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围棋入门班专用教材(适合小学低年级儿童)人物故事

2017-09-07 25页 doc 48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829858

暂无简介

举报
围棋入门班专用教材(适合小学低年级儿童)人物故事1 人 物 故 事 1 陈毅元帅 (上)-1 陈毅元帅是我国现代围棋事业的奠基人。 陈毅爷爷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和围棋有着不小的缘份。1921年,陈毅到法国里昂勤工俭学,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和难友们自制围棋,钻研棋艺,消渡时光。回国后,在抗日战争时期,陈毅爷爷在赣南打游击的艰难岁月里,围棋成了陈毅爷爷和同志们闲暇之时最好的休息方式。在挺进苏北的黄桥大战前夜,陈毅爷爷依然抽空和军中的棋友对局。其镇定自若的大将风度感染身边的同志们和周围的朋友。 新中国成立以后,陈毅爷爷是我国的副总理和外交部长,他在...
围棋入门班专用教材(适合小学低年级儿童)人物故事
1 人 物 故 事 1 陈毅元帅 (上)-1 陈毅元帅是我国现代围棋事业的奠基人。 陈毅爷爷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和围棋有着不小的缘份。1921年,陈毅到法国里昂勤工俭学,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和难友们自制围棋,钻研棋艺,消渡时光。回国后,在抗日战争时期,陈毅爷爷在赣南打游击的艰难岁月里,围棋成了陈毅爷爷和同志们闲暇之时最好的休息方式。在挺进苏北的黄桥大战前夜,陈毅爷爷依然抽空和军中的棋友对局。其镇定自若的大将风度感染身边的同志们和周围的朋友。 新中国成立以后,陈毅爷爷是我国的副总理和外交部长,他在日理万机中仍然没有忘记围棋,是我国第一任围棋协会名誉主席,为围棋的开展普及和对外交流,起了决定的作用。 陈毅爷爷有一首围棋名诗“纹枰对坐,从容谈兵。研究棋艺,推陈出新。棋虽小道,品德最尊。中国绝艺,源远根深。继承发扬,专赖后昆。敬待能者,夺取冠军。 ( 中 )-2 陈爷爷爱护关心老一辈国手。 解放后,陈爷爷担任了上海市长。他知道要把围棋发扬光大,首先要安排好老棋手的生活。当时的老棋手生活多无保障,只能靠下棋糊口饭吃。哪顾得上培养新人推广围棋运动。陈爷爷多次接见这些老棋手,问寒问暖,并指示先将一些有名望的老棋手安排在文史馆,使他们有固定的收入。在他的关心下,刘棣怀、顾水如、王幼宸、魏海鸿和汪桭雄等老先生先后都当了文史馆观员。后来陈爷爷多次提到要改善老棋手的生活,他经常强调老棋手应当享受教授的待遇。在陈爷爷的不断关心下,老棋手的生活日益改善,他们的工资收入增加了住房改善了,政治地位也提高了。顾水如先生担任了上海市的政协委员,刘棣怀先生担任了市人委的参事。老棋手们吃围棋这碗饭苦了多少年,如今开始扬眉吐气了。他们心里都明白这是陈爷爷关怀的结果。陈爷爷希望他们能把自己的本领拿出来,为祖国的围棋事业做贡献。 后来,这些老棋手在培养年青棋手时都是那样的热心,无私,那样的全心全意,几乎看不到一点保守思想。他们都希望年青棋手迅速提高水平,打败自己。这是棋手的最高境界。老棋手所以有这样的品格,是和陈爷爷的品格分不开的。最终培养出了陈祖德和以他为领军的一代新人。 ( 下 )-3 陈爷爷亲手缔造和促成中日围棋的交流。 1960年春,第一个日本围棋代表团来华访问。这次来访在中日两国的围棋交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次交流是由陈爷爷和日本著名的自民党议员松村谦三先生共同发起的,陈爷爷对围棋事业做过很多贡献,促成中日围棋的交流,无疑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从此,两国围棋代表团每年都你来我往,一直到1966年我国文化大革命,被迫中断。这在当时是很独特的,因为那时两国还没有建交,两国关系还没正常化。陈爷爷还接见日本围棋代表团,并在人民大会堂宴请日本围棋代表团。为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贡献。为培养我国第一代新人,创造了必不可少的外部环境。为了表彰陈爷爷对中日围棋交流的卓越贡献,1963年,日本围棋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的宴会上,由杉内九段和宫本八段分别代表日本棋院和关西棋院宣读了赠送陈爷爷围棋名誉七段的证。然后把证书赠给了陈爷爷。十年后,在我国文革后期恢复围棋运动项目后,日本棋院于1973年,宣布追认已经去世的陈爷爷为名誉八段。以纪念陈爷爷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2 建国时的老一辈棋手和当时的围棋水平。——4 以南刘北过为代表的老一辈棋手,是我国六十年代初期的棋界主力,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他们传承了我们的国宝,是他们培养出了以陈祖德为代表的新中国的第一代国手。 南刘是上海的刘棣怀,北过是北京的过惕生,这两人代表了当时我国的最高水平,曾先后夺得过全国冠军,在64年,第一次全国定段时,被授予五段——当时全国最高段位。 另外还有北京的三老是:过惕生,金亚贤,和崔云趾。上海的四老是:刘棣怀,王幼宸,魏海鸿,和陈祖德的老师顾水如。等等。 过惕生是我国第二代国手聂卫平的老恩师。 另外,当时的水平是很低的。和日本的最高水平到让两子。1960年,在陈祖德的中日围棋交流史上,用的竟是“国耻”二子。日本来了一个八段,一个七段,一个五段(女),两个业余棋手。尤其是伊藤五段老太太,八战全胜,杀得我们成名的国手个个败阵,“拿着棋子的手不停地颤抖,其情景令人不忍目睹。陈祖德说“实在不光彩”。“无论如何也是个耻辱”。 我国的围棋就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我们今天,小龙小虎们驰骋天下时,不要忘记了他们这些令人尊敬的老前辈。 陈 祖 徳 (一)-5 陈祖德出生于1944年。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国手中的领军大帅。陈祖德很小就跟随父亲学会了围棋,在他七岁的那年,陈祖德在上海襄阳公园和老年闲居上海的顾水如先生下了一盘受七子棋,下着下着顾老突然高兴的一拍桌子说,这个孩子我收了~从此收陈祖德为徒,陈祖德的棋艺大进。五年后,年近七十的顾水如把十二岁的陈祖德推荐给了当时的南方棋界盟主刘棣怀。受这位老师的影响,陈祖德的棋风钢烈,极擅长中盘搏杀,对中国古代棋艺精髓领会得颇为透彻。 1959年,十五岁的陈祖德获得了上海市的围棋冠军。1960年,陈祖德战胜了当时的“南刘北过”,开始在全国棋坛崭露头角,1962年陈祖德获得了全国比赛的亚军。1963年在让先的情况下,陈祖德第一次战胜来访的日本九段棋手。随后,在1965年陈祖德又率先在分先棋中,战胜了日本九段岩田达明。在国内的比赛中,1964年,1966年,1974年陈祖德三获全国冠军。 (二)发奋钻研,创立布局中国流——6 陈祖德对围棋的热爱,对围棋的追求贯穿于自始至终。一个人,长大了不管干什么,只要他热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事业勤勤恳恳,发奋钻研,就能一定干好干出成绩来。不管干什么,一定要干好。陈祖德就是我们各行各业的好榜样。 在进入国家队以后,陈祖德的棋艺不断的提高,在和日本棋手的不断交往中,尤其是六一年和安藤英雄(日本业余围棋冠军)比赛后,深感布局对于发挥水平的作用。只有在布局中摆好阵势取得主动才能顺利进行中盘作战。 经过一段的研究,他感到“对角星”布局较适合自己的棋风。但“对角星”以为大家所熟知,又可轻易地阻止使用,陈祖德决心研究出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并利于突破的布局。他认真研究现代日本布局,研究中国古谱,日本古谱和日本“新布局”时期的布局,直至研究日本业余棋手的布局。他研究的棋谱多了,视 3 野就开阔了。最后他终于找到了他所追求的理想布局——执黑棋采用“对角星”布局,如果对手阻止使用“对角星”布局,则采用“中国流”布局。当时还没有“中国流”这个名子。就这样,中国流布局产生了,并很快在中国世界上盛行,最后被日本围棋界称之为“中国流” (三)人生受阻,逆境磨练志不移——7 国运盛,棋运盛。国运衰,棋运衰。随着66年底日本围棋代表团访华的结束,我国的文化大革命终于把围棋运动扫下了共和国的舞台。一大批新生国手, 不许下棋了。刚刚建起的围棋大厦,一代国家的栋梁之材,被迫离开了棋盘—— 一夜间被轰然推倒。正在追赶日本围棋的中国围棋列车,突然被撞出轨了~ 陈祖德从一个五好运动员一下变成被改造的对象。终于在1970年夏天,被下放到山西省长冶市屯留县,国家体委的“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年底,又被分配到北京第三通用机械厂。同去的还有吴淞笙,王汝南,曹志林,华以刚,邱鑫和黄德勋。这就是以后闻名于世的“三通用七兄弟”。 在没有棋下时,有一天他收到了清华大学一些师生的来信,希望得到他的指导。于是他便带着邱鑫或曹志林去了清华大学。在学生宿舍摆开了指导棋,由于校内的很多围棋爱好者闻风而来,观看的人太多了不但把桌子四周围的水泄不通,连双人床的上铺也坐满了人。晚上就和同学们挤在一起。清华大学至今还是高校里围棋水平最高的。在三通用时,社会上经常有爱下围棋的人去找他们,他们都给予了热心的指导和帮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后来的棋圣聂卫平。曹志林还办了个小围棋班,教大家学棋。 在逆境中,有的人放弃了自己的追求,有的人沉降沦落了。可是陈祖德却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没有放弃对事业的热爱,没有停止对逆境的斗争。我们不但要学习他勇于夺冠的精神,更要学习他做人的高尚品德。 (四)棋品要好,人品要高,学棋要先学做人 ——8 陈祖打德棋不但好,棋不但高,棋品更好,人品更高。下棋不管碰上棋比自己好的还是差的,都要认真下棋,不能瞧不起对方,不认真和对方下棋。在他的一生棋海中,有一次对局对他的刺激最大,使他对什么叫棋品,什么是人品有了深刻的认识,使他终生难忘。 那是在1960年日本围棋代表团访问我国时,陈祖德和安藤英雄下的一盘棋。“俩人交手不久他就占了上风。安藤感到自己取得了明显的优势后竟然站了起来,悠闲地在赛场走来走去观看其他几局比赛。后来他甚至离开赛场,到外边庭院中欣赏花卉和盆景(比赛场地设在北京的北海公园)。他一次又一次地起身得意地漫步,对我的自尊心是莫大的伤害。 安藤的行为是出于年少无知,但是他的行为却给我上了一课,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棋手的傲慢表现会给他的对手带来多大的伤害。今后如果我的水平提高了,我决不会象安藤那样蔑视对手,我决不会无故离开自己的椅子。自己要被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人。 在与人相处时,陈祖德同样在文革时遭到冷待,后来他说:这件事从反面教育了我,人不分社会地位的高低都有自尊心,伤害别人的自尊心是不道德的是残酷的。 对广大的围棋爱好者,陈祖德更是没有一点大冠军的架子,从来都是平易近人。在文化大革命那个时代,陈祖德说:特别是广大的围棋爱好者,他们总是关心着我们,不断地使我们得到鼓舞。我呢,每月要买上一大堆邮票信封,和全国各地的棋手围棋爱好者保持联系,有时一天就发出十来封信。发信之多可见收信同样之多啊~ 4 (五)历尽劫难,凤凰涅槃超自我 ——9 在经历了文革之后,我国的围棋事业又开始了一次飞跃。但是更大的灾难又降临到陈祖德的头上。在八零年的乐山全国赛上,陈祖德大口吐血,终于病倒了,送回北京治疗时,发现是得了癌症。又一次劫难~手术后,陈祖德躺在床上,知道自己已经不再可能上场撕杀了,一个运动员的寿命已经终结了~但是,一个人的追求不能终止。一个人对事业的热爱不会完结~ 他在病床上,决心再和病魔争夺一次,用所有的时间来写一部书,把我国从建国开始到他病倒的这几十年的围棋史写下来~让后人知道我们的围棋事业来之不易~这就是后来出板的《超越自我》。 陈祖德终于战胜了病魔,再一次获得了新生。虽然陈祖德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但是陈祖德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各个行业上的,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奋发向上,报效祖国~ 聂卫平 (一) 辉煌的成绩 ——10 中国棋坛继陈祖德之后,又产生了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就是我国著名棋手聂卫平。 在文革后期恢复国家围棋队后,聂卫平就首选入队,1974年,第一次战胜日本九段宫本直毅。1975年聂卫平首次夺得全国个人赛冠军。并在当年连胜来访的日本围棋代表团中的两位九段棋手。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高川秀格。“聂旋风”的雅号开始在日本流传。1976年中国围棋代表团访日比赛,聂卫平连胜日本的“天元”藤泽秀行,“本因坊”石田芳夫及另四位九段,仅输了一盘。取得七战六胜的辉煌战绩。以此为标志,开始了聂卫平时代。中国队也首次取得了27胜24负,5和的出色战绩,日方不得不把今后的比赛升级为“全面对抗”。在1985年至1987年的前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聂卫平作为中方擂主取得了九连胜的辉煌战绩,连胜三场擂台赛。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擂台赛英雄”。聂卫平的围棋生涯达到了光辉的顶峰~为了表彰聂卫平对中国围棋的卓越贡献,中国围棋协会于1988年授于他名誉“棋圣”称号。 聂卫平一生战绩辉煌,曾获六次全国个人赛冠军,八次新体育杯冠军,六次十强赛冠军,棋王,天元,CCTV杯各一次,共计23个国内冠军~并获得了三次世界大赛的亚军。 聂卫平历史功绩在于,把我国的围棋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高度,极大的缩小了与世界最高水平的差距(三个世界亚军),并引发了我国建国以来最大的,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围棋热,一次从未有过的大井喷~ 兴趣领路,自小好棋 (二) ——11 聂卫平板1952年8月17日出生在北京。祖籍河北深县,九岁时因为经常看父母和外公下棋,在不知不觉当中就学会了围棋。同时无师自通的还有他的弟弟聂继波。兄弟俩学会下棋后经常不分白天黑夜的下,弟弟继波开始水平要比哥哥卫平的水平要高。但是,聂卫平打小就有极强的好胜心,尽管经常输给弟弟,但他屡败屡战,最终超过了弟弟。 聂卫平的父母本来不赞成孩子成为职业棋手,原因是希望孩子成为一名公程师。开始孩子们无师自通学会了下棋二老还很高兴,他们认为下围棋是锻炼孩子们智力的好方式,所以未加阻拦,没想到聂卫平下棋竟然没完没了。有一次因为下棋劳累过度竟休克了过去,这下父母着了慌,他们要求聂卫平不许天天下棋, 5 已经完全痴迷于围棋的聂卫平于是偷偷摸摸地避着父母下棋,后来因为看日本代表团的访华比赛还逃了学,母亲知道后很很地揍了聂卫平一顿,并且禁止他下棋。挨了揍的聂卫平后来从未逃过学,而且学习成绩出众。特别是数学成绩很好,于是父母不再真的禁止他下棋了。 (三) ——12 陈毅领路,拜师学艺。 聂卫平10岁的时候结识了爱下围棋的元帅陈毅伯伯,此后经常和陈毅伯伯下棋,有一次陈毅伯伯下错了想悔棋,聂卫平死劲地按住陈伯伯的手不许悔棋,他争强好胜的性格陈伯伯非常欣赏,经常鼓励他好好下起,早日“打败日本九段”,聂卫平牢记在心,这成了他奋斗不止的动力和源泉。 聂卫平良好的下棋性格为自己争得了机会,陈毅伯伯给他介绍了几位当时的名师。第一位是张福田老师。聂卫平开始拜张福田为师时,下了局让十七子的棋,结果聂卫平还是失败了,这使自以为棋艺很高的聂卫平大为震惊~他没想到还有那么高水平的人~从此以后刻苦学棋,一丝也不敢疏忽、疏懒。有一次聂卫平趁大家都不在的时候偷偷地打开了张老师的提包,正好被张老师瞧见,张老师不动声色,结果看到聂卫平从老师的提包里“偷”出了一本棋书,全神贯注地看了以后,又悄悄地放了进去,他的这一举动,让张老师大为赞赏,一个十岁的孩子学棋有如此“心计”,又是如此刻苦,张老师认为聂卫平日后必成“大器”,从此对他关爱有加。 (四) ——13 聂卫平的第二个老师是雷溥华,他给了聂卫平扎实的基本功。 聂卫平的第三个老师是大名鼎鼎的过惕生。过老和雷老教棋,虽然各有个的路数,但在根本点上是一致的。他们都要求聂卫平从基本功练起,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先学习下“功夫棋”。开始聂卫平对这一套很不适应,他以为自己有了一定的基础,就千方百计地想从老师那里学上几个绝招,老师却执意不肯这样做。雷老师明确告诉聂卫平:下棋好比登山,层层上升,才能“会当凌绝顶”。这里边没有什么绝招。如果一味急于求成,就会造成根基不稳。如果连加减法都不会,怎么能学乘除法呢, 聂卫平是个懂事懂道理的孩子,道理听明白了,就按老师说的去做。他潜下心来,一“着”一“式”,潜心学习,不急于求成。每学一段时间,雷老师就带他到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去和北京市当时知名的少年棋手程晓流,金同实,谭炎午等对弈,然后再复盘讲解。 有位大教育家说过,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在兴趣的引导下,聂卫平一头扎进了围棋世界,形容聂卫平的学棋,用“刻苦”两个字已是远远不够了。他的努力,仿佛已经超过了这两个字的境界,可以说,他是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围棋,这时,围棋已经是他的命根子了~ (五) ——14 对于聂卫平的勤奋好学,过老同样格外高兴。与聂卫平同时学棋的还有他的亲弟弟聂继波,聂继波及为聪明,一学就会,进步飞快,棋力在聂卫平之上。当时不只是家里的人,还包括一些围棋界的知名人士,几乎都认为继波会在围棋事业上有造就。但此时,唯独过老另有见地。他说:继波固然聪明,但做事不够专一,刻苦钻研精神远不如卫平。聂卫平好学不倦,专心致志,始终如一,如能持之以恒,将来攀登围棋高峰的肯定是他。 6 过老看聂卫平学棋辛苦,怕他熬坏了身体,每次教完了棋,都要带他到附近饭馆吃一顿饭。然后再把他送上回家的公共汽车。 那时候,我们国家刚刚渡过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差。过老尽管在围棋界很有名气,家里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却不好,老两口住在一间小房,狭窄不说,屋顶还漏雨。聂卫平的父母都是热心人,出于对过老的敬重,执意把过老夫妇请到家里,腾出了一间最好的房子,请他们居住。 这样一来,倒成全了聂卫平。他再也不用赶着坐公共汽车去过老家了。每天放学回家,顾不得和家里人说上一句话,他就一头扎进过老的房间,而过老也早已把围棋桌安放好了。 (六) ——15 和过老接触越长,聂卫平越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少的可怜,别的不说,就看过老身边那一大摞子棋谱吧,从唐代王积薪的《围棋十诀》,以及宋代张拟的《棋经十三篇》,直到清代施襄夏的《弈理指归》,还有日本的各个流派,几乎是应有尽有。这些凝聚着前人血汗的精华,象磁铁石一样,吸引着小聂卫平。他紧紧跟随着过老,在书海里遨游,尽心吸取营养。 过惕生住到了聂卫平的家里,这使得聂卫平的棋进步很快,从1963年到1965年,过老不知和卫平下了多少指导棋,从让六子开始到执黑平下,聂卫平逐渐成为一流高手。聂卫平从过老那里学到了良好的布局,大局观得到很好的训练,对他日后的棋艺影响很大。直到65年过老搬到体委新落成的宿舍。 过老住在聂卫平家,也引来了国家围棋队的一些名将,陈祖德,吴淞笙,王汝南等人常来向过老求教。每逢这时,过老总是要安排聂卫平和他们对弈几盘。下完棋,送走课人,师徒两人再回过头来重新复盘。在这之后,回到自己房间里,聂卫平还要摆一遍,久而久之陈祖德的中盘搏杀,吴凇笙的严谨布局,王汝南的收官技术,都在聂卫平心中扎下了根。变成了他自己的财富。 聂卫平(七) ——16 聂卫平象是和过老粘在了一起,爸爸妈妈的房间虽然近在咫尺,他却很少光顾。有时候家里饭熟了,妈妈,姐姐三番五次来叫他,他也不动身。反正他不用担心饿肚子,想吃的时候就在过老家吃了。长此下去,妈妈不愿意了,她担心过老休息不好,更怕聂卫平对围棋过分入迷,耽误了学习。为此,她不止一次警告聂卫平:不准天天往过老屋里跑~聂卫平的回答是——置若罔闻。气得妈妈揪着他的耳朵质问:你到底姓聂还是姓过, 妈妈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聂卫平毕竟还是个孩子,缺乏自控能力。有一次,由九段棋手梶原武雄率领的日本围棋代表团在民族宫与中国队交战,聂卫平费尽心机,从刘仁(北京市副市长)的秘书——他的一个大棋友那里弄到一张“请柬”。于是他破天荒的连逃了三天学,跑到民族宫去看比赛。第三天,妈妈知道了此事,特意跑到比赛大厅去找,聂卫平吓得提着书包藏到厕所里,半天不敢出来。回到家里,母亲勃然大怒,对着聂卫平挥起了鸡毛掸子,一通很打。爸爸也支持妈妈,给妈妈助威。 这次教训,对聂卫平来说,确实十分深刻。妈妈的打固然给他留下极为强烈的印象,但是更使他难以忘怀的,却是爸爸妈妈说出的话:你怎么忘记了陈伯伯的嘱咐呢,首先是功课好,然后才是下围棋~从此以后他功课成绩一直很好。 7 (八) ——17 “学棋的艰难”,现在的同学们是怎么也不能理解的~这是因为国家从大环境上给我们创造了好环境,家长、老师、学校从小环境上给我们创造了好环境。我们自己身在其中而不知。可是,在聂卫平小的时候,想学棋却是那么难。 在聂卫平的棋艺突飞猛进之时,文化大革命突然降临了~一切都在一夜之间变了~刚上的他,遭到了极大的打击,父母从高级革命干部一下变成“地富反坏右,牛鬼蛇神”。家也被“抄家”了。学校也不上课了。围棋更不让下了~因为围棋算是“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势力。连国家围棋队都解散了,聂卫平还上哪学棋去呢。没过几年,就开始“上山下乡”了,全国几百万、上千万的初中高中学生,因为城里没有工作可干,而被迫去农村谋生~但是还说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就这样,聂卫平被分配到黑龙江北大荒农场。 一个下围棋的人,如果不让他摸棋子,那会是什么样,哪就象要他的命一样~有一天聂卫平终于忍耐不住了,他想起北京知青程晓流。程晓流也是北京棋界有名的少年选手,他不但棋艺高,而且颇有文采,是棋友们公认的小秀才。他也被“上山下乡”了,和聂卫平同在一个山河农场,但相距一百多里路。 (九) ——18 这一百多里当然挡不住聂卫平。 1970年春节,纷纷扬扬的大雪把大地盖得严严实实,呼啸的西北风把松嫩平原上空吹得白茫茫一片。 聂卫平顶风冒雪,带着一身寒气,撞开了程晓流住的那间宿舍房门。“哎呀,小聂~”程晓流又惊又喜,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他帮聂卫平摘下结满冰霜的帽子,拍打着他身上的雪花。 “围棋带来了吗,”聂卫平指指身后鼓鼓囊囊的书包,瞪了对方一眼,这还用说~“太好了~快上炕暖和暖和~”进了宿舍,程晓流找到暖水瓶倒水的功夫,那边聂卫平已经手脚利落地摆好棋了。他已是急不可耐了~象沙漠旅行突然遇到了清泉,象海难后骤然踏上大路,两个棋友只觉得热血一个劲地往脸上涌,心头翻滚着激动的浪化。 起先他俩还互相探问探问彼此的情况,不一会儿,两人就知趣地闭上了嘴,把全部精力都倾泻到棋盘上。 夜深了,风声越快越紧,风和雪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另人谈虎色变的大烟泡,撞得门嗦嗦发抖,响个不停。就象要把整个房子一起卷走~ 聂卫平和程晓流的棋,还在一盘一盘没完没了的下~下个没完~同宿舍的知青早就睡了。 (十) ——19 炉膛里的闪着飘忽不定的火光。在黑白棋子的响声和起落之中,两个人仿佛进入了神奇的梦境。在他们心目中,身边的一切都已融入了无边的夜色,唯有棋盘和棋子焕发着奇异的光彩。那圆润晶莹的棋子,多象安徒生笔下那个小女孩手中的火柴,每晃动一下,都会在他俩面前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图景,勾起他们对旧日生活的美好回忆。尽管这图景总是一闪而过,然而,幸福来的越少不愈显得珍贵吗~ 聂卫平在程晓流农场的小屋里住了五天。在这五天之中,除去吃饭,睡觉, 8 上厕所,他们把全部时间都用在下棋上了。他们也记不清到底下了多少盘,反正彼此的精神都到了一种补偿。这是一种享受,但却是带病态的享受。是人的兴趣和爱好,这躯体内的神灵被禁锢压抑之后,不顾一切地表现出来的结果。一向喜欢吟诗的程效流当时哼出一句“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情景,聂卫平至今还记忆犹新~ 从此,在四分场与九分场之间,长达百余里的公路上,不时可以看到聂卫平和程晓流风尘仆仆的身影。俩人不是我上你那,就是你上我这。一条无形的感情的线,把他俩紧紧地连在一起。在时断时续的接触中,俩人的棋艺和友宜与日俱增,突飞猛进~ 1973年国家恢复国家围棋集训队时,俩人都同时入选。由业余棋手转变为专业棋手。俩人经过自己地不懈努力,人生终于发生了质的转变,质的飞跃~ 十 ——20 人的一生,总会有顺境也会有逆境,顺境可以消融人的斗志,逆境可以磨练人的的志,不管哪种环境都是磨练和考验~顺境容易过而逆境则难闯。聂卫平没有在文化大革命之中耽误时间,相反,他反而充分利用了这几年的时间,使自己不断提高,当祖国需要他为国争光时,需要他上战场冲锋陷阵时,他便立刻能去奋战。 在农村他没有耽误时间,在回城时更是充分利用这宝贵的机会~当时陈祖德等七名国家围棋队的选手,正栖身在北京第三通用机械厂,聂卫平当然不会错过这个绝好的机会~回城后就去寻找他们“三通用七兄弟”。由此看来,只要我们自己想学,就能够有机会学,就能够有办法学。 “文化大革命”进行到“斗、批、改”阶段后,国家围棋队和很多运动队一样,被强令解散。哪些昔日名震体态的教练和运动员,象扔垃圾一样被随意丢弃到各个角落,很多人被发配到边偏僻的山区和林场。只是因为周总理说了“围棋要留种子”的话,这七名棋手才得以集体在京郊安身,穿上工作服当了工人。陈祖德和曹志林是模具钳工,吴淞笙和王汝南是维修钳工,丘鑫和黄德勋是车工,华以刚是铣工。他们虽然改了行,却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而是牢记周总理的嘱托暗地里厉兵秣马,等待着东山再起,为国争光。 十一 ——21 陈祖德说的好“我们的座右铭是,不管命运把我们抛到哪里,就在哪里把欢乐发掘出来,而我们的欢乐就是围棋”。聂卫平的突然出现,同行们喜出望外,围棋事业又添了生力军。几位名震一时的围棋国手,热情地接待了这位锋芒毕露的小弟弟。当他们发现聂卫平的棋艺大有长进并使他们应战不暇的时候,这种热性更加高涨了。 聂卫平成了陈祖德门下的常客,每日必去,风雨无阻。这些自称是“围棋七兄弟”的国手都是单身汉,他们住在距离工厂几站地的一条狭窄胡同里。胡同里又脏又乱,雪化之后,道路泥泞难行。使人感到奇怪的是,这里六蓄兴旺,鸡、鸭、猫、狗、猪、羊应有尽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农家气息。想不到在农村大割“资本主义尾巴”之后,这些动物却在城市的一个角里繁殖起来了。胡同尽头,是几间低矮的平房,每个房中都放着三张三角铁架的木床,生着一个煤球炉子,除此之外就一无所有了。这就是陈祖德他们的家,也是聂卫平心中的圣地~这就是他经常来拜访的地方。每天晚上,铺盖褥子一卷,摆上棋,往砖头上一坐,国手们就猛烈地拼杀起来。只有在这时候,他们才能全然忘掉生活中的烦恼和苦闷, 9 感受到一种由衷的欢乐。夜深了,聂卫平常常和他们睡在这里,共同重温昔日的甜蜜的梦,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这一时期里,对提高聂卫平的围棋水平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阶段。以至后来重组国家队时,聂卫平的棋力已经是国内顶级顶尖的棋手了。在这极端困苦的环境里,在三通用的工人宿舍里,竟培养磨练出了日后的一代围棋“旗手”,一代围棋伟人~真是不可思议~ 聂卫平的故事讲到这,就要进入高潮了,这个高潮要说的是什么故事呢,我们下次再说。 中日围棋擂台赛 从下列六方面给孩子们讲“中日围棋擂台赛”的故事。使孩子们知道: 第一~中日围棋交流的发展史~重点是要知道我们从“中日围棋友谊赛”到“中日围棋对抗赛”的历史转变经过。 第二~“中日围棋擂台赛”就是这个时代转变的标志和产物。 第三~“中日围棋擂台赛”在国内的影响和它带来的硕果。A锻炼造就了三代业界人物~B引发了围棋热的大井喷。C推动了我国围棋市场化的转轨。 第四~“中日围棋擂台赛”对世界围棋的影响和贡献。A引发了各种世界杯的比赛。B带动了韩国围棋的大发展。C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围棋的发展和普及。 第五~擂台赛锻炼和造就了国内的三代棋界的栋梁之材和领军人物。他们包括第二代棋手:聂卫平。第三代棋手:马晓春~刘小光~江铸久~钱宇平~俞斌。第四代棋手:常昊等等。 第六要知道聂卫平在擂台赛之中的杰出贡献。 中日围棋擂台赛1 (一) ——22 聂卫平的故事讲到这,就要进入高潮了,这个高潮就是中日围棋擂台赛。中日围棋擂台赛不但是聂卫平一生围棋生涯的最高峰,也是我国围棋事业的一个发展高峰和历史发展的里程碑。而且还是国际围棋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里程碑。所以,我们就把它单立一段,从起一名。 有关中日围棋擂台赛的事,要说的太多太多,它对现代中国围棋的影响和对世界围棋发展的影响,不是能用一段两段来说清的,正是因为中日围棋擂台赛的推动,而产生了应氏杯世界大赛,由于有了应氏杯的出现,而促发了富士通杯世界大赛的出现,随后个种世界大赛一个接一个陆续出现。要知道,在此之前是没有什么围棋的世界大赛。随着历史的发展,中日围棋擂台赛更将显现出它的历史意义。 做为我们学习围棋的同学来说,最低也要知道历史上曾经有过这么一会事。他发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1984年——1985年举行了第一次擂台赛。为什么日本愿意拿出本国最高水平的棋手来和我们打一场两国之间的最高规格的大赛呢,我们明天再说。 10 中日围棋擂台赛2 一,中日围棋交流的发展史(一) ——23 上次我问了大家,日本为什么愿意和我国进行擂台赛,这种两国之间的,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最高“高规格”的对抗赛,它的产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中日围棋交流使于1960年,定名为“中日围棋友谊赛”。日方派出的棋手,除第一次访华均为高段棋手外,自1961年起,多为专业高段棋手,低段棋手(包括女棋手)和业余棋手的混合军,而以少数八九段棋手领衔。这样的比赛,实质上含有辅导的性质。 随着中国围棋水平的迅速提高,与日做战的胜率逐步增长。1974年,中国队首次以30胜2和24负的成绩获胜,但对宫本直毅九段的战绩,则为6负1胜,说明中国棋手和日本九段仍有较大差距。1976年和1980年,中国棋手又在总的成绩上超过日方,对九段的胜率也大幅提高。1982年中国队访日,以43比13再次获得大胜。从此日方不在派出低段棋手女子棋手和业余棋手了。1983年来访的日本围棋代表团,竟是九段八段各四名的堂堂之阵,实质上以从友谊赛步入对抗赛性质。 到了1985年,比赛的名称和比赛的形式也随之改变,要问改成什么了,我们下会再说。 中日围棋擂台赛3 ——24 一,中日围棋交流的发展史(二) 上次说到了中日比赛改了名,叫成“中日围棋对抗赛”更添加了“中日围棋擂台赛”。中日围棋擂台赛是中日两国围棋交流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日两国围棋交流史发展的一个高峰。 以日本著名棋手坂田荣男为团长的日本围棋代表团于1985年5月26日至14日对我国进行了比赛更名后的第一次访问。 这次来访的日本围棋代表团段位之高,是前所未有的。日本八名棋手中有6名九段——坂田荣男,本田邦久,牛之宾撮雄,酒井猛,石田章,淡路修三。八段两名——桑田泰明,上田陌生。足以证明日方对这次对抗赛的重视程度。 中日两国棋手在北京,成都,上海进行了7场53局比赛。中国棋手面对日方强大阵容,奋力作战,取得26胜,26负,1和的好成绩,实现了中日围棋交往中的重大突破,谱写了中国围棋史的新一业。特别是在北京进行的“三番棋”比赛,中方以5胜1和1负的较大优势取胜。“三番棋”比赛,是一种能较准确地反映双方棋手实力的比赛形式。中国在“三番棋”中的胜利,再次表明中日围棋真正进入了对抗时期。 当时我国围棋水平和日本比到底是什么水平,在上述官方发布的文字记录中,还是一个模糊的,不清楚的说法。其实,在日本的围棋水平,可分为三等水平,第一等是各大比赛的冠军得主,这些人叫“超一流”棋手。二等是能进入各大比赛的循环赛,但得不了冠军,这些棋手叫“一流”棋手。再有就是三等水平的,就是能参加各大比赛的棋手,但进不了循环赛。 那末我们能赢地到底是哪个等级的棋手呢,我们到底属于日本的哪个等价呢,我们在和日本的哪个等级棋手在对抗,我们下次再说。 11 中日围棋擂台赛4 ——25 我们其实只达到了日本的“一流”棋手既二等水平。在擂台赛前,我们还从未赢过日本的“超一流”棋手。所以还不算是真正的对抗。从第一届擂台赛的目标是请出小林光一,我们就可以看出实际的差距了。 由于日本一流棋手的失利,这才引起日本棋界和财界的注意,中国棋手到底达到了什么水平,使中日棋界感到有必要在中日两国棋手之间安排另一重大比赛。日方为此首先作了酝酿,并为寻找赞助单位作了许多工作。 在中方面,《新体育》杂志总编辑郝克强从全国体总联络部知道消息后,非常热情,主动约请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陈祖德和国家队华以刚、罗建文、聂卫平等商讨。中方完全赞同这个比赛的态度很快决定下来。 一个月后,中方代表郝克强和日方代表、日本棋院主管海外联络事务的常务理事安腾武夫,在北京进行谈判。日方代表建议,比赛名称为“NEC中日围棋超级赛”。中方代表建议按中日两国人民都熟悉的方式,比赛名称叫“NEC中日围棋擂台赛”。日方代表磋商后,表示同意中方意见。有关问题双方很快一致确定下来,比赛名称:NEC中日围棋擂台赛,主办单位:中国围棋协会、《新体育》杂志社、日本棋院,赞助单位:日本电器公司(NEC),奖金:胜方400万日元,负方100万日元,由赞助单位提供。比赛方式:每次每方出一人弈一局,胜者坐擂,败者淘汰,败方第二位继续攻擂,直至擂主被打败。 至此,中日之间,新增加了一项重要的比赛——擂台赛,这一比赛本身就是中日两国围棋对抗时期到来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里程碑,是历史的转折点。同时擂台赛的进行过程,产生的一系列重大影响,也大大超出原来的估计。 中日围棋擂台赛5 ——26 对于今天,我们回忆中日围棋擂台赛,最令人激动人心、最令人难忘的当然是前三届。 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1984年10月5日在东京揭开战幕,历时一年一个月,于1985年11月20日在北京结束。 这一届擂台赛,日方派出的上场大将有依田纪基五段、小林觉七段、淡路修三九段、片岗聪天元、石田章九段、小林光一十段、加腾正夫王座、擂主腾泽秀行九段。日方派出阵容之强,充分反映他们的重视的程度。因为,在日本有7个大赛,除了当时的“棋圣战”和“名人战”冠军赵治勋是南朝鲜人,“本因坊战”冠军林海峰是中国台湾人不能派出场外,没有出场的只有“小棋圣战”冠军大竹英雄。小林光一、加腾正夫是日本最著名的“超一流”棋手,擂主腾泽秀行九段是“终身名誉棋圣”,石田淡路是日本的强九段,仅次于超一流棋手,小林觉和依田是日本年青棋手中的尖子,经常战胜九段,是正处在上升的强手。 中方出场的可以说是尽遣国内精英。汪见虹六段,江铸久七段,邵震中七段,钱宇平六段,曹大元八段,刘小光八段,马晓春九段,擂主聂卫平九段。中方的阵容无疑也是当时国内最强的,出战人员都是在国内国际重大比赛取得过好成绩的知名棋手。 第一届擂台赛谁将获胜,《新体育》杂志举办民意测验,80%的读者认为日方获胜,日本《围棋俱乐部》91%的读者认为日方获胜。其实搞调查问卷和民意测验,并不是当事人心里没底,不过是让大家知道有这会事,谁也没想到擂台赛 12 发展到后来,最后竟有那末大、那么强烈的吸引力。举国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中日围棋擂台赛6 ——27 日方主将擂主腾泽秀行曾表示:从以往中国棋手的比赛成绩上看,恐怕很难通过小林光一和加腾正夫这一关。我这个主将是徒有虚名的。中国围棋队的估计是:请出小林光一就及格,打败小林光一就是胜利,再打败加腾正夫就是大胜,若取得擂台赛的胜利,就是历史性的大突破。然而,第一届擂台赛的实际进程,充满了出乎预料之外的戏剧性。 开战后,中方先锋不敌日方先锋,在东京的开幕战上,汪见虹败给了依田纪基。随后,江铸久在北京攻擂,以1又1/4子胜依田纪基。这两场胜败,都算正常。接着,江铸久竟一发而不可收住:84年底去日本连胜小林觉和淡路修三,85年初在上海战胜片冈聪,而后又在日本胜石田章。这位在山西太原成长起来的战将,取得五连胜的辉煌成绩,为中国队立下巨大功劳,在国内是出人意料,鼓舞极大,在日本则造成极大震动。一下把擂台赛推向了一个高潮,一个出人意料的高潮。日本有人原来认为“中国队最多只能攻到石田章城下,现在来看这话说的太荒唐了”。而中国队的主要任务,则让江铸久一个人全都完成了。省下的事,就是谁能突破日本“超一流”了。也就是说,江铸久确实代表了中国当时的水平,也是日本认为的水平。 中日围棋擂台赛7 ——28 江铸久的水平,就是日本强九段的水平,就是日本的一流水平,就是我们以前的最好水平,而我们要的是突破“超一流”,这就要看对小林光一和加腾正夫的成绩了。 3月江铸久迎战小林光一,中盘败下阵来。接着从5月到8月小林光一连克邵震中、钱宇平、曹大元、刘晓小、光马晓春。连胜我六人,确实反映出“超一流”棋手和“强九段”水平的差距。其时在我国输棋的众多棋手中,并不是没有赢棋的机会,江铸久的棋,开盘布局比前几盘都好,使得他自己都不能相信,但是后来就越下越坏。钱宇平在赢棋时认的输——他没看出来~当时再有几个变化小林光一就该认输了。刘小光更是棋到中盘大优势,事后看不论怎么走,都能赢,但是就是选了一条输的路,最后小林光一把能占到的都占到了,才蒋蒋赢棋。就这样擂台赛的形势迅速逆转,中方只省擂主聂卫平一人,而日方还有两位“超一流”棋手和一位“终身名誉棋圣”。日方还透露过,在小林光一打败聂卫平后,就宣布结束擂台赛,不再连续举办第二届了。而且确实在8月底的日本,把“闭幕式”横幅都准备好了。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历史终于把聂卫平推上了舞台。 中日围棋擂台赛8 ——29 日方虎视眈眈的三员大将,其中两位是“超一流”九段棋手。小林光一是在1984年1985年日本两届十段战冠军,棋艺正处于巅峰状态,被称为“小林光一十段”。继他之后的另一位“超一流”棋手加腾正夫,是日本王座战冠军,应为攻击力极大,有盘上“天杀星”的雅号,在日本的棋手中攻击力名列第一。他们两人是日方为这次比赛设置的“双保险”。在此之前,聂卫平曾两会小林光一, 13 三战加腾正夫,均告失败。日方的压阵主帅是年逾六旬的曾获日本六届“棋圣”战冠军的藤泽秀行。就在开赛的前几天,这三员大将曾拉手宣誓:此次围棋擂台赛日本必胜,否则就削发为僧。眼下的形势是,聂卫平只要输给对方中的任何人一盘,中方既告失败。中日围棋对抗已到了最后阶段。 按照双方商定,攻擂一方每次只能去三人。这次聂卫平东渡打擂,日方通知可以多去一人,邀请举办单位之一的《新体育》杂志社负责人郝克强一同前往。虽然有聂卫平两连胜的可能,但日方显然认为胜负在此一举,闭幕式肯定要在东京举行了。 到达日本的当天晚上,日方主帅藤泽秀行以日本佳肴为中国代表团接风,刚刚获得日本“本因坊”战冠军的武宫正树九段,也专程从东京走了一百多公里赶来看望中国代表团。第二天大赛之前的空隙,藤泽先生亲自陪同中国客人游览。汽车沿着蜿蜒曲折的海滨公路轻快地行驶,蓝天,碧海,群鸥,峭壁还有那大海的浪花,晃动的帆影,使人紧绷的神经不觉松弛了许多。车子来到了叫扇崎展望台的地方。 中日围棋擂台赛9 ——30 到了扇崎展望台的地方后,藤泽撒秀行请大家下车游览观海。这是一个平台式的巨大礁石,四周空旷开阔,面临大海,脚下是七十米的悬崖绝壁,崖底激流迴旋,怒涛拍岸,令人头晕目眩。聂卫平触景生情,不觉得对周围的人说“我们来到这里,也是背水一战,一步退路也没有了。”日本朋友没有听懂,中国同伴却都会意地笑了。以后聂卫平的这句话被记者的生花妙笔加以渲染,擂台赛的后三局就被称之为“悬崖上的搏斗。”郝克强后来谈到此事时说道“聂卫平这番话并未给人以苍凉之感,相反它传递了一种充满力量,以求一搏的信息。 确实,聂卫平虽然也有压力和负担,但信心却是主要的。他虽然对小林光一和加腾正夫七战七败,但他丝毫没有怯阵的心理,反而通过一次一次的拼搏,得到了提高,找到了对方的短处,反而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出发的前两天,在几乎没有一个人对他此行抱有希望的时候,他却悄悄地对好友程晓流说“如果我把小林和加藤都赢了,你们会怎么想,”这就是聂卫平~他就有那么一种难能可贵的自信心~ 但是,这个自信心不是空的,是来源于多年的刻苦和用功,是来自于他不断增长的实力。1985年5月,在小林光一势如破竹,连战连捷,马效春还未出战时,聂卫平就清楚地意识到,最艰巨的那一刻历史性的突破那一战,已经来临了,已经不可避免地要落到自己肩上了。他并不是不相信正在快速上升的马晓春,他完全可以和小林光一抗衡,但是他太缺少大赛的锻炼。聂卫平果断地戒掉了喝酒和打桥牌的爱好。全身心地投入到战前准备之中。 中日围棋擂台赛10 ——31 梅花香自苦寒来。聂卫平为了准备和小林光一的这盘决战,他搜集了有关对手的几百盘棋谱反复研究。对他们的棋路特点甚至第一手棋习惯下在哪个方位,都已心中有数,了如指掌。8月2日马晓春投子认输后,聂卫平随即投入了紧张的有真对性的战前训练之中。中国围棋队的同事模仿几位日本棋手的棋风,与他进行“模拟比赛”,短短的二十天里,竟厮杀了近三百盘棋~随着比赛的临近,聂卫平已处于废寝忘食的境地,甚至在后半夜刚刚睡下,脑子里又闪出一步新棋, 14 便急忙起床扑向棋盘。他的爱人孔祥明就和他一起起来,摆棋研究。不知有多少这样的不眠之夜,俩人在棋盘上渡过。 聂卫平的成功,同样也里不开国家围棋队,他在这个集体中吸取着丰富的营养,获取不断前进的动力。为了这最后一战,多少同伴中断了正常的训练,投身到为他的训练之中,最令他感动的是老将陈祖德无私的帮助。为了迎战小林光一,陈祖德不顾身体虚弱,和聂卫平反复研究作战。甚至在棋盘的一个角上,为了琢磨出对付小林的常用开局,他们两人竟摆出了上千种变化。各种变化尽量都估计到了。陈祖德还把自己多年积聚的对付日本棋手的战术心得,毫无保留的公开出来,供聂卫平参考。 在他们的后面,还有关心支持他们的强大祖国和亿万人民。各种信件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飞来。出发的前一天,围棋协会名誉主席方毅同志打电话给聂卫平,中顾委委员金明同志还专程到聂卫平的家中看望。所有这一切都凝聚成一个信念:为祖国的荣誉拼搏~ 中日围棋擂台赛11 ——32 1985年8月27日当地时间上午九点,比赛在暖海庄的会议厅正式开始。聂卫平特意换上了一件印有“中国”字样的红色短袖运动衫,显得虎虎有生气(现在的国际比赛中,很少有围棋运动员再穿国家队的衣服)。小林光一穿着一身银灰色的西装,戴一副白边眼镜,文静而洒脱。两雄相会,用汉语和日语互道早安,神情庄重地握了握手。 聂卫平执黑先行,这是他的优势,可以力争主动。先发制人。他略加思考,在棋盘的右上角轻松地下了一个“四四”。表面看这象是一步很平常的棋,其实它是聂卫平精心制定的开局战术。他在研究小林的棋谱时发现,小林在对手执黑走“对角形”布局时胜率最低。这可能是他深藏的一个弱点,胜机从这里突破可能奏效。因此,聂卫平决心用“对角形”布局与小林较量,如果小林抢占对角,不让他走对角形,那么聂卫平就走小林擅长和惯用的布局“小林流”,达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目地。棋手一旦偏爱某种布局,他就最忌讳别人使用这种布局,这是围棋行家都知道的一个规律。小林沉思良久,在左上角也走了一个“四四”。聂卫平在左下方抢占了“小目”白方也在右下角占了小目。盘面上,黑白四子交叉,遥相呼应,终于出现了“对角形”布局,聂卫平松了一口气,觉得开局顺手,整体战略意图便可进一步施展了。 15
/
本文档为【围棋入门班专用教材(适合小学低年级儿童)人物故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