拉底之死”伦理研究 “苏格拉底之死”伦理研究 密 级: 学校代码:10075 分类号: 学 号:20090036 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位申请人: 赵 玄 指 导 教 师 : 杨峻岭 教授 学 位 类 别 : 哲学硕士 学 科 专 业 : 伦理学 授 予 单 位 : 河北大学 答 辩 日 期 : 二?一二年六月 Classified Index: CODE: 10075 .: NO: 20090036 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M. Philosophy ...
“苏格拉底之死”伦理研究
“苏格拉底之死”伦理研究 “苏格拉底之死”伦理研究 密 级: 学校代码:10075 分类号: 学 号:20090036 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位申请人: 赵 玄 指 导 教 师 : 杨峻岭 教授 学 位 类 别 : 哲学硕士 学 科 专 业 : 伦理学 授 予 单 位 : 河北大学 答 辩 日 期 : 二?一二年六月 Classified Index: CODE: 10075 .: NO: 20090036 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M. Philosophy The Ethical research on “the Death of Socrates” Candidate: Zhao Xuan Supervisor: Professor Yang Junling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Philosophy Specialty: Ethics University: Hebei University Date of Oral Examination: June, 2012 摘 要 摘 要 公元前 399 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接受了雅典法庭的审判,饮鸩而死。纵观整 个哲学史的发展,苏格拉底之死并非终曲,而是开端。苏格拉底之死,容纳了苏格拉底 的思想,同时也引申出了更多关于苏格拉底个人思想之外的伦理思考。论文从伦理学的 角度出发,首先阐述苏格拉底之死的史料背景,即以既有的史料为论述基础,分析记述 苏格拉底其人其事的喜剧材料、学生柏拉图与色诺芬的记载及亚里士多德的论述补充等 三类文献,进而追溯雅典城邦兴衰与苏格拉底审判的史实背景,并结合前人争鸣精粹对 苏格拉底之死给予伦理性评判;其次,探讨苏格拉底之死与三个伦理问题,即在此基础 上进一步辩证地研究由“苏格拉底之死”这一事件所引发出的个人伦理、政治伦理和死 亡伦理三大层次的伦理维度分支,并以苏格拉底作为哲学家、伦理学者、知识分子的多 重身份着手,具体阐明苏格拉底的贯彻自我“善”理念的个人伦理思想、理想国式的城 邦政治伦理思想、不可知论与灵魂不朽并存的死亡伦理思想,进而理清其悲剧性内涵和 意义。最后,结合以上的研究结论,对当代中国的德性伦理与政治伦理进行反思总结, 力求重新张扬信仰与道德在个人与社会中的伟大力量,在伦理失落的年代求 得人类精神 家园的现代性回归,同时在政治伦理角度,就与之殊途同归的苏格拉底所执 着的法律信 仰与政治追求,展望当代中国民主与法治的建设进程,以尝试为当今中国社 会提炼出可 值得取纳的现实性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苏格拉底之死 善 理念 城邦 民主 死亡伦理 I Abstract Abstract In 399 BC, the classical Greek Athenian philosopher Socrates was put on trial in an open Athenian court. He was found guilty and subsequently sentenced to death by drinking a mixture containing poison hemlock.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overview of western philosophy, the death of Socrates is not the end, but the beginning of a new era of western philosophy. The death of Socrates is iconic. It not only accommodated Socrates' thought as an individual, but also motivated more ethnical reflections beyond Socratic Method. This dissertation begins with the pre-existing historical documents of "the death of Socrates" and the first part of this work is concerned with the comic discourse surrounding Socrates, with the record documents from his students Xenophon and Plato, and with the supplement material from Aristotle. It further traces the rise and fall of Athenian and the trial of Socrates and combines with the essence of predecessor’s work, given a critical judgment of Socrates’ death from the ethical point of view.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work focuses on the three ethical issues concerning Socrates’ death. It expatiates dialectically the personal ethics, the three-level branch of ethical dimensions of political ethics and death ethics stimulated by the incident of Socrates' death. This dissertation also proceeds with the multiple identities of Socrates as a philosopher, ethics, and intellectuals and specifies in the Socrates' personal ethics as "living a Good life ", political ethical thought of "an ideal city-state", the co-existing agnosticism and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as the morality of death to further clarify its tragic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conclusion part, combined with the above studies, this dissertation gives a review summary of contemporary moral and contemporary democratic, which extracts realistic reflec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oday’s society and strive to re-publicity of the great power of faith and morality in personal and social. In the meantime, from the political and ethical point of view, this dissertation gives an outlook of the building process of democracy and rule of law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compares it with the spirit from Socrates, to try to extract realistic thinking and suggestions which will conformance the require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a. Keywords The death of Socrates Good Idea City-state Democracy Death ethics II 目 录 目 录 第 1 章 苏格拉底之死的史料背 景........................................................................................ 2 1.1 雅典城邦的兴衰与苏格拉底审 判............................................................................ 2 雅典城邦的兴 衰.............................................................................................. 2 苏格拉底的审 判.............................................................................................. 3 1.2 记述苏格拉底的三类文 献........................................................................................ 4 喜剧中苏格拉底形象的真实 性...................................................................... 5 柏拉图、色诺芬与苏格拉 底.......................................................................... 6 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文献的补 充.............................................................. 7 1.3 有关苏格拉底之死的伦理性评 判............................................................................ 8 重塑与神化时 期.............................................................................................. 8 翻案与争议时 期.............................................................................................. 9 道德冲突的必然悲剧――黑格尔论苏格拉 底............................................ 11 第 2 章 苏格拉底之死与三个伦理问 题.............................................................................. 13 2.1 苏格拉底之死与个人道德伦 理.............................................................................. 13 认识你自己――“人”的哲学的发 端........................................................ 13 德性即知识――从“善理念”到“善 生”................................................ 15 知行合一――以死亡来践行的道德伦 理.................................................... 17 2.2 苏格拉底之死与政治社会伦 理.............................................................................. 18 雅典城邦民主的利与 弊................................................................................ 19 苏格拉底的城邦伦理 观................................................................... ............. 20 知识分子的社会责 任.................................................................................... 23 2.3 苏格拉底之死与生命死亡伦 理.............................................................................. 25 死亡不可知论与灵魂不朽 说........................................................................ 25 从死亡到不朽――死亡的伦理内 涵............................................................ 27 第 3 章 苏格拉底之死的当代中国伦理反 思...................................................................... 29 3.1 对当代德性伦理的反 思.......................................................................................... 29 III 目 录 重建当代道德信 仰........................................................................................ 29 吁求精神家园回 归........................................................................................ 30 3.2 对当代政治伦理的反 思.......................................................................................... 32 倡导当代法律信 仰................................................................... ..................... 32 推进现代民主进 程........................................................................................ 33 结 论...................................................................................................................................... 35 参考文 献.................................................................................................................................. 36 致 谢...................................................................................................................................... 39 IV 引 言 引 言 公元前399年的初春,七十岁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法庭控以三大罪名,一 个月后,拒不认同任何一项罪名的苏格拉底,坦然饮下鸩毒,告别了衰弱然而对他虎视 眈眈的雅典。在苏格拉底死后一个漫长的时期里,他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哲学与历史的 影响之深,是已经被完全肯定了的。这并不仅仅因为他是柏拉图的老师,或者他的死对 于柏拉图有着怎样至深的点拨,也不仅因为他是在世界文明的襁褓之初就勤于思索和探 求真理的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是坚持将伦理和道德带入和普及在市井之间的伦理学者, 这更是因为,他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因为思想和言论而获罪被处死的哲学家,是人类历 史上第一个为真理而殉道的哲学家。可以说,他的思想与际遇是一体的,他的哲学与人 格是浑然合一的,他以切实的一生践行了自我哲学,以慷然赴死作为了毕生追求真理的 祭奠,他的死,是悲剧性的,更是哲学性的。死亡乃是生命最后一次引人瞩目之回音, 苏格拉底之死尤其,此一方面在于苏格拉底本身的哲学思想,更一方面,则更在于苏格 拉底的被审判与死亡所引发出的更为广阔和深刻的伦理探索与反思。也因此,与研究其 他哲人不同,研究苏格拉底,必不能摆脱的,就是他的死亡一环,即便其略显沉重,但 也正是因为它的沉重,才会有着迄今千年不绝的哲理与伦理的回音 重返苏格拉底,现今也业已是诸多哲人在历经困惑之后的本我选择。毕竟,历史的 镜像,所给予的精炼的智慧,映向的应是人类共有的明天。 1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苏格拉底之死的史料背景 因古希腊历史久远所造成的史料记载的稀乏,加之苏格拉底本人述而不著的风格, 这也就构成了研究苏格拉底之死的第一处难点,即史料问题。本章即从苏格拉底之死的 史料背景着手,介绍雅典城邦兴衰与苏格拉底审判之始末,并结合分析与苏格拉底同时 代友人与弟子的记述材料,逐层剥离出苏格拉底其人其风,从而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后代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道德争论与评判。 1.1 雅典城邦的兴衰与苏格拉底审判 雅典城邦的兴衰 从公元前 468 年出生,到公元前 399 年被处以死刑,苏格拉底见证了雅典城邦民主 由繁荣昌盛至朽败没落的整个过程。在他出生之际,正值雅典民主制经由希波战争的考 验之后所进入的全盛时期,苏格拉底生于雅典的黄金时代,当其时,古希腊人文与自然 科学发展至巅峰形成一派繁荣景色,城邦公民(自由民)的民主权利业已普及人心。成 长在这种氛围中的苏格拉底,无疑极大地受到了雅典文明的种种熏陶,并因 而坚定了竭 力维护雅典城邦统治的决心和原则。 公元前 442 年,民主派的杰出领袖伯利克里开始治理雅典,他进一步完善了雅典民 主的模式,发扬了自克里斯提尼以来的优良政治传统,限制统治机构权力,扩大公民权 利,提倡公民参与陪审执法,鼓励文化事业发展,自此,雅典进入了民主的极盛时期, 也一举成为了欧洲文化的中心。然而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雅典城邦民主在巅峰 时刻,也正是走向下坡路的开始。伴随着雅典的兴盛,伯利克里的野心开始扩张,为将 雅典打造成一个称霸希腊的海上帝国,雅典与同为民族盟主的斯巴达打响了著名的伯罗 奔尼撒战争。这场毁灭性的战争意味着雅典黄金年代的终结,饥荒与战争取代了繁荣与 和平,瘟疫蔓延于野,雅典从此一蹶不振。伯利克里因瘟疫殁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第三 个年头,时年,相当敬仰这位领袖并且与他私交不错的苏格拉底正好四十岁,也参与了 这场战争中的部分战役,而据阿尔西比亚德斯描述,他在战斗中是相当勇敢的。但是, 从军并未坚定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的信仰,反而是他思想发生重大转折变化的一个时 期。雅典民主并未带来持久的昌荣,相反,它引发了战争,亲手断送了政治精英的性命, 2 第 1 章 苏格拉底之死的史料背景 并激发了更为尖锐的社会矛盾:在政治上,雅典政府失去了威信,潜藏已久的民主派与 贵族派的党争爆发;在经济上,累年战争挪用大量经济物资,使得经济资源原本就薄弱 的雅典社会,大批自由公民变得一贫如洗;在思想上,对领导人的不信任,对个人生活 的危机感,使得雅典陷入严重的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公民大会变成了投机者和个人 主义者的聚集地;在文化上,智者学派也业已堕落成卖弄唇舌教唆公民而图谋私利的群 体,讽刺名人的滑稽喜剧开始盛行――“人民领袖”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彻底下滑成 了贬义的“蛊惑家”。 面对社会陷入全方位不平衡的困境,即便深具民主制传统的雅典人,也难免丧失信 心,试图以新的来寻求出路,在这样的历史原因下,寡头执政的倾向越来越严重, 继公元前 411 年的 400 人寡头执政虽然被公民大会通过但终究被压制之后,公元前 404 年,三十僭主发动政变,推翻了雅典民主政体,在雅典建立了独裁统治。然而,新的政 体并没有给雅典人民带来期盼中的转变,在这个短命的寡头政府统治的八个月期间,上 万人被杀害和流放,雅典陷入了血色恐怖之中。不得民心的三十僭主很快被推翻,民主 制度得以复辟,但也正是这个复辟的末路民主政府,将苏格拉底送上了审判席。 苏格拉底的审判 公元前 400 年左右,一个名叫麦勒图斯的青年站出来列举并指控了哲 学家苏格拉底 的三大罪名:不敬雅典国教、引进新神、腐化青年。这使得年已七十高龄的苏格拉底, 站在了雅典的法庭之上。尽管指控方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然而这三项罪名对于一 个在雅典众所周知的哲学家来说,显然颇有一些值得琢磨的意味。前两项直指苏格拉底 的宗教信仰问题,确实,在苏格拉底一生中,他确实一直在提论一个大而化之的全知的 “神”,而这似乎确实并不归属于希腊国神的范畴;后一项则转而斥诉苏格拉底的个人 道德生活问题,不仅将他一生致力的街头提问尽推到了恶的一面,也暗指了他与阿尔西 比亚德斯和克里底亚等人“不恰当”的交往;总之,这对于一名毕生践行行知合一的哲 学家而言,即便不致定为死罪,也显然是相当严重的指控。 在宗教与道德指控的背后,当时的演讲家埃斯基涅斯推测这一指控亦有着政治影响 的作祟。雅典民主派所深恶痛绝的三十僭主,其领导人克里底亚和卡尔米德,正是柏拉 图的舅舅,同时也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尽管苏格拉底一直极力撇清和否认自己与三十僭 主是同一立场的,同时也并没有现存可信的资料证明苏格拉底与他们曾经有过合作关 3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系。无论这种政治向的推测是否属实,在雅典甫一推翻僭主暴政,重归民主状态之后, 苏格拉底便马上被以“思想犯”的名义,送上了民主的雅典法庭,而站在青年麦勒图斯 身边同样作为控方出现的,还有在复辟的民主政府中赫赫知名的政治家阿利图斯。 陪审团的初次投票形成了拉锯局面,需要指出的两点是,其一,按照当时的雅典法 律,苏格拉底所受控的任何一项罪名都不能将他定为死罪;其二,在辩方即苏格拉底这 一方,以当时的投票情况及苏格拉底的名气来看,如若苏格拉底肯于低头认罪并接受一 种较轻的刑罚,则更易被陪审团接受和通过。然而,苏格拉底依然不愿低头,拒不承认 任何一桩罪名,甚至提出了极为消极的刑罚方式。这种态度激怒了陪审团的大多数成员, 于是第二次陪审团表决以一面倒的赞同票数,通过了对苏格拉底的死刑判 决。在宣判与 执行死刑的一个月内,苏格拉底再次拒绝了朋友乃至雅典政府所默许的越狱和流亡的请 求,平静地接受了最终的死亡。 至此,苏格拉底在肉体上被彻底消灭了,然而他的精神,却并未伴随肉体飘荡散失 而终归于无。死亡或是生命之绝唱,但绝非灵魄之终曲,苏格拉底之死或为雅典城邦之 暂时解脱,但远非雅典病之休止符。正如黑格尔所说:“在刑罚中消灭的只是个人,而 不是这个原则;雅典人民的精神并没有从这种伤害、从这个对原则的抛弃中恢复过来。” [12]P119而事实也正如此,在他死后,雅典在民主政治上一蹶不振,而在文化上,柏拉图和 亚里士多德也并没有挽回末路的雅典,很快,罗马帝国的铁蹄便践踏了这片曾经诞生了 自由与民主的繁荣土地,欧洲文明正式沦陷入漫长的中世纪黑暗之中。 1.2 记述苏格拉底的三类文献 苏格拉底其人述而不作,不曾留下任何著述,因此,关于他个人思想的研究,只能 从其同辈与学生的记录中寻求渊源并加以研究,又因记述者的个人倾向性和个人需要, 这些资料所具备的历史真实性,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也不是可以毫无保留的加之以信任 的。关于这些记述的真实程度问题,即便在西方学界也至今存在种种不同意见的争论。 从最原始的资料来看,从不同角度部分还原苏格拉底的思想和形象,可分为三类文 献,按照时间顺序划分,第一类是公元前五世纪出现的描写苏格拉底的喜剧和小册子; 第二类是苏格拉底的两位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述;第三类是作为隔代人的亚里 士多德的观察。 4 第 1 章 苏格拉底之死的史料背景 喜剧中苏格拉底形象的真实性 就喜剧《云》而言,这并不是一部十分严肃的资料。它主要讲述苏格拉底创办了一 所学校,学生只要缴纳学费,就可以学习抵赖欠债的诡辩术。这部作品中的苏格拉底还 是一个热心研究天体的自然哲学家,他不承认传统宗教的神化概念,反而自创了许多天 体新神。因为创作时间问题,柏拉图和色诺芬笔下的值得尊敬的“老师苏格拉底”形象 是无法影响到阿里斯托芬的,《云》作为喜剧上演时是公元前423 年,当其时,苏格拉 底只有四十几岁。作为喜剧作品,它与其它的记载文献立场可谓截然相反:这部作品将 苏格拉底描绘成一个骗钱小丑,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并对智者整个群体都加以了无情 的嘲弄。这是源于在当时的雅典,智者文化已趋于没落,智者中的有些人借故弄玄虚来 骗取钱财,引起了雅典人的反感,而因为苏格拉底常与雅典的智者们聚众讨论问题,也 容易令常人觉得他们是“一伙儿的”,也因此,阿里斯托芬写出这样的讽刺喜剧并公开 上演,甚至受到了较为普遍的欢迎。 《云》作为时代喜剧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苏格拉底本人的形象。首先,在当时,喜剧 艺术虽然成熟,但地位仍然不及悲剧艺术,人们对待它的态度并不那么认真和在意,喜 剧家扭曲和讥讽当时的名人形象,也并不会受到严厉的指责,因此就连伯利克里都未能 幸免在喜剧中被嘲弄;其次,面对这样一部“丑化”苏格拉底形象的作品,根据柏拉图 的记载,苏格拉底本人对待作者阿里斯托芬的态度却是十分友好的。也因此我们可以推 测,阿里斯托芬笔下的苏格拉底,更多的是对友人的一种调侃,而这种调侃,在引渡入 喜剧中之后,作为主要讽刺智者的辅料,就难免带有大量的虚构成分。但需要强调的是, 它并不具备显见的恶意和显著的真实性。可以说,喜剧中苏格拉底的形象,更侧重于小 说家的虚构形象,这也就解释了阿里斯托芬笔下苏格拉底迥异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 甚而由哲人沦落为小丑的原因。经由这样的认识,可以使我们能够较为正确地对待和研 究阿里斯托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形象,而不至于产生将阿里斯托芬喜剧性的记述作为直接 证据而导致误读历史事实上的情况。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喜剧中的苏格拉底还是有一定的真实成分的。伯奈特就指出, 鉴于创作时间性的问题,阿里斯托芬笔下的苏格拉底更有可能是其早期的状况,而非学 术上成熟的苏格拉底。同时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克里斯托弗??泰勒从另一个 角度指出, 这种喜剧即便并不是特别倾向于恶意,也已经在不经意间造成了恶果,正如作品中所暗 5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示的“苏格拉底不信国神”,与之后苏格拉底面临的指控不谋而合一样,“在很大程度上, [5]P150 正是这种讽刺挖苦导致了人们对苏格拉底的怀疑和敌视,并最终造成了他的死亡。” 柏拉图、色诺芬与苏格拉底 将柏拉图与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并列在一起讨论,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这两人同为 苏格拉底的学生,同时,色诺芬的著作与柏拉图的对话录也是所有苏格拉底文献中仅有 的保存完整的作品。与阿里斯托芬所不同的是,苏格拉底之死这一事实,是永远高悬于 柏拉图与色诺芬关于苏格拉底的记述之上的。但除此之外,两人叙述中的苏格拉底展现 出了极大的不同。 其一,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众所周知,对话录中所展现的苏格拉底,其雄辩与 智慧令人叹服,《会饮篇》通过描写苏格拉底与贵族子弟阿尔西比亚德斯的对话,展示 了苏格拉底的道德观与政治观,同时也为苏格拉底再一次做了辩护;而《申辩篇》所描 绘出的苏格拉底之死的图景,更是超然清醒而坚定自信的,正如罗素所言, “一个非常 自信的人,头脑高超而不介意于世俗的成败,相信自己是为一个神圣的声音所引导,并 且深信清明的思想乃是正确生活的最重要的条件。„„他并不怀疑,他在另一个世界的 生活,将是一种幸福的生活。”[10]P125。然而,柏拉图的记述也引发了一定的质疑。一则 是因为柏拉图对后世的影响,其广泛和强力,着实不负名师高徒与古希腊三贤之称;一 则又是因为在柏拉图光环的笼罩之下,没有任何著述的苏格拉底很轻易地就会变成一个 引发种种争论和怀疑的对象,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究竟是真实的苏格拉底形象还是只 是柏拉图思想的代言人,这种广泛的争论无论最终结论如何,本质上都肯定了柏拉图的 思想,却使得苏格拉底思想的可信度开始变得模糊不清。 毋庸置疑的是,柏拉图在著作中,一直将老师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除了最后 的遗著《法律篇》之外,苏格拉底出现在了柏拉图的所有对话中。按照 bie 的 划分,柏拉图的对话又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一种较为理想且普遍的看法认为,早期 对话中的苏格拉底形象更趋近历史的真实,中期和晚期则更多起着代言人的作用。同时 应当看到,柏拉图创作于苏格拉底之死后不久的系列记述审判的对话,不仅拿出了自己 的在场证明,也并未遭到同时代人的驳斥与反对,足以证实其对苏格拉底形象描绘的较 为真实。 第二,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同样记述了苏格拉底的会饮和申辩题材的色诺芬作 6 第 1 章 苏格拉底之死的史料背景 品,就并没有那么鲜明精彩地营造出苏格拉底的高尚和伟大了,这显然并非是文笔的原 因,色诺芬是古希腊重要的学者,有着很高的文学修养,他那散文和叙事体的写作体裁, 也理应远比柏拉图的对话体更能塑造出一个立体的苏格拉底形象。然而历代的研究者依 然对他更偏向于失望和否定,其原因在于,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并没有多少关于哲 学上的高远见解,而只是一个热心于琐事的实用主义的伦理学者。在色诺芬的《回忆苏 格拉底》中,固然其包含的哲学内容与柏拉图记载的并无原则上的南辕北辙,可其中的 哲学内容,又远不及道德说教与实践忠告来得重要,尽管这部著作的用意是为苏格拉底 之死所蒙受的不白罪名辩护,但是其最终的指向,却更容易让人确信苏格拉底之所以无 罪,只是因为他是个平庸的“好公民”而非“好的哲学家”罢了。 然而并不能因为这样,就完全否认色诺芬作品的价值所在,甚至如伯奈特一般认为 色诺芬只是抄袭之作。事实上可以看到,尽管是类似题材,但是色诺芬与柏拉图的作品 既无彻底雷同之处,也无原则上的矛盾之处,一种可解释的看法认为,造成两人作品中 苏格拉底形象不同的原因,是因作者的思想水平不同,因而对苏格拉底本人 的理解也有 高下之分。柏拉图和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是可以互相参照理解的,将色诺芬的苏格 拉底,作为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必要补充,是一种较为合理的研究方式。 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文献的补充 在有关苏格拉底的文献资料上,相对来说,亚里士多德提供的比较少,并且也并未 实质性地涉足过苏格拉底对话作品,但是一般学界观点认为,他所提供的片段对哲学史 上的苏格拉底而言,是相当独立和关键的。与前面所论述过的三位作者不同,亚里士多 德生于苏格拉底去世后的又十五年后,并没有亲自接触苏格拉底的可能性,也因此,他 虽然在著作中屡次提及苏格拉底,但对其的了解更多来自于他的老师柏拉 图,如在《政 治学》中提到的对苏格拉底认为财产应当公有的阐述,就显见来自于《理想国》。然而, 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一段关于苏格拉底的理念论的表述,却引起了现代学 者的广泛争论与怀疑。亚里士多德在其中写道:“„„苏格拉底并没有把普遍和定义当 作分离存在的东西,可是他们(即柏拉图和他的后继者们)把普遍或者定义当作是分离 存在的东西,并把它们叫做理念。”[4]P296 对比柏拉图在《理想国》的对话篇所描述的, 苏格拉底在对话中始终坚持理念分离的观点,亚里士多德就与他的老师柏拉图在对于苏 格拉底的理念论解读上背道而驰了,而至少这一点也说明,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思想 7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继承,并非全体来自于柏拉图的著作,鉴于色诺芬也并未提及苏格拉底的理念论思想, 部分学者如克里斯托弗??泰勒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这一结论,来自于柏拉图最早在学园 中的口头陈述。关于亚里士多德对这一理念的表述,还有诸多不同的深入研究与争论, 在此不再赘述,但是从亚里士多德的态度也可以看出,柏拉图从口述到笔录之间,也确 实对苏格拉底的思想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其中有些在接近苏格拉底“原版”的同时也被 亚里士多德认可并转述了出来,而另有一些“改造版”,则被他毫不客气地揭发了。 1.3 有关苏格拉底之死的伦理性评判 纵观两千年来的思想长河,对苏格拉底之死进行伦理性评判的历史又可分为两个时 期,即中世纪的重塑与神化时期和进入近现代之后的翻案与争议时期。而在种种意见之 后,或者我们更可以认同黑格尔的说法:苏格拉底之死,也确然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 它归根结底,源自于道德冲突的必然困境。 重塑与神化时期 在包括《哲学史讲演录》之内的许多资料中曾有过这样一个补充性结局:在宣判苏 格拉底死刑的十四年后,雅典人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为之悔恨不已,为了弥补 这一弥天大错,他们为苏格拉底建立了雕像,并且给予了控告人以死刑和流放的惩罚。 这个往往被用来证明雅典的民主政体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结局,已经被泰勒证实是纯粹 的虚构,但是在苏格拉底身后,经历了两位弟子的不懈维护与被斯多葛学派所进一步的 推崇之后,在漫长的中世纪经院哲学年代,他也确实被人们在精神上塑立了新的雕像, 并进一步神化成了圣人的形象。 首先,早期基督教对苏格拉底之死的神化。早期基督教时期的神学是由《圣经》与 古希腊哲学相融合产生的,而古希腊哲学的部分,则最主要源自于柏拉图主义。作为柏 拉图主义的重要源起点,苏格拉底自然也就受到了早期基督教神学家的重视。查斯丁就 明确地指出:“凡按照‘道’生活的,都是基督徒,例如苏格拉底、赫拉克利特及希腊 人中像他们一样的人。”[13]P11 他甚至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认为“鼓舞苏格拉底的理 性(即‘道’)自那时以后便化为人形,托生于耶稣基督。所以基督教徒是与苏格拉底 及柏拉图崇拜同一个上帝。”[14]P25 这就鲜明地将苏格拉底与耶稣等量齐观,并将之基督 教圣徒化了。苏格拉底所表现出来的殉难精神以及超然于生死之外的态度,使得他在公 元一世纪左右,就开始被视为宗教性的道德模范。而他关于灵魂不朽的阐述,关于德性 8 第 1 章 苏格拉底之死的史料背景 和至善的信仰,更是被发展和引申为基督教信仰的理论来源之一。 其次,新教派对苏格拉底之死的神化。十五世纪后期,伴随着新柏拉图主义的再度 复兴,作为其纲领的苏格拉底又再次激发了研究者的兴趣,而这尽管依然是宗教理论方 面的,却比早期基督教理论中的苏格拉底形象更为复杂化,纵然临死的苏格拉底依旧被 马尔西利奥??斐奇洛等人视为受难于格斯马尼花园的耶稣基督,但同时更多的理性主义 教派,乃至自然神论者和泛神论者也开始关注苏格拉底,在他们的理论中,苏格拉底依 然是一名圣徒,但与早期基督教理念所不同的是,他们更多地将苏格拉底视为殉难于宗 教狂热主义者手中的理性宗教的圣徒。约翰??托兰德甚至创建了一个名为 “苏格拉底协 会”的组织,专门为苏格拉底制定了一套礼拜仪式和祷告词。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苏格拉底在中世纪的异族文化中也同样被重塑和神化了。在 中世纪的阿拉伯文献中,他是被阿拉伯学者提及最多的哲学家,他们往往将苏格拉底描 述成一个至善至美的圣人,“七根智慧的栋梁”之一,“他一直被看作是维护一神教神学 和新柏拉图主义的英雄,他之所以被判处死刑,正是因为他反对偶像崇拜,坚信唯一真 神。这样他就被当做是伊斯兰教圣贤的先行者,他被描写成一个在伊斯兰教国家能像亚 伯拉罕、耶稣、甚至默罕默德那样受到尊敬的人物。”[3]P215 可以看到,在这一时期,苏格拉底之所以在伦理上被重塑和神化,主要 是由于他所 信奉的至善理念与他为之殉难的事实所决定的,灵魂不朽所给予的后代宗教的启发,更 使得他在基督教学说中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启蒙性人物,苏格拉底之死,在中世纪经院 哲学与宗教伦理学盛行时期,被早早地蒙上了一层“道德的”圣光。然而进入近现代之 后,也正是因为这层与基督殉难并列或说仅次于基督殉难的圣光,使得苏格拉底之死再 次被提上了议程,并引发了极大的伦理性争议。 翻案与争议时期 事实上,关于苏格拉底的争论乃至非议之声,在他死后也从来没有中断过,例如对 苏格拉底同性恋倾向的批评、认为苏格拉底的“神示”只是一种迷信的不屑、 以及一些 基督教作家甚至认为苏格拉底是赞成自杀并最终自杀身亡的――而那正是违背基督教 教义的行为。但这些往往都是从一些片面的琐碎细节中所得出的结论,也一直未能够成 为时代的主流之音。直到十九世纪及之后,伴随着古典主义哲学的崛起和哲学多元化的 趋势,在这个伟大哲学家纷出的时代里,苏格拉底之死再度成为了伦理思考的重心,哲 9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家们从此开始从一个超越单纯的苏格拉底学说之外的视角,以整个雅典城邦为其主要 背景,去探讨苏格拉底之死的伦理出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克尔凯郭尔、 尼采与黑 格尔三位十九世纪重要哲学家。 克尔凯郭尔从本质上来说,是认同理想化的苏格拉底及其道德性死亡的。然而他的 切入点是如此不同,他在《论反讽概念――以苏格拉底为主线》的早期著作中指出,苏 格拉底一切的态度都是消极的――和之前所有学者们所称赞的积极的英雄形象截然相 反,他对雅典城邦采取了最为消极的态度,并因此在申辩中对其进行了彻头彻尾的反讽。 反讽本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摧毁了雅典城邦,也摧毁了苏格拉底自己,甚至摧毁了整个 古典主义的时代。苏格拉底之死之所以是一场伟大的转折点,就在于旧时代的被摧毁和 新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希腊精神已经失去了固有的活力,而苏格拉底以其复仇的武器― ―反讽,势将清除传统的壁垒,而带来新的道德原则。在克尔凯郭尔眼中,纵然反讽本 身是消极的,是否定之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支撑着他的是消极性,是仍未生育任何 积极性的消极性。由此也很容易解释为什么甚至生和死对他也失去了绝对的有效性。” [16]P166然而反讽本身是具备个人的道德主观性的,也因此,极度消极带来的反讽导致的并 非道德虚无主义,反而到达了破除了道德客观主义的道德主观主义之全新境界。“恰如 哲学起始于疑问,一种真正的、名副其实的人的生活起始于反讽。”[16]P2也因此,苏格拉 底之死就是合道德的行为,尽管他推论的方式与前人大相径庭,却在最后得 出了与中世 纪经院哲学极为相仿的结论――在书中,克尔凯郭尔业已就苏格拉底对友人所产生的影 响与耶稣对其信徒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从而认为苏格拉底是在为个人道德的坚守中献 身的,而这一献身,更使得他已接近于上帝的信仰者。 尼采则推翻了一个道德化的苏格拉底。在《悲剧的诞生》中,克尔凯郭尔那里的苏 格拉底的“消极”,在尼采这里上升到了毫无可取的“衰败”和“颓废”。尼采赞赏的是 雅典,是雅典的伟大的悲剧精神,悲剧精神表现的永远是崇高的伟大勇敢品格的崇高之 美,然而苏格拉底出场之时,雅典悲剧的舞台却呈现出了“令人烦恼的真实”[15]P45,尼 采将此称之为“审美的苏格拉底主义”,一种苏格拉底身上的唯理主义的表现,正是它 最终导致了雅典的衰亡与悲剧精神的衰退。在尼采这里,雅典才是合道德性的存在,而 苏格拉底本身都是非道德的。苏格拉底所倡导的理性,使得悲剧精神所象徽的神秘性和 非理性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然而唯理性的道德在事实上并不能解决神秘复杂的人生困 10 第 1 章 苏格拉底之死的史料背景 境,也因此,苏格拉底主义就代表了一种精神的极度贫乏,乃至是一种精神上的“颓废”。 需要指出的是,在尼采的作品中,苏格拉底同时又是科学精神的化身与乐观主义的导师, 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和旋风中心”[17]P15,他一方面对苏格拉底这种近乎超人的能力进 行惊叹,一方面又对他进行着猛烈的攻击,苏格拉底成为了尼采因其自身的反理性主义 和反权威思想而必先击败的“偶像”。尼采对苏格拉底的评论趋于极端的矛盾与混乱, 但也可以说,他在历史上第一次将苏格拉底视为“人”而给予评判,而并非纯道德层面 的“圣徒”,也因此他毕生都在与苏格拉底做着搏斗,这实质上,可说是他与人性之中 的矛盾与悖论的一场搏斗。 尼采激进的步伐带给了后代学者许多启发,而这也是罗素所最为担忧的,“柏拉图 以后,一切哲学家们的共同缺点之一,就是他们对于伦理学的研究都是从他们已经知道 要达到什么结论的那种假设上面出发的。”[10]P113 在罗素看来,正是苏格拉底创制了这一 恶劣的哲学思维,而如今,众多哲学家也开始利用苏格拉底来迎合自己的先入之见,并 从种种现代性困境的问题去推论苏格拉底的死亡。譬如美国当代学者斯东在《苏格拉底 的审判》一书中,就以言论自由为其出发点,大胆假设假如苏格拉底对雅典人民强调言 论自由,那么也许就会免于死亡,更可免于在民主身上留下永恒的污点――然而就斯东 作为当代记者的从业经历来看,对言论自由的高度推崇,很难说不是为更多地抒发其胸 中的块垒。 道德冲突的必然悲剧――黑格尔论苏格拉底 在近现代种种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大讨论中,黑格尔的观点尤其令人瞩目也尤为后 人所信服。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黑格尔认为苏格拉底与雅典双方都是合道德的,同 样没有任何过错,但也同样都是悲剧性的存在。苏格拉底之死,正是因两种合理的道德 观所引发的冲突,而导致的不可避免的悲剧性结局,然而也正因此,这种必然性的悲剧 促使一种更高的世界精神,从雅典民族精神的灰烬之中诞生了出来。 在苏格拉底出现之前,在雅典人这里存在的是一种客观性的道德,这种道德使得雅 典人自发自觉而不假思索地服从于其中。苏格拉底的出现使得道德成为了一种主观性的 道德,这种新的道德原则要求人对自我的省察和反思。然而,雅典人民的精 神本身正是 建立在这种自在自为的原则之上的,苏格拉底使用另一种新的内在意识的原则教导人, 并试图将这种原则引进雅典人民的生活,“因此他与雅典人民所认为的公正和真理发生 11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立;因此他是有理由被控告的。”这也即是说,雅典并无过错,因为雅典人民的原则 实质上也并无过错,苏格拉底之被控告,乃是因为个人良知与国家民族认知之间的不可 避免的冲突,在黑格尔看来,国家的存在正是依据于人们的见解,国家本身是一个精神 的领域,精神的基本原则和准则构成了国家存在的支柱,也因此,一旦原则 受到了损害, 那么政府有责任出面干涉。 控告本身也是一种正义的程式。雅典对于苏格拉底的审判和定罪从手段和程序上都 是正义的,苏格拉底之所以获死,根本源于他对人民的司法权力的轻蔑,因而人民判处 他死亡就并无过错,而苏格拉底之服死,又表现了他对于法律原则的尊重,因此程序自 始至终并无可诟病。同样,苏格拉底的这种轻蔑也没有错误,黑格尔如是说,这表现了 苏格拉底道德上的独立性,他因对道德操守的坚持和对个人权利的坚守,冒死拒绝屈从 于人民权力。在这里,雅典人民的集体性道德是正义的、合乎道德的,苏格拉底的个体 道德同样也是正义的、合乎道德的,两种合道德的原则相互冲突,但是作为解决的 控诉本身同样又是合乎道德的,那么这两者之间就没有一方值得被指责,相反,它们因 冲突所导致的结局则是真正的悲剧性的――因相互抵触而两败俱伤。这也即是黑格尔所 说的:“真正的悲剧是两种公正的道德力量之间所发生的必然冲突:这就是苏格拉底个 人所遭遇到的命运。一种力量是自然道德的神圣公正性,其法律就是那种体现为本质的 自由和崇高的意志。我们可以称它是一种抽象的客观的自由。相反,另一种力量是意识 的或者主观自由的神圣公正性:这是由善恶知识之树,也就是自行建立的理性结出的果 实;它是所有相连时代的普遍原则。正是这两种力量在苏格拉底的生活和哲 学中产生了 [12]P106 冲突。” 但同时,苏格拉底之死不光是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它更是一个命运性的必然转折, “苏格拉底的原则造成了整个世界史的改变,这个改变的转折点便是:个人精神的证明 代替了神谕,主体自己来从事决定。”[12]P101 世界精神由此升华到了更高的层面。这也正 是苏格拉底以其必然的悲剧性的死亡,所带给人类思想的最卓越贡献。 12 第 2 章 苏格拉底之死与三个伦理问题 第 2 章 苏格拉底之死与三个伦理问题 在个人生活上,苏格拉底也毕其一生都在追求完美的道德生活,并为这种道德制定 了详细的准则,对这种个人伦理道德的践行,正是他走向死亡终点的内因所在;同时, 苏格拉底虽并非是一位政治学家,但他的个人伦理生活,与雅典民主城邦的政治伦理, 亦是息息相关的,他的一生也是反思民主和探求政治伦理的一生,政治伦理与他的个人 伦理严密地结合了起来,并形成了一个铁桶一般的“正义”,然而,苏格拉底所处的现 实与他的理想格格不入,雅典民主更是他走向死亡终点的外因;除此之外,苏格拉底之 死还引发了另一层非关单纯的个人与社会伦理问题的思索,即是对死亡本身的伦理探 索。 2.1 苏格拉底之死与个人道德伦理 苏格拉底的一生乃是哲学家和道德学家的一生,他的哲学源流自于并终归于他的道 德,所以我们可以说,苏格拉底的生活与他的道德哲学是密不可分的,他的生活即是他 [18]P122 的道德与哲学之所在,诚如马克思所说:“苏格拉底乃是哲学的化身” ,或者可以 更进一步说,苏格拉底乃是道德哲学的化身。而苏格拉底之死,也并非仅仅由于民主政 体本身的不足,更多的则是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之下,以苏格拉底作为一个道德哲学家的 其人其德,所引发的不可调和的冲突。这也使得苏格拉底之死,成为一种命运的必然。 认识你自己――“人”的哲学的发端 古希腊文明在苏格拉底前的时代,集中表现为一种由原始神话宗教式的世界观,逐 渐转向成宇宙论的自然哲学的世界观。这种以米利都学派为其变革起源的自然科学的思 维模式,对于后来盛行整个欧洲文明的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都有着基础的启蒙作用。 但就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自然科学的发展程度是极为原始和朴素的,希腊自然哲学家固 然为后来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基本的方向,然而,就他们本身的具体学说而 言,因为其自然科学水平的低下,带有很大的幻想成分,非常轻易就能被质疑和推翻。 “天体”毕竟离当时人们的知识水准过分遥远,一方面穷究于宇宙论的知识,一方面却 发现对自然的全知全能的推理于自身能力而言根本办不到,这使得当时的哲学家陷入一 种两难的境界。 13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苏格拉底即是如此,他在寻求自然哲学的道路上并未能得到满意的答案,但因为自 然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的启发而认识到,如若将规整万物之因转投于“心(努斯)”之 上,那么才能寻求到一种最佳的平衡状态。由此,他决定要将这个阿那克萨哥拉未竟的 “心”的原则完善发扬,并使之成为一个全新的哲学体系。这是苏格拉底一次重大的尝 试,也是哲学在方向性上的一个根本转变。人们在自然世界中寻求因果逻辑而得不到答 案,宇宙的奥秘更使人的困惑越陷越深,究其原因,人本身的疑问并不在宇宙外界,而 终究应当返归于“人”自身。也所以,“苏格拉底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了回来,引入 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道德、善和恶的问题。”[19]P419 确定了“人”的哲学这一范畴之后,苏格拉底引用了铭刻在希腊德尔菲神庙上的铭 言――“认识你自己(自知)”,阐发了他在伦理学上的第一个基本命题。据苏格拉底介 绍,这条铭言是由泰利斯、梭罗等古代七贤在潜心研究学习了斯巴达文化之后,在神庙 上刻下的智慧感悟。“认识你自己”作为一句朴素的古代箴言,无非是教导人们应有自 知之明,在苏格拉底的阐释下,这句格言产生了新的伦理学和哲学指向。首先,他将“自 知”放在斯巴达集体主义的语境之中,着重强调人并非单纯作为个体而存在,而是必先 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中的一员而存在,“认识你自己”的自知,是要人们“各得其所, 各尽其职”;其次,苏格拉底更进一步,将“自知”由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层次,上升至 了个人伦理范畴,他用“理智、自制”解释“自知”,这样,就将人本身的“认识你自 己”从简单的个人修养上的谦逊克制,扩大到了人应该自觉理智地寻求知识本身的道德 哲学问题。苏格拉底认为,现在人们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以无知为自知”,这即是 说,大部分人都自以为已经掌握了知识,事实上他们根本对真正的知识是一无所知的。 苏格拉底个人探索知识的手段,被称作“苏格拉底方法”。他毕生从事教育工作, 但与智者不同,他是义务的教师,所有人都是他施教的对象。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他 创制了一套独有的“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其为“产婆术”――他的母亲是产婆, 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 为思想接生。“苏格拉底方法”就是通过不断追问,以图求索最终的知识。这样富于逻 辑性的辩论虽然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但因为其直接拆穿他人的心理防 范,极其容易 引起广泛人群的反感。最大的问题并非在于苏格拉底毕生孜孜不倦质问和反诘的态度, 而是他在穷根究底的问答论辩之后,面对大众所得出的结论。他认为,并没有人真正掌 14 第 2 章 苏格拉底之死与三个伦理问题 握了知识为何物,人们口中形式各异的只不过是零碎而不完整的“意见”而已。而苏格 拉底自己与大众的区别,也不过是因为他“自知其无知”。 这就又回到了“认识你自己”的原点。考虑到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也曾经宣称 过,唯有神才是全知才能的,唯有神才拥有真正的智慧,洞察万物是神的特权而非人的。 既然自然哲学家们所渴求的那种洞察一切的思维和能力已经被否决了,那么事实就已经 毫不留情地证明,人自身是有其局限性的。苏格拉底否认人之所以掌握知识,究其原因, 也是在伦理道德上,要求人正确地看待自我,并对人类中所普遍存在的自大与傲慢进行 抵制和规劝。苏格拉底的“自我”,不是智者们所推崇的“个人”,而是一种理性的、德 性的实体。而从根本上说,苏格拉底也并不否认知识在人身上的可能性和可教授性,虽 则他对于知识的定义,与普通人或是以前的哲学学派在本质上有着很大差异,这也是下 一节所要研究的内容。 德性即知识――从“善理念”到“善生” 在一生没有休止的与人的辩论中,苏格拉底还专注于使用不断归纳以寻求定义的方 法。寻求归纳一种实质性的定义,事实上就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就是在寻求专业知识, 明白其基本规律,因而就可以解决很多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在苏格拉底看来,不同于 “意见”,确凿的定义和知识,都是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而同时,他又并不满足于 单一的定义或是单一的知识,苏格拉底所始终坚持的最终目的,是寻找一个适用于全体 事物的普遍定义,这也即是“理念”。由此,苏格拉底推出了“理念论”的雏形。理念” 本身是一个自在自为的独立体,世界之所以为世界,是因为“模仿”了“理念”。这可 以说是一种极大的颠覆,理念作为一种知识逻辑体系成为实质的存在,而通常我们所说 的自然物质化的“存在”,则成为了表象甚至假象。这也是苏格拉底最有智慧性的创造 之一,西方许多学者都曾经指出,苏格拉底的历史功绩之一就是使伦理学科学化,因为 他要在伦理、道德里寻求“理念”这样的真知识。“真知识”是一种纯粹的知识,它的 可靠性和确定性并非来自于自然世界的规律性,相反它由人的理性而自存,世界的规律 性才是来自知识的逻辑性。 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就是以理念论为基础的。理念本身并非是一个建立在稳定的自 然的基础概念,而是一个指向“自我”的复杂活跃的概念,这也就直接揭示了苏格拉底 的伦理学,并非单纯和寻常意义上的道德,也即是说它并不是具体研究“自我”在 15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人与人的关系中应如何自处以赢得幸福,而是一种道德哲学,着重于研究“自我”的伦 理本质,也就是“自我”的理念。“理念”生于“自我”而规定“自然”,这就是说,“理 念”是排除了人千差万别的感觉性目的才脱颖而出的,而它本身则因为这种脱颖而出, 成为了自然世界的本原,也即是成为了客观事物本身的目的。也正因此,“理念”从“自 我”的目的因和“自然”的结果因二重性出发,就具有了终极的“合目的性”的性质, 并最终指向完满。但同时,“理念论”如果单纯根据个体的“定义”和“知识”来推导 的话,那么就会变成凡物皆有其“理念”,理念就只能成为原子论般种种小理念的琐碎 集合,也唯有将一个终极的“目的性”贯穿全部“理念”,“理念”自身才能具备其适用 于一切事物的普遍意义,那么事物终极的“目的”是什么呢,苏格拉底认为:是善。因 此,终极的“理念”也就是“善理念”。它是一种强制性的道德命令,它强制人以“理 性”去发掘“自我”本质的“德性”,以社会的人的“德性”去破除自然的人的“感性”。 从这个前提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他伦理学的第二个基本命题:德性即知识。结合 苏格拉底在诘问中对众人的“知识”的否定,我们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 中的“知识”并非是自然的知识,而是对“德性”的理性把握。对“德”的知识,就是 对人的“理念”的知识,就是人的 自我认识,就是“认识你自己”。有关“自我”的知 识,本身是一种道德,更加是一种真理,知识因此就与道德成为了不可分的一体。要想 不为恶而为善,就要去自觉自发地去追求作为真正的知识和德性而存在的“善”理念。 真正的知识是存在的,也并非不能学习,德性即知识,美德和知识都是可以传授和学习 的。 苏格拉底提出了“回忆说”来支持“知识可传授”的观点。在他看来,包括道德哲 学在内的一切知识,都是“回忆”,也即是原本就根植于人的内心中,不是自外界灌输 入内部的,人们现在只不过是将这些真知识“忘却”了,需要再一次“回忆”起来。这 种表面上看似指向“知识天生”的说法,似乎与“知识可传授”的原则相矛盾,实则并 非如此,而是因苏格拉底的独立自存的“自我”逻辑概念而生出的必然:既然“理念” 的知识源出自人的“自我”,那么就要回到“自我”中去寻求“理念”,回归自我,理念 就在此地。也因此,“知识可传授”,在这里指的就并非是传授确凿的理念的知识,而是 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目光重新投诸于“自我”,舍弃那些感性的表象的东西,去探求 逻辑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这就将哲学家作为人类导师所做的工作,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层 16 第 2 章 苏格拉底之死与三个伦理问题 次――它“不在于把什么神秘的东西塞到人的头脑中,而是启发人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这就是剥去神话的外衣后,苏格拉底的回忆说给欧洲哲学思想建立的宝贵传统。”[6]P135 这种宝贵的传统,就是理性主义的态度和逻辑分析的方法。 在确认了德性即知识并可传授这个建立在“善”理念之上的伦理命题之后,我们也 就理解了苏格拉底的整体动机,追求知识和传授知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追求人本身 的德性,是为了追求“善”,那么人的最有价值的一生,就是追求“善生”。 概而言之, 有道德的生活对于我们人来说才是最好的生活――这无疑是远远发乎康德之道德律令 的先声。到达永恒“善生”之最有把握的道路,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可靠的道路,就是在 任何情况下服从理性的命令,进一步说,它的细则就是:服从法律和道德。然而既如此, “他就把权利归还了权威”,为追求善生,“苏格拉底决不同法律和道德制度冲突”。 [21]P113-P114也正可以说,这就是他服从死亡并走向死亡的根本内因之所在。 知行合一――以死亡来践行的道德伦理 亚里士多德曾经对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论调提出过严厉的批评,他认为,德 性乃是“行”,而知识则是“知”,苏格拉底的这一说法,实质上是把“知”和“行”混 同为一,完全否认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矛盾,这应用在纯理论的学问上当然无可厚非, 譬如拥有数学的知识自然可以成其为数学家,然而对实践知识而言,徒有建筑知识只能 纸上谈兵,并不能成为真正的建筑师。这种批评实质上揭示了亚里士多德和苏格拉底在 哲学基本观点上的区别。以亚里士多德自身的哲学逻辑体系来看,“知识”本身就应当 是纯理论性的,因而这就造成了知识与行为之间的原则性的区别,从“知”到“行”要 求必要的过渡环节才能得以实现;然而在苏格拉底却并非如此,就苏格拉底的哲学体系 而言,最高的“知识”就是“德”或进一步说是“善理念”,它本身就具备 一种巨大的 现实性的力量。苏格拉底的“德”,实质上本身就包含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作为苏格 拉底个人,要追求这样的善之道德,达成自我之善生,也必然要求他同时在理论和实践 上做出实际行动。 于是在讨论过苏格拉底的理论之后,我们又回到了苏格拉底的实践――他的一生乃 至他的死亡。但是需要明白的是,正是他的理论决定了他的实践,也正是由于他对理论 的践行,才导致了我们所看到的苏格拉底是“这个样子的”,他是这样地生着,又是这 样地死去。正如之前的章节所阐述的,苏格拉底在生时,因着“认识自我”的理念,是 17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个著名的街头说教者,他奉行劝导和点拨他人认识到自我之无知的主张,使用他那着 名的讽刺和质问,试图将雅典市民引导到真正的善本位。然而这种做法,加上他在色诺 芬描述中并不很为人称颂的相貌,很难说不激起部分雅典人的反感,于是他们不光编造 了喜剧来嘲弄他,进而还追加给他“腐蚀青年”的罪行――即便这样的态度于苏格拉底 来说,可能不光是无所谓的,甚至更加使得他要坚持追随自己的内心所在。于是及至被 控告,苏格拉底也并不认为自己有任何过错。苏格拉底在世一日,就要告诫人们一日: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便不值得一活,不去追求善更是毫无意义 的生活。并且他坚信,雅典人害他,其罪孽和损失更甚于害雅典人自己。 苏格拉底的态度加速了他的死亡,这种态度,也正是因为他的道德哲学的立场所致: 由内在的自省去追求道德,表现在外在的行为上,就是如前所述的,对法律和道德的绝 对尊重和服从,这种绝对性是从生至死的,不可能包含任何一丝投机取巧的成分。苏格 拉底最终以自己的死亡,凛然大义地维护了他认知中的法律和道德,这也不仅仅是因为 他对自身的理性要求,更是因为苏格拉底清醒而理智地明白,一旦这种悬于顶的法律和 道德被打破,那么他纵然活下来也只是在践踏“善”这个终极理念而已,雅典人更不可 能从中获益,他将不再是“榜样”或说是“好的榜样”。也因此,无论他多么痛恨现在 的制度,无论他多么不信服法庭对他的宣判,他所做的,仍将会是维护它,这是苏格拉 底的原则,也是苏格拉底的信仰,更是苏格拉底毕生矛盾之所在。因而可以说,苏格拉 底之死是苏格拉底作为一个坚持知行合一而求“善”之自我的伦理学家所不可避免的走 向,否则的话(倘若他真的采取越狱等措施),他也就不可能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 “苏格拉底”,他的伦理学,也只能推翻再行书写了。 2.2 苏格拉底之死与政治社会伦理 人的本性就是政治的动物。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社会生活是个人生活的支撑, 也唯有通过社会生活,个人才能得以实现其个体价值。苏格拉底同样对参与政治抱持过 相当高涨的热忱,甚至他对当时雅典的民主制进行过猛烈的抨击,也构建了他所理想的 政治制式,他最终走向了与城邦民主相反相悖的一面,但他本人最终在民主派执政时被 处死,却很难说是为苏格拉底与雅典民主相纠缠的一生划上了完满的句号,更不可能因 此就轻易得出“民主好不好”的结论,苏格拉底与雅典民主的对抗,绝非简单粗暴的表 面性问题,而是涉及社会政治伦理方方面面的深刻发问。 18 第 2 章 苏格拉底之死与三个伦理问题 雅典城邦民主的利与弊 雅典城邦民主的兴与衰,伴随了苏格拉底的一生。苏格拉底死于与雅典民主的冲突, 这也是长期以来学界的一个经典观点。然而,简单地为苏格拉底扣上一个反民主的帽子, 并非智识之举,尤其在苏格拉底死去近十九个世纪之后,现代民主伴随着革命大潮在全 球范围内开始深入人心,而雅典作为民主最早的发源地,作为一场“民主的奇迹”,也 一度受到热烈的推崇甚至被过度拔高,但这种流于表面的口头推崇并不能带来有益的影 响,对待雅典民主,我们仍需要理性地分析它的利弊,而且要看到,纵然是现代民主的 雏形,表面上也似有共同之处,但从本质上说,雅典民主与后者仍有着巨大的差异。 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是雅典人创制了民主这一世界历史上的精致政制,在伯利克 里时期,雅典民主进入了它的黄金时代并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当其时,雅典民主 发挥出了它最大的光与热,雅典的民主制不仅强调公民的权利,尤其强调鼓励公民自身 关心和参与政治。雅典城邦民主所表现出来并且遗留给后世的伟大传统也即是此:第一, 对“民主”本身的认同。城邦民主从制度上直接否定了君主或是寡头的独裁政体,认为 唯有人民自己统治自己,才能达到满足人民根本利益的需求,而独裁政体更有可能沦为 统治阶级也即是作为人民对立面的少数人用以谋取私利的工具;第二,对公民享有的“自 由”和“权利”的认同。公民拥有从事和参与政治活动的自由,本身是一种最本质的权 利,也由此,才充分必要地满足了第一条,使公民从而得以追求自身的根本利益。这两 条出自城邦民主的宝贵的原则性遗产,令后世尤其是现代民主受益至今。也正是因为这 种开明、开放的政体,所创造出的自由宽松的大环境,使得雅典自由民的文化创造力达 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可以说,雅典的民主既是雅典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雅典文明的 关键载体。 然而,这并不能说明雅典的城邦民主本身已臻化境,与现代民主已几无差异。雅典 城邦民主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地理渊源,这也决定了雅典城邦民主致命的两大弊端。 首先,从雅典的地理环境说起。与中国、印度、埃及等其他几个诞生于大河流域、有着 丰厚物质条件的古文明不同,古希腊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海洋文明”,这直接表现在它 自身土地资源的薄弱和生存压力的被放大,在个体上,他们只能采取流动求生存的方式, 在群体上,他们又需要靠对外扩张来求得生机。流动的生活带来的是信息文化的频繁传 播,对外扩张所取得的领土之间,则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政治关系”,它虽然“对 19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于形成一个大型的政治共同体是不利的,但对于发展一种希腊式的古代民主政治却十分 有利”。[21]P69 城邦民主诞生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其扩张性和侵略性。民主的雅典的对外 扩张,是将战争中掠夺来的外来人口化为奴隶。所以,这就揭示了雅典民主第一个根本 的弊端,即它的本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雅典的民主制,是一种奴隶主的民主制, 雅典的“公民(自由民)”从本质上说,是与奴隶尖锐对立着的奴隶主。也正是奴隶制, 使得雅典城邦民主有着其根本的危机所在,同时也是它不得不也必须走向覆亡的根本原 因。在追求自由和平等的背后,“创造自由的人没有自由,有自由的人却不创造自由。” 因此,“雅典公民的自由是火山上的自由,是在沙堆上的自由。”[6]P20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 的:“使雅典灭亡的并不是民主制,像欧洲那些讨好君主的学究们所断定的那样,而是 排斥自由公民劳动的奴隶制。”[23]P54 其次,同样因为地缘环境的限制,希腊的邦土被分割成零散断裂的许多小块――希 腊正是其中的一小块。因其小国寡民,我们可以看到,雅典所实施的民主,是一种相对 于现代民主而言十分简陋的民主,这集中表现在它作为直接民主的权力分配方式上。众 所周知的,现代民主是一种代议制民主,即间接民主。萨托利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两者的 区别:“直接民主就是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而间接民主在很大程度上则是 一种对权力的限制和监督体系。”[24]P280 直接民主馈赠公民以足够的参与权,然而却“灾 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具体地说,就是这种民主制度“不能从重要信息中筛去 无聊的噪音和从长远需要中筛去眼前的一时兴致。”这也是雅典民主的第二个根本性弊 端所在。没有“安全阀”的直接民主,更容易沦为多数人的暴政,甚至在这种多数暴政 中,抹杀自身。也因此,在公元前411年,雅典使用民主投票的方式决定实行寡头政体 统治,这种近乎民主自杀的行为,结合上述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至于雅典因为内外争 战甚或是同胞相残不断而产生的严重内耗,有学者认为这本身源自于希腊民族好勇斗狠 的民族性,但从一定程度上,也很难说与这种毫无安全阀的原始性的民主制度毫无关系: 它无法压制和疏导这种无秩的内斗。可以说,判决苏格拉底死刑的,与其说是雅典的民 主,倒不如说是雅典民主背后最阴暗的一面,也即是多数人的暴政,才最终导致了苏格 拉底的死亡。 苏格拉底的城邦伦理观 毋庸置疑,苏格拉底是当时雅典民主制的反对者,这也是史学界基本已经公认了的 20 第 2 章 苏格拉底之死与三个伦理问题 事实。然而,是什么造就了苏格拉底这种反民主的政治态度,如前所述,其根本原因在 于雅典民主其内生而不可消弭的弊端。雅典民主是一种扭曲的、无法自圆其说的奴隶制 民主制度,它必将随着统治阶级也即是奴隶主公民阶层的腐化而腐化,并最终走向没落。 与现代民主所不同的是,它归根结底是一种无法自救的民主。 如前讨论过的,苏格拉底的盛年正值雅典民主从黄金时代急转直下进入衰落时期, 当其时的雅典民主,造就的已经是一种无秩和完全混乱的社会场面,苏格拉底对于现行 民主产生了极度不信任感,因此,他开始为雅典寻求一种更好的政制形式。然而,苏格 拉底的方法论是一种不断诘问和不断否定的方法论,乃至于在这些著名的问答中,他归 根结底无法得出确凿的具备实践建设性的定论,确实,理念论在哲学上是一个科学性的 伟大创造,然而概念性的东西在现实中终究是架空的所在,这就导致了他无 法单纯凭借 纯粹的空想性理论,架构出一个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更为可靠的、更能够拯救雅典于 生死存亡之交的制度设想来。也因此,“在理论方面,他的立场是消极的;在实践方面 他的立场是同样消极的,因为他无力与现存的东西建立某种实在的关系。这当然是基于 他的理论立场之上的。他走出了他者(即城邦),然而却找不到返回城邦的路。”[16]P150 对城邦民主的失望,彻底地将苏格拉底推向了城邦的反面,他走出了“民主”,又走向 了“民主”的反面,并最终将目光转投向邻邦――斯巴达,来寻求最后的出路。 苏格拉底之所以选择斯巴达,并非全无理由。“如果说,雅典曾是古代知识的宝库, 那么斯巴达则曾是古代道德的典范。”“与雅典的自由、繁华、文明比较起来,斯巴达是 [6]P34 与民主的雅典城邦不同, 另一种类型,另一个境界。它曾经是平等、强大、崇高的。” 斯巴达是彻头彻尾的独裁政体,然而斯巴达的独裁统治,并未形成一种暴政和民不聊生 的局面,相反,虽然财富集中在极少数统治者手中,但对平均主义的追求使得剩余财富 被均分给国民,有效限制了雅典式的贫富分化;虽然对公民的个性发展和自由权利有着 种种限制,但对集体主义的提倡使得整个国邦的力量显得蓬勃向上,得而从未泛滥雅典 的个人主义;虽然推行严厉的后代淘汰和军事化管理,但却使得斯巴达呈现 出一种极其 健康的精神素质;虽然本身是一个完全自闭的系统,但看起来,它似乎比起作为自身反 面的开放的雅典,一切都显得更为无懈可击。对此罗素不无讽刺地评价道:“斯巴达国 家就是纳粹如果得到胜利时所会要建立的那种国家的一种雏形。”[10]P135 当然,苏格拉底 并不这么看,可以说,确实这有着其时代局限的原因,然而从一个更深的层次来说,斯 21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巴达所呈现出的英雄式的价值观、内审式的道德观、以及最终指向的崇高式的审美,与 苏格拉底在个人伦理上的追求,都是不谋而合的。 于是参照自己伦理理论系统的“善”理念,苏格拉底将这种以斯巴达为基础蓝图的 理想城邦制式,深化为一种“好人政制”。这也即是说,这种政制吁求一个“最好的人” 来进行统治,这种“最好”表现无它,就是要有真正的道德和知识。没有真正的政治知 识的人,没有资格参与政治,而最有知识的人,理当成为最高统治者。社会应被严格划 分为三大阶层,从统治者到战士再到底层的农民与工匠,做到真正的井然有序。三个阶 层必须共同在虔诚的精神下协作,才能树立城邦的正义,进而实现真正的城邦之“善”。 可以说,这个观点代表着苏格拉底与雅典民主的彻底决裂。苏格拉底理想中的社会,不 再是个人自由和政治权利平等的民主社会,而是以一丝不苟的知识道德为精神维系、以 等级森严的法制秩序为制度依托的独裁国度,苏格拉底对法律和道德的信仰,在此表现 得淋漓尽致。同时,为了使等级阶层保持有序而不使之起冲突,苏格拉底也曾经试图通 过消除私有制、建立共产制的方式,来完善这一城邦正义的理想――可以看出,他甚至 比现存的斯巴达奴隶制专制政体走得更远了。之后,他的学生柏拉图具体而微地深化了 苏格拉底的这一理想,这也是我们在《理想国》中所看到的。 从表面上看,苏格拉底由民主走向了反民主,又由反民主走向了支持“独裁”,这 无疑是一种倒退和反动。然而,究其更为深刻的原因,首先,无论是雅典的民主,还是 斯巴达的独裁,其背后都是根深蒂固的奴隶制,关于奴隶制与雅典民主的相悖,在前面 的章节已经讨论过,苏格拉底也正可以说是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奴隶制从本质上与 民主制无法共存,而更适合奴隶制自身的则是集权制度――如此,才能在奴隶制的条件 下更迅速地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其次,导致雅典民主进入混乱状态的,更有其原始的 直接民主所导致的自由原则的被极度滥用,自由原则与法律原则之间,也产生了极大的 矛盾,雅典民主所导致的暴民政治,最终将苏格拉底囚禁在了他所信仰的法律律令之中, 使得他不得不以死来践行自己对于法治与道德的维护。苏格拉底虽然感知到了这两个巨 大的矛盾,却因为他历史的局限性,无法明确地指出其根本原因,更无法为雅典寻求到 更好的出路,也许,他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也只能是让奴隶制重新回归到它集权的 胞兄弟那里了。 22 第 2 章 苏格拉底之死与三个伦理问题 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苏格拉底是西方第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在研究过雅典城邦民主的利弊和苏格拉底 个人的城邦伦理观之后,有必要就苏格拉底的这一重身份来讨论有关知识分子的社会责 任问题,这个问题横跨了个人道德伦理与社会政治伦理之间的交界,也有利于更好地解 释为何苏格拉底会坚持在雅典社会中发出种种“大逆不道”的反对声音,乃至于为之至 死不渝。以历史和哲学的眼光来看,苏格拉底是一名哲学家,而从社会的角度出发,苏 格拉底更是一个知识分子,在他的身上,具备了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全部闪光点,及其 显著然而仍可以克服的普遍性弱点。 单纯从受教育程度或是社会分工的职业方面,来定义一个脑力劳动者即为知识分 子,并不具有普适性。对于“知识分子”的定义,许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看法,朱利安??班 达就曾如此定义自己眼中的知识分子:“„„我称之为‘知识分子’的人。他们的活动 本质上不追求实践的目的,只希望在艺术的、科学的或形而上学沉思的活动 中获得快 乐。”他进一步将知识分子深化为两类,“一类是完全远离这些政治激情,全心从事超尘 脱俗的精神活动,建立起对这种生存方式的最高价值的信仰;另一类是道德主义者,他 们关注的是人类因利己主义而发生的冲突,他们因人性或正义之名要求人们用一种抽象 的和优越的原则直接反对那些激情。„„我们可以说,正是由于有了他们,在两千年里, 人类虽然行恶,但是崇善。这一矛盾是人类的荣耀。人类文明正是在这一矛盾所造成的 夹缝中发展出来的。”[25]P78-P79 朱利安??班达的这种观点,因其建立在二战年代对知识分 子不当参政的激烈抗议之上,不免有其偏激的成分,然而我们仍可以从中推导出一个知 识分子的基本雏形,即:知识分子是以其理性坚持,追求真理和公正,为自我、社会和 全部的人类文明指引出“善”这一根本价值与方向的人。如果说一般人是以行动影响社 会和历史的话,那么知识分子则是以思想作为最高行动,来对社会和历史产生更为深刻 的影响。也因而可以看出,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苏格拉底确然是一个知识分子。 较之哲学家,知识分子所纳入的范畴更为广阔,也尤是社会和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 组成成分。苏格拉底作为西方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知识分子的价值即是如此,这是因为知 识分子其自身的社会责任和功能所决定的。在苏格拉底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知识分子令 人瞩目的两大闪光点:第一,作为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及其质疑精神,这是知识分子的 社会自觉性之所在。苏格拉底毕生坚持以公民的独立身份对社会和人民进行研究和批 23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评,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官本位”也即是“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不同,他是一个在 野的知识分子,也始终并未寻求一种以政治上位实施其理想抱负的道路。然而在野不入 仕并没有妨碍他对真理与道德立场的坚持,以及对社会的监督与批评。第二,作为知识 分子的社会使命感,这是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之所在。正因为对社会所坚持的批评与省 察,这使得知识分子就产生并具有了一种崇高的社会使命感。它是因“忧”而产生的社 会大义,而这种社会大义更加倍促使知识分子保持独立思考地去质疑和批判。苏格拉底 在民智上呼吁人民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在政治上呼吁有道德知识的“哲人王”才能治理 国家,也可以说无不出自于他深沉的社会使命感。而从独立人格到社会使命感,我们就 可将其综称为知识分子的良心与良知之所在。这就是历代所有知识分子所应当立足的社 会立场和所应当坚持的社会责任,正如苏格拉底曾声称自己是刺向牛身上的一只牛虻, 从势力来说他可能是薄弱的,然而从思想上来说他因其使命,必然也必须带给社会以清 醒的疼痛。 然而,知识分子也有其薄弱的环节。正如不少学者对苏格拉底所批评的那样:他们 认为他鄙视群众。脱离甚至鄙视群众,也往往是知识分子历往以来所受到的最大诟病。 即便苏格拉底在既定的史实里有着街头教师的身份,但是阮炜依然指出,苏格拉底仍然 更多是亲贵族而鄙夷平民的,这表现在他从未改变的对大众的讥讽和嘲笑上,表现在他 与阿尔西比亚德斯和克里底亚等贵族小集团的密切交往上,更表现在他最后作为死的代 价上――那很有可能是因鄙视群众而最终导致的政治报复。可以从这种质疑中看到,知 识分子在自我的追求和坚持中,确实容易与人民群众产生一定的隔阂。这种隔阂,本质 上有其矛盾性。一方面,知识分子生于群众中,其目的最终也是为回到群众中去建立和 引导道德规范,知识分子本应与群众是密不可分的;另一方面,知识分子在群众中,所 抱持的常是一种精英的视角,如果强制以威权要求知识分子放低其身份,又易使之丧失 独立的地位,进而更会导致知识分子这重身份与职责的彻底沦丧。如何在这种矛盾中保 持一种平衡,这就要求两点,其一,权力对于独立知识分子的扶持心态,不畏惧,不轻 视;第二,知识分子对于自身的平衡心态,不骄纵,不过度追求私利。 回到苏格拉底作为知识分子而死的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到,纵然苏格拉底仍被质疑 为轻视群众,然而他死亡的方式是确凿的,也正是这种确凿而特殊的死亡方式,使得苏 格拉底成为了知识分子一个真实的榜样。这种死亡,标志着他主动杜绝了一切苟且投机 24 第 2 章 苏格拉底之死与三个伦理问题 的可能性,标志着他从生到死贯彻始终的作为知识分子的自觉。正是因为他的死亡,使 得他的独立人格变得不可复制和模仿,不易被误解和污蔑。可以说,两千多年来,在一 般西方人的心中,苏格拉底永远意味着作为知识分子的独立探索的精神,意味着超脱个 人利益得失与世俗羁绊的作为知识分子的尊严,意味着真正高贵的知识分子的良心。 2.3 苏格拉底之死与生命死亡伦理 死亡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先天而内在的结构,死亡问题更是几乎与人类同龄的最为 古老的哲学问题。我们应当看到,关于死亡的伦理思索,本身就是对“生”之哲学的深 化和延伸,它引导我们去更深地思索生之意义与价值,并可因此超脱万物生死存亡、超 越对事物的个体认识,最终形成哲学认识上的真正理性和崇高的价值观。苏格拉底之死 作为一个经典的死亡哲学范例,是以此其对死亡的伦理观为基础,进而讨论更深入和普 适的死亡的伦理价值与意义。 死亡不可知论与灵魂不朽说 哲学家对于死亡的态度也往往是他整个哲学的一面镜子。苏格拉底之所以能够坦然 待死,归根结底是与他对死亡的哲学理念分不开的。在这之前的希腊人,对于死亡往往 都抱持一种朴素原始的唯物主义的死亡观,断言死亡是一种必然的终结,并不存在任何 侥幸。而从物质生灭的角度来解说的话,死亡便是一切的句号,那么人们畏惧死亡,便 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然而苏格拉底并不如此看待死亡,正如我们所讨论过的那样,苏格 拉底的哲学建立在“自我”的内在审视上,苏格拉底对于死亡的审察,也正是源自于“自 我”这种唯心主义的角度。自我如若不能正确认识死亡,又如何谈论乃至畏惧死亡,但 死亡永远不可能是一种经验之谈,要以人的理性去认识它,也是相当困难的,也因而苏 格拉底“自知其无知”,他坦言,自己对于死后的状况,是并不知晓的。这 也就是苏格 拉底死亡不可知论的发端。 人对于死亡的恐惧,莫不在于人因为“死亡”而认识到了生命的有限性和死亡的终 结性,因为对死所引发出的人生终将归于虚无的怀疑与畏惧。苏格拉底之所以要在这一 问题上持不可知论立场,其关键动机就在于消除人们畏惧死亡的心理。他将人们在死亡 上所抱持的“以不知为知”的态度,看作是众人畏惧死亡的根本原因。也因此他才说: “诸位,怕死非他,只是不智而自命为智,因其以所不知为智。没有人知道死对人是否 最好境界,而大家却怕死,一若确知死是最坏境界。”[1]P65而他之所以并不畏惧死亡,正 25 河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因为他跟他人的立场相反,他承认自己对于死后的世界一无所知,在苏格拉底看来, 人死后无非面临两种可能:其一,“或是全空,死者毫无知觉”;其二,“或者,如世俗 所云,灵魂由此界迁居彼界。”于前一种,他认为死者若无知觉,则如睡眠无梦,既然 人人都渴望拥有舒畅长梦,那么死亡也可以说是妙不可言的;于后一种,如果亡者自有 自己的世界,那么亡界的审判官必然是正直的,他也不至再受这生前的污蔑和误判,反 而可以与历代逝去的先贤们聚于一所,畅所欲言,尽情追求真理,那简直就再好不过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斐多篇》中,苏格拉底又刻意略过了第一种可能性,诚然,如 若死是“全空”,那么即便它或许并非最坏,但也绝非是可预见的好,人对死亡的畏惧 本身也因为其所带来的虚无和人生无意义之感,纵使死亡如长梦,长梦之舒适,也仅仅 针对醒后的感受,在梦中仍然是“全空”的。然而“全空”绝非苏格拉底所追求的,为 此,他进一步提出了灵魂不朽的论调。 苏格拉底的灵魂不朽,并不同于其后被中世纪扭曲发挥后感染了浓烈宗教意味的说 法,这里的“灵魂”尚不具备物理学上的物质意味,抑或是心理学和宗教学的指向,它 从根本上指的是人的思想意识,进一步说,是人所能表现出的最伟大的精神力量。苏格 拉底认为,“灵魂”与“肉体”是相对立的,灵魂是人身上最具有神性的事物,人的肉 体可以朽坏消亡,灵魂本身却是不朽的。他指出人类最应该关心的就是自己的灵魂,应 该使灵魂尽可能的善,在生时,灵魂受到肉体的束缚,因为肉体的欲望被玷污而难免行 恶,只有在死后,灵魂才能得到真正的净化和解脱,成为真正的善之不朽,因此活着更 多意味着“久病不愈”,而死亡倒不如说是它的一剂最佳解药,因而“哲学家从不畏惧 死亡”。[27]P175 这样,他就为死亡本身,树立了一个道德的注脚。可以说,苏格拉底是西 方哲学史上第一个跳脱出了物质生灭的束缚,从人生意义和道德伦理的角度来论证死亡 意义的哲学家,在他的眼里,生死问题固然值得慎重,然而还有远高于生死的问题,那 就是超越死亡、事关灵魂的道德与真理。“人是注定要死的生物,但与其他生物相比, 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负责地接受了他的人的身份,在于他面对死亡能迸发出无限的道德 力量。这就是苏格拉底所谓‘生活得好、生活得美、生活得正当是同一回事’的根本缘 由,这也是他在被判处死刑后仍对审判官慷慨陈词――‘诸位,逃死不难,逃罪恶却难 得多’的根本动因。”[28]P59 苏格拉底面对死亡所表现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也 无疑为他的这种观点做出了鲜活的诠释,生命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倘若追求道德与真理 26 第 2 章 苏格拉底之死与三个伦理问题 之心永存,那么便是无愧于心,那么就可以“好人无论生前死后都不至于受亏”,那么 真正的德性就可以万世留存,那么便是不朽。 从死亡到不朽――死亡的伦理内涵 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关于将死亡本身升华至哲学意义的深刻论点,即死亡所带来的 不朽性,虽然他所持有的灵魂不朽的观念,由于当时的学术水准限制,依然是较为片面 简陋的,然而这也仍然不失为死亡伦理问题的一个基本切入点和立足点。 人有史和有生以来,就不得不面对死亡。从现代性医学的角度来解释死亡,也无非 就是人类新陈代谢的终止,是一种不可
/
本文档为【“苏格拉底之死”伦理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