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走进儿童画的水墨世界

2017-09-18 29页 doc 56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1654

暂无简介

举报
走进儿童画的水墨世界走进儿童画的水墨世界 在儿童的水墨画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儿童对于水墨的天然亲和力,儿童在用形象表达情感方面的天赋、在孩子们涂鸦里的率真和灵动,正是成人笔墨所缺乏的。 (一) 儿童的世界是灿烂而神奇的,画什么,是教师大可不必担心的问题,他们的小脑袋里装满了他们好奇的东西。所以作为美术教师千万不要拿《芥子园画谱》之类的范本复印数页,每位发一张,先临摹一个月再说。很多孩子就是被这个吓跑的。枯燥乏味的临摹范本会使很多儿童渐渐失去对绘画的兴趣。 (二) 儿童的信手涂鸦就是最好的绘画技巧,怎么画,是教师不必过问的问题。黑格尔说过:...
走进儿童画的水墨世界
走进儿童画的水墨世界 在儿童的水墨画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儿童对于水墨的天然亲和力,儿童在用形象达情感方面的天赋、在孩子们涂鸦里的率真和灵动,正是成人笔墨所缺乏的。 (一) 儿童的世界是灿烂而神奇的,画什么,是教师大可不必担心的问,他们的小脑袋里装满了他们好奇的东西。所以作为美术教师千万不要拿《芥子园画谱》之类的范本复印数页,每位发一张,先临摹一个月再说。很多孩子就是被这个吓跑的。枯燥乏味的临摹范本会使很多儿童渐渐失去对绘画的兴趣。 (二) 儿童的信手涂鸦就是最好的绘画技巧,怎么画,是教师不必过问的问题。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作中最杰出的艺术领域。”孩子们在艺术创作方面的想象力一点也不比成年人差,他们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在构图、笔触等方面的奇趣,出人意表,令人叹服。时下我国的儿童水墨画教学现状令人忧虑,在各种儿童绘画比赛中,我们看到很多技巧娴熟、程式单一的作品。看到这些作品,我立刻联想到这些小作者是在一种怎样的状态下被训练出来的。儿童画本身就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米罗、毕加索、齐白石等很多艺术大师都非常推崇这种璞玉浑金般的赤子之美。 (三) 那么教师做什么呢,除了教会儿童用笔用墨用水的一些基本方法,剩下来的事情就是搬个凳子,安静地坐下来,看孩子们的天才表演,发出你由衷的赞叹。有时候,也可以命题,但是要宽泛些,给他们多点空间。或者限制几种色彩,比如只用水墨,我觉得这样的限制倒是可以激发儿童创作的热情。 (四) 少让孩子们参加比赛。我们都知道,现在有些针对青少年的艺术赛事相当不正规,主办方变着法子骗取家长口袋里的钞票。滥设奖项,收取各类费用不说,一些当地协会搞的比赛,部分评委利用职权,只给自己的学生评奖,这些污七八糟的事情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在这里顺便大声呼吁一句,给孩子们的艺术天地留一分净土吧。 体验笔情墨趣,张扬率真个性 ?扬中市实验 朱敏 摘 要: 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儿童水墨画教学的初步探讨。教学中通过水墨游戏、写生创作、欣赏临摹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尝试体验中熟悉水墨画的媒材特性,掌握基本的笔墨技巧,来表现儿童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体验水墨画的笔墨情趣,感悟水墨画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了儿童学习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儿童的个性在水墨天地里得到了张扬,培养了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儿童水墨画 笔墨游戏 个性 创新 水墨画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水墨画教学也是儿童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新课程指出:“美术学习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1,儿童学习水墨画,一方面孩子们通过欣赏与临摹,尝试与体验,表现与创造来感受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的魅力,了解其特点,掌握基本的表现方法与手段,并运用其传统媒材及技法来表现儿童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另一方面,通过水墨画学习让孩子们来近距离感悟中国文化的内涵,使可贵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在生命本体上得到内在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儿童学习水墨画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使儿童水墨画教学既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又能吸收时代艺术的丰富营养,融合儿童率真的天性,体现鲜活的时代生活气息,这是美术教师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下面本人就十多年儿童水墨画教学实践的思考与探索,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一、在笔墨游戏中掌握基本技法 每个画种都因工具材料的不同而产生独特的技法特色和形式特色。传统的水墨画教学弊端就是不论孩子的大小都一律从临摹名家名作入手,在强调绘画的技能技巧学习的基础上,逐步学习创作方法,再接触生活、接触自然,逐步提升创作能力。在这样漫长的学习过程中,不知扼杀了多少绘画的天才和艺术家敏感的知觉能力,特别是过早地扼杀了儿童对绘画渴求的愿望和兴趣。儿童学习水墨画,宜采用游戏方式让他们在尝试练习中熟悉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和性能,注重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创造潜能的保护,让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这样既符合儿童心理、生理特点,又降低了初学水墨画的难度。 1、儿童水墨画中的“笔墨” 儿童学画水墨画,首先要教他们正确的执笔方法,一般是五指执笔法,注意从一开始就要强调悬腕悬肘,站着画,学会中锋、侧锋两种主要的用笔方法。第二掌握用墨的基本规律,按照国画理论,“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而儿童画水墨画,不宜将墨色分得过细,他们不易掌握,只要能分清“焦、浓、淡”三个层次即可。教师可示范三种墨色给他们以直观印象,焦墨干枯会出现飞白,浓墨很深,直接用笔蘸即可;淡墨可简化理解为浓墨加水,至于加多少水,淡到什么程度,均属淡墨,根据需要任其发挥,产生一些偶然的效果未尝不可。 “水墨画”自然离不开水,水份的控制也是画好水墨画的关键,掌握好用水的方法,能使水墨画增辉添色。一幅画中墨色有了干湿浓淡的变化就是墨用得活,不是死墨一团。因此,国画家们都非常讲究蘸墨的艺术,一般是先蘸水后蘸墨,再掭笔将笔调至笔尖浓笔根淡,过度均匀。随着作画使用时的消耗,墨色会自然地由浓到淡、由湿到干,产生出一系列的变化。尽量 “一笔墨”用完后,再蘸墨,保持墨色的鲜活。 2、儿童水墨画中的“线条” 在儿童掌握水墨画最基本的执笔、用笔、用墨、蘸水等基本方法,可进行基本的造型练习。线条是水墨画的精髓,“以线造型”是水墨画的特点之一。儿童对线条并不陌生,儿童运用线条这种绘画语言来表达内心感受是与生俱来的,也是情有独钟的。用毛笔来画线、造型,孩子们更是充满好奇和表现欲望。教师可创设游戏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用线的技巧。如苏教版第一册《拉根线条去散步》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孩子们准备好了吗, 我们拉一根水墨线条去郊外作一次散步:我们走过草地(赶快画)、 穿过森林 、 遇到小河、 走过独木桥 、 前面是一片山坡、 我们上山吧~ 乌云来了, 呀,下雨了, 雨下大了 , 下冰雹了 , 闪电雷鸣 , 嗬~雨过天晴, 出彩虹了。启发学生以中锋线条为主,注意用焦、浓、淡不同墨色的线条,尝试练习感受毛笔在宣纸上画线与其它工具画线的不同。孩子们群情激奋,出现了很多奇特的“抽象水墨”作品。再如《联想添画》一课,让学生先在宣纸上任意画上一些点、线、墨块,然后再大胆地自由联想,添画成图,鼓励学生反复尝试,感受墨色渗化效果,体会干、湿、浓、淡的墨色变化,逐渐从中发现墨的变化规律,这种在游戏中练习尝试的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使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更多生动有趣的画面,在体验着笔情墨趣的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 二、在写生、创作中表现多彩生活 在选择水墨画题材时,尽量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贴近儿童的生活。师法自然,直接面对实物写生是儿童学习水墨画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唐代张藻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2,的名言成为千古画家的座佑铭。清代石涛云:“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心期万类中,黄峰无不有”,“搜尽奇峰打草稿” ,3,道出了艺术家向生活学习、向社会学习、向自然学习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静到动的原则引导儿童运用水墨画工具材料进行写生练习。儿童写生的目的,不仅是培养他们细心观察的习惯,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更是发展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从静物、人物到风景,面对活生生的对象,孩子们充满着绘画的激情和冲动。如:静物写生可以让学生画画心爱的玩具、生活用品、瓜果蔬菜、盆花等;风景可以画公园一角、乡村风光等;父母亲友、小伙伴都是人物画极好的写生素材。写生不仅让儿童感受到自然的美,更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美的灵感注入到他们的绘画中。同样一件事物,由于每个人的观察、感受不同,画出的画也各具特色、丰富多彩。学生直接用毛笔水墨在宣纸上写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作画胆量,理解水墨造型的笔墨趣味,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力。写生时也可以允许学生用铅笔勾画一个大概的草图,确定好主要物体的位置,落墨前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地方用线,什么地方用墨,笔墨的浓淡干湿如何运用,虚实、疏密、留白、空间等关系如何处理,做到“意存笔先”。由于宣纸及墨、色不易涂改,偶然性比较大,这就要求学生既要胆大又要心细,落笔时果断、肯定。 写生时还可以想象添画,给学生以创作、自由的空间。如:七岁潘俣桐小朋友写生的玉树,是他第一次拿毛笔写生的作品,虽然用勾线填色的方法,却能看出墨色变化自然,线条流畅生动,造型生动有趣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八岁女孩鄂自航写生的园林墨色淋漓,自然天成,稚拙可爱。周佩彤小朋友画的老房子也是童趣十足,天真率意,又不失水墨色交融的笔墨意趣,真是一幅情景交融的江 南水乡的风俗画。 除了写生以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观察及生活经验进行记忆画、想象画等命题画创作,如:《迎新年》、《冬天的印象》、《愉快的旅游》、《我的一天》等,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如:唐诗同学画的《藤花飘香》,作者是个小棋 迷,作品表现了她与爸爸正在对弈的情景,旁边还有小朋友助阵,戴着一副眼睛、嘴巴上长满胡茬、头发有点卷的爸爸形象很生动,紫藤花是运用传统的大写意方法表现的,墨色融融,画面呈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三、在欣赏、临摹中感悟传统魅力 水墨画历史悠久,艺术表现形式丰富。特别是作为主流的文人画的精神内涵与形式因素从一开始即谙合儿童画真率、抒情的意趣,以及观察、想象和表现的一致性。宋苏东坡云:“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4,以及“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等意象表达和艺术语言,都无不与儿童绘画的童真、童趣相一致,原中国美协少儿艺委会主任杨永青说:“中国儿童学水墨画,有得天独厚的审美基因,犹如儿童吃母乳长大,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更有利于审美素质的健康发展和提高。”,5,因此可以通过欣赏大量古今经典的水墨画作品,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逐步感悟水墨画的艺术特色。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熟知中国美术史、中国画理论,并能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制定长期的教学计划,具体做法如下: 1、择画:通过书籍、画册及网络等选择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门类的有代表性的大师的作品作为范本给学生欣赏。教师要明确欣赏目标,选择的每幅作品主要侧重让学生感知、理解什么, 2、读画: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悟分析作品的用笔、用墨、用色、构图、表现方法、、风格面貌、思想感情等。 3、议画: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点点滴滴、只言片语,这些七嘴八舌之言,皆是儿童的“大实话”,是本真的流露,教师要给予肯定。 4、赏画:根据学生所感所悟,教师带领学生二次欣赏作品,这次欣赏着重于这幅画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了解大师的艺术造诣、艺术风格,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升华情感,传承文化。 如欣赏齐白石的花鸟草虫、虾蟹蔬果等花鸟画作品,毛茸茸的小鸡,玲珑剔透的虾,可爱有趣的小蝌蚪„„令学生们爱不释手,欣赏时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这幅作品在笔墨、造 型、构图、色彩等方面有什么特色,” 、“你为什么喜欢这些作品,”、“你认为作品的哪些部分最吸引你,为什么,”、“作品表现了画家怎样的思想情感,”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到大师简炼深厚的笔墨,生动有趣的形象,清新简约的构图,领悟齐白石作品中墨气淋漓,神满意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独特艺术魅力。接触经典,欣赏大师的作品,与大师对话,学习大师的绘画方法,领悟大师的精神,同时也使学生学习了大师们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生活态度。经典作品是孩子们感受和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学会表达的重要参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眼界。 儿童画水墨画并非一味的自由画,需要学习一些传统的表现技法。临摹是学习技法的一个重要方法。谢赫“六法”论中的“传移模写”讲的是临摹古人的优秀作品。历观古今名家,没有不是博学诸家,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选择一些与儿童比较贴近的传统经典作品让学生临摹,也是儿童水墨画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如近、现代齐白石、吴昌硕、林风眠、陈子庄等大师的作品,学生比较感兴趣也易于入手。临摹前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观摩作品的用笔、用墨、用色、构图、作画步骤等。提倡“意临”、“活临”,不能以成人画的程式给儿童套上“枷锁”。鼓励儿童带着自己的观点、情趣去临摹。临画可以全临,也可以临摹作品的一部分,在对一些传统题材的学习中,让学生领会水墨画的特点,初步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熟悉笔墨变化规律。比如:画菊花,是古今文人画家常画的题材,也是中国老百姓最喜爱的花卉,在临摹名家作品之前,先让学生观赏菊花的花头、叶片的造型与结构,教师在示范几种基本画法之后,学生可根据实物对照原作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来表现,如画花朵可以用双勾法画花瓣再染色,可以直接用色画,也可以纯以水墨来表现。还可以在原作基础上添画,添画几只蝴蝶翩翩起舞,添画两只小鸡在枝下游戏,添画小朋友在观赏菊花,甚至可以把原作作为参照,重新布局画面,画一幅自己心中的菊花。这样的临摹学习,才不至于使儿童变成“小老头”、“小老太”。由于儿童绘画时受“自我中心”思维方式的影响,学生在临摹中也会凭借视觉的直观印象画物体的形,产生无意识的变形与夸张,在用笔用墨时常常会有一种即兴的情绪及情感表现,这往往能使他们摆脱范图的模式,产生似与不似的美感。 四、在笔情墨趣中张扬个性风采 由于墨色在宣纸上渗化的偶然性,孩子们常常惊喜于自己的种种发现,愉悦于水墨的渗化和干湿浓淡变化之中,画得忘我而投入,在水、墨、色的交融中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即使画同一题材,每一幅作品都不尽相同。有的画面洋溢着轻松,有的画面充满着厚重,有的粗犷,有的细致,有的色彩艳丽,有的清新淡雅„„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捕捉每个学生表现中个性风格上的闪光点,本着开放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使之不断完善,彰显每个孩子的个性表现。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媒材、画面构成形式、笔墨表现等方面大胆尝试,创造属于自已的表现风格与审美形式,表现各自独特的对美的领悟。如:张子林同学画的园林呈现出轻松自如之感,潘俣桐小朋友画的园林则黑白对比强烈,画面空间感较强,而唐诗同学画的园林线条粗犷,画面浑厚朴拙,真是各具特色。 在画纸上,孩子们用稚拙的笔触诠释着自己对自然风景、小动物、身边亲友等的理解和热爱,表现出他们童稚的却十分丰富的内心世界,探索着水墨小天地里的大世界,感受着水墨画的传统精神和自由神韵。欣赏与临摹,表现与创造,这几个教学过程是反复进行的相互交融的关系,并且从始至终即使是技法教学无时无刻都要进行审美的渗透,儿童继承传统,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笔墨技巧,以属于儿童特有的笔墨语言表现儿童的生活、儿童的内心世界、儿童的情感,才能使儿童水墨画走进灿烂的春天,孕育创造的萌芽。 水墨的坚守——谈儿童水墨画教学 作者:应伟建 来源:美术报 不可否认,当今的教师大多是从素描色彩考试中成长起来的,儿童美术辅导西风东渐是大趋势,作为最具有中国特征的儿童水墨画教学呈日益式微之势。如何重视和把握好儿童水墨教学的方向是当务之急。 具体来讲我们要坚守的有: 一、真实是底线 求真务实是我们常喊的口号,教师在烦琐的教学中却常常会偏离,要做到教育上的求真,应该追求三个方面的真实。 1、基于道德层面的真实。德育为先是我们的口号,现状是,一些美术教育中有悖于德育规律的情况时有所见: 教师在屈于社会、学校、家长等方面的压力,也出于自身利益的私心,做一些有违背教育规则的事,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2、基于技术层面的真实。我们常能见到一些手法老到的儿童水墨作品,有人赞为“小齐白石”、“小徐悲鸿”。而一旦换了一个题材,这些小画家们的水平又回到了极其一般的水平,学生掌握的技巧有极大的水分。我们常说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技巧只有学生自己在写生、临摹的过程中反复尝试总结出来的,并再与传统的技法相印证,这样的技法才是真正消化了的。这样的技法才是能力,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益。 3、基于观念层面上的真实。在具体的教学上,许多教师对学生不放心,不放心学生有表达的能力,不放心学生的表达是美的。从而越俎代庖以教师的审美代替儿童的审美,这是以成人的要求去要求儿童绘画了。儿童绘画最可贵的是童真,而童真是成人模仿不了的。 在艺术教育中弄虚作假,会害人一辈子,求真是一种品质同时也是一种能力,坚持求真才能教与学皆得其法,老师如此,学生也如此。 二、文化是主线 绘画能够化人。以文化化人,这是教育最深远的意义所在。“美术教育是一种心灵的教育,而水墨画的教学更是让少年儿童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最有效又很有趣的形式,可以让孩子们在笔墨的游戏中积淀一个中国人的素质。”(龙念南) 1、重视造型之意。传统水墨画造型强调“遗貌取神”、“神采为上”,即强调了造型中的意趣,强调对象神采的挖掘和自身情感的表达。这种遗貌取神其实与儿童的观察方法是暗合的。吴冠中先生说:“儿童作画主要凭感受与感觉。”从这一点上来说,儿童更容易去理解水墨画。 把水墨画造型的重意趣与儿童的童趣结合起来,为沟通儿童绘画与传统绘画铺路搭桥。培养学生用中国传统的方法来认识世界,是传统文化学习的第一步。 2、重视中国画中的色彩之“意”。写意的色彩体现在“计白当黑”的构图之中和以黑、白、红为主的色彩观上。黑、白、红这三种颜色被称为中国的三原色,黑白红所营造出来的内敛、素洁又不失活泼的高雅品质,与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构成了内在联系,水墨画中的白绝不是表示没有,白是一个留给观者的想象空间,它直接构成画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重视画中的诗意。水墨画强调诗、书、画、印结合,强调文学性。水墨画与其他的民族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而有着更深层的文化脉络,这在世界绘画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教学中要重视如何让儿童学会思考,对自己描绘的内容进行情感的提炼,给画以灵魂,学生浸淫在民族文化语境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三、育人是长线 小学艺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艺术专业人才,更不是培养艺术家,其宗旨是为了育人,水墨画教育首先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有自己的发展,在统一培养的基础上发展个人专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美的享受、陶冶和滋润,同时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的整体素质获得提高,使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表达。 基于这一目的,在教学中我想必须做到两点: 1、简化技巧。抛开技能定式,并不是不要技巧,而是让新的技巧与原有的绘画方式之间有个自然的过度,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总结与摸索。 简化用笔。水墨画主要特征也是以线造型,在学生能够用线造型的基础上,面对不同对象时,自然会不满足于只用简单的勾线一种方法,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用颜色去勾线,用短线成点,用粗线成面,自然地使技法丰富起来。 简化用色。中国画的用色要求并没有像西洋绘画那样繁复,所以入门教育,可以简化为只是用原色,然后再逐渐学习蘸色法与调色法,再在实践中让学生逐步摸索出色墨交融的方法。 简化造型。中国画中有许多符号化、简笔化的造型程式,可以供学生临摹。 2、着眼生活。绘画的妙处在于它能够把触角伸到生活中去。把绘画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方法是让生活走进画里,让画走进生活里。通过绘画学会关注生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这样美育的外延也大大地拓宽了。 重视写生。写生是沟通绘画的桥梁,不应该满足于用临摹的方法快速培养几个小画家。用生活中的丰富细节去打动眼睛,锻炼造型的能力,培养对身边世界的关注。 以求真育人、以文化化人、以素质树人,这是我们的理想,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应该坚守的呢,坚守水墨,在水墨中坚守,我们能做的其实还有很多。 美术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参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艺术传统的热爱。美术课中学习水墨画将顺应这一要求,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建立起民族自尊心。但是要使枯燥的水墨画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孩子的童心在水墨相融中乐趣陶陶,从而让水墨画这一民族传统艺术在美术教学中体现出其独特的教育价值,下面就谈谈我在水墨画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专题欣赏经典中国画,感受水墨画独特的意境美,促发学习的内驱力。 以笔墨“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以“传神”作为塑造艺术形象,以墨色浓淡为层次,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画家运用毛笔、水、墨在宣纸上通过运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方圆粗细,干湿浓淡等不同的处理,去追求酣畅淋漓、婉转、清秀、遒劲的艺术效果。徐渭的精心之作《墨葡萄》,水墨淋漓且浓淡干湿恰到好处;朱耷的《荷花小鸟》,笔墨功夫健劲精练,很有艺术魅力;石涛的《竹菊秀石图》笔墨洒脱自如,风格泼辣奔放;齐白石的花卉、动物更是家喻户晓。那些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充满了诗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在欣赏和教学时,通过教师语言的引导,学生的体会交流,努力让学生感悟其神韵、体会其神奇,观察和领悟画家是怎样在宣纸上通过特定的表现手段来表现各种不同的对象,抒发各自不同的思想感情,以增强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同时配上民乐,如《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让学生在情境的熏陶中激发起强烈的尝试欲望。 二、简单技法传授,动笔尝试,感受笔墨情韵,体验水墨相融的乐趣。 对与水墨画的技法,我们不能象对专业学画那样严格要求,因为我们的美术教学不是把所有的学生都造就成艺术家,而是着眼于提升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和艺术敏感。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容易、乐意接受,所以在技法的示范教学中,只要学生学会正确的执笔方法,初步了解水墨的浓淡变化和水分的控制,具有简单的造型能力,就可以了。当然基本的用笔、掭墨、蘸水、调色等还是要认真对待,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在基本技法的教学中,设计简单的小练习,如动笔勾画长短、粗细不同的直线、波浪线、折线等,增强对毛笔的控制能力,体验到柔软的笔在生宣上画时产生的顺畅感;中锋、顺逆锋、侧锋的不同笔触效果,墨与水相融,一笔画出的浓淡变化,体验层次美。 总之,只要学生掌握了基本技法,儿童完全可以像用其他媒材一样,在宣纸上自由挥洒,表现出色彩的绚丽多彩、水墨的干湿浓淡变化,在水墨色的交融中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 三、临摹入手,画简单有趣的事物,掌握基本表现手法。 中国水墨画传统的学习方法是从临摹入手,教师当堂师范,让学生观察老师的运笔,在临摹老师作品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临摹画家的作品。所选的内容是与学生的生活接近的、熟悉的事物,瓜果蔬菜,简单的鸟兽虫鱼,如齐白石的虾、鸡、蔬果。让学生随堂欣赏,分析画家们是怎样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艺术表现的,从中体会学习艺术大师们的表现手法。当然,临摹不做很高的要求,不苛求形神一定相似,只要能够尝试一下,在欣赏、临摹中初步体会画家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想法技法,也许小学生画的比画家的更有童趣,因为小学生对这些事物比较熟悉,有自己的感受,有兴趣,所以画起来比较容易上手。同时,在临摹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 四 、亲近生活,通过写生,感受自然的魅力,画出富有创造的水墨画 《美术新课标》指出通过美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学生性格天真活泼,有着独特的感受能力,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通过水墨画的学习,让他们作画无拘无束,任意驰骋,绘画作品从内容、构图到用色往往不拘一格,大胆夸张变形、丰富多彩、作品单纯而简练,稚气十足,想象的翅膀得到升腾。作为教师,对用笔的技法,物象的形体不做过多的约束和要求,让学生大胆作画,创作出符合儿童的感性体验,充满活力的儿童水墨画。但任何创作都来源于生活,离开自然,离开生活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 把学生带进自然的怀抱,去公园、动物园、走进社区,仔细观察一草一木的生机勃勃,鸟兽虫鱼的活泼可爱,看祖国的欣欣向荣,提高学生对客观物象的认识和表现能力,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 五、吟诵古诗文,学习画配诗,诗配画,画出有文化气息的水墨画。 自古以来,我国的许多文人墨客,同时在诗、书、画上的造诣都很深,如王维、苏试、郑板桥等,他们即是画家、书法家,又是诗人。而一幅完整的国画作品,少了其中的一样,都缺少一种文化气息。所以读诗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而给自己的画配上恰到的诗歌,会使画作更加耐读,具有诗的优美意境;给自己喜欢的诗配上想象的画面,会让诗焕发出多彩的生命力, 从而达到了“状难言之景列于目前,含不尽之意溢出画面”的无限遐想空间。 当然儿童不能像成人那样对诗和画有很深的理解,所以充分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选自己熟悉的, 喜欢的, 感触深的,多尝试,多体会,就会不断有新的发现。 一首喜欢的写景诗吟诵于心,眼睛闭起一定会在脑海中浮现出美丽的画面,激发学生用水墨表现在纸上,在恰当的空间题上诗,落上款,诗、书、画、印融于纸上,相信学生此时对独到的民族水墨文化精神有更深的理解和热爱。《美术新课标》基本理念提出 “ 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获取自我展现,自我 价值的肯定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快乐心理。在美术教学中, 把学生的作品进行装裱,定期进行画展,让每个儿童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能促进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真正让学生乐学爱学。以上就是我对水墨画教学的一点心得,相信学生在民族文化的熏陶下,在不断的欣赏、尝试、体会中一定会感到水墨画的无限乐趣,一定更会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儿童水墨画一方面是儿童运用中国水墨画的工具和技法来表现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另一方面则是孩子们通过水墨画的形式来近距离感知中国母体文化的内涵,使我们的优秀文化能够持有传承发展的基础。水墨的形式能够使我们的儿童美术教育在人之初的血脉深处注入本民族的文化精神,使可贵的艺术传统在孩子的生命本体上得到内在的延续,这种自然的传承形式真实地具有水的穿透力和墨的浓度。 亲近笔墨•感受大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涂鸦期和象征期的儿童绘画充满生命活力和个性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保护个性,培养和拓展想象力等教学方法,由学生自由的创作。从大批学生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这些真实的属于每一个心灵和面孔,也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愉悦——儿童在创造中获得的幸福~ 2)过程与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课程的推广和探索也需要浓厚的兴趣作为推动力。孩子的性格虽然是各种各样的,但爱玩好奇却是他们的天性,所以,我提倡玩美的概念。作为教师,尽可能的为孩子创造好玩、想玩的条件,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描绘大师的作品,儿童临摹的过程其实就是再创造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毕加索说,“我花费了终身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随情挥洒,任笔涂抹,跃然纸上。起首凝重,篇末忘情,无不是作者心情自然流露。以真挚情感主运笔墨,激情之下不计工拙,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是一种可自由创作的状态,是一种自然真切的表达,同时也极富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用水墨等表现手法解读大师的黑白空间及色彩感受。 吴林老师教研工作室学生作品 点评: 点评张培杨: 水粉画激情跳跃、大气粗旷,人物画造型生动鲜活,颇有灵气,我刚学画时曾钦佩范曾不起稿一笔成型的高超技能,张培杨小小年纪就已具备这种大家风范,造型成熟而又童趣盎然,风格独特而韵味十足,真实地展现出自己独到的美的理解和感悟。 点评聂铄彝: 最欣赏“聂氏山水”的独特表现手法,墨与色的不经意间的和谐组合,这种现代气息与传统精神的融合,让人拍案叫绝。 点评卓晴: 山水画重在造境,卓晴的山水画,水墨氤氲,营造出的神秘梦境催人游离其中。 人物画重在传神,所谓神态就是人的状态,《少女与猫》这幅人物画精品所传递出来的午后慵懒的气息和少女半忧半怨的神情姿态,很耐人寻味。www.findart.com.cn 点评刘粲: 信手拈来的变化线条,随机生发的墨色浓淡,营造出苍润朦胧、清净悠然的山水画境界。放笔写意的没骨花鸟,形质韵味活脱而出,无意中的变形遂成和谐之趣。 点评闫张印: 不管是山水还是花鸟,闫张印的作品没有亦步亦趋跟学的痕迹,他那纯净简洁的运笔,酣畅淋漓,饶有趣味,没有约束的信步会带来自由畅达的精彩。 点评孙振宇: 孙振宇的水墨花鸟简洁纯粹,自然朴素,那种独到的笔墨气息,让人联想到八大山人的境界,和这位大师的相同之处,不是笔墨娴熟的高超技能,而是无所羁绊自由豪放的纯洁性情。 点评肖翔: 肖翔画画很是放得开,纯情率意,信笔涂鸦,我行我素,“得意忘形”,我最欣赏肖翔的大写意花鸟,拙朴简约,大气磅礴,自有敢问克利是谁,米罗在哪,的大家气派。 点评宋呈璐: 稚拙粗旷的线条写出细腻丰富的画面,淋漓酣畅的墨色泼出幻化幽远的境界,让人不自觉的滋生出一种回味良久的情怀。 点评陈思宇: 红的热情,白的空灵,黑的丰富,构成简约明快的山水意境,大胆的设色,细腻的勾勒,促成了独具韵味的特色风格。 吴林老师文章摘录:摘自《从孩子作品里发现》 发现情感: 画家应该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性情中人,用他的画笔充分表达他的情感,去感染欣赏它的人,带给人以思考和共鸣。人们之所以崇拜艺术家,是因为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出了人们的幻想和渴望,能够在艺术家的作品里酣畅淋漓地宣泄自己的情感。儿童绘画活动更是抒发儿童内心情感的舞台,杨景芝教授说:“绘画对于儿童来说,其作用并不在于艺术性、思想性如何深刻,也不在于绘画技艺如何娴熟、高超。儿童画画纯属于情感发展的需要”。 孩子的感情渴望会在他的作品里真实自然的表达。前几年绘画班有个五岁的小女孩,乖巧可爱,她的爷爷经常接送她,对她是百般呵护。在她的作品里经常出现一个成年男子的形象,她把他画得高大威猛而又慈眉善目,我问她:“你画的是你爷爷吗,”“不是,是我爸爸”,“你爸爸在哪儿,”“他死了”。我的心猛一沉,不忍心再问下去,禁不住摸摸她那稚气可爱的脸蛋,怜爱之情油然而生。后来小女孩的爷爷告诉我,她爸爸是个军人,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出车祸牺牲了。小女孩思念爸爸,渴望父爱,她就在作品里表达她的感情,她的大部分作品画的都是她和爸爸在一起玩耍的情景,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她爸爸生前对女儿的关爱,已经在女孩心里留下了美好的、不可磨灭的印记了。这样充满感情的例子还有很多, 作为老师能有机会和孩子近距离的心灵沟通,了解他们的渴望,聆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同欢喜共感伤,是多么幸福~它已经超越了一切凡事尘俗,就像一片纯净的海洋,净化着人的心灵。 欣赏孩子的作品,带给你的是快乐、幸福、震撼和思考。有一个女孩爱画结婚的情景,画大象的婚礼,成对的小鸟,画树也要两棵树手拉着手,一个五岁的孩子为什么那么热衷于画成双成对的东西呢,后来才知道,她的父母离异了,女孩渴望家庭的温暖,在实际生活中得不到的爱,她要在绘画里找到心灵的安慰。一个男孩爱画打仗的题材,画的时候手舞足蹈,阵阵有词,画面里有许多死去的小鸟,充满了血腥和恐怖。老师和孩子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画的小鸟怎么都死了,” “死的是外国小鸟,被我们中国的小鸟打死了,我们胜利了。” “外国的小鸟都死了,他们的爸爸妈妈会很伤心的。” “那不让小鸟死了,把大鸟都打死。” “小鸟的爸爸妈妈都死了,小鸟不就成了孤儿了,谁来保护他们呢,” “那就不打死他们了,我们和他们一起玩。” “对了,外国的小鸟和中国的小鸟是好朋友。” 通过辅导一幅儿童画作品,让一个迷恋战争的孩子变得热爱和平了,要通过绘画引导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培养高尚的情操,让他们有爱心,有责任,情感教育崇尚的是真、善、美,让孩子远离不健康的东西,让他们热爱生活,珍重友情,崇尚美好。蔡元培先生说:“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 点评侯雪宇: 侯雪宇的画很有灵气,水韵墨趣,浑然天成,枯湿浓淡,一应俱全,藏有非常鲜活的东西在里头,小小年纪能把没骨的精隋发挥到如此境地,让大师也汗颜。 吴林老师文章摘录:摘自《自由的绘画状态》 童年是短暂的,它应该是自由的,快乐的。孩子们需要自由,行为的自由,思想的自由,情感的自由。他们需要开心的玩耍,自由的想象,快乐的创造。汉堡包已经让孩子们超负荷了,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的快乐和渴求。其实孩子们的渴求本来就不高,他们并不苟求太大的自由,一朵小红花就足够满足孩子的渴望,一块泥巴就足以快乐每一颗童心了。就像张元的电影《看上去很美》,枪枪小朋友为了小红花与老师的抗争,被关了禁闭,面对权威,孩子是弱小无助的,既然做不成“好孩子”,他选择的是更加调皮的搞破坏,最后逃离了幼儿园。在张元的电影里,幼儿园就像一个笼子,早早的用规矩把孩子塑造成一个个方或圆,偶尔出现一个不方不圆的家伙,便被看成另类,孤立起来。太多的规矩太多的束缚,已经把自由挤压成很小的空间了,只剩下儿童绘画这块地了,如果在仅有的能呼吸到自由空气的儿童画里,再套上各色品种的枷锁,我们的孩子就太沉重了,他们会变的麻木,最后真成机器人了。自由的绘画状态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我们不能让珍贵的童心早早的泯灭了。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别把童心关在笼子里就行了。 点评刘颖: 学习认真,懂事听话,不让大人多操心的好孩子,作品风格易趋向唯美而略显古板;刘颖既保持了唯美认真的做派而又不失轻松自我的创造才情,这很难能可贵。 点评郭媛媛: 从郭媛媛的画中,能读出林风眠和印象派大师的感觉与味道,这种真实感受与大师的追求不谋而合;如果说高悟性和较好的天赋是成才的关键,那么让孩子纯真的艺术感觉大 胆真实的流露却是儿童美术教育的关键。 点评张培森: 挥洒自如的线条,变化多端,浓淡相宜的渲染,层次丰富,张培森的水墨山水和动物,很好地体现出中国水墨画的韵味和境界,颇有“笔招逸墨听天籁,彩韵执笺透性灵”之感。 点评韩林汝: 热情的阳光女孩画笔下的童年生活多彩而灿烂,浓郁鲜活的生活气息跃然纸上,而清新萧疏的山水画又体现出清净高远的境界,这一动一静,彰显出活波向上、文静高雅的品质。 点评周政旭: 《我的妈妈》这幅人物画作品,一种恬淡安静的画面气息里包裹着浓浓的家的温情,而另一幅动物画作品,活波、可爱、温馨、幸福的氛围溢满纸间;画面是灵动的,而心静如水,显现出小作者的心情阳光而纯净。 点评徐一鸣: 评一鸣的画,不很容易,因为他的画很是特别,他的线张扬恣肆,他的色又温文柔美,但不管怎样,它是一种感觉的自然流露,往往以轻松的心态把玩出意外的精彩。 点评贾晓晨: 晓晨的画融帅气、稚气、大气于一身,乃彰显灵气;用笔粗细相融,结构疏密相间,墨色浓淡相宜,极尽变化。 点评刘圣硕: 造型严谨,线条流畅,设色清雅,画面精致完美,状态还是放松的,但精细有余,开放不足,要敢于越雷池一步,自由抒发性情,大胆开拓新的表现形式. 点评宋若然: 笔墨随意行走,短线相接,形成了自己的造型风格,画面设色清淡,给人一种风和日丽的清爽感觉,但还略显单薄,如淡墨渲染出丰富的层次变化,又会增加一种浑厚深远的感觉. 点评张袆: 张袆的花鸟画颇具灵性,着墨层次丰富,随机成趣,用轻松把玩的心态去画画,反而在不经意间能产生意外的精彩。 吴林老师文章摘录:(摘自,从孩子作品里发现,) 从笔墨里发现: 中国画笔墨的继承与创新,历来是中国画界争论不休的热点话题。吴冠中先生的“笔墨等于零”在美术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张仃先生倡导的笔墨是中国画的底线,没有笔墨就没有中国画的论点与吴冠中先生的缺乏情感、意识、思想的笔墨就等于零的论点的学术争论,成为中国画家关注的焦点,也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思考。反映在儿童原创水墨画里,这些 争论都会化解的烟消云散,如果哪个画家还在为笔墨问题迷茫徘徊,那就看看儿童原创水墨画吧~而在前几年,面对社会上风行一时的儿童学成人国画的恶俗风气,看到三笔一个小鸟两笔一个葡萄的千篇一律的小大人画,我曾一度痛恨让小孩学国画,它不但不能给孩子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简直是在扼杀童心,泯灭才华,让孩子变得老态龙钟不思进取。后来扪心思考,错不在中国画,而在怎样教中国画。一定要让中国的孩子真正了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让他们从小树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中国画的笔墨千变万化,意蕴深远,让孩子通过笔墨深入体味中国文化的精神境界,而不是让笔墨技巧限制孩子的创造思维。清代山水画大家石涛说:“法无障,障无法”,既是画法不会束缚人,束缚人既不是法。在孩子眼里,笔墨很简单,并不是让很多画家敬畏的高不可攀的高山,毛笔就是为我所用的绘画工具,他们不明白用毛笔勾出轻松的线条、点出的层层渲染会让大人们如此喋喋不休的争论,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要那么复杂。孩子们要做的只是怎样运用笔墨轻松自如的表现他们的性情感悟和雅韵情怀。且欣赏两幅儿童水墨画作品:8岁陈一东的山水画作品,笔墨恣肆,大乱大整,于乱树中迸发出墨韵笔情,感受到小画家不受羁绊特立独行的性情境界。9岁刘子涵的山水画作品:飘逸变化的线条与灵动深远的层层墨点的和谐共融,表现出小画家自由潇洒的性情和纯朴自然的绘画风格。以上作品完全不同于一些老气横秋的死学传统的老学究作品,也不同于沾染铜臭气俗不可耐的商品画,更不同于那些只会玩弄笔墨没有精神追求的画匠,这些原创作品体现出孩子们的创造才华和独特的个性魅力,以及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理解感悟。 点评陈思宇: 红的热情,白的空灵,黑的丰富,构成简约明快的山水意境,大胆的设色,细腻的勾勒,促成了独具韵味的特色风格。 吴林老师文章摘录:摘自《从孩子作品里发现》 发现情感: 画家应该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性情中人,用他的画笔充分表达他的情感,去感染欣赏它的人,带给人以思考和共鸣。人们之所以崇拜艺术家,是因为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出了人们的幻想和渴望,能够在艺术家的作品里酣畅淋漓地宣泄自己的情感。儿童绘画活动更是抒发儿童内心情感的舞台,杨景芝教授说:“绘画对于儿童来说,其作用并不在于艺术性、思想性如何深刻,也不在于绘画技艺如何娴熟、高超。儿童画画纯属于情感发展的需要”。 孩子的感情渴望会在他的作品里真实自然的表达。前几年绘画班有个五岁的小女孩,乖巧可爱,她的爷爷经常接送她,对她是百般呵护。在她的作品里经常出现一个成年男子的形象,她把他画得高大威猛而又慈眉善目,我问她:“你画的是你爷爷吗,”“不是,是我爸爸”,“你爸爸在哪儿,”“他死了”。我的心猛一沉,不忍心再问下去,禁不住摸摸她那稚气可爱的脸蛋,怜爱之情油然而生。后来小女孩的爷爷告诉我,她爸爸是个军人,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出车祸牺牲了。小女孩思念爸爸,渴望父爱,她就在作品里表达她的感情,她的大部分作品画的都是她和爸爸在一起玩耍的情景,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她爸爸生前对女儿的关爱,已经在女孩心里留下了美好的、不可磨灭的印记了。这样充满感情的例子还有很多,作为老师能有机会和孩子近距离的心灵沟通,了解他们的渴望,聆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同欢喜共感伤,是多么幸福~它已经超越了一切凡事尘俗,就像一片纯净的海洋,净化着人的心灵。 欣赏孩子的作品,带给你的是快乐、幸福、震撼和思考。有一个女孩爱画结婚的情景,画大象的婚礼,成对的小鸟,画树也要两棵树手拉着手,一个五岁的孩子为什么那么热衷于画成双成对的东西呢,后来才知道,她的父母离异了,女孩渴望家庭的温暖,在实际生活中得不到的爱,她要在绘画里找到心灵的安慰。一个男孩爱画打仗的题材,画的时候手舞 足蹈,阵阵有词,画面里有许多死去的小鸟,充满了血腥和恐怖。老师和孩子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画的小鸟怎么都死了,” “死的是外国小鸟,被我们中国的小鸟打死了,我们胜利了。” “外国的小鸟都死了,他们的爸爸妈妈会很伤心的。” “那不让小鸟死了,把大鸟都打死。” “小鸟的爸爸妈妈都死了,小鸟不就成了孤儿了,谁来保护他们呢,” “那就不打死他们了,我们和他们一起玩。” “对了,外国的小鸟和中国的小鸟是好朋友。” 通过辅导一幅儿童画作品,让一个迷恋战争的孩子变得热爱和平了,要通过绘画引导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培养高尚的情操,让他们有爱心,有责任,情感教育崇尚的是真、善、美,让孩子远离不健康的东西,让他们热爱生活,珍重友情,崇尚美好。蔡元培先生说:“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 点评侯雪宇: 侯雪宇的画很有灵气,水韵墨趣,浑然天成,枯湿浓淡,一应俱全,藏有非常鲜活的东西在里头,小小年纪能把没骨的精隋发挥到如此境地,让大师也汗颜。 吴林老师文章摘录:摘自《自由的绘画状态》 童年是短暂的,它应该是自由的,快乐的。孩子们需要自由,行为的自由,思想的自由,情感的自由。他们需要开心的玩耍,自由的想象,快乐的创造。汉堡包已经让孩子们超负荷了,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的快乐和渴求。其实孩子们的渴求本来就不高,他们并不苟求太大的自由,一朵小红花就足够满足孩子的渴望,一块泥巴就足以快乐每一颗童心了。就像张元的电影《看上去很美》,枪枪小朋友为了小红花与老师的抗争,被关了禁闭,面对权威,孩子是弱小无助的,既然做不成“好孩子”,他选择的是更加调皮的搞破坏,最后逃离了幼儿园。在张元的电影里,幼儿园就像一个笼子,早早的用规矩把孩子塑造成一个个方或圆,偶尔出现一个不方不圆的家伙,便被看成另类,孤立起来。太多的规矩太多的束缚,已经把自由挤压成很小的空间了,只剩下儿童绘画这块地了,如果在仅有的能呼吸到自由空气的儿童画里,再套上各色品种的枷锁,我们的孩子就太沉重了,他们会变的麻木,最后真成机器人了。自由的绘画状态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我们不能让珍贵的童心早早的泯灭了。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别把童心关在笼子里就行了。 点评刘颖: 学习认真,懂事听话,不让大人多操心的好孩子,作品风格易趋向唯美而略显古板;刘颖既保持了唯美认真的做派而又不失轻松自我的创造才情,这很难能可贵。 点评郭媛媛: 从郭媛媛的画中,能读出林风眠和印象派大师的感觉与味道,这种真实感受与大师的追求不谋而合;如果说高悟性和较好的天赋是成才的关键,那么让孩子纯真的艺术感觉大胆真实的流露却是儿童美术教育的关键。 点评张培森: 挥洒自如的线条,变化多端,浓淡相宜的渲染,层次丰富,张培森的水墨山水和动物,很好地体现出中国水墨画的韵味和境界,颇有“笔招逸墨听天籁,彩韵执笺透性灵”之感。 点评韩林汝: 热情的阳光女孩画笔下的童年生活多彩而灿烂,浓郁鲜活的生活气息跃然纸上,而清新萧疏的山水画又体现出清净高远的境界,这一动一静,彰显出活波向上、文静高雅的品质。 点评周政旭: 《我的妈妈》这幅人物画作品,一种恬淡安静的画面气息里包裹着浓浓的家的温情,而另一幅动物画作品,活波、可爱、温馨、幸福的氛围溢满纸间;画面是灵动的,而心静如水,显现出小作者的心情阳光而纯净。 点评徐一鸣: 评一鸣的画,不很容易,因为他的画很是特别,他的线张扬恣肆,他的色又温文柔美,但不管怎样,它是一种感觉的自然流露,往往以轻松的心态把玩出意外的精彩。 点评贾晓晨: 晓晨的画融帅气、稚气、大气于一身,乃彰显灵气;用笔粗细相融,结构疏密相间,墨色浓淡相宜,极尽变化。 点评刘圣硕: 造型严谨,线条流畅,设色清雅,画面精致完美,状态还是放松的,但精细有余,开放不足,要敢于越雷池一步,自由抒发性情,大胆开拓新的表现形式. 点评宋若然: 笔墨随意行走,短线相接,形成了自己的造型风格,画面设色清淡,给人一种风和日丽的清爽感觉,但还略显单薄,如淡墨渲染出丰富的层次变化,又会增加一种浑厚深远的感觉. 点评张袆: 张袆的花鸟画颇具灵性,着墨层次丰富,随机成趣,用轻松把玩的心态去画画,反而在不经意间能产生意外的精彩。 吴林老师文章摘录:(摘自,从孩子作品里发现,) 从笔墨里发现: 中国画笔墨的继承与创新,历来是中国画界争论不休的热点话题。吴冠中先生的“笔墨等于零”在美术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张仃先生倡导的笔墨是中国画的底线,没有笔墨就没有中国画的论点与吴冠中先生的缺乏情感、意识、思想的笔墨就等于零的论点的学术争论,成为中国画家关注的焦点,也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思考。反映在儿童原创水墨画里,这些争论都会化解的烟消云散,如果哪个画家还在为笔墨问题迷茫徘徊,那就看看儿童原创水墨画吧~而在前几年,面对社会上风行一时的儿童学成人国画的恶俗风气,看到三笔一个小鸟两笔一个葡萄的千篇一律的小大人画,我曾一度痛恨让小孩学国画,它不但不能给孩子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简直是在扼杀童心,泯灭才华,让孩子变得老态龙钟不思进取。后来扪心思考,错不在中国画,而在怎样教中国画。一定要让中国的孩子真正了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让他们从小树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中国画的笔墨千变万化,意蕴深远,让孩子通过笔墨深入体味中国文化的精神境界,而不是让笔墨技巧限制孩子的创 造思维。清代山水画大家石涛说:“法无障,障无法”,既是画法不会束缚人,束缚人既不是法。在孩子眼里,笔墨很简单,并不是让很多画家敬畏的高不可攀的高山,毛笔就是为我所用的绘画工具,他们不明白用毛笔勾出轻松的线条、点出的层层渲染会让大人们如此喋喋不休的争论,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要那么复杂。孩子们要做的只是怎样运用笔墨轻松自如的表现他们的性情感悟和雅韵情怀。且欣赏两幅儿童水墨画作品:8岁陈一东的山水画作品,笔墨恣肆,大乱大整,于乱树中迸发出墨韵笔情,感受到小画家不受羁绊特立独行的性情境界。9岁刘子涵的山水画作品:飘逸变化的线条与灵动深远的层层墨点的和谐共融,表现出小画家自由潇洒的性情和纯朴自然的绘画风格。以上作品完全不同于一些老气横秋的死学传统的老学究作品,也不同于沾染铜臭气俗不可耐的商品画,更不同于那些只会玩弄笔墨没有精神追求的画匠,这些原创作品体现出孩子们的创造才华和独特的个性魅力,以及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理解感悟。 我也来学习一下 儿童绘画的率真、大胆、亦真亦幻的天性表达,和中国水墨画强调的自然、天趣,不求形似、直抒胸臆的意象化造型,在某个层面上相当贴近。 美育教育家罗恩菲德的观点~并努力朝这个方向去做~他说:在艺术教育中~艺术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运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完成。 赏画:根据学生所感所悟~教师带领学生二次欣赏作品~这次欣赏着重于这幅画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了解大师的艺术造诣、艺术风格~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升华情感~传承文化。 如欣赏齐白石的花鸟草虫、虾蟹蔬果等花鸟画作品~毛茸茸的小鸡~玲珑剔透的虾~可爱有趣的小蝌蚪……令学生们爱不释手,欣赏时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这幅作品在笔墨、造型、构图、色彩等方面有什么特色,” 、“你为什么喜欢这些作品,”、“你认为作品的哪些部分最吸引你,为什么,”、“作品表现了画家怎样的思想情感,”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到大师简炼深厚的笔墨~生动有趣的形象~清新简约的构图~领悟齐白石作品中墨气淋漓~神满意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独特艺术魅力。接触经典~欣赏大师的作品~与大师对话~学习大师的绘画方法~领悟大师的精神~同时也使学生学习了大师们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生活态度。经典作品是孩子们感受和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学会表达的重要参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眼界。 儿童写生与临摹的过程同时也是在创造的过程~感受水墨、感受大师、感受戏曲、感受文化。让我们一起用童真童趣来感动社会、感动中国:呵呵 他那不加修饰的笔墨和色彩,貌似单纯,却内涵丰富,所以他的作品能给人一种纯净、拙朴、天真、浪漫的感觉。 刘荫祥历数十年之工,刻意经营的是一个简古的艺术境界。他的作品既传统又现代,巧妙地把现代艺术、民间艺术和儿童绘画融进了中国画中。他那独特的绘画语言,是其修养和心迹的流露,也是他童心童趣的体现。 荫祥先生的绘画题材不仅广及花鸟虫鱼,而且还把砚台、茶具、杯盘、鞭炮、吊钱、年糕、鼠夹等生活用品收入笔底。从这些作品可以品析到他对客观物象所采取的特别视角、特别感悟和个性的形色提炼。他画的人物画,笔墨酣畅简约,姿态生动传神,赏观其拙,内见其巧,似若彩塑泥俑的意趣,实实撩人喜爱。 属于夸张大写意类型,其作品中传递出的本于性灵和童心的天真稚气尤为可贵。 刘荫祥从小生活在天津,受杨柳青年画影响颇深;后来又深入研究过八大山人和齐白石的水墨写意作品,也受过西方绘画艺术的熏陶,因此他能把民间绘画的朴茂清新与文人写意画的笔墨意趣以及西方绘画的现代构成等因素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和艺术语言。 刘荫祥对幼小动物百画不厌,小鸡、小雀、小鱼、小猫乃至小鼠都表现出他的情愫,也寄托了他对这些小生命的无限爱怜。刘荫祥从小宅心仁厚,喜欢喂养鸽子、小鸡、雀虫之类,把它们当作亲密伙伴爱护有加,甚至连每只鸽子和小鸡的名字都能叫出来。因此,每当他提起画笔,这些小动物便呼之即来,呼之欲活。 刘荫祥曾长期从事儿童绘画的研究和教学实践,现仍兼任天津少儿美术教育研究 会会长,他将自己的画室取名为“忘年书屋”,足见他是儿童心去亲近儿童。他还将自己的一枚章上刻上“童师我,我师童”。刘荫祥说,从孩子身上他学到了很多,特别是孩子们的心态,因为心中没有太多世俗的牵绊,孩子们一上来就能进入创作状态,想什么画什么,这一下子达到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只有自我,没有别人。 在刘荫祥那里简约、单纯而又率真的笔墨表现,因为特定的结构、秩序,传达出特定的情感、意念,在明快、浓郁、拙重、质朴的整体气息之中,体现的是生命的活力,蓬勃的生机、激情的愉悦。 童心之梦 天真之美——读刘荫祥近作有感 “简朴天趣见童心” 真趣与童心——读刘荫祥作品有感 朴拙归真 超然象外
/
本文档为【走进儿童画的水墨世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