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沥青路面验收规范 2退役武警 nbsp 2010

2017-10-16 14页 doc 32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72950

暂无简介

举报
沥青路面验收规范 2退役武警 nbsp 2010沥青路面验收规范 2退役武警 nbsp 2010 沥青路面验收规范 2退役武警 nbsp 2010 沥青路面验收规范----2 2010年02月22日 附录一 名词解释 附录二 路面用沥青材料的技术要求 (一)重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附表2.1 (二)中、轻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技术 附表2.2 注:(1)测定加热损失后的样品针入度与原针入度之比乘上100,即得出残留物计入度占原针入度的百分数,称之为加热后针入度比,%。 (2)本表适用于交通量小于500钙日(后轴重10吨)的道路,用于更重交通量时,应经省(...
沥青路面验收规范    2退役武警 nbsp  2010
沥青路面验收规范 2退役武警 nbsp 2010 沥青路面验收规范 2退役武警 nbsp 2010 沥青路面验收规范----2 2010年02月22日 附录一 名词解释 附录二 路面用沥青材料的技术要求 (一)重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附2.1 (二)中、轻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技术 附表2.2 注:(1)测定加热损失后的样品针入度与原针入度之比乘上100,即得出残留物计入度占原针入度的百分数,称之为加热后针入度比,%。 (2)本表适用于交通量小于500钙日(后轴重10吨)的道路,用于更重交通量时,应经省(区)市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 (三)道路软煤沥青技术要求 附表2.3 注:本表适用于交通量小于500辆/日(后轴重10吨)的道路。 (四)液体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附表2.4 注:粘度使用沥青粘度计测定,C字上面数字代表孔径(毫米),下面数字代表温度(?)。 附录三 沥青路面施工气候分类 沥青路面施工气候分类 附表3 注:(1)青藏高原、四川盆地、贵州高原或其他地区气候呈环状分布时,气候变化较大,应根据本地实际气候情况确定气候分类。 (2)一省(区)内也有不同气候,需要时由省(区)根据气象资料进一步划分。 附录四 石料压碎值的试验方法 石料压碎值用于相对地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它是衡量石料力学性质的指标之一。 (一)标准粒径石料压碎值测定 标准压碎值试验需要下列仪器: (1)一个内径150毫米两端部开口的钢制圆形试筒,一个压柱和一块底板,其形状和详细尺寸见附图4.1及附表4.1。试筒的内壁、压柱的底面及底板的上表面,即凡与石料接触的表面都应该进行热处理,使其表面硬化,达到维氏硬度65?,并保持光滑状态。 (2)一根直的圆截面的金属夯棒,其直径为16毫米,长45,60厘米,一头加工成圆形(半球面)。 (3)一台称量2,3千克,感量1克的天平。 (4)圆孔筛,筛孔尺寸16、12、及3毫米。 (5)一台能够加载到150千牛的压力机,压力机应该能够均匀地增加荷载,并在10分内达到100千牛。 (6)一个圆柱形的金属量筒(可以用铁皮制作),其内径为1162.0毫米、高179.4毫米(容积1767厘米?3),用以量试样。 2.准备试样 用于标准粒径石料压碎值试验的石料应该完全通过16毫米的筛孔并全部停留在12毫米筛孔的筛上。所筛分的石料数量应该足够做两个试验。 试验时,石料的表面应该是干燥的,可以采用风干的石料。如果石料需要加热烘干,温度应该不超过110?,烘干的时间不要超过4小时。试验前,石料应该冷却到室温。 每次试验的石料数量应按下述方法夯击后石料在试筒的深度恰为10厘米。 附图4 石料压碎值试验仪器 1-压柱;2-试筒;3-底板 在金属筒中确定石料数量的方法如下: 将石料分三层倒入量筒中,每层的数量大致相同。每层都用夯棒(用具有半球面的一端)从石料表面上大约五厘米的高度自由下落夯击25次(击数应在石料表面均匀分布)。最后用夯棒作为直刮刀将表面刮平。称取量筒中试样的重量(重量A)。以后用此相同数量的试样进行压碎值试验。 3.试验步骤 (1)将试筒安放在底板上。 (2)将上面所得数量的试样分三次(每次的数量相同)倒入试筒中。每次倒入试样后,将试样表面整平,用夯棒按上述程序对试样夯击25次。最上一层石料的表面应该仔细整平。 (3)将压柱放人试筒内的石料表面上。应该注意使压柱水平地安放在石料表面上,不得楔挤试筒壁。 附图4.1中试筒、压柱和底板的尺寸表 附表4.1 (4)将装有试样的试筒连同压柱放到压力机上。以尽可能均匀的速度施加荷载,并在10分钟时达到总荷载400千牛。 (5)达到总荷载400千牛后,立即解除荷载,将试筒等从压力机上取下。 (6)将筒内试样取出,注意不要进一步压碎试样。 (7)用3毫米筛孔的筛子筛分经过压碎的全部试样。应分几次筛分。每分筛分时,均需筛到在1分钟内没有明显数量的细料通过筛孔为止。 (8)称取通过3毫米筛孔全部细料重量(重量B)。 在筛分为称量过程中,都要注意不使细料损失。一种石料应做两个平行试验。 4.计算 每次试验后,计算所得细料重量与成样总量的比值,即石料压碎值。并用百分数表示。结果只需取一位小数。 其中:A--风干试样的重量(克); B--通过3毫米筛孔的细料的重量(克)。 (二)非标准粒径石料压碎值的测定 需要时或者没有标准粒径的石料时,可以采用附表4、2所列较标准粒径小的石料进行压碎值试验。此时,可以使用标准的仪器,也可使用下面所述的较小的仪器。 由于石料的不无值性以及由于作分离细料的筛孔尺寸不一定很合适,用非标准粒径石料试验所得结果与上述标准粒石料的试验结果有一些差别。一般,用5,8毫米石料试验所得的石料压碎值略小于标准粒径石料压碎值;用8,12毫米石料试验所得的石料压碎值大于标准粒么石料的压碎值。它们的比值随不同岩石类型的石料而不同。 1.试验仪器 较小的试验仪器如下: (1)一个内径75毫米、两端部开口的钢制圆形试筒,一个压柱和一块底板,其形态和详细尺寸见附图4.1。对试筒、压柱和底板的要求同标准压碎值试验仪器的规定。 (2)一根直的圆截面的金属夯棒,其直径为8毫米,长30厘米,一头加工成半球面形。 (3)一台称量500克,感量0.2克的天平。 (4)圆孔筛,筛孔尺寸5、8、12、2及1.5毫米(如无1.5毫米的圆孔筛,可以用1.2毫米的方孔筛代替)。 (5)一台能够加载到150千牛的压力机,压力机应该能够均匀地增加荷载,并在10分钟内到达10 0千牛。 (6)一个圆形的金属量筒。其内径为56毫米,高89.7毫米(容积220.9厘米?3)。 2.准备试样 非标准粒径的石料粒径应该符合附表4.2中的规定,并应完全介于两个筛孔之间。所筛分的石料数量应足够做两个试验。 对石料的要求同前述对标准粒径石料的规定。 采用较小仪器时,每次试验的石料数量应该是,夯击后石料在试筒中的深度恰为5厘米。 用小的金属量筒和小的夯棒,按标准粒径石料准备试样的方法确定试样的数量。 3.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同于标准粒径石料的试验步骤。但总荷载改为100千牛。 试样从试筒中倒出后,用附表4.2中所列相应筛孔尺寸的筛子筛分压碎的细料。筛分的要求同前所述。 石料压碎值的筛孔尺寸 附表4.2 试验 4.计算 计算方法与标准粒径石料试验相同。 附录五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马歇尔稳定度仪测定沥青混合料的热稳定性和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 粗粒式沥混凝土混合料的试验可采用替代法或直接法。 替代性系将矿料中大于25毫米的部分(重量计)以15,25毫米的石料替代后做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的方法。 直接法系直接用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做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但应增加平行试件数量(至少6个),测定试件密度时宜采用蜡封法。 (一)仪器及用具 1.马歇尔稳定度仪见附图5 (1)加荷设备:一台,最大荷载约30千牛,如荷时用马达或人工驱动,加荷速度为每分钟50?5毫米(如为人工操作,每秒转动摇把二次)。 (2)测力计:一个可采用应力环或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加荷设备的框架与加荷压头之间,容量为3 0千牛,精确度为100牛。测力计上部固定在加荷设备的框架上,下部安装有圆柱形压头,将荷载传递给加荷压头,中间装有百分表。 (3)加荷压头:一副,由上下两个圆弧压头组成。压头的内侧需经过精细的加工,曲度半径为5 0.8毫米,并淬米硬化。下弧形压头固定在一圆形钢板上,并附有两根导棒,上弧形压头附有球座和二个导孔。当两个压头扣在一起时,下压头导棒恰好穿入上压头的导孔内,并能使上压头圆滑地上下移动。 (4)钢球:一个,直径16毫米,试验时旋转在球座上。 (5)流值计:一个,由导向套管和流值表组成,供测量试件在最大荷载时变形。试验时导向套管安装在下压头的棒上。流值表的分度为0.01厘米。 附图5 马歇尔稳定度仪 2.试模:至少三组,每组包括内径101.6毫米,高87毫米的圆筒、套环和底板各一个。 3.击实仪:1套,手动击实仪由击实棒和击实台组成。金属击实锤重4.53千克,落高45.7厘米,击实锤能沿守向棒自由落下。击实台用四根型钢把20×20×20厘米的硬木墩固定在混凝土底板上,木墩上面旋转一块30×30×2.5厘米的钢板。 也可采用电动击实仪,但必须唯产生与手动击实仪有同样的击实效果。 4.脱模器:1套,手动或电动脱模器。 5.烘箱:二台,大、中型各一台,附有温度调节器。 6.拌和设备:采用能保温的试验室用小型拌和机。也可采用人工拌和盘(锅)和铁铲等等。 7.恒温水槽:一个,附有温度调节器,容积最少能旋转一组(至少四个)度件。 8.其它:电炉或煤气炉、沥青熔化锅、台秤(容量5千克以上)、筛子、温度计(200?)、刀子、滤纸、手套、水桶、蜡笔、纸等。 (二)准备工作 1.将过筛、洗净的石料及砂和石粉等置105,11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并测定各种矿料和沥青材料的相对密度(比重)、矿料颗粒组成。 2.将沥青材料脱水加热至120,150?(石油沥青)或90,110?(煤沥青)。 按照各种矿料在混合料中所占的配合比例,分组称量(一般一组3-4个试件或一个试件)所需要的材料,置于盘中放人烘箱中加热至140,160?(石油沥青)或90,110?(煤沥青)后备用。必要时,可将石料筛分成不同粒径部分配合使用。 3.将全套试模、击实座等置烘箱中加热至130,150?(石油沥青)或90,110?(煤沥青)后备用。 第四节 保管 第4.4.1条 门窗及其他细木制品应储存在仓为或敞棚中。应按制品的种类、规格水平堆放,底层应搁置在垫木上,在仓库中垫木离地面高度应不小于200毫米,在临时的敞棚中离地面高度应不小于400毫米,使其能自然通风。 第4.4.2条 在施工中作为出入口的门窗框应在其立挺和下坎上预钉保护条,以防碰伤或污染。 (四)试验步骤 1.量测试件的高度 用卡尺量取试件的高度,至少取圆周等分四个点的平均值,作为试件的高度值,准确至0.01厘米。 2.测定试件的密度 先在天秤上称试件在空气中的重量,然后称其在水中的重量,注意如脱模时用水冷却的试件应先用电风扇吹干,让水蒸发后才能见在水中重量(如试件空隙率较大时应采用蜡封法),准确至0.1克。并按式(附5.2或5.3)计算试件的密度。 式中DM--试件密度(克/厘米3); m--试件在空气中重(克); m1试件在水中重(克); m2--封蜡后试件在空气中重(克); m3--封蜡后试件在水中重(克); dp--蜡的相对密度(比重); w--常温水的密度(1克/厘米3)。 3.测定试件的稳定度 (1)将测定密度后的试件置60?1?(石油沥青)或37.8?1?(煤沥青)的恒温水槽保持最少30分钟。试件应架起离容器底部不小于5厘米。 (2)将上、下压头内面拭净,必要时在导棒上涂少许机油,使上压头能自由滑动。从水槽中取出试件将表面水擦干后放在下压头上,再盖上上压头,然后移到加荷设备的平台上。 (3)将流值计安装在外侧导棒上,使导向套管轻轻地压住上压头,同时调整流值表对准零。 (4)在上压头的球座上放妥钢球,并对准测力计下的压头,然后调整测力计的零点。 (5)开动加荷设备,使试件承受荷载,加荷速度为每分钟50?5毫米。当达到最大荷载的瞬间,读取读数,并同时读记流值表的数值。 (6)从恒温水槽中取出试件至测出最大荷载值,不应超过30秒。 (7)测定试件浸水后的稳定度。 将测定密度的试件置60?1?(石油沥青)或37.8?1?(煤沥青)的恒温水中保持48小时,然后按 1-5项操作测定其稳定度和流值。 (五)试验结果整理和报告 1.试件的稳定度和流值 (1)根据测力计标定曲线,将测力计读数换算为荷载值,即试件的稳定度,以牛顿计。 (2)根据流值计中的读数,即为试件的流值,以0.01厘计。 (3)对从路上钻取的试件忒样如试件高度与要求高度出入较大,则稳定度须按下表所列修正系数加以修正。 稳定度随试件高度变化的修正系数 附表5.1 (4)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2.试件的理论密度按式(附5.4)计算: 或中 D,--理论密度(克/厘米3) W1„„Wn--各种矿料的配合比(矿料总和为100%); W′1„„W′n--各种矿料的配合比(矿料与沥青之和为100%); d1„„dn各种矿料的相对密度(比重); Wa--沥青用量(沥青与矿料重量比)(%): W′a--沥青用量(沥青与全部混合料的重量比(%); da--沥青的相对密度(比重); ra--常温水的密度(1克/厘米3)。 3.试件中沥青的体积百分率 试件的沥青体积百分率按式(附5.5)计算: 式中Va--沥青的体积百分率(%); Wa--沥青用量(%); da--沥青的相对密度(比重); Da--试件的实测密度(克/厘米3)。 4.试件的空隙率 试件的空隙率找式(度5.6)计算: 式中Vv--试件空隙率(%); DM--实测密度(克/厘米3); D,--理论密度(克/厘米3)。 5.试件中矿料的空隙率 试件矿料的空隙率按式(附5.7)计算: 式中Vma--试件中矿料的空隙率(%); Va--试件中沥青体积的百分率(%); Vv--试件的空隙率(%)。 6.试件的沥青饱和度 沥青混合料马歇 混合料种类: 沥青种类、标号: 沥青相对密度 矿料用量: 矿料相对密度(比重): 试件的沥青饱和度按式(试5.8)计算: 式中VfA--试件的沥青饱和度(%); Va--试件中沥青体积的百分率(%); Vv--试件的空隙率(%)。 7.试件的马歇尔模数 尔稳定度试验记录 (比重)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拌和温度, ?,击实温度 ?,锤击次数:两击次数:两面各 次 试件的马歇尔模式(附5.9)计算: 式中 t--试件的马歇尔模式(牛/1/100厘米); S--试件的稳定度(牛); P--试件的流值(1/100厘米)。 8.试件的残留稳定度 试件的残留稳定度按式(附5.10计算): 式中S,--试件的残留稳定度(%); S1--试件的稳定度(牛); S2--试件浸水48小时后的稳定度(牛)。 附录六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组成配合比设计示例(图表法) (一)矿料配合比的确定 1.给定的条件和要求 (1)根据路面设计要求,选定采用最大粒径为15毫米的?型(密级配合)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其级配合范围见附表6.1。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LH-15-I2)级配范围 附表6.1 (2)已备材料为碎石(5,15毫米)、石悄、粗砂、细砂、及石灰石矿粉等五种,其筛析试验结果见附表6.2。 2.求算各种矿料的配合比 按下述方法求出以上五种矿料的配合比,使其组成的混合料符合附表6.1级配范围的中限要求。 (1)在普通座标纸上作出如附图6%1所示任意大小的长方形并联结对角线OO′,此线即表示标准级配曲线。 矿料筛析试验结果 附表6.2 附图6.1 用图表法求算矿料配合比 (2)在纵轴上用算术法划分作为通过筛孔的重量百分率(0,100%),并根据级配范围中限各筛孔的通过百分率,从纵轴引平行线与对角线OO′相交,再从交点作垂线与横轴相交,其与横轴的交点处即作为该筛孔孔径(毫米)的位置。 (3)将各种矿料(碎石、石屑、粗砂、细砂以及矿粉)的颗粒组成也分别在图中绘成曲线。 (4)在碎石和相邻石屑的二个级配线之间找出a=a′处,并引与垂直于横轴的直线A-A′。AA′与对角线OO′交点为M,其与上轴之间的纵座标距离M-A即为碎石的用量比例。同样,在石屑和粗砂级配曲线之间找出b=b′并引B-B′线′,与对角线交点为N。M和N之间的纵座标距离即为石屑的用量比例。随后再找出c=c′+c″,引C-C′线,与对角线交于R,R和N之间的纵座标距离即为粗砂的用量比例。找出d,d′引D-D′线,与对角线相交于Z,Z和R之间的纵座标距离即为细砂的用量比例,而乙与下轴之间的纵座标距离即为矿料的用量比例。 从附图6.1得出结果为:碎石27%,石屑28%,粗砂22%,细砂14%,矿粉9%。 (5)根据附图6.1得出的各种矿料配合比,计算混合料的级配组成,见附表6.3。 (6)将沥青混凝土混合的标准级配范围和计算得的混合料的级配画成级配曲线图(见附图6.2)。以验证求算出的各种矿料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 (7)如有某个筛孔的通过百分数落入标准曲线范围之处,或虽在标准级配范围里,但尚不能符合圆滑曲线时,可将个别矿料的用量比例作适当调整,以满足设计要求。 (二)设计沥青用量的确定 1.根据路面设计要求,选定沥青标号和质量。 本例选用胜利A-100沥青。 2.根据上述各种矿料的配合比,按照表3.2.1(或已有经验),初步确定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沥青用量为6.5%。 根据矿料配合比计算混合料的级配组成 附表6.3 附图6.2 级配曲线图 3.按上述沥青用量,上下每间隔0.5%变化,其取6种沥青用量,(至少应选五种)并按马歇尔试验方法各制备四个试件。 4.测定试件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并计算空隙率及沥青饱和度(取四个试件的平均值)试验和计算结果见附表6.4。试验结果 附表6.4 5.以沥青用量为横座标,以密度、空隙度、稳定度、流值等为纵座标,分别将试验和计算结果点在图中,并连成曲线,见附图(a)(b)(c)(d)(e)。 6.在上述各座标图内求出满足表7.3.1所示各项技术指标的沥青用量见附表6.5。 7.求出满足所有标准值的沥青用量范围,即为共同范围见附图6.3(f),此范围为6.2,6.7%,若采用中间值作为设计沥青用量,即为6.45%。 8.需要时可根据地区气候条件、交通量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附图6.3 确定设计沥青用量方法示例图 各项目符合沥青混凝土技术标准的沥青用量 附表6.5 附录七 本规范用词说明 (一)执行本规范条文时,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正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正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特别声明: 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
本文档为【沥青路面验收规范 2退役武警 nbsp 2010】,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