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人性心理分析——浅析远远自杀事件

2019-03-21 8页 doc 23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852287

暂无简介

举报
人性心理分析——浅析远远自杀事件人性心理分析——阎增耀 (2012-04-24 11:20:34)         一、序 一件事情发生以后,人们的解释表明了社会对这件事情理解与接纳的程度,以及社会在应对类似事件方面的成熟度。远远在遗书中请求父母能够对强迫症人群进行研究,并且能够帮助其他的受害者。这种痛苦绝望,让我们想起郑民生在临枪决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过的类似的话,意思是希望社会了解他发展成一个杀人者的处境与心理真相,否则就死得一点价值都没有了。如果社会对一件事情连客观公正地去解读都做不到,我们也就很难指望它能自觉产生防止此类恶性事件重演的能...
人性心理分析——浅析远远自杀事件
人性心理分析——阎增耀 (2012-04-24 11:20:34)         一、序 一件事情发生以后,人们的解释表明了社会对这件事情理解与接纳的程度,以及社会在应对类似事件方面的成熟度。远远在遗书中请求父母能够对强迫症人群进行研究,并且能够帮助其他的受害者。这种痛苦绝望,让我们想起郑民生在临枪决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过的类似的话,意思是希望社会了解他发展成一个杀人者的处境与心理真相,否则就死得一点价值都没有了。如果社会对一件事情连客观公正地去解读都做不到,我们也就很难指望它能自觉产生防止此类恶性事件重演的能力。所以在时隔两年以后我们重提远远的事情不是为了批评谁,否定谁,而是想还原事情的真相,让我们对孩子的心理有更多的了解,达到黄侃老师在生命教育课上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初衷。然而,如果我们用一种极端冷漠、非此即彼的方式来看待问,拒绝承认事实,就表明社会自身理解力和宽容度不够。当我们用一种批判的,或者逃避责任的方式把责任归结到当事人本身的时候,其实忽视了我们自身的原因和整个环境所造成的原因,表明了社会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如此,我们的孩子又能承担怎样的责任呢?孩子的麻木,对生命的淡漠正是来自于社会本身对这个孩子生命的淡漠,对他的意愿的淡漠,对他的想象力和愿望的淡漠。 二、远远致死的原因探讨 远远是否有强迫症,没有更多的事例来充分论证,但是有一点,她心理的强迫是一定存在的。这种心理强迫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导致的。远远“学习优秀,兴趣广泛,生活自理能力也强”,在妈妈眼中“能干,情商高,朋友也多,性格开朗,处理事情冷静”,这些方方面面的优异表现了她对完美状态的强迫要求,这么多年她一直强迫自己要活得比别人强,活得更好,更灿烂,让母亲满意,让周围所有人的满意。 在强迫完美的驱动下,必然造成她很强的自卑心理。那么光鲜的一个人,那么让人羡慕的一个孩子为什么还会有自卑心理呢?“只要碰上大考,她就出不了好成绩”就表现了她的不自信。这个孩子是严重缺乏自我的,她很多东西都是表现给别人看的,这种“无自我”状态导致她极端不自信,以至于心灵“再一次崩塌”。所谓崩塌的形成是由于表面上呈现的那种光鲜状态,和内心当中极端不自信形成了冲突和分裂。她越不自信就越需要从外界获得一种认可,但是外界越给她肯定的时候,她就越心虚,越感觉自己做得不够好,最终导致内心系统的一种高度紧张状态,直至崩溃。 其实远远的绝望还有一个比较深层的原因。她心中有一个理想化的目标,这个目标是她内化外在要求产生的。而这个要求是以家长和社会的价值观为起点的,远远在智力和心理上都“力所难及”。所以,远远看似广泛的爱好,只是讨好他人的方式,是为了满足他人的要求而产生的对自己的一种强迫。爱好是可以选择放弃的,当一个人不能否定自己的爱好时,爱好就不叫爱好了,就叫强迫。强迫会产生仪式化的状态,凡事尽善尽美、积极向上就是远远内心的仪式。仪式是一个强硬地卡在活人身上的不变规则,仪式状态下的孩子心一直被牢牢控制着,绷得紧紧的。心一旦失去它的灵活度,就变得就比较呆板,缺乏柔性,导致心力不济,也就没有更多的心理动力支撑她达到内化的目标。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心力衰竭。很多原因促成了她对生命的放弃:第一,在原先的依赖系统当中找不到母亲的“纠缠”。(虽然她想远离母亲,但是既往的依赖已不可缺失。)第二,自我内在强大的矛盾和冲突导致她心力不济。第三,完美的目标状态使她“强颜欢笑”,看似积极的人生态度,却因为强迫的原因走到了积极的反面。 为何强迫积极反而会走到积极的反面?虽说人不宜长久处于像六月天一样翻来覆去的情绪状态当中,但允许自己有内在的情绪波动,并且把这种波动表现出来是必须的。当一个人刚性地不允许自己内在情绪波动,一直保持积极状态的时候,被压抑的消极状态张力会越来越大,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压抑,最终会使个人筋疲力竭,产生一种心力交瘁的感觉。远远在母亲和外人眼中一直保持着光鲜的状态,在主流文化中是无可挑剔、尽善尽美的,以至于她的自杀带给人们极大的震撼。这种震撼的产生是因为远远的行为超出了大家对她的期待,那种所谓的消极选择是大家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的。但是,又有谁能够看到远远小心翼翼维持着的符合外在期待的状态背后压抑了多少丰富的情绪情感需求,又有谁能够体会到他人规定的世界带给她的那种虚空、绝望与悲哀。 外在与内在混乱又对立的状态必然会导致人格系统的崩溃。这是因为心理健康的人会有内在的统一性,而远远缺乏这种自我整合能力,她内心没有一体化的状态,不能形成内在的灵活性和完整性。她的内在是分裂的,被外在各种各样的眼光撕裂着,她想表现得令各种各样的人都满意,她父母的关系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从远远的内心冲突状态我们会认为和在她人格形成时期父母不一致有关。也许她曾经想同时讨好冲突的父母双方,从而内化了两种不同的人格特质,这是她内在被撕裂的开始。当她在所有人面前都想寻得好感时,她的内心就像被五马分尸一样,承受着、应付着各个方面的拉力,最终把自我整合的力量也耗尽了,所以她只能一直处于被撕裂的状态,8年来不断地“一次次平定崩塌的心灵”,“太太太累了”,最终“无能为力”。 远行的远远留言说:请不要救我。这一句让人心酸的留言在向我们诉说着怎样的厌世心理?什么样的人会厌世呢?活着难道真正是底线吗?一个厌世的人是一个没有任何方式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的人,没有办法建立自己的情趣,或者对世界失去了美好的感受。也就是说,长期以来的她,没有太多美好的生活记忆,她一直活在父母“都要求上进”的“知识分子家庭”,“家庭的无形压力使她不得不往前跑”,让她停不下来。在这种不断向前冲的过程中,她不能静下来欣赏世界的美好,也就是说,她没有形成对这个世界的一种审美的介入。那么从心理上来讲,她就无法建立存在于世的任何意义的基础。她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是建立在简单的功利的获取他人认可的基础之上的。一切以“让自己更好”或“使他人认为自己更好”为目的建立的爱好并非一个人内心由衷的喜好,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愉悦,是难以摆脱的负累与包袱,终有一天会被否定、被放弃。远远根据外界追求的“更好”给自己附加了“广泛的爱好”,而内心却“太太太累了”,像一个上了发条的玩偶娃娃在观众喝彩声里机械、麻木地表演,直到电力耗尽颓然倒下。然而,玩偶娃娃是可以躺在玩具柜里休息的,远远却只有以一种决绝的方式选择永远离开关注她的人才能真正平息下来。 三、母女互动方式对远远性格形成的影响 看得出来远远跟母亲性格是既有反差又有相似之处的。不一致的是,母亲强的地方她不强:母亲大大咧咧,她心思细腻;母亲喜形于色,她却“能微笑的时候始终在微笑”。母亲的强势性格造成了她一直处于讨好的心理弱势。尽管有关报道没有说母亲指责孩子,但是文章当中说孩子性格很乖巧,母亲对任何事的反应都喜怒形于色的时候其实孩子是能感觉到的,她在极其敏感的状态当中不断地捕捉妈妈的赞许和不满的表情,已经不需要妈妈再讲什么了,只要看看妈妈脸上的阴晴表,就知道妈妈对哪些行为赞赏或反感。我们设想一个人在做事或做决定时总认为可能有一个更好的客观标准,甚至有一个真实的人在审视我们,每天都在批评指正我们。那么,一方面我们会积极地要求做得更好来获得别人的认可;另一方面我们会始终感觉到自己做的不够好,这是孩子自卑的根本原因。一个强势的母亲塑造了一个心理弱势的孩子。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远远的不自信是她妈妈过度自信的一个投影。在子女教育中我们往往搞错了一个问题,就是认为家长批评孩子都是有道理的,因为家长经历的确实比孩子多,讲道理的能力也比孩子强。但是如果我们从成长的角度看问题可能会更正确,我们能不能说,一个四十多岁或者三十多岁的女性对一个十几岁甚至于几岁的孩子犯的错误不断批评和指责是正确的呢?教育的最大悲哀是以一种成人的眼光来判断孩子做事的对和错,结果在给到孩子所谓更多正确的知识的时候却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这是教育的失败。我们教给孩子一百个对错的道理,却换来孩子一生自信的不足。所以远远的内在不自信其实是不断期望她完美的一种家长本位制造成的,这也是现在大部分年轻孩子不自信的根本原因。 按照别人的眼光或要求刚性地保持一种所谓的积极状态是远远和母亲的相似之处。但是这种积极状态是迫于外界的要求不得不呈现出来的,并非一种发自内心的健康状态。健康的积极状态无关他人的态度与看法,是一种非刚性的可变的灵活自在的内在愉悦状态,会使我们活得柔和、生动、有自我。而家长过于刚性化的要求会使孩子的内在僵化、困乏、麻木,导致孩子的某些心理疾患。远远对母亲刚性化要求完美的性格特征的继承说明远远根本没办法找出跟她母亲相区别的路径,所以只是在性格上形成了一个差异,而在对完美的要求上是一致的,这就是刚性化的状态。在这种刚性化状态中,母亲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压力,使自己不至于崩溃。 远远最终选择漠视生命,某种程度上继承了母亲的冷静与自控。在孩子发生问题以后,母亲那种超常的冷静和强烈的自制力,使我们在欣赏母亲的这种忘我精神的同时,感到一丝凉意。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的妈妈能否真正地感觉到孩子的需求,因为带着这样的态度,她很难从孩子幼小的心灵角度来观察孩子的世界的真实。所以,做一个特级教师,在其孩子失去生命时的感悟:活着是底线。这是对孩子厌世原因的最大的误读。如果说活着是底线的话,那么孩子为什么还要死呢。这种教育不仅不能给到我们更多热爱生命的感悟,相反是把更多的责任推给了孩子,让孩子背负更多的骂名,诸如“意志力不够坚强”,“耐挫力较差”。其实远远的自杀恰恰是因为她对自己的生命不再抱有任何希望。所以活着恰恰不是底线,那么什么是活着的底线呢?活着的底线是幸福地活着、快乐地活着。如果生命是一种无望的、绝望的、永无尽头的悲哀谁还愿意活在这个世上呢?所以,如果我们的父母不能理解愉快地活在这个世上的重要性,而仅仅把活着当做一个标准、当做一个底线,必然会使孩子产生厌世的心理。那么,从这种角度来分析,远远的自杀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是家长对生命的认识不足导致的必然后果。珍惜生命谁都知道,但是最重要的是给生命以内容,让生命以一种饱满的激情活在这个世上,这是最重要的。家长用以学习为重的理由打击了孩子各种各样的欲望,以至于孩子对生命本身都失去了兴趣,谈何学习兴趣!在母亲和孩子的性格相互形成的过程中,母亲用“喜形于色”表达了自己的需求,而孩子为了满足母亲的要求却用“能微笑的时候始终在微笑”的方式压抑了自己的需求。这种被迫压抑是家长对孩子需求的忽略与漠视导致的,一个被漠视需求的生命是体会不到生命本身的快乐的,所以她必然以一种漠视生命的方式来结束自己,这是情理之中的事。 中国的妇女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远远妈妈也一样。她一直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从不会认为自己有过错,无私奉献的人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局限性,因为他无私,所以他认为自己正确。虽然我很佩服黄侃老师在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时能做一次有关生命教育的讲课,但是我想问的是,当你认识不到的时候你又该怎样对待别人呢?也就是说,一生当中我们面对很多问题都可能是一个无知者,但是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的无知,我们拼命用我们自以为正确的方式来要求别人,使别人已经活不下去的时候,我们甚至于还洋洋自得,直到悲剧发生时才如梦初醒,这难道不是一个最大的悲哀吗?现在有些问题连教育家都很难搞得清楚,我们很多家长却自以为是地一定要孩子怎么样怎么样。所以说,是我们的自以为是驱使孩子走入了这样一条绝望的深渊当中。而我们之所以自以为是,是因为奉献着的人会将“无私”和“正确”划等号,所以奉献就变成了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在“我为你好”的背后潜藏着对孩子的不信任,潜藏着对孩子的自主意识的扼杀,潜藏着对孩子的淡漠,对孩子的真正爱好和需求的淡漠,是一个完全麻木不仁的潜台词。这使得一些家长直到孩子放弃生命之后都不知道孩子厌世的真实原因。 四、社会成因分析 1、家长制的危害 是什么更深层的原因导致了家长和孩子这一连串的悲剧呢?这一切与社会文化有着直接的关联。农耕文化是以家长制的方式治理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天下大事,包括治理家庭的。那么总有一种取向:很多的问题不是等着上帝来审判的,而是等着家长来审判的,家长是这个家庭的权威。所以权利的本位扼杀了真理,扼杀了客观事实,使我们看不到别人的需求。家长本位只能看到家长的需求,或者家长意识到的孩子的需求,而不是孩子的真正的需求。在认知层面我们都清楚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但是我们家长为什么就那么自信地说,你看到的孩子的需要就是孩子真正的需要呢?从心理层面看,每一个人都有他特殊的内在状态,每一个人的选择只有他自己才能决定。如果所有的选择都委托家长做决定,会产生两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第一,孩子永远不能成为他自己,只能成为没有个性的自己,也就是一个被掏空了的自己。当孩子不能自己做出判断的时候,就像一个被别人强行控制了方向盘的司机,不是撞车就是翻车,注定道路坎坷,到不了自己想要去到的方向。其实生活当中的重大决定根本不多,孩子真正的自信也并不是来自那些重大决定,而是来自生活当中很多的细微事情,比如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留多长的头发,个人活动的惯例等等。但是家长竭尽所能地在几乎所有的事情上教育孩子应该怎样,必须怎样,不能怎样。也许通过我们的人生阅历确确实实知道了一些科学道理,但是在我们强加给孩子这些道理时其实潜意识里掩藏了一个最真实的心理动机,也就是我们将要讲到的第二个现象,促使孩子养成对父母的严重依赖,让孩子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依靠家长去教他,去做出判断。相当一部分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父母习惯用指责批评的方法教育孩子,这种方法成功地获得了孩子的依赖,却也牺牲了孩子的自信、自主。远远为什么会在离开母亲半年以后自杀?其实远远最初选择留学的心理动机之一是走出去,离开母亲,她不愿意再受母亲的控制。但是,一个受母亲控制惯的孩子能够真正脱离这种被动依赖的关系吗?一个不断地指责她的人其实真正是给她意义的人,或者是她依赖的人。所以,她远离了妈妈也就完全失去了支持系统,导致她在异乡的时候孤独无助。这种失去依赖后的无助和自我调整的无能为力最终使她走向了崩溃。一个就像远远妈妈一样,对自己和他人有完美要求的家长,会不断地挖掘孩子的不完美,甚至会认定孩子与自己的差异也是不完美的表现,会批评孩子与自己不一样的状态。这种批评通常反映出两种心理:一方面,表明自己更好,强迫自己更好;另一方面,削弱孩子的自信,让孩子对他产生更大的依附性,依赖性,离不开她。很多强势的女性抱怨孩子粘人,长不大。殊不知是她自己在不断的批评与控制中让孩子形成了对自己的依赖性。这种畸形的被动的依赖关系,其实是家长对孩子依赖的需求造成的。让孩子依赖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断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批评他。所以一个强迫完美的人,变成一个自私的,让孩子依从的人,悲哀的是家长并不能觉察到自己把自信建立在了孩子不自信的基础上,这就是家长制中的完美文化在心理上产生的一个悲剧性的影响。这种悲剧性在于毁灭性地打击了孩子的创造力、自信心,使孩子处于一种想自主却又不得不依赖的状态当中;更可怕的是当孩子挣脱了这种依赖关系,就会陷入一种无助的、无意义的、茫然的状态,造成心理危机。
/
本文档为【人性心理分析——浅析远远自杀事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