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精品】郑伯克段于鄢34

2017-09-25 50页 doc 167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180829

暂无简介

举报
【精品】郑伯克段于鄢34【精品】郑伯克段于鄢34 郑伯克段于鄢 一、重点难点 1(重点:叙事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寓褒贬于客观冷静的叙述之中。 2(难点:郑庄公的性格特征的分析概括。 二、背景材料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左传》也叫《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与《谷梁传》、《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也有人认为是战国初期鲁国史官依据孔子《春秋》并参考各诸侯国史料编纂而成的。 《左传》按鲁国国君的年号编年纪事,记叙了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
【精品】郑伯克段于鄢34
【精品】郑伯克段于鄢34 郑伯克段于鄢 一、重点难点 1(重点:叙事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寓褒贬于客观冷静的叙述之中。 2(难点:郑庄公的性格特征的分析概括。 二、背景材料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左传》也叫《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与《谷梁传》、《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也有人认为是战国初期鲁国史官依据孔子《春秋》并参考各诸侯国史料编纂而成的。 《左传》按鲁国国君的年号编年纪事,记叙了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0多年,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重大事件和矛盾斗争。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的丑恶行径和他们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歌颂了许多卓越的政治家和杰出人物。 《左传》不仅是我国古代经典性的史学著作,而且是我国古代文学价值很高的散文名著。它善于对纷繁的材料进行剪裁,繁简得当,章法有条不紊,善于用委婉曲折的文笔表达外柔内刚的外交辞令;善于用简练的语言描写头绪纷繁、波澜壮阔的战争,揭示敌对双方力量的消长和战争胜负的原因;还善于通过人物的对话、行动、内心活动和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传记文创作,特别是对《史记》等书的写作有较大影响。 三、作品串讲 郑伯克段于鄢 第一部分:姜氏讨厌庄公偏爱共叔段并想立共叔段,埋下母子不和、兄弟相残的祸根。 [2][3][4][5]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 [6][7][8]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1]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郑伯,郑庄公,郑国,当时是伯爵之国,所以称它的国君为郑伯。段, 即其弟共叔段。鄢(yān),郑邑名,在今河南鄢陵。“郑伯克段于鄢”本来是《春秋》里的一句话,意 思是郑庄公在鄢这个地方打败了共叔段。此事发生在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 [2] 初:当初。郑武公:庄公之父,姓姬,名掘突,“武”是死后的谥号。公元前770年至前744年在位。 申,国名,姜姓,在今河南省南阳县。 [3] 武姜,郑武公从申国娶的妻子姜氏。姜是其母亲之姓,武为其夫号。 [4] 共(gōng)叔段,本名段。古人按伯、仲、叔、季排行,段在兄弟中依次称叔段。又他失败后出奔共 国(在现在河南省辉县),故称共叔段。 [5] 寤(wù)生:寤通牾,逆,倒着。寤生:出生时脚先出,即难产。惊:使„„惊,使动用法。 [6] 恶(wù):厌恶。 [7] 亟(qì):屡次,多次。 [8] 弗:不。许:答应。 第二部分:共叔段被封于京,在姜氏的支持下,得寸进尺,扩大势力,企图篡夺王位,郑庄公则处心积虑、静待时机,清除此患。 [9][10][11][12]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13][14]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9] 制:地名,即虎牢,在今河南荥(xíng)阳县汜(sì)水镇西。 [10] 岩邑(yán yì):险要的城镇。 [11] 虢(guó)叔:东虢国的国君。他曾仗恃据有险要的地势,不修德政,后为郑武公所灭,死在制这个 地方,制就成为郑地。 [12] 佗,同他。唯命,就是唯命是听。 [13] 京,地名,郑邑,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南。 [14] “大”(tai)同“太”。 [15][16][17]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18]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 [19][20][21][22]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 [23]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24]。” [15] 祭(zhài)仲:郑国大夫。 [16] 都:城邑。过:超过。雉(zhì),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即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17] 参,同三,参国之一,指国都的三分之一。全句意谓:按照先王的制度,当时侯伯一级的国都只能方 五里,径三百雉。它下面所属的城市,最大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即一百雉。中,五之一,即中 等城市,不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九之一,即小城市,不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 [18] 不度:不合制度。 [19] 焉:怎么。辟:同“避”。 [20] 厌:同餍,满足。何厌之有:是“有何厌”的倒装。 [21] 为:作动词用,安排。之:代词,指共叔段。 [22] 滋蔓:滋生、蔓延。 [23] 毙:跌倒。引申为灭亡。 [24] 子:先生,古时对男子的尊称。姑:暂且。 [25][26][27]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28]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29]。” [25] 鄙:边界的地方。贰:两属。指西鄙和北鄙原本属于郑国国君的地方兼属于自己管辖。 [26] 公子吕:郑国大夫,字子封。 [27] 国不堪贰:一个国家不可能由两个君主来统治。不堪:受不了。 [28] 庸:同用。 [29] 将自及:将自及于祸。 [30][31]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 [32][33]“不义不暱,厚将崩。” [30] 至:达到,这里是扩展的意思。禀延:地名,在今河南延津县北。 [31] 厚:指占的土地多。众:百姓,这里指民心。 [32] 暱(nì):同昵,亲近。不义不暱:指对国君不义,对兄长不亲。 [33] 厚将崩:占的地越多,越是垮台得快。 第三部分:兄弟之争终于发展到白热化程度。共叔段和姜氏,准备外攻内应,篡位夺权;庄公认为反击时机已到,一举打败共叔段。 [34][35][36][37]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 [38][39]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40]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34] 完:修葺(qì),指修治城郭。聚:指聚集百姓,储积粮食。 [35] 缮(shàn)修理。具:准备。卒:步兵。乘(shèng):四匹马拉的战车。 [36] 夫人:指武姜。启:开启城门,这里指做内应。 [37] 期:指约定的时间。 [38] 二百乘:二百辆战车。古代每辆战车配备七十二名步卒,三名甲士。 [39] 诸:之乎的合音同,之于。之:指段。鄢:地名,今河南省鄢陵县。 [40] 辛丑:鲁隐元年五月二十三日。 第四部分:庄公处置了姜氏,并发誓不再相见,但不久又后悔。后采纳颖考叔的建议,母子终于和好如初。 [41][42][43]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44][45][46]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 [47]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 [48][49]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 [50][51][52][53]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 [54][55]“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遂为母子如初。 [41] 寘:同置,安置。城颍:地名,今河南省临颖县西北。 [42] 誓之:对着她(即姜氏)发誓。 [43] 黄泉:地下深处的泉水,这里指墓穴。 [44] 颖考叔:郑国大夫。颖谷:邑名,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南。封人:为管理疆界的官。 有所贡献,即贡献意见。 [45] 有献: [46] 舍:同捨,舍肉:指把肉放在一旁。 [47] 羹(gēng):有汁的肉。遗(wèi):赠与,送给。 (yī):助词,用在句首。 [48] 繄 [49] 敢:表谦敬的副词,有“冒昧”的意思。 [50] 何患:即患何,忧愁什么。 [51] 阙:同“掘”,挖掘。 [52] 隧:名词用作状语,在隧道里。 [53] 赋:赋诗。 [54] 融融:和乐的样子。 [55] 洩洩(yì yì):舒畅的样子。 [56][57]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 [58]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56] 君子曰:作者假托君子对事件进行议论的方式。 [57] 施(yì):扩延,这里是启迪、影响的意思。 [58] “诗曰”两句:孝子的孝道是没有穷尽的,永远赐给他同类的人。诗:即《诗经》,这里指《诗经?大 雅?既醉篇》中的诗句。匮(kuì):穷尽。锡:同赐。尔类:与你同类的人。 四、原文今译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来了夫人,名叫武姜。(姜氏)生了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出生的时候难产,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姜氏)给他取名叫寤生,于是厌恶他,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没有答应。 等到庄公就位了,(姜氏)替共叔段请求把制这个地方封给他。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城填,虢叔就死在那里。别的地方只要你发话我都听从。”(姜氏)请求封给京,(庄公)就让共叔段住在那里,(人们)称他为“京城大叔”。 祭仲说:“都市的城墙超过百雉(三百古丈),是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大都市(的城墙)不得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都市的城墙)不得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城市)的(城墙),(不得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现在京不合规定,不是(先王的)制度,你将会受不的。”庄公说:“姜氏要这样,怎么避得开这个祸害,”(祭仲)回答说:“姜氏的欲望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给共叔段安排一个地方,不要让(他的势力)滋长蔓延,(他的势力)滋长蔓延开来,就难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难以除尽,何况是你的爱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之事(的人),一定会自己倒台的,你姑且等着吧。” 不久,大叔下令把西部北部边界的地方在国家管辖的同时,又归到自己的管辖之下。公子吕说:“一个国家不能忍受有两个国君,你将怎么处理这件事,(如果你)想把君位让给大叔,就让我去侍奉他;如果不让,那就请把他除掉。”庄公说:“(他)将自己到达(这 一步)。”大叔又把双重管辖的地方收作自己的城邑,直扩大到禀延一带。子封(公子吕)说:“可以(下手)啦,土地扩大了会得到民众。”庄公说:“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土地扩大了也会垮台的。” 大叔修治城廓,聚集百姓,储积粮食,制造铠甲和武器,准备步兵和车辆,将要偷偷进攻郑国国都,姜氏将给他打开城门。庄公听说了他们进攻的日期,(便)说:“可以(下手)啦~”命令公子吕率领战车二百辆去讨伐京。京地的民众反叛了大叔段,大叔段逃到鄢,庄公就追到鄢去攻打他。五月二十三日,大叔就出逃到共国。 (庄公)于是把姜氏处置到城颖,并发誓说:“不到黄泉,不要相见~”不久又后悔发了这样的誓。颖考叔是颖谷管理边界的人,听说这件事,有主意献给庄公,庄公赏他吃饭。(颖考权)吃饭把肉放在一边不吃。庄公问他这是什么缘故,(他)回答说:“小人有母亲,小人的食物她都尝过了,没有尝君王的肉食,请允许我把这肉留给她吃。”庄公说:“你有母亲可送,可我偏偏没有啊~”颖考叔说:“冒昧地问一下,(这是)怎么说,”庄公把缘故告诉了他,并且告诉他自己已经后悔了。颖考叔回答说“你愁什么呢~如果挖地挖到泉水,开隧道相见,难道有谁说不能这样吗,”庄公听从了颖考叔的意见。庄公进入隧道时赋诗说:“大隧道之中,那(母子相见)乐呀乐融融~”姜氏出隧道时赋诗说:“大隧道之外,那(母子相见)乐呀乐得真舒畅~”于是他们恢复了母子关系,像当初一样。 君子说:“颖考叔是纯正的孝子,敬爱他母亲的孝心,感动了庄公。《诗经》上说:„孝子的孝心不会穷尽,永远赐给同类的人。?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五、内容分析 本文以兄弟、母子之间的矛盾为主线,完整地记叙了“郑伯克段于鄢”的全过程,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权利斗争的残酷,通过人物的不同言行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本文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姜氏讨厌庄公偏爱共叔段并想立共叔段,埋下母子不和、兄弟相残的祸根。 第二部分(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共叔段被封于京,在姜氏的支持下,得寸进尺,扩大势力,企图篡夺王位,郑庄公则处心积虑、静待时机,清除此患。 第一层:共叔段由姜氏请封于京,气势器张,人们称之为“京城大叔”。 第二层:共叔段建城突破规格,祭仲为此提请庄公警惕;庄公则相信“多行不义必自毙”,静待事态发展。 第三层:共叔段扩张势力范围,公子吕(子封)请求庄公断然除掉他;庄公则相信“不义不暱,厚将崩”,静待时机成熟。 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兄弟之争终于发展到白热化程度。共叔段和姜氏,准备外攻内应,篡位夺权;庄公认为反击时机已到,一举打败共叔段。 第四部分(最后两个自然段):庄公处置了姜氏,并发誓不再相见,但不久又后悔。后采纳颖考叔的建议,母子终于和好如初。 第一层:庄公处置姜氏,并发誓再不相见,但又后悔。 第二层:颖考叔巧妙献计,庄公立即采纳。 第三层:母子“隧而相见”,其乐融融。 第四层:作者借君子引发关于孝道的评论。 全篇通过记述郑庄公同共叔段、姜氏之间的兄弟之争和母子矛盾,反映了春秋时代封建王室内部的权力之争,说明母子、兄弟的血缘关系和孝悌之道,都是从属于这种政治斗争的。 共叔段为夺取王位,竟准备和母亲里应外合,向哥哥庄公大动干戈。庄公为维护自己的王位,坚决打败了弟弟,处置了姜氏。达到了政治目的,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之后,庄公又讲起了孝道,使母子关系恢复如初。而且庄公这样做既能为自己赢得声誉,又有利于自己地位的巩固。 如果把问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来看,首先不义的是共段叔。庄公只是没有及时劝阻和制止共叔段的不义行为,而静观其发展。不过,如果庄公及早劝阻弟弟的不义行为,那也会劝而不止的。因为后者有母亲姜氏的支持。至于庄公最后使母子关系恢复如初,从历史的眼光来看,那也未尝不能作肯定的评价。从当时“京叛大叔段”的民心向背来判断,也是如此。 六、写作特点 1(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文字精炼。 本文记叙了一场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斗争从发生、发展、激化到最后解决的全过程,但重点十分突出。重点不是写军事斗争,而是写政治斗争,不是写事,而是写人物性格。 材料的剪裁取舍和详略的处理安排都服从于写政治斗争和人物性格要求,重点写矛盾的发生和发展。而郑伯克段于鄢的战争是矛盾激化的结果。至于母与子和好一段,虽然是矛盾解决后的余波,但有利于进一步展示人物性格和表达崇尚孝道的思想,所以又用了较大的篇幅。就是在这一段,也是有详有略,重点在颖考叔献计和母子“隧而相见”。而阙地及泉、开挖隧道的过程,略而不写。 本文不论是详写还是略写,文字都十分精炼,简直不能删改一字。如详写的部分中几个人物的对话,你问我答,十分简洁明快。略写的部分,如颖考叔献“隧而相见”之计后,只用“公从之”三字就略去了阙地及泉、开挖隧道的全过程。 2(对比烘托,人物性格鲜明。 本文善于在人物与人物特定关系中进行对比烘托,使人物性格鲜明。如共叔段的野心勃勃、有恃无恐,因急于篡位而不免浮躁;郑庄公的以守为攻、冷静沉着、坐待时机,有勇有谋。这两个人恰成鲜明对比。祭仲、公子吕和颖考叔,既各自性格鲜明,又对刻画庄公的性格起了烘托和对比的作用。如祭仲和公子吕都忠于君主,他们一个充分说理提醒,一个慷慨陈词激将,相比之下,庄公的回答就显得十分冷静自信。 3(寓褒贬于冷静的叙述之中。 本文从头到尾,几乎都是冷静、客观的叙述,作者的态度藏而不露,这就是所谓“春秋 笔法”。在绝大部分的篇幅中,读者只有仔细分析、品味,才能从字里行间揣摸到作者的倾向。作者对共叔段不义之举,对姜氏的褊狭、愚昧是贬抑讥讽的。如“京叛大叔段”,仅五个字就表现了民心的向背,说明共叔段的失败实乃必然。对庄公则基本上是褒。最后母子“隧而相见”,出入欢歌,富有喜剧色彩。这对庄公多少含有赞扬之意,对姜氏则是讽刺。 七、作品争鸣 1(郑庄公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有人认为郑庄公是一个“颇有权术、心狠手辣、阴险狡猾、虚伪至极的国君”。许多《大学语文》教材也持这种观点。 我们认为如果将问题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来看,在这场争夺统治权的矛盾之中,首先不义的是共叔段,姜氏支持共叔段,又使共叔段有恃无恐。如果郑庄公去劝说也不一定有效。他是静观其发展,等待时机成熟就一举除之。从作者所叙事实看“京叛乱大叔段”,也反映共叔段夺权有违民意。郑庄公并无不义之举。所以我们认为郑庄公是一个沉着冷静,以守为攻,有勇有谋的国君。 2(怎样看待文章中所体现的孝悌之道, 许多人认为本文通过“遂而相见”一段暴露了郑庄公孝道的虚伪性。 我们认为本文中的郑庄公既是一个国君,又是一个兄长或儿子。国君的身份决定了他在政治斗争中要有勇有谋,沉着冷静;而生活中兄长或儿子的身份决定了他要行孝悌之道。本文将母亲姜氏及弟弟共叔段作为与郑庄公争夺统治权的对手来写,写出了郑庄公以守为攻,坐待时机的谋略。当郑庄公一举粉碎了姜氏及其共叔段的夺权阴谋之后,郑庄公并没有将其母一杀了之,而是“寘姜氏于城颖”之后又“遂而相见”。在这场争夺统治权的政治斗争中,是姜氏与共叔段不义。粉碎夺权阴谋,反映了郑庄公作为政治家的谋略及胆识。在生活中郑庄公颇讲孝悌。“遂而相见”反映了郑庄公有人情味,讲孝道的一面。这正是作者刻画人物的用心所在。从历史的眼光看未尝不能作肯定的评价。 八、参考资料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大学语文》,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 2(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编《大学语文自学辅导》,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版。 练 习 1(本文在叙事上运用了什么技巧, (1)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记叙了一场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斗争从发生、发展、激化到最后解决的全过程,重点不是写事,不是写军事斗争,而是写政治斗争,写人物的性格。因此,材料的剪裁取舍和详略的处理安排都服从于写政治斗争和人物性格要求,重点写矛盾的发生和发展。而郑伯克段于鄢的战争是矛盾激化的结果,只须一笔带过。因为在此之前,矛盾斗争和人物性格已充分 展示。至于母与子和好一段,虽然是矛盾解决后的余波,但有利于进一步展示人物性格和表达崇尚孝道的思想,所以又用了较大的篇幅。就是在这一段,也有详有略,重点写颖考叔献计和母子“隧而相见”。而阙地及泉、开挖隧道的过程,则完全略而不写。 (2)寓褒贬于冷静的叙述之中。 本文从头到尾,几乎都是冷静、客观的叙述,作者的态度藏而不露,这就是所谓“春秋笔法”。在绝大部分的篇幅中,读者只有仔细分析、品味,才能从字里行间揣摸到作者的倾向。作者对共叔段的不义之举,对姜氏的褊狭、愚昧是贬抑讥讽的,如“京叛大叔段”,仅五个字就表现了民心的向背,说明共叔段的失败实乃必然。对庄公则基本上是褒。最后母子“隧而相见”,出入欢歌,富有喜剧色彩。这对庄公多少含有赞扬之意,对姜氏则是讽刺。 2(本文是怎样刻画人物的,文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性格特征, 本文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刻画人物。本文在写人时,善于在人物与人物的特定关系中进行对比烘托,使人物性格十分鲜明。如共叔段的野心勃勃、有恃无恐,因急于篡位而不免浮躁;郑庄公的以守为攻、冷静沉着、坐待时机、有勇有谋(二者恰成鲜明对比。祭仲、公子吕和颖考叔,既各自性格鲜明,又对刻画庄公的性格起了烘托和对比的作用。如祭仲和公子吕都忠于君主,他们一个充分述理提醒,一个慷慨陈词激将。相比之下,庄公的回答就显得十分冷静自信。 再看姜氏,这场兄弟相残之祸,实际上是她引起的。她以个人的好恶干预国事。事败之后被逐出国都,置于城颖。但一旦与庄公隧而见,便立即高唱起“其乐也洩洩”来,表现了她褊狭和愚昧可笑。 3(本文通过郑庄公母子、兄弟矛盾斗争的叙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权力斗争十分激烈。在这场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中,不义的是共叔段和姜氏,他们野心勃勃,想一步步篡权夺位;而郑庄公沉着冷静,静待时机,最后一举粉碎了他们的夺权阴谋。 苏秦佩六国相印 一、重点难点 1(重点:生动逼真的人物描写;抑扬相交、对照鲜明的手法。 2(难点:怎样看待苏轼对功名的追求。 二、背景材料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或秦汉间人编纂的一部国别体历史书,包括东周、西周、秦、齐、 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策。记事起于战国初(公元前455年),至六国灭亡(公元前216年)为止,共约239年。本书原名《国策》、《国事》、《短长》等,经汉代学者刘向整理后定名《战国策》,共33篇。它的原编者已不可考,大约出自史官之手。 《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论和行动。所记颇多信史,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文献。但其中也有虚构之处。 《战国策》不仅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在文学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从艺术性上看,《战国策》铺张弘丽,汪洋恣肆,文笔纵横,气势磅礴,善于运用寓言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描绘人物生动传神,对后代史传文和政论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三、作品串讲 [1]苏秦佩六国相印 第一部分:从“苏秦始将连横”至“愿以异日”。记叙苏秦以连横的政治主张游说秦惠王,没有取得成功。 [2][3][4]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 [5][6][7]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 [8][9][10]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 [11]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 [12][13]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1] 本篇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商务印书馆1958年。苏秦,字季子,战国时东周洛阳人。一生的主要 事变迹为合纵抗秦,曾同时佩六国相印,显赫一时。后合纵为张仪所破,苏秦客死于齐国。 [2] 将(jiāng):用,拿。连横:秦国与六国中的个别国家建立联盟,打击其他国家,这种策略称为连横。 六国联合共同对抗秦国,称为合纵。 [3] 说(shuì):劝说。秦惠王:秦孝公之子,姓赢,名驷,公元前337年到公元前311年在位。 [4] 巴:今四川省东部。蜀:今四川省西北部。汉中:今陕西省秦岭以南地区。巴、蜀、汉中先后为秦占 有。利:利益,功用。 [5] 胡貉(hé):胡地产的貉。胡:泛指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貉:兽名,形似狐,毛皮很珍贵。代马:代, 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其地产良马。用:指可用之物。 [6] 巫山:山名,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黔中:地名,在今湖南西北部和湖北西南部。限:险阻之处。 [7] 肴:通崤(xiáo)即崤山,在今河南洛宁县北。函: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西南。固:坚固,指易 守难攻。 [8] 奋击:指能奋力杀敌的战士。 [9] 地势形便:地理形势有利。势、便:形容词,都是有利的意思。 [10] 天府:指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地势险要的地方。 [11] 骑(jì):骑兵。用:作用。教:教练,练习。 [12] 称帝:以“帝”之号名已。帝的本义是神,又称天帝。战国时代,各国君主一般称王。国力强大,试图 统一天下的王才开始称帝。 [13] 奏:下对上的陈述、说明。其效:此事的功效,指秦国统一天下的功效。 [14][15]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 [16]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 [17][18]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14] 寡(guǎ)人:寡德之人,古代王侯或士大夫自谦之词,唐以后只有皇帝才称寡人。 [15] 文章:指法令。 [16] 俨(yǎn):然,庄重恭敬的样子。庭教:在庭堂上指教。 [17] 异日:他日。 [18] 说:第一个“说”:音(shuì),作劝说解。第二个“说”,指主张、言论。 第二部分:从“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至“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记叙苏秦游说秦王不成后归家的困窘情况以及发奋攻读太公兵书的情景。 [19][20]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 [21][22]而归。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至家, [23]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 [24][25]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 [26][27][28]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 [29]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锈,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19] 貂(diāo):动物名,皮毛轻暖,极珍贵。裘(qiú):皮衣。敝:破败。 [20] 羸(lâi):缠绕。滕(téng):绑腿布。履(lǚ):穿着。蹻(juē):草鞋。全句为(苏秦)裹着绑腿, 穿着草鞋。 [21] 负:背着。橐(tuó):布袋。 [22] 犁:通作黧(lí),黑色。 [23] 归:通“愧”,惭愧。 [24] 纴(rèn):纺织。 [25] 炊:做饭。 [26] 是:代词,这些,指代上面诸事。秦:苏秦自称。 [27] 发:翻检。 [28] 陈:摆开。箧(qiè):书箱。 [29] 太公:即姜太公,名吕尚,东周时人。曾辅佐武王灭纣。阴符之谋:即兵书。 第三部分:从“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至“天下莫之能伉”。记叙苏秦说赵王约纵散横,取 得成功,他本人也成了地位显赫的人物。 [30][31]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 [32][33][34][35][36]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 [37][38]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从,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 [39][40]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 [41][42]外。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 [43][44]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 [45]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30] 简:选择。练:熟悉。全句为精心研摩熟练掌握。 [31] 锥(zhuī追):钻孔的工具,似钻而小。股:大腿。 [32] 安:哪里。 [33] 期(jī)年:满一年。 [34] 摩:接近。燕乌集阙:宫阙名。全句意为走近燕乌集阙。 [35] 抵(zhǐ)掌:击掌。 [36] 武安:地名,在今河北省武安县。 [37] 革车:兵车。每一辆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38] 纯(tún):匹。 [39] 璧: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 [40] 溢:通作镒,一镒为二十肆两。 [41] 约从:缔结合从的盟约。散横:瓦解秦与其他玉家的连横关系。 [42] 关:指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南,六国通秦的要道。关不通:指断绝了函谷关与东方各国的交通。 [43] 式:用。全句意思是运用政治,不运用武力。 [44] 廊:殿的四周为廊。庙:太庙。君主祭祀祖先的地方。廊庙:指朝廷。 [45] 转毂:车轮飞转。连骑(jì):车骑相连。 第四部分:从“将说楚王,路过洛阳”至末尾。记叙苏秦路过故乡时尽显尊贵的情景。 [46][47][48]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49][50][51]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虵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 [52][53]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 [54][55][56]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盍可忽乎哉,” [46] 炫(xuàn)熿(huáng):光耀。 [47] 山东:战国时,华山以东为山东。山东之国:即指秦以外的六国。 [48] 伉:匹敌,对抗,对等。 [49] 侧目而视:不敢正眼相看。 [50] 虵:即蛇字。匐伏:爬行。 傲慢。 [51] 倨(jù): [52] 季子:苏秦字季子。一说:嫂呼小叔为季子。 [53] 子:作动词用,以为子。 [54] 亲戚:指家庭中的亲属。 [55] 盍(hé):怎么。忽,轻视。 四、原文今译 苏秦在最初的时候曾用连横的策略到秦惠王那里游说。他说:“大王的国家,西边有巴、蜀、汉中这些地方的利益;北边有胡貉、代马可以利用;南有巫山、黔中的阻隔;东面有崤山、函谷关的牢固。土地肥美,百姓众多而富有;战车有万乘之多,奋勇作战的军队有百万之众;肥沃的田野绵延千里,蓄积很多;地势地形便于攻守。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天府,是天下的强国。以大王的贤明,士民的众多,军队的忠诚,加上兵法的教习,就可以兼并诸侯、统一天下,称帝统治天下。希望大王稍微留意,请让臣奏上它的效果。”秦王说:“我听说,羽毛不丰满的鸟,不能够高飞;法令没有制定的(地方),不能够杀戮惩罚;道德不厚的(国君),不能够指使民众;政治教令没有理顺的(国家),不能够烦劳大臣。现在先生庄严地从千里之外来到朝廷指教,我希望待到将来领教。……” 游说秦王的秦书上了十次但是他的主张没有得到采纳,他的黑貂皮制的衣服破旧,百斤黄金用尽,费用乏绝,只能离开秦国归家。回家时腿上缠着绑腿,脚上穿着草鞋,背着书箱,担着行李袋,形体面容枯瘦,颜面黝黑,脸上有惭愧的颜色。回到家里,妻子不下织机,嫂嫂不给他做饭,父母不跟他讲话。苏秦叹气说:“妻子不把我当作丈夫,嫂嫂不把我当作弟弟,父母不把我当作儿子,这都是我苏秦的罪过啊~” 于是连夜翻检书,摆开几十个书箱,得到了一本叫做《太公阴符之谋》的书,伏在那里诵读它,选择要点熟练并反复揣摩。读书想睡的时候,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脚上,说:“哪里有游说国君不能使他拿出金玉绸缎来取得卿相的尊位呢~”一年后,揣摩学习成功,说:“这下子真可以游说当代的国君了。”于是就接近燕乌集阙,在华丽的宫室中,拜见和游说赵王,击掌谈话。赵王非常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授给他相印。给他兵车百乘,上等绸缎千束,白璧一百对,黄金一万镒,跟在他的车后面,以便他约结六国,实现合纵,拆散连横,来抑制强横的秦国。所以苏秦在赵国作相国而(六国)与函谷关(秦国)不通往来。那个时候,天下的大事,众多的民众,王侯的威望,谋臣的权略,全部由苏秦的策略决定。没有花费一斗粮食,没有劳烦一支军队,没有让一个兵士作战,没有断一张弓弦,没有折断一只箭,诸侯之间互相亲近,胜于兄弟。有德有才的人得到重用而天下之人亲服,一个贤人得到任用而天下之人听从。所以说,要运用政治,不要运用勇武,在朝廷之内运用谋划,不要到四方边境之外去运用武力。当苏秦十分得志的时候,有一万镒黄金做费用,车骑相连行走不断,在大道上炫耀。华山以东的几个国家,望风亲服,使赵国的地位显得很重要。再说,苏秦只不过是一个穷户人家的读书人罢了,他乘车游遍天下,到宫廷上去游说国君,竟使国君的近臣亲信无法进言,天下也没有谁跟他对抗。 (苏秦)将要去游说楚王,路过自己的家乡洛阳。他的父母听说,便打扫房屋道路,陈设乐队,摆好酒席,到郊外三十里迎接他。妻子见到他,不敢正眼看他,侧着耳朵跟他说话。嫂嫂匍匐爬行,拜了四拜自己跪下向他谢罪。苏秦说:“嫂,你从前为什么那样倨傲而现在却这样卑下,”嫂嫂说:“因为你地位尊贵而且钱多。”苏秦说:“啊~人贫穷了父母也不把他当作儿子,人富贵了亲戚也畏惧。人生在世界上,权势富贵哪里可以忽视呢~” 五、内容分析 本文记叙战国时著名策士苏秦凭借纵横术游说诸侯,最后以合纵之策在赵国取得成功的经历。既展示了苏秦纵览天下大势的政治才能和舌辩技巧,同时也表现了他追求名利的心理,反映了当时的炎凉世态。 文章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苏秦始将连横”至“愿以异日”。记叙苏秦以连横的政治主张游说秦惠王,没有取得成功。 第二部分,从“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至“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记叙苏秦游说秦王不成后归家的困窘情况以及发奋攻读太公兵书的情景。 第三部分,从“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至“天下莫之能伉”。记叙苏秦说赵王约纵散横,取得成功,他本人也成了地位显赫的人物。 第四部分,从“将说楚王,路过洛阳”至末尾。记叙苏秦路过故乡时尽显尊贵的情景。 六、写作特点 1(运用抑扬手法。 文章前一部分写苏秦说秦王失败而陷于困境;后一部分写苏秦刻苦攻读后游说赵王大获成功而骤然显贵。前面是抑笔,后面是扬笔。正是在一抑一扬的对比中,反映了当时策士的游说活动,刻画了苏秦的形象。 2(描写生动逼真,有层次。 文中的描写十分生动形象。写苏秦的困窘时,先正面描写:“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接着形象描摹:“赢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再从家人一面写他的困窘:“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采用集中描写的方法,写他的刻苦攻读“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谁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一旦苏秦飞黄腾达,“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这些描摹除了生动形象之外,还写得很有层次,也很真实。 3(对偶、排比的运用。 本文大量运用对偶句、排比句。例如苏秦说到秦国的地理形势、军事实力、物质基础时就用了一系列对偶句、排比句:“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从“西”、“北”、“南”、“东”等语句看,句式整齐,相互对应,是对偶;而从整段文字看,又是排比。这两种句式交错在一起,使文章音调 铿锵,气势磅礴。 七、作品争鸣 怎样看待苏秦对功名的追求, 第一,苏秦所追求的功名能够顺应当时的社会发展,表现了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理想的统一。同时从苏秦的成功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策士要成就功名,并非易事。他发愤攻读,“伏而诵之”、“引维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十分刻苦勤奋。他还善于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训练出色的辩才,最终才获成功。 第二,苏秦朝秦暮楚,没有固定的政治主张。游说秦王的时候,采用连横策略,将秦国吹得天花乱坠。失利之后,回家发愤攻读,采用合纵策略,游说赵国,取得了成功,名利双收。他并不注重自己的政治观点和立场,却十分看重功名,游说的目的在于取得卿相的尊位,得到金玉绸缎。其思想的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苏秦在思想境界、人格魅力上远不能与历史上的屈原等人物相比。 八、参考资料 1(徐中玉、钱谷融主编《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2版。 2(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主编《大学语文自学辅导》,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版。 练 习 1(分析苏秦的性格特征。你怎样看待苏秦对功名的追求, 苏秦是一个追求功名并取得了成功的策士。(1)他刻苦攻读,尽量了解各国情况,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思考采用恰当的策略来游说国君,善于雄辩。(2)他利用当时的诸侯之间的纷争谋取势位富贵。过于看重个人的功名,思想有一定局限。 2(略述本文在结构安排上运用了什么手法, 本文在结构安排上运用了抑扬手法,这篇文章前一部分写苏秦说秦王失败而陷于困境;后一部分写苏秦刻苦攻读后游说赵王大获成功而骤然显贵。前面是抑,后面是扬。正是在一抑一扬的对照中,展现了当时策士的游说活动,塑造了一个追求功名大获成功的策士形象。 3(说明本文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何特色, 大量运用对偶、排比。例如苏秦说到秦国的地理形势、军事实力、物质基础时就用了一系列对偶句、排比句:“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从“西”、“北”、“南”、“东”等语句看,句式整齐,相互对应,是对偶;而从整段文字看,又是排比。这两种句式交错在一起,使文章音调铿锵,气势磅礴,充分体现了《战国策》语言铺张弘丽、汪洋恣肆的特色。 论语?学而 一、重点难点 1(重点:加强人格修养的主要观点。 2(难点:简朴的语言蕴含深刻的哲理。 二、背景材料 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哲学上,他提倡中庸之道;在政治上,提倡“仁”和“礼”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他首倡私人讲学,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他的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学方法(如“举一反三”、“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等)和教学态度如“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孔子曾在鲁国任司寇(掌管司法),55岁开始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但都没有得到重用。68岁回国从事著述和讲学工作。他教授弟子三千,有名字可考者七十余人。他整理了《易》、《书》、《诗》、《礼》、《乐》和《春秋》六经,为保存和传播我国古代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孔子的思想在世界文明史上也产生过广泛的积极影响,是著名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诸侯因忙于战争,奴隶主贵族趋于没落,生活上贪图享受,不但无法顾及学校,而且进取精神和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官学开始衰落,从而使私学得以兴办。孔子积极创办私学,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有教无类”,收弟子三千,并在长期的政治、教学活动中发表大量见解,形成孔子的思想主体。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加以整理成文,就成了《论语》。 2(《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全书20篇,以记言为主,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编辑而成。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教育、伦理和文艺等方面的思想,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是后代研究儒家思想的一部主要著作。《论语》的部分篇章,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语言简洁精炼,含义丰富深刻,概括力强,具有格言、警句的特色。 《学而》是《论语》中的第一篇,孔子语录就选自其中。 三、作品串讲 [1]论语?学而 [2][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4]愠,不亦君子乎,” [1] 本篇选自杨伯峻注译《论语》,中华书局1980年版。 [2] 子:古代对有地位,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尊称为“子”。这里是尊称孔子。说(yuâ):通“悦”。 [3] 远方:并不特指地域,或可指时间。 [4] 愠(yùn):怨恨,恼怒。 [5][6]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7]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5] 有子:姓有,名若,字子友。孔子的学生。孝:报也,还报其所从生也。弟:通“悌”,弟弟善事兄 长称“悌”。 [6] 鲜(xiǎn):少。 [7] 与:通“欤”,语气助词。 [8]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8] 巧言:巧妙的语言,即花言巧语。令:美,令色:面色和善。这里指取悦于人的态度和颜色。 [9][10][1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 [12]习乎,” [9] 曾(zēng)子:孔子的学生,名参(shēng),少孔子四十六岁。 [10]忠:是指对事对人无不尽心的态度。 [1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言而有信, [12]传:老师传授的知识、学问。 [13][14]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3]道:同“导”,领导、治理。国:“国”是春秋时期的地方政治单位。而信:是使下面的人绝对信服 信赖。 [14]使民以时:用人时应该把握时间、时机。 [15][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 [17]以学文。” [15]入则孝:在家里是个孝子。出则弟:出门在外面尊敬朋友、兄弟。 [16]谨而信:能谨慎处世而且言而有信。而亲仁:再亲近有仁德的人。 [17]文:在古代泛指文学、辞章、音乐、艺术等。 [18][19]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 [20]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8]子夏:姓卜,名商,安子夏。孔子第子。 [19]贤贤易色:第一个“贤”作动词用,表示敬重,重崇。第二个“贤”是名词,有道德学问的人。易: 轻视,不着重。 [20]致:作出奉献。 [21]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22]。” [21]重:自重。固:巩固,牢固。一说固执,闭塞不通。友:交朋友。 [22]过:错误,过失。无:同“毋”,不要。惮:畏难也 [23]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23]终:寿终,指父母去世。远:远祖,祖先。 [24][25][26]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27]与,” [24]子禽:姓陈,名亢(kàng),字子禽,陈国人。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 [25]夫子:孔子的弟子尊称孔子。 [26]抑与之与:抑:连词,表示选择,还是„„。与之:给他。最后的“与”,同“欤”,语气助词。 [27]其诸:或者,大概。 [28]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8]志:意志。三年:按照周礼的规定,父亲死后,儿子要守孝三年。这里也可以指一段较长的时间,或 多年以后。 [29]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 [30]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29]礼:周。周代先王留下的制度。 [30]先王:指周文王等古代贤主。 [31][32]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33]亦可宗也。” [31]节:节制,约束。 [32]近:符合,接近。义:合理的,有道理的,符合周礼的。复:实践,实行。 [33]远:避免,免去。 [3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 [35]好学也已。” [34]慎于言:说话小心谨慎。 [35]就:靠近,接近。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 [36]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 [37]“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36]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引用《诗经?卫风?淇奥》篇原句。切:古代把骨头加工成器物,叫切。磋(cuō): 把象牙加工成器物。琢(zhuï):雕刻玉石,做成器物。磨:把石头加工成器物。 [37]“告诸”句:诸,“之手”的合音。往:已发生的事,已知的事。来:尚未发生的事,未知的事。 [3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8]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装。知:了解,理解。 四、原文今译 孔子说:“学习了并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有子说:“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的,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治 国、做人的原则就产生了。所谓„孝?„悌?,可为„仁?的根本吧。”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和气善良的脸色,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实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讲信用呢,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候国,要严肃慎重、专心认真办理国家的政事,又严守信用;节约财政开支,又爱护部下和人民;按照农时的忙闲去役使人民。” 孔子说:“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要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子夏说:“尊重有贤德的人,而看轻貌美的女色;事奉父母,能尽力而为;为君主做事,有献身精神;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讲信用。这样的人即使是说没学习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是学习过了。” 孔子说:“君子(举止)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态度)不庄重,学习的知识学问就不巩固。做人要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曾子说:“要谨慎地办理好丧事,虔诚地追祭祖先,(这样做了,)人民的道德就会归复忠厚老实。” 子禽问子贡:“我们老师每到一个诸候国,一定会了解一国的政事,是他自己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来了解政事的。(也可以说是求来的,但是,)老师求得的方法,大概与别人求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孔子说:“(看一个人,)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看他的志向;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如果三年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坚持的准则,这样的人可以说做到了孝。”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这种符合于义的信约诺言,才能去实践、兑现。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做,)就能避免耻辱。所依靠的,应当是亲近自己的人,(只有这些人)才是可尊崇而靠得住的。”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享受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齐,时时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奉承,富裕而不骄傲自大,(这种人)怎么样呢,”孔子说:“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贫穷仍然快快乐乐,富裕而爱好礼义的的人。”子贡说:“《诗经》说:„要像加工骨头、牛角、象牙、玉石一样,经过切磋琢磨(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端木赐呀,我可以开始同你谈论《诗经》了。告诉你已经发生的事,你就可以知道未来的事。”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好处),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的好歹)。” 五、内容分析 《学而》按章节先后排列,章与章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学而》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入“道德之门”。 第一则强调好学上进。说明学习不单单是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努力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从他们那儿学习高尚品德和渊博知识。强调好学和谦虚是相辅相成的,应持“不知而不愠”的态度,克己待人。 第二则强调孝悌。说明一个重孝悌的人必须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是治国做人的根本。 第三则是强调仁德。说明花言巧语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第四则强调自省。每天要从做事是否踏实、交友是否真诚、学习之后是否复习了等方面多次反省自己。 第五则强调治国要有正确的方法、端正的态度。特别要严谨、认真,严守信用,节约开支,爱护人民。 第六则强调为人与为学相结合。在家讲孝悌,交友讲信用,同时还要勤奋学习文化知识。 第七则强调在生活中学习。尊重有贤德的人、侍奉父母、为君献身、诚信交友,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第八则强调交友的原则,做人要忠信,交友要慎重,有错误就要改正。 第九则强调要办好丧事,虔诚祭祖。这样人民才会更讲道德。 第十则强调用温、良、恭、俭、让的态度处事,说明老师对政事的了解是求来的。 第十一则强调真正的孝是父母死后都不可改其父所坚持的准则。 第十二则强调做事合义合礼,这样才会赢得尊重。 第十三则强调好学的人做事要勤快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齐,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第十四则强调贫穷不巴结,富贵不自大,要快快乐乐,爱好礼义。 第十五则强调要多了解别人。 六、写作特点 1(语言口语化,包含深刻哲理。 本文往往一句简短的话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格言意味颇浓。如“人不知而不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说明了人只有谦虚谨慎,不患得患失,不自我满足,方能不断进步的道理。 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排比句,增强了说理的气势,使语气更加肯定。“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运用对比,突出观点。“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运用比喻,耐人寻味。“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运用对偶,使语句富于哲理意味与格言色彩。 七、参考资料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大学语文》,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 2(徐志刚译注《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月版。 练 习 1(找出文中“之”字的不同用法。 (,)用作代词。能代人、事物,多用作宾语,组成动宾或介宾短语,所代对象多出于文章的上下文中。 例:学而时习之。 之:代词,代学习、温习的知识。 例: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之:代词,代政事。 (2)用作助词。 第一,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偏正短语。可译为“的”。 例:先王之道,斯为美。 之:助词,的。 第二,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组成“主语,之,谓语”的句式,取消句子独立性。 “礼之用,和为贵”。 之: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可不译。 第三,用在动词和它的宾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一般可不译出。 (本文无此类例句)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论语?学而》在加强人格修养等方面所提出的重要观点。 (答案略) 3(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段话或一句话,联系实际,写一篇短文。 (答案略) 秋 水 一、重点难点 1(重点:类比和对比论证;善于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 2(难点:比喻连类而及,层见叠出,以景物描写来陪衬认识的不同境界。 二、背景材料 1(庄周(前369—前289),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当过蒙地漆园吏。一生过着清贫的生活,主要活动是从事著述。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的思想比较复杂。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含有辩证法因素,但他否定事物质的差别。他提倡无为而无不 为,实际上是主张当时不必多事扰民。他鄙视功名利禄,拒绝与统治者合作,对当时的黑暗社会,作了较深刻的批判。 2(《庄子》(亦称《南华经》),《汉书?艺文志》著录52篇,现存33篇。一般认为其中内篇7篇系庄子所著,外篇15篇、杂篇11篇大都是他的门人或后学所作。 《庄子》多采用寓言形式,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夸张大胆,比喻生动,讽刺辛辣,语言铿锵,汪洋恣肆,艺术境界恢宏瑰玮,富有浪漫主义色彩。鲁迅称“其文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三、作品串讲 [1]秋水 [2][3]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 [4]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 [5]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 [6][7]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8]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 本篇选自《庄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2] 时:按照时令。灌:注入。河:黄河。 [3] 泾流:水流。涘(Sì四):水边。渚(zhù主):水中小洲。崖:河岸。辩:通“辨”,分辨。 [4] 焉:乎,句中语气词。河伯:传说中名叫冯夷的河神。 [5] 端:尽头。 [6] 旋:掉转。面目:(欣然自喜的)面容。望洋:仰视。若:即“北海若”,渤海的海神。野语:俗语。百: 泛指事物多。 [7] 尝:曾。少:小看。仲尼:孔子,字仲尼。闻:见闻、学识。轻:轻视。伯夷:殷之诸侯孤竹君的长 子,武王伐纣时,他和弟弟叔齐认为伐君不义。殷亡后,他们为守节义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弗 信:不相信。 [8] 殆:危险。长:永远。见:被。大方之家:犹言极有修养的人。方:道。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 [9]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 ,观于大海,乃知尔 [10]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 [11]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 [12]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 [13][14]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 [17]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空礨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16][17]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 [18]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 [19][20]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21]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9] 语于:谈及。拘:拘束,局限。虚:同“墟”,住处,生活的地方。笃(dǔ堵):作“固”解,引申有限制 之意。时:时令。曲士:孤陋寡闻的人。束:束缚。教:所受的教育。 [10] 崖涘,河之两岸。乃:才。丑:浅薄。大理:大道理。 [11] 盈:满。尾闾(lǘ驴):传说大海东边排放海水的地方。已:止。虚:空,指海水枯竭。 [12] 过:超过。流:流量。不可为量数:不能进行估量和计算。 [13] 自多:自以为多,自夸。自以:自知。比形:具形,产生形态。 [14] 方:正当。存:觉察。见:显得。奚:怎么。 (lěi)空:孔穴。大泽:旷野。 [15] 礨 [16] 中国:当时指黄河中下游一带。海内:世界。稊(tí)米:小米粒。、太仓:储粮的大仓库。 [17] 号:称。数:数量多。处一:占一份。焉:兼词,于之,在万物中。卒:尽,遍及。谷食之所生:稻 谷等食物所生长的地方。舟车之所通:车船所通行的地方。 [18] 豪:同“毫”,动物身上的毫毛。豪末:毫毛末稍。 [19] 五帝:传说中的古代帝王,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连:连续,继承,指五帝禅让之事。三王: 夏启、商汤王、周武王。争:争夺。夏禹传位于益,禹子启杀益而夺了他的王位,商汤灭夏桀,武王 灭商纣。仁人:指儒家。任士:指以天下为己任的贤能之士。“所忧”、“所劳”的对象,亦指天下。 [20] 辞之:拒绝做孤竹国的国君。名:好名声。语之:谈论天下。博:渊博。 [21] 向:先前,刚才。 [22]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 [22] 大:把……看作大。小:把……看作小。 [23] 北海若曰:“否。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是故大知观 [24]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 [25][26]不跂;知时无止。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明 [27]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 [28][29]能自得也。由此观之,又何以知豪末之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 [23] 量:容量。时:事物存在的时间。分(fèn份):命运,人生得失。故:通“固”,固定,静止。 [24] 知:通智。观于远近:既看到远也看到近。小而不寡:小的(从近处看)也不小。大而不多:大的(从远 处看)也不大。量:物量。 [25] 向:明。故:通“古”。遥:远。闷:昧。不闷,明白。掇(duō多):指短名。跂(qì气):通“企”,企及。 [26] 察:理解。盈虚:事物的消长变化。每时天道有盈有亏。 [27] 塗:同“途”。据郭象注,担途指人从生到死的过程。说:通“悦”。祸:认为是灾祸。故:通“固”,固 定不变。 [28] 计:总括。至小:此指有限的人生与知识。至大:此指未生之时和不知之事。域:领域。 [29] 倪:“仪”之假借字,作“度”解,界限,。 四、原文今译 秋天的雨水按季节到来,百川都注入黄河,黄河的水流大得在两岸洲岛之间分不清是牛是马。于是乎河伯洋洋自得,以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到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水流向东前进,到了北海,脸朝东眺望,看不见水的尽头。于是河伯才改变了自得的面容,仰视大海对北海若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各种各样的道理,认为没有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呀。而且我曾听说有人小看孔子的学识,轻视伯夷的义行,先前我还不相信,现在我目睹了大海您的难以穷尽,如果我不是到了您的家门口就太危险了,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 北海若说:“井中的蛙不能跟它谈论海,因为它被狭小的居处所局限;夏生秋死的昆虫不能跟它谈论冰,是因为它被时令所局限。穷乡僻壤的读书人不能跟他谈论道,是因为他被所受的教育所局限。现在你走出河岸之间,来到大海观看,才知道自己的鄙陋,这样,就可以跟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千万条水流入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而大海不会盈溢;从尾闾把海水泄走,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而大海仍会不虚竭;大海的水量年年月月都不会改变,水灾旱灾对它都没有影响。海的水量远远超过长江黄河的水流,无法对它进行测量。而我却从来没有因此而自我夸耀,这是因为我认识到自己是天地的赋予中形成了形体,又禀受了阴阳之气。我在天地之间,就像小石小树在大山上一样,我正存有见闻太小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我盘算着四海之内,不就像小米粒在太仓中一样吗,我们称呼物的数量叫“万”。人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种。人遍布九州,这里是五谷生长的地方,车船通达的地方,个人只不过在九州中占有一席之地;个人与万物相比,,不就像毫毛末梢在马的身上一样吗,五帝之所统治的,三王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虑的,贤士所操心的,只不过是这小小的九州啊。伯夷以辞让天下来博取名声,孔子以谈说天下来显示学识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刚才因河水上涨而自我夸耀一样吗,” 五、内容分析 这篇文章通过寓言形式揭示了一个道理: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这一主旨在客观上给今人的启迪是人们不可囿于个人有限的见识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我们选录了《秋水》中前两个自然段学习。 第一自然段:写秋天到了,黄河的水很大,河伯以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到自己这里。他顺流来到北海,看到不见尽头的水,于是大发感叹。 第二自然段:北海若以自然之大、宇宙之无穷开导河伯,让河伯开阔眼界,不可自满。 北海若开导河伯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从段首到“尔将可与语大理矣”。说明人的认识必然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第二层,从“天下之水”到“又奚以自多”。说明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与天地阴阳相比, 大海也微不足道,所以北海若自己也不自满。 第三层,从“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到“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进一步阐述世界万物的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四海和天地比、中国和四海比都是小的;人和物比、人和九州比也都是小的。 第四层,从“五帝之所连”到结束。儒家所尊崇的五帝、三皇、志士、仁人所从事的事业都是小的;并以此为据,嘲笑伯夷、仲尼的“自多”。 六、写作特点 1(善于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 首先,在整体构思上,作者虚构一个河神与海神对话的寓言故事,展开说理,阐明主旨。 其次,在文章展开说理之前,先描写河水与海景,以具体景物来陪衬河神与海神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文章的主旨。 再次,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揭示所欲阐述的深微玄奥的哲理,而且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迭出,引人联想,发人深思。 如用井蛙、夏虫、曲士来比喻那些因环境所限而不能与之语大理的人;用小石小木之在大海、四海之在天地、空之在大泽、中国之在海内、米之在太仓、万物与人、九州与人、毫末与大马体,这一连串的比喻都是用来说明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自我夸耀是愚蠢的,必定会见笑于大方之家。这些比喻把深奥而抽象的哲理表达得浅显易懂,并且十分生动。 2(论证方法颇具特色。 本文在论证上,先是由小到大:由河水上涨,两岸不辨牛马,到海水不可为量数。尽管海水无比浩瀚,但北海若未尝以此自我夸耀,因为他懂得大小是相对的,海水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在大山。接着是由大小到:四海之与天地,中国之与海内,人之与万物,都是微不足道的。就这样,以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令人折服。 3(善于将大量的排比句与反诘句配合运用,造成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作者大量运用排比句和反诘句,且连贯而下,造成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如写自己的渺小,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反问:“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七、参考资料 1(胡忆肖、江少川主编《大学语文》,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 2(刘翠霄、赵军平主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同步辅导/同步训练〈大学语文〉》,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年8月版。 3(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大学语文》,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 练 习 1、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今人有何启迪, 本文通过寓言形象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这一主旨在客观上给今人的启迪是人们不可囿于个人有限的见识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2、 本文用什么方式表达作者的观点, 本文是用形象的方式表达作者的观点的。 首先,在整体构思上,作者虚构一个河神与海神对话的寓言故事,以此展开说理,阐明文章主旨。 其次,在文章展开说理之前,先设置了一段对河水与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陪衬河神与海神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文章的主旨。 再次,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揭示所欲阐述的深微玄奥的哲理,而且所用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迭出,使抽象的结论蕴含于形象的比喻之中,引人联想,发人深思。 3、 试析本文类比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本文在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了类比和对比的论证方法,因而使得通常比较抽象的议论也具有很强的形象性。 (1)类比:北海若在第一次答话中用排比句将井底的青蛙、夏天的小虫、乡下的书生进行类比,说明受生活环境局限的人难以理解这环境之外的大道理。北海若在第二次答话中用另一个排比句把智者对远近、今古、得失、生死的看法列举出来,通过类比,让人知道智者看待事物所持的相对主义的观点。 (2)对比:本篇首段河景与海景的对比,暗示主题,并对河伯与北海若的不同认识境界起陪衬作用。另外河伯以水多自夸,北海若则把自己看作大山中之小石小木也就是一例典型的对比论证。 学 记 三 则 一、重点难点 1(重点:教学相长;学者四失。 2(难点: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二、背景材料 1(《礼记》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古代“礼”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国家的典章制度,即所谓“政典”,现存《周礼》一书属于此类;二是用作行为规范的礼仪,即所谓“教典”,现存《仪礼》一书属于此类。汉以前解说古籍的著作称为“记”,解说“礼”的便是《礼记》。《礼记》是汉代以前各种有关礼仪论著的选集,主要记述儒者对“礼”的见解,其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原数百篇,西汉戴德删去重复的篇章为85篇幅,现存39篇,称之为《大戴礼记》;其从兄子戴圣删为49篇,称之为《小戴礼记》,即今传本。东汉郑玄给它作了注,唐孔颖达又作了疏,这就是《礼记注疏》,是最通行的注本。 2(《学记》是我国古代一篇重要的教育论文。它记载了我国秦汉以前的教育理论、教育制度、教学原则和方法,总结了前人教与学的丰富经验。 三、作品串讲 [1]《学记》三则 [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 [3][4]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5]教学相长也。 [1] 本篇节选自《十三经注疏》影印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 [2] 嘉肴:美味的鱼肉。嘉:美好。肴,本指熟肉,这时泛指鱼肉。旨:味美。至道:最好的道理。 [3] 是故:因此。困:困惑,理解不清。 [4] 自反:反求之于己,反躬自问。自强(qiǎng):自己督促自己不倦地钻研。 [5] 教学相长(zhǎng):教与学互相促进,互相推动。长(zhǎng):成长,引申为,推进,长进,促进。 [6][7][8][9]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 [10][11][12]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时 [13]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 [14][15][16]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6] 大学之法:大学进行教育的方法,也就是大学的教学原则。大学,古时的最高学校。 防,防范。 [7] 之谓:是谓,叫作。豫:同“预”,预 [8] 当其可之谓时:在适当的时候(学习),即正当学生能够接受教育的年龄(而进行教育)叫做适时。 可:适当。 [9] 陵:超越。节:限度。孙(shǜn):同“顺”,合乎顺序。 [10] 善:用作动词,受益。摩:切磋,相互研究。 [11]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这四种原则、方法,就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兴,这里是成功的意思。 [12] 发:指影响学习的情绪发生。捍格:抵触、拒绝。胜:克服。 [13] 杂施而不孙:杂乱地施行教育而不合乎顺序。坏乱:杂乱,混乱。修:治理,整拾。 [14] 孤陋而寡闻:学识短浅,见闻狭窄。 [15] 燕朋:坏朋友,此处用作动词,交坏朋友。燕:轻慢,亵渎。逆:违背。燕辟(pì):谈不正经的话。 辟:邪辟。 [16] 废:与“兴”相对失败。 [17]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 [18][19][20]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 [21]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17] 失:过失,缺点。 [18] 或:有的人。则:意近“于”。易:看轻,认为很容易。止:停止,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 [19]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这四种缺点(表现不一),是由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各不相同。 [20] 救:补救,纠正。 [21] 长(zhǎng)善:培养和发展优点。 四、原文今译 虽然有美味的鱼肉,不吃不知道其味道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不知其好在哪里。因此学习之后知道自己有不足之处,教学之后才发现困惑。知道不足,然后能够自我反省;发现困惑,然后能够自己督促自己。所以说:教人与自学互相促进。 大学的教育方法,(对于学生的错误)禁止在萌发之前叫做预防。正当学生能够接受教育的年龄(而教育之)叫做适时,不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而施行教育叫做循序渐进。相互参观学习而相互受益叫做观摩。这四种方法,就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影响学习的情绪发生之后再禁止,就抵触抗拒,不易克服;时机过了再去学,就勤苦而难以成功;杂乱地施行教育而不循序渐进,就会陷入混乱而不可收拾。独自学习却没有朋友,就学识浅陋,见闻狭窄;交品德不好的朋友就会违反老师的教诲;同坏朋友谈不正经的事就会荒废学业。这六个方面,就是教育所以失败的因素。 学习的人有四个过失,教育者一定要知道这四个过失。人们学习,有的人缺点在于贪多;有的人缺点在于学得少;有的人缺点在于认为学习很容易;有的人缺点在于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这四种缺点(表现不一)是由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各不相同啊。知道学生的内心活动,然后就能纠正他们的过失。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优点,纠正学生的过失。 五、内容分析 这三则短论都是古人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的总结。 第一则论教学相长。先用吃饭作比喻引出“学”,再由“学”联系到“教”,然后“将教”与“学”并举,说明两者相互作用,文章层层推进,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第二则阐述大学教学方法的内容和重要性。首先阐明“豫”、“时”、“孙”、“摩”四种正确方法,并指出只有采用这些方法,教育才会成功;紧接着剖析四种与之相对立的错误做法以及值得注意的另外两种不良现象,并指出它们必然会导致教育失败。正反论证,对比鲜明。 第三则说明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指出学生学习时容易犯的四种过失,然后剖析学生产生这四种过失的不同心理状态。最后说明教师“知其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六、写作特点 1(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第一则论教学相长。先用吃饭作比喻引出“学”,再由“学”联系到“教”,然后“将教”与“学”并举,说明两者相互作用。文章层层推进,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2(正反论证,对比鲜明。 第二则阐述大学教学方法的内容和重要性。首先阐明“豫”、“时”、“孙”、“摩”四种正确方法,并指出只有采用这些方法,教育才会成功;紧接着剖析四种与之相对立的错误做法以及值得注意的另外两种不良现象,并指出它们必然会导致教育失败。正反论证,对比鲜明。 3(对偶、排比的运用。 第二则在说明四种教学方法和以及与之相对的错误做法时运用了排比句,使语言有概括力,说理有气势。 第三则论说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首先指出学生学习时容易犯的四种过失,采用了排比句。其中“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是对偶句式,使语言音调铿锵,有节奏感。 七、参考资料 1(胡忆肖、江少川主编《大学语文》,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 练 习 1(这三则短论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了教与学相互促进,大学教育要注重方法,教学中掌握学生心理活动十分重要的道理。 2(学习易犯哪四种过失, 学习易犯的四种过失是“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即:贪多、学得少、认为学习很容易、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 3(联系实际谈谈何谓教学相长, (答案略) 谏 逐 客 书 一、重点难点 1(重点: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2(难点:说服的技巧。 二、背景材料 1(李斯(,——前208年),战国时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秦代著名政治家。初为小郡吏。战国末入秦,为相国吕不韦舍人,后得秦王的赏识,拜为客卿。秦统一六国后,官至丞相。秦始皇死,李斯为了谋身保位,曾被胁参预赵高矫诏谋杀太子的阴谋,后又为赵高诬陷,被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 李斯在帮助秦王统一中国的事业中,发挥过重大作用。统一后,他又积极主张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改革典章制度,对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为巩固新兴的中央集权制度作出了很多贡献。而他的收诗书、愚百姓、严刑苛法、残酷剥削等主张,也对秦王朝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李斯是秦代散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说理透辟,论事周详,富有文采。除代表作《谏逐客书》之外,还有一些奏书。此外,《泰山刻石文》、《琅琊台刻石文》等碑文,对后代的碑志铭文颇有影响。 他的文章散见于《史记》及《古文苑》中。 2(李斯本是楚人,因楚王没有作为,六国也弱,就西去秦国,投吕不韦门下。他曾上奏秦王应抓住秦孝公以来秦国国势大盛,诸侯服秦而周室衰微这万世难逢的大好机会,完成天下统一大业。秦王采纳了他的建议,广揽人才,重用了不少客卿。 公元前238年,地处秦国东邻的韩国,因忧患秦国吞并六国,故派水工郑国入秦,借为秦国筑渠兴修水利以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阻止秦国东征。郑国阴谋败露,秦国宗室大臣纷纷要求秦王驱逐客卿。秦始皇就在公元前237年下令逐客,李斯也在被逐之列。就在被逐出境的途中,李斯写下了有名的《谏逐客书》,劝阻秦王。秦王采纳了他的意见,立即派人将李斯追回,任命为廷尉(最高司法官),并下令废除逐客令。 三、作品串讲 [1]谏逐客书 [2]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1] 本篇选自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校点本。此文写于秦王政十年(前237)。李斯 为客卿时,韩国派一个名叫郑国的人赴秦建议大兴水利,企图消耗秦国的实力。秦发觉后,宗室大臣 皆言于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秦王于是下令逐客。李斯 也在被逐之列,便作此奏章,呈给秦王,奏王乃废止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谏:规劝君王或 尊长采纳意见或改正错误的用语。客:客卿,指客籍官员。书:上书,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意见的一 种文体。 [2] 窃,私下,自谦之词。过:错误。 [3][4][5][6]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 [7][8][9]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10][11][12]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13][14][15][16]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 [17][18][19][20]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21][22][23][24][25]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 [26][27][28]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29]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3] 缪(mù)公:即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缪:同“穆”。 [4] 由余:人名,春秋时晋国人,原为西戎做事,被缪公收为谋臣。 [5] 百里奚:楚国人,曾任虞国大夫。晋灭虞后,俘百里奚。后晋献公女儿适秦,以百里奚作陪嫁奴仆入 秦。百里奚出秦逃到楚国被楚国拘捕。缪公知其贤,以五张公羊皮把他赎回,任为相,号为“五羖(gǔ) 大夫”。 [6] 蹇(jiǎn)叔:岐(今陕西境内)人,客居宋,百里奚荐于缪公,缪公厚礼聘为上大夫。 [7] 丕豹:晋大夫丕郑的儿子,因其父被晋惠公诛杀逃到秦国,缪公任他为大将。公孙支:字子桑,岐人, 客居于晋,缪公收为谋臣。 [8] 此五子者:这五个人。 [9] 霸西戎:即“霸(于)西戎”,在西北一带称霸。 [10] 孝公:即秦孝公。商鞅:战国时卫国人,姓公孙,名鞅,又叫卫鞅。商鞅任孝公相十年,两次变法, 使秦得以富强。 [11] 以:因(此)。 [12] 乐(lâ)用:乐于为国效力。亲服:亲近臣服。 [13] 获楚、魏之师:指先击败魏军,俘魏公子卬(áng);后南侵楚地。 [14] 举:占领。治:安定。 [15] 惠王:即秦惠王,也称惠文王。张仪:魏国人,惠王用为相,以连横计攻破六国的合纵。 [16] 拔:攻取。三川:指黄河、伊水、洛水。三川之地:指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灵宝以东地带,原属韩国。 [17] 巴、蜀:古时国名,即今四川省的东、西部。巴,在今四川东部巴县一带。蜀,在今四川西部成都一 带。 [18] 上郡:魏地。包括现在的陕西北部,宁夏、内蒙部分地方。 [19] 汉中:即今陕西省西南部,公元前312年,秦王破楚军于丹阳,斩首八万接着攻占楚汉中六百里地, 设置汉中郡。 [20] 九夷:总称楚境内少数民族。鄢:今湖北宜城。郢(yǐng):楚国国都,今湖北江陵。包:吞并。 [21] 成皋(gāo):今河南荥阳汜(sì)水镇,古时为军事要地。 [22] 膏腴(yú)之壤:肥沃的土地。 [23] 散:瓦解。从:同“纵”,即合纵。指南北六国联合抗秦。 [24] 事秦:尊奉秦国,臣服秦国。 [25] 施(yì):延续。 [26] 昭王:秦昭襄王。范雎(suī):一作范雎(jū)。魏人,后入秦任相,封应候。他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 使秦国逐步兼并六国。 [27] 穰(ráng)侯:秦昭王母宣太后的异父弟,为秦湘,擅权三十余年。华阳:华阳君,宣太后的同父弟。 羋(mǐ)戎:封于华阳,故称华阳君。 [28] 两句意为:巩固、加强王室,限制贵族豪门私家势力。公室:王室。私门:指贵族豪门。 [29] 向使:从前假使。却:拒绝。内:同“纳”,接纳。 [30][31][32][33]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34][35][36]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 [37][38]下悦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 [39][40]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駿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 [41][42]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 [43]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 [44][45][46]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翁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 [47]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 [48]乐也。今弃击翁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 [49][50][51]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 [52]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民人也。 [53]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30] 昆山:昆仑山。古时谓昆仑山北和田产美玉。 [31] 随、和之宝:指随候珠、和氏璧。 [32] 明月之珠:夜光珠。 [33] 服:佩带。太阿(ē):宝剑名,相传为吴国名匠人铸成。 [34] 纤离:骏马名。 [35] 建:树立。翠风:用翠羽作成凤形。 [36] 鼍(tuï):长江下游所产扬子鳄,皮可作鼓。 [37] 可:可以使用。 [38] 夜光之璧:夜里闪闪发光的宝玉,为楚王所献。 [39] 犀:犀牛角。象:象牙。玩好:供玩赏的工艺品。 [40] 駃騠(juã tí):良马名。 [41] 丹青:绘画颜料,丹砂与青雘(huî),绘画颜色料。厩(jiù):马棚。 [42] 所以:表工具,意思是“用来作为„„”。充下陈:站满侍女的行列。悦耳目:使听觉、视觉获得快 感。 [43] 是:这些。宛珠:今河南南阳出产的珠。阿(ē)缟(今山东阳谷阿城镇)产的白色丝绸。锦:织锦。 绣:刺绣。 [44] 随俗雅化:跟随时尚打扮得时髦漂亮。佳冶窈窕(yǎo tiǎo):容貌美艳,体态优美。赵女:赵国的女 子。古代说燕赵多美女。 [45] 击、叩:拍打。瓮缶(fǒu):瓦器。古代秦地用为打击乐器。 [46] 筝:秦地用弦乐器。搏髀(bì):拍打大腿,以为节奏。 [47] 快耳:悦耳。 [48] 《郑》、《卫》:指郑、卫两国的民间乐曲。《桑间》:指卫国濮水之滨的音乐。《韶虞》:相传是舜时的 乐曲。《武象》:周武王时的乐舞曲。 [49] 适观:适于观赏。 [50] 曲:不对,不正确。 [51] 去:离开。 [52] 然则:关联词,相当地“既然如此„„那么。” [53] 全句意为这不是用来占领天下、制服诸候的方针政策。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54][55][56]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 [57][58][59][60]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61][62]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 [63]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54] 让:排斥。成:形成,实现。 [55] 择:选择。就:与上句“成”字同义。 [56] 明其德:充分发扬他的美德。 [57] 民无异国:百姓不论是哪个国家的人。 [58] 四时:指四季。 [59] 先秦时:鬼、神常合称。后来才有鬼降灾的说法。 [60] 之所以:表示原因的说法。之所以无敌,意即无知的原因。 [61] 黔(qián)首:秦时统治者对百姓的称呼。资:资助。 [62] 业:用为使动词,意思是“使„„完成事业”。业诸侯:使诸侯成就功业。 [63] 此所谓:这就是常说的。藉:借(给)。兵:兵器。赍(jì):赠送,给予。 [64]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 [65][66]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64] 愿忠者:愿意效忠的人。 [65] 自虚:自己削弱自己。树怨:结仇。 [66] 不可得:不能实现,做不到。 四、原文今译 听说官吏们在议论驱逐客卿,我私下认为这样做是错误的。 从前穆公寻求贤士,从西面的西戎得到了由余,从东面的宛地获得了百里奚,从宋国迎来了蹇叔,从晋国招来了丕豹和公孙支。这五位贤才,都不出生在秦国,但秦穆公却任用 他们,兼并了二十个诸侯国,于是秦国在西戎地区称霸了。秦孝公采用魏人商鞅变法的主张,改变了旧的风俗习惯。人民因此富裕兴旺,国家因此富足强大,百姓乐于为国家效力,诸侯都来亲附听命,俘获了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占了上千里的土地,至今国家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计策,攻占三川地区,向西兼并巴、蜀两国,向北收取上郡,向南夺取了汉中,并吞了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控制了鄢城和郢都。东面占据了成皋的险要地带,割取别国肥沃的土地,于是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迫使他们向西侍奉秦国,功业一直延续至今。秦昭王得到范雎,废除了丞相穰侯,驱逐了权臣华阳君,强化了王室权力,杜绝了贵族豪门的专权,像蚕吃桑叶一样,一步步吞食诸侯各国的领土,使秦国成就了帝王的基业。这四位国君,都是凭借客卿的功劳建立功业。从上述事实来看,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地方呢,如果当初四位国君拒绝客卿而不接纳,疏远贤才而不重用,那就会使秦国没有雄厚富裕的实力,而秦国也就没有强盛的威名了。 如今,陛下您得到了昆山的宝玉,拥有随侯珠、和氏璧,悬挂着明月珠,佩带着太阿剑,乘着骏马,竖立翠凤彩旗,陈设灵鼍做的大鼓。这几样珍宝,没有一件是秦国出产的。而陛下却喜爱它们,为什么呢,如果必须秦国出产的然后才可以使用,那么,夜光之璧就不该装饰在您的朝廷;犀角象牙制成的器物就不应该成为供您玩赏之物;郑、卫两国的美女就不该住满您的后宫;駃騠一类的骏马就不该挤满外面的马棚;江南的金器锡器就不该用来制作您的器皿;巴蜀地区的颜料也不应作为您绘画的颜料。您所用来装饰后宫,充当宫女,使人心意高兴、耳目愉快的东西,如果必须秦国出产的然后才可以使用,那么宛珠镶的簪子,玑珠嵌的耳环,就不该敬献在您面前,而且那些随着时俗变化而扮装雅致、艳丽优美的赵国美女,也不应该侍立在您身旁了。敲击瓦罐泥盆,弹奏竹筝,拍着大腿,呜呜呀呀地歌唱以开心悦耳的,这才是地地道道的秦国音乐。《郑》、《卫》、《桑间》等新调,《昭虞》、《武象》等古典乐曲,都是别国的音乐。如今,放弃敲瓮击缶而欣赏郑、卫之曲,停止弹筝拍腿而取用《昭虞》乐曲,像这样做是为什么呢,还不是为了图眼前的心意快乐,观赏舒适罢了。如今选用人才却不是这样,不问有用还是无用,不分是非邪正,只要不是秦国人就都撵走,凡是外来的客卿一律驱逐,这样做只能说明您所重视的是女色、音乐、珍珠、宝玉,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才。这可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良方啊~ 臣听说,土地辽阔,粮食就充足;国家强大,人口就众多;武器精良,士兵就勇敢。因此,泰山不舍弃任何泥土,所以能那样高大;河海不排斥任何细流,所以能那样深广;帝王不拒绝任何臣民,所以能显示他们的恩德。因此,土地不论东西南北,民众不分本国的他国的,一年四季都充满美好,鬼神也降恩赐福。这就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于天下的原因。如今您竟然抛弃百姓去资助敌对国家,驱逐客卿去帮助其他诸侯成就功业,使天下的贤才退缩不前,不敢向西方来,停住脚步而不敢进入秦国,这就是所谓的“借武器给敌人,送粮食给强盗”啊~ 物品不出产于秦国,然而值得珍贵的很多;贤才不出生于秦国,然而愿意效忠的人不少。如今,您驱逐客卿以资助敌国,损害民众而有利于仇人,对内使自己的虚弱,对外和诸侯结仇。这样做,想求得国家没有危险,是不可能的啊~ 五、内容分析 1(文章论点。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2(层次分析。 全文有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开宗明义提出全文中心论点,指出逐客是错误的。观点十分鲜明,但语气很婉转。即用自谦商量的口气“窃以为”,又只对官吏们的议论发表看法,这样就避免把批评的矛头直指秦王,留有余地,便于收回成命。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铺述秦国历史上四位最有作为和成就的国君重用客卿的事实,阐明纳客之利与逐客之非。 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指出秦王重物轻人绝非统一中国制服诸侯的正确方略,阐明逐客之非。 第四部分(第四自然段):从理论上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关系。 第五部分(第五自然段):收结前三段内容,申明利害,总结全文。说明“逐客”的危害,与开头相呼应,进一步突出文章的主旨。 3(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是劝谏秦王不要驱除客卿,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之举。以秦国历史上的四位君主重用客卿而成就帝业为据,说明客卿之功;又列举大量事实说明一代英主不应重物轻人;再从理论上说明逐客与纳客的利害;最后指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六、写作特点 1(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以事明理。 李斯写《谏逐客书》,旨在驳“逐客”之议,认为“逐客”是错误决策。 (1)言之有理。 作者善于说理,从四个方面论进行证。 第一,用“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的道理为说明招纳贤才要多多益善。 第二,用泰山所以成其大,河海所以成其深作比喻,说明君王只有广纳人才才能使自己的功德昭著。 第三,用五帝三王广纳人才而无敌于天下的事实,证明广纳人才的重要性。 第四,指出秦王“却宾客”的危害是抛弃百姓来帮助敌国,排斥客卿来使别的诸侯国成就帝业。 (2)言之有据。 作者善于举例,在第二段以缪公、孝公、惠王、昭王四君的纳客、用客为例,说明“客”在秦国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缪公之所以能“并国二十,遂霸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是因为用了晋人由余、丕豹,楚人百里奚和曾客于宋的岐人蹇叔,居于晋的岐人公孙支。孝公之所以能使“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是因为重用了卫人商鞅。惠王之所以能“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 事秦,功施到今”,是由于用了魏人张仪。昭王之所以能“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是因为用了魏人范睢。以这些“客”之无负于秦来说明“逐客”的错误,论据典型充分,有说服力,不能不令秦王赢政信服。 2(正反并论,对比鲜明。 为了指出逐客的错误,李斯既从正面论述客在秦国历史上所起的重大作用,又从反面推断缪公、孝公、惠王、昭王等四君假如“却客而不内”,就会使秦“无富利之实”、“无强大之名”;既从正面阐述秦国能拥有和使用产自异国的珠、玉、色、乐,又从反面说明如秦国对物采取“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的态度,则必然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既以纳客、用客之缪公、孝公、惠王、昭王与逐客的秦王赢政对比,又以秦王重异国的色、乐、珠、玉与轻异国的“民人”相比,并在此基础上,推断出逐客是“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的决策,是有百弊而无一利的。全文处处交织着“昔与今”、“重物与轻人”、“纳客与逐客”、“利与害”、“损与益”、“已与仇”、“统一与亡国”等多方面的对比。一正一反,一利一害,两相对照,是非昭然。 3(铺陈排比,气势磅礡。 (1)铺陈。本文采用了铺陈的手法,说明客卿之功。事实胜于雄辩,在第二段列举了历史上四位国君与当今秦王的大量事实作论据,第三段详细铺述秦王重外物轻人才的事实,文气饱满,大大增强文章说服力。 (2)排比。本文在第二、三、四自然段大量运用排比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例如第三段在详细铺述中又用排比手法。“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一连用了七个动宾句,句式结构相同。接着在下面的复句中,又一连用了六个否定句排比起来,一贯而下,很有气势。 (3)对偶。文中还大量使用对偶句,如:“民以殷盛,国以富强”、“国无富利之实,秦无强大之名”、“江南金锡不为用,巴蜀丹青不为采”、“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这些对偶句有的同义强化,有的反向对比,不仅音节抑扬顿挫,铿锵响亮,而且更增强了论说的气势和力量。 七、说服技巧 李斯在《谏逐客书》一文中,表现了高超的说服技巧。 第一,开宗明义,提出观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第二,针对秦王欲求统一之心,反客为主,处处站秦王“跨海内,制诸侯”大业的角度,说明纳客之利,逐客之害。 第三,有理有据,说服力强。从理论上阐明道理时丝丝入扣,层层深入,列举实例时,铺陈排比,紧扣论点,论据充分,说明力极强。 八、参考资料 1(徐中玉、钱谷融主编《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2版。 2(湖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 主编《大学语文自学辅导》,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版。 练 习 1( 文章如何说明逐客的弊病, 本文第四段是从理论上直接阐明逐客之害。逐客的结果必然是“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这样做简直就是借武器给敌,送粮食给强盗~这样说明逐客的弊病,一针见血,抓住了要害。这个结论对于雄心勃勃的秦王来说,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2( 指出文中的铺陈部分,并说明其表达的作用。 本文采用了铺陈的手法,说明客卿之功。事实胜于雄辩,在第二段作者列举了历史上四位国君与当今秦王的大量事实作论据,第三段作者详细铺述秦王重外物轻人才的事实,文气饱满,大大增强文章说服力。 3( 举例说明本文所采用的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 为了指出逐客的错误,李斯既从正面论述客在秦国历史上所起的重大作用,又从反面推断缪公、孝公、惠王、昭王等四君假如“却客而不内”,就会使秦“无富利之实”、“无强大之名”;既从正面阐述秦国能拥有和使用产自异国的珠、玉、色、乐,又从反面说明如秦国对物采取“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的态度,则必然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既以纳客、用客之缪公、孝公、惠王、昭王与逐客的秦王赢政对比,又以秦王重异国的色、乐、珠、玉与轻异国的“民人”相比,并在此基础上,推断出逐客是“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的决策,是有百弊而无一利的。可以说全文处处交织着“昔与今”、“重物与轻人”、“纳客与逐客”、“利与害”、“损与益”、“已与仇”、“统一与亡国”等多方面的对比。一正一反,一利一害,两相对照,是非昭然。 垓 下 之 围 一、重点难点 1(重点:选取典型事件表现人物性格;叙事详略得当,疏密有致。 2(难点:场面描写气氛悲壮,感人肺腑。 二、背景材料 1(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幼年好学,二十岁以后曾屡次出外游历,观察民情风俗,足迹遍及南北各地。三十岁为郎中,常随汉帝到各地巡游。元封三年(前108),继其父司马谈任太史令,有机会读到大量政府藏书。他继承其父想编写一部史书的遗志,于太初元年(前104)开始着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前 99),由于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得罪下狱,被处宫刑。太始元年(前96)被赦出狱,任中书令。当时的中书令大都由宦官充任,因此他感到这是一种耻辱。但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他含垢忍辱,发愤著书,终于在征和初年(前92)左右基本写成。不久即去世。 司马迁写作《史记》,不但取材于前代的历史文献,还从亲身游历中积累了大量现实生活的资料。书中对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和统治阶级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丑恶行径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对社会下层被压迫者和反抗者则寄予一定的同情。由于他在记叙历史人物时注入了自己的深厚感情,再加上语言精炼生动,书中的人物往往写得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 2(《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其中“本纪”12篇,按帝王世序和年代记载重大的政治事件和帝王本人的事迹;“表”10篇,用表格将错综复杂的史实简明的谱列出来;“书”8篇,分别记述礼乐、经济、天文、地理等方面的情况;“世家”30篇,记述诸侯、王的事迹;“列传”70篇,为官吏、名人乃至一部分下层社会的人物立传。它“统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它所使用的纪传体形式对后代史书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它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作品,被后世奉为典范。《史记》取材非常广泛,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演进的面貌,记述了古代社会各阶层的动态,批判了不合理的现实和残暴、奢侈、腐朽的统治阶级,歌颂了爱国爱民、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史记》摈弃了辞赋的骈偶形式,发扬了我国古代散文的优秀传统,因而《史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影响很大。两千多年以来,这部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的传记文学作品,不仅一直被视为散文的典范,成为某些戏剧、小说取材的源泉,而且在写作态度、文章风格、写作方法等方面,给后世以有益的启示。 3(按照司马迁撰写《史记》的体例,“本纪”是为帝王立传的。项羽虽未成帝业,但他在秦亡汉兴这个历史时期内,曾“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具有帝王一样的权威与功业,所以司马迁也用“本纪”来为项羽立传。 三、作品串讲 [1]垓下之围 [2]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 [3][4][5]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 [6][7]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 [8]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1] 本篇选自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校点本。《垓下之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题目 系编者所加。垓(gāi该)下,地名,在今安徽灵璧东南。 [2] 楚歌:楚国人用楚语唱的歌曲。 [3] 虞:美人,项羽宠妾。幸:为帝王所宠爱叫幸。 [4] 骓(zhuī):黑白杂色的马。 [5] 慨:悲愤之状。 [6] 不逝:是说困在重围,走不脱。逝:向前行进。 [7] 可奈何:将怎么办呢,奈若何:把你怎样安顿呢,若:你。 [8] 阕(quē):乐歌终了一次叫做“一阕”。数阕,几遍。和(hè)之:应和,跟着唱. [10]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 [11]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12][13][14][15]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9] 麾(huī):旌旗的一种,作指挥用。麾下:这里指部下解。 [10] 直:当。溃围:突破,重围。 [11] 骑(jì):单乘,一人乘一马。属(zhǚ)者:随从。 [12] 阴陵:在今安徽省定远县西北。 [13] 田父(fǔ):农夫。 [14] 绐(dài):欺骗。 [15] 左: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左行之意。陷大泽中:陷入泥泞低洼之地。 [16]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 [17]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 [18]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 [19][20]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 [21]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 [22]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16] 东城:在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五十里。 [17] 度(duó):揣测,估计。 [18] 身:用作动词,亲身参加。所当者:所遇到的敌方。 [19] 快战:一作“决战”。这里指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20] 刈(yì):割,砍。刈旗:砍倒敌方军旗。 [21] 四向:向着四面。 [22] 期山东为三处:约定在山的东面,分做三处集合。山:即四隤(tuí)山。在今安徽省和县北七十里。 [23]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 [24][25]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 [26]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23] 披靡:草木随风倒伏。此喻军队溃逃状。 [24] 赤泉候:名杨喜,因追击项羽有功而被封为赤泉候。此时尚未封侯,当是史家追书之辞。瞋(chēn) 目:张目,意为瞪大眼睛。 [25] 辟易:爱惊吓而退避。辟:同“避”,作“开”解。易:易地,挪地方。 [26] 伏:通“服”,心服。 [27]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 [28]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 [29]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 [30]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 [31]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 [32][33][34]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 [35][36]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37][38]德~”乃自刎而死。 [27] 乌江:即今安徽和县东北四十里江岸的乌江浦。 [28] 亭长:乡官,秦汉时每十里为一亭,设亭长一人。舣(yi),拢船着岸。王(wàng):拥我为王。 [29] 纵:即使。 [30] 长者:年高有德之人。 [31] 短兵:短小轻便的武器,如刀、剑等。 [32] 被:爱。创:伤。 [33] 顾:回头看见。骑司马:骑将衔名。吕马童原系项羽部下,故下文以“故人”称之。 [34] 面之:面向项羽,本为项羽旧部,不好意思面对,今为项羽识出,只好面对他。 [35] 指王翳:将(项羽)指给王翳看。王翳:汉将,后封桂衍侯。杜衍,汉县名,在今河南南阳西南。 [36] 邑万户:以万家之众的都邑来封赏。 [37] 吾为若德:意为我就送你个人情吧。德:此处指封侯受赏的好事。 [38] 刎(wěn):割。 四、原文今译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筑营驻扎,军队人员少,军粮也用完了。汉刘邦的军队和韩信、彭越、黥布所率领的诸侯军队将项羽的军队包围了好几重。夜里听到四面汉军军营里都唱起了 楚声的歌曲,项羽就大吃一惊,说道:“汉刘邦都已经获得了楚国的地方吗,为什么楚国人这么多啊~”项羽就连夜起床,在军营里饮酒。有一个美女名字叫做虞姬的,受到项羽的宠爱,经常跟随在项羽的身边。有一匹名马叫做骓,项羽经常骑这匹马。于是项羽就悲凉地吟唱起来,并自作歌词唱道:“我的神力能将大山拔起,我的豪气能压倒当代所有的勇士。天时不利啊,使我的骓宝马不能奔驰。骓宝马不能奔驰啊该怎么办~虞姬啊虞姬啊,我对你该怎么办~”唱了几遍,美女虞姬应和着一同歌唱。项羽悲伤得流下了几行清泪。他的部下都哭了起来,悲伤得没有人能抬起头来看。 于是项羽就骑上了战马,他的部下精兵骑兵跟随他的有八百多人,连夜突破包围圈向南面冲出,逃路。第二天天刚亮,汉军才发现项羽已率领部下逃跑,便命令骑将灌婴用五千骑兵去追击项羽。项羽渡过淮河,骑兵能跟随着的只不过百多人罢了。项羽到达阴陵,迷了路,向一位农夫问路,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羽向左边走,于是陷进了难行的低湿的地方。因此汉军追上了项羽。 项羽就又率兵向东面逃走。到了东城,只有二十八个骑兵了。汉骑兵追击的有几千人。项羽自己考虑不能脱险,就对他的骑兵说:“我拉起队伍打仗到今天已经八年了,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敢抵挡我的人被我打败,被我讨伐的人伏罪投降,从来没有战败过,于是我称霸天下。但是现在终于被围困在这里。这是老天爷要消灭我项羽,不是我不会打仗的过错啊~今天固然肯定死亡,但我愿意同各位一起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一定能从三个方面战胜汉军,同各位一起突破包围圈,斩杀敌将,砍倒敌旗,使各位知道是老天爷要消灭我,不是我不会打仗的过错啊~” 于是项羽将他的骑兵分成四支小队,四队朝着四个方向。汉军将项羽他们包围了好几圈。项羽对他的骑兵说道:“我替你们打败甚至杀掉对方一位将官。”项羽命令四面的骑兵冲出,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 于是项羽大喊着纵马突围,汉军都溃逃,项羽就杀掉汉军一名将官。当时赤泉侯任汉军骑将,他追项羽,项羽两眼瞪得大大地呵叱他,赤泉侯人和马都吓坏了,一直后撤了几里地。项羽与他的骑兵分为三处集合。汉军不知道项羽在什么地方,就分军队为三股,又围住项羽他们。项羽就纵马突围,又斩杀汉军一个都尉军官,杀汉兵几十百把人。又集合他的骑兵,只不过损失了两名骑兵而已。项羽就对他的骑兵说:“怎么样,”骑兵都心悦诚服地说:“果真如同大王所说的那样。” 于是项羽就想渡过乌江东去。乌江亭长停船靠岸等待项羽渡江。亭长对项羽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四方长千里,人民有几十万人,也足以称王啊。希望大王赶紧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来了,不能渡江。”项羽笑着说道:“老天爷要灭我,我渡江有什么用呢,况且我项籍和江东子弟兵八千人渡江西征,现在没有一个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悯我,因而拥立我为王,我有什么脸面去见江东的父老兄弟,即使他们不说,我项籍难道在心灵深处不感到惭愧吗~”接着就又对亭长说:“我知道你是有德行的年长的人。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每战必胜,时常一天走一千里路,我不忍心杀它,就将它送给你。” 于是命令骑兵都下马徒步行走,手持短小轻便的武器与汉军战斗。仅项羽一个人杀的汉军就有几百人。项羽身上也受了十多处伤。项羽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背对着项羽,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羽。”项羽就说:“我听说 汉军悬赏购买我的头颅,代价是赏给千金和有万户居民的土地,我就替你做件好事吧。”于是就自杀而死。 五、内容分析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重要、最精彩的篇章之一。本文节选自《项羽本纪》的最后一部分,记述的是项羽一生中最后陷入汉军重围的一段经历。标题为编选者所加。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悲歌别姬。 项羽兵少食尽,处于汉军重重包围之中,闻“四面楚歌”,项羽始而“大惊”,继而悲歌一曲,“泣数行下”,“左右皆泣”。正是由于有了“四面楚歌”这一特定的环境,从本层次来说,才有“惊”、“起”、“饮”、“歌”、“和”、“泣”之行动。从全文来说,才有悲歌别姬、率部突围、乌江自刎之举。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写率兵突围。 用平叙手法,详写项羽率部突围,略写汉军追击。项羽从垓下溃围南出,渡淮,至阴陵,陷大泽中,至东城,至乌江畔。在被汉军围追时,项羽时而“大呼驰下”,使“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时而“瞋目而叱之”,使“赤泉侯人马俱惊”,尽管项羽的人马由八百余人减至百余人,再减为二十八骑、二十六骑。即使在只有二十八骑的情况下,面对数千名追兵,项羽仍能“斩汉一将”,“与其骑”于山东“会为三处”,“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其勇猛之状,栩栩如生。 第三部分(第七自然段至第八自然段):写乌江自刎。 写先项羽与乌江亭长的对话,旨在表现其对江东故里、爱骑的态度。对江东父兄,因“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而愧之于心,无面见之;对爱骑,则“不忍杀之”,以赐乌江亭长。接着写其与吕马童、王翳的对话,交代了项羽自刎的结局。 本文抓住项羽被汉军重重包围的生死关口的几个典型事件,描述了三个悲壮的场面,塑造了既勇敢善战、气盖一世而又爱美姬、爱骏马,颇具人情味的悲剧英雄形象,表现了项羽临危不惧、身先士卒、羞归故里的性格特点。 六、写作特点 1(选择典型事件塑造人物形象。 本篇在塑造项羽这个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各种艺术手法,最主要的是选择最能影响项羽命运发展的关键事件,同时也是最能体现他个性特征的典型事件来展开具体的描述。 本文主要写了三个事件:悲歌别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悲歌别姬。当项羽大军被汉军围困垓下之时,项羽夜起帐饮,慷慨悲歌,倾诉对虞姬与骏马的难舍之情。表现出项羽英雄失路,托身无所,爱虞姬,爱宝马却无可奈何的悲情,写出了项羽作为盖世英雄身上的人情味。 东城快战。东城突围,项羽兵剩无几,他认输但不服气,为了证实此是天意而非自己的过失,他赌注似地为部下表演“快战”,再现当年叱咤风云,千人皆废的英姿。 乌江自刎。兵退乌江,项羽因愧见江东父老而宁死不辱,体现了他知耻不苟活性格特 征。以自己的坐骑赠亭长,将自己的首级送故人,表现了他慷慨豪爽重义气的风度。 作者笔下的项羽既是一位叱咤风云、气盖一世的英雄豪杰,又是一位有丰富感情有鲜明个性的人物。 2(场面描写具有悲壮凄怆的气氛。 本文的场面描写具有浓烈的抒情气氛。营中别姬一场“四面皆楚歌”一句已渲染出浓郁的悲凉气氛。由于汉军采用攻心战术,用“楚歌”来瓦解楚军军心,这种“四面楚歌”的气氛,烘托出了项羽此时此刻极为不宁静的心理。面对美人、宝马,项羽慷慨悲歌,直抒胸臆,既哀叹宝马和自己一样的无能为力,无法冲出汉军的重围,表示了对爱姬的热情关切,一字一泪,使自己不禁“泣数行下”,使左右不得不“皆泣,莫能仰视”。气氛是如此悲凉、沉郁。 3(巧妙构思,将复杂的事件安排得井然有序。 本篇记叙的事件虽复杂,但作者安排得井然有序,丝毫没有杂乱之感。在激烈的军事冲突中,作者突然插入情意缠绵的悲歌别姬一段,使情节发展急徐有致,节奏疏密相间。对突围、快战诸场面,描摹得异常精采。各战事皆有高潮迭起,各情节之间连接紧密,过渡自然。全文结构严谨,构思匠心独运。 4(叙事详略得当。 本文详其所当详,略其所当略,使项羽这个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因为是为项羽立传,故详写项羽一方,略写汉军一方,详写项羽本人,略写其左右。如写营中悲歌时,写汉军只用了一句:“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而写项羽一方则用笔较多,既写项羽的言语行动,又旁及虞姬。在“溃围南出驰走”的过程中,对项羽一方用笔较多,对追击者汉军则仅于必要处作简明的交代。 5(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 项羽虽然是一位悲剧人物,但司马迁把他当作“近古以来未尝有也”的英雄来写。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就是写项羽最后败亡时,也着力表现出他是一个勇猛无比、宁死不屈、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同时,作者不因项羽有功而掩盖其弱点,而是如实地写出了项羽失败的过程和必然性。文中写项羽宣称“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暗示了项羽的悲剧在于他至死不醒悟,没有认识自己所以失败的根本原因。司马迁客观公正地写人叙事,对这个历史人物作了比较全面中肯的评价。 七、参考资料 1(徐中玉、钱谷融主编《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2版。 2(陈安湖、张国光主编《大学语文》,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第2版。 3(周建忠主编《大学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4(湖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大学语文自学辅导》,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版。 练 习 1(本文着重描述了垓下之围中的哪些场面,这些场面分别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 本文着重描写了垓下之围中的霸王别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塑造了一个骁勇善战的末路英雄形象,立体地表现了项羽哀戚多情、勇武粗豪、知耻重义的性格特征。 在霸王别姬的场面中,作者用舒缓的笔调写项羽被围垓下,夜起帐饮,慷慨悲歌,倾诉对虞姬、对骏马的难舍之情,表现出英雄末路、情深无奈的侠骨衷肠。 在东城快战的场面中,项羽兵剩无几,面对失败他认输但不服气。为了证实此是天意而非自己的过失,他奔突驰骋,连斩数将,展露其勇冠三军,力挫群雄的英雄豪气。 在乌江自刎的场面中,项羽兵退乌江,本可渡江以期东山再起,但他愧见江东父老,宁死不辱,保全名节,将坐骑赠亭长,将首级送敌人,自刎而死,表现出项羽重义知耻、慷慨豪爽的性格。 本文通过三个场面的描写,多角度地展示人物个性,增强了人物形象的主体感,人物性格特点鲜明,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典型性。 2(指出本文精彩的细节描写及其作用,说明人物传记写作中尊重事实与艺术加工的关系。 司马迁写人物传记,善于在历史事实的关键环节进行合乎情理的艺术加工,通过有血有肉的细节描写和生动浓郁的氛围渲染,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如虞姬唱和的悲泪哀调,项王瞋目退敌的怒容厉色,辞别赠马的哀诉挚情,乌江自刎的凛然义举,都有很强的感染力。 3(《力拔山兮气盖世》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力拔山兮气盖世》这首歌表达了项羽对虞姬与骏马的难舍之情,将一种缠绵悱恻,钟爱于虞姬,又无力将爱姬从困境中解救出来的复杂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朋 党 论 一、重点难点 1(重点: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2(难点:围绕论题,层层深入论证。 二、背景材料 1(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为人刚直,敢于诤谏。早年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因而数遭贬谪。晚年官高誉厚,思想逐渐保守。卒后谥号文忠。 欧阳修是宋朝第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有成就的杰出作家。特别是散文,宗法韩愈,反对浮靡时文;纡徐委婉,明白易晓,独具特色,成就很高。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当时文坛的著名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团结和培养了许多著名作家和诗人,使北宋文坛盛极一时,且影响于后世。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的先河。 2(本文是欧阳修于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任谏官时所作。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因向仁宗献《四论》而得罪仁宗,被贬为饶州知州。欧阳修为此事不平,写信对诬陷范仲淹的高司谏予以斥责,当时的尹诛、余靖也上书仁宗劝阻,结果都为此而贬官,并被守旧势力诬蔑为“党人”。由此,“朋党之论起”。庆历三年,宋仁宗欲进行改革,又重新重用范仲淹等人,命他任参知政事,命欧阳修为谏官。此时,守旧派大力反对,诬蔑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结为朋党,对革新派恶意中伤,朝廷内“朋党之论”再起。欧阳修担心仁宗轻信谗言改变主张,所以写了《朋党论》一文,希望仁宗明鉴。 三、作品串讲 [1]朋党论 [2]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1] 本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欧明修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是宋仁宗时欧阳修为驳斥保守 派对革新派的诬隐而写呈仁宗的。 [2] 惟:只。幸:希望。 [3]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之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 [4]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 [5]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 [6]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3] 大凡:大体上。道: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 [4] 党引:勾结。 [5] 贼害:残害。 [6] 之:指代上文的“道义”、“忠信”、“名节”。修身:按一定的道德规范进行自我修养。济:取得成功。 [7][8]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 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 [9][10]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 [11][12]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 [13]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 [14][15]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 [16][17][18]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 [19][20]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 [21]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7] 共(gōng公)工兜(huán欢dōu都)等四人:指共工、兜、鲧(gǔn滚)、三苗,即后文被舜放逐的“四凶”。 [8] 八元:传说中上古高辛氏的八个才子。八恺:传说中上古高阳氏的八个才子。 [9] 皋(gāo高)、(kú葵)、稷(jì记)、契(xiè谢):传说他们都是舜时的贤臣,皋掌管刑法,掌管音乐,稷掌管 农业,契掌管教育。《史记?五帝本纪》载:“舜曰:„嗟!(汝)二十有二人,敬哉,惟时相天事。?” [10] 更(gēng耕)相:互相。 [11] 书:《尚书》,也称《书经》。 [12] 惟:语气词,这里表判断语气。 [13] 周:指周武王,周朝开国君主。 [14] 用:因此。 [15] 后汉献帝: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刘协。逮捕,囚禁“党人”应是桓帝、灵帝时的宦官所为。 [16] 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东汉桓帝时,宦官专权,一些名士如李膺等二百多人反对宦官被加上“诽讪朝廷” 的罪名,逮捕囚禁。到灵帝时,李膺等一百多人被杀,六、七百人受到株连,历史上称为“党锢之祸”。 [17] 目:作动词用,看作。 [18] 黄巾贼:此指张角领导的黄巾军。“贼”是对农民起义的诬称。 [19] 朋党之论:唐穆宗至宣宗年间(8[21]-8[59]年),统治集团内形成的牛僧孺为首的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 党,朋党之间互相争斗,历时四十余年,史称“牛李党争”。 [20] 昭宗:唐朝将要灭亡时的一个皇帝。杀名士投之黄河本发生于唐哀帝天佑二年,哀帝是唐代最后一个 皇帝。 [21] “此辈清流”两句:这是权臣朱温的谋士李振向朱温提出的建议。朱温在白马驿(今河南洛阳附近)杀大臣 裴枢等七人,并将他们的尸体投入黄河。清流:指品行高洁的人。浊流:指品格卑污的人。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22],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 [23]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22] 诮(qiào俏):责备。 [23] 厌:满足。 [24]嗟呼!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24] 迹:事迹。 四、原文今译 我听说关于朋党的议论,从古时就有,只是希望国君辨明是君子的朋党还是小人的朋党。 大抵君子与君子,因志同道合而结成朋党,小人与小人,因为私利相投而结成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但我认为小人之间没有朋党,只有君子之间才有朋党,什么原因呢,小人所喜爱的是地位和私利,所贪图的是钱币和财物。他们在私利一致时,暂且互相勾结在一起成为朋党,这是虚假的;发现有利可图就争先恐后,无利可图时交往就疏远,甚至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是兄弟亲戚也不会互相保全。所以我认为小人之间没有朋党,他们暂时结成朋党是虚假的。君子却不是这样,他们所坚守的是道义,所奉行的是忠信,所爱惜的是名节。用这样的准则来修身养性,就志同道合,相互得益;用这样的准则来为国效劳,就同心合力,获得成功,自始至终如一。这就是君子间结成的朋党。所以作为君主,只要贬退小人的假朋党,重用君子的真朋党,天下就可太平了。 尧的时代,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结成一个朋党,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结成一个朋党。舜辅佐尧斥退了“四凶”等小人结成的朋党,而重用被称为“八元”、“八恺”的君子的朋党,尧的天下很太平。等到舜自己成了天子,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同在朝中共事,他们互相尊重、互相谦让,二十二人结成一个朋党,而舜信任他们,天下也因而非常太平。《尚书》上说:“商纣王有亿万个臣子,就有亿万颗心;周有臣子三千人,只有一条心。”商纣王时代,亿万个臣子各有不同的心思,可以说是不结成朋党了,但商纣王因此而亡国。周武王的三千个臣子结成一个大朋党,周朝却因此而兴盛起来。东汉献帝时,把天下的名士全抓起来,视他们为“党人”,等到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后来才悔悟,渐渐兴起关于朋党的议论。到唐昭宗时,将朝廷上的名臣斩尽杀绝,有的还投进了黄河,还说:“这班人自称清流,现在可以投到浊流里去了。”而唐朝也就此灭亡。 前代的君王中,能使人人怀异心而不结成朋党的,没有谁能比得上商纣王,能禁止贤人结成朋党的,没有谁比得上汉献帝,能屠杀“清流”结成朋党的,没有哪一代比得上唐昭宗时期,可是他们的国家都因动乱而灭亡。能互相尊重、谦让而不猜疑的,没有谁比得上舜的二十二个臣子,舜不怀疑而非常信任他们。但是后世的人们不责备舜被二十二人的朋党所欺骗,反而称颂舜是一位圣明的君主,这是因为他能够明辨君子和小人的朋党。周武王时代,全国三千个臣子结成一个朋党,自古以来朋党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没有哪个朝代比得上周朝的,然而周朝却因此而兴盛起来,这是由于贤才再多也不满足。 这些国家兴盛衰亡、太平动乱的历史事迹,当国君的应当引以为鉴。 五、内容分析 本文是针对当时守旧势力诬蔑革新者为朋党而写的。首先欧阳修认为要破除“君子不 党”的旧观念,要分清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本质区别。这种观点是有胆识、有历史眼光的。事实上庆历年间,以范仲淹等为首的革新派是进步的政治力量,《朋党论》对当时的革新也是有力的支持。其次,作者在文中一再规劝君王,期望国君接受历史教训,重用君子之朋,斥退小人之朋,以求天下大治。 全文有五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臣结为朋党一般为统治者所忌恨。欧阳修以朋党“自古有之”,出人意料地肯定“朋党”存在的客观性和理性依据,从而顺利地推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自然段):具体论述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本质差别以及对国家兴亡的利弊。论证务必辨明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道理。 这一部分分三层: 第一层(第二自然段):对朋党的性质进行对比。以“同道”与“同利”的对比引出“真朋”、“伪朋”的本质差异,得出“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结论,从而强调辨明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重要性。 第二层(第三自然段):对朋党的历史作用进行对比。作者引用历史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正面例子:尧舜用君子之朋,退小人之朋达到天下大治。反面例子:汉献帝、唐昭宗残害君子之朋而亡国。正反对举的例子:纣不为朋而亡国;周朝为一大朋而国兴。用“进”君子之朋和“退”小人之朋的史实进一步强调辨明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重要性。 第三层(第四自然段):对国君对待朋党的态度进行对比。那些各怀异心不能结为朋党、禁止君子结为朋党、杀戮朋党的国君最终都亡国了;那些任用君子之朋的国君都兴国,并且得到后人称颂。在“治”、“乱”与“兴”、“亡”的对照中再次强调辨明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得出结论,照应开头,“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希望皇上汲取历史上兴亡治乱的经验教训,大胆信用君子之朋。 六、写作特点 1(运用对比论证方法。 为了阐明朋党有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别,作者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全文的第二部分中。 第二部分的第二自然段,论述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别,对比分析真朋与伪朋的实质,是说理的对比。“同道”与“同利”是其结党的不同基础,“真”与“伪”则是其朋党实质性差异。 第三自然段是纵向举例对比,举出历史上几个正反典型实例,说明用君子之党与用小人之党的不同后果。作者比较古代的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及其在历史上所起的不同作用,将“治”与“乱”、“兴”与“亡”进行对照。“八元、八恺”等是君子之朋,“四凶”等属小人之朋。君子之朋受到信任、重用,则天下大治,国家兴旺;反之则天下大乱,国家灭亡。 第四自然段在上述史实基础上作归纳对比,说明仁君与昏君的区别就在于辨析朋党。作者比较历史上的人君对君子之朋不同的态度,将“能辨”与“不辨”、“用”与“退”进行对照。舜、 周武王等圣明之君能辨别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任用君子之朋,因而国运昌盛;纣、汉灵帝等昏淫之君禁绝或杀戮君子之朋,终于乱亡其国。 通过上述对比,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正与邪、善与恶、是与非、真与伪,国君是否信用君子之朋的得与失、利与弊,则一目了然。 2(中心突出,结构严谨。 全文围绕中心论点“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分步分析论证。 第一步,紧紧抓住一个“辨”字,从理论上分析真朋与伪朋的本质不同,明确提出“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立论基础坚实。 第二步,紧承此义,列举历史事实,论述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不同历史作用。综观历史,凡君子之朋兴则国兴,小人之朋得势则国亡。这就说明“辨其君子、小人”并且区别对待,对国之兴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对君子、小人之朋的任用贬退,是国君职责所在。 第三步即紧承前文而论述国君对君子、小人之朋的态度与国家兴亡的关系。用历史事实,论证了用君子之朋则国兴,贬君子之朋则国亡的道理,从而进一步地阐明了“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且分别进退之的中心意旨。文章最后以“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一语结束全文。由于前面对“鉴”的内容和意义作了充分的论述,此处已在不言之中。 3(运用排比、对偶,增强说理气势。 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偶句、排比句,增强了说理的气势。对偶句如“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排比句如“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又如第四段中自“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起,连用三个“莫如”,对历史上的昏君予以彻底否定,语气坚定有力。后面又连用两个“莫如”,对贤君给予肯定。 七、参考资料 1(胡忆肖、江少川主编《大学语文》,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 2(钱剑平主编《大学语文要点与复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 3(湖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大学语文自学辅导》,1991年7月版。 练 习 谈 读 书 一、重点难点 1(重点:运用比喻阐明抽象的道理。 2(难点:语言自然流畅,富于美感。 二、背景材料 1(朱光潜(1897,1986), 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执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30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同年秋天回国。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曾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务长、北京大学文学院代理院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朱光潜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历任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 朱光潜先生1933年回国以前的代表作是《文艺心理学》和《诗论》。前者是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和阐述文艺心理学的专门著作,在这一领域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回国之后,在执教之余,朱光潜先生继续从事美学和文学研究工作。主要是结合新文学运动的实际,撰写论文和书评,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在一系列重大美学理论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此外朱光潜先生还致力于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三、内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阐述读书道理的文章。所谈的道理和方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作者开头简略交待了写作缘起。然后说明读书的重要,再谈读书的方法及书多之累,书多之弊。 本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简要交待本文的写作缘起。 第二部分(即第二自然段):谈读书的重要意义。这个问题虽然很重要,但不是本文的重点。因为对于有志读书的人来说,最关心的是如何读书的问题。所以作者把重点放在如何读书上。 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至篇末):谈如何读书。这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又分层论述,每个自然段说一个道理。在论述如何读书时,先说精读的重要,再谈如何精读,如何先博而后约,如何围绕中心读,如何系统地积累、储存知识等。一般都在每一层开头提出要点,也有的在行文过程中进行归纳。 四、写作特点 1(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作者写这篇文章,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放在哪里,都胸有成竹。分段分层,依次写来,稳扎稳打,重点突出,条理井然。 作者开头简略交代了写作缘起之后,便立即进入正题。先说读书的重要性,再谈读书 的方法。但作者并未平均使用力量,而把重点放在谈如何读书即读书的方法上。对不愿读书的人,要多谈读书的重要性,但对莘莘学子特别是沉迷于书海而不知方向,不得其法的读书人来说,解决如何读书的问题则更为迫切。因此,作者在精炼地说明读书的重要性之后就深入到问题的另一层面,分析书多之累,书多之弊。这不仅避免了片面性,也为下面谈如何读书打下了基础。在论述如何读书时,先说精读的重要,再谈如何精读,如何先博而后约,如何围绕中心读,如何系统地积累、储存知识等。一路写来,层层深入,条理井然。既从正面说清了道理,也极有针对性地批评了一些错误的读书态度。 2(正反论述,说理准确、透彻,逻辑严密。 作者为了说清道理,注意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如论述读书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时,先从正面讲清道理,再从反面说明多读而不求甚解的坏处。论述读书不能全凭兴趣时,从否定方面说明正面道理。先从反面说读书全凭兴趣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又分析它的好坏两个方面,然后再论说对于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的人来说,“读书不仅是追求兴趣,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作者下笔很有分寸,不是说读书不能凭兴趣,而不是能全凭兴趣。一个“全”字体现了逻辑的严密。因为读书是要有兴趣的,没有兴趣还谈什么读书,只是读书不能全凭兴趣。作者说,“有些有兴趣的书他须得牺牲”。这就是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即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道理。同时,作者又说,“有些初看很枯燥的书他必须咬定牙关去硬啃,久而久之他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作者在论述道理的时候,把道理说得多么准确、全面和透彻。 3(善于比喻、说理浅显生动。 朱光潜先生写说理文,一向善用比喻,将抽象的道理说得浅显生动。在这篇短文中就用了许多确切形象的比喻。为了说明读书贪多,所得甚少,他说:“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为了说明读书要在基本要籍上下功夫,他又说:“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为了说明大学教育不注意基础学科,有些课程和所设的科目“专”到不近情理,他说:“这好像逼吃奶的孩子去嚼骨头,岂不是误人子弟,”象这样的比喻,在这篇短文中共有十余处之多。作者通过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使人印象深刻。 4(注意语言的声音节奏,行文自然流畅,语言富于美感。 且看“读书并不在多……”这一段写得多么好,真可谓“声调铿锵,节奏流畅”,富于美感。 全段长短句交错,自然连贯,骈散结合,错落有致。开头几句较短,接着两个“与其”句较长,节奏舒缓,也大致整齐。引用两句七言诗更增添了音调的铿锵。“多读”、“少读”几句骈散交错、琅琅上口,十分流畅。其中的许多骈句,不仅对偶较工,还注意了声调的平仄协调。上句仄起,下句就平收;上句平起,下句就仄收。“少读如果彻底……”和“多读而不求甚解……”两套复句,紧承上两句的“多读”、“少读”而层递扩展。先说“少读”,再说“多读”,既有回环之美,又大体相对。前一复句句末“气质”是仄声起,后一复句句末“而归”则 是平声收。这样诵读起来,自然就有抑扬顿挫,铿锵回环之美。 讲到骈偶佳句,文中还有不少,如“„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对仗多么工稳,声调、平仄又多么协调,上句为仄仄平平,下句为平平仄仄(轻声“的”不计平仄)。一篇小小的杂谈,写得这么讲究,又这么自然,足见朱光潜先生真不愧既是学问家,又是文章家。 五、参考资料 1(陈安湖、张国光主编《大学语文》,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 2(湖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大学语文自学辅导》,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版。 练 习 1(文章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1)善用比喻,说理浅显生动。 朱光潜先生写说理文,一向善用比喻,将抽象的道理说得浅显生动。在这篇短文中就用了许多恰切形象的比喻。为了说明读书贪多,所得甚少,他说:“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为了说明读书要在基本要籍上下功夫,他又说:“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 。为了说明大学教育不注意基础学科,有些课程和所设的科目“专”到不近情理,了‘消耗战’” 他说:“这好像逼吃奶的孩子去嚼骨头,岂不是误人子弟,”象这样的比喻,在这篇短文中共有十余处之多。作者通过它们把抽象的道理说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使人印象深刻。 (2)善用对偶,整散结合,语言有节奏感。 文中还有好些骈偶佳句,如“„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对仗多么工稳,声调的平仄又多么协调,上句为仄仄平平,下句为平平仄仄(轻声“的”不计平仄)。许多骈句,不仅对偶较工,还注意了声调的平仄协调。上句仄起,下句就平收;上句平起,下句就仄收。“少读如果彻底……”和“多读而不求甚解……”两套复句,紧承上两句的“多读”、“少读”而层递扩展。先说“少读”,再说“多读”,既有回环之美,又大体相对。前一复句句末“气质”是仄声起,后一复句句末“而归”则是平声收。这样诵读起来,自然就有抑扬顿挫,铿锵回环之美。 2(读书和学问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读书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全人类的事,每科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埋没,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根据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做出发点。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的新的世界。 3(文章的第七自然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什么道理, 用了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 (1)正反论证。论述读书不能全凭兴趣时,从否定方面说明正面道理,所以先从反面说读书全凭兴趣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又分析它的好坏两个方面,然后再论说对于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的人来说,“读书不仅是追求兴趣,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 (2)举例论证。为了说明全凭兴趣读书会使读书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作者举了一个朋友的例子。这个朋友专读冷僻的书,但他不能算专门学者,以此说明全凭兴趣读书的坏处。 4(熟读这篇文章。想一想你是怎么读书的。就作者的观点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讨论之前,先写一个提纲,发言时要做到中心突出,层次分明,意思完整。然后每一位同学写一篇读后感。还可以交出一份读书,或者交一篇读书笔记。 (答案略) 爱尔克的灯光 一、重点难点 1(重点:本文的主旨及现实意义。 2(难点:灯光的象征意义。 二、背景材料 1(巴金(1904—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出生于四川成都。在五四运动民主思想的影响下,1923年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上海、南京等地求学。1927—1928年旅居法国巴黎,广泛接触到各种社会思潮,产生了主张自由民主的思想。其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活动。鲁迅曾称他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巴金是中国20世纪一位重要作家,他的创作成就主要集中在小说和散文方面,其中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20部、短篇小说11部,散文集20部。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憩园》等,在国内外有很大的影响。他的代表作《家》,通过对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生活内幕的生动描写,深刻揭露了封建的腐朽与黑暗的社会,控诉了旧礼教的罪恶,歌颂了五?四初期知识青年的觉醒和斗争。 建国以后,巴金曾任全国政协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职务,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作品集为《巴金文集》,另有《巴金散文集》行世。 2(巴金1927年赴巴黎留学。1941年1月第一次回到离别了十八年的故乡成都,回到 他生活了十九年的公馆故居。这时,旧居已换新主,家已破败分裂。文中提到的姐姐是作者的三姐。她于1923年出嫁,做了人家的填房,饱受虐待,一年后死去,灵柩被抛到尼姑庵里。巴金这次回故乡探望旧居,感慨良多,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散文。 3(爱尔克的灯光来自欧洲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姐弟两人住在哈立希岛上,弟弟每次出海,姐姐爱尔克就在岛上点起灯,希望给弟弟的归来照明道路。一次弟弟出海没有归来,爱尔克的灯就一直亮着。巴金在法国求学时从一本德国教科书里读到了它,也许是因为联想到自己心爱的姐姐而印象很深,后来曾多次提到这个传说。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又引用了这个传说,并以“爱尔克的灯光”作标题,以寄托对姐姐的怀念。 三、内容分析 本文以作者探望故居然后离开故乡为线索展开回忆和联想,通过作者离别十八年重回故居所引起的思索,揭示了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毒害,表达了对旧制度的强烈憎恨,指出财富无法“长宜子孙”,青年人应有自己的理想,冲破家的束缚,到社会上去寻找光明之路。 本文共十五个自然段,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我”阔别十八年后回到故居门前,看见“长宜子孙”四个字仍在,引起震动和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从“守门的卫兵用怀疑的眼光看我”至“那些可怕的梦魇”):围绕死去的姐姐展开回忆,控诉旧礼教、旧家庭的罪恶。 第三部分(从“但是我终于出来了”至“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围绕“长宜子孙”四个字展开议论,抒发了对家从留恋到怨恨到否定的复杂感情,并对人生道路进行思考。 第四部分(最后三个自然段):写“我”在“心灵的灯”的指引下又一次“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作者为此感到高兴。 本文展示了两条生活道路: 一条道路是祖辈们苦心安排的“长宜子孙”的老路:即文章里所说的,祖父辛劳一生,造就了一份家业,留下“长宜子孙”四个字,其意图是为了给后代安排一种舒适的生活,以财富来福荫后代。但是财富并不„长宜子孙。一个富裕的封建家庭,即使有万贯家产,也不能拯救其中一代又一代青年没落的命运。因为生活在富家的子孙没有生活技能,找不到正确的生活道路。即使是家庭中的那些有理想、有善良气质的年青人,如果光靠祖传的财富生活,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那么他们的才智也就被毁灭了。 另一条道路是作者自己正在走着的路:即与封建旧家庭作彻底的决裂,冲出狭小的“家”的牢笼,“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四、写作特点 1(充满激情,深刻隽永。 巴金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充满着激情。本文揭发旧家庭和旧礼教的罪恶,感怀青春生命的灭亡,追求新的人生道路和希望,情感和思想,如波涛般翻卷,激情澎湃。作者抒发 的情感不是单一的,而是呈多层面的。如对故居及其所代表的旧家庭,他怀有怨恨和鄙薄,但同时也感到亲切与熟悉,因为毕竟是生他、养他、留下童年记忆的地方,所以当他望着那照壁,“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这里的“奇异”从理智上说,他知道这旧家庭是应该衰亡、应受诅咒,而从感情上说,又有留恋之处,毕竟自己以前曾在这里生活过。这种“奇异的感情”真实而激烈,复杂而深沉,所以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灵。 2(叙事、抒情、议论融于一体。 作者叙述平实,完全按自然时序顺叙,中间随联想插入一些回忆。事情的叙述是在感情和思绪的湍流渐渐展开的,而感情的抒发又伴随情节的发展进行,读者几乎觉察不到作者是在抒情。因为作者的感情是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和抒发出来的,丝毫没有摆出抒情的架式。同时,文中又有一些自然引出来的议论,议论的中心是关于家庭、财富和青年的人生道路。这些议论不仅深刻,而且饱含感情,句句打在读者的心上,引起读者共鸣、回味和深思。文章不仅亲切自然,而且意蕴丰富,深刻隽永。 3(用“灯光”作结构线索,又赋予“灯光”以象征意义。 本文标题为“爱尔克的灯光”,表明“灯光”在文中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灯光”的作用就是充当全文的结构线索。开头的“逐渐暗淡的最后的阳光”为灯光的出现埋下了伏笔。于是出现了大门内亮起的“灯光”,接着出现了“我”幻觉中的“哈立希岛上的灯光”,因而想起了自己的姐姐和她的悲剧。第七自然段又写“我”由于对姐姐的思念,曾在梦里看见了爱尔克的灯光。一年前又在上海睁起眼睛做梦,望着窗前发亮的灯,感到灯光在呼唤。最后在篇末又出现了幻觉中的灯光,这是“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的“我的心灵的灯”。作者就是这样以虚虚实实的“灯光”作为全篇的结构线索的。有了这样的结构线索,这篇散文也就不散了。 作者不仅把“灯光”作为全篇结构上的贯串线索,还赋予“灯光”以象征的意味。“爱尔克姐姐的灯光,象征着纯洁无私的爱,象征着人们之间持久亲切的关怀,象征着对那些在风急浪高、辽阔苍茫的大海上的航行者的呼唤和鼓舞。”巴金的这篇散文里的“灯光”正是取的这个象征意义,它是“指引人生航程的灯光”。 4(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作为一篇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的散文,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深挚复杂的内心情感。 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条街、这个建筑物开始在我的眼前隐藏起来,像在躲避一个久别的旧友”,“那一对常常做我们坐骑的脊背光滑的雄狮也不知逃进了哪座荒山”,真切地表达出作者对久别的故居、儿时熟悉的坐骑的那种既亲切又陌生的感情。 比喻的修辞手法。“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的在心里叫起来。”生动地写出了在旧家庭、旧礼教中的姐姐的善良希望和美好心灵的毁灭,表达出作者无比失望与痛苦的心情。 文中批判旧家庭旧制度摧残人才、浪费生命的罪恶时,用了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他那起伏跳跃的感情。排比句:“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变。死了许 多人,毁了许多家。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接着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浪费,浪费,还是那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反问:“难道这十八年全是白费,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的运用,表达了作者无比激愤的感情,汇成了一条汹涌澎湃的感情的河流。 五、作品争鸣 关于“灯光”的象征意义,有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爱尔克姐姐的灯光,象征着纯洁无私的爱,象征着人们之间持久亲切的关怀,象征着对那些在风急浪高、辽阔苍茫的大海上的航行者的呼唤和鼓舞。”巴金的这篇散文里的“灯光”正是取的这个象征意义,它是“指引人生航程的灯光”。 第二种意见认为本文中有三种灯光,各有各的象征意义,即:“大门内亮起的微弱的灯光”,“是封建家庭连同它赖以生存的不合理的专制制度一天天衰败、渐渐走向灭亡的象征”;“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着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我的心灵的灯”“是作者对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象征。” 由于象征不像比喻那样具有确指性,往往比较矇眬、隐晦。因此,对具体作品中具体象征物的象征意义,也往往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出不同甚至相反的解释。这是完全正常的。上述两种解释就属于这种情况。分歧主要在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上,我们很难而且也不必分出个谁是谁非来,可以说各有各的合理性。不过,对象征性的作品,应着重从总体上把握其象征意义,不宜把作品每一个具体物象都看成象征物,并一一落实什么象征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两种解释中,也许第一种解释更合理些。作者用“爱尔克的灯光”作为文章的标题,既是为了借此寄托对姐姐的爱和怀念,也是为了让它显示出极积的象征意义。如果认为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着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那么用它作标题,与全文的思想感情的主调又怎么协调呢,是的,作者在篇末写到幻觉中的灯光时说:“这不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这又该怎么解释呢,我们认为,作者在这里写的灯光是虚实两种灯光,实的灯光是姐姐的灯光,但姐姐已经死了,再不会来点灯了。但姐姐的灯光已经深入到“我”的心灵中去了,这是虚的灯光。所以作者说:“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 六、参考资料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大学语文》,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 2(刘翠霄、赵军平主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同步辅导/同步训练<大学语文>》,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年8月版。 3(湖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大学语文自学辅导》,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版。 练 习 1(“灯光”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文中灯光有何象征意义, 本文标题为“爱尔克的灯光”,表明“灯光”在文中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灯光”的作用 就是充当全文的结构线索。开头的“逐渐暗淡的最后的阳光”为灯光的出现埋下了伏笔。于是出现了大门内亮起的“灯光”,接着出现了“我”的幻觉中的“哈立希岛上的灯光”,因而想起了自己的姐姐和她的悲剧。第七自然段又写“我”由于对姐姐的思念,曾在梦里看见了爱尔克的灯光。一年前又在上海睁起眼睛做梦,望着窗前发亮的灯,感到灯光在呼唤。最后在篇末又出现了幻觉中的灯光,这是“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的“我的心灵的灯”。作者就是这样以虚虚实实的“灯光”作为全篇的结构线索的。有了这样的结构线索,这篇散文也就不散了。 作者不仅把“灯光”作为全篇结构上的贯串线索,还赋予“灯光”以象征的意味。“爱尔克姐姐的灯光,象征着纯洁无私的爱,象征着人们之间持久亲切的关怀,象征着对那些在风急浪高、辽阔苍茫的大海上的航行者的呼唤和鼓舞。”巴金的这篇散文里的“灯光”正是取的这个象征意义,它是“指引人生航程的灯光”。 2(你对“财富并不„长宜子孙?”作何评价, 巴金讲得好:“财富并不„长宜子孙?”。一个富裕的封建家庭,即使有万贯家产,也不能拯救其中一代又一代青年没落的命运。因为生活在这种富家的子孙没有生活技能,找不到正确的生活道路。即使是这种家庭中的那些有理想、有善良气质的年青人,如此光靠祖传的财富生活,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那他们的才智也就被毁灭了。 3(简要说明从“清晨的微风”到“驱散了我的离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用拟人的手法写“微风”、“尘土”、“马达”、“车轮”、“菜子花”驱散了“我”的离愁,写作者走出小家,来到“广大的世界”的快乐心情,对新生活充满了信心。 论 快 乐 一、重点难点 1(重点:《论快乐》阐述的人生哲理。 2(难点:《论快乐》所体现的学者散文的特点。 二、背景材料 1(钱钟书(1910— ),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作家。自幼受传统经史教育,国学根基深厚。后来在清华大学、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学习时,又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学术成果。曾任西南联大、暨南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82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钱钟书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在文学、哲学、训诂学、心理学诸方面均有重要成就。主要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旧文四篇》、《宋诗选注》、《也是集》等。另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长篇小说《围城》等文学作品, 均以独特的艺术风格见长。 2(1938年,钱钟书从英法留学归来,任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第二年开始,他发表了一系列随笔作品。1941年,他从这些文章中挑选出10篇,结集出版,命名为《写在人生边上》。《论快乐》是其中一篇。 四、内容分析 文章开头证明快乐是短暂的,“永远快乐”是不能实现的。接着论述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人类可以凭借精神自由获得快乐。最后指出了上述两个结论的矛盾之处,以一句“矛盾是智慧的代价”作结,将这一话题上升到哲学层面,引发读者作进一步思考。尽管作者没有刻意地以自己的观点去指导读者,教训读者,但在富有思辩色彩的文字中,读者依然可以感受到他对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肯定,对快乐人生的追求。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先从语言与心理的角度分析“快”与“乐”的关系,接着指出快乐无法永远。 第二部分(第三、四自然段):谈快乐在人生中的地位,它是人生永远的诱惑和希望,而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 第三部分(第五、六自然段):指出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人生仍能快乐。 《论快乐》是所论述的快乐,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作者认为快乐是短暂的,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对快乐的追求是人生永不悲观的精神源泉。 这篇探索人生哲理的文章,包蕴着深刻的社会意义。作者用冷峻的眼光看社会,以深刻独到的见解谈人生,充满深刻哲理,令人深思回味。 五、写作特点 文笔精炼,语言生动幽默,思路八方投射,行文跳跃性强,且意脉贯通,挥洒自如。充分展示出学者散文的风范。 1(联想丰富,征引繁富。 作者目光敏锐,想象丰富,思路极为开阔。所涉及和引证的材料、例证,随手拈来,恰到好处。就国别而言,有中、法、德、古希腊、以色列等。典籍有《西游记》、《广异记》、《诗人日记》、《碎金集》等。知识则涉及语言学、神话、宗教、哲学、美学、疾病的文化学等。其特点是熔学识、智慧、知识、理趣与才情、辞采、感性、情趣于一炉,使读者在欣赏中得到一种智性的满足。 2(行文跳跃,结构严谨。 思路开阔势必行文跳跃,尽管如此,本文结构却十分严谨。文章的第一部分引入论题,说明快乐短暂的特征。第二部分论述人们对快乐的永久向往和不懈追求,引出分论点之一——“人生虽痛苦”,但“终抱着快乐的希望”;还用例证法证明分论点二——“快乐是由精神 决定的”。第三部分将第一、第二部分的分论点结合起来,说明文章的主题。既然快乐是由人的精神来决定的,那么对快乐的追求与把握就成了人生永不悲观的精神源泉。 3(学识广博,语言精炼生动。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的序言表述过这样的意思:人生是一部大书,他只是以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随手在书边空白处留下零星随感。然而,学者的智慧与冷峻,深刻与广博依然从这一份随意之中透露出来。 作者看社会,眼光冷峻,说人生,体味独到,充满哲理内涵,处处发人深思。引述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名言、诗词小说。思路八方投射,意理却融贯凝聚,语言十分精炼。 六、参考资料 1(徐中玉、齐华森主编《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版。 2(钱剑平主编《大学语文要点与复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 3(周建忠主编《大学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版。 练 习 1(找出文中的引用,试说明这些引用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本文引用丰富,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例如“天上一日,下界一年”《西游记》、“鬼言三年,人间三日”《酉阳杂俎》反映着人们体会快乐时对时间的感受。“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苏东坡)说明人们能够苦中作乐,从病痛中滤出快活来。病是“教人学会休息的女教师”表明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说明快乐主要由精神决定。文中的引用熔学识、智慧、知性、理趣与才情、辞采、感情、情趣于一炉,使读者在欣赏中得到一种智性的满足。 2(本文的题目叫“论快乐”,围绕着快乐开展议论但却看不出论证的痕迹来,作者是怎样达到这个境界的, 本文围绕着快乐展开议论,思路八方投射,行文跳跃性强,但议论时却看不出痕迹来,主要是作者行文意脉贯通,结构严谨。文章的第一部分引入论题,说明快乐短暂的特征。第二部分论述人们对快乐的永久向往和不懈追求,引出分论点之一——“人生虽痛苦”,但“终抱着快乐的希望”;还用例证法证明分论点二——“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第三部分将第一、第二部分的分论点结合起来,说明文章的主题,既然快乐是由人的精神来决定的,那么对快乐的追求与把握即成了人生永不悲观的精神源泉。 3(以本文为例说明钱钟书学者散文的特点。 钱钟书的学者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学识广博,征引丰富,语言精炼。作者目光敏锐,想象丰富,思路极为开阔,所涉及和引证的材料、例证,随手拈来,恰到好处。就国别而言,有中、法、德、古希腊、以色列等,典籍有《西游记》、《广异记》、《诗人日记》、《碎金集》等。知识则涉及语言学、神话、宗教、哲学、美学、疾病的文化学等。看社会,眼光冷峻,说人生,体味独到,充满哲理内涵,处处发人深思,思路八方投射,意理融贯凝聚,语言十分精 炼。使读者在欣赏中得到一种智性的满足。
/
本文档为【【精品】郑伯克段于鄢34】,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