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孔子“大同社会”追求在《论语》中的体现

2017-10-21 5页 doc 16KB 1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575

暂无简介

举报
孔子“大同社会”追求在《论语》中的体现孔子“大同社会”追求在《论语》中的体现 孔子“大同社会”追求在《论语》中的体现 孔子“大同社会”追求在《论语》中的体现 标签: 孔子 《论语》 大同社会 政治理想 《汉书?艺文志》中记有:《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文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和后学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内容包括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品德思想等方面,集中阐述自己的政治追求是“大同社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于能,进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老有...
孔子“大同社会”追求在《论语》中的体现
孔子“大同社会”追求在《论语》中的体现 孔子“大同社会”追求在《论语》中的体现 孔子“大同社会”追求在《论语》中的体现 标签: 孔子 《论语》 大同社会 政治理想 《汉书?艺文志》中记有:《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文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和后学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包括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品德思想等方面,集中阐述自己的政治追求是“大同社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于能,进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业,不必载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孔子这一追求在《论语》中有诸多体现主要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大同社会”在孔子教育上的体现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中国历史上他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虽然孔子半私学不是专门为了培养政治人才,办学是为了培养人才,其实他育人的目的也是想让一部分弟子将来从政继续发扬自己的理想,但不可否认的是对那些有才能且不愿从政的弟子如颜回、闵子骞等也十分赞扬。 孔子是一位擅于因材施教的老师,“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礼记?学记》),它采用一些生动活泼有效的教学方式向弟子传授知识,但孔子对弟子教授的是什么呢,用颜回的话来说是“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在《论语?述而》中更详细指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对此的解释为“文行忠信,此夫子教人先后浅深之序也。文者,诗书留艺文,所以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盖先教以知之也。知而后能行,知之固将以行之也,故进之于行。既知之又能行矣,然存心之未实,则知或务于夸博,而行或出于矫饰,故又进之以忠信。忠发于心而信用于外,程子谓发自尽为忠,循物无患谓信。天下固有存心忠实,而于事物未能尽循而无违者,故又以信终之。至于信,则事事皆得其实而用无不当矣,此夫子教人先后浅深之序,有此四节也。”也就是说“文”是指《诗经》《尚书》以及历史文献,学“文”是基础,接着必须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而“文”,“行”又只是表面的东西,做人的根本要法自于内心的“忠”和“信”。《论语?述而》记到曾参日三省其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先是反省自己的“忠”和“信”,后反省“传不习乎”即“文行”的问题。孔子在与弟子交流也有讲到从政的内容,“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但孔子知道一个合格的从政者必须先学习,以提高自己的品德,然后才能去做官,所以子路想推荐未经学习的高柴去做费邑宰时,孔子批评子路是“贼夫人之子”,他认为高柴学业未成,过早地任职,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有害无益。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之学”不是为谋私学,是说为了完善和充实自己而学,同样“为人之学”不是为他人着想而学是想用知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以求得别人的赞赏提拔和人任用。“为己之学”是儒家思想关于学习极为重要的精神,在《论语》中的许多章节中都有体现:“人不知而不愠”(《论语?述而》)、“不患人之不己知”、“君子求诸己”(《论语?卫灵公》)。其实“为己之学”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君子,而一个君子的最终目标是要“修己以安百姓”,《论语》中诸多对君子的刻画,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述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论语?为政》)、“君子喻于义” (《论语?里仁》)、“君子坦荡荡”(《论语?述而》)等等。实际上是孔子为弟子明确目标: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处事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弹、严格要求自己重视自我修养重义避利追求道义等,总之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他们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 可见孔子的办学宗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无不与大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大同社会”在孔子治国安邦理念上的体现 在《论语》一书中有许多治国和选贤的道理,“半部《论语》治天下”并不是言过其实地,而且孔子对自己的主张是非常有自信心地,他曾很有把握地说过“苟有用我者,期日而已可页,三年有成。”(《论语?子路》) 孔子认为君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严于律己。孔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即军主要治理国家,必须端正自己本身,严于要求自己。如果己正,管理国家大事处理政务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自己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别人,其国家也无法治理。孔子 1 / 2 孔子“大同社会”追求在《论语》中的体现 曾对季康强调这方面的重要性:“政者,正也。子帅以整,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他还以舜为例说明君主严于律己的重要行。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在孔子看来,真正能从容安静使天下太平的人大概只有舜吧,那么他做了什么呢,也不过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上罢了。这里舜的庄严端正行为正是他实现太平世道的关键所在。 治国还应重视“人伦纲常”。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国,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即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必须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在阶级社会中,不论出于什么时代都需要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否则国将不国,政将不政,社会将混乱不堪,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以“人伦纲常”治国呢,孔子回答子路的问题时作了说明,子路问孔子:“卫国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以正名乎~”“名不正而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同样孔子也认为重视伦理纲常也不能脱离礼让,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即用礼让的精神治理国家,国家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人伦纲常的礼才能得以保证,这些观念在维护统治秩序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统治秩序的稳定正是大同社会人民能安居乐业的前提。 在治国安邦上君主要讲究信用爱护人民。“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即所谓天子无戏言。孔子强调:“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即治理国家要认真处理政务讲究信用,节省简用爱护人民,役使人民要不违背农时。儒家的政治思想就是仁政,而仁政的核心就是以民为本,首先考虑人民的利益,孔子在这里指出处处为老百姓着想,它深刻认识到“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为政在人”的道理。其实纵观中国历史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所以人心的向背,关键是统治者有没有“仁德”,如果统治者实行暴政,虽然表面上塔征服了百姓,但他实际上征服不了民心,他只能成为孤家寡人,其政权也必定被人民推翻。 此外,关于治国的方法,孔子提出“选才,富国,育人,立法。”孔子认为君主管理国家大事要处处从大局着眼,重视选拔优秀人才。孔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同时要重视富国,教育民众。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冉有给他驾车,孔子说卫国的人口真多呀,冉有问:“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在这里孔子强调为过这样一个众多人口的国家,要治理好它,首先要让他们富起来,然后使他们再受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他也特别重视法制对国家的治理作用。有一次颜渊请教老师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行夏之时,乘殷之歌,服周之面,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纵观孔子的思想是成体系的,用朱熹的话说是“《论语》是每日零碎问。譬如大海也是水,一勺也是水。所说千言万语,皆是一理,须是透得,则推之其它,道理皆通。”朱熹又说“夫子教人,零零星星,说来说去,合来合去,合成一个大物事。“孔子在平时的育人就就是把他的政治理念贯穿平常中,他向来把政治放在人文背景如文化教育、道德修养等各方面考察,也许他是明白“大同社会”在那样的时期是难以企及的,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他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推行自己的理念使社会和谐安定人民安居乐业,让“大同社会”不再遥远。 2 / 2
/
本文档为【孔子“大同社会”追求在《论语》中的体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