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耗散结构理论视觉下的体育教学设计

耗散结构理论视觉下的体育教学设计

2017-10-07 18页 doc 45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905

暂无简介

举报
耗散结构理论视觉下的体育教学设计耗散结构理论视觉下的体育教学设计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NanjingInstituteofPhysicalEducation ?学校体育学 耗散结构理论视觉下的体育教学设计 周生旺,谢旭东,孙庆祝,刘红建,孙久喜 摘要: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及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封闭与开放性,线性与非线性, 确定与不确定等方面对传统与耗散结构理论指导的 体育教学设计进行了比较,所得启示:1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打破平衡态,实现开放性;2 多种教学方式和组织手段相结合,建立非线性机制;3 体育教师由程序意识...
耗散结构理论视觉下的体育教学设计
耗散结构理论视觉下的体育教学设计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NanjingInstituteofPhysicalEducation ?学校体育学 耗散结构理论视觉下的体育教学设计 周生旺,谢旭东,孙庆祝,刘红建,孙久喜 摘要: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及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封闭与开放性,线性与非线性, 确定与不确定等方面对传统与耗散结构理论指导的 体育教学设计进行了比较,所得启示:1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打破平衡态,实现开放性;2 多种教学方式和组织手段相结合,建立非线性机制;3 体育教师由程序意识转向策略意识,实现弹性教学设计;为体育教学提供一种新的视角:突 破传统的体育教学设计的思维范式,追求新的,动态的, 非线性的耗散结构理论指导下的体育教学设计模式. 关键词:耗散结构;体育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909(2009)O1—0105—05 DissipativeStructureTheoryandtheDesignofPhysicalEducationundertheNewReformofCurriculum ZHOUSheng—Wang,XIEXu—Dong.SUNQing—Zhu.LIUHong—Jian,SUNJiu—Xi’ (1.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N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jing210046,China;2.ZhaozhuangInstitute,Zhaozhuang277160China) Abstract:Basedonthetheoryofdissipativestructure,andtheabsorptionofexistingl~sealchresults,Inaclosedandtheopening,thelinearandnonlinear. determineanduncertaininaspectsofthedissipativestructuretheoryguidancewithtraditionalPEteachingdesignarediscussedoGetrevelation:1.Information technologyandcurriculumintegration,breaktheequilibriumstate,openimplementation.2.Variousteachingmethodandmeansoforganizationofmutualcom- bination,establishnonlinearmechanism,3.PEteachersawarenessofconsciousnesstostrategyawarenessprograms.Achieveflexibilityininstructionaldesign, provideanewperspectiveforPhysicalEducation,Breakthetraditionalspotsteachingdesignparadigm,pursuitthenew,dynamicandnon—lineartheoryof dissipativestructuresinphysicaleducationundertheguidanceofdesignpatterns. Keywords:ThetheoryofDissipativestructure;physicaleducationteaching;teachingdesign 刖罱 教学设计是从教育技术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系统 方法,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各种学习资源及整个学习过程进 行优化处理,促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教学设计是 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 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教学问题,确定教学 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 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体育教学设计是为体育教学活动制 定蓝图的过程,它规定了教学的方向和大致进程,是师生教学 活动的依据….教学活动的每一步骤,每个环节都将受到教学 设计方案的约束和控制.所以,学校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 时一定要审慎思考,全面规划,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 性.然而一直以来,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设计过分追求稳定 性,注重程序化,依赖外在推动力,割裂了体育教学系统与外界 之间的关系,抹杀了体育教学中”人”的主体性.传统体育教学 设计具有封闭性,因果线性,确定性及静态性等特征,它忽视了 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学生的创造性,使教学成为呆板,死气沉沉 的件加工厂.只有运用耗散结构方法论思想重新审视和 建构我们的体育教学设计,才能使体育教学回归到鲜活有机, 充满生命活力的状态. 1耗散结构理论及形成条件 1.1耗散结构理论 普利高津等人对此进行了多年研究后指出:一个远离平衡 态的开放系统,当外界条件变化到一个特定的临界值时,系统 内部的某个参量发生涨落,而导致系统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 变,那么该系统就会由原来的混沌无序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 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并且这种结构状态只有在系统与环境不 断交换物质和能量时,才能得以维持,这样的系统结构就叫做 耗散结构.耗散结构是一个宏观有序的动态结构.耗散结 构具有动态性,有序性,宏观性等特点.本文将从耗散结构理 论的视角下对体育教学设计系统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得到一些 新的启示,使其成为体育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为新世纪的体 育课程改革贡献绵薄之力. 1.2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 1.2.1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是耗散结构形成的基本条件 贝纳德流表明,?T=0是平衡态,0<?T<?Tc是近平 收稿日期:2008—10—14修回日期:2008—12—30 作者简介周生旺(1984一),男,山东泰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体 育管理. 作者单位:1.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46;2.枣庄学院,枣庄277160. 衄JournalofNSIVo1.23No.120092009年第23卷第1期 衡态,流体运动和平衡态在定性性质上没有区别,不可能出现 高级有序的耗散结构;只有当?TATc,即离开平衡态足够 远时,系统才能够出现非平衡相变,形成有活性的耗散结构. 远离平衡态代表性质不同的大约束,是产生耗散结构的外部条 件.换句话说只有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才能形成秩序;只有 远离平衡态,才能形成动态特征. 1.2.2系统的开放性是耗散结构产生的先决条件 ds=dis+d.s dS 图1开放系统的熵变化 式中表明,系统的总熵变等于熵产生与熵交换之和. 耗散结构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减熵增序的过程,必须满足 的条件:ds<0. 热力学断言,熵产生dis必定是非负数,即dis至0. 如果系统不开放,即系统与环境没有熵流,即des=0. 则:ds=dis0 此时系统没有发生减熵过程,因而不可能产生耗散结构. 并且开放系统在外界吸收的是负熵,如果数量太小,即ldes l<dis,不足以抵消系统内部熵的产生dis,系统不会发生自 组织;只有正确的开放,并且开放程度足够大,即熵交换des为 负熵并且满足关系ldesl>dis,使得:ds=dis+des<0时, 系统才能发生自组织,或者从无组织演化到有组织,或者从低 序的组织演化到高序的组织. 1.2.3系统内部不同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机制是耗散结构产 生的内在基础 耗散结构是一种空间有序结构,这种结构只有在构成系统 所有要素之间都存在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才成.只 有非线性体系才可能演化成为有序的耗散结构系统,换句话说 就是系统内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自组织力,而随着环境他组 织力的增大把系统推向原理平衡态,使系统内在的非线性因素 逐渐释放出来,被逐渐放大到系统就能够按照耗散结构的模式 自行把巨量的微观组分组织起来.非线性机制是指事物要素 之间以立体网络形式相互作用的机制.系统内存在的由非线 性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相互效应,分岔效应和临界效应是系统存 在和进化的重要条件,它决定了系统发展的方式,速度与方向. (如图2) 内在机制线性区_..……一_l__l_…_-—非线性区 /\I 运动机制平衡态………+近平衡态_--_--…---_--+远离平衡态 IIl 结构模式平衡结构_--…_--+近平衡结构…………耗散结构 ll 有序级别短程关联(微观有序)长程关联(宏观有序) 图2热力学系统演化行为的基本要点 1.2.4涨落导致有序 涨落是耗散结构出现的触发器,但涨落具有不确定性,随 机生灭,或大或小.一切真实的系统都存在涨落,系统通过涨 落去触发旧结构的稳定,探寻新结构,系统在分叉点上靠涨落 实现对称破缺选择,建立新的结构.在平衡态附近,涨落表现 为对系统的扰动,是有序性的破坏者.然而,当系统处于远离 平衡态时,涨落就显示出非常积极的作用,它是系统有序性的 建设者,仅仅有内在的非线性因素,没有涨落,系统仍然不能最 终形成耗散结构.有序的耗散结构是靠巨涨落实现对称破缺 而确定的,耗散结构是稳定下来的巨涨落,是涌现出来的宏观 整体有序结构,即大量微观组分协同动作的相干态.(如图3) 功能空时结构 涨落(随时的) 图3通过涨落的有序 2传统与耗散:两种体育教学设计模式的比较 Reigeluth认为传统的教学设计遵循的是工业时代大规模 批量生产的思维模式,而传统的体育教学设计沿袭了这种模 式.该模式过多地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学生大 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传统的体育教学设计模式视教 学设计过程是线性,封闭的,强调教学过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 性.而耗散结构理论是非线性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 产生与发展,打破了建立在牛顿范式基础上的决定论的幻想. 耗散结构理论指导的体育教学设计是指一种非线性,开放,不 可控的体育教学设计模式J. 2.1封闭与开放性体育教学设计的比较 封闭的系统是指与其环境完全隔离,完全独立的系统,它 们是静态的,可预见的,最终都趋向于平衡,静止和不活跃的状 态.传统的体育教学设计模式由四个基本要素组成:体育教学 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在封闭式系统 观的指导下,体育教学设计着眼于对体育教学各组成部分的控 制,着重点在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即学生体育知识,技术, 技能的掌握).体育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已成为预先确定的一 套活动的执行程序,体育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则成为寻求达成 预设目标的合理有效的方法,而体育教学过程则是对体育教学 设计常规性的重复操作.这种传统的,机械的,封闭的教学设 计模式过多的追求自身系统的完整性及整体性,而严重忽略了 体育教学系统内部之间以及与外部的关系,这种封闭性使得体 育教学设计系统成为静态的,孤立的,最终导致其与外界环境 分离,并趋于平衡,静态的状态.这与格思塔夫森所指出的”应 将教学系统设计过程视为一个开放的而非封闭的系统”相背 离. 系统开放性是指系统本身与系统周围的环境有物质的变 换,能量的交换,信息的交换.由于有这些交换,所以是开放 的J.耗散结构理论是强调系统开放性的,开放性能使系统组 分之间以及系统本身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并能不断地向更好 的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因此这种理论与传统体育教学设计 即匝瞳啊耗散结构理论视觉下的体育教学设计JournalofNSlVo1.23No.12009皿 系统形成对立.耗散结构理论指导的体育教学设计重视系统 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体育教学目标,内容,策略,评价 等之间不孤立的,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 依赖的,系统内部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其他要素也会跟着变化. 同时,体育教学设计系统与外部环境存在着更为弹性的交流, 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弹性的教学系统设计模 型能够迅速有效地适应非预期的或未预知的偶然性,也就是 说,能够充分考虑其应用情境中各方因素的影响.开放性的体 育教学设计模式能够快速的与周围环境进行互相学习与吸收 先进的教学理念,技术和技能,能够使学生主体接受更多的体 育信息,从而有利于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根据耗散结构理 论,产生耗散结构的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开放系统之 所以能够形成耗散结构,主要是因为开放系统能够与外界进行 熵的交换.系统开放是耗散结构得以形成,维持和发展的首要 条件.系统只有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引入负熵流,才能 抵消自身的熵的增加,才有可能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变.教 学活动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保证教学系统是一个开放系 统.耗散结构理论是强调系统开放性的,开放性能使系统组分 之间以及系统本身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并能不断地向更好的 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因此这种理论与传统体育教学设计系 统形成对立.耗散结构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与外部环境存在着 更为弹性的交流,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弹性的 教学设计模型能够迅速有效地适应非预期的或未预知的偶然 性,也就是说,能够充分考虑其应用情境中各方因素的影响. 开放性的体育教学设计能够快速的与周围环境进行互相学习 与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技术和技能,能够使学生主体接受更 多的体育信息,从而有利于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体育教学设 计中的教学过程开放是指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思 维空间,给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学环境, 从而拓宽信息的输入渠道,增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互,降低自 身的熵值. 2.2线性与非线性体育教学设计的比较 传统的体育教学设计是严格地按照运动技能的固有要素 特征和运动技能形成的一般性规律进行教与学的程序设计. 从形式上看,传统体育教学设计程序精确细致,严谨缜密,从目 标到策略再到评价,一环扣一环,给人一种自上而下,系统的美 感,教学内容则由简单到复杂,遵循了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 术,技能的规律.但是从本质上看,这种体育教学设计却是设 计者”一厢情愿”的作品.设计者对体育教学目标及内容的选 择,多数情况下是凭个人判断和.一旦目标和内容确定以 后,设计者就要针对每个目标设计学习活动和策略,并针对目 标做出相应的体育评价.序列化的传统体育教学设计理论不 仅对一项学习活动应该包含些什么未能加以任何的指导,而且 也没有指明选择学习活动的具体方法,此外还忽视了体育教学 过程的动态性,复杂性及不确定性,难以处理体育教学过程中 随时可能出现的,难以预期的教学问题.所以,传统的体育教 学设计似乎更是将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内容,策略及评价 叠加的过程,这种具有简单叠加特征的设计过程恰好构成了系 统学线性系统的基本判据.由此看来,传统的体育教学设计本 质上是一个线性的系统. 如果体育教学过程处于稳定,静态,非激荡的环境中,传统 体育教学设计是能够发挥作用的,但是现实复杂多变的体育教 学环境却使这种假设成为理想.莱什,波洛克和赖格卢思早就 意识到了这一点:”教学系统设计的过程与其说是一个线性过 程,远不如说应是一个螺旋性的,系统的过程.”与传统体育教 学设计的线性特征相比,耗散结构理论指导的体育教学设计则 更为接近于实际,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因此,耗散结构理论指 导的体育教学设计过程必然是与实际相吻合的,是以一种动态 的,不断回归的思路来设计体育教学目标,内容,策略以及评价 等,从而及时地把握,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环境.由此可见,非 线性的体育教学设计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不仅能够适应系统外 部的情境变化,而且也能够顺应系统本身的动态发展. 2.3确定与不确定性体育教学设计的比较 在以牛顿为代表的确定性科学观的影响下,传统的体育教 学设计以体育教学结果的必然性,确定性作为体育教学过程推 进的根本基石,以工厂车间式的教学模式来取得教学系统的常 规运转.传统体育教学设计关注有序性和确定性,认为偶然性 和不确定性是教学过程中起干扰作用的因素,因此要尽量控制 在最小范围,以保证教学不出岔子,顺利完成讲授的任务.从 而使体育教学过程变得有”章”有”序”,有”条”有”理”,教学 活动四平八稳,而容不得任何”节外生枝”,追求教学结果与教 学目标的完全吻合,于是许多”目标明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的优秀体育课就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设计下产生出来.这种体 育教学设计主要关注教师如何教,却不涉及学生如何学,整个 教学设计学生都是被动接受,学生的主体作用消失.师生,学 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得不到体现,因为它常常是体育教学中偶然 性和不确定性的来源.传统体育教学设计是封闭的,有序的, 稳定的,却无法使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和主体能动性涌现出来, 因为”一个严格的决定论的宇宙是一个只有有序性的宇宙,在 那里没有变化,没有革新,没有创造”.传统体育教学设计对确 定性教学目标的追求直接导致了它的静态性.因为传统体育 教学过程只不过是教案的演练过程,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会允许 出现涌现涨落现象,肯定不会有新生资源生成,也不会出现创 新.简单思维把体育教学当作是一个技能与知识迁移的过程, 而忽视了教学的艺术性和教师在教学中反思的特点.整个体 育教学设计都是以”教”为主,从没考虑过学生”学”的问题,导 致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体育教师根据教案进行讲授,学生义不容 辞的掌握,整个过程都在固定范围内涨落涌现,不会超出体育 教学设计的范围,从而达到传统体育教学设计的可控性特征. 耗散结构理论对传统的体育预测理论提出了质疑,传统的 体育教学设计的预测控制,样本类推,因果相关和外在随机理 论都是理想的描述,不是学生体育学习真实情况的表现,因此, 如果简单地根据体育教学发展的趋势推测未来和做出长期的 ,预测是不可靠的. 体育教学设计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充满了涨 落,从体育教师到体育教学内容再到学生,每个体育教学设计 系统的组成因素都是非线性的,复杂的子系统.依据耗散结 构理论涨落观点,系统被视为可通过限制活动范围的参数而进 行限定,但不是可以简单预测的.这意味着一个大的原因可能 只产生一个小的结果,而一个小的原因可能会有一个大的结 果,相似的原因不见得有相似的结果.如学生在学习体育技术 时,由于受环境因素,教师因素,自身因素等方面影响,不见得 衄JournalofNSIVo1.23No.120092009年第23卷第1期 每个学生都能在一定时间内学会同样的技术动作;即使学会同 样的动作,也不见得所学的动作能够做到整齐划一.学生的个 性,学习技术的能力以及周围环境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技 术动作的学习.而涨落导致最终完全不同的结果,也成为耗散 结构理论指导下的体育教学设计模式不可控制性的理论支撑. 3耗散结构理论:对新时期体育教学设计的启示 耗散结构下的体育教学设计与外部环境存在着更为弹性 的交流,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耗散结构理论指导的 体育教学设计过程必然是与实际相吻合的,是以一种动态的, 不断回归的思路来设计体育教学目标,内容,策略以及评价等, 从而及时地把握,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环境.它关注体育教学 活动是复杂的网络互动过程,注重的是内部非线性机制的提 升.新时期的体育教学设计既要关注体育教学过程的偶然性, 在设计时给学生的参与和教学中的创新留下充分的空间,同时 要求教师在关注不确定性的同时,又能组合这种不确定性,重 建教学设计的逻辑结构,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更高的确定性. 3.1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打破平衡态,实现开放性 我国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提出:”大力 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 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时下的教育信息化和 新课程改革中已经成为许多学者,专家研究的专题之一. 一 方面,积极扩大资金来源,逐步改善体育教学设施优化 体育教学的物质环境,确保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在原有 基础设施的基础之上,建立多媒体教育设施,以及摄影机,等一 些先进的高技术设施,美化体育教学环境.另一方面,利用先 进的信息技术改革和发展教育自然也成为世界各国的一项重 大举措.网络教育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和实现资源共享的基本 特点,由此带来了共享教育资源,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速 度,促进教育改革,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实现以学习者为主体的 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等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教学已成 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计算机网络或 其他数学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实现体育教学的可视 化,信息化. 由于信息技术介入教学因素之中,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 流联系更加广泛,信息技术下教学过程首先是课堂讲解示范, 学生练习,纠正错误,辅导,这些是上课时间内师生共同完成 的.其次,课后学生还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具自主 性和能动性的接收来自网络中的有关课程内容的知识,包括来 自任课教师的网络信息,学校的专业课程信息及专业网址等, 而且这些信息内容非常丰富,这样通过网络建立课后与教师的 固定的联系,对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可以反复观看影像分析,细 节和难点解答,从而形成了网络技术下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 保证了内外界信息的流动,实现系统内部正熵的降低,维持非 平衡态. 3.2多种教学方式和组织手段相结合.建立非线性机制 在教与学的组织上要充分利用分组教学提高学生合作探 究,共同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活动(练习)内容的设计上还要 有拓展性,要结合学生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促进终身 发展.(如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随机进入式教学等).如 足球脚内侧踢球的踢固定球练习可以是踢定位球,可以是定点 射门,可以是两人或多人的原地传接球.运动技能学习要求的 设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体现层次性即在设计中要目标分 层,以促进不同学生都有发展.如足球脚内侧踢球有些同学可 以只掌握踢固定球技术,有些则可以掌握跑动中脚内侧踢球技 术.同时教学环节的组织设计要有一定的情景性,这种情景一 方面可以是提高学习兴趣的,是创造外在氛围的,另一方面可 以是问题情景,为教与学做铺垫的.因此这种情景性不仅有利 于学生激发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还是尝试各种新教学模 式.例如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在体育教学中的运 用.首先,自主学习需要探究和发展;其次,探究学习也离不开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最后,合作学习也需要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习.总之,三种学习方式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本着 充分发挥三种学习方式的优势,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寻求一 种最佳的学习方式搭配,则可把三种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用 (图4三种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图)来表示. 图4三种学习方式关系图 由传统的线性关系发展为(如图5)当中的非线性关系. 同时在同一技术难度层次上,练习方法要有多样性.教学手段 和组织形式上的多样化达到教师与学生的非线性关系,实现两 者的良性互动.非线性关系的建立要求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是 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从简单到复杂,从体育教师的单向指导 学生问的交流到教师的多向指导组间的交流,并伴有学生对老 师的反馈.比如(图5)足球课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安排: 圈咖?耗散结构理论视觉下的体育教学设计JournalofNSlVo1.23No.12009衄 ???? 图5足球课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3.3体育教师由程序意识转向策略意识,实现弹性教学设计 体育教学设计为了追求更高的确定性,这就要求体育教师 由程序意识转向策略意识.程序意识是简化思维的产物,讲究 的是规范化,程式化,机械化,呆板化,策略意识是复杂思维对 付不确定性的法宝.程序意识是封闭的,确定的,它能很好的 适应确定不变的教学环境和状态,保证任务按照预定目标执 行,但却不利于对待复杂教学环境中的偶然性,动态性和生成 性.而策略意识则有利于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设计中考虑 到体育教学目标和情境的固有复杂性,同时它内部又包含一些 确定性的,不太长的程序序列,它使教学既有一定的组织性和 方向性,又使我们可以根据体育教学中的偶然性,生成性对教 学方案做出及时的修改和重建.因此,”策略应该优于程序”. 它超越并整合了程序,它既没有使体育教学设计排斥程序性走 向无序和混沌的极端,也不会使体育教学设计囿于程序性而在 偶然性和不确定性面前束手无策.”我们可以在我们的策略内 部应用一些不长的程序化的序列,但是对于任何被实行于一个 不稳定和不确定的环境中的行动使用策略是必不可免的….” 同时,要求教师从一个技术性教案设计者转化为一个反思 性教学设计者,充分考虑体育教师的复杂性,并对教师的能力 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首先,它要求教师课前的初始设计是促使 体育教学生成而不是避免体育教学生成的设计.它是弹性的 而不是刚性的,可调整的而不是预定的.它虽有细节的考虑, 但更为关注整个教学设计的框架结构和问题的开放性.其次, 它不仅要求体育教师在初始设计时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和多 样性,更要求教师具有在体育教学中准确判断学生的能力和对 学生生成资源的敏感性,并根据这些资源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 设计或二度设计,实现弹性教学设计. 4小结 耗散结构理论作为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理论,其相关原理 对各个领域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影响.体育教学设计是对体育 教学系统的优化设计,是一个具有高度创造性,动态性的过程. 体育教学本质上需要我们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设计的思维范 式,追求新的,动态的,非线性的耗散结构理论指导下的体育教 学设计模式.通过传统与耗散结构理论指导下的体育教学设 计比较,为体育教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维视角.随着复杂性 研究的不断深入,利用系统科学方法论解决当前问题显得至关 重要.利用耗散结构解决体育领域中的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 理论上的研究,更是一个具有实践意义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焦敬伟.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与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 报,2003,27(6):86—88. [2]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8— 40. [3]苗东升.系统科学大学讲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298—310. [4]钟志贤.传统教学设计范型批判[J].电化教育研究,2007,(2):5 — 1O. [5]刘红建,孙庆祝.混沌视觉下的体育教学设计[J].体育学刊, 2008,(11):33—35. [6]李士勇等编着.非线性科学与复杂性科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 业大学出版社,2006:33—34. [7]邵桂华.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的突变性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 学报,2006,21(3):235—237. [8]邵桂华.耗散结构与体育教学系统的自组织[J].西安体育学院 学报,2007,24(1):105—109. [9]谢伟,易旦.新行为主义视域下的教学探究——斯金纳的程序教 学[J].当代教育论坛,2005,(3):15—2O. [1O]岳欣云.复杂思维视野下的课堂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 2006,(8):67—73.
/
本文档为【耗散结构理论视觉下的体育教学设计】,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