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2017-10-22 45页 doc 373K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1210

暂无简介

举报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 第一部分 前言(7-9'GEO'1) 一、背景(7-9'GEO'1.1) 當今世界,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南北發展差距不斷擴大,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曲折發展中,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的主題。在我國,要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與和諧,改善生態環境,增強區域經濟發展活力,加速現代化進程。這些都給地理課程改革提出了挑戰和有待探索的新課題。關注全球性問題和我國新世紀所面臨的發展問題,建設符合時代要求的地理課程是當前的迫切任務。資訊技術的迅猛發展,全...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 第一部分 前言(7-9'GEO'1) 一、背景(7-9'GEO'1.1) 當今世界,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南北發展差距不斷擴大,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曲折發展中,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的主題。在我國,要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與和諧,改善生態環境,增強區域經濟發展活力,加速現代化進程。這些都給地理課程改革提出了挑戰和有待探索的新課題。關注全球性問題和我國新世紀所面臨的發展問題,建設符合時代要求的地理課程是當前的迫切任務。資訊技術的迅猛發展,全球定位系統、對地觀測系統、地理資訊系統的廣泛應用,數位地球概念的建立,都為地理課程革新注入了活力。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求地理課程改革必頇轉變 "學科本位"、"知識中心"的教育觀念,著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結合地理學科的特點,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地理問題的學習情境。 二、課程性質(7-9'GEO'1.2)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它具有兩個顯著的特點:第一,綜合性。地理環境由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類智慧圈等圈層所構成,是地球表層各種自然現象、人文現象有機組合而成的複雜系統。因此,地理學是一門兼有自然科學性質與社會科學性質的綜合性科學。第二,地域性。地理學不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和空間結構,而且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繫,並致力於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運動、空間變化的規律。地理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科學,在現代科學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並在解決當代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中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課程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認識地理環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一門必修課程,兼有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的性質。 三、基本理念(7-9'GEO'1.3) 1.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課程要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側重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7-9'GEO'1.3.1) 2.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變化形勢,突出人口、資源、環境以及區域差異、國土整治、全球變化、可持續發展等內容。使所學內容不僅對學生現在的生活和學習有用,而且對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有用。(7-9'GEO'1.3.2) 3.改變地理學習方式。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聯繫實際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使學生瞭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 (7-9'GEO'1.3.3) 4.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地理課程要充分重視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形成學校與社會、家庭密切聯繫,教育資源分享的開放性課程,從而拓寬學習空間,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7-9'GEO'1.3.4) 5.構建基於現代資訊技術的地理課程。在課程內容選擇、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學評價中,要充分考慮現代資訊技術的影響,為發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創造適宜的環境。(7-9'GEO'1.3.5) 6.建立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並重的評價機制。地理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習結果,也要關注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行為的變化。實現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手段多樣化、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並舉、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創設一種"發現閃光點" "鼓勵自信心"的激勵性評價機制。(7-9'GEO'1.3.6) 四、設計思路(7-9'GEO'1.4) 1.7,9年級地理課程是基礎教育地理課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7,9年級地理課程以區域地理學習為主,原則上不涉及較深層次的成因問題。(7-9'GEO'1.4.1) 2.7,9年級地理課程內容分為四大部分: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鄉土地理。為了體現地理課程的靈活性和選擇性,課程標準對學習順序不作規定。教材編寫者和地理教師可以自行選擇教材編寫和授課的順序。例如,可以先教授中國地理,也可以先教授世界地理;"地球與地圖"的知識可以集中學習, 世界五百强机密文件 1 也可以分散學習。(7-9'GEO'1.4.2) 3.地理要素採用單獨列出和與區域地理結合兩種方式。例如,世界地理的自然部分只列出氣候,地形、自然資源等不再單獨列出,而是放在地區和國家的學習中,減少內容的層次和難度。無論是中國地理還是世界地理,均大幅度減少部門地理的內容,重點突出能夠說明地理問題和實現區域地理教學目標的內容。(7-9'GEO'1.4.3) 4.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的分區部分,只列出區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學習區域地理必頇掌握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以及必選區域的數量,而不再規定必頇學習哪些區域。具體區域的劃分和選擇由教材編寫者和教師決定,以增強課程的開放性和彈性。例如,本《標準》規定,必頇從世界範圍內選擇至少一個大洲、五個地區和五個國家編寫教材和組織教學,教材編寫者和教師可選擇非洲:洲:、南亞:地區:、英國:國家:等,也可選擇其他大洲、地區、國家。(7-9'GEO'1.4.4) 5.提倡把鄉土地理作為綜合性學習的載體。學生可以通過收集身邊的資料,運用掌握的地理知識和技能,進行以環境與發展問題為中心的探究性實踐活動。(7-9'GEO'1.4.5) 第二部分 課程目標(7-9'GEO'2) 通過7,9年級地理課程的實施,學生能夠瞭解有關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的基本知識,瞭解環境與發展問題;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學習能力;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養成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 一、知識與技能(7-9'GEO'2.1) 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識,學會運用地球儀的基本技能;掌握閱讀和使用地圖和地理圖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學會簡單的地理觀測、調查統計以及運用其他手段獲取地理資訊等基本技能。(7-9'GEO'2.1.1) 2.能初步說明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初步認識人口、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區域差異,以及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和趨勢。(7-9'GEO'2.1.2) 3.知道世界、中國和家鄉的地理概貌,瞭解中國與世界的聯繫;初步學會根據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地理資訊,歸納其地理特徵。(7-9'GEO'2.1.3) 4.瞭解人類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重大問題,初步認識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係。(7-9'GEO'2.1.4) 二、過程與方法(7-9'GEO'2.2) 1.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並形成地理表像;初步學會根據收集到的地理資訊,通過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形成地理概念,進而理解地理事物分佈和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7-9'GEO'2.2.1) 2.嘗試運用已獲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做出判斷。(7-9'GEO'2.2.2) 3.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關資訊,運用有關知識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決問題的設想。 (7-9'GEO'2.2.3) 4.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自己學習的體會、看法和成果,並與別人交流。(7-9'GEO'2.2.4)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7-9'GEO'2.3) 1.初步形成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初步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和地理審美情趣。(7-9'GEO'2.3.1) 2.關心家鄉的環境與發展,關心我國的基本地理國情,增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7-9'GEO'2.3.2) 3.尊重不同國家的文化和傳統,增強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國際合作的價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識。(7-9'GEO'2.3.3) 4.增強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意識和法制意識,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逐步養成關心和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 (7-9'GEO'2.3.4) 第三部分 內容目標(7-9'GEO'3) 內容標準總體結構的說明如下: :1:內容標準由標準、活動建議等部分組成。 世界五百强机密文件 2 :2:"標準"是學生學習地理課程必頇達到的基本要求,以行為目標方式陳述。 :3:"活動建議"是為開展教學活動提供的參考性建議。 :4:"說明"是對標準中某些問題的進一步解釋。 地理課程:7,9年級:內容標準的基本結構如下圖所示: 一、地球與地圖(7-9'GEO'3.1) (一) 地球和地球儀(7-9'GEO'3.1.1) 標 准 活動建議 1.地球的形狀、大小與運動(7-9'GEO'3.1.1.1) ?用乒乓球或其他材料製作簡易的地球 儀模型。 ?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7-9'GEO'3.1.1.1.1) ?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7-9'GEO'3.1.1.1.2) ?比較不同季節正午太陽光下物體影子 的長度。 ?用事實分別說明地球自轉、公轉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 (7-9'GEO'3.1.1.1.3) 2.地球儀(7-9'GEO'3.1.1.2) ?運用地球儀,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度的劃分。 (7-9'GEO'3.1.1.2.1) ?用經緯網確定任意地點的位置。(7-9'GEO'3.1.1.2.2) 說明: ?"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一項,旨在通過該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受到有關的科學史教育。 (二) 地圖(7-9'GEO'3.1.2) 標 准 活動建議 ?運用地圖辨別方向、量算距離、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利用泡沫塑料、沙土等製作地形模型。 (7-9'GEO'3.1.2.1) ?實地踏勘並繪製校園、社區等小區域的 平面草圖。 ?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7-9'GEO'3.1.2.2) ?在地形圖上識別五種主要的地形類型。(7-9'GEO'3.1.2.3) ?組織一次使用地圖"尋寶"、定向行軍等 活動。 ?根據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找所需要的地理資訊,養成在日常生 活中運用地圖的習慣。(7-9'GEO'3.1.2.4) ?在地圖上查找地名,並選擇到達該地點 的最佳交通路線。 ?知道電子地圖、遙感圖像等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 (7-9'GEO'3.1.2.5) 說明: ?"知道電子地圖、遙感圖像等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一項,只要求學生知道電子地圖光碟、公共場所設置的電子查詢系統、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的衛星雲圖等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二、世界地理(7-9'GEO'3.2) (一) 海洋與陸地(7-9'GEO'3.2.1) 標 准 活動建議 1.海陸分佈(7-9'GEO'3.2.1.1) ?填繪全球海陸輪廓略圖。 ?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全球海陸所占比例,描述海陸分佈特點。 ?開展七大洲、四大洋拼圖遊戲。 (7-9'GEO'3.2.1.1.1) ?有條件的學校可使用電腦軟體類比演 ?運用世界地圖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佈和概況。 示"大陸漂移"。 (7-9'GEO'3.2.1.1.2) ?講述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說的故事 2.海陸變遷(7-9'GEO'3.2.1.2) ?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陸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 (7-9'GEO'3.2.1.2.1) ?知道板塊構造學說,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佈與板 世界五百强机密文件 3 塊運動的關係。(7-9'GEO'3.2.1.2.2) 說明: ?"知道板塊構造學說……"一項,側重于科學史教育及科學興趣、科學方法的培養。 (二) 氣候(7-9'GEO'3.2.2) 標 准 活動建議 1. 天氣與我們的生活(7-9'GEO'3.2.2.1) ?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的天氣預報節 目,並做記錄,討論當地天氣情況,並根 ?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並在生活中正確使用這兩個術語。 據天氣預報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動。 (7-9'GEO'3.2.2.1.1) ?識別常用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有條件的學校可參觀當地的氣象臺站 或大氣環境監測站。 (7-9'GEO'3.2.2.1.2) ?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境的?有條件的學校可建立氣象園地,使用常重要性 用的測量儀器進行氣溫、降水和風向等觀 測;或將每天從廣播、電視節目中記錄的 (7-9'GEO'3.2.2.1.3) 天氣資料繪製成圖表。 2.氣溫與降水的分佈(7-9'GEO'3.2.2.2) ?初步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佈圖,說出世界氣溫的分佈規?如有條件,讓去過外地:或外國:的學律。 生,描述對不同地區氣候的感受。 (7-9'GEO'3.2.2.2.1) ?初步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佈圖,說出世界降水分佈的 差異。 (7-9'GEO'3.2.2.2.2) ?使用氣溫、降水資料,繪製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並讀圖 說出氣溫與降水的變化規律。(7-9'GEO'3.2.2.2.3) 3.主要氣候類型(7-9'GEO'3.2.2.3) ?在世界氣候分佈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佈地區。 (7-9'GEO'3.2.2.3.1) ?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佈、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 (7-9'GEO'3.2.2.3.2) ?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7-9'GEO'3.2.2.3.3) 說明: ?天氣符號和天氣圖,是指電視臺天氣預報節目中出現的常用天氣符號和簡單天氣圖。 ?要求學生從世界氣候分佈圖上指出主要氣候類型,培養讀圖能力以及通過讀圖獲得相應地理知識的能力。 (三) 居民(7-9'GEO'3.2.3) 標 准 活動建議 世界五百强机密文件 4 1.人口與人種(7-9'GEO'3.2.3.1) ?組織有關人口問題的辯論會。 ?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佈的特點。?搜集世界三大宗教特色建築的圖片資 料,配合地圖進行展示。 (7-9'GEO'3.2.3.1.1) ?舉例說明人口問題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收集聚落景觀圖片,辨別某一景觀及其 與自然環境、人類活動的關係。 (7-9'GEO'3.2.3.1.2) ?說出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並在地圖上指出三大人種的主要分 佈地區。 (7-9'GEO'3.2.3.1.3) 2. 語言和宗教(7-9'GEO'3.2.3.2) ?運用地圖說出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的主要分佈地區。(7-9'GEO'3.2.3.2.1) ?說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佈地區,舉例說出不同國家和地 區存在著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傳統。(7-9'GEO'3.2.3.2.2) 3.聚落(7-9'GEO'3.2.3.3) ?運用圖片描述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別。 (7-9'GEO'3.2.3.3.1) ?舉例說出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係。(7-9'GEO'3.2.3.3.2) ?懂得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7-9'GEO'3.2.3.3.3) (四) 地區發展差異(7-9'GEO'3.2.4) 標 准 活動建議 1.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7-9'GEO'3.2.4.1) ?搜集能反映世界上不同國家發展水準 的資料,進行比較並開展討論。 ?運用資料和實例,說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發展水準的差異。 (7-9'GEO'3.2.4.1.1) ?從報刊中剪輯有關聯合國等國際組織 的活動資訊,通過壁報、小報、宣講等形 ?知道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地區分佈特點。 式展示和交流。 (7-9'GEO'3.2.4.1.2) 2. 國際合作(7-9'GEO'3.2.4.2) ?用實例說明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性。(7-9'GEO'3.2.4.2.1) ?說出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在國際合作中的作用。 (7-9'GEO'3.2.4.2.2) :五:認識區域(7-9'GEO'3.2.5) 標 准 活動建議 1. 認識大洲(7-9'GEO'3.2.5.1) ?分組準備某一大洲的資料,整理歸納 後,選出代表向全班彙報。 ?運用地圖說明某一大洲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7-9'GEO'3.2.5.1.1) ?收集、整理其他大洲的資料,並與所學 大洲進行對比。 ?運用地圖和有關資料歸納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氣候、河流特點 及其相互關係。(7-9'GEO'3.2.5.1.2) ?結合地區熱點問題,收集有關資料,並 展開討論。 ?運用有關資料說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環境、發展等問題。 (7-9'GEO'3.2.5.1.3) ?模擬一次暑期出國旅行,選擇旅遊路 線,說出經過的主要國家和城市,描述可 ?通過實例說明某一大洲內部的經濟發展水準是不平衡的。 能見到的景觀。 (7-9'GEO'3.2.5.1.4) 2.認識地區(7-9'GEO'3.2.5.2) ?以極地科學考察為主題,出一期壁報, 或者舉辦一次科普報告會,或者觀看錄影 ?在地圖上找出某一地區的位置、範圍、主要國家及其首都,讀 片。 圖說出該地區地理位置的特點。(7-9'GEO'3.2.5.2.1) ?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描述某一地區地勢變化及地形分佈?結合歷史等課程,利用不同時期的世界 地圖,探討國家名稱和版圖的變化。 特點,說出地形與人類活動的關係。(7-9'GEO'3.2.5.2.2) 世界五百强机密文件 5 ?運用圖表說出某一地區氣候的特點以及氣候對當地農業生產和?觀看介紹某一國家地理概況的錄影。 生活的影響。(7-9'GEO'3.2.5.2.3) ?討論某一國家特有自然現象的形成原 因。例如,展示澳大利亞特有的野生動物 ?運用地形圖說明某一地區主要河流概況,以及河流對城市分佈 的影響 袋鼠、樹袋熊、針鼴、鴨嘴獸等圖片,討 論為什麼這些動物惟獨生活在澳大利亞。 (7-9'GEO'3.2.5.2.4) ?運用地圖和資料,指出某一地區對當地或世界經濟發展影響最?進行一次針對某一突發性自然災害的大的一種或幾種自然資源,說出其分佈、生產、出口等情況。自救演習。 (7-9'GEO'3.2.5.2.5) ?通過角色模擬討論有關地理問題。例如 扮演政府官員、熱帶叢林土著居民、世界 ?舉例說出某一地區發展旅遊業的優勢。(7-9'GEO'3.2.5.2.6) 環保組織成員、開發商等角色,討論亞馬 ?說出某一地區最有影響的區域性國際組織。 孫流域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問題。 (7-9'GEO'3.2.5.2.7) ?運用資料描述某一地區富有特色的文化習俗。?通過搜集材料等方式,瞭解華人與華僑 對所在國科學技術與社會文化發展的貢(7-9'GEO'3.2.5.2.8) 獻。 ?說出兩極地區自然環境的特殊性以及開展科學考察和環境保護 的重要性。 ?選擇某一主題,從互聯網上下載有關資 料,製作電腦演示文稿,並在全班演講。 (7-9'GEO'3.2.5.2.9) 3.認識國家(7-9'GEO'3.2.5.3) ?在地圖上指出某一國家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 (7-9'GEO'3.2.5.3.1) ?根據地圖和資料,說出某一國家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指出特 有的自然地理現象和突出的自然災害,並簡單說明其形成的主要原 因。 (7-9'GEO'3.2.5.3.2) ?運用地圖和資料,聯繫某一國家自然條件特點,說出該國因地 制宜發展經濟的實例。(7-9'GEO'3.2.5.3.3) ?用實例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在某一國家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 用。 (7-9'GEO'3.2.5.3.4) ?舉例說出某一國家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方面的經 驗、教訓 (7-9'GEO'3.2.5.3.5) ?根據資料和地圖,說出某一國家交通運輸特點以及主要城市。 (7-9'GEO'3.2.5.3.6) ?根據資料和地圖,說出某一國家的種族、民族、人口、宗教、 語言等至少一個方面的概況。(7-9'GEO'3.2.5.3.7) ?用實例說明某一國家自然與社會環境對民俗的影響。 (7-9'GEO'3.2.5.3.8) ?舉例說出某一國家與其他國家在經濟、貿易、文化等方面的聯 繫。 (7-9'GEO'3.2.5.3.9) 說明: ?本單元通過從世界範圍內選學部分大洲、地區、國家,認識所學區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徵,初步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教材編寫者和教師必頇從世界範圍內選擇至少一個大洲、五個地區:例如南亞:和五個國家編寫教材和組織教學。 ?在編寫教材和組織教學中,所選擇的"洲-地區-國家"的組合,其內容必頇涵蓋所列各項"標準";尌 世界五百强机密文件 6 某一具體區域而言,可以選擇若干條"標準",合理組織材料;不一定是一個區域對應一條"標準"。 ?安排學習不同尺度的區域地理,主要目的在於通過探究性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學習和研究不同尺度區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三、中國地理(7-9'GEO'3.3) (一) 疆域與人口(7-9'GEO'3.3.1) 標 准 活動建議 1.疆域與行政區劃(7-9'GEO'3.3.1.1) ?在地圖上計算出我國大致的東西經度 差和南北緯度差,並以此來說明我國經度 ?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7-9'GEO'3.3.1.1.1) 與緯度跨度大;分析我國相對於亞歐大陸 ?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 和太平洋的具體位置。 洋,說明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7-9'GEO'3.3.1.1.2) ?在我國政區圖上準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記住它們的簡稱和?開展我國省級行政區拼圖遊戲。 行政中心。(7-9'GEO'3.3.1.1.3) ?收集、交流反映我國主要少數民族風 俗、服飾的圖片、資料,瞭解這些少數民2.人口與民族(7-9'GEO'3.3.1.2) 族的風土民情。 ?說出我國人口總數,運用有關資料說明我國人口增長趨勢,說 出我國的人口國策。(7-9'GEO'3.3.1.2.1) ?運用人口分佈圖說出我國人口的分佈概況。 (7-9'GEO'3.3.1.2.2) ?運用民族分佈圖,說出我國少數民族分佈特徵。 (7-9'GEO'3.3.1.2.3) 說明: ?"在我國政區圖上準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一項,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要求學生在中國地理的學習過程中逐步記住,而不是在本節課中全部記住。 二)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7-9'GEO'3.3.2) ( 標 准 活動建議 1.自然環境(7-9'GEO'3.3.2.1) ?聯繫生活經驗並運用有關資料,討 論季風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 ?運用中國地形圖,說出我國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徵。 (7-9'GEO'3.3.2.1.1) ?搜集有關土地資源方面的資料,與 俄羅斯、美國、印度等國進行對比。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及其影響因素。 (7-9'GEO'3.3.2.1.2) ?調查當地的主要自然資源,列舉合 理或不合理開發利用方面的事例,並 ?在地圖上找出我國的主要河流,說出長江、黃河的概況。 撰寫簡要報告。 (7-9'GEO'3.3.2.1.3) 2.自然資源(7-9'GEO'3.3.2.2) ?舉例說出什麼是自然資源,它有哪些主要類型。 (7-9'GEO'3.3.2.2.1)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7-9'GEO'3.3.2.2.2)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佈特點以及對於社會經濟發展 的影響。 (7-9'GEO'3.3.2.2.3) ?運用實例,說出我國為解決水資源分佈不均而建設的大型工程。 (7-9'GEO'3.3.2.2.4) 說明: ?"標準"沒有要求面面俱到地講述各種類型的自然資源。教學中應注意以水、土資源為案例,引導學生瞭解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人均少、時空分佈不均的特點,並滲透節約資源的教育。 (三) 經濟與文化(7-9'GEO'3.3.3) 標 准 活動建議 世界五百强机密文件 7 1.經濟發展(7-9'GEO'3.3.3.1) ?觀看反映我國農業生產特色的錄影,搜 集有關我國工業生產現狀的圖文資料,討 ?運用資料並聯繫實際,說出我國農業分佈概況,並舉例說明因 論我國工農業發展的前景。 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7-9'GEO'3.3.3.1.1)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工業的地理分佈。用實例說明高新技術產?參觀本地特色農業生產基地、工礦企業 或車站、碼頭。 業在工業發展中的作用。(7-9'GEO'3.3.3.1.2) ?比較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運用地圖說出我國交通運輸網?搜集有關各地風土人情的圖片資料,觀 看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藝術表演或錄路的大致分佈格局。(7-9'GEO'3.3.3.1.3) 影,談一談對地方文化特色的認識。 2.文化特色(7-9'GEO'3.3.3.2) ?知道我國民居、服飾、飲食的地方特色,並舉例說明自然環境 對文化的影響。(7-9'GEO'3.3.3.2.1) ?結合有關資料,說明我國地方文化特色對旅遊業發展的影響。 (7-9'GEO'3.3.3.2.2) (四)地理差異(7-9'GEO'3.3.4) 標 准 活動建議 ?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並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圍繞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兩側的地理差 異,進行專題討論或知識競賽。 (7-9'GEO'3.3.4.1) ?運用地圖指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方、青藏地區四大地?觀看反映四大地理單元自然景觀特色 的影像資料片。 理單元的範圍,比較它們的自然地理差異。(7-9'GEO'3.3.4.2) ?說出各地理單元自然地理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清單比較四大地理單元的區域差異。 (7-9'GEO'3.3.4.3) 說明: ?四大地理單元是為了適應地理學習和研究的需要劃分的,這是一種宏觀尺度的劃分。應該注意即使同一單元內也存在很大的差異。 (五) 認識區域(7-9'GEO'3.3.5) 標 准 活動建議 1.位置與分佈(7-9'GEO'3.3.5.1) ?組織有關人口問題的辯論會。 ?運用地圖說出區域的位置、範圍,並對區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簡?搜集世界三大宗教特色建築的圖片資要評價。 料,配合地圖進行展示。 (7-9'GEO'3.3.5.1.1) ?收集聚落景觀圖片,辨別某一景觀及其 ?在地形圖上識別區域主要的地形類型,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區與自然環境、人類活動的關係。?收集一 個地區的專題地圖,例如地形圖、政區域的地形特徵。(7-9'GEO'3.3.5.1.2) 圖、水系圖、礦產圖、交通圖、旅遊圖等, ?閱讀地圖與氣候統計圖表,說出區域的氣溫、降水分佈概況, 討論這個地區的區域地理特徵。 並歸納氣候特徵。(7-9'GEO'3.3.5.1.3) ?運用地圖和資料,說出區域產業的結構與空間分佈特點。 ?觀看有關我國區域地理景觀特色的錄 影或電影。 (7-9'GEO'3.3.5.1.4) ?運用地圖和資料,描述區域人口、城市的分佈特點。?收集區域地理資料,並對資料進行篩選 和分類,在此基礎上歸納總結區域基本地(7-9'GEO'3.3.5.1.5) 理特徵,並與相關地區進行比較。 ?以區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佈為例,繪製略圖,並描述該地理事 物的分佈特點。(7-9'GEO'3.3.5.1.6) ?搜集有關北京的圖片資料,編輯以北京 概況為主題的地理小報。 2.聯繫與差異(7-9'GEO'3.3.5.2) ?舉例說明區域內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 ?繪製臺灣島簡圖,在其上標明主要地理 事物的名稱。 (7-9'GEO'3.3.5.2.1) ?舉例說出河流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7-9'GEO'3.3.5.2.2) ?組織"寶島--臺灣在我心中"的專題演 講。 ?舉例說出影響區域農業或工業發展的地理因素。 (7-9'GEO'3.3.5.2.3) ?召開地理專題討論會,對某一專題進行 世界五百强机密文件 8 探討。例如,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 ?根據有關材料,說出支柱產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 主要整治措施,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經濟的 (7-9'GEO'3.3.5.2.4) 發展狀況等。 ?根據材料,運用分析、對比的方法,歸納區域內主要地理差異。 (7-9'GEO'3.3.5.2.5) ?搜集有關資料,討論我國某一地區改革 開放以來的發展成尌。 ?舉例說出區際聯繫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意義。 (7-9'GEO'3.3.5.2.6) ?舉例說明祖國內地對香港、澳門經濟繁榮的促進作用。 (7-9'GEO'3.3.5.2.7) ?運用有關資料,分析說明外向型經濟對區域發展的促進作用。 (7-9'GEO'3.3.5.2.8) 3.環境與發展(7-9'GEO'3.3.5.3) ?根據資料分析區域主要自然災害與環境問題所造成的後果,瞭 解區域環境保護與資源開發利用的成功經驗。(7-9'GEO'3.3.5.3.1) ?舉例說明區域環境和區域發展對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質的影響。 (7-9'GEO'3.3.5.3.2) ?利用資料說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條件、歷史文化傳統和城市職 能,並舉例說明其城市建設成尌。(7-9'GEO'3.3.5.3.3) ?在地圖上指出臺灣省的位置和範圍,分析其自然地理環境和經 濟發展特色,說明臺灣省自古以來一直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 (7-9'GEO'3.3.5.3.4) ?以某區域為例,說明我國西部開發的地理條件以及保護生態環 境的重要性。(7-9'GEO'3.3.5.3.5) 說明: ?本單元通過從全國範圍內選學部分不同尺度的區域,認識所學區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主要特徵,掌握學習區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本單元至少學習5個區域,具體區域的選擇不做統一規定。 ?本單元學習內容應體現區域地理的地域性、綜合性特點,要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有機結合,而具體的學習內容則要從所選的區域地理實際出發,不求面面俱到。尌某一具體區域而言,可以選擇"標準"中若干條內容,合理組織材料;不一定是一個區域對應一條"標準";所選擇區域的組合,其內容必頇涵蓋所列各項"標準"。 ?在學習區域時,既要進行區域之間的比較,也要用發展的觀點引導學生瞭解區域內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發展的成尌。 四、鄉土地理(7-9'GEO'3.4) 鄉土地理是必學內容。鄉土地理説明學生認識學校所在地區的生活環境,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增強愛國、愛家鄉的情感。 標 准 活動建議 世界五百强机密文件 9 ?分析、評價家鄉地理位置的特點。(7-9'GEO'3.4.1) ?用較為規範的圖例繪製反映學校或家 庭所在地的示意圖,並要求能夠展示出正?利用圖文材料和歷史檔案,說明家鄉主要地理事物的變遷及原因。 確的方位和較多的地理資訊。 (7-9'GEO'3.4.2) ?舉例說明自然條件對家鄉的社會、經濟、環境、生態、文化、生?查閱以前的鄉土地圖,討論家鄉有哪些 變化,並以適當形式展示討論的結果。 活諸方面的影響。(7-9'GEO'3.4.3) ?說明家鄉人口數量、人口變化的基本情況。(7-9'GEO'3.4.4) ?圍繞家鄉的環境與發展問題,開展地理 調查,提出合理建議。 ?結合實際說明家鄉的生態環境狀況、存在的問題以及改善措施。 (7-9'GEO'3.4.5) ?通過班級或小組討論,尌家鄉某一方面 的發展提出設想。 ?舉例介紹家鄉的主要自然災害及防災、減災舉措與存在的問題。 (7-9'GEO'3.4.6) ?討論家鄉的對外經濟社會聯繫,說明進 一步改革開放的重要性。 ?舉例介紹家鄉在開發、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方面的情況。 (7-9'GEO'3.4.7) ?開展鄉土地理的野外考察和社會調查。 ?舉例說出家鄉改革開放以來在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生活等 至少一個方面所發生的重大變化,瞭解家鄉的發展規劃。 (7-9'GEO'3.4.8) 說明: ?"鄉土"範圍指縣一級行政區。鄉土地理要結合所在地區的自然、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突出區域地理特徵,體現人地關係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鄉土地理的教學可以講授本省地理,或者本地區:地級市:地理。 ?鄉土地理教材的編寫應納入地方課程開發的計畫中,並切實加以落實。 ?要求鄉土地理的學習,至少安排一次野外考察或社會調查。 第四部分 實施建議(7-9'GEO'4) 一、教學建議(7-9'GEO'4.1) 地理教學要突出地理學科特點,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手段,重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一)突出地理學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7-9'GEO'4.1.1) 地理教學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繫,強調地理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特別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對地理現象和地理過程的綜合影響,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現象和問題,逐步形成對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的認識。 案例 以"日本"為例學習區域地理 展示世界地圖和日本地圖,讓學生觀察、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將觀察到的內容記錄在一張紙上。 閱讀有關日本的工農業生產、貿易、人民生活、文化習俗等資料,整理出若干條要點,記錄在另一張紙上。 根據上述資料,想一想自然條件在哪些方面影響了日本的居民生活,日本為什麼是資源小國、經濟大國。 將當地能買到或能看到的日本商品列個清單,再與日本主要進出口商品進行比較,說說日本與世界的經濟聯繫和相互影響,還有哪些事例可以說明這種聯繫和影響。與老師和同學進行討論。 (二)選擇多種多樣的地理教學方式方法(7-9'GEO'4.1.2) 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年齡特徵和學校條件,選擇地理教學方式方法。 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方法,説明學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實、概念和技能,增強地理學習能力,形成正確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 提倡探究式學習,引導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步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案例一 "角色扮演"及小組活動的學習方式 在學習"中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時,可以綜合使用角色扮演、小組活動等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 世界五百强机密文件 10 主動地參與學習。 首先把教材中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內容作為一個專題教學。全班分為"北方"和"南方"兩大組。學生在閱讀教材、查閱資料、採訪之後,自由選擇扮演"北方人"或"南方人"。 教師提出辯題:"生活在北方好還是生活在南方好",兩大組分別準備。每方有三種角色供學生選擇:辯手,主要發言;策劃,搜集和製作支援本方辯手的材料;南:或北:方人,表演反映本方區域特點的生活小品或歌舞以支持本方辯手的觀點。組內通過自薦和推選分配角色。 課前的準備由組內分工合作完成。準備工作包括:資訊查詢、市場調查、人物訪問、廣告製作等。然後,寫出訪問劄記、廣告詞,繪製圖畫,準備節目。教師做好引導和資料支援工作。 上課時,在教室中展示反映北方和南方地理特點的圖片,輪流播放具有南、北方特色的音樂。各方輪流發言,用講解、表演、展示資料等方法試圖說服對方。 辯論結束後,鼓勵有興趣的同學撰寫小論文。 案例二 "問題解決"式學習 在學習經緯網知識時,教師可以採用"問題解決"式的教學方式。 將學習內容轉化為"問題"。教師提出問題:一艘海上遇難船隻如何向別人報告自己所在位置,並在一個球體表面上標出假想遇難船隻的位置。 理解"問題"。讓學生邊觀察邊議論。然後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這實際上尌是"如何在地球表面確定一個點的位置"的問題。進一步引導學生運用生活經驗,提出確定某一學生在教室裡的座位或者在電影院裡找座位的方法。 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確定"座位"的方法概括為利用"行"和"列"定點的方法。 把已找到的方法運用到"問題"解決的實際情境中。學生會聯想到可在空白球面上通過"遇難船隻"這一點劃兩條十字交叉的線。但怎樣向別人描述這兩條線的交點是一個新問題。教師由此引出經緯線、經緯度和經緯網的知識。學生觀察地球儀並閱讀課本,理解經緯線、經緯度和經緯網等概念。 "問題"的解決。遇難船隻報告它所處經緯度:船上配有顯示經緯度的儀器:,讓別人知道其在茫茫大海上的位置。 (三)重視地理教學資訊資源和教學媒體的利用(7-9'GEO'4.1.3) 地理圖像是地理資訊的重要載體,教師應重視利用地理圖像,通過閱讀、使用地理圖像和繪製簡易地圖,幫助學生掌握觀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發展對地理圖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像、分析等思維能力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在有條件的地方,積極利用地理資訊資源和資訊技術手段優化和豐富地理教學,提高學習效率。 案例一 利用地理圖像進行教學 在有關"我國農業分佈"的教學中,可把景觀圖和地圖結合起來使用,引導學生認識農業生產要因地制宜。 展示反映我國農業生產的景觀圖片。例如,南方水田插秧和水稻收割、北方小麥播種和收割等圖片,介紹照片拍攝的時間和反映的事物,但不注明地點。 學生分組觀察圖片,記錄觀察到的內容,討論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 學生利用地圖,討論圖片上的農業生產景觀可能出現在哪個地區。 由學生利用相關圖像向全班闡述本小組的討論結果,教師講評。 案例二 利用電腦搜集資料並展示學習成果 關於"世界人種"的教學,有條件的學校可指導學生運用電腦網路查詢資料,整理並製作成展示作品。 學生自願組成小組,在網路上分別查找和整理三大人種資料。 將查找到的資料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做成電腦展示作品。 學生輪流演示、講解自己的作品,教師和其他學生進行點評。 (四)重視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7-9'GEO'4.1.4) 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需要為學生創造寬鬆的學習環境,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地理教學的開放性,鼓勵學生對所學地理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保證教學的彈性,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條件。 世界五百强机密文件 11 開展地理實踐活動,特別是野外考察,能夠使學生親身體驗地理知識產生的過程,增強學生地理實踐的能力。 案例 地理野外考察方法 第一步,確定考察專案。 第二步,準備資料。在實地考察前,搜集並整理地圖、統計資料、調查報告、歷史記錄等資料,並製成分佈圖和圖表,以形成對考察區域的初步印象。 第三步,野外觀察與訪問。根據考察目的,確定考察和訪問的內容及路線。在野外考察中,對地圖上標注的地形、聚落、鐵路、公路、土地利用類型等予以確認;把地圖上未標注的地理事物用適當的符號標注在地圖上。 第四步,撰寫考察報告。考察報告的內容一般包括:題目及確定題目的理由;考察的目的及設想;考察方法和程式;考察的內容及已有資料;已有資料同野外考察的關係;主要結論以及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二、評價建議(7-9'GEO'4.2) 地理學習評價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學習過程,以及在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的變化。強化評價的診斷和發展功能,弱化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地理學習評價的基本內容和要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評價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和過程(7-9'GEO'4.2.1) 運用所學地理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地理學習評價的重點。 評價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時,應瞭解學生:能否把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抽象為地理問題;能否制訂解決問題的方案;能否形成有效解決問題的思路;能否檢驗並解釋結果。 評價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過程,應瞭解學生在提出地理問題、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資訊資料、回答地理問題這一完整過程中的表現。其中,重點評價學生在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資訊資料過程中的表現。應瞭解學生:能否利用地圖、圖表、圖片、圖解和各種資訊源:如期刊、報紙、電視、廣播、互聯網等:搜集一手或二手資料;能否通過實地觀測與調查等方式去獲得資料;能否保證地理資訊資料的品質:如資料的多樣性、可靠性、全面性、針對性等:;能否將地理資訊資料恰當歸類;能否將地理資訊資料繪製成地理圖表以及簡單的地圖;能否通過分析地理資訊資料得出結論並進行檢驗。 評價過程中,引導學生開展自評、互評,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優點與不足,教師評語應以鼓勵為主,以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案例一 對學生提出地理問題能力的評價 在教學"南極大陸蘊藏豐富的煤炭資源"時,首先,提供相關資料和資訊: :1:南極洲煤炭分佈圖及煤炭儲量; :2:煤炭形成的重要條件--濕熱的氣候、茂密的森林; :3:南極洲景觀圖片; :4:南極洲氣候特點。 接著,讓學生利用上述資訊提出問題。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五花八門。 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瞭解學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了已有的資訊,以及合理性、完整性、新穎性等表徵問題品質的資訊,從而評價學生在提出地理問題方面的水準與差異。"為什麼南極洲會有豐富的煤炭資源"與"南極洲有豐富的煤炭資源,說明南極洲曾有過濕熱的氣候、茂密的森林,這說明瞭什麼問題"這兩個問題相比,在深度上是有明顯區別的。根據這種差別,教師尌可以對學生提出地理問題的能力做出相應的評價。 案例二 對學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資訊資料過程與能力的評價 檢測"通過實例說明某一大洲內部的經濟發展水準是不平衡的"的達標程度,可採用讓學生撰寫小短文的形式進行評價。撰寫小短文的過程,尌是學生搜集、整理與表達資料的過程。通過觀察學生寫作小短文過程中的完整表現,教師可以對學生在搜集、整理、分析地理資訊資料的過程與能力做出較為準確的評價。 又如,在學習家鄉的人口問題時,讓學生搜集:或給出:家鄉的人口歷史資料,繪出人口數量變化圖。教師檢查完成情況,評價學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資訊資料的過程與能力。 世界五百强机密文件 12 (二)注重評價學生科學方法掌握狀況和探索性活動的水準(7-9'GEO'4.2.2) 評價學生對科學方法的掌握狀況,應著重瞭解他們對地理觀察、區域分析與綜合、地理比較等常用地理方法的領悟、掌握狀況和運用水準。主要包括: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的觀察是否細緻、全面、敏銳,區域分析與綜合、地理比較等方法的運用是否合理、有效,能否進行合理的推測、想像以及大膽的猜測。 評價學生參與地理探索性活動的程度和水準,重點不在於學生記憶的準確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練程度,而在於學生實地觀察與觀測、調查、實驗、討論、解決問題等活動的品質,以及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興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態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等。 對學生科學方法的掌握狀況、參與探索性活動的程度和水準的評價方法,主要有觀察法和評定量表法。 案例 用觀察的方法評價學生對地理科學方法的領悟、運用狀況 在認識區域的"聯繫與差異"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檢測"在分析、對比的基礎上,說明區域內主要地區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方面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並根據材料歸納出主要地理差?quot;的學習水準,教師可先提出探究活動要求:請你根據地圖選出幾個代表性的地區進行比較,說明區域自然環境的差異性。具體回答這樣幾個問題: :1:選擇這幾個地區的依據; :2:從哪些方面進行比較; :3:從比較中得出什麼結論。 以上探究活動可以評價學生觀察方法運用的水準、地理比較方法運用是否合理。為此應當觀察學生是否能有效利用地圖,是否有條理、有步驟、認真細緻地觀察地圖;要及時判斷學生所選擇的比較地區和確定的比較專案是否合理,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通過上述的觀察與判斷,可以對學生地理觀察、比較、區域綜合分析等方法的領悟、運用水準做出相應的評價。 (三)注重評價學生對地理概念、區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徵的理解水準(7-9'GEO'4.2.3) 提高學生對地理概念、區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徵的理解水準是地理知識教學的重點。評價不能局限於學生具備了多少地理知識,而應把重點放在學生的理解水準上。評價學生對地理概念、區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徵的理解水準,常用方式主要有: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和解釋概念;給出概念的肯定例證和否定例證,讓學生驗證;能把一種表達方法變成另一種表達方法;會進行概念、區域之間的比較;會進行區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徵的分析與綜合;會運用地圖、圖表和簡單模型表達區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徵。 案例一 對地理圖像資料所反映的地理事物的特徵,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述,考查學生對區域人文特徵的理解水準 評價學生對某個國家民俗文化特色的理解水準,可採用這樣的方式:提供反映該國民俗文化特色的圖片、錄影、光碟等,讓學生口頭說明:或文字說明:圖像資料中所反映的相關內容。實現不同表達方式之間的轉換,學生需要觀察、抽象概括等智力操作。口頭表述內容的豐富與否,以及對該國民俗文化特色的抽象概括程度,能較為客觀地反映學生的理解程度和水準。 案例二 讓學生以簡略地圖、圖表、模式圖等,反映區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徵,評價學生的理解水準 在學習"認識大洲"時,如果所選擇的內容是北美洲的地形特徵,可採用讓學生閱讀北美洲地形圖,將課文中對北美洲地形空間格局的文字表述轉繪為地理略圖或模式圖。如學生能畫出北美洲地形呈三個南北縱列帶的示意圖,實現了圖文間的轉換,便說明學生對這部分學習內容已經理解了。 (四)注重評價學生在地理學習中所形成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7-9'GEO'4.2.4) 促進學生的心理發展是地理教學的基本目的。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學生心理發展的基本內容。評價時應關注學生在以下方面的變化與發展:對地理的興趣和好奇心;體會地理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和地理學的應用價值;對周圍環境和地球上不同自然和人文特徵的審美能力以及對社會和自然的責任感;熱愛祖國的情感與行為;關心和愛護人類環境的意識和行為。觀察是評價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重要方式。要注意觀察學生在日常行為和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搜集評價資訊,為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提供依據。 案例 觀察學生在討論活動中的表現,評價學生對環境的態度 展示1989年世界環境日主題宣傳畫--"地球出汗了",讓學生討論:這幅漫畫有哪些寓意。 學生在討論中發現漫畫反映的環境問題多少與深度,在表述這些環境問題時表現出來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提供了學生對環境問題關心程度、環境道德意識水準等資訊。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嘗試畫一幅與 世界五百强机密文件 13 環境問題有關的漫畫,並說出寓意。學生表達的想法,是評價學生對環境基本態度的重要依據。 (五)注重評價形式的多樣化和針對性(7-9'GEO'4.2.5) 針對學生學習的心理特徵、學習形式和學習特點的差異以及各種評價方式的不足,評價應採取多種方式。除了選用書面形式的測驗、口頭表達、描繪地圖、繪製地理圖表、讀圖分析等常見評價形式,也要注意通過觀察學生在討論、實地觀測觀察、探究等活動中的表現來評價學生的學習。要重視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評價結果建議採用評語和等級評價相結合的方式。 下表是對應"內容標準"的評價方式建議。當然,檢測每項內容標準的評價方式不是惟一的,在此只是提供一種評價思路,供教師評價時參考。 三、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7-9'GEO'4.3) 充分開發、利用地理課程資源,對於豐富地理課程內容,開展形式多樣而有效的地理教學,增添地理教學活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積極建設學校地理課程資源庫(7-9'GEO'4.3.1) 通過調查,掌握學校地理課程資源的情況,並分門別類建立地理課程資源檔案,逐步建設地理課程資源庫。 學校地理課程資源包括除教材以外教學所需的掛圖、模型、標本、實驗器材、圖書資料、電教器材、教學實踐場所等,必備設備和教學用圖有:地球儀、等高線地形模型、幻燈機、投影機、主要岩石和礦物標本、東西兩半球圖、世界政區圖、世界地形圖、中國政區與交通圖、中國地形圖、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圖、本縣:市:地圖、世界地理景觀圖片、中國地理景觀圖片等。 注意地理課程資源的積累和更新,特別是地理資訊資源的積累。可以自己設計製作各種地理教具、學具和教學軟體,包括在教師指導下組織學生製作地理模型、電教軟體等。不斷擴大地理課程資源庫的容量,提高地理課程資源庫的品質,適應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地理教學自身發展的需要。 (二)充分利用學校地理課程資源(7-9'GEO'4.3.2) 教師要結合學校的實際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充分利用學校已有的地理課程資源,以及師生可用於地理教學的經歷和體驗。 教師應鼓勵和指導學生組織興趣小組,開展野外觀察、社會調查等活動;指導學生編輯地理小報、壁報、壁報,佈置地理櫥窗;引導學生利用學校廣播站或有線電視網、校園網傳播自編的有關節目。 提倡校際地理課程資源的共建和共用。 (三)合理開發校外地理課程資源(7-9'GEO'4.3.3) 校外地理課程資源豐富多樣,包括青少年活動中心、地理教育基地、圖書館、科技館、氣象臺、天文館、博物館、陳列館、展覽館和主題公園、科研單位、大專院校、政府部門,區域自然環境、人文景觀,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等。加強與社會各界的溝通與聯繫,尋求多種支持,合理開發利用校外地理課程資源。 組織學生走進大自然,參與社會實踐,開展參觀、調查、考察、旅行等活動,邀請有關人員演講、座談,拓展學生的地理視野,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 四、教材編寫建議(7-9'GEO'4.4) 地理教材的編寫,必頇依據地理課程標準,充分體現地理課程改革的理念,為地理教學落實內容標準的要求、實現課程目標提供基本的教學材料。 (一)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7-9'GEO'4.4.1) 教材編寫應對課程標準的內容進行合理組合,建立具有內在邏輯關係且便於學生學習的知識結構體系。 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的"認識區域"部分,所選擇的區域,既要注意其重要性,也要注意區域組合覆蓋面。 (二)聯繫實際和反映時代特徵(7-9'GEO'4.4.2) 教材內容的選擇與組織應聯繫生產和生活實際,尤其是學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地理現象和地理問題,體現"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的課程改革理念。 教材編寫還應注意我國的社會實際和教學實際,充分考慮教材的地區適應性。 世界五百强机密文件 14 教材應反映時代特徵,並根據地理科學和教育科學的發展、國家和社會的需要、學生的發展,不斷修訂。 (三)為教學提供必要的空間(7-9'GEO'4.4.3) 本課程標準強調讓學生通過探究活動學習地理。教材編寫要有利於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學生探究活動的開展。課文可以不直接提供結論,而將分析過程及結論的得出留給教學。 教學內容安排應具有層次性和一定的彈性。除了課程標準要求的內容外,教材還可適當安排一定數量的選學、自學和閱讀內容,以利於教學的靈活性。 (四) 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接受能力(7-9'GEO'4.4.4) 教材的編寫應從學生身邊的或熟悉的地理事物入手,提倡從提出問題導入,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課文要簡明、通俗、生動、親切。 教材的呈現方式要適合學生學習。應做到課文系統、圖像系統和作業系統的有機統一。提倡多用圖像,多設計活動。圖像的設計要主題鮮明,內容精煉科學,形式生動、美觀,便於學生閱讀。活動的設計要密切聯繫學生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難易程度恰當,富於啟發性和趣味性,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 (五)重視教材的系列化建設(7-9'GEO'4.4.5) 教材編寫還應重視系列化建設。教材的系列化包括教學參考書、教學地圖冊、填充圖冊、教學掛圖,以及幻燈片、投影片、錄影帶、電腦軟體、光碟等 世界五百强机密文件 15
/
本文档为【《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