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的体育活动

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的体育活动

2017-10-18 23页 doc 44KB 6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2974

暂无简介

举报
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的体育活动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的体育活动 关于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的体育活动器械 器械影响着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情绪和行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科学合理地提供器械可对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情绪和行为产生正向的诱发力,增强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小班 1(生活范围的扩大为小型体育器械活动提供了可能性 三岁以后,幼儿已掌握各种粗大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已基本能用语言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据此,教师在提供自选小型体育器械时应注意:在每次活动中器械的数量及种类出现的多少除了根据幼儿人数多少调节外,应逐步增加,一...
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的体育活动
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的体育活动 关于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的体育活动器械 器械影响着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情绪和行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科学合理地提供器械可对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情绪和行为产生正向的诱发力,增强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小班 1(生活范围的扩大为小型体育器械活动提供了可能性 三岁以后,幼儿已掌握各种粗大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已基本能用语言向别人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据此,教师在提供自选小型体育器械时应注意:在每次活动中器械的数量及种类出现的多少除了根据幼儿人数多少调节外,应逐步增加,一般从初期的1,2种逐渐增加至中期3,4种,末期可增至5种。器械要易于小班幼儿操作,并易使幼儿体验操作的成功。因此,教师要多加分析器械的大小、形状、重量等物理性质和玩法,满足小班幼儿的需要。 2(认识依靠行动的特点要求器械必须具备鲜明的动作性 3,4岁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先做再想,具有较强的直觉行动性。因此,在提供小型体育器械时要考虑那些有直接动作性的器材,如球落地就会滚动,小圈圈滚出去就必须追回来等。这样,幼儿爱动爱跑的天性才能得到满足,并在与器材互动中发展能力。 3(注意的无意性特征要求器械外形色彩鲜艳、生动形象 3--4岁的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兴趣主要受外界事物的特征和自己的情绪所支配。因此,在体育活动中所提供的器械要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这样才能调动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器械活动中去。如用鞋盒制作的“大鞋”,装饰成虎头鞋、猫头鞋等,更能吸引幼儿参与活动。 4(模仿性强的特点要求每种器械有足够数量,且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3,4岁幼儿模仿性强,他们常常看见别人玩什么怎么玩,自己也去这样玩。因此每种器械的数量一定要多,特别是小班初期,提供的器械可少至1,2种,但数量一定要充足,以满足幼儿模仿的需要。另外器械的形象最好是幼儿熟悉的,这样利于幼儿模仿。 二、中班 1(活泼好动的突出特点要求器械更具活动性及变化性 随着动作的发展和运动能力的提高,活泼好动的特点在幼儿中期尤为突出。因此,为中班幼儿提供的器械活动性及变化性要强,利于他们在操作器械时不停地变换姿势和活动方式。如“贴纸跑”活动,幼儿只有不停地跑动才能使纸贴在胸前不落下,而纸质的变化又能让幼儿体验不同质地的纸对跑的速度的要求不同。 2(典型的具体形象思维要求器械种类及操作形式更具丰富性及形象性 4,5岁幼儿主要依靠表象进行思维,加之他们的知识面更广、经验也更丰富了,因而为他们提供的器械应是有趣事物的形象并具有多变的操作形式。如“龙戏珠”活动,幼儿凭借在电视中看过而在脑中存有的表象,通过形象的器械不仅能够复演其中的戏珠动作,而且能够创造出多种新玩法。 3(任务意识及同伴关系的增强要求器械具有合作性 中班幼儿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已经有了最初的责任感。由于他们的有意注意、有意记忆、有意想象等有了较大发展,其行为的目的性、方向性和控制性都有所提高。而此时,同伴关系冲破了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优势,开始向同伴关系过渡,并合作组织游戏了。此时,他们需要有合作性的器械让他们去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器械的运动任务。所以,这一时期教师可提供一些二人、三人的,甚至小组的合作性运动器械,如“小足球赛”活动,要求4,6人分两组在合作中进行;又如“双人走大鞋”活动,要求二 名幼儿合穿一双大鞋。 三、大班 1(好奇、好问、好学的特点要求器械活动有更高的挑战性 大班幼儿有极强的求知欲和认知兴趣,他们喜欢冒险学习、探究。这时运动器械的操作难度要增强,让幼儿在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中去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可变的翘翘板”活动,提供不同大小、高矮的支撑点,可使幼儿不断地更换难度不同的支撑点,探索学习平衡协调的诀窍,从而为自己战胜一个又一个难度的支撑点而保持身体平衡感到骄傲。 2(认知方法的逐步掌握要求器械更具探索性 5,6岁的幼儿出现了有意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方法。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或是思维和想象过程,都有了一定的认知方法。遇到问题时他们都会去“想一想”“做一做”再“想一想”“做一做”,直到获得成功。而提供探索性更强的活动器械就会给幼儿创造这样的机会。如“甩辫帽”这一器械,幼儿要想甩动它,不仅要戴好帽子,而且头颈部、腰部及身体协同转动才能把它甩起来。幼儿玩这种活动时,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体现新的方法。 3(个体相对稳定兴趣的形成要求同类活动内容采用多种活动器械的形式 5,6岁幼儿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自己比较稳定的态度,尤其是在这样自选的体育小型器械活动中,表现出相对稳定的兴趣,对器械活动类型的选择都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倾向性。因此,为使幼儿身体全面锻炼,在提供器械时应考虑同一活动内容采用多种活动器械的形式,以满足幼儿个体的需求。如发展手臂动作的活动中,可提供“投篮”“投掷三连环”“喂娃娃吃饭”等多种器械活动操作形式。又如练习爬的动作中,可提供“匍匐爬行吹球走”“蹬墙侧行走”“钻爬过电网”等多种爬的方式的器械活动。 民间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如今的孩子,现成的玩具应有尽有,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机,玩各种电动玩具,这些活动使孩子们常常躲在家里,足不出户。很少有孩子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户外进行体育锻炼。他们就象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一不小心就会感冒咳嗽。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成人以后激烈的社会竞争,孩子恰恰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而这需要我们从小培养,在幼儿期为孩子们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提高对各种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疾病的抵抗力。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犹如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幼儿的体质。” 民间体育游戏因其较强的趣味性、娱乐性、实用性,深受幼儿喜欢。同时,它不受时间、场地、人数、材料的年限制,伴随朗朗上口的童谣,使孩子们的体育锻炼富有情趣。借古朴有趣的民间游戏,我们把孩子们从室内吸引到室外,吸引到大自然的怀抱中,让他们在草地上吱扭吱扭地“推小车”,在花园里玩“荷花荷花几月开”,在泥地上跳格子,在树荫下跳牛皮筋,在塑胶跑道上滚轮胎、踩高跷。孩子们的机体尽情地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快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身体素质。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需要,选择、改变适宜的民间体育游戏,使其具有新意,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民间体育游戏种类繁多,对幼儿身体发展起着多方面的作用。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需要,收集选编了大量的民间体育游戏。如:锻炼幼儿跳跃能力的“跳皮筋”、“跳竹竿”等游戏;锻炼幼儿快速追跑的“贴大饼”、“背月亮”、“开锁”等游戏;锻炼幼儿投掷能力的“飞镖”、“降落伞”等游戏;锻炼幼儿平衡能力的“梅花桩”、“踩高跷”、“不倒翁”等游戏;还有“抓包”、“弹球”、“滚铁环”、“抽陀螺”等游戏,都有助于锻炼幼儿的大小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我们把这些有些素材收集起来,按照走跑、跳跃、钻爬、平衡等活动类型整理成游戏素材库,按照幼儿年龄层次的需要重新编排,使幼儿体育活动内容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随后,我们对收集来的民间体育游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孩子们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适当改变,使其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让孩子们在玩的同时得到锻炼,促进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如:“摇小船”这个游戏,原来只是让两个幼儿单纯地做摇小船动作,而且比较简单、单调。我们在改编的时候为这个游戏配上了简短的儿歌,如:“我去台湾岛”、“月亮船”等儿歌都可以用来配合游戏的开展,这样就给游戏增添 了新的内容。把一个单纯的身体平衡游戏变成多种体能锻炼的游戏,同时又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游戏,富有游戏情节和情趣。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场地和伙伴,边念儿歌边几个人一起合作游戏,其乐融融。又如,我们把家乡江阴近几年的巨大变化编成新的内容,替换了“骑竹马”这个古老的游戏内容,从骑马的动作扩展到开车等动作,景物的变化也变成了孩子们生活中熟悉的中山公园、兴国塔、步行街等,孩子们在游戏中发展了相关动作,又学到了新的知识,也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 二、利用孩子身边的废旧材料自制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器具,为幼儿开展民间体育游戏创造物质条件。 游戏材料是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民间体育游戏器材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简陋的,不易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怎样改进这些器材才能激发孩子们活动兴趣呢,我们从孩子们喜欢新奇的、色彩鲜艳的玩具这一特点出发,尽可能让有关的回答器具富有新意。如:“玩铁环”游戏前,我们想办法把黑不溜秋的铁圈、铁棒绕上了彩色的即时贴,一方面使铁环外观漂亮起来,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铁环生锈带给孩子一种不安全感。既安全又美观的铁环刚出现孩子们眼前,孩子们就欢呼起来:“多漂亮的铁环啊~老师,快带我们一起去玩吧。”在玩铁环的过程中,幼儿自主探索,付出了极大的努力。黄林峰、孟操、费娜几个幼儿首先学会了让铁环不停地往前滚,其他幼儿也不甘示弱,认认真真地练。慢慢地,好多幼儿都学会了,还玩出了花样。你看,铁棒一会儿套着铁环,一会儿又放开了;铁棒一会儿套在铁环的前面,一会儿又套在铁棒的后面。后来,我们还为孩子们准备了玩替换的一些辅助材料,如:灌满五彩颜料的雪碧瓶,让孩子们尝试叉着铁环在雪碧瓶之间穿梭,练习叉着铁环绕障碍跑;设置有一定宽度的平衡桥,鼓励孩子让铁环从桥上滚过去,练习平衡技能„„大家的活动兴趣一次又一次地被激发起来,他们乐此不疲地玩着,锻炼着,玩出了一个又一个新花样。 再如:孩子们喜欢的“骑竹马”游戏,我们把彩色即时贴绕在竹竿上,让竹竿变得漂亮起来,还做了非常形象的马,系在竹竿的一端作为马的头,用布条做成蓬松的马尾巴,系在竹竿的另一头。孩子们一下子就被竹马吸引住了,“老师,快让我们去骑马吧~”哎呀,葛宇浩的马怎么跑不快,罗晨阳在旁边大声喊“葛宇浩,你的马尾巴碰地上了,就跑不快了,快抬高一点。”葛宇浩照着做了,一会儿只听见他大喊:“我的马跑快了。”孟文杰高举着右手,嘴里喊着“驾驾驾”,他的马跑得真快。钱金诚一边骑马以便喊“我骑着马来到江阴步行街啦”„„看到孩子们玩得这么欢,我趁机引导幼儿一边骑马一边把孩子们熟悉的中山公园、兴国塔、江阴长江大桥融入游戏之中,让幼儿的兴趣不断持续下去。然后,随着孩子们兴趣的进一步发展,“竹马”渐渐用圈替换成“方向盘”,或者用来跳竹竿舞等,游戏的内容随着孩子们的兴趣不断变化发展。 一、 运用多种方式组织幼儿开展民间体育游戏 1、区域化的民间体育游戏活动 我们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基本动作、运动发展能力的特点,按照走跑、跳跃、钻跑、投掷、平衡等活动类型,划分为多个区域,并在每个区域有针对性的,逐步投放丰富多彩的器械、玩具。如跳跃区投放皮筋、竹竿等,让幼儿玩跳皮筋、跳竹竿等游戏;投掷区投放沙包、飞镖、飞盘等,让幼儿练习投掷的本领;平衡区投放高跷、铁环、装有五彩颜料的大雪瓶等,让幼儿练习玩“梅花桩”、“挑水桶”等游戏。我们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探索,尽可能扩大幼儿的活动空间。 这些区域的活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孩子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区活动,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活动材料。这种方式一般安排在晨间活动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另一种是老师根据孩子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带孩子们进区活动。一般在这个时候老师都会引导孩子探索有关材料的新玩法或者尝试新的活动材料,鼓励孩子们创造性地进行活动。 2、集体式的民间体育游戏活动。 有些民间体育游戏玩法、规则较为复杂,幼儿需要理解学习后才会玩。玩的时候需要比较多的孩子在一起活动,我们就组织集体式的游戏活动帮助孩子理解游戏规则,开展游戏。如游戏“城门几丈高”,孩子需要先学会儿歌: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大马,带把刀,走进城门瞧一瞧,问你吃橘子还是吃香蕉,然后每个幼儿边念边念儿歌边一个个从城门下钻过,开始游戏。于是,我们先通过形象的讲解帮助孩子学会儿歌,然后再向孩子们介绍游戏规则:“当儿歌念到最后一个字时,做城门的两个幼儿要立即套住刚入城门的幼儿,并问该幼儿爱吃橘子还是香蕉,然后根据该幼儿的回答,请他跟在相应的队伍后。”通过老师的讲解示范后,幼儿理解了游戏的玩法和规则,集体开始自如地游戏了。由于每个游戏的规则是每个幼儿遵守的,某些顽皮的幼儿为了能再次参加游戏,只能遵守游戏规则。游戏的兴趣使幼儿愉快地服从游戏规则,约束自己。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们可能还会根据需要重新制定新的游戏规则。 3、自由参与的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在孩子的一日活动中,有许多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我就把一些小型的游戏材料提供在孩子们随手可取的地方,鼓励孩子们自由开展这些运动量小、人数不限的民间体育游戏,如:一米二米三米、炒黄豆、开锁、抽陀螺等。这样,孩子们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轻松自如地玩着自己喜欢的游戏,快乐地生活着。 在开展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家长也非常积极地投入进来。他们和孩子们一起自制体育玩具进行锻炼。 在定期开展的“亲子乐园”的活动中,家长和孩子的表现真不错。你看,他们的手真巧,做出了这么多的玩具、器械,他们玩得多带劲~黄怡霏、黄怡裴和妈妈用多个易拉罐做成的“平衡桩”,可用来练习平衡;张子怡和爸爸用粗尼龙绳、彩色丝带做成的绳梯,可以联系“跨小河”,也可以在格子里练习间隔走、跳;费佳蕙和费娜的妈妈都做来了许多毽子,这样,爸爸妈妈就能和孩子比赛谁踢得个数多、谁踢得花样多;陈一君和爸爸用竹竿和易拉罐做成的小推车,成了最受幼儿喜欢的玩具„„在这样的活动中,大人们找会了童年的乐趣,孩子们玩得开心,在玩中发展了动作。 在民间体育游戏的实践活动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它是增强幼儿体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愿我们的民间游戏之花越开越美,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废旧材料 所谓废旧材料是指每个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必要的或常用的可再生的安全又卫生的废品。大多数家庭把这些废旧材料当作无用的垃圾处理掉,只有个别有环保意识的家庭,把这些废旧材料当作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利用。 其实,每一种废旧材料对幼儿来说,都具有人们意想不到的教育价值。 一、废纸类 孩子可以任意的、无目的无意识的撕它来训练自己的手部小肌肉;继而可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撕,家长或教师可用针在废纸上扎好各种物品的形状或画好各种物品的形状让幼儿撕,来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更可以让幼儿把废纸团成纸球,和家长一起踢球、抛接球、投篮等活动,训练孩子身体大小肌肉的力量和肢体的柔韧性。并于无形之中使幼儿体验到了制作的成功感,进而也培养了幼儿做事的自信心等。 二、包装盒类 可以让幼儿抱、推、拉纸盒到指定地点,训练幼儿听指令做事的能力; 把包装盒挖一个能放进幼儿脚的洞,让幼儿穿“大鞋”行走,以训练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让幼儿跨过、跳过或从纸盒上往下跳的动作,来训练幼儿的腿部大肌肉群; 让幼儿坐在较大的包装盒里,目光和家长对视,由家长推着、拉着、或抬着“车、轿子”走,通过目光对视,除了培养母子、父子之间的亲情外,还训练了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 或者,去掉包装盒的一边儿,干脆让幼儿自己开着他们的“汽车”到处跑着玩儿,训练幼儿的奔跑能力。利用较小的包装盒,让幼儿练习形状、颜色的配对、分类等练习。 三、塑料瓶类 利用瓶子进行颜色、大小、高矮、粗细分类,训练幼儿的感知; 瓶盖与瓶子的配对,训练幼儿用手拧的技能和各种感知训练; 把瓶子挖开一个缺口,贴上幼儿喜爱的小动物形象,让幼儿给小动物喂食,训练幼儿用手指捏、用手抓、用勺子舀、用筷子夹等手眼协调的精细动作、还可以教幼儿认识农作物的名称、教幼儿认识小动物的名称、进行热爱、保护小动物的情感教育; 瓶子里放入不同量的粮食,通过晃动发出声响,训练幼儿的听觉; 把瓶子里放入水,做成扁担让幼儿用双肩挑,训练幼儿行走的平衡能力、或用双手提着走,训练幼儿手臂大肌肉群的力量、或放在背篓里,训练幼儿的负重能力; 把放入水的瓶子当作“保龄球”玩,训练幼儿的手臂力量和击中的正确率; 把两个瓶子放入颜色水或农作物用一个连接嘴连接两个瓶口,让幼儿观察、比较它们的下降速度,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把瓶子盖打成孔,让幼儿用线绳穿,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和做事的耐心。 四、棍棒类 利用冰棍棒、吸管等练习各种形状的拼图,训练幼儿的观察力、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及点数能力;把吸管剪成小段,让幼儿练习用线绳穿,练习手眼协调。这样的活动设计,取材方便,幼儿重复练习的机会多。既培养了幼儿多方面能力,又减轻了幼儿家庭的经济负担;方便教师备课,家长在家可随时对幼儿进行辅导。这些废旧材料在完成它们开发幼儿智力的使命后,还可以继续回收利用,为家庭增加收入。谈舞蹈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幼儿舞蹈教育 幼儿舞蹈教育是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概括了舞蹈与音乐的紧密关系: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在幼儿舞蹈活动中,培养幼儿鲜明、生动、灵活的节奏感;培养幼儿运用动作造型以及运用动作的速度、力度变化去传情达意,领悟舞蹈的内涵,这就是舞蹈的目的。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开展舞蹈教育不仅可以 发展幼儿 的听觉能力、发展幼儿身体运动机能,还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注意力以及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 舞蹈要用听觉感知音乐的节奏和音乐的起、止,才能随音乐合拍跳舞;要用听觉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才能用舞蹈动作表达情感。音乐是用声音塑造艺术形象。通过听觉在头脑中唤起联想、想象中的形象。听觉形象不像视觉形象那么具体可见,因此,在音乐欣赏中首先要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和情绪的发展变化,联系有关音乐的生活体验,唤起联想、想象中的形象,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艺术美,进而领悟其情感内涵。听觉是接受音乐教育的“窗口”,在幼儿舞蹈音乐教育活动中应当重视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 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 舞蹈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是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在构成舞蹈的诸多要素中,动作是居于首位的,舞蹈即是以动作为重要表现手段的。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育活动,可以增强体力,促进幼儿骨骼、肌肉、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新陈代谢。幼儿经常参加有计划、有系统的舞蹈训练可以增强他们的体质,增加抵抗力,减少得病的可能。 在学习舞蹈动作的过程中,幼儿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胃肠蠕动的次数增多,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也都积极参与活动。如,在新疆舞蹈《尝葡萄》中,手腕花的动作可以促进腕关节、肘关节的灵活性以及肌肉的协调发展;踏点步、三步一抬、进退步、动脖子等动作,既可促进腿部肌肉的发展,又可促进颈部肌肉和全身的协调。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舞蹈表演需要幼儿的步态、手势、动作比日常生活要夸张一些。在表演动作时需要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让幼儿自己来选择、自己来设计、自己来表演。教师要让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表演中去,这既可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又可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可使平常比较内向、体会不到自己表现能力的幼儿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在表演舞蹈的过程中,幼儿要记住动作的顺序及动作与音乐的配合,这样在表演的同时也发展了幼儿的记忆力。 民族优秀舞蹈中有些活动需要合作完成,如,集体舞、双人舞等,这就要把个体和群体的合作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在整体活动中,每个幼儿都是团体中的重要角色。他们在坚守自己“岗位”的同时,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形成集体主义观念,并学会与同伴分享合作的喜悦。舞蹈教学中观察法的运用可以保持舞蹈动作的完整性,学习过程中可不断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舞蹈表演能力。在舞蹈教学中,激发和维持幼儿注意的动机,引导注意的方向,提高注意集中的水平,是教师的重要工作。对不同年龄的幼儿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如,用前倾、低位置、柔软的体态面对幼儿;用亲切、柔和的目光直视幼儿;用轻柔的、小幅度的、近距离的方式接触幼儿;用柔和、亲切、缓慢、清晰的语言对幼儿说话,可使年龄较小的幼儿在放松的状态下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身上。老师用充满活力的、多变的体态面对幼儿;用亲切、愉快、鼓励性的目光直视幼儿;用速度、力度变化丰富且强调语义和情感的语言对幼儿说话,这些方法特别有助于年龄较大的幼儿迅速集中注意力。 陶冶情操,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儿童情感、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是培养幼儿成才的关键。在具有教育意义的幼儿舞蹈中,幼儿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用身心去感受音乐形象,陶冶情操。幼儿园开设良好的舞蹈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幼儿学习舞蹈的过程也是对意志力的锻炼过程,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如,动作稍难时、感觉不好时或感觉有些累时,就需要幼儿克服这些困难。幼儿在克服了这些困难的同时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增强了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 我园户外活动的组织与创新 纵观农村幼儿园的户外活动,随意性强,“放羊式”现象普遍,加上设备、空间不足,幼儿人数过多等客观因素,活动开展的不够正常、活跃。因此,我们进行了专题探讨,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力求将我园户外活动的组织工作落到实处,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提供充足的材料、空间,为幼儿户外活动创造便利条件。 首先是为幼儿准备活动的大量材料。除了应购置的一些用具,如:绳子、球、橡皮筋等,我们坚持少花钱多办事,因地制宜,变废为宝的原则,开发我们山区的自然资源,利用竹子等材料亲自动手制作了大量的体育玩具。如:将粒粒橙、酸奶瓶、椰子罐用松紧带连接起来做成的拉力器;用手帕和酒瓶盖做成的降落伞;把竹子截成很多段变成竹棍,引导幼儿一物多玩:可让幼儿接力赛跑,也可做骑马动作,幼儿间相互合作玩出了“开火车”“放烟火”“跳方格”等许多游戏。用竹片做成竹圈,孩子们玩“套圈”、“滚圈”“跳圈”“钻圈”等游戏可带尽了,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在这个活动中都能得到很大的发展。竹子还可做成竹梯可让幼儿练习钻、爬能力,还有竹轿、竹竿、竹马,可让幼儿练习连续跳及绕物跑的能力,竹筒做成的高跷可锻炼幼儿身体平衡、手脚协调的能力。用山上的藤条编织成一条条粗绳,让幼儿玩“跳藤绳”的游戏,用稻草编织成的草龙可让幼儿玩“舞龙的游戏”。 其次是想尽办法扩大户外活动空间。利用走廊、阳台、操场、草坪轮流安排活动。如:在走廊上画上各种各样的格子,让幼儿自由地、三五成群地玩跳格子游戏;在通道边上画上各种几何图形相互交叉的曲线,让幼儿沿着每一种图形找方向。 二、集体活动和自由活动相结合,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 我们每天上午7:20至8:15,午间11:20至11:50,下午3:30至4:10这段时间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有集体的有分散的。这样,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玩的形式、玩的内容,在教师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教育内容所提供的相应材料、半成品玩具中,获得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享受活动的乐趣,达到调动幼儿的活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同时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相应的集体活动和自由活动。如大、中班想象、思维、运动能力较强,可组织他们多参加一些活动量大的集体活动,为他们提供一个更能发挥和创造力的自由活动空间,而小班幼儿的想象、思维的能力较弱,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活动兴趣很容易转移,就需要教师耐心示范,着重组织小型分散活动,也让其适当自由活动。 三、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交替进行。 户外活动一般以体育游戏为主,但不忽略其他游戏的穿插进行,如智力游戏、娱乐游戏、音乐游戏、民间游戏等。小班幼儿各方面素质不如中大班幼儿,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有一定局限性,可适当开展音乐游戏。如放一段“鸟飞”律动曲,幼儿就会很自然地翩翩起舞;放一曲“进行曲”,幼儿就会雄纠纠、气昂昂地学解放军走路。这种配乐游戏活动,孩子是很喜欢的。在民间游戏中,体育游戏又占优势,玩这类游戏大多在户外,而且有一定的运动量,能活跃幼儿的身心,增进幼儿体质,提高幼儿运动兴趣、能力,较适应中、大班幼儿参加。如“跳皮筋”“玩竹马”,有跳跃奔跑活动,可增强幼儿各部分的运动;“跳房子”、“弹球”等游戏,可发展幼儿手、脚动作灵活协调能力;“踩高跷”训练幼儿平衡能力;“老鹰捉小鸡”等游戏能训练幼儿听力、反应的速度及表演能力。再者可利用一种玩具达到多样玩法的效果,变一种游戏为多种游戏。比如把绳子两头连接起来拉成长方形后,可把它作车厢来开火车,当作独木桥在中间走,当作小沟来跨跳;摆成圆形玩跳圈游戏。多种玩法交替进行,幼儿百玩不厌,既提高了玩具的使用,又培养了幼儿的创造能力。 四、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教师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场地及材料,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体现一物多玩的方式。例如圈可以有多种玩法,“滚圈、钻圈、跳圈、转圈”等多种玩法。又例如竹梯也有多种玩法,竖起可以让幼儿轮流爬梯、 也可以双手着梯倒退爬行、又可双脚并拢进行跳、间隔跳、单脚行进跳和间隔跳。另外在竹梯下垫上气垫或废轮胎、提高竹梯增加难度、锻炼幼儿的意识、培养幼儿勇敢的品质。幼儿在游戏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引导和帮助幼儿,先让幼儿自由游戏,去发现、探索游戏的多种玩法、教师可在幼儿游戏玩中适当加以引导,最后与孩子们一起总结游戏的新玩法、多种玩法、体现一物多玩,让孩子们获得成功的经验。提高游戏的兴趣。 五、幼儿民间体育游戏的玩法: 舞龙—— 目标: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动作的灵活性。 准备:用草编织成的草席。 玩法:游戏中选一幼儿当“龙头”,一幼儿为“龙尾”,其余幼儿一个接着一个地拉住前一位幼儿的后衣摆,接在“龙头”后面做“龙身”,听音乐“龙头”带着“龙身”和“龙尾”左右移动,盘旋。注意“龙身‘不要脱节。 斗鸡—— 目标:培养幼儿毅力,提高单脚战立的能力。 准备:选择一快平坦的场地或草地。 玩法:两人一组左(右)单脚站立,腿抬起,用手握住腿踝关节,游戏开始,双方用膝互撞或用躲、闪等动作,使对方失去平衡。 包袱、剪子和锤子—— 目标:发展幼儿弹跳的能力。 准备:平坦场地一块。 玩法:幼儿两人或三人一组,面对面战立,游戏开始,同时用力向上跳,落地时两脚可任意成三种姿势:(1)脚并拢表示“锤子”(2)两脚左右开立表示“包袱”(3)两脚前后开立表示“剪子”。注意:包袱胜锤子,锤子胜剪子,剪子胜包袱。 跳竹竿—— 目标:培养幼儿跳跃及敏捷躲闪能力。 准备:长竹竿双数。 玩法:幼儿三人一组,两人分别抓住竹竿两头有节奏的敲打地面,一幼儿在中间敏捷的跳跃、躲闪。注意脚不能被竹竿夹到。 抬竹轿—— 目标:培养幼儿相互间合作游戏的乐趣。 准备:用竹子做成的竹轿若干。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一前一后双肩抬轿,协调的向前走和跑,竹轿上可抬一些动物玩具或幼儿。 踩高跷—— 目标:发展幼儿平衡能力,培养勇敢自信的品质。 准备:竹制高跷或木制高跷。 玩法:幼儿双脚踩在高跷上,保持身体平衡,眼睛看前面,双脚协调的向前走,注意走时双脚不要分得太开,容易摔交。 玩竹马—— 目标:通过一物多玩,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 准备:用竹子做成的大小竹马 玩法:小竹马排放成一排,幼儿可进行行进跳,大竹马排放成一排可让幼儿匍匐爬行。把大竹马竖起放一排,幼儿可练习绕过障碍物跑等。 打“李逵”—— 目标:培养幼儿手部控制力量的能力。 准备:民间玩具“李逵”。 玩法:幼儿先用鞭子缠绕“李逵”,接着放在地上用力把鞭子抽出,“李逵”会马上旋转起来,看到旋转速度减慢的时候,立刻用鞭子抽打,使之加快。在抽打中正确掌握力度,同时注意不能抽打到别人身上。 玩蒲扇—— 目标:发展幼儿手腕方向控制能力,手、脑灵活性。 准备:蒲扇、塑料袋。 玩法:幼儿先把塑料袋吹扎成“球”,然后自由玩蒲扇和“球”可以用蒲扇扇“球”,蒲扇托“球”,蒲扇拍“球”还可进行蒲扇排球的游戏。 走大鞋—— 目标:发展幼儿平衡能力及互相协作的精神。 准备:用竹子或木版和宽牛筋自制的“大鞋”可让两至三个幼儿一起玩。 玩法:两至三人一组,把脚穿进大鞋,幼儿必需在同一时间出同一只脚(左脚或右脚)保持身体平衡,一起努力协调地向前走。任何幼儿摔下来必需重新穿鞋,继续前进 幼儿蜡笔水粉画教学实践研究 [ 摘要 ] 本文对 幼儿蜡笔水粉画 的教学内容、指导方法、评价方式等进行了思考与研究,在扬弃传统的“以技巧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幼儿蜡笔水粉画的教学应以“自由创造为主,技能训练为辅”。 [ 关键词 ] 幼儿蜡笔水粉画;教学;自由创造 一、引言 当前美术教育有两种模式:一是重技巧训练,一是重创造性。前者一般以教师示范、幼儿模仿为主,即:出示范画、讲解示范、幼儿临摹、教师评价,以幼儿的作品像不像为评价。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难以因材施教,无法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这样画出来的作品往往是成人思想翻版,缺乏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后者则舍去教师指导的环节,完全让幼儿自由创作。不像前种模式那样给予示范讲解、评价。这种教学模式,孩子无所适从,画得好的不知道自己好在那里,不会画的对绘画惧而怕之,久而久之,势必阻碍孩子的创造热情。 笔者在幼儿蜡笔水粉画教学中进行了教学研究和实践,对两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秉承“自由创造为主,技能训练为辅”的教育理念,即美术教育应是“美”与“术”两个方面的教育,提出应将技能练习与审美创造相结合,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动机,提高他们的表现技能。基本做法是: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多种绘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大胆使用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绘画技能,培养其绘画创新能力和创造意识。 二、教学实验设计 ( 一 ) 蜡笔水粉画的概念界定 所谓蜡笔水粉画,是先用记号笔构画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的轮廓,再用蜡笔涂色,最后用水粉涂上底色的一种作画方式,其基本要素是:线条、形状、构图和色彩。 ( 二 ) 教学基本思想 在教学中采用以“幼儿自由创造为主,技能训练为辅”的方法,关键是两个主体的定位,即以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调动发挥他们对绘画活动的主动性、创造性;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在鼓励幼儿自由创造的同时渗透技能训练,使幼儿能灵活运用绘画四要素,将自己的创意大胆清楚地表达出来。 ( 三 ) 教学基本原则 教学中应把握以下六个原则: 1 (审美性。把握幼儿审美特点,引导他们捕捉生活中事物的特性,激起审美热情,形成美的意象,使对美的追求成为幼儿绘画活动的内在动力,并贯穿于观察、欣赏、创作的多个环节。 2 (融合性。任何一种绘画元素的应用、技能的训练都必须与创造绘画形象联系起来。在绘画过程融合自由创造与技能训练,即在技法上有训练,在内容上有创造,并将幼儿要学习的技能技巧转化为孩子的需要,使技能为幼儿更好地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愿望服务。 3 (积极性。把幼儿作为绘画活动的主体,引起和保持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和主动的态度,使他们热忱投入绘画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喜爱绘画活动,乐于从事绘画活动。 4 (发展性。幼儿绘画能力是有规律地由低到高呈阶段性发展的,必须按照幼儿美术发展的规律实施美术教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到对幼儿的当前水平和经过努力后可到达的水平胸中有数,并采用新的方法和内容,使幼儿在不断尝试、探索之中提高自身的美术能力和素质。 5 (创造性。保证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引导、启发、鼓励幼儿创造新异的作品,勇于探索和尝试,能合理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6 (差异性。幼儿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不同,绘画能力是不一样的,要考虑到个体差异性,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的潜能都能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 ( 四 ) 教学对象及时间确定 选取本园两个平行班 ( 中班 ) 作为实验对象,其中一班为实验班,二班为对比班。两班分班时均作等化处理,即两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及其家长的文化层次、家境状况相当。时间: 2003 年 9 月至 2005 年 7 月,即幼儿自中班至大班近两年的学习时间为教学实施阶段。 三、教学实验 ( 一 )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为适应“幼儿白由创造为主,技能训练为辅”的教学模式,所选用的教学内容必须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即内容要具有开放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灵活性和顺序性:并根据幼儿不同阶段的特点,选取他们能够接受的绘厕技能,将技能技巧融人他们所要表现的绘画作品中。各个阶段的内容选择如下: 中班第一学期:内容以动物为主。如:猫头鹰、翠鸟、公鸡、狗、狮、虎等,这些内容是孩子喜闻乐见的,他们对动物有着天然的感情,在绘画中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技能训练上,学习在 8 开的纸上嘶一个动物,让幼儿能大胆运用画笔,将形象真实地表现出来。在涂色方法上学习渐变法,感知色彩的丰富表现性,知道冷暖色调,会用色块表现自己的心情,在学习用蜡笔涂底色的基础上,初步学习用水粉色刷底色。 中班第二学期:更多地采用画大画的形式。如:一组六人合作画一张 1 开纸的画,在绘画内容上着重表现幼儿较熟悉的物体,如大轮船、蜗牛的一家、可爱的鸡、小鸟飞起来了、美丽的热气球、海底世界等。绘画技能上继续练习大胆运笔能力,能将画线拉得很长,超越视线的限制,在 1 开纸上能自如表现大的、小的物体,体会重叠、遮挡、远近、大小等表现手法,能根据作品的主色调选用和谐的底色,掌握水粉色的运用,感知水粉色的排水性,能合理调配水粉色的浓度和色度,并能互相合作,互相学习。 大班第一学期:绘画内容以命题形式出现,注重幼儿表现自身对生活的感受。在表现手法上强调综合能力的运用,在刷水粉底色时能运用多种色彩,但又要保持画面效果,能独立完成一幅成功的作品。 大班第二学期:在绘画形式上采取画故事、画连环画等方式。表现手法的选取更多考虑了与表现内容的吻合,以增强其绘画能力。 ( 二 ) 改进指导方式 1 (范画方面。 实验中的范画,对它出示的先后顺序、形式、内容等进行了重新的诠释,让它在绘画教学中成为激发幼儿兴趣的动力,成为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表现手法的载体。具体有以下三种示范方法: 一是局部示范法,即在教授新的表现技法时,教师着重进行示范,如中班时教幼儿涂色,着重传授色彩的渐变涂法,幼儿通过看范例、听讲解,很快就掌握了各种不同的表现技法;二是欣赏示范法,指教师出示范画的目的在于让幼儿感受作品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别具匠心的审美创造,从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启迪,学会用优化组合观念去分析所见所闻,进而选掸、创造出具有自我个性的美术作品;三是幼儿自我示范法,即引导幼儿观看同伴的作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想像,创造出具有自我个性的作品。 2 (具体指导方面。 一是善用指导语。在绘画《热闹》时(笔者的指导语为:“小朋友,看到过热闹的场面吗 ? 你看到的热用是怎么样的 ? 有些谁 ? 他们在干什么 ? 在他们的旁边又有什么 ? 这些东西都是怎样的 ? ”以引导幼儿根据主题进行联想。二是帮助幼儿建立求新、求变的创作思路。在内容的选择上让幼儿充分表现自我的内容,表现方法上则鼓励孩子采用多种形式,以表现自我,突出其个性。三是善于用幼儿看待事物的方式去解释画面。幼儿对许多图象的解释与他们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应经常观察、学习幼儿的造型,善于依幼儿的思维方式去解释画面,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与幼儿交流。 ( 三 ) 优化评价方式 1 (依据“新、稚、真、满”的标准进行评价。“新”指构思新颖、想像奇特;“稚”指童真稚趣;“真”指作品能最大限度地表达作者的真实想法;“满”指画面丰满、色彩丰满,对色彩的大胆运用以及对线条的大胆勾勒。 2 (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一是在过程中评价,即注重评价幼儿参与的状态和思维及创作过程;二是幼儿完成作品后评价,通过教师的指导评价,达到“学习他人的长处(使自己得到不断提高”的目的;三是让幼儿自我评价。教师在倾听和肯定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些建议。 四、结论 四个学期的实践,实验班幼儿能大胆参与绘画活动,画面内容丰富、风格各异,富有创造性,作品极具幼儿个性特色,绘画语言丰富,技巧娴熟,能将自己的意图真实地表现出来,很多作品无论从线条、构图、色彩上讲都是非常成功的,而对照班幼儿的作品则要逊色一些。实验班的幼儿观察力、想像力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也有所增强。每次教师一提出绘画主题(幼儿都能很快确定自己的绘画内容,而且能恰当地表达出来。每次作业后,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都非常满意。蜡笔水粉画实验还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每次一个主题画好后,幼儿总是非常积极地向同伴、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在表达时语言非常丰富。可见,以“自由创造为主,技能训练为辅”的蜡笔水粉画教学方式是切实可行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金晓梅(教师对幼儿创造性发展的影响(幼儿教育, 1997(9) : 4 2 (王晓瑞(美术审美教育与幼儿审美能力发展实验研究——探索(实践?发展(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4 : 421 3 (屠美如(幼儿美术中创造潜力的发掘与教育(早期教育, 1993(9) : 9
/
本文档为【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的体育活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