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国历史地理名词

中国历史地理名词

2019-07-27 21页 doc 45KB 41阅读

用户头像

is_083599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历史地理名词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1、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科学。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中国区域内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尽全时空现代历史地理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具体的时空组成,时间和空间是一切事物研究的两个基本维度。因此,研究任何事物都要涵盖与其相关的一切时间点和空间(地域)点,讲求对所有定性文字尽全地(意即尽可能全面地)计量推理,客观全面地展现所有地域点的本来面目;既注重所有地域点的静态分布,又注重所有地域点上的动态演变,讲求建立...
中国历史地理名词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1、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科学。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中国区域内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尽全时空现代历史地理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具体的时空组成,时间和空间是一切事物研究的两个基本维度。因此,研究任何事物都要涵盖与其相关的一切时间点和空间(地域)点,讲求对所有定性文字尽全地(意即尽可能全面地)计量推理,客观全面地展现所有地域点的本来面目;既注重所有地域点的静态分布,又注重所有地域点上的动态演变,讲求建立连续的地理剖面分析,力求探索人地空间时间函数上的变量。 3、人地互动观念:人可以影响环境,环境也可以影响人。人是环境的产物,又反过来影响之。人地互动意味着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生活方式和内容受周围地理环境的影响(甚至在一定时期是决定性的),同时,人自从诞生之日起,无不在时刻影响着,准确地说是加速地影响着环境、改变着环境。现代历史地理学将人地关系作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最终归结点(或称核心理念),强调分析社会现象的环境起始因素。 4、禹贡:《禹贡》是中国最早、最重要的地理著作,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源头。1934年,顾颉刚先生和谭其骧先生在北平创办《禹贡》半月刊,专门登载历史地理学研究论文,吸引了更多的学者从事历史地理问题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两人更创立了禹贡学会,奠定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 5、禹贡学会: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学者研究历史地理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由顾颉刚和谭其骧发起,1934年2月在北平筹备,1936年5月正式成立,顾颉刚为理事长。学会主要任务是:编辑中国地理沿革史、中国地理沿革图、中国地名辞典以及中国民族演进史等;研讨中国边疆和水利等问题;考订校补历代正史地理志;编录地方性文化史料以作专题研究;并与其他学科的学者合作开展学术研究。学会出版有刊物、研究和丛书等。其中《禹贡》半月刊在当时文教、学术界颇有影响。学会重视实地考察,倡导学习国外地理研究的先进方法和技术,推动了中国沿革地理的研究和历史地理学的形成。 6、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是由全国广大地理工作者自愿组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公益性、学术性的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发展地理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学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学与资源研究所。其前身是190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国地学会,创始人张相文。1934年竺可桢等在南京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学会下设16个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是其中之一。目前,葛剑雄任主任。 7、冰期:在地质历史上,世界气候有过巨大的变动,发生过多次全球性的冰川覆盖面积扩大,称为冰期,在这个时期,冰川大规模增长和扩展; 8、间冰期:与冰川大规模扩展相对应的是冰川大规模的退缩和消亡,这个时期称为间冰期。9全新世大暖期:大暖期一词系哈夫斯坦(U Hafasten)于1976年提出的,是指间冰期中最 暖阶段。这个时段时限较宽,包括了一些冷波动和在水分热量搭配上的气候不良波动。用大暖期替代以前应用较广但含义较窄的高温期与气候最宜期。哈夫斯坦建议的全新世大暖期起于北欧的孢粉气候分期系列的北方期与大西洋期过渡阶段,约在距今8200年前,终于亚北方期的后段,约距今3300年。中国研究者提出大暖期或高温期始于距今10000~7500年,止于距今5000到2000年。大暖期延续约5500年,包含了相当多的气候与环境波动。 10、皇木采办明清两朝为修建宫殿、陵寝都大量在南方地区采办皇木。(2分)主要采办的对象是南方山区高大笔直的楠木和杉木,主要采办地区多在湖广西部、四川、贵州地区。(2分)此举不仅使各地野生天然楠木林等珍稀树种多荡然无存,而且使南方山区的森林资源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11、中世纪温暖期: 指北大西洋地区内由公元10世纪到14世纪所出现一个不正常温暖的时期。大约是在公元950年至1150年,相当于中国的北宋时期。欧洲已经进行大量关于中世纪温暖时期及小冰河时期的初步研究,气候不正常的现象已经是很明显及有清晰的记录。缺乏植被保护的土地,被雨水冲蚀后引起的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现象,其后果是土层变薄,质地变粗,土地贫瘠,在土地疏松的山区或沙质平原,因植被破坏,利用不当或耕作不合理,往往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12、乾嘉垦殖 : 清中叶(主要是乾隆、嘉庆)以后,由于人口增加迅速,造成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传统农业技术无能为力。清政府采取措施,鼓励民众向深山进军,扩大耕地面积,种植高产旱地作物,从而掀起了一个山地垦殖运动。但它的背后是以大量牺牲森林资源和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 13、水土流失:缺少有效保护的土壤不能有效地将水分保持在土壤中而造成水分流失的现象,同时伴随水的流失,产生对土壤的侵蚀和冲刷,也使土壤流失。(生态学定义) 14、生物多样性: 199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全球生物多样性评 估》,定义其为: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主要层次。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的生命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并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变进化而形成的,是构成地表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成分之一。它与其物理环境相结合共同构成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美化和稳定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5、食物链:食物中的能量,从植物通过一系列的动物,依次传递,这个途径好象是一个食物的链条,故叫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按食性关系而形成的锁链式相互制约形式,称为食物链。 16、群落:分为自然群落和人工群落。自然群落应该就属于野生群落(包括植物群落、动物群及微生物的类群),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发展起来的,其内部成分繁多,结构复杂。一般地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的结果愈复杂,组成群落的高等植物和大型动物的种类也愈多;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种类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生物群落:是生活在一定空间的各种生物有机体有规律的组合,它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并有一定的结构和数量,在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构成一定的相互关系。它包括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 17、黄河大改道:黄河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宋代以后最为频繁。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20世纪50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最大的改道有6次,史称黄河六大徙。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 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16、汉唐安流期:公元1世纪至10世纪接近千年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偶有决溢,也未造成大规模改道,被称为汉唐安流期。其安流的主要原因是:一、东汉开始大量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退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对减弱。二、公元70年,在王景领导下,对西汉末漫流的河水进行全面治理,固定了一条新的河道。三、当时黄河下游存在不少分支,或单独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沿途更有一些大小湖泊和沼泽洼地,都起着分洪、排沙与调节流量的作用。 17、罗布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在塔里木盆地东部,海拔780公尺左右,为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盆地中河流如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 臣河等汇集於此,曾经形成巨大的湖泊。蒙古语罗布泊即「多水汇入之湖」。古代称泑泽、盐泽、蒲昌海等。因河流改道湖泊多次变迁。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较多,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此后湖水减少,楼兰城成为废墟。1921年後塔里木河东流,湖水又有增加,1942年测量时湖水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1962年湖水减少到660平方公里。1970年以后干涸,现仅为大片盐壳。 18、梁山泊:湖泊名。在今山东省东平﹑郓城等县间,梁山脚下。本系古大野泽的一部分,五代时泽面北徙,环梁山成巨泊,始称梁山泊。北宋时,黄河溃决之水汇入,熙宁以后周围达八百里。 19、云梦泽:云梦及云梦泽“云梦”一词在先秦古籍中,并非专指云梦泽而言,它是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狩猎区的泛称。云梦泽,在构造上属第四纪强烈下沉的陆凹地,逐渐发育成为宽敞的古云梦泽内陆湖盆。以后由于长江、汉水夹带的泥沙大量在湖盆沉积,逐渐形成江汉内陆三角洲,使湖面不断分割、解体和缩小。 20、荆江河曲:长江从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矶的420公里河段,因流经古荆州地区,故又称荆江。荆江迂回东流于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之间,以藕池口为界又分为上荆江与下荆江两段。上荆江长180公里,以弯曲性和周期性展宽为特征,河床曲折率为1.7左右,属一般性弯曲型河道。河道中心滩与江心洲众多,全河18个江心洲中,有16个分布在上荆江。上荆江还具分汊型河床特色。下荆江长240公里,两端直距仅80公里,江流在这里绕了16个大弯,河床曲折率约为3,以自然截弯取直为特征,仅百年来就发生自然截弯十余次(最近发生的是1972年石首县六合垸自然截弯),属典型蜿蜒型河道,有“九曲回肠”之称,因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 21、草原沙漠化:过渡放牧、开荒种田、气候变化等原因,使得草原植被遭受破坏,不能正常生长、更新、繁殖,引起土地沙化,形成戈壁,最后形成沙漠,叫草原荒漠化。历史时期中国北方草原沙漠化,主要是移民屯垦造成的。(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贫乏的地区,或是一种几乎完全没有植被和良好土壤发育的土地。其气候变化剧烈,风力作用强烈。按地貌形态和地表组成物质可分为石漠和岩漠、砾漠或戈壁、沙漠、泥漠或粘漠、盐漠。沙漠是沙质荒漠的简称,是地球上以风成沙物质和沙丘覆盖地表的特定区域,即只分布于干旱和极干旱地区的荒漠领域。土地荒漠化指土地退化,其最终结果大多变成沙漠,因此,也叫“沙漠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 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 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退化”。)沙漠化 沙漠化是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 使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在干旱和亚干旱地区 在干旱多风和具有疏松沙质地表的情况下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 使原非沙质荒漠的地区 出现了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 22、统万城:又称“白城子” 这座古城遗址气势浩大 它是1600年前北朝十六国时期的大夏国赫连勃勃都城 但唐代开始逐渐被风沙淹没。故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境内的沙漠之中 城址东北有淖泥河 向东南注入无定河。 23、绿洲文明:主要靠高山冰川融雪和地下水补给的河流灌溉的农业文明区。往往位于沙漠的边缘地区. 24、楼兰:楼兰遗址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罗布泊沿岸,地处塔里木盆地最低洼地区。现今这里大部分已为无情的流沙所湮没,受风力侵蚀形成独特的“雅丹”地貌,历史上受塔里木河和孔雀河的恩赐,形成一片广阔的河流冲积平原,加之地处中西交通咽喉,使其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闪亮明珠我国内地的丝绸、茶叶,西域的马、葡萄、珠宝,最早都是通过楼兰进行交易的。 25、贝壳海岸:历史遗留的早期海岸遗迹,多由大量的贝壳、贝壳皮及砂等组成。在一些粉砂质海岸上,往往有大量的贝壳、贝壳皮等组成的贝壳堤,这种堆积岸可用来开辟盐田和围垦土地 26、贝壳堤岛(滩脊)是海岸带重要的一种地貌。5000多年来,黄河多次徒迁,携带大量泥沙经渤海西岸、南岸入海,造就了土地和泥质滩涂海岸,使种类繁多的贝类赖以繁衍生息,在风瀑潮和海浪潮汐运动作用下,它们被推移到海岸堆积,随着黄河改道,海岸线的变化,形成了多条平行于海岸线的贝壳堤,有的已远离海洋变为陆地,有的已埋于地下变为滨海湿地 海侵:在相对短的地史时期内,因海面上升或陆地下降,造成海水对大陆区侵进的地质现象。又称海进。通常,海侵是海水逐渐向时代较老的陆地风化剥蚀面上推进的过程。 28、直沽:天津地名,源于天津卫名。天津卫,“其地曰直沽”。故说,天津地方地名自直沽始。直沽名,最早出自《金史·完颜佐传》,时称直沽寨。《金史》记载直沽寨历史,仅此一处。这可能与直沽寨历史暂短有关系。有历史文献资料根据,可以佐证直沽寨存期暂短。 29、冈身:(较低而平的山脊为冈)长江挟带的大量泥沙 进入河口,在大风和海浪作用下不断堆积成一条带状海岸,因其地势高爽,俗称“冈身”。至少六千年以前,在上海市中部傍西的土地上,有一条由西北到东南走向的冈身地帶,它便是远古时代的海岸线。 30、珠江洲潭岛屿时代:由于海湾河谷的大面积堆积,珠江三角洲出现了一些岛屿洲潭,进入岛屿洲潭时代。明清以来,珠江三角洲成陆加快,洲潭岛屿大部分新积为沙滩,现代水网基本形成,洲潭岛屿时代结束,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经济与渔业经济都有极大地发展。 31、葱岭:古代对今帕米尔高原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西部诸山的统称。为古代东方和西方陆路交通的要道。汉属西域都护统辖。唐开元中安西都护府在此设葱岭守捉。相传因山上生葱或山崖葱翠得名,或说即《穆天子传》中的舂山。舂、葱系一音之转。葱岭是是自汉武帝以来开辟的丝绸之路之必经之地。据《西河旧事》“其山高大,上多大葱”而得名,地理上属亚洲中部,位于中国、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边境上。 32、《伊犁条约》:《中俄伊犁条约》是清光绪七年(1881)沙俄强迫清政府在彼得堡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是:一、沙俄归还被其强占的中国伊犁地区,而仍割去伊犁西部霍尔里斯河 以西、伊犁河南北两岸的原属中国的大片领土。二、赔款增至900万卢布(合509万两白银), 限两年内偿清。三、俄商在新疆各地贸易,改“均不纳费”为“暂不纳税”。四、俄商只能到 嘉峪关,免去到西安、汉口通商,仅许于肃州(甘肃嘉峪关市)和吐鲁番两地增设领事。五、 伊犁居民“愿迁居俄国入俄籍者,均听其便”。 33、《尼布楚条约》中俄两国缔结的第一个条约。正式名称是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在 挫败沙俄侵略的雅克萨之战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1689年9月7日)由清政府全权 使臣索额图和沙俄全权使臣戈洛文签订于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条约共分6款, 其中有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的规定是:两国以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为界, 再由格尔必齐河发源处沿外兴安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唯乌第河与外兴安岭之间的 《尼布楚条约》明确规定了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地方暂行存放待议。 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俄国将其侵占的一部分领土交还中国;与此同时, 俄国通过条约将中国让予的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举纳入它的版图,将乌第河与外兴安岭之 间的地方划为待议地区,并获得重大的通商利益。《尼布楚条约》是双方经过谈判、中国政府 作了让步的结果。条约的订立为中俄两国关系的正常 化奠定了基础,使中国东北边疆获得了比较长久的安宁。 34、库页岛:库页岛位于黑龙江(阿穆尔江)出海口的东部,东面和北面临鄂霍次克 海,西面隔鞑靼海峡与大陆相望。南隔宗谷海峡与日本相隔。又作“窟说”(音悦)、“屈设”、 “骨嵬”、“苦夷”、“苦兀”、“库叶”等。库页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金朝开始,库 页岛即归中国管辖。以后相继归:元朝,明朝,后金,清朝,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 亦规定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35、钓鱼岛:钓鱼岛 全称“钓鱼台群岛” 倭人称其为“尖阁列岛”。钓鱼岛群岛 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等七座小岛组成 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其位 于闽之正东 台之东北 距基隆102海里 距那霸230海里。 处在大陆架上 附属于台湾 岛 以海沟与琉球群岛相隔。其海域为新三纪沉积盆地 富藏石油。 1972年美国将钓鱼台 列屿的行政管辖权也交给日本 被划为冲绳县石垣市 历史上琉球不属于日本。针对日美再 三挑衅我钓鱼岛主权行径 自1970年代开始 华人组织的民间团体曾多次展开宣示主权的 “保钓运动” 中华民族捍卫钓鱼岛领土主权的决心坚定不移。 36、千里长沙:今西沙、中沙一带的古称,又称万里长沙、万里长堤、石星石塘。而南沙一 带则称千里石塘、石堂、万里石塘。我国关于南海诸岛的记载早在宋代。 37、南诏:(738年-937年)是中国唐朝时代西南部的奴隶制政权,国境包括今日云南全境及 贵州、四川、西藏、越南、缅甸的部份土地。由蒙舍诏首领皮罗阁在738年建立,直到937 年被段思平所灭,建立大理。 38、麦克马洪线:清朝末期英国控制印度,为了进一步侵略西藏英国殖民者召开有当时清朝和 西藏地方代表参加的会议 ,在会上英国殖民者背着中国政府和西藏代表签定条约,把西藏大 约9万多的土地划归印度,这就是麦克马洪线,中国历届政府都不承认它的合法性. 39、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是清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特殊政策,即是将其“土 司”,改设州县,由中央派遣非世袭的“流官”管治。一方面,可将“化外”之民尽量 纳入土司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逐步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社会制度,加强 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及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团结。 40、州:“州”的本义是指水中之“高地”或“小岛”根据顾颉刚的解释,所谓的“州”为一 般广大的区域。“九州”是古代传说中设置的九个州,后代称中国。 41、郡县 制:对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 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 类似于现在的行政区划 的总称。郡县制形成于战国时期 盛行于秦汉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 秦统一后郡县制遂遍行于全国。郡县制规定郡守、县令和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免 不得世袭 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42、侨置州郡:东晋、南朝时在其管辖地区内用北方地名设立的郡县。东晋初,侨州、郡、县均沿用北方原地名,刘裕收复青徐等州后,曾以原州、郡名前加“北”字,与侨州、侨郡相区别。刘裕代晋后,又取消“北”字而在侨州郡县名前加“南”字。土断实行后,侨州、郡、县数目日减,隋统一后,完全废除。 43、双头州郡:东晋南北朝时期,二州、二郡合治一地,称为双头州郡。是一种混乱的区划制度。 44、土断: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不分侨旧,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土断制度使政府增加了收入和兵源,加快了南北人民的融合。 45、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秦末汉初,它是南越国的辖地。所谓岭南是指五岭之南,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一说揭阳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 46、“湖广”“湖广”一词多出现在和清朝有关的历史中。作为地名,主要指湖北、湖南二地。湖广一词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元朝。元朝设湖广行中书省,简称“湖广”、“湖广省”,”、“湖广行省”,辖长江以南、湖北、湖南大部、广西、海南全省、贵州大部、雷州半岛。 47、关内关外:秦汉时期以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叫“关内”,以东地区叫“关外”。明清称山海关以西、嘉峪关以东地区为“关内”,山海关以东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嘉峪关以西为“关外”。 48、关东关西古代指函谷关(古函谷关在今天河南灵宝市东北,新函谷关在今天河南新安东)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杜甫《兵车行》“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49、江左江右【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 50羁縻州:羁縻制是一种在不破坏国 家统一的前提下,保留或基本保留少数民族地区政权和政治制度的政策措施。唐在周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羁縻府、州、县的地方行政制度,任命其首领为长官,保留其社会政治形态,承认其独立或半独立的地位,但是军队必须由中央统一调度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或自制州。 51、监军:官名。古代监军皆为临时差遣,代表朝廷协理军务,督查将帅。汉武帝时设置监军使者。东汉、魏晋皆有,省称监军,也称监军事。隋末以御史监军事,唐玄宗始以宦官为 监军。中唐以后,出现监军镇,与统帅分庭抗礼。明代以御史或宦官为监军,专掌功罪,赏罚的稽核。清废除。 52、道路制:指唐代的道制和宋代的路制。道是唐在行政区划上的一个重要改动。贞观元年开始设立道。北宋初年,承唐代道制而设立路,成为一级行政区划。 53、行省制:元代施行的一项政治制度。元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在中央设置中书. 元代行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 其行政机构名称和官吏品秩与中枢相等 凡一省军国大事无所不领。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 且省界犬牙交错 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 北向门户洞开 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因这一措施有助于防止地方割据 故为明、清所继承。 54、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 楚方城:即春秋时南阳楚长城,是中国最早的长城。从楚国开始筑长城把它叫做方城,到《春秋》《左传》《史记》中一直称楚长城为方城。因为长期有长城和方城的不同叫法,所以人们并不认为方城是长城,甚至以为是孤立的城堡或城垣,楚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 汉长城: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一个朝代。汉长城东起辽东,经阴山、河西走廊,向西延伸至新疆。为加强防御,在阴山以北修筑的是两道平行的外长城。汉长城全长2万余里,工程浩大,规模空前。主要是在汉武帝反击匈奴,加强防御而修筑的。 明长城: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 亦称边墙 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明朝建立以后 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贵族鞑靼、瓦剌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 明中叶以后 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 也不断威胁边境的安全。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 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 山海关: 又称“榆关 ” 位于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 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 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 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 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 闻名天下。山海关城 周长约4公里 与长城相连 以城为关 城高14米 厚7米 有四座主要城门 多种防御建筑 嘉峪关: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 嘉峪关市西南隅祁连山脉嘉峪山。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 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 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 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 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关隘,是历史上今河南地区与陕西地区交通的重要关隘。战国和秦代函谷关在河南灵宝县西,汉武帝时,将秦关移到新安县东北,为汉代函谷关。 玉门关:汉武帝设置的通西域的重要关隘,因从西域输入和田玉石而得名。玉门关为汉唐西北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汉代为都尉治地,军事征战和商旅往返不断。 阳关:汉唐时期与玉门关一样,是我国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因位于玉门关之南,故称阳关。关口位于今甘肃敦煌西南70公里古董滩附近。 九边:为了加强长城的防御力量,在长城沿线划分成九个防区,形成九个军镇,称九边。即辽东镇、蓟、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固原、宁夏、甘肃 龙门碣石:秦汉时期,我国经济四大区之一,龙门在今陕西韩城市、山西河津县黄河 两岸龙门山,碣石在辽宁绥中县。龙门碣石地区为畜牧或半农半牧区。 山东山西:以华山为界,以西为山西,以东为山东。 江南:长江以南 天府:三国以前“天府”指关中平原,指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击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三国以后,多指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富庶地区。 苏湖熟,天下足: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已经南迁到长江流域,长江下游的经济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苏湖地区是全国主要产粮区。 湖广熟,天下足:明清以来,北方地区在“明清宇宙期”的背景下,经济地位大大下降,长江中游的汉江平原经济发展起来。 都江堰: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 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 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 是全世界迄今为止 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也是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东南财赋地:中国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造成历史时期南部地区的自然环境日渐适应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再加上技术的进步和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使东部和南部地区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并最终在宋代以后形成“东南财赋地”的格局。这是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规律所致。 五谷: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古代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稻麦复种制:我国最早实行复种轮作是在战国时期。当时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部分地区改变了一年一熟制。把冬麦和一些春种或夏种的作物搭配起来,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在一年或几年内,增加种植和收获的次数。 占城稻: 占城稻是出产于印支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 宋朝时引入我国 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占城稻以其原产地 位于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占城稻又称早禾或占禾 属于早籼稻 原产越南中南部 北宋初年首先传入我国福建地区。根据我国古书记载 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 “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 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美洲高产作物:明代万历年间传入中国的番茄、辣椒、花生等经济作物和农作物。 75、天下之中:洛阳 76、七大古都:由于历史的沉淀,形成了中国古代“七大古都”的说法,分别是指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其位置区位的变化,基本上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城分布区位的发展变化轨迹。 77、东西京: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后改都洛阳,因此东汉人习惯称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隋炀帝建洛阳为东京,因此称长安为西京。 78、扬一益二:唐朝时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成都(益州)为东西两个中心。唐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所以有“天下之盛,扬为首”之说,成都物产富饶,当时的谚语称“扬一益二”就说明成都工商业地位的重要。 79、草市镇: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中唐以后打破了州县以下不得设市的规定。一般认为我国草市镇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最早出现在江淮地区。中唐以后,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 展,商品经济日盛,突破了州县以下不能设市的规定,出现了许多草市。宋代随着市经济规模的扩大,为了管理市,便在市内设立行政管理机构,形成市镇。 80、《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佳世 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cm,长528.7cm,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博物馆。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的记录了12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 81、西汉五大都市:是指西汉时期在长安以外形成的临淄、洛阳、邯郸、宛、成都五大商业都会。这是秦汉之际农业发展带动商业、手工业、交通运输发展,从而促使一批商业贸易城市发展的结果。 82、明代包城高潮:明代,中国县级城市普遍以砖石墙替代土墙,大大增强了城市的防御能力。既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地位不高,而内部控制更为加强,也体现了冷兵器时代末期,冷兵器与城市城防的矛盾对立发展到顶点。 83、直道:古道路名。秦始皇35年(前212年),命大将蒙恬主持开筑,北起九原(今包头西北),南至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长700公里,是联结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主要通道。由于道路较直,故名。 84、驰道:我国秦汉时专供帝王出巡时行驶马车的道路,后它成为全国统一的交通国道,这是我国古代大规模的道路建设。 85、五尺道:古道路名。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的联系,开筑了一条由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因道宽五尺而得名。 86、西北丝绸之路:亦称丝路,之所以称“西北丝绸之路”,是为了区别于海上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络地中海多国的陆上通道。因为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名。其基本走向定于西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 87、两京驿道:唐代起,交通最繁忙的两条官道,是当时东西交通大动脉。 88、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还有一条从西南地区到东南亚、南亚地区与西方相连接的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公元前4世纪古印度孔雀王朝时期的《政事论》一书谈到产在支那成捆的丝,也说明当时中国丝绸也可能经西南地区传到今印度。《史记》卷116记载了汉代张骞通西域在大夏见到产于今四川的蜀布、邛竹杖,反映了在今云南与印缅之间有一个蜀贾人市,中转有关货物,说明当时就存在一条商业通道 89、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始于春秋末期,在汉代中国丝绸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东南亚和南亚 90、站赤:元代境域广大,广置驿站,蒙古译为“站赤”,交通通达,一度形成横跨欧亚大陆的国际邮驿路线。 91、淞沪铁路:我国境内的第一条铁路,建于1876年。 92、灵渠:秦在进军岭南时 便将湘江海洋河与漓江支流 灵渠始安水联系起来 史称“灵渠” 又习惯称“兴安运河”。灵渠设计是拦截一部分海洋河水 让其穿过兴安城 在城西北进入始安水 始安水通灵渠 然后在三江镇江合入漓江 构成长三十五里的灵渠。灵渠北出洞庭湖入长 93、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北起北京(涿郡),南达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94、横断山民族走廊:在中国西部甘青川滇直到东南亚地区 山脉南北纵列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岷江、雅砻江、大渡河六江从北向南奔涌 河谷深切。在中国历史上 横断山纵列河谷受东亚历史气候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演出了一次次从北向南的民族的大移民 故上述纵列河谷被称为横断山民族大走廊 95、客家人:北方汉族人民迁入赣闽粤交界地区,以其人数的优势、文化的优势同化了当地的原著居民,又吸收了原著居民固有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形成了新的文化载体----客家体系,体系下的居民就是客家人,当客家体系形成后,迁入的汉族被同化,其成员也成为客家人。 96、江西填湖广:元末明初,战乱影响巨大,湖广、四川为重灾区,对人口损耗极大,而江西等地是人口自然增殖和外来移民较多,形成了东向西的人口推动力,明代迁入湖广的外来移民中江西籍占绝大多数,故有“江西填湖广”的说法。 97、湖广填四川: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有两次 一次是元末明初。一次是明末清初。明末清初四川人口大量损耗 清初土著十分少 大约503左右。为恢复经济 顺治十一年开始 清开始推行鼓励多省民众入舒垦殖的政策 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形成。在清入川中 湖广籍占多数 占总人数35%左右 而川东的湖广移民占移民的50%以上。清康乾嘉三朝是湖广填四川的高潮时期 到了清末四川人口已达5000了。这次移民运动对于恢复四川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稳定起了积极作用。 98、闯关东:清军入关后 大量满族人迁入关内。清初又以东北为“兴龙之地“ 严禁汉人自由迁入垦殖 在辽东边墙插柳结绳 形成柳条边。只允许汉族人在关外边内之地开垦 形成大量荒地。由于灾荒等原因 大量汉族人迫于生计 纷纷在封禁的背景下用各种方式出关 形成历史上的闯关东。关东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 故称“闯关东”。从清到民国数百年间 山东人开始兴起闯关东。 99、走西口:所谓“西口”指长城西部的张家口、独石口。走 西口成为西北地区移民进入蒙古的代名词。“走西口”的移民主要来自华北西部的山西。陕西地区和河北西北地区。历史上的走西口 对于口外一些地区的农业开发产生个积极的影响。 101、江浙人文薮:宋代中国文化教育重心东移南迁,江浙地区成为我国文化重心,人才辈出。102、洛学:北宋洛阳以程颐、程兄弟为首的学派。后世把洛学和闽学结合,形成程朱理学。又称“伊洛之学”,为北宋时期河南洛阳人程颢,程颐兄弟建立的学派。二程从学于周敦颐,后长期在洛阳讲学,所以他们的学说或学派就被称为“洛学”,他们提出了“理”的哲学范畴,认为理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二程理学是保守的和唯心的,但也包含有辩证法因素。 103、闽学:南宋朱熹创立的学派。朱熹因在福建讲学,弟子多为福建人,形成的学派世称“闽学”。朱熹自号“紫阳”,后来学者称朱熹为“紫阳夫子”,闽学又称“紫阳学派。闽学导源于周、程、张、邵,直接根源于二程理学。其中以濂、洛、关、闽四大学派最有影响、闽学是集理学之大成者,它以朱子学为核心,形成一个以“天理”为基础的庞大的逻辑体系。主张“天理”为宇宙的最高本体,体现于伦理就是仁义礼智,表现为政治则是礼乐刑政。104、蜀学:流行于川陕一带的学派,影响极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宋代蜀学指由苏洵开创,由苏轼、苏辙兄弟加以发展,由黄庭坚、张耒、秦观等文人学士参与组成的有共同思想基础与学术倾向的学派;广义的宋代蜀学指两宋时期包括三苏、周程及其在蜀后学、张
/
本文档为【中国历史地理名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