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教育理论与教师技能知识

2017-10-20 26页 doc 52KB 56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9973

暂无简介

举报
教育理论与教师技能知识教育理论与教师技能知识 1、什么是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和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而规定的课程内容、体系、范围和教学要求的基本纲要。它是实施教育思想和教学计划的基本保证~是进行多种媒体教学、教材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制定考核说明和评分标准的指导性文件。 教学大纲也称学科教学大纲,它是课程方案的第二个层次,它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又是编写教材的依据。一般认为,教学大纲需划订三个基本规范:范围、深度、顺序。 教学大纲的范围是指学生在某一年级(学段)学习...
教育理论与教师技能知识
教育理论与教师技能知识 1、什么是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的要求和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而规定的课程内容、体系、范围和教学要求的基本纲要。它是实施教育思想和教学计划的基本保证~是进行多种媒体教学、教材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制定考核说明和评分标准的指导性文件。 教学大纲也称学科教学大纲,它是课程方案的第二个层次,它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又是编写教材的依据。一般认为,教学大纲需划订三个基本:范围、深度、顺序。 教学大纲的范围是指学生在某一年级(学段)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广度, 教学大纲的深度是指知识的深浅程度和技能和能力的高低, 教学大纲的顺序是指一个年级中某一学科的学科知识 和能力结构及其安排顺序。学科教学大纲以课程计划为依据~从整体上规定本学科的性质及 其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任务、内容范围和编排学科内容的顺序等等。 各科教学大纲(或称课程大纲)的结构样式,但一般不能缺少以下几个部分: (1)、说明。说明部分主要概括本学科的目的和任务,说明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依据、内容范围、教学进度及教学建议等等; (2)、正文。正文部分规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材的编写顺序,列出章、节、目的题目、要点、授课时数,考试考核的要求和其它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等等; (3)、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其他问题。 2、什么是教材, 许多教师把教材理解为教科书,认为教科书就是教材的全部,并常与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等概念混淆。到底如何界定教材,不同观点的人对这一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列举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帮助我们理解教材的含义,理解教材的广义性与多样性。 (1)、《中国大百科 教育卷》对教材的解释是:A根据一定学科任务,编选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技能体系,一般以教科书的形式来具体反映;B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 (2)、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对教材的界定为:教材是教师和学生 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学的主要媒体,通常按照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规定,分学科门类和年级顺序编辑。包括文字教材和视听教材。 (3)、教材是由一定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又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 从教材构成的角度讲,信息及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载体是组成教材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从教材的功能上看,教材是教师为一定育人目标服务的师生之间的是中介媒体。在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靳玉乐等主编)将教材定义为:教材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它既包括以教科书为主的图书教材~又包括视听教材、电子教材以及来源于生活的现实教材。教材分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类: 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辅导资料、自学手册、音像带、光盘、复印材料、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节目、幻灯片、照片、卡片、教学实物等等。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物。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 狭义的教材就是教科书。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从目前来看,教科书除了学生用书以外,几乎无一例外地配有教师用书,很多还配有练习册、活动册以及配套读物、挂图、卡片、音像带等。 3、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怎样的关系,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材料,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课文是教材的主要部分;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4、教学管理方面的计划大致可分哪几种, 学校管理方面的计划大致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工作(活动)计划”、“教师培训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学生工作计划”等等。 5、什么是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保证一个学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 教学计划(由专业课科任教师制订)基本结构内容有: (1)学科教材: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有是什么,各内容<知识点>之间有哪些联系,以及这些知识在全册教材教学中的地位、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学情状况怎么样等。 (3)教学目标:【从四个层次提出知识目标:了解——理解——掌握—— 运用;四个方面提出培养目标:知识,技能,情感(兴趣、爱好、习惯等),价值观等】。 (4)全册教材的教学重点 (5)全册教材的教学难点。 (6)全册教学内容的教学进度及教学要求(一般是列表式安排。见后面的表样。) (7)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本计划与教师个人备课同为体) 6、教学常规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教学常规按范围分一般分可分为:教导处工作常规、教师常规、学生常规、课堂常规、会议常规、学习常规、班级常规、活动常规、管理常规等等;按教学活动分,一般可细化为:制订教学计划,备课写教案,课堂教学(教课、听课、评课、写课<写教后记或评课稿>等),作业布置与批改(评改),学生辅导(差生辅导、缺课生补课、机房训练辅导等),考试组织,考评与考核,参加常规教研活动等方面的活动。 7、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之后再回过头来对当时的教学情境进行回顾、反思而写成的文字。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的点评。 所谓案例,从字面上理解是“案例实例”的意思。它必须是“具体情境下发生的典型事件”。“具体情境”,指的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和条件等背景信息;“典型事件”,指的是在“具体情境”下发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有价值的实例。它也可以是具体情境的某一项决策。 教学案例是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实例,在被描述的具体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具体情境的介绍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对实际活动的反思。 每个案例都要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常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实际教学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关。它源于教学实践但又不是简单的教学活动实录,它有相对完整的情节乃至戏剧性的矛盾,以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反映教学实践中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揭示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并引人思考。 案例蕴涵了教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和问题性。案例是关于某种具体情景的记录,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摆椅子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也不能用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得出的事实来替代,它描述的是具体的,特殊的,需要进行探索和解决的两难境地和紧张状态。阅读它, 教师,教育研究者可以不亲临现场就能访问多种多样的教学情景,对不同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评价。 撰写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不仅应当有对事件的描述,有解决问题的技巧,还应当有恰当的理论作为支撑,蕴含一定的教学基本原理和教育思想,案例素材的收集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置身其中的教育者或者是撰写案例的作者应当能够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定的经验教训,有一定的理性思考。 8、一个好的教学案例至少具有哪些特征, (1)把试图要反映的问题。事件发生的背景交代清楚; (2)事件发展过程中主角,配角关系明确,语言明晰,角色的心理感受,体验应表现得淋漓尽致; (3)探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其他人也是可能遇到的,并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4)反映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也就是说,案例的描述要引人入胜,案例问题要反映教学中存在的普遍而具体的问题,教学注释则要反映案例作者或者研究者对教育教学基本问题的看法。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实例都能成为一个案例 。 作为一个能够提供借鉴的教学案例,既可以是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事例,也可以是教学实践活动中遭遇过的失败,前者可以提供经验,后者可以提供教训,都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9、什么是备课,备课包括哪些工作,备课工作要注意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它的实质是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对课程的领悟和把握后,并以大纲和学情为依据把明确具体的课程目标,转化为课时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师要通过钻研教材来实现精通教材、驾御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转化,落实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制订教学方案(教学计划),最后编写教案等。 备课的关键是学大纲,钻教材,认真搞好教材分析,把握教材内容。重点是确定教学方案,科学地安排教学流程。难点是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确定教学目标,核心是选择教学方法。突出表现的是备课教案。 10、教案包括那些结构内容, 教案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教学流程、练习设计、板书设计等。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 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金牌讲师竞赛——决赛 教育理论与教师技能知识问答测试题 1、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从哪几个方面来确定, (1)、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教学目标也称为行为目标,是教育技术学的专门术语。运用这个术语是为了强调教育结果的可见性和可测量性。 传统的教学和教学研究一般用教学目的描述学习者预期的学习结果。由于目的规定得太笼统、太抽象,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各人的理解可能相去甚远,因而对教学过程与结果的测量与评估不能起指导作用。此外,用以陈述教学目的的词语常常是用以说明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词语,如“掌握”、“知道”等,这些内部过程的说明使人无法观察和测量。教育技术学者认为,采用教学目标有助于克服上述缺点。因为教学目标的可见性和可测量性是系统研究方法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教学目标是对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可能达到的最佳教学结果的明确而妥当的规定~既体现着必要性又体现着可能性~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通俗地讲~是让学生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哪些知识。因此,学习目标达成状况,应当是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的依据。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是教学过程各种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检查,因此依据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对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判断的结果,可以全面掌握教学活动的实施状态——教师教的状态、学生学的状态,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利用状态等等。通过对这些状态形成原因的诊断,可以获得对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目标是教育学的一个术语,是以课程目标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而达到的一个目标。 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详细。 (2)、、确定教学目标要分别从四个方面(“知识的”、“技能的”、“情感态度的”、“价值观”等)四个层次(“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运用什么”) 来考虑。 2、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同时前者具有稳定性,后者具有灵活性。首先,教学目的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的要求,它对各级各类学校(包括老师的个体教学)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教学目标只是对特定的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其次,教学目的体现了社会的意志和客观要求,是以指令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更多地带有强制性。而教学目标则较多地体现了教学活动主体的要求,带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性和自由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目的是某一历史时期学校教学的规范,不容许随意变更,而教学目标则是一种策略,可以由教师根据需要加以调整、变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3、怎样用ABCD法编写学习目标, 这种方法包含了四个要素:教学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 (1)教学对象。 学习目标是针对学生的行为而写的,所以描述学习目标时应指明特定的教学对象。有时候如果教学对象已经明确了,就可以从目标中省去这个要素。 (2)行为。 行为是学习目标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它表明学生经过学习以后能做什么和应该达到的能力水平,这样教师才能从学生的行为变化中了解到学习目标是否已经实现了。 编写行为的具体方法是:首先根据前面讲过的学习目标分类方法,结合学科内容分成不同类别的学习目标,然后从上面提供的动词中选择出合适的行为动词,最后再把学科内容作为动宾结构中的宾语就可以了。例如: 学习内容是“解释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要求学生能够举出一两个例子,说明人们在生活中怎样预防热胀冷缩现象带来的损害。这是一个认知学习领域的目标,其目标层次是应用,所以应该从“应用”一行中查找动词,比如使用“列举”这个词,这样“行为”就可以被描写成“列举生活中的一至两个例子,说明人们怎样预防热胀冷缩现象带来的损害。” (3)条件。 这个要素说明了上述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产生的,所以在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时,也应以这个条件来衡量。条件一般包括下列因素:环境、设备、时间、信息以及同学或老师等有关人的因素。比如,“在30秒内完成10个仰卧起坐。”就规定了完成仰卧起坐的具体时间„„ (4)标准。 这个要素表明了行为合格的最低要求,教师可以用它不定期衡量学生的行为是否合格,学生也能够以此来检查自己的行为与学习目标之间是否还有差距。 “在30秒内完成10个仰卧起坐。”这个标准就表明了行为的速度;“在30秒内完成10个仰卧起坐。缺少一个就视为不合格。”这个标准规定了行为的准确性。 标准是对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质量的最起码的要求,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但是在编写学习目标时,一定要从学生的行为出发,而不能以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标准。当我们把四个要素综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写出一个完整的学习目标了。如: 学生(教学对象)能在5分钟内(条件)完成10道因式分解题(行为),且准确率达95%(标准)。 其实采用ABCD法,并不意味着四个要素必须一应俱全。其中只有行为要素不能省略,而其他三个要素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省略。 4、什么是教学重点,什么是教学难点,什么是教学方法, (1)、教学重点应是基本概念、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物理思想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在一章、一课、一节教材内容中一般是要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的知识点,是教学重点。 (2)、需要综合理解,深入辨析,深层次探究的问题,而且最不容易理解和最不容易掌握的知识点,就是教学难点。 (3)、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即:怎么做的过程形式。也是结构流程——课堂结构) 。如目标探究法:“目标定向——先学后教——当堂练习” 5、什么是说课, 说课是说课教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某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系统地谈自己对一节课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这一种教研形式。 说课对于了解、研究和评价一节课,对于专题研究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对于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说课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它集备中说、说中评、评中研、研中学为一体,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说课是对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的一个语言表述过程。由于教学活动涉及了目标、内容、主体、材料、过程、方式方法、效果等诸多因素,各因素之间又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说课者必须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不仅要说其然,更要说其所以然。如此,不仅可增强教师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自学性、目的性,还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理解教学活动诸因素间的关系,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6、说课应该从哪些方面说清楚, (1)、说清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其依据。 说课者首先必须说清楚此次教学的内容是什么及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内容。活动内容和教材不是同一概念,活动内容应包含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还应涉及与教材有关的延伸内容。具体是第一、活动内容与教育目标的适应性关系。第二、活动内容和活动主体(学生)之间的适应性关系。否则,教育活动的目标将难以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适应性关系必须说清楚。 (2)、说清具体活动目标的确定及其依据。 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清楚。第一、具体活动目标与教育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及近期教育目标的适应性关系。第二、具体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的适应性关系。第三、具体活动目标与活动主体的适应性关系。因此,说清楚具体活动目标与近期教育目标等三个层次目标的关系,也就同时说明了具体活动目标与学生的关系。 (3)、说清活动准备的提供及其依据。 说课者必须说清楚为活动作了什么准备及其依据。其依据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阐述。第一、活动准备与具体活动目标及内容的适应性关系。活动准备与目标、内容的适应性关系必须说清楚。第二、活动准备与活动主体的适应性关系。活动准备必须与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这一点在说课时必须说清楚。 (4)、说清教学目标达成策略及其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定的策略来达成的。可从以下几方面说清楚安排活动步骤、选择活动方式方法的依据。第一、步骤、方式、方法与目标的适应性关系。说课者必须分解目标,并分析各层次目标与各步骤及方式方法之间的适应性关系。第二、步骤、方式、方法与主体的适应性关系。必须说清楚活动步骤、方式、方法是如何与学生相适应的。第三、各步骤之间的适应关系。每一个教育活动都是由几个活动步骤组成的,所有的步骤之间存在着必然的逻辑联系,前一步骤是后一步骤的基础,后一步骤之间这种适应性关系。 (5)、说教学效果分析。说课者必须客观地分析并说明自己所组织的教学的效果。第一、目标达成的情况及其原因。第二、主体参与活动程度的分析。第三、根据教学效果,说明改进思路。 7、什么是教学, 所谓教学~顾名思义~它应该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就是教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起组织指导作用,教师通过讲解、指导、辅导、演示、评价等多种活动手段,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而学生能否接受教师的传授,真正学到并掌握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将成为教学的根本。所以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效果,关键看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如何,看学生真正学得如何,而不是看教师教得如何,这里学生是主体,教学的本质在学而不在教,其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和有效性都是为学生为主体设计的。 8、怎样开课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要上好一堂课,教师首先要通过有效的调控方式,引导学生由某一特定的情景转移并沉浸在教材所规定的情感氛围中,让他们自然而然地体会教材的思想内容,教材感情的基调是各式各样的,有的明快热烈,有的肃穆悲怆,有的雄壮豪迈,有的幽默诙谐。教师是调节课堂气氛的主导,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和调节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就会协调、融洽。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高,常常采用的开课方法有: 音乐激情法,背景介绍法,回顾导入法,疑问设置法,钥匙引申法, 创设情境法,复习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故事导入法、 谜语导入法、朗诵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比较导入法、游戏激趣法、 诙谐调侃法等。 9、把握课堂授课的一些技巧, (1)以反矫正强调课前纪律。比如制止学生课堂上接打手机,可以“鼓励”说谁的手机响就给大家奖励,怎么奖励呢,给他10分钟的表演时间,上台给大家唱个歌或跳个舞什么的。这样和学员沟通以后进入授课主题。 (2)课堂互动增进师生沟通。 A、记住学员名字。在第一天节课上,建议学员用A4的纸折叠一下,然后用白板笔写上自己的名字,呵呵,显然是一个个小座牌,对于老师来说,能很好的掌握每个学员的名字,可以不必费心的去找学员来回答问题了。B、对需引证的企业做一些深入的了解,包括企业里面的管理者代表和参与过的标准。。在讲到相关课程要素时,可以把到相关企业了解的内容一一列出来,结合企业实际来讲,让学员感觉比较亲切。C、批改作业,让学员直接参与,有参与感能引起对课程的共鸣。现场布置很多的作业,并且分组讨论,提供很多的案例让每个小组自己来选,选好了就小组讨论来做,并且对每个小组的作业先让小组成员自己来讲,讲完后先对讲的标准做些评价,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让大家感受课堂氛围的轻松,然后对作业的质量进行互动点评,让大家有参与感,并对各自的作业进行互评。让学员有参与感这是很重要的,否则自己光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下面的人说不定早睡了。D、巧妙运用课堂游戏,调整气氛。如果一个人在一个环境久了,就看不见问题的所在,这时需要借用第三方的思路,主动去发现问题,完善机制。 (3)讲究礼节引起学员的关注。 不断变换服装给学员视觉上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联系到我自己在给学员培训时,如果一天的时间一般都是一套职业装,也应该上午下午换衣服,不断的换衣服,以增加学员视觉印象。 (4)课间建学员通讯录以积累人气。 在课间休息时,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巧妙的将学员的通讯录和联系方式留下来,便于有机会回访学员,也给自己积累“人气”和“人脉”,这一点很好。 如此等等,久而久之你就成为一个名师。 10、板书内容构成形式有哪些, 板书一般可分为系统性板书和辅助性板书两种类型。系统性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如讲课提纲、基本内容、重要结论等;辅助性板书是根据教学需要,将一些重要概念、名词术语或重要的时间、地点及其他需强调的内容,简要地写在黑板一侧。系统性板书一般写在黑板重要位置上,相对保持时间长些,辅助性板书往往边写边擦。系统性板书内容的构成形式,有内容式板书、强调式板书、设问式板书、序列式板书四种。 (1)、内容式板书。 内容式板书是以全面概括课文内容为主的板书。它便于学生全面理解课文的内容,是板书内容构成的基本形式。 (2)、强调式板书。 强调式板书是以发挥某种强调作用的板书。这种形式的板书可根据需要,灵活机动地突出课文的某一部分或某种思想,增强针对性,以使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也是教师在有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主要板书手段。 (3)、设问式板书。 设问式板书是用问号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板书。这种板书,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在课题的难点或重点下边引而不发地划上一个或几个问号,并配上必要的文字提示,以指导学生预习时注意阅读和思考。 (4)、序列式板书。 序列式板书是按文章情节发展的序列构设板书内容的板书。这种板书,能比较清晰地显示故事的轮廓,使学生对文章有完整的印象,并领会其脉络。 金牌讲师竞赛——总决赛 教育理论与教师技能知识问答测试题 1、什么是课堂教学高潮的创设艺术,课堂教学高潮的创设方法有哪些, 回答第一问:课堂教学高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和现代教学手段,巧妙地组织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审美情绪、知识领悟等在其发展的一定阶段呈现出某种起伏,发生一定程度的飞跃,师生积极互动达到最佳配合的教学状态。 回答第二问: (1)巧用诗歌、借诗说理。 诗歌的特点是语言通俗生动,句型工整,结构完美,读来琅琅上口,好听易记。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诗歌印证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与诗歌融为一体,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教材内容,加深记忆,又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感染力,从而把教学推入高潮。 (2)叙述故事、理解主题。 有时一个故事会使整个课堂变得活泼有趣。如果运用得法,就能很好地为形成课堂教学高潮服务。 (3)幽默想象,激发兴趣。 生活中没有幽默是乏味的,课堂上没有幽默则是枯燥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最忌平铺直叙,缺乏生气和活力。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举例说明的时候,要不失时机地创造幽默。从而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把教学带入高潮。在教学中适时运用幽默语言,使学生获得启迪智慧的笑,创造活跃的教学气氛,寓教于乐,有助于形成“严肃而活泼”的高潮,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4)由表及里,步步登高。 教材中有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内容比较深奥、抽象和复杂,学生一下子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在讲授时,可以采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拾级而上,最后到达一定的教学高潮。 这样层层分析,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把思维逐步引向深化,学生听得轻松理解深刻,从而把教学逐步推向了高潮。 (5)抓住肯綮,探幽发微。 教学高潮,讲究一个位置的经营。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必然有详略、主次之分。教学高潮应是教材内容的主体部分,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关键点。抓住教材的肯綮之处,探幽发微,全力以赴,直逼高潮,就能在课堂里掀起层层波澜。 实践告诉我们,立足教学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设疑问难,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智慧,最终形成学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高潮,提高教学实效。 (6)妙用媒体,推波助澜。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已较多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以其鲜艳逼真的动态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兴奋的优势中心,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活泼、积极主动地思考。随着媒体信息的交替传播,学生的听课兴趣始终不减,整个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可谓波澜四起,高潮不断。 2、什么是教学设计,什么是教学设计方案, (1)、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ID)也称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isd),是以传播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是将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教学问题求解,侧重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 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即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 (2)、教学设计方案,内容包括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含板书设计)、自主性教学评价(教学反思)、教学资源链接等。 3、什么是结课技能,“结课”的一般要求是什么,结课的一般过程有几步, 回答第一问、“结课技能”是教师在一个教学内容结束或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终了时~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归纳总结、重复强调、实践等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新技能进行及时的巩固、概括、运用~把新知识新技能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形成新的完整的认知结构~并为以后的教学做好过渡的一类教学行为。 一堂好课,不仅应当有良好的开端,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教师应当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结束,精心设计一个“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课的结语,做到善始善终,给课堂教学画上完整的句号。 “结课技能”不仅应用于一节课的结束,一章知识的学习结束,也经常应用于相对独立的教学阶段的结尾。 回答第二问、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结课的作用,圆满地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结课应按以下基本要求进行: (1)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课堂教学结束是一堂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既反映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客观要求,又是课堂教学自身科学性的必然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课前设计的教学计划,教学过程由前而后依次进行。力求做到有目的地调整课堂教学的节奏,有意识地照顾到课堂教学的结课,使课堂教学的结束做到自然妥帖,水到渠成。 (2)语言精练,紧扣中心。 课堂教学结束的语言一定要少而精,紧扣本节课教学的中心,梳理知识,总 结要点,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干净利落地结束全课,使之做到总结全课,首尾呼应,突出重点,深化主题,让学生的认识产生一个飞跃。课堂教学的结束语切忌冗长、拖泥带水,而应高度浓缩,画龙点睛,一语破的。总之,教师应该在结课前的几分钟内,以精练的语言使讲课的主题得以提炼升华,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有一个既清晰完整又主题鲜明的认识。 (3)内外沟通,立疑开拓。 在学校教学中,课堂教学只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而不是唯一的组织形式。为了充分发挥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中的协同作用,课堂教学结束时,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本身,还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的互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联系,以及本学科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沟通,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回答第三问、 在结束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时,一般需经过以下几个环节: (1)简单回忆。 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简单回顾,整理认识的思路。 (2)提示要点。 指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必要时可做进一步的说明,进行巩固和强化。 (3)提出问题或采用其他形式检验学习结果。 (4)巩固应用。 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去,在应用中解决新的问题,巩固知识,并进一步激发思维。 (5)拓展延伸。 有时为了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或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需要在结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扩展延伸。 4、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从发展性教育的角度出发,好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思想品德(基础目标)。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得到主体性发展。主体性强的学生不仅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目标)。注重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谐课堂教学心理气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创造或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生活的乐趣和愉悦(体验目标)。 (2)、教学内容安排科学合理。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好的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具有如下特征:A、教师正确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合理确定重点和难点,精选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知识。B、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C、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D、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 (3)、教学策略与方法体现学生主动地学习。 现代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4)、教学能力展示出教师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较强的教学能力也是好的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教师的教学能力表现在:课堂驾驭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方法有哪些, 回答第一问:教学反思,是课后记(教学实录、教学日记、教学随笔、课堂小结„„)的一种。教学反思的对象,主要是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以及围绕课堂教学而产生的教学现象,是教师自己自觉把这些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的一个过程,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不断充实自己,改进教学实践,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学,从教学中自己如何学教学的问题。教中学,学中教。 也就是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这里所说的反思与通常所说的静坐冥想式的反思不同,它往往不是一个人独处放松和回忆漫想,而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极大努力的过程,而且常常需要教师合作进行。另外,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回答第二问:教师应当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呢,有以下四种反思的方法: (1)反思日记。 在一课书交完以后或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或问题原因),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 (2)详细描述。 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对此进行讨论分析。 (3)实际讨论。 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 (4)行动研究。 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同于研究者由于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6、怎样促进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反映,是活动中的师生相互交流、影响,不断作用的状态。教学交往观告诉我们:教学活动中,师与生、教与学是互构互生、良性互动的,是二者间的双向讨论、交流与沟通,这是一个“提问应答”、互为因果的负反馈活动系统。认识与把握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是改造传统课堂教学的“龙眼”,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1)、“互动”是教学中师生“交往”的互动。 “交往”当然不是形式上热热闹闹的你来我往,而是人类社会生命本性的存在状态,是主体间相互理解与交往的“主体间性”的打造。这种“状态”与“打造”是在无内外压力与制约情况下的真诚敞开、交互共生,在强调充分发挥“主体性”的同时,这一点显得成为重要。教师绝不能再独霸课堂,“消化”学生,应当特别强调课堂教学时空共有,内容共创,意义共生,成功共享。对于有效交往的理据,有的学者提出了三个“有效宣称”,即尊重客观事实的真实性,与社会规范一致的正当性以及“捧得一颗心来”的真诚性。 (2)、互动的多元性与教育性。 教学中的互动是多元的,是多情境、多内容、多维度、多形式的互动体。应当强调的是这种人际关系在教学情景中的教育性原则:其一是互动基本因素的把握,即个体明确的自我意识,对对方的知觉与期待以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氛围;其二是良好互动方式的运作,即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以亲密合作的人际关系为前提,师与生的角色是可变的,师与生的作用是互补的。相对于现实的班级集体授课制而言,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应是教学互动的首选。 7、讲授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讲授通常有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四种基本形式。 (1)、讲述。 讲述是指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地叙述或描述,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讲授方式 。讲述分为叙述式和描述式。叙述式在文科教学中用于叙述学习要求、政治事件、社会面貌、时代背景、人物关系、故事梗概、写作方法、历史事实、地理状况等;在理科教学中用于叙述学习要求、数量之间的关系、自然现象的变化、物体结构和功能、生物种类和遗传、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等。描述式在文科教学中用于刻画人物、描绘环境、介绍细节、渲染气氛、表达感情等;在理科教学中用于描述与课题内容密切相关的科学家或发明家的经历或业绩。叙述式和描述式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说事,而不是说理。其不同之处在于:叙述式的语言简洁明快,朴实无华;描述式的语言细腻形象,生 动有趣。 (2)、讲解。 讲解是指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阐述、论证的讲授方式,通过解释概念含义,说明事理背景,阐述知识本质,论证逻辑关系,达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与讲述不同的是:讲解不是讲事,而是讲理,侧重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3)、讲读。 讲读是在讲述、讲解的过程中,把阅读材料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讲授方式。通常是一边读一边讲,以讲导读,以读助讲,随读指点、阐述、引申、论证或进行评述。这种讲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较为常用。讲读主要有五种方式: A(范读评述式。一篇课文由教师或学生分段范读,边范读边评述; B(词句串讲式。在讲读课文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分析文中词句,筛选重点词句并板书; C(讨论归纳式。读课文时遇到容易使学生困惑、起争议的地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待学生发言后,教师作小结; D(比较对照式。读完课文后,比较文中的人与人、事与事、物与物,在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的过程中讲授知识,指导学习; E(辐射聚合式。联系先前学过的文体相同、主题相近、写法相似的课文,对二者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找出联系与区别,形成知识规律。 (4)、讲演。 讲演是讲授的最高形式。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系统而全面地描述事实、解释道理,而且还要通过深入地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推理判断、归纳演绎等抽象思维手段,作出科学的结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职业教育学科很少用到讲读式和讲演式、但可以揣摩其中的精髓、进而融合、借鉴与吸收、运用。 8、提问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提问应有充分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课前,教师要做好提问的准备,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水平的问题;不要即兴提问、随意提问,避免问题漫无目的,偏离目标。教师要事先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回答及其处理办法,唯有准备充分,有备而来,方能处乱不惊,稳操胜券。 (2)、提问应以学生为中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是直接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真理,而是通过问答甚至辩论的方式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最终经由教师的引导或暗示,学生 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有的教师经常自问自答,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不出时,干脆提供正确答案,这种喧宾夺主、越俎代庖的做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另外,教师应该通过提示、探究、转引、转问、反问等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己得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口吻来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容易接受。 (3)、提问宁精勿滥。 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方面,问题的质量要比问题的数量更重要。如果教师所提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缺乏挑战性,即使学生回答得再积极,这样的问题再多,学生的思维也难有更高的发展。问题太多,学生往往把握不住教学重点。因此,教师应对提问的问题反复推敲,做到少而精。一般来说,在一节课中,教师提问不宜过多,以提三至五个能真正触发学生思考、反映教学重点的关键性问题 为宜。 (4)、提问应兼顾各种类型的问题。 不同类型的问题可用于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提问时,教师应该兼顾各种类型、层次的问题,并且,兼顾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 9、什么是教育机智,影响教师教育机智的因素有哪些, (1)、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教育机智是建立在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实践基础上的教育经验的升华,是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实践经验熔铸的合金。教育机智实质就是教师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等在教育工作中有机结合的表现,是教师优良心理品质和高超教育技能的概括,也是教师迅速地了解学生和机敏地影响学生的教育艺术。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每个教师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必须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如果教师不能灵活巧妙地处理这些问题,就会造成僵局,伤害学生的情感,有损教育威信,妨碍教育教学活动。因此,为了避免教育工作不必要的挫折和失误,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教育机智。 教师面临突然出现的新问题,能否表现出当机立断,机警地采取有效措(2)、 施,受教师自身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 (1)、对工作和对学生的态度。 教师对工作和学生的态度是能否表现教育机智的前提。如果一个教师对事业与工作缺乏责任感,对学生冷漠无情,那么当他遇到学生出现意外的情况时,就有可能认为是节外生枝、故意刁难或成心捣乱,因而就可能以厌烦甚至粗暴的态度对待。那样就很难体现出教育机智。只有满腔热情地对待事业、工作和学生, 注意力才能高度集中,思维才能积极活动,这样在必要时就可能产生机智,妥善地巧妙地处理意外事件。 (2)、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 这是产生教育机智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教师具备了良好的自制力,才能善于控制感情冲动并以理智来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才能迅速地判断和分析问题。当然,除此还要有果断性,面对突然意外的问题,教师不能表现惊慌失措、犹豫不决,要头脑冷静,当机立断,即使是无法立即解答的问题,也不应当在学生面前含混不清、拖泥带水或随心所欲地解释或解决,那样会破坏教师的形象。 (3)、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积累。 教师的态度和自制力都是在一定的教育实践中,在知识经验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因此,每个教师平时都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另外,还要注意积累各方面生活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机智地处理学生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除了上述三种因素外,教师的思维品质、性格与气质类型以及能力等都对教育机智的形成和有效发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0、什么是教研, “日常工作都有研究性”。所谓“教研”就是对日常教学工作的研究性活动。 教研的范围很广,从事教学工作,就要搞好教学研究;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就应该搞好教育管理研究。因此,教研不是专任教师独有的。 教研可以概括为四个字“思、做、写、传”,缺一不可。所谓思:就是对从事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思考,通过假设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筹划解决问题的方案;所谓做:就是结合实际,将假设与方案付诸行动;所谓写:就是将所思、所做通过载体,特别是用书面文字表现出来;所谓传:就是交流与传播,与专家、理论工作者和同事交流,与被服务对象沟通,对所思所写的再一次的升华过程。 附件:本测试考核评分办法: 1、 每个题目满分为1分; 2、 每个题目打分分为四个“梯度”: (1)、回答出提纲、梗概,并对提纲有所简述者:得1分 (2)、只回答出问题的“提纲、梗概”、没有简述者:得2/3分 (3)、只描述答题人的自我理解,且靠近题目答案者:得1/3分 (4)、只描述答题人的自我理解,但不靠近题目答案者:得1/5分 3、竞赛中加入《教育理论与教师技能知识问答测试》环节的目的有四: 一是促进学习与提升; 二是促进教师队伍向教师队伍转型; 三是提高竞赛水准和竞赛优胜者水准; 四是取得竞赛好成绩; 4、 本测试题目的运用: (1)、分发给所有教师,要求利用业余时间抓紧学习、准备; )、可以利用本次竞赛的契机,各学校组织学习会进行研讨、学习、提高、(2 落实; (3)、组织竞赛考核时,要安排监考、由校长(初赛)、事业部总经理(决赛)亲自挂帅。必须严肃竞赛考核纪律; (4)、认真、严肃组织评卷,不得马虎大意、应付了事; (5)、考核答卷,需要妥善保管(可作为对教师的职业发展个业绩考核的依据给予惠存),原则上保管时间到本年底。(如竞赛期间或竞赛结束后,发生举报而需要追查证据时,发现考核试卷保管不善,将受到
/
本文档为【教育理论与教师技能知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