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独立人格的行为特质》知识讲义

2017-09-26 50页 doc 184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6065

暂无简介

举报
《独立人格的行为特质》知识讲义《独立人格的行为特质》知识讲义 ==== 目 录 === 第 一 章 独立人格的行为特质 第 二 章 衡量个人成熟度的四个指针 第 三 章 态度决定你的胜负--新生代应有的职场竞争 第 四 章 压力管理 第 五 章 观念改变是突破现状的关键 第 六 章 能力的内涵 第 七 章 能力养成的五个等级 第 八 章 职涯成长的认知与突破 第 九 章 ,型沟通 第 十 章 双方拍拍肩,双方打屁股 第十一章 三角传球,越级报告,指挥 第十二章 公司可以给一个人职位,但不能给他来自同仁的尊敬 第十三章 每个人都是管理者 ...
《独立人格的行为特质》知识讲义
《独立人格的行为特质》知识讲义 ==== 目 录 === 第 一 章 独立人格的行为特质 第 二 章 衡量个人成熟度的四个指针 第 三 章 态度决定你的胜负--新生代应有的职场竞争 第 四 章 压力管理 第 五 章 观念改变是突破现状的关键 第 六 章 能力的内涵 第 七 章 能力养成的五个等级 第 八 章 职涯成长的认知与突破 第 九 章 ,型沟通 第 十 章 双方拍拍肩,双方打屁股 第十一章 三角传球,越级报告,指挥 第十二章 公司可以给一个人职位,但不能给他来自同仁的尊敬 第十三章 每个人都是管理者 第十四章 知识与常识 第十五章 年轻人的资产与负债 第十六章 生活中训练井水、河水分清楚 第十七章 管理的艺术 第十八章 授权与受权 第十九章 会议的训练与共识功能 第二十章 怕什么就做什么~ 第一章 独立人格的行为特质 在人的行为当中,普遍都会存在着依赖的特质。回顾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在人格上大致是从依赖走向独立。就拿不同层级的学校来看,老师办公室与教室之间距离的不同,便反映出这样的过程。小学老师的办公室就在教室当中,以便就近照料学童;到了初中、高中,老师的办公室离教室越来越远,到了大学,甚至除了课堂之外,学生不见得可以轻易地找到老师。随着所受教育的层级逐渐提高,反映出学生对老师的依赖程度逐次降低,而独立性渐增。 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下,很容易会产生对学生过于呵护的情形,使其依赖程度相对较高。举例来说,学生到学校上课,每一堂课老师的第一句话往往是「翻开书本第几页」,学生依照老师的指示翻开书本才知道当天要上的课程进度为何,其背后象征的是,学生并未有主动预习的习惯。紧接着,老师一点一滴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则被动地接受讲授的知识,换句话说,求知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依赖。此外,在升学制度下,一般父母亲往往只要求儿女把书读好即可,其它一切都是次要,这使得依赖性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被进一步地内化成为一种潜意识下的习惯,而很难自我察觉出来。 学生在求学、成长过程中被深入内化的依赖性,于进入社会工作之后,也依旧被带到工作的环境中。例如进了一家公司,便会很自然地认为「公司应该如何如何」、「主管应该如何如何」、「其它单位应该如何如何」等等,这样的想法代表着「别人应该把一切准备就绪,等着他去上班」。这就是一种明显的依赖性,同时,也容易延伸而成推卸责任的习惯,把一切的麻烦、不如意归咎到公司、主管、其它单位。 事实上,即使是在一家制度不够健全、管理不完善的公司当中,有独立人格特质者仍旧可以有不错的表现,并不会因为公司的制度差、障碍多而完全无法工作,反而会积极地设法解决问、排除障碍。至于没有独立人格者,则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由其它人来掌握,遇到好的环境、好的主管,或许还是可以勉强胜任,但只能说是运气好。一旦运气平平,很可能就一事无成。 人格的独立或依赖,反映在工作态度上有着极大的差异。个人在组织当中与其它成员的相对关系,可分为对主管、对部属、对其他单位等三个面向.- 2 -. (如图)。在与其它单位的互动方面,缺乏独立人格特质者,遇到问题很容易怪罪其它单位;把事情交给其它单位之后,随即松手不管。如果是具有独立人格特质的人,则会考量其它配合单位当下的工作状况,甚至是该单位的特质、习性。并且随时思考、注意周遭的相关事物,以预先防范问题的发生。 再就对主管的关系来讲,缺乏独立人格者一旦一件事情未做好,很可能怪罪主管未交代清楚;或是自己的看法与主管相左,却不愿积极地寻求讨论,等到错误的结果产生之后,将责任归咎到主管身上。事实上,在组织当中永远无法找到完美的主管,加上人与人之间的言语沟通也无法达到百分之百的传达效果。因此,具有独立人格特质者,会主动地把主管所交代的事项了解透彻,不清楚时也会主动再询问主管。意见与主管不同时,则设法沟通,甚至掌握主管的优点与弱点,而调整自己来与主管做更充分的配合。 至于对待部属方面,一名缺乏独立人格的主管,会倾向于把责任往外推卸,怪罪部属办事不力,或是其它单位配合不佳等等;具有独立人格的主管,则会依照部属的能力与特质,而针对同样的交办事项采取不同的方式,以求部属充分了解,遇到较为资浅的部属,有时候甚至在执行的初始阶段会亲自带领部属去做,而执行过程中,视察进度与状况的频度也会跟着提高。 具有独立人格的主管,会以经营一个部门的态度来带领、辅导部属,力求部属能力的提升。但假使经过努力之后,果真还是有部分的部属无法进入状况,也会不惜考虑撤换人员,而不会因循苟且。因此,具有独立人格的主管,在责任感的驱使下,即使部属的素质较差、资历较浅,虽然在带领部门时会较为辛苦,但工作绩效仍不会太差。 相反地,缺乏独立人格的主管就像依赖性太强的学生一般,认为公司理应将完成工作所需的一切必要条件准备好,把人员训练好交到他手上,他本 身则只负责将工作传达给部属去执行。至于执行的成效如何,却不会主动追踪、关切。一旦工作绩效不彰,又往往以部属素质太差作为搪塞之辞。 组织的结构本身即并非完美,每个成员都处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且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不同,也多少都存有些许不足之处。基层主管在带领基层人员时,通常会将工作内容与方法详细地说明,并且时时在一旁指导。但越到组织的高层,主管指示工作的方式就越简单,经常只是提示方向与重点,此时,如果个人在基层阶段养成的依赖习惯不改,将因缺乏独立运作的能力而很难把工作做好。 缺乏独立人格特质的人,不仅难成气候,在工作上也不容易带领其成长,当工作不力时,往往怪罪他人、自认无辜,因此,主管在用人时,应特别注重其是否具备一定程度的独立人格特质;在识人方面,也可以透过其看待责任的归属情形着手,一味推卸责任,或是完全揽在己身都不好。此外,主管本身也应时时自我检讨,了解本身的独立人格特质有几分,检视是否有障碍留存在脑海中。 第二章 衡量个人成熟度的四个指针 我们经常会说一个人「够不够成熟」、「火候深不深」,但到底怎样才算是「够成熟」、「有火候」呢,这是一个相当难以评量的问题,因为成熟、火候只能以意会,而没有数字化的指针可以衡量,不像身高、体重一量便知。但是,一个人从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好不好、处事态度健不健康,到能否正确地决断事物等等,都与其成熟度有关。因此,如何衡量一个人(包括自己)的成熟度,是一件重要的事。对此,我认为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评量。 一、单面向V.S.多面向 .- 4 -.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对于周遭事物的考量,最先大多只能专注于一件事物,然后逐渐进展到能够同时兼顾多种事物。大部分人都曾看过这样的现象,一个小孩子在餐桌上伸手要夹较远处的菜时,经常会不经意地碰翻了靠近自己身前的杯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小孩子想要伸手穿过杯子去夹菜时,脑海中便只专注于要去夹的这盘菜,而无视于杯子的存在,因此很容易就把杯子碰翻了。随着年龄渐长,小孩逐渐学会同时注意到二件、三件不同的事物之后,这种现象发生的机会也跟着降低。 在工作能力的培养上,也常见类似的情况。有些人总是习惯于单点思考,在考量一件事物时,往往只能注意到其中的一个单点,而无法同时顾及周遭相关的事物,使得思考、决断的品质相当低落,挂一漏万。而一个成熟、有火候的人,则会把各种相关的事物一起纳进来做整体的考量,例如,思考这件事情如果这样做,其它相关的事物会产生什么连带的变化;或是如果在另一个部分做出哪些配合,可以是整体效果更好等等,如此同时考量多重不同面向,所做出来判断决策的品质也会较佳。如果一个人能同时兼顾到更多相关的面向,则我们可以说这个人越成熟、火候越深。 二、有形V.S.无形 人在判断外界事物的价值时,只有先意识到事物的存在,才有可能进一步体认到它的价值。有些事物是有形的,只要看到、听到,就能意识到它的存在;但无形的事物却看不到、听不到,只能靠着「想象」来感知它的存在。一个人如果只能用眼睛、耳朵来意识事物的存在,而无法用想象、体会的方式来感知事物,便无法体认到无形事物所具有的价值。然而,无形事物所能产生的价值,却永远大于有形的事物,因此,一个人从只能看到有形价值,进一步到能够体认无形价值的存在,便反映出这个人的成熟度与火候。 举个例子来说,一般人就业时,所获得的薪资是有形的,工作的学习成长环境却是无形的,而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能带给个人能力更大的成长,与更好的发挥,个人得到的成就也因此更高,所以其价值远高于有形的薪资。但许多人在选择工作时,却看不到这些无形的价值,于是往往只单凭眼前薪资的些微差距就做出决定;越是成熟的人,则越能够认知到学习环境的重要性,而会选择好的环境以谋求更大的无形价值。 三、短期V.S.长期 耕耘与收获之间,通常会牵涉到时间长短的问题。有些事物在投入之后,很快就能得到回收,不过,其效益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暂,效益反映结束之后,必须再次投入,才能再产生效益。另外也有一些事物是需要长期的耕耘,而且在短期内不见得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但是,其效益却是源远流长地延续发酵,且时间越久,产生效益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得到的整体成效也会因此百倍于短期效益。 但投入之后可以马上回收,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件相当诱人的事情,许多人都会被此吸引,因此在思考与决策上便容易倾向于注重眼前立即的效益,却未能重视、或没有耐性从事长期的耕耘,形成所谓的「短视」。而一个成熟的人,则能够忍受短期效益不明显的现象,而选择长期耕耘,追求长远的效益,我们说一个人「有远见」,意思便在于此。因此,我们从一个人对于事物的判断与决策上,是偏向于只求短期效益,或是懂得追求长期效益,便可以衡量出这个人的成熟度如何。 四、相对V.S.绝对 世界上所有事物几乎可以说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比方说,好与坏便是相对比较之下所得到的结果,当我们说一件事物是「好的」,指的是「与另一事物比较之后,相对的好」,而非「绝对的好」。换句话说,好与坏之间,并非100分与,分的截然二分。「好」有可能70分的好,也可能是90分的好;「坏」则可能是59分的坏,或20分的坏。 但一个不成熟的人,会习惯于用绝对性的角度来判断事物,只有「好」与「坏」的绝对二分法。在这种情形下,由于缺乏相对比较的判别标准,因此无法分辨出真正的好与坏,也不知道好有多好,坏有多坏,而一个成熟的人,对于事物则懂得用相对的逻辑来看待,而拥有较精准的判断力。 综合上述四个指针,当我们在判断一个人的成熟度时,可以从他的行事作风来观察其思考、决断一件事物时,是否能经常兼顾到多个面向、是否能看到无形的价值、是否注重长远的效益,以及对事物的判断是否能用相对的逻辑,藉此来衡量。因此,一个人的成熟度够不够、火候深不深,就看他对于上述事物养成多深的认知,以及多牢固的习惯。 .- 6 -. 第三章 态度决定你的胜负-新生代应有的职场竞争力 新鲜人要强化职场的竞争力,必须具备以下4个职场工作精神:「态度决定胜负」、「赢20,做老大」、「35岁开花」、「不误正业成功学」,才能于职涯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且,赢在起跑点很重要,可是不要输在最后一点,更是成功的基本条件。 即将进入职场的「草莓族」,他们正是成长于信息充斥与媒体爆炸的90年代,受到90年代社会环境的感染,让这些草莓族在大量攫取信息之余,不但生活步调快速,更向往能如同许多科技新贵一般,在一夜间致富。但职场的现实,果真能让只要具有1、2项创意的社会新鲜人,可以在2、3年间达成拥有数亿资产的美梦吗, 信息充斥对这个新社会来说,有好有坏。好处是每个人能快速学习与取得大量信息,坏处是信息取得速度快与数量多后,许多人都没有时间好好的消化。另外,也因为步调加快,大多数人就失去了耐心,但90年代经济快速成长与信息爆炸的时代,在2000年经济泡沫化,让世界开始回归正常。 认清自己、认清环境别把常识当知识 要想在职业的生涯发展上获得成功,新鲜人要先认清自己,认清环境后,再用对的方法,使自己的能力增强。 职涯中讲求的是实力与能力,新鲜人刚进入职场后,因为在短期内吸收到很多信息,会误以为自己懂很多,但因为没有时间消化与演练,懂很多并不等于有这方面的能力,特别是一个刚入行的年轻人,可能前2年所学到的都是该行的常识,却因为误把常识当知识,以致志得意满,停止学习的脚步,这么一来,只能学到一招半式,此时只要再来一位新人,被稍加训练后,很可能可以轻易的将其取代。 掌握知识才能立于不败 要在职涯中立于不败之地,创造个人难以被取代的价值,先决的条件就是要能掌握知识。 特别是近年来因信息传播工具的发达,使得知识变成常识的速度加快,少数人寡占某项知识的时间随着缩短,且个人独立创造知识的难度也加高,选择好的企业,融入这个企业的文化与环境,在集体激荡之下加速获得知识,且共同创造知识,将是个人维持竞争力的关键。 新鲜人究竟要如何具有职场的竞争力,可以用「态度决胜负」、「赢20,做老大」、「35岁开花」、「不误正业成功学」这 4句话来加以说明: ,态度决定胜负 新鲜人在进入职涯之初,最重要的就是态度要正确,不是来潇洒走一回。 ,赢20,当老大 在进入一个领域后,对这个领域如果只懂八成,那也只是掌握住这个领域中的常识,只有超过八成后的20,,才是知识,想要赢别人,就要赢最后的20,,如果误把学到的常识就当作知识,就志得意满,就不会成功。(可参考 「知识与常识」 ) ,35岁开花 则是说进入职场,最少要练10年的苦工,才能看到花开,才能尝试独立,发挥10年所练的工夫,至于要看到「结果」,则还需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8 -. 能在45岁看到「结果」,已经相当不错,只是现代人多半没有耐心,10年才能看到开花,是许多人没有办法忍受的,但无论世界变动如何的快速,有些东西的自然率,是无法被改变的,要长成厚实的巨木,总是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而一夕间就能发芽成长的豆芽,自然是相当脆弱的。 ,不务正业成功学 花了10年,累积所需要的专业领域后,要想突破与创新,就要靠异业的知识,并能与自己的专业融合,而产生新的创意或突破,如果说专业是朵「红花」,异业的知识,就是是陪衬红花的绿叶,有了绿业,才能衬托出红花的美。至于吸收异业知识,所花费的时间配置,往往需随着进入职场的时间长短,而有所不同,在刚进入职场时,因为要形成对专业领域的深度,9 成5的时间投要投注在专业上,等到本业渐渐累积,可能只要花9成或 8成5的时间在专业上,投入专业的时间最低也不能低于8成,因为异业的知识,终究只是要让本业突破的催化剂,绝不能喧宾夺主。 世界变动的脚步很快,商机也四处浮现,迅速致富成为许多人追求的梦想,但在个人职业生涯上,要成为最后的赢家,需避免输在最后一点,陷入「白头宫女话当年」的窘境,才是最重要的。机会是给有实力的人,「培养实力、等待机会」是最基本的赢家法则。 想要成功就要培养竞争力,而竞争力中最重要的则包括学习能力、执行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其中专业知识的学习最简单,学习能力的学习则得个人资质及学习方法的运用。这一点年轻人得从环境中、经验中多多学习。 第四章 压力管理 科技产业由于变化快速、竞争激烈,工作环境也因而充满高度压力。由于压力通常让人感到不舒服,因而使得人们遇到压力时,很容易就产生抗拒、甚至逃避的心理。但抗拒、逃避并不能真正解除压力,唯有思索压力产生的原因,从压力产生的根源着手,才能有效地纾解压力,不受压力所摆布。 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压力可说无所不在。刚换一个新的工作,对新的环境与工作内容不熟悉而感受到压力;学生考试前,因为无法预知会遇到何种形式的考题,即使准备再充分还是多少会感受到压力;有些人第一次出国,会担心赶不上飞机而提早许多时间到机场等候,这也是压力。另一方面,业绩目标无法达成、担心实力不如对手、家人有问题无法解决、经济状况不佳等等,免不了也会产生压力。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下产生的压力,其实都有一个相同的特质,就是当一个人碰到一件事而感觉到「我不会」、「我不熟悉」或是「我不确定」时,就会感受到压力。 既然压力的来源是本身对事物的不熟悉、不确定感,或是对于目标的达成感到力有未逮所致,那么,纾解压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便是去了解、掌握状况,并且设法提升本身的能力。一旦「会了」、「熟了」、「清楚了」,压力自然就会减低、消除,可见压力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逃避之所以不能纾解压力,则是因为本身的能力并未提升,使得既有的压力依旧存在,强度也未减弱。 由此观之,压力也可视为一种侦测器,用以测试一个人的能力。同样一件事情,对不同的人产生的压力大小也不同,能力较强者,感受到的压力便较弱。一个人能够负荷的压力强度,也因此反映出他的能力高低或对事物的熟悉度。压力的存在,代表欲达到的标准高于实际情况,而压力的消除,代表能力较先前提升。 反过来说,一个人一旦感受不到压力的存在,不但并不可喜,反而要特别小心。因为这表示在能力提升与个人成长上,少了一股相当重要的动力来源,这样的环境虽然安逸,但是却无助于成长。就此而言,压力的存在有其正面意义,人不应该害怕、排斥压力。 .- 10 -. 从组织的角度来看,既然个人感受到的压力强度与能力、熟悉度有关,那么,在工作场合当中产生的压力就不至于真的把一个人压垮。即使压力大到个人无法承受,也还有能力较强的主管可提供协助,此压力对他而言相对较轻。如此拾级而上,倘若到了总经理、董事长处仍无法解决,便只能克服多少困难算多少。事实上,压力的产生与纾解并非全有与全无,而是渐进式地增加或减轻。在寻找解决方法的同时,个人的能力也随之提升,相对地,压力便减轻了,这代表一种改善与进步。了解压力的本质之后,在面临压力时,就不致慌了方寸、乱了手脚,也只有想不开的人才会被压力压垮。 个人纾解压力的方法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在心里层面上,应该以平常心来看待压力,如前文所述,压力的存在是正常现象,并非一种负面的状况,而且生活、工作之中,压力无所不在。对于一个积极进取的人而言,面对压力时可以自问,「如果没做成又如何,」这样的想法并非找借口,而是一种有效纾解压力的方式。但如果本身个性较容易趋向于逃避,则应该要求自己以较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告诉自己,适度的压力能够帮助自我成长。另一方面,也要随时切记,压力过大时要寻求主管的协助,不要意图一个人就把所有压力承担下来。 主管则除了要了解压力的成因,藉以帮助员工调适之外,同时也应该了解个别员工的性格,以及压力同时也兼具帮助个人成长的作用。遇到员工前来寻求支持时,能够适度地拿捏协助员工的方式与程度,藉以避免部分较消极的员工养成只要一遇到压力,便将之转移给主管解决的习惯。 年轻的员工由于工作、社会阅历较浅,因此更加容易产生压力,此时应该积极地练习如何克服压力,在此过程中,也加速了个人能力的成长,胜任既有的工作职掌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职位上的提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时候也可以适时地给予自己适当的压力,来帮助自己成长。此时必须切记的是,帮助成长才是真正的目的,以避免自己一味地设定过于高远的目标,陷入过大的压力而得到反效果。 公司往往会设计制度来帮助个人的压力管理,即日周月报制度与自我成长衡量。透过日周月报的过程,让员工学习整理分析的方法,培养规划分析的能力,并藉此从工作中寻找可改善之处,以提升其专业程度。只要能力不断提升,既有的压力便会不断减轻。尽管还是会有新的压力产生,但因为员工的能力不断提升的情形,新的压力同样可以被逐步减轻。 至于自我成长衡量(如绩效考核),则是让员工定期地比较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感知到过去曾经带来压力的事情,如今已经可以应付自如了,而从中感受到成长的收获与喜悦。 第五章 观念改变是突破现状的关键 在一般人的认知中,改变,往往必须是显而易见地,是具像地。大多数人习惯以视觉作为观察外界事物的凭借,在看到有形的改变之后,才能清楚感知变化的发生。但是,真正会造成重大影响的改变,往往是无形的。所谓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其带来的冲击力量之所以可怕,便在于它代表一种知识、观念上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从表面上是不易察觉地。 观念的改变是抽象的,但不同的观念推演之后,产生的差异却很大。对一家公司的基本定位而言,有时必须跟随时空环境的变迁而调整,这其中的.- 12 -. 改变从表面上同样很难立即察觉,但对公司的营运发展却有深远的影响,铁路大亨的兴衰故事便是相当好的例子。当速度更快的航空运输,以及灵活度更高的公路运输兴起之后,铁路大亨依旧自我定位在铁路业,并未随竞争情势的改变而重新定位,跨向新领域,终致没落。如果铁路大亨调整定位为「运输业」,并跟着改变经营观念,其结局可能会较为乐观。 过去多年来,台湾联强一直定位在信息、通讯、电子组件的通路商,从几年前开始,却已经朝向「通路经营运作的服务提供者」调整,表面上却很难看出来。这两种定位之间,存在观念上的根本差异,并影响台湾联强未来的发展空间大小。 台湾联强若还是定位在信息、通讯、电子组件通路商,在此一领域持续拓展的方式,不外乎继续提升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并且朝向海外市场发展,寻找更大的空间。即便如此,发展空间依旧有其局限。 然而,台湾联强过去为了发展信息通路,而建立起高效率的通路运作机制,包括区域管理的方法、物流运作管理的能力与制度、快速维修体系等等,这些机制也都有相关的计算机系统搭配运作。因应大量的客户数与产品别,台湾联强也领悟出库存管理、帐款管理、征信作业等各种专业知识。这些知识与制度,以及运作上的know how,对于各行各业的通路而言,无论是邮购、传销、便利商店、超市、大卖场等等,都是管用的。 由于所有通路的核心要素是相通的,那么,台湾联强可以凭借过去建立起来的通路机制跨向其它领域。相对地,许多行业都有了解该领域的专家,但普遍缺乏通路运作机制,而这恰好是台湾联强最擅长的部分。因此,今天的台湾联强不再只是信息、通讯、电子组件的通路商,而是通路管理运作的服务提供者,许多领域台湾联强都能够跨足,发展空间因此扩大。而这一切都是导因于一个观念上的改变。 经营上的观念转变,会影响一家公司的发展空间;而个人看待主管态度的不同,则关系到个人的工作绩效与自我成长。在传统的观念里,大部分的员工都将主管视为管理者,关系到本身的考核、升迁与薪资。从此一观念延伸而出的心态,便是认为在主管眼前,凡事都得多注意一些,并且尽可能隐藏本身的缺点与不足。其实,每个人都并非完美,都有需要改善的缺点;每个人也都是处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在能力上自然也有不足之处。因此,个 人存在缺点与不足,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一味地掩盖本身的缺点,不让主管清楚看到问题所在,反而使得自己失去获得帮助的机会,进而影响工作绩效。 如果在观念上略做改变,将主管视为自己工作、成长上的顾问,则将对本身的工作与成长带来相当大的帮助。主管的工作经验通常比较深厚,加上负责的业务领域范围较大,相对地看待事情的眼光也比较宽广。部属若能打开自己的心胸,不避讳把自己工作上遭遇的困难、成长上碰到的瓶颈,坦然告诉主管,当能获得一定程度的帮助。 在组织当中,每个层级的成员都有更高一层的主管可供咨询,当作自己的顾问。即使是总经理,同样也有主管,亦即董事会。董事会的成员来自不同背景,各自拥有丰富的经验与国际观,总经理提案到董事会的同时,也能将其视为咨询对象,以获取宝贵的建议。由此可知,看待主管扮演之角色的观念的改变,对个人在工作与成长带来的帮助,竟有如此之大~ 突破「自然律限制」的思维 组织的运作当中,许多事物都会被「自然律」所支配,如果一切顺其自然的话,将因此衍生出许多困扰。因此,认清自然律的存在,用正确的观念去看待,或用正确的方法去改善,将可减少许多管理上的问题。以下便是几个在组织运作中经常存在的自然律,以及正确的因应态度与方法。 案例一、组织人力的金字塔结构 组织的人力结构是金字塔型(如图一),并由相对资深者带领相对资浅者,用简单的话说,是八岁的带领五岁的、十岁的带领八岁的、十五岁的带领十岁的。就理想状况而言,若直接由十五岁的带领五岁的,效果自然最好,但组织中没有那么多十五岁的成员,因此这是不太可能的事。由八岁的带领五岁的,自然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而处在不理想的状态。 .- 14 -. 此一自然律很容易衍生出一些组织管理上的问题。由于一般人对主管都有一种反射性的认知,认为「主管的能力既然较强,那么,自己不懂的事,主管必然都要懂,否则就不足以担任主管」,因此对其主管产生过度的期待,一旦遇到主管处事不尽完美的时候,容易反过来否定主管。但实际情况却是,主管的能力是「相对」较强,只比部属「多懂一些」而已,而并非「什么都懂」。 假使能够认清此一自然律,每个人都认知到主管是相对资深,而非万能,则对主管就会有某种程度的包容,减少不必要的抱怨与摩擦。认知之外,就中、高阶主管而言,则应该往下关注到二个层级的成员,亦即由十岁的协助八岁的来带五岁的,如此可进一步减少此一自然律带来的问题。 除此之外,图一也可以帮助我们解读组织层层之间的诸多现象,应用范围相当广泛。事实上,许多经营管理的观念都可以化为简单明了的图形,透过图形把事情解构出来,让问题的核心具像化,如此一来,对问题的掌控力加强,解决问题的成功率与信心也可大为提高,以下各案例均是如此。 案例二、成长的S型曲线 个人能力的提升也受到自然律支配。在理想状况下,个人能力应该随着时间不断提升,但实际上,能力提升与时间并非成直线关系,而是呈现,型曲线(如图二),当个人能力提升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出现一段成长趋缓、甚至几近水平的时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才会再出现另一波成长。 其原因在于能力的形成有一定的过程,必须透过不断学习、练习,直到能够运用自如的程度,才能算是真正具有某些能力,而这样的过程非经过一定的时间不可。又因为能力的成长,是越高的能力难度也越高,因此,能力 越到更高的层次,平缓期持续的时间也越长。 如果不能了解此一自然律,很可能自我成长到一定阶段,进入平缓期的时候,会误以为自己已经付出努力却依旧在原地踏步,结果对组织、主管心生怨怼,或是划地自限,使得能力永远无法进一步提升,形成难以突破的瓶颈。对于此一自然律,首先要能充分认知,知道能力成长并非直线,而是,型曲线的型态,才能以健康的心态来因应成长平缓的时期。 那么,如何缩短平缓期持续的时间呢,关键在于随时「扩大」现有工作之相关事物的积极学习,在既有工作上的领域、认知不断加深的同时,也逐步扩大了解范围的广度,这个广度可能就是下一波成长所需具备的知识。藉由在前一个波段的成长当中,便提前为下一个波段的成长预作准备,如此便能缩短平缓期的时间,使得成长速度加快。简言之,就是「七分为今天,三分为将来」的意思。 此外,藉由工具与制度的帮助,缩短摸索的阶段,加速达到熟练、精通的程度;以及针对工作内容,透过正确的方法进行高频度的整理分析,都能使实质成长的速度加快。反之,如果在进入平缓期之后才发现要培养新的能力、学习新的知识,或是在成长过程中并未透过适当、正确的方法,而仅仅依赖个人自然领悟的话,势必得花相对较长的时间,才能有所突破。 除了个人能力之外,薪资的提升是相对于能力而言,因此也同样具有S型曲线的特性。另外,公司的成长也具有同样特性。就公司业绩成长而言,经过一段时间默默地准备,打好基础之后,业绩可望出现一波成长期;随后遭遇到成长趋缓的时期,于是再进行另一次的准备与布局,藉以造就另一次的成长期。 .- 16 -. 公司的成长要突破自然律的限制,那么,在冲刺业绩的同时,也要保留另一部份的人力与资源,从事下一波成长之前的准备工作,先行打好新的基础。由于新的业务必须经过二至三年的酝酿、规划、耕耘,才能成熟、起飞,而新业务是公司将来持续成长的动力来源,因此必须七分资源为今日的业绩,三分资源则为将来扎根。 公司业绩成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两方面,亦即产品与客户。由于每样产品带来的业绩成长都会有停滞期,因此,公司会发展出多产品、多领域的经营策略。如果每一种产品、每一个领域的成长停滞期出现的时间不同步,那么,公司的整体业绩便可以维持相对稳定的成长。又由于每一种新产品的开发都需要一段推广期,新领域的拓展也需要一段时间开发客户、布建通路,因此,在成长的同时,必须同步进行相关的准备动作,酝酿另一股未来成长的能量。 案例三、人力素质的常态分布 再就人力素质而言,整个就业市场的所有人力资源当中,素质好、态度积极者有之,素质差、态度消极者亦有之,但大多数人都属于中等,而呈现常态分布(如图三)。公司在招募新人时,透过面试的过程,已经先行过滤掉素质最差者,接着透过不断的训练、改进,使其能力提升,整个人力素质分布曲线会向右移动,虽然仍无法完全达到最理想的状态,但整体平均素质已有所提升,此时,无论就人员的资质、经验、能力或是积极度而言,依旧呈现常态分布。这是另一种自然律。 由于组织具有中等素质的成员占大多数的现象,因此,组织运作的设计必须针对此一现象加以考量,而不能太过理想化地假设每一个成员都非常地积极、素质也都是顶尖。当主管在推动一个新的制度或作法时,也必须认知 到不同的成员,其配合度会有所差异,而采取有效的配套措施。 案例四、交接 另一个常见的自然律,发生在事物交替的过程(如图四)。以工作的交接为例,理想状况是新接任者能够立即上手,旧任者能立即将职务卸下。但就实际情况而言,交接是一个期间,而非一个时间点,必须经过一段过渡时期,新接任者才能逐渐进入状况。如果不能认知此一限制,便很容易在一项职务在交接的过渡期间,形成无人过问的空窗期。 要缩短交接过程所需的时间,则必须将日常的运作于以制度化、系统化。如此一来,交接的过程便可以较为顺利,过渡期也可缩短。 案例五、前置期 当主管交办部属执行一项工作,或是要求其它单位配合时,有时候会以为要对方「立即」进行。但实际上,任何事项在起始阶段,都需要一段前置时间以作为热身或准备之后,才能真正进入状况(如图五)。前置时间的长短不一,端视该事项的性质而定。前置期较长者,往往比较容易被认知到,但如果前置期较短,便很容易被忽略。如果缺乏此项认知,便很容易产生沟通上的误解,或是对于执行状况产生误判。 .- 18 -. 例如,产品经理引进一项很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时,因为看好该产品会大卖,因此认为应该立即大量进货,此时却忽略了前置期的存在(在这个例子中,前置期指的是新产品在市场上推广所需的时间),造成进货数量的误判。 事实上,任何一项新产品,即使市场潜力再雄厚,都必须经过推广,将讯息传递给客户、获得客户认同之后,订单才会陆陆续续地进来。在这样的认知下,产品经理引进新产品时,应该注意拿捏产品推广期应有的时间表,推估销售数量的成长变化,然后再做出适当的进货规划。 同样地,在产品退出市场的过程中,也并非一下子就全面下市,而是需要一段适当的时间,逐渐地淡出市场。这段时间,便相当于产品下市的前置期。 总结来说,组织的运作必然受到许多自然律的支配与限制,使得实际的运作很难真正达到完美理想的境界。但面对这些自然律并非采取无为而治的态度,任其摆布,而是应该充分地认知其存在,以避免产生运作上的问题,作任何决定时,也应该将自然律的因素考量进去。在认清自然律的限制之后,也能够进一步思考克服的方法,突破其限制。 第六章 能力的内涵 当我们谈论到一个人的「能力」时,一般人通常认为这是指个人在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而言,因此,在追求能力的成长时,也只专注于专业知识的不断吸收与提升。但是,我们常会发现,两个专业知识水平相当的人去处理、执行相同的事物,产生的结果与成效却往往并不一样;甚至有些专业知识相对较低的人,其处理起事物来反而得到比较好的结果,为什么会如此呢, 仔细分析「能力」的内涵,其实包含了三大部分,「专业知识」固然是其中之一,但除此之外,还包括执行、处理事物的方法与经验(即「执行能力」);以及学习、反省检讨的能力(即「学习能力」)。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成事,并且不断提升精进的基本条件。 「执行能力」牵涉的层面相当广泛且细腻。首先,要能掌握不同事物间的轻重缓急,要懂得阶段性、循序渐进推展的道理;执行事物时,必然会产生与其它人沟通协调的需要,因此沟通技巧与方法不可或缺;事物的推展不可能靠一个人就能完成,必须懂得宣导的技巧与方法,并且知道如何把一群人组织起来,分工合作将一件事物「做出来」;由于执行事物必然牵涉到「人」,所以对于人的行为模式与心理特质的认知也很重要…等等。诸如上述种种,都属于「执行能力」的范畴。 至于「学习能力」,则是专业知识、执行能力两方面能否精进的关键所在,可谓个人能力的基础源头。学习能力除了包含态度上是否有心要学,以及是否懂得正确学习方法之外,一般人很容易忽略的一点是,持续地自我反省检讨也是个人学习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不能时时自我反省检讨,学习的成效便大打折扣。 个人能力的成长,必须上述三方面均衡发展,不可偏废。有些人专业知.- 20 -. 识非常丰富专精,谈起事来头头是道,但到了实际执行时,得到的结果却是奇差无比。事实上,只有专业知识而缺乏执行能力,并不足以成事,所有谈论的事物即使再理想,也都只是空中楼阁。没办法执行落实以得到最后结果的话,丝毫没有价值可言。 反过来说,如果执行能力很强,但是缺乏专业知识的话,则因为无法正确地分辨、判断事物,而很容易导致把事物执行到错误的方向去。虽然最后还是把事情做出来了,但是却没有把事情做「对」,这种情况同样无法产生好的结果。 专业知识、执行能力、学习能力是能力的三大部分,一个人必须这三者兼具才可以称得上是「有能力」。学习能力是个人能力的基础;具有专业知识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避免走错方向;而执行能力强,才能让事物产生结果与价值来。一个人也唯有三者同时注重、均衡发展,其能力才可真正地提升。 第七章 能力养成的五个等级 在工作或生活当中,我们不断地在学习各种事物或技能,而随着对同一件事物运作得更熟练、了解得更透彻、应用得更广泛,一个人的能力也跟着逐步提升。如果仔细分析一个人在某一领域的学习成长过程,则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反映出来的能力高低,大致可以分为五个等级,我分别称之为:不会、会、熟、精、通。 当我们接触到一件新的事物时,因为没有人是天生就会的,所以必定是从「不会」的阶段开始。透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基本的方法与步骤,于是学「会」了这件事。「会」的标准其实不高,只要一件事情做得出来就算是「会」,但可能要花太多时间而没有效率,且做出来的品质也可能只有六十分低空飞过,勉强及格。很多事物我们经常只学到这个阶段,如果这是生活中休闲娱乐方面的技能,自然也足够了;但如果是工作上的能力,由于企业竞争讲求的是优劣高下之分,并非及格就好,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比别人差一分就居于劣势。因此,能力光是停留在「会」的阶段,显然不足以在职场竞争中留存下来。 学会了一件事物之后,透过反复不断的操作练习,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进步到可以把这件事做得很有效率、做得很好,则能够称之为「熟」。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能力上达到「熟」的等级,代表着他能够在效率与品质这两方面,同时达到一定标准的要求,对事物的运作与执行滚瓜烂「熟」。一个人的能力到达这个等级时,大抵能在既有的工作岗位上,表现得中规中矩,还算称职。 许多人在某一方面的能力达到「熟」的程度之后,很容易会陷入一个盲点,即认为自己对这件事情已经熟透了,难道这还不够吗,然而,「熟」充其量也只是在依样画葫芦,只不过画得又快又好罢了,但对于事物的了解却不见得透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旦稍有变化,很可能就无从下手。一个人的能力若一直停留于此,往往成为所谓的「万年科员」,数十年如一日地做着同样层级的事;也很可能因为客观环境改变,既有的能力不再有用,而必须从头学习一项新的能力。 .- 22 -. 「熟」的往上一个等级是「精」,在职场上,唯有达到这个等级的能力,才有资格在一家公司当中,担任基层主管到中级主管的职位。要提升到「精」有一个先决条件,即要对于所从事的工作能够有「深度」的了解。 而一个人唯有具备「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且习惯性地运用「系统性的分析」与「结构性的思考逻辑」,才有可能对于事物产生彻底而深度的了解。经由对事物深度的了解,便能够主动、独立地改善事物,具有这样的能力才可称之为「精」。 因此,一个人要从「熟」提升到「精」,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不仅要知道如何做,还要进一步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藉以掌握每一个运作背后的道理与根源所在,如此才有可能找出当中不够完善之处,加以改善;遇到变化的时候,也能够知道如何因应。 从「精」到「通」,则是一个较为漫长、难度较高的过程。就工作上而言,一个人能力要提升到「通」的等级,必须在同一个领域中,经历过两种类型以上的事物,在「精」于不同类型的事物之后,比较分析不同类型之间的差异,加以去异求同,而在面对此一行业内的其它新事物时,便能够驾轻就熟地因应。一个人的能力提升至此,可称之为「通」,也就是融会贯「通」的意思。 举例来说,在「信息通路」这个领域中存在各种不同类型的通路,例如,一般门市、大型卖场…等等,而且同一类型通路在不同地区的经营诀窍也会有差异。一个人若从北部「门市通路」的经营开始学习,达到「精」的程度之后,进一步学习中、南部「门市通路」的经营,并且也提升到「精」,则我们可以说此人对于国内信息「门市通路」的经营已经「通」了,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如果继续学习大型卖场等通路型态的经营,则有可能进一步成为「信息通路」的专家。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后对于任何一种没接触过的信息通路,便能够结构性、系统性地去了解,掌握其特质,以及与其它通路的异同之处,如此就能成功地经营此一新的通路。 当然,学习的脚步并非就此停止。如果在成为信息通路的专家之后,还能到海外的信息通路开疆拓土,或是跨足学习国内通讯通路的经营,则有机 会成为国际的信息通路专家,或是国内的,,通路专家。经过越多种通路的历练,比较更多类型之间的异同,则在通路这个领域之中,就更能融会贯通。 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对于一件事物从「不会」到「会」,再到「熟」,进而提升到「精」、「通」,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即使已经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也还有更大、更多的领域等着去学习,没有尽头。而每一次等级的提升,都有更多不同的条件必须具备,而非随着时间的进展就能自然地升级;而且,越往高的等级,其升级所需的学习过程也越为漫长。 因此,一个人的能力可以提升到哪一个等级,是否会在中途便停止了,端视此人是否清楚认知到此一能力提升的过程与所需条件,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动力与耐心去学习。 第八章 职涯成长的认知与突破 工作生涯的成长过程,与一个人的求学过程颇有相似之处。求学过程中,必须从小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与方法,并且打好基础,就像小学的加减乘除、中学的代数,到大学的微积分,循序渐进地学习更高深的知识,如果基础没打好,将无法顺利升学。职涯成长过程亦雷同,工作能力的成长与职位的提升均有一定的条件。 .- 24 -. 职涯成长的特性,在于职位的提升或能力的增长并非与时间成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型曲线(如图)。一名刚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工作的年轻人,在一家公司中从基层做起,针对其初接触的工作内容,从完全不懂到了解,接着熟悉工作内容而进入状况,此时尚不足以构成在工作职位上升级的条件,必须在熟练之后,进一步对工作内容的本质与意义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达到精通的程度,亦即对工作项目并非个别、单一地了解,而是通盘的掌握与贯通,其能力才得以明显升级,并反映在工作职位上的提升,担任基层主管。这段能力升级的过程,通常需要二至四年的时间。 升任为基层主管之后,必须统筹整个单位的资源,开始接触到领导与管理的工作性质,针对此一新的范畴,又必须重新学习,从不懂到了解,进而熟悉、运用自如,待达到贯通的程度,其能力才又再一次地升级,这个阶段需要的时间较长,通常约三至六年不等,视个人资质条件不同而有差异。随后,每个阶段升级之后,又会加入新的工作范畴,而必须重复同样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工作内容当中的新领域,从开始学习到熟悉运作的过程中,个人能力的提升幅度相当有限,反映在成长曲线上甚至几近水平,唯有在运作熟练之后,进一步达到灵活运用,并且能够融会贯通,能力方能明显提升,达到升级的条件。如果对工作内容仅仅止于熟练的程度而不能精通,则工作上稍遇变化,往往就不知所措,自然不足以担任主管,这是第一阶段最难突破的瓶颈,结果会演变成曲线(,)。许多组织中常见所谓的「万年科员」,便是如此而产生。 由于每个人的条件与素质不同,因此并非人人都能循着曲线(,)的途径逐步向上攀升,而停留在不同的层级。不过,透过正确的方法,还是可以使人突破限制,提升到更高的层级。一个组织能否营造出良好的成长环境,关键便在于是否能善用各种方法辅导员工,使其突破限制,达到更高的境界。 每个人都希望在工作生涯当中不断地学习、成长,俾使能力与职位有所提升,但往往会被许多无形的事物所羁绊,而本身却不自觉。因此,主管在辅导部属时,必须先助其发觉这些限制并加以去除,也就是说,辅导同仁并非只是告诉他一件事该如何做,而是要告诉他本身该去除的障碍为何。这些障碍往往便是阻碍一个人从熟练工作内容之后,进而达到精通程度的阻力。 阻碍一个人往更高层级提升的因素,最常见的有两种。首先是升上一个层次之后,一般人会希望奖赏自己,产生了休息的念头,失去学习成长的动力;或是到了高层之后,逐渐感到心满意足,因而停止了学习。这属于认知与持续力方面的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基础不够扎实。组织当中,任何一个职位都只是名称而已,重点在于坐上这个职位的人能否胜任,不能胜任的原因往往出在对基层工作的掌握不扎实、不精通,因而无法领导部属。然而,当上主管之后,由于工作性质改变,已无法回头去重新练习基层工作,结果不仅无法在能力与职位上继续提升,反因不适任而被撤换。因此,职涯的成长过程,并非反映在有形的头衔,而是实质的能力,且唯有实力够扎实,才能针对工作上被赋予的新功能,进行有效的学习。 职涯成长曲线还有另一特点,就是越往更高的层级,水平阶段持续的时间越长,从基层主管升上中级主管之后,往往需要长达五至十年的工夫,能力才能达到另一次的升级,而产生足够的条件升任为高阶主管。组织当中除了有「万年科员」之外,还会有「中年危机」,便是不能认知此项特点所导致。 中级主管担任多年却无法升职,而在中年时期衍生出许多想法,很可能认为公司不给他机会而另谋出路。对于这种人,高阶主管应先了解其实力够不够扎实,以及是否用对了方法、努力程度够不够、资质程度如何等因素,藉各种条件评估其是否足以升职,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此人就算换了工作环境,拥有更高的头衔,但能力水平还是一样,而更高的头衔不过是虚假的表象,其限制还是存在。因此,职涯成长到越高的阶段,越需要具备耐心。 .- 26 -. 一般而言,职涯的第一个十年通常是接受各种历练的阶段,第二个十年则是藉由先前打下的基础,加以应用发挥,同时独立性逐渐提高。约莫经过廿年之后,一个人才能累积足够的能量、能力与经验,得以独当一面。纵使一个人的资质极佳,学习速度较快,这段时间也无法压缩得太短,因为人的成长并非仅是知识的获取,还包括了心智的成熟与人生经验的累积,而这些都需要足够的时间。 到了中、高阶层之后,如何突破职涯成长上的瓶颈,透过月报制度,训练每一位员工整理分析的能力,越到组织高层,统筹的范围越大、得到讯息的频度与广度提升,相对地,花在例行性事务的时间越少,用于思考的时间则越多,此时,如何透过深度的思考以掌握各种现象的根源与共通性,是能否突破的关键。 在思考时,必须掌握住中立性的原则。人的思维与决策往往会产生偏离的情形,原因大多出在私心掺杂其间,例如业务部门与产品规划部门之间,基于立场与角度的不同,免不了产生许多冲突,此时若将双方的职位对调,其针对同一件事情的立场很可能与先前南辕北辙。因此,要突破职涯成长上的限制,必须要有中立的思考、客观持衡的思维,也就是要有开放的心胸,才能接收到各种不同面向的讯息,进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到了组织的高层,有时会面临到有些问题无法从既有的习惯与经验当中,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此时表示凭借工作内的经验已有所不足,而必须运用到异业知识。例如,A公司早期物流中心的运作常有出货错误的情形,为了减少其带来的损失,而努力提升运作的品质,即便如此,仍因有些情形是肇因于客户方面的问题,产生假性的出货短少所致,此问题便超出既有的运作经验,后来想到以录像来纪录出货过程,并且掌握到相关基本动作的要求,俾使录像存证能有效发挥作用,此一诀窍便是从拉斯维加斯的赌场管理方式中学来。 越到组织的高层,越要有能力运用各种既有运作以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要获得这些方法,就得在日常工作、生活当中,只要有机会遇到这些方法在其它领域被应用,便加以了解。这些知识可能存放在心中多年,但一旦遇到相关的问题,便会派上用场。 第九章 ,型沟通 良好的沟通是确保组织运作顺畅最重要的因素,沟通不良的原因,与一般人的沟通习惯有关。因此,排除个人沟通上的盲点是良好沟通的前提,不过,每个人的经验、能力均非完美,因此,还必须透过组织上的设计来弥补。 一般人针对本身了解的事情,往往认为其它人也自然会了解,于是在沟通时,只做出简单的陈述;另一方面,人们又常常自认对其他单位的运作方式相当熟悉,或认为提出的要求是轻而易举的事,而将其它的单位的运作简单化。这些都是沟通上的盲点,在这样的假设与习惯性的认知之下,很容易导致沟通不良,甚至徒增摩擦,形成不同部门间的鸿沟。 另一种常发生的情形则是,有些人对于本身看成重要的事情,认为其它单位也应该都知道其重要性,而必须主动地配合,于是并未主动进行沟通,提出配合的要求。要进行良好的沟通并不难,但必须破除上述盲点。 沟通的第一阶段,应是先使双方对于欲沟通的事项产生共同的认知,就像是通讯的双方必须先设定相同的通讯一般,否则将形同鸡同鸭讲。当己方主动与其它单位沟通之前,通常已针对该事项充分思考清楚,但对方接收到此一讯息的时间却不过短短数分钟,通常不能立即感受到事情的重要性与急迫性,因此,进行沟通时,必须假设对方并不了解事情的始末,同时学习陈述的技巧,将事情的背景、核心、目的与影响描述清楚,而非点到即止,.- 28 -. 或是见树不见林,尽说些枝微末节的事。 同样的语言描述,每个人的诠释都有差异,因此,当己方陈述完毕之后,还必须仔细地聆听对方的响应,由字里行间了解对方是否已充分掌握事情的内涵。又由于每个部门都不断检讨运作上的缺点,并寻求改善之道,因而所有的运作方法都不断地进行微调,透过听取对方的反应,也可了解对方的运作方法是否与己方先前所想象的模式相符,并视情况针对双方差异进行更详细的讨论,以获得共识。经过上述阶段之后,才真正进入问题本身的讨论。 然而,这样的认知只是一种理想状况,就实务上而言,由于每个人的经验、能力、习惯与领悟力都不同,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法也不同,这种情形很容易产生己方认为正确的事,对方却不见得如此,这是沟通上必然会面临的问题。又由于每个人的能力、领悟力都不是完美,双方相乘之后,落差就更大了。因此,必须透过组织上的设计来弥补此一先天上的缺陷,亦即「,型沟通」。 组织的金字塔结构中,最基层的人员通常资历最浅,相对地,各方面的能力普遍较差,当不同单位的两位基层人员进行沟通时,大部分的情况是无法达成共识,或是沟通之后,产生的结论并不理想。针对第一种情形,该名基层人员可有两种途径解决,一为再与对方的主管沟通,因对方主管经验、能力均较佳,可望因此得到满意的结论;如果仍未能达到目的,则可向己方主管报告,由己方主管出面沟通,因为沟通不成的原因可能是本身的表达能力不足,两位基层主管之间的沟通,达成共识的机会将比两位基层人员直接沟通来得高。如果基层主管之间仍无法获得解决,则必须再由更上一层的中级主管出面会商(如图一)。 就组织结构的正常情形而言,越往组织上层,主管的经验、能力也越佳, 当基层无法完成沟通的工作时,将解决问题的层次提升到较高阶的层级,便是「,型沟通」的优点,藉此可利用组织结构的特性,弥补因为个人经验、能力不足,所导致的不良沟通。 另一方面,若基层人员之间直接达成共识,并非立即就进入执行阶段,因为两位基层人员沟通产生的结论,很可能品质相当低,解决方法不理想。因此,当基层人员之间完成沟通、达成共识之后,双方均须将结论向各自的主管报告(如图二)。 此处隐含着一个重要的观念,亦即公司的一切作业均由基层人员实际执行,而基层人员是组织当中能力、经验最薄弱的层级,因此,整个部门的一切运作均须由主管充分掌控,基层员工并无进行决策的权力。至于各层级的主管之间沟通所达成的共识,何时该上呈至更高一层的主管,则牵涉到组织当中,授权与受权的问题,那是另一个课题了。 .- 30 -. 第十章 双方拍拍肩,双方打屁股 管理有个相当重要的课题,即如何维持组织的公平与正义。经常我们会不解,为何制度推行起来的效果相当有限,其问题往往就出在组织的基础环境,亦即所谓的组织气候不佳,而所有人最基本的要求,便是公平正义。 那么,是哪些事情在破坏公平呢,在追究组织中产生的问题或纠纷时,常可发现事件回溯起来并非直线地发展,而是牵涉到不止一个人,并在不同的人之间来来回回地逐渐发展下来。此外,也常出现双方对事件经过与责任归属争论不休,而必须由主管进行仲裁的情形。 一般主管最常犯的错误,便是以事件的结果来论定是非,表面上看似相当公平,实际上却在部属心中留下不满,产生积怨。这种情形不仅会让员工心中不再相信组织中有公平正义的存在,甚至让员工误认为会辩解的人,永远站在对的一方,只因为主管只相信最后的结论。事实上,一个事件发生的过程当中,在不同的阶段都可能存在不同的对与错。在对、错参杂的情形下,主管若未从过程的演变去裁决,仅以最后的结论来评断是非,则部属间的积怨便由此产生。 主管更要不得的态度是一切「以和为贵」,不敢碰触问题的核心,对于部属间的冲突不敢处理,对于犯错的一方也避而不谈。粉饰太平的结果,是造成内部的问题在台面下暗潮汹涌,不断延伸扩大。部属也会因此认为,主管不仅未能维持公平正义,甚至是没有担当。因此,以和为贵不但不能带来真正的和谐,反而是种和稀泥的作法。 要面对问题并且妥善处理,势必会遇到一些棘手的状况,因此必须讲求处理的方法。首先,主管必须完整了解事件的始末,从事件的起始点开始,掌握双方互动的整个过程。 许多问题的发生导因于人际间的沟通与互动,而沟通不良又常常来自于「简问」、「简答」。举例来说,某甲在工作上遇到困难,必须寻求某乙的协助,却误认为本身的问题其它人也都会知道,因此对于问题的描述过于简略。另 一方面,由于一般人大多把本身的事情摆在较优先的顺位,对其他人的事情相对较不关心,因此,某乙在回答上也过于简单。一来一往之间,很容易便产生彼此间的摩擦与误解,不是某甲认为某乙对其不太理睬,造成情绪上的不满,便是双方对问题的认知产生落差,未获得正确讯息便贸然行事,导致错误的结果。 有几个句子经常出现在上述情况,例如,在追究起责任时,某甲会说「这是他告诉我的~」;而某乙则会说「我当时是说……」,或者「他是问我……」、「他没讲清楚,所以我不知道……」;甚至可能因为当时某甲的语气不佳,使得某乙的理由会是「因为他说……,让我不高兴,所以我才故意说……」。当然,也会出现某乙有心要更完整地了解对方遭遇的困难,追问更多问题,但某甲却不领情,认为对方啰唆。种种现象都可能发生,也都可能成为错误的因子。 在这种情形下,主管必须分段进行裁决,针对每个阶段、甚至每个动作都明确指出双方的对与错,并给予适度的鼓励与责罚。透过这种解析的过程,同一个事件的双方当事者通常都会有对的地方,也都会有错误之处,裁决的结果是「双方拍拍肩、双方打屁股」,差别在于各自对、错的比例有所不同罢了。就实际经验来看,通常对、错呈现70/30比例的机率相当高,不过,仍须视个案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部分主管不敢碰触问题核心、不敢进行裁决的主因,在于认为裁决的结果必然是对与错截然二分,而鲜明的对比往往隐含着冲突与对立,况且,对与错之间往往存有许多灰色地带。但从实务上而言,双方都各自犯了些许错误,也都有值得肯定之处,在没有任何一方完全对或完全错的情形下,整体而言,对、错便不再是鲜明的对比了。 另一方面,对于「错」这个字眼过于敏感的人,一旦遭判定是错误的一方,往往就像刺猬竖起背上的锐刺一般,立即产生自我防卫的心理,强调本身也有正确之处。亟思防卫之际,注意力自然也专注于此,使得正确之处产生放大效果,到后来可能不再认为自己有错。相对地,被判定是对的一方,也会忽略掉本身也有不对之处。所谓「一个铜板敲不响」,任何问题、冲突的产生,追究起来,往往是双方都要负一部份责任。 主管的除了帮助、辅导员工之外,仲裁也是主管的责任。一个主管公不.- 32 -. 公平,是被部属打分数的第一要项。因此,主管必须更用心、更仔细地看待各种事物;另一方面,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爱说话也应该被视为一项优点,主管应该鼓励员工充分表达意见。 「双方拍拍肩、双方打屁股」,透过详细的解析,针对不同阶段逐一分辨对错的好处,一方面可以使组织内部避免「简问」、「简答」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沟通行为的品质。此外,由于仲裁过程中,每一个小错误都会被纠举出来,员工会因而特别小心注意沟通的细节,部门的气候也会更清朗,没有积怨。第三个好处在于,因为裁决的结果是对、错交杂的状态,用「对」来稀释「错」所产生的敏感性,也将使员工更能面对「错」这个讯息,并加以改善。假以时日,组织内的成员都能培养出开放的心胸,雅纳批评与指正,主管也能建立起维持公正的形象,并营造出公平正义的组织气候。 第十一章 三角传球,越级报告,指挥 组织当中通常会讲求「组织伦理」。在传统的观念里,「组织伦理」是一项牢不可破、却又往往流于过度僵化的原则。例如,一名员工向上跳过一层主管而越级报告,经常是不被允许的;一般员工的观念里,也会认为越级报告违反组织伦理而尽可能避免。相对地,主管如果向下越过一层干部而越级 指挥,也很容易被看成「不授权」、「不信任干部」。但是,过份拘泥于狭隘的组织伦理,不仅让组织的运作僵化、缺乏弹性,同时也降低组织的运作效率。有时候,「遵守组织伦理」甚至可能成为误事的原因,而发生问题之后,又被拿来当作推诿卸责的借口。 现代企业内部经常以电子邮件沟通,一封电子邮件往往同时发送给很多收信人,其中包含了直属的主管,同时也包含主管的主管,那么,岂非发生越级报告,违反了组织伦理,显然过去传统的观念已经行不通。相反地,越级报告、越级指挥应该被视为组织运作中的一种常态,当实际状况有需要的时候,都应该越级报告、越级指挥,但是要遵守「三角传球」的原则,让被跨越的层级也接收到同样的讯息。 那些情形下部属应该越级报告呢,首先,当发生紧急、重要的事情而必须向主管报告,但直属主管正好不在,如果等到主管回来才报告的话,在时效上很可能已经不被允许。此时,部属应该要往更上一层的主管报告,以求尽速因应、避免误事。但是当主管回来之后,部属必须尽速向其「补报告」,使其掌握状况,这便是「三角传球」的意涵。 另一种常见的情况则是,部属提出意见,经过与主管充分沟通、讨论之后,仍然未被主管采纳。如果部属认为自己提出来的意见有其重要性,而主管未采纳的原因可能是其思考上的盲点所致,此时,部属可以越级向更高一层的主管报告。在这种情形中,部属该注意的是必须先与主管沟通,沟通不成才越级报告,并非凡事都直接找更高层的主管而未让直属主管知道,否则,便违反了「三角传球」的原则。 组织当中,每个层级的成员都非完美,对事情的判断、掌握有时难免会不够精准,但越高层级的主管,经验、阅历都相对较为丰富。因此,当部属的意见不被主管采纳,而主管说明的理由又无法说服部属时,部属进行越级报告,将可获得较好的结论。透过越级报告,也可以减少好的意见被埋没的机率。 再以越级指挥来看,较高阶的主管遇到紧急、重要的事情要交办的时候,如果下一个层级的干部不在,主管可以直接指挥更下一层级的部属,以求取时效。但当被越过的干部回来时,该名部属务必主动向其报告此事,进行「三角传球」。有时候,进行越级指挥的主管也可以再向被越过的干部知会一次。 .- 34 -. 还有一种越级指挥的情况也相当常见,就是当高阶主管交代给干部规划、执行的工作属于新的领域,或是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而干部对于此事的处理经验不足,或是执行成效影响颇大,此时,高阶主管可能亲自下来指挥实际的执行。例如,当公司积极规划网站与网际网络的各种应用,这是属于全新的领域,并且牵涉的范围广及全公司的所有部门,若光是由MIS部门的主管主导,可能无法涵盖所有的面向,因此,必须由总经理亲自指挥。等到一切运作纯熟之后,后续的运作再交回给所属的部门。 由于越级报告与越级指挥是组织中的正常现象,因此,大部分层级的成员都可能用到越级报告或越级指挥,每一名主管也都有可能是被越过的层级。此时,被越过的主管应该要有健康的心态与正确的认知:首先,组织的运作当中,凡事都应该以求取「事情处理的最大效益」为依归,而不该僵化于所谓的职权或面子问题。 其次,越级报告、越级指挥也并非完美无瑕,上层主管并非对于所有的事务都了解得很细微,当其越级指挥、或接受越级报告,经过「三角传球」之后,如果被越过的主管认为上层主管的决定有所不妥之处,应该立即主动与上层主管沟通,藉以修正其决策,而不是认为「既然上级已经决定,自己只好默默接受」。 在组织的自然现象当中,经常可以发现在运作上存有些许瑕疵,例如,因为组织的层层结构而使得运作效率受限;或是不同层级的主管,因为本身阅历、经验的差异,而关照到的层面与深度也不同。这些无可避免的瑕疵会使得组织的运作并非处于最佳状态,所以,越级报告与越级指挥正可以用来弥补组织的缺陷,让组织的运作更接近于完善的境界。 但必须注意的是,越级报告与越级指挥是组织中的「正常」现象,但不该是日常运作的「主要」方式。也就是说,越级报告与越级指挥发生的比例不应该过高。如果一个组织过于频繁地出现越级报告或越级指挥,那么,这个组织就可能存在结构上的问题,必须重新检视一番。 在公司的企业文化中,若讲求的是广义的组织伦理,则主管可以越级指挥,部属也可以越级报告,但是两种状况都要遵守「三角传球」的原则。无论是主管或部属,都应该将越级报告、越级指挥视为公司正常运作当中的一 环,使之成为公司内部一种普遍的共识,同时配合「三角传球」的原则。如此一来,公司的运作便能在组织的制度与伦理之中,兼具应变的弹性,保持运作的灵活度。 第十二章 公司可以给一个人职位, 但不能给他来自同仁的尊敬 在公司的组织架构下,随着层级之分而有不同的职位。依照一个人经验与能力的不同,公司会授予他合适的职位,并赋予相对应的职掌与职权。然而,这只不过是法定的授予,并不必然表示担任的职位越高,所获得他人欣赏、尊敬的程度也越高。 由于每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能力、经验也都是在持续增长的过程,所以,一个人刚开始担任某一职位时,并不必然就能立即完全胜任,毫无瑕疵。初上任者通常也会因为自己对该职位还不够进入状况,对职掌的运作、职权的拿捏还不够纯熟,所以心态上会比较战战兢兢、戒慎恐惧,并且广纳他人意见、虚心求教,在待人处事、沟通协调方面也会格外注意到各个层面,藉此希望自己能尽快胜任新的职位,并获得他人的认同。 .- 36 -. 就公司与全体同仁的立场而言,也通常能认知到一个初上任者,必然需要一个调适期,并且给予一定的时间,以及某种程度的包容。亦即,一开始能力或许稍嫌不足,但是会等待其持续提升;经验也并非绝对丰富,但是会等待其逐步增长。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随着这个人的能力、经验逐步提升,加上为人处事方面能够公正客观地处断事物、遇到问题勇于承担责任并加以解决、细心热诚地辅导同仁、冷静耐心地沟通协调,配合自己持续不断的虚心学习,则不仅他的工作能力将受到认可,甚至于他的为人处事也会被欣赏,于是赢得其它同仁对他的尊敬。这个尊敬,完全是经由他自己平日点点滴滴的累积而获得,公司虽然给了他职位,但是却无法强迫同仁发自内心地产生对他的尊敬。许多受到同仁尊敬的主管,通常都是经由这样的过程而来。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些人被授予某个职位以后,在初期或许还非常谦虚,凡事不耻下问,没有架子。可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等到他对于该职位上的事物熟悉了、进入状况了,原本战战兢兢、戒慎恐惧的态度便逐渐松懈下来,反而慢慢显露出喜欢品尝权力滋味的现象,享受透过职权支配他人的快感,严重者甚至滥用权力;却未能持续虚心地自我提升,学习如何更准确地拿捏职权的分际,进而把本身肩负的职掌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提升整体的运作。我们常说某个人「官僚」、「官气」,往往便是这种情形,而这种人即使坐上了某个较高的职位,也很难赢得同仁对他的尊敬。 其实,在一家公司里头,每一位同仁心中都有一把尺,主管平日需要评核同仁的工作表现,同仁同时也在心里仔细观察、衡量着每一个看得到的主管:那些主管官僚官气,遇到自己主管的事物有时便会摆摆姿态,那些主管经常报喜不报忧,遮掩瑕疵、回避问题,那些主管常常不自觉地夸大吹捧自己的功劳与绩效,那些主管爱面子甚于辨是非,讨论事情常会做防卫性的辩解,而又有那些主管是让大部分人打从心底尊敬、佩服, 事实上,公司赋予一个人职位与职权,是给他一个空间、舞台。要成为受尊敬的主管,则除了提升本身的见解、能力,把部门效能发挥到最好,同时细心辅导同仁使其从工作中获致成长之外,更要随时切记,能力强只是正面的加分;但性格上的缺点带给别人的负面印象,却会产生很大的减分效应,必须格外提防。 一个稍有理性判断能力的人,也大多能认知到官僚、掩饰、自夸、爱面子等现象都应该要避免。但因为这些现象的产生,往往是一个人的性格因素使然,因此常常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便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来。可是,在组织当中那么多双眼睛下,加上长时间的相处互动,这些性格必然无所遁形。唯有用健康、开放的心态,持续不断地提醒自己,从本身内在的性格去调整,假以时日,必能重新赢得他人的尊敬。 第十三章 每个人都是管理者 公司的组成成员当中,有主管与非主管之分,从表面上来看,其扮演的角色是管理者与非管理者的差别。然而,是否非主管就不须从事管理、不必培养管理能力,恐怕事实并非如此截然二分。 有些人认为自己并未担任主管职务,因此不必学习管理的观念与方法;反过来说,也有人认为自己不喜欢管理的工作,因此不希望担任主管。但是,一个人不管是不是主管,是否都需要管理自己,是否都需要安排每天的行程与工作计画,结了婚之后,是否需要与另一半相处,是否也需要管理自己的家庭、小孩,如此说来,工作、生活当中随时随地都需要应用到管理的功夫。认为自己不是主管,便不须学习管理、重视管理,着实是一大误解~ 管理分为对人的管理与对事物的管理。在管理事物方面,无论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为何,每个人从本身工作的规划、安排与执行开始,都是在从事管理事物的工作。因此,即使是幕僚人员,乃至于基层员工,虽然在公司中并非担任主管的职位,但至少在管理自己,管理安排自己的工作,这就是在从事管理的工作。 相对地,在日常生活当中不也需要管理家务,例如,整理房间、客厅,如果稍加用心规划,运用一些巧思,不仅处理起来较为轻松、有效率,且居家环境也更为舒适;每日料理三餐,菜色搭配、烹饪方式等,同样需要规划管理,才能吃得营养又美味。因此,家务的处理本身就是一种管理工作,必.- 38 -. 须运用到管理的观念,采取管理的技巧。非仅如此,休闲生活的安排,同样必须透过规划管理,才能有效达到休闲的目的。 至于工作上对人的管理,从表面上看来,是把一群人妥善地组织起来,以达成部门的工作目标,一般人却往往因此就认定管理是主管才须具备的能力。但如果深究其内涵,人的管理是一连串沟通、协调与说服的过程。例如,主管要推动一项事务,必须向部属详细地说明整个背景、推动的理由、方法与其重要性等,才能顺利地推动;即使是下一道命令,主管也必须透过说服部属的过程,取得部门内的共识,才能有效地贯彻落实,达到想要的执行效果。 既然管理人的精髓包含了沟通、说服的功夫,那么,其范围就不会只局限于由上对下的管理。平行单位之间的协同运作,不也必须充分地沟通、说服,这不也是一种管理,甚至有人提出「向上管理」的说法,意思也是与主管沟通、说服主管,希望主管能够采纳自己的意见,或是协助推动某项工作。既然如此,在工作上对于人的管理,就绝非只是主管的差事,而是每一个人都要具备的基本功夫。 工作中如此,在生活上亦然。例如,夫妻之间不也需要充分地沟通,由于双方的背景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与看法难免有所差异,因此经常都要互相沟通、说服,以取得共识,而不是用指使对方的态度。又例如对小孩的教育,现代父母已经很少再用打骂的方式了,而是必须透过说理、沟通的过程设法说服小孩。当沟通的方式行不通时,则要运用一些方法与技巧,这与工作上,主管推动一项事务的过程,不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由此可见,管理是一项至为重要的技能,任何人无论是在工作、生活当中,到处都在从事管理,且一辈子都脱离不开。要把工作、生活当中的各种事务、各种人际关系处理好,就必须要运用管理的思维,采用正确的管理方法。缺乏管理能力者,不仅难有好的工作表现,很可能连个人的生活都缺乏规划、处理家务没有效率、夫妻之间感情不睦、人际关系不和谐,甚至小孩的教育也出问题。 管理的知识与经验,可以从工作当中学习、累积而来。因此,虽然并非人人在工作上都是主管,但是任何人都不该排斥管理,反而应该更加注意管理,重视管理的价值。透过对管理的重视,将更容易培养出管理的能力来, 不仅在工作上有更高的机率担任主管职位,生活中,也能更加顺畅,并有更好的生活品质。 第十四章 知识与常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追求成为个人、企业普遍的认知与渴望。「知识」之外,还有一个名词是「常识」,两者差异仅在相对的普遍性不同而已,常识是大多数人都知道,是每个人必备的基础,而知识却只有少数人才懂。因此,掌握知识的少数人得以凭借知识来产生差异,创造出个人难以被取代的价值;在一个行业当中营运的企业可能很多,但是却只有少数的企业能占有独特的市场地位,其原因也在于,能够运作的公司都拥有该行业内的「常识」,但只有少数公司拥有独具的知识(亦即know how),于是产生竞争力的差异。 所谓「隔行如隔山」,某个行业里头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对业外的人来说,往往都是非常特别的「知识」。一个刚入行的新鲜人,从业外走进业内,只要稍加用心,通常都能快速地大量吸收业内的「常识」,但这些常识对这个新鲜人而言,却往往看起来都是「知识」(因为他是以业外的角度来看)。 事实上,在某一项专业里头,几乎有百分之八十都属于「常识」,该领域里头的每个人都会,只有最后的百分之二十,才是真正的「知识」。而一个刚入行的新鲜人,很可能前两年所学到的都只是该行业的常识。但是,有些人在学到了业内的常识之后,却误把常识当知识,觉得自己已经懂很多了,已经是专家了,不知不觉中开始自满,停止了持续钻研成长的脚步,能力因此不再提升。这是许多人学习上常有的迷思。 光靠常识的人,犹如只有一招半式,应付一般性的运作尚可,有时也可以运作得很熟练,但是,针对每一次应用时可能遇到的细微不同,却不见得能精准地拿捏每个环节该使几分力、该如何变通,执行起来有就容易有隔靴搔痒之憾,好象做了,却又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如果不能破除这个学习上的迷思,一个人将永远无法掌握专业的精髓,即使经过很长的时间,能力依旧停留在初学者的层级,此时再来一位新人,只要稍加训练,就可以很轻易地.- 40 -. 把他取代掉。 举例来说,规划促销活动以增加产品销售,这是产品行销的「常识」;但如何针对特定的客户族群精准的规划促销内容配套,使得投入的资源集中用于激发潜在客户的采购意愿,则是「知识」,这也反映出一位产品经理的火候与功力。又好比call center的人员,懂得如何与客户适当应对,让客户感受服务热诚都只是call center人员的「常识」;但如何从客户过去的互动纪录掌握客户的采购特性,从客户的语气、用语「读出」客户当下的采购意愿有多强,或是其面临问题的关键点为何,则是call center人员应追求的「知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家公司在长年的经营之下,往往创造、累积了许多独有的知识,成为一家公司最重要的竞争力来源。但由于这些知识是内部相关运作的大多数成员都知道的,在公司内反而成为一种常识,也由于这些知识在公司内很容易取得,因此经常让人轻忽它的价值,误把知识当常识,不知深度体悟、善加利用,殊为可惜。 由于知识与常识之间仅是相对普遍性的差别,因此,只要知道某一项知识的人越来越多,则这个知识就会变成常识,在行业里头成为运作上的必备基础,而不再是少数公司独具的竞争力来源。事实上,所有的知识都在不断地演变成常识,尤其信息传播工具的发达,使得知识演变成常识的速度加快,少数人寡占某项知识的时间随之缩短。 在这种情形下,一家公司势必要持续不断地产出新的知识,才能够维持住既有的竞争优势与市场地位,甚至扩大竞争优势。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基础环境着手,营造出一个可以不断创造新知识的文化与环境。 对一般人而言,个人独立创造知识的难度很高,因此,融入好的文化与环境,在集体激荡之下加速汲取知识,并且共同创造知识,成为个人维持竞争力的关键。一但无法融入好的团体,甚至脱离好的团体,吸收新知的机会便相对减低,很容易就丧失优势,此为身处知识经济时代的每一位工作者容易忽略之处,值得格外注意。 第十五章 年轻人的资产与负债 到了毕业季节,数以百万计年轻、充满朝气的毕业生正要踏出校园,站上职业生涯的起跑点,准备开创自己的事业。无疑地,年轻正是年轻人最大的本钱,因为年轻,所以有体力、有冲劲、满身活力,无论资质、学历、出身背景如何,似乎只要自己还年轻,时间就永远站在自己这一边,对未来也就满怀憧憬与希望。 但是,年轻的另一面,却是缺乏经验。涉世未深、处事不够圆融、工作历练不足、个性上还留着许多棱棱角角犹待琢磨,这些特质同样存在年轻人的身上,可谓年轻的一体两面。长者对于一般年轻人常有这样的观感:「年轻人最大的资产是年轻,最大的负债也是年轻」,用这句话来形容年轻人,可说非常地贴切。 在我刚踏出社会工作的时候,也同样听过这句话。当时我很直觉地想到,既然年轻是年轻人最大的资产,同时也是最大的负债,那么,我该如何用资产来偿还负债呢,我并未想出什么令人拍案叫绝的答案来,但当时得到的结论却一直到现在我都认为是正确的,那就是我应该趁着自己年轻的时候,花同样的时间却累积比别人更多的工作经验,而经验要累积得快,除了比别人更努力工作之外,似乎找不到其它的方法。 天主对每一个人最公平之处,在于无论富贵贫贱、资质高低,每个人一天都同样拥有廿四小时,不会多一分钟,也不会少一秒钟。但同样的一天廿四小时,每个人活得却都不一样,有人努力认真,也有人虚耗度日,经验累积成长的脚步也因此大不相同。 假设有两个同时步出社会的年轻人,学历、资质都差不多,但是工作的努力程度不同。在一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间中,就一般情况而言,真正「有效」的工作时间平均约六小时左右。如果其中一个人工作较不用心,则很可能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只有四小时;但另一个人却特别努力,绝大部分的心思都投注在工作上,经常主动加班,即使是下班时间,脑子里还在不断思考工作上的事情,产生新的创意、思索问题的解决等,因此同样一天下来,可能可以累积相当于十二个小时的工作经验。 长期如此,则两人同时工作十年之后,前者可能只累积相当于六、七年.- 42 -. 的工作经验,但后者却已经拥有相当于廿年的工作经验,是前者的三倍之多。两个原本条件相当的年轻人,十年后的能力、经验以及相对应而来的工作成就,却大相径庭。 这个简单的数学运算,其实正足以用来解释,为何绝大部分的年轻人在刚出社会时,彼此的条件其实差不多(因为都一样年轻,也一样没经验),但是经过十年、廿年之后,彼此的能力与成就却会形成极大的落差。 因为年轻而缺乏经验,其实绝大部分的年轻人都能自我认知到这一点。又由于经验的累积需要时间,而时间流动的速度却又无法加快,因此大部分的人都将经验的问题丢给时间去解决,认为随着时间流动,经验自然跟着增加。但如果一个年轻人懂得善用自己年轻的本钱,投入更多的心力在工作上,便能突破时间的限制,更快速地累积经验,在同侪的竞争当中,脱颖而出的机会也大为增加。 相对地,许多年轻人因为拥有年轻而意兴风发,这样的朝气蓬勃固然不是坏事,但是许多人却因此认为来日方长而可以恣意挥霍,每天悠哉度日,不知不觉地已经在同侪之中逐渐落后,等到察觉出来而有心追赶时,却已经落后一大截了。一个人之所以会落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下场,大多肇因于此~ 第十六章 生活中训练井水、河水分清楚 当今市场环境最大的特点,在于通讯工具发达,使得讯息的通透度极高,对外界讯息的反应时间因此大为缩短。此一趋势在未来只会更加显著,并导引产业加速走向低毛利的时代。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企业若要维持生存, 在经营管理上势必要讲求精致化,才能让营运成本下降的速度赶上毛利下滑的速度。 过去,通常一家公司只要具备某一领域的核心知识,就有办法赚到钱,又因为讯息的通透性不佳,延缓竞争对手投入或追赶的速度,因此得以轻易地享有超额毛利。但是在未来,企业的经营管理对于效率品质的要求将会相当高,除了极少数拥有别人无法掌握的独特技术的公司之外,其它所有企业的经营都必须走向精致化。 精致与粗糙最大的不同,在于能否精确地分辨出不同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异,并藉由这些差异而采取不同的因应方法,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事实上,因为精致程度的不同而产生效益的差别,在生活与工作中有许多相通之处。在生活当中因为讲究精致而培养出来对事物的鉴赏能力,对工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举例来说,在常见的海鲜店,无论点什么样的菜,其使用的佐料均不出葱、姜、蒜、辣椒这几样,每道菜炒出来的味道几无二致,这就是粗糙。但同样的在好的餐厅里头,经过厨师的精心料理,却能让人品尝出每一种食物的独特风味。同样的材料,最后料理出来的结果竟有如此大的差异,这便是精致与粗糙的区别。 再拿吃西式自助餐这件事来说,吃法的不同也会产生极大的差别。一般人的吃法,往往是在一个大盘子当中,堆满各式各样的食物,不仅不同食物之间的味道混杂在一起,有时甚至连冷盘与热食都未加以区分,这样的吃法可说非常粗糙,完全吃不出每道菜的独特风味。 那么,该如何正确地享用西式自助餐呢,西式自助餐相当于西餐的延伸,而西餐会分为前菜、汤、主菜与餐后的甜点、咖啡等,进餐时依序上菜,前后之间不会重叠。 此外,西餐厅一定会为每位客人准备一杯水,这杯水的用途是漱口,目的是为了将前后道菜的味道区隔开来,让用餐者享用每一道菜之前,先将前一道菜残留在口中的味道去除,让味觉保持在一种新鲜纯净的状态,以便充分地感受每一道菜真正的风味,这是吃西餐一项重要的规矩。 .- 44 -. 西式自助餐的内涵与吃西餐是一样的。正确的吃法应该是在取用之前,先行将所有菜色整体浏览一遍,心中依照前菜、汤、主菜、甜点等顺序,先行规划好每个阶段要选取哪几样菜色,就像是点菜一般。 透过这样的动作,可以对该次用餐用宏观的视野(global view)先规划好。在这种情形下,尽管菜色种类非常丰富,但每一个人依照各自喜好的不同,通常实际挑选的菜色大约只占所有种类的三分之一左右,并非要一次吃遍每一道菜。 在取用过程中,则必须清楚区分冷盘(前菜)、热食(主菜)与其它副餐,依序取用。取用热食的时候,每一盘食物的量不能太多,且避免不同菜色混杂在一起,因此可能得多次取菜,而非一次取完。这样的吃法,才能精细地区分每一道菜的味道,真正品尝到食物的美味之处,并且尽情地享用自己真正喜爱的食物,不会让不喜欢的食物占据了胃的空间,而显得相当「不划算」。 同样是吃自助餐,但是否深刻地体会其内涵,并且采取正确的吃法,虽然付出的成本完全一样,但产生的效果却有如此大的差异,精致与粗糙之间,可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再就穿著来看,有些人的穿著会被认为不得体,其原因往往不是衣服本身的品质不佳,而是因为穿著的人未清楚辨别每一种服装该有的定位,造成穿著与出席的场合格格不入,而甚至因此失去应有的礼节。 仔细来看,各种服装依其用途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礼服、正式服装(上班服装)、smart casual(介于正式服装与休闲服之间)、casual(休闲服)、运动服、居家服、睡衣与内衣裤等,每一种服装都有它的用途与定位。例如,礼服是极为正式的服装,只有在正式的宴会场合才穿得上; 平常上班所穿的服装,则以端庄为原则,如果将礼服穿来上班,便显得相当突兀。又好比smart casual相当接近正式服装,与西装之间可能只是花色上的不同,以往周六必须上班时,就适合穿smart casual。至于休闲服则适合一般的户外休闲活动、运动服用在运动的时候,表面上颇为近似,但其间仍有差别,甚至从事的休闲活动或运动性质不同,适合的服装都会有差异。 仔细分辨服装定位、场合性质的不同,这项能力与习惯便是一种精致的 表现,其效果是让自己的穿著更得体,并且显现出应有的礼仪。 或许会有人认为,要因应各种不同的场合而穿著合适的服装,势必要花费更多的费用购置更多的衣服。但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是在用途相近的服装上投注了大笔的费用,衣服数量看似不少,但用途的广度却受到极大限制。懂得穿著的人,其花费不见得较高,衣服的总数量也不见得较多,只不过将同样的花费经过仔细规划,依照不同场合的需求,而购买不同用途的衣服罢了。 不同用途的服装之间,有时界线并不是很明确,过去对穿著较不注重者,很难一下子就分辨得清楚,因此,学习如何拿捏服装的穿著,必须花一番功夫。如果在每一次出门之前,能够先想清楚当天的场合为何,准确地定位出来之后,选择适当的服装。 假以时日,将能训练自己在面临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能够习惯性地先判断其定位,准确地掌握其特质与其它事情的差异,而用最适当的方法去处理(穿最适当的衣服)。磨练得越久,火候越深,掌握事情的精准度也随之提高。 这些生活上的练习反映在工作上的效果,则是对于每一项事务,都能精致地判断出差异来,并采取最适切的方法去处理。虽然方法上可能只是细微的不同,但效果却更加显著(好比高级餐厅);而不会对于类似的事务,都用同一套方法去处理,使得效果大打折扣(犹如海鲜店)。主管本身也应该要能够精确地分辨,如此才能辅导资浅的员工,协助其判断。 从生活当中,无论是穿著、餐饮,养成把井水、河水分清楚的习惯与能力,在工作上,对事物的判断将更精确,眼光也更为锐利。在穿著上下功夫,不但能穿出自己的品味与气质,也能练就出精确处理事务的能力与习惯,在工作上得到精致化的效益。 .- 46 -. 第十七章 管理的艺术 管理的知识往往从实务当中累积而来,管理的理论思想也必须被实际应用才有其价值。然而,在理论与应用之间,存有不少鸿沟,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一大挑战。企业近年来已普遍引进现代西方的管理思维,无论是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或是积极转型的传统产业,纷纷崇尚效率化、务实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不过,在引进西方管理思想的同时,却也产生了些许水土不服的现象。 在实务运作上,企业常因未能洞悉中西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在导入西方管理思想时,感到有些施展不开的遗憾;或是管理者为了迁就本土社会的文化习性,却或多或少地扭曲了西方管理思想的本质,或因无法将西方思想融入本土而造成实行效果不彰,甚至让部分管理者误以为,西方的管理思想不适用于本地。这其中,着实存在着不少误解。 管理,必须是结合不同的观念而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绝非单单一个观 念就能全面应用在不同的范畴;不同的行业特性,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适用的管理体系也有所差异。管理之所以可称为一种「艺术」,便是在于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背景,该把哪一种管理观念发挥到何种程度的掌握上,管理火候的差别也在于此。就像艺术家刻画一件作品的过程,在既有的素材当中,选取不同的成分组成,以不同的份量来调和不同的元素,因而赋予了作品生命一般,管理的艺术也在于此。 不同管理观念在运用程度的拿捏上,必须是基于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企业本身的经营特性与当下的发展阶段,经过通盘而完整的考量之后,寻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尺度,绝非囫囵吞枣地全盘移植。也就是说,该应用哪些管理观念,该将每一种管理观念各自发挥几分效用,端视经营管理者基于当时的实际需求,透过本身的智能,在自然的方式下达到最佳的平衡点。如果一味地要将某一种思想理论强加套用在本身的企业管理上,文化的冲突、适应的不良等种种后遗症,很可能随即产生。 要避免上述盲点,真正吸收到现代管理哲学的精髓并充分应用发挥,仅仅只是了解管理思想的学理是不够地,还必须深究其理论背后的缘由。 任何一套思想的形成,都是以当时的时空背景为土壤,其下的社会文化做养分,绝非凭空而来。每一位管理大师的思想在形塑过程中,也都有其亲身经历的实务体验,同时,其出身背景、成长历程也都会影响其思考问题的角度,以及特别着重的面向。 在这种情况下,单单只是了解管理哲学的理论是不足够地,还必须从理论形塑过程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深度汲取其精神。唯有掌握住理论背后的精神,才能在应用管理哲学于实际的企业经营,或是将西方思想移植到本土企业时,真正掌握原意,做出最有效的发挥;在融入当前时空环境的时候,也不至于因为物换星移而扭曲失真,应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灵活应变。只有这种移植方式,才会是有「生命」的移植。 由此观之,任何一套管理哲学,如果只从表面的理论去了解,则随着时间、空间的转换,很可能流于空泛。但如果能将其思想的根源一起掌握住,那么,每一位大师的思想都是历久弥新,存在永恒的价值。 .- 48 -. 第十八章 授权与受权 组织中的不同层级有不同的职权,权限则会在不同的层级间流动,因而产生授权与受权的问题。其中必须掌握的前提是,授权与受权是一种渐进式的过程,而非一夕之间便将职权完全转移,就法律上而言,权限转移必须以一个明确的时间点为准,但实务运作上却非如此。 此外,主管将权限授予部属时,必然要对部属的个人能力有明确的认知,且在授权之后,随着时空环境的改变,必须要具备「收权」与「回权」的观念,亦即授权与受权并非一成不变地。 授权的过程中,主管必须先经过一段足够的时间,以对部属进行充分的了解,评估其是否具备足够的能力以承担此一责任,此阶段的重点在于,权限的授予是以受权者的能力为准,而非受权者的职位,因而职权的授予是逐步渐进的方式,如图一,。 就公司的制度规范而言,某一职位的职掌均有明确的规范,但就算是在同一职位的干部,也会有资深与资浅的差别,其能力自然也不同,因此,制度上所设计的职权,应是指该名干部可以胜任该职位之后而论,在胜任之前,则不完全拥有全部的职权,不足的部分,需由其上一层的主管负责。否则,很容易出现滥权的情形。 授权与受权是一种互动的过程,每一名部属在获得授权之前,都处于学习的阶段,学习主管行使职权的方式。此时,虽然本身无权做决策,但由于组织中任何需经主管裁示、核可的事项,均是由下往上呈报,因此,必然会由某一名部属经手,该名部属可藉此练习如何做决策,之后再与主管的决策内容作比较。若有差异,则仔细思考主管决策时的背景了解其观点与考量,藉以培养本身的决策能力。 另一方面,主管则可以针对部属上呈的事项,对其询问可作何种决定,除了可藉此机会训练部属之外,也可藉此判断该名部属行使职权的能力与火候,评估授权的时机。一名好的主管必须训练部属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对部属所有请示的事项都为其做决策,将失去训练部属的机会。而事事均向主管请示的部属,则表示其不用脑筋,不足以承担责任。 图一也呈现了授权的另一个重要观念,亦即没有百分之百的授权。就组织分工的角度而言,基层员工的经验、能力较不足,但人数最多,此一阶层实际执行组织中绝大部分的工作(如图二),但其中必有少部分难度较高而超乎其能力范围的工作,必须由主管层级来执行,主管又依能力、经验的高低分为多个层级,任一层级的主管同样都会面临难度更高的问题,必须由更上一层的主管来解决。 如此拾级而上,到了总经理处,仍有极少数高难度的工作必须由其亲自操控、分工。在这种情形下,任一层级的授权,都绝不是百分之百的权力下放。 .- 50 -. 许多人习惯性地以为,授权之后,受权者便要将工作百分之百地一肩扛下,原因可能出自于欲向主管证明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扛下此责任,或是认为不应该去麻烦主管,但这都是错误的想法。主管与部属之间,并非依照工作种类来进行分工,而应该是以工作的难易程度作为分工依据,具例行性、普遍性的工作由一般员工执行,至于具特殊性、重要性或是高难度的工作,则由主管亲自执行。 了解如何授权与受权之外,主管与部属还必须辅以「收权」与「回权」的观念。有时听到高阶主管对干部说,「这件事我要知道」,其背后的意涵便是「收权」;当干部处理本身职权范围内的特殊事项时,有时也会再向其主管请示,此即为「回权」。 授权是一件相当微妙的事,「权」通常指的是最后的裁决权,例如一件事从基层逐级向上呈报,最后需由高阶主管签字核可,则表示最后裁决权在高阶主管。但即便如此,一件从基层主管逐级经手的过程中,每个层级的主管可能都会对事件的内容进行筛选,依本身的职掌将不适用的方法或意见淘汰。 换言之,基层、中级主管虽然没有最后裁决权,却有部分的否决权,形成「权中有权」,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是却让权力的授与受呈现一种动态的情形,保持了组织运作的弹性。 受权者应随时保持主动把权力送回给主管的回权观念,当感受到事件重大时,应主动向上呈报。不过,「回权」不能被误用,应是针对特殊个案,且本身已仔细思考过但想不出答案时,才进行「回权」。 就时间上来看,授权与受权可能是永久的,也可能只是一段时期,或是针对个案,端视实际情况而论。受权者也应该具备几项基本观念,首先,需了解权力是责任,也是肯定,但绝对不是福利。其次,在逐步受权的过程中,必须随时学习如何判断、决策,并在练习之后与主管的决定做对照,从差异中获取信息,扩大本身的视野。 此外,虽然对于经手的事情本身尚无最后裁决权,但仍须慎重地判断与取舍,并非将所有的责任推向最后裁决者,而是藉此学习如何掌握处事的原则,如何拒绝不恰当的提案,并面对因此所引发别人的不悦。必须有心学习,才能培养能力并获得授权。 由授权延伸出来的是「代理」,但两者并不相同。代理期间,代理人针对一般性的事务只要依照原来的处理方式即可,但遇到重大事务时,则应立即与当事者联系,换句话说,代理的范围应仅限于一般性事务,重大决策则不在代理范围内。由于代理者必定不比当事者了解状况,因此,全权代理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此外,代理期结束之后,代理人应该向当事人进行简要的报告,使当事人能够将工作衔接上。 另一个问题是,组织中并非所有的职权都适合授权,中级主管应思考何种权力不该授予基层主管。例如人事进用权,由于用人是公司非常重要的事,用错人必须付出想当大的代价,必须由用人、识人经验丰富的主管负责,因此绝对是中级主管以上的职权,不应该轻易授权给基层主管,不过,中级主管可以带领基层主管一起面试新人,藉此训练其用人的能力。又如,费用报支的核准也应该是中级主管的职权,因为此项权力最容易让人用来刻意讨好或刁难特定员工,故不应随便下放。 任何组织都会明订各项规章办法,规范每个职位的职权,但尽信一切规章并不能使组织的运作维持很好的品质,加上时空环境不断改变,也不是制度规章所能及时应变,因此,组织的运作必须充分掌握授权与受权的方法,并了解收权与回权的重要性,才能使组织运作随时可以调整成最佳的状态。 .- 52 -. 第十九章 会议的训练与共识功能 在传统的观念中,开会是为了讨论事务。在此定义下,一般人往往认为开会非得针对特定事项进行讨论不可,却忽略了会议更重要的功能,亦即训练与共识。 会议大致可分为两类:定期会议与项目会议。其中,项目会议主要针对特定主题讨论,而真正要花时间讨论的事项,则不应该排入定期会议的议程中。针对定期会议,则可分为两种状况来探讨,属于较为基层的定期会议,与会成员的同构型较高;而越往组织的高层,由于横跨的部门较多,与会成员的同构型也随之降低。 就与会者同构型高的定期会议而言,会议内容着重在讯息交换,以及工作上面临问题的讨论与解决。无论是数日一次的晨会,或是每周、每月一次的周会、月会,与会成员各自谈论所遭遇的事件,与其它成员分享,其效果在于增加所有成员的阅历,同样的经验,无须每位成员均亲身经历才能获取,甚至犯同样的错误来换取教训。这便是会议的训练功能,此一过程比解决问题来得重要。 要强化会议的训练功能,主管应该针对部属提出的报告内容,加入本身的看法。主管的阅历比部属丰富,但平常不见得能一一提出与部属分享,唯有透过讨论,经由互动的过程来诱发主管相关的思考,而给予部属更高频率的机会教育。因此,在会议过程中,主管应不断拿出其经验来,并且扩大阐述,使部属的认知范围加大,提升其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主管更应适时拉高讨论的层级,将范围延伸到其它型态的事件上,增广应用面,达到让部属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业务单位提出因地震导致部分地区的市场买气不振时,主管便可将其引导到哪些天然灾害会造成类似情形,该如何因应,其效果是在事件尚未发生之前,相关人员已可预先 思考因应对策,让心中先有个谱。 会议的另一功能是共识的形成与强化。由于组织中每个成员的状况不一,使得主管在运作方式与习惯的要求上,必须持续地督促部属,让所有成员步上轨道并达到较一致的运作标准,而定期性的会议便是最佳的机会。 在会议的训练与共识功能下,主管针对会议外已经与个别成员讨论过,并已解决的事项,如果具有重要性,仍应在会议中主动提出来谈论。此外,所有成员也都应该不忌讳谈论失败的案例,要有大家都在学习、都难免会犯错的心理建设。错误的案例往往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固然成功的方法具有参考价值,但减少犯错却可让损耗降至最低,要达到此一目的,主管须注意技巧问题。 在与会成员为跨部会、同构型低的会议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更多。由于与会者来自不同部门,不仅对彼此间的运作较为陌生,甚至认为事不关己,这使得会议往往陷入各自轮流唱独脚戏的窘境。 事实上,跨部门的学习对组织成员而言,是更为重要的训练。虽然在组织当中,成员可以透过职务的轮调而学习到不同部门的运作知识,但毕竟不可能走遍所有部门,因此,会议便成为学习其它部门之「异业知识」的绝佳机会。一个部门的主管,如果不能了解其它部门的运作,则其决策将因无法充分考量周边配套而品质低落。 以会议进行跨部门学习,高阶主管须扮演「转译者」的重要角色,帮助不同部门间互相了解对方谈论的内容,且当某部门提出一项问题时,主管应告诉旗下其它部门的成员,此一事件对其有何影响。此外,由于不同部门之间,在权责归属上常存有灰色地带,高阶主管间的会议也可减少此一情形,提高整体运作的协调性。掌握上述开会的关键,可大幅增进部门内与部门间的共识,避免形成多头马车而导致效率低落。 定期会议之外,则是项目会议,其特性是针对特定的主题、与会者的意见多、会议时间长,且不见得可以立即得到结论,这是团队共事必然的情形。然而,项目会议最常陷入的状况是,各部门与会代表的思考面向不一致,且除了主导单位有较详尽的会前准备之外,其它成员只是形式与会,在各自处于不同状态的情形下,会议过程往往很难聚焦,甚至在彼此互相迁就下,得.- 54 -. 出荒谬可笑的结论。 有鉴于此,项目会议的主持者应开宗明义地将会议主题的背景、目的说明清楚,确定基本的原则与精神,藉此将所有与会者拉向相同的基调与频率。此外,会议须依不同部门关连性的高低,视每次会议内容的定位,弹性调整每次的与会部门,避免劳师动众。 许多人认为开会没有必要,其理由是同一部门的成员平日直接沟通即能解决问题,但如此却无法达到成员之间互相汲取对方经验的效果,且易因成员们主动程度的不同,而与主管产生不同的互动频率,造成整个部门成员得到的讯息不一致,降低了共识程度。 不开会的另一个理由是「没时间」,然而,忙得没时间的原因很可能就出在未能善用会议的训练与共识功能,而必须花更多时间重复处理同样问题,导向恶性循环。就此而言,定期会议一定要定期召开,让每位成员排开其它行程,否则,出席状况零零落落,最后便无疾而终,无法产生任何效果。 第二十章 怕什么就做什么~ 你是否害怕失败,你经常被视为一个失败者吗,其实,抗拒改变是人的本能,但是在变动不断的时代,畏惧改变、安于现状,几乎就逃不了注定失败的命运。本文教你如何了解恐惧、面对挑战,以及迎向成功。 成功来自于好的习惯,所以人的成功与失败就决定在于习惯。换句话说,人根深蒂固的习惯是影响一个人成功或失败的关键。 有人认为抗拒改变是人的天性,事实上应该说人的习惯所使然。恐惧也是一样,是由习惯所造成。有的人无惧于改变,愿意多方面去尝试,有的人却不愿改变,把大好机会都放弃了,当你放弃了所有机会,那你怎么会有成功的可能,所以迈向成功最大的障碍就在于恐惧。 一、无知会不会造成恐惧 有人认为,恐惧是因为无知。因为对事情无知,没有处理的经验,所以事到临头便会疑惧,裹足不前,导致无法迈向目标。有人反而认为,真正无知的人是知道不恐惧的。所谓[莽夫之勇],勇敢的原因除了莽撞外,更多的是源自于他的无知。有句闽南语俗谚说[瞎子不怕枪],意思是盲人因为看不见枪,所以一点也不畏惧危险的枪炮,只会蒙头向前冲,正是这个道理。 反之,有了经验后,知道它的危险性,进而产生怀疑,才会产生恐惧感。例如,小孩子从没接触火炉,不知道它的危险,当他用手去碰,有了被烫伤起水泡的经验,下次看到火便会戒慎恐惧。西谚有云:[无知令人恐惧]。有人认为在一知半解,面对不确定未来之际,其实更令人恐惧。 二、恐惧的源头是缺乏自信 有位在企业公司任职的品管经理,40岁了却没有结婚,有人问他为什么还不想结婚呢,他说他找不到对象。后来,有人问其它的同事有关他的情况,他们都说其实他条件不错,但是怕被人拒绝,根本不去尝试,而完全失去机会。 恐惧的人是因为没有自信心。他们觉得无能,不安全和笨拙,这都是没有自信所造成的。这种人也就是自我轻视的人、会自我贬抑。他们放弃自我控制的能力,而让他人来控制他们。 .- 56 -. 到最后,恐惧塑造他们的命运。原来走的是一条成功的道路,但却因为恐惧而虚度了一生,使自己一直朝失败的方向前进。 恐惧成因1:一直担心失败,注定会失败 有些人在开始做事情的时候就害怕失败,因此,事情才开始,就已想到了失败,而不自觉一直往失败的路上走。 有位日本朋友,他在癌症中心工作了30年,但他发现西医没有办法治疗癌症,因此,放弃了西方医药的治疗方法,而去中国大陆学瑜珈、气功等中国医学。他学成回到日本之后,便以西医发现癌症的状况,然后用气功、冥想等方式去做治疗。他发现效果极佳,可以不经过放射线,完完全全将癌症细胞杀掉,使人康复。 在治疗的过程中,他发现一个现象。有两个病人病况相似,发现时期约在同一时期,他也给予两个病患相同的治疗程序,结果一个人一病不起,另一个有却完全康复。之中的差别,就在于一个人十分恐惧癌细胞扩散,天天活在恐惧之中,但是另一个人克服了恐惧,终于战胜了病魔。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个人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如果天天都想会失败,就很容易失败;反之,如果天天都认为会成功,成功的机会便大增。其它医学研究报告也显示,人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到生理状态。换句话说,人会因为心理恐惧的障碍而影响自己的企图心。 恐惧成因2:害怕[未知的未来],抗拒改变 人抗拒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因为害怕[未知的未来]。当人们尝试新事物时,都是迈向未知未来的开端。由于害怕[变了之后结果会更糟]的恐惧,形成了阻碍人改变的理由。 美国虽然是讲女性平等的国家,但是在美国仍然有许多殴妻的案例。美国政府了保护这些被虐待的妻子,特别设立疗养中心与中继站来保护她们。但是有许多案例却一再进出这个场所。即使这些妇女被打得遍体鳞伤,几个月之后,当她的丈夫来接她时,就算辅导员一再的劝告,回去后即有可能会 再被殴打,而希望她们不要回去,离开她们的丈夫,但是她们却害怕改变之后可能会更惨,而选择跟丈夫回去。结果常常是,过没几天,她们又带着新伤回到疗养中心。 之所以一再重复这样被殴打的悲剧,就是因为她们恐惧改变现状,害怕未来会比现状更痛苦,因此不愿意改变。因此,虽然现在很不满意或很痛苦,但她们宁可维持现状,而不敢改变、不愿意改变。她们永远无法挣脱身心的伤害牢笼,除非她们真正面对自己的恐惧,愿意去改变现状为止,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假如每一个人不改变、维持过去的生活,便永远处在这样的状况下,没有办法改变。就如有人常常讲的:[笨的定义是:用同样的方法,想获得不同的结果。]一样的,在同样的生活方式,寄望有不同的生活,可能吗,当然不可能~ 三、畏惧改变一定会导向失败 我们可以发现恐惧的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怕穷。 二、怕被批评或讥笑。 三、怕死。 四、怕有病痛。 五、怕失去爱。 六、怕老。 七、怕失去自由。 八、怕失去工作。 其实,改变的法则是自然不可抗拒的法则,也是人类脱离动物家族,迈向人类独特文明的主要因素。只要我们排除恐惧,勇于改变,成功的机会才会来临。 这个情况在现代尤其适用。在今天瞬息万变、竞争激烈、无法预测的复杂环境下,过去的成功必胜的模式早已失效,过去一切达到成功的策略、技巧及原则,如今已不再无往不利,也就是说,在成功的延长线上希望再继续.- 58 -. 成果是不可能的。 在这样的时代中,改变速度就要非快不可。改变的速度愈慢,所吸收的信息就愈少,要决定改变时会更恐惧。这也就是1970年代托佛勒曾预言的:[数百万精神正常普通人,将面临跟随未来而至的急剧冲突 其中绝大多数人会发现,他们愈来愈难适应我们这个独特变动时代的需求。] 没有人可以保证改变一定会成功,但是不改变一定会失败却是可以保证的。当你改变还有机会生存,若不改变,一点机会都没有~恐惧阻挡我们迅速的改变,这就是现代人面临的最大挑战。 四、巨大的改变压力已没有选择余地 有些领导者做了某些极为惊险的决策,但是后来证明这个决策是正确的决策之后,常被问及:[为什么那时你敢做如此明快的决定,]有些人的回答是:[我没有选择。] ,没有选择的人是最可悲的。但是事实上却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这样的压力,促使你非变不可,而且必须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决策。 我们今日会面临问题,都是因为我们当时没有改变、或是因为改变的速度太慢所造成的。为了响应快速的变动,我们必须放弃现在的做法、必须创新,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新的增进效率方法、新的降低成本方法,新的提高品质方法。虽然不知道改变是否会获得更好的东西,但是,你必须要有勇气去改,去试,才可以杜绝往后更多的问题发生。 降低恐惧1:多尝试扩大习惯领域 要如何避免恐惧呢,其实很简单的是,怕的东西就多去试、多去学,扩大自己的习惯领域,便可以成功地降低自己的恐惧感。 这点,在现在讲求[变]的世界里尤其重要。世界变化的脚步太快、太大,如果不赶快跟上,你就是落后的一群。唯有学习,才可以让你快速地变化。在未来,学习力决定一个人吸收新知识的快慢,也决定了他快速变化的速度。 在这里特别强调利用网络学习的重要性,因为网络就是一种连结,透过网络四通八达、蛛网般的连结,可以搜寻到更多的信息,让你的思考更加广 阔、全面。 降低恐惧2:经常保持正面想法 许多人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时,总是怨天尤人或闷闷不乐,做事心灰意懒,生气时还会迁怒他人,不仅对迈向成功的道路一点助力也没有,而且还让自己一直在负面的情绪中钻牛角尖,降低自己向目标前进的冲劲。这时,何不学着让自己朝正面的方式思考,向自己希望达到的目标思考。其实,周遭所发生的事情,有时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坏,仅是人们的感觉,存乎自己一念之间。只要你希望它变好,再坏的事情也有办法变好的。 举个例子:当发明大王爱迪生研究电灯泡的灯丝材质时,失败了9999次。当他还想做实验时,他的朋友跟他说:[难道你还想尝试一万次的失败吗,],爱迪生回答:[不,有人从来没有失败过,有人仅是试过9999次,证明那些方法没有办法做出电灯泡,而不是失败9999次。] 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拥有正面的想法,是成功的原动力。事情的成功与否,由你来决定。只要你认为能成功,有勇气去多方尝试,就存有成功的机会。但是,如果你从一开始便抱持着[有人一定不能]的想法,成功是绝对不会来到的~ .- 60 -.
/
本文档为【《独立人格的行为特质》知识讲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