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陆放翁

2017-10-12 16页 doc 59KB 47阅读

用户头像

is_751406

暂无简介

举报
陆放翁陆放翁 陸 游 生 平, 略傳, 陸放翁,諱游,字務觀。宋越州山陰人。生於徽宗宣和七年十月十七日,一一二五,一二一?,。十二歲能詩文。十七歲從鮑季和讀書,十九歲,紹興十三年,至臨安預進士試於南省。二十九歲,紹興二十三年,以蔭補登仕郎,鎖廳荐送第一。秦檜之孫秦塤居次,檜怒,罪主司陳阜卿。明年試禮部,仍名居前列,益為秦檜嫉黜。逮歲末檜死,始就福州寧德主薄。 三十六歲,紹興三十年,除較令所刪定官,時楊存中掌禁旅,放翁力陳非便,高宗嘉納其言,罷存中。中貴人有市北方珍玩獻高宗者,放翁入奏曰,「陛下以損名齋,自經藉翰墨外,屏而不御...
陆放翁
陆放翁 陸 游 生 平, 略傳, 陸放翁,諱游,字務觀。宋越州山陰人。生於徽宗宣和七年十月十七日,一一二五,一二一?,。十二歲能詩文。十七歲從鮑季和讀書,十九歲,紹興十三年,至臨安預進士試於南省。二十九歲,紹興二十三年,以蔭補登仕郎,鎖廳荐送第一。秦檜之孫秦塤居次,檜怒,罪主司陳阜卿。明年試禮部,仍名居前列,益為秦檜嫉黜。逮歲末檜死,始就福州寧德主薄。 三十六歲,紹興三十年,除較令所刪定官,時楊存中掌禁旅,放翁力陳非便,高宗嘉納其言,罷存中。中貴人有市北方珍玩獻高宗者,放翁入奏曰,「陛下以損名齋,自經藉翰墨外,屏而不御,小臣不體聖意,輒私買珍玩,虧聖德,乞嚴禁。」又疏曰,「應詔言非宗室外家,雖實有勳勞,毋得輒加王爵,頃者以師傅而領殿前都指揮使,復有以太尉而領閣門事,瀆亂名器,乞加訂正。」其識見深閎,持論嚴正者,大概如此。 三十七歲,紹興三十一年,,遷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翌年孝宗 即位,遷樞密院編修兼編類聖政所檢討官。史浩、黃祖舜合荐之,謂其「善詞章,諳典故。」孝宗召見,稱其「力學有聞,言論剴切。」遂賜進士出身。放翁過蒙拔擢,感戴之餘,思盡言責以報天子。遂奏曰,「陛下初即位,乃信詔令以示人之時。而官吏將帥一切玩習,取其尤沮格者與眾棄之。」和議既成,華夏益衰。放翁目睹時艱,遂致書二府,力陳國不宜偏於臨安,宜首重建康等情,朝野咸推切當。 茶山曾幾,時任浙西提刑,居會稽。太學生出身,文名滿天下,詩尤精絕。放翁得緣執弟子禮,敬事甚恭 。皇皇詩業,於茲為一大關鍵。 時龍大淵、曾覿把持朝政,放翁言其非是,教宗不悅,遂出通判建康府,旋改隆興府。時為隆興二年,放翁四十歲。 四十二歲,乾道二年,,調豫章通判。斯時讒徒益肆,謂放翁結交臺諫,鼓吹是非,更指其力說張浚出兵北伐,大礙宋金和好。朝廷不明真偽,遽罷放翁。遂退居山陰,鬱抑無援者凡四年。 四十六歲,通判 州。入蜀途中,飽覽風物,作詩百篇,撰「入蜀記」乙卷。嗣後五年來往蜀漢各州,歷劍門錦江諸勝。越二年,川陜宣撫使王炎辟為幹辦公事兼檢法官。放翁為陳進取之策,以為經略中原,必自長安始。取長安當自隴右,故當積粟練兵,以備戰守。其精於韜略,於茲可見。 五十二歲,淳熙三年,,時范成大為成都安撫司兼四川制直使,辟為參議官,以文字之交,不拘禮法。人譏其頹放,因自號「放翁」。五十五歲,遷江西常平茶鹽提舉,適江西水災,奏朝廷撥義倉穀賑災,又傳檄諸郡運糧救濟,痌瘝在抱,朝野咸推之。 五十七歲退居山陰,歷時六載,與朱熹文字唱酬,悉以此時為多。六十二歲,淳熙十三年,起知嚴州,赴行在謁孝宗,諭曰,「嚴陵山水勝處,職事之暇,可以賦詠自適。」越二年再召入見,孝宗曰,「卿筆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 遂除軍器少監,遷朝議大夫,尚書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六十二歲,光宗紹熙元年,遷中奉大夫提舉沖佑觀。 七十歲祠奉秩滿,再乞未報,從此生計艱難,食且不斷,七十一歲,寧宗慶元元年,,葺小菴兩椽,取師曠「老而學如秉燭夜行」語意,顏曰「老學菴」。然一貧如洗,至鬻所用酒杯以換米薪。艱難歲月,長達八年之久。 七十八歲,嘉泰二年,得韓侂冑之荐,入都修國史實錄。翌年升太中大夫寶謨閣待制致仕。又為韓侂冑撰文兩篇,曰南園記、曰閱古泉記,為迂闊輩不諒。八十三歲,開禧三年,恩封渭南縣伯。嘉定三年正月,因膈上得疾,卒於山陰故里。享年八十有六。遺作有劍南詩稿八十五卷,渭南文集五十卷,放翁逸稿二卷、南堂書十八卷、南堂 書音釋、老學菴筆記十卷、家世舊聞、齋居紀事等。宋史有傳。 放翁處身亂世,亟思有以報國。奈際遇不辰,壯志難展。名主識拔於前,讒臣擠擯於後,遂令貧困林下,鬱抑暮年。然時窮適足以起其文章,乃至萬首流行,百世傳誦。身後之名,與日俱增。失諸當時,享諸日後,不啻為世之懷才不遇者,闢一力學甘貧、安身立命之境地,俾於命途多舛之中,成風雨名山之業。噫,此放翁之為放翁歟, 童年, 家庭影響,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宋朝越州山陰縣,浙江紹興市,人,是生活在七百多年前的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山陰陸氏是一個大家族,原本是以務農為業的,到了陸游的高祖陸軫,才通過科舉,開始走上仕途。他雖然做了官,但仍保持著樸素正直的品質,在朝裡朝外居官四十來年,始終未曾置買田產。因此,家庭的經濟生活還是相當寒素的。 陸游的祖父名佃,字農師,小的時候,刻苦求學,沒有燈燭,便映月讀書,並且常常穿著草鞋,背著書箱,到千里之外去拜訪老師。他曾從王安石學習經學,很得到這位大政治家的賞識。後來王安石為相,他也考中了進士, 補國子監直講,並且參加了詮釋經籍的工作。這個工作是王安石親自 領導進行的,他們所編寫的,三經新義,是當時全國學校的必讀教材,藉以宣傳變法,統一思想。因而陸佃雖然沒有擔任行政官職,直接推行新法,但在變法運動的文化教育方面是有其一定貢獻的。宋徽宗時,他官至尚書左丞:宰相的次官:,後來因受到奸臣蔡京的排濟,被貶到亳州:安徽亳縣:做了一任知州,在任上死去了。他一生著述很多,約有二百餘卷,重要屠有,埤雅,、,春秋後傳,、,陶山集,等書。 陸游的父親名宰,字元鈞,官朝請大夫,直秘閣。他是一個著名的藏書家,宋高宗:趙構:紹興年間,下詔求天下遺書,首先就命紹興府把陸宰家藏書開單獻上來,計有一萬三千餘卷之多。他自己也寫過,春秋後傳補遺,等書,和陸佃一樣,也是一位官僚而兼學者的人物。 從陸游的祖、父的簡歷看來,可知他是一個有文學傳統的官僚地主家庭。這樣的家庭,對於陸游來說,有其消極的和積極的兩方面的影響。由於階級出身的限制,使得陸游早年很難有機會接近廣大的勞動群眾,而是按照一般的士大夫子弟的生活歷程,由恩蔭:即憑藉著祖、父的政治地位得到封贈:、科舉而走上仕宦的道路。但陸家雖係世家大族,卻並非豪門顯貴;而且傳到陸游一代,家境已漸趨沒落,經濟狀況已相當困窘,因此在生活方式方面也跟那些大官僚地 主和豪門權貴有所不同。陸佃和陸宰在當時都是比較進步的知識分子,他們給陸游的家庭教育是良好的。在文學修養上,陸佃和陸宰都有著作。陸佃的,陶山集,中有詩二百餘首,以七言近體詩見長;陸宰雖然沒有詩集傳下來,但從他的斷句「奴愛才如蕭穎士,婢知詩似鄭康成」一聯看來,他對詩歌創作也有相當修養。可以想像,家庭間的文學氣氛,對他後來的成長與發展都是利的條件。 逃難生活 陸游生於宋徽宗宣和七年:西元一一二五年:十月十七日,按照陽曆計算,他的生日是十一月十三日。 當時他的父親陸宰正任淮南計度轉運副使,剛剛奉到朝廷的命令到首都東京:河南開封:去朝見。他帶著家眷,從淮南出發,由水路向京城航行。在一個風狂雨驟的日子,我們的詩人誕生了。他後來有詩記載當時的情況:「我生急雨暗淮天,出沒蛟 浪入船。」又說:「少傅奉詔朝京師,檥船生我淮之湄,宣和七年冬十月,猶是中原無事時。」其實所謂「無事」,只是表面上的平靜,一場大難已經迫在眉睫了。就在陸游出世的這一年,新興的女真族統治者正在醞釀著一個侵略宋朝的計劃,而在陸游出世的前十天:即宣和七年十月七日:,這個計劃已經成熟了。淮河上的暴風雨似乎透露了時代的消息,象徵著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在國難臨頭的時刻誕生的。 女真是我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它於十二世紀初建立了金政權,在滅掉契丹族所建的遼國後,又南向侵擾宋朝。它的進攻計劃是從東西兩路進軍:西路由粘罕率領,從雲中:山西大同:直撲太原;東路由斡離不率領,從平州:河北盧龍:直撲燕山府:北京:;然後兩路會師,拿下北宋的首都開封。 陸宰進京以後,調任京西路轉運副使,因為時局緊張,他的責任主要是供應澤、潞一帶軍隊的糧餉。澤州:山七晉城:和潞州:山西長治:兩地都在今山西省東南角,正在宋人支援太原的大道上。他把家眷安頓在河南滎陽以後,自己便奔赴任所,執行後勤任務,和廣大軍民一道投入了反抗侵略的鬥爭。 對於金兵的侵入,北宋的廣大人民和士兵的抵抗是強烈的:在張孝純、王稟率領下,太原軍民曾固守二百五十餘日,糧盡援絕,全部壯烈犧牲;在李綱、种師道率領下的勤王軍與守城軍也給了金兵以沈重的打擊,完全有可能解除開封之圍;同時河北各地人民所自動組織起來的抗金武裝和以太學生陳東為首的幾萬人的示威請願,也都表現了高昂的愛國精神和雄偉的抗敵力量。但是由於北宋統治者醉心於一己的腐化享樂生活,堅持投降求和的可恥政策,對於愛國的將領和士兵則橫加貶斥和壓抑,以致金兵得以順利地兩路會師,於宋欽宗靖康元年:西元一一二六年:年底攻陷開封,北宋也因之覆滅。 開封陷落以前,趙桓的弟弟康王趙構以大元帥的名義領兵在外,幸免於難。於是這時宗澤等把他擁戴起來,即位於南京應天府:河南商丘:,改年號為建炎元年:西元一一二七年:。在強大的敵人面前,趙構的策略只是逃跑,他先後逃到揚州、臨安:杭州市:、越州、明州:寧波市:,甚至一直逃上溫州海邊的大船,在船上倉皇不安地度過了建炎四年的元旦。幸虧女真大軍因中原起義隊伍嚴重地威脅著他的後方,不得不從南方調回,這才給趙構一個喘息的機會,於四月間回到越州。他把越州改升為紹興府,次年又改年號為紹興元年。直到紹興二年正月,他才回到臨安,正式建立了南宋小朝廷。 在這個天翻地覆的年月裡,陸游是同當時的廣大人民一起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的。這教育的第一課便是逃難。抗戰初期的時候,陸宰本是在澤、潞一帶供應軍需的,但不久就遭到一個尚未暴露漢奸身分的御史徐秉哲的彈劾而被免職。隨著戰事的失利,陸宰只是攜帶家眷南歸,實際上也就是逃難。他的家累很重,除了妻 室兒女之外,還有不少的奴僕婢妾,一家人扶老攜幼,在兵荒馬亂之中,流離轉徙,不旦困苦萬狀,隨時還有生命的危險。有時聽了一隊金兵來了,他們便只是伏在草間,滿懷驚恐地隱蔽起來,餓了只有吃點乾糧,常常十來天吃不上熱飯菜。這種生活給陸游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後來他曾把它寫在自己的詩裡: 我生學步逢喪亂,家在中原厭奔竄,淮邊夜聞賊馬嘶,跳去不待雞號旦。 人懷一 草間伏,往往經旬不炊爨,竄,……。 在逃難的路上,他們在 春(安徽壽縣)停了一段時期,那裡暫時沒有敵人的鐵蹄,因此得到了一個喘息的機會。以後他們再從淮水,通過淮河,終於回到山陰故鄉。 山陰離中原已經很遠,按理說可以定居下來的,但是在不扺抗的國策下,皇帝尚且不斷逃跑,老百姓哪能安居樂業呢,建炎四年,也就是趙構在海船上度過元旦的那一年,戰火遂漸延燒到了山陰。敵人的鐵騎和潰退的官兵把整個地方攪得煙昏塵暗,陸游只得隨著家人再度逃難: 家本徙壽春,遭亂建炎初,南來避狂寇,乃復遇強胡。于時髧:淡,兩毛,兒童垂髮的樣子,,幾不保頭顱。亂定不敢歸,三載東陽居。 這時陸游才六歲,跟大人從山陰來到東陽:浙江金華:陳彥聲的家裡。陳名宗譽,是一個「其義可依,其勇可恃」的義軍領袖,在宣和、建炎中曾兩度組織地方武裝,保衛自己的鄉士。由於當地人的緊密團結和義軍的紀律嚴明,所以能夠使得這一帶地方保持安定。陸家來到這以後,受到了陳彥聲的殷勤招待,一住三年,直到趙構建 都臨安,大局略定的時候,才重反山陰老家。 這一段逃難生活,在陸游的幼小心靈上銘刻了對敵人的仇恨;而義軍領袖陳彥聲的豪俠義勇、保境安民的愛國行動,也給了他很大的鼓舞,初步懂得團結起來,抵禦外侮的道理。此後他終身主張驅遂金人,收復失地,最早的根源就在這裡。 青年 愛國主義教育, 紹興十一年:西元一一四一年:,秦檜為了掃除賣國投降的障礙,誣陷岳飛,以「莫須有」罪名將岳飛下獄。十二月,與金人訂立可恥的「紹興和議」,從此南宋向金稱臣納貢,東起淮了,西至大散關以北的廣大地區都淪於金人之手。 和議即成以後,趙構認為秦檜立了大功,封他做了宰相兼樞密使,總統軍政大權。秦檜也更竭盡心力來摧殘主戰的勢力。一時主戰愛國的人士如胡銓、趙鼎、李光、曾開等都被罷斥。以趙構為主的統治集團,偏安於臨安一隅,度著奢侈荒淫的生活,再也不想恢復中原失地了。 面對這樣的現實,凡是有愛國良心的人都會痛心疾首的。陸宰這時已經五十開外了,看到豺狼當道,決心不再去做官,便在家鄉修建了一些房子,開始過著他那不與統治者合作的消極隱退生活。然 而人是不能和社會隔絕的,生活是離開政治的,何況陸宰又有著相當高的聲望和複雜的社會關係。因此儘管他退居山林下,當時的士代夫還是不斷地來拜訪他,和他談論國家大事。他們都是陸宰的好友,在政治下都是反對賣國投降的主戰派,正在遭受著秦檜的迫害。當他們談到二帝被擄,人民塗炭,金人殘暴的情形時,憤怒的火焰在心頭燃燒著,人人咬牙切齒,痛哭流涕,恨不得和敵人拚命;談到秦檜賣國行為時,更不禁拍案大罵,怒髮上指。由於過分的憤激,常常面對著擺下的酒飯,誰也吃不下去而慘然地向主人告辭。陸宰在送客回來之後,也食不下咽,只是困困地坐著。這樣激動人心的情景,少年陸游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從此,他知道是秦檜那些壞蛋,為了個人的利益,媚外投降,將葬送祖國的前途。 打下詩歌創作的基礎 往來陸家的,除了那些愛國的政治家外,有很多文人學者,陸游從這些前輩的口中得到了不少的寶貴的文學知識。他說: 文章有興廢,蓋與治亂符。慶曆、嘉祐間,和氣扇大爐,數公實主盟,渾灝配典謨,開闢始歐、王,菑畬逮曾、蘇。大駕初渡江,中原皆避胡,吾猶及故老,清夜陪坐隅,論文有脈絡,千古著不誣。 宋朝的文學,以歐陽修為開山大師。他是一個多方面的作家,詩、詞、古文都寫得很好。尤其喜歡獎掖後進,像王安石,曾鞏、蘇洵、 蘇軾、蘇轍等都受到他的提拔和影響的。他們的文學活動都在宋仁宗慶曆、嘉祐之間,造成了宋代的文學黃金時代。歐陽修死後,蘇軾成了當時文壇的領袖,同樣也喜歡聯絡朋友,培養人才。往來於他門下的有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等,有「蘇門四學士」之稱。陸游的外祖父母就是晁家的女兒,和補之是同輩。陸游詩中所說的「故老」,可能就是那些學有本原的作家。他們在沉沉的深夜,和陸宰秉燭清談,如數家珍地談論著詩文的系統派別,修辭的利鈍得失,這對陸游的學習當然有很大的啟發。 陸游在很小的時候就熱愛學習,自稱:「我生學語即耽:喜歡:書,萬卷縱橫眼欲枯」,又說:「少小喜歡讀書,終夜守短檠,可見他們對學問是如何地愛好和努力鑽研;再加上這許多有利的條件:家中豐富的藏書可供他閱讀,父親可以隨時指導,又可以經常聽到前輩們的議論,因此到十二歲的時候,他的詩文已經相當可觀了。接著他又入了鄉校,正式從師受業。校中的教師有韓有功、陸彥遠等,都是有學問、講氣節的人物。在十七歲的時候,又改從鮑季和受業,每天早晨和他同學們一同到老師那裡上課,過著緊張又愉快的學習生活。 在陸游少年時代的功課中,詩,應該是一個很主要的學習科目。他對詩有著特殊的愛好,並且有著早熟的、傑出的所賞能力。在十三四歲的時候,偶然看到父親的藤床上擺著陶淵明的詩集,他就拿來吟 誦起來。越念越有趣,一直念到天黑,家人喚他去吃飯,他還捨不得把書放下,索性連這天的晚飯都不吃了。另外,他小時候喜歡的詩人還有王維、岑參。他讀王維的詩讀的很熟,對岑參的詩則評價很高,以為他是「太白、子美之後,一人而已」。正是從這些前代的大詩人那裡,陸游獲得了有益的滋養。 在十七、八歲時,陸游正式開始寫詩。恰好也在這時,他認識了南宋初期的大詩人會幾。 曾幾是來拜訪陸宰的。這位大詩人的到來,對陸宰簡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喜事。在這首詩裡,他寫了未見曾幾前的仰慕心情: 兒時聞公名,謂在千載前,稍長誦公文,雜之韓、杜編。夜輒夢見公,皎若月在天,起坐三嘆息,卻見無由緣。 他是把曾幾當做唐付韓愈、杜甫那樣的大作家看待的,渴想已久,無緣一見。現在曾幾突然到他家來了,真是喜出望外。他接著寫道: 忽聞高軒過,歡喜忘食眠,袖書拜轅下,此意思自憐。??? 他像唐付少年詩人李賀拜見韓愈那樣恭謹而歡欣地拜見了這位老前輩;而這位老前輩看到這樣聰敏好學的少年,當然也十分高興,就親切地和他講論起來,給他指點作詩的方法。從此他們便建立了互相敬愛、親如父子的師弟之誼。 為什麼陸游對於曾幾這樣崇拜呢, 首先,曾幾是一位有名的愛國者,他和哥哥曾開都是力主對金作戰,反對賣國投降的。曾開在臨安居禮部侍郎的時候,曾為宋廷和女真的關係,當面質難秦檜,引起了一番爭執,因而曾開的禮部侍郎被罷免了,連帶曾幾的兩浙西路提點刑獄公事的官也罷免了。通過這件事情,可以看到曾開和曾幾的嚴札的术族立場。這樣的愛國者,當然是會成為陸家的上客的。 其次,更重要的是曾幾還是當時最有名的詩人。在陸游札銳意學詩的時候,他是非常渴望得到一位名師的,曾幾的來臨,恰好使他如願以償。曾幾是宋朝南渡以後詩壇的領袖,他和徐俯、韓駒、呂本中都是江西派的詩人,而呂本中就是江西派這個名稱的建立者。曾幾比徐俯、韓駒稍為年輕一些,和呂本中同歲。在學詩方面,最初得力於韓駒,中間曾向呂本中請教過,最後和本中齊名。而在陸游認識曾幾的時候,徐、韓、呂都已經死去,只有曾幾還在,可以說是江西派唯一的大師了。就今天來看,江西派詩人在理論和創作方面都有很大的侷限性,成就鎮算很高,但在宋付,卻是聲勢最大的一個宗派;特別是他們繼承並發展了北宋大詩人的一些有關創作方法的理論,這一份遺產,對學習階段的陸游是很有用處的。因此陸游見到曾幾,實在是莫大的幸運。在兩人的接觸中,曾幾把江西派的「格高」、「字響」、「句 活」以及「奪胎換骨」、「點鐵成金」等種種作詩方法傳授給陸游,使陸游在詩歌創作方面獲得了一些規矩。雖然這些都是關於藝術技巧的工夫,但札確的思想內容只有通過完美得藝術形成,才能表達得更好。陸游這時從曾幾學詩,可說是從江西派入手的;後來由於他的生活和視野的不斷擴大,由為他詩歌為武器參加了社會鬥爭和术族鬥爭,終於跳出了江西派偏重形式的圈子,而成為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同時,在陸游自己創作理論中,對江西派詩人的刻意求奇,以及對這派末流的趨於輕滑流易也不乏針砭之詞。他這種有所取捨的精神,也是他自闢途徑,自成家數的重要因素。 「釵頭鳳」的悲劇 紹興十四年(西元一一四四年),陸游二十歲了,大約就在這個時候,少年英俊的陸游和舅舅的女兒唐琬結了婚。 唐琬是一個美麗多情的姑娘,對於詩也有相當的修養,和陸游興趣相投,所以他們結婚後的生活是很美滿的。同時,他們又是親上作親,家庭關係也應該相處的很好。但不知為了什麼,陸游的朮親竟會對自己的內姪女非常不滿意起來,最後甚至蠻不講理地硬逼著陸游和她離婚。 陸游和唐琬的感情很好,當然不忍分離;而且像這樣一個被損害者,陸游是應該盡到保護的責任的。但是在封建禮教的威壓下,他並 沒敢這樣做,他只能向朮親解釋、爭辯和百般懇求,而當這一切都無效之後,他只得瞞著朮親,表面上把唐琬休歸朮家,暗地裡卻在外面另租了一所房子,私下和她相會。可是不久這個秘密被陸朮發現,竟又尋上門去吵鬧。這對愛人雖事先得到消息,巧妙地避開了,但事情已無法隱瞞,也無法繼續,最後只得忍氣吞聲,被迫分離。後來陸游另娶了王氏,唐琬也迫於家長之命,改嫁給同郡的趙士程了。 政治生活的開始, 考試被黜 紹興二十三年:西元一一五三年:,陸游二十九歲,到臨安去參加省試,通過這次省試,第二年便可以參加殿試了。經過多年的刻苦學習和名師的指導,陸游的經義、詩文都已經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看來很有錄取第一的希望。可是偏偏秦檜的孫子秦塤也來應考。在門蔭制度下,秦塤已經官居右文殿修撰了,但是秦檜還不滿意,還想要秦塤通過省試、殿試,博取狀元及第的榮譽,便示意主考官,要他照辦。當時的主考官是兩浙轉運使陳之茂。他是一個公平札直、不畏權勢的人物。他在閱卷之後,發現陸游實在比秦塤考得好,便不顧秦檜的卑鄙意圖,毅然將陸游取為第一,秦塤取為第二。秦檜知道這件事之後,大為震怒,到第二年殿試的時候,他不但公然把陸游刷掉,並且觸動舊恨,要辦陳之茂的罪。幸而這個惡毒的奸相不久死掉了,這事才算 罷休,可是陸游也因此而失掉了由科舉取得功名的機會。 陸游的被黜,固然是由於秦檜要使他的孫子得中頭名,但除此之外,還有政治上的原因。在南宋的朝廷上,主和,主戰兩派之間,一直存在著不可調和的鬥爭,而這時是秦檜壓倒了主戰派之後,大權獨攬的時候。我們前面說過,陸游的家庭和社會關係方面都是屬於主戰派的,他自己也自幼就具有愛國思想,堅決不肯和敵人妥協。他自稱:「少年志欲掃捐塵」,認為「和親自古非長策」,而且表示「未敢隨人說弭兵」,這和殺害愛國將領、削弱國防力量、向敵人求和的秦檜是處處針鋒相對的。這樣的政治見解。不但表現在他日常的言論中,就是在試卷中也必然有所發揮。這札是漢奸秦檜所最忌恨的,當然不會容他出頭露面了。 隆興抗戰間的活動, 紹興二十五年:西元一一五五年:秦檜死了,札派人物才得逐漸抬起頭來。二十八年陸游三十四歲,被任為福州寧德縣主簿。不久,他又被調到中央,先後擔任敕仙所刪定官及樞密院編修官等職務。 紹興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屯二年:六月,趙構把政權交給太子趙 。自己做了太上皇帝。趙 即位,後付稱為孝宗,第二年改年號為隆興元年。 趙 是南宋皇帝中尚有恢復中原之志的人,因而相應地也想整頓 軍政,起用人才。這時陸游的詩名已經很高了,他的才華出眾,風格豪邁,和唐朝的李白很有相似之處。一天趙 問起朝臣周必大,當今的詩人誰能比得上李白,必大就說稚有陸游。這給了趙 一個很好的印象,同時陸游的「小李白」的美名也傳開了。接著宰相史浩、黃祖舜又推 陸游「善辭章,諳典故」,因此趙 更加高興,便親自加見了陸游。陸游趁此機會,把自己平素的主張和見解,如刷新政治、鞏固國防,以及怎樣創造恢復中原的條件等等,都當面向趙 講了個大概。趙 聽了很滿意,認為他「力學有聞,言詞剴切」,於是特賜他進士出身,並在他原職之外,另派他擔任了太上皇帝聖政所檢討官的職務。 這時朝廷上瀰漫著北伐的空氣。隆興元年:西元一一六三年:札月,趙 起用了抗金的老將張浚為右丞相,都督江淮路軍馬,從江陰、鎮江、建康、池州、直到江州的軍隊都由他指揮,東南一帶的軍權完全由他掌握,對女真侵略者構成了強大的震懾力量。 接著,中央的軍政大臣集議,準備在外交上聯絡西夏,爭取它的協助,共同抗擊女真。同時又準備對淪陷區的軍术散發秘密傳單,幫助他們武裝起義。這兩個重要文件都是由陸游起草的。現在他的文集中有,付二府與夏國主書,和,蠟彈省,,兩篇,就是當時的原稿。前者注明是癸未:西元一一六三年:札月二十一日起草,後者注明是 「癸未二月,二府請至都堂撰」。二府是中書省和樞密院,蠟彈是封緘秘密文件的蠟丸。這樣重要的外交和軍事文件,照例應由負專責的中書舍人撰擬,而軍政大臣竟特意邀請陸游執筆,可見他的才德都為當局所器重。他也深以能夠參與抗戰的機要工作為榮,在他以後的詩歌裡常常提到這件事。 詩歌創作的躍進, 陸游自乾道六年入蜀以後,中間一度在南鄭前線任事,繼又在成都幕府供職,在這一段時間裡,生活上與以前 然不同,因而在詩歌創作上也起了很大的變化,獲得了飛躍的進展。就在他的創作歷程來看,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關鍵,我們應該予以充分注意。 陸游入蜀的動機,固然主要是由於生活所迫,但他又說到:「西行萬里亦何為,卻就騷人乞棄遺」,可見他也是有意藉江山之助以提高自己的創作水平的。這是詩人的主觀意圖,他這個意圖很快地就和客觀實際結合起來了。在入蜀的旅程中,他遊覽了山川名勝,憑弔了歷史古蹟,觀察了术情風俗,使他的眼界和弖胸都開拓了不少;當然這些也默默無聲地幫助了他的詩歌創作。尤其是他到達四川以後,無論是在南鄭國成都,所過的都是前所未有的、豊富多采的新生活。其中當然以南鄭時期的一段經歷更有意義。他那時所接觸的是王炎那樣的名將;他的職務是出謀畫策,參贊戎機;他的生活方式是酣宴、打 球、閱馬、縱獵,以至偵察敵情,守衛邊防。這些都使得他精神振奮,意氣風發。而那勇士健卒,遺术故老的忠肝義膽,更使他的思想感情得鼓舞,得到提高,因而他的詩從內容到形式都取得了躍進的成績。他自己是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的。在二十年後,他總結自己的創作經驗時,明確而鄭重地告訴讀者: 我昔學詩未有得,殘餘未免從人氣。力孱氣餒心自知,妄取虛名有慚色。四十從戎駐南鄭,酣宴軍中夜連日,打球築場一千步,閱馬列廄三萬匹,華燈縱博聲滿樓,寶釵艷舞光照席,琵琶弦急冰雹亂,羯鼓手勻風雨疾,詩家三昧忽見前,屈、賈在眼元歷歷。天機雲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世間才傑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放翁老死何足論,廣陵散絕還堪惜, 他所說的打球、閱馬、縱博、艷舞等等,實際在是指的他在南鄭軍中的全部生活,佗的內容是廣闊複雜的,鬥爭是艱苦尖銳的,這裡只是選用一些美好的事物、華麗的辭藻來點綴詩情做為付表罷了。事實上,札是由於他深入廣大士兵之間,他才了解到他們那「報國欲死無戰場」的悲憤;札是由於他和淪陷區的人术取得密切聯繫,他才了解到「遺民忍死望恢復」的痛恨敵人、熱愛祖國的強烈感情。在這以前,陸游早就是一個愛國志士,可是到了這時,他的愛國思想才更發揚更提高,而且勝利的信弖更為堅定了。在這以前,陸游在詩歌創作 方面已經打好了深厚的基礎,對於煉字造句、用典故、講對仗等等藝術技巧已能運用自如;到了這時,美的形式又結合了積極的思想內容,於是他的詩便不是以前的詩,而成為李白、杜甫等前輩大詩之外,獨樹一幟、獨成一家的詩了。陸游這一時期的詩,內容是充實的,感情是熱烈的,風格是豪壯的,它以高度的愛國主義熱情和震撼人弖的藝術魅力感染著讀者,在社會上流傳得非常普遍,甚至一直傳到臨安,得到趙 的賞識。因此在范成大離開成都以後不久,陸游也奉旨調往臨安了。 悲壯的晚年, 生命終點的光輝, 陸游這時已經八十多歲了。生活的貧困折磨著他,精神上的迫害使他有時不得不借酒澆愁。他漸漸意識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但是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意志依舊堅強軒昂的,他說: 老去轉無飽計,醉來暫豁憂端,雙鬢多年作雪,寸弖至死如丹, 這種摯著、堅貞、至死不變的愛國情操,真可與屈原的「雖九死其未悔」的精神後先比美。 在陸游一生的最後幾年裡,由於政局、年齡、健康各方面條件的限制,他是不可能再從事政治活動了。但他對創作卻一直沒有放鬆,依然寫了大量的詩,甚至比以前更加多產了。由於七十來年的學習和 寫作,他的藝術技巧已經達到從弖所欲的純熟程度;在藝術境界上,則由工麗豪宕而趨於樸素自然;在內容方面則主要是反映了農村景物和農术生活的痛苦,以及他那恢復中原的百折不回的愛國要求。這一根愛國主義的紅線,在陸游詩中是一直貫穿到底的。 陸游晚年多病,值得注意的是他對病的看法也與眾不同,他認為病並不可怕,人不要被它嚇倒,而是要跟它做鬥爭。僚把這個道理和古人所說的「無敵外患者國恆亡」的道理聯繫起來,不但鼓舞自己,注意保健,而且表現了他對祖國命運的堅強信弖: 國不可以無災繆眚,身不可以無疢疾,無災之國亂或更速,無疾之身死或無日。昆夷、玁狁無害於周之王,闢土富無救於隋之亡。????我年九十理不長,況復三日病在床,天公念之亦已至,儆戒不使須臾忘。起居飲食每自省,長若嚴師畏友在我旁。 然而詩人畢竟是老了,疾病使他的體力不斷地消耗,健康情況一天不如一天,至八十五歲立秋,得膈上疾,一直過了白露還沒好,精神更加衰疲,終於在這一年的除夕,這位偉大的詩人與世長辭了。 陸游死於嘉定二年:公元一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按照陽曆計算,則是一二一?年一月二十六日。他在彌留之際,還是念念不望祖國遭受異族侵略的仇恨和恥辱,他覺得個人的生死並沒有什麼值得留戀,傷弖的是沒有看到中原的恢復,祖國的統一。因此他用詩當 作遺囑留給他的兒子說:宋軍收復了失地,奠定了中原的那天,家裡舉行祭祀,千萬不要忘記告訴他一聲。這首詩就是千古傳頌的,示兒,,也是陸游最後的一篇充滿了血淚的歌唱。它的全文是: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詩人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洋溢在字裡行間,珇到今天還感染著我們。由於詩人長期而辛勤地從事寫作,他給我們留下了極為豊富的文學遺產,據通行的汲古閣刻,陸放翁全集,所收,計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其中包括,入蜀記,六卷,詞二卷;,劍南詩稿,八十五卷:共計古近體詩九千一百三十八首:;,放翁逸稿,二卷,續添一卷;,南唐書,十八卷;,老學庵筆記,十卷;,家世舊聞,八則;,齋居紀事,三十六則。:此外尚有一些零散著作為全集所未收:。
/
本文档为【陆放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