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精品]王贵成

2017-12-02 6页 doc 18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6339

暂无简介

举报
[精品]王贵成[精品]王贵成 ——北师大研修有感 孝义中学 幸福语文教师如何做 ——北师大研修有感 山西省孝义中学 王贵成 在北师大十天的研修学习中,给我印象最深也最能引我共鸣的,是首都师范大学张彬福教授做的讲座《做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张教授认为,善于读书,自觉反思,做点研究,是一个优秀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的三种特质。是啊,只有把这三种特质内化到自己心里,并孜孜以求之,才能逐步把语文教学当成自己的一项事业来做,才能做一个幸福的语文教师,找到生命的乐趣,人生的意义。从教近二十年来,能手模范优秀之类的荣誉称号基本与本人绝缘,但张教授所说的...
[精品]王贵成
[精品]王贵成 ——北师大研修有感 孝义中学 幸福语文教师如何做 ——北师大研修有感 山西省孝义中学 王贵成 在北师大十天的研修学习中,给我印象最深也最能引我共鸣的,是首都师范大学张彬福教授做的讲座《做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张教授认为,善于读书,自觉反思,做点研究,是一个优秀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的三种特质。是啊,只有把这三种特质内化到自己心里,并孜孜以求之,才能逐步把语文教学当成自己的一项事业来做,才能做一个幸福的语文教师,找到生命的乐趣,人生的意义。从教近二十年来,能手模范优秀之类的荣誉称号基本与本人绝缘,但张教授所说的语文老师的这三点特质,我早就努力力求具备了。这些年我之所以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在纸质媒体特别是网络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可以说都是缘于这三点特质。在北师大的讲座上,能听到名教授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怎不让我感喟无穷浮想联翩呢~ 一 “教育苦,语文教育更苦”,“ 语文教育实在太难”,这些都说得没错,但这不应该作为我们语文老师推脱责任的借口,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作为。 不管现在的语文教育环境多么不容乐观,语文老师都不应该把教语文当作是一件苦事,否则,不但教不好语文,语文老师还会被茫茫苦海吞噬殆尽。教语文要想不以为苦或苦中作乐,那就得向上世纪的老前辈们学习。正如腾讯教育时评家姜伯静老师所说的那样,“无数先辈作家为中国现代白话文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可谓殚精竭虑。在上几辈人中,很多著名的文学家本身就是教育学家,更确切的说是语文教育学家”。我们为什么不能向这些老前辈们学习呢,在自己著书立说的同时,尽一个语文教师的,为语文教育的发展做出一 份属于自己的贡献。当然,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做语文老师的必须要孜孜不倦地努力,这也不是难如上青天的事情,教语文本来就是个容易成就作家的职业。在中外作家里从中学语文教师里走出来的作家还真不在少数,尤其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中有半数都曾在中学做过教书先生。我们虽然做不出前辈们的丰功伟绩,但不怨天尤人,不妄自菲薄,尽自己的光,发自己的力,坚持这样的语文教育之路总还是能够做到的。 二 当然,在各科教师中,作一个语文老师是颇有些难度的。因为一个真正的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要会写些文章,而写文章虽不象写古诗那样难,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但也不是一件易事,因此不象数理化老师,只要脑袋瓜子好使,就可解敏捷,受到学生的欢迎。写文章需要的是读书的积累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入思考,没有这两点作前提,不管语文老师的脑袋如何聪明,才思如何敏捷,也只能是“胸中文思泉涌,下笔却无一言”了。 在语文教学上,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要求老师有广博的阅读积累。正如罗斯福所说的那样,“没有书籍,就不能打赢思想之战,正如没有舰只不能打赢海战一样。”思想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不读书,失去了这股源头活水,还怎么进行写作呢,虽然要求语文老师们“读书破万卷”是不现实的,但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必须要读一些经世致用之书,比如:读历史,《史记》必不可少,《资治通鉴》非看不可,明末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宋论》、近人蔡东藩的《历代通俗演义》也应该看看,就是十一卷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有时间的话,浏览一下也大有好处;读文学,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只看小说,要知道先秦两汉时期中国并没什么小说,而当时中国的文学成就高不可攀,文史不分家,上面所说的历史著作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名著,专门读所谓的“文学名著”,是不会具备什么文学素养的;读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固然要学,但一定要兼收并蓄,康德、尼采、黑格尔、达尔文都要知道一点,更重要的是,古代的孔、孟、老、庄尤须钻研一下,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根若肤浅,后天的参天大树怎能茁壮成长,作为负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责的语文老师,不能只读几本教材和参考书,那就 成了贩卖教辅参考答案的小商贩;也不要妄想吃大学里学下的那点老本,谁不知道那点老本够吃几年能吃到什么时候。要老老实实有坐冷板凳的功夫,下决心做一个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这样,你才有能力写出有独到见解的文章,才有能力在课堂上引发学生的百家争鸣,才有能力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才能显出思维的睿智。否则教师腹内原来草莽,怎么能要求学生写出有个性的锦绣文章呢,宋人陈师道说得好:“胸中历历著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只有读书不少,知识丰富,写起文章来才不会文思枯竭,也才能像源头之水奔腾不息地归向百川一样文思泉涌。而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如果钟情读书,出口成章,引经据典,雄辩滔滔,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在这样老师的熏陶之下,虽不敢说学生都善作文,但爱读书不怕作文却是可以做到的。 可惜,现在的教育大环境是不利于语文老师们读书的。尽管上海用新课标作了硬性规定:中小学语文教师每年的阅读量必须在150万字以上。尽管这个阅读量平均每天只有411,只要16分钟就能读完。但阅读如果不是出自内心的真正需要,而要靠行政命令来强迫,最后的实施效果恐怕会淹没在教师们“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敷衍应付之中。实际情况是,现在的学校是历史上最不像学校的时代,没有一点读书氛围,就连最需要读书的不少语文老师也是身陷茫茫题海不可自拔,身缠教学琐事无可奈何,即便有一些想读书的老师由于没有时间保证,不是无法读书,就是读的书少了。诚然,在日常工作学习中,语文老师们倒也读书,但不少人只读两本书 (教材、教参),曾有人坦言:“如果离开《教学参考书》,至少有80%的教师写不好教案,上不好课;离开《课堂同步练习》,至少有85%的教师出不好练习题;离开《化试题》,至少有90%的教师不知道怎样上课”(《新世纪1998年7期》。而笔者则敢再加一个断言,“如果离开了作文辅导之 96%的语文教师不知道该如何教学生写作文”。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类的书籍, 因为苏霍姆林斯基早告诫过我们:“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几十本书。”连教师的精神世界都空空如也。又用什么又怎么可能教育出高素质的学生呢? 更可怕的是,语文老师们人心浮躁不思进取。“一册美妙的书是一桩秘密,只应当在静寂的心头细细体会。”罗曼?罗兰说的这种读书境界,语文老师们又有几个能有闲情雅致去体会呢,本人就听不少语文老师说过,这么大年纪了,读 书有什么用,言外之意,不读书他还不是照样哄学生赚工资吗,,象我倒是又读书又写文章,混的也不比别人进步多少啊~对这样的语文老师我确实无言以对了。不过,以后我还是要将读书这条死路走到底的。 当然,读了不少书,也并不能保证语文老师就可以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洛克说得好,“读书只能供给知识的材料,如要融会贯通,应靠思索之力。” 要写好文章,必须要善于思考,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个个笔下皆无”的文章来。否则,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不过是“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罢了。而有些语文老师平日里“惟上”、“惟书”惯了,看见什么事情都觉得挺合理的。比如,社会风气中浸染了腐败的种种习气,他认为自古而然,极为正常;应试教育压抑人性摧残人才,他认为教育如果不看分数升学率,那就没法搞了;甚至认为中国人多素质又低,根本不能实行民主,否则会天下大乱的。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自己的思考能力。有的语文老师不但自己不思考,而且对学生的思考横加干涉——小小年纪,如果想这想那,就不会保持纯真的心灵,对学习是不利的。就算写出了作文,思想也是不健康不符合时代主旋律的。 曾有一位中学语文教研员对本地的语文教师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回收上来的156份问卷中,平时喜欢动笔,经常性写一些文章的教师有29人,占18.5%。有106人只是迫于学校有关奖惩的压力,每学期写一二篇以“应付差事”。另有21位教师近三年内除了写些教学小结外,没有写过其他文章。在这156位老师中有7位也只不过是发表了一至二篇短小的作品,也就是说,平时喜欢笔耕且能写出具有一定质量文章的就只有五六位,仅占3.8%。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的水平,不会写作却能在台上大讲特讲作文的妙法,在台下对学生的作文品头论足说三道四,这怎能让学生对你心服口服呢?如此纸上谈兵,学生的作文水平又怎能上去呢?怪不得前些年谈论语文教育改革时,有人曾大声疾呼:“语文教育,误尽天下苍生!”虽属愤激之语,但我现在终于理解了他那深层的悲天悯人情怀。 三 回过头再说语文教学,是到了回归传统的时候了,扎扎实实地读书,这才是正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的这些名言都恰到好处地说明了读书对学语文的重要作用,真正的语文就应该这样教。 只是由于应试教育的肆虐横行,人们一味地追求升学率,语文水平的高低竟然也要用分数来衡量,读书由于费时费力,加上一部分老师不爱读书也无能力指导学生读书,于是语文教学的法宝就成了做题。不但小地方的人们这么做,就是首都的语文专家来传经送宝也是这么说的,“知识就是字词,能力就是词句”,而要掌握语文知识具备语文能力,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训练训练再训练。这训练不过就是做题的同义词而已。专家说得倒也没错,做题确实可以提高语文的应试成绩,可以给语文老师们增光添彩,但这样的语文教学,要想真正提高语文能力,无异于饮鸩止渴,学生不但具备不了什么语文素养,不会读书,不会写作,而且会永远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而引导学生读书就不一样了,学生通过读书,不但提高了能力,像刘勰说得那样“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而且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自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更重要的是,学生长久沉浸于读书之中,就会觉得读书是天下第一等好事,读书的人生美德从此得以养成,不论对个人还是国家这都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如果能够用“兀兀以穷年”的精神去读书,那么我们就可以做一名幸福的语文老师,这不但是语文老师自己的幸福,也是中国教育的幸福~ 2012年9月13日
/
本文档为【[精品]王贵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