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神经走向

2017-12-29 19页 doc 403KB 75阅读

用户头像

is_180829

暂无简介

举报
神经走向神经走向 人体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是指来自脑或者脊髓的神经,主要包括神经和神经节。它的一端与脑或者脊髓相连,另一端借各种末梢装置相连机体个器官、系统。通常根据它与中枢神经的连接部位和分布范围的差异,将周围神经系统分为三部分: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由脑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于头面部;以及随脑神经和脊神经而出入脑和脊髓的内脏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1、脊神经 脊神经共有31对,包括颈神经8对(C)、胸神经12对(T)、腰神经5对(L1-5)、1-81-12 骶神经5对(S1-5)、及尾...
神经走向
神经走向 人体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是指来自脑或者脊髓的神经,主要包括神经和神经节。它的一端与脑或者脊髓相连,另一端借各种末梢装置相连机体个器官、系统。通常根据它与中枢神经的连接部位和分布范围的差异,将周围神经系统分为三部分: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主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由脑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分布于头面部;以及随脑神经和脊神经而出入脑和脊髓的内脏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1、脊神经 脊神经共有31对,包括颈神经8对(C)、胸神经12对(T)、腰神经5对(L1-5)、1-81-12 骶神经5对(S1-5)、及尾神经1对(C0).根据脊神经分布范围和功能的不同,脊神经内含有四种神经纤维:1、躯干感觉纤维 2、内脏感觉神经 3、躯干运动神经 4、内脏运动神经。 (一)颈丛 由C1-4颈神经前支组成,位于颈侧部胸锁乳突肌上部的上面。并有浅支和深支,浅支主要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等;深支主要是膈神经,其为混合神经,运动纤维可支配膈肌,感觉纤维分布于心包、纵隔胸膜、隔胸膜和膈下中央部腹膜,右膈神 经的感觉纤维还分布至肝和胆囊面。 (二)臂丛 由C5-8和T1前支大部分组成。自斜角肌间隙穿出,行于锁骨下动脉后上方,经锁骨后方进入腋腔,行程中臂丛5个根的纤维经过分离和再组合,最后围绕腋动脉的内侧、外侧、后方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及后束。由此三束再分成若干长。短神经。在锁骨中线后方,臂丛各分支较集中,位置较浅,为进行臂丛阻滞麻醉部位。 臂丛的分支: (1)胸长神经:于锁骨上方发自臂丛,沿前锯肌外侧面下降并支配该肌。 (2)胸背神经:起自后束,沿肩胛骨腋缘下行,支配背阔肌。 (3)肌皮神经:自外侧束发出,向外下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和肱肌之间下行,并发出分支支配上述三肌。 (4)正中神经:在肘部、前臂发出肌支,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所有前臂前肌群,在手掌分支支配除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和第1、2蚓状肌。其皮支支配手掌桡侧2/3的皮肤,桡侧三个半手指的掌面皮肤及其背面中节和远节指的皮肤。 (5)尺神经:在前臂发出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在腕部发出深支支配小鱼际肌、拇收肌、全部骨间肌及第3、4蚓状肌。浅支在手掌分布于小鱼际、小指和无名指尺侧半的皮肤,手背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半、小指和无名指尺侧半、无名指桡侧半和中指尺侧半节指背面的皮肤。 (6)桡神经:在臂部发出的分支有:皮支分布于臂背面、臂下外侧和前臂背面皮肤:肌支支配肱三头肌、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1)浅支:为皮支,在肱桡肌深面,伴桡动脉下行,至前臂中,下1/3交界处转向手臂,分布于手背桡侧半及桡侧二个半手指近节指背面的皮肤。2)深支:较粗,主要为肌支,至前臂背侧在深、浅层肌之间下降,支配前臂后群肌和肱桡肌。 (7)腋神经:其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皮支绕三角肌后缘分布于肩部和臂部上1/3外侧皮肤。 (三)胸神经前支 胸神经前支共有12支,除第一对大部分参加臂丛,第12对小部分参加腰丛外,其余皆不形成丛。第1-11对胸神经位于相应肋间隙中,称肋间神经,第12对胸神经位于第12肋下方,称肋下神经。 胸神经前支的皮支在胸、腹部呈明显的节段性分布,其分布由上到下按神经顺序排列。如T2相当于胸骨角平面:T4相当于乳头平面:T6相当于剑突平面:T8相当于肋弓最低平面:T10相当于肚脐平面:T12相当于脐和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平面。 (四)腰丛 腰丛由T12前支的一部分、L1-3前支和L4前支的一部分组成。而L4前支的另一部分和L5前支组成腰骶支,向下加入骶丛。腰丛位于腰大肌深面,其分支分别自腰大肌及其周围穿出。 主要分支:除发出肌支支配髂腰肌和腰方肌外,其余分支主要有一下几条: (1)髂腹下神经及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在髂前上棘内侧,穿出腹内斜肌。在腹外斜肌腱膜深面走行,达腹股沟管浅环上方,穿出此腱膜浅出于皮下。髂腹股沟神经于腹股沟韧带中点附近进入腹股沟管,并随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出浅环,分布于阴茎根部及阴囊或大阴唇皮肤。此二神经在走行过程中,分布于腹股沟区的腹壁诸肌和皮肤。 (2)生殖股神经:穿出腰大肌,沿此肌前面下降,分为两支:一支进入腹股沟管,随精索走行支配提睾肌;另一支分布于阴囊(或大阴唇)及隐静脉裂孔附近皮肤。 (3)股外侧皮神经:自腰大肌外侧向外下,经腹股沟韧带深面入股部,分布于大腿外侧面的皮肤。 (4)股神经:在腰大肌外侧缘和髂肌之间下行,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进入股三角内,位于股动脉外侧,分为数支:?肌支支配耻骨肌、股四头肌及缝匠肌:?皮支:分布于股前皮肤,其中最长的一支为隐神经,它伴随股动脉入收肌管,向下在膝关节内侧浅出至皮下后,与大隐静脉伴行,分布于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皮肤。 (5)闭孔神经:从腰大肌内侧缘穿出,沿骨盆侧壁向前下行,通过闭孔至大腿内侧,分布于大腿内侧肌群和大腿内侧的皮肤。 (五)骶丛 骶丛由腰骶干、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前支组成。骶丛位于骶骨和梨状肌前面,其主要部分略呈三角形,尖端朝下,移行为坐骨神经。 主要分支:除发出短小的肌支支配梨状肌、肛提肌及臀部一些小肌肉外,还有以下分支: (1)臀上神经:经梨状肌上孔出盆腔,支配臀中、小肌及阔筋膜张肌。 (2)臀下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支配臀大肌。 (3)阴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绕坐骨棘经坐骨小孔入坐骨肛门窝,经此窝外侧壁向前,分支分布于肛门,会阴部和外生殖器的肌肉和皮肤。 (4)股后皮神经:出梨状肌下孔,沿股后正中线下行至腘窝,分布于臀下部、股后部及腘窝的皮肤。 (5)坐骨神经:为全身最粗大的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在臀大肌深面下行,经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下降达股后,从股二头肌深面下降至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坐骨神经在股后发出肌支,支配大腿后群肌。 1)胫神经:在小腿经比目鱼肌深面伴胫后动脉下行,至内踝后方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进入足底。胫神经在腘窝以下分布于膝关节、小腿后群肌及小腿后面的皮肤。足底内、外侧神经分布于足底肌和皮肤。 2)腓总神经:沿窝外侧缘下降,绕腓骨颈外侧向前,穿腓骨长肌起始部达小腿前面,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二支:?腓浅神经下行于腓骨长、短肌之间,并支配此二肌,其本干于小腿中、下1/3交界处浅出于皮下,分布于小腿前外侧面、足背及第2-5趾背面相对缘皮肤;?腓深神经在小腿肌前群深面,伴胫前动脉下降,支配小腿前群及足背肌,末支分布于第1-2趾背面相对缘皮肤。 2、脑神经 脑神经是连于脑的神经,有12对,按其连接脑的部位排序并以罗马数字表示,分别为:I嗅神经、II视神经、III动眼神经、IV滑车神经、V三叉神经、VI展神经、VII面神经、VIII前庭蜗神经、IX舌咽神经、X迷走神经、XI副神经及XII舌下神经. 脑神经记忆口诀 I嗅II视III动眼,IV滑V叉VI外展; VII面VIII听IX舌咽,迷走与副舌下全。 感觉纤维I II VIII,运动眼球III IV VI 耸肩伸舌XI XII,V VII IX X是混合。 脑神经连脑、出颅部位和分布范围及损伤后主要表现 顺序和名连脑部出颅部分布范围 损伤后主要表现 称 位 位 嗅神经 端脑 筛孔 鼻腔嗅黏膜 嗅觉障碍 视神经视神经 间脑 眼球视网膜 视觉障碍 孔 上、下、内直肌、 下斜肌,上睑提眼外下斜视,上睑下垂,对光反动眼神经 中脑 眶上裂 肌,瞳孔括约射消失 肌,睫状肌 滑车神经 中脑 眶上裂 上斜肌 极少单独出现损伤 眶上裂 (眼神额、顶及颜面部 经) 皮肤,眼球及眶头面部皮肤,口鼻腔黏膜感觉障圆孔(上内结构,口、鼻三叉神经 脑桥 碍,角膜反射消失,咀嚼肌瘫痪,颌神经) 腔黏膜,舌前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 卵圆孔2/3黏膜,牙, (下颌牙龈和咀嚼肌 神经) 展神经 脑桥 眶上裂 外直肌 眼内斜肌 面肌、颈阔肌、 泪腺、下颌下面肌瘫痪,额纹消失。眼睑不能内耳门-面神经 脑桥 腺、舌下腺、鼻闭合,口角歪向健侧,分泌障碍,茎乳孔 腔及腭黏膜腺、角膜干燥,舌前2/3味觉障碍 舌前2/30味蕾 半规管壶腹嵴,前庭蜗神脑桥 内耳门 球囊斑及椭圆眩晕,眼球震颤,听力障碍 经 囊斑螺旋器 咽肌、腮腺、咽 壁、鼓室黏膜、咽反射消失,分泌障碍,咽、舌颈静脉颈动脉窦、颈动舌咽神经 延髓 后部1/3味觉障碍,一般感觉障孔 脉小球、舌后部碍 1/3黏膜及味蕾 耳后皮肤 咽、喉肌、胸腹 腔脏器的平滑发音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肌腺体、心肌、颈静脉内脏运动障碍,腺体分泌障碍,迷走神经 延髓 胸腹脏器及咽、孔 心律加快,内脏感觉障碍,耳郭喉黏膜、硬脑及外耳道皮肤感觉障碍 膜、耳郭及外耳 道皮肤 随迷走神经至颈静脉面不能转向健侧,不能上提患侧副神经 延髓 咽喉肌,胸锁乳孔 肩胛骨 突肌、斜方肌 舌下神舌内肌和舌外舌肌瘫痪、萎缩,伸舌时舌尖偏舌下神经 延髓 经管 肌 向患侧 3、内脏神经 内脏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包括内脏感觉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又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一)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分中枢部和周围部。 1、交感神经中枢部: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脊髓T1-L3节段的灰质侧角。侧角内的神经元是节前神经元,发出节前纤维有髓鞘,呈白色,形成脊神经的白交通支。 2、交感神经周围部:由交感神经节、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等组成 3、交感神经的分布概况 (1)颈部:颈部交感干位于颈动脉鞘后方,颈椎横突前方。一般有颈上神经节、颈中神经节、颈下神经节,其中颈下神经节常与第一胸神经节合并,称颈胸(星状)神经节,位于第 七颈椎横突前方。以上各节发出的节后纤维随颈神经分布至头、颈、上肢的血管、汗腺、竖毛肌,并攀附颈内、外动脉分布至瞳孔开大肌、泪腺。唾液腺,还发出心支下行进入胸腔,参加心丛。 (2)胸部:胸部交感干位于相应肋头前方,一般有10-12对胸神经节。胸交感干的较重要分支有:内脏大神经:起自脊髓第5-9胸段侧角发出的节前纤维,穿过相应的胸神经节,向下组成内脏大神经,穿过膈,终于腹腔神经节和主动脉肾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内脏小神经:起自脊髓第10-12胸段侧角发出的节前纤维,穿过相应的胸神经节,向下组成内脏小神经,穿过膈,终于主动脉肾节和肠系膜上神经节交换神经元。 由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和肠系膜上神经节的节后纤维,分布于腹腔肝、胰、肾等腹腔实质性器官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 (3)腰部:有3-5对腰神经节,位于腰椎前外侧,腰大肌内侧缘。主要分支有腰内脏神经:由穿腰交感干的节前纤维组成,终于腹主动脉从和肠系膜下丛,在丛内交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分布于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和盆腔器官。 (4)骶部:约有4对骶神经节和一个奇神经节,其节后纤维分布于下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等。 (三)副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也分为中枢部和周围部。 副交感神经的分布:根据低级中枢部位的不同,副交感神经分脑干副交感神经和骶部副交感神经。 (1)脑干副交感神经:脑干内的内脏运动核(副交感核)所发出的节前纤维,分别加入到III、VII、IX、X四对脑神经中,随相应脑神经到达所支配器官的器官旁节或壁内节更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分布于所支配的器官。 (2)骶部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起自脊髓2-4骶节的骶副交感神经,随骶神经前支骶前孔后,离开骶神经,组成盆内脏神经。盆内脏神经的纤维到达它所支配器官的器官旁节或壁内节更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分布于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盆腔器官的平滑肌及腺体。部分纤维分布于阴蒂或阴茎,兴奋时引起海绵体血管充血扩张,使其勃起,故有勃起神经之称。 (四)内脏神经丛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在分布到脏器的过程中,常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形成内脏神经丛,如心丛、肺丛、腹腔丛等,由丛再发支到达所支配的器官。 1、心丛 位于主动脉弓下方及主动脉弓和气管杈之间。由交感干发出的心支和迷走神经的心支组成,心丛分布于心脏。 2、肺丛 位于肺根前。后方,分布于支气管和肺。 3、腹腔丛 为最大的内脏神经丛。位于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起始处周围。丛内有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和肠系膜上神经节,其接受内脏大、小神经的节前纤维,交换神经元后发出的节后纤维于迷走神经后干的腹腔支组成腹腔丛,随腹腔干、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分布于腹腔的肝、肾、胰、肾上腺及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 4、腹主动脉丛 缠绕于腹主动脉下份的前面和两侧,主要分布于结肠左曲至直肠上端消化管及下肢。 5、腹下丛 分为第5腰椎前方的上腹下丛和盆部的下腹下丛,主要分布于盆腔内脏器官。 (五)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低级中脑干内的副交感神经核和脊髓2-4脊髓胸1-腰3节 枢 节的骶副交感神经核 周围神 经节位脊柱的两旁或前方 位于所支配器官的附近或壁内 置 节前、后 纤维的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 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 比较 分布范围广,一般认为除分布于 分布范胸、腹、盆腔脏器外,还遍布于不及交感神经分布广,大部分血管、 围 头、颈器官,全身的血管、皮肤汗腺和竖毛肌无副交感神经分布 的汗腺和竖毛肌 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腹对主要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支气腔内脏及皮肤血管收缩,气管扩器官的管收缩,胃肠运动增强,消化液分张,瞳孔开大,汗腺分泌,肝糖作用 泌增多,瞳孔缩小,胰岛素分泌 原分解,抑制胃肠运动 10康复一班3号陈松光
/
本文档为【神经走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