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振动力量训练对排球运动员肩、肘关节肌力变化影响实验研究

2017-10-30 49页 doc 87KB 47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4457

暂无简介

举报
振动力量训练对排球运动员肩、肘关节肌力变化影响实验研究振动力量训练对排球运动员肩、肘关节肌力变化影响实验研究 振动力量训练对排球运动员肩、肘关节肌力变化影响实 验研究 首都体育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振动力量训练对排球运动员肩、肘关节肌力变化影响的实验研 究 姓名:徐勇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 指导教师:尹军 20100501 摘 要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实验等研究方法,以首都体育学院07 级排球专业二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8 周的力量训练实验,探索振动力量训 练对排球运动员肩、肘关节肌力效果的影响,以及振动力量训练对提高排...
振动力量训练对排球运动员肩、肘关节肌力变化影响实验研究
振动力量训练对排球运动员肩、肘关节肌力变化影响实验研究 振动力量训练对排球运动员肩、肘关节肌力变化影响实 验研究 首都体育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振动力量训练对排球运动员肩、肘关节肌力变化影响的实验研 究 姓名:徐勇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 指导教师:尹军 20100501 摘 要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实验等研究方法,以首都体育学院07 级排球专业二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8 周的力量训练实验,探索振动力量训 练对排球运动员肩、肘关节肌力效果的影响,以及振动力量训练对提高排球运动 员挥臂扣球能力的优化训练,以期为排球运动项目挥臂扣球的力量训练提供 参考,为今后排球专项训练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本文通过运用等速向心力量测试仪和三维录像解析技术,分别对运动员的肩 肘关节力量、肩肘关节扣球时的速度以及最大球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发现: 1(振动力量训练对提高肩肘关节肌肉力量具有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对肩关 节伸肌、肘关节屈肌的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效果比较显著。 2(经过八周的振动力量训练后,在肩、肘关节肌肉的测试中,快速力量效 果好于最大力量。 3(前四周的振动训练对肩、肘关节的最大力量效果较显著,后四周的振动 训练对快速力量效果明显好于最大力量效果。 4(振动刺激训练对提高肩、肘关节扣球瞬间最大速度,最大球速有较好的 效果。 关键词:振动力量训练;排球运动员;肩关节;肘关节;肌力 I Abstract In this study,we used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 experimental, took the 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 athlet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rough 8 weeks training we try to find the effects of the vibration strength training for volleyball athletes’shoulder joint and elbow joint , and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vibration strength training for improving the capability of arm swing and propose the Optimizing training programs.Those are in order to provided reference to volleyball’s arm swing Strength training,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Volleyball specialized training. In this article We used the ISOMED2000 Isokinetic equipment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iel sports video analysis system separately carried out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athletes shoulder and elbow joint power 、the speed when shoulder and elbow smash and the imum speed of the bal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 1.Vibration Strength training have remarkable effects on improving the power of the shoulder and elbow joint. Especially have the significantly consequent on shoulder joint extension and elbow joint flexion in imum force and speed power. 2.After 8 weeks training,in the experiment of the shoulder and elbow joint power , the speed Force is more effectively improved than the imum force. 3.After the first 4 weeks training,the imum power of the Shoulder and elbow joint is more effectively improved.But after the latter 4 weeks,the speed force is more effectively improved than the imum power. 4.Vibration strength trai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instant speed of the shoulder and elbow joint and the imum ball speed when spike. Key words:vibration strength training; volleyball athletes; shoulder joint ; elbow joint; muscle strength II 首都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论文所用方法、手段及数据、材料真实可靠,研究工 作是 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无任何剽窃他人成果行为。除了文中特别加以 标注 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 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 人完 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首都体育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请在以下相应方框内打“?”): 1、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振动力量训练对排球运动员肩、肘关节肌力变化影响的 实验研究 1 前言 扣球是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排球运动中攻击性最强的一项技术,实行 每球得分制后,排球比赛中扣球的比重急剧增加,约占65%左右。扣球的速度、角度、 高度等对进攻的效果都很重要影响,但挥臂扣球速度是各要素的关键。因此如何加快 挥臂速度,使得扣球更加合理,成为了当今排球界研究的重点。许多专家指出加快挥 臂速度是以良好的力量为基础的。 一般来说肌肉力量可以按力量素质的类型划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 力3 种。 最大力量是指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抵抗无法克服的阻力过程中所表现的最高 力量值。它取决于传入肌肉的神经冲动的强度和频率,以及肌肉收缩的协调能力和关 节角度的变化[2] 。排球运动员一般采用“强度法”发展最大力量,即采用大重量、多 组数、少次数的方法。负荷强度为80%一100%、组数为4 一6 组、重复次数为1 一 8 次、动作速度中等、间歇为3 min 左右的训练方法。 快速力量是指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发挥肌肉力量的能力,由起动力、爆发力、制 动力组成。对于排球运动员来说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是爆发力,也是排球运动员主要发 展的力量。快速力量是由肌肉力量和肌肉收缩速度两个因素决定的一种特殊的力量素 质,具有二者的综合特征。所以发展快速力量既要提高肌肉收缩速度,又需要提高最 【】 大力量 3 。目前发展快速力量负荷结构有两种:第一种负荷强度为 30%一 50%、组 数为4 一6 组、重复次数为6 一12 次、动作速度为最快速度、间歇为1 一2 min 。第 二种负荷强度为70%一85 %、组数为3 一6 组、重复次数为5 一6 次、动作速度尽 【】 可能快、间歇为3 min 4 。 2.文献综述 2.1 排球力量训练研究综述 排球的力量训练现已成为各国强队重要的训练内容,纵观国内外的文献,关于排 球力量训练的资料比较多,主要从练习的部位,练习负荷、方法、手段,练习的原则, 以及从学科角度对力量训练进行了研究。 1 现代排球比赛中,最主要的进攻方式就是大力扣杀,高水平排球运动员 平均每年 要完成40000 次的扣球动作。通常认为扣球能力是排球运动的“核心”和“灵魂”, 快速力量和最大力量是扣球能力的基础,而肩带和上肢爆发力是扣球能力的重要保 障。有部分学者对排球运动员力量的获得做了研究:盖洋等 2003 的研究表明,男子 排球青年运动员与优秀运动员的主要差别是在力量素质上,特别是上肢肩带肌群最大 力量和快速力量。最大力量是快速力量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快速力量的能力, 而爆发力作为快速力量重要的构成之一,对于排球运动员来说是最重要的力量素质之 [2] 一 。在平时训练中怎样提高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呢,万江等认为发展排球 运动员肌肉的最大力量取决于3 种因素:(1)与动作有关的肌肉群的收缩合力,它可 以通过逐步增强阻力的训练提高主动肌的收缩力;(2 )主动肌、对抗肌的协调能力, 它可以通过速度性力量和爆发力的专门练习得到改善;(3 )参加动作肌肉所附着的骨 【】 5 杠杆的机械率 。黄辅周等认为影响运动员速度力量的主要因素是力量和速度,但发 展力量比发展速度快且有效得多。并认为,上肢速度力量的训练应以轻器械为主,如 【】 投掷小石块、持小杠铃片做扣球模仿挥臂等 6 。Craig J 等认为,快速爆发运动能力 的发展对扣球很有必要,有力的爆发性扣球可通过增加肌力和缩短运动时间得到增强 【】 7 。 排球运动员力量训练具体的方法手段并不一致,但力量训练模式都比较相似。 一般认为排球运动员最大力量训练采用的负荷量为本人最大力量 70%―90%或最大力 量,重复次数相对较少,每周练习两到三次,[] 而快速力量以轻器械为主,重复 次数不宜过多。[] 蒋炳宪、孙长良等在进行以不同强度超等长跳深和负重进行组 合训练时发现,运动员各肌群力量指标水平普遍提高,尤其收缩时间、肌肉力量、速 [14.15] 度力量指数显著提高 。舒为平通过对照试验,发现沙滩排球训练能显著提高排球 [16] 运动员的体能水平,运动员的心率、血乳酸、尿素等生理生化指标也有明显变化 。 路静对女排采用沙袋重量为0.25kg 、男排为 0.5kg 和0.75kg,每周训练3 次,为期 8 周的前臂负重法进行训练后,显示采用前臂负重法可以改善排球运动员击 球时躯干 [11] 角、肘角和手臂角,并可以有效提高腕关节的速度 。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步出现一些学者从生物力学方面进行的对排球扣球力 量训练研究的论文。此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速摄影机,测力平台和肌电图技 术手段在体育科研中的运用日益广泛,有关从生物力学和技术方面进行的对排球扣球 力量训练的研究也愈来愈多。 万京一(2004 )对我国甲A 女排主攻手空中击球挥臂动作分析时指出:我国甲 A 女排选手最大球速平均仅为20.57 m/s ,与世界优秀运动员28 m/s 的速度有一定的 差距。认为这与肩、肘、腕速度变化不大,传递速度不成倍数增加有很大关系的。所 以,在训练时要提高挥臂速度,减少挥臂击球用时,特别是加快挥臂后半时小臂的挥 动速度的训练,以增加肩、肘、指掌各环节的动量传递和积累的效果[3] 。砂本秀羲、 朽堀申二、邢红林等对世界优秀运动员扣球技术动作分析时认为:人体在空中挥臂击 2 球发力主要是依靠身体本身力量,要增加球速就要通过加大髋角位移、腰腹的爆发性 发力,提高运动员手臂小肌肉群的爆发力,强化挥臂时小臂加速前摆训练,增加肩、 [17.18] 肘、指掌各环节的动量传递和积累的效果,提高挥臂速度、减少挥臂时间。 。 陈 晓光利用研究我国部分优秀运动员扣球时高速摄像时指出:部分运动员挥臂还没有到 [19] 最大速度就已经完成扣球动作,有的运动员最大的挥臂速度之后一段时间才扣球 。 黄汉升、李毅钧等认为:在挥臂初期手臂肘关节的弯曲能缩短半径,增加大臂转动的 角速度,进行扣球力量训练时也要注意这一点。并采用三维高速摄像方法对中国、古 巴、波兰、加拿大等国家男排优秀选手前排扣球、后排扣球、扣快球动作进行了研究, [20.21] 对扣球高度、速度、力量训练进行了专门研究 。路静等指出肘关节在180 度时其 固定性最好,有利于击球瞬间腕关节的动量向球的传递。并指出找到击球瞬 间合适的 手臂角是提高球速的一个重要因素。她运用前臂负重法改善了击球时手臂角 偏大(由 [22] 19 度降为16 度)的缺陷,给排球挥臂扣球的力量训练提出了例证 。 2.2 振动力量训练研究文献综述 肌肉力量训练通常采用等张、等长、等速、超等长、电刺激训练等方法 增长运动 员力量。但是这几种训练方法有的不能使肌肉力量得到充分的发展,有的不 利于动作 速度的提高,有的训练费用昂贵,有的动作速度、强度较难掌控,有的效果消退快, 造成了训练的种种不便。在这种大环境下,再加上现代竞技运动的快速发展,促使人 们不断寻求新的力量训练理论和方法,由此振动训练(Vibration Training )也就应 运而生了。 振动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力量训练方法,它有显著地特点和优势,它能够以相对 较小的附加负荷有效的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快速力量,而且对人体的平衡能力、骨 骼密度、柔韧能力及血液的激素水平等产生正面影响。正因为它的显著效果,所以引 起了广泛的关注,有很多国内外专家学者认为掌握振动力量训练原理与方法,将对当 今的力量训练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把排球力量训练与振动力量训练联系起来 的文献资料比较少见,不过有部分国内外学者把其他专项的力量训练与振动力量训练 进行了结合: Johnston 是世界上最早对振动刺激进行研究的生理学家,早在 1907 年就研究发 现对肌肉和肌腱进行局部振动刺激可以增强肌肉收缩力量。后来,大量学者在此基础 上深入研究,提炼出了振动力量训练方法和理论。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如下几方面: 振动力量训练原理研究现状 .1 张力性振动反射理论 振动力量训练基本原理是基于Eklund 提出来的张力性振动反射。张力性振动反 3 射 TVR 是一种由外源性振动刺激引起的神经系统的调节反射,通过振动刺激激活肌 肉本体感受器,再经过单突触和多突触的神经反馈调节引起不随意收缩的肌肉收缩, [23] 从而导致肌肉力量发生变化 。 .2 弹簧振动理论 我国学者王兴泽等人提出的弹簧振动理论指出,人体具有弹性组织,它对于振动 [24] 的反应可以视为一个多质点的弹簧系统 。所以多数情况下,在低频时,正因为人体 像一个弹簧系统,所以振动对人体产生的各种生理效应与振动在弹簧系统中的传递以 及弹簧系统的形变反应相近。 振动力量训练生理学基础研究现状 训练水平低的肌肉,只有60%的肌纤维参加活动,而训练水平良好的运动员可以 达到90%。即使是最优秀的举重运动员,在其肌肉随意收缩过程中,也不可能动员所 有的运动单位参加运动。振动刺激作为一种外加的刺激,能刺激肌肉的本体感受器, 特别是刺激初级肌梭传入纤维末梢的兴奋性。振动刺激低频α波从远至近在 肌肉中传 导,激活了大量肌梭传入纤维的兴奋性。在肌肉主动收缩的前提下,附加振动刺激能 使潜在的运动单位进一步激活,从而动员更多甚至全部运动单位参加活动,增大了肌 肉的力量。 由于振动刺激导致神经发放冲动频率和强度增大、皮肤感觉传入冲动以及耳前庭 感受器和神经中枢机制综合因素的影响,在运动过程中首先活化高阈值的II型纤维, [25] 从而增加肌肉的爆发力 。 振动力量训练实验研究现状 .1对振动力量训练设计的研究现状 通过研究一系列文献资料发现,人们对振动刺激训练的作用机制研究时间不长, 对适宜的振动刺激存在一些分歧。现将部分国内外的振动刺激训练实验设计总结如 下:每组练习次数多集中在8-12次;组数多集中在4-6组,也有超过10组的;间歇时 间一般在2-3min之间;频率多在15-40Hz之间;振幅多在2-3mm ;周期一般4-12周; 训练频率为每周2-3次;练习负荷多数集中在60%-90%RM;样本含量一般在10个左右, [26] 极个别的超过60人 。 表1 振动力量训练常用的训练结构 姓名 负荷% 次数 组数 周数 训练频率 次/周 振频 Hz 间歇(min ) Webre 80 8 4 5 2 25 3 M.Roelants 60-80 3 24 3 10-25 3 Insuin 80-100 6 3 3 44 3-5 4 Torvinen 4 16 3-5 25-40 胡贤豪 70-90 1-3 12 8 1-3 10-25 3 许以诚 70 15 6 12 3 15-25 2.5-3 王兴泽 70-100 12 8 3 10-30 2 (根据Insuin 、王兴泽等人提供资料绘制) 振动刺激训练的作用机制研究中分歧,最主要又集中在振频上。多数研 究认为低 频振动刺激更加适合于提高肌肉力量,他们把振动力量训练频率多集中于 50Hz 以下, [27] 并提出振动频率以50Hz为界分为低频和高频两种 。 Bong 通过实验证实,高频振动波 超过50Hz 本身能够导致神经元传导 冲动过程 [28] [29] 产生衰减 。Salmelfin 认为高频振动能引起主动肌和对抗肌的相互抑制 。 Romaigue 、彭春政发现附加高频振动刺激易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以及神经系 [30] 统不同步性和随意性 ,容易产生抑制性保护。Matyas 报道,给偏瘫病人的肌腱附 加50 Hz 的振动刺激时,发现肌肉出现随意收缩现象,并发现当振动频率超过50 Hz 时,肌肉力量开始衰减,超过100 Hz 时,衰减情况更加明显。Bernard 利用肌电图质 谱分析发现在高频振动 特别是超过 100 Hz 时 刺激下,神经传导的同步性降低甚至出 现随意传播现象[31]。赵常学认为25 赫兹的振动频率,与肌肉固有频率最接近,更容 易形成共振,对肌肉的刺激更大更适宜。但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 Eklund 发现 机械振动刺激在 10,200 赫兹的范围内会使肌腹、肌腱产生收缩性反应。台北体育 学院相子元指出,高频振动刺激,可以激发大量的运动单位参与活动,使神经肌肉系 [32] 统快速适应,进而增强肌肉快速力量,认为这或许更加适合于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 不过一般认为在低频范围内,随着振动刺激频率的增加,肌肉力量增长的效果就越明 显。 .2 应用上的研究现状 正面效应研究现状 Johnston (1907)发现对肌肉和肌腱进行局部振动刺激能引起肌肉收缩力量的增 长。Lssurin对肱二头肌振动刺激的实验:发现优秀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和平均力量分别 提高了10.4,和10.2,,业余运动员提高了7.9 ,和10.7,[34]。Bosco等研究表明对排球 运动员一侧肌肉采用频率为26 Hz ,振幅10 mm的振动训练能显著提高运动员肌肉力 [35] [36] 量和爆发力 ;Armstrong发现,手握力在40Hz 的附加振动刺激下增加了52 , ,腕 屈肌肉张力也相应增加。李沐阳对脑卒中轻瘫患者腕、肘、肩进行振动刺激, 持续时 间为45s,振幅3mm,频率为80Hz,共4 组,每周进行3 次振动刺激。结果显示腕部伸 肌肌群的肌力较实验前显著提高了19.4%,屈肌肌群的肌力在实验后也提高了16.4%, 实验后肘屈、肘伸肌力的较实验前提高了18.5% 和16.7%[37]。 上海体科所许以诚等利用振动力量训练发展女子手球运动员的手臂力量,每周3 5 次,每次6组,每组练习15次,经过12周训练,运动员投球的出手速度提高了10.11%, [39] 射门动作的速度耐力提高了7.11%, 训练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 0.05) 。 上海体育 学院彭春政(2002)对10名田径专业学生进行了半蹲杠铃振动实验,对比实验后发现, [28] 全身振动刺激能有效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和爆发力 。王兴泽对运动员采用10~30 2 Hz ,加速度为15~20 m/s ,振幅为2~6 mm,每周3次,每次12组,共8周的深蹲起立后 发现,在下肢肌力矩的增长方面,振动力量训练比传统组提高16%~20%[24]。当然还 有部分学者进行过更加详细的研究:史仍飞对大鼠采用25Hz ,振幅为3mm,每次 15min,每天2次,每周6天,共8周振动训练发现,大鼠游泳成绩和最大 抓力均显著高 于提高(p 0.05 )。并证实振动训练刺激可能通过激活卫星细胞的增殖、肌细胞机械 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肌纤维选择性肥大、提高骨骼肌细胞代谢酶CK活性等途径提 [43] 高肌肉的运动能力 。 负面影响的研究现状 【42】 也有文献报道振动训练的负面效应,Rittweger 等 究显示负重振动训练引起最 大吸氧量减少50%,纵跳能力急剧下降等。有部分学者指出,长期暴露在振动刺激下 的人,如电钻、伐木工人身体有时会出现异常,这些异常包括感知能力下降、恐高症、 下腰痛和视觉振颤,这是典型的振动疾病。Mesteretal 认为人体的一些重要器官的共 振频率为 5-20HZ,人体在接受这个频率段的振动刺激时,会通过吸收振动刺激,从 而对一些重要器官造成损害。 .3 对刺激部位的研究 通常振动力量训练分为两种,局部(直接)和全身(间接)振动训练法。通常将 针对身体中部以上或身体某一部位的振动训练视为局部振动训练。它是将振动器放于 接受刺激的肌腹或者肌腱上,针对肢体的某一部分进行等张力量训练。全身(间接) 振动刺激训练法则是将振动器放于训练肌群的远端,借助于身体的传导,到达训练的 肌群。 .4 对振动刺激即时效应和结构性效应的研究 有专家从振动力量训练效应角度展开了研究,他们依据振动力量训练的时间不 同,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接受一次或一组振动力量训练后所产生的效应,也就是即 时效应。目的是探究振动刺激对肌肉爆发力的暂时性促进的规律,一般不采用负重训 练,它可以在竞赛是采用。另一类是关于经过几周或更长时间振动训练后所产生的效 应的研究,即结构性效应或积累效应也叫长期效应,一般采用负重训练,可以在运动 训练时采用。 6 3.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3.1 研究对象 将 10 名平均年龄为20.70?1.16 岁,平均身高为182.6?12.30 厘米,平均体重 为77.7 ?13.47 公斤的首都体育学院体育运动系07 级排球专业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 I 组为在常规力量训练的基础上附加振动刺激,II 组为常规力量训练组。 表2 排球运动员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岁) 身高(cm ) 体重 kg 运动等级 位置 李玉婕 女 20 177 72 二级 二传 董正雅 女 19 187 82 一级 副攻 姚 尧 女 20 179 68 二级 主攻 薄 钰 女 21 162 63 二级 二传 郝姗姗 女 20 162 60 二级 二传 胡 波 男 22 195 70 二级 副攻 王 侃 男 21 193 90 二级 二传 张 龙 男 21 191 102 二级 副攻 常雪刚 男 23 188 80 二级 二传 丁士杰 男 20 192 80 二级 二传 3.2 实验设计 我们在实验条件的控制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使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运动员条件基本 相同,对运动员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打的位置、身体状况、训练年限、运动 级别、精神状况、伤病史、实验前的肌力等等做了调查,做了严格控制。在实验和测 试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实验对象精神状况的变化,并通过鼓励等方式,使实验对象的 精神状态接近最佳。与此同时,我们为了本次实验配备专门的实验指导员, 全程指导 训练,使运动员动作到位。 Mesteretal 等认为人体的一些重要器官的共振频率为5-20HZ,人体在接受这个频 率段的振动刺激时,会通过吸收而不断削弱振动刺激的强度,人体在接受这个频率段 的振动刺激时往往会对一些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当振动刺激的频率超过24 赫兹时, 振动刺激对人体重要器官的损害就会明显下降。Bong 、Salmelfin 通过实验证实,高 频振动波本身能够导致神经元传导冲动的过程产生衰减、并可以引起主动肌和对抗肌 的相互抑制[51]。Romaigue 发现附加高频振动刺激易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神经 系统不同步性和随意性。Bernard 、彭春政等发现在高频振动 特别是超过 100 Hz 时 7 [31] 刺激下,神经传导的同步性降低甚至出现随意传播现象 。 同时国内外的振动刺激训练实验设计总结起来有这样一些数据给我们实验提供 参考:每组练习次数多集中在8-12次;组数多集中在4-6组;间歇时间一般在2-3min 之间;频率多在15-40hz之间; 周期一般4-12周;训练频率为每周2-3次;练习负荷多 数集中在30%-90%RM 。综合上述原因、专家的建议并结合青少年力量训练的特殊性、 运动员安全因素等实际情况,建立了实验训练模型。 前四周对运动员采用的振动频率为30HZ,后四周的振动频率为35HZ 。四周测 一次运动员的力量,根据所测力量调整负荷。因为随着运动员的肌力增长,肌肉都需 要一定强度的刺激才能使肌肉肌力连续增长。研究文献表明:采用动静结合的综合性 肌肉力量训练法,身体所产生的应答反应比只采用一种单一的肌肉工作方式要明显的 多。所以为了保证运动员的训练效果达到最佳,本次试验选择了动静结合的练习方法。 练习形式包括:拉橡皮、负重屈肘、后拉杠铃、卧推、直臂挥沙袋、静力撑等。训练 中对运动员进行肌力和技术测试,测试分三个阶段进行:实验前一周使用肌力测试仪, 测试两组研究对象的上肢两大关节肌力情况;用摄像和录像解析系统分析挥臂扣球的 技术情况;实验进行四周后再进行肌力测试;经过八周的实验训练后,再使用同样方 法对肌力和技术进行测试。 在肌力数据的量化评价中,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限定练习负荷不变,测定 运动员最大运动速度的“速度性”力量;另一种是限定动作速度不变,测定运动员在 此速度时的最大力值。但是前者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我们采用第二种方法,即利 用等速肌力测试设备对力量进行测试,由于等速测试速度超过300 ?/s 时,动作完成 0 0 0 有难度,而且结果也不稳定。所以本次实验采用 60 /s、180 /s、240 /s 等速测试方 法对运动员的肌力进行测试。 通常在研究中,采用峰值力矩、最大功、总功等作为肌力测试中最重要的指标。 其中峰值力矩、最大功反映的是肌肉的最大力量,总功反映的是肌肉的耐力水平。因 运动员体重的差异而造成的个体差异较大,所以很多情况下同时对以上三种指标采用 相对值,即采用相对峰力矩(以下简称相对力矩)、相对最大功、相对总功。实验前、 四周后、实验后一周内,对运动员肩关节600 0 0 0 0 /s、180 /s 和240 /s,肘关节60 /s、240 /s 进行等速肌力测试,测试指标包括以上提到的几个。实验中对运动员的肌力、技术进 行测试,并对肩肘关节速度、球速进行分析。 肌力测试方法:测试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让运动员心率每分钟达到 120 次到 130 次。对肩关节进行肌力测试时,运动员躺在测试床上,在腰部用绳带固定身体, 调整位置使手臂能在完全伸直,并可以屈肩至最小角度。让运动员体会几次动作后开 0 0 0 始正式测试,60 /s、180 /s、240 /s 的每种速度测试3 次。对肘关节进行肌力测试时, 运动员坐在测试凳上,上臂外展45 度放在托架上,肩部和上臂用绳带固定,调整位 置使前臂能完全伸直,并可以屈肘至最小角度。然后运动员用力屈伸前臂几次,体会 0 0 0 用力方式,待一切准备条件做好后,对肘关节进行等速测试,60 /s、180 /s、240 /s 8 的每种速度测试5 次。测试时要求运动员要尽力完成每一个动作,并同时给与鼓励, 使他们处于兴奋的状态。 排球技术测试:采用两台sony 小高清1080i 高速摄像机,拍摄频率为50 帧/秒, 对运动员的4 号位正面扣球的现场定点拍摄,拍摄了从起跳到挥臂击球的整个过程。 两台摄像机的主光轴相交于起跳点,摄像机A 放在起跳点的左前方,摄像机B 在起跳 点的右后方 见图5 。每名队员每人扣3 次成功球,选取出每人最好一次扣球动作作 为研究对象。扣球结束后,在摄像机主光轴相交的位置上放置三维立体框架,两台摄 像机对框架同时进行拍摄。 录像解析:运用美国Ariel 公司的APAS 运动录像解析系统对运动员的扣球时的 关节速度、球速进行解析。 3.3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国家图书馆、首都体院图书馆以及CNKI 网络资源,为 正文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法 研究对象为首都体育学院运动系排球专选班二级运动员, I 组为实验组,采用常 规力量训练和振动力量训练相组合的训练方法,即在通常采用的杠铃等器械基础上附 加振动训练。II 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力量训练法。本次实验使用的振动仪是韩国 制造的JET VIBE (ETS-900N 模式)振动力量训练台,前四周的振动频率为30HZ,后 四周的振动频率为35HZ 。训练中对运动员进行肌力和技术测试。 图1 肘关节力量训练 图2 肩关节力量训练 等速肌力测试 0 0 0 本次实验用 Biodex system2000 等速测力系统,采用 60 /s、180 /s、240 /s 三 种测试速度对运动员进行肌力测试。三次测试时间分别在2009 年3 月14 日,4 月20 日,5 月22 日下午进行。 9 图3 肘关节肌力测试 图4 肩关节肌力测试 三维录像解析法 采用两台sony 小高清1080i 高速摄像机,拍摄频率为50 帧/秒,分别于2009 年 3 月18 日、2009 年6 月3 日下午14 点,在首都体育学院排球馆排球训对07 级运动 训练专业排球方向的运动员的无人拦网和拉开传球的情况下进行 4 号位正面扣球的 现场定点拍摄,拍摄了从起跳到挥臂击球的整个过程。三维分析中A 、B 相机方向定 位见图 5 。拍摄完成之后,运用美国Ariel 公司的APAS 运动录像解析系统对运动员 的扣球时的关节速度、球速进行解析。分析时采用低通滤波数据平滑方法对获得数据 进行平滑处理,截断频率为 10 赫兹。 A 图5 A、B 摄像机位置 图6 三维录像拍摄B 机位置 数理统计法:对训练实验指标包括运动员的峰值力矩、最大功、总功、扣球时 的肩肘腕关节速度以及球速用SPSS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为研究分析提供定量 依据。 比较分析法:对两种力量训练方法产生的肌力影响与训练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10 4 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4.1 振动力量训练对肩、肘关节峰值力矩的影响 振动力量训练对肩关节峰值力矩、相对峰值力矩的影响 力矩是一个矢量,它在物理学上指使物体转动的力乘以到转轴的距离,等于 力 F 和力臂 L 的乘积,即 M L×F 。依照国际单位制,力矩的单位是牛顿-米 (N.m ),其中L 是从转动轴到着力点。峰力矩是关节屈伸运动过程中最大力矩的 表达,反映的是肌肉的最大负荷情况,单位为牛.米(N.m)。因运动员体重的差异而 造成的个体差异较大,所以很多情况下同时结合相对峰值力矩对其进行分析。 环比增长系数是指期水平与前一时期水平之比,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速度。 环比增长系数 (本期数-上期数)/上期x 100%,本文中将1-4周环比增长系数简称为 环比1,4-8周环比增长系数简称为环比2。 定基比增长系数是指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表明这种现象在 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定基比增长系数 (末期数-初始数)/初始数x 100%, 本文中将定基比增长系数简称为定基比。 0 经过四周的实验,肩关节屈伸肌群力矩增长幅度并不是很大,但是力矩在240 /s 0 0 的测试速度下增长幅度比60 /s和180 /s测试时要大(表3)。 表3 肩关节实验前四周屈伸肌群峰值力矩变化情况一览表 (单位:N.m) 肌群 组别 测试速度 实验前 四周后 增值 环比1 0 屈肌 ? 60 /s 50.60 ?12.76 47.80? 14.13 -2.80?3.70 -5.53 0 180 /s 31.60?11.54 37.60?11.37 6.00?8.19 18.99 0 240 /s 27.80?4.86 33.40?10.66 5.60?9.07 20.14 ? 600/s 52.20 ?19.94 53.00? 12.62 0.80?8.29 1.53 0 180 /s 41.40?19.13 42.80?13.84 1.40?8.44 3.38 0 240 /s 37.40?16.42 40.00?10.22 2.60?8.23 6.95 伸肌 ? 600/s 38.80?12.55 46.60?11.48* 7.80?5.12 20.10 0 180 /s 44.40?20.88 48.00?24.61 3.60?6.27 8.11 0 240 /s 18.40?12.3 26.60?15.63 8.20?7.80 44.57 ? 600/s 45.80?22.53 58.20? 28.00* 12.40?7.06 27.07 0 180 /s 45.80?26.62 54.00?28.89 8.20?7.13 17.90 0 240 /s 31.60?19.24 40.80?21.21* 9.20?5.59 29.11 (注:同组实验前后比较,*表示P 0.05,**表示P 0.01。) 11 ?组运动员的肩关节在180?/s 和 240?/s 的测试条件下,屈肌 峰值力矩 1-4 周环比增长系数(环比1)分别达到18.99%、20.14%。?组运动员肩关节在 以上测试 条件下,屈肌峰值力矩1-4 周环比增长系数(环比1)分别达到3.38%、6.95% (表3)。 0 0 ?组运动员的肩关节在60 /s 和240 /s 的测试条件下,伸肌峰值力矩1-4 周环比 增长系数(环比1)分别达到20.10%、44.57%。?组运动员的肩关节在以上测试条件 下,伸肌峰值力矩1-4 周环比增长系数(环比1)分别达到27.07%、29.11% (表3)。 对运动员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时发现:经过四周的实验,?、?组运动员组 0 内比较肩关节在60 /s 等速测试条件下,伸肌群的峰值力矩有显著性差异(p 0.05 ), 而组间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 )(表3)。 实验后四周,两组运动员屈肌群增长幅度大于前四周的增长幅度,并且?组运动 员屈伸肌群增长幅度普遍大于?组运动员(表4)。 表4 肩关节实验后四周屈伸肌群峰值力矩变化情况一览表 (单位:N.m) 肌群 组别 测试速度 四周后 实验后 增值 环比2 0 屈肌 ? 60 /s 47.80?14.13 51.60?9.86 3.80?4.60 7.95 0 180 /s 37.60?11.37 53.00?14.01 15.40?13.93 40.96 0 240 /s 33.40?10.66 39.60?11.14 6.20?9.09 18.56 ? 600/s 53.00?12.62 54.00? 15.84 1.00?4.18 1.89 0 180 /s 42.80?13.84 50.00?22.07 7.20?10.22 16.82 0 240 /s 40.00?10.22 41.60?13.79 1.60?7.30 4.00 伸肌 ? 600/s 46.60?11.48 52.40?17.22 5.80?6.98 12.45 0 180 /s 48.00?24.61 54.60?20.05 6.60?7.02 13.75 0 240 /s 26.60?15.63 29.80?16.50 3.20?7.09 12.03 ? 600/s 58.20?28.00 62.00? 24.33 3.80?6.30 6.53 0 180 /s 54.00?28.89 57.20?30.68 3.20?3.54 5.92 0 240 /s 40.80?21.21 42.20?21.70 1.40?3.65 3.43 (注:同组实验前后比较,*表示P 0.05,**表示P 0.01。) 经过后四周实验,?组运动员的肩关节在180?/s和240?/s的测试条件下,屈肌 峰值力矩4-8周环比增长系数(环比2)分别达到40.96%、18.56%。?组运动员的肩关 节在上述测试条件下,屈肌峰值力矩4-8周环比增长系数(环比2)分别达到16.82 %、 4.00% (表4)。 0 0 经过后四周实验,?组运动员的肩关节在60 /s和240 /s的测试条件下,伸肌峰值 力矩4-8周环比增长系数(环比2)分别达到12.45 %、12.03%。?组运动员的肩关节 在上述测试条件下,伸肌峰值力矩4-8周环比增长系数(环比2)分别达到6.53%、3.43% 12 (表4)。 在以上三种测试速度条件下,?、?组运动员组内和组间比较,均不存在显著性 差异(p 0.05 )。 0 两组运动员实验前后屈伸肌群峰值力矩增长幅度都比较大,(除屈肌群在60 /s 的测试条件下)但是?组运动员增长幅度更加明显(表5)。 表5 肩关节实验前后屈伸肌群峰值力矩变化情况一览表 (单位: N.m) 肌群 组别 测试速度 实验前 实验后 增值 定基比 0 屈肌 ? 60 /s 50.60 ?12.76 51.60?9.86 1.00?3.54 1.98 0 180 /s 31.60?11.54 53.00?14.01** 21.40?7.86 67.72 0 240 /s 27.80?4.86 39.60?11.14* 11.80?8.79 42.45 ? 600/s 52.20 ?19.94 54.00?15.84 1.80?7.43 3.45 0 180 /s 41.40?19.13 50.00?22.07 8.60?7.27 20.77 0 240 /s 37.40?16.42 41.60?13.79 4.20?4.09 11.23 伸肌 ? 600/s 38.80?12.55 52.40? 17.22* 13.60?7.40 35.05 0 180 /s 44.40?20.88 54.60?20.05** 10.20?4.82 22.97 0 240 /s 18.40?12.30 29.80?16.50* 11.40?6.31 61.96 ? 600/s 45.80?22.53 62.00?24.33* 16.20?5.07 35.37 0 180 /s 45.80?26.62 57.20?30.68 11.40?7.30 24.89 0 240 /s 31.60?19.24 42.20?21.70* 10.60?4.51 33.54 (注:同组实验前后比较,*表示P 0.05,**表示P 0.01。) 经过八周的实验,?组运动员的肩关节在180?/s 和240?/s 的测试条件下,屈 肌峰值力矩分别提高了21.40 N.m 和11.80 N.m,定基比增长系数分别达到 67.72%、 42.45%。?组运动员的肩关节在上述测试条件下,屈肌峰值力矩分别 ,定基比增长系数分别为20.77%、11.23% (表5)。 ?组运动员的肩关节在600 0 /s 和240 /s 的测试条件下, 伸肌峰值力矩分别提高了 和 11.40 N.m,定基比增长系数分别达到35.05%、61.96%。?组运动员的 肩关节在上述测试条件下,伸肌峰值力矩分别提 ,定基比 增长系数分别达到35.37%、33.54% (表5)。 0 经过八周的实验,?组运动员肩关节在 180 /s 等速测试条件下,屈 伸肌群的峰 0 值力矩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 );在240 /s 等速测试条件下,屈伸 肌群的峰值 0 0 力矩都有显著性差异(p 0.05 )。?组运动员肩关节在60 /s、240 /s 等 速测试条件下, 伸肌群的峰值力矩都有显著性差异(p 0.05 )。但两组运动员组间比较,没 有显著性 差异(p 0.05 )(表5)。 13 实验前四周,两组运动员肩关节屈伸肌群相对峰值力矩变化情况基本 与肩关节屈 伸肌群峰值力矩变化情况一致(表6)。 表6 肩关节实验前四周屈伸肌群相对峰值力矩变化情况(单位: N.m/kg) 肌群 组别 测试速度 实验前 四周后 增值 环比1 0 屈肌 ? 60 /s 0.68?0.11 0.64?0.15 -0.04?0.05 -5.88 0 180 /s 0.42?0.16 0.52?0.19 0.10?0.12 23.81 0 240 /s 0.38?0.09 0.45?0.14 0.07?0.13 18.42 ? 600/s 0.65?0.18 0.67?0.11 0.02?0.10 3.08 0 180 /s 0.51?0.17 0.54?0.13* 0.03?0.10 5.88 0 240 /s 0.46?0.15 0.50?0.06* 0.04?0.12 8.70 伸肌 ? 600/s 0.52?0.13 0.63? 0.13* 0.11?0.08 21.15 0 180 /s 0.59?0.26 0.63?0.28 0.04?0.07 6.78 0 240 /s 0.24?0.14 0.36?0.21 0.12?0.11 50.00 ? 600/s 0.57?0.25 0.72?0.29 0.15?0.81 26.32 0 180 /s 0.56?0.30 0.66?0.31 0.10?0.08 17.86 0 240 /s 0.39?0.22 0.50?0.21 0.11?0.05 28.21 (注:同组实验前后比较,*表示P 0.05,**表示P 0.01。) ?组运动员的肩关节在180?/s 和 240?/s 的测试条件下,屈肌 相对峰值力矩 1-4 周环比增长系数(环比 1)分别达到23.81 %、18.42%。?组运动员的肩关节在 上述测试条件下,屈肌相对峰值力矩1-4 周环比增长系数(环比1)分别达到5.88 %、 8.70% (表6)。 ?组运动员的肩关节在600/s、180?/s 的测试条件下,伸肌相对峰值力矩增长 0 幅度比?组运动员要小。?组运动员的肩关节在 240 /s 的测试条件下,伸肌相对峰 0 值力矩1-4 周环比增长系数(环比1)为50.00 %。?组运动员的肩关节在 240 /s 的 测试条件下,伸肌相对峰值力矩1-4 周环比增长系数(环比1)为28.21% (表6)。 经过四周的实验,在相对峰值力矩的比较中,?组运动员肩关节在600/s 等速测 试条件下,伸肌群的相对峰值力矩有显著性差异(p 0.05 ),?组运动员的肩关节屈 0 肌群在180 /s、240?/s 的测试条件下有显著性差异(p 0.05 ) 表6 。 经过后四周的实验,?组运动员的肩关节屈肌相对峰值力矩在180?/s 的测试条 件下增长幅度最大,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 ) 表7 ,这个显著性差异是峰值力 矩比较中所没有的,这主要是由运动员体重的差异而造成的。 14 表7 肩关节实验后四周屈伸肌群相对峰值力矩变化情况(单位: N.m/kg) 肌群 组别 测试速度 四周后 实验后 增值 环比2 0 屈肌 ? 60 /s 0.64?0.15 0.69? 0.14 0.05?0.06 7.81 0 180 /s 0.52?0.19 0.71?0.16* 0.19?0.15 36.54 0 240 /s 0.45?0.14 0.53?0.12 0.08?0.13 17.78 ? 600/s 0.67?0.11 0.68?0.15 0.01?0.05 1.49 0 180 /s 0.54?0.13 0.61?0.21 0.07?0.12 12.96 0 240 /s 0.50?0.06 0.52?0.13 0.02?0.10 4.00 伸肌 ? 600/s 0.63?0.13 0.70?0.16 0.07?0.08 11.11 0 180 /s 0.63?0.28 0.73?0.24 0.10?0.10 15.87 0 240 /s 0.36?0.21 0.40?0.17 0.04?0.11 11.11 ? 600/s 0.72?0.29 0.77? 0.24 0.05?0.09 6.94 0 180 /s 0.66?0.31 0.70?0.34 0.04?0.05 6.06 0 240 /s 0.50?0.21 0.52?0.23 0.02?0.45 4.00 (注:同组实验前后比较,*表示P 0.05,**表示 P 0.01。) ?组运动员的肩关节在180?/s和240?/s的测试条件下,屈肌相对峰值力矩4-8 周环比增长系数(环比2)分别达到36.54 %、17.78%。?组运动员的肩关节在上述测 试条件下,屈肌相对峰值力矩4-8周环比增长系数(环比2)分别达到12.96%、4.00% (表7)。 0 ?组运动员的肩关节在180?/s和240 /s的测试条件下,伸肌相对峰值力矩4-8周 环比增长系数(环比2)分别为15.87%和11.11%。?组运动员的肩关节在上述测试条 件下,伸肌相对峰值力矩4-8周环比增长系数(环比2)分别为6.06%、4.00% (表7)。 0 经过八周的实验,两组运动员肩关节屈伸肌群相对峰值力矩在 180 /s 的测试条 件下增长较快(表8)。 表8 肩关节实验前后屈伸肌群相对峰值力矩变化情况 (单位: N.m/kg) 肌群 组别 测试速度 实验前 实验后 增值 定基比 0 屈肌 ? 60 /s 0.68?0.11 0.69?0.14 0.01?0.05 1.47 0 180 /s 0.42?0.16 0.71?0.16** 0.29?0.09 69.05 0 240 /s 0.38?0.09 0.53?0.12* 0.15?0.09 39.47 ? 600/s 0.65?0.18 0.68? 0.15 0.03?0.09 4.62 0 180 /s 0.51?0.17 0.61?0.21* 0.10?0.09 19.61 0 240 /s 0.46?0.15 0.52?0.13* 0.06?0.07 13.04 伸肌 ? 600/s 0.52?0.13 0.70?0.16** 0.18?0.09 34.62 15 0 180 /s 0.59?0.26 0.73?0.24* 0.14?0.08 23.73 0 240 /s 0.24?0.14 0.40?0.17* 0.16?0.11 66.67 ? 600/s 0.57?0.25 0.77?0.24 0.20 ?0.05 35.09 0 180 /s 0.56?0.30 0.70?0.34 0.14?0.09 25.00 0 240 /s 0.39?0.22 0.52?0.23 0.13?0.04 33.33 (注:同组实验前后比较,*表示P 0.05,**表示P 0.01。) ?组运动员的肩关节在180?/s 和240?/s 的测试条件下,屈肌相对峰值力矩分 别/kg /kg,定基比增长系数分别达到69.05%、39.47%。? 组运动员的肩关节在上述测试条件下,屈肌相对峰值力矩分别/kg 和 /kg, 定基比增长系数分别达到19.61%、13.04% (表8)。 0 ?组运动员的肩关节在180?/s 和240 /s 的测试条件下,伸肌相对峰值力矩分 别提高了0.14 N.m/kg /kg,定基比增长系数分别为23.73%和66.67%。? 组运动员的肩关节在上述测试条件下,伸肌群相对峰值力矩分别提高了0.14 N.m/kg /kg,定基比增长幅度分别为25.00%、33.33% (表8)。 经过八周的实验,?组运动员肩关节在1800/s 等速测试条件下,屈肌群的相对 0 峰值力矩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 ),在60 /s 等速测试条件下,伸肌群的相对峰值 0 0 力矩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 )。?组运动员肩关节在180 /s、240 /s 等速测试条 件下,屈肌群的相对峰值力矩都有显著性差异(p 0.05 )。两组运动员组间比较,没 有显著性差异(p 0.05 ) 表8 。 小结 综合以上数据得出,肩关节屈伸肌肌群峰值力矩定基比增长系数?组明显高于? 组,伸肌群峰值力矩定基比增长系数普遍大于屈肌群增长系数。前4周肩关节伸肌群 峰值力矩和相对峰值力矩增长幅度大于后四周,且增长幅度在快速(240?/s)测试 条件下增长幅度最大。后4周肩关节屈肌群峰值力矩和相对峰值力矩增长速度大于前 四周,且在180?/s测试条件下增长幅度最大。可能说明八周的振动刺激对于肩关节 的力量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且振动刺激对肩关节快速力量增长的效果好于最大力 量。 振动力量训练对肘关节峰值力矩、相对峰值力矩的影响 经过四周的实验,两组运动员肘关节屈伸肌群峰值力矩增长情况并不理想,并有 很大一部分数据有下降趋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将在下文中予以解释(表9)。 16 表9 肘关节实验前四周屈伸肌群峰值力矩变化情况一览表 (单位:N.m) 肌群 组别 测试速度 实验前 四周后 增值 环比1 0 屈肌 ? 60 /s 23.60?10.87 26.60? 12.60 3.00?3.08 12.71 0 240 /s 0.60?8.61 19.60?9.60 -1.00?7.78 -4.85 ? 600/s 29.40?19.80 36.20?20.41 6.80?3.70 23.13 0 240 /s 25.00?16.38 27.80?14.06 2.80?5.63 11.20 伸肌 ? 600/s 39.40?6.43 37.80? 6.53 -1.60?3.58 -4.06 0 240 /s 34.60?2.07 35.60?10.50 1.00?9.27 2.89 ? 600/s 45.20?14.92 41.80?14.86 -3.40?6.95 -7.52 0 240 /s 37.80?8.53 36.6?12.82 -1.20?10.60 -3.17 (注:同组实验前后比较,*P 0.05,**P 0.01。) ?组运动员的肘关节在60?/s 和240?/s 的测试条件下,屈肌峰值力矩1-4 周 环比增长系数(环比 1)分别为12.71%和-4.85%。?组运动员的肘关节在60?/s 上 述测试条件下,屈肌峰值力矩1-4 周环比增长系数(环比1)分别为23.13%,11.20% (表9) 后四周的实验变化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特征,肘关节屈肌群峰值力矩增 长情况较 好,伸肌群效果较差,数据基本都呈现下降趋势(表10)。 表10 肘关节实验后四周屈伸肌群峰值力矩变化情况一览表 (单位: N.m) 肌群 组别 测试速度 四周后 实验后 增值 环比2 0 屈肌 ? 60 /s 26.60?12.60 44.00?13.56** 17.40?3.85 65.41 0 240 /s 19.60?9.60 35.40?10.40** 15.80?6.14 80.61 ? 600/s 36.20?20.41 52.80?18.99* 16.60?7.02 45.86 0 240 /s 27.80?14.06 41.80?16.85* 14.00?4.42 50.36 伸肌 ? 600/s 37.80?6.53 36.60? 10.43 -1.20?4.38 -3.17 0 240 /s 35.60?10.50 30.40?9.45 -5.20?2.86 -14.61 ? 600/s 41.80?14.86 43.40?16.30 1.60?4.04 3.83 0 240 /s 36.6?12.82 34.40?17.06 -2.20?2.86 -6.01 (注:同组实验前后比较,*P 0.05,**P 0.01。) ?组运动员的肘关节在60?/s和240?/s的测试条件下,屈肌峰值 力矩4-8周环比 增长系数(环比2)分别达到65.41%、80.61%。?组运动员的肘关节在上述 测试条件 下,屈肌峰值力矩4-8周环比增长系数(环比2)分别达到45.86%、50.36% (表10)。 17 0 0 ?组运动员肘关节在60 /s、240 /s 两种等速测试条件下,屈肌群 的峰值力矩四 0 0 周后与实验后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 )。?组运动员肩关节在60 /s、240 /s 两种等速测试条件下,屈肌群的峰值力矩四周后与实验后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 表10 。 经过八周的实验,屈肌群峰值力矩增长情况较好,增长幅度较大。伸肌群则刚好 相反(表11)。 表11 肘关节实验前后屈伸肌群峰值力矩变化情况一览表 (单位:N.m) 肌群 组别 测试速度 实验前 实验后 增值 定基比 0 屈肌 ? 60 /s 23.60?10.87 44.00?13.56** 20.40?5.13 86.44 0 240 /s 20.60?8.61 35.40?10.40* 14.80?7.82 71.84 ? 600/s 29.40?19.80 52.80?18.99* 23.40?4.56 79.59 0 240 /s 25.00?16.38 41.80?16.85* 16.80?6.10 67.20 伸肌 ? 600/s 39.40?6.43 36.60?10.43 -2.80?5.26 -7.11 0 240 /s 34.60?2.07 30.40?9.45 -4.20?8.07 -12.14 ? 600/s 45.20?14.92 43.40?16.30 -1.80?7.40 -3.98 0 240 /s 37.80?8.53 34.40?17.06 -3.40?8.32 -8.99 (注:同组实验前后比较,*P 0.05,**P 0.01。) ?组运动员的肘关节在60?/s 和240?/s 的测试条件下,屈肌峰值 力矩分别提 高了20.40 N.m 和 14.80 N.m,定基比增长系数分别达到86.44%、71.84。 ?组运动 员的肘关节在上述测试条件下,屈肌峰值力矩分别提 ,定 基比增长系数分别达到79.59%、67.20% (表11)。 ?组运动员在600/s 测试速度下,屈肌群的峰值力矩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比较,有 0 0 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 )。?组运动员肩关节在60 /s、240 /s 两种等速测试条件下, 屈肌群的峰值力矩实验前与实验后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 ) 表11 。 经过四周的实验,两组运动员肘关节屈伸肌群相对峰值力矩增长情况和屈伸肌群 峰值力矩一样,并不理想,并有很大一部分数据有下降趋势(表12)。 表12 肘关节实验前四周屈伸肌群相对峰值力矩变化情况(单位:N.m/kg) 肌群 组别 测试速度 实验前 四周后 增值 环比1 0 屈肌 ? 60 /s 0.31?0.13 0.35?0.14 0.04?0.04 12.90 0 240 /s 0.27?0.10 0.26?0.10 -0.01?0.10 -3.70 ? 600/s 0.36?0.23 0.44?0.22 0.08?0.04 22.22 0 240 /s 0.31?0.19 0.34?0.16 0.03?0.07 9.68 18 0 伸肌 ? 60 /s 0.53?0.03 0.51?0.07 -0.02?0.05 -3.77 0 240 /s 0.47?0.06 0.47?0.09 0 0 ? 600/s 0.58?0.18 0.53?0.17 -0.05?0.10 -8.62 0 240 /s 0.49?0.12 0.46?0.14 -0.03?0.04 -6.12 (注:同组实验前后比较,*P 0.05,**P 0.01。) ?组运动员的肘关节在60?/s 和240?/s 的测试条件下,屈肌相对 峰值力矩1-4 周环比增长系数(环比1)分别为12.90%,-3.70%。?组运动员的肘关节在上述测试 条件下,屈肌相对峰值力矩1-4 周环比增长系数(环比1)分别为22.22%,9.68% (表 12)。 肘关节实验后四周屈伸肌群相对峰值力矩变化情况与肘关节屈伸肌群峰值力矩 变化情况基本一致,屈肌群效果好,伸肌群较差(表13)。 表13 肘关节实验后四周屈伸肌群相对峰值力矩变化情况(单位:N.m/kg) 肌群 组别 测试速度 四周后 实验后 增值 环比2 0 屈肌 ? 60 /s 0.35?0.14 0.59?0.15** 0.24?0.06 68.57 0 240 /s 0.26?0.10 0.47?0.12** 0.21?0.09 80.77
/
本文档为【振动力量训练对排球运动员肩、肘关节肌力变化影响实验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