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

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

2017-11-10 4页 doc 16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5397

暂无简介

举报
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 评价桂林市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现状,巩固无脊灰成果。方法 分析全市AFP监测报告数据。结果 2009年桂林市报告AFP30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2.1/10万,经自治区AFP专家诊断小组按照病毒学分类标准诊断分析,剔除非AFP病例3例,非脊灰AFP病例27例。AFP病例报告后48h内调查率100%,合格双份便采集率92.6%,粪便标本7d内送达率100%,随访表75d内送达率96.3%。结论 桂林市AFP监测系统敏感性较高,报告及时率及粪便标本送达率较高,但粪便标本采...
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
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 评价桂林市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现状,巩固无脊灰成果。 分析全市AFP监测报告数据。结果 2009年桂林市报告AFP30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2.1/10万,经自治区AFP专家诊断小组按照病毒学分类标准诊断分析,剔除非AFP病例3例,非脊灰AFP病例27例。AFP病例报告后48h内调查率100%,合格双份便采集率92.6%,粪便标本7d内送达率100%,随访75d内送达率96.3%。结论 桂林市AFP监测系统敏感性较高,报告及时率及粪便标本送达率较高,但粪便标本采集率应当提高。 桂林市自1993年AFP监测系统建立以来,各级卫生医疗机构严格按卫生部的要求搜索、报告AFP病例,疾控中心及时调查AFP个案,并每旬到哨点医院开展主动监测,经医疗机构及疾控中心的共同努力,全市AFP监测系统一直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自开展监测以来未发现本土及输入性脊灰病例;为防止野病毒病例的输入和疫苗衍生病毒及其循环的发生,继续保持监测系统高度的敏感性,夯实常规免疫及加强免疫,并结合实际开展查漏补种,及时消除免疫空白人群,仍然是维持无脊灰的主要措施。现就2009年桂林市AFP报告监测运转情况进行分析。 1 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市区及12个县各级卫生医疗机构报告AFP病例数,市区、各县疾控中心AFP病例个案调查及随访结果;自治区AFP病例专家诊断小组诊断结果 1.2 分析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有关数据采用SPP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2 结果 2.1全市AFP病例就诊及报告情况 2009年桂林市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共报告30例,其中AFP病例27例,非AFP病例3例,经自治区AFP专家诊断小组按照病毒学分类标准诊断,排除脊灰AFP病例27例,无脊灰野病毒病例,也无临床符合脊灰病例。全市,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2.1/10万,市区及11个县都有病例报告,占总报告单位的92.3%,其中报告1例的县3个,占23.1%,报告2例的县5个,占38.5%,报告2例以上的县4个占30.8%。 2.1.1 病例就诊 病例大多麻痹1d内就诊,占37.0%,其次依次为1、2,、3~7d和7d以上 2.1.2 就诊后报告情况 按病例就诊后报告统计,各医疗单位分别在1d内报告为多,占40.7%,其次依次为1d、7d以上和3~7d,分别占25.9%、18.5%、14.8%。 2.1.3 首诊医疗机构报告情况 麻痹后首次到市、县级两级医疗机构就诊的病例最多,为18例(占66.7%);报告病例也最多,分别为12例(44.4%)、13例(48.1%),其次是到村级和乡级医疗机构就诊的病例,占33.3%,但乡村两级报告的病例很低,为2例(7.4%),尤其是村级报告的病例更低;个别县疾控中心监测也存在漏洞,乡、村两级漏报的病例,在县级医疗机构就诊时,由于监测人员的责任心或人员的变动等原因而未搜索到漏报的病例,病例到市级医疗机构就诊时才被报告。 2.2 监测指标完成情况 全市AFP报告发病率为2.1/10万,报告发病率>1/10万的县(市)有12个,占应报告单位的92.3%,市区及11个县均达到卫生部AFP病例报告要求。未报告AFP病例的县,15岁以下的儿童数,1?10万;病例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率100%,合格双份便采集率96.3%,粪便标本7d内送达率100%,随访表75天内送达率96.3%(表1)。 2.3 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2.3.1 年龄与性别分布 27例病例中,年龄最小4月龄,最大9岁,其中<1岁病例3例,占11.1%;1~5岁18例,占66.7%,>5岁病例6例,占22.2%,男性病例14例,女性病例13例 ;男女性别比1.07:1。 2.3.2 病例季节分布 全年,,,,月均有病例,7~8月病例较多,共报告8例,占总报告病例的29.6%,其次病例较多的是3月、5月、10月,均报告3例,占11.1%,6月、12月各2例,占7.4% 2.3.3 免疫史 27例AFP病例中,免疫1~2次的2例,占7.4%,全程免疫的22例,占81.5%。免疫史不详的2例,占7.4%,零剂次免疫的1例,占3.7%(表2)。 2.4 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 2009年共报告AFP病例27例,除龙胜外,其余11个县及市区报告发病率都达到了1/10万的标准。2007-2010年,AFP病例报告数逐年上升,报告发病率?1/10万的县也逐年上升,未报告AFP的县及报告发病率?1/10万的县则逐年下降(表3)。 2.5 主动监测及旬报表报告情况 全年监测哨点医院病例46432人,共搜索到21例AFP病例,占总报告病例的77.8%。 各县每旬及时上报AFP主动搜索旬报表,及时上报率98.7% 3 讨论 200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区(WPRO)证实无脊灰[1],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开展AFP病例监测是消灭脊灰的重要组成部分[2], 桂林市自AFP监测系统建立以来,通过采取临床医生、稳定监测队伍、医疗与疾控部门坚持每旬到哨点医院的门诊及住院部进行双重监测、每年开展中期及年终AFP漏报检查评比等措施,AFP监测系统敏感性较高 ,2009年AFP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的要求。但该市AFP监测仍存在薄弱环节:?个别县AFP监测流于形式[3],临床医生漏报的AFP病例,县级CDC及医疗机构监测人员监测时均未搜索到漏报病例。病例到市级医疗机构就诊时才被报告。?少数县由于监测人员不稳定,工作交接衔接不到位,培训跟不上等,AFP监测相关知识出现断层,影响AFP监测质量。?乡、村两级临床医生AFP知识匮乏,两级首诊病例报告率极低。?少数AFP病例合格便采集困难,乡级病例在乡、村两级就诊时未报告,辗转到市、县两级就诊时,已超过合格便采集时间。?个别AFP监测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AFP调查个案填写存在逻辑错误,病例还未出现麻痹就报告以及唯一就诊单位是市级医疗机构、报告单位却是乡级等情况。 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必须稳定AFP监测队伍,培训责任心强、业务硬的高素质AFP监测人员及临床医生,才能提高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4],提高AFP监测质量。同时,维持高免疫屏障、保持常规免疫和加强免疫的高接种率,才能有效防止脊灰野病毒的输入和疫苗衍生病毒及其循环的发生,更好的维持无脊灰成果[5]。 4 参考文献 [1]李黎,温宁,夏伟,等. 中国2006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J].中国 [2]张荣珍,杨俊峰,王晓军,等. 中国2000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J]中国免疫,2001,7(6):315—318. [3]王绍良,蒋证刚,符剑,等. 浙江省2003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进展[J].中国计划免疫,2005,11(6):442—444. [4] 刘尧,刘桂芳,宋立志,等. 山东省2003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5,11(6):448—449. [5]赵建海. 青海省2003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工作评价[J].中国计划免疫,2005,11(6):455 —456.
/
本文档为【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