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五代史伶官传序

2017-09-20 31页 doc 59KB 42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6065

暂无简介

举报
五代史伶官传序五代史伶官传序 宋 元 五代史伶官传序 雨霖江城水调歌头 前赤壁赋 声声慢 诉衷 铃 子 情 窦娥冤第三折 西厢记四本三折 摸鱼儿 永遇秋思 潼关怀古 乐 五代史伶官传序 伶官是宫廷中的乐工和艺人。后唐庄宗李存勖好俳优,宠幸伶人,以致乱政败国。《伶官传》是欧阳修为庄宗庞幸的伶人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所写的合传。《伶官传序》则是为《伶官传》写的序文。这篇序文通过后唐庄宗宠幸伶人而招致灭国亡身的事实,总结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以及“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经验,并强调了盛衰之理主要在于人...
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代史伶官传序 宋 元 五代史伶官传序 雨霖江城水调歌头 前赤壁赋 声声慢 诉衷 铃 子 情 窦娥冤第三折 西厢记四本三折 摸鱼儿 永遇秋思 潼关怀古 乐 五代史伶官传序 伶官是宫廷中的乐工和艺人。后唐庄宗李存勖好俳优,宠幸伶人,以致乱政败国。《伶官传》是欧阳修为庄宗庞幸的伶人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所写的合传。《伶官传序》则是为《伶官传》写的序文。这篇序文通过后唐庄宗宠幸伶人而招致灭国亡身的事实,总结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以及“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经验,并强调了盛衰之理主要在于人事,现了作者作为历史家兼政治家的卓特识见。 这篇文章虽然是一篇传记前的序文,但重在议论,实际是一篇政论文。所以,对这篇文章,按议论文的结构来。 第一自然段为引论部分,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这观点,虽然没有完全否认天命,但强调国家的盛衰,“人事”是决定因素。接着,提出只要推究一下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从而引出下文。 第二、三自然段为本论部分,具体论证中心论点。 第二自然段为第一层,追述晋王(唐庄宗的父亲)遗命和庄宗如何执行晋王的遗命,来证明他“所以得天下”,由于人事。 唐庄宗的生平大业,就是谨遵父志,消灭仇人。作者首先较详细地叙述了晋王的遗嘱:他有三个仇人,并交给庄宗三支箭,要庄宗牢记消灭这三个仇人;然后叙述唐庄宗对待“三矢”的严肃态度,也就是对待父命的严肃态度。他的“凯旋”归来,说明他实现了父亲的遗愿。这三个仇人,是威胁庄宗生存的大敌;他牢记着要消灭三个仇人,在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消灭三个仇人的过程,也就是平定天下的过程。这可以说明“忧劳可以兴国”,而“忧劳”属于“人事(人的行为)”,所以这一层是从“唐兴”这个角度证明“人事”是决定因素。 第三自然段为第二层,以唐庄宗的“盛”、“衰”作对比,说明他事业的成败,在于人为,来证明中心论点。 文章写庄宗“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以告成功”。这是唐庄宗事业的顶峰,可谓盛极一时。按道理,他“仇雠已灭,天下已定”,应该比任何时候都强大。可事实却正好相反,衰弱到“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四散,君臣四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的程度。为什么原来盛极一时,一下子却衰弱到此呢,作者问道:是老天爷注定了得天下难失天下容易吗,当然不是。考究一下他成功和失败的种种迹象,不是说明成功和失败都是他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吗,作者在这里肯定唐庄宗的成败,都是由他的行为造成的,依据就是《伶官传》。使他成功的作为,在第二段已说得较清楚;使他失败的作为,我们很多人没有读《伶官传》,可能不清楚,这里列举几项: 庄宗喜爱的伶人周匝被梁人抓去,后来灭梁时在汴(今开封市)碰上了。周, 匝说自己能够不死,是得了陈俊和储德源的力,请求庄宗用两个州来报答他 们。庄宗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任命陈俊为景州刺史,储德源为宪州刺史。(随 便拿两个州来送人,他是如何看待天下,陈俊、储德源会如何治理这两个州 就可想而知了。) , 庄宗在中牟找猎,纵马踩踏民田,中牟县县令拦住他的马劝告,他叱责县令, 还要杀他。(庄宗是如何对待百姓,是如何对待自己的过错的。) , 伶人因郭崇韬(庄宗最重要的大臣)经常抑制伶人的行动,伶人向皇后进谗 言,皇后让皇子李继岌杀了郭崇韬。庄宗的弟弟李存乂是郭崇韬的女婿,伶 人向庄宗进谗言,说李存乂要替岳父报仇,庄宗就杀了自己的弟弟。(如此 滥杀无辜,自毁长城,会有什么好结果,) , 庄宗宠信伶人,最重要的军国大事只和伶人商量;伶人居中用事,朝廷的大 臣都不得不巴结讨好伶人。(庄宗如此用人,如何治理国家,) 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唐庄宗的失败,也是由他自己的行为造成的,作者的观点完全正确。 第四段为结论部分,总结出两个结论:一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二是“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两个结论和中心论点都是一致的:“忧劳”、“逸豫”、“忽微”小事、“所溺”都是“人事”,事业的成败,取决于人事。同时,这两个结论也是由唐庄宗的成败这个别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一般性结论,这两个结论可以适用于任何人和事。 雨 霖 铃 这是一首抒写离愁别绪的送别词,大约是词人离汴京南去,与恋人话别时所写。这首词以秋景渲染和衬托别情;并设想别后的种种孤寂情景,生动地展示了离人的内心活动。全词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情调哀怨凄清。 上片纪别,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 深秋,傍晚,这是何等浓重的伤感的氛围。“寒蝉凄切”,既写出了秋气之摇落、时序之惊心,又使欣赏者马上联想起“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寞而无声。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宋玉《九辩》)这类“悲秋”之句。好诗(词)的语言往往如此:一方面,它以自己的写景作为促媒,以外界物候之变化撩拨起读者的层层感情涟漪;另一方面,它又向读者“释放”出经过漫长历史过程长期“积淀”在词语中的“能量”,以此来感召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艺术联想。短短的“寒蝉凄切”四字,使那凄楚哽咽的声声蝉嘶,形成整首别曲、整幅离图的悲哀的的“基调”和黯淡的“底色”。 地点是在都门外的长亭。都门内,是多么热闹繁华:“举目则青楼画阁,绮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东京梦华录》)在这里,有多少对幸运的恋人们正度着幸福团聚的日子,但是我们的词人却偏生凄凉地被摒除在外,被迫离去。而“长亭”,这又是多么令人心寒,以致“谈虎色变”~“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这里,词语本身的象征意义(长亭象征送别)和它的“历史积淀”又在双倍地发生着作用,不能不使读者产生出难以压抑的离愁别绪。 ———何况,这里的送别,又是在“慢节奏”中行进的,这越发使人有度日如年的焦灼感和难熬感。现代社会中,离别虽然同样地难分难舍,但是信旗一挥,汽笛长鸣,挥手之间,斯人远去,虽则痛苦,却也干脆。唯有这种慢悠悠的中世纪的送别,却是最揪人肝肠的。设帐,饯行,慢慢地饮酒,细细地话别,从下午挨到傍晚;一场骤雨,又延长了相偎的时间„„但这别前的逗留本是一杯混和着甜味的苦酒,体味的时间越长,苦涩的滋味也就越浓。果然,雨过天昏,舟子不耐烦地来催促词人了,断人心弦的一刻终于来临。面对此景,离人的心情推向了“高潮”。“执 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这是一个“特写”式的镜头,酣畅而淋漓。我们发现,前人诗中在写到男女恩爱时常用的躲躲闪闪的含蓄笔法(“勇敢”如李商隐,也只能躲在《无题》后边写他的刻骨相思),这儿压根儿不见了:词人和“她”手挽着手,相对凝望,尽管哽咽得发不出一语,但这却是心的交流、心的对话。这正是多少世间小儿女惜别时的绵绵情意和神态的真实写照,在其中,词人倾注了自己饱谙“羁旅行役”的生活经验,融入了自己的满腔真心实意,所以才能写得如此传神、如此感人。爱情,这个在封建时代“正统”文体中常被“遗忘”或“轻视”的内容,现在却被柳永当作最令人注目的东西来大写而特写,这不能不说是文学风气的一大转移。所以,适合着这种生活理想和艺术情趣的转变,柳永在抒写男女恋情时,不讲求“含蓄”(相反,他要求“发露”),也不讲“温柔敦厚”(相反,他要求“痛快淋漓”);原先小令中“窈深幽约”的写法和风格,此时也显得有些“不够用”了。因此他就另求着一种“尽情展衍”的写法和风格:如果说,词情从“寒蝉凄切”到“竟无语凝咽”,还是比较“哀迫”的话,那么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以下,便是“惨舒”(亦即“展衍”)的写法了。感情蓄积既久,自此便如闸门大开,汹涌流出而不可收拾也。唐圭璋先生说:“以上文字,皆郁结蟠屈,至此乃凌 空飞舞”(《唐宋词简释》),所见极是。 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 换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以伤别和悲秋重笔倍写,使人在活生生的惨别之上又加上了传统的“悲秋”心理因袭的阴影,更显出了它双重的悲剧性。这两句是先宕开一笔,就像在讲述一件事的过程中插上一两句评论或说明。再接上片的“念”而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历来被认为是婉约派词的名句。它的成功奥秘在于何处,是刘熙载所讲的“点染”法(前二句是“点”,下三句是“染”),是一般常称的“情景交融”,当然是的,但又不尽然。它的好处,在于柳永能以一个久经羁旅别况的“切肤身受”者的身分,依仗着词的特殊声情,优美、细腻而又新鲜地创造出了一个新的艺术境界来。 首先,它写的乃是“真景物”。汴河堤畔,本多垂柳(隋炀帝开运河,夹岸栽柳)。“杨柳岸”三字随手拈出“本地风光”,令人感到亲切、自然。一夜行舟,醒来时早已置身于寥廓开阔的山驿水程中,所以唯觉晓风清冷、唯见残月凄楚,“晓风残月”四字便写尽了此种扁舟晓行的真切风光。 其次,它写出了“真性情”。“杨柳岸、晓风残月”,不仅仅是一般的“景语”,而且是“物皆着我之色彩”的“情语”。这可从它的意象组成看出。周邦彦词云:“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兰陵王》),柳既是送别的象征物,又是送别的见证人。如今独在旅舟之上见柳,怎不惹起满怀离思,“晓风残月”四字,则更写出了离人的深一层的感情境界。试想,昨夜还在“都门帐饮”、“执手相看”,可今朝醒来,一阵冷风驱散了酒意所带来的半麻木状态,唯有一钩残月斜挂天边。这时的内心痛楚,真有点象麻醉药失效后的伤口所发出的阵痛那样,分外地钻心,分外地锐利——这种“新鲜”的心理感受是只有“肤受者”才能身领心受而绝非局外者所能悬想而得的,所以我们说它写出了“真性情”。 其三,在抒写“真景物”和“真感情”的基础上,词人进一步造成了一个幽美深约的新“境界”。这种境界之“新”表现在何处,主要就表现在那种既凄又丽、凄绝丽绝的特殊的风格色彩上。常人在离别时,往往仅能深切地感受到它的悲哀的一面,而唯有优秀的诗(词)人,才能在此同时写出它的“美”(美感)来。试欣赏这样的一幅画面:夹岸残柳,参差拂动于秋风之中;孤舟离人,黯然独对天边之残月,诗人不但写出了离况的寂寞难受,更在“悲剧性”中开掘出了更为丰富的内蕴。“悲剧性”加上了“美感”,“凄情”加上了“丽景”。词人在舒缓而又哀恻的声调中传递出一种抑郁惝怳的凄情和烟水迷离的凄美来,此种“绮怨”的风味,正是最典型的“婉约”词的风味,难怪后人常以它们作为柳词、乃至整个婉约词的代表句子来看。 词情发展到此,已经进入十分窈深婉曲的境地。忽而,笔锋一转,它又回到了现实的离别之中———原来,上面这几句是送者“设身处地”地悬想行者明朝孤舟孑行的情景的,这种以 “虚”写“实”的手法就为词的抒情增添了“多层次”的丰满感。“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送行者此时此地满怀的恋情。平心而论,这几句未免有“太露”的毛病,但是非此却不足以表达一位歌妓的特种心情(“风情”一词,再恰切不过地显现了她的特种身份);再从风格而言,前面婉曲,此处放露,前面寓情于景,此处放笔直赋,疏密相间,促使人不太注意到它的不足之处,反倒觉得有“老笔纷披,尽情倾吐”(《宋词举》) 之妙了。 我们注意到,这里的送别者有着自己的“身份”特点。它不是“楚臣去境”,也不是“汉妾辞宫”;它既没有荆轲易水送别的传奇色彩,也没有苏、李河梁送别的政治情味。它只是两位极普通的人物之间的话别:一位是多才而失意的下层文人,另一位是美貌又多情的歌妓。这就为我们透露出了一种新的信息:在前代诗歌中不大敢正面和大胆抒写的男女恋情,现在却被当作了最为突出的主题来咏写;“普通人”之间的正常感情和人类普遍的“人性”,随着宋代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开始跃居到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位置上。这种对于“凡夫俗子”间的真挚感情的描写,一方面为自己的抒情增添了难度(正如俗语所云,“画鬼容易画犬马难”,描写日常生活中平凡无奇的事件最易见作者的功力);另一方面,又为自己的抒情增添了无穷的“人情味”———随着封建社会的逐渐走向后期,这种深契市民阶层审美嗜好的“人情味”必将越来越深地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这或许也就是它之所以受到后代人们普遍欣赏的原因之一吧。 总之,这首《雨霖铃》极力描摹了一对恋人之间难分难舍的离情,肯定着一种极“世俗”、却又多少有些“出俗”(相对于封建文人追逐功名利禄的庸俗思想而言)的生活理想,多少体现出了一种新的人物心理和时代信息。艺术上,它充分利用了慢词在抒写人类复杂感情方面的“优势”,显出铺叙、综织的能事,读来畅快淋漓、婉约细腻。 江 城 子 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序云:“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乙卯即熙宁八年。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诗人十九岁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五月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这首词写出了死别之痛,相思之苦,和对亡妻的一片真挚深沉的感情。 上片写死别之痛和相思之苦。“十年生死两茫茫”,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主调,凄哀至极。王弗病故至苏轼作此词时恰为十年。十年,在短促的人生中,是一段漫长的途程。然而,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怀想至切,却生死相隔,不得一见。“茫茫”二字,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值得注意的是“茫茫”前着一“两”字。“两茫茫”,就不只是讲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读此一句,仿佛听见了诗人对亡妻凄苦的告语:十年呵,我日夜思念你,杳无音讯;你呢,也日夜思念我,同样音讯杳无。生者和死者,一样情思,一样哀绪。这里将无知作有知写,虽系虚空悬想,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直笼罩全篇。 “不思量,自难忘。”哀思万缕,盘结于心,解不开,亦拂不去,深沉绵邈。不去想它,却又实难忘怀。在生活中,有时会出现某种缠绕心间、摆脱不掉的思绪,这种体会几乎人人都有。这里,作者用最平常的语言,作了最真实动人的描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亡妻之坟在眉州,与诗人所在的密州遥隔千里。千里之外,没有自己相伴身边,想见得她一人独卧泉下,该是何等的孤寂凄清。“无处话凄凉”一句,说者多解释为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因而产生的满怀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寻索下句词意,这种解释自然是不错的。但又还不够。此句从“千里孤坟”而来,自应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在内。这两句直承开首“两茫茫”句意,同样是将无知作有知写,是概括了生者与死者两个方面的。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揣其语气,这三句便是诗人在向亡妻诉说“凄凉”了:我们即使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也一定认不出来是我了。死生异路,怎能重逢,不得重逢而切盼其重逢,设想其重逢,所以用了一个“纵使”。“纵使”表让步,其效果却是使感情的发展更逼近了一层,下面说相逢而不相识,这比之不能相逢,更加使人不堪。“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一位被生活折磨、受痛苦熬煎,风尘满面,两鬓如霜的诗人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里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击,因而请求出任地方官,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遭际不幸,转徙外地,艰辛备尝。可以说,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作此词时,苏轼年仅四十,说“鬓如霜”不无夸张,但由此可见其生活之蹭蹬和心境之凄凉。 上片写尽了相思之苦,下片即转入写梦。因“思”而成“梦”,先写所“思”后写所“梦”,自然成章。“思”是“梦”的基础,“梦”是“思”的幻化。上片词意虽不涉梦,但写“思”即是写“梦”,仍然切合“记梦”的题意。“夜来幽梦忽还乡”,笔墨轻巧地一转,即十分自然地折入写梦。“梦”是“幽梦”,一“幽”字写出了梦境之缥缈朦胧。“忽还乡”的“忽”字也值得玩味。梦可以超越时间、空间,也可以打破冥冥世界与人间社会的幽隔。“忽”字写出了千里归乡之快速,亦写出了与亡妻相见之容易。平时多少个日日夜夜,想望殷切而不可得,现在倏忽之间就变成了事实,这不是太快也太容易了么,唯其太快太容易了,便依稀透露出这不过是一种虚幻不实的梦境。入梦是轻快的,所表现的感情却极为沉重。仔细吟咏,不难体味出隐含其间的亦喜亦悲的复杂感情。 “小轩窗,正梳妆”看似梦境记实,实际是恩爱夫妻平居生活的生动写照。往时,不知有过多少次,爱妻在小轩中临窗梳妆,诗人一旁怀着愉悦的心情观看、欣赏,或许还指点评说呢。诗人抓住了这一具有典型特征的生活片断,写出了一对年轻夫妻相亲相爱的和美关系和幸福生活的情景。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十年死别,思念至苦,一旦相见,该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倾诉;然而,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泪流满面,却是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无言胜过有言,四目相视,两心相印,万千思绪尽在其中了。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三句总束全词,是感情发展的高潮。“短松冈”,是说种着矮小松树的山冈,承上片“千里孤坟”,指亡妻的坟墓。据《本事诗》:唐开元年间,有一位姓张的幽州衙将,妻死后留下五子,受后妻虐待,亡妻忽从塚中出,题诗告张说:“死生今有隔,相见永无因。„„欲知断肠处,明月照松冈。”苏轼在此化用其意,却十分贴切、自然,不露痕迹。“料得”是“料想”、“猜想”,推测之词,语气却又十分肯定。“年年”,是年复一年,既指已经过去的漫长的十年,亦指未来的无尽的岁月。梦中情景,何等真切,醒来却一切化为乌有,便又重陷入生死相隔、渺茫不见的深沉的悲哀。遥隔 千里,松冈之下,亡人长眠地底,冷月清光洒满大地,这是一种怎样孤寂凄哀的情景啊~身处此情此景之中的亡妻自然是悲痛难言,而念及此情此景的诗人亦不免肝肠寸断。“肠断处”是指亡妻的孤坟,“断肠人”则是概指生者与死者。遥承开头“十年生死两茫茫”之意,首尾相接,全诗浑然融为一体,使感情得到充分的发展、强化。 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梦是虚幻的、缥缈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却显得那么真挚、深沉,实实在在。或者可以说,正是因为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格外地显得情真意切。感情的表现,在梦前和梦中,前后一致;而随着入梦和梦醒,又一步步深化:死别相思苦;相思不见,无处话凄凉苦;积思成梦,幽梦话凄凉亦苦;梦醒而只剩得冷月松冈,则更苦。全词凄婉哀伤,出语悲苦,真可说是一字一泪~ 这首词如春蚕吐丝,如幽山流泉,从诗人胸臆间泻出,质朴自然。无矫饰之情,无故作之态,不以使事用典取胜,亦不以锻炼词句生色,纯以平常语出之。然而千百年来却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以情动人。 水调歌头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密州任上,比写上面一首《江城子》的时间晚一年。由于与朝廷的改革派政见不同,苏轼自请外放,已做地方官多年,在政治上有些灰心丧气;而此时已父母双亡,虽与弟弟同朝做官,却有六年没有见面了,因而思念弟弟。 这首词由中秋赏月,抒写人生感慨,表现了词人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引起的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矛盾,在矛盾中又透露出他对人生的执著热爱与豁达的胸怀。 上片由望月而引起的奇想,写政治失意的苦闷。 “明月几时有”两句,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的诗意,问月,实是赞月,希望明月常有。“不知天上宫阙”二句,承上问而来,既不知明月几时有,当然也就不知现在天上是何年了。想知道天上的年份,必然是向往,所以接下来就是“我欲乘风归去”。“归去”,说明他设想自己生前就是月中人,现在是想回去。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的确,他们二人都具有一样的浪漫情怀,同样那么豁达大度,同样具有向往求仙访道的思想倾向,说苏轼是“谪仙”也不为过。只是,他这时为什么想要“归去”呢,只要看一看李白在现实生活中屡受打击,“兼济天下”的愿望不能实现,就想“独善其身”,远远离开尘世,去求仙访道,就可以知道苏轼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而产生了出世的思想。但是他没有深深地陷进这种出世思想里不能自拔,很快地放弃了这种诱人的想法,他想的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天上宫阙太寒冷,去了恐怕受不了。词人怎么知道月宫里寒冷呢,《淮南子?天文训》中说:“积阴之寒气为水,积水之精者为月。”《龙城录》载唐玄宗游月宫,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后人因称月宫为“广寒宫”。这些都是苏轼认为月宫寒冷的由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相比之下,还是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温暖亲切,寒冷的月宫没有人间生活美好。 不过,这上片有另一种理解,认为词人这里是话中有话,这“天上宫阙”是比喻朝廷,人间是比喻地方。他想“乘风归去”,是想重新回到朝廷。据说神宗曾想召苏轼回朝廷,派孔周翰接替苏轼,孔周翰先送信给苏轼,谈及此事,但后来此事没有办成。《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也有“云中持节,何日遣冯唐”句,希望汉文帝派冯唐到云中赦免魏尚那样的事也发生在自己身上,得到赦免回朝 廷。但朝廷是新党执政,回去又怎么行呢,所以他又想“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还是在地方上好,自由自在地在月下徘徊,翩翩起舞。 多数人作前一种理解,这里也采用前一种理解。 下片因月而感人间之事,写怀人的苦闷。 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欢离合即为其一。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在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书记,特地请求北徙。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颍州初别子由)。出于强烈思念弟弟的心理,他看到月光照遍了楼阁(“转朱阁”),又低低地透进门窗(“低绮户”),照到有心事不能入睡的自己身上(“照无眠”),就狠狠地责怪月亮了:“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你大概没有什么遗憾(或痛苦)的事吧,你就不能照顾一下别人,为什么偏偏在别人不能团圆的时候团圆呢,这里明写责怪月亮,暗写“怀子由”的痛苦。但词人终究是开朗豁达的人,没有沉入痛苦中不能息拔。“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 词中用了泛指的“人”和超越具体时间的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 “古”这类字眼,面向了整个人类和历史,把“兼怀子由”的兄弟之情上升到对一切离别人们的广泛关切之上。并且,乐观地祝愿人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 上片写政治失意的苦闷,下片写怀人的苦闷,二者如何统一到一个主题上呢,两个苦闷分别由“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而解决了,二者都是以理遣情,上片表现执着人生,下片表现善处人生,从而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和开朗豁达的胸怀。——这就是本词的主题。 从词的思想内容看,本词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从词的艺术形式看,全词笔调的雄放活泼和情感的豪爽旷达配合得很好,这些都表现了苏词豪放的风格。 前赤壁赋 元丰二年(1079)的“乌台诗案”,政敌们欲置苏轼于死地,神宗从轻发落:“责授”苏轼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责授”不同于一般的降级,除了有“责”的意思外,还不能讲任何价钱;“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是官衔,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行政多少级,但由于是“员外郎”,属于编外官员,没有工资;“团练副使”是官职,职务不算很低,因为大州才设团练,大致相当于副厅级;但明确规定“不得签书公事”,这官职也是虚的;最糟糕的是“本州安置”,宋代遣送到„„安置的,都是有罪的官员,要限制其行动自由。苏轼于次年(1080)来到黄州,其政治上的苦闷,生活上的艰难可想而知。1804年两次游赤壁,写前、后《赤壁赋》。 这是一篇散文赋。作者灵活地运用传统赋体中主客问答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的思想矛盾、对人生的思考以及由悲而喜的感情转化过程。文中表现的变与不变的观点,是一种受了庄子思想影响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哲学思想的表现,并不是辩证法。但它表现了作者善于自我排解,安时处顺、随缘自适的旷达的人生态度,而没有陷入悲观失望和消极颓废之中,有其积极意义。艺术上,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创造了一种情景交融、情理相生,诗情与哲理相结合的艺术境界。 第一二段记叙与客游赤壁,纵情于月光水色,饮酒作乐,扣舷而歌,飘飘欲仙。客倚歌吹箫,如泣如诉,声调悲哀,悲哀到使得深渊中的蛟龙也烦躁不安,引得孤舟中的寡妇也流泪不止。 第三至五段写主客问答。主问客为什么这么悲哀。客答:曹操曾为一世之雄,说完就完了;而他们同曹操比起来,显得多么渺小,更是一下子就过去了。总之,客之悲,一是悲人生渺小,二是悲人生短暂。 主答针对客悲而来。先用眼前之物打比方:江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天月,盈虚如彼而卒莫消长。从变化这个角度看,水是“逝者如斯”,月是“盈虚如彼”——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不能保持原样;从不变这个角度看,它们最终都没有变化(未尝往,卒莫消长),是永衡的。不仅水与月如此,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如此,人生当然也是这样,因此,不必为人生的短暂而悲哀。其次,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命里有的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像我们现在,还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东西,这就是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这是无穷无尽的宝藏,不仅可随时而取,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说明造物主对我们还是公平的。因此,不必为自己前途坎坷、人生渺小而悲哀。 最后一段写结果:客化悲为喜,主客取得了精神上的自由。 探讨本文的意蕴,不能被表面的文字所迷惑,要透过字里行间,并联想他的其他作品去探索。“主”在歌中“望美人兮天一方”,让人联想到《楚辞?九章?思美人》,王逸认为《思美人》诗是“思念其君”,我们有理由认为这里“望美人”表现了苏轼虽在贬所,但不忘朝廷之意。再联想他同在黄州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表现了对干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的周瑜的无比羡慕和自己事业无成的无尽痛苦,我们有理由认定,“客”的痛苦实际上正是作者自己的痛苦。客人的议论反映了作者思想中悲观的一面,苏轼的议论反映了他思想中豁达的一面,客人最终被说服,也就是作者思想中起主导作用的旷达,否定了消极悲观的生活态度。这就是本文的意蕴所在。 《前赤壁赋》是宋代文赋中的典范作品。赋体的演变经过古赋、俳赋、律赋等阶段,到唐宋受古文运动的影响而趋于散文化。作者采用了传统赋体的主客问答形式,保持了赋体“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基本特点,同时突破传统赋体的限制,“以文为赋”,引进了挥洒自如的散文笔势,清新流畅。句式以散句为主,杂以骈偶韵语,参差错落中颇有整饬之致,不露丝毫雕琢痕迹。押韵灵活,时密时疏,句末若是虚词,往往在虚词前押韵。换韵较快,换韵处往往标志层次的递进和转换,与情感的跌宕、思想的波折相适应。全篇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前赤壁赋》是一篇游记,以纪游贯穿首尾,重点却在抒情和议论。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或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或借景明理,写景、抒情和说理紧密结合,情景交融,情理相生,创造出诗情、画意、理趣高度结合的独特艺术境界。文章构思巧妙,结构缜密,全篇的基本脉络是触景生情,因情及理,作者的文笔也是由写景转入抒情,由抒情转入说理,而无论写景、抒情、说理,又都紧扣着月夜泛舟赤壁的特定环境。苏轼曾自云:“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说》)这篇游记写得全无以往赋体散文常见的板滞,行文变化多端而又收放自如,体现出苏轼散文汪洋恣肆的风格特色。 声 声 慢 这是李清照晚年所作名篇之一。一题作“秋情”。这首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一个身历国破家亡的孤苦妇女,在秋日黄昏时分的孤寂愁苦之情。全词突出写一个“愁”字,却并不单调,运用铺叙手法,通过一系列景象与事物的描写刻画,反复渲染,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揭示了词人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 上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处就用十四字的叠字,总写心情的悲伤,细致地描绘了她痛定思痛时“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的心理过程。中心无定,如有所失,所以“寻寻觅觅”。这中心无定,如有所失的感受是由于寻思失坠的记忆,追念如烟的往事而产生的。这种寻觅,只能使她更感到现实景况的孤苦。房栊寂静,空床无人,所以感到“冷冷清清”。这是写外部感受。“凄凄惨惨戚戚”六字,是写内心感受,比“冷冷清清”更深一层,写孤独之苦 这十四个字是作者长期孤独生活的产物。 况,愈难为怀。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表面上是说在这深秋季节,忽寒忽暖容易致病,身体最难调养。但词人的病主要是心病——愁苦,这愁苦主要是由于下文所写的四个方面造成的: 其一,“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晚风疾急,而没有温暖的家为自己遮风挡雨,没有丈夫相伴,靠三杯两盏淡酒来驱寒,身上的寒冷尚且驱不去,更不用说心中的寒冷了。 其二,“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正在伤心的时候,大雁飞来了。这都是以前相识的大雁。可是丈夫死了,他再也不会托这些大雁给自己寄信来了,所以这些大雁都没有停留,就飞过去了。李清照《一剪梅》词中就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那时丈夫在外为官,自己一人在家,虽然寂寞,还可鸿雁传书,慰解寂寞,也随时有和丈夫团聚的希望。在这深秋季节,看到鸿雁,联想到鸿雁传书,而丈夫已逝,还有谁来慰解寂寞呢,看到这些大雁,当然只会使自己更加伤心。 下阙承接上阙: 其三,“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折,”这满地的黄花(菊花)也惹自己伤心:从前每逢秋菊吐蕊,自有丈夫陪同采菊赏菊,可是现在,谁还有心思去采菊呢,只有眼看着它憔悴凋零,惹人伤感了。如此百无聊奈,时间难挨,就觉得特别长,难怪心中就想:“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只愿天赶快黑,而天却总也不黑,这日子怎么熬下去啊~ 其四,“梧桐更兼夜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黄昏时下起了雨,细雨洒在梧桐叶上沙沙作响,这点点滴滴的秋雨简直是打在自己的心上,只怕是又要愁这一夜怎么挨到天亮。 最后“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总结全篇:这情景——这种愁苦悲伤的心情,哪里是一个“愁”字包容得了的呢,回过头去看,前面没有写一个“愁”字,但处处都在写愁。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说:“那种茕独恓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可以说真正设身处地领略到了词人的心境。 这首词在艺术上有许多令人称道之处: 第一,“切实真挚,痴情感人”。这首词就是处处表现作者的痴情。想当初,作者看到天上的“雁字”(《一剪梅》词:“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曾勾起她对丈夫的相思之情;到了中年,家门罹难,屏居乡里时,又产生了“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念奴娇》)的惆怅之情;如今看到过雁这一“旧时相识”时,便愈加伤情。在一群人人常见的飞禽身上,寄托着纯真的夫妻之爱,渗透着作者的深情。这种深情还表现在作者对“黄花”形象的不同刻画上。早年她 以“有暗香盈袖”(《醉花阴》)的“黄花”象征自己的美好年华,而今“满地黄花堆积”,标志着自身的衰老和理想的破灭。此处正是从反面翻足其意,即用寒风冷雨对“黄花”的无情摧残,反衬“黄花”的痴情。 第二,委婉含蓄。全词除结句一语道破外,都没有直接说愁,而是从刻画冷清萧索的环境来烘托惨惨悲切的心境。无论忽寒忽暖容易致病的天气,淡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风,天上的过雁,满地的黄花,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无一不是生愁、助愁、牵愁的,简直是触处成愁,成了愁的世界了。生活给予她精神的压力这般深重,难怪她说不是一个“愁”字所能包容得了的。 第三,写作经过惨淡经营的,却绝无雕琢的痕迹。“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等语,几乎纯属白话,写的又都是普通的日常生活,却典型地表现了作者晚年孤独无依的生活境遇。 诉 衷 情 这首词是陆游晚年罢归山阴所作,抒写了国仇未报、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上阙写已成往事的陈旧记忆。 “当年”二句回忆:当年怀着在万里之外建立边功求取封侯的雄心壮志,在梁州(南郑)军中效力。“关河”二句写眼前的境遇:当年战斗过的边关之地,只是在梦中出现;而当年在军中穿的貂裘,已经落满灰尘而失去了光彩。 上阙的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的关系,一是形成鲜明的对比:前两句写当年在军中报效国家,雄心勃勃,后两句写如今空怀壮志,当年的军中生活已成梦中之景,黯然销魂。二是后两句是前两句的诱因:诗人正是梦见军中生活,目睹当年穿的貂裘,才回忆起当年的军中生活,所以上阙重点在“忆”。通过这回忆,已经透露出了诗人的悲愤之情,但还只是感情的流露,而没有点明。 下阙直抒胸臆,抒写想为国立功而不能的内心苦闷。 “胡未灭”三句:“胡未灭”,说国仇未报;“鬓先秋”,叹此身已老;“泪空流”,诉壮志难伸;篇末“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概括了同样的意思,使理想与现实,报国立功的热望和投闲置散的冷遇,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从而揭示了作者悲愤的根由和实质。 虽然这首词的主题是作者在许多优秀诗篇里反复抒写过的,殆难有所翻新。但由于作者注意运用和发挥词体自身特点,所以在表现上与诗作颇有不同。此词上片基本上是五七言句式,虽然在时空的交错中,腾挪自如地比照了当年的情豪气雄和今日的落魄潦倒,却未能显出诗词之大别。下片则句式尽变,表现了长短句的某些优长。“胡未灭”三个三字短句“一吟悲一事”,并以对句形式组成一韵,九个字说尽了一生心事。篇末两个四言对句,用八个字则对全词的主题浑无著力痕迹地作了概括。“心在天山”,又与开头的“当年万里觅封侯”相呼应,表明报国初心始终不渝。“身老沧洲”并非意在叹老,而是愤恨权臣误国,致使自已请缨无路,白首无成,含意都是较深的。象这样的进行古今对比的词作,在结构上,一般都是上片思昔,下片抚今。此词却打破了这种常用的结构方式,以更有利于情感的跌宕回旋:上片两句思昔,两句抚今;下片句句抚今,而又句句与思昔相关合。这也体现了作者创新的意向。 摸 鱼 儿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率众南归12年后,由荆湖北路转运副使调任荆湖南路转运副使时写的。本词采用比兴手法,含蓄婉曲地寄托了词人的身世之感和爱国情怀,表现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憎恨。 上阙写伤春之情。 “更难消”三句:春天来到人间后,经受不住风雨的一次次折腾,又匆匆地离开了人间。——流露了诗人“惜春”的感情。 “惜春常怕花开早”二句:点明“惜春”。花开意味着春天到来,诗人总是害怕花早开,因为花早开,春早来,就会早走。可是,现在已经是落红(落花)无数了。——惜春之情溢于言表。 “春且住”四句:眼看着春天就要走了,出于惜春之情,诗人想留住春天,所以他对春天说:春天,你等等,听我说,现在你不管走到哪里,就是走到天涯海角都是芳草,没有鲜花了,你没有地方可去了,还是留下来吧~可是春天一声不吭,还是离去了。由此诗人“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句:劝春留,留不住,怨又无益。算来只有房檐边的蜘蛛网还那么殷勤,一天到晚在那里招惹飘飞的柳絮。——蜘蜘网是想把春天网住啊。可是,春天是网不住的,留给诗人的只是一种衣怨之情。 这上阙写惜春、留春、怨春,但最终春还是留不住,诗人是否像一般词论家所说的“诗言志,文明道,词缘情”,表现的是伤春悲秋的情调呢,单从这上阙我们一点也看不出还寓含了什么别的意思。那么我们再看下阙。 下阙写失宠的愁苦之情。 “长门事”五句用的是汉武帝时陈皇后的曲故。陈皇后名阿娇,是汉景帝母亲陈太后娘家的侄孙女。汉武帝刘彻和阿娇都还很小的时候,太后问刘彻:将来把阿娇嫁给你怎么样,刘彻说:若得阿娇为妇,当以金屋贮之。“金屋藏娇”这个成语就是由这个典故得来的。后来刘彻做了皇帝,阿娇立为皇后。可是陈皇后妬忌,汉武帝一怒之下把她贬入冷宫长门宫。听说司马相如很会写文章,就派人送给司马相如一百斤黄金,请相如写一篇赋,以打动汉武帝。司马相如写了一篇《长门赋》,汉武帝读了,果然受到感动,陈皇后重新受到宠幸。此处用这个典故,当然是写时事—— 词中的抒情主人公遇到了陈皇后一样被贬的事,却没有像陈皇后一样如约与皇上相会,这是由于有人妒忌进了谗言。纵然花千金买到了司马相如那样的赋,但皇上听信了谗言,你悲哀愁苦的感情还能向谁倾诉呢,于是,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发出激愤之辞,警告那些进谗言的人—— “君莫舞”两句:你们这些进谗言的小人不要得意忘形,你们没有看到杨玉环、赵飞燕的下场吗,但那些进谗言的小人不会因为你的警告而有所收敛,于是只有悲叹—— “闲愁最苦”:这种失恋的哀愁是最令人痛苦的。 “休去倚危栏”两句:不要靠在那高楼的栏杆上远望吧,西下的太阳正照在烟雾笼罩的柳树上,那种情景只会让人感到更加痛苦。 这下阙写的是一个美女因为有人进谗言而而失宠的痛苦之情。 我们把上下阙联系起来看,上阙写伤春悲秋之情,下阙写失宠的愁苦之情,如何能统一起来呢,从这首词本身似乎看不出一点线索。但辛弃疾作为宋代写词的第一高手,绝对不会在一首词中表现两个主题,一篇文章中主题要统一这是生也知道的常识。由此我们要联系诗人的生平和他当时的其他文章来理解这首词的主题。刚才说过,这首词写于诗人南归十二年时,诗人是主战派,而朝廷是 投降派占上风,主战派受压制。就在写这首词的同一年——淳熙六年,诗人在《论盗贼札子》中写道:“平生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恐言未出口而祸不旋踵。”这里所说的“众人”就是朝廷的投降派。再联系《楚辞》开创的比兴手法,对这首词的主题就可豁然贯通: 上阙所写的“春”是比喻抗金的局面,摧残春天的风雨是比喻朝廷中的投降派;下阙诗人以陈皇后自比,妒忌美人的小人比喻朝廷中的投降派,“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比喻衰微的国势。这首词是借伤春、失宠以寄托自己在政治上壮志未酬、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幽愤之情,流露了诗人对朝廷不满的情绪。难怪孝宗“见此词颇不悦”。 永 遇 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这首词把古事和今事融合在一起,通过追怀与京口有关的历史人物,抒写自己的爱国情怀;同时借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发表对时政的看法,警告统治者在作好充分准备前不可以轻率北伐。 由于在南宋朝廷中,主和派占上风,作为主战派重要人物的辛弃疾已经赋闲多年。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金政权日益衰败,并且起了内乱。靠裙带关系登上相位的韩侘胄要立一场抗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就任命辛弃疾为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第二年(1024)任命他为镇江知府——镇江是抗战前线。辛弃疾初到镇江,努力做北伐的准备,他对宋宁宗和韩侘胄提出做好准备工作的意见,并建议应该把对金用兵这件大事委托给元老重臣。韩侘胄一伙不但不能采纳,反而对他有所疑忌,开禧元年(1205)把他调离镇江,不许他参与北伐大计。辛弃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这首词的。 上片追念起于京口建立功业的孙权、刘裕,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决心。 辛弃疾登上京口(镇江)的北固亭,第一个想起的就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孙权。孙权曾建都京口,坐镇江东,北向抗衡,打败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保卫了国家。可是现在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已经无处可寻了,孙权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现已无存。 辛弃疾想起的第二个英雄人物是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刘裕小字寄奴)。刘裕在京口起兵讨伐桓玄,一战而复青州,再战而复关中,平定叛乱。那时候,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 作者赞颂这些与京口有关系的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表达了自己抗敌救国的决心。 下片以刘义隆草率出后的教训对韩侂胄正在策划的北伐行动发出警告,并表示希望为国效力的耿耿忠心。 “元嘉草草“三句:“元嘉”是南朝刘宋文帝的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谟的北伐之策,妄想建立霍去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大功,不做好准备,就草率出兵,以惨败告终,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就张皇失色。这里用刘义隆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韩侂胄一伙,冒险轻敌,必然招致失败。 “四十三年”三句由今思昔,不屈赋“美人迟暮”的感慨。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率众南归,到开禧元年正好四十三年。站在北固亭上北望,记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率众南归,原 想凭借国力,恢复中原,不期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过了四十三年,自己已成了老人,而壮志依然难酬。诗人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可堪回首”三句从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当年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字佛狸)击败刘义隆后,率兵追至长江北岸的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这就是后来的佛狸祠。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说明民俗已安于异族的统治。辛弃疾写这三句,是表示自己的隐忧:如今北方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恢复的话,民俗也会安于异族的统治,忘记自己是宋室的臣民。 “凭谁问”三句,诗人以廉颇自比,既是表示自己不服老,还希望为国效力的耿耿忠心。也是感叹自己被弃置不用。 这首词怀古抚今,以词论政,是其特色。词中提到几次南北战争,全是几万、几十万人的大战,都不过用了三四句,或正面铺张(金戈铁马),或反面衬托(仓皇北顾),或用亲身经历(烽火扬州路),或借前代遗迹(佛狸祠),境界全出而色彩各异,象一幕幕历史场景在我们面前轮转变换。全词情调回旋起伏。上片怀念孙权,惋惜时光的流逝,又赞美功业的不灭。下片回顾历史创伤和个人处境,热切的期待又为无可奈何的悲愤。有人认为此词用典太多。但作为怀古词不能不涉及众多史事。陈廷焯谓其“以浩气行之”,“不嫌其堆垛”。以廉颇自比,这个典就用得很贴切,既表现了他老当益壮、临阵思战的凌云壮志,又点明了他屡遭谗毁、投闲置散的实际遭遇,同他的心情、身份都有一致之处,含义也就更加深刻了。明代杨慎说这首《永遇乐》为稼轩词中第一,殆非虚语。 [越调?天净沙]秋 思 [天净沙]《秋思》是元人小令的名篇,被誉为“秋思之祖”(周德清《中原音韵》)。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为无名氏作,明蒋一揆《尧山堂外纪》始归入马致远名下,现通常从蒋说。这首小令仅五句28个字,用极为精练的文字描绘了萧瑟悲凉的秋郊暮色,表现了天涯游子的羁旅愁怀,透露出具有特定时代气息的怅惘情调。 这首小令的构思十分精巧,前三句将九种富有特征的景物连缀在一起,末两句点出这都是游子眼中所捕捉到的秋郊黄昏的景色,以天涯沦落的愁思反照全篇。第一句用枯藤、老树和归巢的昏鸦,渲染出萧瑟凄凉的秋意,烘托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肠。第二句用小桥、流水的静谧环境以及安居其间的人家,反衬游子异乡飘零的哀伤。第三句写踽踽独行于古道西风中的瘦马,传达出游子旅途的艰辛、神色的樵粹乃至内心的凄楚。这三句看似平列而实有主宾,第三句为曲意重心所在。昏鸦、人家、瘦马则是各句的主体意象,深含耐人寻味的意蕴。第四句“夕阳西下”,将看来零散、孤立而色调反差强烈的景物收拢进斜阳残照的广阔背景中,使全曲笼罩着浓厚的迟暮伤感情调。最后发出“断肠人在天涯”的喟叹点明主旨,揭示了前面铺叙的各种景物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构成一幅意境深邃的暮秋行旅图。 散曲是在民间俗谣俚曲的基础上产生的新兴诗体,元前期散曲较多地保留了其特有的俚俗风格。马致远的散曲则在保持这种风格特色的同时,有机地融进了诗词的意境,语言本色流畅而又富于文采,因此更容易得到文人的认可和推重。这首小令题为“秋思”,却无一语直接说明所思的内容。全曲借景抒情,寓主观感受于客观景物之中,物境即为心境,既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又有丰富的感情内涵。各种景物以及贯穿其间的情感线索,调动读者运用自身的体验去想象和理解,回味出蕴蓄其中的游子断肠的复杂情怀。此外,这首小令造语自然,形象鲜明, 音节和谐,虽经精心结撰却丝毫不见雕饰痕迹。语言凝练流畅,雅致而又不失曲的本色。王国维称此曲“纯是天籁”(《宋元戏曲考》),“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人间词话》)。绝句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极短的篇幅里表现丰富深刻的内容,用最精粹的语言表达丰厚而微妙的思想感情,以最经济的手段构建出鲜明的形象和完整的意境,声辞兼美,情韵无穷。马致远的这首小令,确实有着唐人绝句那种独具特色的艺术魁力。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晚年在陕西赈济饥民时,写了九首怀古曲。这是最有名的一首。这支小令写作者登潼关之所见,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亡替废想到人民的痛苦,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起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气势飞动。作者纵笔酣写山川的壮美,赋于它以强烈的感情。沉郁的声调,产生闷雷滚动般的效果,使人心灵震撼。“山河表里潼关路”,突出写潼关的险要。这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多少次关系着兴亡的战斗在这里展开。从潼关向西,“望西都,意踟蹰”。长安是好几代王朝的首都,作者登高伫望,思古之情悠然而起。“伤心秦汉经行处”两句,是说遥望那片秦代人、汉代人乃至历代人曾经走过的土地,不禁感慨系之。诗人感到,历史在他面前一页页地翻开,无情地宣示王朝更替不可避免的现实。此曲迥异于其他诗作,在于它不只是一般地抒发兴亡之感,而且一针见血,揭示出兴亡后面的历史真谛:“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八个字,鞭辟入里,精警异常,恰如黄钟大吕,震聋发聩,使全曲闪烁着耀眼的思想光辉。从诗人对百姓的态度,回应起首两句,当可理解为甚么他在豪雄的山色面前,抚今追昔,显得心情沉重,郁勃难舒了。 本篇在写法上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怀古,再而议论,字里行间充溢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凸现了怀古诗的特色,又别具一格。 窦娥冤[第三折]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若名的悲剧,王国维甚至称它“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宋元戏曲考》)。《寨娥冤》通过卖娥的冤狱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政治的腐败,特别是统治者滥刑虐政的罪恶,并赋予窦娥至死不屈的反抗性格,歌颂了人民反抗压迫的精神。 剧情梗概是:书生窦天章无力偿还蔡婆的高利贷,上朝应举前把七岁的女儿窦娥送给蔡婆做童养媳。窦娥长大后与蔡子结婚,婚后二年丈夫夭亡。蔡婆向赛卢医索债险被勒死,为地痞张驴儿父子所救。张驴儿父子强逼窦娥婆媳招他们入赘,窦娥严词拒绝。张驴儿图谋毒死蔡婆未遂,反而毒死了自己父亲。张驴儿借机要挟诬陷窦娥,官府严刑逼供,窦娥为不让婆婆受酷刑,屈认罪名被处斩。三年后窒天章任提刑肃政廉访使,复查案卷,窦娥鬼魂诉冤并对质公堂,冤案终得昭雪。全剧共四折,前有一楔子。第二折正面表现窦娥冤狱的构成过程,到第二折末,窦娥负屈蒙冤的悲剧已基本完成。作者在此基础上写出了第三折这场高潮戏,让窦娥尽情地倾诉对黑暗现实的强烈怨愤,集中地表现了窦娥至死不屈的反抗精神。这折戏按其内容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写窦娥被押赴刑场途中的哭诉。窦娥本是个淳朴善良的普通妇女,但她与世无争的最低生活愿望却和黑暗现实产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她发誓恪守封建伦理纲常,最终却要被宣扬封建道德的社会所吞噬。残酷的现实粉碎了她对所 谓清明政治的幻想,她在绝望中发出撕裂人心的呼号,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作了血泪控诉。[端正好]和 [滚绣球]两曲倾泻出窦娥负屈含冤的满腔怨愤,“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她指责天地清浊不分,善恶不辨,怕硬欺软,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天、地是封建统治的象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段叱天骂地的曲词,反映了窦娥在无可诉告的绝境中的觉醒,实际上表现了窦娥对封建社会现实秩序和传统观念的怀疑和否定。 第二段写窦娥赴刑场途中和婆婆的诀别。她被枷纽得“左侧右偏”,人拥得“前合后僵”,想到的却是不让婆婆见她就戮而痛苦。她是为使婆婆免遭酷刑才屈招“药死公公”罪名的,在向婆婆叙说冤案真相以表明自己的无辜后,却反而劝慰婆婆不要啼哭烦恼。她的要求只是死后能得到半碗凉浆、一陌纸钱,就这还是“看你死的孩儿的面上”,“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快活三]和 [鲍老儿]两曲连用了四个 “念窦娥”,反复哀求婆婆念及自己的凄苦身世和悲惨结局,鸣咽低回,声泪俱下,令人哀痛欲绝。这段戏以细腻的笔触写出了窦娥心地的善良和高洁,浓缩了窦娥一生的悲惨命运,使窦娥的形象更趋丰满和完美。而这令人 同情和尊敬的女性转眼间就要被毁灭,本身就是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控诉,由此产生出强烈的悲剧力量。 第三段写窦娥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以昭示冤屈。诀别后剧情奇峰突起,窦娥居然驱遣天地来显示自己“委实的冤情不浅”。她发下三桩誓愿:热血飞溅白练,六月降雪掩尸,楚州亢旱三年。最后更唱出“这都是官吏每无心五法,使百姓有口难言”,不仅明确揭示出她的屈死是昏庸贪暴的吏治所造成的,而且表明这种黑暗腐败的统治已经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作者将历史上有关冤狱的传说故事熔铸成三桩誓愿,充分显示了寨娥刚强不屈的意志,也是封建社会被压迫者世代冤愤的升华。这些违反常理的誓愿在她被处死后竟然一一应验 (本折应验了两桩,第三桩为下折情节发展埋了了伏线),这固然反映出所谓“天人感应”的唯心思想,但更主要的是,这种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剧作具有感奋人心的特殊艺术效果。 关汉卿善于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中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窦娥的思想性格就是随着剧情的发展逐步形成和展示出来的。这折戏表现的是窦娥和整个社会现实不可调和的矛盾,是“人生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的悲剧冲突。作者描写窦娥具有感天动地的精神力量,特别是发下三桩誓愿时完全是天地主宰的气派,使这折戏既有浓烈的悲剧气氛,又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前人曾批评这折戏的曲词“激厉而少蕴藉”(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其实这正体现了关剧本色当行的语言特点。关剧的语言不避俚俗,不事藻饰,根据戏剧艺术的特点和刻画人物的需要,既善于炼俗为雅,又善于化雅为俗。曲词明白如话而又颇具韵文之美,曲白相生,声情并茂。在这折戏里,作者让人物酣畅淋漓地直抒胸臆,是在特定的戏剧情境中揭示人物性格的需要所决定的。而寨娥与婆婆诀别时的两段曲词,虽然同样是质朴浅俗的口语,但又显得委曲凄婉,细腻真切地刻画了赛娥的内心世界。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剧作。它打破了杂剧一本四折的通例,以五本二十折(或作二十一折)的宏伟篇幅,搬演了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 剧情梗概是:书生张珙和相国小姐崔莺莺在普救寺一见钟情,由于封建礼教束缚而无法接近。孙飞虎兵围普救寺要掠莺莺为妻,老夫人情急中许诺谁能退兵 即将莺莺许配给他。张生请结义弟兄白马将军杜确解了围,但事后老夫人却食言反悔婚事。张生和莺莺经过许多曲折,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终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而结合。老夫人被迫同意他们的婚事,又逼张生进京赴考。最后张生考中状元,和莺团聚。 崔张爱情故事发韧于唐代元慎的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王实甫 《西厢记》是在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贯穿全剧的戏剧冲突主线是老夫人同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矛盾,这是维护封建礼教的势力和封建婚姻同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叛逆者之间的矛盾。剧本完整地展现了封建时代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的曲折过程和恋爱心理,表现了反对封建礼教统治和封建婚姻制度的思想主题,真切地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意愿。 本文是《西厢记》第四本的第三折。老夫人被迫承认莺莺和张生结合的既成事实,旋即声称“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以功名作为婚姻的先决条件,强令张生“明日便上朝取应去”,迫使这对费尽周折刚刚得以结合的恋人分离。这折戏写老夫人和莺莺、红娘到十里长亭为张生饯行的情景,由莺莺主唱,戏剧冲突主要由人物内心独白的形式得到表现和推进。作品通过对莺莺隐秘、复杂的内心活动的细腻刻画,暴露了封建势力对青年的摧残,显示出人物纯真而美好的思想性格,从而加强了剧本的反封建主题。 这折戏大致可以分为赴长亭途中、送别宴中和宴后话别三个段落,共有十九支曲文。赴长亭途中莺莺所唱的三支曲子,主要抒发了心中无法排遣的离情别绪。[端正好]用具有暮秋时节特征的景物构成特定的戏剧情境,演染出带有浓重主观色彩的凄清氛围,从而衬托出莺莺面临分别时痛苦压抑的心情。[滚绣球]用由情及景的手法,借助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形象,从不同侧面展示了莺莺“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的内心活动。[叨叨令]是莺莺向红娘直抒胸臆的一段唱词,用一连串排比句尽情倾泻与张生别离在即的愁闷,其中叠韵词和儿化词的运用,造成回环流转的韵调。 送别宴上莺莺所唱的八支曲子,精细入微地刻画了莺莺碍于老夫人在场,只能“眼底空留意”,寻思就里的纷乱思绪。[脱布衫]、[小梁州]写莺莺由张生满腹哀愁而又强自掩饰的神态,体察出恋人隐微的情绪波动。接着[么篇]等曲则对比描写相思和离别,表达无法吐露衷曲的痛苦,既有担心将来会被遗弃的隐忧又表现出对作为爱情对立物的功名利禄的鄙弃。她视功名利禄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这种珍视爱情而轻薄功名利禄的叛逆思想,体现了莺莺思想性格的发展。[快活三]、[朝天子]写莺莺因“恨塞满愁肠胃”而无心于酒食,用极其精当的比喻,将她此时柔肠寸断的痛苦心境表露无遗。 宴后话别鸳驾所唱的八支曲子,写老夫人离开后,莺莺向张生倾诉离情。[四边静]、[耍孩儿]写离别在即而又“两意徘徊”,“淋漓襟袖啼红泪”的哀伤,“未登程先问归期”的痴情, “且尽生前酒一杯”的宽慰和“未饮心先醉”的悲绝,将莺莺跌宕起伏的感情波澜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 [五煞]写因依恋而生的叮泞,[四煞]、[三煞]预想别后的孤寂境况,[二煞]又是叮嘱,和盘托出内心的隐优。莺莺既盼望张生功成名遂,从而得以实现他们的美满婚姻,又宽慰张生休忧“文齐福不齐”,表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她心底埋藏着更为沉重的忧虑,那就是怕被张生遗弃,这种前途叵测的命运是她所无力抵抗的,于是反复试探、叮嘱和告 诫。[一煞]、[收尾]写莺莺怅然目送张生远去时的心情,用凄凉冷落的暮秋晚景烘托出她的无限哀愁。 这折戏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其艺术魁力主要在于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对人物心理及其思想性格的成功刻画,特别是通过莺莺主唱的十九支曲文,极为深刻细腻地揭示了人物隐秘复杂的心理活动,展现了人物独特的思想性格。这折戏充分表现了《西厢记》作为抒情诗剧的艺术特色。一是作者长于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离人伤感”和“暮秋天气”相互融合,景为情设,情由景生,整折戏极富诗情画意。二是语言优美精湛,有浓郁的抒情意味。曲词有的华美典雅,含蓄蕴藉,化用前人诗词浑然无迹,颇具古典诗词的韵致;有的浅俗本色,提炼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极富生活气息。如[端正好]曲化用范仲淹词意,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充满诗意的戏剧情境;[快活三]曲则用似乎全无修饰的口语,生动而准确地写出了人物的纷乱思绪。三是善于运用多样化的艺术手段创造鲜明生动的形象,将抽象的人物感情写得十分具体真切。比喻、夸张、对仗、对比、排比等手法的运用很有特色。如[滚绣球]曲所用的联想、对仗、夸张等手法,[叨叨令]曲中排比句、叠韵词、儿化词的运用等等,作为表情达意的手段,都取得了极为美妙的艺术效果。
/
本文档为【五代史伶官传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