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医学毕业论文腹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残端缝合方法的比较

2017-11-28 4页 doc 16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7730

暂无简介

举报
医学毕业论文腹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残端缝合方法的比较医学毕业论文腹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残端缝合方法的比较 X X 大学 毕业论文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残端缝合方法的比较 姓 名:__________ 2014年6月25日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残端缝合方法的比较 【摘要】目的 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处理方法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分析2006年1月,2010年3月在我院施行的875例腹式子宫全切除术病例,其阴道残端分别用闭合缝合或开放缝合法缝合,通过对术后发热、阴道残端出血,阴道残端肉芽增生等情况观察,分析两种阴道残端缝合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与闭合缝合阴道残端相...
医学毕业论文腹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残端缝合方法的比较
医学毕业论文腹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残端缝合方法的比较 X X 大学 毕业论文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残端缝合方法的比较 姓 名:__________ 2014年6月25日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残端缝合方法的比较 【摘要】目的 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处理方法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3月在我院施行的875例腹式子宫全切除术病例,其阴道残端分别用闭合缝合或开放缝合法缝合,通过对术后发热、阴道残端出血,阴道残端肉芽增生等情况观察,分析两种阴道残端缝合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与闭合缝合阴道残端相比,开放阴道残端术后阴道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缝合法在术后发热,阴道残端肉芽增生的发生率差异亦 连续锁边开放缝合法优于闭合缝合法,是经腹全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子宫切除术防止并发症的较理想的缝合方法。 【关键词】全子宫切除术 阴道残端缝合术 闭合缝合法 开放缝合法 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阴道残端出血、感染、愈合不良及残端肉芽发生是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阴道残端缝合方法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对阴道残端闭合缝合及开放缝合两种缝合方法进行比较,并将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0年3月因子宫良性病变施行全子宫切除术病例(除外有明显合并症,明显盆腔炎症,术前出凝血时间及常规血生化检查异常),按阴道闭合缝合或开放缝合两种处理方法随机抽取病例共875例,其中阴道残端闭合缝合法病例418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45.6岁(37-56岁);阴道残端开放缝合法病例457为观察组,平均年龄44.9岁(38-54岁)。两种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 1.2 手术方式 1.2.1术前准备 术前三天每日用碘伏稀释液冲洗阴道1次。术前1天予肠道准备。 1.2.2 阴道残端缝合方法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按常规方法进行。缝合阴道残端前检查阴道残端有无明显活动性出血,如有出血,用4号丝线“8”字缝合出血。阴道残端闭合缝合法:对合阴道残端前后壁,用2/0可吸收缝线从阴道残端左侧或右侧起连续锁边缝合至对侧,再返回连续缝合加固一道,闭合阴道残端。阴道残端开放缝合法:2/0可吸收缝线从阴道残端左侧或右侧起 连续锁边缝合,绕阴道残端阴道壁1周,开放阴道残端。 1.2.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使用抗炎,止血药物治疗。 1.3 分析评价指标 术后发热及阴道残端出血,感染,愈合不良,残端肉芽发生。两组均于术后2周内观察术后发热,阴道出血。术后阴道残端出血为:术后14天内,阴道内新鲜血液由残端溢出50ml者。阴道残端愈合情况于术后1个月门诊随访时记录。肉芽增生:术后2个月再行窥阴器检查,观察阴道顶端有无肉芽形成。 1.4 统计学方法,两组年龄分布采用t检验。两组术后发热及阴道残端出血、感染、肉芽发生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与闭合缝合阴道残端相比,开放阴道残端术后阴道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缝合法在术后发热,阴道残端肉芽增生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附 3 讨论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出血按时间分为早期出血(术后48小时内),中期出血(术后48小时后至10天内),晚期出血(术后10天以后)。文献报导[1]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出血均发生于术后7-10天。从检查所见残端缝合处几乎均有糜烂面或溃疡,出血与残端局部炎症关系密切。早期出血与术中止血疏漏有关,多发生在阴道残端血管结扎不牢尤其两侧角;中期出血多属术中止血不彻底,有渗血,术后继发感染,组织坏死,肠线脱落累及残端血管;晚期出血常因局部炎症感染致血管裸露而有活动性出血,且出血量多。因此,必须重视术前阴道灌洗清洁准备;术中缝合阴道残端前的消毒处理;缝合阴道断端需做到确切止血。 阴道壁血运丰富,有其自身的解剖特点[2] 阴道上部由子宫动脉的阴道支分布,中部由膀胱下动脉的分支分布,下部由肛门动脉及直肠下支的分支分布,各支相互吻合。此外,阴道静脉丛环绕阴道周围,同子宫静脉丛相延续,并与膀胱丛和直肠丛相通。故阴道壁损伤或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出血常可出现明显的血肿形成。子宫动脉于阴道上宫颈部分分为上、下两支。全子宫术中在子宫侧缘峡部位置钳夹切断的子宫动脉即为较粗的上支,称为子宫体支;在子宫两 侧缘向下分布子宫颈及阴道上部的较细的分支称宫颈阴道支。阴道支的缝扎直接影响阴道残端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宫颈两侧子宫动脉下行支的缝扎在预防残端出血中尤为重要。术中应注意阴道断端两侧角的缝扎止血。连续锁边缝合阴道残端阴道壁1周,相比较闭合式缝合法减少了缝合组织的厚度,缝扎止血效果更好,不易发生因缝合组织过多,组织坏死后肠线松落引起的断端出血。本文对照组术后阴道残端出血率为10.8%,而观察组仅为2.19%,两种缝合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发热与术前阴道炎症有关,因此要重视术前常规的阴道准备。另外感染与残端出血和渗液也有关系,有报到阴道断端渗液最多可达120ml[3];而开放式缝合阴道残端处感染引起的炎症渗出液及出血,可经阴道引流,故减少术后发热加快残端愈合。上述两组中对照组的发热率为27.27%,远远高于观察组的6.78%。 阴道残端肉芽增生是炎症刺激局部粘膜增生的结果,当阴道残端两角深凹不易暴露时,阴道内杂菌容易积聚产生局部炎症,使发生息肉的机会增加。开放缝合使切除子宫后的残端恢复原有的穹窿形状,术后复查时可以清楚的见到这部分病人的残端全程一目了然,无角部的深凹形成,两角部的肉芽生长现象明显减少。本文中对照组的肉芽发生率为15.55%,观察组发生率才1.09%,两种缝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阴道残端的处理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连续锁边开放缝合法优于闭合式缝合法,是子宫全切术防止并发症较为理想的缝合方法。 参 考 文 献 [1]石一复.子宫切除术后残端出血及处理[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22(2):175. [2]Nichols DH. Clarkep Pearson Dl eds. Gynecolgic. obstetric and relatied surgery [M]. Missollri : Mosby—Year Book,2000:27. [3]苏应宽,王世阆,吴葆桢.et al.关于妇科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的问题[J].中华妇产科杂志.1987,22(2):129.
/
本文档为【医学毕业论文腹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残端缝合方法的比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