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腹股沟处血管分布及与导管手术血管并发症关系_8478

腹股沟处血管分布及与导管手术血管并发症关系_8478

2017-11-09 4页 doc 16KB 1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4976

暂无简介

举报
腹股沟处血管分布及与导管手术血管并发症关系_8478腹股沟处血管分布及与导管手术血管并发症关系_8478 腹股沟处血管分布及与导管手术血管并发症关系 【关键词】 腹股沟处血管分布 导管手术血管 腹股沟处动、静脉是介入诊断治疗导管的常用经路,由于初学者对 腹股沟处血管走行不熟悉,往往导致穿刺失败和局部血管合并症的发生 [1]。以前有关腹股沟血管分布的研究大多基于尸体解剖,动、静脉 的直径和分支走向以及皮肤到血管的深度等仍有不明之处。作者应用血 管造影对腹股沟处动、静脉各分支血管进行测定,并就其与局部血管并 发症关系作一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名接受心...
腹股沟处血管分布及与导管手术血管并发症关系_8478
腹股沟处血管分布及与导管手术血管并发症关系_8478 腹股沟处血管分布及与导管手术血管并发症关系 【关键词】 腹股沟处血管分布 导管手术血管 腹股沟处动、静脉是介入诊断治疗导管的常用经路,由于初学者对 腹股沟处血管走行不熟悉,往往导致穿刺失败和局部血管合并症的发生 [1]。以前有关腹股沟血管分布的研究大多基于尸体解剖,动、静脉 的直径和分支走向以及皮肤到血管的深度等仍有不明之处。作者应用血 管造影对腹股沟处动、静脉各分支血管进行测定,并就其与局部血管并 发症关系作一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名接受心导管检查的住院病人,其中男66名,女45名,年龄(64.4?10.2)岁,身高(158.6?9.5)cm,体重(60.8?12.2)kg,体重指数(24.07?3.85)kg/m2。 1.2 方法 介入性诊断或治疗结束时,于右侧腹股沟区放一直径 20mm的测定钢球,从动脉鞘内手推对比剂30ml,同时从右足内侧大隐 静脉注射等量对比剂,用东芝MODEL CAS-10A 双球管DSA机器,作后前位和右侧位摄片,最后用日本产ELK CAP-388?读片机,测定各血管 的直径、互相关系和距皮肤距离。从髂前上棘到耻骨结节引一直线(此 处可触到腹沟韧带),以此为测定基线。 2 结果 腹股沟处各主要血管直径和距腹股沟韧带距离测定结果,见1。本组111例髂外动脉有明显扭曲13例(12%),股动脉和髂外动脉局部 有25%~90%狭窄11例,髂外静脉瘤1例。动脉注射对比剂时约40%病人感到局部剧痛,1例心率降至20次/min,经用阿托品后好转,静脉 造影无此现象。 表1 成人腹股沟处主要血管直径和血管分支至腹股沟距(略) 注:()内为各分支至腹股沟韧带距离 3 讨论 成人髂总动脉在盆腔内分为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髂外动脉在穿过 腹股沟韧带前分出向前腹壁行走的下股壁动脉和向侧腹壁行走的深髂骨 回旋动脉,穿过腹股沟韧带后改称股动脉,其主要分支为股深动脉,股 深动脉又分出内侧股回旋动脉和外侧股回旋动脉分别灌注大腿内外侧区 域。髂总静脉亦在盆腔内分为髂内静脉和髂外静脉,穿过腹股沟韧带后 改称股静脉。在韧带下约4cm处有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在7cm处有股 深静脉汇入股静脉,股静脉及大隐静脉可见明显的静脉瓣影。腹股沟韧 带下约3.5cm处动静脉并行,股静脉在股动脉内侧再往下则股静脉转入 股动脉后方。腹股沟韧带下约4.2cm处,股深动脉则从腹动脉后方分出走行于股动脉的后外侧。在腹股沟韧带下约2cm处血管距皮肤距离最浅,约1.2cm。越过腹股沟韧带后动静脉血管均沿骨盆向内上方走行, 距皮肤距离越来越深。 股动脉和股静脉是经皮介入诊疗中最常用的血管,一般在髂前上棘 至耻骨结节联线(相当于腹股沟韧带的位置)的下方2~3cm处动脉搏 动最明显处穿刺,股静脉则在其内侧1.5cm处穿刺。部分术者以腹股沟皮肤皱褶为标志确定穿刺部位,但在肥胖的患者中,由于皮肤皱褶下 垂,定位有过低倾向,不如腹股沟韧带为标志可靠。反复穿刺是导致局部血管合并症的重要原因[2]。由于深髂骨回旋动脉大多在腹股沟韧 带上方0.5~1cm处从髂外动脉分出后斜行沿韧带方向向侧腹部行走, 故导丝极易进入该血管。后前位透视可见导丝头端指向外上方,这时只 需将导丝退到穿刺针内,稍改变导丝头端指向,就可顺利进入髂外动 脉,无需重新穿刺。 股动脉大多在韧带下4cm左右向后向外侧分出深股动脉,故若穿刺 点偏低,则有可能误入深股动脉及其分支—内侧股回旋动脉和外侧股回旋动脉,这些血管直径较细,动脉鞘从这些血管进入易损伤血管壁导致 穿刺后动脉血栓闭塞。此外,股动静脉在韧带下约3.5cm处并行,再往 下行则股静脉转入股动脉后方,动静脉前后重迭。因此,穿刺点偏低还 有可能贯通股动、静脉,术后有发生动静脉瘘的危险,若穿刺位置过 高,位于腹股沟韧带之上,由于此处动、静脉均沿骨盆向内上方走行, 故距皮肤较深,同时血管无骨性平台支撑,往往造成压迫止血困难,而 形成后腹膜血肿[3]。本组111例患者中发现局部动脉有较明显狭窄 者11例(10%),这些动脉血管壁硬化,血管弹性较差,容易发生拔鞘 后止血困难,导致假性动脉瘤和动脉血栓形成[4]。 本组测得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皮肤到血管的距离平均为1.2cm,在此处以45 ?的角度进针,一般1.5~2.5cm就可进入股动脉、股静脉, 若进针深度超过3.0cm,则多数已贯通了血管后壁,少数病人在常规穿 刺处已有动静脉重迭。因此,最好采用不贯通血管前后壁的方法来穿 刺,以减轻对血管的损伤,避免术后动静脉瘘的产生。偶而在股静脉穿 刺时也会造成动静脉瘘,故股动、静脉造影最好不要在同侧进行。 【参考文献】 1 芹泽刚坚?心脏ヵテ一检查、造影、治疗法. 第4版. 东京:南江堂,1993.23~25. 2 JohnsonW,Walson WJ,Lee GB, et al. Coronary angiography 1984-1987. A report of the reistry ofthe society for cardial Ang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s. I Resultes and Complications.Cathet Cardiovac.Diagn,1989,18:5~16. 3 木村忠也,吉崎聪,松木纯夫. 血管造影后ィヲ 性动脉瘤ヒ关まふ检讨. 脉管学,1990,300:1325~1337. 4 山下裕边,小尾和治,松田正和,他. 心脏力テ一检查施行后の 穿刺动脉の合并症2例. 日临外医会志,1992,53:2232~2233.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权,请第一时间和我联 系,我将立刻做出处理!!!
/
本文档为【腹股沟处血管分布及与导管手术血管并发症关系_8478】,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