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糖尿病的防治

2017-09-27 7页 doc 27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1159

暂无简介

举报
糖尿病的防治糖尿病的防治     糖尿病是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威胁,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疾病。目前糖尿病患病率日益增高,根据IDF(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资料统计,全球已诊断的糖尿病病例已由1991年的6000万增加到2.46亿,2025年将达3.8亿。尤其是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更向年轻化发展,青少年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惊人。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极高,如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足(DF)等,是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病因。而且2型糖尿病一旦发病,尚无根治方法。因此,预防...
糖尿病的防治
糖尿病的防治     糖尿病是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威胁,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疾病。目前糖尿病患病率日益增高,根据IDF(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资料统计,全球已诊断的糖尿病病例已由1991年的6000万增加到2.46亿,2025年将达3.8亿。尤其是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更向年轻化发展,青少年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惊人。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极高,如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足(DF)等,是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病因。而且2型糖尿病一旦发病,尚无根治。因此,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尤为重要。糖尿病的防治目标是降低发病率,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造成的危害性降到最低限度。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中医认为,糖尿病是由于阴亏燥热,五脏虚弱所致,其病因有四个方面:①素体阴虚,五脏虚弱:是糖尿病发病的内在因素。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瘀血质等,是糖尿病发病的内在基础。②饮食不节,形体肥胖: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积热内蕴,消谷耗液,损耗阴津,导致发生糖尿病。③精神刺激,情志失调: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情志不舒,或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郁化火,上灼肺胃阴津,下灼肾阴;或思虑过度,心气郁结,郁而化火,心火亢盛,损耗心脾精血,灼伤胃肾阴液,均可导致糖尿病的发生。④劳欲过度:房室不节,劳欲过度,可使肾精亏损,虚火内生,灼伤阴津而发生糖尿病。⑤久服丹药,化燥伤津:健康人滥服久服一些壮阳之品和类固醇避孕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或接触一些化学药物,如四氧嘧啶、链脲菌素、吡甲硝苯脲,耗伤阴液,也可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应用治未病理论防治糖尿病,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健康人群要防病于未然,强调正确养生以预防疾病。第二,未病将病期,通过各种方法调摄机体,使之恢复平衡,避免发展为“已病”。第三,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一、健康期的预防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与遗传密切相关。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有部分健康人已成为糖尿病的易感人群,即这类人群目前血糖正常,但患糖尿病危险性较大,主要包括:①其血缘亲属中有患糖尿病者,尤其是父母。②贪食肥胖,特别是腹部肥胖者。③分娩过4kg以上巨大婴儿的妇女。④年龄在40岁以上者。⑤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血脂、血尿酸不正常者。⑥生活富裕、缺少体力活动者。⑦吸烟、嗜酒。⑧有过胰腺疾患或胆石症者。⑨以前检查发现过血糖不正常或糖耐量减低者。这类人群在健康期的预防尤其重要。     1.保持乐观、平和的心境,勿使七情太过     情志失调,长期郁怒,能导致气机郁结,气血逆乱,郁久化火,伤津耗液,最终导致糖尿病发生。许多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常有抑郁悲怒等七情所伤的现。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情绪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会抑制胰岛素分泌。若不良情绪长期存在,则可能引起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倾向被最终固定,进而导致糖尿病。因此,预防糖尿病首先应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豁达,不患得患失,适当控制情绪,减少焦虑及激动。     2.注重饮食的保养,使脾胃功能调和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和饮食有着密切联系,饮食的调养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内容。     (1)做到饮食有节制:饮食不节,损伤肠胃后,会郁而化热,聚湿生痰,影响气血的流通运行,成为诱发、加重糖尿病的诱因。     (2)固护脾胃:脾胃的功能健运与否也与糖尿病发生息息相关。脾气亏虚,不能散精,反而聚湿生痰,痰热内蕴,化燥伤津,使五脏干燥。固护脾胃应该做到饮食定时定量,不吃或少吃辛辣肥甘之物,避免暴饮暴食,并适当运用黄芪、白术、怀山药、鸡内金、茯苓、扁豆、莲子、芡实等补脾益气中药进行食疔,以助脾胃的健运功能,防患于未然。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扶正御邪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因此,养生应做到生活起居遵循自然规律,起居有时,并充分认识风寒湿燥暑等外邪致病的规律及特点,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起居失常会使人体气机逆乱,损伤正气,燥热之邪易于侵入,损耗阴液;同时过劳伤阴,转生内热,内热又耗阴津,二者互为因果,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二、未病将病期的预防     处于未病将病期之人,已有阴阳的偏颇,如出现了阴虚质、痰湿质等,部分人已 由血糖调节正常发展为糖调节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1FG)和糖耐量受损(1GT),二者可单独或合并出现,血糖有轻度增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也无明显的糖尿病临床症状。此期已是糖尿病的前期状态,是2型糖尿病的唯一可逆转阶段,是从治未病的角度预防糖尿病发病的关键时期。     1.健康教育和定期检查     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血脂紊乱史、巨大胎儿史、妊娠糖尿病史或高血压史的人都属于IGT高危人群。要在此类人群中普及糖尿病的常识,由于IGT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这类人群更应定期检查血糖,每年行糖耐量试验,每年两次检测微量白蛋白尿、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提高预防意识。 2.饮食调摄     处于此期的人群,宜进食低糖、低脂肪、高膳食纤维食品,控制总热量,合理配餐,适当摄入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每天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按10:3:2分配,清淡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过于肥腻、过甜、过咸、过于辛辣的食物,宜进食高膳食纤维食物和粗粮、麦胚、豆类及蔬菜等,选择瘦肉、去皮和脂肪的家禽、脱脂或低脂奶;另外,避免煎炸食物、西式快餐。多饮水,禁烟、限酒。具体的食量根据个体每天活动量而定,如低活动量(办公室一族),每餐进食50—75g米或面,脂肪摄取15—20g,蛋白质50—100g;每人每日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不低于35g或每日摄人新鲜蔬菜400—500g,水果100g。如果运动量较大,可以适当增加每天的摄取量。饮食调摄的目标为使肥胖者恢复到适当体重(BMI为22或减重5%—10%),并长期维持。     3.运动调摄     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其他代谢指标,还可以使胰岛素与受体的亲和力增加,敏感性增强,并调节血脂,有利于防止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但运动必须“适量”才能起到作用,否则非但达不到应有的疗效,有时反使血糖升高。例如,应保证每周运动至少5次,每次至少30—6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爬楼梯、爬山、游泳、骑自行车等。一般来说,糖尿病前期患者体质都偏弱,开始应先进行短时间的轻体力活动,运动到略出汗为止;随着体质的增强,再逐渐增加运动量及运动时间,养成运动习惯(每周2930.9kJ),持续6年。     4.体质调理     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的发病与体质类型密切相关。阴虚质,气虚质、阴虚质并见,痰湿质,瘀血质等为糖尿病产生的内在基础。因此,体质调理是糖尿病前期的一种重要的调摄手段。     (1)阴虚质:宜滋阴补精,应在补阴药、补血药、清虚热药中选择,宜甘、淡或甘、寒,忌用辛燥耗液之品。应修身养性,学习调节自我情绪,避免心情抑郁,保持心绪平稳;劳逸适度,避免熬夜;勿长期处于炎热环境,争取保持室温在14℃—26℃为宜;忌服助热利湿方药,少食辛辣之品。尤在秋冬季节少食助热之品,如火锅以及辛香燥热之品。     (2)气虚质、阴虚质并见:宜培补元气,补气健脾。可选用补气健脾药,在补气同时,应注意把握药物剂量,循序渐进,避免补气助火。同时宜酌情选用化痰祛湿药、理气行滞药,并应顾及补气须防虚中夹实的情况。平时常食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培养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避免过度紧张,不过度劳神,不宜过度思考、悲伤,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注意保暖,不要劳汗当风,防止外邪侵袭。     (3)痰湿质:宜调补脾胃,化痰祛湿。可常用陈皮、茯苓、党参、白术、薏苡仁、山药等药物,或进行食疗,少食肥甘厚味,戒酒,忌暴饮暴食、进食速度过快和饱食。宜食温补脾胃,化痰化湿,健脾利湿,化瘀祛痰的食物;不宜进食肥甘油腻、酸涩食品,寒凉水果。不宜在潮湿的环境中久留,阴雨季节要注意避免湿邪的侵袭。常洗热水浴,适当出汗为宜;穿衣尽量保持宽松,面料以棉、麻、丝等透气散湿的天然纤维为主,以利于汗液蒸发,祛除体内湿气。     (4)瘀血质:应从情志调理、饮食和运动等多方面进行药食调理,总以内外兼养、畅气行血为要。避免寒冷刺激;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可采用中小负荷、多次数锻炼;食物宜选用疏利气血之品,忌食固涩酸敛之品,忌生冷寒凉类食物,以免涩滞血脉,且不宜骤进大补,以免壅滞气血。     5.控制血压     将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控制血脂,目标为低密度脂蛋白≤2.6mmol/L,非高密度脂蛋白≤3.38mmol/L,载脂蛋白B≤2.34mmol/L;限盐, 每天食盐<6g;戒烟,限酒,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  <20—30g,女性15—20g。     6.中医辨证调治 糖尿病前期者,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可以通过中医辨证调治。 (1)脾胃湿热证     该证多发生于太阴脾虚者,与过食肥甘醇酒有关。     主症:胸脘腹胀,或食后饱满,头身困重,腰腿酸困,四肢倦怠,小便黄赤,大便不爽,妇女带下量多,色黄有味。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祛湿,行气调中。     方药:二妙丸、四妙丸或配合葛根芩连汤。     若脾虚症状突出,腹满便溏,体形虚胖者,可配合参苓白术散加味,或用参苓白术丸治疗。     (2)胃肠结热证     该证多见有长期过食辛辣、烧烤、醇酒、厚味史者。     主症:食欲亢进,大便于结,渴喜冷饮,口干口臭,畏热喜凉,小便黄赤。舌红苔黄厚,脉滑数,或滑实有力。     治法:清泄结热,通便化滞。     方药:功劳去火片、三黄片或新清宁。     若食积不化,多食,食后脘腹胀满,舌苔厚腻,脉滑者,可加用加味保和丸消食。     (3)肝经郁热证     该证多见于肝郁之人,长期情绪不稳定、五志化火是其常见诱因。     主症:头晕,咽干,口苦,心烦抑郁,胸胁苦满,善太息,嗳气。舌红,舌苔薄 黄有沫,脉弦或兼数。     治法:清解郁热,疏肝行气。 方药:加味逍遥丸、龙胆泻肝丸(新方)等。 单纯气郁为主者,治法当疏肝理气,可用逍遥丸、越鞠丸等调治。 (4)痰火内结证 该证多见于肝郁之人,气郁生痰化火、肝经郁热夹痰为病者。 主症:形体肥胖,心胸烦闷,失眠多梦,头晕,肢体困重。舌红,舌苔黄腻,脉 象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行气调中。 方药:小柴胡汤、牛黄清心丸、礞石滚痰丸等。 (5)阴虚肝旺证 该证多见于阴虚肝旺之人,加以情绪波动所致,多为糖尿病前期合并高血压病 患者。 主症:头晕目眩,头胀头痛,颜面潮红,烘热汗出,性急易怒,咽干口渴,腰膝 酸软,五心烦热,心烦失眠,多梦。舌红,舌苔薄黄,脉弦或细弦。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颗粒、牛黄降压片等。 三、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 已患糖尿病的患者应重视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高发生率,导致了糖尿病的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糖尿病并发症有无和其严重程度对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及预后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只要改变生活方式,及时干预,完全可以预防或延迟并发症的产生。 1.健康教育和定期检查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仅为30%左右,很多患者对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认识不足。因此,要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强调定期检查,不仅要注重空腹和餐后血糖指标,也要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指等其他指标,如定期检查心电图,定期监测眼底,定期查尿白蛋白等。教育患者听从医生指导,配合药物治疗,定期到医院复诊,坚持服药,并根据病程进展及时调整治疗。 2.调整心态 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愿接受、不能正视自己的病情,采取“鸵鸟”政策,从而延误了治疗时间。因此,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精神上力求做到开朗、豁达、乐观、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劳累。 3.饮食调摄 同糖尿病未病将病期。 4.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 运动“以不疲劳为度”,根据病情选择散步、健身操、太极拳、游泳、交谊舞等。 尤其是太极拳和散步,具有轻松、自然、舒展和柔和的特点,最适合糖尿病患者。如果散步,最好保证每天半小时到45分钟。对于已经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人,则要注意适量、适度运动,不要选择过于激烈的运动项目,但要持之以恒。 5.坚持药物治疗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生活方式和服药要双管齐下。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还要加入药物治疗的环节,要“早控制”,积极控制血糖,实现血糖达标。此外,高血压患者要服药控制血压,高血脂患者要服药控制血脂。为了预防冠心病,有时还需要加用其他药物。例如,阿司匹林就是预防心血管并发症非常重要的药物,它能保持血液黏稠度不高,可以作为常规药物服用。 6.对症预防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长期低热,咳嗽,咳痰,甚至痰中带血,身体消瘦,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盗汗等症状时,要注意到医院就诊检查,以排除肺结核。糖尿病患者还应定期进行胸部x线检查,有症状时做痰液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 糖尿病患者要格外注意脚部,每日用温水和中性肥皂洗脚,注意洗净趾缝;修剪趾甲时,把趾甲剪短,但不要过短,轻轻磨平边缘;冬季要注意脚的保温和防裂; 穿合脚清洁柔软的鞋和袜子,线袜透气性好;洗脚时水温不要过高,以免烫伤。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要从饮食着手,减轻肾脏压力。 除做好其他的预防措施外,为减轻肾脏负荷,糖尿病患者的菜肴应以清淡为主,食盐摄人量严格控制在每天6g以内,患者应适当限制钾和蛋白质的摄人,以易消化的鱼类、瘦肉为佳,控制蛋白质摄入。另外,植物蛋白不易吸收,会增加肾脏负担。 糖尿病可引起视网膜病变、黄斑病、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 变等眼疾,所以血糖一定要争取控制在正常范围;定期检测眼底、视力,最好半年一次;经常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片、多贝斯等;检查发现视网膜病变,立刻到眼科或糖尿病科就诊。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预防应坚持长期严格控制血糖;防止多种诱发因素的发生,特别是预防感染,避免精神创伤及过度劳累;禁止酗酒和暴饮 暴食;有条件应坚持必要的血糖和尿酮体监测,血糖持续高于13mm。I/L,应监测尿酮体;若糖尿病患者出现极度口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腹部不适,呼出的气体中 有“烂苹果气味”时要及时检查和治疗。摄入充足维生素、微量元素,特别是维生素 B、维生素C和锌、钙等,能对肾脏起保护作用,每半年检查一次肾功能。 7.中医辨证调治 (1)阴虚热盛证 此型多见于糖尿病的早期阶段,患者大多未出现血管、神经并发症。 主症: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大便干结,尿黄。舌红少津,苔黄而燥, 脉滑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增液汤合白虎汤合消渴方加减(生地黄30g,玄参30小麦门冬10g,生石膏30g,知母12g,葛根15g,天花粉30引黄连10g,枳实10g)。 (2)气阴两虚征 此型是糖尿病中最为常见的证候,大多由阴虚热盛证转变而来,少部分可见于初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主症:典型的多饮、多尿、多食等不明显,口咽干燥,神疲乏力,气短,腰膝酸软,大便干结,或兼心悸白汗,或眩晕耳鸣,或肢体麻痛,或视物模糊。舌体胖或有齿印,舌苔白,脉沉细。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合增液汤加味(生黄芪15g,黄精15L太子参15L麦门冬10L五 味子10g,生地黄]5L玄参15L葛根15L天花粉15g,山药15g,山茱萸10g)。
/
本文档为【糖尿病的防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